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科研成果在课堂教学实践 中闪光
让科研成果在课堂教学实践 中闪光 ——实施《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教学心得
振兴国家在教育,振兴教育在科研。我校从接受并实施《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风有了很大转变,教学成绩有了很大进步。2004年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年,恰好我那年任七年级语文教师,发现教材的编排符合我们实验课题的要求。《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十分相近,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的沟通与活动,教师起到组织、引导、指导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增加课堂上的信息量,交流启发,集思广益,主动深入地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教师对学生积极的发展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进而主动学习,最终达成目标。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验,有如下体会:
一、真正地把新的教学理念灌注到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在讲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8 课《吆喝》时,感触颇多。在这一节课上学生激情踊跃,场面热烈。组内研讨,认为成功的原因较多,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调动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和阅读兴趣
组织教学后,我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听到的街头的吆喝声列举出来,并且进行模仿。学生们马上进入了状态,开始声情并茂地模仿,兴致非常高。之后,我就进行了新课的导入: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们几乎天天接触到新的广告语,有些广告语已经成为经典广告,妇孺皆知。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猜测)。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的旧北京那悠远的吆喝声吧!
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体验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全班同学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地参与到了本节课的学习,没有旁观者。
(二)、让学生去模仿,体验成功与快乐
首先在各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到班上进行交流,同时提出具体要求:对此吆喝进行简单的介绍、模仿和评价。也可以先由学生模仿该吆喝声,然后由其他组的同学猜一猜这一吆喝代表的是哪种商品的经营,最后由学生进行简单介绍和评价。
其次,在学生介绍完各自搜集到的吆喝声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列举出四五种吆喝声(时间、品种、声调等特点),找两三名学生尝试介绍。最后,由其他同学就同学的介绍写下优点及不足,包括内容、条理、语言等方面的评价,如果材料不足,教师可予以补充,比如“收鹅毛、鸭毛、头发辫子”、“麻花、大果子、换碎米子”等吆喝声,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吆喝让学生评价。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积极进行模仿,更多的同学感受到了体验的成功与快乐,由此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只要积极参与,就会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他们潜意识中的表现和受重视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又在语言的条理性上对学生进行了训练。
(三)、创设民主与宽松的氛围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交流与讨论是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针对知识的生成过程及获得启示过程而设计的步骤。这一环节需要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教师要努力创设这一情境。教师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参与交流与讨论。首先由学生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可由两组(每组5人)分别进行表演,无规律地进行不同品种的吆喝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你如何看待当前城市街头的吆喝声?由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提示、引导,人现代城市形象的角度去思考,意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最后,教师把讨论的目标归结落实到关注生活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样,一节生动、活泼、激活学生生活体验的语文课结束了。学生的潜在学习热情被唤醒了,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提高了综合评价的能力,地位也由在教师灌输下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教师的作用也从传授变为平等参与。在民主的宽松的氛围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审美情趣,展示了自已独特的个性和风采,体现了富有灵性的创造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二、教师也要“格物”,支持和鼓励学生创新。
议论文的阅读,重点是把握和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思维层次,学生在接受文本特征的同时,要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并强调运用,强调联系自己的实际。为此,教学应该从具体感知课文入手,引导他们发现提纲性的语句,然后经过讨论、分析,并对文章特点作精要的概括,使学生得到有用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获。
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作者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作者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作者知道,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未雨绸缪,可见作者的一份良苦的用心。不仅如此,作者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倍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还使学生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直接地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未来,惩前毖后。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把作者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一般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质的个性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渐渐陷入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三、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
及时有效地进行教学反思,不但可以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改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而且更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学相长。否则就会固步自封,会落伍,最终会被进步的教学理念所淘汰。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这节课时我注意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尝试做到“润物细无声”,避免空洞的说教,在品味语言、体会感情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教学中,我注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两则家书联系起来进行阅读教学,因为两则家书虽然写作时期不同,内容不同,但贯穿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则是一致的,且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坚强”的含义,即消沉失意时要坚强,成功时更要坚强,这样对学生来说,所获得的启示更全面。
新的语文课堂不仅要给学生以知识,还要给学生以精神。通过本文的学习,力图打开学生的精神空间。我在教学时,即注意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尽量的和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减少学生对久远时代的隔膜。而对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也不随便带过,而是把握好阐发的深度和分寸,以减少学生对此抽象思想的肤浅理解。尤其让我感触较多的是,当我与学生共同成为学习的伙伴时,我感到自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我尝试与学生 同读、同讲、同议、同评、同写,为学生的学习设置富有情感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放映心灵的电影,去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真挚的爱。愿天下所有的父母也从《傅雷家书》中获得启示,利用多种方式与孩子交流,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成为他们的朋友。
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在此课的学习中,我也深切感受到积累的重要。课堂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更是方法和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内引外联,激活思维,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以上是我——一位语文实验教师的一点教学体会,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领导、同仁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以更好的指导我的教学。在“十一五”课题《实施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过程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研究实验理论,用理论去指导课堂教学,在改革和创新中更加 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全力完成实验任务,为实验课题尽一份绵薄之力。
第二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管理不仅能使课堂活动顺利进行,而且能够塑造和强化学生行为。如果一位教师将课堂管理的具体方式看成是创建有效学习环境的一种手段,而不是钟情于纪律管制,那么,他就能在教学上取得更大的成功。有效的教师不会将很多的时间浪费在维持纪律上,因为他们能够做到未雨绸缪,事先采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一个积极的课堂气氛中师生协同配合,这就意味着以学习共同体原理作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和参与学习的具体要求都有明确的期望,并且教会学生如何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程序转换衔接,必要时还会提供后续学习的线索与提示。教师在对课堂纪律做出必要干预时,应该尽量不要影响正在专心致志学习的其他同学。
课堂2.实施有效的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的学习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试图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学生有碍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
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维持有效的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活动的有序进行;可以促进课堂成员(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交流和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以促进课堂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教师在实施课堂管理时应当避免由于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使教学机制不能正常运行,导致课堂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管理的手段:课堂纪律是硬的课堂氛围是软的课堂管理的技巧: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教师要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第三篇:让师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闪光
谈新学期师德规范表现
师德修养,老生常谈的话题。身为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没有终点,良好的师德修养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特殊使命,只有把提升师德修养看作是己任,才能享受其间的自信和乐趣,提升自我价值。
我认为,加强自我师德修养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加强自身素养,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学高为师”,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鉴于此,就必须要学会积累、滋养、丰富自己的学识,重新构筑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氛围与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英语教师施教之初、贵在指导,英语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只在于会讲授英语知识,而更在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来。英语教学是教与学的协同活动,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双边性,没有学生的积极地参与,即使教师的“独角戏”唱的再好,英语教学效率也提高不上去。因此,创设和谐、愉悦、充满求知欲的英语课堂教学氛围无疑是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作为其必要的保证,即英语教师对学生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英语课堂上爱的渗透很多,比如爱家人、朋友,爱生命、动物等,只有爱才使这个世界如此美丽。师爱就是师德不竭的源泉。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对待学生更应该有爱心与宽容,允许孩子犯错,因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英语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当教师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全班,总是在鼓励学生时,孩子们就会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在这样平等和谐的氛围下产生情感迁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言,乐其学。” 英语教师如果没有主动教学激情,就不会有学生的主动学习激情。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对学生无限的爱心。因此,我觉得英语教师进入课堂,必须面带笑容、充满激情,始终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让学生感觉到你对英语、对学生的爱,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唤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上进、求知的激情,营造和谐、积极参与的氛围,使学生能高效的学习。
由于学生可塑性强,听觉敏锐,模仿能力强,优美的语音语调,流利的英语口语对学生感受语言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提升自我素养,养成良好的听说和阅读的习惯,如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节目、阅读英语报刊杂志、上网浏览英美国家网站进行阅读了解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等等。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来自于自身的信念和热情,来自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集结,来自不断的实践和探索。1
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参加各类讲座,和同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勇于开放课堂和自己的思想,并要时刻学会照镜子。
新课程改革让教师与学生走得更近,教学不再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学生学会学习、持续发展打基础。教师的自我价值的体现来自于学生的愉悦学习和成功学习。就象苏格拉迪曾描述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像 “朋友们的聚会”。朋友似的情感交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交织在一起,英语学习成了师生情感沟通的殿堂。教师与学生在感悟、体验、参与实践中共同提高和升华。
英语课堂上既有思维敏捷的学生,也有启而不发的学困生,教师应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耐心,需要教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学习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探索思维过程本身,使自己能够更好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现有学习能力出发去理解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只有不抛弃,不放弃那些出师不利的无名小花,用高尚的师魂和耐心去培育鲜艳的花朵,才能结出快乐的果实,我们才配得上红烛的光环,春蚕的称号。从而使学生能够接受老师、信任老师,提高英语课堂效率,主动发展。
鼓励成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使其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学生较好地完成任务,教师可用Well done!Goood job!What a clever boy!等语言鼓励学生。即使学生不能较好的完成,也应给学生Have a try again.的机会。英语教师的语言千万不要太刻薄、不应带有挖苦性,否则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他们学习。英语教师课上要多说,“再试一试、再想一想、不要紧张等”鼓励性语言。有的教师认为,总说这些话,没有必要,那可是大错特错,因为这样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多设计一些任务型活动,引导他们在任务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有信心,把时间给学生,这样才能把自信传给学生,让学生都能主动、自信,心情愉悦的学习。最残酷的伤害是对一个人的自信心的伤害,而最大的帮助是给人自信心。不论学生有多差,我们都要鼓励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材,循循善诱,用爱的教育使丑小鸭变成展翅翱翔的白天鹅,不抛弃,不放弃,让信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只要我们用好爱心,耐心和信心,我相信一定会让师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闪光,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沈莺华
第四篇:让青春在教坛闪光
让青春在教坛闪光
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昂扬之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与浪漫的色彩。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的悠闲。青春里的正能量助我支撑起坚定的信念,让我对充满挑战的明天信心百倍。
青春需要正能量,如同鲜花需要绚烂阳光的日日照耀,然而鲜花只需要不回避阳光就行了,而青春首先需要一双发现正能量的眼睛。人生中我们总是让负能量迷失了双眼,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埋怨命运的不公,抱怨没有选择一份好工作,总觉得自己的青春注定是要耗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于是心有不甘,情有不愿。总觉得前途渺茫,就浑浑噩噩的打发着无聊的日子。然而,有谁想过,其实我们的成长存在着一种“负负得正”的数学递变规律,生活的环境越艰辛,工作越具挑战性,我们就越要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收获到更多的财富。况且,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集体中,随处可见快乐的影子,前辈的一次鼓励、一次微笑、一句“你很好”,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夹带着成长的青春正能量,一点一点,步入我们的心里,一步一步,帮助我们成长为青春中最美好的模样。它无处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场景里,陪伴着我们走过许多光华流转的岁月。
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让自己有动力去前进。”这已然成为了我的座右铭。正能量是一种强大的能量,它势必包括一个积极地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学业,事业,生活质量等得到进步。没有动力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就如同汽车没有汽油,火箭没有燃料,植物不再吸收阳光。你只会混沌地过每一天,做着同样的事,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和理想。难道这样还不够可怕吗?你甘愿沉默得像一潭死水原地踏步着,也不愿多些动力去迎接每日的太阳增添新能量吗?当然不是了,当你拥有正能量后,你会很自然地迈出你的步子,并且有动力去奔向新的起点。
人就像“飞蛾趋光”一样,喜欢一切光明和快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自己那点不开心不过是生命中的小插曲,未来还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生活中也许会有各种挫折,也许会有各种不如意,当我们处于这种消极、逃避的坏情绪中时,总有一种力量将你摇摇欲坠的青春扶住,无论它以何种方式出现,但总归,让几乎所有人在叛逆之后归于平静,拥有最平淡而单纯的快乐。
而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我们不仅要以社会正面导向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上的各种现象,从小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要把爱国化作实际的行动,要成为社会正能量的继承者、宣传者、弘扬者,要以自身的良好风范作为学生的表率。张莉莉能为学生去献身,绝不是那一瞬间的伟大,瞬间的伟大完全根植于她内心的崇高与对学生和事业的深深的爱,试想一个平时不钟爱学生和事业的教师,在那关乎自身生命的危急时刻是绝对不可能有那么果断的壮举的。有多少个张莉莉的壮举让世人感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现,感动之余,我们更多的是用实际行动来告慰英雄,来表达我们对他们由衷的敬意。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每天从事的都是极平凡的工作,但就是这份平凡的工作要做得让大家满意,也是极不容易的,更是意义深远的。从大处讲,它关乎民族前途命运;从小处说,它关系着千千万万家庭的企盼。
青春需要正能量,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让我们的青春在奋进的道路上绽放精彩,让我们的理想插上翅膀,带着梦想飞向那更加美好的明天,再创祖国的辉煌!
第五篇:让党徽在胸前闪光
让党徽在胸前闪光
大柳镇党员佩戴党徽已两个月,自从佩戴党徽以来到处可以见到佩戴党徽的镇村组党员干部,他们不但以胸前的标志向群众标明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还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姿态,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鲜红的党徽佩戴在胸前,党员的责任铭记在心中。“佩戴党徽,亮出身份”为大柳镇又带来了一股新气象。鲜红的党徽在党员胸前闪光,不仅激发了党员干部发挥自身模范作用的热情,而且也让创先争优活动与和谐大柳有机的结合起来。党员佩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成为大柳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一名党员,都要用一名真正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磨练自己,将自己的安危荣辱与群众的忧患疾苦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为群众做了些点滴事情,在群众眼中,都是一种崇高和伟大。
佩戴党徽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责任。可以说,要求共产党员佩戴党徽、挂牌上岗,就会时刻提醒大家要以身作则、要做得更好,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强化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在为民创先争优活动中,紧紧围绕“服务我最优、作风我最好、形象我最佳” 这一主题,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把活动不
断引向深入,号召全体党员领导干部“亮标准、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
亮出身份不仅是“亮”出党员的风采,更是“亮”出党员的责任。党员干部佩戴党徽亮身份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一种鞭策,激励大家更好地增强自律意识,努力把班子建设成一个“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领导集体;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纪律严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一股风清、气正、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引领优良作风,带动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亮身份,强化党员意识。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以此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责任意识、党员意识、自律意识、表率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凝聚党心民心。
佩戴党徽,敢于亮身份,多好的促进党员发挥先进性和带头模范表率作用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工作和现实中,偏偏在有的单位和部门中规定要佩戴党徽,却有的党员不按照规定执行佩戴党徽,我想只有两点原因:一是不想带,二是不敢带。不想带的原因是有的人嫌麻烦,党徽感觉戴上摘下的不方便,其实这不是理由和借口的,举手之劳嘛,这点小事都怕麻烦还能做啥大事的,勿以善小而不为。不想带的原因还有就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觉得带不带无所谓的,不带依然是党员依然是
领导,不带依然是干部,不带依然是在行使党员的权利、履行党员的义务的,那么你置单位或部门的有关与佩戴党徽的规定于不顾,明明有了规定却不执行,那怎么说的上是遵规守章的,怎么说的上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不佩戴党徽的另外一原因就是不敢带。怕暴露身份、怕露出马脚、怕惹火上身等等,总之一个怕字就全然概括之。党徽,她是党的象征,党员身份的表示,党的章程和党的纪律对党员的要求很多,也很严格,她约束着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廉洁自律,洁身自好,永葆党的纯洁和神圣不可亵渎。个别人的腐败和龌龊的东西不敢在鲜红的党徽下昭示,不敢再明亮的党徽下彰显,怕被发现、怕被觉察、怕和革职、怕被惩处、怕丢纱帽、怕被丢命,总之能不露就不露,能不被发现就不被发现,能藏会就藏会,能躲一时就躲一时,还是小心的些好的。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天算不如法算,只是时候未到,只要时辰一到,全全报销的。
那么我们如何保证这么好的制度能贯彻执行下去,能在全党中普遍的推行下去,我认为一是靠教育,加强思想教育,强化意识的培养;二是靠承诺、靠监督、靠带头的人起表率,还要靠我们的强有力的执行力。我们有着那么好的规章制度、那么好的行为准则的、那么多好的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就不能感召之的。其实小小党徽真的在有的人心中比天还大的,看着
戴党辉的人就是看见党在身边着,党就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她清晰、她丰腴、她美丽、她实在。有的人带着党徽,他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感到踏实,感到力量,感到温暖。
要把党员佩戴党徽上岗服务这项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让党徽成为中华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深信,党员队伍中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党就越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先进性就能体现得越充分,就能赢得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谢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