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积贮疏教案(个人)
宁夏师范学院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2014级
汉语言文学专业
古代汉语(Ⅰ)考查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论贵粟疏》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疏”这种文体的概念。
2、简要了解作者生平及代表著作
3、熟读课文
4、理解并掌握个别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
5、认识并借鉴本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个别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培养学生自学,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认识并借鉴本文的写做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个别实词、虚词以及词类活用
将本文中的写作手法熟练应用到学生的写作能力当中。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一、二段词类活用(例如食、衣等词语)以及个别句子。掌握文章一二段写作特点:
1、层层对比分析的方法进
2、论证正反对举,观点鲜明。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管子曰:“仓
廪
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提问大家知道这句话出自哪里吗?这是贾谊在他的《论积贮疏》这篇文章里引用的管子的名言,前边我们也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可见重视粮食以及有储蓄的粮食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今天要学习的《论贵粟疏》也谈及重视粮食的重要性。
二、解题
(一)题目:解释疏
1、疏做为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三解:
1.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如:“奏疏”。
2.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和注合称“注疏”。3.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如“疏文”。
贵粟:以粮食为贵重之物
(二)作者简介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汉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汉文帝时,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为内史,后迁至御史大夫。晁错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主张纳粟受爵,增加农业生产,振兴经济。进言削藩,剥夺诸侯王的政治特权以巩固中央集权,损害了诸侯利益,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叛。景帝听从袁盎之计,腰斩晁错于东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说晁错的文章“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三)写作背景 西汉建国初期,汉高祖刘邦由于采取了罢兵归家、抑制商人、轻徭薄赋等一系列措施,使秦朝末年因连年战争而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恢复。汉文帝即位后继续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重视农桑,促进了农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但由此也产生了因商业发展而导致谷贱伤农,大地主、大商人对农民兼并侵夺加剧,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阶级矛盾日趋激化的社会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晁错上了这篇奏疏,全面论述了“贵粟”(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提出重农抑商、入粟于官、拜爵除罪等一系列主张,这对当时发展生产和巩固国防,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课文理解(侧重小组合作)
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大意,在读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查清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通读完后小组讨论),老师抽查提问。并且老师重点解释强调“食”“亡”“不避”“捐在”“轻”“务”“薄”“广”“把握”等词语。(拓展虚词)再、其、故、所以(教案写清楚)
2、一、二段通顺的翻译?注意个别句子的特殊结构。文章一二段写作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读一、二自然段。(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学生也可质疑回答)(板书)
3、第三遍读课文体验作者文章语言流畅而不重雕饰的特点。四: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3、4段)
2、翻译下列句子
3、学委每人打印一份论积贮疏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体验作者写作目的及情感。
2、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程导入:提问上节课所学部分知识,解释重点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二、1、齐读课文,再次熟悉文本,体会作者语言风格
2、再读三四段,分小组讨论翻译,找同学回答。
2、理整篇课文,探讨作者写作特点,体会作者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文章写作特点鲜明,首先主要釆取了层层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文章通篇正反对举,观点鲜明。开篇即以古今比况
其次行文中运用了议论的连锁推理,如“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由此及彼,环环相扣,增强了文章的论辩力。
是立论精辟,论述严密。文章的中心意旨是阐明“重农贵粟”的思想主张。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说晁错的文章“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三、课外拓展:课上小组合作学习贾谊的《论积贮疏》 四:作业:比较贾谊《论积贮疏》与晁错《论贵粟疏》的异同。
第二篇:《论积贮疏》读后感刘怡然
《论积贮疏》读后感
10级司法文秘2班刘怡然
这是我第一次写关于文言文的读后感,其实我也不知从何写起,但我想写一写关于我看完《论积贮疏》后的真实感想以及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想我行该有过改变,我应该怎样做。
我认为学习文言文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他可以让我们知道古代的时候的人是怎么想的,他们会做什么,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就行《论积贮疏》书中中心论点所写的那样,“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这里就可以看出这就话适用于古代的人地同时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的人。
从学习方面看,这句话想要告诉我们要积攒学习的知识,学习的知识多了,才能有好的口才,才能知识面广,才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是一件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异想天开,一口吃个胖子,要一点一滴的积攒,这样就会聚少成多,我们的文化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就可以显现出来了。
所以我想我读完《论积贮疏》后,我应该从小的知识点学起,多多的积累知识,多读书,每天关心一下时事政治,弥补一下不了解时事政治不足,这样我在和别人聊天聊到时事政治的时候我所每天看的是时事政治就会派上用场了。
从生活方面看,这句话想要告诉我们要节约,节约也是积攒的另一种形式。例如:节约水,我们把家里掏过米的水用盆积攒起来,可以用它洗碗。我们在把洗完碗的水用桶积攒起来,可以用它涮拖把,也可以用它冲马桶,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约下来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水。如果我们中国每个家庭都这样做,那么我们就能既解决了我们国家水资源问题又可以积攒下钱,这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吗?通过《论积贮疏》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富有智慧,多么的聪明呀!所以我想我读完《论积贮疏》后,我应该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在每次洗手打洗手液的时候把手龙头关掉,在每天看完书后及时的关掉台灯的开关。一点一滴的节约,从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开始。既节约了水和电又节约了钱,我可以把积攒起来的钱买漂亮的衣服,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更好咯!
从现在开始我将像我说的那样做,从小事做起,要有长远的目标,长远的打算。读完《论积贮疏》后我这样做,您读完我的《论积贮疏》观后感后您将怎么做呢?
第三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学习目标】1.辨析“信、求、治”等多义词的词义,积累文言虚词“以、哉、所”的用法,区别文中“根本、以为、虚心、纵情”等古今异义词的含义。2.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的道理及“十思”的积极意义。3.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目标重点】1.诵读文章,感受文句,培养自学文言文的能力。2.辨析文中文言实词,积累文中文言虚词的用法,区别文中古今异义词的含义。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目标难点】1. 学习本文比喻说理的方法,体会对偶句、排比句的风格特征。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虚怀若谷,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勤俭朴素,继承优良传统。
【相关材料】
1.作者简介 敢于“犯颜切谏”的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他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后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魏征提倡“无面从退有后言”,“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建议太宗广开言路,认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病卒后,唐太宗痛惜“遂亡一镜矣”。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主编有《群书治要》,还有《魏郑公诗集》、《魏郑公文集》等。言论散见于《贞观纪要》。2.文学常识——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托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辨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奏初改书为奏。汉定礼仪,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按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3.语言知识
【难读字】求木之长(chánɡ)浚(jùn)壅(yōnɡ)蔽 谬(miù)论 黜(chù)恶
【重要实词】 必浚其泉源(浚,疏通)承天景命(景,大)
虽董之以严刑(董,监督,管理)能克终者盖寡(克,能够)
将有作(作,兴造。指兴造宫室一类事情)则思谦冲以自牧(牧,修养)
则思慎始而敬终(敬,慎)则思正身以黜恶(黜,排斥)
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重要虚词】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以 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译为“把”)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译为“„„的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介词,“为„„所„„”,表被动)盖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副词,大概)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句首语气词,不译)
而 源不深而望流之无(边词,表转折)子产而死,谁其嗣之(连词,表假设)
【古今异义】 臣虽下愚(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谦词。今无此意。)承天景命(景,大。今常用于景色。)
【词类活用】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使动用法,使„„稳固)
则思江海下百川(名词作动词,居„„之下)
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
【通假字】 振之威怒(通“震”,威吓)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不要)
【特殊句式】(1)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介宾后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讲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弦、韦是用以警戒之物,《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魏徼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全文共三段:
第1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句排比,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而“竭 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做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纵欲;“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不要怠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十思”就是十条劝诫,句句坦诚,字字惊心。
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其中提到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三、疑难问题探析
1.本文在论证主要观点时的论证方法和角度是怎样的?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在提出主要观点之前,作者打了两个比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泌浚其泉源。”作者打这两个比方,是为了使主要观点显豁。接下来,作者从反面论证了这个观点,如果国君不积德义,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就像“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国家是不会安定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又从历史的角度来证明观点。作者以概述的方法,列举历史上的君主“善始者繁,克终者盖寡”,告诫太宗“竭诚以待下”。作者以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竭诚待下”的两种结果。“竭诚以待”下,则“吴越为一体”;不“竭诚待下”,则“骨肉为行路”。因此,要善待“下”,否则,君主之“舟”,就有倾覆的危险。言词之致,述理之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2.“十思”与中心论点之间是个什么关系?
这“十思”,涉及的方面比较广,细究起来,涉及到欲望、行为、品质、纳言、赏罚等各个方面,但是,所有这些,都与“积德义”有关,是“积德义”具体作法。“总此十思,宏兹九德”是对“十思”的总结。只有积了“德义”,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仁德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3.魏征提出的“十思”能给我们哪些写作的启示呢?
一是陈述意见的针对性。这奏疏是给皇帝看的,是用来劝谏皇帝的,所以“十疏”所陈述的内容无一不针对帝王的易犯病,又无一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二是思考问题的全面性。这“十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冶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从生活到政治,从人个欲望以品德修养,凡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全都考虑到。不但指出问题,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是面面俱到,煞费苦心。三是安排条款的序列性。“见可欲”“将有作”“念高危”“惧满溢”“乐盘游”“忧懈怠”“虑雍蔽”“惧谗邪”“恩所及”,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四是语言表达的齐整性。“十思”十句,句式大致相同,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形成齐整,气势磅礴。显然,这篇古代佳作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写作启发。4.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魏征对“严法治国”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 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四、写作特点:
⑴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 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借以阐发治国安民的思想,言简意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如文章开篇谈论治国要注重“积其德义”这一根本原则时,从两个方面比喻论证,即“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和“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其根本”是树木长得高的必要条件,而“浚其泉源”,也是水流得长远的前提,运用自然中的现象比治国的原则,浅显易懂而又生动形象。
⑵ 正反对比论证,加强说服力 正反对比论证集中在一、二自然段,正反对比,使被说明的道理突凸了出来。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而从反面来说“根本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因此,根本与长的关系自然而然被人们接受了。再有第二段中引用历史的教训来劝诫太宗时,也注意了正反对比论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繁,一寡,最能触动太宗的心灵,即使不用再举出具体的例子,已走过建国历史的太宗也会有很多的想法,从而引以为戒的。
⑶ 语言朴实雄健 文章虽多用对偶句,但笔力道劲,气势雄健,朴实无华,与六朝的骈赋不同。如“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一句,“恩”“喜”“谬赏”分别与“罚”“怒”“滥刑”反义相对,“加”“因”分别与“及”“以”近义相对,这样,大大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大家可以到文章中再找一些这样的句子体会一下。
⑷ 雄辩的逻辑力量 三个段落,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第一段,作者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作者从历史教训出发,提醒太宗必须谨慎从政,要善待臣民,勿失民心。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深刻教训。同时,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到第三段,作者则明确提出了如何“思”。在前二段说明道理的基础上,作者向太宗提出了。十思”的具体内容,并说明如果能够做到这“十思”,就能够发扬光大“九德”修养,使百官各尽其职,各竭其力,天下可“垂拱而治”了。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前后勾连,层层深入,水到渠成。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出现的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2、了解“居安思危”的意义 3、诵读全文,读出文章骈散结合的语言魅力和魏徵忠心耿耿、犯颜直谏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诵读
《谏太宗十思疏》预习题:
翻译下列句子: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天子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3、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
4、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西门豹知道自己有个性急躁的缺点,经常佩带熟皮,提醒自己放宽缓一些。董安于觉得自己性格过于宽缓,经常佩着绷紧的弦,提醒自己紧张起来。
5、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 征没,朕亡一镜矣。
解题: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魏征:唐代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他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而名垂青史。他同那些尸位素餐、苟合取容的封建官吏不同,有意见当面提,当面顶,不口是心非,不看上司的脸色行事。后世的一些诤臣,如称“青天”的包拯都以他为楷模。他不仅敢谏,而且善谏。从唐太宗贞观初年到他去世,十七八年间共上重要奏议二百多次,达数万言。他很注意进谏的方法和实效。他的意见大都为唐太宗采纳,使唐太宗避免了不少政治上的失误。唐初社会能出现号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作为谏臣的他可谓功不可没。
魏征从小出身于小官吏家庭,从小丧父,家境清寒,但非常好学,即使避难出家当了道士也仍然潜心读书。他十分关心政治,反对隋朝暴政,同情人民疾苦。后来毅然加入了农民起义军。投他的生活道路使他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因此“民本”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他非常重视历史教训,认为隋文帝统一天下后,经过精心治理,不到二十年而臻于富强,可谓善始,但他不能善终。骄奢淫逸,徭役无已,邪恶之人受宠,忠正之士丧身,结果“民不堪命,率士分崩”因此他提出把布德施惠,礼仁诚信作为治国大纲,主张轻徭薄赋,明法慎刑。为了保证这些政治主张得以实施,他还强调广开言路,慎选人才。
《十思疏》写于贞观十一年,是魏徵奏议中十分重要的一篇,也是魏徵给唐太宗开的一剂很及时的良药。
唐太宗说:朕每临朝未尝不三思,恐为民害。他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听取下级的劝谏,甚至被誉为“从谏如流“。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的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特别是渐渐忘记了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渐渐对人民作威作福起来。贞观十一年,他先下令修了飞仙宫,后来又诏令修建老君庙、宣尼庙;二月巡游洛阳宫、六月巡游明德宫,十月猎于洛阳苑,十一月又巡游怀州,狩于济源。老百姓为了服徭役,长年不能回家,为此有的大臣向唐太宗进谏,太宗却说,百姓无事则易骄,劳役则易使。尽管百姓颇有怨言,可是这些声音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魏征在这年的三月到七月,五个月中连给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的一篇。
三.研习课文
第一次,试读,正音。边读边正音,以读出汉语的美感来。读准字音
第二次,粗读,正义。边读边看注释,以粗知句义;同时边读边揣摩句内停顿,如: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读准句读
第三次,连读,整体把握文章。连读时要流畅,语音准确,停顿正确,并且读出感情。通过连读可知全文先运用比喻和比喻,后引出“十思”的具体内容,点明其重要意义。(本文的感感情应该是忠诚,恳切,要做一个谏臣,首先要有满腔忠诚,对国君的,对国家的,同时又特别的恳切,才容易接受。)
第四次,细读,理清各层大意,把握全文思路。
1. 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点明为人君者地位的崇高和责任的重大。而需完成 治国的重任,则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历代统治者创业后守成的历史经验。贞观十一年正是唐太宗执政后的鼎盛时期,魏征提出这一点,是很有眼光的。
论点的提出:非开门见山,而是用两个比喻引出要论述的问题。这样写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易于让人接受。
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第2段: 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城,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揭示了历代创业的君主难于守成的普遍规律。这是因为创业之难虽平庸之辈亦知其所以然,而守成之难即使是圣明之君也往往有所忽视。魏征尖锐指出“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的问题,接着分析了创业与守成易难的道理。文章从难易这一观点上立意,诤言规谏守成之君,切莫得志纵情,傲物结怨,以失掉人心。“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引经据典,苦口婆心,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第3段 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本段是全文重点,“十思”即十条建议。可以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指见到能引起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到用知足来警戒自己,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适可而止,这是戒奢侈;“念高危”、“惧满溢”两条指考虑到身居高位,就要时时想到谦虚谨慎的修养自己的品德,惧怕自己骄傲自满,就要想到胸襟宽广像能容纳滔滔江水的大海,这是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指外出游猎要网开一面,适度而行,担心做事懈怠,就要时时想着善始善终,这是戒放纵;“虑壅蔽”、“惧谗邪”指虚心容纳下边的意见,严格要求自己而疏远斥退那些坏人,这是戒小人;“思所加”、“罚所及”指不要因个人的情绪变化而谬加奖赏或滥施刑罚,这是戒赏罚不公。
总结“十思”,发扬“九德”,选拔人才,文武并用,则人君就不必劳神苦思,而可垂拱而治了。
第五次,品味,涵泳。本文语言简约,整散结合。整句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散句意到笔随,笔力雄健,酣畅淋漓,需要用心品味。同时对“十思”的内容要细细领悟,这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美德,差不多每句都有现实教育意义。特别是“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些句子对每个人的修身养性都极有启发,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
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
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让学生从文章中找一个句子作为自勉的话,或者作为赠言送给别人,你会摘哪一句 戒奢以俭,谦冲自牧 根固本长,泉浚流远
第六次,熟读,背诵。背诵时能将以上理解兼收并蓄,背出意蕴,背出情感,也背出自己的理解,获得心灵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第四篇:论秦汉时期法疏亦密观点[范文]
论秦汉时期“法密亦疏”的观点及其启示
2012级历史学一班 学号 201232(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论文摘要 秦汉时期法律制定日趋严密,统治者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管制人民,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统治。但现实情况下,法律条文规定的越细,官员操作的空间越大;死刑条文越复杂,贿赂就会越明显。由此可见,字面上的法律未必能落实下去,没有制度的约束,要靠执法的人做到是很难的。因此,便产生了“法密亦疏”的观点,引起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在此观点的基础上挖掘其内涵,以史为鉴,服务于当代。
关键词 法密亦疏 秦汉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法制建设 目录 一 秦汉时期法律严密的历史背景;
二 “法密亦疏”的历史事实依据及其影响;
三 “法密亦疏”对当代的启示。
引言 “法密亦疏”的观点在王夫之的名作《读通鉴论》卷一•二世〈六〉篇中提到过,但当代对这一观点的研究不够深入,更多地侧重于“法当密,亦不能疏”的说教,并没有深入了解“法密亦疏”的内涵,更不知道“法密亦疏”与“法密不疏”层层递进的关系,从而也没从根本上解决执法必严的问题。本论文将为史学及法学研究者提供关于“法密亦疏”观点的由来,并从史学的角度为当代法制建设提出一些个人之见。
正文 一 秦汉时期法律严密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1]由此可以得知,当时秦国认为周王朝所采用的封邦建国制度造成了春秋战国时的**,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诸侯王“或朝或否”、“以自为纪”,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当时秦朝在此前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的基础上达到了“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2]的局面,使其国力强盛,在众多措施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为田开阡陌封疆”,这一措施标志着封建土地私有制为政府所承认,加速了秦政权向封建王朝的转变,这就为秦王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提供了经济基础,为了保护统治阶级本身的利益,秦朝统治者必须制定严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巩固统治的方向前进。
从理论角度上来说,秦朝统治者推崇法家的思想,法家思想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而闻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在秦夺得政权之后,必然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法家思想,制定严密的法律也就不足为奇。秦朝灭亡之后,汉高祖建立西汉,尽管刘邦君臣煽动天下对秦朝和秦始皇的无限仇恨,但他在法律的有关统治策略上,不但没有完全抛弃秦朝旧制——“秦制”,相反,他在立法中直接继承和吸收了大量的秦朝法律的内容,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法律制度,这就是后人所讲的“汉承秦制”。汉朝初定天下时,汉高祖就命令萧何起草制定《汉律》。起草共有九章,这就是著名的《九章律》,它包括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加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
二 “法密亦疏”的历史事实依据及其影响
“项梁有栎阳逮,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而事得免”。[3]从中可得知,司马欣在担任栎阳狱掾的时候,有恩于项梁。司马欣似乎才能有限,但被项羽封为塞王,当刘邦率军平定三秦时,他未作多少抵抗即投降;在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大败时,他又叛投了项羽;当韩信去攻打齐国时,项羽派他随大将龙且救齐,结果龙且被韩信击败杀死,司马欣自杀。如此看来,似乎他被封王,更多是项羽要报恩而非源于他的能力。[4] “其他请托公行、货赂相属,而不见于史者,不知几凡也” [5],说的就是请托和行贿受贿盛行。但司马欣只是一个类似于今天的陪审员身份,官职不能算高,收到书信就可以替别人脱罪。那么对他地位更高,权利更重的人,你如何去控制他不去贪赃枉法呢?所以说,法律条文规定的越细,官员可操纵的空间就越大;死刑条文越复杂,贿赂就会越明显。既然可以通过巧立名目来使人逃避刑罚,那么皇帝的权利就被转移到了小小的陪审员手中了。
西汉末年,“南阳诸刘屡杀人,而王莽不能问”也是因为“法密吏重有以蔽之也”。王莽身居朝廷要职,对于南阳的刘氏,却没有任何办法处理。一方面反映出汉代法律的较为规范化,但更多地则反映出下层官吏玩弄手中的权力。不仅是秦汉时期,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人治的环境下,这种现象很普遍。清代散文家方苞在其文章中提到过“凡死刑狱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6]等等例子,都是低级官吏操纵手中权力的典例。因此,法律越严密,下层官吏手中的权力越大,“宽斯严,简斯定” [7],此严彼松,但条文之间的差异却不大,那么就下层小吏可以涂改来混淆。由此一来,完全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本来意愿,反倒对政治造成了意外的影响。
三 “法密亦疏”对当代的启示
柏杨说过,中国人很有道德,但都在纸上。封建统治者在制定法律之时,并没有考虑到人治社会这一基本事实。古代中国的人治环境,法律常常不过是具文而已。统治者希望依靠各级官吏来管理民众,但没有想到,正是这些下级官吏滥用手中的权力,大开私家之门。
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格雷则提醒,人们“应该在法律渊源的基础上,而不是在自己喜怒哀乐的基础上,来决定法律规则是什么。”[8]上行下效。事实上,就像前面说的,封建时期的下级官吏们正是根据自己的喜怒哀乐来随意解释法律(尽管法律已经成文)。由此,不难得出“法律严密在一定条件下并非好事”的结果。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传统的人治治理模式,始终摆脱不了一个问题:谁来监督执法者?下层官吏本身作为执法者,任意对执法行为打折扣,违背了法律的权威性,封建统治者注意到了法律的规范,却忽视了人治社会这一本质事实,没要想到人事作用在执法过程中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随之而来的是法律建设的高潮。尽管我国法律制定日益完善,但是这其中出现的问题仍是值得思考,以前重庆市委书记***为例,“***在王立军事件和薄谷开来涉嫌故意杀人案件中的错误和责任,且在上述两起案件(事件)调查和复查过程中还发现了***的其他违纪线索,中央决定,停止***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并由中央纪委对其立案检查。”[9]***作为政府部门的高官,不但不以身作则,贯彻法律,竟然还出现了践踏法制的种种恶行。一方面,***犯罪行为隐秘;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对执法者的必要监督。由于没有看到这一方面的作用,使我们在制定法律时把过多希望寄托于执法者对自身的道德约束上。
我们现今如何做到对执法者的监督呢?“随着形势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也不断提高,所以立法工作必须加强,不能削弱。进一步加强监督是今后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同时,要更加发挥我们人大代表的作用,完善落实代表服务的保障机制,加强深入基层调研,加强对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询问和质问,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进我国民主法制更加完善,真正化解各种矛盾,促进社会和谐。”[10]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的政体优势,发挥各级人大和人民群众的作用,逐步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法密”却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结语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法制建设史深远而长久,但法制建设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很大程度上还是“法密亦疏”的缘故,在当代社会,法律建设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如何避免出现古代法制建设的畸形发展,是我们应该着重注意的问题。因此,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执法者的监督。
注释 [1]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秦始皇本纪〈史记〉节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2]司马迁(西汉):《史记商君列传》。
[3]王夫之(清):《读通鉴论〈上册〉》卷一•二世〈六〉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七页。
[4]http://hi.baidu.com/trueailei/item/0ea2e70c0b681ccc90571805来源。
[5] 王夫之(清):《读通鉴论〈上册〉》卷一•二世〈六〉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七页。[6]方苞(清):《狱中杂记》。
[7] 王夫之(清):《读通鉴论〈上册〉》卷一•二世〈六〉篇,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七页。
[8] 刘星,《西方法律思想导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9]http://《燕京都市报数字报》。
参考文献
1、张未然著:《神仙世界与法律原则——法律人读<西游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吕思勉著:《秦汉史》,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9年版。
第五篇:二、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魏征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2、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3、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
4、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教学设想】
1、教学时首先了解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
2、诵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体会本文华美流畅的语言及“居安思危”的思想。
3、背诵全文,归纳词义,落实练习。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特点。
2、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教学步骤】
开场白:一个新的政权建立之初它面临的主要是什么问题?实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当这个政权巩固之后,出现了“太平盛世”,它是不是就没什么问题了呢?如果有问题,那将是哪些问题 呢?让我们看看魏征在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章吧。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二、通读全文,正音。
1、注意读音
求木之长(cháng)浚(jùn)源 塞(sâ)源 载(zài)舟 壅(yōng)蔽 谬(miù)赏
2、对照注释,朗读课文,争取比较流畅地读下来。
3、检查朗读情况。单个读,齐读。也可范读。
三、了解每段段意。
第一段:以“固本浚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核心是“正己安人”。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一、二段,背诵第一、二段。
二、辨析词义,归纳义项。【教学步骤】
一、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二、翻译并分析第一段。
1、论点的提出:非开门见山,而是用两个比喻引出要论述的问题。这样写可以使深奥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易于让人接受。
2、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先正面论述“固本”才能“木长”,“浚源”才能“流长”,“德厚”才能“国安”;再从反面论述,反之,国不能安。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可就下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还是一种陋习?)
三、背诵第一段。
四、翻译并分析第二段
1、总结历史经验,表明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
2、创业艰难,易得人心;守成容易“傲物”,使人离心离德。
3、人民的力量是可怕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不能懈怠。
五、背诵第二段。
六、作业 “练习”
(二)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
一、翻译并分析第三段。
二、找出本课的成语,通过做课后练习,掌握有关的文言词语的意思。
三、背诵、默写全文。【教学步骤】
一、检查一、二段的背诵。
二、翻译并分析第三段。
三、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
明确: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三、背诵第三段。
四、写作特点。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五、从课文中找出几条成语,体会它们的表达作用。居安思危 载舟覆舟 择善而从(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善始善终)垂拱而治
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思考题:
1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第三段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一注释
自戒:自我克制乐:意动用法 纳下:采纳臣下意见正身:端正自己的品德恶:形容词作名词 ,奸恶小人能:动词作名词 二简析:
1提出“十思”的内容: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不纵欲(第5条),要勤勉(第6条),要虚心纳下,正身黜恶(第7、8条)应赏罚有度(第9、10条)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其能,垂拱而治.思考题: 1“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 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3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总结:
1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请你谈谈,魏征说的“十思”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答:(略)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 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 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 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 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 一镜矣!” 作业 1熟读并背诵
2结合自己的见闻,谈谈学习“十思” 的现实意义。3找出本文中有活用现象的词语,并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