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元性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
二元性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
摘 要: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的最重要因素,二者成反方向变化。中国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它是国民收入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攀升。就全国而言, 1978年的基尼系数在0.3左右1988年是0.382, 1995年达到0.452①。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20世纪90年代基尼系数除了比撒哈拉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稍低外,高于高收入发达国家、中欧国家、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南亚以及中东和北部非洲[1]86。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因此,报告明确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而全国总体收入差距可以分解为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农村内部和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四个部分。坎布尔和张晓波[3]87-106(Kanbur anZhang)利用广义熵指数(GE Index)分解,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虽然由1978年的78.57%降低到2000年的56.05%,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仍然达50%以上①。
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及其成因和未来走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一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一
目前,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 第一,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选择内生了城市偏向政策,而正是这种政策导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居高不下。第二,要素市场的扭曲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强调城乡二元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关键性作用。第四,从经济开放角度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
第五,金融发展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其是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第六,强调人力资本、生育率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内在关系,如郭剑雄所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终消除,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城乡之间生育率水平、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及其积累率的趋同。” 但是,目前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存在几点不足。
首先,从价值判断来看,现有很多研究更多地是从结果公平角度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现状和演进趋势进行批判,忽视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既包括合理成分,又包括不合理成 分。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当代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现象,它源于经济结构转变中不同部门发展的不均衡,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1885年,日本非农户家庭和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比率为1.32, 1930年这一比率达到最高的3.13,从1930年开始一直降低, 2000年左右这一比率基本为1。因此,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能从纯粹的道义、道德角度做出判断,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需要客观地看待当前过高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的趋势,科学地研究其内在根源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其次,从政策建议看,现有文献更多地建议从城乡再分配政策的调整角度来缩小城乡居民收 入差距。这种调整,仅仅能够在短时期内缓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上,开源比节流更重要。农业革命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革命或结构转变的前提,这一结论已经成为共识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二元经济社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加速结构转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终解决的根本途径。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组合应该以建立现代农业为中心,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而在传统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整个经济结构转变速度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从二元经济结构变迁角度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文献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比较多,之后并不多见,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很大,因此,从经济的二元性角度研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就具
有重要实际意义,同时,也弥补了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按照布吉尼翁和莫里森[24]233-257的做法,使用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①作为衡量经济二元性的指标,研究经济的二元性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关键作用。二
假设经济存在两个部门: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非农业部门。农村农业部门的产出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本、劳动和土地等。由于农村家庭承包土地采取30年不变政策,因此,中国农村家庭土地数量基本是不变的,我们在农业生产函数中可以把土地作为一种固定的投入要素,从而农村农业部门产出水平仅仅取决于所投入的劳动和资本。同时,我们假设农村农业部门生产函数具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因此,农村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形式如(1.1)式所示:
假设城市非农业部门的产出也是资本和劳动的函数,而且,城市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也符合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如(1.2)式所示:
又假设无论是农村农业部门还是城市非农业部门的生产函数都符合以下条件:
假设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非农业部门的居民收入仅仅来自各自劳动力工资收入,且每个居民都拥有一单位劳动力要素。在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要素的收入等于其边际产出,为此,农村农业部门居民收入就等于其工资收入,而工资等于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的边际产出的乘积,即式(1.3):
同理,城市非农业部门居民收入也来自其工资收入,等于工业品价格乘以工业的边际产出, 即式(1.4):
由于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非农业部门的人均产出为:
门人均产出比,即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表示工农产品价格比;表示工农部门劳动产出弹性比。因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由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非农产品与农产品的比价和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劳动的产出弹性比共同决定的。在非农部门与农业部门劳动的产出弹性比相同情况下,从式(1.7)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成反方向变化,即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小。由此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是经济结构转变中城市非农业与农村农业部门相对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反应,即二元性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的根本决定因素。三
(一)模型设定及数据说明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设立了如下模型来实证检验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
式中,yt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xit是一系列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农业对非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RRLP)、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APPI)、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API)、乡镇企业就业增长率(TVESEM)、增量资本产出比(ICO)、第二、三产业就业增长率(SE & THEM)、城市人口比例(URBAN)、工业部门资本劳动比(RCL)、人均GDP(AGDP)等变量。其中α、βit为待估计系数,μ残差项。同时,除工业部门资本劳动比之外,我们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工业部门资本劳动比中资本存量的数据来自蒋云赟和任若恩(2004),劳动力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二)模型结果
表1是回归结果,模型1和2是以1978-2006年城乡居民名义收入和名义消费差距为被解释变量的估算结果;模型3和4是以1985-2006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差距为被解释变量的估算结果。
根据回归模型的结果,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农业对非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是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无论是名义量还是实际量,农业对非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的上升都将缩小城乡差距。这也证实我们的观点:研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重点要从初次分配层面展开分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城市收入或消费水平太高,而是农村收入或消费水平太低所致。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部门相对于非农业部门低下的劳动生产率。因此,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核心是消解城乡二元性。2·结合中国工业部门资本-劳动比和增量资本产出比可以认为,中国工业部门的资本深化不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工业部门的资本深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一是直接降低了农民工资性收入;二是通过降低农业对非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这一间接途径。3·乡镇企业就业的增长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是很明显。这可能主要因为20世纪90年中后期乡镇企业的城市化,降低了其就业吸纳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作用。4·人均GDP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意味着中国仍然处于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5·城市化有利于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为城市化将降低农业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从而提高农业对非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反方向变化。
本文通过建构一个包括农村农业和城市非农业的两部门经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过程中二元性的作用。分析表明,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是解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演进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反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小。
这一结论有两点政策含义:第一,中国巨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其合理性,它是国民收入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第二,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是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由于不能通过降低非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来提高农业对非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
努力寻求投资与消费的最佳结合点
从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处境和发展趋势看,如何平衡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将是能否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长久之策和立足之本。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坚持扩大内需的经济发展方针在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增强消费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作了更具体的要求。强调重点是要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那么,在未来,消费与投资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关系呢?
从中国经济的内外部处境和发展趋势看,如何平衡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寻找到最佳结合点,将是能否保持经济又好后快发展的关键。
我国经济增长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
多年来,我国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1978-2009年,我国的年均投资率为37.9%,不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发展中国家比较,都明显偏高。目前世界各国的投资率一般都在20%左右,这说明各国的投资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从消费率来看,2009年消费率为48%,与其他国家相比,明显偏低,消费并没有发挥对经济应有的作用力。
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看,我国目前的投资贡献率高于国外,消费贡献率低于国外。1979-2005年,全球的投资贡献率为23.5%,消费贡献率为77.4%;与之相比,2009年我国的投资贡献率为95.2%,消费贡献率为45.4%,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大于其他各国,而消费的贡献明显小于其他国家。
众所周知,高投资支撑了近三年(2008-20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为减少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和不利影响,国家实施了应对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进行了大手笔投资,加大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通过政府资金投入,带动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使经济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这些政策效果当然是显著的,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作出了巨大贡献。从总体来看,这三年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主要利益于投资对经济的巨大贡献,投资充当了第一引擎的驱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我国的资本形成对GDP贡献率为47.5%,不仅高于消费贡献率4个百分点,也均高于在人均GNI3000美元时其他国家的水平。当时最低的美国资本形成率只有19.2%,比我国低24.3个百分点。巴西、俄罗斯也基本在20%左右,均远远低于我国的水平。2009 年,国内投资对中国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95.2%,上拉GDP8.7 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而消费为45.4%,上拉GDP4.1 个百分点,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2010年,投资增长虽有所放缓,但仍然高位运行,一至三季度,投资对GDP贡献率达58.8%,消费为34.4%,净出口为6.8%,分别上拉GDP6.2个、3.7个和0.7个百分点。
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国经济增长不能长期依靠投资拉动。消费跟不上,社会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投资增长会造成新的供给,而新的供给要靠新的消费消化掉。如果没有消费提供支撑,投资有可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相应带来产能闲置、产品积压、效益下降,最终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防止通货膨胀;另一方面要培育和巩固消费热点,提倡和鼓励扩大消费需求。
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当务之急,但我们更要看到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离不开投资的强力拉动。当前中国的经济仍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投资对经济起的作用比较大。政府投资的作用在于“四两拨千斤”,从而带动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就投资结构来看,政府投资和央企投资依然会占较大比例,不过投资重点可能会从“铁公机”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当倾斜,这样也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果投资大幅降温,同样会对经济产生大的冲击,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过程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看,要让消费充当经济增长第一引擎的条件还不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消费主体、消费客体、消费者权益、产品供给、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等诸多方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目前制约我国居民未来消费扩张的因素仍然较多,既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也有发展战略因素;既有结构性因素,也有体制和机制因素;既有购买力水平不高,也有收入分配不合理等因素。虽然在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外需萎缩、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的形势下,扩大居民消费对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具有十分迫切的重要意义,但要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不是一日能够做到的,绝非一气呵成,还
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因此,从中长期看,经济发展离不开消费,同样也少不了投资的支撑。就当前情况来看,消费与投资仍将是“三驾马车”中未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缺一不可的两种动力。
初步测算,通过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9年间,我国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促进消费增长1.72个百分点;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21个百分点。在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拉动作用。要实现消费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双拉动”,需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手段,需要政府围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供相应的政策服务。
因此,今后我国应当在大力促进消费的同时,努力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把扩大投资和增就业、惠民生有机融合,创造更多的国内需求,从而最终形成我国经济结构实现以内生性增长为主导的良好发展局面。
要使消费尽快替代投资,成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真正从制度和机制上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本条件。我国消费需求长期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能力不强。造成这一状况的根源主要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较慢,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工薪阶层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有限。同时,我国现阶段中等收入者规模偏小,其消费主力军作用发挥不充分。因此,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关键是要以提高收入为手段来增强广大居民的消费能力。
二是要形成良好消费预期。消费能力反映的是消费主体的现实购买力,消费潜力反映的是消费主体的潜在购买力。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具有巨大潜力。但消费潜力转换为消费能力,还受到消费预期影响。应该说,我国消费需求长期不足的原因不仅仅是消费主体无钱消费,还在于部分消费主体不敢消费。很多居民考虑到未来教育、医疗、养老等负担沉重,后顾之忧较多,消费信心不足,消费预期较差。因此,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需要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
三是要继续创造一个宽松的消费环境。消费需求的扩大需要有良好的消费环境。当前,我国在消费环境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城乡商业和服务网点布局不够合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诚信理念有待加强、消费者权益还难以得到充分保护等。正视并不断改善消费环境,也是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国家扩大消费的基本思路和方针应该是:继续以扩大汽车、住房消费为重点,促进汽车、住房消费热点不断扩散,逐步形成从大中城市到中小城市直至城镇汽车、商品房的波浪式消费热潮,切实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将着力培育和扩大服务性消费,包括旅游、交通通讯、休闲、健身、社区服务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尤其要重点发展旅游和社区服务,把扩大服务性消费作为“十二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和个性化消费需求的需要。将适度鼓励投资型消费,把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和股票市场联动作为扩大投资型消费的重点,发挥财富效应对扩大消费需求的积极作用。
培育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以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在继续普及家用电器、交通通讯、摩托车等一般耐用消费品消费的基础上,把汽车、住宅、电脑等信息产品以及休闲旅游等作为“十二五”扩大农村消费的着力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普遍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发展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和谐消费、绿色消费。
宏观经济政策应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围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清除制约消费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为促进消费、实行内需主导的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应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消费政策,尽快形成与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和消费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篇:浅析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基尼系数”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收入差距的一个指标,也充分的反映出了这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基尼系数在改革初期为0.32,20世纪9o年代以后逐年上升,1999年达到0.397,接近0.4,2000年达到0.417,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2010年,新华社两位研究员更判断我国的基尼系数实际上已超过了0.5。据世界银行的测算,欧洲与日本的基尼系数也不过在0.24-0.36之间。当前,收入差距的日益加大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制约因素。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缩小城乡差距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目标。可见,我们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差距扩大的危害,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着力突破的重大任务。因此,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收入差距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收入渠道的多元化均促进了收入格局的多样化,带来了经济利益在不同群体间的重新分配和社会收入分层的加剧。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行业、所有制、地区、城乡之间存在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
(一)行业收入差距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不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一直不大,高工资行业多为采矿、地质勘探、建筑等高危险且条件艰苦的行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传统的工资格局产生了很大变化,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
1978年至2010年32年间各行业中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相比,改革开放之后行业间的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发展过程,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先从1978年的1.81降至1988年的1.57倍,但1988年后行业差距迅速扩大从1.57倍增至1994年的2.38倍;随后两年收入差距比下降,1996年比例降至2.08,接下来又迅速增长,特别是2003年达到4.63倍,并逐渐扩大2005的4.88,2010年收入比又略有下降,降为4.65倍。
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垄断经济造成了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如电力、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加实物分配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垄断性经营行业(如金融、邮电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业务量突飞猛进,获得了高额利润,并把其中一部分以不同形式分配给职工,职工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一些依靠财政补助的基础性行业(农林牧渔业和地质水利业)和一些充分竞争性行业(如社会服务业、餐饮业和建筑业)由于补助减少,利润下降,从业人员收入减少。
第二个原因是行业间的收入分配开始向科学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倾斜。一些传统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竞争较充分行业的收入在相对下降;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兴行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增长较快。其他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普通高校、商业经纪与代理业等行业、部门职工的工资增长速度都派在前列。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提高。
(二)所有制收入差距
1.所有制收入差距扩大的表现
在公有制经济内部,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高于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收入。1978年非私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为644元,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为506元。二者的绝对差距为138元,相对差距为1.27:1。而到了2010年,非私营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7147元,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0759元,绝对差距已经扩大到16388元,相对差距也扩大到了1.78:1。从1978年到2010年,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56.68倍,年均增长率为13.44%;集体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02倍,年均增长了12.22%。可见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率也低于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增长率。
2.所有制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重工业领域,集体企业则大多数集中在轻工业、商业、服务业领域。建国初期,我国致力于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强调发展重工业。在制定工资政策时,重工业的工资定得比轻工业工资高,这是造成国有企业平均工资比集体企业平均工资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率普遍高于集体企业。这样国有企业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带来的收益回报率相对也比较高,也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工资高于集体企业平均工资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94年,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私营单位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使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减小,但是涉及到民生等行业的单位仍是非私营单位,而且其垄断的行业利润等原因致使非私营单位的平均公司仍高于私营单位。
(三)地区收入差距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的收入差距也就不可避免。
造成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差异
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完备,科技水平较发达。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也比较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而西部地区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地处边区交通信息闭塞。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导致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国家政策影响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鼓励人员向西部流动,西部城镇人口的收入要高于东部地区。80年代,政策开始向东部倾斜,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开始持续大幅度快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
第三,经济一体化影响
东部地区出口产业比重较高,贸易自由化对东部地区更有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投资浪潮也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能源密集型产业较多,受经济一体化影响较小。东北地区由于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和重工业基地,并未受到经济一体化多少影响。
(四)城乡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上升
反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是城镇居民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即相对收入差距。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8年到1985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得到迅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缩小到1983年1.82倍,为历史最低点。而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进一步拉大,1994年达到了又一个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升为2.86:1。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1,此后几年持续创出新高,2002年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直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3.28:1。正如有关部门曾经提到的,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各种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三提五统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到6:1。
2.生活水平差距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终反映的是生活水平的差距。2006年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为10359元,而农民消费水平只有2848元。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民消费水平的3.64倍。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城乡消费水平的差距一直在扩大。1985年,城镇居民与农民消费水平之比为2.19:1成为了历史最低点,1995年扩大到3.76:1,之后有所下降,到1997年降到阶段性最低点3.38:1,接着城乡收入差距又有所扩大,到2006年已经达到3.64的历史最高水平。说明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消费水平的差距并没缩小反而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行业、地区、所有制、城乡均有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出现。而尤以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最为突出,因此,下面将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可以从如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农村方面,农村收入起点低,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增加幅度不大,其发展程度不能与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进程相协调,造成现在农民收入持续在低位徘徊的尴尬处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这个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的社会化进程,必须对农村收入过低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对此提出四条建议:
第一,继续加大国家财政中支农的比重,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及农村教育的比重,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及农村教育的投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建立健全粮食储备调节机制,提高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
第三,解除劳动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化保障,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提高农民非农业收入。
第四,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是城镇方面,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因此现阶段城市应尽力去帮助农村实现经济较快增长,农民收入增加,创造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具体建议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由于我国采取了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廉价土地征用等手段,农村无偿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就要相应采取“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工业应该为农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城市也应该帮助农村快速发展起来。
总之,只有不断的对城乡二元制度进行一元化改革和调整,以及国家对农业进行持续和足够力度的投资的基础上,才能在根本上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解由城乡收入差距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有利于和谐中国早日实现。
第三篇: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作者:李亚玲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收入分配问题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难题,调节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政策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因素、信息因素和农业生产因素。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需要针对以上几个因素采取相应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4001807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提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这段表述充分说明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收入分配问题不仅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对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情况不能得到改善,中国的发展将始终存在障碍。从经济角度看,由于收入分配不公,收入相对较低者的劳动积极性会大大减退,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角度看,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与否,如果收入分配问题得不到改善,极有可能激发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这些可预见的后果都迫切要求政府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逐步攀升。相较于1978年,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52.2倍。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提升了人民的收入水平,使中国的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综观图1,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加到21 809.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增加到6 977.3元,增幅明显小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2.57倍扩大为3.16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图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图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对比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城乡居民在生活水平上同样存在较大差距。综观图2,尽管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呈现出稳步下降的趋势,但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始终大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7.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67.7。到201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为40.4,二者一直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依旧十分严重。如果经济的发展伴随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那么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就会被收入差距带来的负效应部分甚至完全掩盖,这种经济发展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国家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我们有效地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不仅要把蛋糕做大,更要把蛋糕分好。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政策偏差 1.户籍制度的限制。
1958年1月9日,新中国第一部户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户籍制度由此建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也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有的户籍制度却与城镇化目标背道而驰。根据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得出,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如果按照户籍人口指标计算却只有35%左右,这一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接近80%的平均水平。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农民工大量涌入城镇工作,在为自己的生活谋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进城后并不能转入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市人的福利,而城镇居民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户籍制度的保护,享受城市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在各项需求得到满足的条件下,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工作,从而创造更多的财富。以上的分析表明,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情况产生重要影响,进一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水平。2.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农业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政府对农业的投入还不够充分。综观图3,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58%,超过一半多,可见农业收入是农村居民最主要的经营性收入。但从图4看出,政府对农林水事务的支出仅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的9%,这个数字相对于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的占比来说,显得十分渺小。
图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性纯收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图4201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农业生产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政府对此投入太少,对于满足农业充分发展远远不足,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
(二)人口数量的差异
温总理曾说过: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这段话表明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影响很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众多为中国的发展积蓄充足的力量,也给中国带来了很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也受到了人口因素的影响。据调查,在2010年前,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超过一半,直到2011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才降为48.7%,依旧接近一半的比例。综观图5,在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农村人口一直占据着全国人口的很大比例。其中,1978年,城镇人口为17 245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7.92%,而农村人口为79 014万人,占全口人口总数比例为82.08%。从两个方面分析,可得出人口因素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存在紧密联系。第一,由于农村绝对口数量过多,而农村经济发展又跟不上城镇,进一步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下。第二,城镇人口绝对数量相对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比较少,能充分保障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分充足。
图5城乡人口分布
综合以上分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由于受到人口数量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的有限增加不能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得到有效增加,而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可直接反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上去,这样的双向影响只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教育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接受教育实际上是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力资本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此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直接导致由人力资本带来的收益不同,即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同。另外,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力从事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有直接联系。劳动生产率是影响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素,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低劳动生产率必将被市场淘汰。受教育程度越高,掌握生产技术的能力越强,劳动生产率就会越高,从而从劳动中获得的收入也会越高。
中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之于城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较低。据调查(见表1),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人口数占城镇人口比例的10.9%,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达到大专以上的人口数仅占农村人口比例的0.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高学历的农村居民相对于高学历的城镇居民来说十分匮乏,用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中专)程度的数据考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综观表1,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大多处于初中(小学)程度或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程度以下,这些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为92.2%,而城镇居民中受教育程度相同的人口数仅占城镇总人口的63.4%。
由以上数据可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为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农村居民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依据,所以农村居民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
(四)信息化水平的差异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机会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就是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往往与个人收入水平的差异有一定的联系。引起信息化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信息基础设施的差异、信息资源利用程度的差异以及信息传播的差异等。下面,笔者将根据城乡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和城乡电话用户的数量两个指标来对城乡信息化水平的差异进行说明。
综观表2,城乡宽带接入用户的数量存在较大差异。2010年,我国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9 963.5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2 475.7万户,城乡差距较大。到2011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和农村宽带接入用户都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城市宽带接入用户为11 691.4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为3 308.8万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不仅与当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相差甚远,而且与2010年城市宽带接入用户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综合以上数据知,城乡居民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产生。
(五)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尽管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不得不承认我国农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生产,机械化水平不高。另外,农业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这种偶然性因素可能使农民的收入直线下降。这些局限性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下面,笔者将着重就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情况说明农业发展存在的局限性。
综观表4,中国农业器械拥有量逐年增加,2011年,农用器械总动力达97 734.7万千瓦,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 406 471台,小型拖拉机18 112 663台,农用排灌柴油机9 683 914台。从绝对数的角度看,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总体情况还不错。但一旦考虑到中国的耕地面积,这个数字就显得有点单薄。据统计,中国耕地面积为14.9亿亩(注:较实际面积可能偏低),约为世界耕地总面积的7%。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目前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太低。
以机械化水平低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局限性直接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自然而然得不到提高。由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存在困难,城镇居民收入平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建议
(一)调整相关政策 1.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使农村居民很难转入城市户口,农民的社会保障得不到满足,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政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改革户籍制度是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服务的,所以户籍制度改革应侧重对农村居民权利的维护。要想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利,首先就要废除现有户籍制度中关于农民进城后不能转入城市户口的规定,应该放宽要求,使在城市长期居住的农村居民有可能转入城市户口。仅仅只是转入城市户口还不能完全解决户口问题,为了确保农村居民在城市安居乐业,政府应针对转入城市户口的农村居民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这个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使他们能真正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福利,如医疗保障、退休福利和免费教育等等。只有确保农村居民享有城镇居民同等福利,才能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2.加大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
“三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政府正以实际行动一步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但笔者认为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应该抓住重点,有针对地进行。
第一,政府应向农村地区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为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向农村地区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但最关键的一点是让农民学会这种生产技术,熟练运用其进行生产。这就要求政府采取相关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安排专门人员深入农村,进行一对多培训,直到农民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这门技术,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第二,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农村地区的投入。基础设施是农民进行生产最关键的载体,只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第三,政府应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可以节省农业生产的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政府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多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二)控制农村人口
庞大的人口数量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
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控制农村人口的增加。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地区执行的管理,确保每一位居民都不违反政策。由于农村居民受到“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往往会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于人性角度的考虑,管理者的工作也困难重重,所以这项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完成。另一方面,控制农村人口的数量需要确保城镇化建设平稳进行。城镇化建设能够使一部分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减轻农村的负担,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从而平衡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两项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三)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
在这个高速发展并且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受教育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远远比不上城镇居民,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比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是产生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善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状况,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首先,政府应该确保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将其切实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去,保证农村地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强大,保证农村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里学习。最后,政府应该关注农村居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观念与想法,尽量让每位居民意识到教育不分男女,女孩读书也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收益。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最根本的方法,需要每位公民的共同努力。
(四)缩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
由于城乡存在许多差异,必然会导致城乡信息化水平不同。从上文分析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有关的结论,因此,为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要求政府大力扶持,政府应该降低农村信息服务价格,给予农民接受信息服务相应的优惠,使农民能负担起信息服务的费用,享受信息服务的便捷,从而融入到这个信息化时代当中,提高劳动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另外,政府需要关注农村居民接受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尽量改善农村居民接受信息服务的现状。
(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由于中国耕地分布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规模化生产,所以耕地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生产效率较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国家鼓励私人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采用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是,这种解决方案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侵害;其次,土地由私人承包使得农民的收入得不到保障,这两处弊端都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另外一种方案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实现土地立体利用。目前,农村居民主要从事的还是农业生产,要实现土地立体利用就需要农村居民从事多样化生产,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养殖业、渔业、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牧业生产。在多样化生产的条件下,农村土地的利用率将大大提高,居民的收入也会随着从事的产业种类增多而有所增加,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的作用。
四、结论
中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惟有处理好收入分配问题,中国的许多难题才能迎刃而解,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要缩小成居民收入差距需要深度分析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去。但是我们深知,在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阻碍和困难,因此这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只有通过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继续腾飞才存在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李银河,王震宇,唐灿,等.穷人与富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4]秦兴方.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杨宜勇.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市场经济研究,2003(5):55-57.[6]王少平,欧阳志刚.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J].经济研究,2007(10):69-71.[7]马斌,张富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2):12-15.[8]胡文静.从安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看未来收入分配公平走向[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2):44-46.[9]张立彬,杨军花.信息分化问题的社会学思考[J].情报科学,2006(11):28-31.[责任编辑:范君李丽]
第四篇: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全球最大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全球最大
《经济日报》记者林海/联合新闻网提供(2011.09.21 12:08)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比高达
3.23:1,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在2005年时,国际劳工组织(ILO)就曾经公布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国家,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包含中国在内的三个国家超过2,而英、美等西方已开发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都在1.5左右。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助理宋迎昌表示,大陆城乡差距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有关,“一个地区的发展,要经历城乡收入差距由低水平的均衡到收入扩大、再到收入缩小这样一个过程,呈现倒U字形,这是一个规律,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宋迎昌说,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也经历倒U字形发展的过程,而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大陆城乡差距缩小与政府近年来推出的一些惠民政策有关,包括对农民的各种补贴、税收减免、扶持就业、照顾农民工生活等。”宋迎昌分析指出,这使得中国很多省区的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城镇居民,对于缩小收入差距比例有很大的作用。
但宋迎昌也坦承,目前中国中西部的城乡收入差距还是很大,比例超过4比1,而北京、上海、广东的数值则要低的多,“这种差距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体制分割现象严重,以及发展机会不平等等因素所造成。”
根据统计,去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速比城镇快,是从1998年以来的第一次,但是差距仍然相当大,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预计2011年,这个比例将达到3.26比1。
第五篇:浅析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商学院毕业生实践报告
商学院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专业:
年级:
层次:
班级:
姓名:
学号:
浅析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虽然说一个地区存在着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的意义是积极的。但当收入差距比较大时,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大, 而城乡收入差距是决定整体收入差距的第一位的因素。本文结合数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探讨差距产生的原 因,并探讨解决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应采取的对策。
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整体来看,城镇和农村的居民收入都是在不断增加的,但也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在传统体制初步建立的1957年,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为农村居民收入的3.48倍。到文革前的1964年,前者是后者的2.38倍左右。”这一差距一直持续到1979年。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这种速度差距决定了城乡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整个趋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在1984年以前是农村超过城镇。1985以后,除个别年份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速相比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都要小。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来看,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为2.57∶1,到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5 78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 761.0元,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为3.31∶1。
从绝对差额上来看,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人均纯收入多209.8元。此后绝对数值方面的差距不断加大,1985年为341.5元,到1994年增加到2 275.2元,2008年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 995.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20.6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3,绝对差额也增加至11 020元。过去的3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52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和绝对数值方面的差距表明,我国城乡间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已很大,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由2.57倍缩小到1.86倍,这是由于农村的率先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历史上居高不下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迅速缩小;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开始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扩大到1994年的2.86∶1;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从1997年起中国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连年下滑,差距又逐步扩大:1997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首次突破3∶1,达到3.11∶1,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达到3.33∶1,2008年为3.31∶1。
二 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和扩大的原因分析
城乡产业特性目前农村虽然已经包含了多种产业,但农业在其经济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不同,一般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于其他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恩格尔系数将不断缩小,农民丰产但是却不丰收,这就注定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即解决温饱后,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慢于二、三产业的发展,1990年后一产业在CDP中的增加值比重明显呈下降趋势,2002年第一产业约占CDP的15%,与“六五”时期的平均31.4%相比下降一半多,相应的二、三产业则提高16.4个百分点。仅从这种产业特性来看,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发展相比必然处于劣势,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也将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相比逐渐拉大。
非均衡发展战略惯性的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已经由农业转向工业,国家实力的竞争大多以工业指标来衡量。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依靠农业支持优先发展工业的,从1950---1994年的45年时间内,国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大约取得20100亿元收入,加上同期的农业税收人2733亿元,减去国家向农业投入的5346亿元,国家共提取农业剩余净额17487亿元,总计占第一产业CDP的25。2%。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不仅使城市的产业快速发展,而且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加强。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政府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甚至农村内部的收入分配的变动。从简单的相关性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也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几年,同时也是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较大幅度上调的几年。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差距出现过两次缩小,一次发生在1979-1983年期间,城乡收入比率下降了75个百分点;另一次发生在1995-1997年,城乡收入比率两年中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相对于1978年,1983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近50个百分点;相对于1993年,1997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幅度比农村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高出近90个百分点。从1997年开始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又是与政府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不断回落相关的。1997-2000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降低了25%,相应地城乡之间人均收人比率上升了32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承受不合理的税费负担。中国个人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不仅是很弱的,而且有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这一点在城乡之间的个人税负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农民上缴的各类款项,大体可以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是交给市以上政府的,主要包括需上缴国库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农业开发基金,以及全市统一征收的一级电排费和血防统筹费等。据统计资料计算在1990年代末期,全国每年大约为300亿--400亿元。第二部分是镇政府征收的“五统”;村级提留,包括“三提”,村共同生产费和村集资等。这一项,政府在1990年代末期的正式数字是600亿元。第三部分是义务工负担,每年大致在2000亿元以上。第四部分是各种名目的摊派和集资,这项负担缺少全国性的数字。但是,保守地估计农民每年的税费至少应在1500亿元以上,人均就达到200元以上。如果将这一块看作是农民上缴的个人收入所得税,那么,以2001年为例,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总额就不是近1000亿元,而是2500亿元左右。这样,在全部个人所得税收人中,农民占了大约有60%。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缺失,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援助系统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是减少收入差距的最有效的 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就目前而言,有两亿左右的农民脱离了农业乃至 农村,成为临时或永久性的非农产业和城市的从业人员。这些农民从事的行业以建筑业、工商及服务性行业 为主,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时刻面临着失业的风险,而工业、建筑业等行业的从业者还面临着工伤 和职业病的风险等。这种伴随市场经济和工业化的现代风险结构明显有别于传统的、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 自然风险,因而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形式就难以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了。但是,我国目前的城市 社会保障体系却始终将农民工拒之门外,使农民不能平等分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此外,因身份与等级的 差异形成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平等的格局,直接损害了社会保障的公平与公正,强化了二元户籍制度。损 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更是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三 缩小城乡差距的对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单纯靠增加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这种增长是低效率的增长,而且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农业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促进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据资料显示,上世纪50—80年代世界农业发展中,科技对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贡献为80%,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为73%,今后世界农产品增加量83%都将靠科技来实现。科技对农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不断发展农业科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和可持续发展。2 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非农产业是农业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由于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首先,必须加快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其次,必须把乡镇企业的发展纳入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最后,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3 改革户籍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长期以来实施的严格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市场体系建立。因此必须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户籍制度,首先要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市场,彻底打破“二元用工制度”,使劳动力市场机制发挥基础的资源配置作用。另外,必须建立起市场化的工资决定机制,这样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市场价格,使劳动力的收入能够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最后,要取消各种限制劳动力正常流动的政策,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合理流动,保障农民工能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4 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以最大的限度满足新农村的建设。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结构上,必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地区交通、供电、供水、水利设施等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要强化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力度,以财政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并且积极开拓农村市场,从价格、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另外,要不断完善财政支农的管理制度,保证各项资金能够及时发放,提高财政支农的使用效率。5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素质。而要提高农民素质,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首先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条件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教学设施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参差不齐,更严重的是还有大量适龄儿童辍学在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教育条件。其次,政府应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由于农民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因此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导致农业生产率水平低下,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只有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另外,由于农民知识水平和技能有限,流入城市后,在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与城镇劳动力的竞争处于不利地位,只能获得较低收入。因此,为了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必须全面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四 结语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现阶段的主题词之一。虽然目前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但是,目前已 经开始了一些尝试性的改革,由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由来已久, 城乡和谐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目前需要做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农村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改革 传统的户籍制度以及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统筹城乡发展迈开坚实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