第一篇:有用的豆豆(以科学领域为主)
中班活动:有用的黄豆(以科学领域为主)
执教:张玲
活动目标:
1、认识用黄豆制成的豆制品,了解豆浆和豆腐制作的简单过程。
2、知道豆制品是有营养的食物,喜欢吃豆制品,感受中国人的美食文化。活动准备:
1、装有黄豆的塑料瓶子,豆浆、豆腐实物,豆腐、石膏图片,蛋白质字卡。
2、老师制作豆浆的录像,《舌尖上的中国》有关做豆腐的剪辑视频,黄豆制品PPT。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对黄豆及其豆制品的兴趣
1、师:今天,张老师请来了一个好朋友,要和大家一起玩。
2、出示黄豆瓶子。重点提问
1、你喜欢黄豆宝宝吗?为什么?(幼儿自由说)
2、黄豆宝宝可以吃吗?
3、黄豆宝宝可以做成什么?
小结:对,黄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豆浆。
二、幼儿回忆生活经验:如何制作豆浆 重点提问
1、师出示豆浆实物,你们知道黄豆是怎么变成豆浆的吗?(幼儿自由说)
2、播放老师制作豆浆的录像。重点提问
1、刚才张老师是怎么做豆浆的?(幼儿能比较完整地说出豆浆的制作方法)
2、你们做豆浆时有什么地方和张老师不一样的?(豆浆机不一样,有的豆浆机磨出来直接可以吃,不用煮)
过渡语:黄豆宝宝变成豆浆以后,它还要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三、引导幼儿了解制作豆腐的过程(播放剪辑视频:舌尖上的中国)重点提问
1、豆浆变成了什么?(豆腐,教师出示豆腐实物)
2、豆浆变成豆腐,其中有一样重要的东西是什么?(石膏,教师出示石膏图片。它是把豆浆点化成豆腐的关键。)
3、豆浆里的一种很有营养的东西是什么?(蛋白质,教师出示蛋白质字卡)
4、蛋白质和石膏相遇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豆浆变得像果冻一样;豆浆变成固体了,凝结了,不再是液体了;变成豆腐了)
5、为什么中国人要把黄豆变成豆腐来吃呢?黄豆吃多了会怎么样?(黄豆吃多了会胀气,而变成豆腐后,就好吃多了,也不会胀气;黄豆里面不能被我们吸收的很多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糖,植酸,变成豆腐后我们的肠胃可以吸收了,也就是说,豆腐可以让我们吃到更多有营养的东西,让我们变得更健康)
小结:黄豆宝宝的变化真奇妙呀,从黄豆变成豆浆,又从豆浆变成豆腐。于是,我们吃到了更美味的食物,也吃到了更多有营养的东西!我们为神奇的黄豆宝宝和聪明的中国人鼓鼓掌吧!活动延伸:
师:除了豆浆和豆腐,你们还知道其它黄豆宝宝做成的食品吗?(教师出示其它黄豆制品PPT)小朋友回到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黄豆宝宝都是怎么变成各种好吃的食物的。再想一想,除了黄豆宝宝,其它豆宝宝呢?比如:红豆、绿豆、黑豆、芸豆等等,它们可以变成别的食物吗?回家去找一找,明天到幼儿园来告诉张老师。
第二篇:自制纪念邮票(以艺术领域为主)
活动二:自制纪念邮票
活动目标:
1、了解邮票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尝试按自己确定的类别,自己制作模拟纪念邮票。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共同收集邮票,在低结构中创设区域、投放材料,让幼儿自由探索:如看看邮票上图案的特点,为邮票编编故事,做做有关邮票的游戏等。
2、展示邮票的课件(见挂图“邮票”)和集邮册,裁成邮票形状的白纸、蜡笔、涂染材料等。活动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邮票(播放PPT课件)
1、幻灯片一:你在哪里看到过邮票?它们有什么用?
小结:邮票是寄信的时候用的,有的还有纪念意义。
2、幻灯片二:画有动物、人物、体育、建筑、艺术特色等邮票。
(1)、邮票上有什么图案?
(2)、找一找:哪些邮票是一套的,试着给每套邮票起一个名字。
(3)、除了图案,邮票上还有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
总结:邮票的图案是各种各样的。除图案外,每张邮票上都必须标明面值、发行国家、发行日期。
每张邮票的边缘都是齿轮型的,方便人们在没有剪刀时,用手也能撕整齐。
二、自制纪念邮票
1、讨论制作的内容:有没有想记住的人和事,如我的好朋友、喜欢的动物朋友、玩具等。
2、讨论制作的方法:你想把什么设计在你的邮票上?哪些东西必须有?(如图案、面值等)
3、同一名称可以做成几张邮票,成为一套。
延伸活动:
开一个“小小邮票展”,相互介绍自己制作的纪念邮票,内容包括:邮票的名称、内容、制作的想法以及
遇到的问题等。
第三篇:中班科学教案 有用的豆豆
有用的豆豆(中班科学)
活动目标:
1、通过猜猜、看看,比较黄豆、赤豆、绿豆,并说说其特征及用途。
2、了解、认识各种豆类食品,激发幼儿喜欢吃豆类食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豆罐(黄豆、赤豆或绿豆)。
2、相对应的豆制品及照片。
3、豆宝宝介绍自己的豆制品的录音。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幼儿摇摇、听听、猜猜豆宝宝。
幼齐:愿意。
师: “那好,我们轻轻把小椅子下面的豆罐罐拿起来,请你轻轻地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里面藏了哪位豆宝宝?”(幼儿自由交流)
(2)幼儿打开罐子,看看里面到底藏了哪种豆宝宝?
幼A:黄豆。
幼B:红豆。
幼C:我的是绿豆。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孩子们通过摇摇、听听、猜猜,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把他们引入了活动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2、自由探索。
(1)听听、看看、说说三种豆宝宝的不同。
师:“老师这边也有三个豆罐子,我来摇一摇,你们听听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幼齐:不一样。
幼A:因为里面装得豆豆不一样。
幼B:有的豆豆小,有的豆豆大。
幼C:因为有的是绿豆,有的是赤豆。
幼儿自由取出一粒豆宝宝,看看长得怎么样的?和旁边的小朋友的比比,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师:“看看你的豆豆是长得怎么样的?和你好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样啊?”
幼A:我的豆豆是红色的。
幼B:我的是绿色的,是绿豆。
幼C:我的是黄豆,比多多的绿豆大。
幼D:我的和米沂的也不一样的,我的是红色的,她的是黄色的。
(评析: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自由探索、自由讨论,通过和好朋友的豆豆的比较,发现它们的不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孩子们的知识,是他们自己找到的、自己发现的,因此在此他们也玩得很开心,同时也自己得到了想要的知识。)
(2)送豆宝宝回家。
(3)幼儿讨论:你喜欢哪种豆宝宝?为什么?
幼A:我喜欢黄豆宝宝,它可以变成豆腐吃的。
幼B:我喜欢绿豆宝宝,我吃过的。
师:“对,豆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它能做成很多好吃的食品。现在,我们就去参加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3、幼儿交流讨论:
(1)你喜欢的豆宝宝变成了什么?
幼A:我的变成了豆腐。
幼B:黄豆宝宝变成了豆浆。
幼C:我的是绿豆汤,是绿豆宝宝变的。
幼D:豆沙是红豆宝宝变的。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发现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在家常见的、常吃的一些豆制品还是可以认出来的。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把豆制品送到相应的豆宝宝那里。
(3)看照片,请豆宝宝检查。(听录音)
(评析:孩子们自由选择,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送它们回家,再看照片、听录音让孩子们自己检查、自己发现错误,以他们为中心,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同时在集中注意力看听时,对豆制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4、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豆宝宝很开心,要谢谢你们。豆宝宝不仅可以做这么多好吃的食品,而且都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要多吃、常吃豆制品,让我们身体长得棒棒的!
活动评析:本次活动采用农村特有的资源:黄豆、赤豆、绿豆,这三种豆也是孩子们常见的、比较熟悉的,较为他们接受。在活动中,让孩子们摇摇豆罐、听听声音、猜猜豆豆,一系列的自由探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不仅掌握了一些豆豆的特征和用途,还知道了它们所做成的相应的豆制品,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以孩子为中心,自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文档仅供参考
中班科学《磨豆浆》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1)受石磨.电磨数量的限制,本活动易采用分组教学。(2)品尝豆浆的环节,可结合幼儿园的早点进行。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教案:企鹅(以艺术领域为主)
活动目标:
1、了解企鹅的形态和不怕冷的生活习惯,大胆表现企鹅的可爱动态。
2、知道冬天做运动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变暖和。
活动准备:课件、范例、幼儿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可爱的企鹅——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观看课件《企鹅》
1、企鹅的家在哪里?那里的天气怎样?(企鹅的家在南极,那里到处是冰山、冰河和冰地)
2、小企鹅们为什么不怕冷呢?(小企鹅喜欢吃磷虾,个个长得肥肥胖胖,身上长着长长的皮毛,好像穿上一件厚厚的大衣。)
3、小企鹅的皮毛下有一层厚厚的脂肪,所以他的皮毛特别厚、特别亮。小企鹅的皮毛哪些地方是黑的呢?
小结:原来我们可爱的企鹅住在寒冷的南极,而且一点儿都不怕冷,身上还穿着一件厚厚的大衣,衣服上有的地方还是黑色的。
二、示范讲解、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观察企鹅运动的方法和生活的环境。
1、小企鹅们不怕冷的原因除了我们刚才说的,还有就是他们还很喜欢做各种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企鹅在做什么运动?
2、企鹅身上黑白不同的颜色,哪些地方是黑色的?怎样让企鹅的皮毛又黑又亮呢?(介绍涂色的正确方法:先涂四边,再涂中间,涂色的时候要用短线涂。)
3、想一想,企鹅生活在南极,我们可以画很多冰山、冰河,这些都是它们喜欢的地方。
小结:我们让企鹅做起运动,一摇一摆真可爱,有冰山、冰河做好朋友,它们可开心啦。
第五篇:以读为主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读为本”
李亚萍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读一本书要认真,仔细的多读,书里的含义就自然而然的领悟到了。只有通过真情实感的朗读,学生才可以体会出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至高无尚的道德情操。而在课堂上,这些要靠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激发,决不仅仅是老师填鸭式的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以读为本”可以让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通过“读”,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想象力更为丰富,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真正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接轨。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一些贫困生需要参与家庭经济劳动,缺少一定的语言表达环境,语言表达能力相对的匮乏。注重“以读为本”不但可以实现老师的轻松教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一、目前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小学语文课堂仍是以讲解分析为主,教师“填鸭式”喋喋不休地串讲,分析文章以及字词句的理解意思,让小学生学得被动、枯燥、呆板。2.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应试记忆理解。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分析力。3.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通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学生不善于表达,害怕作文写作,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二、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
(一)初读课文,识字解析激发兴趣
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先后顺序。老师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学生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做到认真初读全文,标出生字新词解析理解。学生在学习中要大胆提问、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表现能力。再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语句。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并依据低年级学生对新奇知识特别感兴趣的特点,提出一些与中心语句感兴趣的话题及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自学课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自学的主动性。这种自主的学习使学生悟出了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变得爱读、爱问、爱答、爱动脑等,由“怕学”变得“爱学”。
(二)朗读课文把握基调,赏析领悟文章思想脉动
朗读课文是运用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也是一种要求咬音吐字、表情达意的言语艺术,如同音乐和绘画艺术一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朗读训练到位,不仅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色彩和内在思想有所提升,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普通话表达水平。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语言艺术的感受,进一步培养语感,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所想表达的思想,并从中深受启发。总之,要重视开口朗读,告别“哑巴语文”。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要让学生学会享受朗读,用心吟诵,让自己的心与“文心”相共鸣。要长期坚持朗读,接受规范语言、优美语言的感染熏陶,以形成良好语感朗读训练,是提高小学语文的途径,也是从小培养学生读书语感的重中之重。
(三)注重诵读,总结积累优美词句
朗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读得琅琅上口,熟读成诵,运用时就能脱口而出。背诵是大量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方法。许多人对背诵不以为然,以为这是“死记硬背”的读法,这是一种误解,小学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在学习语文时,尽量发挥这些优势,多背一些,效益无穷。
好的文章就如一壶清茶,品位无穷。熟读课文,可以增强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语言艺术的感受,进一步培养语感,领会作者的意图,理解课文真谛,并从中深受启发,从而指导行为。
以读为本自古以来就是代代相传的好方法,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不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盘美味的佳肴,只有细细品尝,才能领略到其中的色香俱全,获取营养;一篇佳作,只有让学生进行诵读,美妙的语句进行记忆,方能领略到其妙处。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阅读。记忆性文章需要读,领略性文章需要读,鉴赏性文章需要读,写作性文章也需要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道理不言而语。
以读为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背诵。背诵核心语句,积累精华语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都很有益处。
注重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倡导创造性学习行为,减少教师的拖沓分析来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实践,让学生能在主动阅读中提高思维及培养情感式、艺术式熏陶,开发启迪思想,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以读为本”要以尊重学生为出发点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他们的智慧、潜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初读感知,读中善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赏析领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必要引导、点拨,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书,让学生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退至后台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
总之, 在实践教学中实施“以读为本”, 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的优良途径。每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教学大纲,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思想, 树立新型的教学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读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