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制度演进与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制度演进与进一步的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发展曾为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有效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债券回购市场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分割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债券回购市场的效率。为了更好地控制开放式回购的风险,同时又鼓励开放式回购的发展,有关债券敞口头寸的比例限制应该更为原则性。
允许开放式回购交易双方根据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自行确定比例。此外,为了有效降低回购风险。除了完善回购交易、托管和清算体系外,资本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也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回购市场 回购制度 回购风险 交易机制
一、中国债券回购交易市场的形成与演进
我国的债券回购业务始于1991年。为了提高债券流动性,STAQ系统于1991年7月宣布试办债券回购交易,随后,以武汉证券交易中心为代表的各证券交易中心也纷纷推出了债券 ‘回购业务。1994年是债券市场迅猛发展的一年,回购市场的交易量急剧增大,回购交易总量在3000亿元以上。在债券回购市场的最初发展中,由城市兴办的证券交易中心,主要发挥的是在本省区范围内调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资金流动的基本方向,是将分散在中心城市邻近区域的资金,集中到中心城市来使用。从资金在全国范围的流动来看,基本的格局仍然是从经济发展较为迟缓的地区流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李扬,1996)。
然而,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交易方式,债券回购市场在我国出现后不久就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如交易形式和资金用途不规范,加大了金融风险;金融机构的违规经费吸纳和运用情况较为严重;一些金融机构用回购资金绕开当局的信贷规模控制扩张贷款,逃避中央银行的监管;交易双方直接进行的“地下交易”也很活跃。有鉴于此,1995年8月,中国开始对债券回购市场进行规范清理,场外交易基本被遏止,回购市场的混乱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对中国债券回购市场进行清理之后,债券回购就主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从此,我国的债券回购实现了集中交易和集中托管,全国统一的债券回购市场的形成,也形成了全国统一债券回购交易价格和债券回购利率,从而对推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必要的基础 性条件。
尽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交易所集中交易的债券回购市场,但商业银行也广泛地参与到了交易所的债券回购交易中,一些证券公司和机构投资者便通过债券回购从商业银行获得大量资金后,转而投资于股票市场。这是助长我国1995年至1998年间股票市场大幅上涨的资金供给方面的原因。于是,我国在1998年又对债券市场进行了一项重大的改革,将商业银行的债券交易业务从交易所分离出来,组建专门供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债券回购交易的银行间市场,形成了两个相互平行的债券回购市场。最初,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其名称是完全相对应的,即只有商业银行才能参与,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则被排斥到了这个市场之外。自2000年起,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也可以进入这一市场参与回购交易。自此,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就正式建立起了资金流通的正规渠道和机制。
与现券交易相比,以债券为抵押品的债券回购交易有着诸多方面的优势,因此,债券回购一出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的时候,就引起了市场参与者的广泛注意,在很短的时间内,回购交易量便迅速上升并盖过了债券的现券交易。到2003年,我国的债券回购交易额突破了17万亿元,相对于1997年13183亿元的债券回购交易量而言,增长了近13倍。随着债券回购交易量的扩张,债券回购交易量在货币市场交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上升。1997年,债券回购交易占货币市场交易量的比重还不足40%,但到2003年这一比重就达到了70%以上的水平。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债券回购市场具有多重功能(李扬,1996;李扬、彭兴韵,2001)。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通过回购交易,它们得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统一,实现资产结构多元化和合理化;对于各类非金融机构(主要是企业),它们可以在这个市场上对自己的短期资金作最有效的安排;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回购市场则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和贯彻货币政策的渠道。虽然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最初发展没有进入上述轨道,市场参加者自始的首要目的和持续的动力之一,都是为了绕过货币当局的控制、从居民手中争取日益增长的储蓄、从金融机构吸引资金、以及摆脱信贷规模的约束,但现在,回购市场正逐步恢复到其货币市场功能的本来面目,市场参与者们规避信贷规模控制、筹集长 期资金的动机正逐渐弱化,而利用这个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取得收益与风险平衡的意图则日趋明显。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迅速发展,为中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宏观调控机制的改革和彻底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戴国强,2001;谢多,2001)。
二、债券回购市场的分割性与促进统一债券回购市场的建立
我国建立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初衷就是要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设立一道“防火墙”,以免股票市场风险通过债券回购途径传染到银行体系,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建立之后,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不能进入银行间回购市场,它只是商业银行之间进行流动性管理和头寸余缺调整的场所。然而,这样人为阻隔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流动给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2000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始获准陆续进入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相互融通资金,在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便有了资金流通的合法的渠道和机制。但是,交易所与银行间两个回购市场之间仍然是分割的。
首先,两个回购市场之间有着相异悬殊的回购参与者。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直接参与者只限于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只能在交易所进行债券回购交易,同样地,商业银行也只能限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进行交易。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交易的主体结构的分割性,以及中国债券独特的持有者结构,使得相同期限和信用的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具有不同的价格和收益率。这表明,分割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交易市场产生明显债券套利机会,但由于其分割的性质,却又无法通过套利行为来完全消除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差异。
其次,两个市场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交易价格形成机制。银行间债券回购是询价交易,是场外回购交易市场,债券的结算与托管服务是分开的两个系统;交易所债券市场实行的是集合竞价电脑撮合交易,它是场内交易市场。场外交易相对于场内交易而言,要寻找交易对手相对较为困难,因此,场内交易的回购价格和回购利率的平滑性以及它的竞争性要差一些。
最后,两个市场之间的债券托管和资金清算系统是相互分离的。交易所市场拥有自己的 债券托管结算系统,银行间市场则由中央债券登记结算公司负责债券的托管与结算。两个市场间只能进行单向转托管,即只允许交易所市场的债券转托管到银行间市场,反向转托管则不允许。这就限制了债券在市场间的流动,影响了债券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形成了银行间债券回购与交易所债券回购之间债券与资金的单向流动格局由于投资者不能进行跨市场套利交易,使得价格差异无法消除。这样,在银行间与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之间便形成了不同的风险收益评价机制,也形成了互相分离的债券托管和清算体系。
为了改变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分割特性,2003年以来财政部就加大了跨市场债券的发行力度。这一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个市场之间共同的收益风险评价机制的形成。托管和结算都是债券市场交易的技术手段,也是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效的债券托管与资金清算体系,对于增强债券的流动性,减少市场风险,提高市场效益都有着重要意义。2004年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债券的跨市场转托管制度,这为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的统一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与技术基础。债券跨市场转托管业务包括:债券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转托管到记账式债券柜台交易市场或证券交易所市场;以及债券从交易所转托管到银行间市场或柜台市场,或从一个交易所转托管到另一个交易所。债券跨市场转托管有利于推动交易所回购与银行间回购市场之间的协调发展,减少债券回购市场的分割性,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债券回购利率。这样,债券回购利率将更加充分地反映我国全社会的资金供求状况。
三、债券回购交易机制的改革:封闭式回购转开放式回购
中国债券回购市场发展的最初几年里,只能采用质押式回购模式。在封闭式回购下,如果回购交易到期后资金融入方无法按期还本付息,则资金融出方可以通过出售质押债券得到补偿。但是,在封闭式回购交易到期之前,资金融出方仅拥有该债券的质权,无权随意处置被质押的债券,被质押债券处于冻结状态,不能流通和再次融资。1998年以来,我国回购交易量的急剧扩张,占用了大量的现券资源,减少了可供交易的债券量。虽然近两年来我国债券发行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远远赶不上回购交易成倍增长对现券的需要。另外,在封闭式回购下(包括现券交易也是如此),单一的现货交易使得做多成市为交易者的惟一选择,市场参与者只能在市场行情看涨中获得盈利,却没有办法在利率下跌走势的正确预期 中获得相应的风险回报(周荣芳,2002)。在市场利率逐步走低,现券价格不断上升的过程中,现券交易量不断放大,流动性随之得到改善。一旦价格走势出现逆转,由于缺乏做空机制,所有持券的参与者都将遭受损失。此时交易量就会立刻下降,市场流动性不足。
然而,开放式回购可以较好地克服这些问题。相对于封闭式回购而言,开放式回购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交易期内,交易双方对资金和债券均拥有完全的处置权,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自由处置,这样,逆回购方在回购期间就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获取盈利机会,在预期债券市场价格会下跌时,逆回购方就可以在回购期间将债券卖出,然后在回购到期前以降低的价格回购相应的债券,偿还给正回购方,并同时得到正回购方偿还的资金。
从理论上说,开放式回购的以上特性,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推出开放式回购有利于债券市场的进一步活跃。开放式回购将大量由于封闭式回购质押的债券释放出来,扩大了可流通债券的数量,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其次,这种新的交易方式也将引入新的盈利模式。由于开放式回购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入做空机制,先高卖、再低买,其间的价差收入就构成了卖空交易的盈利。开放式回购的这一特性将改变我国债券回购市场只有债券上涨才能赚钱的单边盈利模式。再次,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通过开放式回购交易引入合规的卖空交易,使开放式回购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远期交易的价格发现功能。
虽说从理论讲开放式回购有利于提高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和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市场波动的双向盈利模式,无论是市场的下跌还是市场的上涨,市场参与者都应该有基于自身对市场行情判断的开放式回购交易。然而,在我国债券开放式回购推出的半年多来,开放式回购的交易量并不大,金融机构似乎对于开放式回购仍然表现在非常谨慎。
粗略地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以下几个方面:(1)2003年以来受宏观调控和金融环境变化,尤其是央行货币政策极大地扰乱了市场预期,市场利率波动性较大,受制于较为低靡的市场外部环境,市场风险愈发凸现出来。由于买断式回购的最长期限只能达到9l天,这样,在买断式回购中,逆回购方要在回购期间卖出债券,然后再买回相应债券保证返售阶段的履约,就面临着非常大的市场风险。(2)在债券回购现行的财务制度安排下,利 率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市场成员做空的内在动力并不十分充足。在债券市场价格不断下跌中,债券持有者并不愿意出售持有的债券,这是因为一旦出售债券就会转化为现实的损失,如果将债券持有到债券到期日,至少并不会形成账面上的亏损。这正是造成我国今年以来债券回购交易量大幅萎缩和开放式回购量非常小的一个重要原因。(3)开放式回购本身还具有许多的风险。虽然开放式回购有利于活跃债券回购市场,但开放式回购无疑也会加大市场风险,如市场空头投机风险。开放式回购为资金融出方引人了一种卖空机制,一旦市场价格出现了与预期相反的变动,就会给已出售了质押债券的逆回购方带来相应的损失。最后,目前开放式回购正式推出的时间并不长,市场参与者基本上处于试探的阶段,这也影响了开放式回购在短期内的增长。
我国推出开放式回购半年以来,虽然交易量还很小,但对于开放式回购的潜在风险还是应该引起高度的注意。开放式回购在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做空手段的同时,也增加了交易的市场。
风险,因此,适当限制做空行为是必要的(娄蕾,2003)。我国《银行间债券买断式回购业务管理规定》对买断式回购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比例限制。即买断式回购中任何一家市场参与者待返售债券总余额应小于其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托管的自营债券总量的200%。同时为了限制买断式回购损失某一债券的市场价格,还规定了任何一家市场参与者单只券种的待返售债券余额应小于该只债券流通量的20%的比例限制。(2)保证金限制。这并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而是由交易双方自行协调确定,只是回购期间保证券应在交易双方中的提供方托管账户冻结。
目前开放式回购统一的比例控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但对于所有不同信用级别的市场参与者设定相同的敞口头寸比例限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也会产生逆向选择效应。最后的结果,可能更多的是那些风险更高的参与者最积极地进行开放式回购交易,而风险较低者较少地进行开放式回购交易。这显然与设定敞口比例限制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有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的敞口头寸的比例限制应该是更为原则性的,应当允许开放式回购交易双方根据交易对手的信用状况协调确定,按照市场参与机构的资产规模核定相应的回购限额,可以在控制交易对手违约风险的同时,较好地把握自身敞口头寸的总体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 也有助于减少市场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交易所回购交易风险的暴露与债券回购市场的进一步改革
交易所债券回购中的金融风险及其根源
2003年,富友证券债券回购事件的曝光,无疑是对交易所债市和股市影响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富友证券被托管时,有高达39亿元的债券回购余额被上交所冻结。这39亿元回购余额所需债券现券,都是富友证券以代客理财的名义等融入债券,再由其通过债券回购融入资金,并进股票投机。“富友事件”暴露出了一直被掩盖着的券商融资的“灰色地带”。在富友证券之后,其它一些证券公司也纷纷暴出债券回购的“黑幕”,从此,中国交易所回购市场便又经历了一次大的“清理整顿”。
对证券公司在回购交易中暴露出的问题,应该从制度上去寻找深层原因。券商频频违规交易所债券回购交易,最直接的制度与技术根源在于交易所债券的二级托管体制。1994年,交易所创立了债券回购标准化的“套做”与“放大”业务,并提供宽松的“席位联合制”监管,一直延续至今。交易所成员在清算时,都是以券商为单位,这意味着一家会员不论在交易所有多少席位(每个席位有一个子账户),在清算时,这些账户都将归入统一的法人账号(主账户)进行清算;只要是在券商席位上托管的债券,都被自动统一折算成可用于回购的标准券。如果主账户不存在欠库行为,一般不会追究子账户是否欠库。这种交易和清算模式被称为“席位联合制”。
在席位联合制下形成了我国交易所债券的二级托管与结算模式,即债券登记公司只办理证券公司之间的结算,证券公司客户的债券明细则由券商自行管理。在“席位联合制”和二级托管体制下,登记结算公司只知道联通债券主席位的债券回购总量,并不清楚各席位债券的具体分布状况,这使得证券公司能任意调用下属营业部的资金和客户的债券进行统一的回购交易,将客户持有的债券申报融资回购,而融人资金划人同一席位下的另一资金账户投资股票。
除了以上探讨的交易所债券回购风险集中爆发的技术性原因之外,我们恐怕还应当深入到体制上去挖掘证券公司在债券回购上违规的根源。这其中,笔者想强调两点。
首先,债券回购问题的集中爆发,反映了我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过于狭窄。虽然我国早在2000年就允许证券公司等资本市场机构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融人短期资金。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在帮助其它实体部门融入长期资本做出积极的努力,并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的情况下,自身的长期资金和资本的需求却难以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得到满足。2003年券商发行中长期债券终于登上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舞台,但严格管制的额度管理,所谓的证券公司发债只是缓解了少数券商的长期资金压力,对于资本市场众多券商的巨大资本需求缺口仍然是杯水车薪。
自2000年起的连续4年中,证券公司自同业拆借市场上融入的资金远远高于通过正回购融人的资金。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证券公司本身是资金的短缺者,要通过回购从银行获得资金,要求证券与基金管理公司必须事先持有大量的债券,这本身需要大量的投资资金。由于证券公司本身就是资金短缺者,它持有的债券量又非常有限,通过自有债券回购难于满足其巨额的资金需求,于是,“铤而走险”挪用客户托管的债券用于回购交易就成了最为便利的融资渠道了。
其次,债券回购风险的集中爆发只不过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证券公司通过债券回购融资只是为了进行流动性管理,不是将债券回购融入的资金用于股票投资(投机),那么,债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只会给资金融出方带来利率风险。如果逆回购方将融人的债券一直持有到到期日,那么,逆回购方的损失仍然会是在一个可以控制的范围内。然而,目前暴露出来的情况似乎不是这样简单,证券公司正是通过频繁的债券回购操作将短期资金用于了长期的股票投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就传染到了债券回购市场。如果股票价格持续不断地下跌,证券公司就只好通过频繁的债券回购操作进行“蓬齐融资”,使得遭受股票市场风险冲击的单个证券公司的债券回购交易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由于证券公司自有债券余额相当有限,为了达到拆东墙补西墙的“蓬齐融资”的目的,挪用客户托管的债券或进行所谓的三方监管式的委托理财便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如果深入到体制上说,交易所债券违规操作只不过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结构性缺陷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在债券回购领域的集中表现罢了。分析至此,我们认为,单纯从道义上指责证券公司无益于从总体上改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管理环境;同时,也可以更明确地说,要尽可能地降低债券回购给金融市场带来的社会风险,尽快地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制度。
已有的努力及进一步的改革
针对交易所债券回购交易与托管技术和制度框架下的巨大风险,中国于2003年便开始对债券回购进行清查。2004年10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又联合公布了《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旨在堵住证券公司“违规”挪用客户债券用于回购的渠道。《标准券折算率管理办法》对企业债券和债券规定了不同的折算比率,这体现了不同信用级别的债券的市场风险。此项改革的核心在于,回购交易过程中对拟用回购现券实施转移和占有进行及时监控。它的实施将完善交易所债券市场回购制度,对于防范市场风险、保障债券投资人的合法权益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笔者认为,标准券折扣比率的确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订。折扣比率过低,一旦出现债券市场风险暴露,正回购方违约有利可图时,它仍有违约的动机,从而将债券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转嫁给了逆回购方,这就违背了标准券折算的初衷。另外,如果折扣比率过高,这固然有利于逆回购方的风险控制,但对于正回购方而言,同面值的债券所能融入的资金又被大打折扣,这又阻碍了债券回购市场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管理的正常功能的充分发挥。
此外,标准券折算管理主要是为了控制证券公司债券回购中的风险,然而,目前对所有的券商都实行统一的折算率管理办法,似乎又与风险控制的初衷有所违背。由于不同的证券公司有着不同的信用基础和潜在违约风险,因此,理应对不同信用基础和潜在违约风险的证券公司的规定不同的标准券折算比率。信用高、潜在违约风险低的证券公司在债券回购交易中的标准券折算比率就应当低一些,而对信用不高和违约风险较高的证券公司的标准券折算比率就应当高一些,从而为它们的高风险支付相应的风险成本。我们认为,在进一步完善我债券回购标准券折算制度的时候,可以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资本资产风险加权法和对风险评估的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等好的风险管理制度安排。为此,对证券公司等资本市场 机构的良好的信用评级就非常必要了。
其次,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特殊的托管体系和结算模式为证券公司挪用客户托管在证券公司的债券提供了可乘之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改变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交易的托管体系也是题中应有之议。事实上,自1998年我国建立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以及在2000年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获准进入银行间回购市场融资以来,在债券回购市场上并没有暴露出像交易所市场那样大的风险,主要原因就在于银行间回购市场实行了一级托管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二级托管中证券公司挪用客户证券进行回购交易的道德风险。我国的实践已证明,债券回购中的一级托管优于二级托管,我们应当借鉴银行间债券的托管方法,将交易所二级托管体系改为一级托管,从技术和制度上切断证券公司挪用客户债券的渠道。
第三,改变风险监控模式。回购信用风险集中体现为债券贬值风险,由于债券价格不断变化,为尽早发现风险、降低风险损失,有必要进行动态及时监控,按市价逐日计算质押债券的市值和市值质押折扣率。如果市值质押折扣率低于规定的最低质押折扣率,则通知正回购方在一个交易日内补缴债券或者资金,以便使质押折扣率维持在规定折扣率之上。
第四,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应当说,近两年来,当局为了拓宽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先是在2003年证监会允许证券公司发行中长期债券来融资,今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通过了《证券公司发行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和完善了《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等。现在的问题是,需要将这些已经做出的努力落到实处。
最后,债券回购市场,或者说包括回购市场在内的整个社会的信用与融资体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中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彻底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从发展的一开始就留下了难以解决的顽症,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低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过去是、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将是我国资本市场中最大的系统性风险。虽然证券公司有了许多合法的正规融资渠道,由于股票市场的制度性风险依然较大,证券公司发行债券从一开始就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要么是难以达到证券公司预期的发行规模,要么是证券公司必须以付其自身难以承受的利率,为债券投资者提供风险补偿。最后的结果是,证券公司发债一直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因此,尽管 证券公司和一些机构投资者操纵股票市场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但我们更应该正视不合理的制度设计所造成的灾难性不稳定的后果。证券公司逐利性的内在驱动与股票市场先天性的不合理的制度外在环境,共同决定了我国交易所债券回购市场的巨大风险。国有股减持的大讨论业已历时数年,但政府至今仍然没有拿出一个让市场各方满意的解决方案,这正是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丧失信心和股票市场风险传递到债券回购市场的根源所在。至于国有股减持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的具体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不便在此赘述。
参考文献:
戴国强,2001:“论我国货币市场发展的目标及路径”,《经济研究》,2001,2.李扬,1996:《中国国债回购市场分析》,《经济研究》,1996,8.李扬、彭兴韵,2001:“货币市场:理论与实践”,《中国货币市场》,2001,1、2.娄蕾,2003:“加强开放式回购的风险防范”,《中国货币市场》,2003,8.谢多,2001:《中国货币市场发展的分析》,《经济研究》,2001,9.周荣芳,2002:“稳健规范地发展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国货币市场》,2002,10、11.彭兴韵
第二篇:什么是债券回购?什么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
什么是债券回购?什么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
什么是债券回购?
债券回购交易是一种以债券作抵押的资金借贷行为,就是以债券为质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的行为。在交易中,买卖双方按照一个互相认可的利率(年利率)和拆借期限,达成资金拆借协议,即以券融资方(资金需求方)以相应国债作足额抵押,获得一段时间内的资金使用权;以资融券方(资金供应方)则在此时间内暂时放弃资金使用权,获得相应期限的债券抵押权,其中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质押而获得资金使用权,到约定的时间还本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并于回购到期日收回本金及相应利息,从而“赎回”债券。这当中卖方的目的在于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而买方的目的在于获得资金的使用权。在实际交易中债券是质押给了第三方即中国结算公司,这样交易双方更加安全、便捷。而资金持有人(逆回购方)就是正回购方的交易对手。
什么是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部分银行信贷资金也通过证券交易所开办的债券回购市场流入股市,助长了股市投机行为,增加了银行业的资金营运风险,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诱发了经济犯罪案件。因此,停止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的债券交易,同时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开办债券交易业务,将有利于切断银行资金流向股市,抑制股票市场上的过度投机行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还将有利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和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的建立。随着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需要通过一个高效和安全的货币市场来实现对于流动性的管理。中央银行也需要建立键康的货币市场,以便更多地运用间接的调控手段、调控工具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通过开办银行间债券交易业务,将使中央银行更有效地通过对货币市场的影响来实现其政策目标。
交易成员的债券回购业务必须通过全国统一同业拆借市场进行,不能在场外进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为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办理交易成员债券回购业务的债券托管和结算机构。参与回购业务的交易成员必须在中央结算公司开立债券托管帐户,并存入真实的自营债券。并且规定,买方不能在回购期内动用回购债券。交易成员在进行回购业务时,债券与资金必须足额清算,不能买空和卖空债券,不能挪用个人或机构委托其保管的债券进行回购业务.不能通过租券或借券等融券行为进行回购业务。中央结算公司应制定相应规则,对买空和卖空债券行为进行控制和监管。中央结算公司不得向交易成员融券或透支。债券回购折算比例(即用于回购的债券与所融通资金的比例)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定期公布。
债券回购交易的流程如下:
(1)回购委托——客户委托证券公司做回购交易。
(2)回购交易申报——根据客户委托,证券公司向证券交易所主机做交易申报,下达回购交易指令。回购交易指令必须申报证券账户,否则回购申报无效。
(3)交易系统前端检查——交易系统将融资回购交易申报中的融资金额和该证券账户的实时最大可融资额度进行比较,如果融资要求超过该证券账户实时最大可融资额度属于无效委托。
(4)交易撮合——交易所主机将有效的融资交易申报和融券交易申报撮合配对,回购交易达成,交易所主机相应成交金额实时扣减相应证券账户的最大融资额度。
(5)成交数据发送——T日闭市后,交易所将回购交易成交数据和其他证券交易成交数据一并发送结算公司。
(6)标准券核算——结算公司每日日终以证券帐户为单位进行标准券核算,如果某证券帐户提交质押券折算成的标准券数量小于融资未到期余额,则为“标准券欠库”,登记公司对相应参与人进行欠库扣款。(由于采取前端监控的方式,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参与人和投资者“欠库”的问题,只有标准券折算率调整才可能导致“标准券欠库”。)
(7)清算交收——结算公司以结算备付金账户为单位,将回购成交应收应付资金数据,与当日其他证券交易数据合并清算,轧差计算出证券公司经纪和自营结算备付金账户净应收或净应付资金余额,并在T+1日办理资金交收。回购到期日,交易系统根据结算公司提供的当日回购到期的数据,为相关帐户增加相应可融资额度。融资方可以在可融资额度内进行新的融资回购,从而实现滚动融资;或者,融资方可以申报将相关质押券转回原证券账户,并可在当日卖出,卖出的资金可用于偿还到期购回款。
本文内容来自经传汇富网理财课堂http:// http://
第三篇:债券逆回购上海深圳市场操作指南
债券逆回购上海深圳市场操作指南 债券逆回购的相关事宜:
1、上海市场:(回购代码的最后三位代表期限天数)
回购代码 手续费(每10万收)
最小价格变动单位:0.005元; 204001 1元
最低参与金额:10万,之后以10万的整数倍增加; 204002 2元
下单以“手”为单位,最低100手(相当于10万)204003 3元 T日下单,T+1资金可用,T+2资金可取 204004 4元 204007 5元 204014 10元 204028 20元 204091 30元 204182 30元
2、深圳市场:(证券名中的数字代表期限天数)回购代码 证券名 手续费(万分之)企业债:
131910 RC-001 0.1 最小价格变动单位:0.01元
131911 RC-002 0.2 最低参与金额:1000元,之后以1000元的整数倍增加;
131900 RC-003 0.3 下单以“张”为单位,最低10张(相当于1000元)
131901 RC-007 0.4 国债:
131810 RC-001 0.1 131811 RC-002 0.2 131800 RC-003 0.3 131809 RC-004 0.4 131801 RC-007 0.5 131802 RC-014 1 131803 RC-028 2 131805 RC-091 3 131806 RC-182 3 注:
如:软件中显示的“现价 1.505”,代表“年化收益率 1.505 %”
通过“卖出”下单;请忽略可用资金及最大可融数;直接填写代码、价格、融券数量即可 计息以自然日计算,即含节假日;资金的可用可取如遇节假日则向后顺延至交易日
目前只能进行交易软件下单、网页版下单、电话委托下单;手机软件只能看行情不能下单 公布的手续费已经为优惠费率,客户不能再单独谈费率
深圳市场的资金可用可取时间可能比上海市场向后各推迟一天,目前暂不能确定
通过电话下单的,如按“现价”进行委托肯定能下单;如进行“限价”委托,可能会提示无法下单
每天股票账户都有资金余额,可以充分利用可用余额做资金拆出方供清算之用,这个过程可以称为债券逆回购。对一个股票职业交易者来说,掌握逆回购技巧及操作方法是一项基本技能,她可以让你资金永不眠。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参考了很多网友给我提供的信息,我也用实际账户做了大量测试。尽管如此,本文还在逐步完善中,如果广大网友发现什么错误或有什么意见,请务必指出来。
一、债券回购的定义
债券质押式回购简单地说就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质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其中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质押而获得资金使用权,到约定的时间还本并支付一定的利息,从而“赎回”债券。而资金持有人(逆回购方)就是正回购方的交易对手。在实际交易中债券是质押给了第三方即中国结算公司,这样交易双方否更加安全、便捷。
二、逆回购交易的品种
我们仅列出个人投资者经常参与的公司债(包括企业债等)回购品种。
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交易的质押式回购(括弧中为交易代码)分为1日(204001)、2日(204002)、3日(204003)、4日(204004)、7日(204007)、14日(204014)、28日(204028)、91日(204091)、182日(204182)共9个品种。深圳交易所按回购期限分为分为1日(131910)、2日(131911)、3日(131900)、7日(131901)共4个品种。其中经常交易的只有沪深1日和7日四个品种,并且沪市的日均交易量又远远大于深市的交易量。
三、逆回购的申报流程
以下逆回购流程来源于我接洽的券商,其他券商的交易流程可能会有不同,具体请咨询您的券商。很多券商允许逆回购而不用单独签协议。在交易界面,选择“卖出”(方向千万不能错),输入代码(比如131910),证券名称就是逆回购品种,数量最低是1000张(书本上是这么说的,但我试过深圳100张也能成交),代表10万元,每10万元递增,点击融券下单就可以了(交易软件上不能显示余额)。如果是一天回购,则下一交易日(T+1日)资金可用但不可取,T+2日可取。可用指可以买入任何证券;可取指可以转入银行账户。
选择卖出价格,卖出价格指年化收益率,就这么简单了,点卖出就行了,资金晚上清算后自动又回到了账户上了,无需再操作。
注意事项:回购交易的规则是“一次交易,两次结算”。当你做了逆回购借出资金后,到期资金就自动回到你的账户上,期间不用做任何操作。比如1日回购,当日晚上资金就显示可用,但实际上是资金T+1日晚上返回到你的账户。
T+1日是指交易日期,故若周五做一日正回购,则下周一资金才可用,但实际上你仍然只获得了一天的年化利率。
7日回购是指7个自然日,比如周一做7日回购,则下周一资金就可用。其他品种类推。
四、手续费及收益率分析
通常证券公司收取的十万分之一手续费,以上图120万为例,手续费是12元,以当天1.3%年化利率一天回购参与清算收益是42.17元。
五、逆回购交易操作技巧
1.用暂时闲置资金及尾盘可用资金参与。个人卖出股票后,资金当天是无法转出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的,但可以参加逆回购。交易所逆回购的参与者主要是除银行以外的机构投资者比如货币市场基金、财务公司等,尤其是现在新股申购上限的限制,迫使很多机构不得已而参与逆回购交易。个人投资者参与逆回购主要是在暂时闲置的资金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时运用。因利率较低而不适合作为一种长期的投资工具。2.有机会尽量参与。很多人不在乎这点回购的“小钱”,而往往把账户上暂时不用的现金就闲置在那里。以100万为例,我们看看差别。如果不做回购,则一天的活期利息为100万*0.36%/360=10元。如果做回购,一般利率为1.5%(周四可到4%),则回购利息为100万*1.5%/360=42元,减去最高的佣金10元,剩余32元,比活期高22元。我们觉得当那天恰好打开账户时就值得花10秒钟操作一下的。我曾做个了测算,100万股票资金通过逆回购和银行日日金理财可多增加1万元收入。
3.周一至周三尾盘可以将所有剩余的可用资金全额参加1天回购,完全不影响资金使用,周四可以视周五资金是否是需要转出购买理财产品决定,周五和节假日前谨慎参与。周五如果资金能转出做日日金之类的理财产品,就不要做逆回购,因为资金利率很低,而且周末两天也没有利息。特别是长假前一定要计算一下,转出和回购那个更有利。因为尽管长假前第二天的利率很高,但却失去了长假期间的利息。
4.选择收益高的市场参与。沪深交易所都有回购品种,因为他们都没有什么风险,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肯定要选择收益率高的,而实时上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这一点。比如2010年3月25日深市回购利率最高达到9%,而沪市最高才4%!
5.7日逆回购比连续1日逆回购更有利。如果限制资金超过1周,期间又无新股申购等更好的投资渠道,那么连续做1日和做一个7日逆回购那个更有利呢?简单计算如下。1日逆回购4次的利率平均为1.5%,周四为4%,则投资100万总收益为100万*(1.5%*4+4%)/360=278元,减去佣金50元后净收益为228元。7日回购利率平均为1.5%,则收益为100万*1.5%*7/360=292元,减去佣金50元后净收益为242元,比连续做1日回购高34元!更重要的是做一次7日逆回购比较方便。
六、逆回购交易的风险
逆回购交易一般没有风险,因为逆回购方直接针对的结算公司这样的第三方。如果债券质押方到期不能按时还款,结算公司会先垫付资金,然后通过罚款和处置质押券等方式向融资方追诉。逆回购的风险就是机会成本,也就是失去了逆回购期间选择其他更高收益品种的机会。债券逆回购
来源:网络摘抄发布时间:2012-02-20 债券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国债、政府债券或企业债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说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与债券逆回购相对应的是债券正回购,指的是被动借出资金。风险
债券逆回购的风险较低,安全性较高。所谓债券回购(又称债券逆回购),其实是一种短期贷款,就是你把钱借给别人,获得固定利息;别人用债券作抵押,到期还本付息。目前,上海证券交易所有1、2、3、4、7、14、28、91、182天9个品种。传统借款方式为客户通过存款将资金借给银行,由银行贷款给需求方,收益为银行定期基准利率。而债券逆回购则是向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直接提供给需求方,不但能按时回本,还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息,而且对方有债券作抵押。也许有人会担心,对方不按时还本付息怎么办?抵押的债券跌了怎么办?别担心,时间一到,交易所会自动把本钱、利息划到你的账户上,资金绝对安全。
严格来说,债券逆回购有以下几种极低的风险:
1.机会成本风险。如果其他投资收益率更高,则债券逆回购存在机会成本损失; 2.系统性风险。经济萧条时,所有投资产品收益下降,债券逆回购也不例外;
3.银行系统风险。当担保的券商倒闭时,债券逆回购可能无法收回本金。但这种情况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发生。
收益公式
成交额×年收益率×回购天数/360天=收入
债券正回购定义
正回购方就是抵押出债券,取得资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购方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投资债券逆回购最高收益可达活期存款68倍 2012年1月20日 16点4分 来源:投资债券 关键词: 债券逆回购 上海热线 债券
随着春节临近,市场资金面正在经受一场紧张的“春运”,央行最近连续三天启动逆回购缓解市场资金饥渴,本周投放资金累计已经超过5000亿元,相当于降低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尽管如此,昨天债券回购交易所市场上,1天逆回购品种利率最高飙升至34%,投资者如果投资该品种,收益将是活期存款的68倍。
□快报记者赵士勇
央行撒钱5000亿
每到节前,市场都会出现资金紧张局面,为了缓解资金饥渴,央行继上个月宣布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之后,从1月17日开始,首次启动1690亿元的14天期的逆回购操作,周三又启动定向逆回购约2000亿元。不过,从市场反应来看,这笔资金并不足以满足旺盛的资金需求。因此,央行周四再度启动1830元逆回购,中标利率6.05%,较前日上升58个基点(BP)。
至此,今年以来央行净投放资金已近5000亿元,超过存款准备金率1次下调所释放的流动性,这也导致周四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几乎全线回落,14天及以下期限品种全部下降至7%之下。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央行继续以逆回购投放资金,年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投资逆回购收益超高
市场资金的饥渴也使得交易所债券回购利率大幅飙升。昨天,沪市国债1天逆回购(GC001)利率一度拉升至34%,创下2008年1月25日以来新高。不过随着央行再度启动逆回购,该利率逐步回落,至收盘回落至8.965%。
为何1天逆回购会在休市前两天突然飙涨呢?国泰君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机构持有的国债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在节前两天会作为抵押品融进资金弥补头寸,到节前一天再将资金归还。实际上,很多股民也可以利用资金紧张利率飙升时投资债券逆回购,获取比银行存款更高的收益。
逆回购的本质是一种短期资金的拆出,个人也可以作为资金的融出方,通过交易所接受债券质押,把自己的资金借出去,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
以昨天的走势为例,交易所债券逆回购投资门槛只有10万元,若以最高利率34%时拆出资金,一天就可以获得93.15元利息,而一天活期存款只有1.37元,前者是后者的68倍。即便以昨天最低收益率8.965%计算,也是一天活期利息的18倍。不过要注意的是,债券逆回购在汇款后的第二天才能支取。
逆回购
央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称为逆回购,简单说就是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目前上交所有1、2、3、4、7、14、28、91、182天9个品种。
延伸阅读
岁末年初资金不用愁
今年首季新增信贷或超去年同期
记者19日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尽管央行并未规定五大行一季度新增贷款增幅要超过5%,但根据银行放贷“前高后低”的惯例,考虑到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资金状况,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有望超过去年。
数据显示,每年的1月份是全年新增信贷的最高峰,而一季度的放贷规模也为4个季度之首。2011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2550亿元,其中1月份新增贷款104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也将延续这一现象。尤其是去年10月份以来,监管机构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小企业、“三农”等领域的贷款,使得新增信贷的规模出现了较为罕见的“翘尾”,这更增加了市场对于今年年初新增信贷继续回升的预期。
近日有消息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2012年信贷投放规模约2.85万亿元。这一数字较2011年的实际投放额增加了6.7%。这与市场预计的2012年新增信贷8万亿上下的增速基本吻合。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银行新增信贷悄然加码的同时,央行“放水”力度也不容小觑。央行周四在公开市场通过14天逆回购操作投放1830亿元资金,逆回购收益率为6.05%,虽然高于周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水平,但是较银行间市场成交收益率低近3个百分点,流露出央行继续平抑春节长假前高昂的资金价格的意图。至此,在一月份的前三周时间内,央行共计通过公开市场净投放4770亿元流动性,高于下调一次准备金率所释放的资金规模。其中,央行在本周释放的资金量占了总数的75%。
受益于流动性的大规模投放,及央行对资金价格的向下引导,银行间回购市场的资金紧张状况终于得到缓解,各期限资金品种的价格全面回调。其中,14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下跌了232个基点,至6.5701%;前日涨幅最猛的21天回购,则猛跌了450个基点,至6.6712%。当房奴股东不如当债主女债主每天稳赚近百元
http://house.online.sh.cn 2012-04-16 09:07 [来源]:重庆晨报
怕当房奴和股东咱就当债主吧
本期《金融街》关注的主题,是如何轻轻松松做“债主”。
上周二,市内各大银行门口大排长龙,甚至有人在头天半夜就开始排队,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购买2012年首期凭证式国债。该国债所有的
额度在半小时内销售一空,有市民大倒苦水称,已经连续3次早起排队,却一次都没有买到。
人们惊讶地发现,债券这种近年来不太被人关注的投资品,随着股市和楼市的低迷、降息预期增加,随着其收益率逐渐攀升,它俨然成为了投资的热门品种,当“债主”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再闻“债”色变。如今,当“债主”已成为人们热衷的一种投资方式。把钱借给国家、借给企业,通过金融的运作,获取合理合法的收益,不用每天追着要债,不用担心钱收不回来,有风险,却可以承受。等到借款时间结束,连本带利拿回来。中途需要用钱,可以转让,可以提前赎回,本金稳稳当当,收益马马虎虎,不用每天紧盯行情,不用担心指数下跌,不用担心来不及买入卖出,当“债主”,是一种轻松的理财方式。
本期《金融街》,我们向读者介绍如何轻松当“债主”。
这个女债主真安逸每天稳赚近百元
市民张女士去年开始“债券逆回购”,每天可赚上80-90元钱,最多的一天赚了300多元。
债券人人都会购买,但是做得精的人却不多。“收益低,占用时间长”,是很多人对债券的印象。然而上周二,2012年凭证式(一期)国债正式发行,半个小时就销售一空,让人们开始正视债券投资。市民张女士,早在去年就开始投资债券了,不过与一般人不一样,她投资的债券叫“债券逆回购”。目前,股市一年基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市,如果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全部投入到国债逆回购中,按照平均3%的年化收益率来看,1万元钱就能多赚100元。遇到节假日、季末、月末等资金需求量大的时期,收益率甚至超过30%。
去年,经朋友介绍,张女士尝试着做了债券逆回购,结果回报很稳定,“每天都可以赚上80-90元钱,最多的一天赚了300多元”。现在,与炒股一样,操作债券逆回购也成了她的日常投资。
股市阴跌,她改炒国债
记者在红塔证券的大户室看到张女士时,她正在专注的看盘。她看的不是股票,而是债券逆回购。
去年股市行情不好,上证指数自一月初的2750点一路下跌至上周末的2173点,下跌585点。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股民转战其他领域,张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女士是位职业股民,在股市一轮又一轮的“跌跌不休”中,损失了不少。不想眼看着手中的资金缩水,张女士开始物色其它的投资方式。“去年3月左右,有个做保险的朋友介绍我做债券逆回购。我相信了他,找到了可以做债券逆回购的证券公司,开始第一次操作。”
所谓国债逆回购,可简单理解为一种融券方(投资者)以约定利率向融资方拆借资金,融资方以债券作为抵押,到期还本付息的行为。沪市的债券逆回购最少委托金额为10万元,且委托金额必须为10万的整数倍。当市民以自己中意的价格购买进债券后,只需要等待债券到期,系统自动还本付息,不需要再像股票一样卖出去。
据了解,目前沪深两市都有债券回购的交易,沪市为国债回购,品种分为1天、2天、3天、4天、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其中1天、7天和14天是交易活跃品种;深市为企业债回购,最高只有7天。
首次投资一天赚100元
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当时从股市里撤出来后,手中的资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于是,她抱着尝试的态度做了一把债券逆回购。由于已提前了解到,这种理财产品不会有任何风险,张女士第一次便购买了80万元的债券逆回购。
“当时1天品种的年化收益率为4%-5%,我一天就赚了100元左右。如果把这些钱存在银行中的话,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当时每天只能有10元左右的收益。这样比较一下的话,我就相当于一天能多赚90元。”虽然赚的钱并不是很多,但张女士却觉得,这样能够很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资金,“总比存在银行中收益要高些”。
炒股炒债两不误
尝到甜头后,张女士很快就熟悉起了这样的操作方式。当股市行情不好的时,她再也不会将钱存在银行里,或者去购买理财产品,而是统统投入了债券逆回购市场。
“股市收市后,我就可以把资金抽出来,投入债券逆回购中。如果第二天还要继续进股市,就只买1天的,资金第二天一早就会回来。”张女士传授经验说,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手中的资金。
张女士介绍,她目前做的都是短期的债券逆回购,全部是7天以下的品种。她说这种产品不仅没有风险,最重要的是资金也回笼快,最多7天就可以拿回资金,不会影响自己炒股。目前张女士只要手中有闲钱,一定去购买短期的债券逆回购。“就当是赚些生活费嘛。”张女士笑着说。
今年1月20号,她购买的债券逆回购年化收益率达到了34%,就是说:如果投资一万元,一年理论上可以收益3400元。张女士当时购买了40万的债券逆回购,一天便赚了300多元,“这是任何其他理财产品都不可能有的收益。”
目前,股市一年基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休市,如果将这些时间利用起来,全部投入到国债逆回购中,按照平均3%的年化收益率来看,1万元钱就能多赚100元。遇到节假日、季末、月末等资金需求量大的时期,收益率甚至超过30%。
债券逆回购无风险
据红塔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实这种债券逆回购很早就有了,只不过很少有人会做债券逆回购。直到去年股市大跌时,才有人慢慢地尝试着去做。
据了解,这种债券逆回购有很多优势:首先是无风险,融资方在进行回购融券前,必须申报足额的质押债券,而这些质押债券被过户到质押库中,不可以卖出;其次是收益高,债券逆回购收益率由市场决定,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仅高于银行活期存款,也高于银行同期无风险理财产品的收益;第三是方便快捷,直接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委托,方便快捷;第四则是品种丰富,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不同期限的债券逆回购品种多达9种,交易活跃的也至少有3个品种,选择余地较多。
股市火爆时,乏人问津的国债正在成为市民投资的新品种。其实,能让普通投资者投资当“债主”的方式很多,除了国债,还有企业债、国债逆回购、购买债券型基金等等。张女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随时都可以找到投资理财的好途径。
二级市场买债券他看好城投债
买债券,似乎大家都认为是个风险小,基本上稳赚不赔的买卖。不过,有着十几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谭先生,却在债券上面栽了跟头。
谭先生是一名老股民,有着十几年的炒股经验,前年抱着了解并尝试一下的心态,谭先生购买了3万元的南玻企业债券,利率为5.08%,当时买的是100元面值的债券。“然而,很快就被套住了,南玻的交易量比较稀少,而且购买了之后每手的价格长期在100元以下。”谭先生很无奈的说。
不过,毕竟是有着十几年炒股经验的老股民,谭先生很快便找到了机会,在去年一次派息之后迅速卖掉,最后略微赚了一点。此后,谭先生再也没有买过债券,因为他觉得债券的价格波动和浮动较小,虽然比较安全,但赚钱也相对较少。
尽管仅仅做过一次债券,谭先生还是有了一些个人的心得。他认为,如果要买债券的话,不要在刚刚发行的时候买,因为买了之后价格会很快跌到面值之下。“债券一定要在二级市场买卖,并在派息之后卖掉。”谭先生还介绍,去年7-8月份,地方政府发放了很多的城投债,导致地方债券大幅下跌,价格波动很大,“像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用来炒价差,在大家纷纷抛售的时候建仓,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收益。”
如何成为“债主”?国债企业债品种很多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提到债券,都会想到国债。但事实上,可以让普通投资者当“债主”的方式很多。今天,重庆晨报专程请来了红塔证券重庆营业部分析师、CFA持证人姚栋钦,请他给给投资者支招如何投资债券。
债券原来有这些
债券是什么东西?债券是一种借贷关系,债券发行方和债券购买方并约定发行方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纸质债券上标有发行方的名称,债券的面值元,债券的利率由债券的期限、发行者信用和市场利率共同确定。
姚栋钦介绍,按发行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债和企业债,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实物债券、凭证式债券、记账式债券和电子式债券。
A.发行主体不同
国债:国债是国家财政部发行的一种债券,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是市民非常喜欢的一种投资方式。
点评:利率较低,有时无法抵抗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企业债:企业债券是一般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券,其还款保证是企业经营收入。
点评:利率一般高于国债,但有不同程度的违约风险,目前国内发行的企业债通常信用级别在AA级以上,信用状况良好,也是广大投资者喜欢的投资品种。
B.发行方式不同
实物债券:现已停止发行,通常市民家里偶有收藏,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凭证式国债:它以国债收款凭单的形式来作为债权证明,不可上市流通转让,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千分之一收取手续费。
电子式国债:又称储蓄国债,财政部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一种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投资者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银行开立活期存折或银行卡,办理国债账户开户手续,不收取任何费用,一旦开立可终身使用。今年国家已发行两期电子式储蓄国债。
记账式国债: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到证券公司开立证券账户。开户后可进行记账式国债的认购和交易,在享受国债利息的同时,还可能赚取国债交易的价差,取得两份收益。
债券也能间接投资
除了直接购买债券,获取债券投资的收益,债券还能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获益。普通市民日常熟悉的很多投资方式,就能够参与到债券的间接投资中。
A.债券型基金
所谓债券型基金,就是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称为债券型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受益基金”。
投资于债券定期都有利息回报,到期还承诺还本付息,相对于股票型基金,债券基金的收益较为稳定。
相对于直接投资债券,投资债券型基金的流动性更好,投资者如果投资于非流通债券,只有到期才能兑现,而通过债券基金间接投资于债券,则可以获取很高的流动性,随时可将持有的债券基金转让或赎回。
不过,债券型基金只能在较长时间持有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相对满意的收益。在股市高涨的时候,收益也稳定在平均水平上,相对股票基金而言收益较低,在债券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甚至有亏损的风险。
因此,债券型基金主要适合不愿过多冒险,谋求当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
B.债券逆回购
所谓国债逆回购,可简单理解为一种融券方(投资者)以约定利率向融资方拆借资金,融资方以债券作为抵押,到期还本付息的行为。
债券逆回购上海市场最少委托金额为10万,且委托金额必须为10万的整数倍。深圳市场最少委托金额为1000元,且委托金额是1000元的整数倍。
和股票交易一样,债券也会出现一个委托价格。委托价格即为资金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3元也就是年化3%左右。节假日的极限价格可能超过10元或者10%。其收益远远超过银行7天通知存款或者其他理财产品的收益。
当市民在自己中意的价格购买进债券后,就只需要等待债券到期,系统自动还本付息,不需要再像股票一样卖出去。
建议>
哪种投资适合你,请看它们大PK
今年,除了备受市民追捧的国债,银行间和证券交易所陆续推出了100多只企业债,证券交易所的债券逆回购等产品更是应接不暇。随着新品种的不断推出,究竟哪种债券更适合你,请看它们的大比拼。
债券逆回购、存款、理财收益比较
品种期限本金净收益净收益率
债券逆回购 7天 10万元 58元 3%
7天通知存款 7天 10万元 29元 1.49%
银行日日金理财 7天 10万元 39元 2%
国债、企业债、债券逆回购收益比较
债券品种期限购买渠道能否最低金额收益率极限收益率产品特点
转让
记账式国债 273天沪深交易所是 1000元 2.87% 2.87% 交易灵活
凭证式国债 3-5年银行否 100元 5.58%-6.15% 6.15% 安全,发行量大
企业债 5-10年银行和沪深交易所能 1000元 4.54%-8.89% 8.89% 收益较高
债券逆回购 1天-1年沪深交易所否 1000元 3% 10%以上期限灵活,节假日收益高
姚栋钦分析,尽管大多数人习惯到银行排队购买国债,但由于国债收益较低,且变现能力较差,在通货膨胀较高时收益难跑赢CPI。
从收益的角度说,企业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通常在8%左右,高于国债收益,同时企业债的发行方通常是信用较高的大型企业,违约风险也相对较小。
第四篇:关于转发《关于批准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 同业市场办理债券回购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财会[1999]8号 【发布日期】1999-08-24 【生效日期】1999-08-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关于转发《关于批准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
同业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的通知》的通知
(保监财会〔1999〕8号1999年8月24日)
各中资保险公司:
现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关于批准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的通知》(银货政〔1999〕102号)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如有问题,可及时向我会反映。
非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保险公司在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时,应向我会报备。已是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保险公司,应向我会补报备案。
关于批准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
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的通知
(1999年8月12日)
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为发展货币市场,进一步拓宽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经研究,现决定批准保险公司在银行间同业市场办理债券回购业务。从即日起,作为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的保险公司可与其他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成员进行债券回购交易,交易券种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交易的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等债券,保险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同业市场交易的债券必须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托管和结算,不得转托管到证券交易所。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要做好有关的技术准备工作。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国期货与期权市场发展评价
中国期货与期权市场发展评价
目前我国以四大交易所为主经营包括股指期货、豆类、玉米、LLDPE、棕榈油、小麦、棉花、白糖、菜籽油、PTA、铜、铝、锌、天然橡胶、燃料油、黄金和金融期货期权等交易产品。
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开始是现货交易,之后又开展现货远期交易,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实现了由现货远期到期货的转变。其上市交易的品种主要有棉花、白糖、精对苯二甲酸(PTA)、菜籽油、小麦期货等。
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于1993年2月28日。其上市交易的品种主要有玉米、黄大豆、豆粕、棕榈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氯乙烯(PVC)期货。
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和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于1998年8月合并组建而成,并于1999年12月正式运营。其上市交易的品种主要有铜、铝、锌、螺纹钢、线材、天然橡胶、黄金、燃料期货等。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于2006年9月8日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其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的金融期货交易所。
一、中国期货市场发展
据调查,中国的期货市场最早在晚清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我认为还只是萌芽阶段。真正的期货市场应该是在民国时期形成的,因为在民国时期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期货市场也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期货市场因为国内“信资信社”等政治争论而一度销声匿迹,可以说这一空白时期断送了之前的期货市场发展成果。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制度的变革,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使得期货市场得以重建。可以说中国现代的期货市场诞生于经济制度变革时期,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重建试点阶段(1978----1992)
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市场”概念开始被接受并认可,政府不再视资本主义的产物为洪水猛兽,因此期货市场也重新得到了正确的评价。在经过专业团队大量的研究、论证后,政府决定先从“现货交易”开始,希望借由此逐步探索建立期货市场。在1990年7月27日,国务院发布46号文,同意试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1990年10月12日,正式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的全国性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正式成立并开业。这是中国第一家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期货市场,标志着新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和现代化期货交易所的出现。郑州批发市场开业后,大力发展农产品远期现货批发交易,随着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其所形成的“郑州价格”一度对全国粮食交易价格起着指导作用。1992年1月18日,被权威人士称为“中国第一个规范化的期货市场”的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期货试点开始后,农产品期货市场、金属期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先后发展起来,粮食、金属、能源等商品期货品种不断推出,金融期货也开始上市,中国期货市场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整顿规范阶段(1993----1999)
由于资本是逐利的,一些企业和个人开始盲目参与其中。而政府也没有清醒认识到快速膨胀发展的期货市场,因此风险也随之增加。另外期货市场也缺乏法律法规和统一管理,导致期货市场在1993年以后出现了盲目无序的发展局面。针对国内期货市场出现的的盲目快速扩大,运行程序不规范以及各种期货事件频繁发生的状况,国务院授权中国证监会,要求证监会对期货市场的无序、混乱进行整治。在证监会得到授权后,先后进行了2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来规范期货市场。
1993年11月,证监会围绕着建设期货市场的监管架构以及清理整顿期货市场这两方面展开了第一次清理整顿工作。经过这次的清理整顿,期货市场的无序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这次清理整治,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开始萎缩,市场的活跃度大大减弱。因此一些交易所开始默许原先的模式,同时大量的机构也开始推波助澜,参与其中,这导致期货市场又陷入了一片混乱。
面对期货市场的再一次无序混乱,国务院于1998年8月1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明确了期货市场“继续试点,加强监管,依法规范,防范风险”的十六字原则。于是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进行第二次清理整顿。通过减少交易的品种,合并一些交易所以及推出一系列期货市场法律规
章制度的举措,期货市场的混乱无序状态终于被遏制住。
中国证监会针对期货市场的这两次大规模清理整治先后历时七年,其清理整顿时间之长,幅度之大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规范发展阶段(2000----至今)
经过中国证监会在监管体制建设、法规制定、市场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两次清理整顿,使得期货市场逐渐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2000年底期货行业整体开始复苏,2001年则明显回暖。在此背景下,证监会以及3家期货交易所的工作重心从清理整顿向加强市场开发、探索和恢复交易品种,促进市场功能发挥等方面转变。此后,期货市场交易日益活跃,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中国期权市场发展
期权又称为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
中国期权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1995----2000年、2001----2003年和2004年以后三个时间段。在这三个时间段内,中国期权市场不仅在“外力”配合下掀起了三次“期权冲击波”,而且总体研究和发展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1995年郑州商品交易所被接纳为国内惟一的“国际期权市场协会”会员;2002年中国期货业协会、郑州商品交易所邀请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等参加2002中国国际期权研讨会;2004年由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欧洲期货交易所、芝加哥结算公司、期权业协会等国际期权大腕亲临国内轮番举行“期权报告会”等,掀起了“2004秋季期权冲击波”。中国期权市场研究的步伐与期货市场两次整顿,新品种上市开始解冻,以及多品种上市、交易所规则重新修订、完善市场结构等重要举措具有同步性特征。
三、评价
中国期货与期权市场经过不断的发展,既取得了重要成就,也经历过重大曲折。其实中国现在的期货市场最初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品,因此其是制度变迁的产物。制度上,新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因此期货市场也就随之曲
折发展。在经历了最初的试点和无序,随后的大力清理整顿导致的市场低迷和经济萧条,以及最后规范后期货市场的恢复发展,现在的期货市场相比之前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我认为我国的期货与期权市场还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我国现有的期货交易品种太少。在经过证监会2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上市品种大幅减少。品种数量的减少也就限制了交易规模,导致大量的资金只集中在几个期货品种上,容易形成堆积效应,造成市场过度投机,使期货市场难以发挥本应起到的作用。
第二,我国期货品种的创新以吸纳为主,基本上是引进国外已有的品种。而自主创新的品种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法规建设滞后和不健全,导致期货品种上市审批机制繁琐复杂,另一方面是由于期货交易所独立性不强,缺乏创新激励。这些都遏制了期货市场的交易需求,制约期货市场的发展。
第三,我国的期货与期权市场从不缺乏各种事件。例如 “3.27”国债事件,广联“籼米”事件、郑州绿豆期货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的除了存在大户垄断、联手交易、严重超仓、借仓、分仓等严重违规行为外,也包括交易所人为破坏市场规则的不恰当行为。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期货与期权市场还不够完善,还需要不断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