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语言
中学音乐课的教学语言
摘 要:优化教学的语言,树立美好的语言形象,体现在: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二、音乐教学语言的形象美;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
四、加强语言的逻辑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 优化 教学语言
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以唱歌为主,老师教唱,学生学唱。课堂气氛不够热烈,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融入艺术元素。因此音乐教师也应注重教学语言。更好地进行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我相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韵律教学也很重要,韵律美的教学就是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以歌曲《青青的世界》为例:“请到这里来,这里有一个青青的世界。青青从哪里来,青青从这里的每一片树叶上来,青青从早晨的鸟语中来,青青从你的眼波中来,从你的梦境中业。”这甜美的音色,轻快的节奏,诗一般的语韵,将学生带入清新的户外世界,迎接明天的太阳。这将会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二、音乐教学语言的形象美
在平时生活中,同学们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在音乐教学中,我也十分注意教学语言的形象。例如在艺苑风景线这个单元的教学中。首先用语言描绘舍赫拉查达和苏丹王的形象。舍赫拉查达年轻漂亮,勇敢机智。苏丹王粗暴专横、昏庸无道。然后看图片观察这两个的形象。最后听音乐联想这两个人的形象。第一个主题威严、狂暴,由全乐队奏出,代表凶残的苏丹王的形象。紧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另一个充满幻想色彩的、优美的旋律,这是温柔的舍赫拉查达的主题,她仿佛在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着充满东方色彩的神秘故事。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
在欣赏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在艺苑风景线这个单元的教学中。在“音乐与意境”这一环节中。教材选取了《晨景》、《嘎达梅林》、贝多芬《第三交响乐》第二乐章、《夕阳萧鼓》四个音乐片段,并提供四幅画面。让学生用诗歌、语言描述画面,并联系画面听赏四段音乐,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与语言的关系,能够恰当地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并懂得:音乐是通过听赏来品味音乐的意境美。
在《晨景》教学中,让同学们回忆自己观察的日出。然后听音乐用上行的由弱到强旋律描述日出的过程,品味音乐的意境美。
在贝多芬《第三交响乐》第二乐章的欣赏中,先让同学欣赏,然后再讲述内容。这是个沉痛悲戚,但又美到极点的乐章。在第一小提琴弱奏当中,哀婉的主要主题凄凄而现,C大调的中间部,仿似抚慰破碎心灵,未几,又返回c小调,情绪亦由此再起高涨,跟死神的咆哮毫无分别;而主题的喃喃自语,亦静静结束此乐章。贝多芬在中间部后面的变奏中首次让铜管乐器单独出现,体现出人民战士逝去后的悲壮。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品味音乐的意境美。
在《夕阳萧鼓》的教学中,由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入手进行意境描绘。这部作品犹如一幅长卷画面,把丰富多彩的情景联合在一起,通过动与静、远与近、情与景的结合,使整个乐曲富有层次,高潮突出,音乐所表达的诗情画意引人入胜。然后让同学听完后再要求进行简短的讨论,描述春江、月夜、春花、小船,这些让人感动的的意境,做到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再一次体会音乐的意境美。
四、加强语言的逻辑性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要注意词语在生活中与音乐中含义不同,要加以区分。在音乐中必须按照音乐的要求运用语言。例如生活中所说的节奏(生活节奏、工作节奏)常常用“快”与“慢”来形容,而在音乐教学中严格地说,应该用“紧凑”、“疏缓”来表示,因为节奏是由长短的时值组合起来的,它不决定音乐的慢与快。生活化的语言用在音乐教学中,不仅是不准确的,如果教师语言缺乏逻辑性,条理不清、重复累赘,嘴里老是挂着“这个”、“那个”的口头禅,不能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那么,势必造成课堂拖沓冗长,因此,加强语言的逻辑性,语言准确、简洁、流畅是优化音乐教学语言的关键。
总之,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我们可以用美的语言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他们对美的体验和追求。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是掌握了语言的人,也是美化语言的人,更是创造语言艺术的人。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
[2]王平《中学音乐教育》。
第二篇:中学音乐课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生学业的加重,音乐课在他们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音乐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更好的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
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课堂气氛,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
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针对学生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充实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
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 怎么样才能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的却是孩子们对教育部门精心编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更不用说那些让学生们听起来枯燥乏味的欣赏曲了。我们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地区的学校实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深一步的探讨和反思。
一、课堂音乐教学重点教什么
音乐课不单纯是唱歌课,但仅唱会歌曲的多,如何唱好歌曲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专学唱歌,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乐课也不是单纯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欣赏课并非文学课。有些老师的欣赏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突发,临时应变等。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
总之,现在的音乐课堂仍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
篇三: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反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新纪元,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音乐教育正在走向日益完善和系统的道路。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像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DV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细信心。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那可动的内容可真不少。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篇四:初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课教学反思音乐虫子的工作室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初中音乐课教学反思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回顾前一时期的音乐课教学,下面两个方面体会较深.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业的加重,音乐在初中生的眼中是副科,是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课程.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乐理知识都不能被很好地运用起来.这就对我们音乐老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去设计一堂音乐课,才能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达到课堂所追求的展示音乐魅力,愉悦学生身心,健康快乐为本的教标.一、学习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的.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坚决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起始课上,我就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强调: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3、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欣赏我国优秀的民间音乐(如民歌,民间乐器,民间歌舞音乐,戏曲曲艺音乐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传统情感.二、采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本校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虽然大部分同学有困难,但从一个学期教下来,学生的进步还是较快的.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当然,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还须努力.孩子们需要美,追求美,那么我希望音乐课能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踏上寻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孩子们是开心的!快乐的!只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们就会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从而感悟他们纯真的心灵.篇五:初中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一般来说,音乐有打动自己,感动别人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音乐的内涵上。在这节课上,我没有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样就会激起学生创作音乐和享受音乐的兴趣。我认为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以情感感人,尽量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和欲望。
一、重开放式,轻关闭式。
在这里的“开放”,本人诠释为问题的答案范围宽;而“关闭”则是局限在某个具体的小范围问题去思考。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偏重开放式地提问题,让学生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思考与感受发表自己个性化见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反之,则要尽可能地避开关闭式地提问题。学生是教学最有用而广泛的资源,我们应从多方面去开发他、塑造他,如果把学生引入一种思维或关在一个“峡谷”,以我个人的实践来看,会出现三种结果:
1、不适应或这种思维较弱的学生对课堂产生厌感,甚至恐惧感;
2、就算是适合某位同学的强项思维,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也会成为定向思维,出现智力偏向;
3、整个课堂会很冷清,因为它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不注重四面鲜花齐放的创设。据此,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尝试: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
第三篇:中学音乐课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音乐课教学模式初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即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需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模式上进行研究,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音乐课教学模式探索。
一、回顾与分析
(一)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发声训练、视唱练耳)――歌唱(范唱、识谱、教唱、歌唱处理)。
(二)五六十年代,音乐课受其他文化课的影响,强调文化知识的传授,学习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教学法。凯洛夫的教学模式引入音乐课,其模式为: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为了改变大声喊叫的唱歌,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为改革枯燥的乐理知识教学,出现游戏教学;为改革单一的歌唱型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属于“凯洛夫式”的。
(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尤其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及达尔克洛兹教学法的传入,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 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但从现代教育论上分析,一个时期内课堂音乐教学的主要模式仍属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其教育理论基本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在一部分音乐教师观念中,专业音乐教学的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曾出现“中学不如小学”,“小学高年级不如中、低年级”,“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不正常现象。因此,从整体上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一)明确目标、转变观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组织、设计相对稳定而又系统、简化的教学结构。我们必须认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专业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音乐专业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中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音乐教育为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道,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三)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本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具有划时代的作用,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理论上开拓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视野,在实践上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立足于弘扬本民族文化,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 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的发展。美国的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以及螺旋型课程等,为音乐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音乐教学策略
(一)德育与美育。“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 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二)生动与主动。“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才能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对音乐的喜爱,才能产生大面积质量与效益。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没有主动性其生动性也是有限的,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主动性是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没有主动性就不可能产生美好体验,音乐教学必须生动与主动。
第四篇:中学音乐课说课稿
课 ×××稿说
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
漫 》(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
行说课。本课安排一课时。首先,我先要说教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
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
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
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
漫派的代表作曲家,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
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请学生上讲台介
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其次,我要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
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点拨法,参与学生讨
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再次,我要说学法:
根据初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
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
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
备好多媒体课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准备按如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2分钟)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
世俗,我们具体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音乐究竟有
什么不同呢?它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运用 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贝多芬,肖邦,西贝柳斯,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介绍
作曲家,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节省课堂时间。如有疏漏和不准
确的地方,教师补充或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3.整体感知,课本研读:(25分钟)
新课标要求: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播放乐曲,请同学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几
个问题:
(1)听完第九交响曲,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精神享受?贝多芬想表达
什么样的感情?
(2)听完C小调革命练习曲,你感觉肖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波澜壮阔的世界?
(3)芬兰颂表现芬兰受到帝俄的残暴统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
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由此你可以试着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吗?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
4.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片段各一首,请同学辨
析其时期
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增加了实践的经验。
5.教师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古典向浪漫的转变,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讨论
音乐作品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听音乐,喜爱它,与它产生共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
2012年12月30日
第五篇:农村中学如何开展音乐课教学
农村中学如何开展音乐课教学
白马湖中心初中 柏雁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和音乐课堂教学体系也逐步建立,音乐课堂教学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要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改变方法,依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创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苦苦探询的一个问题。只有把音乐课开展有声有色,才能够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教师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教师从第一课起,言行举止就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充满艺术激情,深深地吸引学生模仿、学习、追求和超越。要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你的教学活动中来,你必须要具备主持人渲染气氛的能力,面对优美的音乐你要先感动,面对同学们的创作你也要先感动;面对同学们的一个个优秀金点子,你更应该有热烈的反应。那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气氛里,同偿们怎能不感动、不投入?怎能不对音乐课感兴趣?
二、创设音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1、创建“舞台”,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深入学习的前提。兴趣又将会成为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学生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着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和发展音乐兴趣。每节课前我都会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小舞台,让他们在“音乐小舞
台”、“快乐5分钟”、“我是小小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同学们积极性特别高,总是盼着一周一节的音乐课。快乐5分钟有唱歌跳舞的,有用画面体现音乐的,有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打击乐器的,那认真劲,别提有多棒,课堂上掌声阵阵,喝彩声声的。
2、师生互动,激发兴趣
课堂上我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轻松而快乐的教学氛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开身心与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使学生在参与表现中体现快乐,在实践中获得启迪。在教学中或快乐5分钟后,我常常会欢快地说:“今天老师也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节目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有时是对所学新歌进行深情的范唱,有时是跳一般优美的舞蹈,有时师生互动做游戏等教师的快乐参与常常能得到学生们的阵阵喝彩。如教唱歌曲《青春舞曲》,我结合自己舞蹈功底好,我给同学们跳了一段优美,动感的舞蹈,同学们被我的舞蹈深深地吸引了。我刚跳完教室里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问同学们说:“想学这首歌吗?”马上传来异口同声的回答“想”。接下来整节课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好极了。教师的“参与”,师生互动,使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兴趣更加盎然,既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与音乐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让流行音乐进课堂
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几首每一届学生都爱提及这个问题,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适当教一些流行歌曲。因为流行音乐强劲的节奏和日新月异的变化,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学生喜爱流行音乐是正常现象。音乐教师不能错误地认为自己是学院派毕业生就鄙视一切流行音乐,更禁止学生唱,我认为:音乐也要提倡百花齐放,不拘一格。任何一种音乐形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比如流行音乐贴近生活,容易抒发情感,这些特点就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对其钟爱的原因,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流行音乐。由此可见,对于广大音乐教师而言,首先自己要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然后才能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流行音乐,我是通过以下几方面让学生学习流行音乐的。
二、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提升学生音乐素质
(一)、感受与鉴赏
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所以,音乐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而感受中着重听觉的感受,做到以听为主。让学生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学生只有在聆听中才能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情绪……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我们才会爱上音乐。如我在教学生欣赏《思乡曲》时,由李白《静夜思》导入新歌,一开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老师播放录音磁带,让学生对比欣赏、感受两首《思乡曲》,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两首歌曲在时间、情感、节奏、旋律、音色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然后教师用竖笛演奏《思乡曲》
(一),演唱《思乡曲》
(一)、(二)中的各一段,学生聆听音乐后,展开讨论。这样把单一的欣赏课变成多元化的欣赏课,大大活跃课堂,同时也激发学生演唱、演奏乐器的兴趣。
(二)、音乐表现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领域包括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四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我将这四项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音乐教学。
1、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参与演唱
歌唱是人类最本能的表现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良好方式。演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
演唱教学首先要唤起学生美感,引起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生《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曲,首先谈话导入,然后,我坐在学生之中,并作自我介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一开始便喜欢我这个音乐老师。其次,欣赏一段校园景色录像。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施光南曲)大家看到我用心拍摄的校园,感到是如此亲切,温馨。这就是我们的新校园,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学生通过欣赏背景音乐,观看校园景色录像,教师鼓励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上台表演,可唱歌,也可以跳舞,学生表演完了,教师及时表扬学生。大家来到新的集体中,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将风雨同舟。结伴同行。接着,学生欣赏《希望与你同行》,请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而后学生跟着钢琴齐唱,学生学唱歌曲,教师要教给学生演唱的方法与技巧。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歌唱时,提起上腭,放松下巴,打开喉咙,如“半打哈欠”状。教师提醒学生切忌大声喊唱。因为,中学生要经过变声期,作为音乐教师应关注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学生明白这一点,全体学生再次跟着钢琴唱歌曲,要求与前一次演唱相比较,在情感、声音和准确性方面等进行自评。其中,作为教师要不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这些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识读乐谱,可采用分组学唱简谱,通过竞争,比较每组学唱歌谱情况。在农村中学,由于学生对五线谱不熟悉,作为音乐教师,可教学生简单的五线谱,并告诉学生怎样识五线谱,学生初识五线谱,兴趣很浓厚。教师可以唱歌谱,学生填词,如果,有学生唱词音准有
问题,可通过歌谱纠正唱词,这样,让学生明白学唱歌谱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识读乐谱的能力。在学唱歌谱的基础上,教师让一个领唱,其余的学生跟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愉快地背唱歌曲,同时优美的歌声使我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唱出了洋溢在你我之间的希望与真情。这时候,教师可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为歌曲创编律动、集体舞、歌表演、音乐剧、简单的歌剧表演片段等。综合艺术表演,重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表演,教师应给予指导、鼓励。对同学们的表演,可采用自评、他评、小组评、教师评等形式及时评价。音乐教师向校领导建议,搞一个迎新年文艺联欢会,这样,学生就能够把平时学习的音乐知识通过表演展现在舞台上,营造学校的艺术氛围。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开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2、演奏教学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农村中学的学生,一开始,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普遍使用的、音高准确的、简单易学的、便于群体教学的、便于集体合奏的“课堂教学乐器”。在我们这里,我们选择价兼廉物美的八孔竖笛和口琴两种乐器练习演奏。作为音乐教师不光在课堂上示范演奏方法和技巧,还鼓励学生课后自己自学演奏的歌曲。一学期下来,可采用才艺大比拼,看学生乐器演奏的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有关音乐知识,更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情感世界。
(三)、音乐创造
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挖掘和发展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1、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乐器。教师鼓励学生制作简单的乐器。如让学生用塑料瓶装上一些豆粒或沙砾,将其封严后即可做成一个沙槌。而后,学生摇动塑料瓶听辨声音。也可以用几个啤酒瓶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注水时随时测试其音准,以便使其适于乐曲使用的音高。完成后,每个酒瓶由一个学生来吹,大家共同来演奏一首乐曲。这样,学生怎么能不喜欢音乐呢?
2、鼓励学生即兴创编歌词、节奏、旋律
在学生聆听音乐后,根据乐曲的内容、情绪即兴编词,如欣赏了《红旗颂》、《思乡曲》后,为其主题填词并演唱。如在欣赏《紫竹调》后,选择恰当的节奏乐器为乐曲伴奏,欣赏《金蛇狂舞》时,敲打桌子或自制乐器即兴伴奏。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分组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即兴创编歌词、节奏、旋律,能够自己哼唱歌曲旋律时,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如果,我们音乐教师也给学生一个支点,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那么,学生的音乐素质怎么能不提升呢?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开发人的智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音乐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让我们农村中学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音乐教师的精心教育下,培养出一批具有朝气、活力的中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书写一首自己的乐曲。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