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4.1《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精品教案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入手,让学生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认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经济活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产党,拥护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本框题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学生可能存在一些疑问或误区,需重点分析。另外,关于生产力的概念,不少学生存在模糊认识,应加以澄清。
五、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阅读“生产与消费关系”,初步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原理。
2.教师的教学准备:收集生产决定消费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典型案例并制作课件;课前预习熟悉本节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所学内容,指明生活与消费必须通过发展生产来解决,从而引入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以及本节课的生产问题。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回忆,感知生活消费与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引发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引导学生思考。A、过去的消费观念:“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交通工具变化:马车――客车――火车――轿车――飞机。
第1页
C、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因特网。D、还有哪些生活消费方面的变化?
提出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同造成的。(1)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9页,并思考:生产如何决定消费?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积极思考与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活动: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学生活动:学生就材料与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总结:材料说明,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引导作用。
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再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3)社会再生产
教师活动:说明社会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不会中断。引导学生看教材P33,提出问题:什么是社会再生产?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
(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彩图,联系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思考并找出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4)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
教师点评总结: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让学生明确生产决定消费,同
第2页
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生产关系是什么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阅读我国公有制的具体内容,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⑴生产决定消费
⑵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⑶社会再生产
2、发展生产力
⑴原因:
⑵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⑶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十、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让学生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产的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国家经济生活。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讲解点拨、学生互动30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5分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第3页
第二篇:4.1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学案
一.教学内容:
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二.重点、难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三.具体内容
4.1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四个环节、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2.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3.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认识生产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教师:请大家分析下列材料并思考。(1)过去的消费观念:“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的消费观念(请学生说出)比如,花明天的钱,满足今天的需求。
(2)交通工具变化:步行——马车——火车、汽车、飞机。
(3)生活娱乐活动变化:说书、唱戏——电影——电视——网络。(4)还有哪些生活消费方面的变化?
问题:生活消费方面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总结:生活消费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造成的。① 生产决定消费
教师:生产如何决定消费?
总结: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②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师承接前面问题的总结,继续设问:生产决定消费,人们的消费对生产有没有影响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29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材料说明的问题。
总结:材料说明,生产是围绕着人们的消费需要进行的,消费对生产有引导作用。首先,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其次,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再次,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和生产积极性。③ 社会再生产
教师:社会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不会中断。
总结: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2.大力发展生产力
(1)根本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师: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30页彩图,联系近年来生产和生活的变化,思考并找出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总结:(略,见教材p30)
(4)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总结: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度,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及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明确生产决定消费,同时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典型例题】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研制新产品。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答案:B 2.鲁人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预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说:“何也?”曰:“越人跣行;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俗使无穷,其可得乎?”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徙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被发”,带动了越地纺织业日渐兴旺。这说明()
A.不断创造需求,生产才能发展 B.生产决定需求,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 C.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
D.需求引导生产,有什么需求才能生产什么 答案:A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A.大力发展生产力
B.自力更生与改革开放之间的矛盾
C.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D.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答案:C 4.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 答案:A 5.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产品,首先必须生产出来,才能消费它,否则就谈不上消费。这句话主要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C.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答案:D 6.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受教育的人数多了,程度高了,大量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走向工厂、企业、公司等经济部门,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材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消费提高了劳动力质量
D.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答案:C 7.大力发展生产力是()
⑴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⑵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⑶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⑷ 改革开放的需要
A.⑴ ⑵
⑶
B.⑴ ⑵ ⑶
C.⑴ ⑶ ⑷
D.⑵ ⑶ ⑷ 答案:A 8.(04年上海政治卷14题)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民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增大
C.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变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于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理解,从题干可以看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开始更新换代,消费的质量开始提高,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故排除D选C。A、B 答案本身存在错误。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再生产包括四个方面,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直接的生产过程
B.直接的交换过程
C.直接的消费过程
D.直接的分配过程
2.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这说明()A.消费决定生产
B.生产和消费互相促进
C.生产决定消费
D.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3.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也就没有电视机的消费,没有VCD机的生产,人们也就没有对VCD机的需求。这里要说明的是()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为消费服务
B.生产是消费的动力,生产比消费更重要 C.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D.生产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个重要环节
4.在过去几年里,我国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一直在60%左右,目前我国居民消费每增长1%,即可带动GDP增长0.5%。这说明()
A.只要增加居民收入就能推动经济增长
B.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赞 C.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有效需求不足会制约经济的增长
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许多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积极开发和研制新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一些企业因为商品滞销和减产甚至停产。这说明()
A.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
D.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6.衡量一切工作是非成败的最根本标准是()
①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 是否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 ③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 是否有利于壮大公有制经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这是因为()
①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④ 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
8.由于我国众多城市缺水严重,水价节节攀升,海尔停止生产非节水型洗衣机代之以国家A级标准洗衣机,这说明()
A.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
B.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C.在买方市场上,消费决定生产
D.生产和消费相互影响
9.《经济日报》载文指出,所有制的先进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如果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所有制就是先进的。上述观点()
A.是错误的,它违背了我国的有关法律 B.是正确的,它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
C.是正确的,它符合党和国家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 D.是正确的,它坚持了评价所有制结构的生产力标准
三.非选择题(在下列2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0.“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提出过高的消费要求是错误的;而在生产发展允许的限度内一味限制消费也是不对的。”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1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华社记者用“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汽车、低下来的食物支出比重,高起来的文化程度、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讯方式”等词语来描述这种变化。
问题:用经济生活所学的知识点简要说明这一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A
2.D
3.C
4.C
5.B
6.A
7.A 二.不定项选择题:
8.ABD
9.BD
三.非选择题
10.(1)同意,它正确地反映出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3)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11.(1)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汽车、住房、旅游等消费比重的上升会带动家庭轿车制造、建筑、交通等产业以及围绕这些产业的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2)居民消费内容的变化会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变化和发展的消费需求。
第三篇:高一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高一政治《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知识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提高对党的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认识,懂得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体会到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
重点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学生只有正确把握这对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什么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基本问题。
重点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要求
确立理由: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有利于他们了解国情,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增强爱国情感及民族责任感。
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确立理由:生产与消费的概念比较抽象,对其关系不易理解。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商品和服务的图片,并设问人们消费的商品和服务从何而来?
(让学生能够巩固已学的消费类型的知识;初步懂得消费不是由主观决定,而是由客观物质状况决定。做到“温故而知新”。)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生产和消费(板书)
我将展示漫画“今非昔比”并通过以下几组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漫画“今非昔比”中,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2、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3、飞机比马车快得多,高档得多,说明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
4、假设莱特兄弟没有发明飞机,人们会不会有飞上蓝天的冲动或向往?这种向往能否实现?
从而来掌握---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这里呢通过漫画的讨论分析及几组相关问题的解决,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掌握“生产决定消费”的观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接下来,通过多媒体展示书本33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阅读书本来找出----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板书)
教师进行总结,并详细讲授知识点,理清学生思路。
(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并结合教师讲授,掌握知识点,突破难点)
进一步设问探究“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了呢?”从而在此基础上引出——社会再生产(板书)
并通过图片展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通过图示,可以将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记忆深刻。)
(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教师提问: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并解读书本35页思考探究活动并实施小组抢答的形式。
接下来播放视频,大力发展生产力,并结合教师讲授,讲清楚重点知识----
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以及意义
2.如何发展(板书)
(通过学生的有效阅读,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小组抢答、视频播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
(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也就是教学评价环节
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教材34页活动探究,让学生搜集材料,进行必要调查,以小论文形式展现。
(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四篇: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二、三、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框包括两目: 第一目:生产与消费,介绍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此目还介绍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目: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二是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识记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及如何发展生产力;
2、能力目标:①思辨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实践探究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我国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我们要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以今后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五、六、教学手段:
1、演绎法
2、探究讨论法
3、教材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及如何发展 难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七、教学设计理念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是高一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模块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这框内容在《经济生活》全书中承接第一单元的“消费”,并引出为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及如何发展的问题,与后面几单元内容一脉相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学习本框还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工作中心,增强学生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工作热情。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大家来说说在家里和学校或者外面都使用过哪些高科技产品?这对你们的生活的娱乐方式带来什么变化?
那么我们消费的东西从何而来呢?
教师总结 :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显然,生产决定着消费,它怎么决定的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讲授新课
(1)生产决定消费(板书)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教师活动:
课本第29页的漫画“今非昔比”中,即使是位高权重的皇帝享受的最好的出行待遇只是马车,夏天消暑的方式也只是让侍卫撑伞、扇扇子,他为何不像现代人一样坐不上飞机、吹不了空调?
学生回答:古代的生产力不发达,不能生产出飞机和空调这些东西。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不错。这些产品就是我们消费的对象,如果没有生产出来,我们也就谈不上消费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观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板书)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教师活动:对比旧时和现在的生活消费方式的区别。
教师提问:以前没有电脑的时候,大家无聊时就到处窜门,但有了电脑以后,沟通便利了,很多人无聊时就上网与朋友们聊天,或打游戏,或查资料,出现“宅男”“宅女”等新的人群。现在智能手机发展得很快,人们更倾向于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等,出现了低头族这一新人群。在出行方面,皇帝只能坐马车,现代普通人却能坐上飞机。大家还能举出什么例子说说现代人与过去的人们生活消费方面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大家列举了很多自己生活的变化,如果这些产品没有被生产出来,我们能这样消费能这样生活吗?因此,我们说,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板书)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活动:在我们同学的课室都装了很多风扇,而大家的家里更是安装了空调,大家享受到它们带来的便利。但是,在古代,人们是怎么样的呢?(用扇子)
连皇帝也仅仅是两个宫女在前面帮他扇风而已。很明显,随着风扇、空调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如果没有生产的出现,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能不能提高啊?(不能)
所以,我们得出了第三点: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板书)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教师活动: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的出现,也就是说电脑和手机都没有被生产出来,大家还会有购买电脑、购买智能的渴望吗? 学生回答:(没有)
教师总结:我们知道,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的种类、数量都是生产创造出来的,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所赖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生产,我们大家都无法生存,社会也就谈不上发展了,这也就说明了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动力。(板书)教师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板书)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教师活动: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没有生产也就没有我们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现在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没有消费,生产会怎么样呢?(提问)学生回答:生产的东西没人用
教师总结:,对!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大家很容易就明白了,如果没有消费,那么生产也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生产也就没有必要了。因此,我们说,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板书)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个生产才能继续下去。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教师活动:当今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一部手机,甚至是一个人有几部手机。有了手机之后我们都会想让我们心爱的手机变成更加漂亮,即使是一部‘其貌不扬’的手机,通过专业美容,也会变得靓丽端庄,新潮时尚,使人爱不释手;从中展现个人的个性特征,毕竟手机是大家随身的通讯工具,不打扮打扮怎么行呢?
(展示课件中关于手机美容业的图片)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发展大街小巷都有着卖手机贴膜、手机挂件的小摊。手机美容业的发展是由消费带来的,也是消费促进的。我们先来看看一组数据。(展示数据材料)
(有人做过这样的市场测算:设定一个地级市人口500万,以每5个人1部手机计算,那么就应有 100 万部手机。如果 10 部里面有1部手机,每年在手机美容上投入20元,那么,一个地级市手机美容市场就有20元×10万部=200万元。你只要占有这个市场的50分之一,每年就有4万元的收入。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数值,但至少昭示出了手机美容服务业庞大的市场潜力。)略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手机美容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手机美容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3、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下一则材料,展示图片
手机美容是一项新兴的服务,最早的手机挂绳、透明套、闪光器、闪光天线、屏保、贴画等手机附属装饰品,现在都是小儿科了,手机贴钻、换壳、镀膜成为时下最流行的手机DIY装饰。将自己的手机变成一件艺术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
教师总结:因此,我们得出了课本29页的一个结论: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板书)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板书)
教师活动:一个在路边以手机贴膜为生的人,他赚钱了,拿了钱去吃饭(生存资料的消费),吃饱后才有力气可以继续劳动(创造新的劳动力),如果钱赚的多,他还可以去参加手机美容技能的培训(发展资料的消费),提高劳动技能和质量,还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商品,甚至是能扩大自己的商品规模,开个专卖店什么的。这样劳动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教师总结:不断提高的消费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也就是我们人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也就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所以说我们得出最后一个观点: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板书)
小结: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教师过渡:
其实,我们的生产和消费是在不断的重复的,我们把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称为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其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没有生产也就没有后面的分配、交换,更谈不上消费了;而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 与消费的桥梁,沟通着生产与消费,消费则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板书)
1、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2、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4)大力发展生产力(板书)(PPT)2001-2016年世界各国GDP总值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板书)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0页的图表材料,根据“生产决定消费”观点,提问:要想提高消费水平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大力发展生产力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就业物价形式稳定,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连续几年,我国GDP在世界上均保持着仅此于美国的第二生产大国的地位,看图(PPT)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已经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为什么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呢?
现实原因: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材料:联系人均GDP,中国幸福指数排名)在世界各国的GDP竞赛上,中国无疑是超车高手——05年超过英国,08年超过德国,10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虽然排名世界第二,可我们却是最穷的老二。2016年中国人均GDP不足9000美元排世界第69位,虽然比前几年排名提高不少,但总体而言,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我们经济规模超过了日本,但由于中国人口规模是日本的10倍,以人均计算,中国人均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专家坦言:问题还仅仅表现在数据层面,更深层次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还有待提高,相比发达国家,无论是人民的生活质量,还是在科技、环保领域、我们还有巨大的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社会领域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还有专家指出,中国现在还不算强大,只能算肥大,不仅表现在没有多少力量,而且还隐藏这诸多致病因子,具体到中国经济,那就是含金量很低,科技创新不力,经济高增长,靠出卖廉价劳动力和付出沉重环境代价换取,这种隐藏的病因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相继致病了——环境污染,产品安全事故频发。
b.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 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本质和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矛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这个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只是要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和物质文化需要,还包括要满足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以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如何理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像跷跷板一样,一头高,一头低,有些地方,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甚至根本得不到发展,即所谓不能充分发展,再直白点说,不平衡发展的极致,形成了一些地区不能充分发展现象,而推一把,不能充分发展的后果呢?无疑就是在发展中这些地方却陷入了贫困。整个是在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这好比一个鸟巢里的几只雏鸟,强的霸占资源,越来越强,弱的无法与之竞争越来越弱,发展不平衡,弱的吃不到,经济凋敝,发展不充分。这个一直在解决,振兴东北,中西部战略,都努力过。
但一个网购,把这些努力全弄残废了。
实际东部沿海用网购,把持住落后产业,既不向高科技,高附加值转型升级,也不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低端传统制造,只是拼命向内陆输入制造业产品,而中西部无法与之竞争,这些市场一片凋敝,更不能做跨越式发展,甩开沿海走高科技研发道路,发展陷入困境。
解决之道在于,如果是东部发达地区,生产传统制造业产品,那么收高额税费,中西部则免税,这样,工厂自然转向中西部,网购发货地在中西部,资金流向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平衡,而失去传统制造业的东部沿海,自然进入实现转型升级的时代
2、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在这重要的转型时期,发展更是作为第一要务来进行。
3、怎样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板书)
教师活动:发展生产里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怎么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呢?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实施小组抢答
教师点评总结:a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应服从服务于该中心;
b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各项基本制定,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课件展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不断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实现生产力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途径。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倡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生产力。设问:同学们,你们在这样的一个伟大时代里准备怎么做?
结束语: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强大,人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我们的课就到此结束了,下面请大家做一下练习,巩固一下知识。
(三)课堂小结(见板书)
(四)课堂检测:
[例1 单选]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地是(A)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
C、二者互相决定
D、生产重于消费
[例2 单选]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A)
[1] 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2] 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3]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
[4]改革开放的需要 A、[1] [2] [3]
B、[1] [2] [3]
C、[1] [3] [4]
D、[2] [3] [4]
[例3 单选] 民生厚而德正,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的道理(C)
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 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
[例4 单选]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D)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例5 不定选]2009年7月18日,大陆居民组团赴台旅游正式启动迎来一周年。一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累计达到13731个团组、38.33万人次,日均1050人次。台海旅会副秘书长张锡聪表示,大陆居民赴台游的实施,将至少为台湾带来超过70万人的岗位以及每年远超过600亿美元的产值。这体现了(BC)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D、消费促进生产的升级
材料题: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提问: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答案:促进生产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供给,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其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板书设计: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1)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消费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生产——起决定作用 分配
桥梁和纽带
交换
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
3、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与意义(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感性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通过图文资料,让学生体验为什么和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让学生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自己感悟生产的重要性,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国家经济生活的情感。
第五篇: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教案
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四课第一框题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主讲人:张丽
班
级:1202班
学
号:2012109010214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列举实例,阐释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认识到大力发展生产力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教材分析】
本框题设有两目,第一目讲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是生产决定消费,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二是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教材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目讲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分析了两个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二是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作为消费者,有着相应的生活经验,所以结合生活实际应该不难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这种理解可能还停留在问题的表面,需要教师加以适时引导,使其进一步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对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政策的原因和意义。第二目的内容学生在初中有所接触,但因为比较抽象,而且与学生距离较远,所以有一定的的教学难度,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认识的关键点。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了解生产的四个环节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明确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和要求。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经济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充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自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理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六、【教学策略方法】
通过创境激趣和引思明理两种方式,运用讲授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经济现象、领悟经济观点、解析经济问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生成认知,并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材料导入:你比洛克菲勒更富有吗?
有史以来最富有的人,是生活在1837—1937年的美国人约翰·洛克菲勒。但他并没有享受到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许多便利。他无法看电视,无法玩游戏,无法上互联网,在炎热的夏天,无法用空调让家里凉爽起来。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他无法乘汽车或飞机去旅行,也无法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如果他生病了,也无法使用很多药物,比如今天常用的抗生素。
问题探究:为什么洛克菲勒那么有钱却享受不到我们现在的便利?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教师点评、总结。
教师引导: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
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就必须发展生产。生产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许多便利,如果没有生产的发展,那么也就没有产品,我们也就不永远都享受不到这些产品带来的便捷与乐趣。所以,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生产决定消费。
(二)、推进新课 一)、生产与消费
创境激趣,表演教材29页的图片,今非昔比。
1、生产决定消费
问题探究:洛克菲勒和皇帝都是最富有的人,什么都能消费地起,但洛克菲勒能在无聊的时候看看电视,打打游戏或者上网跟家人朋友聊聊天吗?他有电视、手机、电脑等这些东西可供他消费吗?皇帝热的时候会有空调吹风吗? 学生活动:认真回忆导入材料和表演,思考回答探究问题。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分析导入材料,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指导。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我们消费的东西,首先必须生产出来,否则就谈不上消费,在古代,即使是皇帝也享受不到看电视的乐趣,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视可看。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飞机、动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计算机、手机、多媒体等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没有远程网络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足不出户、快捷方便的网络教育、网络医疗、网络服务。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力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没有智能手机生产的大力发展,就没有人们对智能手机的狂热追捧。
总结: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最终算完成,这也就是说产品的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而反过来正因为有我们不停地去消费产品,生产的发展才会受到刺激,经济才能够增长。
2)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引用材料:
刚才我们提到了空调,大家在使用空调中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呢?当我们长时间开着空调而门窗又关着的话,会怎么样?最近的一个调查显示:在人们消费空调的时候,90.7%的人认为空调应该设置换气装置,这个时候,如果大家是空调厂家,你们会怎么做?
美的公司为了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推出运用了第三代清新换气技术的“清灵星”空调。
问题探究:美的公司的做法体现了消费的哪个反作用? 教师活动:分析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美的公司根据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调整了生产,推出新产品,这体现了消费能够引导和促进企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3)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引用材料:
现在的商家为了提高销售量,会作一系列的展销活动,例如东莞市举行的第四届车展,在短短的6天里,参观人数达32万人次以上,卖出629辆汽车,成交总额突破了11亿元,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消费。正是因为汽车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问题探究:东莞市汽车的热销的体现了消费的哪个反作用? 教师活动:分析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汽车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就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因此,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引思明理:每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都有一个形成过程,形成过程都离不开消费。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提高的消费也提高了劳动力的质量,也就是我们人的素质在不断的提高,也就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3、社会再生产(多媒体循环图展示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以及相互关系)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导入:多媒体展示中国各省经济状况与世界各国对应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图,并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图片和自身的亲身感受,谈谈我国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该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仔细思考探究问题。教师点评总结。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理论原因)(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实原因)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有其必要性,也有重要性,那么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呢?(过渡)
3、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为此,一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行各业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重视人才(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4)必须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知识拓展 关于改革的理解
改革的含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的内容: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改革的目标: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引入材料,加深对科技和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某跨国家化公司,肥皂生产线上面存在有包装时可能漏包肥皂的问题。总裁命令组成了以博士牵头的专家组成进行攻关,该研发团队使用了世界上最高精尖的技术(如红外探测、激光照射等),花费大量的美金和半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肥皂盒检测系统,将肥皂盒空填率降至5%以内。
某乡镇肥皂企业,老板命令初中毕业的流水线工头想办法解决,经过半天的思考,该工头扛了一台电扇到生产线的末端进行吹风,那些没有装肥皂的肥皂盒都被风吹下去了。
问题探究:这两个小故事反映了什么? 教师活动:分析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学进步和创新。我们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兴国战略。
三、课堂小结
生产决定消费,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且为消费创造动力,人们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体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再生产包括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九、【随堂练习】
1、下列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的是(B)①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全面深化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由于我国众多城市缺水严重,水价节节攀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更新,海尔停产非节水型洗衣机而代之以国家A级标准节水洗衣机。这说明(B)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③在买方市场上,消费决定生产 ④生产和消费相互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十、【问卷调查】(引出下节课内容)
1、你的父母是在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2、生活中你与哪类所有制形式接触最多?
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