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5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07:5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

第一篇:《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

基础练习

1.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同志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空袭,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日子里写的。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C.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在“二战”中神秘失踪,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充分体现。

3.对下面这首新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桥 杨山

道路与道路的连接 寂寞时甘愿寂寞

渴望与等待的组合 痛苦时甘愿痛苦

默默承受重量 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

大队人马从胸膛上驰过 用一支无声的歌

(注:杨山,现代诗人,曾任《红岩》杂志副主编)

A.诗中“桥”的形象可视为作者自喻。作为文艺刊物的编辑,诗人“甘愿”充当“大队”文学习作者由文学之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成为他们“渴望与等待的组合”。“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用一支无声的歌”,这就是诗人的愿望。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B.“桥”的形象也是一切奉献者的形象。“默默承受重量”,甘当他人或后代 的“桥”,让他人或后代通向幸福的彼岸,而自己,“寂寞时甘愿寂寞/痛苦时甘愿痛苦”,这正是奉献者的共同特征,《桥》是一首奉献者的歌。

C.这首诗以桥喻人,写得朦胧、含蓄,意象有典型性,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发人思索,耐人寻味。

D.《桥》给人以人格的力量,给人以美的情操和享受,是一首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好诗。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

饥饿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________________;**的年代里,______________; 安定的年代里,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

有的拓荒者是天生的冒险家。他将薄田变成沃土,将沙漠变为绿洲。

6.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里是太阳,是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无形的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理解下列诗句。

(1)“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艺术特色评析下面这首唐诗。(不超过150字)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延伸拓展

一、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

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

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的片段完成下列问题。

就是那一只蟋蟀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海峡那边唱歌

在海峡这边唱歌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在每个中国人所到之处

处处唱歌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比最和谐的音响更谐和

凝成水

是露珠

燃成光

是萤火

变成鸟

是鹧鸪

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我的窗外唱歌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你的倾听

你的想念

我在倾听

我在吟哦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4.诗中写两位诗人听到同一蟋蟀的叫声,其用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蟋蟀唱歌的排比句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的深刻含义是(不超过4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每段均以“就是那一只蟋蟀”发端,这样反复吟咏的作用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难题

(1)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2)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3)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效益吗?”

(4)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5)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6)“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D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7)“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8)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E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9)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津津乐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以名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中用浪线画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阵”能否改成“一眼”,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

1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认真阅读(6)、(7)、(8)段,理解D句、E句能否对调,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表现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联系你的生活用70字左右谈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1.A、D、E 2.D 3.A 4.理想是文明 理想是安定 理想是繁荣 5.

①有的拓荒者是孤独的苦行僧。他背负着爱、仁义和道德的十字架,头顶烈日,口含蛇胆,脚踩黄沙起程。或:有的拓荒者是肤浅的井底蛙。他省吃俭用,吃苦耐劳,终于在苍茫大漠中筑起一幢像样的小楼,犁出几分贫脊的农田。

②有的拓荒者是不羁的行吟诗人。他浪迹天涯,随遇而安,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或:有的拓荒者其实是卑劣的拾荒者。他爱繁华,爱富庶,荒芜是他最憎恨的敌人。

6.(1)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2)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3)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

(4)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7.

(1)“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2)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8.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9.此题意在让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诗,写散文也可;也不必写得太长,一百字至五百字均可。

10.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

拓展延伸

1. 帆(可从标题中得到启示);塑造“帆”的形象(诗中其他形象起衬托作用)。2. 指个人的幸福。3. 渴望自由,呼唤斗争。

4. 表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突出了同一祖先同一血脉的感情。5. 写蟋蟀之声无所不在,表现思乡之情的普遍。6. 说明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心是永远向着故乡的。

7.①蟋蟀是本诗抒情的载体,反复咏唱可淋漓地抒发内心的激情。②蟋蟀是每段内容的核心,由“就是那一只蟋蟀”发端,由点到面,从内容上得以扩展。③反复咏唱可使段与段之间呈现扩展——收缩的关系感情有起有伏。

8.(1)指父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2)爸爸对保罗不注意听话而不满,又话语诚恳而有分量,情意深长地提醒他(3)指爸爸当时脸上的表情没办法说出和描述出来

9.第(1)段的“父亲喜欢„„和别的故事。”第(2)段小保罗记得„„叫人腻味。” 10.认真思考的意思。不能,因为“一阵”表明小保罗思考时间较长,与“呆望”吻合,而“一眼”时间短,与“呆望”矛盾。

11.乌龟踏实有韧性 乌龟靠的是运气

12.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睡觉。13.不能,从(6)(7)(8)父子对话的要点看D句是证明(6)段中“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这句话的理由,而E句是用来反驳(7)段中“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这句话的。

14.小保罗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样。

15.文章通过父子两代人对故事“龟兔赛跑”中乌龟取胜的原因的不同理解而展开的辩论,说明当代社会两代人的思维方法的不同。

1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想必同学们会有很多话要说,只要联系自己,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第二篇:《我用残损的手掌》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二课

主备:巩大千

审核:张小强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2、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

3、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重点:

1、感情诵读,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一、预习导学

1.自查资料,了解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的写作背景。

2、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3.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4.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

(1)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二、课堂研讨

1、检查自学情况

2、自由读课文,组内成果交流后展示。3.当堂探究: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4、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5、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三、拓展延伸 a、课文小结 b、检测训练

1、给加线字注音。

锦幛()

荇藻()

蓬蒿()

憔悴()

蝼蚁()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3、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找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 达效果。

4、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二课

主备:巩大千

审核:张小强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堂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锦幛()荇藻()蓬蒿()憔悴():

蝼蚁():

2.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诗稿》和《 》。

二、理解探究

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

2.读第一部分,思考:“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 “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 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

3.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我们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三、合作释疑

1.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2.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结合原诗具体分析一下。

四、课内精读

1.诗歌中提到的“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这些意象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诗歌中括号内的文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2.“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3.哪句诗使全诗阴暗的基调转为明朗?

4.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

5.找出诗中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并加以分析。

6.诗歌末句“那里,永恒的中国!”中的“那里”指哪里?“永恒的中国”在诗人心目中应是怎样的?

九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二课

主备:巩大千

审核:张小强

五、拓展延伸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发 现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篇:《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2013.11)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汇中,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用来显示敌占区沦亡景象的有()。A.“灰烬” B.“奇异的芬芳” C.“那么细,那么软” D.“血和灰、阴暗” E.“没有渔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同志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空袭,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日子里写的。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

C.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

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在“二战”中神秘失踪,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充分体现。

3.按照下面句子的格式,仿造两个句子。

有的拓荒者是天生的冒险家。他将薄田变成沃土,将沙漠变为绿洲。

4.写出下列比喻句的含义。(1)“那里是太阳,是春。”

(2)“无形的手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下列诗句。(1)“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中起修饰作用的相关词语,看看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赏析这首唐诗。(不少于60字)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初春小雨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评析: 延伸拓展

一、阅读俄国莱蒙托夫1932年写的一首诗,完成下列问题。

在大海的深蓝色的浓雾里

一片孤孤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在寻求甚么,在这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了甚么,在那自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着,海风在呼啸着,桅杆弓起腰来发出轧轧的声动,唉,——它不是在寻求幸福,它也不是在逃避幸福!

它下面是澄清的碧色的水流,它上面是黄金色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着风暴,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安祥!1.本诗中诗人的自我形象是什么?诗中“浓雾”、“波涛”、“海风”、“桅杆”、“水流”、“阳光”、“风暴”等形象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幸福”指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出来的强烈情感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难题

(1)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父亲虽然空闲时间不多,但晚上却经常同他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寓言和别的故事。

(2)一个星期五的晚上,保罗和姐姐玛莎在忙着刷保罗的田径鞋,因为他要参加学校明天举行的一场短跑比赛。A坐在沙发里读报的爸爸摘下眼镜,凑过身子——又唠唠叨叨地讲起了他的寓言来。他讲的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保罗记得自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实在叫人腻味。

(3)末了,爸爸对似听非听的保罗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动作慢慢的乌龟之所以能跑赢兔子,是因为它的踏实和韧性。”然而保罗还是低垂着头,默不作声地弄他的鞋子。爸爸的口吻变得有点严肃:“难道你不觉得应该从乌龟身上获得一些效益吗?”

(4)B保罗神情困惑地朝天花板呆望了一阵,然后回过头来看看爸爸:“这么说,你是要我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60米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来睡觉?”

(5)爸爸心里颇感惊讶,怎么也想不到儿子会突然冒出这样的话来。他沉默了一会儿,略为发窘地回答:“C我没说乌龟会指望兔子在中途睡觉。”

(6)“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保罗反驳道,“要不然傻乌龟就是不自量力,竟敢与兔子较量。D谁都知道,兔子的速度起码要比乌龟快上100倍。”

(7)“乌龟压根儿就不知道兔子会睡觉,”爸爸坚持道,“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

(8)小保罗把两只小手的手指勾在一起,认认真真地思忖着。“我可不相信。”他倏地站起身来,“乌龟的胜利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碰巧兔子中途睡觉,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兔子。E即使乌龟比你说的踏实还要踏实100倍,它仍跑不过兔子!”

(9)爸爸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笑容,捏着报纸的手颓然落在膝盖上„„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津津乐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语重心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难以名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文中用浪线画出与A句中:“又唠唠叨叨”的“又”字相呼应的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B句中:“呆望了一阵”的“呆望”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一阵”能否改成“一眼”,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保罗的父亲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小保罗则认为乌龟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不得超过8个字)。

12.联系上下文看画线的C句在文中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认真阅读(6)、(7)、(8)段,理解D句、E句能否对调,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致使父亲遇到难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表现的主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有很多感受,联系你的生活用70字左右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A、D、E 2.D 3.A 4.理想是文明 理想是安定 理想是繁荣 5.

①有的拓荒者是孤独的苦行僧。他背负着爱、仁义和道德的十字架,头顶烈日,口含蛇胆,脚踩黄沙起程。或:有的拓荒者是肤浅的井底蛙。他省吃俭用,吃苦耐劳,终于在苍茫大漠中筑起一幢像样的小楼,犁出几分贫脊的农田。

②有的拓荒者是不羁的行吟诗人。他浪迹天涯,随遇而安,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或:有的拓荒者其实是卑劣的拾荒者。他爱繁华,爱富庶,荒芜是他最憎恨的敌人。

6.(1)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2)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3)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

(4)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7.(1)“手掌”由北向南,抚过大片国土。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每到一处,作者都突出了该地区的特征性事物,并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它们的特点:雪峰、水夹泥沙、新生的禾草、蓬蒿、荔枝花、苦水。在感情色彩上,这几行诗是忧郁的,冷色调的,表达了诗人对苦难中的祖国无法言说的感情。

(2)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像,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广大的土地”象征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表明了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8.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9.此题意在让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写诗,写散文也可;也不必写得太长,一百字至五百字均可。

10.这是一首初春小雨的写景诗,读来清新动人,笔法细腻,耐人寻味,韩愈以他高超的艺术技巧,十分讲究炼字造句,细致逼真地描绘了早春微雨后的长安景色。如首句一个“润”字非常恰当地形容了春雨下得可贵及时,句末一个“酥”字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令人耳目一新。第二句用对比手法捕捉住青草刚刚萌发时的特征。

拓展延伸

1. 帆(可从标题中得到启示);塑造“帆”的形象(诗中其他形象起衬托作用)。2. 指个人的幸福。

3. 渴望自由,呼唤斗争。

4. 表现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突出了同一祖先同一血脉的感情。5. 写蟋蟀之声无所不在,表现思乡之情的普遍。人教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课

6. 说明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心是永远向着故乡的。7.①蟋蟀是本诗抒情的载体,反复咏唱可淋漓地抒发内心的激情。②蟋蟀是每段内容的核心,由“就是那一只蟋蟀”发端,由点到面,从内容上得以扩展。③反复咏唱可使段与段之间呈现扩展——收缩的关系感情有起有伏。

8.(1)指父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2)爸爸对保罗不注意听话而不满,又话语诚恳而有分量,情意深长地提醒他(3)指爸爸当时脸上的表情没办法说出和描述出来

9.第(1)段的“父亲喜欢„„和别的故事。”第(2)段小保罗记得„„叫人腻味。”

10.认真思考的意思。不能,因为“一阵”表明小保罗思考时间较长,与“呆望”吻合,而“一眼”时间短,与“呆望”矛盾。

11.乌龟踏实有韧性 乌龟靠的是运气

12.我没有说你会指望贝利、托尼、萨里在明天的赛跑中会像兔子那样躺下睡觉。13.不能,从(6)(7)(8)父子对话的要点看D句是证明(6)段中“乌龟一定事先知道兔子在比赛时会睡觉的”这句话的理由,而E句是用来反驳(7)段中“它是靠坚持不懈地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前爬才取得胜利的”这句话的。

14.小保罗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父亲不一样。

15.文章通过父子两代人对故事“龟兔赛跑”中乌龟取胜的原因的不同理解而展开的辩论,说明当代社会两代人的思维方法的不同。

16.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想必同学们会有很多话要说,只要联系自己,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第四篇:《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2、用我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28年在上海与人合办一线书店,出版《无轨列车》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书店,出版《新文艺》月刊。1931年加入左联。1932年自费赴法国,在里昂中华大学肄业。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49年回到内地在国际新闻局法文组从事翻译。1950年因气喘病去世。

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于1942年?月3日,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全诗。掌握下列字词。

锦幛(zhàng)

荇藻(xìng zǎo)

蓬蒿(Péng hāo)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师感情诵读,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提示:这首诗语言口语化,押韵灵活错综,读起来有一种沉郁顿挫的音乐感.很确切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怀。诵读中要注意体会停顿和重音。

动画:我用残损的手掌全诗朗诵

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思考:(1)诗歌从内容上町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虽然自己的手掌已经“残损”,却仍然要摸索祖

国“广大的土地”.触到的只是“血和灰”,从而感觉到祖国笼罩在苦难深重的“阴暗”之中。

第二部分写诗人的手终于摸到了“那辽远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没有为侵略者所蹂躏的解放区,诗人对这块象征着“永恒的中国”的土地,发出了深情赞美。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4.学生集体朗读,整体领悟诗意。

四、精彩赏析,理解艺术形象

1.学生配乐诵读全诗.合作研讨:

(1)诗中两种不同的色调给读者以强烈刺激。请画出文中起标示作用的修饰语,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描写的对象很多,而读起来却不觉芜杂,这是为什么?

(3)诗歌两部分的写法各异,试作简要分析。

四人学习小组研讨、交流,教师明确:

(1)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是为了更好地表达内心深处的爱与恨。

(2)全诗在想象中展开内容,在想象中,诗人的手掌抚过了广大的国土。先是沦陷区的家

乡,继而从祖国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终停留在解放区。对祖国大地上每一处特征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触觉作用(同时也有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的作用),如 “微凉”“冷”“滑出”“细”“软”“蘸”等等。这样,就把较广泛的描写对象相对集中起来,使之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因而读起来不觉芜杂。

另外,灵活的押韵方式,既体现了现代诗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诗有着相对协调一致的节奏。

(3)描写沦陷区,从实处着笔,用一幅幅富有特征的小画缀连;描写解放区,侧重写意,用挚爱和柔情抚摸,加之一连串亲切温馨气息的比喻,凸现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学生熟读背诵全诗,深层领会诗中艺术形象的内涵。

3.拓展延伸。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先在小组内交流、修改,然后请学生有感情诵读自己所写的优美语句,教师点评归纳。

五、课堂练习

阅读闻一多的《发现》,回答问题。

闻一多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注:罡(gāng)风:道家语,高空的风。又作“刚风”。

1.诗歌中的“发现”有什么含义?诗人“发现”了什么?

2.诗人说:“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又说:“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据此说说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诗人怀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国返回,但看到的却不是理想中的祖国,因此“进着血泪”,痛心到了极点。

B.“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前一句表达了诗人听到祖国召唤,要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感情,“时间的罡风”“火”都比喻返回祖国的急切心情。

C.“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追问”的内容是祖国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黑暗,“逼迫”表达诗人急于知道这原因的心情。

D.“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和把祖国建设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胆忠心。

4.这首诗在形式上有哪些特点?“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为何要加括号?

参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中国的黑暗。

2.表达了诗人悲痛欲绝的感情。

3.B(“火”喻指诗人对祖国火一般的热情)

4.每行11字,两句一韵,句式整齐匀称。这句话是“问”时表情动作,不加括号,容易被误认为是“问”的内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中觉醒和振奋起来的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广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郁中爱国精神的升华。恰是这一片丹心,撑托起了民族的脊梁。吟咏诗歌,我们在感念中生发的

是对祖**亲的一份深情、一份责任。“祖国在我心中”,让我们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唱响心曲。(音乐起)

第五篇:2、《我用残损的手掌》

2、《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导入

1、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个高贵而倔强的灵魂(屏显作者图片及文字:走近戴望舒)去听听这个柔弱的中国文人,虽身陷囹圄却又曾怎样激情满怀的歌唱——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标题、作者)

2、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这首诗歌。

请先允许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这首诗歌,同学们要设身处地地倾听诗人内心深处的声音。

师:你认为老师读得好的地方就试着学一学,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后激情朗读两遍。

二、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诗人的手掌不是“完整”的,而是“残损”的?

“残损”是什么意思?(伤残破损)

师:那么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伤残破损”的呢? 师:同学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写作的背景吧)

(屏显: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诗人戴望舒从沦陷区的上海来到香港,主编一家报纸的副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军占领香港后,立即逮捕了几乎全部的在港知名华人,包括戴望舒在内。戴望舒活跃的抗战姿态,很显然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日本宪兵动用酷刑审讯戴望舒,试图从他口中获取文艺界抗日人士名单等资料,但他始终没有屈服。

戴望舒在狱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惨烈的,这使他出狱后仍无法摆脱这场噩梦,两年之后,他在写《等待(二)》一诗时,还记忆犹新地写下了这样叫人刻骨铭心的句子:在这阴湿,窒息的窄笼:/做白虱的巢穴,做泔(gān)脚缸,/让脚气慢慢延伸到小腹上,/做柔道的呆对手,剑术的靶子,/从口鼻一起喝水,然后给踩肚子,/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等待(二)》)

师:这首诗真实地记录了诗人在狱中所受到的惨无人道的折磨。这下,大家明白诗人的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了吧?

(“残损的手掌”,是诗人遭到日寇摧残的结果,也让我们想到被日寇蹂躏的山河破碎的祖国!同时这也是诗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对祖国挚爱的写照!

2、“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 师:讨论讨论。根据什么讨论?根据诗句讨论。(学生讨论)

根据“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是太阳,是春”等诗句,以及老师提供的写作背景,“那辽远的一角”,还有“那里”,应该是指没有被侵略军蹂躏的解放区。

三、谈感受

1、再读课文,说说令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地方?

生1:最让我心动的是“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荔枝花本应该是漫山遍野、香气四溢和争先恐后地开放的,可是现在却“寂寞地憔悴”,这说明侵略者对祖国的蹂躏之深。

师:是啊,没有蜂围蝶阵,没有游人如织,现在只有——你读—— 师:在这里,诗人悲愤的情感不是直接明白地说出来,而是寄托在一个鲜明的形象——荔枝花上,这就是诗歌“用形象说话”(板书)的特点。诗人自己也说:“诗是一种吞吞吐吐的东西,动机在表现自己跟隐藏自己之间。”(屏显)在那个以狂暴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显得难能可贵。

生2:最让我心动的是“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因为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内心强烈地悲愤之情。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

生2:一个“尽”字充分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悲凉,因为诗人已经看到最南方的时候,祖国依然没有逃出侵略者的铁蹄。师:请同学们把这个“尽”字标下来。

生3:“没有渔船”,说明不仅是陆地,就连海上也被鬼子占领,沿海的老百姓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来源;一个“苦”字,点出了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痛苦,没有任何快乐可言。

师:你觉得南海应该是什么样子?

生4:太阳一照,波光粼粼,大小的渔船来回穿梭,渔民们唱着欢快的渔歌,海浪轻拍着海岸,非常地祥和安宁!

生5:最让我心动的是“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因为它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诗人对解放区的向往。

生8:让我心动的是“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从“只有那里”可以看出除了解放区充满自由,其他地方我们中国人都像“牲口”“蝼蚁”一样,没有自由,任由日军奴役,甚至自己连生命都不能把握。但是从“永恒的中国”又可以看出,诗人对解放区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对祖国未来寄与了热切的希望。

师:好!我们就用这种“真挚的情感”和“热切的希望”来齐读17—26行!(生齐读)

2、师:还有谁想说令自己心动的句子?(无人举手)好,请看屏幕。(屏显:这一角变成灰烬,/那一角是血和泥;/这一片湖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读一读,看上面的诗句漏掉了什么?想一想:哪一处错误最不可以原谅?

生1:这个“已”字表明“这一角”早已经变成了灰烬,那是过去的而不是现在的事情。

生2:这个“该”字强调“这一片湖”应该是我的家乡,但是现在不是了,被侵略军占领了,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悲愤、惋惜之情。

生3:这个“只”字强调“那一角”除了“血和泥”再也没有其他东西了,可见侵略者对我们国土蹂躏之深。

师:还有不可原谅的错误吗?(学生反复对照、思考)生4:还漏掉了一个括号!

师:(故意地)不就是一个小括号吗?

生4:不行!这个括号,表明里面的两行诗写的不是现实中的故乡,而是回忆中的故乡。

师:哦,可不可以这样说,回忆中的故乡越美,就越能表达诗人对现实的悲愤之情。(屏显正确句子)让我们把上面的种种理解化作朗读传达出来!(学生齐读)

3、师:不要说是多情的诗人,谁又能摆脱对家乡的牵挂?何况他的家乡就是胜似天堂的杭州呢?诗中的“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戴望舒小时候家就在西湖的附近,在他的记忆里,西湖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而他尤其不能忘的是最好的季节里的西湖。如此仙境一般美丽的家乡,现在如何呢?(指名朗读,再读)师:还有如锦幛的繁花吗?还有奇异芬芳的嫩柳枝吗?还有淡妆浓抹的美景吗?还有悠扬婉转的柳笛声吗?还有戴着柳条帽子的无忧的嬉戏吗?„„没有了!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现在——(指名朗读,再读,齐读)

师:此时,谁的心中满腔怒火?请站起来!(学生义愤填膺,纷纷站起来)侵略军蹂躏了你的家乡,让你国破家亡!请你用声音告诉我们,告诉所有人,你愤怒了!你激动了!你义愤填膺了!你怒不可遏了!——读!(学生齐读)

师:看大屏幕(屏显:9—14行),接着读下去——(学生读至第14行)师: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这首诗写于1942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解放区也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很多人对抗战失去了信心。但是在侵略者黑暗潮湿的地牢里,却响彻着如此健康明亮的歌唱!这是怎样的一种民族精神呀!请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把第17—26行背诵下来吧。(学生背诵)

师:在时代潮流的感召下,诗人戴望舒终于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一次次充满韧劲和豪情地歌唱:(音乐声中屏显,教师朗诵: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朋友啊,不要悲伤,/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惟一的美梦。)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戴望舒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再次感受他切肤的沦亡之痛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我想我们应该在深情吟诵中和这座不朽的丰碑依依惜别。

下载《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5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用残损的手掌》习题(5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开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蒋文婷 教材分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篇课文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题材上看都是现代诗,内容上看,多属表达对祖国的爱。《我......

    《我用残损的手掌》参考资料

    《我用残损的手掌》参考资料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摘要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一首代表性作品,诗中蕴含寓意深刻的意象以及诗人身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于身处苦难中的同胞的同情,字里行间,表达出......

    我用残损的手掌 说课稿

    《我用残损的手掌》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来听我说课。我说课的题目是《我用残损的手掌》。下面,我将从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戴望舒是我国三十年代有较大影响的、艺术个性十分鲜明的诗人,他的诗受中国古典诗歌和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很大,早期作品以细腻地表现个人寂寞与感伤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篇1 知识目标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3.感情背诵本诗。能力目标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2......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教学目标: 1、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形、义 锦幛 荇藻蓬蒿灰烬 荔枝蘸着 蝼蚁河堤 憔悴折断 掠过 2、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体会字里行间所包......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 3.感情背诵本诗。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