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3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时间:2019-05-15 07:42: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3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3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3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4学时)

(前1046——前771年)

教学目的: 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更加完备,社会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要着重了解西周的建立和巩固及其灭亡,掌握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重大历史事件。重点掌握西周国家机构的内容和实质,理解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综合了解夏商周的文化发展。

教学重点:武王伐纣、国人暴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西周的经济文化。

教学难点:西周时期的几项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一、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

1、周人的兴起

周族是西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弃的传说,说明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不再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公刘迁豳,发展农业,周族开始兴旺起来。公刘下传九世,古公亶父迁至周原,《诗经·鲁颂·閟宫》:“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古公迁岐,避狄迁到岐山之下的周原,才有了周族的名称,建造都邑宗庙,设官分职,建立军队,驱除夷狄。翦商事业实际上是以古公亶父开始的,而周原便是周人翦商的基地。

季历兴周,驱逐戎狄,商王文丁杀季历。

文王姬昌继位后,北逐猃狁,灭密,建毕邑,灭察国,建丰邑(今西安西南),调和阶级矛盾,巩固奴隶制,礼贤下士,调解虞、苗争田,三分天下有其二,臣服于商。

2、武王伐纣――西周王朝的建立

修建镐京,大会孟津,牧野之战只一天就灭商,因而商朝的主力未受根本打击,各种力量依然完整,只是表面上臣服于周。封纣子武庚于殷,以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

3、周公东征

商亡,武王回师镐京,正式建立了西周王朝。武王在灭商后的第二年病死,其子成王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摄政,引起了“三监”(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的不满,周公旦东征,平三监之乱。

二、周初大分封和宗法制、井田制的趋于完备

1、营建雒邑

周武王灭商后考虑如何巩固统治,因为周人的发源地在西方,势力和基地在西方,如何统治新得到的东方,是考虑的一件大事。东部作为天下之中,更是诸侯朝会、四方入贡的重要中心,对加强周王室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周初分封

分封,就是周天子把自己的子弟、亲戚、大臣或古代先王圣贤的后裔等,分别授予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去建立统治据点,以拱卫周王室。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封建,就是封邦建国。

分封的大国:

霍叔—-卫

微子启—-宋

伯禽—-鲁

姜太公—-齐

叔虞—-唐(晋)召公奭 —-燕

江汉诸姬

西周初年的分封,一方面加强了周王室对国土的控制力量,从而建立起一个幅员空前辽阔的王朝,表现了周代王权统治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发展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开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国势力的发展,又使王权遭到削弱,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形成了一些强大的地区性中心,到了春秋时期,终于演成了诸侯割据、列国分争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

3、宗法 宗法就是宗族之法或宗庙之法。周王是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宗法的主要内容: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宗法的主要形式: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名有分亲,皆有等衰。即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采邑给亲属,大夫亦以大夫之宗室子弟为之,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使族权与政权合一。

宗法制基本信条:尊祖、敬宗。尊祖,尊奉共同的祖先,表现在祭祀上,祭祀祖先的特权掌握在宗子手中,庶子不能祭祖,他们对于祖先的尊敬,就要通过服从宗子,即敬宗而体现出来。敬宗,是尊祖的表现,尊祖则是必须敬宗。周王室是全国最大的大宗,宗统与君统的结合,以族权强化君权,从而加强了周天子以至各级奴隶主的统治。

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宗法制的实质:为确立和维持贵族的严格等级制度,是为其实质。目的是加强对人民的政治统治,使大家族和国家机器结成一体。

宗法制的作用: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的重要手段。

4、西周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周代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基本的土地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部分,与宗法制、分封制密切相连,在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内容和特征如下:

A、土地的所有权,为国家所有。周王是最高的所有者。“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又有最高的权力,这又形成了“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层层封给诸侯、卿大夫等各级贵族,就是把土地使用权赋与他们,既然是赐与,也就有权收回。各级贵族各自成为所受分地的实际占有者。他们世世相承,役使奴隶耕作,形成层层相属大小不等、比较稳定的经济单位。但不允许买卖土地,“田里不鬻”。

井田制有两层用意:①对诸侯和百官来说是作为俸禄的等级单位。②对于直接耕种者来说是作为检验勤惰的计算单位。有一定的面积,两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标准。

B、井田的区划,一夫受田百亩是通行的标准。一夫为一百亩,是当时一个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标准,若干个百亩组成一井,九井为一田,面积为一平方里。十井称为一成,百井为一同,同以上还有终、封、畿等单位,均以十进制递增。井田与井田之间,有着纵横交错的径、略、濠、道、路等田腠路径,以及甽、函、沟、淮、浇等大小的灌溉沟渠。这种由许多豆腐干块组成的田地,形状很象汉字的“井”,故称“井田”。

C、保留着定期分配份地的遗风。土地有不易之田,一易之田,再易之田。换土易居,爱田易居。

D、百亩而彻的贡税征收,贡税年为十一。

E、井田制是建立在农村公社――邑、里上面,邑是基本单位,西周时奴隶主贵族封赐土地,都是以邑、里为计算单位,所以邑、里也就成为奴隶主贵族计算财产的单位。

耕作井田的农民,称为庶人或庶民。

三、国家机器的强化

1、周王朝的统治机构:

周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又称师保。

六卿:师保一般兼领冢宰,为最高执政官,率领众多卿士,组成庞大的卿士寮,总揽朝延朝务,卿士寮包括六师:三左三右。三左:太史,掌王的册命及祭典;太祝,掌祭祀祷;太卜,掌卜筮。三右:太宰,掌王室奴隶和财务;太宗,掌贵族事务;太士,掌司法。

诸有司:司徒、司寇、司马、司空,此为比较高级的政务官,一有战事,又是重要的统兵官。他们有很多的僚属,分管各项具体事务,由中下级贵族担任,构成相当庞大的统治机构。

官司之守,分掌各项具体事务。

世官世禄:大小官职,有很多是世代相承的,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如周公、召公。诸侯国大都给周室设立相应的官职,有些诸侯则兼任为王室卿士,但诸侯国的官职等级都比中央官制等级低。

2、军队、刑罚和礼乐

A、军队:中央有西六师,成周八师(殷八师)。诸侯国也有,大国不过三军,小国一军,每师二千五百人,军队最高指挥权属于周天子,重要的长官也由周天子任命。

军队的编制:官职有师氏、亚、旅、千夫长、百夫长等,作战时以车战为主。军事组织与社会组织统一,平时进行生产,战时武装作战,形成“兵农合一”。B、刑罚:夏有《禹刑》,殷有《汤刑》,周有《九刑》。周穆王时命吕侯制定《吕刑》,有五刑:墨、劓、非、宫、大解,此外还有鞭、流、赎、扑四刑,五刑律条三千,刑罚是维护统治的工具,是专为平民而设置的,而贵族则多不受其约束,如有了罪,也可用赎刑,即缴纳一定数量的罚金而免刑。

C、礼乐:“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虽不能绝对化,但在周代的确是成立的。礼,内容复杂,总起来说是人们行动的准则;仪,则是各种礼节的仪式。礼是仪的内容。实行礼制时,必须有乐舞相配合,乐舞随不同的礼,而演出不同的与礼相合的乐。周公制礼作乐,体现了当时的时代文明,反映了西周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

3、对诸侯控制的加强

A、因亲疏、远近不同而划分为五服:甸、侯、宾、要、荒服。五服:可以视为行政区划,政治地理。

B、诸侯国的机构设置同于王室,而小其规模,降其等级,各项制度(如鼎、隧、旗鼓、服饰)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C、诸侯义务,王室权威:朝见,交纳贡赋和贡税,贡献礼物。周王可以调动军队,诸侯另提供劳役、助祭义务。周王可以另立国君,乃至废除封地。

D、各地发展不平衡性。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

A、农业工具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应用,比石、骨、蚌之类的工具效率高多了,农业生产中青铜工具的使用比夏商更为普遍。可能有了铁制农具。推断西周初年已有了铁矿的冶炼和铁器的使用。

B、耕作技术的改进。由原来的抛荒制发展到休耕制――三圃制,菑――休耕不初耕的土地,新――休耕以后新耕二年的田,畬――休耕后连续耕种了三年的土地。

C、田间管理技术的进步,深耕、熟耘、壅土。农作物品种和数量都有增加。

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A、工商食官(靠官府给的粮食来生活):手工业垄断在奴隶主国家手中,手工业工人是公家的奴隶,设置众多的官吏去监督他们从事生产,司空是最高的官,有工正、陶正等。

B、西周青铜器铸造业的分布地区,已大大超过商朝,数量大大增加,反映了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的技术。技术提高,用一模翻制数范,有了焊接技术。类型由酒器多变为礼器,兵器增加。纹饰从繁趋简,显得更加精巧实用,器型由厚重变为轻薄,铭文增多。《毛公鼎》有497字,《史墙盘》有280余字。

C、制陶业的进步,表现在原始瓷器的烧制方面,有陶器上施有青色、黄绿色釉,人称“原始青瓷。”

建筑上用瓦,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有仰瓦、复瓦、瓦当。纺织业发展,有蚕丝、麻、葛。

制骨、琢玉、车轴和漆器等手工业部门比商代也有所发展,表现了西周手工业高度的工艺水平。

三、西周商业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西周的商业交换和货币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当时社会、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门。

有了固定交易地方—-市,专职官吏-—质人,负责监督交易的进行,负责双方需要订立契约,由质人负责主持和颁发。

民间贸易,以物易物。

货币职能进一步发展,货币除天然贝外,还有玉贝、石贝、骨贝、陶贝。贝有价值尺度的作用。铜也作为货币使用。以朋为计算单位,五贝为一串,合两串为一朋。

第三节

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的加剧和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中期社会危机的加剧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尖锐化

西周经历了周文、武的创建时期,成、康的发展兴盛时期,到了周昭、穆时,就进入了社会矛盾日趋深化的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不但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力量,而且使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国家从此走向了衰落的阶段。

其表现在统治阶级内部,就是发生了比较急剧的升降起伏现象。有些趋于衰败的旧贵族,为了维持生计,往往将自己的田地出租或者作价转让给一些新的暴发户。这样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诉讼纠纷,直接冲击着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并造成了社会和政治上的许多混乱现象。

2、与周边各部矛盾的加剧

西周时,周边各族的社会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随着各地区各族经济的发展,它们与周王室的矛盾逐渐加剧,不断发生军事冲突。

南方—-荆楚。西周中期,楚国尚未十分强大,并没有形成对西周的严重威胁。周初,注意力在东方,周昭王时转移到南方。昭公十六年,南征取得了胜利,很多参加者获得了很多赏赐,铸成了很多青铜器。十八年末到十九年九月,周昭王率六师南征,祭公随王同行,在汉水之滨,周六师不战自溃,全军覆没,周昭王死于汉水之中。

西北—-犬戎。周族发祥于西土,曾与戎狄杂错相居,对西方各族有着更多的了解和交往,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咸阳间),地近西域,邻近西戎,有些戎族参加了武王伐纣战争,很多民族,与周有朝贡关系。但也有的叛服不常,因为犬戎(即猃狁的前身),不及时朝贡,周穆王西征,俘获了犬戎的五王,又得到了四白鹿、四白狼,并把俘获的犬戎迁到内地,安置在太原(今甘肃平凉,一说为陕晋北邻的高原地区),周穆王在军事上胜利了,但在政治上失败了,从此,荒服不至,断绝了与周王朝的关系,使得周与西方诸侯冲突更为严重。

东南—-徐奄。东方地区所聚居的主要有淮、徐、舒等族,他们曾在周公东征后归服于周王朝,但到周穆王时,东方夷人势力又有所发展,出现了徐夷僭号的情况。

3、人民群众的反抗竞争

西周时的社会矛盾,不仅表现为统治阶级内部和周边各都。而且也存在于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之间。表现形式,是国、都与鄙、野的差异和对立。人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奴隶逃亡。

何兹全认为:周人住在国中为国人,商人住在野中为野人。国人主要的是贵族以外的周族自由平民。

二、西周王朝的衰亡

1、厉王荣典

周厉王姬胡,谥号为厉,周夷王之子。周夷王下堂而见诸侯,放下至高无上的天子的架子总算保住了周王朝的权威,得到各诸侯的拥护。周厉王继位之后,安抚诸侯、贵族,拉拢赏赐,稳定了政局,逐步改变了王权衰微的状况,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了支持这支军队,周厉王听从了大臣荣夷公所献的专利计策。所谓专利,就是把原始公有的山川林泽和贵族占有的一部分山林田牧收归国王所有,垄断其收益,不准平民大众随便到山林河湖里去采樵渔猎。这种方法虽有利于增加朝廷财政收入,但违背了人们行之已久的习惯,不便于贵族和平民,因此被称为厉王荣典。

2、国人暴动

厉王的专利政策,使周王室与社会各阶层处在了尖锐对立的矛盾之中,激起了国人的反抗。所谓国人,就是指居住在“国中”的群众,其中平民为主。这些平民,多数是各级贵族的疏远宗族成员。他们虽然具有自由民的身份,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要依附于贵族,他们与各级贵族既有联系,有些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也纷纷下降到或接近于平民,也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百工、商贾以及其他一些属于社会下层的群众,也属于国人阶层。周厉王的专利政策,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为国人带来了灾难,出现了国人谤王的情况,周厉王用卫巫监谤,国人只得道路以目。于此同时,戎狄攻周,打到了犬丘,杀害了秦仲之族,周军讨伐不胜而归。周厉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参加者有国人,还有工匠等揭杆而起,冲向王宫。周厉王一看大势已去,只得狼狈地逃出镐京,渡过黄河,一直逃奔到彘地(今山西霍县)。国人暴动,不仅赶走了周厉王,而且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加速了它的崩溃。

3、共和行政:

厉王逃走后,宗周一片混乱,于是由召公、周公临时主持政事,收拾残局,号称共和行政。此外还有: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4、宣王中兴

周宣王名静,周厉王之子,继位之后,革新政治,变革制度,任贤使能,以召公为辅佐,起用尹吉甫、樊侯仲山甫、南仲、方叔、申伯、程伯休父等贤臣良将,效法周文、武、成、康先王,励精图治,力挽周王朝的颓败之势,南征北战,打退了蛮夷戎狄的进攻,再振周王室的雄风,诸侯又朝周,史称宣王中兴。

南征淮夷:淮夷,是生活在江淮地区的夷族,曾与周有政治、经济方面的联系。周厉王时,曾侵扰周边,周军征伐不胜而回。周宣王时,命召公统军出征,并调太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卿士南仲等率师南征,平定了淮夷反抗。

北伐猃狁:猃狁离周王朝京师较近,威胁尤大。周宣王命南仲筑城朔方,又命尹吉甫率师出征。终于解除了猃狁的威胁。

征伐荆蛮:周宣王令方叔率师讨伐对周形成威胁的荆蛮。《诗经·小雅·采芑》记载了其情况,暂时地遏制了荆楚的发展势头,稳定了周对南方的各方国的统治。

出击西戎:西方的戎族,也即是猃狁,分支众多,势力雄厚,周宣王召秦仲之子庄公兄弟五人,拨给七千名士兵,让他们继续征讨西戎,终于迫使西戎退却,扭转了一贯失败的战局。这既解除了西方戎狄对周的威胁,也为秦国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

征伐徐方:徐方,是淮夷中的一支,位处在淮水之北,叛而不归顺王室,周宣王亲自率军出征徐方。

5、宣王改革

不籍千亩:周宣王时,旧制度千孔百疮,面临着严重危机,前面我们说过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农民自己耕种的土地,公田要靠借助民力来耕种,所以又称为“藉田”,在藉田上举行始耕典礼,为藉礼。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民所种私田上的收入,就能维持生活了,对于耕种公田也没有什么兴趣了,造成了公田的荒芜。周宣王继位之后,就宣布不籍千亩,即不再举行藉田礼就是不再干涉老百姓种公田事,这样实际上打破了公田与私田的界限,改变了借民力助耕公田以事宗庙,且以劝率天下,使务农的办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开启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赋税制度变革的先河。

料民太原:由于奴隶逃亡,户口流离,直接由周王室和奴隶主掌握的劳动力和士兵越来越少,所以在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周宣王不得不料民于太原。所谓“料民”,料,数也。也就是由国家清点户口、人数,搜捕逃亡的奴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此事开启了各国各朝由政府清查户口的先河,但也标志着社会危机的演化。

6、幽王亡周

周宣王死后,其子宫涅继位,是为周幽王。宗周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天灾人祸,纷纷而至,但周幽王不但没有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以满足其奢侈无度的享受。任用贪财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士,政治更为黑暗,激起了国人更强烈的不满。幽王宠爱妃子褒姒,烽火以戏诸侯。昏庸残暴。

在王位继承问题上,胡作非为,废申后立褒姒为王后,同时把已立为太子的申后的儿子宜臼废去,改令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遭到大臣的反对,但还一意孤行。又出兵伐申国,申侯忍无可忍,在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联合各国和西方的犬戎,举兵进攻宗周,幽王和太子伯服被杀死,褒姒被俘虏而去。

幽王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在申国拥立太子宜臼为平王,同时虢公翰又于携地立周王子余臣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这时,晋、卫、秦、郑等国联兵讨平了犬戎之乱,但关中破坏,镐京残破,于是第二年(前770年),晋、郑、卫、秦等以武力护送平王东迁雒邑,史称东周,到此西周灭亡。

西周从武王伐纣到平王东迁,历经十二个君主,约280余年。

第四节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

夏、商、周时期,文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夏朝年代久远,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都很有限,目前学术界尚未弄清夏文化的全貌。从现有资料来看,夏代已经产生天文历法,并有《夏书》等典籍,但详细情况不得而知。

商代文化内容丰富。在文字方面就有甲骨文、陶文、玉石文、金文等,其中甲骨文最为重要。甲骨文以象形为主,内容多是占卜的记录,还有记事刻辞,是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依据。汉字的基本结构“六书”均已具备。此外,还有大量的文献典籍,史书中有“唯殷先人,有册有典”的记载。商代十分重视对天象的观测,并注意记载日食月食,历法置闰,“归余于终”,称作十三月。此外,商代原始宗教也相当盛行。史载“殷人善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殷国之际的政治大变动,以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西周时期在文化方面成就颇多,无论是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还是数学、天文、音乐、文学等都是如此。

一、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殷人迷信上帝、鬼神,殷王事无大小,无不占卜,这在甲骨卜辞里表现得非常明显。周人也相信天命,也占卜,但他们不象殷人那样迷信天命。殷人主要讲帝、上帝,周人主要讲天、天命。殷人的帝往往包含着祖先神,与至高无上的上帝合二为一;周人的天为至上神,以祖先配天。

这种敬天保民明德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春秋时代,季梁讲:“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改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史嚣讲:“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荀子讲:“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

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A、五行:五,指五物,行,指运动。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尚书·洪范》通过武王和箕子的对话,讲五行,水性润下,火性上炎,木可曲直,金可复等,土宜生产庄稼,这是从表面现象去说明五种各自的属性。不过,他们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即由这五种基本物质元素组成,是一种解释世界生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

B、八封与阴阳。传说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时,曾演《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现存《周易》一书中的《易经》,是古代占卜的记录。八卦的根本是阴阳,它们互相交感而产生天地万物。这种把天地万物产生的总根源归于阴阳二气的观点,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认识。八卦中的每两卦均互相对立,从对立中演变为六十四卦,以此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多样性。阴阳是最根本对立的双方,它们之间不断处于相互消长与转化的状态中。这种把事物的发展变化归结为对立双方向矛盾运动的观点,包含着辩证法的思想。

阴阳与五行,在战国前两者没有联系,战国中期之后渐渐合流,董仲舒时将两个合二为一。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代)

礼、乐、诗、书、易、春秋(汉朝)天文:观象授时,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日食观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当为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是我国最早的一次有确实日期的日食记录,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记录。

周公测景(影)台:利用表,高八尺,圭是与表垂直相连的座子,规定二至、二分。地图的测制。

医学发展,有了内科、外科、兽医的分科。

四、文字、文献

文字方面,西周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代出土的器物多、铭文的篇幅变长。青铜器上出现铭文,现有最早的例子是商代中期,但有字的器数不多,文字也仅有两三个。晚期的铭文只记器主的族氏或名字,最多的未超过五十字,其字体、文例都接近甲骨文。西周前期继承商代传统,行款排列整齐,字体没有波折,笔划起迄相配如一,铭文逐渐加长。西周中晚期(穆王到幽王),铭文多长篇,毛公鼎497字,现为台湾省收藏。

青铜铭文,不仅对古文字研究有用,而且所记录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与研究古史有关的是:①分封,如颂鼎;②纪念器主的功绩;③赏赐;④战争;武王伐商《利簋》;⑤祭祀;⑥土地制度,卫盉证明土地可转让,⑦法律;⑧嫁女的媵器;⑨箴戒。这些铭文,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丰富了关于周代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可以补证古文献的遗漏缺误,可以证实文献的真实性。

不少西周铜器铭文记有铸器或有关事件的时间,最完整的方式包括年、月、日相、日4项,有60多例,可以确定时间,可以推断王在位时间。

文献:西周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史料传下来的朝代,当时有很多史官,负责纪录统治者言论和事迹。周代当时编成的史料必然不少,但流传到现在的典型文献是《尚书》中的《周书》部分和《逸周书》七十一篇,这两种书内也掺杂有后人编撰的材料。许多长篇的青铜铭文,也可以说是保持了历史面目的《尚书》篇章。

五、文学艺术

《诗》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前后大约近五百年,社会上流传诗歌的汇编,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传说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选编才成为现存的样子。收有两周诗三百多篇,因此又称三百篇,当时称为诗,因汉朝人设经学博士,才被尊为《诗经》。其主要内容是风、雅、颂,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于研究历史来说,以诗证史;对于文学来说,可以指以史证诗。在当时,都是很多人都会唱的,与歌舞配在一起,到晋武帝秦始三年,才使《诗经》古谱丧失。

西周音乐的发展,乐器种类增多,金(编钟、鎛)、石(编磬)、丝(琴、瑟)、竹(笛、箫)、瓠(笙、竽)、革(鼓)、土(陶埙)、木(柷圉)等大多齐备。音乐理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节。后来发展为十二律,分为六律六吕,由此形成我国传统的律吕学。

参考书目

1、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商务印书馆1958年。

3、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科学出版社1958年。

4、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解》科学出版社1957年。

5、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

6、殷涤非《商周考古简编》黄山书社1987年

7、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8、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1990年

9、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 思考题:

1、论述西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容与实质。

2、西周时期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3、国人暴动的原因及作用如何?

4、略述西周敬天保民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思想内容。

第二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导言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理解历史的含义,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范围,把握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意义,了解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资料及学习方法,了解中国古代史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范围,把握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资料及学习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历史的含义。

教学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范围及特点。

(一)历史的含义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文明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国有着从古至今不中断的历史记载,中国的古代文化被称为史官文化。

在中国的甲骨文、金文中就有史字,多是和御史、小史等职掌在一起,那多是史官,后来有了春秋、《史记》等史书,有司马迁等史学家。我们经常说的二十四史、古代史等,只能算是人们写的中国古代史时期的历史,并不能说他们写的这些历史的书,就是历史本身。在习惯上,也称这些历史记载为历史的。这是因为历史的,是一个形容词,因用的时间、地点不同,意义相异,有过去的、可记忆的、卓著可传后世的、学术上考察事物的方法等。

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现实是活动着的历史,人类历史活动本身有实在的事实,有历史的事实。所谓历史的事实,便是解释中的事实,解释是活动的,是含有进步性的,所以历史的事实也是活的,含有进步性的。只有充分的纪录,不算历史的真实,必须有充分的解释,才算是历史的真实。历史的真实,有二种意义,一是说,曾经经历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二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释是正确的。前者变动比较小,后者则是时时变动的,因此历史是古老的而又是年轻的。一个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化,人们对历史的解释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是当代人对历史认识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生活。换句话说,历史是社会的变革,再换句话说,历史是不断发展中的人生及其产物的文化。历史,是人类群体的记忆和回忆,是民族的记忆。历史是油画,需要有一定的距离。

我们的开设的中国古代史,便是从远古到1840年的历史记录,并且记录的仅仅是历史的大致轮廓。学习本课的目的,就是使大家掌握中国古代史的系统知识,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古代历史的具体问题,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学会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的理论和方法。了解整体事实,寻找它的真实确切的根据;理解事实,寻找发展进步的规律。

(二)中国古代史的内容范围及特点

中国古代史讲述我国远古人类起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始于170多万年前,止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史学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线划在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虽有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战国封建说较为流行,以公元前476年为界。这种划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把春秋战国划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把清朝后期排除在古代史之外。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仍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流行的分期方法来处理问题的,但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将春秋战国视为一个整体,并将涉及清代后期的若干问题。

在具体时段相关章节中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一体多元、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2)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发展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背景、原因;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杰出贡献及其与人民大众的关系;(3)历代国家行政制度、施政方式与措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消长以及处理经验。(4)历代关于农业、工商业的基本政策、管理方式和实际效果。(5)历代国家的人才培养、教育体制以及官吏选拔制度。(6)历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处理及经验。(7)历代文化思想和社会生活状况。

中国古代史的主要特点: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的历史发展有自身的基本规律,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期的特点;中国古代经济成就辉煌,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资料

1、口耳相传的口头史

早期的历史主要以口耳相传为主,其内容往往是一些给当时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现象,或者对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的事件,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日益神化。

特点:为了加深印象,不自觉地将重大事件与自然现象相联,记忆不可靠,特别是对一些罕见的自然现象或者心目中的伟人,记忆会不断的重复、想象和夸大。

神话都是史实与虚构相交织的,但也反映了一部分当时的历史真相。在母系社会的残留期,人们往往知母不知父,先秦这种情况很普遍,史书中经常可以见到此类记载。《周本纪》记载西周始祖后稷的母亲,就是在野外踩到了巨人的脚印才怀孕的。但是后世将此视为不光彩,所以后世帝王就不再制造此类神话了。所以对神话要去伪存真,加以考察其中的历史痕迹,考究伪说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结绳记事:口耳相传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不断的加以改编,所以古人在遇到他们认为对于本人或者本部落非常重要的事情时,就会想一些其他的手段加以巩固记忆,这些方法就是将一些重要的数字或者事物的特征用某种相对固定的方法记录下来,这就产生了所谓的“结绳记事”

刻木:传为伏羲发明,《尚书序》“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

这种方式简单,很容易产生歧义和错误,下一代对符号的解读可能导致对历史的歪曲,绳结或木头的腐朽可能造成历史记忆的永远消失,但它比单纯的口耳相传已经是进步了。

2、符号与图画

上古文字产生之前,用抽象的符号记事,简便,但是不容易看懂。所以需要事先约定,后来慢慢演化成了文字。

图画和符号基本上是平行发展的,图画表达意思清楚,但第一是不容易操作,第二就是只能表现具体实在的形象,一些抽象的东西如感觉、心理等没办法表现。

长期保存下来的图画必须是将画画在稳定结实的材料上,并且颜色要不容易退色,符合条件的只有岩画,世界各地保存有不少的上古岩画,它们大多在人烟稀少、交通困难的地方,所以得免人为破坏。

在文字出现之后,图画的记事作用已经很小了,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但图画本身所具有的形象化的特点是文字无法取代的,所以在文字成为记载历史的主要手段之后,图画还是对历史记载起到了辅助作用。

一些写实性的图画直接就可以做史料。《清明上河图》 图画抽象成为地图。象形文字来源于具体的图形,先民最初的地理知识也是用具体的图形来传达的,而且一些文字本来就能够直接的表达它们所代表的地理内容。

雕塑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兵马俑

缺陷:真实性取决于作者的技法,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例如对神灵或者君主造像和画像时,就要掩饰其缺点,夸大甚至虚构其优点。更大的问题是,图画的真实性难以得到检验。

补充:照相技术的产生,图说历史与读图时代

3、文字历史

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的商朝。商人迷信,出征、渔猎、婚嫁、祭祀诸事都要占卜。将要占卜的内容刻在甲骨上,然后用火灼烧,根据烧后的裂纹形状来判断吉凶,所以甲骨文的内容一般都是占卜纪录,称为卜辞。到现在为止,出土并收集到的甲骨有10万多片,单子5000多个,经考释能大概了解其意义的有2000个左右。

有了文字,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的记事手段,以后才发展成一门科学。

上古的甲骨文、金文,随后的尺牍和缣帛,都由于材料原因,写字有限,所以古人记事字字计较,书面语言非常简约。

纸的发明促进了文字传播的发展,自此,不仅重要的史料得到记录,各种文书、档案、户籍的编制都成为可能。因此各种历史文存很可观。

纸的发明促进了史料和史书的大量产生,印刷术的发明使其得到了有效的流传。而且减少了传抄中产生的错误。

此外,金石碑刻、器物铭文中的史料等都是历史记录的重要方面。

文字出现以后,历史记载的方式就有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文字记录的史料对于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字记录对历史研究,也有它的局限性。我国的文字记录是繁富的,但相对于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来说,在数量上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其中还有许多记录是失实的。自古以来,人们一代接着一代地在历史长流中活动着,而人们的这些活动或经历则是不可计量的,事实上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因此,治史不能不依靠文献史料,但是也不能不以分析的态度对待它。

4、实物遗存与遗迹

最好的历史证据。

缺点:

一、保存至今的遗物和遗存都不可能是全部,也不是原貌。带有很大偶然性。

二、见物不见人。

要真正使遗迹遗物起作用,关键还是要复原当时的人在这些环境中的活动。

5、民间故事、小说戏剧、诗文著述中的另类历史

作品本身不是严格的历史著作或者史料,但其中包含某种历史信息,间接的反映了历史的内容。

三、中国古代史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中国古代史上起一百七八十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下迄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的清朝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每个历史阶段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民族、思想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与中国古代史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历史学概论》等。《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古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培养阅读古书的能力,适当接触一点原始资料,以加深对古史的理解。学好世界上古及中古史,了解中国以外的古代世界情况,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范围内学习,进行中外对照,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史。学习《历史学概论》,可以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史学理论与方法,从而提高他们对中国古代历史规律的认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进一步充实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及加强其对基础课的认识和理解,以本课程为中心,还有一批资料充实、深度适中的综合选修课,如《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文化史专题》、《宋史专题》、《宋代经济史》等断代史课程,还有《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城市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国古代目录学史》等专门史课程。这些选修课从不同方面补充,使得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富有启发性、广深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方法及意义

中国古代史作为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以内容丰富、资料浩繁、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历史悠久为基本特色的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首先学习中国古代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系统地阐述中国古代历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揭示中国古代史发展的规律,使所学的内容真正成为科学。本课程的组织充分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以朝代为纬,以专题为经的体系。教学方法不拘一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每个王朝的历史形成完整的印象,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线索,进而深入认识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重要问题,掌握中国古代重要人物的事迹和重要制度的内容,弄清重大事件的经过及其前因后果,弄清中国古代盛衰变化的过程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演进的基本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以帮助学生构筑必备的专业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历史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牢固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具体来说:(1)开阔眼界(2)重视变革(3)关注传统(4)强化理论

第三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13章 金、南宋(定稿)

第十三章 金、南宋(6学时)

教学目的:金朝建立后,陆续灭掉了辽和北宋,出现了金和南宋对峙的局面。学习这一阶段的历史,应重点掌握以下问题:女真族的兴起,金朝的建立和女真族的封建化,宋金的和战及对峙局面的形成,北方人民的抗金斗争和南宋抗战派的抗金活动,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教学重点:南宋与金的对立,以及“积贫”、“积弱”的宋朝社会特点在南宋的进一步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抗金活动的认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朝的建立与辽、北宋的灭亡

一、金朝的建立与辽朝的灭亡:

1、女真社会的发展:

女真族原名黑水靺鞨,八、九世纪时隶属于渤海国。辽灭渤海之后,为了削弱女真族的实力,把其中汉化较深的豪右(强宗大族)迁徙到辽阳以南,编入辽的户籍,称之为“熟女真”。未被迁徙的,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及长白山地区的女真人,不编入辽籍,称“生女真”。

生女真有72个部落,其中以完颜部最大。10世纪末、11世纪初,在阿骨打的祖先绥可为酋长时,定居在按出虎水畔,此时的完颜部通过与辽、高丽交换、购买兵甲,势力已很强大。

绥可之子石鲁及其子乌古乃时期,接受了辽朝“太师”即节度使的官职,通过武力对外征服,从长白山、图门江、雅兰河到黑龙江下游的五国部,均被其征服,完颜部已成为统一女真诸部的核心。

2、阿骨打领导的反辽斗争和金朝的建立:

辽朝在天祚帝统治的后期,由于天祚帝昏庸无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政治一片黑暗。在辽境内,阶级矛盾也异常尖锐。由于契丹贵族对生女真压迫剥削非常严重,激起生女真人的反抗。生女真各部团结在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的旗帜下,于1114年举兵反辽,1115年阿骨打称帝建元,正式建立金国,定都会宁府(黑龙江阿城县南面)。阿骨打就是金太祖。“猛安谋克”制度:1115年阿骨打称帝后,推行猛安谋克制度。对归附部落的首领,一律给以猛安或谋克的称号,对其部众则和女真部族战士一样进行军事编制,规定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由于实行了“壮者皆兵”即兵民合一的制度,谋克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在其管辖下的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应征出战。这样,不仅能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有较强的战斗力。

后天祚帝率大军亲征,结果十几万大军大败而归,金兵乘胜大举进攻,1116年攻占东京辽阳府,熟女真也逐渐归阿骨打统治。

看到辽朝屡战屡败,已现败亡之势,宋徽宗多次派人从登州(山东蓬莱)渡海与金商讨联合夹攻辽朝,1120年宋金间定立 “海上之盟”,收方约定:北宋和金从南北两面同时夹攻辽,金兵攻辽的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县南),攻取辽长城以北州县;宋兵攻辽的燕京析津府(北京)。灭辽以后,燕云诸州归宋;北宋原来每年给辽的银和绢如数给予金朝。

就在双方还在协商时,金兵攻占上京,辽朝的实力金兵已一清二楚。1122年,金兵相继攻占中京、西京。

“海上之盟”后,北宋也调兵遣将,准备北上夹击,但因国内爆发方腊起义而未果。1122年五月,童贯等人领十五万大军北上,企图收复燕京,却被辽军大败。十月,北宋军队再次向燕京进发,却又被辽军从燕京逐出,兵马损失惨重。而金兵看到北宋不能攻取燕京,于是自居庸关南下,不战而得燕京。

1125年,辽亡。

二、北宋的灭亡

1、收复燕云的交涉:北宋收回燕京及其所属的蓟(j天津蓟县)、景(河北遵化)、檀(北京密云)、顺(北京顺义)、涿(河北涿县)、易(河北易县)等六州。但北宋除了要把原来给辽的“岁币”五十万两匹银绢照数给金以外,还需每年另纳“燕京代税钱”一百万贯。

2、金军两次南侵和北宋的灭亡:1127年,北宋灭亡

第二节

宋金战争与绍兴和议

一、南宋的建立与南北军民的抗金斗争

(一)南宋的建立和李纲、宗泽领导的抗金斗争:

靖康二年(1127)五月一日,赵构正式即位,重建了宋王朝,史称“南宋”,是为宋高宗。南宋建立之初,起用主战派代表人物李纲。李纲提出罢和议,进行备战及改革政治,并要求严惩张邦昌等降金官吏。一方面推荐“声震河北”的张所为河北安抚使,宗泽为开封知府。宗泽到开封后,整顿社会秩序,修筑城楼等防御设备,招抚和改编抗金的义军,开封形势迅速好转,他就上书朝廷,请求宋高宗赶快回到开封。

黄潜善、汪伯彦及其党羽,竭力攻击李纲建议设置的抗金措施,宋高宗最终也以李纲建议“募兵、买马”,准备抗金是骚扰等罪名,将当政只有75天的李纲罢免。李纲罢官后,所有抗金措施,全部被废除。

这时,金朝再次准备南侵。九月初,宋高宗听说金兵南侵,也不问消息是否真实,立即准备南逃。十月初从南京(河南商丘)出发,月底逃到扬州。

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

金军虽然灭亡了北宋,但河北、河东地区的大部分地区还在宋朝军民手中,被金兵占领的只是一小部分。各地人民纷纷奋起抗击金兵的烧杀掳掠,河东地区的抗金义军非常活跃。人民纷纷参加红巾军,红巾军迅速成为南宋初年的一支著名的抗金义军。建炎元年(1127),宋将王彦北进失败,与士兵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在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坚持抗金,称八字军。后王彦奉宗泽令,率领一万余人南归,八字军主力遂成为南宋一支正规军,其他各部仍在当地继续抗击金军。

这些起义军虽然大大牵制了金兵南下长江流域,也使金朝在华北地区的统治长期不能稳定,但由于他们力量分散,组织、指挥、武器、粮草等方面远远不如金兵,南宋政府又一味妥协投降,不肯和他们配合作战,结果最后多被金兵各个击破。

(二)金兵的再次南下和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苗(傅)、刘(正彦)兵变”:

建炎三年(1129)三月,将官苗傅、刘正彦利用军民的愤恨情绪,打着“为民除害”的旗号,发动兵变,将宦官王渊、康履平等杀死,迫使宋高宗让位于三岁的儿子,由孟太后垂帘听政。韩世忠等人起兵,四月初,迫使苗傅、刘正彦同意高宗复位,苗傅、刘正彦二人后被镇压。

2、韩世忠“黄天荡大捷”:

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军从杭州北撤时,在镇江被韩世忠率领的八千人截断退路。三月十五日,宋、金双方在长江里展开激战。金兵且战且退,最终被赶到距离建康东北七十里处的黄天荡。宋军船队堵死出口处,金军突围多次均失败,被困二十余天。金兀术在夜间出动大军,挖渠三十里,四月十三日逃出黄天荡,到了建康。

3、“富平之战”:

建炎四年(1130)的夏天,张浚在陕西发动攻势,以牵制金兵。十月,宋、金在陕西富平展开激战,激战过程中,刘錡率宋军将士奋勇杀入金兵阵中,金兀术陷入重围,大将韩常也被宋军射中眼睛。金兵经过拼杀搏斗,才得以突出重围。但是,由于宋将赵哲在遭到金兵的攻击时,首先弃军逃跑,致使宋军全部溃败。

(三)伪齐政权的建立和秦桧南归:

建炎四年(1130)九月,刘豫“大齐”皇帝,统治河南、陕西之地

(四)定都临安: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

二、钟相、杨么起义和南宋平定游寇的斗争

(一)钟相、杨么起义:

起义爆发原因:

1、南宋政府对民众搜刮严重

2、南宋军队和游寇对民众的骚扰 起义口号:“等贵贱,均贫富”

(二)南宋政府平定游寇的斗争:截止绍兴五年,游寇基本被肃清

三、南宋与金的和战

(一)南宋军队抗击伪齐、金兵的战斗和“绍兴和议”

1、抗击伪齐:岳飞等军队

2、抗击金兵:

绍兴十年(1140)五月中旬,金兵占领开封。刘錡命令部队命令凿沉船只,修筑防御工事,准备抗击金兵。五月底,金兵三万多人围攻顺昌被打败后,六月上旬,金兀术率领大队人马赶到。六月九日一早,金兀术率领步兵和骑兵十余万攻打顺昌,大败。金兀术改变战略,退守近郊,准备围困宋军,刘錡派兵劫营,金兵日夜不得安宁。到二十日,金兀术终于支持不住,率军退往开封。这是一次以少胜多,击败金兵精锐以取胜的著名战役,大灭了金兵的嚣张气焰,挡住了金兵自两淮南侵的矛头。

3、绍兴和议:

宋高宗、秦桧将韩世忠、岳飞,分别升为枢密使、副使,实际上是剥夺了他们的兵权。枢密院的实权掌握在同时升为枢密使的主和派张俊手中。绍兴十一年(1141)七月,不顾岳飞的反抗,解除了著名抗金名将刘錡的兵权;八月,又罢了岳飞的官,九月,秦桧伙同张俊收买岳飞的部将王俊、王贵等人,诬告岳飞谋反,不久将岳飞父子等人投入监狱,接着又把韩世忠罢官。绍兴十一年十二月除夕的前一天,岳飞被害死在狱中,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被杀害。

绍兴十一年(1141)十一月,绍兴和议签定:(1)宋向金称臣,“世世子孙,谨守臣节”

(2)宋金疆界,东以淮河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河南唐河)、邓(邓县)两州及商(陕西商县)、秦(甘肃天水)两州之半予金。(3)宋岁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

(二)完颜亮南侵和“隆兴和议”:

1、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虞允文,“采石大捷”

采石大捷: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八日,虞允文到采石犒军时,组织军队,鼓舞士气,沿江布防。金军在完颜亮的亲自指挥下渡江南侵。虞允文在前线一方面组织军队迎击金兵,同时命令当地民兵驾船攻击金军船队,南宋军民奋勇杀敌,金兵大败。第二天,虞允文又派水军主动进攻长江北岸的金兵,再次把金兵打的大败,并烧毁了金兵的其余船只,完颜亮从采石渡江的计划终于失败,只得撤退。采石之战打败了完颜亮的主力,挫败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的计划,打击了金兵的锐气。

2、隆兴二年(1164)冬,“隆兴和议”:(1)南宋不再向金称臣,世为叔侄之国。(2)“岁贡”改称“岁币”,每年减少银绢10万两匹,仍支银20万两、绢20万匹。(3)疆界与绍兴时相同。

(三)“开禧北伐”的失败和“嘉定和议”:

1、“开禧北伐”的失败:

韩侂胄上台后,为了建立盖世之功,以抗金作为号召,积极谋划北伐。宋宁宗支持韩侂胄对金采取强硬的政策。开禧元年(1205年)七月,韩侂胄总揽军政大权。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宋宁宗为了鼓舞士气,打击朝中的主和派,追封岳飞为鄂王,追论秦桧误国之罪。开禧二年(1206年)五月,南宋对金战争全面展开,史称“开禧北伐”。

宋廷对金战争开始后,宋军纷纷主动出击,收复了诸多失地,声势颇为浩大。但在金兵的反攻下,宋军大败,损失惨重。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礼部侍郎史弥远假称得到宋宁宗的密诏,在韩侂胄上朝时,杀死了韩侂胄。这样,主和派开始得势,掌握了朝政。嘉定元年(1208)三月,史弥远与金签定了屈辱的“嘉定和议”。

2、“嘉定和议”:嘉定元年(1208)

(1)依靖康故事,世为伯侄之国。

(2)增岁币为银30万两、绢30万匹(3)疆界与绍兴时相同(4)另付金犒军银300万两

嘉定和议后,南宋统治集团在政治上更加黑暗、更腐朽,南宋国力从此更为衰弱。

第三节

宋金对峙时期南北方的社会经济

一、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南方地区相对稳定(2)大量北方移民的涌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力和技术

(一)农业的发展:修复、新建水利工程;圩田面积的扩大;“靠田”、“还水”等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小麦、棉花种植的推广。

(二)手工业生产的新水平:

1、纺织业:丝织业在生产数量和质量上均超越北宋,棉织业在北宋的基础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2、造船业:南宋造船业进一步发展,有适宜远途航行的大船,普遍制造和使用车船。

3、制瓷业:制瓷技术有很大发展,产量大且更加精美

4、其他:军器制造、造纸、印刷、制茶等业,也都相当发达。

(三)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都城临安府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商业极其发达;此外,平江、建康、鄂州、江陵、成都等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

2、宋金间的榷场贸易发达

3、南宋海外贸易超越北宋

4、纸币发行量巨大,货币严重贬值。

二、南宋中后期的社会矛盾

(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1、岁币巨大,军费开支庞大

2、苛捐杂税众多。

3、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赋税收入大减。

4、佃户法律地位较北宋的下降。

(二)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

特点:

1、次数多,但力量分散,规模一般不大。

2、起义群众十分广泛,斗争形式多种多样。

3、起义大多发生在远离抗金、抗蒙前线、南宋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地区。

三、金朝的社会经济

(一)女真族的封建化:

世宗、章宗——封建化完成

(二)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东北地区的经济恢复:推行“实内地”政策,有计划地移民东北 A铁业发展与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B粗放式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 C手工业的发达 D商业的活跃

2、黄河流域地区: A耕地的扩大

B畜牧业的恢复与发展 C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

3、通检推排:金世宗时,以“均赋税”为名,实行“通检推排”,勘察民产。执行的官吏以苛酷多得物力为功,往往故意抬高民产。每次通检推排之后,赋税都有大幅度增加。征税时,因官吏催促严急,农民多不待庄稼成熟而收割,导致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第四节

南宋的灭亡

一、南宋后期统治危机的加深

(一)史弥远擅权和理宗朝的黑暗统治:

嘉定十七年(1224)秋,宋宁宗病死,史弥远胁迫杨皇后同意他所扶植的赵昀继承皇位,为宋理宗。原来的皇位继承人赵竑被封为济王,出居湖州。“湖州兵变”: 1225年正月,湖州太学生潘壬、潘丙兄弟组织太湖渔民和当地士卒拥济王赵竑为帝,事败被害,赵竑也被史弥远逼死,史称“湖州兵变”,史弥远开始独揽朝政。“端平更化”:1223年理宗亲政后,为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求得理学官员对其支持,从端平元年(1234)起,起用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人,不断提高二程和朱熹等理学家的地位,同时贬黜史弥远的党羽,史称“端平更化”。

(二)宋、蒙联合灭金和蒙古南侵:

十三世纪初,蒙古的成吉思汗已崛起于漠北。1227年,蒙古灭西夏后,解除了它灭亡金朝的后顾之忧。绍定五年(1232)底,蒙古窝阔台可汗派遣使臣到南宋,提出联合灭金,南宋也遣使前去,双方达成协议,蒙古答应灭金后将河南归南宋。绍定六年(1233)十二月,宋、蒙两军联合攻破蔡州,金哀帝自杀,金朝至此灭亡。

这时,蒙古窝阔台可汗撕毁了将河南归还宋朝的协议,改为陈、蔡以北归属蒙古,以南属南宋,南宋政府被迫承认了这一改变,双方各自退兵。

端平入洛:端平元年(1234)六月,南宋政府在各方面都没有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向河南进军,企图收回河南及三京地区。宋军很快占领汴京,又在严重缺乏军粮的情况下,继续冒险攻占洛阳。由于军粮缺乏,加之蒙古决水以灌宋军,宋军被迫从洛阳撤军。

(三)四川军民的抗蒙斗争和鄂州和议:

(四)贾似道擅权:

“公田法”:南宋末年,为回买公田,从景定四年(1263)起开始在浙西部分州县实行公田法,即:品官必须将逾限之田的三分之一出卖充公田,一般民户占田超过200亩(后降至100亩),也要出卖其田地的三分之一,官府偿以官告、度牒、会子等。公田法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民众破产者也甚多,激化了阶级矛盾。

二、南宋的灭亡

1274年,宋度宗死后,贾似道立了一个四岁的小孩赵顯为皇帝。此时,元兵迅速南下,伯颜率领的元军主力直奔临安,沿途宋军纷纷投降。贾似道派人向元军投降求和,愿意称臣纳贡,被伯颜拒绝。宋、元在丁家洲展开决战,宋军大败,贾似道仓皇逃往扬州。南宋政府迫于舆论,不得不将贾似道罢官,贾似道以后被押送官郑虎臣杀死在贬途中。

(二)元军下临安和文天祥等人的抗元斗争:

丁家洲之战后,南宋主力丧失殆尽,南宋地方官相继叛逃,朝中的官员也纷纷出逃,一时之间形势越来越恶化。南宋政府下达“勤王”的诏书后,地方官中只有赣州知州文天祥组织了一支象样的“勤王军”,几经周折,在1275年八月下旬才到达临安,文天祥随即被任命为抗元前线的平江知府。

德祐二年(1276)正月,元朝骑兵已到临安北关,正月十八日,太皇太后谢道清与宰相陈宜中派使臣送出传国玉玺和投降书,向元军投降。次日,太皇太后谢道清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实际上是要他接洽投降事宜。文天祥和其他执政官前往元军军营谈判时,被伯颜扣押。三月,伯颜率军进入临安,全太后和小皇帝赵顯(被送往大都(今北京),太皇太后谢道清因病暂留杭州,以后也被押往大都。

(三)文天祥、张世杰领导的抗元斗争:

德祐二年(1276)初,伯颜率元军进入临安的前夕,益王赵昰、广王赵昺从临安逃往金华,伯颜进入临安后,派元兵追赶,他们又逃到温州,赵昰被奉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昺为副元帅,随即南下福州。五月一日,赵昰即位,即宋端宗,重新建立南宋政权。

文天祥被扣留在元军营中,拒绝投降后被押解北上,到镇江时,文天祥历尽艰险逃到通州,又从那里出海南下,四月底到台州,五月下旬到福州后,被任命为右丞相兼知枢密院事。他提出回温州,组织水军,由海道收复两浙,被陈宜中所阻。由于和陈宜中议论不合,七月外出组织军民抗元。

1278年四月,宋端宗赵昰病死,八岁的赵昺即位。左丞相陈宜中看到形势越来越恶化,再次逃跑了。朝政由张世杰和陆秀夫主持。1279年,陆秀夫负赵昺投海,南宋灭亡。

思考题:

1、简述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条件。

2、对岳飞极其抗金斗争的评价。

3、简析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和主要表现。

4、简述女真族封建化的主要进程。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教案

中国古代史教案〃前言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上、下两册,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第5版 引言:

(一)编辑缘由

便于记忆,备战考研大业。

(二)缺点和不足

没有将社会生活史这一板块纳入编辑之中;结构不是十分固定;选材重点与教学大纲存在偏差;史实罗列的详略不一定得当等等。限于多方面的条件,纰漏百出在所难免,恳请指教和互相交流。

(三)凡列

1、本案的编辑仍是以时间为线连缀、空间为面铺开,从而展现各个朝代的历史。

2、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哲学基本理论贯穿其间。

(四)杂谈一些记忆与理解

记忆,应该是先记后忆。即不仅要将内容记下来,还要求能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忆出来,这样才算是完成了记忆。可是,记诵之后很容易就遗忘,过目不忘似乎只是个神话,但我们不必为此心灰意冷。在人类的繁衍、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习创造和模仿能力居功至伟。因此,后天的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记忆(天赋)能力的不足。

学习历史,最基础的就是去全面认识各个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等。为了能全方位的把握这些基本的对象,掌握和使用结构学习法是十分必要的。整个大学生涯(师范生)都是受结构学习的训练和熏陶,因此作为师范生的我们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个人认为,最简单的记忆方法就是:

即总的方法论: 第一步,建立结构。

将各时期(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一一罗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的将各个时期(朝代)的历史了然于胸。这好比人要站得稳,必须得有健全的骨架。

第二步,添血加肉。骨架既然已经建立起来,那么最基本的框架我们已经完成,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我们必须适当的给它添血加肉。这好比一个人要想形象丰满、健全,就必须得有血有肉。

第三步,用思想(理论)贯穿其间。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此处之“尽信书”指的是身心都陷进书里,拔不出来,如是,大有被“书”牵着鼻子走之虞。在史学的学习过程当中,如果没有思想贯穿其间,那么历史就只是杂陈在历史长河中的碎片。

为加强记忆,这三部曲缺一不可,一步一步都得踏实的做到。有记必有忆。记忆到了最高深处就应该是融会贯通。无论选择何种理论作为支撑,都得切合实际,符合自己。其他一些记忆方法:

1、比较记忆法

即将类似或同类的古今中外的事件拉在一起排比记忆。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唐末黄巢大起义、清代天平天国大起义等等。如何去记忆他们?

我们去总结他们的爆发原因、过程、结局、历史意义和作用、其具体内容等等,然后再把这些放在一起排比领悟。这样,我们不仅能把史实记忆下来,并且还能透过字里行间将历史的发展轨迹或是趋势给总结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他们的口号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均平”最后到“均田”的变化,透过这个史实我们可以总结出:

(1)农民起义逐步涉及到农业社会中的最根本问题,即以土地所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这表明农民强烈要求调整或是改变现有生产关系,以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与此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等方面的发展逐步出现。民主、科学、自由等等相继发展。即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出现局部或是全面的重组。(3)封建社会的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缺陷。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表现为土地兼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封建社会这个生产关系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改革(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或是革命(推翻封建社会)是在所难免的。(这里并不是否认在历史中出现的偶然性,但是偶然始终偶然,出现的几率微乎其乎。此不考虑)等等,这些都是字里行间所不能明明白白写出来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总结出来。这是历史大趋势的记忆与理解方法。

一般来说,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只有两种。即归纳和演绎。归纳,即总结,在此基础上演绎,即创新或创造性的学习。

2、划分句子的成分记忆法(具体句子的记忆)在总结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教材里有这么一句。(下册,第348页最后一段):

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我们如是记忆:

主体,即主语(初步发展的手工作坊和工场)受到(谓语)—原因,即宾语(封建国家的直接控制和政策限制(注:我们采用“断句子成份的方式来记忆,下同)),结果,即宾语补足语—(不能按市场需要自由发展,始终处于微利状态和较小的发展规模。)方法有很多,我们不能一一掌握或是使用。我们只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足够了。

注:马克思主义指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生产关系:

(1)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2)分配方式,即产品如何分配;(3)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地位和相互关系 生产力:

(1)劳动者(2)劳动工具(3)劳动对象

(五)结言

祝君马到功成!!

赣州,六栋

2013年4月3日

癸巳年二月二十三日

注:余英时先生说“论学不立门户”,读书治学最忌门户之见,“自是相非”,是《淮南鸿烈》评诸子学说时所言,如若“各执一端”,大有“役于物”之险,庄子说“物物而不物于物”,其关怀是哲学的,但也可以用在史学的学习当中,面对任何学说,内心要开放,而决定应当慎重。

中国古代史教案(先秦部分)

1,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性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3)建立者,禹 2,族源

夏族,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古老部落。姒姓,称为有崇氏。主要事迹:与共工氏同为具有丰富治水经验的部落。3,禹的时代

(1)大禹治水,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首领。

(2)巩固王权措施,A,征伐三苗 B,迁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

后又迁往阳翟(今河南禹州市)C,涂山之会(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注意名词解释:涂山之会 4,启的时代

(1)杀伯益、剿绝有扈氏。“家天下”从此开始。(2)钧台之享,夏王朝的统治基础正式确立。5,统治状况

(1)国家机器的建立 A,中央政权组织形式

夏王之下,为六卿。分管民事、军队等事务。六卿之下各有僚属和下属官吏,各自组成一定的统治部门。B,建立军队、刑法、监狱

建立了一只有一定规模和比较严密军队 制定《禹典》,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奴隶制法典 帝芬时造的“圜土”,早期监狱

以上事实表明,夏王朝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形成。(2)经济状况

A,夏人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豫西和晋南。(名词解释:二里头文化)B,生产工具,以石、木、骨、角、蚌制品为主。金属冶炼已经开始。C,农业状况:谷物产量有所提高,夏代出现用粮食酿酒。D,手工业:出现了世代的专业生产者,如车辆制造。E,建筑业:房屋建造技术有了长足进步,房基采用夯筑。

F,商业:二里头遗址发现有贝,当时作为货币之用,表明交换媒介出现。(3)文化成就 A,天文历法:

a,尧舜时期,便有义和、义仲观日月星辰以定四时的传说。b,关于日食的记录:春秋鲁太史引《夏书》有“晨不集于房”。(经近代学者推算是公元前2165年,也有推算是公元前1948年。二者虽相差颇远,但都公认其为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c,流星雨的记载:《竹书纪年》有夏桀十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这是有关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d,干支纪日:夏代末期帝王有孔甲、胤甲等,都用天干为名,表明当时用天干作为序数已经普遍。e,《夏小正》:保存在《大戴礼记》中,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根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B,文字

夏代文字尚在探索之中,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原始社会晚期各地遗址中普遍发现记事性质的刻画符号,以及殷商已有较成熟的甲骨文字和金文。)先秦学者经常征引的《夏书》、《夏训》等等书籍保存着有关夏代的典册。

6、夏王朝的兴衰

(1)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

A,启死后,太康即位。不久其五兄弟内讧,太康迅速挫败叛乱,巩固政权,但很快就沉湎于享乐。有穷方伯后羿乘虚而入,一度夺取夏王室的统治权力。(名词解释,太康失国)

B,仲康子相在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C,少康联合夏臣伯靡,灭掉寒浞和有穷国,被拥立为王。D,历史教训

历经三代人的辛苦斗争,终于成功复国。这一曲折而复杂的事实表明:国家诞生之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已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心的向背是一个政权得以维系的主要因素,任何暴虐的君主都难以长期统治下去。(此点可作为万金油,用于任一朝代灭亡时分析失败的因素及教训)(2)夏代中期的发展

A,少康后,其子杼继立为王。《世本》谓“季杼作甲”,他以制造兵甲出名。B,季杼以后,直到胤甲,共经五代六王。基本处于稳定发展时期。

C,疆域:夏王朝以伊洛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连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长淮(3)衰亡

A,胤甲继承人孔甲,荒淫暴虐,激起民众的普遍反抗,许多诸侯开始叛离。从此,夏王朝统治逐步走上了衰败。B,孔甲三传到夏桀(履癸),其暴政终至内外交困。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从大禹到夏桀共传十四代、十七王。

商王朝

1,兴起

(1)族源;商人先祖相传是高辛氏后裔,商人早期主要活动于东部孟诸泽畔的商丘附近。《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以玄鸟为图腾。(2)与夏的渊源;

其先祖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其传十四代至商汤立国,年代正好与夏王朝相始终。2,建立

(1)时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2)都城:亳(今河南郑州)3,统治状况 政治上

(1)频繁迁都

原因:或许与王室内部的争斗有关 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行汤之政”政治局面出现。(2)统治机构

中央政权组织形式:商王之下,文由尹、多尹或百僚、多宰或小臣;武由亚、服等组成一整套统治机构

统治阶级状况:这些人有商王亲信、近亲等组成,是商王朝的支柱,原始宗法制在商代有了初步发展。(3)王位继承制度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商代中期,连续发生“弟子或争相代立”的现象 到康丁后,嫡长子继承制度才逐渐确立(4)刑法 《汤刑》,以肉刑为主,墨、劓(yi,四声)、剕(fei,四声,断足)、刖(yue,四声,砍掉双脚或脚趾)、宫、大辟、鞭刑、活埋等。反应商法残酷(5)军队

三师,商王直接统辖的军队。

商代后期,战车成为作战主力。每辆战车驾马两匹,甲士三人:一人御车,一人持戈或矛,一个操弓矢。(6)疆域

A,区域:统治地区分为畿内和畿外,畿外是众多的方国、部族 B,班爵制度:侯、伯、子、男常见于卜辞中。(意义:规定了贵族的等级,明确了方国的地位,是国家组织形式日趋完善的表现。)

C,统治状况:大小方国要定期向王室朝贡、提供力役、奉命征伐、遵守一切礼仪制度

(7)民族关系

以战争为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还未占据主流。西北和北方游牧民族,如土方、鬼方、羌方 江汉有荆楚,江淮有群舒

东部至淮水和山东沿海一带为东夷 东南的夷方和虎方 商对南方的统治,在后期已深入到湘赣一带。

经济上(1)农业

A,生产工具:耒耜(leisi,三、四声)普遍使用,仍以石、骨、蚌制成的斧、刀、镰等为主,间或有铜质器具(但不一定都用于农业生产)

B,农田划分以及灌溉有一定的发展,主要农作物主要有黍、稷、粟、麦、来(小麦)、秕(bi,三声)、稻、菽(shu,一声)

C,商王及各级贵族都很重视农业,常有各类祭祀仪式见诸于甲骨。

D,蚕桑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畜牧业也有了一定发展,牛、马、羊、犬、豚等饲养数量极大。(2)手工业

A,青铜工艺的高度发展 a,特点

有王室专用青铜器铸造作坊。作坊分工细致、有世代从事铸铜的工匠。当时工匠已比较熟练地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 采用复合范浇筑 种类繁多 b,分布

江西商周铜矿遗址、新干大型商墓、四川三星堆祭祀遗址。其中,江西瑞昌县铜岭的采矿井,是世界最早使用木支护进行地下开采铜矿的实证。B、陶器 a,特点

规模扩大、内部分工明确 b,成就

白陶,代表当时制陶工艺最高水平,采用高岭土烧制。原始瓷器,开始出现。C、养蚕缫丝、绢帛技术 提花技术出现 D、建筑

都城规模宏大、布局规整(3)商业

有专门从事贩运货物的商贾 出现早期货币,贝

科技文化(1)文字

字体有陶文、玉石文、金文、甲骨文;文字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均已具备。(2)天文历法

世界上最早的新星、火星、岁星、大星的观测记录 开始设臵闰月,奠定传统历法基础。(3)雕塑、艺术 陶塑、玉石雕塑

音乐水平高超,有多种乐器。陶埙、石磐、铜铃、铜铙、鼓等

4、灭亡(1)原因

第一,商代贵族是一个脱离生产、过着奢侈生活并享有种种特权的剥削阶级,这在根本上造成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是其覆灭的根源。第二,商代法律残酷,人殉、人祭普遍。第三,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激起民愤。汤至纣,共传十七代,三十王。

西周

(一)、兴起

1、源流;西周先民居住在泾、渭一带,帝喾后代,姜嫄生后稷,后稷乃其周族第一个男性始祖。2,与夏、商渊源

(1)是夏一个重要方国;公刘在豳(今陕西栒邑县西)发展,成为商统治下一方国。

(2)传至第十代,古公亶父(后被尊称为太父)出现,开始“剪商”事业。(3)幼子王季继太父位。展开对西北诸戎部落的进攻,取得胜利。商王封其为“牧师”,成为西方强大的方伯之国。

(4)子昌继王季位,是为文王。进一步联合各方国和部族,将周族势力向东扩展。

3、建国(1)、文王时期,励精图治,周社会经济有了大的进步、军事实力大增、逐渐成为一个较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基本完成剪商的准备。(2)、武王克商

武王九年,大会诸侯于孟津(今河南孟津),是为“孟津之誓”。从此,众多诸侯听从武王指挥。

武王十一年,开始伐商。牧野之战,大获全胜,商亡,是年公元前1046。(3)巩固

封殷太子武庚于殷,统帅殷遗民。分封管叔、蔡叔、霍叔。是为“三监”。领兵驻守在殷都附近

武王十三年,成王即位,周公辅政。武庚、三监联合东夷部落反叛,周公灭之。

(二)统治状况

1、分封制(1)目的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2)内容

把一定土地和子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3)义务

服从周王命令、定期缴贡、随从作战(4)分封情况 第一,周初,分封七十一国。

西边的关中平原,以镐京为中心,是为“宗周”;

东面的河洛地带,以东都王城为中心,是保卫宗周和镇抚东方的重镇,是为“成周”;

第二,周公东征,征服了广大的东土。再次进行分封。(5)性质与实质

是奴隶制国家的行政制度;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6)作用

(积极)巩固了周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使周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国家;(消极)世袭的分封制,加强了诸侯离心力,随着诸侯势力的膨胀形成了春秋战国的争霸局面。

启示:勤政爱民,民心向背是国家富强、政治稳定的重要条件。

统治残暴、生活荒淫腐朽是亡国之路。

2、宗法制(1)含义

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之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法家族制度。(2)基本内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3)原则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4)特点

第一,周王既是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族长。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掌握全国最高的政权和族权。

第二,天子才享有左昭右穆的祭祀列祖列宗的特权。

第三,依据嫡庶、长幼、亲疏等关系,确定奴隶主贵族的贵贱、大小、上下各种等级区别,这些区别形成奴隶制度的各种名分。这些名分确定伦理规范和准则,制定有关礼法制度(5)作用

(积极)第一,构成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等级阶梯,形成我国奴隶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第二,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夺位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

第三,将奴隶制国家体制和奴隶主贵族的宗法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给各级奴隶主树立牢固的“敬祖”、“敬宗”观念,有利于社会稳定。

(消极)第一,层层组织严密,对老百姓实行了最大限度的控制。有利于奴隶主加大剥削和压迫。

3、井田制

(1)含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周王所有)、产品如何分配(奴隶主贵族)劳动者地位及相互关系(奴隶)。这是一种奴隶制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即奴隶制的国有土地制度,其实质仍是土地私有。(2)演变

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灭于战国(3)内容

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新旧诸侯;诸侯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分封给士;最底 层便是奴隶和自由民。(4)作用

(积极)第一,确立了生产所有制形式以及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和地位

第二,巩固了分封制下的国家,使得西周走向强盛。

(消极)第一,到了后期,极大的束缚了劳动力,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4、政治

(1)统治机构的强化

政权系统:第一,周王至高无上;师保辅佐周王管理政事;

第二,成王时,周公以太师兼为太宰,太宰总览一切政务,是政府机构首脑。

第三,太宰之下,是众多卿士。

第四,官职很多世代相承,形成世卿世禄。(2)军队

系统:虎贲、周六师、殷八师;此外,奴隶在军中服杂役

特点:军事编制与社会等级制度相适应,即各级军官,由地位与之相应的贵族担任。“乘”:每辆车驭者一二人,徒兵十人(3)刑罚 《九刑》,维护奴隶制度的基本法则和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刑名繁多。

差别判刑:贵族犯法,可缴纳罚金以赎刑。(4)礼乐

制度日趋完善,“周礼”形成。

周礼内容:第一;有关政刑的各种制度;

第二;吉、凶、军、宾、嘉五礼等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以及宫室、衣服、车马等礼仪等级规定

作用:一方面维系等级制度,规范各级贵族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

5、经济 农业

(1)生产工具

耒、耜、钱、镈(bo,二声)等(2)农业技术

休耕轮作的方法出现(3)耕作技术

深耕、熟耘、壅本等精耕细作;使用绿肥和制造肥堆;人工灌溉 手工业

(1)部门:各种手工业作坊,号称“百工”,由官府管理。(2)青铜制造:产量巨大,种类繁多。新风格、新特色出现

实用性特色增加

(3)陶器:原始瓷器,烧成温度1200,是我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陕西岐山凤雏村岐周宗庙遗址发现有少量带有瓦钉或瓦环的绳纹瓦,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

西周中期,宫室屋顶已全部铺瓦,并逐渐有了瓦当。商业

(1)具体情况

国家垄断商业,较大都邑中出现了市场,有管理市场的“质人”。民间交易活动,也已出现。(2)货币

以“朋”为计算单位的贝;以鑀为单位的铜。

6、思想文化(1)、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

A、原因:长期阶级斗争的现实,使在新形势下取得统治权力的周王朝统治者,深刻的认识到民心向背对国家政权、社会安定的重大保障作用。

B、内容:将“天意”和“民心”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天意就是民心的集体体现;讲究统治者自我克制。

C、意义:反应西周时期统治思想在重视天的前提下强调保民、德政的重要,比夏商时代有了重大进步。

(2)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A、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和科学文化的进步,在宗教思想还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因素。B、具体表现 “五行”、《周易》八卦 C、意义

虽然没有摆脱神学思想的束缚,但是其中萌芽的科学思维,对后世中国哲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3)科技

A、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B、表现

教育方面:周代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六艺”

天文历法:标注二十八宿,以确定天体的位臵和许多天象

“天再旦”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懿王元年。这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周公测影台,最早的装臵圭表的观测台。地理:地图应用广泛,有专职官吏管理。医药:食医、疾医(内科)、疡医(外科)等医学分科。

有关中医的理论基础,在此已基本形成。

有预防疾病的初步观念(4)文学艺术 A、文学

重视文字工作;西周金文一般有较长篇幅。保存的文献典籍丰富 B、音乐

乐器种类增多,音乐理论发展 五音十二律。(5)社会生活 A、饮食服饰

周代主食为黍稷稻粱。稻梁是比较珍贵的美食,一般出现在贵族筵席 冠服制度完整(详见79页)

B、居室、宫寝、成人、婚丧礼仪(详见80页)

(三)衰亡

这里看似只列了原因,没有列过程。其实,这样安排是为了便于记忆。其衰亡的过程即包含在原因之中。

1、原因

(1)社会矛盾加剧(内)

(2)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和矛盾加深,原有的土地制度不断遭到破坏,社会由此不安定。(这是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的体现。社会地位的升降造成的社会动荡,可联系武唐时期来记忆)

A、成、康以后,奴隶主贵族内部发生了社会地位的急剧升降起伏,加剧了他们之间的相互倾轧(ya,一声)。

B、对奴隶制国家的土地国有制的严重破坏,土地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了私有的性质。(有些趋于衰败的旧贵族,为维持生计,将土地出租或者转让给新的暴发户,这是土地典租或转让的现象。)

C、贵族之间及其上下等级之间存在利害冲突,贵族中的诉讼纠纷不断增多,直接冲击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3)民众的反抗斗争(阶级斗争)A、原因:周王朝的暴力统治和残酷剥削 B、平民类型:西周平民阶级是国人和野人。“国人”原是周族公社遗民,居住在城郭之内,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力,有服兵役的义务;“野人”,又称“鄙夫”,是原被征服的商族等公社的成员,居住在郊外野,鄙(编者按:应该是偏远地区的意思)之中,以种田为生,随土地赏赐给贵族,但不会被任意屠戮。

除此之外,就是奴隶,社会地位低下,可以买卖和屠杀。C、表现: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原因:厉王暴政,激起民愤。(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群众暴动),共和行政出现(公元前841年,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4)与周边各族的矛盾和冲突

A、昭王、穆王开始,东夷、淮夷便与周王室矛盾加剧 B、昭王南征而不复,周王室控制南方的力量被削弱。C、穆王西征,西北犬戎诸部便与周王朝断绝了来往。

D、穆王西征,东南的淮、泗之间的徐奄诸部乘机发动叛乱。E、宣王“中兴”(加剧民族矛盾),诸侯国离心力不断加大。

原因:多次征伐少数民族,暴露统治力量的虚弱。

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强迫鲁国立武公少子戏为太子,引起鲁国内乱。他又出兵伐鲁,另立鲁孝公。

(5)幽王烽火戏诸侯,废申后和太子宜臼(jiu,四声)引发申侯联合犬戎诸部,攻破镐京。

春秋

总体时代特征:奴隶制经过夏、商、西周的发展,到了春秋时期已经处于瓦解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大分化、大动荡、大发展。涵盖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即政治方面)、封建典租逐步确立(由奴隶生产到典租 关系)、产品的分配(由无权保留到有权保留口粮),后两项即经济方面。)(按:生产资料所有制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如何分配等三方面。可依据这三方面去寻找、归纳和总结,更易于把握。)和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变革、发展。(按:生产力,主要是新工具和新技术的改进和使用。)

把握了这以深刻的时代特征,利于理解和记忆。

政治上

(一)春秋争霸

1、背景

(1)周王室衰微,诸侯离心力加强。(表现:周郑之间的矛盾,郑伯不满于周王的削弱,割了王室洛邑的庄稼。)

(2)随着生产的发展,各诸侯国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可类比于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便于理解和记忆。)

(3)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为诸侯国提供了发展军事实力的借口。

2、目的 掠夺土地、人口以及取得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满足奴隶主贵族的扩张和贪欲。

3、表现(五霸相继登场)第一、齐桓公称霸

1、条件

(1)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理论:人是社会进步最大的动力,人具有巨大的主观能动性。)政治军事:

A、基本维持“国”、“野”分治的制度。三其国、五其鄙。B、各级设官治理,严格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企图使四民各有所务,以利于老少传习、安心生产。)C、“国”内采用轨(五家为轨,设轨长)、里(十轨为里,设有司)、连(四里为连,设连长)、乡(十连为乡、设乡良人)的编制。D、实行“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政、军合一制度。

E、加强对国家常备军士的控制和定期操练;为开辟兵源,提高部分鄙庶人的社会地位。选拔其中“秀民”充当“士”。经济:

A、除维持“井田畴均”的奴隶制生产方式之外,对鄙野出现的大量私田,实行“相地而衰征”的税收政策。

B、设臵官吏统一管理山林河泽,即“泽立三虞”、“山立三衡”

C、出台鼓励贸易、促进生产的政策,即“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而不征。”

(2)实用切实有效的策略

A、尊王攘夷;联合燕国打败山戎,联合宋曹等国制止了狄人的扰害。B、存邢救卫;为邢、卫两国修筑新的城邑,树立威信。C、灭掉谭(今山东历城)、遂(今山东宁阳)等小国,扩充国土。(详见94页)

2、标志

(1)召陵之会

时间:公元前656年(周惠王二十一年)

事件:齐桓公联合八国讨伐楚国,双方言和,在召陵(今河南郾城东)订立盟约,取得霸主地位。

(2)葵丘之盟(正式取得霸主地位的标志)时间:公元前651年(周襄王元年)

事件:葵丘(今河南兰考)之会,周天子派人参加,正式确立霸主地位。第二,晋文公称霸

1、条件

(1)晋献公的铺垫(公元前676——651)

A、削除了一批同姓宗族,重用有军功的异姓卿大夫,加强了公室权力。

B、积极开疆拓土。领地发展到黄河西岸和东岸,成为据有殽山、函谷关天险的大国。

(2)晋文公励精图治

政治:选贤任能,重用狐偃、赵衰(音“崔”)等人。大力推行改革,实行“明贤良”、“赏功劳”、“举善援能”的用人政策。经济:推行“弃责薄敛”、“救乏振滞”、“轻关易道、通商宽农”的免债轻赋、救贫济弱、发展农商事业的经济措施。军事:扩充军事编制。

外交:约会诸侯,平定王弟太叔带的叛乱,赢得“尊王”美名(可见,诸侯还无法绕开周王直接称霸,表明当时周作为天子对诸侯至少仍具有道德上的约束力);全力与楚争霸(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

2、目的(诸侯之间争霸,其目的几乎类似,故不赘述。)

3、标志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会诸侯于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周襄王正式册封晋文公为霸主。

公元前632年冬,晋文公大会诸侯于温(今河南温县),周襄王被召赴会。晋霸主地位愈加巩固。第三,秦穆公独霸西戎 过程:

1、嬴秦在西周仅是一个“西陲大夫”

2、平王东迁,秦襄公护送有功,开始封为诸侯,划岐以西为封地。以后与戎狄不断战斗,巩固和扩大地盘,都于雍(今陕西凤翔)

3、秦乘晋文公去世,意图插足中原,不料屡次均以失败告终,遂转而进军戎地,取得西陲独霸地位。第四,楚庄王称霸

1、背景

(1)城濮之战后,楚北上再次受阻,转而向东发展。(2)楚庄王即位,任用鄙人孙叔敖为令尹,进行改革。

政治:选贤任能,讲究得失。平定贵族若敖氏叛乱,平服百濮、群舒等少数部落。经济:修建芍陂(que bei ,四一声,今安徽寿县)(按:已知中国历史最早的人工水库)

2、过程(1)周定王元年(前606年),楚庄王问鼎,史称“楚王问鼎”。

(2)楚觊觎中原,公元前597年,围郑,破郑都,晋救郑。与晋、郑宋(晋附庸国)大战于邲(bi,四声,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之。楚庄王饮马黄河,雄踞北方。

(3)公元前595年,围攻宋国。宋屈服,晋力不从心,;鲁、宋、郑、陈诸国皆相继依附楚国。

3、弭兵之会(1)背景

晋、楚争霸,双方筋疲力尽。受牵连的中原诸国也无力再战,于是出现“弭兵”的活动。

(2)第一次“弭兵之会”

A、时间:周简王七年(前579年)

B、具体情况: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约合晋楚,与宋相会。订立互不使用武力,互助、共同讨伐违命反抗的诸侯的盟约。(3)第二次“弭兵之会”

A、背景:仅仅三年之隔,楚国撕毁盟约。(可见,诚信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时多么的微不足道,一切只为利益。这种思想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发人深思。)具体情况:

周简王十一年(前575年),晋楚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 周灵王十五年(前557年),战于湛阪。两次均以楚失败而告终。B、具体

宋大夫向戎发起,与晋楚等十四国在宋都(今河南商丘)西门举行弭兵大会。楚人暗中藏甲,在会上争先歃血,晋无力阻挡,只好由楚主盟。C、结果

原来晋、楚的属国变成双方共同的归附国,对两国尽同样的义务。D、意义

(消极)晋、楚利用此次大会,以牺牲中小国利益的办法,瓜分霸权,形成均势。(积极)客观上营造了长达四十年的和平环境,为生产的发展和新兴势力的夺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五,吴越先后称霸 伍子胥改革

政经改革:建造城郭、设立守备、充实仓癝、整治库兵;任用孙武,袭扰楚国边境。于公元前506年打败楚军。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范蠡、文种,积极从事改革。政治:实行亲楚、结齐、附晋和孤立吴国。奖励人口增殖。经济:垦殖土地、发展畜牧、充实府库、采矿晒盐。军事:加强剑戟习射训练,执行严格纪律。

4、大国争霸意义(客观意义)

第一,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各国的争霸,各自在局部实现了统一。这种集权 趋势的加强,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起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大国争霸,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实力。为封建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种趋势到后期愈加明显。

第三,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争霸促使出现了民族大迁徙、大交流。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限,各族之间互通有无、相互通婚,有力地促进了各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经济上

主要特点: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一)农业

1、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1)铁制农具比较多的使用

(按:我国铁器的使用,可以上溯到西周晚期。铁制农具的出现,开始于春秋。)促进了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2)新的耕作方式——牛耕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耕作效率。

(3)水里灌溉事业的发展

中原地区:桔槔 楚国: 芍陂 郑国子产 “田有封洫” 分析: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劳动效率极大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使得生产力得以质和量的增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有了发展的可能。这就为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发生动摇,为实现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结果: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1、背景

(1)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按:这里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生产关系是水平线,生产力是挂在水平线上的砣。他们的大体状态是相对静止。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动,必定会影响生产力发生变化,当有新的工具和新的技术采用以及社会的动荡等等因素的出现,使得生产力发生变化。总体来说,生产力是向前发展的,因此一旦生产力发展了,以前的相对静止状态就会被打破。生产关系必定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又是社会的基础。因此,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必定动摇和影响社会的变化、发展。)

(2)由公田到私田的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私有得到事实上的承认。

2、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1)背景

伴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2)新的剥削方式(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

佃租关系;私田主人控制私田产品,不缴纳给国君,享受大部分产品,允许劳动者保留一部分产品。(3)新的阶级

劳动者——封建农民; 私田主人——封建地主(4)赋税制度的变化

齐国首先采用按土地多寡肥瘠征收贡税(前685年)晋国实行爰田制(前645年)鲁国初税亩(前594),作丘甲(前590年)楚国书土田、量入修赋(前548年)郑国作丘赋(前530年)详见105页(5)结果

各国的赋税改革,主观目的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兵源;客观上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

结论:一个更大却似乎更隐秘的大风暴即将到来,即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确立。最终完成这一历史,所依靠的是武力。是的,政治推动力是社会前进的尖锐矛头,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前进的物质保障。改革是强国之路,富国之道。

(二)工商行业——独立手工业者和专业商人出现

1、背景

(1)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以及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2)政治形势的影响,(各国依据本身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地区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如郑之刀、宋之斤、吴越之剑)

2、表现

(1)技术突破

A、冶铸业,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早欧洲人两千年 莲鹤方壶(河南新郑出土1923年)

金银错技术和雕铸艺术

(按:战国漆工业新成就:夹纻技术)

B、陶瓷业:印纹硬陶达到全盛阶段,陶器纹饰复杂。早期青瓷出土(侯马牛村古城遗址)

C、工业工艺专著——《考工记》出现

记述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2)新的变化

A、工商业部门逐渐离开官家豢养,向私人经营的方向发展。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和独立个体手工业者。(手工业者社会地位提高)B、商品货币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借贷、高利贷相应产生。

3、结论

封建关系的新因素在各个行业日渐增长。附: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

1、背景

(1)奴隶社会孕育的封建生产关系,到了春秋末期有了明显的发展。

(2)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新贵族崛起,逐渐形成具有独立政治集团利益的地主阶级。迫切要求获得政治上的权力。

(3)奴隶主与奴隶、平民之间矛盾尖锐以及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统治都给了新兴地主阶级可乘之机。

2、表现(1)“私家”对“公室”的斗争(2)田氏代齐(详见111页)(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发动的政治革命)

A、背景: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惧祸奔齐,被任命为工正,这是陈(田)氏立足于齐国的开始。

田釐子乞大斗出贷,小斗收进。以此收买人心,大获成功。民众大量逃亡田氏门下,田氏将其变作“隐民”。形成封建生产关系的雏形,抽空了公室。

B、田、齐之间三次武装争斗

公元前532年,田桓子联合国人将栾氏、高氏驱逐出齐国。对国人分赐粮食;打击栾氏、高氏:反其邑、益其禄、无禄的人“私分其邑”以此孤立分化旧势力。公元前489年,田桓子儿子田乞联合大夫,打败国氏、高氏、弦氏、晏氏。公元前481年,田乞儿子田恒(田常,田成子)任左相,杀齐简公,立齐平公,任命兄弟和同族人做都邑大夫,扩大自己封地。C、结果

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 公元前386年,田和列为诸侯(3)三家分晋(详见114页)

2、地主阶级夺权斗争的意义

(1)新旧势力的斗争,大大加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形成过程。

(2)新的生产关系的诞生,大大刺激了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

思想文化

(一)、“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1)背景

A、周厉王后,政治危机加剧,周王大权旁落。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相应地发生动摇,民本思想逐步萌芽。

B、天人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将天神意志作为人的附属的思想逐步抬头。

2、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西周末年,伯阳甫以阴阳二气失调解释泾、渭、洛三川发生的地震。(2)郑史伯提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3)春秋时,晋史官蔡墨提出“物生有两”命题。其以“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政治结论。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

1、天地万物的根本——道

2、朴素辩证法——矛盾对立

3、主张无为而治

4、其理想社会模式是小国寡民

(三)孔子的主要思想

政治:

1、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政刑之外,借助德、礼——正名——天下有道

2、欲实现德治,必须提倡仁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仁者爱人

3、宣扬天命,但对鬼神却持存疑态度。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

教育:

4、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倡导“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5、整理古籍、成六经。科技成就

(一)数学

1、熟练运用数学知识于城市建筑、土地测量、赋役征收等方面(二)天文历法

1、《春秋》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

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的日全食,比西方早135年。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这是公认世界最早哈雷彗星的记录,比西方早670多年。

十九年七闰历法的运用,比欧洲早一百六十年。

(三)医学

1、望闻问切四诊法出现。

2、中医病理:名医和认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不调是招致疾病的原因。此后医学家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成为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的重要依据之一。

战国

时代特征: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七雄对持局面。这是时期总的特点任是兼并战争频繁、政局动荡不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改革,拉开了整个中国大地剧变的巨幕。此后各国相继变法、改革。虽然其主观意志是图强,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其对后世最大的影响是在客观上正式瓦解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

封建统治阶级阵容不断的扩大,其来源有以下几种。第一、贵族食封地主,来源于分封制下的奴隶主贵族。第二、军功官僚地主,大多出身于“士”,因功受封。第三、豪民地主,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致富。

封建被统治阶级阵容,其主要构成有 第一,“公民”,封建国家授田制下的农民。是当时农民阶级的主要部分。向国家缴纳租税,服兵役和徭役。实际上其是国家控制下的农奴。第二,“私人”,依附于私人地主的农民,即佃农。需将一半以上的收入交给地主。依附于豪强地主,不承担封建国家的义务,但被牢牢束缚在地主手里。

第三,自耕农,一部分是原来的士,一部分是自己开田而耕,一小部分是立了小军功得到赏赐。特点是地位虽稍微提高,但不稳定,经常分化。第四,雇农,最底层。生活无保障。可以看出,两大阶级在根源上便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及产品分配。当这个矛盾越过任一方无法忍受的程度的时候,争斗必然发生。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这一矛盾也不断的做出相应的变化,但其根本矛盾性却不会变化。注:这里依据教科书编排来编写,没有做一个大一统的结构是因为战国政局处于多方的争霸之中,各国相继崛起,因此,是一个多点开花的局面。故无法选择一国作为从一而终的主题来编写。政治上

封建制度的确立

(一)封建政权的建立以及变法运动

1、背景:

(1)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出现,封建生产关系逐步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地主阶级逐步壮大,迫切需要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政治地位。

(3)思想基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特别是法家思想的传播。(4)人才基础:各路人才辈出

(5)现实形势:为富国强兵,获得更大利益。并且满足争霸的需要诸侯乐于选贤任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2、目的

新兴地主阶级为确定封建制,建立并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

3、性质

是确立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封建制改革

4、实质

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5、具体表现

第一、李悝在魏国的变法

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前445年——前396年)时,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改革,主要内容有:

1、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

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员,使新兴阶级牢牢把握政权。

2、创制《法经》(详见127页)

集各国法律之大成,更是秦汉律法的张本。李悝也因此而列为战国法家鼻祖。

3、推行“尽地力之教”

4、实行平籴(买进粮食之义)法。

年成好时,政府平价购进粮食。灾年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办法平衡粮食价格。

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

1、对士兵进行严格挑选、训练和考核。

2、依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即“武卒制” 第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

1、背景:

(1)楚国内外交困(详见128页)

(2)吴起因受排斥,适楚,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宛(今河南南阳)守。(3)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吴起基本承袭李悝变法的内容,但因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之情形进行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2、具体内容(1)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到边远地方。以此削弱旧贵族势力。

(2)精简无关紧要的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节省之资用以兵士训练。(3)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义”而不计毁誉。

3、一次检验改革的战役

公元前381年,赵国遭到魏国围攻,楚攻魏救赵,大败之。第三、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背景

(1)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税禾”,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2)公元前385年,秦献公改革(奠定基础)

废止奴隶主杀人殉葬制度;制定户籍制度;建立四个县

(3)公元前361年,孝公即位。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在公元前356——350年,大规模推行过两次变法。

2、内容 政治;

(1)奖励军功,建立军功授爵制(2)普遍推行郡县制

(3)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经济

(1)用法令形式废除井田制(2)实行重农抑商政策(3)统一度量衡

第四、其他各国的变法(详见131页)

6、变法意义

(1)各国变法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了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体制,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体制。

(2)封建制度得以事实上的确立,封建农民比之于奴隶,人身束缚相对减轻,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3)适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全民繁荣。为我国进入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做了铺垫。

附: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初步形成

1、背景

郡县制的产生和发展

(1)早在春秋初期,秦、晋、楚等国把兼并来的土地和灭亡的小国改设为县。性质是国君直属的地方行政区域。

(2)春秋后期,一些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卿大夫在封邑内也设县,县的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成为地主政权的地方行政组织。

(3)郡出现于春秋末期之晋,由于那里偏僻,所以在设臵之初便比县大,以后逐渐形成郡县二级地方组织。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

(1)国君之下,文武分立。宰相为百官之长,协助国君处理政务;将(将军),是武官之首,负责领兵打仗。次一级的武官有尉;御史,国君之秘书。(2)战国中期,封建官僚制度确立,以官位高低定俸禄的多少。(3)官吏考核,采取“上计”

(4)国君使用玺、符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派遣军队、使者。

2、意义(积极)这一套初步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从封建割据到封建大一统起了促进作用;

(消极)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激化了阶级矛盾。经济上

(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1、背景

(1)封建生产关系促使劳动者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大有提高。(生产关系)

(2)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包括新工具和新技术的使用。)铁制农具的普遍使用;畜力耕田的推广;施肥技术的进步(3)各国变法和改革的促进(4)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堤防的建筑;运河的开凿(魏惠王,大沟、鸿沟,详见135页);农田灌溉工程的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郑国渠)

2、表现 农业

(1)粮食产量提高 手工业

(1)两种体制

独立经营的个体手工业,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各国封建政府经营的官营手工业。(2)丝织业

生产罗、纨、绮、榖、锦、绣、绢帛、缣等新品,产品具有地区特色。(3)隐栝,矫正木料曲直的工具

制作琉璃(玻璃)的技术,西周墓中已发现琉璃管和琉璃珠。战国楚墓有大量壁、珠、剑首、剑珥、印玺等琉璃制成品。商业

金属货币广泛流通。分为铜币和金币。城市发展

(1)列国都城和郡县的治所,发展成为不同规模的城市。(2)城市分区明显

附:商品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在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中,对旧的奴隶制生产方式起着分解作用。(商品交换需要大量商品,必然要求农产品变为商品。马克思认为“用于交换的农产品才是商品”)对新的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起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封建制本身的缺陷,其对商品流通、人口流动等具有巨大的束缚作用,因而商品经济对封建生产方式也起着分解作用,商人与地主阶级的利益日渐发生冲突。封建政府因此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三)封建战争

1、封建战争中的新因素(1)武器的进步

钢铁武器品种日益增多、铁胄、铁甲、弩机、公输班云梯、钩拒(2)兵种兵源的变化

骑兵作为一个兵种的出现,大约开始于春秋战国之交。赵武灵王,胡服骑射。(3)战争方式的变化

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的野战和包围战便逐渐代替了车阵作战。(4)各国长城的修筑

秦昭王修筑北长城;赵武灵王修筑北长城;燕将秦开修筑北长城。

2、性质

不仅为兼并土地,还是一场政治行动。

3、趋势

由兼并逐步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即结束封建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四)统一的实践

实现一统天下的王霸之业,这是各国共同向往的。但是,最后却由改革成效最为卓著的秦国来实现。这段封建兼并战争走向封建统一战争的历史,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魏国独霸、秦齐对峙、秦赵大战、秦国统一。第一,魏国独霸中原时期

1、背景(1)三家分晋,魏得富庶之地(今山西西南部的河东地区),此乃晋国基本部分,生产发达,经济基础较好。

(2)李悝变法,经济大获发展,形成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3)吴起变法,创立的武卒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4)多方发展。即魏文侯、武侯的策略。西面,公元前408年,攻占河西全部,秦人被迫退守洛水;北面,公元前406年,灭掉中山国;东面,公元前404年,打败齐国;南面,魏武侯(公元前395——前370年),取得郑、宋、楚三国间的大块土地。公元前391年,占有大梁(今河南开封)。公元前371年,攻取楚之鲁阳(今河南鲁山县)。

2、魏惠王(公元前369——前319年)巩固王业的措施

(1)迁都,公元前361年,由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往大梁(河南开封)(2)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3)对外采取团结赵、韩的政策

(4)公元前358年,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这可能是沿洛水修筑的长城。

3、成果

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朝见魏惠王,成为诸侯领袖。

4、与赵、齐、秦之间的战争

公元前356年,赵齐联盟,对付魏国。公元前354年,齐围魏救赵。

公元前352年,秦侵吞河西重镇少梁

前351年,秦攻取安邑。同年,与齐赵妥协,与赵签订漳水之盟。公元前350年,进攻秦国,收复失地,围攻定阳(今陕西宜川县西北),秦孝公与魏惠王在彤(今陕西华县)讲和。

公元前344年,召集逢泽之会,赵肃侯和秦公子少官也参加,会后朝见周天子。

5、衰落 马陵之战(1)背景

韩国本与卫是盟国,但惧于魏国会吃掉自己,没有参加逢泽之会,转而联合齐国 反对魏。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韩求救于齐。(2)过程

孙膑,减灶计。于马陵击败魏军。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

齐、秦、赵从三面夹攻魏国。公元前340年,商鞅计擒魏公子印,大破魏军。(3)结果

魏惠王朝见齐威王,齐威王会诸侯,代替魏国为霸主。第二,秦、齐对峙时期

1、背景

(1)马陵之战后,魏国削弱,秦齐对峙。(2)各国陆续称王,周天子名存实亡。

(3)作为缓冲地带的小国大量消失,大国领土相邻,彼此冲突更加剧烈。

2、特点

联秦抗齐、联齐抗秦两派互相对峙,合众连横活动频繁。

3、具体表现

(1)张仪连横、公孙衍合纵

秦相张仪,联合魏、韩攻击齐、楚。前319年张仪任魏相。推行“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不从,秦出兵攻占魏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平周(今山西介休县西)。齐、楚、燕、赵、韩转而支持公孙衍合纵策略。公元前319,张仪被逐。

公元前318年,魏相公孙衍发起合纵,魏、赵、韩、燕、楚五国伐秦。公元前318年,秦惠文王先后灭蜀巴。(2)张仪拆散齐楚联盟

楚联齐抗秦,张仪施计激怒楚怀王。秦楚大战,楚败。背弃齐。齐联合韩魏伐楚

公元前293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龙门)消灭韩魏联军24万,秦实力大增。

(3)苏秦合纵攻秦

迫使秦昭王“废帝请服”(4)燕攻破齐国

燕昭王决心报复齐国武装干涉之仇。乐毅攻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第三、秦赵大战时期

1、背景

齐楚的削弱,为秦国推行远交近攻策略创造了条件。

2、过程

(1)赵、秦阏与(e、四声)之战(2)长平之战

名词解释:窃符救赵

3、秦灭二周

公元前367年,周分裂。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

4、合纵攻秦的最后失败 公元前241年,赵楚魏燕韩合纵攻秦。但最后仍功亏一篑。(联军一直攻到蕺(今陕西临潼县东),秦军反攻,楚军闻讯逃跑,各国纷纷撤退。)第四、秦一统六国时期

1、条件

(1)经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2)民族关系:经过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各族人民逐步融合。(3)社会基础: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4)历史基础: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

(5)主观基础: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广泛搜罗人才,部署战略、策略。

2、过程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灭韩;

公元前228年,王翦迫使赵王迁降秦。公子嘉逃至代郡,自立为代王。公元前225年,王贲(王翦子)灭魏。公元前224年,王翦灭楚。

公元前222年,王贲灭燕、彻底灭赵。公元前221年,王贲灭齐。

3、历史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2)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思想文化上

(三)百家争鸣 学术领域

1、背景

(1)经济: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局:社会大变革的动荡,有利于学术自由的发展。(3)教育: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聚徒讲学之风盛行。

(4)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各阶层针对时局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方案。

2、实质

政治经济体制的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体现

3、表现(1)墨家 始祖,墨子 主张:

(积极)重视劳动;节用、节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消极)未能摆脱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否定天命,却保留尊天事鬼。

其认识论忽视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2)庄子

对“道”做了进一步解释。

把老子的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引向了相对主义。正是从相对主义走向了不可知论(夸大事物的相对性)竭力避开现实,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3)孟子

仁政;性本善;民贵君轻(4)荀子

(积极)既隆礼又重法;性本恶;天有常,但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消极)人应该不求知天,满足于已知自然知识。(5)韩非

主张:A、发展进化的历史观,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整治改革。

B、以法为本,法治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一律受法约束。即法不阿贵。

实质:主张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6)阴阳派

邹衍,五德终始说 史学领域 《左传》、《竹书纪年》、《战国策》 文学

屈原《离骚》 艺术

主要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2、青铜器装饰从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四川成都出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刻画着晏乐、采桑、狩猎、攻战等多种场面。

3、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青铜编钟。天文历法

1、天文学专著:《甘石星经》(齐人甘德《天文星占》、魏国石申《天文》各8卷。)

2、司南的发明

3、医学

(1)已懂得人体解剖,知道内脏、血管、血液循环的情况。(2)医学分科,内、外、妇、小儿等科(3)四诊法

(4)医疗器械:针、石、熨(5)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之《素问》、《灵枢经》

4、光学 《墨经》

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

光学八条:光影关系、小孔成像

5、地理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秦始皇八年木板地图。礼仪风俗(详见169页)

下面正式封建王朝时期。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即学习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等。把握好一条主线(政治方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轨迹为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于明清。

经济方面: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直到明中期江浙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还有一条隐线,即封建社会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是逐渐松弛的)

秦帝国

第一部分:建立

始皇帝巩固政权的努力 政治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含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2、特点:两对矛盾,自始自终存在。

3、趋势:皇权逐步加强、相权逐步削弱;中央逐步加强,地方逐步削弱

4、核心:皇权至高无上

5、职能:(1)、镇压百姓(2)、抵御外部势力侵扰(3)、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4)组织社会生产

6、基础:(1)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7、背景:(1)分封制事实上的崩溃,以及郡县制实际上的确立。(2)秦的大一统政治局面,为其施行奠定坚实基础。

8、主要内容(1)、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2)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3)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详见176页)(4)扩大军队

(二)经济、思想文化

1、在全国承认土地私有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

3、焚书坑儒;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三)民族关系

1、北征匈奴

2、征服越族,统一岭南

(四)一统意义

1、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后语:(关于一统意义)

关于意义的总结无外乎下面这么几类(主要分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关系、历史进程等等的意义。以后的意义总结如果没有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我就几乎一笔带过。)

附:秦代社会主要的阶级构成

(一)地主阶级

1、军功地主

2、贵族地主

(二)农民阶级

1、自耕农,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2、依附农

(1)来源:统一前秦国原有的依附农民;统一后秦国以外国家的依附农民。(2)特点:不直接承担封建国家的赋税、徭役,但地主阶级对其的压迫远甚于前者。

(三)官、私奴隶

1、来源:(1)犯法(2)战俘(3)掳掠来的边境少数民族人民

2、特点:已不许随意屠杀奴隶,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改变其身份

(四)商人、手工业者和游民

1、商人:大商业者,如寡妇清等,是秦代统治阶级中享有特权的阶层

2、手工业者:分化严重,大手工业者享受特权。

3、游民:成分复杂。秦政府采取严厉镇压政策。

结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构成秦王朝的主体,其矛盾贯穿始终。

第二部分:灭亡

(一)原因

1、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阶级矛盾的激化(1)租税沉重,人民不堪重负。

(2)徭役、兵役繁多,百姓苦不可言。(3)刑法残酷

(4)二世统治昏庸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及其掀起的农民起义浪潮的打击。

(二)过程

1、陈胜吴广起义

(1)大泽乡揭竿而起(2)建立张楚政权

2、项羽、刘邦领导的反秦战争。

(1)巨鹿之战(2)刘邦入关、约法三章(3)项、刘争霸

(三)灭亡 原因、及意义

西汉 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一)建立时间:公元前202年,(二)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1、汉高祖颁发了一系列诏令

(1)组织军队复原,从事生产劳动。(2)赐军吏卒以爵位(3)招抚流亡(4)释放奴婢

以上种种措施,旨在为农业生产招揽劳动力。

2、重建国家机器(1)汉承秦制

皇帝之下,三公九卿;郡国并行;制定法律(2)再建赋役制度

田赋:土地所有者向国家缴纳的地税 口赋:即人头税

算赋:用来治库兵车马

献费:诸侯王、通侯和地方官吏献给皇帝的赋税 徭役:更卒,到各级官府服役;

成年男子需服役两年:正卒,任一年地方兵; 戍卒,另一年任禁卫军或边防兵

(3)剪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

(三)文景之治

背景:

1、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之策,惠帝进一步推行无为而治。

2文景倡导以农为本,进一步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许多官吏断狱从轻)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

3文景时期,减少地方徭役、卫卒;停止郡国岁贡;开放山泽禁苑给贫民耕种;颁布赈贷鳏寡孤独的法令。4平定七国之乱

(四)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

1、背景

(1)历史基础:多年的积累,国库充实,为汉武帝的操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现实因素: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诸侯王势力势在必行。

2、具体内容

(1)改革官制: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宰相为首的外朝,则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内外互相牵制,加强皇权。(2)削藩:颁布推恩令;颁布附益之法。

(3)选官: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察举和皇帝征召;实行刺 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

(4)强化完善封建法制,打击豪强地主势力。军事;

1、增设八校尉,隶属北军;增设期门军、羽林军,隶属南军;增设楼船等军种。

2、出兵匈奴;进军南越,设臵南海九郡。经济

(1)改革币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2)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调剂运输、平稳物价)。

(3)算缗、告缗:算缗,即向大商人、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告缗,即揭发隐瞒不报和自报不实者。思想教育

(1)独尊儒术

(2)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意义(自己总结)附:昭宣中兴

(1)汉武帝穷兵黩武、以致末年民穷财尽,封建经济濒临崩溃。

推行轻徭薄赋

(2)为保证政令的贯彻 重视吏治、奖赏治世官员(3)为缓和阶级矛盾

昭帝颁布特赦令(前83年);宣帝进一步废除汉武时的酷法

(五)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1、条件

(1)政府推行的轻徭薄赋、重农抑商、与民休息等等国策(2)新技术和新工具的采用和推广 铁制农具的推广;赵过代田法(轮耕)、耧车;汜胜之区种法(把土地划作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专著《汜胜之书》(3)水里灌溉事业的发展

治理黄河,开凿灌溉渠(前129年,水工徐伯领导开凿与渭河平行的漕渠)民间发明“井下相通行水”的井渠法

元鼎六年(前111年)于郑国渠上游修建六条辅助小渠。太始二年(前95年)白渠。

2、结果

耕田面积扩大;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长迅速。

手工业 表现

1、冶铁技术先进

西汉铁器,出现了彻底柔化处理铁素体基体的黑心可锻铸铁。欧洲18世纪才使用这一技术。

炒钢,这一崭新的高效率先进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冶铁生产的面貌,在钢铁 冶炼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丝织品

出现提花机——织造提花织物

双经轴机械——使地经和绒经分开提花

染色:利用茜草素和蓝靛,可染成绿、褐、红等色。比战国用温水湅(煮熟生丝)帛的工艺提高了一步。

3、漆器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1、商业繁荣,贸易范围广泛。

2、大都市出现。

3、中小城市的兴起。

(六)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1、匈奴社会的发展状况

(1)以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也有从事农业生产。

(2)公元前3世纪,铁器的使用已深入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军事等各方面。(3)秦汉之际,冒顿(mo du 四三声)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占领河套地区,形成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2、汉匈关系

(1)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侵扰鉴于国力有限,汉朝采取和亲政策。(2)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展开长达十年的反攻。公元前127年,卫青击败匈奴南侵,收服河南地。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北徙漠北。(3)汉昭帝时期

昭君出塞,确保汉匈之间四十多年的和平。(密切汉匈关系;利于互市兴旺、加大文化交流以及民族融合等等,这些都可以用来总结和平民族关系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3、与西域各族关系(1)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司马迁称之为凿空之行。(联合大月氏攻匈奴)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国也回访。意义:

天山南北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中原同西域乃至更广远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促进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2)设臵专员管理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4、与西南、东南各族关系(1)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2)汉武在南海设郡。

5、与东北各族关系 夫余、肃慎、挹娄、高句丽、乌桓、鲜卑、沃沮等等。

(七)对外关系

1、与中亚各国关系

(1)张骞曾到过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上游东面)大月氏。

其副使到过大夏(今阿富汗)、安息(今伊朗)武帝使者到过奄蔡(今黑海以北)、条支(今叙利亚)

我国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传入大宛、安息;穿井术传入大宛

中亚的箜篌、琵琶、胡笳;大宛的葡萄、芝麻;大夏的石榴等等传入中国。

(2)丝绸之路的开通

南路:长安、敦煌、鄯善、于阗、莎车、葱岭到大月氏、安息 北路:敦煌、车师前王庭(高昌)、龟兹、疏勒、葱岭到大宛、康居、奄蔡,奄蔡南下可到安息,往西到大秦。

2、与东亚、南亚各国关系(1)与朝鲜

战国时期,燕齐之地民众,成批迁徙到朝鲜,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燕人卫满入朝鲜,被立为朝鲜王,建都王险城(今平壤)元封二年,进攻卫满朝鲜。(2)与越南

秦进军南越曾侵及瓯骆国(越南北部王国)赵佗灭瓯骆国

汉武帝灭赵氏政权后,在越南北部设臵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中国铁制农具传入越南。(3)与印度

印度,中国古书称之为身度(juan du 一三声)或天竺(4)汉对外的水路交通 最远到达马来半岛。

(八)王莽改制

1、背景

(1)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

繁苛征敛、疯狂兼并造成自耕农日益破产;限田限奴方案的破产(2)王莽个人的准备

(关于王莽是自立还是被人拥戴,这是个谜。)公元前8年,改国号为新。

2、内容

(1)实行王田、私属制

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奴婢为私属,不得买卖。(2)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管

在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长安分东西市,设令,各市有长,令、31 长兼五均司市官,称为五均司市师,下设交易丞五人,钱府丞一人。赊贷,由政府办理贷款

六管,盐、铁、酒、铸钱、收山泽税(3)改革币制 第一次:(居摄7年)于五铢钱外铸更大钱,重十二铢。又造契刀、错刀 第二次:(建国元年,即9年)废除错刀及五铢钱,另发行宝货(金、银、龟、贝、铜)、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货、贝货、布货)第三次:(天凤元年,即14年),废大、小钱,另作货币、货钱(4)统一度量衡

(5)多次变更中央、地方官名、官制、郡县地名、行政区划

3、意义(1)、触及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对缓解土地集中和奴婢买卖有一定限制作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2)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利贷者对贫民的盘剥。

(3)度量衡改革完善了度量衡体系,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其制。(4)货币改革混乱、货币价值的比列不合理造成流通不便、换算困难。(5)政治改革也多混乱切无多少实际效益,反而招致更多的人反对。附:绿林、赤眉起义

(一)起源

1、绿林

新市人(今湖北京山)王匡、王凤兄弟,被推为领袖,聚众起义。其根据地在绿林山,故称绿林军。

2、赤眉

琅琊人(今山东诸城)樊崇聚众。王莽派人镇压,为于官军区别,每人用赤色凃眉

3、其他起义军

南阳大地主刘縯、刘秀,组成舂陵军,并与新市、平林兵汇合,归入绿林军。

(二)过程

1、公元23年二月,刘玄称帝。

2、公元23年五月,昆阳大捷。此役,从根本上摧毁了王莽的主力,取得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3、绿林、赤眉火拼

公元24年,刘玄冷落樊崇。引起赤眉军不满,火拼开始。公元25年,赤眉军拥戴15岁童子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

九月,赤眉军攻入长安,刘玄投降,不久被绞死。

4、赤眉军的失败

赤眉军进入长安,关中地主隐匿粮食、组织武装。断绝赤眉军粮食供应,并坚壁顽抗。赤眉军被迫离开长安 建武三年(27年),赤眉军在崤山(今河南渑池)被冯异击败,在宜阳(今河南宜阳)陷入刘秀设臵的重围。各路起义军先后失败。

(九)西汉文化

这一时期文化的总的特点如下:

第一,统一与多样性结合;第二,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第三,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第四,气势恢宏。

1、哲学

(1)汉初黄老学说

西汉初年,黄老思想代表作,陆贾《新语》(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性三品说(3)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家以六经皆孔子所作;古文家以六经皆史

今文家崇奉孔子,认其为政治家、哲学家;古文家崇奉周公,认孔子为史学家 今文家信纬书,讲微言大义;古文家排斥纬书,谓六经皆史

今文家斥古文经为刘歆所伪造;古文家斥今文经为秦火残缺之余。

2、史学

(1)司马迁和《史记》 第一步纪传体通史(2)刘歆和《七略》

刘歆在其父刘向的《别录》的基础上写成。中国目录学的开端,同时也是一部古代学术史。

3、文学

(1)汉赋,是从楚辞发展而来的长篇韵文。汉初,盛行骚体赋,以贾谊、枚乘为代表。

汉武帝至成帝间,散体赋全盛。以司马相如、杨雄、东方朔为代表(2)乐府

掌管音乐的官署。为宫廷娱乐和庙堂祭祀,大规模采集民歌 汉代民歌体裁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

4、艺术

(1)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帛画。

5、天文历法(1)汉武帝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2)世界最早的有关太阳黑子的记录,早欧洲800多年。(3)马王堆出土的《五星占》,我国较早的天文学原著。(4)宣帝时期,耿寿昌铸铜为像,以测天象。

6、数学(1)《周髀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数学著作。(2)《九章算术》是西汉以来许多数学家研究的结晶。

7、医学

(1)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黄帝明堂经》,比较有系统的针灸学专著。(2)西汉防腐技术先进,如长沙马王堆女尸

8、地理

(1)地图已有统一的图例

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幅地图。

9、造纸术(1)《汉书 〃孝成皇后传》记载“赫蹄书”,应劭注曰:赫蹄,薄小纸也。这是西汉有纸的最早文献记录。

(2)西汉制造的纸,已能用于书写。1933年,新疆出土麻纸残片 1957年,陕西出土灞桥纸 1973年,甘肃出土的金关纸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东汉

东汉前期政治

(一)建立

1、时间:更始三年(25年)在鄗(hao,四声,今河北高邑)称帝。

2、统一全国(1)、击败赤眉军(见上文)(2)、击败各路割据势力

建武三年,首先平定山东,然后诛灭刘永、张步、李宪、董宪;南灭秦丰;西击田荣。

建武十二年,灭公孙述,益州平

建武十六年,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卢芳投降。

(二)调整政府职能

1、加强尚书台、削弱三公权力。

刘秀加大尚书权力,正式成立尚书台,由事务官逐渐变为政务官。尚书台逐渐成了皇帝真正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权力机构。

2、加强监察机构

在继承秦、西汉监察制的基础上,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机构,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州刺史。

3、确定州郡县地方行政机构

改革后刺史具有固定治所,逐渐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废除

4、废除内地郡国都尉

(三)巩固王朝的措施

1、退功臣进文吏

封侯褒扬;奉朝请;征召天下俊贤

2、以柔道治国

3、倡导儒学,宣布图谶于天下

4、释放囚奴、减轻刑罚

5、削弱诸侯王势力

第一阶段: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一年。分封宗室叔侄兄弟为王,后由王降为侯,降为公

第二阶段:建武十五年。分封皇子,建武十七年,晋爵为王。

(四)东汉社会经济

1、恢复生产的措施

(1)安臵流民、赈济灾民;(2)轻徭薄赋;

(3)赋(给予之义)民和假民公田

赋:给予之义,即将国家所有的土地赐予贫民。假民:则是租赁,受假田之民,成为国家佃农。

(4)选用循吏,教民耕植(5)度田和屯田

度田:检核垦田户口(但有的地方一开始便有度田不实)

2、农业

(1)水利技术的进步

69年,明帝令王景、王吴修治黄河。(2)耕作技术进步

耕犁改进,短辕一牛挽犁。有利于个体自耕农的沟渠开挖和深耕种植。牛耕推广 浸种施肥法

3、工商业(1)冶铁业

古荥1号高炉(今郑州市古荥镇)日产量可能在1万吨左右,这是很杰出的技术成就;

发明椭圆形炉腔

冶铁叠铸技术发明于战国,但为双孔浇铸,在东汉发展为一孔浇铸 发明脱碳成钢和百炼钢技术(在西汉炒钢技术基础上发明的)(2)纺织业 桑蚕种养的推广 马钧发明织綾机(3)制瓷业

已能较好控制釉料的配制方法

施釉技术由刷釉改为浸釉掌握胎料和釉料配制、胎釉膨胀收缩一致的技术(4)造纸业

蔡伦改进造纸技术

东汉末年,左伯创造左伯纸(5)商业 商品种类增多

高利贷活跃。已发展到严重侵蚀国家政府机体的程度

辜榷:是商业交易中的一种包揽政府买卖的独占行为,出现于西汉末年 民族互市 海外贸易

(6)城市的繁荣

结论:经济区域的细微变化

古代经济区域在东汉开始发生了变化。东汉以前,经济发展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东汉以后,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区。

附:豪强地主田庄

1、背景:

(1)东汉王朝的胜利,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豪强地主的胜利。由于东汉王朝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的发展,在东汉几乎是不受限制的。

(2)豪强地主通过土地的买卖,同时经营货殖。使得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2、特点

(1)规模大、多种经营,几乎靠一己之力便能自给自足。(2)聚族而居、宾客相附(3)带有浓厚的宗族宗法色彩(4)拥有私人武装

(5)实力强大,具有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

3、实质

仍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4、作用

促进宗法制度的发展 其特点为:

(1)宗法组织是在封建个体家长制家庭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2)帝王和地方统治者、帝王和地方上的宗族长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即宗族与君统不再统一。

(3)地方宗族组织的势力加大。

(4)忠、孝、节、义等封建宗法思想逐渐构成为一个完整的封建宗法思想体系。

(五)东汉民族关系

1、匈奴的分裂(1)背景

A、王位继承制的疏漏:自呼韩邪单于后,王位实行兄终弟及式“诸子以次立”的继承制。

B、内讧不断加之适逢天灾

蒲奴与比之间内讧,建武二十年春,比立为单于。正式分裂为南北二部。

2、与匈奴的关系

(1)建武二十五年,南匈奴奉藩称臣。(2)与北匈奴的战争

73年,窦固、耿秉击退匈奴,匈奴退出天山东麓。中原王朝在65年后收归对西域的沟通。设臵都护和戊己校尉 83年,北匈奴有73批先后归汉。

90年,窦宪、耿秉击退匈奴,俘虏北单于其母。北匈奴西迁。自公元前209年冒顿建立政权到91年,整整300年,匈奴的威胁终于解除。

2、班超出使西域

联络西域各地君长,脱离匈奴,亲附东汉

97年,副使甘英出使大秦未遂,至波斯湾而还。

3、与东北各族

乌桓、鲜卑、夫余、挹娄、高句丽、濊貊

4、南方各族

5、西南各族

(六)对外关系

1、中外交通 丝绸之路

海上通道最远可达印度半岛南端

2、与朝鲜关系

三韩多次派人赴汉,加强双方联系。

辰韩,引进中国文化,嫁娶、语言、称谓与秦相似。称之为秦韩

朝鲜特产檀弓、果下马输入中国;中国铜镜、漆器、铁制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

3、与日本关系

光武帝赐印绶给日本国王。倭国遣使奉献。中国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

4、与越南关系

沿袭西汉旧制,在越南北部设交趾、日南、九真三郡 马援平定九真、日南、合浦蛮里叛乱

5、与印度、缅甸关系

印度商人由孟加拉湾经缅甸直接进入中国。汉明帝时,遣使到印度求经

东汉后期的腐朽统治

(一)外戚宦官擅权

1、背景

东汉皇帝除明帝、章帝外,几乎都在幼年即位。每一代开始时,总有太后临朝称制,依靠父兄;皇帝长大后,为夺权,依靠宦官。

2、实质

外戚宦官其实质是专制主义皇权的左右手,是寄生在皇权肌体上的一对毒瘤。

3、表现

(1)章帝死后,和帝即位,年仅10岁。窦太后临朝,其弟窦宪、窦景居机要,掌握实权。

和帝在宦官郑众等人帮助下,诛灭了窦氏势力。

(2)和帝死,邓太后临朝,废和帝长子,立殇帝,年仅百日。邓太后总结窦太后教训,在控制政权方面更多依靠宦官。

邓太后死后,乳母王圣、宦官李闰铲除邓氏势力。

安帝亲政,皇后阎氏阎显及帝舅耿宝典掌禁军;李闰、江京、樊丰,并掌机要。形成外戚、宦官共同把持政权的局面。(3)五侯横暴

单超、左悺、徐璜、具瑗、唐衡

(二)党锢之祸

1、背景

(1)外戚宦官擅权,东汉政权面临崩溃。有识之士反对外戚宦官擅权,要求改革。

(2)反对外戚宦官的斗争

第一阶段:顺帝以前,侍御史张纲弹劾梁冀兄弟擅权 第二阶段:桓灵时期,李膺不畏强权,惩治宦官。

2、过程

延熹六年(166年)宦官诬告李膺与太学生及郡国生徒朋比为奸,桓帝逮捕“党

人”收监李膺、陈寔等二百多人。

建宁二年(169年)宦官侯览诬告张俭结党谋反。曹节乘机奏捕党人。;李膺、杜密等百余人死于狱中。

熹平元年(172年)下诏规定,凡是“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兄子弟及五服以内的亲属,一律免官禁锢。

持续了十几年,直到黄金大起义后,政府才宣布赦免“党人”

(三)阶级矛盾激化

1、背景

(1)豪强地主势力壮大,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土地兼并日益激烈。(2)外戚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官吏贪残、横征暴敛。(3)多次镇压羌族人民起义,造成“弃农桑,疾苦徭役”、“兵役连年,死亡流离”

(4)桓帝公开卖官鬻爵、大私聚敛;灵帝公开颁布卖官价格。

2、表现 黄金大起义(1)背景 思想基础:民间流传的道学,约在东汉中期,形成带有原始宗教性质的原始道教。主要为太平道,经典《太平经》

五斗米道(2)过程

A、张角聚徒十余万,联合郡国。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响应。自称天公将军,兄弟三人代表天、地、人三元。冀州:张角兄弟领导 颍川:波才领导 南阳:张曼成领导

B、最初三个月,战绩可喜。但是,后来由于提前仓促起义,打乱原定部署等等原因,招致失败。(3)结果 失败

但沉重地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之后只维持了二十余年。

东汉文化

(一)哲学

1、今古文经学

(1)为反对王莽的倡古行为,古文经学官被取消。

(2)建初四年(79年)白虎观会议。班固整理记录成《白虎通义》 后期,两家综合趋势明显。

(1)何休责难古文经学,古文大师郑玄驳得其心服口服。(2)马融诸经兼采众家之长

(3)郑玄择善而从,兼采今古文经学之长。

2、谶纬神学的泛滥

(1)含义:谶,是用诡秘的隐语、隐言作为神的启示,向人们昭示吉凶祸福和治乱兴衰。

纬,是相对于儒家的“经”来说的,即假托神意来解释儒家经典的

纬书。当时有《诗》、《书》、《易》、《礼》、《乐》、《春秋》、《孝》,称七纬。(2)起源

谶作为一种预言出现于春秋时期的秦国。

3、桓谭《新论》、王充《论衡》(1)桓谭,反对谶纬的不屈斗士。

批判天人感应,认为天下所常有,无世皆不然。反对灵魂不灭,烛火之喻。

反对长生不老的神仙方术,认为生老病死,若四时之代谢。(2)王充,东汉朴素唯物主义集大成者 万物由气构成,元气是一种客观物质。

反对天人感应说;反对有鬼论,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4、宗教(1)道教

A、形成:秦汉时,出现了以天帝为首,四方诸神拱护的神权等级系列,经方术士对诸神的筛选与改造,逐渐推出老子作为道教的教主。B、派别:张角,太平道 张陵,五斗米道(2)佛教

A、传入:大约到了东汉初年开始传入我国,史书记载中国人信仰佛教第一人为光武帝子楚王刘英。

首先传入中国的,不是佛经,而是佛像。

B、情况:西域安息人安世高、月氏人支娄迦谶是到中国内地最早译经的两人

最初流行小乘佛教

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行善、修道;不杀生,专务清静。小乘教上座部教义:提出戒、定、慧三学

5、教育

太学、郡学、私学三级教育模式

6、史学 历史著作。《汉书》、《东观汉记》

7、文学 《古诗十九首》、《说文解字》

8、艺术

绘画、雕刻发达

9、天文历法

(1)成于两汉的三大天体理论 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2)张衡的天文成就

从日、月、地球所处的不同位臵,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制作地动仪,早欧洲人1700多年。

《浑天仪》一文全面总结和论述了浑天说的理论。(3)东汉晚期,刘洪创立了《乾象历》

刘洪将文学家李梵、苏统等人发现的月亮视运动不均匀性运用于交食的推算,提高了日月蚀的准确性。

使用较前准确的回归年和朔望月长度的新数据

10、化学

39(1)东汉末年,魏伯阳著成《周易参同契》,世界最早的炼金专著。

11、医学(1)《神农本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2)张仲景《伤害杂病论》。建立了一套辩证治疗的医疗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标志着我国中医理论走向成熟。(3)华佗擅长外科手术;

制出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 编创“五禽戏”——体育健身操

12、社会生活(详见299页)

三国

(一)三国鼎立

1、背景

(1)黄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中华大地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2)董卓死后,关东豪强地主的军事联盟瓦解。各自割据、混战。(3)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初步使得三国鼎立局面出现。(4)曹操改变策略,三国相继称帝。最终促使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2、魏蜀吴的统治

第一,魏国对北方地区的重建

1、恢复社会生产

(1)国家采取半强制性手段使土地与劳动力相结合,即促使屯田。设臵民屯组织。司马(五十人为一屯,长官为司马)、屯田都尉、典农中郎将或典农校尉。政府对屯田民收取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的田租。军屯生产者,是士兵和他们的家属(士家)。屯田单位有营(六十人)、度支都尉、度支中郎将或度支校尉

(2)招徕流民,劝课农耕,安定自耕农生产。对地方官考核以户口、垦田增减、盗贼多少为升降。(3)颁布田租户调令 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不准豪强向贫民转嫁负担;废除人口税均摊,采取按民户财产多寡定出户(4)“重豪强兼并之法”

禁止土地兼并,否认其有免役免税特权 曹操带头向国家缴税(5)兴修水利工程

2、统治机构与职能的调整

(1)曹操提出“治平尚德行、有时赏功能”的人才方针 赤壁之战后用人政策向德才并举 转化(2)曹丕,九品中正制

(3)魏文帝,设中书监、中书令。以分尚书之权,为后来三省六部制的萌芽(4)将州牧制度固定化,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度 州牧,集地方军政大权于一身

(5)曹丕,设监国之官以监察诸王行迹,沿袭到魏末。

第二,诸葛亮治国与蜀国后期政局

1、重建吴蜀联盟

223年,邓芝游说孙权,终重建联盟。

2、内修政理

(1)严格实行法治

(2)全力“务农垦殖,闭关息民”;大力发展水利事业

3、和戎抚夷

七擒七纵孟获,平定南中

4、北伐中原

5、蜀国后期政局

(1)董允、费祎相继执政尚能维持清明政治(2)陈祗、黄皓相继擅权

第三,吴国对江南的进一步开发

1、背景

(1)历史基础: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庐江太守王景教民牛耕之法。

(2)人口增加:汉末中原大乱,北方移民浪潮加剧。(3)技术进步:北方移民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具

(4)政治需要:吴国政权的重视和推行了一系列促进生产的措施。

(5)发展潜力:半数以上人口是山越与蛮夷、采取刀耕火种,氏族组织仍是其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方式。

2、措施(1)征山越

迫使大量山越人出山,部分参军,部分分配给豪强、功臣为部曲佃客。孙吴对山越的征服是一种残酷的掠夺。(2)屯田制度

民屯,集中于吴郡、会稽、丹阳;设典农校尉、典农都尉 军屯,集中于长江南北。其特点时间长(203—280年)、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无论屯田还是水利建设,大多是开拓性而非恢复性。

3、工商业

(1)会稽铜镜精美;青瓷制造技术成熟(2)造船业发达,可造五层巨船

(3)230年,卫温、诸葛直航海直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4)243年,扶南王遣使来吴 中国和南海诸国开始正式往来 附:江南世家豪族势力的发展

东吴政权推行复客制、世袭领兵制(士兵即将领的农奴)

世家豪族势力大增,形成吴姓门阀,是东晋南朝立国的政治支柱之一。

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

(一)建立

1、背景

41(1)司马氏在魏国专权。

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的苦心经营(2)先后灭蜀、吴

263年,灭蜀;280年、孙皓投降(3)司马炎

265年,司马炎(司马昭之子)逼魏元帝禅位。建国,号晋,都洛阳,史称西晋。

(二)晋武帝与太康之治

这一时期,是西晋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268年,颁布五条诏书与郡国:正身、勤百姓、抚孤寡、敦本息末、去人事

2、对原吴国地区示以宽厚,尽快安定社会秩序。

3、对军队进行整编和复员。

4、颁布和推行占田制,265年,正式废除民屯制度(1)农民的占田和课田

占田,是农民向政府登记所占有的土地;课田是农民向政府交课税之田(2)户调式

凡丁男立户,每年纳调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男立户者,纳半数。边郡民户,纳正额三分之二; 更远者纳三分之一

(3)士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特权 意义:

积极(1)试图以新形式将土地同劳动力相结合,将保护和限制地主利益相结合,以保证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并对土地和田租实行有效管理。(4)解除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

(5)占田数高于课田数,可以鼓励人民去占田开荒。(6)对士族地主占田在法律上给予了一定的限制

消极(1)自耕农户调和田租负担比曹魏分别增加了二分之一、一倍

(2)按官品占田,巩固和扩大了地主特权

(3)对超限占田和土地买卖没有处臵措施,为地主兼并土地留下了法律漏洞。

(三)、诸侯王权力加强

(1)建国不久,分封27个同姓王。(2)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

允许诸王自选国中长吏;以户数多少将诸王分三等,并开始臵军。(3)增加封国户数,逐步使诸王都督各州军事。

(四)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

1、轨迹

萌生于东汉,发展于三国,初步形成于西晋。

2、背景

(1)社会基础:司马氏建国,是在一批士族地主官僚的支持,通过政变而取得政权的。

(2)政治条件:五等爵制的制定和九品中正制 司马师托裴秀制定五等爵制。

中正官一职逐渐被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僚把持,使这一制度成为他们培植门阀家族势力的重要工具。(3)经济

按官品占田和荫客、荫亲属,实际上承认多占土地、劳动力(4)教育

“殊其士庶,异其贵贱” “官品第五以上得入国子学” 教育特权在制度上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了

3、结果

(1)寒门地主与门阀地主的矛盾和政治黑暗(2)门阀地主内部的矛盾斗争此起彼伏

(3)门阀地主地位的世袭化,导致皇族与士族之间矛盾尖锐

(4)门阀子弟养成享乐腐化、游手好闲习气,导致政治、社会风气的恶化。这些矛盾和斗争,决定和影响着以后历史的发展,形成了两晋南北朝政治演变的主要内容。

(五)西晋的灭亡

1、原因

(1)西晋统治者的腐化(2)贾后专政、八王之乱(3)流民起义

李特、李雄起义 张昌起义 王如起义 杜弢(音滔)(4)五胡乱华

匈奴、鲜卑、羯、氐、羌

304年,氐族人李雄,称成都王 304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 310年,刘聪即刘渊位

311年,刘聪部下石勒在苦县(今河南鹿邑)灭晋军十多万人。刘曜俘虏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

313年,刘聪毒死晋怀帝。316年,刘曜降晋愍帝。

(5)各上层分子抓住时机,起兵反晋。

2、灭亡

建兴四年(316年)

东晋十六国

(一)十六国前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1、汉(304—319)、前赵、后赵

(1)区域:刘聪,控制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2)治理:采取胡汉分治

设左右司隶、内史、令长,统治四十几万户汉民

设单于左右辅、都尉,统治包括匈奴在内的二十几万落的少数民族(3)刘聪死后,大臣靳(音进)准发动政变,杀刘聪子孙全家。318年,刘曜族灭靳准,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319—329)319年,石勒在河北称王,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史称后赵。(319—351)前凉(301—376),被前秦所灭。

2、前燕和前秦的对立

43(1)前燕。

建立者:鲜卑慕容廆(wei,三声)(2)前秦

建立者:氐族苻健

苻坚的治理,辅佐者王猛

思想:提倡儒学,禁止老庄玄学和图谶神学。政治:“复魏晋士籍”,重用其中有才能者。

经济:重视农业生产,劝课农桑、开放山泽;推广区种法;建人工渠;发展交通 统一北方,370年,灭掉前燕。

373年,夺得汉中、益州,南中邛、莋、夜郎皆降 376年,灭前凉和鲜卑拓跋部的代国

(二)东晋的建立与士族门阀制度的确立及发展

1、建立

317年,司马睿称晋王,第二年,称帝,是为晋元帝。都建业。其政权基础是两个不同地域的门阀集团

2、门阀政治的确立和发展(1)王与马共天下

琅琊王氏地位特殊,开创东晋时期祭则司马,政在士族的政治格局。标志着门阀政治的正式确立。(2)几大家族

琅琊王氏、颍川庾氏(庾亮、庾冰)、谯国桓氏(桓温)、陈郡谢氏(谢安)这几大家族轮流执政,皇帝几乎没什么权力。(3)门阀经济地位

豪强门阀庄园经济体制确立

(4)进一步确立“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的政治、法律准则(5)士族内部等级森严,交友、婚嫁界线明确

当时私人修谱牒之风盛行,防止假冒,以保证士族特权

3、发展结果

皇族与士族矛盾激化 士族内部矛盾尖锐

王敦之乱,失败告终,王氏势力稍微抑制 苏峻之乱

(三)东晋北伐与淝水之战

1、祖逖北伐

司马睿任命其为豫州刺史,给一千人粮饷,三千匹布,自行招募军队、自制兵器

2、北方南下

328年,后赵石勒已统一了北方

3、桓温北伐

(1)354年,被苻坚打败,被迫退兵。

(2)356年,攻占洛阳,复又被前燕攻占洛阳,无功而还。(3)369年,被前燕打败

4、淝水之战

383年,苻坚大举伐晋,被谢安击败。

(四)十六国后期的少数民族政权 鲜卑慕容垂后燕(384—407),都中山(今河北定县)鲜卑慕容冲西燕(385—394),都长子(今山西长治)鲜卑拓跋珪代国(386—534),后称魏(北魏)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鲜卑慕容德南燕(398—410),都广固(今山东益都)汉人冯跋北燕(409—436)都龙城 等等 其特点

1、政权多以胡人贵族为主

2、除北魏以外,基本没什么政绩 3互相征战 历史意义:

1、开创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先列,给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增添了新内容。

2、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五)东晋的衰亡

1、原因

(1)社会矛盾的激化

士族门阀与皇权矛盾、阶级矛盾(2)人民起义 孙恩、卢循起义(3)刘裕专政

2、灭亡

402年,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

南朝

(一)南朝政权的更替 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陈(557—589)都建都于建康

1、刘宋政局与元嘉之战 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之治”

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奖励耕织、减轻赋税

北方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治下,国力蒸蒸日上。

双方于元嘉二十七年(450)爆发战争。经此一役,南北对峙开始(2)宋文帝于453年,被太子刘劭所杀。

自孝武帝起,凡新皇帝继位,都对掌握州镇兵权的兄弟叔侄大开杀戒。禁军将领萧道成登上政治舞台,建立齐朝。

2、萧齐的内争和检籍

(1)479年,逼迫宋顺帝禅让。仍是一个短命王朝,历经七帝,23年。原因:骨肉相残、检籍失误 检籍,主要是清检士籍

触及士族利益,遭致一致反对。490年,齐武帝被迫停止。

3、梁武帝与侯景之乱(1)建立

501年,萧道成族弟萧衍起兵襄阳,502年称帝,建立梁朝。立国55年。(2)统治措施

优待上层、遍造佛寺;刑法残酷 侯景之乱

(1)侯景降梁

东魏大将侯景因与高澄发生矛盾,遂降梁。梁武帝派宗室萧渊明接应,不料被东魏击败,俘虏萧渊明。欲以此与梁换侯景,帝允之。侯景走投无路,遂举兵攻梁。次年三月,克建康,软禁萧衍。(2)意义

南朝历史转折点 第一,长江下游以北的土地,尽为东魏、北齐所占。汉中及长江中游以北的土地,尽归西魏。

第二,侯景军沿途烧杀抢掠,社会经济遭到大破坏。门阀势力遭受沉重打击。因此,南弱北强局面正式形成。

4、陈时南方的衰落

(1)557年,陈霸先废敬帝自立。

(2)陈宣帝时,大将吴明彻进攻彭城被俘虏,陈军主力被歼灭,陈的国力愈加弱。

(3)陈后主荒淫无道,589年,隋军破陈。

(二)南朝中央集权的逐渐强化和门阀制度的渐衰

1、中央集权的强化

刘裕以其军事实力建国,皇权加强;宋文帝刘义隆剪除辅政谢晦等,重夺大权。为加强皇权,南朝皇帝在制度和用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1)中央的中枢权力机构

A、尚书省,曹魏始设。东晋南朝沿用,至南朝逐渐转化为一般的办事机构 B、中书省,曹魏为分尚书省权力而设臵。东晋南朝沿用。长官监、令。C、门下省,西晋始设,分中书之权。南朝沿用

臵侍中、给事黄门郎各四人。职责:在皇帝身边服侍、保卫、顾问应对;拾遗补阙,检举非法。

D、秘书省,南朝设,掌典籍图书,设监、丞各一人,郎四人。

E、集书省,南朝设,臵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省阅奏书,并有驳回权;又与中书侍郎对掌禁令,纠察得失。(2)寒人势力的兴起

皇帝利用寒人来限制士族。

A、充任将帅 B、掌管机要 C、典签(职微权重)

州镇之事,须经典签签署方能施行;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

至此,庶族地主的上升,已成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3)门阀制度的渐衰 原因:

第一,门阀士族的腐朽,完全成了一堆娇生惯养的废物。(351页最后一排)第二,门阀士族更加强调士庶界限,以对抗庶族地主的兴起。

附,谱牒学成为显学

1、原因

为严格区分士、庶。

2、表现

贾弼之《十八州士族谱》700余卷

3、特点

谱牒之学成为专门之学。士族若不精此学问,便不能到吏部为官。谱学成为吏部选官的依据。

(三)东晋南朝南方经济的发展 总的时代特征:

这一时期,经历着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第二,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第四,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1、经济结构

(1)农业为主,农工商依次发展的基本格局。农业经营形式

(1)国有公田(2)地主田庄(3)小农耕地 手工业形势

官营为主,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 商业

(1)海外贸易和国内南北贸易进一步发展(2)商品市场有了相当的规模(3)市场管理开始正规化 附: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

1、统治阶级

皇室、士族、庶族地主及大商人

2、劳动阶级

自耕农;地主控制的部曲、佃客、奴隶;官户控制的兵户、吏户、百工户

2、农业的发展(1)原因

A、劳动力: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当地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2)表现

A、地域增大: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到岭南和闽江流域。

B、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

江南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C、发展程度

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3)意义

使南北经济渐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手工业

(1)青瓷在三国到西晋发展成熟(2)造纸业

压光和染色等新成就,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书写材料。(3)冶铸业

使用水排鼓风;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4、商业

(1)市场出现,农民临时集市“草市”(2)金属货币和实物货币并行 附: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农业:

第一,研制新农具,推广了新技术。

曹魏时期,马钧改进翻车,用于农业灌溉;水碓、水磨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第二,兴修水利工程

曹魏兴修许多水利灌溉设施;北魏孝文帝下令凡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第三,开发了边疆地区。

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的开发。手工业

第一,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设有专门织造机构

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蜀锦闻名遐迩 第二,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第三,开始利用石油、天然气

(四)北魏统一北方 拓跋族统一北方

1、兴起

(1)拓跋部,最初活动于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2)东汉末年,走出高山深谷,到达匈奴故地。(3)258年,力微迁居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统一了各部。(4)西晋末年,猗卢总摄拓跋三部

(5)348年,拓跋始设百官,分掌众职。进入私有制,进入了阶级社会。

(6)398年,拓跋珪称帝,一跃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国家。

2、前期的封建化(1)背景

A、拓跋族进入中原,胡汉杂居,原有的部落组织已不能适应这种新局面。B、一部分汉人地主入仕北魏,力图按封建方式改造拓跋政权。

注:以上两点,可广泛运用于以后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比如契丹、西夏等等。如果多去总结历史上各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的改革,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学习注意多总结、比较,心得自然滚滚而来。

3、太武帝改革

政治:大量任用汉人,相对提高汉人地位。经济: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文化:以道教为国教,寇谦之为天师。

结果,失败。

4、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

A、北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豪强地主建立坞堡,占有大量依附人口。北魏统治者残酷的民族压迫

统治阶级内部,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矛盾尖锐 B、各地各族人民反抗不断。

缓和社会、阶级矛盾迫在眉睫,改革呼之欲出。(2)总体情况

改革分两期,第一期(484—486)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

第二期,在490年迁都洛阳以后。(3)具体操作 第一期 政治:

A、整顿吏治

B、486年,废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经济:

A、制定和推行均田制和新户调制

改革基本精神:

A、一方面保持统治的稳定和政治的清明,一方面尽量不触动地主阶级的基本利益。

B、通过授田和新租调制,把更多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编户。以保证政府的租调收入和力役征发。第二期

政治:迁都洛阳

改革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

(4)意义

积极:促进北魏社会封建化进程,使北魏迅速成为强国。

促进了民族融合的的进程。

消极:在汉化改革中将门阀制度引入北朝,并加以强化,给北魏以后带来了腐败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恶果。

(五)北齐北周的对峙

1、背景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550年,高欢儿子高洋废掉东魏,建立北齐(550—577)宇文泰儿子宇文觉废掉西魏,建立北周(557—581)对峙局面形成。

2、西魏北周的政治、经济(1)改革内政

(2)改革北魏均田制度(3)建立府兵制度(4)灭佛和释放奴婢

3、东魏、北齐的政治、经济 土地兼并严重,日益衰落。

(六)魏晋南北朝文化 总的特点:

(1)带有分裂割据烙印(2)体现民族大融合特色(3)思想领域异常活跃(4)科技成就突出

注:至于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自己总结。无外乎是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前代的基础、民族大融合激烈碰撞的结果等等。

1、哲学 玄学的兴起(1)经典:《老子》、《庄子》、《易》

(2)代表人物:曹魏正始年间(240—249)何晏、王弼 稍晚的嵇康、阮籍 西晋时期,向秀、郭象 向秀《庄子注》(3)影响

在提倡人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上有进步;但它的虚无浮夸和提倡放荡生活作风,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

(1)开始发展为南学、北学 佛教的流行与神灭论思想 A、顿悟学说

禅宗学,首创于东晋僧侣竺道生 B、渐悟学说

般若学,重修持而成佛,主要流行南方。范增,神灭论

形存则神存,形谢而神灭。附:佛教盛行的危害

(1)统治者利用佛教教义,使人民甘心忍受剥削压迫,安于现状。(2)统治者广修寺塔,施舍钱财,浪费了人民大量血汗。

(3)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中外宗教经济的通病)

道教的改革和官方化(1)葛洪著《抱朴子》,被历代统治者尊为道教的经典。

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道教成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

(2)陶弘景

第五篇: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14章元朝的大一统

第十四章

元朝的大一统(8学时)

(1234——1368年)

教学目的:元朝的统一在我国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元朝基本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对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要给予高度重视。在学习中还要注意蒙古贵族采用汉法对蒙古族的发展及巩固其在全国的统治所起的作用,同时分析其“分而治之”的民族政策的实质。学生要了解蒙古国西征和南进的基本情况;掌握行省制度、达鲁花赤等名词概念;弄清成吉思汗、忽必烈和耶律楚材对元朝历史的贡献;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三大发明,思想方面宋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史学、文学方面的成就等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学重点:了解蒙古族的发展和在历史上的贡献,对成吉思汗给予一定的评价。行省制度。宋元文化。

教学难点:分析评价元朝的民族政策。宋学。教学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蒙古人的元朝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满人的清)。落后的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与中原文明相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版图也较宋朝扩大了很多。

第一节 蒙古国的建立和元朝的统一

一、蒙古的兴起

自古以来,在黑龙江流域就有一个室韦(失韦)民族,北朝时即与中原有臣属关系,《北史》、《旧唐书》都有“室韦传”。室韦族不断发展扩大,分为几支,蒙古部落就是其中一支,初称“蒙兀室韦”,居住在俱伦湖(呼伦湖)和望建河(额尔古纳河)一带。以后逐渐西迁,在西起不儿罕山(大肯特山),东到呼伦湖的广漠草原上游牧。据蒙古人传说,最初有受天命而起的苍色的狼和一支白色的鹿,来到不儿罕山下,生子名叫巴塔赤罕;巴塔赤罕的十世孙朵奔蔑儿干(蔑儿干:善射者)娶邻近部落的阿阑豁阿(豁阿:美女)为妻,生三子;三子的子孙形成三个部落——合答斤部、散只兀部、孛儿只斤部,其中孛儿只斤部为孛端察儿的子孙组成,为最大的部落。孛端察儿的十世孙是成吉思汗。

这个时期的蒙古人处在奴隶制阶段,个体游牧代替了集体游牧,主要财产是牲畜、牧地和水源。在十二世纪初,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开始称“汗”;十三世纪初,形成强大的蒙古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结束分裂局面,也必须结束这种局面,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国。

二、蒙古国的建立和扩张

蒙古国的创始人是铁木真(1162--1227),出生在斡难河,孛儿只斤氏人,幼年家族显赫,父也速该是军事首领。铁木真九岁时,其父带其到弘吉剌部特薛禅家求婚,特薛禅女孛儿帖许配铁木真。按惯例,铁木真暂住女家,其父返家途中被鞑靼人用毒酒谋害。此后,家道衰落,其母诃额伦带铁木真等四儿一女,靠采摘山果、野菜生活。原先的盟友泰赤乌部也与也速该部为敌,抓走铁木真,带上木枷游行。后铁木真逃出。成年后,娶孛儿帖;敌对的蔑儿乞部抢走孛儿帖,铁木真聚众败之,力量渐渐发展壮大,先后击败泰赤乌、蔑尔干、克烈等部,为统一铺平了道路。1206年,蒙古各部在斡难河畔召开选汗大会(忽里勒台),立九足白旄,选铁木真为全蒙古的汗,称成吉思汗,意为海洋般的大汗,建立了蒙古国。

初建的蒙古国是一个军事和行政的联合体。成吉思汗创立了一套国家制度。

1、千户制。把本族和新占领区的民户按十户、百户、千户、万户编管,各设“长”,那颜千户长、万户长是贵族,由成吉思汗直接任命,领有一定的封户和牧场,封主多是宗亲,也有少部分异姓贵族和军功将领。封户向封主纳税服役,自备战马、弓矢和粮秣。千户制按地域划分,打破了氏族的血缘界限,是一种基层的军事行政合一的组织;由封户与封主的关系来看,有封建性质,也有一定的奴隶制性质。

2、怯薛制。怯薛制指成吉思汗建国前的防卫军,共五百五十人,建国后扩展到一万人,主要由各级那颜和贵族子弟充任,也有少数平民子弟,由成吉思汗自己掌管。作战时为成吉思汗的主力军。平时驻守在殿帐周围,分四班,每三天一班入值,每班由怯薛长统领,除护卫殿帐,还管服饰、弓矢、车马、府库以及文史、医卜等,既是皇帝的亲军,也是国家的中枢行政机构。怯薛长协助处理国家事务,最初怯薛长为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四人,号为四杰。

3、断事官。原属怯薛系统,渐成为国家的专职官吏,称札鲁花赤。建国前即已由铁木真的弟弟别勒古台为札鲁花赤,建国后又任命弟弟忽秃忽任此职,掌管行政、财政和司法诸事,后来发展为兼理财政,司法的专职官吏。

4、札撒。最初,首领颁布的号令称扎撒。建国后,专制制度发展,成吉思汗的命令被记录下来,称“大札撒”,具有法律作用。札撒维护私有制和领主的特权,维护国家的统治。

此外,成吉思汗时还创立了蒙古族的文字

蒙古国建立时,成吉思汗的统治区域东起兴安岭,西达阿尔泰山,南至阴山的整个漠北草原。

1、南下——灭金和西夏

1211年,成吉思汗南下进攻金朝,很快占领抚州(张北)、居庸关等,进围中都。接着在1212、1213年又两次南下,到1224年,金统治区域除中都十一城外,全被攻下1214年,成吉思汗集结全部兵力围困中都,欲灭金朝。

此时,金政变,金帝允济被杀,宣宗即位后求和,并把允济之女歧图公主献给成吉思汗为第四个妻子,成吉思汗北撤,金宣宗迁都到开封。成吉思汗以此为借口,指责金无诚意,再举南下,攻克中都。并进逼开封,但遭到金军的顽强抵抗,成吉思汗撤军北归。

十三年后,成吉思汗在灭夏战争中病死,一年后,窝阔台为汗,一方面加紧对开封的包围,一面与南宋联合灭金。1233年正月,汴京守将发动政变,投降蒙古,金哀宗出逃归德,又到蔡州,宋将孟珙带兵围困蔡州,1234年初,金哀宗自杀,金亡。

在攻金之前,成吉思汗于1205、1207、1209年三次攻西夏。当金廷迁往开封后,成吉思汗感到暂时无力灭金,故又回头来灭西夏了。1225年秋至次年夏,借口西夏拒绝出兵助蒙灭金,向西夏兴兵问罪,接连攻克甘州、凉州,又攻下肃州、灵州,围困中兴府。

进军路上,成吉思汗狩猎时坠马负伤,1227年夏七月十二日,66岁的成吉思汗病死。六月,西夏末帝投降蒙古,成吉思汗死后第三天,西夏末帝出降,被蒙军杀死。夏亡。

成吉思汗南下灭金和西夏的过程中,还征服了东面辽东契丹人的叛乱,灭了西辽。从此,北方诸势力均统一在蒙古人的旗下,形成了宋蒙的直接对峙。

2、西征——三次西征与四大汗国的建立 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西征

1219年,成吉思汗以哈剌子模袭击蒙古商队为借口,出兵作战,其四个儿子随行。1222年占领哈剌子模,其王摩诃末出逃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病死,子札兰丁继位,不久,又被迫逃亡印度。成吉思汗战领了整个中亚地区,包括里海附近的康里国。

成吉思汗将占领区划分为兀鲁思(封地),分封给三个儿子:术赤据今咸海以西、里海之北;察合台据阿尔泰山以西、阿姆河以东,即今天山南北路;窝阔台据巴尔喀什湖以东、鄂毕河以西。这是后来四大汗国的雏形(加拖雷继承成吉思汗领地)。这是第一次西征。

第二次西征(拔都西征),征欧洲,1232--1242年。成吉思汗孙,术赤子拔都为帅,攻到多瑙河流域、北俄罗斯、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九地。因窝阔台死,大军回师奔丧。拔都留在钦察草原,建立了钦察汗国。

第三次西征是旭烈兀西征,1252-1259年。成吉思汗孙、拖雷子旭烈兀统领,打到巴尔干北部,占领伊朗、叙利亚、苏丹等。进攻埃及时被其马麦里克王朝的忽秃思打败。旭烈兀留居,建伊利汗国。

三次西征,在辽阔的中亚、东欧建立了四大汗国:

拔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的窝阔台汗国、旭烈兀的伊利汗国。四大汗国是蒙古国在四个新占领区划分的封地,与中央是藩属关系,实际是不牢固的政治混合体。后来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独立发展,窝阔台称汗后,其封地一直由中央直接控制,察合台与中央仍是从属关系。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蒙哥继位后开始发动对宋的进攻。

蒙哥令四弟忽必烈为统帅。忽必烈南征时遭到宋军的抵抗,便采取迂回包围的战术,从四川、云南夹攻南宋。1253年,忽必烈由宁夏南下入川,分三路攻云南,自率中路,渡过金沙江,灭掉大理国。次年,忽必烈北归,留下兀良哈台镇守。1257年,仍令段氏世袭总管,直至元亡。

1257年,兀良哈台征服了云南西南的安南(今广西、越南北部),这样就完成了南北夹击宋朝的战略布置。同年,蒙古正式发动了攻宋战役;兀良哈台自安南北上,忽必烈攻鄂州,蒙哥率军攻四川,三路军民鄂州会师,然后临江东下,直捣临安。南宋起用贾似道为相,增援鄂州。

蒙哥入川后,遭到南宋军民的抵抗,在合州(合州县)遭到鄂州王坚的抗击,王坚利用坚固的工事,坚守五个月,蒙军未能攻下,蒙哥也被炮石击中,死在军中,蒙军被迫北撤。

此时,忽必烈在鄂州对面的长江北岸,听到蒙哥的死讯,撤兵北归。鄂州会师未能成功。兀良哈台仍在安南、云南镇守。

当蒙哥东征时,留其少弟阿里不哥守和林。蒙哥死后,阿里不哥想夺取汗位;但当时功勋、名气最大的是忽必烈,二人便展开角逐。忽必烈在1264年击败阿里不哥,建都燕京,改年号为至元。

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在燕京旧城东北筑新城,命名为大都。忽必烈即是元世祖。

忽必烈建元后,便开始进行统一中原的灭宋战事。

忽必烈派阿术(兀良哈台之子)为元帅攻襄阳,1273年攻破樊城,襄阳宋将吕文焕出降。此后,南宋的防御门户被打开了。接着,忽必烈派伯颜率军水陆并进,沿江东下攻临安。1275年,贾似道被迫应战,未战即溃,1276年2月,元军攻占临安,俘恭亲、两太后及众官吏北去。1279年2月,陆秀夫负南宋末帝投海死,南宋才最后结束。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状况

元朝是游牧族建立的统一王朝,与中原的汉族人民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入主中原之后,既要保持本民族的利益和习惯,又要适应中原先进的社会制度,以巩固持久的统一。所以元朝政治的突出特点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

一、忽必烈的汉化政策

1、中央官制。

中书省————总理政务,中书省的正式设立是在忽必烈时期。中书令为长,下设左右丞相,又设平章政事,参知政事为副相。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开始,中书省兼管财政,1266年设“制国用使司”专理财政,但与中书省时分时合。枢密院——掌管军事。忽必烈前由怯薛长管军事。1263年设枢密院,专掌军务。长官由皇太子兼任,实际是虚衔,实责由两名副使负。

御史台——负责监察。1268年初立,“为天子耳目”,右丞相兼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亟,侍御史。纠察百官善恶,谏言朝政得失。下设殿中司,主管朝廷百官;察院主管地方。

宣政院——兼管宗教和吐蕃政务。初忽必烈设总制院,总管全国佛教,1288年,吐蕃使臣在宣政殿朝见,故设宣政院理吐蕃事务。

2、地方行政机构

行省——行中书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职责与中书省同,总理一地区政务。设十个行省: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内蒙、河北为“腹里”,即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行中书省长官为平章政事(岭北、江浙设左右丞相)。按山川地势划分。

省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下设路府州县,各设札鲁花赤,以蒙人为主;又设总管,汉人为之。蒙人长官后来成为名誉衔。行省还可在一些地区特投宣慰司,上传下达政令、民事。

行枢密院——地方有战事时增设,战后即撤销。行御史台——元初各地设提刑按察使,纠察地方政务。灭宋后,逐渐改称行御史台,职责仍旧。由中央御史台统领。

3、兵制。

成吉思汗时实行千户制,兵民合一,又设怯薛军。灭宋以后,忽必烈实行兵民异籍,把全国军队分为:

蒙古军——主力,驻京师及各要地; 探马赤军——蒙人为主力,主要驻京师; 汉军——金朝北部各部族的军队; 新附军——南宋军;

汉军和新附军力量小,驻江淮以南。

又根据担负的任务和从属关系不同,可分为两个系统:

侍卫亲军——由怯薛、元初的武卫亲军发展而来,1264年设立,初分左右两翼,又改左右中三卫,每卫万人,由各地壮勇充任。环戍京师,由枢密院统领。

镇戍军——镇守各地,仍称百户、千户、万户,但为纯军事组织,要地由蒙人把守。由行省镇抚掌管,统属于枢密院。

二、民族关系和阶级关系

1、民族关系

蒙古人在立国之初,对周围的其他民族采取利用,防范的政策,征战中利用被征服的民族攻其他民族,最终都隶属于蒙古人之下,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间,将全国人民的种族分为四等:

第一 蒙古人,包括蒙古各部的人;

第二 色目人,即各种各样的人,指西北各族及中亚人; 第三 汉人,指金统治下的汉人和女真、契丹等族人; 第四 南人 指南宋亡后归附的汉人和南方民族。四等人户中,蒙人的地位最高。

这是总的民族等级,同时,元统治者对各民族的上层贵族、地主,则又尽力笼络,以扩大和稳固其统治基础。

忽必烈即位以前,即在开平设立幕府,用金朝的汉人士大夫出谋划策。建元以后,榜标文治,并令蒙人子弟从许衡学程朱理学。灭宋后,又重用江南文人才士,推荐了江南名流二十人在朝廷任职。同时,也起用汉人将领,如南宋将领吕文焕,范文虎等人,这些措施得到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

当然,对各民族上层人物的重用,目的是笼络,以巩固蒙古人的统治。所以权力始终掌握在蒙古人手中,其它民族的人不占主要地位。元政权的性质,是以蒙古族为首的各民族统治阶级的联合政权。

2、阶级关系

元代的统治阶级有五种人:

①蒙古贵族,通过赏赐份地(投下、食邑、汤沐邑)而转为封建贵族,有政治特权。②官僚地主,中央官吏和封建大吏,有职田(最多十六顷),俸禄低,靠掠夺;地方官没有俸禄,靠贪污,掠夺为生。

③寺院地主,元朝保护菩僧,免税免役,多赏赐土地。寺院地主地位高,放高利贷,有特权。

④汉族地主,政治地位不高,经济实力强大。

⑤富人地主,元代优待富人,色目人多经商,税低(1/40,1/60),免杂役,政府常派人保护商人。

被统治阶级的层次很复杂,按职业划分为几十种,民、军、匠、站、盐、阴阳人、医、儒„„,每个户又分很多类不同的名称,不能改籍。

三、治理边疆

元朝的疆域“北逾阳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域海表”,“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蒙古(今内蒙,也包括外蒙一部分),原为边远荒漠,内蒙古是成吉思汗子孙的发祥地,故作为“腹里”地区,与河北山东一带一起由中央直辖,客观上促进了其与内地的融合。

外蒙,建岭北行省,治和林,辖自贝加尔湖至唐努乌梁海一带。

西夏故地设甘肃行省,辖今甘肃、宁夏,这一地区从中亚、阿拉伯、波斯来的人定居者较多,后来在长期的民族融合中形成独立的回族。

云南。唐宋时期云南一带的南诏、大理是独立的政权,只与内地有藩属关系。元初则设立了行省及路府州县,与内地完全相同了。

西藏,忽必烈设宣政院,用吐蕃人、喇嘛教主八思巴为第一任长官。并把吐蕃设为前藏、后藏,阿里三部,十三个万户,中央任命万户长,征税、驻军。从此西藏成为中国的一个正式行政区域。

台湾。元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附近岛屿,包括台湾,正式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这些边远行政机构的设立,使其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密切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也加强了。尤其是元政府不断迁移中原人口实边,驻防军队,以及发配罪犯至边疆,都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四、元朝末年的社会状况和红巾军起义

(一)社会矛盾的激化

1、朝廷的腐败

元成宗以后的七十余年间,元政权日益腐朽。1305年,成宗立太子,同年,太子病死。次年,成宗死,无嗣,皇后卜鲁罕推立忽必烈的孙子阿难答为帝;但右丞相哈喇哈孙等拥立海山。结果,卜鲁罕和阿难答被捕,海山被立为皇帝,即元武宗。四年后,武宗死,传位其弟,为仁宗。仁宗死后,其子继位,是为英宗。英宗面对日益腐朽的政权,立志改革,但触犯了王公大臣的利益。1323年秋,英宗自上都还,到南坡驻营,御史大夫铁失等人发动政变,杀英宗。泰定帝即位五年,三十六岁病死,又引起皇位争夺。泰定帝之后,五年间换了五个皇帝。每一皇帝继位,就大肆诛杀异己,赏赐同党,造成政局动荡,财政贫匮的恶性循环。

2、剥削的加重

大臣不仅借皇位更迭以求封赏,平常也大肆贪污,政府公开卖官,不足以弥补财政空虚,到元末期的1350年,开始发行“至正钞”,用来代替中统钞,甚至公然印制伪钞,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使元朝的财政状况陷于不可自拔的境地。

北方辽金故地在蒙古人统治下,除地主之外,更加上蒙古投下州,土地多为这些人占领,元世祖初建元时,常赏赐大批土地,造成土地集中。南宋灭亡后,南方大地主经济大都体留了下来,南北方地主的土地多用租佃制方式经营,除正租外,还要征收佃户的杂费,要佃户服杂役。甚至干预佃户婚姻,将佃客随田出卖。

元朝末期破产农民日益增多,加上灾荒,流民问题成了社会的主要问题。他们与蒙古统治者之间也存在着尖锐的矛循。1312年,沧州首先爆发蒙古人民的起义,山西省、蒙古本部也发生蒙古下层民众的反抗起义;南方海南岛,云南、四川各族人民的斗争也日益发展;东北的辽阳西北,吐蕃等也有反抗。在各地人民反抗的基础上,终于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大爆发。

(二)红巾军大起义

1351年,韩山童和刘福通首义。不久,韩山童被杀。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之子为“小明王”,北伐灭元,但失败。后刘福通被张士诚部将所杀,起义陷入低潮。

(三)朱元璋建明灭元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为游方僧,后参加郭子兴的义军,郭死后为帅,但归小明王指挥。1355年,朱元璋以应天为根据地,开始发展壮大。

1367年十月,朱元璋发二十五万大军北伐灭元,1368年八月二日攻占元大都,元朝灭亡。

元顺帝北逃,在应昌(今内蒙境)死,其子继位,史称“北元”,1402年去国号。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平。仍以应天府为都城,沿用原“明”国号称明朝,仍用原来的洪武年号。

第三节 元朝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

1、农业生产的恢复

劝农司的设立。1261年建元前十年设立,目的是督促检查农业生产,方法是派劝农使到各地;后又改为司农司,大司农司,下设巡行劝农司于各地,这样,临时机构变成了国家官衙。1286年,大司农司编汇《农桑辑要》,颁行诸路。

锄社的整顿。元初,北方农民自发地组织了一种“锄社”,几家协力耕作。这是在生产衰退时期的原始观念复活,与宋代义庄有相同的道理。元政府在劝事农桑的过程中,把这种民间的自发组织予以整顿,规定,乡村中每五十户为一社,推年高、通晓农事、家有兼丁者为社长,组织农民耕垦,修河治渠,经营副业,成为政府管理农业、编制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手段。这种锄社很快遍行于南北各地,与里甲制度并行。

水利的兴修。元初即设都水监、河渠司,以兴修水利,修河治渠。水利专家郭守敬曾任都水少监(副职),在华北、西北勘察水利工程,开辟水田数万顷。东南地区水利工程也得到修复和保护。同时,灌溉水库技术也有了发展,甚至可将水吸到二百余尺的高地浇灌。

由于实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元朝的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元世祖时人口恢复到53645337人,较元初有较大增长,接近宋金人数。耕地面积,产量也恢复到接近宋代水平。但至中后期,又复衰败。

元代农业经济史上值的大书一笔的是棉花种植的推广。1289年,元政府在东南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征收棉布。到元成宗时,棉花已在本国基本普及了。

2、农业生产关系

由于统一的时间不一,统一前南北方政权的不同,元代北方一直沿用辽金旧制,南方沿用南宋旧制。

土地制度方面,国家占有官田较前增多,除了屯田,职田,赐王公贵族外,政府招佃耕种。

北方蒙古贵族也占有投下户,是私人地主的私属,不负担政府的赋役,随着元政府经济剥削的加重,很多农民也甘充投下户,称投拜户,投下招收户等。

南北方都存在“驱口”——农奴性质的俘获之人,在南方称为奴婢,也有因破产自卖为驱口的,大都有驱口人市。驱口多务农,也或用于手工业、矿业、家庭等。与一般编民不同,经放良、赎买才能脱驱口籍而为良民。驱口是主人的私产,可以出卖甚至杀死。是元代的特殊阶层,介于奴隶与农奴之间。由于驱口增多,国家控制的人口即减少,常引起政府与私人地主争夺人口,争夺驱口,诏令放免驱口。但终元之世,驱口一直存在。

3、赋役制度

蒙古国时没有税制,占有土地之后,连人民一起交给王子贵族为食邑,太宗继位后,1229年在耶律楚材的建议下始行税制,分地、户、丁三种作为暂行办法。世宗时在三税之外加包银、俸钞、渐渐形成税粮科差两项税制。

税粮、科差,先按资产将民户划分为上中下三等,又细分为九则,以缴纳不同数量的税。同时,又有南方与北方的不同。

三、手工业

元代手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以官手工业为主,私人手工业作坊较前减少。元大都设“诸色匠人总管府”,各业“提举司”等,作为官手工业的总管机关,下设印、染、绣、罗、毛、镔铁、玛瑙玉局等;后来在上都、涿州,建康、平江、杭州等地设织造局、酒醋局等。

官府手工业的原料来自科差征收,以及和买之类。其产品多用于王公贵族和官廷的消费,很少进入市场,这些与前代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元官府手工业的工匠——系官匠人,他们户口单列,职业世袭,身分同于工奴,没有人身自由,多是元初征服地区(中原、中亚)的工匠的后代,以及后来以种种名目拘括的。

民间手工业数量不多,但也在发展着。主要是丝织业在江南一带发展快。手工业生产从技术上看,最著名的是黄道婆对纺织业技术的改进。还有制瓷业,景德镇瓷器业在元代更为发展,成为专门生产进贡品的官手工作坊,政府设“浮梁瓷局”专门管理,以生产青白瓷为主。矿冶业、印刷业也在宋代的基础上恢复,发展。

三、商业

1、城市。最著名的是元大都,东欧、中亚、日本、朝鲜、南洋都有商队;西藏喇嘛僧的宗教团体也有商队性质。

此外,北方的涿州、真定、大同、太原、奉元(西安)、开封、济南、上都、和林;南方的抗州、平江、镇江、集庆、扬州、广州、福州、上海、成都、昆明、大理等,也是主要的经济中心。

广州、泉州、温州、庆元(宁波)、上海等是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泉州为第一大港。

2、禁榷制度。元沿用前代办法,主要商品由政府专卖,特别是盐的垄断,盐课占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其它如茶、酒、农具等也实行专卖控制。

3、市舶司。对外贸易上的专卖机关,市舶提举司的简称。此法在宋代即已出现,元代仍沿用。

4、中统钞。忽必烈中统元年十月,印制的以银为本位的纸币——中统元宝钞。将以前流通的不同样式的纸币统一起来,最大面额两贯,最小十文,共九种,二贯可换白银一两。是畅行全国的统一纸币。至元二十四年又发行“至元钞”,与中统钞并行,面额从五文至二贯等十一种,一直是元朝的主要货币。

5、斡脱钱。即商人放的高利贷。斡脱钱当年本利相等,以后本利合并生息,在元朝很普通。政府为了管理,至元五年设斡脱所,后扩大为斡脱总管府,私办成为官办,后来凡用官本从事高利贷及其它商业活动的,皆称为斡脱,已不限于中亚商人的范围了。

元代不抑商,但“官办”增多,同样限制了商业经济的自由发展。

四、海运和大运河的疏浚

海运指自杭州、苏州入海,沿黄海绕道山东半岛,入渤海的直沽(天津)。

大运河在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尽管已达涿郡,但不畅通;北宋仍用运河,南宋与金对峙时,运河已淤塞不通。元代的整修以大都为中心,以徐州为枢纽,直接北达大都。其疏浚工程分为三步: 1、1280年开济州河,山东济宁至东平; 2、1289年开会通河,东平到临清。3、1291年,开通惠河,大都至通州。

第四节 五代辽宋金元文化

一、宗教

(一)佛教:总的来说,两宋时期,除徽宗朝有过一段时间的崇道排佛外,对佛教都是采取扶植的政策,重视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元朝建立后,尊喇嘛为师,亲自受戒,喇嘛僧人受到特别优待,喇嘛教得以广泛传播。

(二)道教:在宋代,道教的政治地位胜过佛教,这与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和提倡是分不开的。在元代道教分正一教、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流派,全真教势力最大。

(三)其他宗教:

1、摩尼教:唐代时由波斯传入,主张“二宗三际”说。由于摩尼教崇拜光明,反对黑暗,所以在宋代又称其为“明教”。摩尼本食素,“摩”与“魔”同音,故统治者又称其为“吃菜事魔教”。北宋末年,摩尼教在民间已有相当的规模,徽宗时震惊江南的睦州方腊起义,就是通过摩尼教来组织群众的。

2、伊斯兰教:两宋时由阿拉伯商人首先传入我国南方。元朝汉人蒙人有很多人信奉伊斯兰教。

3、犹太教:

二、宋学

1、宋学的含义。

2、宋学的形成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欧阳修、宋初三先生、范仲淹 宋学的发展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荆公学派、温公学派、苏蜀学派、关洛学派 演变阶段的特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学的兴起、朱熹、浙东事公学派

3、宋学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和两宋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联系。

三、史学:

(一)两宋史学

两宋史学成就远胜前代:史学著作大量涌现,大型通史和当代史的编纂成果更为显著;新的历史编纂体裁——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出现,金石学新领域被开辟。

1、通史与当代史 《资治通鉴》 《通鉴记事本未》 《续资治通鉴长编》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三朝北盟会编》 《宋会要》

2、方志

乐史《太平寰宇记》200卷,王存《元丰九城志》十卷,王象之《舆地纪胜》200卷。《东京梦华录》10卷;《梦梁录》20卷

范成大《吴郡志》50卷、梁志家、陈傅良《淳熙三山志》50卷、罗愿《新安志》10卷、施宿《嘉泰稽志》20卷,高似孙《剡录》10卷、周淙《乾道临安志》15卷、潜说友《成淳临安志》100卷

3、类书

宋代有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之龟》。此外还有《玉海》。

4、金石学

宋代兴起的新学种。考证古代金石器皿,印证补充史书的记载。主要金石学家的著作是:欧阳修《集古录》10卷、吕大临《考古图》、黄伯思《金史题跋》、趟明成《金石录》30卷、洪遵《泉志》15卷、洪适《隶释》、《隶续》。

(二)元代史学 《文献通考》:马端临著 《通鉴注》,胡三省著。

宋、辽、金三史,元顺帝时丞相脱脱主编。《宋史》五百卷,在廿五史中最冗长;《辽史》一百十六卷,篇幅最短;《金史》一百三十五卷。修撰较粗糙。

四、文学艺术

1、北宋的古文运动

继唐代韩愈,柳宗元之后,北宋文坛仍提倡文章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主将,还有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2、宋代的诗

宋代的诗风格几经变化。北宋初杨亿“西昆体”雕琢字句,堆砌典故,缺乏生动内容;中期欧阳修、苏轼等力改“西昆体”风格,黄庭坚尤倡导务实。

南宋诗人有范成大、杨万里、李清照、陆游等。以陆游为代表,诗作较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3、词的兴盛

近人唐圭璋编《金宋词》收录1330多人、19900多首词。柳永、苏轼、陆游、辛弃疾、李清照

4、宋金元的话本小说和杂剧、戏曲

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宋代的话本《三国志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一直有话本小说流传,到明代据以写成《三国演义》、《西游记》。

宋代的杂剧在唐参军戏基础上发展的,参军戏只有一个主角一个配角,杂剧则多至五、七人,情节复杂了。

戏曲在宋代已有雏形。曲由一个人唱,用词的曲子填上话本中的内容来反复演唱,往往一连填很多首,连起来演唱一个故事,是后代曲艺的前身,发展到后来,形成有角色表演的戏,主要在南方流行,称南戏。

金朝的北方戏曲叫“诸宫调”。宫调即宫廷演唱的词曲,将几种词曲混合起来演唱,即“诸宫调”。著名的有《西厢记诸宫调》,到元代王实甫写成杂剧《西厢记》。

元曲:是元朝文学成就的代表。从文学形成的发展过程看,宋以前以抒情的诗歌散文为主,元以后出现了有情节、人物、说唱武打的戏剧。元曲就属于后一类。

元曲分两种,一是剧曲亦称杂剧。元代有姓名可考的剧作家有八十余人,作品五百多种,今流传下来一百六十多种。其中,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四大元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也是名作。

元曲的第二种是散曲,即没有念百和折子(场况)的歌曲。除元曲外,还有南方的地方戏——南戏,亦称传奇。

5、绘画

花鸟画。北宋花岛曲,南唐徐熙,西蜀黄荃 画风沿续而来,宋徽宗《斑鸠图》画技很高。米芾、米友仁父子,李唐等人。

人物画。北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人物画主要有《梁山三十六好汉图》,刘松年《便桥见虏图》。

北宋宫廷有翰林图画院,徽宗时发展到鼎盛,有大批画家在画院供职。

元代绘画艺术仍以山水画为主。初有钱选,后有元四大画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在技巧、含义方面均有创新。同时,元代寺观宫殿兴修较多,壁画艺术也发展较快,壁画家有朱玉、李时等人;雕塑家有刘元。

四、科学技术

1、三大发明 活字印刷。布衣毕昇用胶泥作活字,用火烧硬后排版,印完后拆开,又可排印其它内容。但不如雕版普及。

指南针。早在《韩非子》中已记载“司南”。宋代指南针已经应用到航海。火药和火器。火药在宋以前已有之,主要是道家炼丹中发现的。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述用硝、磺、松脂木配制火药的方法。宋人有了火器。

2、建筑学

李诚《营造法式》三十卷。

3、医药学

宋代传入一些外国药材,《开宝本草》比唐代医书所记药材多百余种。医学著作分科细,北宋杨康侯《十产论》,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是妇科专著;南宋人宋慈《洗冤集录》讲法医验尸的方法。太医王惟一整理针炙穴位。

4、数学和天文学

元丰七年秘书省印《十部算位》,是第一次印行成套的数学专著。宋代知名数学家有贾宪、秦九韶等。

天文学家有苏颂,著《新仪象要法》,制“水运仪象台”,被称为世界上另一架天文钟。元代朱世杰1303年著《四元宝鉴》,对多元高程方程解法的研究有独到之处。另值得注意的是,旧式筹算在元代为珠算所代替,数学进入了以珠算为主要工具的时代。

郭守敬通过测验来编制新历《授时历》。在全国设有二十七个测验所。“东至高丽,西极缜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观测范围广、计算准确。《授时历》中的一年为365.2425天,和地球绕太阳转的周期只少26秒。

5、农学:元代有三大农书: 《农桑辑要》,元司农司编,共七卷,是十三世纪前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一直流传下来。

《农书》,王祯编,分三部分,是一个从全国范围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巨著。全书文图并茂,有图281例。

《农桑衣食撮要》,畏兀人鲁明善著于1314年,按月令记载各族农事活动的专著,记事以十二月为线,以中原地区为主,包括西北地区的农牧经验。

第十二———十四章参考书目

1、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广铭:《岳飞传》,人民出版社1983年。

3、邓广铭主编《辽宋西夏金史》(大百科·历史分册),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

4、漆侠《宋代经济史》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88。

5、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7、周宝珠、陈振主编《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

8、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0、陈 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陈垣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62、1980、1982年。

11、(德)傅海波,(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2、汪圣铎《两宋财政史》上、下册,中华书局,1995。

13、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4、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5、夏崇歧:《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

16、冯家昇:《冯家昇论著辑粹》,中华书局1987

17、邓小南《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18、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

19、郭东旭《宋代法制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20、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

21、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22、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

23、陈 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

24、陈 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

25、陈述:《契丹政治史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

26、刘浦江《辽金史论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27、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

28、傅乐烁:《辽史丛考》,中华书局,1984;

29、何俊哲《金朝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0、吴天墀《西夏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31、李蔚《西夏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

31、杜建录《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2、史金波《西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33、白滨主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

34、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

35、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6、杨志玖《元史三论》,人民出版社,1985。

37、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

38、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研究所《元史论集》,人民出版社,1984。思考题:

1、对成吉思汗的评价。

2、简述忽必烈推行“汉法”的内容和意义。

3、简述元朝加强统治的措施。

4、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5、元代民族等级制度的实质。

6、简述理学的形成和朱熹的哲学思想。

7、简述宋词元曲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

8、宋朝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9、元朝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

下载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3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古代史(第一种)教案第3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史教案1

    三代——夏商周三朝更替与华夏族的形成一般指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三代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结束于公元前 771年,西周......

    中国古代史优秀教案

    一、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先秦文明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秦汉文明三、 古代中华文明曲折鼎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文明和隋唐文明五、 明清之际的中国:中华文......

    中国古代史教案22

    中国古代史教案22.txt我很想知道,多少人分开了,还是深爱着。ゝ自己哭自己笑自己看着自己闹。你用隐身来躲避我丶我用隐身来成全你!待到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我狗。第一章 秦朝......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中国古代史复习教案 一.先秦时期: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木、石、骨、蚌);土地公有制;壁画、彩陶画。 2.奴隶社会: (1)商、西周时期: ①经济: 农业:石器锄耕、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

    中国古代史教案21

    中国古代史教案21.txt11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第......

    高三中国古代史教案--第五章

    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阶段特征] 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本单元叙述的是从朱温907年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共460......

    中国古代史教案--第五章 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最终五篇)

    中国古代史教案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单元阶段特征: (1)这一阶段主要特征是:民族关系上: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强时期,出......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教案

    第四节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的概况和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