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

时间:2019-05-12 12: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

第一篇: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

政治经济学作业:

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或服务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既是生产的一种技术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社会生产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在社会分工没有出现以前,简单协作是基本的劳动方式,企业是不存在的;15世纪到18世纪的西欧,手工工场的出现,实行了劳动的分工与协作,从而企业有了萌芽的状态;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机器大生产出现,商品生产出现了社会化,劳动过程的协作性使劳动过程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这样以分工协作为基础并实行严格的集中化管理的组织就是企业。

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是企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部的工人与工人、工人与资本家、企业家与工人、企业家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主要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企业制度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它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资本主义企业是以资本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第二,资本主义的管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第三,资本主义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全部劳动产品鬼资本家占有。

从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个人业主制、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这三个过程。个人业主制,它是由单个资本家出资,完全归个人所有与控制的企业,即法律上的自然人企业。它的生产规模小,生产经营结构单一,内部管理结构简单,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并且企业资本产权数量较小,这些都使得企业在资金来源和承担无限的清偿责任方面有较大的风险,寿命很短。后来出现了合伙制企业,它是由多个作为自然人的资本所有者共同投资,沟通所有,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和共享利润的企业。它要求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法律责任,从而限制了资本集中于企业的规模,同时个人所有的股份无法转让和出售,使企业难以扩张和发展。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资本再更大规模的集中,从而要求有一种新的企业制度形式,来解决生产规模扩大的筹资问题、投资风险和经营者的责任问题,这样就产生了股份公司制企业。股份公司是一种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把分散的和独立的单个私人资本组织起来统一经营的企业制度,它是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创新,与自然人企业相比,公司制企业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出资者的有限责任,降低和分散了投资者的风险;第二,资本的股份化和自由转让;第三,企业具有独立寿命,可以永久存在。而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演进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目前在新的科技革命下,企业正在同时发生着两种根本变革,即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并且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公司成为一个开放的体系,被看作是它和它的组成利益群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公司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利润只是实现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许多公司都在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即企业的命运不再取决于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商业行为的廉政性与可信度,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许多企业家认识到,提倡这种风气并建立一中诚信、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开放式企业文化,才有可能被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所接受。

陈晨

第二篇: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演进与发展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最开始保障对象是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职工,主要是由国家规定统一的基本保险待遇,各单位和企业支付养老费用,这实际上是一种享受对象经限定的由国家统一管理并保证养老金发放的养老保险体系。在文革期间,工会组织被取消,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国家不再统一筹集养老保险基金每个企业按自己的养老金负担筹集费用,养老保险制度也丧失了期应有的在不同地区和企业之间再分配的功能。从20世纪80年代期起,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我国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1年的恢复性改革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991~2000年的探索性改革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00~2006年的“做实”试点阶段,第四个阶段是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阶段。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50年代开始摸索着建立的,虽然是不完善的,但已养老保险制度的雏形。经过的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中国刚刚出现的养老保险被扼杀在摇篮中。1978年以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企业保险”,而1978~1991年这一阶段主要是维持、巩固和完善这种制度模式,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文化大革命”破坏的养老保障制度。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一些改革措施也积极促进了“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例如,从1984年开始,中国开始尝试养老保险费用的社会统筹,其目的是“还原”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职能。并在多地区试行退休人员退休费社会筹集。在统筹方面,自1986年起首先实现了全国县、市一级的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进而又推进省一级的统筹工作。

二、1991~2000年探索性改革阶段

1991~2000年这10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性改革阶段,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重要时期。

第一,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始尝试性的社会养老保险结构的改革实践。在养老保险的筹资方面,确定社会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共同筹资,职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3%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制度结构上,确定探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决定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中,一个最重大的突破是关于个人账户的设置;“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实际上就是社会统筹和积累制的结合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确定“统账结合”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提出到20世纪末,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

用于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资本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1997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解决养老保险制度多种方案并存的破碎局面,采取了以下果断的措施:(1)在养老保险费的筹集方面,按职工工资的11%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其中个人缴费最终上升到8%,企业缴费划入的部分最终降低到3%;

(2)在企业缴费的控制方面,企业缴费(含划入个人账户部分)的费率以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3)养老金的构成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4)将11个行业统筹划归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管理。5)为了加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务院还决定在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统一管理的同时,加大推进省级养老保险统筹的力度,确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调剂金制度的推进计划。确定到2000年,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要基本实现统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

三、2000~2006年“做实”试点阶段

由于“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型的弊端,造成统筹账户存在巨大的支付缺口,歌地社保部门均调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于当期支付,个人账户有名无实,长年“空转”。

2000年,国务院决定选择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颁布了《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7月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试点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将个人账户的规模从11%降到8%;第二,逐渐将个人账户由个人全部“做实”,到2003年11月底,全省参加企业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人数687万人,累计征收做实个人账户资金83.6亿元,个人账户计清率为99.9%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进行扩大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提出在总结辽宁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两省的试点,为完善我国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积累经验。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起又将试点改革扩大到除东三省之外的八个省、区、市,包括天津、上海、山东、山西、湖北、湖南、河南和新疆。

四、2006年至今“全覆盖”改革阶段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到2020年,中国政府要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做到全民保障。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音,也是对世界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重大贡献。同时,这个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需要更多的智慧和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三篇:住房保障制度演进轨迹与现实响应下

住房保障制度演进轨迹与现实响应:解析一个

实例(下)

钱小利

 2013-01-15 15:52:10

来源:《改革》2012年第11期

(三)住房保障制度的创新: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

适应重庆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2010年以来,重庆市大力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根据重庆市政府规划,2010-2012年,重庆市将开工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为200万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住房困难户提供住房保障。2010年6月,《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并于2010年7月1日起施行。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的一系列创新举措丰富了城镇住房保障制度体系的内容,是重庆市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创新、发展和完善。

1.覆盖人群广泛,保障对象明确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打破城乡和内外差别,不设户籍限制,将常住人口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具有覆盖人群广泛、保障对象明确的特点。按照《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应为年满18周岁,在重庆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制的本市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后就业和进城务工及外地来渝工作的无住房人员。申请公共租赁住房的收入限制为: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政府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重庆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按属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不受收入限制。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未实行实物配租和领取租金补贴的,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按《重庆市廉租住房保障申请办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程序办理。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打破户籍限制,为重庆市吸引各种高素质优秀人才来渝创业、兴业,为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为各种人才流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力地促进了重庆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2011年重庆市对已竣工验收的公租房组织的四次公开摇号配租情况显示,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人员构成为:主城户籍住房困难家庭占40.1%,大中专及职校毕业新就业人员和外地来主城工作人员占24.3%,本市进城务工人员占35.6%;家庭人均月工资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92.7%,2000-3000元的占5.95%,3000-4000元的占1.04%,4000元以上的占0.31%。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人员构成基本实现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覆盖人群的保障目标: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主要面向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住房困难户三类人群,通过对进城农民工、新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城市原住民进行住房保障,实现对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全覆盖。

2.国有投资性集团公司主导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实行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承建的开发模式,八大国有投资性集团公司主导重庆市全部的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保障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低成本、高效率的推进。2002年,重庆市政府整合市属国有开发公司资源,组建八大投资性集团公司:重庆城投公司、高发公司、高投公司、地产集团、建投公司、开投公司、水务控股、水投公司,它们由重庆市政府拥有、授权经营,成为重庆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公共领域重大项目的重要的投融资平台。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全部由八大国有投资性集团公司来执行,八大国有投资公司作为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的业主代表政府享有公共租赁住房的所有权。八大国有投资公司同时承担土地储备功能,储备土地由重庆市政府划拨,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由八大投资公司在政府统一规划下提供。政府主导的土地储备供应机制保障了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顺利推进。

除采取国有投资性集团公司主导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开发模式,土地由承担土地储备的八大国有投资公司提供外,重庆市政府对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重大让利、优惠扶持措施也是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有偿方式出让的,土地出让收益、税费在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涉及新征土地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地方留成部分、耕地开垦费、耕地占用税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涉及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异地安置人防建设费、集中绿化建设费、建设工程规划综合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租赁和出售过程中的建安营业税及附加、营业税及附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等相关税费,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管理。

3.资金保障得力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不仅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重庆市政府也在资金安排上给予重点保证。从已开工的项目看,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以及银行贷款两种方式获得。根据《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有:中央安排的专项资金;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的5%;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发行债券。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贷款的本金和利息由公共租赁住房租售收入和财政性资金等偿还。

重庆市4000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约需1400亿元,其中,300亿元是政府土地投入;300亿元是政府财政投入,包括中央支持和地方财政投入;银行贷款、市场融资800亿元。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提供,降低了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的成本。除银行贷款外,重庆市积极争取国家住房公积金贷款试点,拓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融资渠道,30亿元住房公积金贷款已全部发放到重庆市地产集团和重庆市城投集团建设的4个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社保基金通过交银信托,由国家开发银行担保,向重庆市城投集团发放3年期45亿元信托贷款,进入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领域。

重庆市在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中,依赖国有资本发挥“第三财政”作用,构建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融资平台,组建八大国有投资公司完成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土地准备、资金筹措、建设等任务,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4.规划建设品质较高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从规划选址、户型设计、小区环境、配套设施等各个方面都精心设计,保证公共租赁住房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和高水平管理。按照“均衡布局、交通方便、配套完善、环境宜居”的规划原则,围绕产业集聚区,在城市快速干道沿线等交通条件较好地段,与20多个大型人口聚居区的商住楼盘混建,共享配套与服务,避免社会阶层隔离和形成城市贫民窟。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环境优美,小区园林景观设施齐全,周边绿化一并跟上。学校、医院、商场等配套完善,还有相应的运动健身场所等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

5.租金较低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旨在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存在阶段性住房支付困难人群的住房问题,租金优惠是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的制度需求设计。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采取政府投资、土地划拨、国有企业承建的开发建设模式,无土地出让金、无城市建设配套费、无相关税费、无开发商利润,最大限度降低公共租赁住房开发建设成本,保证了公共租赁住房的低租金优惠特性。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按照贷款利息、维护费,并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房屋类别等因素,由物价部门会同财政、住房保障机构等相关部门研究确定,原则上不超过同地段、同品质、同类型普通商品房市场租金的60%。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两年向社会公布一次。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公共租赁住房贷款本息偿还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管理等支出。

6.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实行“管人管房相结合”的社区化管理,社区居委会负责对承租人进行管理,房管机构负责对公共租赁住房进行管理,并成立由社区居委会、房屋管理机构、派出所、住户代表共同组成的小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小区的社会管理工作。公共租赁房管理局组建或委托的房屋管理机构负责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取、房屋使用、维护和住房安全情况检查,并对物业服务公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物业管理,由住房保障机构组建或选聘的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承担;物业服务费由物价部门会同住房保障机构及相关部门研究核定。物业服务费实行动态调整,每两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7.规范退出方式,强化退出管理

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是政府为没有能力通过市场化方式解决住房问题的群体提供的社会救助,政府为住宅市场上弱势群体提供住房保障的最终目的是要尽量减少受资助人对福利救助产生依赖性,并在未来尽快自立和实现经济上的持续发展。规范公共租赁住房退出方式、强化公共租赁住房退出管理,可以保证为住房领域最需要资助的人群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消除住房保障资源不当使用和利益流失。

根据《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承租人租赁合同期满,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续租的,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重新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地区获得其他住房的,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承租人在租赁5年期满后,可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出售价格以综合造价为基准,具体价格由物价部门会同住房保障、财政等部门研究确定,定期向社会公布。购买的公共租赁住房不得进行出租、转让、赠予等市场交易,可以继承、抵押。公共租赁住房购买后抵押,抵押值不得超过房屋购买原值的70%。购买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购买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获得其他住房的,或因特殊原因需要转让以及抵押处置时,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

(四)问题与挑战

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由于在具体实施中存在漏洞和缺陷,成为住房保障制度的阶段性安排。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存在覆盖范围小、保障人群局限于城市户籍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缺陷。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尽管有一系列创新举措,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进展较为顺利,仍然面临以下一些挑战。

1.市场机制运用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小

公共租赁住房主要面向中低收入阶层和存在阶段性住房支付困难的人群提供,开发建设利润较小,目前主要采取政府投资、国有企业承建的开发模式,社会资本参与度小,容易形成资金瓶颈,造成政府建房任务和财政负担加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应逐渐、更多地引入市场机制,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私营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公共租赁住房的开发建设,确保公共租赁住房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日常后续管理难度大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居民结构复杂,具有人口流动性大、职业背景不同、文化程度差异大等特点,人际关系需要重塑和磨合,文化冲突在所难免,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日常后续管理难度加大。协调邻里关系、规范居民行为、化解内部矛盾,实现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的和谐稳定,成为公共租赁住房运营管理面临的新任务和新难题。加强公共租赁住房小区日常后续管理,要针对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居民构成特点,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升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居民素质和文明意识,逐步建立起规范、高效的公共租赁住房社区管理新体制。

参考文献

[1]陈杰:《城市居民住房解决方案:理论与国际经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2]罗应光等:《住有所居:中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

[3]上海社会科学院房地产业研究中心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发展中国公共租赁住房机制和对策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年,第1-25页

[4]刘卫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运营管理的个性操作:重庆例证》,《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余南平:《世界住房模式比较研究:以欧美亚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6-214页

[6]黄奇帆:《重庆实践共同富裕的战略考虑与路径选择》,《改革》2011年第12期,第5-16页

[7]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求索公共租赁住房之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作者单位: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建设与管理研究所)

第四篇:企业管理模式的五种演进

企业管理模式的五种演进

管理

这里的管理是一种狭义的直接指挥、协调、检查的职能。如在一些公司内部,总裁与部门之间就可以是管理。管理也是最原始、最直接和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监督

监督是基于对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管理者行为是否尽职尽责自律守法,以及经营管理结果和效果的一种分析评价机制,在各类企业中用的也很经常。

监控

监控有点象探照灯,时刻关注着。是对子公司管理的一种方法,但是既不是参与经营管理过程,也不是只管结果。为了既达到对被投资企业的监控,又符合公司法及上市公司监管机构的规则,现在不少企业用一些实施信息化的手段在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控,效果也很不错。

管控

管控是基于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投资身份而衍生出来的管理方法,体现的是在一些关键要素上大股东实施以“控制”为特征的管控行为。比如一些集团对子公司的战略规划、投资进退、高级人事、资金担保等重大要素实施终极审定机制。具体实施中其含义是双重的:即意图是管理这些核心要素的过程,但是采用的方法是通过专业线上的逐级意图造传递来控制的手法。母公司自己本身并没有置身其中。管理意图通过一种方法和手段达到了控制它的过程。

治理

这里的治理定义为一家公司的法定的三会四权的法人治理结构。现在每家公司成立时都会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这种运作机制包括具体到董事会、监事会如何配置,以及怎样让他们发挥价值,履行他的职责;还包括股东层面、董事会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策略来促使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实现有效的捆绑,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的即期业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得到提升。这是大集团面对众多的子公司、孙公司实现有效管理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机制,也是最需要思考的课题。

当然,这种对企业管理方法的分析只是一种人为的研究和分类,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上述5种方法往往是实行复合运用的,效果好坏取决于我们的高层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态势、阶段以及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的理解,如何搭配并融汇贯通,是有效与否的关键。就这一点来说,这其中是有“秘码”的。

第五篇: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价值观视角下组织理论演进述评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9-11-12 14:51:00 ]作者:蒲德祥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 自然系统 开放系统 生态系统 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

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

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http://www.studa.ne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

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荷)杜玛,斯赖德著.原磊等译.组织经济学[M].华夏出版社,2006

2.罗珉.管理理论的新发展[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资本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演进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企业发展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

    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发展(xiexiebang推荐)

    新常态下企业如何发展 一、现阶段经济状态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态被定义为“三期叠加”期,即经济增长抵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2014年7月29日,中央政治......

    企业运营与发展

    《企业运营与发展》期末综合练习一.多项选择 1.企业的经营理念(BI)是由哪些相互依赖的系统所组成的( ABC ) A.市场 B.产品或服务 C.企业组织结构 D.目标任务 2.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评......

    与企业同发展

    企业与我共成长我与企业同发展 曾几何时,我无数次的梦想自己的未来,在心中谱写人生中最美的那束光环;曾几何时,我无数次的感叹自己的人生,在人世苍茫谁主沉浮中苦寻自己的目标。......

    与企业同发展

    与企业同发展 青春献电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存在的止点在于发展,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我愿与企业同发展,青春献电力。 发展,何为发展?有人会说变化不就是发展吗?不!这......

    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制度演进与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制度演进与进一步的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债券回购市场的发展曾为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有效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债券回购市场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分割性,这......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与未来发展理念》小结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与未来发展理念》小结 本次课主要介绍了无线移动通信标准演进路线、无线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愿景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挑战等三方面的内容。 一、......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与改革

    Chapter 3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與改革 【Chapter 3習題解答】 一、選擇題 1. (b) 2.(b) 3.(c) 4.(a) 5.(b) 6.(d) 7.(a) 8.(b) 9.(a) 10.(b) 11.(a) 12.(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