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新闻传播史教案(1-10章)07 3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一、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是新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吸取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丰富专业历史知识,为以后的学习、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教学时数为36学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认真学习杰出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记取历史上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重点讲述新闻媒介的经验教训、杰出的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法和思想作风。
其中五四时期的新闻改革和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版是重点章节;而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和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反复为本课程教学难点。
四、本课程的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中国文化史的组成部分,是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法规、管理等新闻事业演变的历史事实和经验教训的归纳和描述。
新闻学专业的理论和业务等课程都会使用新闻史料来阐释相关问题。
五、教材
本课程以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作为
主要教学参考用书。其他参考书目:
《中国报学史》:戈公振著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方汉奇主编 《中国近代报刊史》:方汉奇著
《中国新闻事业史新编》:丁淦林主编 《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吴廷俊著
《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白润生著 《中国新闻纪录大全》:刘胜清编著
《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新闻史学史卷》:
徐培汀著
绪
论
绪论讲六个问题:
一、新闻事业史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二、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分期
三、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特点
四、学习、研究中国新闻史的意义
五、怎样学好中国新闻事业史
六、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概况
一、新闻事业史的含义及其研究对象
(一)新闻事业史的含义
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
新闻史又包括中外新闻事业史和新闻思想史等,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
戈公振:
所谓报馆学史者,乃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发达之经过及其对于社会文化之影响之学问也。
(二)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对象
新闻史,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需要研究的是整个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特别是阶级社会诞生以来,各个阶级和阶层,运用各种有效的新闻传播手段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
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则要研究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时代、一个时期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以及一类报刊、一类报人,乃至于具体到某一家报刊,某一个报刊工作者和某一次宣
传报道战役的历史。
研究到近代以来的新闻史的时候,还要兼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现代化新闻 传播机构和新闻传播媒介的历史。
要之,新闻史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事、物
1、新闻界的从业人员
2、新闻事件---历史上各个时期新闻传播方面大的、有影响的事件
3、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互联网等
二、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分期
我国从唐朝开元年间开始出现朝廷官报,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从主流传媒情况看,可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20年代,为古代报纸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出现过三种类型的古代报纸: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第二个时期,从19世纪20年代初到90年代,为在华外报的发展与垄断期。
第三个时期,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10年代中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的高潮期。
第四个时期,从1915年到1927年,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五个时期,从1927年到1949年,为两极对立新闻事业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时期。
三、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特点
第一、从事业性质上看,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强烈的政治性。
首先,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发展。
其次,政治家办报是中国新闻媒体运作的主流。
第二、从新闻业务上看,中国的报纸重视言论,尤其是重视政论。
第三,从管理体制上看,机关报是中国新闻传播媒介的主体。
此外,中国新闻传播事业从沿革的角度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有一个“在华外报的发展和垄断时期”。
四、学习、研究新闻史的意义
第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优良传统。第二,帮助我们更好地借鉴和参考历史上各种新闻传播媒介的工作经验。第三,帮助我们更好地向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学习。第四,帮助我们丰富有关新闻事业的历史知识。
五、怎样学好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是正确处理好史论关系。
二是要把握主线,掌握重点,兼顾其他。
三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新闻史上的人物和事件。
六、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概况
从1917年第一部新闻史专著问世至今,我国新闻史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7—1949
出版各种类型的新闻史专著不下50种。有通史、地方史、新闻人物研究等。其中的代表作有: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黄天鹏的《中国新闻事业》,林语堂的《中国报刊和舆论史》,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长白山人的《北京报纸小史》,孙玉声的《报海前尘录》,胡道静的《新闻史上的新时代》,张静庐的《中国的新闻记者们》等。
第二个时期: 1949—1978
这一时期新闻史研究工作的重点为无产阶级革命报刊史。主要成果有:
《中国现代报刊史讲义》(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央党校、人大新闻系编写)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闻事业史讲义》(1962年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中国新闻事业史(新民主主义时期)》(1966年人大新闻系编写)
另外,还有一批带有资料性质的新闻史参考用书: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新华日报回忆》、《中国近代出版史料》 《中国现代出版史料》《晚清文艺报刊述略》《申报七十七年史料》
第三个时期:1978年至今
新闻史研究工作空前繁荣的时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闻史教学与研究的队伍扩大了
1989年经民政部批准,中国新闻史学会在北京成立。
中国新闻史学会是在老一辈新闻传播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复旦大学宁树藩教授等人的积极倡议下,于1989年4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的,是目前全国唯一的新闻传播学方面的国家一级学术性团体,上级主管部门为国家教育部,史学会秘书处挂靠在中国人民大学。——赵玉明
1992年6月,中国新闻史学会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了正式成立大会,通过了学会《章程》,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选举方汉奇教授为会长。1998年5月,在上海举行了中国新闻史学会换届大会,组建了第二届理事会,继续推举方汉奇教授为会长。2004年4月,在河南大学举行了中国新闻史学会换届大会,组建了第三届理事会,推举赵玉明教授为会长,方汉奇教授为名誉会长。
中国新闻史学会选出新一届理事会
2004年05月12日06:2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圣清报道: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日前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举行。会议组建了第三届常务理事会。
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经协商推举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任名誉会长,北京广播学院赵玉明教授任会长。学会新聘新闻史方面专家宁树藩、丁淦林和陈业劭教授为顾问。
会议期间还同时举行了中国新闻传播史教学学术研讨会„„
——《人民日报》(2004年05月12日 第二版)
(二)新闻史的研究活动全面展开,空前活跃
地方新闻史的研究、专业新闻史的研究工作、重要报刊历史的个案研究工作、新闻界人物——著名报刊活功家、著名报刊政论家和名记者的研究等等,全面展开。
出现了一大批丰硕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的报纸》
《中国新闻事业通史》 《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中国近代报刊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简明中国新闻史》
《中国现代广播简史》
《报海旧闻》
《新华日报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资料》《华南新闻事业史料》《世界日报兴衰史》
《记者生活三十年》《邓拓评传》《范长江传》 等。
其中有通史、有断代史、有专史、也有新闻界人物传记。
思考题:简述学习中国新闻史的意义。
课前活动:历史上的今天—— 本次课到下次课之间一周时间内中国新闻史上发生的大事
件,每次上课之前请几位同学来讲,算平时成绩。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从洞穴时代到清朝中国土地上出现人类活动
→甲骨文→ 唐代报状→ 宋代小报→明清印刷新闻和《京报》
第一节 中国传播活动溯源
一、人类早期的简单信息传播
传播一词,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威使知闻。”但是,人类早期 的简单信息传播活动,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开始了。一万多年前,山顶洞人使用的经过加工(穿孔、磨光、上色)的海蚶壳(饰物)就是这方面的物证——山顶洞人与百里之 3 外的沿海居民有交往。海蚶:一种软体动物,贝壳厚,生活在浅海泥沙中。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著文说: 在人类文明史上大概找不出比传播更久远的历史。人类自从从生物进化为人类以来,人类社会持续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就是由于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国与国之间不断地传播信息。„„人类文明的不断开拓、不断扩大,促进了人类的社会化进程。可以说,没有传播,也就没有人类、没有社会、没有文明史。--《传播:权力与权利的历史性考察》(《新闻爱好者》04年12期)
因此,可以这样说,传播活动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远古的人们结群而居,共同生活,共同劳动,有了信息,需要互相沟通,这就有了社交传播活动。当然,那时的传播手段则是十分原始的。
(一)、口头传播:以口语述说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
口头传播是一种近距离、同时空传播,不受媒介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布,但信息不易保存。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发生信息膨胀或损耗(误传)。
公元前四九零年,希腊人和波斯人在希腊的马拉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结果希腊人取得了胜利。为了把胜利的消息很快地送到首都雅典,就派了一个叫菲力比斯的战士,从马拉松一直跑到雅典。当他到达雅典时已经精疲力尽,传达了胜利的消息以后便死去了。
(二)标记传播:借助一定的物体或符号,传递或保存信息。
结绳记事、实物借代(海蚶壳)、珠贝传令、旗帜、木铎等。
优点是传播的距离远,胜过口语。缺点是不够准确,不能传递丰富的信息。
(三)声光传播:以声音和光线为载体传递信息的方式。
鼓号传令、烽火报警等。通常用于军事(消息树)。
优点是传播及时迅速、时效性强。若使用不当,则酿成灾难。(烽火嬉诸侯)
音乐传播(中华第一笛)
(四)图画传播 用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音讯、记载事实。
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具象符号,如岩画; 一是抽象符号,如陶罐上的图符
1、具象符号:岩 画:优点是可以保存,并能够传播更丰富的意义,比较准确。如在某处古老岩画旁边的河里,今天还可以找到画上的那种鱼——说明岩画的指示意义。缺点是不够简便,画面上的信息容量也有限。
2、抽象符号:陶罐上的图符
优点是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可以通过比较简便的方式传播丰富的内容。
缺点是作为符号还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意系统。
(五)文字传播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二、先秦两汉时代的传播活动
(一)、歌谣—口头新闻
梁启超把先秦诗歌看成是古代的“民报”:报馆于古有征乎?古者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使乘輶(yóu古代一种轻便的车)轩以采访之,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移于天子,犹民报也。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林语堂英文本《中国报业民意史》说,我国在有文字新闻之前便已有“口头新闻”。
台湾学者朱传誉说,先秦的诗歌如《诗经》,有些可以“用还原的方法来看它原来的面目”,有的“可以改写成新闻”。
(二)甲骨、金器、岩石(早期的文字传播载体)
用
途:
1、占卜—甲骨
2、祭祀—甲骨、金器
3、颂德纪功—岩石
4、记录帝王诏书及法令—金器
5、记事—甲骨;金器
1、甲 骨
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甲骨文。
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甲或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在已发现的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出了一千七百多 4 个。1899年在安阳发现。
2、金 器(青铜器)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时的一件重器,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内壁,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为金文的经典名作。
钟、编钟:编钟出现于商代,西周有所发展,盛于战国。
1976年2月,在秦始皇封土西北约100米处出土一件错金银钮钟,青铜制作,钟纽一侧刻有“乐府”二字,表明在秦朝就已建立了乐府机构。
3、岩
石:(垂之久远的文字传播载体)
在岩石上刻字始于周朝,盛行于秦,多用于颂德纪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巡行各地,到处刻石纪功。秦刻石镌刻着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四字韵文,由丞相李斯篆书,字体为小篆。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东巡泰山、琅琊、东观、碣石、会(guì)稽时,都曾立刻石。今实物仅存《琅琊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
秦泰山刻石: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lè 石以其纹理而裂开)。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三)竹、帛(露布)—时效性较强、影响较大的文字传播载体
1、竹 简:用竹子或木头削成的狭长而又平整的小片片,竹子做的叫竹简;木头做的叫木简,又叫版牍。一般用毛笔在上面书写。简的长度不一样,长的有三尺,短的只有五寸。简上写字时,还要准备好一把刀,万一把字写坏了,就削掉重写。直到今天,我们还把修改文章称为“删削”。竹简的单片为简,串起为册。“简”上写了字后,用绳字、丝线或皮带,把一根根“简”编在一起,就成为一册一册的最原始的书了。“册”是一个象形字,就象一根一根“简”用绳子串起来的样子。
南宋文天祥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汗青:即史册。竹简在制作过程要用火烤去竹汗(水分),称为汗青,后世用为史册的代称。
用竹简和木简写书,比甲骨上刻字容易,但缺点是笨重,翻阅起来十分麻烦,携带尤其不便。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旅行,要用五辆车子装随身携带的“书”。后世便用“学富五车”指饱学之士。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每天要看的公文竟有一百多斤重。西汉的东方朔,为了给汉武帝提建议,竟用了三千根竹简写了一篇奏章,由两个人吃力地抬进宫去。
2、帛:白色的丝织品,战国时期开始用作书写和绘画材料。帛比简轻得多,书写起来也方便,但原材料不易得,专为贵族所用,平民不能够享用。
中国现存最早的帛画是20世纪30年代在长沙的楚墓中发现的。
楚帛书出土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帛书长38.76cm,宽47cm,为战国中期作品。内容有三部分,即天象、灾变、四时运转和月令禁忌,不仅载录了楚地流传的神话传说和风俗,而且还包含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方面的思想。文字的四周绘有12个怪异的神像;四角还有用青、红、白、黑四色描绘的树木。
露布:一种报捷文书。把军事捷报书写在帛制的旗子上,通报四方。露布起始于汉朝。“不封而露,宣布四方”。又称“捷布”,主要用来传递战争胜利消息。露布的公开性、时效性比较强,传播面比较广。成语“倚马可待”就是由晋代袁宏书写露布而来。
(四)纸:—最经济、简便、实用的文字传播载体
早在公元前2 世纪,我国已发明了造纸术。民间用大麻和苎麻的纤维等原料造纸,纸质太差——厚薄不均、强度较差,不便书写。
东汉蔡伦(?—121)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发明了性能优良的“蔡候纸”,发展了造纸技术。“蔡侯纸”采用树皮和其他植物做原料,为造纸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驿使与驿站、驿道——给传播加快速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传递信息网络的国家之一,历代均建有邮传机构。
驿使就好比今天的邮递员;驿站分马驿、水驿、水马驿三种,分布在各地的交通枢纽或通衢大道,用以接送使客,飞报军情。
“驿”的制度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性。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传播思想:“孔子强调„实‟,内在蕴涵真实可靠,符合周礼,反对„巧言令色‟;孟子强调不卑不亢,广交王侯,表现傲岸的人格尊严;荀子则强调以美丽的形式打动受众,有时甚至不妨迎合受众心理。所以,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孟子洋洋洒洒,巍然好辩,荀子哗众取宠,咄咄逼人,表现出独自的风格和个性。”
(《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李敬一,1996,武汉大学出版社,99页)
原始状态的新闻传播活动缺乏一定的目标、规模和系统性。只有当报纸这一传播媒介产生之后,人类的新闻传播才能称得上是完全意义上的新闻传播。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先有新闻事业的国家。
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事业的朝代。
第二节 唐朝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中国报纸的起源
三种说法: 周朝说 汉朝说 唐朝说
唐朝说被公认。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发行的开元杂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已被较多的历史资料证实。
唐朝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唐朝的藩镇势力发展后,节度使在首都长安设立办事机构“邸”,后来改称“上都留后院”,又改成“上都进奏院”,简称进奏院。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当时就叫进奏院状、邸吏状、状报等。
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起居生活、皇帝的诏旨、官吏任免事项、官僚们的奏章、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消息。
二、证据:文献、实物
1、文献:孙樵《经纬集 · 读开元杂报》
2、实物:《敦煌进奏院状》(2份)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887年。
现藏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煌进奏院状(1983年方汉奇先生考证)
进奏院状的特点:
(1)不定期地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地方传发,其读者主要是藩镇长官;(2)没有报头。行文上保留某种官文书痕迹;
(3)所提供的各类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绝大多数属于朝廷的政事活动,带有情报性质;(4)类似与16世纪欧洲的“新闻信”。
三、唐代报纸产生的背景
(一)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藩镇制度、国际交往多。
(二)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使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
(三)传播工具: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
公元713年,唐玄宗登基亲政,改元“开元”。他励精图治,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故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取得了唐朝继贞观之治之后的又一大治时期——开元盛世。
四、唐代的其他传播活动
唐代驿传系统覆盖全国,为传播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唐代官方的传播活动,除了有“报状”、“进奏院状”外,还有沿用前朝的烽燧、露布、6 檄文、榜文和告示等。
非官方传播活动有士人之间的传播活动和民间的传播活动。前者主要是靠书信、著述、赋诗等;后者主要是口耳相接的口头传播。
总之,唐代是中国开始有新闻事业的朝代。唐诗里开始出现“新闻”一词:
多少新闻见,应须语到明。[晚唐]李咸用:《冬夕喜友生至》
旧业久抛耕钓侣,新闻多说战争功。(同上《春日喜逢乡人刘松》
还有两本书的书名用两了“新闻”:《锦里新闻》 [晚唐]段成式著
《南楚新闻》 [晚唐]尉迟枢著
小结: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带有官报性质的新闻传发活动,揭开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序幕,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封建王朝的顶峰是宋朝:
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最富裕。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发明一半以上都出现在宋朝。宋代的GDP占全球的50%。当时的中国堪称世界第一大国。而首都开封则是世界第一大都市。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邸报──官报
宋朝从960年开国。开国之初,进奏院的设置延用旧制。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开始对进奏院进行治理整顿,设立了都进奏院。官报改由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都进奏院负责具体工作。官报这时有了新的名字—邸报(朝报)。邸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朝廷官报”。
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特征和封建官报色彩:
1、邸报是在封建朝廷的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的制度统一编发的、向地方官员们 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中央政府直接控制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
由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的制度是宋代新闻事业的最大特点。
2、周期:定期发行
3、内容: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战报;刑罚等
4、部分雕版印刷:而且发出后允许传抄和复制,并允许这些复制件以朝报或邸报的名 义在社会上公开发售
5、读者:政府官员和一般知识分子
6、有了官派的记者:女官内夫人、起居郎、起居舍人等
7、发行:经由驿递发往全国
二、宋代的新闻检查制度
(一)、判报 : 由门下省的给事中负责,有时皇帝亲自参与,决定发报稿件的取舍。主要是限制以下消息的发布:
● 灾异 ● 军情 ● 朝廷机事 ● 未经批准公布的臣僚奏章
(二)、定本:进奏院定期把编好的官报样本送请枢密元审查,经审查批准的样本称为“定本”,进奏院必须根据这一“定本” 发报。
定本制度是在宋王朝下令改革新闻出版法后制定的,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实行。
定本制度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三、小报—非法民报 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
小报内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消息和臣僚奏章、时事性政治材料等。肇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小报消息虽不完全可靠,但深受老百姓欢迎。因此,屡禁不绝。
当时已有人把“小报”称为“新闻”。
产生原因:邸报的内容和发行受到严厉控制,民众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小报应运而生。一出生就受到查禁。
被禁原因: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有些内容涉及朝廷机密。
屡禁不止的原因:小报的新闻色彩远比邸报浓厚,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意。比如宋高宗绍兴7年,御使胡铨写了一份奏疏,请求“斩秦桧以谢天下”,邸报不登,而小报全文照发。小报的出现,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打破了封建官报的垄断局面,揭开了中国民间办报历史的第一页。
宋代新闻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1、出现了朝廷官报──邸报
2、出现了民办报纸──小报
3、出现了新闻审查制度──定本
4、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报纸(雕版印刷始于隋朝)
雕版印刷: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 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
活字印刷: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总结雕版印刷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活字 印刷术。他用胶泥做成一些规格一致的小方块毛坯,刻上阳文反手单字,然后用火烧硬,成为单个胶泥活字。这样把刻板改为活字,排版印刷,错了可以掉换;书印好后,字还可以再用。
印刷术产生的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又一大贡献。因为印刷可以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发明了印刷,民主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第四节 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没有来得及建立全国性的官报发行体制
二、民间流行“小本”,类似于宋代的小报,朝廷的查禁更严厉
三、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印刷精美的书籍、大量印刷散发的商品广告等,民间的传播活动大量存在。
第五节 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
一、明代的邸报
明代没有进奏院,由封建中央政府统一安排官报的发布和传抄等事宜。其内容与宋朝的邸报差不多,但限制更严格。凡涉及政治和军事机密的信息和官文书,一律不许抄传。其名称仍习惯叫做“邸报”。
二、明代邸报的抄传和发行工作
(一)通政司:朝廷政事信息的总汇,主要职责就是收受大臣的章奏。
(二)六科:公开发抄部分臣僚章奏,并记录皇帝接见大臣时的谕旨,其中的一部分发布出去。
(三)提塘:各省提塘官(类似进奏官)的办公地点,提塘报房,简称报房。由提塘报房发出 的官报通称“邸报”。
提塘:负责军情及各项文报呈递下达工作的 基层组织,并负责抄传邸报。
明代邸报的进步之处:
(一)内容方面,开始有了社会新闻;还附有“鼎甲单”,及时报道有关科举方面的最新信息。
(二)发行周期为日刊,书册形式,每册的字数为3千-5千,发行量为5千-1万本,流行较广。
(三)崇祯末年,部分邸报开始使用活字版。
四、民间报房的出现-民间新闻事业的发展标志 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对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最晚至万历年间就出现了民间报房 有人以送邸报为职业:何光烨 有人定期支付邸报的费用 “抄报行”得到官方减免税收的待遇 最初为手抄,之后有雕版印刷,到后来发展为活版印刷
五、《万历邸钞》 《天变邸钞》《急选报》
《万历邸钞》万历年间的邸报抄件。起始于万历元年(1573),止于万历45年(1617),中间有缺损,共32册,多人抄录,无署名。抄录中作过整理,有选择、删节,也有增加和综合,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天变邸钞》专门报道明熹宗六年五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北京“天变”情况的邸报。所谓“天变”就是发生在北京内城的特大灾异事件。
《天变邸抄》对这次灾异的报道,具体详实,涉及面广,采访了不少目击者和当事人,在写法上非常类似现代新闻的“倒金字塔”。可能出自民间报房,临时发刊。
《天变邸钞》节录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已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色涌起,屋室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城门大街,北至刑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
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重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告变相同。城中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举国如狂。遥望云气犹如乱丝,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合科道火药局失火,缉拿奸细,而报伤甚多。此真天变,大可畏也。
《急选报》目前能够看到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出版于北京明万历8年(1580年)4月22日。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小册子形状,正文六页,黄纸做封面,有报头为“急选报”三个大字和“四月份”三个小字。正文分四栏,逐个介绍被急选的162名官员的姓名、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可能出自民间报房。
六、明代的其他新闻传播活动
1、塘报:由下至上、由地方向中央逐级汇报军情的文报。是有关军事信息的重要传播工具,发自提塘。
2、告示:中枢部门以下的各级政府机关发布
3、竹筹、揭帖、旗报和牌报流行于农民起义的队伍中
第六节 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报──邸报的发行
清代继续在全国发行邸报,其发布方式、发布渠道和明代十分相似,也经由通政使司、六科、提塘三个环节:
1、政使司负责提供新闻
2、六科负责发布新闻
3、提塘负责抄传发行
内容:宫门抄、上谕、臣僚奏章 读者为各级官员
二、提塘报房和提塘小报
(一)提塘:分京塘、省塘两种
京塘: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
主要任务:收受和转呈地方上报中央的各类公文;收受和下达中央各部院发给本省的一般公文,皇帝发给本省官员的一般谕旨和赏赐品;发行邸报
省塘:驻在各省省会的提塘
(二)提塘报房:提塘官们为了工作方便,自行设立的。清代初年就已出现,属于半官方机构。
(三)提塘小报:提塘官们曾经发行过一种小报,又叫“小抄”,被视为正式官报的一种补充。盛行于顺、康、雍、乾四朝,乾隆以后被禁止。
提塘小报在康熙末年就受到限制,原因是:先于部文到达地方,泄漏了司法机密,影响了对获罪官员的惩处;刊发了严重不实的消息;刊发了未经六科发抄的章奏。
处罚非常严厉,直至杀头。何遇恩、邵南山捏造小抄被处斩。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因办报而获罪被杀的有姓名可考的最早的两个人。
三、民间报房与《京报》
乾隆中叶以后开始出现大量的民间报房:公慎堂为最早,聚兴报房的历史最长。清代有名号可查的报房有10多家。北京民间报房出的报纸通称《京报》,这些报房也被称为“京报房”。而从事报房工作的多为山东人。
《京报》的基本情况:
1、《京报》有了封面和报头。一般以“京报”两个字和报房的字号作为报头。有的《京报》还在报头上加印了图案。
2、因为多用黄色连史纸作封面,故又有“黄皮京报”之称。
3、刊期较为固定—日刊,书册形式。
4、主要内容来自官报:宫门钞、上谕和章奏,时有社会新闻的报道。
5、《京报》发行范围遍及全国,对新闻的传播有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6、报房《京报》以盈利为目的,每月报费约为1两2钱。出版后由雇用的报贩直接送给订户。
7、清末各报房《京报》的总发行数大约在10000份左右。
8、《京报》一直出版到清朝末年。
四、清代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一)新闻传播活动:各省的提塘除发送官文书和官报外,也自行设立报馆,翻印《京报》向当地的官绅出售。
各省会还有一些人以个人名义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他们有的贩运或翻印《京报》,有的抄卖或刻卖单页小报,藉以牟利和维持生活,成为专业化的新闻工作者。
(二)辕门抄: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其内容除上谕、督抚衙门牌示外,还刊有大量有关省内官员任免、请假、销假、丁忧、起复、出差和省籍京官的升黜、省内候补官员的月考期等方面的信息。主要有抄报人自己探访得来。
五、清代其他传播活动
朝廷还用榜、贴示、告示等发布官方消息;民间报房出版和发售《京报》汇总之类的出版物;书籍、年画、历书、商业传单等大量问世;起义农民则用揭帖、旗报、牌报进行宣传。
清代早中期新闻事业小结:
1、封建官报的发行体制趋于定型;肇始于宋明两代的民间新闻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2、提塘在清代的新闻事业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3、北京出现了大量民间报房。
4、地方新闻事业有一定发展。
5、提塘和民间报房的发报活动受到 严格限禁,这其实也是文字狱。
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评价
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为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中国有世界新闻事业史上最早的报纸,特别是最早写在纸上的报纸和印刷在纸上的报纸都诞生在中国。
三、中国古代的报纸受到封建统治者的严密控制,其历史基本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工具、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历史。
四、中国古代的报纸发展缓慢,在1千多年的时间里,形式和内容都没有太大变化。但社会在发展,旧式的邸报和京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已完全僵化,根本无法适应发展的社会,因此他们的命运只能是被新型报纸所取代。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报纸的最后结局。
论 文 一(2000-3000字)
1、代报纸研究:开元杂报、进奏院状比较
2、宋代小报产生背景和屡禁不止的原因
3、清代的京报房和京报
(三周后交,可以有图,文字部分不许下载,手写、打印均可。)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9世纪10年代到90年代,在华外报的发展与垄断期
概
述
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帝国。政治上是封建专制,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文化上是尊孔读经。历代封建王朝奉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人民群众没有新闻言论自由。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的国家,从唐代的“报状”到明清的京报,新闻事业历经千余年,但是,由于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封建经济,因此古代报纸的内容与形式长期僵化不变,发展缓慢,始终处于落后的原始状态。
当清朝皇帝还在做着“天朝大国”美梦的时候,西方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西方一些国家已经从中世纪封建与教会黑暗统治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化,新闻自由成为反封建统治斗争中最振奋人心的口号。尤其是19世纪初西方廉价报纸兴起以后,西方报业进入大众化时期,发展势头迅猛。另一方面,18世纪60年代出现的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各国开拓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基地,刺激他们到海外进行殖民扩张,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一批批政客、商人和传教士纷至沓来。
直接原因: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因此,各种报刊“应时而生”。二是外因:主要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中国近代化报刊伴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活动而产生。
最早来华从事办报活动的是一批基督教传教士。
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到1840年以前,外国人来华创办了近20种中外文报刊,创办者大都为传教士。由于清政府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与禁教政策,其办 报活动局限于南洋及我国广州、澳门。
第二阶段,从1840年至19世纪末,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外国人办报活动不再像鸦 片战争以前那样受到种种限制,办报规模与地域迅速扩展,逐渐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从东南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办报格局,完全垄断了中国的报业。
传教士共创办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这些报刊在内容编 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
第一节 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
(一)马礼逊、米怜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为了实现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和侵略,最早被派到中国从事传教办报活动的是英国伦敦布道 会传教士马礼逊。伦敦布道会是英国的海外传教组织,成立于1795年。该组织对在中国传教有 浓厚兴趣,成立后不久,就积极筹划到中国传教。
马礼逊(1782~1834):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传教的第一人。英国诺森伯兰人。19岁入神道学校读书,主动要求到“困难最多”的中国传教。来中国前,做了充分准备,突击学习汉语和自然科学知识。1807年初,他先横渡大西洋,绕南美洲到美国,历时八个月到广州。
他“习华文、学华言、衣华服、食华食”,身穿长袍,指甲养得长长的,背后还拖着一条
长辫子,把自己全盘中国化。他翻译《圣经》、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 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后来和助手米怜一起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察世俗》创办的意义:《察世俗》为纯宗教性刊物,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的创办,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由古代进入了近代的发展阶段。
2《察世俗》的编辑思想、方法、技巧:米怜既是创办人,又一直担任主编。他的一些编辑思想、方法、技巧在今天看来也值得借鉴。比如刊名,他在《序》里介绍说:“学者不可只察一所地方之各物,单问一种人之风俗,乃需勤问及万世万处万人,方可比较明辨是非真假矣。……所以学者要勤功察世俗人道,致可能分清是非善恶也。” 这些话,说明了“察世俗”名称的由来。
他还非常注意研究和迎合读者:文章简短、通俗、生动,并尽量采用通俗的白话体,语言精炼;长篇文章往往采用章回体连载,篇末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迎合中国读者心理;其中的传教文章大量引用中国儒家语录,以增加亲近感和说服力;说教性很强的文字则用对话、讲故事、打比方等方式,以求生动易懂;
他还附会儒学,经常用儒家言论来阐释《圣经》文句,以示二者的思想和精神的一致,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而且采用中国纪年;
他还总是以自家人口吻讲话:“我们中国人如何如何”,很中国;
“察世俗”的封面更是煞费苦心:右上为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中间为刊名,左下为编者署名—博愛者纂。
3《察世俗》为线装书册式,月刊,雕版印刷,免费赠送。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并涉及中国时政。
4《察世俗》中的新闻之最: 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
②最早的广告:《告贴》
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
《月食》
照查天文,推算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晚上,该有月食。始蚀于酉时约六刻,复原于亥时约初刻之间。若此晚天色晴朗,呷地(即马六甲)诸人俱可见之。(载于第l卷第2期)
此文五十多个字,短小精练,可算作是一条预告性新闻。这是中文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新闻。
(二)外国人早期创办的其他 中文近代报刊
《察世俗》出版至1821年12月停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于1823年又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创办了《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从内容到形式均仿照《察》。麦都思在《序》中说:“弟要成老兄之德业,继修其书,而作文印书”,“弟如今继续此察世俗书,则易其书名”,“此书名虽改,而理仍旧矣”。1826年停刊,前后共出4卷;
《天下新闻》:1828年伦敦布道会又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三份中文月刊,该刊散张活字印刷,仍为宗教性刊物,时间很短;
《依泾杂说》:1827至1828年间,澳门葡萄牙人创办的一份中英文对照报刊。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创办、主编:郭士立;出版地:广州;中文月刊(1833.8.-1838.10)郭士立,普鲁士传教士,1824年到东南亚一带传教。1832年前后多次深入到中国内地探取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后留居广州。他精通中文,会讲几种方言,以“中国通”自居,还是行贿高手,并拜一个福建人为干爹。
《东西洋考》的基本情况:
1、内容:有宗教、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等,显示了与《察世俗》的继承关系,语言、文风、封面都带有《察世俗》的痕迹。在业务上初具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
2、形式:中国书式,雕版印刷;
3、体裁多样:言论、杂句、书信、编者按、插图、故事、寓言、诗词等。4、意义: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1841年1月发表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第一篇介绍西方报业情况与新闻自由 12 的专论;刊物后期摘录《京报》和刊载行情物价表,这是最早采用《京报》材料的中文近代报刊。
5、特 点:
①栏目比较固定,首设新闻栏,开始刊登社会新闻,以国际新闻为多,但绝大部分是假的; ②首设言论栏,每期必有,且置于首页;
③重视文学作品的刊发,诗歌、辞赋、散文都有; ④首创在篇末加编者按的作法;
⑤明显的侵略性,直接为帝国主义的侵华政策服务。
总之,《东西洋考》在性质上基本上脱离了宗教刊物范畴,成为替外国人打开中国大门摇旗呐喊的舆论工具。报刊业务方面,在先前传教士所办刊物的基础上有重大改进;在新闻报道、言论撰述以及编排技巧等方面,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
《各国消息》(中文月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主编;1838年10月在广州创刊;完全取消传教内容,内容主要为国际新闻、航运消息与市场报道,也刊载少量中国消息。中国书式,石印,第一份石印的中文刊物。附出有货价行情表,为国内中文报刊首创。出8期左右,因局势紧张停刊。
二、首批近代外文报刊的出现
19世纪20年代后,随着外国侵华势力的逐步渗透,来华的传教士、商人、政客日益增多。这些人一方面急切需要了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历史等情况;另一方面,对自己本国的 发展现状也需及时把握,以便为尽快打开中国大门制订方针策略。为此,这一时期出现了一 批外人创办的以外国人为读者对象的外文报刊。出版地点局限于澳门和广州。这些外文报刊,在规模、数量、出版时间、新闻出版业务等方面均超过了同期的中文报刊。
外文报刊首先在葡萄牙控制的势力范围澳门出现。1820年,受国内革命斗争的影响,澳门的葡萄牙人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大派—立宪派与保守派。立宪党人为宣传自己的主张、争取民众的支持,于1822年9月12日创办了葡文周报《蜜蜂华报》。这是澳门、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号称中国第一报。它具有带动效应,是近代报刊传入中国的重要一环。
《蜜蜂华报》由立宪党首领巴波沙亲自创办,是立宪党人的政府机关报,纯粹的政治报纸。该报由官印局印刷,每逢周四出版。报纸出至1823年12月26日,因保守派篡权,立宪政府被推翻而停刊。
19世纪30年代后,葡文报刊在澳门成批出现。如《澳门钞报》《帝国澳门人》《真爱国者》《澳门政府公报》等,共有8种。但出版时间都很短,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
这一时期,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外文报刊,是英美等国的传教士、商人在广州等地出版的英文报刊。最先创刊、影响最大当数1827年11月8日创刊的《广州纪录报》。这是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初为双周刊,后改为周刊。创办者是英国鸦片商马地臣。该报是商业性质的报纸,致力于商贸信息的传播。但在报道商贸信息时,也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即为英国的侵华政策、鸦片贸易服务。
1839年5月,该报迁至澳门,鸦片战争后又迁往香港,改名为《香港纪录报》。
《澳门杂文编》1928年创刊,周刊,中国第二份、澳门第一份英文报刊,仅出4期。
《中国差报与广东钞报》(1831~1833年),创办于广州,英文,周报。这是美国商人在中国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广州周报》(1835~1844年)也是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它以新闻报道面广、言论有见地而著称。1836年10月13日,它出了一张号外,被称为中国近代报刊的第一张号外。《中国丛报》,出版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影响最大。
英文月刊,马礼逊倡议、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32年5月在广州创办并担任主编。
创办宗旨:最根本的目的是向西方人提供“有关中国及其邻邦最可靠、最有价值的情报”。它全方位报道中国情况,是当时西方社会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西方武力侵华的舆论阵地,对英美的侵华政策有明显的影响。鸦片战争爆发前夕,该刊迁至澳门,后又迁到香港,后再迁返广州,1851年12月在广州停办,出版时间近20年。
小 结:
中国早期的近代报刊从内容到形式已明显不同于传统的邸报。它们有消息,有通讯,有评论,文章中的新闻要素比较明显,其读者为一般民众,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它们的创办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由古代向近代的发展。
中文报刊特点:多数在东南沿海和南洋群岛出版;以宗教作掩护,尽量中国化,从宗教 宣传到“知识炮弹” —目的是征服中国人心;宣传中外友好。
外文报刊特点:公开宣传殖民政策,以侵略者的态度和语调议论中国各种现象;刺探情报,系统介绍中国情况,极力煽动入侵中国;出版地集中在香港、澳门、广州等。
第二节 鸦片战争后外报的扩张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割让,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五口通商)。西方国家利用侵略战争得到的特权,不断扩张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垄断,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扩张,作为征服者,外国人的办报活动不再像鸦片战争以前那样受到种种限制,办报规模与地域迅速扩展,报纸数量猛增,共创办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逐渐形成以香港和上海为中心,遍及从东南沿海到中原腹地的办报网络,完全垄断了中国的报刊业。这是在华外报的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报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业性报刊迅猛发展,取代了传教士报刊而成为报业主流。早期,传教士的办报活动仍然非常活跃,主要还是中文报刊,但宗教内容已普遍退居其次;商业性报刊首先是外文的;19世纪60年代后,中文商业性报刊迅速崛起,打破了传教士垄断中文报刊的局面,出现了《申报》《新闻报》等具有很大影响的商业性报刊。
一、外文报纸的扩张
从鸦片战争结束到19世纪末这一段时间,最早出现的是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而且数量很多。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一批批西方传教士、商人、政客纷纷涌入中国。为了满足这些人了解中国时政信息和商业信息的急切需要。外文报刊大量出现。
这一时期外文报刊的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数量急剧增加,先后有120多种。
二是语种增多,有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葡文、俄文;数量最多的是日文报刊,但英文报刊的规模与影响最大;且刊期不一,有月刊、周刊、三日刊、双日刊、日刊等。
三是区域扩大,香港、上海、广州、青岛、天津、北京等地均有。
主要外文报纸:
香
港:《香港钞报》(《香港公报》)1841年5月1日创刊,香港最早的英文报纸。
1842—1860年间是香港报纸的发展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
《中国之友》《香港纪录报》《德臣报》《孖剌报》
《香港纪录报》曾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在报上连载。
《德臣报》:1845年2月由英商肖锐德和德臣创办,初为周刊、后为日报,曾获得刊印政府公报的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1894年孙中山在创立兴中会时,该报主笔黎德曾参加起草对外英文宣言。第一次广州起义时,该报曾发表文章表示支持。
1871年发行《香港新闻》;1871年辟中文版《中外新闻七日报》;1872年4月改出中文《香港华字日报》,由中国人独立负责。
《德臣报》一直出版到1974年8月(129年),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孖剌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57年10月创刊,1941年停刊(84年),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因所刊评论被判罪,莫罗继任主编。该报敢于揭露英政府的弊端和官员的腐败行为,也是香港历史上影响很大的报纸。
1857年11月出版中文附刊《香港船头货价纸》,这是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后改为《香港中外新报》,70年代又改为《中外新报》,成为独立的报纸,由广东人伍廷芳、黄胜等编辑。
上
海:
《字林西报》(1850年)
《大美晚报》(1867年)
《华洋通闻》(1874)
《文汇报》(1879)
至90年代,上海形成了《字林西报》 《华洋通文》 《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天
津:
《中国时报》(1886年)
《京津泰晤士报》(1894年)等。
在这些外文报刊中,《字林西报》影响最大。其前身是《北华捷报》,英国商人奚安门在上海创办,1850年8月3日出版,商业周报。1864年《字林西报》成为独立日报,《北华捷报》成了它的星期副刊——子报胜过母报。它是上海第一家外文报刊。
该报重视新闻。以消息快捷、材料丰富著称,受到中外人士注意。它在中国许多边远地区都聘有通讯员,曾一度获得独享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在新闻报道方面远远超出其他报刊。该报重视言论。言论版的上端印有 “公正而不中立”的社训。其实,“公正”只是幌子,“不中立”倒是揭示了其实质所在。该报言论常常就中外关系、中国政局和其他时政问题发表见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国政府的立场,被视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有“英国官报”之称。1951年因对朝鲜战争的报道失之偏颇,引起上海市民不满,工人罢工,3月31日自行停刊。它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101年)、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现完整保存在上海。
综上所述,这个时期外文报纸大都是商业性的,出版者多为外国商人。商业行情、船期、广告是其最主要内容,但都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维护本国的在华利益、为其殖民政策辩护。有的甚至公开宣称其办报宗旨是“保卫外国在中华所有之政治商务利益,并抵拒华人之舆论”;有的明目张胆地煽动本国政府发动侵华战争。
二、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传教活动的种种限制被逐步解除,《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均有相关条款,保证传教士自由从事传教活动,中国政府“不得苛待禁阻”。据统计,1844年在华的传教士仅有31人;1860年增至100余人,中国教徒也从6人增至2000余人;到了1877年,达到了470余人,中国教徒人数已将近1万。
这些传教士十分注重书报的出版工作,他们认为,只要控制住在中国出版的“主要的报纸”和“主要的杂志”,“就控制了这个国家的头和背脊骨”。因此,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的数量急剧增加,1860年发展到32家,1890年则增至76家。
传教士所办主要报刊:
《遐迩贯珍》月刊,1853年,香港
《六合丛谈》月刊,1857年,上海
《中外新报》半月刊,1858年,宁波
《中外杂志》月刊,1862年,上海
《教会新报》周刊(《万国公报》),1868年,上海
《中西闻见录》月刊,1872年,北京
《格致汇编》月刊,1876年,上海
《遐迩贯珍》:(1853-1856)
这是香港出版的、也是鸦片战争后第一份中文报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主编,铅活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这都开中文报刊之先河。
《遐迩贯珍》总体上是站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立场上,但在报道中国内部消息时,还是比较客观的。它曾连续报道太平天国的情况,至今被史学家 视为珍贵史料。
1855年起,增出附刊《布告篇》,刊登各类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中文报刊首次出现的收费广告。
还曾登载新闻图片,也是中文报刊首创。
《六合丛谈》(1857-1859)英国伦敦教会在上海设立的墨海书馆主办,伟烈亚力主编,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该刊除宗教内容外,还有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等。
墨海书馆:1843年由麦都思主持成立,他圈地建房,建基督教堂,设立华英书院,那一带后来就叫麦家圈。墨海书馆率先有了铅印设备。但印刷机笨拙得很:长一丈多、宽三尺,由两人掌握,用一头牛拉动机轴旋转。人们感到好奇,纷纷前来观看。有好事者作了一首竹枝词:
车翻墨海转轮圆,百种奇编宇内传。忙煞老牛浑未解,不耕禾垄耕书田。
王韬曾在此参与翻译、编辑工作,时间长达13年,为他以后独立办报积累了经验。
麦都思,英国传教士。1817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印刷所。1818年,担任《察世俗》的编辑。1823年创办《特选撮要》。1838年编印《各国消息》。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即到上海定居,将巴达维亚印刷所迁至上海,在中国开办了第一个现代化的印刷出版机构。
1854年当选上海工部局第一届董事会董事。主持墨海书馆期间,聘用伟烈亚力、王韬、李善兰等人为编辑。自1852年起,除出版宣传宗教的小册子、创办《六合丛谈》外,用木版印行西方科学书籍20多种,对中国知识界影响很大。1856年9月,回国述职探亲,次年1月24日逝世。先后撰有中、英、马来文宗教小册子90余种。
以上介绍的这些报刊,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已不像鸦片战争前那样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有的还保留有“宗教”栏目,刊载一些宗教内容;有的则完全以商务信息和新闻言论为主,极少有宗教内容;有的始创阶段以宗教为主,以后逐渐过渡为综合性时政刊物。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它由宗教性报刊转变为非宗教性报刊的过程,典型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传教士办报活动的变化。
《万国公报》其前身为《中国教会新报》
创刊时为宗教性报刊,以宗教内容为主,销量最高只有三千来份。洋务运动兴起后,清王朝一些实力派主张“师事夷人”,学习西方“长技”。同时,中国许多地方爆发了反洋教运动,教案频频发生。林乐知认准这一形势,开始增加非宗教内容,扩大教外报道。1874年9月,彻底抛掉“教会”牌子,改称《万国公报》。在内容方面,以时政评论、科学知识为主,并选录一周的《京报》,刊载商贸行情,而宗教内容退居其次。
1883年7月,该报因林乐知忙于创办中西书院而停刊。
停刊6年之后,1889年2月《万国公报》作为广学会的机关报复刊。复刊后,一方面着力介绍西方文明;另一方面更注重评论中国时政,大谈变法改良,以此实现广学会图谋开放中国人的思想、干预中国时政的办会宗旨。在甲午战争和维新变法期间,大量发表评论中国时局的文章,不遗余力鼓吹变法,对资产阶级维新派产生了很大影响,发行量由二三千份猛增至近4万份。最高达5万多份。读者极为广泛,连光绪皇帝也订阅了全套《万国公报》。日本天皇与其内阁官员也是热心读者,由上海的日本领事馆长期订购转寄。
《万国公报》出版时间先后长达40年,在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报刊中,它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林乐知也因此而著名。除林乐知外,它的主要撰稿人还有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它的作者,除一大批传教士外,还有包括王韬、郑观应、孙中山等在内的5百多名中国人。康有为不但是它的读者,还曾经参加了该报在1894年举办的征文。他们创办的刊物开始也叫 《万国公报》。几个月后,李提摩太提出抗议,始改名为《中外纪闻》。
林乐知,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牧师。1853年受洗,1860年携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来中国,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传教。1861年曾赴天京访问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他主张中国应向西方学习,但并不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还最早提出儒家与基督教相结合的传教思想。但他宣传殖民有功,鼓吹中国走印度道路。1868年创办《中国教会新报》,该刊完全由他一人操办起来,他自筹资金,自己编辑,自己发行。他还担任过《上海新报》《中西教会报》的主编。
1881年,林乐知又在上海创办了中西书院,专门为中国培养人才,从而得到中国许多上层人物的支持。1906年最后一次返美期间,曾获准进谒老罗斯福总统,反复陈明中国人民对列强加诸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深恶痛绝,应尽快加以废止。之前还受到当选总统的接见。他在中国传教达47年,是有名的“中国通”,被称为“中国现代化的播种者”。1907年在上海病世。
三、《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兴起与发展
随着西方列强对华经济活动的日益拓展,出版面向中国商人与普通消费者的中文商业性报刊已成为外国人在华开展商贸活动的迫切需要。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上海、天津、汉口、福州、广州、北京、沈阳、旅顺等地,相继出现了一批中文商业性报刊,打破了传教士垄断中文报刊的局面。
第一批中文商业性报刊主要有:
《上海新报》1861年,上海
《中西闻见录》1872年,北京
《申报》1872年,上海
《字林沪报》1882年,上海
《时报》1886年,天津
《字林汉报》1893年,汉口
《新闻报》 1893年,上海
中文商业报纸的“商业性”有一个发展过程。19世纪60年代的商业报纸,以刊载商贸信息、为商业服务为特点,本身并不一定赢利;且多与外文商业报纸联系密切,作为外文报馆的附属出版物。如1858年初创刊的《香港船头货价纸》就是英文孖剌报馆出版的。《上海新报》是由英文《北华捷报》出版的中文报刊,由英商字林洋行主办。
《上海新报》: 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商业报纸,1861年11月9日创刊,北华捷报馆创办、美国传教士伍德主编、字林洋行出版,有人说它是《字林西报》的中文版。初为周刊,后改为周三刊。1868年改新板式后,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国内最早),已接近现代日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一颗新星”。编辑业务上,从1870年3月24日起,开始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标题,并用头号字排印,4号字排正文,版面比较现代化。10年间无竞争对手,11年后被“黑马”《申报》挤垮。
19世纪70 年代后,上海商贸活动日益繁盛,办报已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作为贸易中心的上海出现了一批以赢利为目的的报纸。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是《申报》。
《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初为双日刊,从第5号起改为日报。由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华德、普莱尔、麦基洛等人合资创办,最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美查于同治初年来到上海,经营茶、丝出口贸易,后生意亏损。鉴于《上海新报》等曾获相当大利润,故将资金投入报业。美查视办报为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以报纸本身赢利为目的。这种办报观念,多少具备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报业的基本特点。《申报》以赢利为目的,如何吸引读者,提高销量,至关重要。针对当时订阅者多为封建士大夫知识分子的特点,美查聘请熟谙中国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的文人学士如蒋芷湘、钱昕伯、何桂笙等担任主笔或编辑,旨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美查将报名定为《申江新报》(简称《申报》),意为在上海出版的新式报纸,与旧式报纸有别,便于招徕读者。为与《上海新报》竞争,《申报》采用国中国土纸单面印报,每份售价8文钱。由于降低报价,抢走了《上海新报》的不少老订户。
《申报》的创办,打破了《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从事的报业,从报纸的内容、发行和价格三方面与《上海新报》展开竞争。美查认为,“这报是给华人看的,文字应从华人方面着想。”因此在内容上尽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一创刊就呈现出近代报纸比较完备的形态,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的办报模式。大幅度降低报价,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所以,对手《上海新报》不得不于1872年12月30日自动停刊。《申报》成为上海独家经营的中文报纸。
《申报》对新闻业务的改革:
一是十分重视言论。每期一篇,置于首页。他们认为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内容涉及新闻观念、自然科学知识、反对传统陋习、提倡封建伦理等许多方面。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首先是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还派人去台湾采访,发表了具体生动的《台湾军事实录》等战地通讯,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其次是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时,经常采用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的方法。例如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提高了《申报》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再次是重视新闻的时效性。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先是用快车快船传递《京报》信息,1882年1月16日,该报刊发了由驻京记者拍发的一条清廷查办一名渎职官员的专电,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
三是重视广告,并发表副刊性文字。广告占有相当大的篇幅,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文艺作品成为它的必备栏目。
四是把商业经营原则应用于报纸副业。
①创办文艺期刊《瀛寰琐记》《四溟琐记》《环宇琐记》;②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3月创办了通俗易懂的白话小说《民报》,这是我国最早的白话报刊; ③编印画报。《瀛寰画报》为中国画报之祖。1884年5月又出版了《点石斋画报》; ④印书
此外,《申报》馆还开办了药水厂、肥皂厂等,并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达白银30万两,是创刊基金的180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
《申报》1883年版面,刊登笔记、诗文、竹枝词等,为后来报纸副刊之滥觞。
《申报》的创办使中国新闻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它的最高销量曾达14万份,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77年)、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曾被誉为中国的《泰晤士报》、中国的《纽约时报》。很长一段时间上海人把报纸通称为“申报纸”。
继《申报》后,上海又出现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首先是《字林沪报》,于1882年4月2日创刊,由字林洋行主办。该洋行出版的《上海新报》10年前在与《申报》的竞争中败北停刊。《字林沪报》仿效《申报》的经营方式,最终站稳脚跟。《字林沪报》曾连载长篇小说《野叟曝言》,还于1897年11月24日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1893年2月17日,由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报》以与申、新相抗衡的姿态创刊。到19世纪90年代上海报坛形成了 “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在报业发展上,上海后来居上,取代了香港、广州而成为全国新兴的报兴中心。
从1850年到1894年,外国人在上海创办了60多种中外文报刊,其中不少发展成为颇有影响的全国性报纸。这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地域布局、报业结构、办报模式等,都有着深远影响。由此带动了北京、天津等城市,逐步形成了在华外报网,垄断了中国的报业。
1899年11月4日,美国人福开森买下了 《新闻报》,由汪汉溪担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又成为两军对峙——《申报》与《新闻报》。《新闻报》的竞争手段有三:(1)迅速介绍商业行情,以经济新闻为重点;(2)运用东借西还的资金周转方式,不断添置新式印刷设备;(3)不惜巨资,建立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收听外国电讯,赢得新闻出版时间。到1929年,两大报业并驾齐驱。(这是后话)
《申报》和《新闻报》作为英、美报纸,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讲坛,为推销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宣传。但是,他们以赢利竞争为动力在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方面的不断变革、他们的报业资本以及先进经营理念的渗入,对后来中国本土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们之间的竞争对报纸业务的发展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
四、在中国发稿的外国通讯社
根据1870年世界几家大通讯社分割世界新闻市场的协定,英国的路透社享有在中国的独占发稿权。1872年,路透社总社派记者科林兹到上海建立了路透社远东分社,负责中国、朝鲜、日本等国家的新闻收集和发稿,这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家新闻通讯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路透社的垄断被打破。1914年日本人宗方小太郎在上海创办东方通讯社,以后成为日本在华的官方通讯社。到二十年代,法国哈瓦斯社和美国合众社都分别到中国活动或建立分社。
首先采用路透社电讯稿的是《字林西报》,以后一些外文、中文报刊都采用。
五、在华外报的历史评价
在华外报的出现及其向中国内地的步步深入是和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的。从19世纪初到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创办了上百种报刊,完全垄断了当时中国报业。
这些报刊,无论是外文报刊、中文报刊,还是宗教报刊、商业性报刊,从实质上来说,都是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都是为维护外国人在华利益服务的。
正如著名新闻史学家戈公振所指出的:“外报之目的,为传教与通商而宣传,其为一己谋便利,夫何待言。当时教士与官吏,深入内地,调查风土人情,探刺机密,以供其国人之参考。故彼等之言,足以左右外人舆论与其政府之外交政策,而彼等直接间接与报纸均有关系。” 但也有对中国持友好态度的,如英商台仁特主持的英文《中国之友》报。
至于外报(尤其是中文报刊)中大量的关于西方自然与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根本目的并不是希望中国人了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上自强独立的道路,而是通过宣扬西方文化以征服中国人高傲自大的观念,清除其敌视外国人的心理,为入侵中国扫除思想障碍。正如郭士立所言:“要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和道义,从而清除他们那种高傲和排外观念”,18 “让中国人确信,他们需要向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
当然,就客观而言,外报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外报的宣传,对顽固存留于国人头脑中的封建守旧观念,是一种巨大冲击。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王韬、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对外报介绍的科学知识倍加重视,外报对他们确立“打开眼睛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观念、并进一步形成系统的维新变法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外报对中国人的影响更为直接:
(一)报刊观念方面。将言论、出版自由等西方近代报刊理念引入中国,体现了民主观念。报刊可以由私人或团体主办,有独立的撰稿人,记者、编辑可以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
(二)报刊内容与版式方面。从《察世俗》到《申报》的进步与发展,使中国人认识到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还培养和锻炼了中国人,为以后自办报刊打下了基础。
(三)报刊经营管理方面。
外报报馆是独立机构,且内部分工明细。有专职的编辑人员负责组稿、编稿,还要安排版面、制作标题。许多报纸有跑外勤的“访事员”、“访员”,即记者,并普遍采用公开招聘方式聘用,本埠有专职访员,外埠有特约访员。
(四)物质技术方面。铅字、印刷机等近代报刊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是通过外人的办报活动引进到中国的。早期的中文报刊采用木版雕印。1834年美国传教士将一套汉文木刻活字送往波士顿,制成一套汉文铅字运来中国。1838年,法国也复制了一套。1859年,美国在华设立的英华书馆又制成电镀汉文字模和以24盘常用字为中心的元宝式字架。这些成果,逐渐为当时中文报纸采用。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报业大发展
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
概
述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侵略者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一些士大夫和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他们从外国人办的报刊中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而眼界大开,初步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开始自己动手创办报刊。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报刊最早出现在香港。1858年孖刺报馆出版的《中外新报》和1864年德臣报馆出版的《香港华字日报》应该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报纸。
19世纪70年代,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等地中国人创办了一批近代报刊。其中 《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所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了《循环日报》。该报发表了大量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文章,成为我国政论性报刊的先驱。它与《中外新报》《华字日报》长期三足鼎立,成为香港三大中文商业报纸。
目前新闻史学界公认的第一张国人自办近代报纸是1873年创刊于汉口的《昭文新报》。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外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愈来愈严重。为了救亡图存,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报纸成为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工具,维新派所办报刊遍及全国。其中主要的有《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知新报》《湘学报》《湘报》《国闻报》等,形成了中国新闻史上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与报刊业务改革,对我国新闻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第一节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
一、国人早期办报主张
(一)林则徐的译报活动
林则徐(1785-1850)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也是最早认识到报刊社会功能的中国人。1839年3月,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时,发现“沿海文武员弁,不谙夷 19 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其来历”,认为“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定控制之方”。为了及时了解夷情(洋人的动态),林则徐在广州设立了翻译馆,下令“所有夷书,就地翻译”,召请一批译员,搜集翻译外文报纸,把其中一些重要材料进行精选,编成《澳门新闻纸》。
《澳门新闻纸》是林则徐所倡导的“开眼看世界”的产物之一。是一份文摘式的译报。“新闻纸”翻译了当时澳门出版的所有报刊以及印度、新加坡等地报刊上的文章,内容既有外部对当时正在实行的禁烟运动的反应和评论,也介绍了洋人的生活起居习惯。
《澳门新闻纸》当时几经传抄送清朝皇帝和官员们阅读,使他们从中得到不少“夷情”,成为闭关锁国的旧中国看世界的一扇窗口。
1999年12月在南京举办的“澳门四百年”展览上,首次公开展出了中国现存唯一的一套《澳门新闻纸》,这套珍贵的孤本新闻纸手抄于1839年。
(二)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洪仁玕(1822—1864),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卓越政治家。1852年,广东起义受挫后逃往香港。1859年来到天京(今南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并向洪秀全进呈治国纲领《资政新篇》。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闻主张:①设新闻馆;②准卖新闻篇;③兴新闻官;④只须实写。(主要新闻观点)遗憾的是形势发生变化,他的办报主张没有实现,但他毕竟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办报思想,这是和清王朝封建专制言论政策截然不同的思想,洪仁玕是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第一位奠基人。
(三)郑观应、王韬、陈炽的办报主张
到了19世纪70~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发表文章,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色彩的办报主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是:
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
陈
炽:《庸书·报馆》
王
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论中国自设西文日报之利》
他们文章的内容及办报主张:
1、提出办报的目的是“立言”,强调报纸的社会监督、向导国民作用;
2、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
3、反对外报垄断,呼吁允许国人办报;
4、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从业者应道德高尚、知识广博;
5、论述了报纸的文风等。
(四)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一批近代化报纸
艾小梅主编的《昭文新报》1873年7月创刊于汉口,“以奇闻轶事诗词杂作为主”,由日刊改为五日刊,不到一年停办。
容闳于1874年6月16日在上海创办了《汇报》,由两日刊变日刊,设有纪事、京报全录、中外新闻及船期、行情等栏目。因受到官府限制和《申报》攻击,只出版一年半却两次改名,先改为《彙报》,再改为《益报》,由此可见当时国人办报之艰难。
其他还有:《新报》、《述报》、《维新日报》、《广报》、《奥报》等。
《新报》:1876年11月23日创刊于上海,是一份官商结合、由上海道台控制的报纸,被国人称之为“官场新报”、“道台嘴巴”。
《述报》:1884年4月18日创刊,广州中国人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出版一年左右停刊。
国人早期创办的报刊,从内容来说,明显反应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和反对外国对华侵略的民族主义立场。然而,参与创办报刊的多数是一些与外商和洋务派集团关系密切的买办式人物,这就决定了这些报刊对外商和洋务派集团的依赖关系。
它们有的挂外国招牌,如《广报》;有的则找一个外国人作名义上的“总主编”,如《汇报》。同时,很多报刊在经济上依赖于洋务派官僚。如《汇报》的两个大股东都是洋务派官僚;《新报》的一部分经费出于上海道道库,后来又接受江南制造总局的津贴。这些都是中国资产阶级先天弱点在其早期办报活动中的体现。
在封建统治下,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报刊举步维艰,难以发展。上述报刊中,除在香港出版的几种外,其余都是短命的,几个月或1年就被迫停刊。出版时间较长的《广报》,也只维持五六年。其中《广报》只因刊登某大臣被参一折而被两广总督以“妄谈时事、淆乱是非” 20 的罪名而“严行查禁”。封建统治者对新闻舆论的压制和摧残由此可见一斑。
在这一时期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香港的《循环日报》。
(五)王韬与《循环日报》
王韬:(1828-1897)江苏甫里(今苏州甪直)人。1845年考取秀才。1849年应麦都思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曾参与编辑《六合丛谈》。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被清廷抓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翻译五经。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67-1870年漫游法、英、俄,并在剑桥大学讲学,很受欢迎。1874年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1884年回上海。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
王韬:全地球可合为一家,中国一变之道,盖有不得不然者焉。不信吾言,请验诸百年之后。
王韬是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深入浅出、富于感情,曾被《申报》等转载,后来被梁启超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影响很大。其政论主旨是:“救时以内为本”;“治内以重民为先”;“图强以变法为要”;“变法以人为重”。其政论特点是:内容广泛,篇幅短小,及时论述时政,论述透彻。
他的部分政论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循环日报》:大型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王韬创办并任主笔(10年)。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是中国第一家以政论为灵魂、鼓吹变法自强的铅印报纸。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认为“循环”变法乃自强之道,能实现由弱到强的转变。以后办报立言成了资产阶级报业的传统。(1959年终刊)
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国人办的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的3/4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托,经营各种文化事业。
第二节 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
概 述
1894年,甲午海战的失败,日本帝国主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接着是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各国帝国主义疯狂地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处于被瓜分的境地。但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使所有爱国的中国人受到极大刺激,国人救亡图存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以此为契机,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国人自办的报刊 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次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到1898,全国各地出版的中文报刊有120种,多数为中国人自办,而又以维新派创办的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这些报刊积极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打破了外报在华的出版优势,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主要力量。
一、强学会时期的资产阶级报刊(1895-1896)
1895年“公车上书”活动后,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进一步开展。8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创办了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万国公报》。强学会成立后,该报即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
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原来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同各省举人云集北京参加会试。期间,传来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举人们大为震惊。各省举人先后到都察院请愿,反对签约。康有为抓住这个机会,立即起草了上皇帝万言书,联合十八省在北京会试的举人1300 多人签名,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请求都察院将上书代呈光绪皇帝,但遭到拒绝。“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生议政、舆论宣传发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维新派在维新时期的报刊活动以1896年8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个阶段,从1895年8月到1896年8月,维新派通过办报进行运动的发动和准备,使统治阶级的上层对维新变法的主张从知之甚少到知之渐多,由敌视到同情甚至支持。这一时期的报刊主要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
后一个阶段,从1896年8月到1898年9月。维新运动已形成高潮,维新派将办报作为组织运动、领导运动、指导运动的主要手段。这一阶段的报刊主要以上海、天津、长沙为中心,有《时务报》《国闻报》《湘学报》《湘报》等。
康有为(1858-1927):著名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文学家。原名祖治,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出身于士宦家庭。早孤,幼年受教于祖父。他先后7次上书,请求变法图强,其中以“公车上书”最为有名。
康有为与梁启超等人一起创办《万国公报》,成立强学会,发行《强学报》,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1898年与梁启超等人发动戊戍变法运动,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后来他思想日趋保守,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提出了“耳目喉舌论”,创造了“时务文体”,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万国公报》: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以政治宣传为目的。梁启超、麦孟华主编,双日刊。这是中国第一份免费赠送的报刊。因与上海《万国公报》重名,四个月后改名为《中外纪闻》。该报没有自己的印刷和发行机构,而是托《京报》报房代为排印,并随《京报》免费分送北京官绅。该报形式同于《京报》,雕版印刷,但其内容迥异,以讲论洋务为主,每期必有梁启超撰写的论说,宣传维新变法,受到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该报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中外纪闻》 由康有为题写报名。比《万国公报》更具有报纸的性质,除了言论外,增加了新闻、外电、各报摘录、译报、上谕等,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但言论还比较谨慎。18期后被迫停刊。
1896年1月12日,康有为等又在上海创办了强学会上海分会的机关报《强学报》,康门弟子徐勤和何树龄主编。该报铅印,五日刊,免费派送。以“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隐”为其宗旨,“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毕登”,成为维新派在南方的喉舌。该报政治色彩更为浓厚。旗帜鲜明地倡导变法维新,发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变则不能久矣”的警告,明确提出了“明定国是”、“开设议院”等政治主张。《强学报》只存在14天,出版3期。
维新派办的这两份报刊一创刊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破坏和抵制。1897年1月20日,清廷下令封闭强学会,《中外纪闻》《强学报》也被迫停刊。但是,它们的影响是抹煞不掉的。
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酝酿了几十年的变法维新,已由思想宣传变成有组织的政治活动。
《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作为第一批中国政治团体机关报,标志着中国政党报纸的萌芽。它们冲破了封建“言禁”,为即将到来的国人办报高潮拉开了序幕。
二、《时务报》及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1896后,随着维新运动进入高潮,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也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维新派和支持维新运动的知识分子创办了许多宣传鼓吹变法的报刊。
其中由梁启超任总主笔的《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的主要机关报,影响最大。
(一)《时务报》: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旬刊,创办人有黄遵宪、梁启超、汪康年等。总经理汪康年,主笔梁启超,先后任撰述的有麦孟华、徐勤、欧矩甲、章太炎等。石印,书册式,连史纸印刷。每期约3万字,印刷较为精美清晰。内容首先是论说,其次是皇帝谕旨,大臣奏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第二期起又将域外报译分成西文报译和东文报译、法文报译。报译的分量最大,占全刊的一半以上。
《时务报》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强为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产生轰动效应的报刊,其创刊号一印再印,达6次之多。它的许多文章议论新颖,文笔活泼,深受知识界欢迎。数月间销量最高达1.7万余份,风靡海内,“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影响极大,为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尤其是梁启超撰写的文章,更是风靡一时。梁启超因此名声大噪,被称为中国报刊第一人。
他的《变法通议》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作,从创刊号开始一直连载43期,第一次全面而系统 22 地阐明了维新变法主张,是维新派的政治纲领;其新闻思想代表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对近代报刊的功能及作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认为报刊关乎国家的兴衰,是国家的“耳目喉舌”,国家的强弱与报纸的多少是成正比的,强调报纸对于国家的去塞求通的重大作用。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
—— 梁启超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梁启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早期改良派的新闻思想,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资产阶级新闻理论。他的关于报人思想品德修养的主张一直是我国新闻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二)其他维新派报纸: 受《时务报》的影响,各地维新人士和有识之士纷纷办报,数量、种类之多,地域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形成了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
时间短:1895-1898,特别是1897、1898两年。
数量、品种多:94种
地域广:上海、浙江、湖南、广东、江苏、北京、四川、天津、澳门、广西、陕西、安徽、江西、香港等地。
其中影响最大的还是维新派主办的政论性报刊:《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报》、《湘报》等。
《知新报》(1897、2、22- 1901、1、20):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康广仁任总经理。宗旨:介绍西学、宣传新政、鼓吹变法图强。因在澳门,言论大胆,戊戌变法后仍在出版,是维新派在国内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国闻报》: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由严复和友人创办于天津租界。该报主张“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并仿照《泰晤士报》“日报之后,继以旬刊”之例,创办《国闻汇编》旬刊,著文立说,介绍西学,批评时政,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成为与《时务报》南北齐名的影响最大的报纸。百日维新期间,该报刊发了光绪皇帝的全部变法上谕以及维新人士的变法条呈,并以按语、评论的形式为维新运动呼号。这在当时的报界是绝无仅有的。戊戌变法失败后第7天,《国闻报》就赫然登出《视死如归》一文,赞扬六君子舍生取义的精神,对他们惨遭杀害表示深切哀悼。
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国闻报》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
严复(1854-1921):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也是很有影响的报人。他为报纸写了许多政论,还翻译了大量的国外科学文化知识,他译的《天演论》等在国闻旬刊上发表,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进化论思想影响了一代人。
《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也是湖南第一份近代报刊,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刊、旬刊,以“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为宗旨,呼吁变法,赞美君主立宪制度,宣传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公开声言“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君主专制是“私之至也”。《湘学新报》第21期改名为 《湘学报》。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唐才常:戊戌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报人、富有斗争精神的维新派政论家。在武汉组织自立军武装勤王起义,事前暴露,被张之洞逮捕并立即杀害,年仅33岁,株连数百人。
《湘报》:1898年3月7日在长沙创刊。湖南第一份日报,湖南维新运动高涨的产物。该报提倡民权平等,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其思想深度、宣传规模,都超过了同期其他维新报刊。它的新闻和评论为后世研究湖南的维新运动发展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主要撰稿人为唐才常、谭嗣同,变法失败后,1898年10月15日被查禁,共出版177期。
谭嗣同(1865~1898):维新运动中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报刊政论家。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少年丧母,父官至湖北巡抚。读书广博却屡试不第。好任侠,胸怀济世大志。甲午海战后转学“西学”,投身变法洪流,得到康梁赏识。1897年开设时务学堂,次年又成立南学会,后创办《湘报》,宣传变法思想。不久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时号为军机四卿,受光绪器重。后因戊戍变法失败就义,为“戊戍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题壁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绝笔: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三)专业性、商业性、纯娱乐性报刊:
《指南报》:最早的消闲小报,李伯元创办;《农学报》:最早的农业报刊;《算学报》:最早的数学报刊;《女学报》:最早由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康同薇、李惠仙等 创办;《集成报》《萃报》:最早的文摘报;《蒙学报》:最早的儿童报;《演义白话报》《无锡白话报》最早的白话报,目的是农、工、商“人人而阅之”、“广开民智”。
三、维新派报刊的历史作用及对中国报业的贡献
(一)进步作用:
1、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维新报刊以相当多的篇幅介绍西学和西方情况,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使广大知识分子的头脑为之一震,思想得到解放。
2、向读者进行了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教育。维新派通过报刊陈述列强环伺中国的危险局势,谴责列强的侵华行径,发出了建设一个强盛、独立的新中国的号召,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士大夫知识分子抵御侵略、振兴中华的爱国激情。
3、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各地维新派新团体的报刊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影响,获得了一大部分具有爱国思想的仁人志士的支援和支持,使变法维新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二)历史贡献: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在“百日维新”中,促使光绪皇帝下诏允许“官绅士民”办报,使国人自办近代报刊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中国统治者第一次“恩准”了出版自由,进行了近代新闻立法的有益尝试。
2、开了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3、创造了报刊新文体,推动了政论写作的发展,影响了一代文风。
在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影响的报刊政论家,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谭嗣同、唐才常等。在这些报刊政论家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颖的政论文体,当时称为“报章文体”或“时务文体”。
这种文体“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和外国语法,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八股文、桐城派古文和骈体文等传统文体的束缚,适应了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需要,对中国近代报刊文体的演变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三节海外华文报刊的出现与发展
美
国:
《金山日新录》教会报,内容有新闻、评论,1854年4月22日创刊,几个月后停刊。
《东涯新录》1855年1月4日旧金山创办,中国留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
《沙架免度新录》1856年12月创办,第一份由旅美华人创办的华文报。
《旧金山唐人新闻纸》、《唐番公报》、《华美新报》、《檀山新报》与《檀山新报隆记》
新加坡:《叻报》薛有礼主编,1881年12月10日创办,1932年停刊。(叻:华侨称新加坡为石叻lè、叻埠)
菲律宾:《华报》、《岷报》、《益友新报》
马来西亚:《槟城新报》
第四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概
述
戊戌变法后,维新派创办的报刊绝大部分被封闭或被迫停刊。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他们相继在海外创办了一系列报刊,继续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他们创办和控制的报刊有 24 30多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改良派的办报活动已是强弩之末,其地位正在被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所取代。
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民主革命的同时,也很重视报刊宣传作用,创办了一大批革命报刊。又由于资产阶级内部政治派别的分化,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报刊大论战。这个论战推动了新闻事业的发展,形成了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第二次办报高潮。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在境外的兴起与发展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兴起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1899秋,鉴于“康有为派所出版杂志,风行内外„„革命党对之,实属相形见绌”,“将图国民之事业,不可不造国民之舆论”,便选择香港作为办报基地,“始遣陈少白至香港组织《中国日报》”。
1900年1月5日,《中国日报》在香港创刊。陈少白任社长兼总编辑。
陈少白(1859~1934):儿时学习经书、古文,有较好的国学根底。以后转到广州格致书院求学,与孙中山同在博济医院附属华商学校共学西医,两人痛恨清皇朝的腐败,和尤烈(尤,音汪)、杨鹤龄结为拜盟兄弟,被称作“四大寇”,为清政府通缉。陈少白随孙中山一道转去香港、日本,并往台湾进行革命活动。陈少白通中、英、日语文,口才敏捷,文笔凌厉。他主办《中国日报》首先改革版面,将中文报纸的长行直排改为短行横排,给读者一个崭新的面目。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孙中山取的报名,意谓“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该报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是革命党人重要的舆论阵地,报馆则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报馆所继承。把办报和武装起义等实际革命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是该报的一大特色。该报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
《中国日报》的宣传内容:
1、揭露和声讨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和反对封建制度;
2、宣传资产阶级的民权思想,介绍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赞美民主共和,号召人民起来争取民主自由;
3、报道革命党人和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宣传、声援义和团反帝反侵略的行动;
4、宣传反帝救亡,谴责八国联军侵华罪行,号召人民起来斗争、拯救祖国;
5、批判资产阶级保皇派。
《中国日报》还出版了侧重于论说的副刊《中国旬报》,二者合称为《中国报》。“旬报”设有“杂俎”专栏,利用广东民间喜闻乐见的粤讴、南音、班本等文艺形式,讽刺昏庸腐朽的清朝官吏。“旬报”停刊后,“杂俎”专栏移入日报,改名《鼓吹录》,成为中国报纸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
继《中国日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香港又创办了《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唯一趣报有所谓》(《有所谓报》),创办人和主编都是郑贯公。
郑贯公(1880—1906):原名道,字贯一,笔名自立、仍旧,广东香山人,是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杰出宣传家、报人和社会活动家。
《世界公益报》:1904年1月27日创刊,日出两大张五万字,号召推翻满清统治,恢复汉人天下,光复中国。
《广东日报》:1904年3月31日创刊,自称以“发挥民族主义,提倡革命精神”为宗旨,主张以暴力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1906年4月停刊。
《有所谓报》是一张通俗小报,1905年6月4日创刊,内容分庄重诙谐两部分,言论比前两个报纸更为激列。被后人称为“一纸风行,为省港各报之冠”。
兴中会时期留日学生创办的革命报刊: 《开智录》: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留学生刊物; 《译书汇编》:专门译载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名著; 《国民报》:革命倾向十分明显,曾发表章太炎的《正仇满论》,这是革命派最早正面
驳保皇谬论的文章;
《浙江潮》: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就发表在此刊上„„
另外还有:《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江苏》《直说》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
《民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设论说、时评、选录等栏目。先后担任该刊主编和撰稿的有胡汉民、张继、章太炎、陈天华、汪精卫、宋教仁等。孙中山亲自为创刊号写了发刊词。第一次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民族-以排满为中心、民权-以建共和政体为中心、民生-以土地国有为中心的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民报》热情宣传三民主义;热情介绍、支持外国民族解放斗争;介绍西方进步文化和各种新思潮;并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了介绍。创刊后受到国内外读者的热烈欢迎。第四号的发行量已达万份,第七号又增加到1.7万份。前几期都是一印再印,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1910年2月被日本东京警视厅勒令停刊,共出26期。另有《天讨》等增刊。
这一时期,除《民报》外,革命派人士在日报创办的报刊还有十多家,影响较大的有:
李叔同等人主办的《醒狮》; 柳亚子等人主办的《复报》; 四川留学生主办的《四川》;
云南留学生主办的《云南》;河南留学生主办的《河南》等。
《河南》1907年12月创刊,同盟会河南分会主办,刘积学任总编辑,张钟端为发行人。刘青霞捐巨款2万元资助。宗旨是“作酣梦之警钟,为文明之导线”,锋芒毕露,被称为“首屈一指”的留学生刊物,“足与《民报》相伯仲”。鲁迅曾以令飞、迅行的笔名,在《河南》上发表了《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等7篇文章。
该刊出至第九期,在清领事的要求下被日本警察厅查禁。
张钟端(1879-1911年),字毓厚。清末河南许州(今许昌)人。1905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创办《河南》杂志,鼓吹反清革命。《河南》被查封后,他也被拘禁数日,释放后被革除留日官费生的学籍。受刘青霞资助继续学业。
1911年回国。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开封组织秘密机关,被推为河南革命军总司令兼参谋长,事泄被捕,英勇就义。被称作河南辛亥革命领袖。
刘青霞(1877~1923),河南安阳人,同盟会成员,著名社会活动家。出身于宦门巨富之家,原名马青霞,17岁时受父命嫁于尉氏县大地主、山西试用道刘耀德为妻,始改刘姓。25岁时夫亡,刘氏家业由其执掌。1906年,随其兄长东渡日本,有幸结识了孙中山、黄兴、鲁迅等一代名人,并于同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走上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道路。《河南》杂志在其资助下才得以创办发行。刘青霞回国后,任北京法政学校校长、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等职;在河南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在开封创办大河书社,并捐重金购买武器,支持辛亥革命起义。拟将数百万家产捐献给国家修筑铁路。孙中山深为感动,亲题“巾帼英雄”誉赠,冯玉祥也率军在尉氏植千亩松林,昭其精神。与当时的“鉴湖女侠”秋瑾齐名,被誉为“南秋北刘”。还被称为豪门女杰、革命英雄。
三、改良派在境外的办报活动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流亡海外,组织“保救大清皇帝会”,简称“保皇会”。以梁启超挂帅,创办了一系列报刊,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保皇立宪的思想与活动。影响最大的是《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另外还有华侨商人邱菽园出资,康有为、梁启超等在新加坡创办的《天南新报》;徐勤在美国旧金山创办的《文兴日报》;梁启超在檀香山创办的《新中国报》等。
《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创刊于日本横滨,旬报,保皇会海外的第一个机关报,主编梁启超。出满100期后,报馆发生大火,被迫停刊。
宗旨: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励国耻
内容:捧皇帝斥太后,宣传政治改良,主张渐变。
《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创办于日本横滨,半月刊,梁启超主编。命名取意于《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宗旨:“开民智”、“造新民”,成为保皇会最主要的言论机关。
曾发表梁启超撰写的11万字的长篇论文《新民说》。文章强调“新民为今日第一急务”,26 大力鼓吹人们都要摆脱封建奴性,树立独立、自由和爱国家、爱民族的思想,激励人们都要具有“自尊”、“进步”、“利群”、以及“进取冒险”等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新民说》一发表,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开始意识到“新民”对于“新国家”的必要。最高发行量高达1.4万多份,畅销国内主要城市和10多个国家。
《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但由于梁启超思想受革命派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谈论“破坏”、“革命”。后来梁的思想回到了保皇派的老路子上去了,又在和《民报》的笔战中惨败,报纸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弃而于1907年8月悄然停刊。
四、《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民报》所宣传的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引起了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的全面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民报》作为革命党人的主要宣传阵地与改良派的《新民丛报》展开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报刊大论战。这一论战主要围绕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进行。
双方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战:
一是要不要推翻清朝政府 ——关于民族革命的论战; 二是要不要建立共和政——关于民主革命的论战; 三是要不要改变土地所有制——关于民生主义的论战;
四是要不要进行革命——关于革命是否会引起瓜分和内乱的论战。
除《民报》和《新民丛报》外,双方在国内外的20多种报刊都投入了论战。论战从1905年到1907年进行了两年之久,由于《新民丛报》总体上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民报》从总体上把握了人民的心声、时代的潮流,即革命,所以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结束。
论战的胜利在政治、思想上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和舆论准备。论战培养和锻炼了骨干,壮大了革命派阵营,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准备。论战对近代报刊新闻业务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促进了报刊政论文体的发展。在论战中,双方报刊发表了大量政论性文章,且带有强烈的辩论性质。使政论文主题更加鲜明,措词更加激烈,笔锋更加犀利。
其次,它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大发展。论战前,革命派的刊物不到30种,报纸仅10多种。而论战后到辛亥革命前,革命派的刊物增加到40多种,报纸增加到60多种。革命派扩大了舆论阵地。使报刊成政党的论战工具。
第二节 国人第二次办报高潮
由于八国联军的入侵,中国国势危阽,封建专制统治摇摇欲坠,迫使清廷不得不实行“新政”、修订法律,并着手进行近代新闻法制的建设,有限度地开放了“报禁”、“言禁”,予人民以创办报刊的自由权利。于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两派都把新闻中心由国外移到了国内,迎来了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
一、清廷的报刊法
清政府加强对报业的控制而制定的报刊法规:
1906年7月,清廷颁布了《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8年1月清廷正式颁布《大清报律》:共有42条,1910年修订,增为45条,内容较之前的《大清印刷物专律》更为详细、严格和完善,增加了保押金制度和事先审查制度,规定发行人应交纳250-500元的保押金,每天发行的报纸,应在发行前1天12点以前,送有关部门查核,按律办理。该法颁布后,受到报界的一致抵制。
二、国内革命派报刊的出现
《大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刊,1902年12月9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戢元丞曾在日本参与《国民报》的编撰工作,《国民报》停刊后,戢元丞得到孙中山的帮助回国办了《大陆》月刊。该刊以刊登政论为主,倡言革命。但考虑到国内的政治环境,言论比较含蓄。1906年1月出至的47期后停刊。
《国民日日报》:1903年8月7日创刊于上海,“苏报案”之后的第一家革命派报纸,被称为“苏报第二”,章士钊主编。报道讲究策略但不隐讳其革命立场。积极声援章太炎、邹容在法 27 庭上的斗争;并详尽报道“沈荩案”。1903年12月3日停刊。
《大公报》连续报道“沈荩案”:
8月4日报道:拿来刑部之沈荩,于初八日被刑,己志本报。兹闻是日入奏,请斩立决。因本月系万寿月,向不杀人。奉皇太后懿旨,改为立毙杖下。惟刑部因不行杖,此次特造一大木板。而行杖之法,又素不谙习。故打至二百余下,血肉飞裂,犹未至死。后不得已,始用绳紧系其颈,勒之而死。
《俄事警闻》:1903年12月5日创刊于上海。蔡元培、林白水、柳亚子等编撰。1904年2月更名为《警钟日报》。该报将据俄宣传与反清宣传紧密结合起来,猛烈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政策。1905年春被查封。
面向中下层民众的白话报刊:《中国白话报》《杭州白话报》《安徽俗话报》《警钟日报》
三、《苏报》和“苏报案”
《苏报》发展的三个阶段:(1)1896年6月26日创刊,胡璋经营,文字低劣,声名狼藉;(2)1899以后,陈范经营,亲保皇党报;(3)1902年以后,陈范倾向革命,1903年夏5月聘章士钊为主笔,面目一新,成为革命报。
“苏报案” 是辛亥革命前著名反清政治案件。章士钊担任主笔后,《苏报》增设 “学界风潮”和 “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推荐邹容《革命军》,发表章太炎驳康有为改良主义的论文,鼓吹革命。斥光绪帝为“载湉小丑”,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太炎,邹容自动投案,《苏报》也遭查封。
“苏报案”的庭审很滑稽:清政府为原告,章、邹为被告,二人把法庭当讲坛,宣传革命„„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章太炎、邹容在法庭上的出色表现感动了整个中国近代史,“风吹枷锁满城香”,这样的故事远超出了善于虚构的小说家的想象。
孙中山指出:“此案涉及清帝个人,为朝廷与人民聚讼之始,清朝以来所未有也。清廷虽讼胜,而章邹不过仅得囚禁两年而已。于是民气为之大壮。”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人。少从俞樾学经史,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和《经世报》编辑,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1898年避往台湾,任《台北日报》记者。1899年东渡日本,结识孙中山。回国后,与蔡元培等共组中国教育会,设立爱国学社。1903年在《苏报》上发表革命排满文章、为《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民报》。
1917年7月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后潜心治学,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邹容:(1885-1905)字蔚丹,又字威丹。四川巴县人。12岁读完“四书”“五经”《史记》《汉书》。13岁参加童子试,对八股试题不满,顶撞主考,愤而退场。谭嗣同就义后,他仍然悬挂遗像,题诗赞颂。16岁时,考取四川官费留学生,因为思想激进被除名。次年,自费赴日留学,又因为反对留学生监督姚文甫受到迫害,被迫回国。
1903年5月,《革命军》由革命党人集资出版,被视为“中国的人权宣言”、二十世纪国民教课书。先后翻印20余版、110万册,偏远地区竟卖到10两银子一本。孙中山说:《革命军》“为排满最激烈之言论”。《革命军》如振聋发聩的霹雳,读之令人热血沸腾。
我皇汉民族四万万男女同胞,……尔毋自暴!尔毋自弃!为同胞请命,为祖国请命。……掷尔头颅,暴尔肝脑,与尔之世仇满洲人,与尔之公敌爱新觉罗氏,相驰骋于枪林弹雨中;然后再扫荡于涉尔主权之外来恶魔,尔国历史之污点可洗,尔祖国之名誉飞扬,尔之独立旗已高标于云霄,尔之自由钟已哄哄于禹城,尔之独立厅已雄镇于中央,尔之纪念碑已高耸于高风,尔之自由神已左手指天,右手指地,为尔而出现。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皇汉人种革命独立万岁!中华共和国万岁!
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
四、国内改良主义报刊的再生与发展
辛亥革命时期,在革命派报刊大发展的同时,民营报纸也迅速崛起。主要有《大公报》《京 28 话日报》《时报》 《东方杂志》等。这些民营报纸在政治上大都偏向维新改良。在业务方面,由于它们之间的竞争,大都进行了一些改革创新。
(一)《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报头为严复所书。英敛之担任总理兼撰述和编辑,总揽言论和经营全权,以敢言著称,宣传变法维新、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把报纸办得有声有色,日发行量达5000份。
在报纸创刊号上,英敛之作《大公报序》宣布:“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西欧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故取报名为“大公”。创刊弁言宣布要“以大公之心,发折中之论,献可替否,扬正抑邪”。这为以后《大公报》的发展定下了不畏强权、爱国为民的基调。《大公报》经常讥弹国政,并著论抨击慈禧、袁世凯等。但因英敛之信奉天主教,有教会庇护,清政府对其无可奈何。《大公报》举办过不少赈济灾民之类公益活动。为宣传民众,英敛之还亲自撰稿,用白话写文章,向民众灌输科学知识,在当时堪称创举。
清末官场乌烟瘴气,魑魅魍魉充斥其中。《大公报》把他们分为十派:冥顽派、威势派、牟利派、权诈派、排外派、媚外派、油滑派、奴隶派、假正直派、假振作派;又把他们比作九如:如虎之猛、如狐之媚、如蛇之狡、如虿之毒、如无知之偶,如钻泥之鳅、如黑暗之洞、如无底之渊、如毂木之蠹虫。指责吏治的腐败,痛快淋漓,鞭辟入里。虿(chài,毒虫)
《大公报》1916年9月盘给了军阀王郅隆,政治上趋向北洋政府安福系和日本,销量每况愈下,到1920年每天只印几十分,被迫于1925年11月停刊。1926年6月,被新记股份公司接办,成为“新记大公报”,成了中国现代影响较大的日报。季羡林在给《大公报》百年丛书的题词中说,《大公报》从第一期到现在,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中国现代史。
英敛之(1867—1926年),本名赫胥利·英华,字敛之,满族,出生于北京。他的重要贡献,就是创办了《大公报》。他在天津办报,却和直隶总督袁世凯抗争了十年之久。因此,梁启超赠他对联:“能使荆棘化堂宇,下视官爵如泥沙。”1912年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他悄然离开了《大公报》。此后潜心宗教、教育和慈善事业。1911年曾创办了一所女子学校。1922年开始筹建辅仁大学,1925年辅仁大学开学后任首任校长。
(二)《京话日报》:彭翼仲1904年8月16日创刊于北京。目的有二,一是“开发民智”,一是建立一个能够为中国人说话的舆论阵地。该报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对象,以不畏权势、仗义执言著称,赢得读者的信赖与支持,首创北京报纸日销量超过万份的纪录。1906年9月28日被清政府查封,1913年复刊;不久,因触怒袁世凯再度被封,袁死后又复刊,1922年最终停刊。
彭翼仲(1864-1921),江苏苏州人,自幼生长在北京,出身于“门无布衣”的名宦世家,中举后,痛感官场腐败,弃绝仕途。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期间,流落社会底层,赶车拉过水,扛过面口袋,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有真切体验。
他办过三种报刊:《启蒙画报》意在开启童智(1902、2-1904末);《京话日报》意在开启民智;《中华报》(1904、12-1906、9)文言文写作,面向官绅,意在开启官智。
彭翼仲报铭:人活报活
社会欢迎
拈髭自忖
敢负生平
民国二年七月 六日自志
《启蒙画报》二十四开的书型,封面是红色中露出白色的梅花。文字异常浅显,每段纪事都有插图。这部《启蒙画报》的编述,我到现在还深深地纪念着它。
——郭沫若《我的童年》
(三)《东方杂志》:1904年3月11日创刊于上海,由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为我国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文摘月刊。宗旨为“启导国民,联络东亚”。分文学、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门类。梁启超、蔡元培、严复、鲁迅、陈独秀等都在该刊发表过文章,杜亚泉、胡愈之等出任过主编。1942年12月停刊,是中国近现代出版时间最长的杂志。1999年9月5日复刊为《今日东方》。
《东方杂志》报道河南近代新闻业:汴省阅报处自龙巷创设后,二曾祠继之,怀庆彰德又继之。兹闻南阳士绅,亦共设阅报处六所,信阳州亦将组织焉。
二卷,十一期,1905、12、21
(四)《时报》:戊戌变法后改良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改良派十分重视此报出版,先后支持20万元。该报为全国性大型日报。版面新颖,新闻时评引人注目。狄楚青主编。它的“公”、“要”、“周”、“适”的论说要求和“博”、“速”、“确”、29 “直”、“正”的记事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闻的某些规律;它创造的短小精悍的时评方式深受读者欢迎。1939年停刊。《时报》首创对开四版、两面印刷的现代型板式。辛亥革命后,各报都仿之。从此,报纸的书本板式被完全淘汰。
五、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形成(一)秋瑾与《中国女报》: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的主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而打破自“苏报案”后革命派报刊宣传活动沉寂局面的,是1907秋瑾在上海创办的《中国女报》。《中国女报》是我国近代最有影响的妇女报刊之一。中国近代最早的妇女报刊是《女学报》。此后,又相继出现了10多种妇女报刊。秋瑾创办的《中国女报》与以前的妇女报刊不同,它不是一般地停留于宣传女学女权,要求男女平等,而是进一步提出妇女的解放必须与反清革命斗争结合起来。《中国女报》虽然仅办两期就因“费绌停顿”,但它在当时妇女运动和反清革命运动中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女报》停刊后,另一女革命家陈志群于 1907 底创办《神州女报》月刊,以代替《中国女报》。此后一直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各地又相继创办了近20种妇女报刊,但其影响都赶不上《中国女报》。
秋瑾在第1期《敬告姊妹们》中写道:“我的最亲爱的诸位姊姊妹妹呀!„„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爬不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稠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涂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儿是常常的流着,生活儿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
秋瑾(1875-1907),号竞雄,又号鉴湖女侠。竞雄就是不让须眉的意思。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自小家境富裕,能写诗填词、骑马击剑、使棒舞枪,立志要做一名巾帼英雄。
1904年4月赴日本留学,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年底回国加入光复会。1905年再次赴日,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春回国,办中国公学。1907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14日被 捕。15日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临刑前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个字。
(二)于右任和“竖三民”:秋瑾创办《中国女报》成为国内革命派办报新高潮的开端。当时革命派报刊活动的中心,主要在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前,革命派在上海创办了15家报刊,香港13家、广州15家、湖北10家,陕西、四川、贵州、新疆等边远地区也有了革命派的报刊。在这些报刊中,于右任创办的《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和湖北革命党人创办的《大江报》影响较大。
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笔名右任、骚心、大风等,陕西三原人。十七岁应县考,成绩特优而获案首;二十五岁乡试中举,被誉为“西北奇才”。1904年因书写“爱自由如发妻,换太平以颈血”诗句,被三原县令举发,遭到通缉,逃往上海。1906年赴日本,晋见孙中山,入同盟会。他的政治生涯是从办报开始的,后人称之为“元老记者”。宋案发生,致力于反袁。创立上海大学,任校长。担任国民党的监察院长达三十余年。
1949年去台湾。擅书法、诗文,尤以草书见长,有“一代草圣”之美称。
《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于佑任办的第一张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该报不用光绪年号,而用干支和公元,意在蔑视清廷。因火灾于右任辞出。
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了《民呼日报》,意为“大声疾呼,为民请命”。对开4大张16版。革命色彩比《神州日报》更鲜明。因宣传“吊民伐罪”“改朝换代”、揭露贪官污吏,8月2日租界巡捕房拘捕了于右任,并久拘不放,该报8月14日被迫停刊,仅出版92天。9月8日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
20天后的10月3日,于右任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了《民吁日报》,“吁”字在沉痛中尤含幽默意味。该报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该报又发表文章赞扬安的英勇行为,说伊藤之死罪有应得。日本政府恼羞成怒,串通清政府于11月19日查封《民吁》(只出版48天)。
《民吁日报》被查封后,于右任又于1910年10月11日创办了《民立报》。该报的出版,30 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它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以及临时政府的各种消息,实际上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机关报,成为辛亥革命前夕国内最有影响的革命报纸。
《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由于报名都用“民”字打头,一脉相承,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故被人们称之为 “竖三民”。
(三)武汉的革命派报刊活动:
《楚报》创办于1905年,武汉最早的一份具有革命倾向的报纸。《商务报》创办于1909年10月8日,后更名为《商务日报》,群治学社机关报,詹大悲主编。
《大江报》创办于1911年1月3日,文学社的机关报。詹大悲总编辑。该报两大特色:一是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反映他们的疾苦,维护他们的利益;二是旗帜鲜明,敢发惊人之语。汉口商会曾赠联称颂:大笔淋漓,万言日试;江华灿烂,一纸风行!
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了何海鸣写的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了黄侃撰写的言词更为激烈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震撼江城。鄂督瑞徵极为震恐,诬以“荡乱政体,扰害治安”,于8月1日查封该报,并逮捕詹大悲,何海鸣自动投案。瑞徵原拟对二人判重刑,但慑于民愤,判处徒刑18个月。这就是新闻史上著名的 “大江报案”,研究者认为“大江报案” 是“武昌首义的导火线之一”。《大江报》停刊至武昌起义后一度复刊,但不久又被黎元洪封禁。
《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此时非有极大之震动、极烈之改革,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亡国奴之官衔,行见人人欢然自戴而不自知耳。和平改革既为事理所必无,次之则无规则之大乱,予人民以深创巨痛,使至于绝地,而顿易其亡国之观念,是亦无司奈何之希望。故大乱者,实今日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呼吁:“和平已无望矣,国危如是,男儿死耳!好自为之,毋令黄祖呼佞而已。
振聋发聩的声音在神州大地回荡,文章实际上起到策动辛亥武昌首义动员令的作用。
詹大悲(1887-1927),湖北蕲春县人。1909年曾任汉口《商务报》主笔。1910年12月任《大江白话报》主笔,1911年1月因违抗当局禁令被迫停刊,詹又创办《大江报》。因“大江报案”而名声大噪。武昌首义爆发次日,詹出狱。1923年10月受孙中山之命参加起草《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1927年7月,武汉国民党中央实行“分共”,清洗捕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12月17日,詹被两湖清乡督办以“赤化分子阴谋暴动罪”逮捕杀害。
(四)立宪派报刊:1906年9月,清廷决定“预备立宪”。康有为将保皇会改组为民国宪政会,后更名为帝国宪政会。梁启超主编或支持主编的报刊有:《政论》《国风》《民国公报》
立宪团体的报刊:上海的《预备立宪公报》 四川的《蜀风》《蜀风杂志》等。
(五)清廷官报:面对革命派的报刊宣传攻势,清廷在镇压的同时,也开始创办官报以占领舆论阵地。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创办了《北洋官报》(双日刊)。1903后各省纷纷创立官报:《湖北官报》《南洋官报》《豫省中外官报》等。清廷中央各部门也开始创办官报,如商部创办的《商务官报》、学部创办的《学部官报》。到1907,清廷发行了最高官报《政治官报》后改名《内阁官报》。所有这些官报的内容,以“恭录谕旨第一、奏折第二、咨札第三、章程第四”,极少新闻,“凡私家论说及风闻不实之事,一概不录”,因而毫无生气,读者甚寡。
第三节
新闻理论与业务的发展
一、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
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
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
一是报纸的“两大天职”说:
1、监督政府
2、向导国民
二是衡量报纸好坏的四条标准:
1、宗旨定而高;
2、思想新而正;
3、材料富而当;
4、报事确而速。
三是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
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四是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
1、浸润法
2、煽动法。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
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 “党报”和 “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
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和指导舆论。记者应该先知先觉。
三、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在内容上,报纸已具备新闻、评论、副刊与广告四大要素;新闻标题不再单一; 评论形式多样:社论、时评、编者按等; 副刊:《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等; 在形式上,版面设计更现代化,结束了“报”、“刊”不分的时代。
1904年1月17日,广东老报人骆侠挺在广州创办了中兴通讯社。这是中国人办的第一家通讯社。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从发展到幻灭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一、自由新闻体制的确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史称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军政府就颁布了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 《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但是,这时却出现了“暂行报律”事件。
“暂行报律”事件: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却制定了《暂行报律》。
基本内容如下:
1、出版报刊必须履行登记手续;
2、“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应受惩处;
3、“调查失实,污毁个人名誉者”应受处罚。
这立即引起上海报界一致反对,孙中山知道后,下令撤销《暂行报律》。“暂行报律”事件反映了孙中山的尊重舆论和办事策略,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大发展。
二、新闻事业的短暂繁荣
辛亥革命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的报刊达500多家,总销数达到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我国新闻界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治斗争的相对缓和,这时期报刊上的政论性文章已失去其主导地位,而新闻通讯则日益增多。
这时期的报刊大部分是由国民党系统创办的。较重要的有:北京的《亚东新报》《中央新闻》;上海除原来的《民立报》外,还有被称为“横三民”的《民权报》《国民新闻》《中华民报》;武汉除恢复的《大江报》外,还有《震旦民报》 《民国日报》《大汉报》;其他如长沙的《国民日报》、南宁的《民风报》、广州的《中原报》等。
《民权报》由戴季陶、何海鸣主编。该报以言论激烈闻名于世。“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这是他们的口号。
第二节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
一、袁世凯控制新闻事业所采取的手段:
(一)创办御用报纸、收买报纸报人。较有影响的《亚细亚日报》,是御用报纸中影响 最大的一家。
(二)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例》《出版法》。
(三)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据统计,袁世凯统治期间,全国报纸至少有71家被封,49家受到传讯,9家被反动军警捣毁。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
“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北京、天津等地的国民党报刊全部查封,有的主笔被捕。上海的《民立报》《民权报》《民强报》《天铎报》等国民党报纸因为在租界出版,不能直接查封,袁便采取禁止在租界以外发行的办法,迫使这些报纸停刊;甚至连一向 “拥护中央”的《粤声报》《民治报》等也被查封。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
二、报界的反袁斗争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派人在上海火车站刺杀了宋教仁。《民立报》从案发的第二天起,每天以正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刊登凶手的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等,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袁世凯就是刺杀宋教仁的元凶。有的报纸发表题为《强盗政府》的社论。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还出版了反对袁世凯的专刊。
宋教仁(1882—1913):名链,字钝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1904年3月与黄兴等在长沙创立华兴会。1905年5月与黄兴等在日本创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鼓吹革命。8月参加中国同盟会,任庶务干事兼撰述员。回国后任《民立报》主笔。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法制局长。嗣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1913年2月大选结果,国民党大胜,行将出任内阁总理,致招杀身之祸,年仅31岁。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大多数报刊都反对袁世凯。就连原先拥袁、亲袁的一些报纸和报人,在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制的震撼下,也转而加入了反袁行列。
梁启超写的反对复辟帝制的文章——《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派人送去20万元请他不要发表,被拒绝。《大中华》杂志发表该文后,各报争相转载,影响很大。
《申报》《华字日报》等,也改变态度支持反袁。1915年创刊的长沙《大公报》,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反对帝制。
长沙《大公报》:创刊于1915年9月1日。日出三大张十二版。版面设计精美,栏目内容丰富。一创刊就高举反袁大旗,以“毋忘国耻”、“爱国救民”为宗旨,以“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大无畏气概,同帝制派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
三、袁世凯统治下的新闻立法活动
《报纸条例》:1914年4月2日颁布,共35条,集合了前清、日本等国关于报纸出版法中众多限禁条例,规定报纸的创办实行批准及保证金制度等。《出版法》:1914年12月5日颁布。涉及所有文字、图画印刷品、各类出版物的审查制度。另外还有《修正报纸条例》《新闻电报章程》《电信条例》《著作权法》 《中华民国约法》
四、北洋政府对新闻事业的扭曲与迫害
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也和政局一样,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报界既存在着堕落,又出现了希望;从属于各种政治势力的报人、报纸和整个报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怪现象:首先是报人、报纸品格低下;其次是报纸言论退化。第三是出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报刊。
第三节 新闻事业在逆境中的发展
一、新闻报道工作的加强与新闻通讯事业的发展
报纸上消息的比重加大,电讯增多,一些重要的电讯还用大字号排出,并在字旁加圈加点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新的报道体裁——夹叙夹议的新闻通讯开始走向成熟,深受读者欢迎。
辛亥革命后,新闻通讯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1912到1918年,新创立的新闻通讯社有20 33 多家。较著名的有李抱一于1912年创办于长沙的湖南通讯社,邵飘萍于1915年创办于日本的东京通讯社和1916年创办于北京的新闻编译社,还有1918年冬国民党在上海创办的国民通讯社。通讯社的大量建立,改变了我国新闻传播单纯依靠报纸的状况,反映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黄远生等名记者的出现
黄远生(1885-1915),江西九江人,原名为基,字远庸,远生是笔名。21岁时中光绪甲辰进士——清末最后一批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但他无意仕进,以新进士之资格赴日本留学,190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回国后先在清政府邮传部任职,辛亥革命后脱离官场,专事新闻,成为著名记者和政论家,时人誉之为“报界之奇才”。
黄远生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中国》《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他长于采访,勤于写作,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新闻通讯写作而负盛名的记者,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中国报纸从政论时代向新闻时代演变的开拓者。
作为报界奇才的黄远生,的确是卓越超群的,而作为政界的活动家,则表现出一定的政治上的局限性。对袁世凯曾抱有幻想。但他反对帝制,为摆脱袁的纠缠,1915年9月3日逃到上海,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后又避之日本,发现有人跟踪,再远避美国,12月25日晚,在旧金山被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负责人林森指派刘北海枪杀。黄远生被误杀的消息传到国内,舆论界为之震惊。1916年1月21日,梁启超给蔡锷的信中说:“痛哉!痛哉!今失此人,实社会不可恢复之损失也。书此泫然。”
黄远生以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记者自勉。他的新闻通讯,文字流利、畅达、幽默,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深受读者欢迎。他遇难后,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1919年出版,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极富特色,一直为报界后人称道学习。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题材重大、记载详实。当时政界的著名人物、重大事件他都曾报道过,很多又是独家新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二是针砭时弊,忧国忧民。三是细致详尽,幽隐毕达。四是通俗自然,不拘一格。
1912年写的《外交部之厨子》一文,风靡一时,可谓代表作:
外务部之厨,暴殓既多,酒肉皆臭。于是厨子乃畜大狗数十匹于外务部中而豢养之,部外之狗,乃群由大院出入,纵横满道,狺狺不绝,而大堂廊署之间,遂为群狗交合之地。故京人常语谓外务部为狗窖子,京中语谓妓院也。
邵飘萍:“不可多得的全才”
邵飘萍(1886-1926),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祖籍浙江东阳,生于金华。是继黄远生之后民初最活跃且具传奇色彩的报坛名人。13岁中秀才,19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刻意学习梁启超的文章,立志献身于新闻事业。毕业后在金华教书,同时担任《申报》的通讯员。1912年在杭州办《汉民日报》,任主笔,并被推荐为浙江省报界公会干事长,因反对袁世凯曾三次被捕入狱。1914年,邵飘萍东渡日本留学,与同学三人创办东京通讯社,向国内发稿。1915年初,他最早把“二十一条”秘密协定驰报国内。1916年春回国,主持上海《时事新报》笔政并为《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世凯。袁死后,被《申报》聘为特约记者去北京,发了许多脍炙人口“北京特约通讯”。
1918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2月创办《京报》,自任社长,并兼任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讲师,毛泽东、罗章龙都是他的学生。为鼓励报社同人揭露时弊,报纸开办当日,邵飘萍手书“铁肩辣手”四字,悬挂在报社办公室内。这四字摘自明代杨继盛临刑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将“妙”字改为“辣”,显然是要突出《京报》的“辛辣”特色,不仅道出邵飘萍的心志,也是他与编辑部同仁共勉的座右铭。1919年5月3日,邵飘萍应邀出席北京大学学生集会,号召学生“挺身而出,救亡图存,奋起抗争”,成为五四运动的发动者之一。1919年8月《京报》被封,他逃往日本。1920年回国,恢复《京报》,锐意改革,出副刊十余种,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1925年由李大钊、罗章龙 34 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邵飘萍连夜写下了题为《世界空前大惨案》的讨段檄文。据统计,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京报》刊出各种有关惨案的文章就多达200余篇。张作霖、吴佩孚携手攻打北京,入京后首先就要处决邵飘萍。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名被奉系军阀逮捕,未经审讯,惨遭杀害,以死立言、“以身殉报”。1928年《京报》由夫人汤修慧复刊后办至“七七事变”。
1949年4月,毛泽东亲自批准追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并指示有关部门要安排好烈士家属生活。金华县人民政府颁发了烈士证书,使飘萍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感到由衷的欣慰。
飘
萍
启
事
鄙人至现在止,尚无党籍(将来不敢预定),既非国民党,更非共产党。各方师友,知之甚悉,无待声明。时至今日,凡有怨仇,动辄以赤化布党诬陷,认为报复之唯一时机,甚至有捏造团体名义,邮寄传单,对鄙人横加攻击者,究竟此类机关何在?主持何人?会员几许?恐彼等自思亦将哑然失笑也。但鄙人自省,实有罪焉,今亦不妨布之于社会。
鄙人之罪,一不该反对段祺瑞及其党羽之恋栈无耻;二不该主张法律,追究段、贾等之惨杀多数民众(被屠杀者大多为无辜学生,段命令已自承认);三不该希望取消不平等条约;四不该人云亦云承认国民第一军纪律之不错(鄙人从未参与任何一派之机密,所以赞成国民军者,只在纪律一点,即枪毙亦不否认,故该军退兵以后发表一篇欢送之文);五不该说章士钊自己嫖赌,不配言整顿学风(鄙人若为教育总长亦不配言整顿学风)。有此数罪,私仇公敌,早伺在旁,今即机会到来,则被诬为赤化布党,岂不宜哉!横逆之来源,亦可以了然而不待考查矣。承各界友人以传单见告,特此答陈,藉博一粲,以后无论如何攻击,不欲再有所言。
邵飘萍毕生从事新闻工作,当过通讯员、记者、特派记者、特约记者、编辑、主笔、社长,办过报纸、通讯社,既精通业务,又善于管理;在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方面也做出了贡献,所以被誉为“不可多得的全才”。
邵飘萍最擅长的是新闻采访,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他的采访艺术有以下几点:一是随时处于角色之中;
二是广泛交游,不惜小费;
三是千方百计,随机应变; 四是掌握心理,把握战机。
林白水:“愿以身殉所办之报”
林白水(1876-1926),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原名獬、万里,字少泉,40岁时,他将“少泉”中的泉字身首分割,便成了“白水”二字,这里有“愿以身殉所办之报”的含义。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该报的发刊词《论看报的好处》就是由他写的。1903年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加入同盟会。同年夏返沪,与蔡元培等创办《俄事警闻》。12月,自办《中国白话报》。1904年出任《警钟日报》主编,宣扬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孙中山曾书“博爱”二字相赠。
1904年,清廷筹办“万寿庆典”,为慈禧祝70寿辰,林白水愤而写下一副对联:
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
此联字字辛辣,把慈禧的嘴脸刻画得入骨三分,令人拍案,各报无不争相转载,一时广为传诵。
帝制取消后,林白水创办《公言报》,任主笔。“捅”破过不少黑幕。段祺瑞政府里的政客贿赂议员拉选票,被林白水在报上揭露,顿时引起北京舆论哗然。时隔不久,有政客在津浦租车案中舞弊,又被林白水独家揭露出来,掀起一场轩然大波。结果,这些政客有的被革职入狱,有的虽然被包庇下来,但不得不畏罪辞职。林白水对此颇为自得,说:“《公言报》出版一年内颠覆三阁员,举发二赃案,一时有刽子手之称,可谓甚矣。”
1921年春,林白水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自任社长,以白水为笔名,发表政论文章,揭露军阀政客的黑幕丑闻。翌年,报纸被查封,他入狱3个月。出狱后,《新社会报》改为《社会日报》。1923年10月,因刊登揭露曹锟贿选总统的文章,报馆遭封闭,他再次入狱。
他曾说过:“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 1926年4月,直奉联军开进北京,著名报人邵飘萍遭杀害。此种恐怖氛围中,林白水仍敢在时评中斥军阀为“洪水猛兽”。8月5日,他在《社会日报》发表《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潘复与张宗昌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闻;讥讽号称“智囊”的潘复为“肾囊”,“终日系在某军阀之胯下,亦步亦趋,不离晷刻,有类于肾囊累赘,终日悬于腿间也”。恼羞成怒的潘复哭诉于张宗昌。6日 35 凌晨1时,林被捕。4时许,不经审讯,张宗昌以“通敌有证” 罪名,将林白水枪杀于北京天桥。时人悼之:萍水相逢百日间。
林白水的本名獬,是传说中的独角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必冲上去用角顶恶人。林白水的报人生涯,就颇具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獬性”。
1986年,国家民政部追认为烈士。其女旅美华人、美国国防大学教授林慰君捐资在故乡建立纪念堂、纪念碑。
小
结
这一时期中国的新闻事业虽然遭遇了第二次严冬,但新闻人不屈不挠,新闻事业在逆境中仍有较大发展。首先表现在涌现出许多报人和报刊;其次是在民国初年的新闻界出现了一批以采访独家新闻、内幕新闻和写新闻通讯著称的名记者,如黄远生和邵飘萍等;其三是新闻通讯事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概
述
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中国新闻事业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报刊是《新青年》。
《新青年》打破军阀黑暗统治,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封建礼教展开了猛烈的攻击,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和大本营,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传播新思潮的报刊风行一时,以《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为代表的学生报刊大量涌现。
五四运动 后,《新青年》改组、《共产党》月刊以及第一批工人报刊的创办,标志着一种新型报刊-—无产阶级报刊的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五四时期,是我国新闻报刊业务改革的一个重要时期。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以广泛运用;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思想、新知识的园地;报刊政论的内容与形式均有发展;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引起社会的重视。
第一节《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
一、《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笔名三爱、只眼等,安徽怀宁人。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15年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1918年冬,为了提供新闻时效,他和李大钊又创办了《每周评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后,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开始探讨成立中国共产党事宜。同年8月,他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他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导致大革命的失败。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1929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2年,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1942年病故于四川江津。
1915年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政治上,袁世凯窃取了国家政权,加紧策划复辟帝制;文化上,袁世凯为了维护统治,操纵报刊舆论,竭力提倡封建道德、宣扬鬼神迷信。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从思想启蒙入手,广泛开展新文 36 化运动,用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代替封建主义思想。陈独秀等顺应历史潮流,《新青年》应运而生。
《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初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它一经创建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
《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针对封建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向青年提出了六方面的要求:
①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它的主要宣传内容是: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1917年初,陈独秀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编辑部随之迁到北京。1918年起改组为同人刊物(第二阶段)。编辑部同人有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刘半农等。1918年11月,李大钊在第五卷5号发表《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两文,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该刊首先注入了马列主义的宣传内容。
后来,陈独秀也撰文宣传马列主义。1920年,陈独秀在筹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过程中,将第七卷第6号编成《劳动节纪念号》,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新气象,也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新的集合点”。这一期发表了陈独秀的《劳动者的觉悟》、李大钊的《MAY DAY运动史》以及大量的全国各地工人劳动、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和材料,详细披露了资本主义剥削下工人奴隶式的生活和苦难。
1920年9月第八卷1号起,《新青年》改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加强了马列主义的宣传。新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译介关于苏俄革命的文章,向广大读者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激励、团结许多人从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思想上和组织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积极的准备。
1921年7月该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刊物,不久由陈独秀再任主编。1922年7月出至第九卷2号后休刊(共54号)。
二 《新青年》的主要贡献
(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新青年》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平等自由;在思想上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尊孔复古,要求争取人权、个性解放。《新青年》从创刊起就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向封建礼教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尊孔必定导致复辟。同时,它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观念,指出封建伦理道德是与共和民主政治水火不相容的。把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结合起来,是《新青年》进行民主思想宣传一个重要特点。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新青年》提倡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社会和人生,反对偶像崇拜、迷信盲从、主观武断和一切黑暗愚昧现象。陈独秀撰写《偶像破坏论》支持此观点。《新青年》发表了不少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及宣传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文章,抨击封建迷信谬论。
创刊号文章形象地把民主与科学比作一辆战车的两轮,缺一不可。要求人们驾着民主与科学这两轮战车,向封建礼教猛烈冲击。
(三)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紧接着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
作为文学革命重要内容的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运动,也是由《新青年》首先倡导的。它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加以提倡,并发表了一些用白话写作的文学作品,以后又逐渐成为完全的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从四卷1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直接推动了文学革命运动的兴起,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惊醒了一代青年,被看作是 “明灯黑室”、“空谷足音”,开中国历史的 “新纪元”。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 “思想界的明星”。
胡适说︰“廿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致高一涵等四人关于《努力周刊》的停刊信,1923年10月9日)
三、李大钊、鲁迅、胡适
李大钊,1889年生,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北洋法政大学毕业后,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甲寅》编辑、《新青年》编辑等。在《甲寅》《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很多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文章。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19年他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编成了《马克思研究》专号。
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党的工作。在国共合作期间,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与改组国民党的工作。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鲁迅,1881年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2年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工作。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同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此后鲁迅又发表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和《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论文和许多随感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礼教的荒谬,有力的抨击了封建复古派。鲁迅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26年8月,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鲁迅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了他后期十年最为光辉的战斗生活。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先后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译文》等文艺期刊,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病逝。
胡适,1891年生,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公学,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1910年赴美留学,从师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主张文学革命。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并发表论文《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出版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1919年7月,胡适提出实用主义研究方法,影响颇大。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宣扬“好人政府”和“联省自治”的主张。九·一八事变后,支持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发表“全盘西化”的主张。1938年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代表蒋介石签订了《中美互助条约》。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去美国,1962年在台湾逝世。
第二节 新的报刊宣传阵线的形成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一战后,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日益关注国内外时事,这迫切要求报刊加强时事政治的报道和评论,《新青年》单枪匹马与整个封建势力斗争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了。《每周评论》生逢其时,弥补了《新青年》时效性差的缺点,形成了新文化运动新的高潮,成为中国五四运动时期著名的时事政治性周报。
《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陈独秀、李大钊创办并主编,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矛头直指封建军阀,指出官僚、政客、军阀是“三害”,“三害”不除,政治就没有清宁之日。五四运动中,从21期至25期,该刊用全部或大部分篇幅报道和支持这一运动,支持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文化思想,歌颂俄国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 38 义。从第26期起,胡适接手主持,挑起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1919年8月30日出至37期,因发表揭露军阀当局的言论,被北洋政府查禁。
五四运动中,《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它系统地报道了巴黎和会、五四运动,并及时发表评论,对学生运动给予正确的支持和引导。
《每周评论》第一次把学生的伟大爱国运动称为“五四运动”,赞扬它是中国学生和中国人民的一个“创举”;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精神”,即在关系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候所表现的“学生牺牲、社会制裁和民族自决”的精神。
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北京:《晨报》《京报》连续报道五四运动; 天津:《大公报》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他的“巴黎来电”是《大公报》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亮点;
上海:《申报》《神州日报》《时事新报》等7家报纸联合拒登日商广告; 长沙:《大公报》不怕被查封,连续、详细报道五四运动,并发表评论支持学生运动; 中国报界空前团结,1919年4月15日,北京、上海等共83家报纸成立中华全国报界联合会。
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五四运动时期,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发展的需要,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进步学生刊物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1919年一年中就达400种之多。《湘江评论》和《天津学生联合会报》是它们中的成功代表。
(一)毛泽东与《湘江评论》
1919年4月,毛泽东带着许多新思想、新经验回到湖南。7月14日,毛泽东主编的湖南 学生联合会会刊《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经过五四大潮的洗礼,毛泽东成长为湖南学生的领袖之一。该刊以宣传最新思潮为宗旨,主要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提倡民众的大联合以推翻强权的统治。文章多为毛泽东执笔。
创刊号上刊登了署名毛泽东的《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宣言提出“由强权得自由”的号召,主张以平民主义来打倒强权。在学术方面,主张彻底研究,努力追求真理;在对人的方面,主张群众联合,向强权者实行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
在宣言中毛泽东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湘江评论》创刊号寄到北京后,李大钊认为这是全国最有份量、见解最深的刊物。《晨报》也予以介绍,说它“内容完备”、“魄力非常充足”。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的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以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它的生,逆它的死。如何承受它?如何传播它?如何研究它?如何施行它?这是我们全体湘人最切最要的大问题,即是《湘江》出世最切最要的大任务。
毛泽东写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在2、3、4号连载后,成都、北京、上海等地报刊曾予转载。《湘江评论》主要栏目有:《西方大事述评》《东方大事述评》《世界杂评》《湘江大事述评》《湘江杂评》《放言》《新文艺》等。该刊全部文章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李大钊评价它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8月上旬被军阀张敬尧查封)
(二)周恩来与《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12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主编。该报为对开大型日报,以评述为重点,其中周恩来以“飞飞”笔名撰写的许多评论,议论精到,富有战斗性。例如创刊号的社论《革新、革心》的、时评《黑暗势力》等。9月22日被反动当局查封。10月7日复刊改出三日刊。周恩来为复刊号写了《本报继续出版的布告》,该报第100期特地取名 “奋斗号”。
四、五四运动对国民党的影响
孙中山看到五四运动的巨大威力,决定模仿《每周评论》出版《星期评论》1919年6月8日上海创办。另外还在上海出版《建设》杂志;北京出版《解放与改造》,后改名为《改造》由梁启超和蒋方震主编。
第三节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
一、《新青年》的改组
1920年9月,《新青年》从第8卷第1号起,由民主主义性质的刊物改组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的社会主义刊物。改组的主要标志:
一是组织领导方面,陈独秀已经由激进民主主义立场转换到无产阶级立场上,并成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负责人。在印刷发行上,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刷发行。从组织上、经济上加强了中共上海发起组对《新青年》的领导。二是编排形式和宣传内容方面的明显变化。从第8卷第1号起,《新青年》的封面正中绘制了一幅地球图案,从东西两半球上伸出两只强劲有力的手紧紧相握。“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意思”。同时,从这一号起,增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在言论上,用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方向来引导读者。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
二、《共产党》月刊:
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主编李达。创刊号陈独秀执笔的《短言》表达了上海发起组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的中心思想。
《共产党》月刊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资料。
2、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
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
毛泽东称赞它:“颇不愧‘旗帜鲜明’四字。”
改组后的《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在继续进行“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后,又对伪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斗争。伪社会主义是以研究系梁启超和张东荪为代表,在研究社会主义的幌子下,大肆宣扬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新青年》第8卷第4号收集了有关论战的正反两方面文章,编成《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文辑,揭露论敌的真实面目。无政府主义也是当时的一种思潮,连毛泽东都一度很热中于此。《新青年》第9卷第4号编成了《讨论无政府主义》专辑,驳斥了无政府主义的谬论,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政权学说,帮助青年学生摆脱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三、工人进步刊物
随着五四运动在全国迅速展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相继建立,一批工人报刊得以创办发展。《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是其中影响最大的。这批刊物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
它们强化了革命人士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本领,为中国早日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是通过这些刊物的传播,使得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为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四、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中共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 “中俄通讯社”(后来简称 “华俄社”),由来华小组成员兼翻译杨明斋主持。这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1925年8月1日停止工作。
五、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特点
三个历史条件: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
特点:
1、在时间上,中国无产阶级报刊产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先有报,后有党”;,2、中国无产阶级报刊是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因而它一问世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中国无产阶级报刊一诞生就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党性;
4、早期无产阶级报刊初步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
5、我国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已经注意到办报要联系群众,特别是要依靠工人阶级。
第四节、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
一、自由讨论风气的出现与政论的发展
《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冲破封建统治的桎梏,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报刊政论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丰富。《新青年》发表的短小锋利的时评,又称杂文,是一种 “匕首”、“投枪”式的评论文体,后来逐渐成为报刊上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倡导新文风
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在推广白话文的同时,《新青年》还提倡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三、新闻业务的改进
加强记者队伍的建设,重视直接采访、迅速报道,国内外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1920年秋,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合筹经费,向美、英、法、德、俄等欧美5国一次派出7名特派员。瞿秋白、俞颂华、李宗武3人,成为我国采访报道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实际情况的第一批新闻记者。
瞿秋白: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同年11月,他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是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
周恩来: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应天津《益世报》邀请,撰写旅欧通信。
五四报刊的大发展,促进了我国新闻界同国外新闻界的交流。1921年至1922年,《泰晤士报》社长北岩、《纽约时报》记者麦高森等先后来到中国考察讲学。
1921年,中国新闻界代表6人参加檀香山世界报界第二次大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席国际新闻界会议。此外,随着国内外新闻来源的扩大,特派记者、访问记者的交流也在增多。1919年,《大公报》胡政之成为中国采访巴黎和会的唯一记者。
四、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报纸副刊发生了突破性的革新,出现了影响较大的4大著名副刊:
1、北京《晨报》的副刊。刊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阿Q正传》就是在《晨报副镌》上连续刊载的。
2、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邵力子主编,1920年5月20日创刊。
3、《京报》的《京报副刊》,创刊于1924年12月5日,孙伏园主编。
4、上海《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初由张东荪主编,后继主编有俞颂华、宗白华等。
五四时期的进步副刊办得很有特色。它们宣扬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刊登短小政论和犀利杂文,联系社会生活和政治文化实际,“论时事,砭锢弊”,爱憎分明。
它们注重知识性,宗教、哲学、科学、美术各类稿件兼收并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短小生动,很吸引人。其成功经验为我国报纸副刊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一直活动到1920年12月。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一是徐宝璜、一是邵飘萍。
该会的宗旨是: “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
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期《新闻周刊》,这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刊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为新闻界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毛泽东、高君宇、罗章龙)。
徐宝璜为学会讲课写的讲义《新闻学大意》(后来改名《新闻学》)于191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部以新闻学研究会的名义出版,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蔡元培称赞它 “在我国新闻界实为 ‘破天荒’之作”。徐宝璜是我国最早赴美国研究新闻学的人,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概
述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国出现了革命高涨局面。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共产党员帮助国民党左派创办的报刊获得大发展,并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所有报刊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
一、共产党的报刊和共产党领导的报刊
党的报刊:《向导》《前锋》《新青年》;团的报刊:《先驱》《中国青年》;
工人报刊:《劳动周报》《工人周刊》等。
二、国民党左派的报刊及进步文化人士主办的报刊
《政治周报》《民国日报》《汉口民国日报》《语丝》《莽原》等。
三、帝国主义、军阀政客、国民党右派及胡适所办报刊。
第一节
建党初期的革命报刊
一、党的报刊的创办及党报思想初步形成
(一)《向导》的创办及其特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就创办了一批宣传马列主义的报刊。1922年7月,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这样,就需要有一份更为权威的、全国性政治机关报来指导民主革命,实现党的主张。而作为当时党的诞生地的上海,又有着创办党的报刊的基础条件,《向导》便应运而生。
《向导》: 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周报。陈独秀题写刊名,撰写发刊词《本报宣言》。它一创刊,便集中力量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55期开辟“寸铁”专栏,刊登短小精悍的文章,揭露敌人往往一针见血。《向导》还利用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设立的通讯处,大量报道各地工人阶级斗争的情况,特别是以较大篇幅反映上海的革命斗争形势。
经过《向导》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中共“四大”评价指出:在中华民族革命运动中,《向导》“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它的发行量由开始的二三千份很快增至2 万份、4 万份,最高达10万份。是党的早期报刊中发行量最大、坚持最久、又能较正常出版的机关报。1927年7月出至201期被迫停刊。1926年5月30日,《向导》第155期为《五卅特刊》,集中发表纪念文章,如:《五卅周年纪念告全国民众》《五卅周年中的中国政局》《五卅的赤血与中国的赤化》《五卅后的上海邮务工人》等。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天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
《向导》的经验和特点:
1、树立了党管党报、集体领导报刊工作的范例;
2、树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注重以事实服人;
3、密切联系群众,与读者息息相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党外群众监督,开创民主办报之先河。
《向导》周报的首任主编是当时分管宣传工作的中央委员蔡和森。瞿秋白、彭述之曾先后继任主编。参与编辑的还有毛泽东、高君宇、张太雷、罗章龙、周恩来、罗亦农、郑超麟、赵世炎、李大钊等党的领导人。
蔡和森,双姓蔡林,学名蔡林彬,字润寰,1895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一个破落的小官吏家庭,家境贫困。幼时读私塾,稍长做过牧童、学徒。16岁时才入初等小学读书,因年龄大被嘲笑为“太学生”。但他刻苦攻读,一个学期后便跳级进入高小。1913年到长沙,考入铁路专 42 门学校,后转入第一师范学校。在校内他读书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以才学出众著称。在一师学习时,通过阅读《新青年》,蔡和森树立了革命志向。1918年,他与毛泽东一起创办了新民学会。会内同仁当时评价说:“林彬是思想家,润之是实践家。”杨昌济说:“二子海内人才,前途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接受了科学共产主义,并向国内朋友写信提出要组织共产党。毛泽东接信后表示:“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1921年年底,蔡和森回国,在上海经陈独秀等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于1922年“二大”上同妻子向警予一起当选为中央委员。
蔡和森长期主办《向导》,在该刊上发表了130多篇很有见地的理论文章。他的突出贡献有两点: 一是满腔热情地从事党报编辑工作;二是以忘我精神从事党的报刊政论写作。
1927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在党的“五大”上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土地革命开始后,他长期在上海和莫斯科两地工作,因反对过“左”的政策,1928年被撤销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宣传部长之职。1931年6月间,原先负责中央保卫工作的叛徒顾顺章,带特务到香港,抓捕了蔡和森,并由港英当局将他引渡给广东军阀。在广州狱中,蔡和森受尽酷刑,坚贞不屈,最后,他的四肢被钉在墙上,敌人用刀把他的胸脯戳烂。他牺牲的日期已不知晓,殉难的惨烈也是很久后才打探出来的。
(二)、瞿秋白与《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这是中共中央继《向导》之后又创办的两个机关刊物,由瞿秋白主编,陈独秀、张太雷、向警予等为主要撰稿人。这两个刊物在党的理论宣传上发挥了很大作用。《前锋》是中共中央第一份经济政治机关刊物,主要刊载我国经济情况和国际政治形势方面大文章。《新青年》季刊是中共中央第一份理论机关刊物,最早提出了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
瞿秋白(1899.1-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1919年11月参与创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初,参加李大钊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以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特派记者的身份,去莫斯科采访,写了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还撰写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1921年兼任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的教员。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瞿秋白在党内素有才子之称,是第一个把《国际歌》正式译成汉语的人。
1920年,瞿秋白旅俄途经哈尔滨时,在参加俄国人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会上首次听到此歌。1923年,瞿秋白将从法文译来的词和简谱发表在1923年6月的《新青年》复刊号上,从此,《国际歌》在社会上传唱起来。现行的《国际歌》歌词由萧三于60年代初再译定稿,但其中Internationl”(英特纳雄耐尔)一词还是保持瞿秋白的音译。
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年7月接替陈独秀负责中央工作。
在他主编的《热血日报》上,发表了毛泽东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并为之写了序言。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还兼任苏维埃大学校长。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传部长。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被捕,6月18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三)党报思想初步形成
1、明确提出报刊的阶级性质。强调党报要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党的报刊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无条件服从党的领导;
2、党的报刊要面向民众、面向社会,宣传、组织最广大民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能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
3、党报工作者要忠诚党的事业,增强马克思主义修养,深入群众,勇于实践,不畏艰苦牺牲。
二、青年团报刊
北京团组织于1922年1 月15日创办的《先驱》半月刊。第四期起迁上海出版,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局的机关刊物。1922年5 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构建立,《先驱》改组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在首批团刊中,《先驱》出版时间最长(1923年8月停刊)、也是唯一由地方团刊转为中央团刊的。
《中国青年》:1923年8 月,团中央“二大”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10月,《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经常发行1 万多份,最多时2 万份,1927年10月停刊。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是办得很出色、影响很大的刊物之一。它曾经三次停刊,又三次复刊。
《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最早的以传播马列主义、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为主的团中央机关刊物。
《中国青年》的宣传内容:
①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
②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
内外形势,提高觉悟;
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
《中国青年》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几十年间,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中国青年》。毛泽东三次为它题写刊名;周恩来对它有求必应;它推出了雷锋、王杰等英雄模范人物;最早公开喊出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它是中国现存历史最长的一本杂志,也是一本典型的红色刊物。
恽代英(1895-1931),江苏武进人,祖籍常州,与瞿秋白、张太雷并称近代“常州三杰”。1915年在武昌中华大学读书时,他就编辑刊物,宣传反日爱国。五四运动时期,他为《东方杂志》《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刊物写了数十篇论文,着重倡导民主与科学思想。之后,编辑武汉学联机关报《学生》周刊、《武汉星期评论》等刊物。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当选团中央委员,担任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
1924年国共合作后,恽代英担任国民党上海市执行部宣传秘书,筹办并主编执行部机关刊物《新建设》,参与领导上海《民国日报》副刊部工作。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委员,5月任黄埔军校主任政治教官,主持校刊《黄埔日刊》的编辑工作,并继续为《中国青年》撰稿。1927年春在武汉筹建黄埔分校,指导出版校刊《革命生活》日刊,倡议创办并编撰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群众》周刊。大革命失败后,恽代英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南昌起义,主编中共广东省委《红旗》半周刊。1929年初任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负责编写《每日宣传要点》,兼任中央机关刊物《红旗》编辑。他有过“独人办报”的历史,即办《每日宣传要点》,上班路上阅读构思到办公地点坐下写稿,千把字一气呵成,从动笔到印好只要半个小时,同时准备好发行工作。周恩来称赞说:这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都是破天荒的。1930年5月,在上海浦东秘密工作中被捕。他在国民党监狱里留下绝笔: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摒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反映了一位革命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牺牲精神。1931年4月29日在南京惨遭杀害。
恽代英、萧楚女为办好《中国青年》付出了大量心血,是最受读者欢迎的编撰人。
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读者反映,每读代英的文章,“浑身就像火烧一样发热”。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 多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萧楚女,原名萧秋,字树烈,乳名朝富。笔名有萧楚女、丑侣、抽玉、野马、匪石等。1891年生于湖北汉阳鹦鹉洲。父亲萧康平,经营木材商业。萧楚女幼年时,生活十分优裕。后来父亲木材生意破产,肺病复发病逝,家道从此中落。母亲萧罗氏靠缝补、织衣度日,两个妹妹送给别人作了童养媳。年幼的萧秋作过茶馆“跑堂”、船上伙夫、街市报童。
1911年,萧楚女参加湖北新军,在武昌起义中,一只耳朵被炮声震聋。辛亥革命后,愤然退伍。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考入了武昌实业学校学习蚕桑专业,毕业后,在《大汉报》《崇德报》任编辑,经常用“楚女”笔名发表文章,无情鞭挞袁世凯政府的反动统治。他文才横溢,下笔成章,被报馆同仁誉为“打字机”。1919年在武汉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加入利群书社,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和恽代英一起发起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主编《新蜀报》。
1924年,萧楚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分领导重庆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作和四川的革命工作。44 之后到上海,主编《工商学联合会日报》《中国青年》等,积极投身五卅运动。
1925年8月,受党指派,到河南担任中共豫陕区委宣传部长,主编党的机关报《中州评论》。和中共豫陕区委书记王若飞等一起工作,帮助各界青年组织了“河南青年协社”等进步团体。因反动军阀通缉,返回上海。1926年1月,萧楚女到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兼阅览室主任,协助代理部长毛泽东编辑《政治周报》。2月又被聘为全国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5月担任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专任教员,遵照所长毛泽东的意见,制定教学计划。他负责讲授《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运动史》和《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课程。11月到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编辑《黄埔日刊》。1927年四一五政变中被捕,不久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
萧楚女通过勤奋自学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他的文章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他还长于论辩,常能出其不意地击中论敌要害。写过许多文章和小册子,其中著名的有《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
三、民众革命团体出版的报刊
(一)工人报刊:《劳动周刊》,1921年8月21日创刊于上海,4开小型报,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工人周刊》1921年7月创刊于北京,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机关报,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1924年2 月,改为新成立的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机关报。
(二)农民报刊:随着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1926年下半年到27年初,湖北、江西、山东、湖南广东等省的农民协会纷纷出版农民报刊和农民画报。如《湖北农民》 《湖北农民画报》《江西农民》《锄头》《农友》《犁头》《耕牛》等等。
(三)军人报刊:这一时期出版的军人报刊有30多种。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中国军人》和《军人日报》。
另外还有妇女报刊和学生报刊。如《妇女声》《妇女日报》《妇女之友》和《中国学生》《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新学生》《上海学生》等。
四、国共合作中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办的报刊
《政治周报》: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由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毛泽东筹办并主编。第5期起,沈雁冰、张秋人接任主编。该刊注重用事实说话,通过大量事实报道和评论,揭露国民党右派勾结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的阴谋活动,揭示右派分裂的必然性,反击敌对新闻工具的反革命宣传,为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还有《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楚光日报》《汉口民国日报》等。
第二节
“五卅”运动中革命报刊的宣传斗争
一、《热血日报》与反帝报刊的涌现
《热血日报》: 1925年6月4日创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日报,为加强五卅运动的宣传专门出版的,共出刊24号。瞿秋白主编,是一张4张4版的政治性报纸。具有通俗化、群众化的特色。该报和《向导》是党领导五卅运动的指导报刊。
五卅运动中,在《热血日报》创刊的同一天,上海学生联合会机关报《血潮日刊》出版。6 月11日,上海总工会机关报《上海总工会日刊》创刊,12日上海工商联合会主办的《工商学联合会日刊》创刊,上海学术界对外联合会早在6月3日就创办了《公理日报》,共有十多种。这些刊物的出现形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声势浩大的宣传阵线。
“五卅”运动时期著名报纸,出版时间都是20多天。创办人分别为胡愈之、叶圣陶、茅盾、瞿秋白、杨杏佛等人。
二、革命报刊同帝国主义宣传机器造谣破坏的斗争
(一)反对“工部局”在五卅运动发生前后 封锁消息;
(二)揭露帝国主义支持外报歪曲宣传;
(三)造成强大声势,迫使登“诚言”造谣宣传的报纸道歉、检查。
《诚言》事件:1925年6月27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出版处”,编印出版《诚言》,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行动。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上海《申报》和《新闻报》刊登《诚言》。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7月18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诚言》事件标志着帝国主义报刊欺骗宣传的再次破产;同时也说明,中国的报刊必须坚持反帝、爱国的方向,否则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唾弃。
第三节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新闻理论的传播
一、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
北京成舍我于1924年4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成为我国报业史上第一个独立同时办三个报的报人。
旧中国民间三大报系:成氏报系、南京新民报系、新记大公报系。
《世界晚报》四项宗旨:
一、言论公正;
二、不畏强暴;
三、不受津贴;
四、消息灵确。
报社立场公正不阿、言论公正,加上消息灵通,不畏强权暴力,为民喉舌,所以深受读者喜爱支持,报纸销路极佳。成舍我善于用人,他将张恨水招到麾下主编“副刊”。张恨水后来在报界有“副刊圣手”的美誉,这与成舍我当初的准确定位是分不开的。
晚报在抓社论、时评与“独家新闻”的同时,还精心办好副刊《夜光》,除诗词、小品外,1924年4月12日开始刊载张恨水的长篇小说《春明外史》,直到1929年1月24日刊完,历时近5年,洋洋100万言。小说生动地描述了古城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享誉京城,它让读者认识了张恨水。小说连载过程中,曾出现读者在报馆前排成长龙争购报纸的空前场面。
1924年秋爆发“直奉战争”,为堵住奉军入关,吴佩孚调张福来任前敌总指挥。晚报抢到这条消息后,立即发头条新闻,但标题《前敌总指挥张福来今早出发》却把“福”字误排成“祸”字,闯下了大祸。当晚,报馆被宪警查封。报馆被封的第三天,冯玉祥临阵倒戈,不但不出兵山海关,反而包围北京城,软禁曹锟,吴佩孚逃往洛阳,冯玉祥当上北京的主人。五天后,晚报复刊且销路大增,由原销三千份骤增到万份以上。有人说,晚报因“祸”得“福”。成舍我的名声因此大噪。果真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世界日报》问世不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该报陆续揭载许多新闻,并募捐援助上海罢工工人。6月10日发表署名“舍我”的时评《沪案唯一之目标》,主张惩凶、赔偿。次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日报以大量篇幅刊登了有关惨案的新闻和照片,发表了署名“舍我”的时评《段政府尚不知悔祸耶》,在谴责军阀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同时,提出了段祺瑞政府引咎辞职、惩办凶手和抚恤死难者三项要求。这些时评喊出了时代的声音。
日报除揭载国内外要闻外,还设有经济界、教育界、妇女界等专栏。副刊《明珠》1927年2月发表张恨水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历时5年,皇皇百万言,成为风靡一时的小说。这部小说的言情故事演绎得曲折有致,很有韵味,要比《春明外史》中的情感故事精致得多。
成舍我,原名访钦,笔名舍我。祖籍湖南湘乡,1898年8月28日出生于南京下关。10岁时即与新闻活动结缘,13岁被安徽一家报纸聘为外勤记者,14岁参加青年军。“五四” 运动时,白天在北大国文系读书,晚上到北京《益世报》任编辑,跑新闻、编副刊、写社论。1919年5月23日,该报刊登了他写的《安福与强盗》的社论,抨击北洋政府当局,结果报纸被当局查封,总编辑潘云超被判刑一年;复刊后的报纸销路因此骤增,成舍我不仅没有被革职,反而代行一年总编辑职。五四运动进入低潮期,军阀之间连年混战,报纸成了军阀官僚争权夺利的工具。成舍我辞去《益世报》职务,自己办报。他的愿望:“第一是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是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1924年4月16日,《世界晚报》创刊。仅用二百元大洋创办了一份报纸,在中国现代新闻史上堪称奇迹,成舍我成功地创立了他的第一个“世界”。
在办三报的同时,成舍我在北京创办了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为三报培养初级人才。1926 46 年曾被奉系军阀逮捕。1928年3月在南京创办《民生报》。1934年5月,《民生报》因揭发行政院政务处处长彭学沛(汪精卫部属)贪污案被封闭,成舍我也被拘禁四十天。
获释后,去上海,于次年创办小型日报《立报》。仍坚持日报“对外争取国家独立,驱除敌寇;对内督促政治民主,严惩贪污”的宣传宗旨,销路常超过二十万份,打破了我国自有日报以来发行量的最高纪录。抗日战争爆发后,被国民党当局聘为国民参政员。1942年在桂林恢复世界新闻专科学校。1945年在重庆出版《世界日报》。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北平(今北京),复刊《立报》和《世界日报》。1947年当选国民党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移居香港。1952年去台湾,在台北各大学任教,主要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后在台北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任该校校长及世界书局董事长。1988年(90岁)台湾当局解除报禁后,申请在台北创办《台湾立报》。1991年病逝。为新闻事业奋斗80年,被誉为“报业巨子”“报刊大王”。
天津《大公报》改组:1926年9月1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吴任社长,胡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任总编辑兼副经理。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北方大报之一。
上海《申报》和《新闻报》,这时已由史量才掌握,标榜“无偏无党”,宣传上强调“中庸之道”,销数猛增。《申报》在1912年史量才接办初期,销数只有7000多份,到1922年平均日销5万份,1926年超过10万份。《申报》总经理史量才和《新闻报》经理汪汉溪,都致力于经营报业,取得显著成绩。
这一时期,上海黄色小报、画报也多达几十种。
二、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传播
(一)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与通讯事业的发展
中国的广播事业最早是由外国人经办的。1923年1 月,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当年4 月停播。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之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广播电台相继开播。
(二)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的进展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高等新闻教育奠定基础的时期。1924年燕京大学成立报学系(后称为新闻系);复旦大学中文系1924年秋开设新闻学讲座,1929年建立新闻系。几年间,全国约有圣约翰、10所学校设新闻系或报学系,并请英、美新闻界名人讲学。
出版的新闻学著作:
任白涛《应用新闻学》、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新闻学总论》、任超《新闻学大纲》、蒋裕泉《新闻广告学》、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戈公振《新闻学撮要》。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戈公振是中国记者、新闻学家。1925年开始撰写、讲授《中国报学史》,1927年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记述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著作。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曾多次重印、再版,并出有日本译本。
小
结
按新闻史的分期,本章和第六章为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把中国的新闻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西方社会的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在中国广为传播,以《新青年》为龙头、以学术报刊为主体的启蒙报刊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接着是中国的“大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思想上的“百家争鸣”,一方面是政治上的封建集权专制废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新闻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黄金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表现在5个方面:
1、在百家争鸣报刊发展的热潮中,无产阶级报刊脱颖而出;
2、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报刊的新变化与共产党报刊的新发展;
3、民营的企业性大报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京的《世界日报》如日东升,蒸蒸日上;天津的《大公报》起死回生,再造辉煌;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继续发展,更上一层楼;
4、中国的广播事业诞生与通讯社初步发展;
5、新闻学研究与新闻教育得到重视。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节 国民党新闻统治的形成
一、建立了全国性的官方新闻机构。
依靠官方新闻网络—“一社”、“一台”、“两报”,垄断新闻的发布权和评论权,控制全国舆论。
一社: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建立通讯事业网;
一台: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建立广播事业网;
两报:以《中央日报》《扫荡报》为中心,建立国民党党报网、军报网。
最大特点:造谣诽谤,人称谣言公司。
二、利用政权力量和法律手段,制定新闻出版法令,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迫害革命报刊。如《出版法》《宣传品审查标准》等。
三、实行野蛮的书报检查制度,任意删削检扣进步书报。
四、拉笼、收买、笼络报人,假意俯顺舆情。张季鸾、陈布雷效忠蒋介石。
第二节国统区地下党的报刊和进步报刊
一、《布尔塞维克》及其他地下报刊
1927年10月24,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了政治理论刊物《布尔塞维克》,组成由瞿秋白任主任的编委会。为了迷惑敌人,躲避查禁,伪装封面和目录,化名出版。1932年停刊,共出52期。它发表了大量宣传马列主义和号召青年进行中国革命的文章,在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激发青年革命斗志发挥了重大作用。很多上海青年看了该刊后,走上了革命道路。
《布尔塞维克》的创办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它安定了党心、民心,说明党中央仍在战斗;其次,它对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揭露教育了党员和人民,为斗争指明了方向。同时摸索、积累了地下报刊斗争经验以及党报建设经验。
《上海报》,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出版的通俗报纸,1929年4月17日创刊,初名《白话日报》。李求实主编。为避免迫害,曾用过《天声》《晨光》《沪江日报》等名称。1930年8月14日终刊,15日起同《红旗》合并出版《红旗日报》。
《红旗日报》,中共中央机关报。创刊后秘密发行,销数曾达近2万份。曾出版独立复刊《实话》,李求实主编。
《中国青年》先后改名《无产青年》《列宁青年》秘密复刊。
求实,李伟森(1903-1931),湖北武昌人。五四时期同恽代英等组织利群书社。1921年入团,次年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任武汉《日日新闻》总编辑。1924年曾赴苏联学习。1926年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主编《少年先锋》,后调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在团的第二、四、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8年任团中央宣传部长,主编《中国青年》。1929年起参加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主编《上海报》《实话》,同时参加左翼作家联盟工作。1931年1月被捕,2月7日牺牲于龙华,“左联五烈士”之一。
二、国统区的进步新闻事业
(一)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1932年3月20日成立,由瞿秋白、邓中夏等参加指导。通过各种方式,团结新闻界,开展进步宣传活动。出版机关刊物《集纳批判》周刊。1934年春“左翼记联”创办了小型报纸《华报》。1935年秋“左翼记联”又公开组织“中华新闻社”对外发稿,一直活动到1936年5月。
(二)鲁迅以报刊为阵地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鲁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帅,率领左翼文化工作者,以报刊为重要阵地,与国民党的文化“围剿”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①注意守住营垒,发扬“韧”的战斗精神。鲁迅一生用过130多个笔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后十年“围剿”严重时期使用的,仅在《申报》上就先后换用过四十多个笔名。②重视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把杂文当做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投枪”,“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
鲁迅的杂文特点:把政论性与形象化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瞿秋白称鲁迅的杂文是“战斗的‘阜利通’”(文艺性论文)。
鲁迅一生编辑过19种报刊,并指导过许多报刊的编辑出版。鲁迅从事报刊编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他的卓越的杂文,都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一、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报刊
大革命失败后,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的新闻宣传,主要采用简便易行的标语、布告、壁报、简报等形式。古田会议以后,在红军中出版的《时事简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
各地红军武装起义、攻占一些城市之后,则创办一些面向工农大众的油印、石印、铅印的报纸。如红五军的《工农兵》报、红七军的《右江日报》、红三军团的《红军日报》、中央军委的《红军报》等。
《红军日报》: 1930年7月28日,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攻占长沙后,立即接收国民党长沙国民日报社的房屋、印厂、纸张等全部物资设备,第二天出版《红军日报》。这是红军报刊中第一张也是惟一的一张铅印对开大型日报,8月4日停刊,共出版6期。
这是采取剥夺反动报纸的印刷设备来装备出版人民报纸的最早尝试。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1933年秋,仅中央根据地就有各种大小报纸34种,出现了人民通讯事业的萌芽。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红星报》《青年实话》《斗争》报及红色中华社。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诞生于江西瑞金,它是革命根据地的“空中桥梁”。1937年1月,鉴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步形成,党中央决定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为新华通讯社,“新华社”和“红中社”一脉相承。因此11月7日就被定为“新华社” 的诞生纪念日。从瑞金时期起,新华通讯社始终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逐步成长壮大。
《红色中华》:中央政府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与“红中社”是一套班子,出至红军开始长征停刊。1935年在陕北瓦窑堡复刊,至第325期改名为《新中华报》。
《新中华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起初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1939年2月7日,改为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机关报。1941年5月15日终刊,与《今日新闻》合并为《解放日报》。《红色中华》报配合党政的中心任务进行宣传,成为党用以组织战争和经济动员的有力工具。
《红色中华》报的宣传报道内容有以下三方面:
①配合党政中心任务,积极进行了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②帮助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战争动员工作:③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及时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以及国民党的卖国政策。
《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军委总政治部主办。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江西瑞金,原为铅印,长征途中改为油印。邓小平、陆定一曾先后担任主编。被称赞为“战士的良友”、“革命战争的一只有力的喇叭”。1935年8 月初停刊。
《红星报·见面话》
《红星报》今日和同志们初见面,要把它是一个什么东西和以后要做的事情和同志们讲一讲。
它要是一面大镜子。凡是红军里的一切工作和一切生活的好处坏处都可以在它上面看得清清楚楚。
它要是一架大无线电台,各个红军的斗争消息,地方群众的斗争消息,全中国全世界工人农民的生活情形,都可以传到同志们的耳朵里。
它要是一个政治工作指导员,可以告诉同志们一些群众工作、本身训练工作的方法,可以告诉哪些工作做得不对,应当怎样去做。
《红星报》在苏区时为铅印,4开4版。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后,报纸克服困难,坚持出版(油印),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的大事、要事,歌颂了红军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1934年底至1935年春,中央红军在贵州期间出的几期《红星报》,每期两版或 49 4版,刊期不定。报纸版面不大,但栏目多,内容生动活泼。富有传奇色彩的红军强渡乌江天险的战斗,《红星报》以通讯《伟大的开始——1935年的第一个战斗》,作了翔实的记载。
《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1931年7月1日创刊。
长征途中,还出版了《战士报》《前进》《战斗报》等。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一、共产党的报刊积极宣传抗日救亡
根据地有《红色中华》等;北平有《华北烽火》《长城》等; 巴黎有《救国时报》。
《救国时报》:1935年5月中共在法国出版,廖焕星、李立三先后任主编。该报编辑部设在莫斯科,航运纸型到巴黎印刷发行。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海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发行43个国家及国内各地,销数达2 万份,影响遍及国内外。该报创刊时名《救国报》。
二、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的变化
史量才和《申报》
史量才(1880-1934),一生致力于文化、新闻和慈善事业。1901年至1903年,就读于浙江杭州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1908年任《时报》主笔。1912年同张謇等人购得《申报》产权,自任总经理。1929年又陆续购进《新闻报》和《时事新报》等大部股权,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报业资本家。
史量才以远大的政治目光和高超的办报能力使报纸销量达14万份之多,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报刊之一。
“九·一八” 前后,史量才主张团结抗日,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对《申报》进行改革,改变先前保守的政治态度和单纯营业性质,转向爱国进步立场,要求抗日和民主,批评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改革后的《申报》有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言论态度鲜明,加强政治时事评论。1932年《申报》连发了三篇时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鲜明反对内战。
其次,革新副刊《自由谈》,聘青年作家黎烈文任主编,改变长期庸俗的趣味主义编辑方针,主张文艺的进步与近代化。《自由谈》成为反文化“围剿”的进步文化阵地,大量发表鲁迅、茅盾等进步作家的作品;
再次,聘请爱国人士黄炎培、戈公振等人进报馆设计部,主持开展社会文化服务事业,相继举办了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等,团结培养大批青年走向进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史量才以《申报》为舆论阵地,连续发表坚持武力抗日的社论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文章,向国民党反动派发起了猛烈的言论进攻。同时,他通过《申报》开展募捐活动,出巨资支援十九路军抗日。《申报》发行量已突破十五万,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重大影响,迎来了它最后、也是最灿烂的黄金时代。
“一·二八”抗战期间,史量才倾力支持抗战,捐款捐物,奉献了大量心力,被选为新成立的“上海市民地方维持会”会长(随后改组为“上海市地方协会”),还当选为上海市参议院议长。“一·二八”之后史量才在上海的地位、声望令独裁者望而生畏。作为《申报》老板,他同时控股上海另一大报《新闻报》,独立的舆论力量更是蒋介石所无法容忍的。
据说蒋介石曾找史量才谈话。蒋说:“把我搞火了,我手下有一百万兵!”史冷冷地回答:“我手下也有一百万读者!”在中国报业史上也许没有比这段对话更惊心动魄的了,对话的双方一个是不可一世的枭雄,一个是报业巨子,这是枪杆子和笔杆子的一次对话。笔杆子拒绝了枪杆子的威胁,注定要为此付出血的代价。这段无法证实的“你有枪,我有报”的对话流传至今,为史量才之死平添了几分悲壮的色彩。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与夫人、内侄女、儿子及儿子的同学、司机共6人乘自备汽车由杭州返沪,途中遭国民党特务狙击,史量才和他儿子的同学、司机3人当场身亡。14日,《申报》以醒目大标题刊出《本报总理史量才先生噩耗》及遗像,《新闻报》《东南日报》也报道了这一噩耗。全国舆论一片哗然。12月8日,《申报》举行追悼会;9日,广州新闻界举行追悼会;10日,申报三校一馆举行追悼会;23日,上海81 50
第二篇: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1.中国报纸的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2.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的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
3.最早的有关唐代官报的文字记载,见于孙樵《经纬集》卷三所收的题为《读开元杂报》一文。
4.现存的两份“敦煌进奏院状”分别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5.唐代进奏院状特点(了解):①没有报头,开端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 ②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长官 ③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6.到了宋代,有了重大改变,开始出现了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7.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是:宋代的小报。8.元代的民间新闻传播媒体:小本。
9.明代邸报的抄传和发行三个环节:通政司 六科 提塘 10.明代邸报:抄本《万历邸钞》《天变邸抄》 原件(最早)《急选报》 11.清代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12.清代地方所出的非官方报纸:《辕门抄》
13.定本制度:是宋代的报纸审查制度,指的是进奏官们进行发报必须根据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而不是超出范围,定本制度起始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
14.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英国传教士马礼逊于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这是中国近代报刊开始的标志。15.1822年9月12日,巴波沙创办葡文周报《蜜蜂华报》,它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澳门是中国最先有近代报纸的地方。
16.1827年11月8日,中国境内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广州记录与行情报》创办,后改名为《广州记录歌》 17.1833年8月1日,《东西洋每月统计传》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
18.1853年8月1日,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遐迩贯珍》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19.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是北华捷报馆于1861年11月19日创办的《上海新报》
20.我国商业性报纸的成功典范:①《申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由英国商人安娜斯托.美查创办 ②是第一家外国人所办报刊中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 ③最早使用电报传送新闻稿 ④最早发布号外 ⑤报纸言论工作的加强,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⑥经营出版事业,期刊《瀛寰琐记》《点石斋画报》;书籍等 ⑦发行,广告等报业经营业务上的经验。
21.《申报》主要特点:把赢利作为办报的首要目的。
1、在经营管理方面,⑴尽量降低成本;
⑵努力搞好发行,设代销点、上门送报、沿街叫卖,买报人可先取报,月底缴款,剩余报纸退回;
⑶大力招登广告,对华人实行优惠价,付给外埠代招广告者回扣; ⑷经营其他文化事业。
一是出版发行各类期刊。1872年11月出版发行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琐记》,每期销数达2000册。1877年6月,出版发行我国第一种以图画为主的刊物《瀛寰画报》;
二是兼营书籍出版业务。1872年,公开发售本馆刊印的《王洪绪先生外科证治全生集》,后创立点石斋石印局。
2、在编采业务方面,⑴从办报人员到报纸样式都尽量中国化。
⑵重视言论,每天头版均有一篇言论,政治倾向保守。
⑶重视新闻,为吸引读者,大量刊登猎奇性、趣味性的社会新闻。⑷重视刊载文艺作品,使之成为经常性内容。
22.《申报》的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性报纸已发展到成熟阶段。23.19世纪八九十年代,《字林沪报》《新闻报》创刊,形成了“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上海商业性报纸出现大发展的局面。
24.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⑴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⑵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⑶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林则徐组织译编的《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林则徐提出“采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的主张。
26.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正式出版,成为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导的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巨著。
27.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
28.郑观应,1893年刊行著作《盛世危言》
29.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多数认为是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办的《昭文新报》,创办人艾晓小梅。
30.康有为,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强学会成立后成为该会的机关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1896年1月12日,上海《强学报》创刊。
31.《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康有为策划,维新派报刊中创办最早,出版时间最长 32.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33.《国闻报》是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创办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严复。34.1896年8月9日,《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总撰述,35.时务文体:(名词解释)
维新运动中,《时务报》上发表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论说文的文风,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戊戌变法时初步形成,梁启超办《新民丛报》时臻于成熟,风靡于20世纪一二十年代。这种新文体成为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的一种过渡的文体,为“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36.时务文体特征:
①“纵笔所至,略不检束”,即灵活自由,不拘一格。②“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即浅显流畅,内容,词汇新颖生动。
③“笔锋常带感情”,即感情充沛,富有鼓动性和感染力。不足:轻率粗浅,铺陈冗长。37.《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报刊——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后改名为《新民丛报》,梁启超主编。38.《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39.1905年11月26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办报宗旨。40.郑贯公:《世界公益报》 《广东日报》 《有所谓报》 41.《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由天主教徒英华,柴天宠,主教樊国梁,发过公使鲍渥等集资创办。
42.《时报》是戊戌政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6月12日创刊于上海。43.《苏报》三阶段:
①1896年由胡璋创于上海,文字低劣 ②1899年,由陈范买下。倾向变法改革。
③1902年与革命性学校爱国学社合作,由学社师生每日为《苏报》撰写论说。开辟“学界风潮”,成了革命党人的言论机关,后聘章士钊为主笔,以第一排满,第二排康有为办报方针。44.竖三民:(名词解释)
于右任于1909,1910年先后在上海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相衔接,风格和基调相同,被人称为“竖三民”。“竖三民”在上海地区为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了很大贡献。45.《大清报律》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出版法。
46.中国最早的报业同业组织,1906年7月1日成立的天津报馆俱乐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报业组织——中国报界俱进会 47.癸丑报灾:(名词解释)
袁世凯用残暴的手段对报界实行专制统治,他迫害新闻界,捣毁,查封报馆,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的500家少了三分之一,1913年是农历癸丑年,这段历史被称为“癸丑报灾”。48.《民权报》与“同盟会—国民党”系统的《中华民报》和《民国新闻》一起,被人们称为“横三民”。
49.1916年8月,邵飘萍创办新闻编译社:1921年胡政之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50.《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陈独秀主撰阶段(1914年9月至1917年12月)
②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月至1920年5月)
③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9月至1922年7月)
51.《新青年》一创刊,就高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起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并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始终是主要阵地。
52.《新青年》宣传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53.五四时期进步学生报刊:《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来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它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型周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主编。54.1920年,《新青年》的改组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55.中俄通讯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社长杨明斋。56.五四时期四大副刊:《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民国时报》的《党悟》副刊,《晨报》的《晨报副镌》,《京报》的《京报副刊》。
57.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的开端,1918年10月4日成立,我国第一个新闻学教育团体。58.徐宝璜的《新闻学》,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
59.《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一创刊就集中宣传二大制定的民生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60.《向导》后,中共中央又创办了《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前锋》在上海创刊,主编瞿秋白。
61.最著名的工人报刊:上海《劳动周刊》 北京《工人周刊》
62.五卅惨案后为及时报道形势,中共中央创办《热血日报》瞿秋白主编。63.诚言事变:(名词解释)
五卅运动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专门成立 “出版处”,编印出版《诚言》,出过3期,共散发和张贴110万份。《诚言》宣传的目的是为帝国主义辩护,颠倒是非,恶意攻击中国人民的爱国运动。《诚言》蒙骗不了中国群众,群众把宣传品上的“诚言”涂改为“谣言”、“贼言”等。而上海《申报》和《新闻报》竟刊登了《诚言》第1期,这引起上海人民的极大愤慨。在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和说服下,《申报》刊登向全国人民道歉的启事。6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民间报刊:
①北京的成舍我和他的世界报系:《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 ②天津新记《大公报》,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驾马车“ ③上海《申报》《新闻报》发行量突破10万大关。(上海四大金刚:《申报》《新报》《时事新报》《时报》 65.1923年初,美国人奥斯邦创办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这是外国人在 中国设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66.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广播电台开始广播,这是我国政府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67.1927年5月15日,天津广播无线电台开始播音,同年9月1日,北京广播无线电台也开始广播。
68.国闻通讯社于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胡政之任社长。
69.新闻学著作:任白涛的《应用新闻学》 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
70.“四一二”和“七一五”后,形成了全国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以《中央日报》,中央通讯社和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
71.《中央日报》系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州筹办。72.中央通讯社,简称“中央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5月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
7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1日在南京播音,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
74.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创《布尔塞维克》 75.为了加强革命文化队伍的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全称“左联”)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76.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临时中央政府机关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新华社前身。77.《红色中华》报,于1931年12月11日瑞金创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与红中社,两块牌子,一个机构。78.史量才,报业巨子,申报的主人。
79.邹韬奋,1925年10月11日创办《生活》周刊 80.1934年2月10日,《新生》报刊在上海创刊,杜重远主编。81.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82.韬奋精神:()名词解释 83.革命派与保皇派大论战:
时间:1906——1907
实质: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斗争
双方主将:《民报》汪精卫,章太炎,孙中山 《新民丛报》梁启超
论战内容:
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是整个论战的中心。
第二,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列强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
结果: 以改良派的失败和《民报》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失败原因: 第一、《民报》坚持的革命道路比《新民丛报》坚持的改良道路更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第二、《民报》立论以事实为依据,《新民丛报》只是推测,难以说服读者; 第三、《民报》一方论战力量雄厚,参与论战的有二十余人;而《新民丛报》则势单力薄,只有梁启超一人孤军奋战。
意义:
a 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三民主义逐步深入人心。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b 为辛亥革命作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改良派的支持者转变立场加入同盟会。c 促进了革命派报刊的发展。84.王韬的论述主要问题:
(1)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
(2)报纸的功能和作用:①使“民隐得以上达”②使“君惠得以下逮”③“达内事于外” ④“通外请于内”
(3)新闻自由,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赦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4)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知识广博的“通材”,品德高尚,持论公平85.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戊戌变法时期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去塞求通。提出四条要求: “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2.1899-1911 两功能; 四原则
一是宗旨定而高(报纸不能以“牟利”、“媚权贵”为宗旨,而要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宗旨); 二是思想新而正(报纸要选取别国的新思想来贡献给本国国民);
三是材料富而当(要做到知识丰富、全面,而且又要对材料严格选择,使读者“阅一字得一定之益”);
四是报事确而速(要准确而且迅速的报道时事,要重视时事报道)提出“党报”概念;
“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以一人或一公司之利益为目的者,一人之报也;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党之报也;以国家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国之报也;以全世界人类之利益为目的者,世界之报也。”
舆论观,舆论之敌、舆论之母、舆论之仆;健全舆论须备“五本”; 报刊宣传方法:“浸润”和“煽动”
新闻业务主张:论说四原则;采写五要求。
在言论自由方面,热情礼赞“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认为具有这三大自由的报刊具有无穷的力量 评价: a.积极性:具有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对推动当时报界反封建斗争和提高报界自身素质有一定积极意义。
b.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片面夸大舆论的作用和报纸的力量,吹嘘单凭报纸舆论就能改变社会制度。把群众视为愚氓,主张在“向导国民”中使用“骇”、“过两级”的方法,更不足取。86.韬奋精神:(名词解释)
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包括此后的《抗战》、《全民抗战》、香港《大众生活》),他既担任主编,又是主要作者,还管经营,积累了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他还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特别是主编《生活》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报刊思想。他的报刊思想和实践经验有着鲜明的特色,被称为“韬奋精神。” 什么是“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邹韬奋的新闻思想:
1、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2、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3、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4、文风要“明显畅快”;
5、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6、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第三篇: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古代
木铎:中国古代传播活动中一种特殊的媒介,在夏商周时期,有这样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以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
甲骨文和金文:最早的文字传播,甲骨多用于祭祀和占卜;金器多用于记录帝王招数或国家常法;岩刻多用于颂德和纪功。
两汉和三国魏晋南北朝
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开始进入以文字传播为主的时代。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童谣和谣言作为社会上普遍的传播手段。
唐代
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开元杂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年),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这种朝政简报被抄寄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人孙樵《经维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敦煌进奏院状:简明朝政公报,到了后唐,人们便把这类官文书称为“朝报”,又称“进奏院状”是进奏官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的绝密消息。“敦煌进奏院状”: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纸。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汉朝初建时称邸。
宋代
邸报:出现于宋代,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一定制度,统一编发给诸路州郡,向地方官员们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内容上包括皇帝的诏旨、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军事情报以及刑罚。在管理上,“邸报”要受到编辑审定工作,为了加强传报活动的管理,宋代实行过“定本”制度。即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
小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小报”是一种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的不定期报纸。发行人包括进奏官、使臣、政府机关内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和从事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信息灵通,时效性强,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还没有公开的“朝廷机事”。曾遭到当局的限制,但由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而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
宋代的其他传播活动包括榜、悬帜、牌匾。
元代
小本:民间的新闻传播媒体,有民间私自雕印发卖,内容主要是来自朝廷方面的政事消息。很可能是宋代“小报”的延续。其他传播活动有书籍,报登科,商品广告。
明代
明代“邸报”:明代“邸报”的抄传、发行工作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总汇朝廷政事信息,六科参与、记录各项重大政事活动,并为“邸报”提供皇帝谕旨;提塘担任军情和各项文报的呈递下达和抄传。明代“邸报”的内容较以前多了社会新闻,还附有“鼎甲单”。留存下来的明代邸报的摘抄本有《万历邸钞》(按照时间的先后摘录而成,依抄录者的兴趣和需要抄成,因此有所取舍),《天变邸钞》(它的全文是被当时人和稍后一些时候的人根据原件或传抄件,以附录方式辑入私人文集或丛刻,保存下来。记录的是北京发生的一次特大灾异事件),《急选报》(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由雕版印刷。)明代民间报房:明中叶以后,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出现了民间的报房。明代早期的民办报房,多数情况下,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它的官方消息仍然得自六科或间接地得自提塘报房。起初是手抄的,崇祯末年,出现活版印刷的报纸。
明代其他新闻传播活动有塘报、告示和旗报等。
清代
清代提塘分京塘、省塘两种。
京报: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所出的报纸通称京报。民间报房所出的京报大多是印刷的,内容基本上是宫门钞、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京报的全部稿件都来自内阁和科钞,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
辕门钞: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报纸。内容包括上谕、江藩牌示和出版者自行采写的官场信息。
第二章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鸦片战争前
中国近代报纸的模式,是鸦片战争前夕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传入中国的。
东南亚:
马礼逊:英国政府企图把海外传教事业与海外殖民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借助传教士这种改变人们思想信仰的工作性质,用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选派马礼逊来华传教,马礼逊在传教过程中发现出版书刊是在华传教的一个好方式,因为中国虽然地方大、方言多,而文字则是统一的,使用印刷品宣传比口头宣传更为民众所接受。1832年,马礼逊在澳门成立了“马家英式印刷所”。翻译了《圣经》、编纂了字典、编写了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并用中、英文出版了大量书籍。《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马礼逊的助手。《察世俗》绝大部分内容是阐释基督教教义、介绍《圣经》的文章,宣传西方文化与近代科技知识。后增设《全地各国纪略》栏目,简要介绍世界各国概况,同时发表时事评论性文章。《察世俗》采取了中国本土化策略,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想比附。为了适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装订也采用中国书本式。《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澳门:
1820年葡萄牙政变成功实行君主立宪制后,澳门本土葡人欲借立宪运动夺回澳督手中的权利。
《蜜蜂华报》是澳门立宪党的首领巴波沙于1822年9月创办的周报,站在居澳葡人的立场上为立宪革命的胜利欢呼。随后澳门保守派发动政变,接管了《蜜蜂华报》。该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澳门报》以宣传葡萄牙国内保守派的主张为主要内容。
《杂文篇》是马礼逊与1833年4月创办的近代中文报刊,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教信仰的。
《传教者与中国杂报》是马礼逊于1833年5月创办的中国首份以中、英文两种文字合刊的报刊。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知识、宗教知识及教义讨论、各地消息及评论。
《广州杂志》1831年由澳门东印度公司船板的英文月刊,是澳门历史上第一份英语报刊。
广州:
广州是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唯一准许外国人常住并进行贸易的地方,英文报刊因此首先在广州问世,在华英语报刊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英贸易的迅速增长有关。
《广州记录与行情报》中国境内第一份英文报纸,是逢星期二出版的周刊。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马礼逊等担任编辑。后改名为《广州记录报》,是一张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航运消息占主要篇幅,但也有广泛刊登政治时事新闻和评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广州周报》
《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 《中国丛报》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编辑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郭士立创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旨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虽是一份宗教性报刊,但其所刊载的内容已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和杂俎等各个方面,宗教内容已在次要地位。在宣传策略上,《东西洋考》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该报与《察世俗》在本质上都是宗教性报刊,创办人都与伦敦布道会有关。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这些报刊的宗教色彩渐趋淡薄,而政治、经济色彩则日益浓厚,使这些报刊的新闻传播性质日益凸显。
鸦片战争后
香港
1841年1月,香港为英国侵略者所占据,此后,大批英国移民涌入香港。英文报刊:
《香港钞报》1841年5月创刊,为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
《中国之友》1842年3月创刊,后与《香港钞报》合并,改名为《中国之友与香港钞报》。1850年8月,台仁特购得产权并担任主编,该报持反对政府的立场。
《香港纪录报》由《广州纪录报》迁至香港出版,该报持反对香港政府的态度,十分重视刊登有关中国的材料。
《德臣报》历时129年,是中国也是香港历史书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该报持亲政府态度。
《孖剌报》
《香港电讯报》 中文报刊: 《遐迩贯珍》:1853年8月创刊于香港,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英国传教士麦都思,该报虽为传教士所办,但实际上是以新闻为主的刊物,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所占篇幅最多的是反映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既有报道中国和中外关系的新闻,也有反应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的新闻。该刊还注重文化知识的介绍。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副刊《布告编》,专载商情及船期。《布告编》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香港船头货价纸》中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视为英文《 剌报》的中文版。后改名为《香港中外新报》,1873年改版为日报,之后脱离《 剌报》,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上海
英文报刊:
《北华捷报》上海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该刊报道新闻不多,言论则反映英国在华商人的利益,被视为“英国官报”。后改为《字林西报》
《字林西报》大量刊载船务、商业等方面的信息,日益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该报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该报对言论十分重视。1864年创刊至1951年,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华洋通闻》
《文汇报》 宗教性报刊:
《六和丛谈》在内容上,宗教、科学、文学、新闻、商业无所不包,与同期其他传教士办的宗教性报刊一样,该刊已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期刊。
《万国公报》在传教士所办的中文报刊中,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1868年9月,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前身是《中国教会新报》,后改名为《教会新报》。《万国公报》是英美传教士控制下的重要舆论工具。林乐知在中国的办报活动得到美国舆论的高度评价,称赞他为在中国“传播种子的人”。在改名为《万国公报》之前,该报以宣传宗教为主,间或刊载一些中外史地、科学常识以及中国教育方面等内容。改名为《万国公报》后,其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经常发表时事评论、重要法令、条约及外报译文,大量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西方科技知识,减少了有关宗教教义的宣传。
*商业报刊: 《上海新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上海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
《申报》 创刊于1872年4月,是上海的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等4人集资创办。美查创办该报以营利为目的,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申报》创刊后一直由中国人主持笔政。1877年美查将所营事业改组为美查兄弟有限公司,《申报》由外国人独资报纸转为中外合资经营的报纸。①在新闻业务上,《申报》将新闻报道放在首位,为了提高新闻的实效性,《申报》在国内报纸中最早使用了电报,还在国内报纸中最早发布号外。②《申报》还不断拓宽新闻报道面,大量报道社会新闻。曾持续三年连续报道杨乃武被诬谋杀亲夫一案。③《申报》还很重视报纸言论工作,标榜自己“谋利而兼仗义”,立论“公道”。所刊言论或为中国的富 强献计献策,或对官府的陋规苛政有所指摘。此外还注意发表读者的来信和来论。④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是《申报》在新闻业务上的一大创造性举措。公开征集文艺类作品。⑤最早使用新闻图片。⑥申报馆发刊我国最早使用白话文的报纸《民报》。
《字林沪报》所刊新闻最初多译自《字林西报》,后转手给日本东亚同文会,改名为《同文沪报》 《新闻报》
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在华外报对中国近代报业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来华的外国人无论是怀着侵略的野心,出于传教的目的,还是寻找发财的机会,都是企图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图以西方模式改变中国人的头脑。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将中国逐步推向殖民地的道路。
(二)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外包宣传的西方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对长期处于封建思想禁锢下的中国读者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
(三)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早期国人对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
林则徐译报:禁烟运动时期,林则徐为了了解敌方虚实,以便制定对敌策略而翻译在华外报。组织了一个由中国人、外国传教士和商人组成的译报班子。活动流程:第一,派人搜集外国人出版的外文报刊;第二,将其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翻译成中文;第三,将译好的材料整理装订起来,分送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参考。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报纸,但具有新闻传播的性质。
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他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卖“新闻篇”等主张。洪仁玕的新闻理想还没实现就发生了天京事变。
王韬与郑观应的新闻思想:王韬的新闻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报纸的目的和意义,王韬要借日报立言,通过报纸来宣传其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2)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3)新闻自由,王韬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4)报纸的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著作中论述了(1)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2)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3)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4)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73年在汉口创办,创办人是艾小梅。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 《公论报》1889年创办于汉口,该报由李寒秋主编,后由宦诲之接办,言论倾向官方。1907年后改名为《公论新报》,为辛亥革命前在武汉地区出版的重要报纸之一。
《循环日报》我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中影响最大的,是我国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王韬在香港主编的《循环日报》。该报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办报宗旨,是我国近代最早宣传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报纸之一。在业务上,《循环日报》对我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这种报纸以“立言”为目的,利用报纸纵论中外形势,指陈时弊,褒贬得失,提出建议,使人耳目一新。《循环日报》同时开创了政论文体。
王韬: 1857年参加《六合丛报》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1874 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后发展于梁启超,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领导人影响较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后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他关于办报的言论代表了维新变法前报刊理论的最高成就,奠定了近代报刊理论的基石。
上海《汇报》中国近代留学第一人容闳于1874年在上海创办。《汇报》鼓吹发展洋务,措辞谨慎,不议论官府政事,但对外人侵害中国的言行常有抨击。后改名为《益报》。
《新报》由上海道台主办,欲作为宣传工具,影响在沪华人,但读者多为国人。广州《述报》内容有中外新闻与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船期和广告等。正逢中法交战,该报大量报道了中法战争的消息,并发表了许多有关言论,主张对法作战。
《广报》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1)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多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2)在办报性质方面,这些报刊多事私营性质的。(3)在报纸内容方面,这些报刊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4)在政治立场反面,这些写报刊表现除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5)在业务方面,在形式上大多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刊模式。(6)在报业环境方面,这些报刊的处境十分困难。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维新运动)
《万国公报》于1895年8月在北京创刊,康有为、陈炽等负责筹募经费,康有为的两大弟子梁启超、麦孟华担任编辑,这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创刊同月康有为等人联络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在北京成立了强学会,讲论“中国自强之学”。《万国公报》转为该会的机关报。所刊内容以讲论洋务为主。1895年12月改名为《中外纪闻》,经费收受了袁世凯等达官贵人的捐款。内容上除论说外,该报增加了外电、外报的选译和国内各报的摘录等内容,还有上谕等。
《强学报》是康有为南下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的结果,1896年创刊于上海。是上海强学会的机关报,其政治色彩较《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更为浓厚。因“托古改制”用孔子纪年遭到张之洞的不满,该报仅存了14天。
梁启超:著名的维新派政治思想家、政论家;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戊戌事变逃亡海外后,在日本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时务报》:创办于上海,是维新派重要的舆论阵地,1896年梁启超受邀主持笔政。《时务 报》所刊内容有政论、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议等。梁启超在该报上发表的最有影响的政论是《变法通议》,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知新报》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创刊于澳门。
《湘学新报》和《湘报》先后创办于长沙,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中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湖南维新派认识在长沙成立了南学会。唐才常任《湘学新报》主编,谭嗣同领导南学会和《湘报》。两人合称为“浏阳二杰”。
《国闻报》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在天津创办的日报,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言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该报尤注重报选译和新闻采访工作,在国内各地及国外各大城市设有特约记者。同时还出版旬刊《国外汇编》。《国闻报》在当时的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①该报强调“以通外情为要务”,报馆不惜高薪聘请翻译人员,而最优秀的翻译则是严复在《国闻汇编》上翻译的《天演论》。②该报所刊消息“确而速,又极多极详”,且颇具地方特色。③为躲避封建顽固派的注意,采取了一套特殊的办报策略。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一)报刊数量多,办报地区广。
(二)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见长的综合性报刊的发展,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中海出现了文摘类报刊(上海的《集成报》、《萃报》,长沙的《博文报》,江西的《菁华报》等);妇女儿童报刊(《女学报》、《蒙学报》);专业类、行业类报刊(《农学报》、《算学报》、《利济学堂报》、《工商学报》);消闲性文艺小报(《指南报》、《奇闻报》、《笑报》);白话报(《民报》、《演义白话报》)。
(三)这一时期的主修形态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办法为主旨的政论性报刊,办报人员多是维新派人士,办报方式是把办报同办学会、办学堂紧密结合起来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一
维新派办刊的业务特点:
(一)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
“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盛行一时的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的,但当时为形成气候。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也被人称为“时务文体”,“新民文体”。这种文体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过渡文体,为“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二)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
(三)编辑工作有所改进;
(四)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五)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维新派办报活动的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
第一,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第二,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第三,维新派的办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第四,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从出版的限禁。
第五,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第六,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
海外报刊
19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大批“契约华工”被诱拐到北美加州的金矿做苦力,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海外:
《金山日新录》1854年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有美国基督教会主办。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
《东涯新录》1855年创办于旧金山,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创办,中国留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
《沙架免度新录》由旅美华侨司徒源在加州萨克拉门托创办,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
《叻报》1881年在新加坡创刊,被誉为“南洋第一报”。创办人是薛有礼,祖籍福建,出生于新加坡。以开启华人社会风气,推广中华文化为办报宗旨。叶季允担任主笔,有“南洋第一报人”之称。
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亡海外。在加拿大、南洋、欧、美、澳洲等地创立了“保皇会”,从事保皇和君主立宪活动。在辛亥革命前夕保皇派在海外创办了多家报刊,宣传保皇立宪。
《清议报》:创刊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梁启超担任该报主编,撰写了大量社评。办报宗旨有四条,即:1.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2.增长支那人之学识。3.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4.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所刊文字主要内容是:尊皇攘后和宣传君主立宪。梁启超在办报期间受革命党人的影响,曾主张“不登保皇会文字”,被康有为派往他地进行保皇活动。1901年报馆遭遇大火,第二年以《新民丛报》为名复刊。
《新民丛报》是由主张变法维新转为主张保皇和君主立宪的立宪派在海外最著名的刊物,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的模式创办起来的,内容丰富,编辑严谨。大量篇幅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教育、文化等方面学说。《新民丛报》的命名来由在于,梁启超认为,中国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素质低下,希望通过教育手段来提高国民素质,造就一代“新民”。但《新民丛报》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和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
以1905年同盟会的成立为标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氛围两个阶段,即兴中会的阶段和同盟会的阶段。
《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指派的陈少白主持。《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二是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的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三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的宣传舆论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辛亥革命后,《中国日报》迁至广州出版。
《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创办于同盟会成立前,由郑贯公主办,言论激烈。
《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盟会的言论机关,1905年11月在日本东京创刊。该刊是一份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纪事、译丛等栏目。宣传“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报宗旨。宣传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二是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此外,还有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报道,和对西方的新文化和新思潮的介绍。
留日学生办报:
《开智录》创刊于横滨,由留日学生团体开智会主办,郑贯公主编。宣传西方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文字浅显,立论新奇。
《译书汇编》创刊于东京,由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主编,变异欧美日本等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国民报》创刊于东京,秦力山主编,在经济上受孙中山的支持,该刊主要宣传革命排满思想。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
革命派的《国民报》就发表了章太炎撰写的《正仇满论》一文,向保皇思想发起挑战。此后,香港和海外各地两派的报纸之间纷纷进行论战。《民报》创刊后,为了抵制保皇派报刊对革命的攻击和清除出保皇和君主立宪思想在受众中的影响,主动向以《新民丛报》为代表的保皇派报刊展开笔战。两报的笔战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二,实行民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三,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第四,革命会不会引起帝国主义干涉,使中国招致瓜分。这场论战,不仅使资产积极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使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逐渐深入人心,而且还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许多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变了立场,加入同盟会。
“慈禧新政”宣布预备立宪
1901年慈禧“新政”发布后,随着“报禁”、“言禁”的废除,中华民族新闻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中国新闻事业更是迎来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
此时出现了一批政治上比较温和、主张改革的民营报纸,较著名的有:
《京话日报》是一张以城市居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用通俗的北京话出版的报纸,1904年创刊于北京。创办人兼社长彭翼仲,创办目的:一是开发民智,二是争回中国人说话的权利。该报十分注重与底层读者的密切联系,敢于冲撞权贵。
《东方杂志》为综合型文摘性月刊。1904年创刊于上海。初办时的主编人为徐柯和孟森。该刊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发表各类现代学科的论著。辛亥革命以后,该报认为西方的道德观念已毁,强调要用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来救治西方的“物质文明”。
《中外日报》汪康年主办,该报重视新闻报道,政治上持保守的爱国主义,拥护慈禧垂帘听政,但反对废除光绪。
《申报》美查回国后,报馆董事会几经改组,最后由史量才独资经营、主持笔政,进行了 改革。营业部主任张竹平,首先从广告经营下手,广告的版面甚至超过了新闻、副刊的版面,业务收入也随之增加;其次张竹平也重视报纸的发行,力争将报纸当天送达上海及上海附近长江三角洲地区。《新闻报》
资产阶级立宪派报刊的发展:
《大公报》1902年在天津创刊,由天主教徒英华等人集资创办。早期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一定的来自英国领事馆方面的影响。该报以开民智为办报宗旨,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名于时。《时报》是戊戌变法后以康、梁为首的保皇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904年创刊于上海,梁启超筹办该报时明确宣布“吾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后《时报》的报务由狄葆贤主持,该报在业务上曾做过以下尝试:1.将梁启超创造的时事短评这种新的评论文体移植于日报;2.设立“北京特约通信”专栏,聘黄远生任驻京记者,为该报撰写新闻通讯;3.设置教育、实业、妇女、儿童、英文、图画、文艺7种周刊专版,聘请专家担任主编。《时事新报》
1906年,慈禧宣布“预备立宪”,康梁等保皇派人士认为自己的政治改革为统治者所接受,康立即将保皇会改组为国民宪政会,帝国宪政会,要求所属报刊权利鼓吹君主立宪。国内外支持君主立宪的官绅们也纷纷办报,宣传君主立宪思想。
《政论》1907年创刊,是梁在日本组建的政闻社的机关报,该报以“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为目标,鼓吹立宪。后清政府和租界当局勾结查封政闻社。
《国风报》由梁等在上海创办,稿件是他在上海编订后寄往上海发行。该报就实施宪政的诸多问题向清政府出谋献策,对全国各地宪政派进行了理论上的指导。
《国民公报》由梁的密友徐佛苏在1910年立宪活动进入高潮时在北京创办,借以联络各省立宪派人士,指导各地立宪活动。主撰稿人仍为梁。
《预备立宪公会报》1908年创刊于上海,上海预备立宪公会机关报。该会由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创办,以介绍宪政知识为主。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展:
随着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的宣传更为活跃。
《苏报》创刊于1896年上海,创办人为胡璋。后因经营不利转让给了陈范,起初陈范同情康梁,思想上倾向于变法,该报在立场上坚持维新、变法。当康梁转向保皇后,陈范转向革命。在经济上资助了上海的许多爱国学社,该校的师生也轮流为《苏报》撰写论说,《苏报》开辟了“学界风潮”专栏,连续报道各地的**消息,给予支持。该报成了当时上海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言论机关。1903年章士钊出任《苏报》主笔,提出该报“第一排满,第二排康”的办报方针,言论激烈、革命倾向强烈,为清政府所不容。后发生了让中国在国际上脸面扫地的“苏报案”。“苏报案”《苏报》的革命言论,为清政府所不容。与上海领事团多次密谋,决定上海租界工部发行拘票,对陈范、章太炎、邹容等7人实行拘捕。上海租界公廨开始会审“苏报案”,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以章、邹等人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开始了。章、邹被监禁,《苏报》永远停刊。在“苏报案”中,清政府在中国领土上同自己的臣民打官司,却要由租界当局来审判,在国际上脸面扫地。而章、邹在审讯过程中慷慨陈词,把法庭变成了宣传革命的讲坛,表现了革命者的崇高气节和英雄气概,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同情。《国民日日报》“苏报案”后第一份革命派报刊,1903年在上海创刊,由章士钊主编,该报主义斗争策略,聘请英国人在英国领事馆注册,宣传上不作“爆炸性之一击”,但并不讳言其革命立场。
《俄事警闻》1903年创办于上海,后改名为《警钟日报》,该报将拒俄宣传与反请宣传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抨击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政策。
《中国女报》创刊于1907年上海,主编秋瑾,该报以妇女为读者对象,以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
《神州日报》,“竖三民”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于右任主编。
新式官报
萌芽时期(1896-1902):
官书局主办的《官书局报》、《官书局汇报》:最早以官方名义编发,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报房京报类似,不同的是增加了路透社电讯等新闻和外国新事新艺的译文。这种报纸一无自采新闻,二无言论评说,三不代表政府发布命令和文稿,所以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报。
发展时期(1902-1911):
《北洋官报》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创办,内容首为圣训、上谕,次为本省政、学、军事要务,次为时务、农、工、商等知识,次为教案、交涉,最后是各省、各国新闻,还刊发广告性的公私告白。标志着中国官报的发展进入新时期。
《政治官报》我国历史上第一份有中枢部门直接创办的新式的政府机关报。
《内阁官报》被赋予公布正式法令、公文的功能。标志着中国现代官报的诞生。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二
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
资产阶级立宪派(梁启超):
戊戌变法时期:他把报刊比作耳目喉舌,指出其功能是“去塞求通”。变法失败,流亡海外时期:
一是报纸的功能:监督政府,向导国民。
二是办好报纸的四条原则: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而当;4)报事确而准。
三是健全舆论主张:具备五本,“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道”,“四曰公心”,“五曰节制”。
四是他根据自己的办报经验,提出办报宣传有两种方法,即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高度重视报刊宣传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
二、公开你承认报纸的党派性,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
三、党报要重视舆论的制造和指导。
四、党报重视民意。
新闻业务工作的改进
第一,报刊的形式,在1902年前后,开始由书册式逐步向单张印刷的近代西方报纸靠近。第二,在版面安排上,开始打破“首论说、次上谕或宫门钞,次为各省各埠要闻,次为本埠新闻”的框框。版面和报刊字体都变得灵活,栏目设置也逐渐变得细致。
第三,重视报刊评论的写作。各报刊均以论说为主。第四,新闻的质量开始提升。由于通讯设备和印刷技术的改进,加上经济的发展和政局的多变,新闻报道数量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面也相应扩大。新闻报道的体裁也日益怎过。
第五,新闻摄影图片开始被广泛运用。
第六,这一时期,报纸文艺副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新闻团体开始兴起:上海日报公会,中国报界俱进会,北京报界公会。
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开始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成立。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迎来了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办报活动高潮。主要原因是1)旧的禁令的废除;2)新的自由新闻法律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将言论出版自由原则载入国家根本大法,颁布有利于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3)革命党对新闻自由的保护和推动;4)民国“暂行报律”事件的影响(《中华民国暂行报律》遭到报界的反对,孙基于对新闻自由的尊重撤销了该“暂行报律”);5)国人与业界对报刊和报人的过高期待和自诩。
民国前期报业的繁荣和泛滥
各级政权机关的机关报,各个资产阶级政党的机关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最求资产阶级民主,“鼓吹共和,监督政府”所办的报纸。
政党报刊的泛滥:
国民党——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报刊数量最大 《民立报》该党报纸的总枢纽。
《天铎报》李怀霜任主笔,陈布雷、柳亚子任编辑。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方面发表了不少言辞激烈的文章
《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中华民报》“拥护共和,防止专制复活”,同盟会中反袁态度最坚决的报纸。
进步党——由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等小党派合并而成,以梁启超、章太炎、张謇、程德全等为领袖,其成员主要是立宪派、旧官僚和对他们的观点比较认同的原同盟会成员等。
《少年中国》由黄远生等人创办的周刊,拥护袁世凯,但敢于批评时政,揭露黑幕。《庸言》梁启超在天津创办的政治理论性半月刊。
《大共和日报》同盟会分裂出来的章太炎创办,吹捧袁世凯和黎元洪。
其他政党,如:自由党、社会党 “横三民”《民权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
两大报系之间的主要政论问题:实行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实行总统独裁下的“超然内阁”、“人才内阁”,还是实行责任内阁;国务员是对国会负责还是对总统负责;对外借款问题。
袁世凯时期
袁世凯控制舆论和新闻界的主要手段: ①创办御用报纸:
《亚细亚日报》1912年创办于北京,袁世凯政府出资创办,由声名狼藉的帝制分子薛大可 担任主编。二次革命期间,连续刊登帝制分子劳乃宣和袁世凯的政治顾问古德诺鼓吹复辟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称帝期间,该报带头改用“洪宪”年号,称袁世凯为“今上”,记者署名“臣记者”。主要在北方创建,在上海出分版,遭 到革命当人和爱国人民的强烈抵制,报馆两次被炸。
《神州日报》在上海,1915年被袁党强行接办后,利用它原来的声誉筹办帝制张目。②收买报纸或报人:
③迫害和摧残反对派的报刊:
对一批革命立场坚定的报刊,袁世凯则毫不留情地进行了迫害和摧残。捣毁、查封报馆和殴打、逮捕、驱逐、杀害报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政府宣布国民党为“乱党”,凡国民党系统的报刊一律扣以“乱党报纸”的罪名而查封。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较之民国元年的500家锐减300多家。报刊减少三分之一,报人大批被捕被害。因而在中国新闻史上把“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对新闻界的大扫荡称为“癸丑报灾”。
④建立一个为其封建军阀独裁统治服务的新闻法律制度。
反袁斗争:袁世凯唆使赵秉钧派人在上海刺杀宋教仁,为了瞒天欺世,在宋教仁事件发生的前期,命令陆军部派员对各报拟刊载的新闻稿实行预检。上海《民立报》从宋案发生的第二天起,每天以整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刊登凶手的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等,证明袁世凯就是刺宋的元凶。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最先起来反袁的是孙中山重组的中华革命党,并在日本东京创办了《民国》、《甲寅》杂志,反袁的同时还有老同盟会员和一些民主主义者。
北洋军阀时期
袁世凯死后,北洋各系军阀陆续掌控中央政府。中国迎来了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报刊种数和发行量逐年上升,这种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点原因:
①中央政权的软弱②经济在夹缝中国的发展③交通、邮政、电信系统的进步④思想、文化、教育的情况也有利于报刊的发展。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三
在民国初年,虽然报业的技术力量没有质的飞跃,有关新闻业实行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观念,也没有收到重视,但这一时期的主流报刊,在新闻业务活动上还是有进步和变化的:
第一,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
第二,副刊有了大的发展,许多报纸开辟副刊,刊登文学作品和茶余饭后的消闲性文字来吸引读者。
第三,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
为了加强新闻报道,通讯社开始发展起来,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两家通讯社: 新闻编译社:邵飘萍创办,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最早第家比较有影响的通讯社,1918年成立。创办于北京,由于他在北京新闻界十分活跃,重视新闻采访,可以获得不少最新最真的消息,新闻编译社的稿件很受欢迎。该社稿件主要供给北京各报,外国驻京记者也多有参考。国闻通讯社:1919年创办于上海。胡政之参与筹办并担任主编。该通讯社初创时,有安福系和浙卢方面的背景,卢永祥在军阀内战中战败后,该社得到金融巨头的经费支持,改由胡政之负全责,胡政之想要办一个有全国影响的通讯社,该社曾先后在北京、汉口设立分社,称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营通讯社。国闻通讯社所发的消息,以详确报道事实为主,不 加议论。国外消息和各国报纸上的重要消息,则随时译述,供报界采用。《国闻周刊》作为通讯社的附属刊物进行出版。胡政之后将通讯社总部迁到天津,称为北方通讯社中的巨擘。
民初的名记者
黄远生:辛亥革命后,1912年在北京创办并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记者生涯。后编辑梁启超主办的《庸言》月刊,担任上海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常在其他杂志上发表文章。他以深厚的中西学基础、高超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卓越的采访写作技巧称为民初新闻记者的巨擘,被誉为“报界之奇才”,与刘少少,徐彬彬有民国初年新闻界“三杰”之称。他的新闻通讯有以下特点:1)题材重大,内容翔实;2)分析深刻,见解独到;3)文笔生动,亦庄亦谐。黄远生的通讯既继承了中国古代历史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又基本具备了现代通讯的基本特点,即真实性、新闻性、生动性、评论性。他的新闻通讯写作实践,在中国新闻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邵飘萍:曾任《申报》特约通讯员,《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1912年与杭辛斋创办《汉民日报》任主编,被推为省报界公会干事长,抨击袁世凯阴谋复
辟帝制和卖国罪行。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邵飘萍以善于采访著称,常能访到独家新闻。刘少少:“怪杰”,曾协助主办《中国新报》。担任过北京《帝国日报》的编辑。共和党报《湖南新报》和《公言》杂志的编辑、记者、主笔。北京《亚细亚日报》出厂时,被聘为主笔,主写时评。1915年,上海《亚细亚日报》欲聘其为主笔,遭到他拒绝,同时拒绝了袁世凯的收买,遭到通缉。刘少少在政治上较为保守,然其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
徐彬彬:是民国初年的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掌故,通讯文笔优美而富于情趣。1916年继黄远生任上海《申报》、《时报》的驻京特派记者。30年代以后长期担任《大公报》副刊、《戏剧周刊》、《北京》副刊和《小公园》的主编。林白水: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曾创办过《俄事警闻》、《警钟日报》、《公言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他的文章庄谐杂出,文采飞扬,文风个性鲜明,非常敢言。张季鸾: 胡政之:
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1915年在上海创刊,初名《青年杂志》。创办人陈独秀,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险时局中,毅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策略以思想启蒙为要务。《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主要宣传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新青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陈独秀主撰阶段(1915年-1917年),编辑部同人轮流主编阶段(1918年-1920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阶段(1920年-1922年)。
陈独秀: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由于受到康梁发动的维新变法运动,抛弃了传统的仕宦旧途,转向寻求西方新学。曾到日本求学考察,在报刊上多次发表时评,传 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激励国民志气,克服“奴隶根性”。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危险时局中,依然回国筹办《青年杂志》,作为“救国救民”的舆论基地。
五四运动
《每周评论》:1918年在北京创刊,为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人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政治时事评论报纸。与《新青年》一样,以“输入新思想”、“提倡新文学”为己任,但《新青年》“重在阐明学理”,《每周评论》则“重在批评事实”。以“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为宗旨,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在五四运动期间,《每周评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对五四运动做了连续的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每周评论》把这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第一次称为“五四运动”,并第一次提出学习“五四运动”的精神。
五四运动前后,适应群众政治斗争蓬勃开展的需要,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的带动下,进步学生报刊分起。
《湘江评论》:1919年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以述评为主。以宣传最新思潮为主旨,毛泽东撰写的长篇政论《民众大联合》在该刊连载,分析总结了十月革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深刻阐述了“民众大联合”的思想和策略主张,反应了毛泽东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思想的萌芽。李大钊评价该报刊是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以评述为重点。周恩来为创刊号发表的题为《革新、革心》的设立呢,阐述了革命者既要改造社会、又要在这一斗争中自觉改造自己思想的正确主张,并以此作为该报宣传的宗旨。
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引起了中国封建顽固势力的恐慌和抵抗。1918年下半年到1919年上半年开展了一场新旧思潮在报刊上的大激战。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重要人物有林纾、辜鸿铭、刘师培等。代表封建顽固势力的报刊有《国故》月刊,刘师培等封建顽固派文人专为抵制新文化运动创办;《公言报》是受到段祺瑞支持的报纸;还有《新申报》、《东方杂志》等。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作为回应。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新青年》改组:1920年《新青年》迁上海出版,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机关报刊。改组后的《新青年》扩充了编者作者队伍,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的宣传,但是它仍就保持原来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面貌,与在北京的编者作者保持联系,照旧采用他们的来搞。改组后的《新青年》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之一。
《共产党》: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创办的理论机关刊物,由李达主编。《共产党》月刊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宣传:1)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特别是俄国共产党的经验和列宁的著作。2)论述中国革命的导论和党的纲领策略,论证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能够救中国,主张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建立俄国布尔什维克式的中国共产党,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该刊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材料,也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细想、沟 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劳动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创办了许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劳动界》是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创办的。该报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报道国际国内工人运动的情况,促进工人的觉醒。其他工人报刊还有《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刊物。
中俄通讯社:1920年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中俄社。1921年改称为华俄通讯社,它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列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相成。
新闻工作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1)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
报刊成为“五四”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园地,所有的思想论战都是在自由讨论的气氛中展开的。当时有三种情况:一是新旧思潮的激战,二是著名的三大论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三是学术、文化、思想等各方面具体问题的讨论。
2)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
《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通过政论提倡民主、科学,批判旧思想、旧文化的。3)新文风的出现。
《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风一新。4)副刊的革新
“五四”以前,我国报纸副刊多事休闲性的读物,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报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
5)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在报纸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原先作为头版头条的“大总统命令”已被安排在不重要的地位。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
新闻学研究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文化运动兴起后,新闻学研究也迅速开展起来。1918年10月4日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将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新闻教育事业起步的标志。该会以“研究新闻学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邵飘萍是专人倒是。《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这一时期的新闻学专著有徐宝璜的《新闻学》,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中共初期
中共中央机关报刊: 《向导》:是中共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1927年5月迁至武汉。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罗章龙、赵世炎等是主要撰稿人。《向导》一创刊,就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指导,分析形势,指出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统治是造成中国混乱局面的根源,也是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向导》同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宣传工具进行了激烈的舆论斗争,还批驳了各种错误思想和主张。但是,《向导》对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宣传不力,甚至有错误的观点。
《新青年》季刊:瞿秋白主编,以宣传马列主义理论为基本任务。《前锋》月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和主张。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刊物:
《先驱》半月刊:1921年由四川成都团组织创办,1922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建立团中央机构,《先驱》从此正式成为团中央的第一个机关报。它的基本内容是,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青年运动的状况,评述中国青年思想和青年运动的现状,宣传窗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报道团的活动和刊载团的文件等。
《中国青年》: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它的基本内容:一是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工作、学习、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二是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三是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同各种反动的、错误的思想作斗争。
工人报刊: 《劳动周刊》: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机关报,也是党领导下的第一张全国性的工人报纸。
《工人周刊》
国共合作时期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1925年12月创办于广州,毛泽东作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该刊以“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政治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革命派宣传的辩论。
国共合作后,一批共产党员主持或参与了国民党报刊和通讯社工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报刊和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
《中国工人》1924年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刊物,192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从成立后改为它的机关报。《中国工人》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总结我国工人运动经验教训、介绍国际工人斗争经验,帮助工人学习罢工的战略战术,充分做好战斗准备。
五卅运动中的新闻斗争: 《热血日报》:1925年6月,中共中央为了及时报道“三罢”的运动形式和指导群众斗争,创办了《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它发表大量新闻和评论,报道上海工商界群众的斗争,评述运动在全国开展的形势,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传播国际进步势力支持中国人民的信息。《工人之路特号》:前身是《工人之路》,省港大罢工运动中改为《工人之路特号》。
军队报刊: 《中国军人》:1925年在广州创办,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这个联合会是周恩来组织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进步军人的群众性组织。这个刊物的宗旨是:“鼓吹革命精神,团结革命军人,唤醒全国军人,促进全国军人的觉悟”为宗旨。《军人日报》: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训练部主办。
北洋军阀统治地区的新闻事业
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既在军阀统治下,又有革命力量,还有外国势力。所以这些城市的新闻事业是在复杂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
成舍我主办的《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新记《大公报》:国闻通讯社社长胡政之主办,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为办报方针。
北伐战争
《汉口革命军日报》:由北伐军总政治部创办,以宣传北伐为基本任务。
《中国青年》在北伐战争刚开始的时候,人们苦于连年战乱,害怕甚至反对任何战争。《中国青年》就向广大群众进行北伐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育,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加到斗争中去。
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大革命失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在全国取得统治地位,建立了一个全国性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这个网络以《中央日报》、“中央社”、“中央广播电台”为核心,集中在南京、上海、北平、汉口等大城市和各省会城市。
《中央日报》:1927年在汉口创刊,国民党中央机关报。该报初期曾为国民革命作积极宣传,“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立场骤变,反共拥蒋。1928年在上海出版,1929年在南京出版。
“中央社”:(中央通讯社)1924年成立于广州,1927年迁南京。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管。萧同兹为社长。该通讯社垄断了国内外新闻来源。
“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在南京播音,发射功率为亚洲之冠。
国民党当局对部分民营报刊采取积极拉拢和严加控制的办法,并制定了许多专门的政策法规,将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定为非法,予以取缔。
在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人被迫转入“地下”,秘密出版报刊,出版中心仍在上海。《布尔塞维克》、《红旗日报》。
共产党人和思想文化界的进步人士联合开展了革命文化运动,运动中心在上海,最初的倡导者是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支持的社团与刊物。《文艺新闻》:革命文化团体的报刊,坚持宣传革命的思想文化,但有严重的“左”倾色彩。在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文化“围剿”下难以生存,大多数只出一两期就早查禁。只有《文艺新闻》出版时间最长,坚持了一年零三个月。
鲁迅:鲁迅在粉碎文化“围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从1927年抵达上海,始终在上海率领文化大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主编或支持了多种刊物,他不仅自己写文章,还担任具体编辑、校对工作。鲁迅撰写了大量的杂文,其中不少是传世名篇。他不仅开创了独特的杂文风格,而且提出了对杂文的精辟的理论见解,使杂文在中国报刊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得为得以牢固确立。
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被迫从城市向农村转移,革命新闻事业也在这条革命道路上开始新的征程。
《时事简报》:在毛泽东为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的决议中指出,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的工作,并要求各军及纵队必须办一壁报,名称均为《时事简报》。内容是国际国内政治消息、游击地区群众斗争情形、红军工作情形,要求每周至少出一次,用大张纸写,字迹大而清楚。《时事简报》成为根据地和红军初创阶段的主要新闻宣传阵地。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1931年在瑞金成立,主要为临时中央政府文告、宣言、红军战报和根据地建设消息,还利用红军电台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电讯和外国通讯社英文稿。《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随红军长征暂告停刊,史称这一时期该报为《红色中华》瑞金版。《青年实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机关刊物。《红星报》: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由红军总政治部主持出版,1931年在瑞金创刊。
在中央根据地粉碎了四次军事“围剿”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开辟了多个革命根据地,各根据地都建立了人民政权,出版了当地党政军机关和群众团体的报刊。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特点:
1.适应实际工作新需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事业宣传。2.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3.开展批评和表扬。
4.文字通俗,形式活泼。
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意义:
1.根据地新闻事业是在人民政权下创建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开端。2.开创了一条革命新闻事业发展的新道路,即城市—农村—城市的道路。3.继承和发扬了列宁的党报思想。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
《红色中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红色中华》于1935年在瓦窑堡复刊,史称陕北版。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为了团结各种力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红色中 华》改名为《新中华报》,红色中华通讯社也改名为新华通讯社,两者同时迁至延安。《救国报》:为了开展在海外的宣传工作,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创办了《救国报》。该报于1935年创刊,报头署社址为法国巴黎,实际编辑部设在莫斯科。该报以宣传反法西斯和建立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宗旨。该报首次发表了中国共产产党的《八一宣言》。国民党政府要求法国政府停邮该报,《救国报》就于12月改名为《救国时报》。1938年迁往美国纽约,与中共主办的《先锋》周报合并。
“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宣传的高潮,新闻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具有意义的是邹韬奋和《生活》周刊、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史量才和《申报》:史量才在企业化经营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但在政治上却是保守的。史量才一心想发展事业,甚至想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国民党当局干涉,使他的托拉斯构想失败。“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发生后,史量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民族危亡的严酷事实和救亡运动的爱国激情,使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危害,毅然赞同团结抗日的主张。《申报》几年六十周年的革新活动:一是加强新闻,改进本埠新闻报道,增加各地通讯;二是改革副刊《自由谈》;三是改进副刊和增刊,以适应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
邹韬奋:邹韬奋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该社于1925年创办《生活》周刊,邹韬奋任主编。接编《生活》周刊后,他开始关心社会问题,“九一八”事变后,在胡愈之等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开始学习革命理论,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1933年-1935年,邹韬奋游历考察了许多国家,并撰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上发表,后汇集成《萍踪寄语》。回国后,邹韬奋又先后在上海创办了《大众生活》,在香港创办了《生活日报》。
韬奋精神——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
邹韬奋的报刊理论:
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第六,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新生》事件”: 1934 年2 月,《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任编辑兼发行人。它重新举起抗日的火炬,实际上是《生活》的继续。1935年5 月,《新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泛论古今中外的君主制度,其中说到现阶段日本的天皇空有其名而无实权。日本驻沪总领事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和无理要求。国民党政府当即查封《新生》周刊社,判处主编杜重远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国民党中央还电令其各级党部及新闻出版界,加紧查禁抗日言论,取缔抗日运动。这就是中日反动派合伙制造的“《新生》事件”。
范长江:著名记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向北平的《北平晨报》与《世界日报》、天津的《益世报》与《大公报》投稿。1935年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离津南下,从成都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他沿途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后将这些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这些通讯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违纪,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该书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7年,他冒险到达西安,周恩来同他长谈。然 后乘车到延安,毛泽东向他详细介绍了十年内战的经过,解释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范长江在经历了此行后,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他写的事实述评专文《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介绍了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1936年到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广泛的采访,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回来后,斯诺发表了多篇陕北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他写成《红星照耀中国》,后来为避免检查和发行中的玛法,中文版书名改为《西行漫记》。这部书较早地公开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及其领导人的情况。
新闻学研究
中国新闻学研究会:1931年在上海成立,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致力于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之理论的阐扬”。专业刊物《集纳》(《文艺新闻》副刊)。《中国报学史》:作者戈公振,是以为有革命思想的新闻工作者,又是以为大学教授和卓有成就的新闻学专家。《中国报学史》是他的专著中,影响最深远的一部。本书用历史的眼光,研究关于报纸自身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报学史》从主要观点与论断到文字表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民主、进步思想和敬业乐业精神,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与道德风范。因此,本书被称为“中国新闻史研究开山之作”。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3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起一个以党的机关报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报刊系统,重点办好党的机关报,使党的新闻事业走上了成熟发展的道路。《新中华报》的改组:1939年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重建一个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为中心的党报系统。2月7日,《新中华报》被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同时兼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三日刊,主要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内发行。该报积极宣传抗战、团结、进步,反对投降、分裂、倒退,全面、系统地报道了中共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以及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发表过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的一些有关时局的重要文章。
《解放日报》:1941年后,抗日战争在经济上进入了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日军与国民党顽固派的夹击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物资奇缺。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合并,改出对开大报《解放日报》,同时将《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等刊物停刊,以便集中人力物力办好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创刊于1914年5月,博古(秦邦宪)担任第一任社长。《解放日报》的从创办,中共中央予以高度重视,毛泽东经常知道给报的工作,并为它撰写和修改重要的社论、评论、新闻和文章。《解放日报》创刊后不久,苏、德战争爆发。该报曾以大量篇 幅报道苏、德战争的情况,同时发表了不少评论,对国际形势作出了科学的分析,但同时也出现了过多刊载国际新闻、宣传报道脱离根据地群众和工作实际的倾向。
《解放日报》的整风改革:自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通知》,要求各地根据整风精神来检查报纸的党八股现象。利用报纸来推动中心工作的开展的方法,成为党报的重要经验和传统。《解放日报》走在新闻界整风改革的前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实行改版,同时发表了改版社论,论述了党报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及组织性原则,接着依照以上标准,检查了创刊来存在的问题。版面上,由原来的公式似的安排: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国内,改为以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报道为主,密切联系群众和工作实际,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第一版是反映各解放区情况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才是国际新闻版,第四版仍是副刊和各种专论。《解放日报》集中报道整风运动的发展情况,随着整风改革运动的深入,又提出了“全党办报”的方针。
国统区新闻事业
《救亡日报》: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作为国统区新闻事业的中心,立刻成了我国抗日宣传的中心。《救亡日报》于1937年创刊,是中共领导下成立的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组织——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该报编辑委员及编辑部人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及文化界、新闻界、社会科学界进步的知名人士,也有国民党人。郭沫若担任社长。
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全国抗日宣传中心也随着国民党政府的党、军、政中心一起迁至武汉。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于1937年由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建。后迁至武汉,1938年成立武汉分会,并改名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青记”是抗日战争时期及解放战争初期著名的全国性新闻记者组织,主要发起人和负责人有范长江、陈同生、孟秋江、金仲华、恽逸群等。“青记”是中共领导下的新闻界统一战线组织,党通过参加这个组织的中共党员,努力团结国统区广大的进步新闻工作者,积极争取民主、争取新闻自由和开展抗战宣传。
“重庆各报联合版”:1938年武汉失守后,国统区新闻事业和全国抗日宣传中心西迁至重庆。日寇飞机对重庆实行狂轰乱炸,致使许多报社房屋倒塌,水电断绝,损失惨重。重庆《中央日报》、《时事新报》、《扫荡报》、《新蜀报》等10家大宝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合作刊发“重庆各报联合版”。共出版了99天,是我国新闻史上出现报纸联合版之始。
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1938年在重庆出版,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在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反共顽固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灯塔。该报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坚决而顽强的斗争。在物资条件方面,国民党顽固派企图用断绝纸张供应来扼杀《新华日报》,对此《新华日报》运用各种形式的手段进行了抗争。在言论、新闻报道方面重庆时期的《新华日报》利用“拒检”、“暴检”等手段同国民党的新闻检查制度进行坚决的斗争。
桂林“文化城”:桂林在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大撤退以前也是大后方进步报刊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地,被人们称为抗战时期的“文化城”。当上海、武汉、广州等从城市相继沦陷后,不少进步文化人士根据党的指示撤退至桂林,在这座西南城市中 出版报刊,开办书店、出版社和印刷厂,使桂林称为大西南地区进步新闻文化宣传的中心。抗战时期在桂林出版发行的日报有《救亡日报》、《新华日报》(桂林分馆)、《大公报》(桂林版)、《扫荡报》等,影响较大的通讯社有国际新闻社。
昆明也是新闻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在当时是与国外联系的重要陆、空门户,因而也成了抗战存储器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之一。
香港、澳门与海外的抗日报刊及其宣传活动
从1937年7月抗战开始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澳门等地区因其具有特殊的政治与地理环境,也一度成为抗日办报与宣传活动的主要阵地。香港:抗战爆发后,香港原有的报纸很快投入了 抗日宣传报道。随着平津、沪宁等大城市的相继沦陷,这些地区的部分爱国新闻工作者纷纷南下,或将内地报纸迁入,或创办新报,或参与当地新闻工作。上海国际宣传委员会迁至香港,并改名为国际新闻社,上海的《申报》、《立报》和《大公报》香港版都在香港出版发行。在香港新办的报刊,影响较大的有《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会刊)和《星岛日报》。国统区进步新闻文化界人士到香港创办的《华商报》晚刊、《大众生活》周刊、《光明报》等抗日报刊。
澳门:1937年澳门《朝阳日报》、《大众报》同人联合发起成立文化、体育、音乐、戏剧界抗日救国组织“澳门四界救灾会”,澳门新闻界为加强团结抗战力量成立澳门新闻记者联合会,并出版报刊《救灾特刊》,香港《华侨日报》创办澳门版《华侨报》。
东南亚:以新加坡、马来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是海外抗日办报宣传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胡愈之奉中共中央的指派,赴新加坡开辟海外抗日宣传阵地,他应聘党人了《南洋商报》的编辑主任,并立即推行报纸革新:一是加强报纸言论,而是实行采编合一,改进报道工作。
沦陷区的新闻事业
日伪新闻事业建立在以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地区,北平、天津为中心的华北地区,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华中地区和华南的广州、香港等地。日伪还在沦陷区建立了大约五六十座的广播电台。
在东北,“满洲国”成立后,伪满当局颁布《出版法》控制当地的新闻事业,建立东北地区新闻事业的统制机构满洲弘报协会。汪伪政府制定有关“计划新闻制度”的法律法规。
上海“孤岛”抗日报刊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华界地区至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四围均为日军侵占而形同“孤岛”,中外各种政治势力,无不利用“孤岛”的特殊环境在“孤岛”上创办报刊。开展舆论宣传。其中中国共产党以及其他爱国政治力量和爱国人士主办的抗日报刊,始终是“孤岛”报业发展的主流。《译报》:1937年12月创办于上海租界,由夏衍主持报务。所刊言论及报道全部译自英、美、法等国通讯社稿和外文报纸,但都经过编者的精心选择与改写,客观的报道了抗战的基本形势,无情地揭露了日军的侵略暴行,并准确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实行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持久抗战的政治主张。“洋旗报”:由于以外商名义出版的报纸,可以不受日伪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以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中国共产党等各派政治力量以及民间爱国人士,或聘请外国人担任发行人,或在外国注册,打着“英商”、“美商”的招牌,以逃避日 寇的新闻检查。其中最为著名的“洋旗报”有《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等。
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国统区新闻统制和新闻界的抗争
国民党:
在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凭借其手中掌握的政权与法统,抢先在收复区扩展他们自己的新闻事业。①国民党接管了原沦陷区的敌伪报馆、电台、通讯社等各类新闻机构,一个较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在接收敌伪新闻机构的基础上迅速重建。②战后,国民党抓住上海《申报》、《新闻报》战时附逆的把柄,将它们改造成国民党的准党报。③国民党还大力恢复和新办一批党营报纸。国民党报团组织的出现,是战后国民党党营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中央日报》社发展成为一个在12个城市设立分社的报团。共产党:
在上海,早在日本宣布投降的第三天,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就领导创办了《新生活报》,后改名为《时代日报》。上海地下党组织还创办了以学生的名义出版的报刊。应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一批新闻文化战士赴沪,同沦陷时期留沪的同志一起,又创办了一大批报刊,将党在上海的办报活动推向高潮。中共在上海出版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有:《联合日报》、《联合晚报》、《建国日报》(原《救亡日报》)、《文萃》(初为文摘性刊物,后改为时事政治性刊物)、《消息》半周刊、《群众》周刊。
在北平,中共在或被地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解放》报创刊,新华社北平分社也宣告成立。《解放》报和新华社北平分社自创建第一天就遭受到了国民党特务的钳制与破坏。
在华南地区,中共在香港创办了第一家党报《正报》,在港、澳、华南地区、新加坡、马来亚等地发行。
拒检运动:1945年八九月间发生的“拒检运动”,是人民解放时期国统区新闻界发起的一次声势最为浩大的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不送国民党当局审查而自行出版《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该书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各项政策的实施情况和解放区取得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成就。进步人士张志让、杨卫玉、傅彬然起草了重庆杂志界宣布“拒检”的联合声明,在征得了16家杂志社的签名后,函告国民党当局。在拒检声明上签名的杂志社增至33家,其中10家杂志社还出版了《联合增刊》,既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也不将稿件送检。9月后,由重庆出版界发起的拒检运动扩展到成都、昆明等地,并由出版界扩展到新闻界。国民党当局被迫做出让步,但有意留下一个“尾巴”,宣布除收复区外,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为此新闻文化界又进一步进行了斗争,要求彻底实施废除新闻检查制度。国民党再次做出让步,但没有真正放弃其一贯奉行的新闻统制政策。“较场口事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赴重庆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进行政治谈判,两党并于10月10日签署了《国共双方会谈纪要》。根据《国共双方会谈纪要》的规定,国共两党以及其他政党、派别于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会议期间,国民党在会场内大谈民主、自由,但在会场外却指使特务破坏会议,制造了2月10日发生的“较场口”事件。国民党特务不仅破坏了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还使60多位参加会议的民主 人士、新闻记者和各界群众被殴打致伤或失踪。事件发生后,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报道将这一事件说成是“民众团体互相殴打”,对此《新华日报》、《新民报》、《民主报》等9家报纸进行了抵抗。就国内外十分关注的和平与内战问题,《新华日报》还同《中央日报》、《和平日报》和《大公报》展开多次正面交锋。由于《大公报》标榜“不党、不私”,在群众中的影响较大,因而在这一时期《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论战最引人注目。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新闻统制进一步强化,国民党政府对坚持进步立场的报刊及出版机构大肆摧残。为了在国统区坚持进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在国共合作破裂后转入“地下”秘密出版发行。宣传“第三条道路”:国统区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的出现,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宣传“第三条道路”的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报刊是《观察》周刊。
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与 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抗战胜利之初,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展人民新闻事业。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民内战后,由于人民解放军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主动放弃了一些地方,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发展转为收缩。抗战胜利后的新华社:抗战胜利后,新华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①在组织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的工作机构较前扩大,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英文广播、口语广播4个编辑部门。各解放区的总分社也先后建立。新华社和解放日报实行报社合一、以通讯社为主的体制,新华通讯社社长与总编辑,分别兼任解放日报社社长与总编辑。②在业务建设方面。新华社总社提出了提高报道水平、改进新闻写作、加紧业务学习等新的任务与要求。③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后,《解放日报》停刊,新华社工作进一步加强,同时担负起党中央机关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的三重任务。不仅报道新闻,还代表党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
反“客里空”运动:在1946年宣传土地革命期间,土改宣传报道犯了不少右倾错误,一些新闻工作者过分渲染地主“拥护土改”,自动“献地”,对土地运动这场阶级斗争的激烈性、严重性视而不见。报纸上的失实报道,不仅妨碍了土改运动的展开,还损害了人民新闻事业的形象,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对此,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自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这次运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过新华社的宣传报道,从晋绥解放区推广到其他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在于:一是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二是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反“客里空”运动在反对右的错误倾向时也助长了“左”的错误倾向。《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948年4 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毛泽东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由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后,解放区人民新闻事业由收缩阶段转入再发展阶段。城市相继解放,人民新闻事业由农村转向城市。《关于党报方针的指示》:1948年8 月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提出城市党报工作的三大注意事项:①报纸主要为工农兵服务,但同时也要为干部、工商业者和知识分子服务;②报纸以报道农村与工厂的消息为主,同时兼顾市场、学校以及其他地方;③报纸副刊,必须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浅出地对读者做教育工作。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1948年9 —10月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举办由华北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参加的学习班。10月2 日,刘少奇亲自去学习班作长篇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
(一)马列主义的修养;
(二)政策路线的知识;
(三)正确的基本态度;
(四)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
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公营新闻事业网:新中国一成立,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建立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这个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体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为了便于向海外华人、华侨介绍新中国,国家组建了以对外宣传为主要任务的中国新闻社。
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于私营新闻机构,党和政府最初根据公私兼顾的政策,在经济上予以扶持。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私营报纸难以适应新的形式,在读者心目中,党报的威信远远高于私营报纸,使私营报纸的发行量不断下降。所以党和政府又转而采取合并改组、公私合营等措施,对私营报纸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新闻总署: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是新民主主义政策,新闻事业有公营的也有私营的,因而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改变为人民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实施管理。1949年10月为了便于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管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设置了新闻总署,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各类新闻媒介与中国新闻工作的行政机构。下属机构与单位由一厅(办公厅)、一社(新华通讯社)、三局(广播事业局、国际新闻局、新闻摄影局)、一校(北京新闻学校)。与之相应,各大区设新闻出版局,各省市设置新闻出版处。新闻总署成立后,制定与颁布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并对有关法规加以贯彻、落实。一是主持了全国各类报纸的社会分工事宜,二是推出保持“企业化经营”与“邮发合一”的新办法。1952年8月7日新闻总署被撤销,接着各大地区新闻出版局和各省市新闻出版处也随之撤销,党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逐步带地政府部门主管新闻事业与新闻宣传工作。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与业务的探索和改进
新闻工作的改进:1950年3月29日至4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主持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新闻工作会议。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在这次会议上民却指出,改进报纸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联系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加强新闻工作与社会实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新闻工作做出了一下改进:①在新闻体制方面,实行采编合一制与总编负责制。②各新闻机构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与群众性的读报小组。③在新闻宣传报道方面,《人民日报》等报纸还进行通俗化改革。④各报确立了全编辑部人员都有责任关心处理读者来信的原则。⑤普遍建立广播收音网。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新闻工作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工作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决定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我们工作中的缺点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行批评独立与责任独立相统一的原则,报报刊独立进行批评的权利和独立的责任统一起来。重视自我教育,开展问题讨论。新闻工作改进的另一个要求是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评价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新闻工作改革的要求。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具有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的学习了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办报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了对于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与借鉴苏联新闻工作的业务经验,包括新闻的编辑、采访、写作以及经营管理和发行等方面的经验,使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但是,在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片面强调不犯错误,二是每天一篇社论,结果出现了不少“无的放矢”的东西;三是业务路子越走越窄,新闻写作单调,缺乏创新;四是国际新闻报道片面性严重,对社会主义国家只说好,对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只说坏。
新闻业务的建设:首先,新闻界从最基本的纯洁语言文字、注重语法修辞做起,以端正文风。接着,新闻界又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做出了重大努力。随着报纸摄影采访力量和新华社供稿能力的加强,报纸图片的运用不断得到改进。
新闻宣传报道的成就与过失
经济生产宣传报道:
在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中,经济宣传报道式中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经济宣传报道的重要成绩,一是紧密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二是突出报道国家重点建设的成就,展示国家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全貌,激励人们热爱祖国投身建设的热情。三是让人民群众充当宣传报道的主角,突出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但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宣传报道,对其社会作用与服务对象等问题不够明确,因而片面强调报道的指导性与思想性,多从领导角度看问题,指示、教训的口吻多,而从群众的角度提问题、满足群众需要和兴趣的报道少;介绍生产过程多,反映职工生活少。政治外交宣传报道:
抗美援朝的宣传报道:抗美援朝报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宣传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新华社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分社在朝鲜前线成立,北京、天津、沈阳三城市广播工作者组成了“抗美援朝广播收音工作团”,活跃在战地、火线。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战地新闻摄影队,近跟前哨部队进行实地拍摄。2 :《人民日报》对抗美援朝的时事宣传报道十分重视,开辟了《抗美援朝》专刊。3 :战地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被广泛运用。重要作品:如《不朽的杨跟思英雄传》、《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不朽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人民日报》战地特约记者魏巍撰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周恩来总理赞扬这篇作品“感动了千百万读者,鼓舞了前方的战士”。思想文化宣传报道:
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电影《武训传》在1950年底摄制完成后,毛泽东提倡讨论《武训传》和“武训精神”。化名李进的江青操纵指挥“武训历史调查团”,按照主观意图寻找材料,得出武训是大流氓、大债主和大地主的调查结论。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武训历史调查记》。
关于《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批判:这场批判把政治和学术思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概抹杀胡适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作为我国资产阶级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
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揭露与批判:这场批判扩散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的“左”的观点,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教条主义和党八股严重,对苏联的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1956年4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宣布了发展科学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简称“双百”方针)。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1956年4月后,《人民日报》以改版为中心进行了新闻工作改革,增加了报纸新闻数量,改进言论。在《人民日报》进行新闻工作改革的同时或稍后,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都先后进行改革,掀起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新闻工作改革热潮。这次新闻改革的意义和影响在于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这次改革收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但这次改革也有偏颇之处,1957年下半年因反右派斗争等诸多原因,改革在中途夭折。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在1957年至1966年,新闻从传播事业既有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①我国的 报纸与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晚报、农民报、企业报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②新华社在这一时期明确提出了要使自己成为“消息总汇”、成为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的目标,10年内,新华社基本建成了自己国内和国际的广播通讯网。但这一时期在新闻报道中存在着大量失实、片面、虚夸的现象。内部刊物《参考消息》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改版和扩大发行。③北京电视台在1958年开始试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着重提高节目质量,强调办好重点节目。④图片宣传扩大,但题材和内容日益狭窄,新闻照片的艺术性、趣味性被置于政治性之后,新闻摄影中“组织加工、摆布导演”的风气十分流行。整风鸣放中的新闻事业:1957年2月,毛泽东再次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发展科学、繁荣文化艺术的方针。整风运动就此开始,自由“鸣放”的空气热烈起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向中国共产党和当时的领导人提出了许多诚恳的意见,既有善意的批评也有恶意的攻击。对于鸣放中的言论,毛泽东认为这是右派分子对社会主义的进攻,应该予以反击。他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等待时机成熟,实行反击”。在“大鸣大放”中,《文汇报》大量刊登了各种批评意见,结果在反右派斗争中,很多人被打成右派,成了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光明日报》的总编辑储安平大胆向中国共产党提意见,公然称党的统治为“党天下”。新闻界自身的工作展开了“鸣放”,包括“左叶事件”和首都新闻工作者座谈会。在反右派斗争中,《文汇报》、《大公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纷纷发表编辑部文章和社论,检讨自己在“鸣放”中的行为。一大批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被迫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一些正直的新闻工作者也不敢讲真话,人人自危。
“大跃进”时的新闻宣传:新闻媒介的宣传对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宣传中的“浮夸风”与工业生产中的“瞎指挥”。在理论宣传上,当时的报纸错误地宣传了“唯意志论”,即片面地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否认客观条件。各省市党报也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新华社提出新华社国内部苦战三年的工作计划。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大跃进”运动及有关宣传报道才停止。
新闻宣传中“左”倾错误的发展: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林彪通过报刊大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
先进典型的宣传和报道:雷锋、焦裕禄、大庆、大寨„„
邓拓:1949年起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亲自主持了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工作,1957年当选为全国记协主席,因在宣传上跟不上毛泽东的步伐,1958年改任中共北京市委分管文教的副书记,主编《前线》杂志,并为《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的专栏,撰写知识性杂文,深受读者喜爱。邓拓最最重视报纸的社论工作,同时他也重视报纸的理论宣传,提出报纸应道“经常地就党和国家的总任务和实际生活的各项问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他还强调理论宣传“要从实际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力戒教条主义倾向,不必要的大量引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随便创造不成熟的理论的现象必须停止”。邓拓还对全国性报纸和地方性报纸进行了区别。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新闻思想评价:1957年“反右”和“大跃进”,对国家和人民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新闻事业也损失惨重。这一切与毛泽东过分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是分不开的。同时他片面对待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自由,夸大思想文化领域的阶级斗争,将争取新闻自由看做是“秀才造反”、修正主义。他还常用针对反动派报纸的“舆论一律”和正对人民内部的“舆论不一律”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新闻自由。刘少奇的新闻思想评价:1961年5月,刘少奇曾对《人民日报》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提出有时“有报纸的害处比没有报纸的害处还大”。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充分认识到当时在报纸宣传中存在的危险性,在承认报纸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认为报纸如果给群众以错误的东西,散步错误的思想、理论、政策,把群众中的消极因素、落后因素、破坏因素鼓动起来,就会犯大错误,报纸的宣传不一定总是能起到好的作用。
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为政治服务”的观点成为统治新闻界的主流观点,新闻事业成为发动和开展“文化大革命”的舆论工具,新闻事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两报一刊”:“两报一刊”:是指《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红旗》杂志。《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红旗》杂志经常把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主要通过这些社论或文章公诸于世。每当“两报一刊”社论发表,不仅各地报刊全文转载,广播电台全文广播,而且全国上下都要“学习贯彻”。文革小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随着各种“红卫兵”组织和“造反”组织的出现,社会上涌现出一大批“文革小报”与“红卫兵小报”。这些小报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填充了大批合法报刊停办后留下的新闻空白区,形成了当时特有的由少数几家大报法号施令,指明方向,众多小报呐喊助威的舆论宣传阵势。但当群众组织因对领导和运动的形势持有不同的观点而形成互相对立的派性组织时,小报便成为党同伐异的工具,互相攻击、恶意谩骂甚至肆意歪曲事实,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小报兴起的初期,正是“文化大革命”社会信息渠道不畅,宣传工具缺乏的时候,小报满足了人们了解各种情况的愿望,提供了一种渠道,传达从正规报纸不能看到的消息,也是新出现的基层群众扩大自己影响的最得心应手的工具和武器。但小报毕竟是时代的特殊产物,是无政府主义的体现,缺乏最基本的纪律约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混乱。
“天安门事件”的歪曲报道:1978年清明节前夕,群众自发地开展悼念周恩来的活动,声
讨“四人帮”。4 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电台广播了报道〈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这是一篇由姚文元指挥炮制的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所谓“现场报道”。《人民日报》刊载了《天安门广场的反革命政治事件》这篇文章,把矛头指向广大群众和邓小平,把邓小平作为“罪魁祸首”,展开了全面的批判,在全国形成万炮齐轰邓小平的舆论局面。
广播变成了千遍一律的政治说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充满声嘶力竭的大喊大叫,形成了高调门、平淡、空洞的“播音八股”,听众和广播电台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日益疏远。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外广播进一步扩大,十年间增加了12中外语广播,农村的有限广播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1973年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进行了彩色电视节目的试传,当时的观众所能看到的电影长期以来一直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三部被观众称为“老三站”的电影。
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
(一)宣传个人崇拜
“四人帮”的宣传方法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通过新闻媒介不断宣传对毛泽东的个人崇 拜,以捞取他们的政治资本。随着个人崇拜的升温,许多红卫兵对新闻宣传是否忠于毛泽东的监督达到了疑神疑鬼的地步。
(二)影射文章泛滥报刊
(三)根据需要树立各种类型
(四)成立各式各样的写作班子
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1978年至1992年的新闻事业
回归新闻本位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标准只有一个》,在当时引起较大反响。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席卷神州大地并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拨乱反正以来影响最大、反映最强烈的一篇文章,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宣言,为重新确立党的解放思想事实就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完成了思想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渤海二号”的新闻报道:1980年7月22日,《工人日报》发表了记者采写的《渤海二号钻井船翻沉的事故说明什么?》一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一起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严重违章指挥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在发生8个月后,事故真相和有关领导的错误态度才被媒体公之于众。当时,重大事故是新闻报道的禁区,消息封锁很严。通常是“一次事故,一批英雄”。而此次新闻界对“渤海二号”事件的报道,实现了批评报道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对重大事故和重大决策失误不公开报道的做法;二是突破了对先进典型的缺点错误不公开批评的做法;三是突破了对高级领导干部的错误不公开批评的做法。经济类报刊:
人们习惯上把《市场报》、《经济参考报》和《经济日报》看做是经济类报纸的元老。它们和后来出现的财经类报纸最大的区别是,报道的领域涉及与经济有关的政治、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金融等财经领域。《中华工商报》是一份不同于其他报纸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全走市场化的报纸。
媒体自办发行:报纸的发行费用是报纸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邮发合一的体制下,邮局的发行费率是相当固定的,这就使许多报纸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竞争实力的努力成为空谈。1985年1月1日,《洛阳日报》率先宣布脱离邮局,实行自办发行。20世纪90年代以后,几乎全部的中等或中等偏大的城市党报纷纷加入到“自办发行”行列,它们成立了以《天津日报》为首的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与自办发行有关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新闻立法的发展:1978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目为《要大大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文章,提出要制定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由此开启了中国传媒法制建设的漫长历程。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新闻法研究室设立了新闻法起草组。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负责起草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经审定颁发后组织实施。因此起草新闻法工作被划归新闻出版署操办。按照当时副署长的提议,在上海成立了起草新闻法的“影子内阁”。1988年,新闻出版署的起草组、上海起草组以及新闻法研究室都写出了新闻法的文稿,这样在全
国就有了三个新闻法文稿,在业界广泛征求意见。后来因为国内国际事态的发展,新闻法的制定被无限搁置。新闻立法的难度在于:一是你是保护公众的新闻自由、保护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自由还是保护当事者的新闻自由,这个角度是很难选的。二是传媒技术发展迅速,将来会是一个什么局面,我们还没有规律性的认识。所以只能先利用国家的其他法律、政府的管理条例,让新闻传播事业更加成熟、更加发展,在更恰当的时期再来讨论相关的立法。
“皇甫平”评论: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日,邓小平同志到上海过年。在视察工厂中邓小平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深化改革的谈话。1991年春节前夕,《解放日报》的副总编周瑞金与评论部的负责任人以及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共同商议,合作写了4篇联系上海改革开放实践阐述邓小平改革开放新思想的评论文章,以“皇甫平”为署名发表。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但大部分新闻单位都不敢转载、呼应。
《东方风来满眼春》: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以88岁高龄视察南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反复强调中国的改革就是要搞市场经济。《深圳特区报》的副总编陈锡添作为邓小平此行唯一随行记者,记录了邓小平所有的讲话与细节。3月26日发表了陈锡添长达一万多字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纪实》。发表后各大报纸进行了转载,新华社向全世界全文播发。
1992年至2002年的新闻事业
驶上市场化的快车道
《北京青年报》:它是北京地区第一份真正市场化的报纸,在90年代所长早的独特的版式风格、新闻取向,数年独领风气之先。《北京青年报》的迅速崛起是在1991年至1995年,1992年《北京青年报》又创办了《新闻周刊》。这两刊直接摆上报摊,直面北京的办刊零售市场,实现大众化、市场化、区域化。为了提高竞争力,《北京青年报》提出了“三十秒钟效应”,也就是当读者停留在报摊的时候,要能在30秒中之内吸引住他的目光。美编们把报纸的头版分割成若干区域,仔细研究读者行走间的目光流动,创办了被称为“新派版式”的代表,风靡一时。《北京青年报》当时要求报纸用独家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甚至是负面的报道来满足读者的“新闻饥渴”。《北京青年报》的记者经常擅闯禁区,靠打“擦边球”来赢得独家新闻和轰动效应。以《北京青年报》为代表的边缘媒体的市场化使媒体的影响力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央媒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慢慢被打破。党报的发行量持续下滑、广告收入落后于都市类报纸,社会影响力也逐渐降低。
《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它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以自身的成功模式,影响、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1998年3月,《华西都市报》旗帜鲜明地提出“迈向主流媒体”的理论观点,并全面诉诸办报实践。都是报业开始跳出市井新闻的限制,强化时政报道的力度。加大国内、国际新闻的版面投入。
报业集团的出现:1994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杭州第一次举办“全国首次报业集团问题研讨会”。新闻出版署提出,组建报业集团必须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组建报业集团的报社必须是党报,组建报业集团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较充足的人才实力,较过硬的技术实力、较通畅的发行实力。报业集团已成为舆论导向的主力军,通过集团的组织形式将大批小报刊聚集到党
报周围,形成舆论导向强势效应的初衷以基本达到。
《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每晚黄金时间开播《焦点访谈》,专家认为,除了《新闻联播》外,再也没有其他节目比《焦点访谈》的创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这个全新而深刻的节目一夜之间成为中国人了解世情的“晴雨表”,掀起了舆论监督的热潮。改变了中国电视媒体只有宣传的固有理念,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
2003年至2008年的新闻事业
日渐开放的新闻事业
“伊拉克战争”的报道:新华社领先世界各大媒体10秒,抢先报道了伊拉克战争爆发,并提供了视频、音频稿件。
“非典”的报道:2003年3月末,“非典型肺炎”在北京正呈现扩散的趋势,但由于当时北京正在召开一年一度的“两会”,而且是五年一次的换届大会,所以大部分的媒体几乎都没有对“非典”进行报道。时任卫生部长的张文康在关于“非典”的国务员新闻发布会上仍然向与会的200多名中外记者表示:中国局部地区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这句话也成为当时媒体报道的一个基本口径。政府有关部门隐情不报,无论是出于维护政绩、稳定局势、还是避免造成社会恐慌等方面的考虑,但从客观上看,这种可以隐瞒直接造成了“非典”在北京的蔓延,季候早春呈了无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也让百姓质疑政府的公信力。
新闻发言人制度:“非典”疫情结束之后,直接推动了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快速发展和完善。2003年6月3日,上海市政府率先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随后,国务员各部门和各省市纷纷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发布。
汶川地震的报道:四川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仅仅17分钟后,新华社就想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15:00,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过去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的电视台,定位端庄稳重,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往往以“准”为报道的中心,对于汶川地震的报道他们大胆采用了“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第一时间播报新闻,抢占舆论高地,掌握舆论的主动权,避免舆论被动,对于存在失实和采访不充分的地方在采取迅速更正的方式,减少负面影响。
北京奥运会的报道:2008北京奥运会的新闻宣传规模是历届中最大的。国际奥委会首次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作为独立转播机构,并对新媒体的转播权进行授权拍卖,缔造了奥运史上规模最大的新媒体传播联盟,成为新媒体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此外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合作也成为传媒发展的新方向。
“封口费”事件: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发生金矿爆炸事故,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后,当地负责人和金矿矿主为隐瞒真相,分别对采访事故的一些新闻单位记者送了现金和金元宝。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任何只能部门置事实于不顾,按照矿主谎报出具了“2死4伤”的事故伤亡材料6月27日,陕西《华商报》和《中国青年报》接到举报,先后敢报矿难现场,披露了真相。
第四篇:中国新闻传播史读后感
尚振东尚振东尚振东尚振东
中国新闻传播史读后感
这一学期,在胡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学习了中外新闻传播史这本课程,学了之后对中外新闻传播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带着这种兴趣,我读了《中国新闻传播史》,让我对中国的新闻发展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杨师群在书中告诉读者:一部中国新闻传播史,就是一部争思想自由、争新闻自由的历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民族汇合了三种主要血缘:第一是最早的西北华夏族群,带有浓厚的古代中西亚的印记,开创了夏朝和周朝文化,也有可能是更早的蜀地三星堆文化开创者;第二是渤海延岸的东夷族群,创造了商殷文化,成为华东、华北、东北、韩国,朝鲜和日本的主要血统来源;第三是原居中原和长江流域的百越族群,开创了楚越文化,是中国南方最主要血统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史是悠远历史大树上一条支脉。它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并且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映射出当时的人文、地理、政策、风潮等等
近代中国,最初的报刊由西方来华传教士创办。“办报亦吹南风”,历史与现实都是如此。在19世纪上半叶,率先发展起来的就是广州和港澳的报纸。有学者认为中国境内最早的中文日报就是《香港中外新报》,不过它成为完整日报的时间实际上晚于上海的《申报》和《上海新报》。
惊心动魄的中国新闻史,是渐次拉开帷幕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被查封的民族资本报刊,是1891年的《广报》,该报始创于广州。1910年,《清廷现行刑律》仍规定:“凡造妖书妖言及传播惑众者,皆绞。”其间,发生了著名的《苏报》案与《申报》记者沈荩案,“文字狱”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沈荩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因报道而殉职的记者。《苏报》作为革命派的报纸,疾呼“革命排满”,清廷当然恨之入骨,所以其寿命维持了没多久。《苏报》馆被查封,章太炎等被捕受审。因地处租界,清廷要求引渡章太炎,但英国领事反对,不让清廷插手,于是出现了这样的“奇观”:中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其权利只有靠外国人的治外法权来保护。
1896年9月2日,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接受《纽约时报》采访,于是有了一段著名的对话。美国记者问:“阁下,您赞成将美国的或欧洲的报纸介绍到贵国吗?”李鸿章回答:“中国办有报纸,但遗憾的是中国的编辑们不愿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不像你们的报纸讲真话,只讲真话。中国的编辑们在讲真话的时候十分吝啬,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而且我们的报纸也没有你们报纸这么大的发行量。由于不能诚实地说明真相,我们的报纸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其实,说是中国编辑吝啬讲真话,不如说是当时中国的官场不想让编辑讲真话。
在1898年至1911年的13年间,至少有53家报纸遭到查封,遭到迫害的报人不下20个,其中2人被杀,15人入狱。比如《京报》是在1909年8月被勒令停刊的。当年最有骨气的是《大公报》,经常揭露清末官场的魑魅魍魉、乌烟瘴气,将“现形”的官员分为十派:冥顽派、威势派、牟利派、权诈派、排外派、媚外派、油滑派、奴隶派、假正直派、假振作派,将其行为比作“九如”:如虎之猛、如狐之媚、如蛇之狡、如虿之毒、如无知之愚、如钻泥之鳅、如黑暗之洞、如无底之渊、如谷木之蠹虫。1926年的《大公报》提出了“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有政治意识而不参与实际政治,这种独立自由的思想,成为一种报界极宝贵的精神遗产。
尚振东尚振东尚振东尚振东
清朝覆灭之后,进入了军阀割据时代。各路军阀混战,管治报纸乱来。比如1923年,军阀孙传芳踏进浙江,一口气就下令查封了《浙江晨报》、《杭州报》等十多家报纸。
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中,杨师群教授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比如:在清朝专制统治下,尚能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许多革命报刊,却在言论自由得到保障、民主气氛相对较浓的民国初期,基本丧失了进取精神和改革活力,丧失了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这种情况在美国建国初期也出现过,个中原委耐人寻味。
禁锢越多,创造越少,管得太多,新闻无希望。国民党曾实行一套熔中国传统专制主义与外国法西斯主义于一炉的新闻统制政策与法制,想把新闻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其检查报纸,达到了无孔不入的程度;更令人发指的是,国民政府出动军警、特务,公开捣毁报社,逮捕报人。1934年11月,上海《申报》老总史量才被暗杀。关于史量才的一个著名逸闻是:一次他与蒋介石话不投机,蒋介石气急败坏地说,把我惹火了,我可掌握百万大军!史量才冷然回答:我也有百万读者!
一部新闻史,首先就是一部思想史。新闻评论是历史先声。“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一部二十四史穿越历史,道尽历朝治乱兴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深刻的警醒和弥足宝贵经验。
在大二上学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中外新闻传播史了,可能也是我平时比较喜欢历史的缘故,一看的传播史就深深的沉浸其中,当然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也是我能够深入学习的重要原因,作为一个编导专业的学生,我相信多读一些这方面的书,会有很大帮助的。
尚振东
第五篇: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开元杂报——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中说在襄樊得到的简明朝政公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记载的是开元12年~23年间长安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
敦煌进奏院状——指在敦煌出图的至今仅存的两份唐代官报,内容与归义军节度使张惟深派驻朝廷的专使们的活动有关。这两份文件为我们提供了唐代进奏院状的事物,还正式了唐代进奏院状自下而上点对点传播的特点。
邸报——宋代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它具有更多报纸的特征:完全从官文中分离出来,定期发行。其主要内容为皇帝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
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屡禁不止。是进奏官在编发合法官报的同时,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另外抄录,编写非法新闻对外传播。小报有一批专门的采访人员,读者范围很广,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
万历邸钞——明代万历的“邸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手抄本,内容有间断,且被摘删。这部抄本保存了大量的原文,但它只是部分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急选报——出版于万历年间的雕版印刷报纸,估计是民间报房的产物,它的被发现,说明中国至晚在万历八年前后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报纸了。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内容除了宣传宗教,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章,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会宣传模式。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它注重研究读者的心理特点,文章短小,文体多样,对以后的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是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外国人办的报刊。发表政论文章、重视新闻的真实性、重视发表副刊性的文字、善于经营副业。
《循环日报》——在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1874年在香港由王韬创办并主编。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1959年最后停刊。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立言”强调变法自强为其思想内容的特色。
苏报案——《苏报》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第二阶段即陈范阶段。第三阶段是陈范、章士钊阶段。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
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
远生通讯——黄远生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时撰写的北京通讯。特点有:题材重大,内容详实;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文笔生动,亦庄亦谐。
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中社”,是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主办的通讯社,1931年11月成立于江西瑞金。红中社的新闻广播呼号是CSR。是新华社的前身。
《红色中华》报——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瑞金创刊,也是我国在人民政权下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后改名为《新中华报》。它配合党政中心任务,积极进行了建设和巩固工农民主政权的宣传;帮助党和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战争动员工作;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救国的主张。日益成为党和政府用来组织战争和经济动员的有力工具。
“拒检运动”——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新闻界掀起争取新闻自由的浪潮。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出版了黄炎培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运动序幕。重庆16家杂志社拒检声明一发表,立即得到了整个文化界的支持与响应。最终国民党当局被迫于宣布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至此,拒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反“客里空”运动——土地改革时期,《晋绥日报》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对“客里空”。运动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