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素质练习教学反思
初二体育课:素质练习教学反思
李翠娟
近几年来,随着体育分值的日益加重,人们对体育课的质量愈加关注。体育课上课的目的性更强,体育老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体育业已融入到“应试教育”的轨道上来。
身体素质,是体育水平提高的基础。学生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有了体育成绩提高的资本。体育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犹如鸟的翅膀对鸟儿起飞重要性一样至关重要。所以,对新学期刚开学的学生来说,素质练习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怎样加大课堂容量,加大素质练习强度,甚至这节素质练习课能否使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实现超量恢复„„都是素质练习中应考虑的因素。
初二的学生,已经不喜欢机械重复的动作技术练习,如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练习中呢?我采用了近似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两人一组合作练习,一人充当另一人的教具。譬如,一人趴在草坪上,另一人从其身上跳过去,跳过20次之后,双方交换角色。这种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欲,而且对腿部力量的增强很有锻炼价值,学生在这种竞争的氛围中,有极强的参与兴趣,页能充分达到锻炼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穿插游戏活动“折回接力”,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这样既让学生得到跑的练习,又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和集体主义精神。从这节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基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生比较喜欢以游戏形式出现的练习,喜欢在游戏中尽情的练习,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玩得不亦乐乎,参与面很广,学生在练的同时激发了参与的兴趣。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的气氛也很活跃,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在授课时,对技术动作强调过多;示范做的少;有些学生课堂上纪律性不够高,教师的管理力度还有待加强。
在新课改的体育教学中不仅仅改变学生学的观念,还要改变死板的课程流程。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教与学活动,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非常重要的。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在本节体育课中,我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我在实践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通过让学生做小老师,喊口令,做示范,让他们认为“我肯定能行”,敢于说“让我试一试”。总之,体育课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办法,使我们的新课程目标顺利完成。
第二篇:素质练习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与健康》素质练习教学设计
体育组:王凯南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锻炼素质练习的方式、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成绩。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七年级1、2班的33名女生。该班学生身体素质处于年级中下水平,主动学习能力较差,领悟动作较慢,掌握动作技能技术较吃力。但该班同学对体育活动有很强的兴趣,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好奇心强、愿意接纳。以往单纯的素质练习学生练习兴趣很低,且存在逆反心理,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急需基础的身体素质练习来增强体质,基于这一点,本课将素质练习的练习形式做部分调整,保留练习的基础性内容,让学生们以抽签的形式决定自己的练习项目,增强趣味性,使枯燥的素质练习变得更有吸引力,学生更愿意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练习中来,并且学生自己抽到的练习内容也更乐于去完成。
有利因素: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且本节课的练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较容易调动的。
不利因素:由于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好动,自制力不强,这需要在教学中注意组织方法与教学方法,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动作规范、到位 难点:动作协调、规范
四、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学生站队,体委整队汇报人数,教师检查学生着装记录考勤。讲解本次课的主要内容任务。2.准备部分。教师带领学生慢跑成圆,跟随教师哨声及口令变换慢跑动作,充分活动及预热身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讲解带领学生做游戏“喊数追人”。3.基本部分。教师讲解抽签及练习的方法,并提出问题:素质练习方式有哪些?怎样练习下肢的力量、速度、及灵敏等素质?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思考。学生按要求抽签并进行分组练习。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有序练习。4.结束部分,教师讲解并用口令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给出问题答案,总结、讲评本次课学习效果。
第三篇:演员 素质练习
素质练习
【打开想象力练习】
1.用肢体来表达一件物品:
1)当发号口令的人说出一件物品的名字,在最短的时间内,用自己的肢体最生动,最神似的表现出这件物品。想象力要丰富,不要平庸,一般,要带有性格。例如:高傲的茶壶。2)公路两边除了马路还有什么?要有想象力,同时还要用自己的肢体把所想的描绘出来,做出来。例如:乡村小路旁的树苗,沙漠两排的仙人掌。
3)单身汉的家。单身汉的家里一般都有什么?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并用自己的肢体把所想的表现出来。例如:照片里的女艳星,半挂在床上的被子。
4)新房。新房里面都有什么?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去想,去表现。现在这个新房没有人,主人不在家。你在空荡荡的新房里,跟随音乐的节奏动起来。不能改变你所饰演的物品的原本的属性,是什么造型就是什么造型。跟随节奏动的时候,先从最小的地方开始动,在慢慢加大。例如:先眉毛动,到脸部,到手指头,在到手等等。
训练的目的:通过这几个练习可以训练我们的想象力,开拓我们的思维方式,逐渐打破原来固有的僵硬模式。同时也帮助我们熟悉自己的肢体,让自己的肢体放松,不要那么僵硬。有 助于打开我们的身体,解放我们的身体。只有对自己的肢体熟悉,才能更好的运用,控制自己的肢体。
2.变换造型:每敲打一下鼓声的时候,我们就要变换一个造型。最好是不要连续的动作,例如:蹲,半蹲,直立。最好是不要这样的。动作与动作之间得对比要大一些,例如:背身,突然转过来向前冲之类的,两个动作之间的幅度要尽可能的大。还要根据鼓声的轻重来调整身体,动作的轻重。要带有表情,面部不要僵硬没有变化。
训练的目的:在不断的变换造型中激发我们的思维灵活性和身体自然的反应力。也让我们逐渐打开,解放我们的身体,并且在舞台上能够灵活的运用自己的肢体去表演。3.“椅子”: 在不改变其性质的基础上,椅子都可以干什么?每个人最起码想出3种以上椅子的作用,并用肢体表达出来。例如:1)不同方式的坐。2)把椅子当作跳舞的男伴。3)用椅背来挠痒。4)小孩开的玩具车。
训练的目的:让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开拓我们的思维,打破我们原来那种僵硬的思维体系,养成一种演员的思维模式。并不断逼着自己去思索,大胆的想象,创新。在表现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肢体的灵活性。
4.改变其物品的性质:给你一件物品,在改变其性质的基础上把它当作另一件道具。例如报纸或是一根筷子,可以把报纸卷起来当成火炬,筷子可以变成饶痒痒的东西等。练习的目的:训练我们想象力和开拓我们的思维时,也有效的放松我们的肢体,帮助我们熟悉自己的肢体。演员是用肢体来创作的,如果连肢体都僵硬,对自己不熟悉,在舞台上也就不可能从容自在的表演。
【感受练习】
5.击打练习:当发号指令的人说出一个你被打的部位时,你要跟着发号施令的人的语气,轻重,来做出相应的表现。当发号施令的人口气很轻时,也许只是轻轻碰了你一下。当发号施令的人口气很重,很大声时,说明你的那个部位被打得很大力,很痛。因此,你要根据这些语气的变化做出真实的反应。
练习目的:训练我们的感受能力和真实的交流,在舞台上真实的存在着,接受刺激并做出真实的反应,完成真实的交流。不要虚假,要先感受在做出反应,让身体带动自己,跟着感觉走。不要虚假的去演,一定要接受到刺激,有感受了在动。6.走:
1)首先,演员在台上行动一定要有目的。走有各种各样的走,也有各种情绪在里面,因此也要有各种不一样的走。例如你很慢的走,因为你在想事情。你很快的走,是因为你迫不及待的要去见你心爱的人。走的理由有各种各 样的,但是不能通俗,一般,不能是常人所想的第一反应,起码要从第三个开始想起,思维要开拓。2)在音乐的情境中自由走动,可以想象自己是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新娘或是伴娘,走在长长的红地毯上。一开始大家随意走动,然后慢慢的变成两个人一组。要带有人物,情境和情绪在走动里。
3)还是在音乐的情境中走动,每走 一圈要有一圈的变化。自己要带有人物的特点和情境去走动,走动的时候要有变化和感受,也可以和别人交流,要合理。情绪可以是一次比一次强烈,更鲜明。
训练的目的:训练我们在舞台上的行动性和目的性。要有情境和人物,不能在台上空走,没有目的性,没有人物和情境。也锻炼我们在舞台上能慢慢的沉下来,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去在乎舞台下的眼光和一举一动。
7.相互叫名字:两个人相互叫对方的名字,不要别的台词,只能叫对方的名字,而且叫名字的第一声就要让我们观众听出人物的关系。每叫一次情绪和心情都要有所变化和不同,语气也要不一样。要根据对手的回应做出真实的反应和交流,不能表演“独角戏”,自顾自的演,不接受对手抛的球。训练的目的:在舞台上要感受对方,接受对方抛出的球,完成真实的交流。不要自顾自的说,不去回应对手给予的刺激。要真听,真看,真感觉。8.手感传情:在音乐中感受,慢慢的用一只或双手去寻找,感受对方的手,并回予对方相同的感情,最后彼此双手紧握,相互感谢。
训练的目的:训练我们的感知,感受。完全的把自己交给对方,感受对方所传递的情感。在舞台上让自己完全的沉浸下来,真实的去感受。
9.“S”练习:围成两个圈,里一个外一个,两个圈交叉着走,跟着节奏的变化,要感受。行走时,不能相互碰撞,要控制好自己的身体。
训练的目的:训练我们的应变能力和身体的控制能力。专注的做练习,也训练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10.“爱在心口难开”:女的各自找一件小事情做,男的可以走向好几个女生,在她的旁边坐下也行,站着也行,不能开口说话。同时,又要对这些女生之中的其中一个表达出爱你在心口难开的爱意。但又不能太明显,最好是让老师看懂了,同学没看出来,这才是真牛。就像悬疑片一样,让观众去猜你到底是对哪个女生,爱在心口难开。但不能模棱两可,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看不出来。
训练的目的:试着让自己不要总是靠语言去表达情感,而是靠你的行动,用肢体来传达情感,让观众和对手感受到。11.感受练习:
1)在舞台上随意走动,然后慢慢形成两个圈,二个人一组,面对面。其中一方闭上双眼,去感受对方是谁。但是肢体不能接触到对方,全凭自己对对方的感受去猜测。
2)两个人一组,一前一后。前面那个人闭上双眼,后面的那个人用手在她的背上写字,写字的同时也要带有情境,传递感情,让前面的那个人感受到,到底是那种感情。是姐妹兄弟之间的感情?情侣之间的感情?或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前面的那个人也要专注的感受对方所传递过来的情感,要去感受,接受。3)以拥抱的形式从背后抱住男生,每一种拥抱都是有情境,有人物的。要让对方感受到你拥抱所传递的感情,并给予回应。例如:日本将士和慰安妇,死囚和你。每一种情感,每一种人物的拥抱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要真的去感受,去想象。不要着急动,不要演,真的把那个背影当做是你所想的那个人的背影。训练的目的:感受对方传达给你的感情,接受刺激并做出真实的反应。在舞台上完全的沉下来,放松身体,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12.“动”:
1)一个人在音乐中,从最小的地方开始动起,然后慢慢开始扩大,直到自己想走了再走,可以跳动,甚至是跑起来都可以。但是一定要从最小的部位开始动,不能一来就走或是跑的,要有个渐进的过程。
2)男女一组,男生是主动的那一方,女生是被动的一方。女生去模仿男生的动作,男生要带有情绪和情境,不能只是干动,干跳。例如:愤怒的,高兴的。训练的目的:训练我们的感知能力,有了感觉在动。让身体带动自己,不要用意识操控,跟着感觉。
13.身体感受练习:站着,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感受周围的一切。
1)有人在你左耳吹了口气。
2)敲你的前额。3)轻轻的踩你的左脚。
4)有一根手指用力的推了你一下,然后又推了一下。5)有人用一根铅笔轻轻的动了你的后脖子。
训练的目的:训练感知能力,静静的,让自己沉下来,去感受。等你有了感觉,你在做出反应。
14.“你好”:在行走间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感觉说“你好”,要有变化,可以先从语气的高低变化开始,行走要有变化,说“你好”的时候也要有变化,来回不停的走,不停的变化。中间不要停顿,不要思考。
训练的目的:训练你的临场能力和反应能力,没有事先准备和商量,一上来就开口说“你好”,而且还要有各种人物,语调的变化。它不仅能不断的语言和行进中解放天性,解放自我,也帮助你打破你拘谨,僵死的思维模式,让你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尝试。15.感受练习:
1)当你闭上双眼,只能靠同伴的一只手来辨别方向,感受她 所传递的信息,使自己不会撞到他人或是障碍物。
2)闭上双眼,仿佛自己置身在白茫茫的雾中,周围时不时传来一些声音,你要用心去感受,去辨别。
3)把自己想象成是一粒种子,从慢慢种下去,到破土,发芽,再到成长,风吹日晒,最后慢慢的枯萎下去。
练习的目的:训练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和感受,还有对于同伴的信任,把自己完全交给对手。
“哭,笑,愤怒”:这三种不同的情绪,先从一点点的开始,由分解动作开始。例如笑:先从小小的嘴角微笑,到微笑,到露齿笑,到张嘴笑,到笑出声来,在到大笑。可以先从假的笑,假的哭,假的愤怒慢慢的带动自己,一点点的深入,然后变成真的笑,真的哭,真的愤怒。所有的情绪要放到最大,最夸张,要做到极致。
训练的目的:训练演员鲜明的形体和声音的表现力。
【注意力练习】
16.反动作练习:
1)比如你是“1”号,我是“2”号,喊“1”的时候“2”答到,喊“2”的时候“1”答到,答到的时候举右手。要求注意力要集中,没有杂念。
2)指令说那边,你要做出相反的那边。例如:指令说向左转,你就得要向右转。指令说向前走一步,你就得向后退一步。要求注意力要集中,不要跑神或是想其他的东西。
3)打比方有6个人,1,2,3,4,5,6。喊到“1”的时候,“1”后面的数字“2”答到,喊“6”的时候,“6”后面的“1”答到。答到是举右手,要求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反应要快。
训练的目的:训练演员的注意力,适应力,真实准确合理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17.注意力训练:围成两个圈,里一个圈,外一个圈,在内圈里再画个小圈圈。大家对着各自的方向来回交叉的走去,每个人必须经过那个内圈的小圈圈又不能彼此触碰到。跟随节拍走,然后节拍逐渐加快。在节拍加快的同时,每个人必须按规定行走,又不能相互撞到。
训练的目的:感受那种周围有人不能碰到的感觉,要专注又 带有点紧张。
17.“贴膏药”:两个人一组前后贴着站,选出两个人,一个是被抓的,一个是抓的那个人,被抓的那个人不能被抓的那个人抓住,要想办法逃跑,还可以贴住别人的后背或是前面,使得那一组的前面那个人或是后面的那个人变成被抓的,你和他角色互换。
训练的目的:考验我们的专注和观察能力,还有敏锐快捷的反应能力。
18.在垫子上:
1)在垫子上蹦,跟着节奏蹦,身体要有控制,同时也要有情境。
2)在垫子上跳舞,跟随感觉,相信自己,不要慌。3)在垫子上边蹦边跳,去享受那种蹦的感觉。
4)把垫子想象成是沼泽,你要爬过去,爬出这个地方。把自己真的置身于那个场景去,走一段最艰难的路,感受情境,尤其是自己身上还带伤。(男生)
训练的目的:训练演员的表现力和肢体的协调能力,真实的存在于舞台上,解放天性,突破自我。
19.进门:有目的的进门。你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进?怎么进这扇门?注意行动三要素。例如:保安查库房,警察抓坏人,在化妆间里补妆等。
出门:有目的的出门。你是谁?在干什么?为什么出?怎么 出这扇门?注意行动三要素。例如:逃课走后门,诀别再也不回来了,捉迷藏等。
训练的目的:训练演员的感受力和真实感。
20.抢东西:把要抢的那样东西想象成是自己最在乎或是最渴望的,两人一组同时抢或是四人一起抢。
训练的目的: 训练演员的注意力,专注于舞台上。21.10块钱:地上有一张十块钱,你发现后会怎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注意行动三要素,也不要掉进套子里,要真实。要带有人物的特点,要有情境。训练的目的:训练演员的想象力,需要合乎逻辑,要真实的存在舞台上。22.注意力训练:
1)全班集体站在椅子旁边,向旁边移动一步,不许发出任何声音,要求要安静,大家是一个整体。
2)全班集体站在椅子上面,在站上椅子的过程中,不允许发出任何声响,考验整个集体的配合,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的一份子,不要互相抱怨,应该是彼此帮助,支持。
3)全班集体坐下,坐在椅子上或是地上都可以,要求全部人的动作要静,要轻,不能发出任何的声响。
4)从自己的位置静静的移向另一个人的位置,移动过程中彼此不能有碰撞,要求专注于自己的行动中。
5)老师把话说给一个人,然后一次往下传。传的过程中,行 走的时候要保持安静。每个人传话只能说一遍,然后坐回去或是往下传,声音要小,不能让同学和老师听见。最后那个人把他听到的那句话说出来,看是否和老师说的那一句一样。
6)男生找一个女生,随便选一种方式让女生双脚离地,把她移到另一个座位上去。可以让女生踩着自己的脚那样挪动,也可以抱着。只要是轻轻的,不发出声音的移动,双脚离地都可以。训练的目的:训练我们的注意力,认真的做好一件事情。不被其他事情干扰,也增强了团结一致的意识。
23.练习:面前站着一个异性,盯着对方的眼睛看,不要转动。在音乐的节奏里让自己的上半身舞动。要自信,完全融入那个情境里,眼里只有彼此,忽略两人以外的一切人和事,自信的,专注的投入进去,要让对方有想看并且看下去的欲望。训练的目的:训练演员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真实的刺激和交流。
24.“站”:舞台上的行动一定要有目的性。就只是一个单一的动作“站”,但是要有规定情境。你是谁?你为什么站?站着干嘛?你站着的目的是什么?注意行动三要素。
25.“等”:就是“等”这个动作,没有其他多余的事情。但是在舞台上一定要有规定情境,要有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情境,具体的时间,注意行动三要素。
26.“坐”:在舞台上放有两把椅子,一男一女的搭配。刚开始先是无言的交流,要有人物和情境,但不是事先设计好的,是即兴。两人都不知道彼此的关系和情境,通过慢慢的感受对方所给予的信息来合理彼此的人物关系和情境。要把沉默无言很合理的表现出来,不要像是演哑剧。感觉到交流不下去的时候,可以用各种方式离开。
27.两句话练习:每个人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上一句话,把大家写的纸条收在一起打乱顺序,每个人在抽一张。男女一组,不要准备,不要事先商量。在三分钟以内,男女把各自抽到的那句话要合理的说出来。不要着急,不要慌,抓到那个线头了就不要丢掉,稳住它。尽可能的有人物变化。训练的目的:训练适应力和行动性想象的能力。要真实,合乎逻辑,在他们之间能够在对立中取得统一。
28.擦肩而过: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擦肩而过。两个人一组,相互对着走,没有语言,但是要很合理的做出来。不能只是示意性的走一下场,要做的很细腻。就算只是一个很快的跑,都是得认真的做好它,不能随便比划。
训练的目的:训练感受力和适应力。接受刺激,做出真实的反应,完成真实有机的交流。
第四篇:健美操素质练习
健美操素质练习
大 量
1.跑步20圈 1圈10秒之内跑完以最后一人计时结束 2.斜倒立8分钟
3.推小车俯卧撑 俯卧撑10个 击掌10个 夹肘10个 左右文森各1个10个 4.支撑爬来回为一圈 3组 5.变奏俯卧撑1首歌 共三组 6.变奏两头起1首歌 共三组
7.蛙跳3圈 鸭子步3圈 抱腿跳左右腿各三圈
弹 跳 热 身
1.团身跳 来回为一趟 一组 2.科萨克 来回为一趟 一组 3.屈体跳 来回为一趟 一组 4.俯卧撑 5个一组 6组
5.击掌俯卧撑 3个一组 6组 不能击掌做俯卧撑 6.俯卧撑姿态爬 来回为一趟两趟
四 个 角 练习
第一角 波浪俯卧撑 30秒
水平姿态控 30秒
仰卧起坐 100
第三角 前后波浪俯卧撑 30秒
左右推起俯卧撑 左右一个 50
打腿100
第二角 水平姿态控 30秒
左右文森控 30秒
左右两头起 200 第四角 单臂俯卧撑 30秒
夹肘俯卧撑 50 抬腿100
第五篇:《练习5》教学反思
《练习5》教学反思
《练习5》教学反思1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一致认为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兴趣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低年级学生,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识字5》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在沙滩上捡贝壳、玩耍,上面留下了他们的一个个脚印。海风在轻轻地吹,海鸥在海面上自由飞翔,海水激起朵朵浪花,美丽极了。天边映着美丽的晚霞,渔船满载而归,停泊在静静的港湾。此情此景,学生对自己向往、憧憬已久的大海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引导学生逐行词语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口”的心理状态,已是一触即发了。
生字书写过程中的难点是笔画的书写以及每个字的`笔画顺序的记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范写来传授给学生的。限于空间和时间,这种传授过程效率低下,学生也对此索然无味。对此,多媒体可以辅助汉字教学,实现笔画笔顺教学的动态书写,并以标准楷体为蓝本,并在书写每一笔画时读出该笔画的名称,全部书写完,还会读出汉字的读音。在书写汉字前,根据需要可显现汉字的书写难点、书写规则及要点和汉字的注音。字词是一家,在学习生字的同时,可拓展学生的词汇量,点击汉字,就会出现相关的词语和相应的解释图片,还可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词语输入电脑。每一个汉字一整套的动态呈地现出来,而且可以反复播放,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自主识字也很有帮助。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粉笔、黑板、实物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让多媒体与传统常规语文教学媒体有机配合,从而正确发挥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练习5》教学反思2
《十几减5、4、3、2》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
教学反思: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练习5》教学反思3
本课所选用的教材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第三册练习5中的一个练习。其教学目标为沟通课内外,使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习语言;学会说、写几句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做做写写”这个内容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做做,即“实践”,二是写写,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而实践始终是第一位。教者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决定把“菜场”搬入课堂,创设了“晓晓菜市场”这样一个模拟却又十分逼真的情境。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二十多种品种丰富、形态各异、色泽鲜艳、新鲜可口的常见的蔬菜,这些菜学生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掂一掂等方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蔬菜的特点。并通过自己去选购喜欢的熟悉的蔬菜,并说说菜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知道与人交往要讲究文明和公德,使学生了解到父母每天买菜的乐趣与辛苦,使学生获得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由于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的是实物,直观性十分强,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描述喜欢的蔬菜时都能抓住其特征,较为正确形象地来描述。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实践活动。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在自己去选购蔬菜时兴致很高,观察得也较为仔细、到位。语文来自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沟通了课内外,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生活性。
当然,有得必有失。在教学中,教者也有许多没有注意或考虑不周之处。有待今后教学中逐步改进。
其一,导得较多,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得不够。其实点拨更重要,不要将学生的思维牵制住,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生活的语言去表达,运用多种方式的词语去描述。必要时,教师可以送一些相关的词语给学生。句式还不够广泛,应采用多种句式进行语言训练。
其二,在选择和介绍蔬菜时,学生都集中在几种蔬菜上,有几种蔬菜无人问津,教师也忽略未讲。若花较少的时间引导学生也来介绍一下就更好了。
其三,习作评价不到位。由于时间关系,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写一段话,但最后的评价只是“蜻蜓点水”,匆匆了结。应该让学生也来参与评讲,这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才会有帮助。
《练习5》教学反思4
我上的课文是《识字6》第一课时,这是一篇以“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在教学中我能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教学我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达到了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㈠激趣导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序上不是由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他人的肯定、课堂气氛、情境创设等外在因素,因此,其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浓厚的个人情绪,他们觉得有趣,就学得积极、主动;反之,就学得消极,被动。在本节课中,我能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
在课的导入上,我与小朋友们一起唱《闪烁的小星》这首歌,直接告诉小朋友天上很多很多的星星就叫“繁星”,课文导入直观、自然。做到课伊始,趣即生。学生一开始上课,就充满了好奇心,马上就被老师给吸引过来。通过这样新颖的教学方法,使整堂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学,兴趣盎然地学。
㈡披文入境,再造想像,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等四个特点,它在实质上反映了学生在情感方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发源于“形真”,紧接着才有其“情切”,才有其“意远”,才能“理寓其中”,可见情与境的关系十分密切。
吴乔说过:“境能生情,情能移境。”王夫之也说过:“景中生情……情者景之情也。”
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多媒体课件出示——满天繁星一闪一闪的景象,问:天上星星美吗?“(生:很美)”星星多吗?“(生:很多)紧接着我出示”繁星“,并说”好多好多的星星我们就叫它“繁星”。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原来“繁星”不是指单独的一颗星,而是很多很多的星星才叫“繁星”。又比如讲到“爷爷手拿蒲扇指着天上的星星,他会说些什么?”同时多媒体课件出示“星空图”,学生看了美景后,充分发挥想像,说出了各种各样精彩的答案。
生1:爷爷会说天上的星星多么亮呀!
生2:爷爷会问天上的星星为什么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银白的呢?
生3:他会说天上的北斗星一闪一闪的多引人注目,多么漂亮。爷爷还在说故事呢。
生4:天上的星星像朵牵牛花,天上还有织女座、北斗星。
……
听了这些话,我感觉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学生越来越活了,他们的思维、想象力越来越丰富。连坐在底下听课的`老师,对这群孩子也发出了赞叹,说他们可真不简单。
㈢开展开放式课堂,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课程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目值取向,而和谐发展的核心是人格的和谐发展。只有在民主、和谐和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弘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求知的情感、态度、动机。
学生是没有心机的,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不论是对侍同学还是老师。如在教学中,邓长智对黄昀小朋友的评价目是这样的:“黄昀,我要表扬你,你读得很好,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叶晏文小朋友对邓文汇的评价是:“邓文汇你读得还不错,但我要给你提个建议,你‘繁星’的星后鼻韵母没有读好,要象我这样读。”而我在范读后,学生用掌声对我的朗读表示了肯定,并且还说出了他们的感受“邱老师,你读得很好,很有感情。”“邱老师,你读得很标准该翘舌的有翘舌,该读后鼻韵母的你也读准了。”对于做得不够的地方,学生也能大胆地提出来。比如我在教学生字“星”的时候,第三笔“一”写得太长了,碰到了“┑”,学生发现了,马上就提了出来。这充分地体现了,课堂中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㈣自能写字,培养个性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今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语文信息的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书籍、广告、电脑网络,语文信息源无处不有,学生通过平时生活、学习的积累,运用已认识,已学过的字、词,来记识新学的字词,这样学生记得更牢,不易遗忘。如在教学生字“星、奶”时学生是这样说的:“星,星是一个‘日’,加上一个‘生’字,变成‘星’”;“‘星’是‘田’字去掉中间一竖,再加上一个‘生’字”;“‘奶’是‘女’加上‘康乃馨’的‘乃’”;“‘奶’是‘杨’去掉‘木’把‘ ’字的两撇去掉一撇,把另一撇移到上面”。学生能大胆地说出自己与众不同记识生字的方法,老师也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个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能识字的能力。
㈤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
当然在教学中做得还不够的地方,主要在指导学生写字这个环节,因为经验不足,对课堂的把握还不是太好,在教学生字的环节上还不够紧凑,写字部分没有落到实处,没能把学生的作业当场展示及时指导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要多向有经验的前辈讨教,多听一些研讨课,从中吸取一些好的东西,做好每节课的反思,“教师即研究者,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作为一名教师要增强自发学习和研究的意识,能够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像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学会学习”一样,教师也能够在反思中“学会教学”,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练习5》教学反思5
本次口语交际是指导学生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课前与同组的两位老师讨论时,我们就觉得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游戏的规则说清,可以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后再指导把游戏的过程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说清游戏的规则上。
课堂上,我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出本次课题,说到游戏,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很多学生都介绍了各自喜欢的`游戏名称,游戏规则,以及游戏时感受到的快乐,但游戏是怎么玩的这部分确实存在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逐步引导,指导学生用上“先――再――然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通过互相补充,引导学生表达清楚游戏的玩法。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学生一起做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先出示游戏的规则,再活动,课堂气氛特别活跃,而且活动后,学生的写话练习也完成得不错。
《练习5》教学反思6
城关二小王慧
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本课是由五则谚语组成。它的教学目标是在识字和写字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收集谚语的兴趣。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和学生真心交流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仍然激动不已。现在,我将结合本课的教学环节,谈谈我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借助“多”字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富有童趣的识字游戏,在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下,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他们通过自主识字,同桌交流,全班交流,识字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谚语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开火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猜猜猜”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归类识字、指导书写
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在教学中我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在整个写字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写字能力。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
1、读书指导上有点不到位,应该让让他们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读书形式还可以有更多方式。过渡型语言不简洁明了,有些不准确。
2 、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机智,评价语言应对学生有激励性。
这节课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我应该感谢这次练兵,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教学生命,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练习5》教学反思7
本课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教育自己。在教学本课时,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朗读为重点,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人文教育。
虽然,课堂上学生朗读的形式还是很多的'。但不少孩子,齐读时有喊嗓子的现象,还有拖调现象。只有部分孩子读得有滋有味。都是我指导不到位所造成的。
在识字过程中,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识字后,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悟理。
在写字指导中,我对“满”、“容”的写法进行了重点指导。可在听写时,有同学把“满”写错,甚至还有同学组词写成“满易”。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取长补短,发扬优点。让孩子们会学,爱学,好学。
《练习5》教学反思8
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5》给我们带来了一组描写夏天的词语。
如果说学生对“台风、雷雨”这样的天气情况有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水果“桃子、梅子、西瓜”几乎每个孩子都吃过;“青蛙、知了”又是生活中熟悉的动物。那么大多数学生对于藏在屋檐下那笼子里的“蝈蝈”就显得陌生多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我从网上找来了几幅蝈蝈图,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介绍:你们看,这就是蝈蝈,它的全身是绿色的(一般都是鲜绿或黄绿色),头比较大,头上还长着一对触角,比身子还长,蝈蝈很善于跳跃,喜欢吃植物的嫩叶。长大之后的蝈蝈特别喜欢鸣叫,所以人们也喜欢把它们放在笼子里挂在屋檐下。随后又播放了一段蝈蝈清脆的叫声。短短的一个过程学生对蝈蝈由不知到感知,相信那可爱的蝈蝈形象一定映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夏天昆虫在尽情地歌唱,花儿在静静地开放。粉红的荷花,金黄的向日葵花学生早就领略过它们的风采了。“茉莉”呢!很多学生对它知之甚少。瞬间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朵朵茉莉花:这一朵才刚刚开出了几片花瓣,那一朵已经全都开放了,这几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那儿一大片的茉莉花都开了,洁白无瑕,一阵微风吹来,清香四溢,花香久久没有散去。人们喜爱茉莉花,就像歌中唱的那样:江苏民歌《茉莉花》委婉的歌声似乎伴随着花香飘进了大家的耳朵。大家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多美的花呀!
教学中两处难点的突破就是这样简单而有效,学生沉浸在课堂,回味在课堂,你会由衷地感谢现代教学媒体让我们的课堂如此温馨、如此和谐、如此有效。
《练习5》教学反思9
下课后我坐在办公室里,回忆今天上课的情况。首先想到的是课堂上听完苦求学故事的学生的反应,有哭的、有威襟正坐的、有若有所思的、有不在乎的、有继续溜号的。苦求学的故事对继续溜号的学生为什么不起作用?社会?家庭?环境?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从诸多因素去考虑,最终得出结论,想要这一部分学生学习好,应该从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理想、完成学生初中没有学好基础的.知识、改变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建立学生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抵制网吧的诱惑、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我们任重道远。
《练习5》教学反思10
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弄不好,就会成为一种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本次识字课的设计中,设计了小博士以顺口溜的形式挑战,孩子们自主学习生字,找出识字方法的这一环节,即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又教给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咱们中华文字的构成规律。猜谜语是学生喜爱的学习活动。本课教材共有三首谜语,生动、有趣,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读读,想想,猜猜,在朗读中思考,再思考中猜谜,在猜谜中主动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回顾识字5的教学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做的较好:
1、关注学生识字兴趣,激发识字积极性。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学中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识字,体验识字的乐趣。
2、采用不同的形式,化抽象为直观。
如:教学“众”这则谜语时教学生做动作,不仅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很形象,学生在做动作的过程中牢牢地记住了这则谜语。教学第二、三则谜语时,大部分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我就用几张拆开的字卡随着谜面逐一演示的方法,让学生在一目了然的演示中心领会。并且很快就记住了谜面。再如:在学生猜出一个谜语之后,我用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形字卡贴在黑板上,激起学生的成就感和求知欲。
3、抓住重点,举一反三。
新教材识字量大了以后,除了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规范书写也是识字、写字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掌握规律,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成了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我抓住形声字的特点,利用字卡,让学生学会变魔术,给“青”字找朋友,让“青”字跟好朋友在一起,变成另外一个字。学生找到了“请、情、晴、清”等字;抓住形近字的特点,我选取了字形相近、笔画繁多,容易写得又高又大的“量”、“最”两个字作为写字指导重点,先扶后放,培养能力。在指导“量”字时,先提示书写上的注意点,再用故意写得变了形的字卡让学生矫正,加深印象,然后用板书范写进行正面示范,最后让学生描描写写,并通过反馈矫正,进一步强调注意点,将这个字深深地刻在学生的心里。在写“最”字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去找它与“量”字的相似点,再辨析不同之处,进行写法迁移,提高学生自主观察、思考、书写的能力。
总而言之,不够好的地方还有许多,设计这堂课,花了较多心血,同事们也觉得这样的设计还不错,但上下来存在的问题还挺多,也许一个好的设想要一步步不断去完善,反复修改,才能上出一堂好课。
《练习5》教学反思1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明确一节课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量,所以这节课要讲多少内容,老师要做到课前有所准备。另外,对于文语课来讲,听,说,读,写都是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不可能把每一个项目都训练到位,所以说,教师对教学环节要学会取舍,学会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活动环节。另外,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还要具有合理性。
这次语文科的教学大赛已经结束了,对于在课堂中正确“取舍”,我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的确是这样,没有一节课是完美无缺的,面面俱到实际就是面面不到。因此,懂得在课堂中取舍,才是正确的教学观。这样的道理虽然简单,但做到却是不容易,我在这次比赛中,主要犯的错误就是太想“把课上好一些”,结果在课堂上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讲透彻”。这样,时间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而教学的重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现在回想、反思,觉得自己何其笨啊!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啊!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时时提醒自己,要牢牢地记住这句话。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这样的理念,准确定位每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人生经历等具体的方面安排教学内容,正确地“取舍”,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出色地完成教师的任务――“引路人”的角色。
《练习5》教学反思12
《识字4》中介绍了六种昆虫,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的昆虫可能不是很熟悉。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课本的插图,也借助课件给学生鲜明的视觉感受。同时,四组词串似乎又正好构成一个故事。在沈丽莉老师的启发下,我将一条野外去采集昆虫的线索贯穿整个课堂,带领学生一路上观察,一路上采集和收获。
课堂伊始,我就给学生布置任务――做昆虫标本。做昆虫标本,必须得外出观察和采集昆虫,于是,我们就沿着田野、树林和花丛这条路线一路走来,一路观察。我们走过一个个地方,每次经过一个地方,我都让学生练习说话。比如说,来到田野的时候出示田野的图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怎样的田野,学生说了之后,我又给学生补充了几个词语,扩充他们的词汇量。在每一个地方,我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学习昆虫的名称,并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比如说:蜻蜓是益虫,飞行很快,是昆虫世界的飞行能手;天牛破坏树木,是害虫等等。在了解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学生读得也不错。读好昆虫的名称,我也利用图片让学生练习说话,在说话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对不少昆虫还是比较陌生的,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不仅看到了这种昆虫是什么样子的,还能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适合的时候,图片的展示比多少语言的表述效果都更直接明显。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还没有建立抽象思维,语言的表述还难以让他们建立清晰的'概念,在这个时候,图片的作用就很大了。图画以鲜明的形象直接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感受,让他们一下子感到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鲜明的图画,故事情节的导入,让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在学习的时候观察和采集,一个个都很专注,仿佛真的跟着老师一起在野外探索和发现。
《练习5》教学反思13
一、课前思考
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接受语文精品课程后,共同商量选择了第五单元,在分任务时,我选择了《识字5》,因为平时自己比较喜欢识字教学。课也上得比较活泼。我在备课时是把课分两个课时上的,感觉挺轻松的。后来在备课组讨论时,他们建议我用一课时把课上完,我也在犹豫:一节课认12个生字,会写6字,会写的字也不容易,例如:最、量、谁和跟字,笔画多,而且的是《识字5》的第三则谜语比较难猜,我和几个老师都觉得有点不可能的。后来我们研读教材,因为是识字教学,所以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上,作者安排这则谜语做为识字5的初衷是以朗朗上口的谜语做为载体,引出我们要认识的12个生字,教学的重点是这12个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记忆和运用上;谜语只是作为一个呈现这些生字的载体。如果用两个课时课显得有点稀拉,经过商量我们决定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二、课的设计:
通过读使学生多认;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能有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的意识。为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我把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活动上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游戏中巩固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安排这样的环节:由“困难”一此引出本组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师生引出本导语。明确导读任务后,开始读第一则谜语,在各种方式通读读懂后,猜出谜语是“众”,并重点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出这则谜语的生字:团和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猜谜语的方式说说这两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猜谜语的方式说说这两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2、引出第二则谜语后,读了两次后就说出了怎样猜出是“秋”后,然后用了充足的时间学习了这则谜语中出现的生字,复习了以前学习的认字方法,例如:加一加,减一减,组词、讲故事等。在过渡的时候用了通过小组合作的体会,“互相尊重”引出了第三则谜语,先学习了生字,再进行猜谜语。最后是一个整体的巩固识字和写字!
三、课后的反思
(一)比较满意的地方: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我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凉”是后鼻音,“凉”和“量”声调的差别,“今”和“令”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纯”联系生活来记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取得较好的效果。
2、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人教版教材字每课都安排了描红及写字,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因此,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在教学生字“量、最”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都是日字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字词手册上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写。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最后让学生对作业进行点评,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二)不足之处:
几次试教中出现的问题,时间不够,后来一次一次的减少环节,把不必要的环节去掉。由于课的设计容量较大,时间比较紧。本次是时间刚刚好,但感觉个别环节有“点到为止”的感觉,特别是没有照顾到个别学生的需要也值得我深入反思。
最后想商榷的问题:识字课应该分两课时,还是一课时合适呢?本次写字只是挑选了三个难字来范写,其他的在课外写行不行呢?通过认读,不写是否也可以呢?
《识字5》教学建议
《识字5》是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课。本教学设计曾在我校四年级四个班分别试教过,总体教学效果比较好,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实际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情况有所变化,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遇到生字要看清拼音读正确,指导学生猜出谜底。进一步朗读,想一想是怎样猜出来的,并且说说猜出谜语的根据。最后再读读谜语,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多读,猜出谜语,感悟语言,积累词语,巩固识字。
2、第三则谜语是难点,可按以下步骤指导学生学习。由孩子联系小组合作的配合,引出并学习词句“互相尊重”,先识字,后学习谜语。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说说谜底,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重点,多花时间在这两个环节上面。
1、读准字音。注意指导分清“尊”、“重”、“纯”的声母,读准“令”的后鼻音。认记生字。重点是激发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让学生说说哪些字自己已经认识了,是通过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
2、注意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写字习惯。“量、最”两个字,笔画较多,特别是横画多,是学生书写的难点。教学要求会写的字时,我们就要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写字指导必须细致、到位,教师可以边指导边板书示范。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遵循写字的自身规律,引导学生把典型字写好。注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课时的安排。
《识字5》课文不长,重点在识字和写字方面,建议一个课时去完成,要抓重点环节,要舍弃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
《练习5》教学反思14
今天的练习课,主要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
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节课下来,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样几题。
第1题,孩子们在拥有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后,再来完成这种题组练习,是轻而易举的,因为每一题组中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已在孩子们心里内化。完成后,我组织孩子们交流:每组中下面两道减法题,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孩子们自然会联系第一道加法去思考,便可直接推算出减法的得数来。这是孩子们对加、减法意义的又一次体验。
第3题,也是一种规律的应用。我在孩子们独立计算后,再启发他们观察、比较每组上下三道题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第1、2题组的规律大致一样,第3题组发生了变化。在课堂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其实已经找到了规律,并能去应用这种规律去计算,可是难以表达出来。确实,这是有难度的,尤其要将被减数、减数和差三者之间的变化以及联系说清楚,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所以很多孩子会选择退缩或者不敢说。可是,越是这样,我越要孩子们试着去表达,哪怕是支离破碎的语言,哪怕是不完整的句子,说出来,再加以纠正,必然会有收获。于是,这道题在教学中就显得有些疲惫。
第7题,是本节课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道题。因为将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融合在了一起,这样的计算赋予孩子们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呢!课堂中,孩子的计算欲望也一下子高涨了许多,快速计算后就等着涂色,等着成就自己的完美作品,挺有意思的。
每一次练习课,总会收获惊喜,也会留下遗憾,也许,这就是练习的必要性!
《练习5》教学反思15
《2、5、3倍数的特征练习课》是一堂练习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5,3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以后学习分数,特别是约分、通分,需要以因数倍数的知识的概念为基础,到进一步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需要用到质数、合数的概念,而最基础的就是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从开始学习2,5的倍数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数上,到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从只看个位转向考察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学生已经有了思路上的转变,思维的转折,观察角度的改变,以此让学生自主探索4的倍数特征,但由于与2,5,3的倍数特征又有些许不同,对学生依然有一定难度。
如果只是单一的做习题,势必有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样子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保障,对教师的功底与教学策略有很大的挑战。因此课堂伊始,我直接开门见山式的先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接着利用学生感兴趣也是正在使用着的工具——“手机”的锁屏密码为线索,通过提示让学生解密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破解后的密码1080,导出本节课我们要重点探究的4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带着趣味,自主的去探索。由于有了前面探索2,5,3倍数特征的基础在,所以在探索4的倍数特征时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从而有所发现,体验探索的乐趣。接着通过计数器,让学生明白判断4的倍数特征背后的原理。最后在练习巩固中,逐渐熟练应用所学知识,感知数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如何让练习课不仅仅只是做练习,让学生能在练习中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思维上实质的提升,仍然值得我在好好的去思考探索。
《练习5》教学反思16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下面我就第一课时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课堂一开始,我以看图听《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想法?引入像这样,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从而导入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使我们的学习富有趣味性,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多种方式识读生字,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认读方式:自由读,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伴合作读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料,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整堂课我和学生始终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我们是共同学习、探究的伙伴。我们一起在轻松开放的氛围里遨游,在情境中认识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三、教学体现层次性,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
低段学生的学习有一个过程性,他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梯度性,带领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因此,在识字方面,我先让学生自主识记,再由小老师带读识字,去拼音识字,自我想办法记字形,小组内交流识记方法,全班交流识记,在不断地自我与合作中不断巩固生字。在理解成语方面,先以故事引入,初步感受成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我尝试理解成语,指名尝试说意思,教师结合故事理解成语,最终抽象出成语的意思。在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学生由不会到会,会模糊到清楚,最终理解了课文。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而我在这堂课上所采用的方式正好顺应了学生的需要,或者说点燃了蕴藏于心灵深处的需要。
学生学得轻松和扎实。
三、重视写字指导,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指导学生写字要求学生学生集中注意力,看准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不随便下笔,一旦下笔,力争一次就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整洁。还要注意随时矫正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方法、运笔情况、字的结构搭配等。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将会收益终身。
《练习5》教学反思17
谈习作教学的幸福感——写在一次学生朗诵会之后
【情境回放】
那天,刚好上到苏教版小语五上练习5的《诵读与欣赏》,在指导学生欣赏完诗歌《边疆小夜曲》之后,我让同学们根据此练习的要求-----“动眼,动口,动脑,动情,贴着诗人的心来想,越读越有味。先自己练,再走上讲台当众朗诵。朗诵时要注意表情,还可以加上一些手势,比一比,看谁朗诵的”做好朗诵展示的准备。并进行有效的拓展,以自愿展示的原则,召开班上的朗诵展示会。
为了确保朗诵的实效性,保证人人参与。我引导学生再次的审题,共同归纳出评价的几条标准,并要求没有上台展示的同学全部做好评委工作,并进行当堂点评,以提高其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
我先请第一组愿意展示的学生上台。同学们心理斗争很激烈!挣扎!(其实,这就是我要的效果!)终于一组十二人只有区区1男2女做出了勇敢的抉择,上台展示!
我说:没事,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你们是最棒的!人生总要有第一次,总要敢于把握机会,挑战自己,展示自己!你们是强者!
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台上的三位同学顿时腰杆挺直了不少,台下第一组没上台的同学开始有些叹气,大概是后悔刚才的选择。其它马上就要轮到的几组同学心理活动也很复杂!(我暗自窃喜)
朗诵(男生用书挡着脸,1女生声音小的只有她自己知道,另1位语速快的不行),终于完了。
随机抽了几个学生评委围绕指标进行先优后建议的点评。
到我时,我问他们每个人:你们当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谈感受)
我说:是呀,因为紧张所以影响了你们的发挥。不过每个人第一次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相信再来一次你们肯定会正常发挥。你们瞧,他们多么善于学习,会把握机会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掌声再次响起!)
我说:下面轮到第二组了!愿意展示的请上台!
话音未落,“蹭蹭噌”12人一组先上来了7个人,当第8个人也站起来的时候,教室自发的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他是我们班学生公认最不聪明的人!
……
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我给所有的孩子布置了一道作业:写一篇作文,就写一写这堂课你的所见、所思、所感,题目自拟!(这才是我此次开朗诵会的真正目的所在!)
学生欢呼雀跃!
【教后反思】
第二天,我静静地拜读着同学们的大作,心中很多的感动:每个人此次作文的完成质量都比原先的要高很多。文从字顺,真情流露,心理活动的描写是如此的细致、如此的惟妙惟肖!仿佛昨天的情境再现!
究其原因,只不过我创设了一个场景,让他们参与其中,有了体验,才有话可说!才乐于表达!情初所以辞发!
试想,为什么平时学生会觉得作文难?是因为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何来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不难才怪?
因此,要想我们的习作教学能让学生充满幸福感-----喜欢习作,乐于表达。教师就应让我们的习作教学正本清源,回归本质——-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
正如巴金所说:写作,写作就是无技巧的再现生活!
《练习5》教学反思18
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比如,教“日”字是,编成“四周不透风,一横在当中”字谜,小朋友猜对后,兴趣来了,趁机教“目”字,问小朋友:“谁能给这个字出一个谜面,请大家猜猜?”这样小朋友的思维得以发展,在“日”字谜的启发下,很快编成“四面不透风,两横在当中”的字谜。再如,“也”字,“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笔”字,“上边竹子下边毛,写字画画离不了”;“雷”字,“大雨浇田上,闪后隆隆响”等。经过不断启发,小朋友们编出了很多字谜,如“头戴小兔帽,身穿弓字衣,一只脚立正,一只脚稍息”,谜底“弟弟”:“大雨冲倒一座山”,谜底“雪”等等,以猜字谜和编字谜的.形式为儿童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
快乐的教学情境,使学习生动活泼,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这样既能帮助儿童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又能培养儿童的口语表达、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练习5》教学反思19
一、课前思考
我们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在接受语文精品课程后,共同商量选择了第五单元,在分任务时,我选择了《识字5》,因为平时自己比较喜欢识字教学。课也上得比较活泼。我在备课时是把课分两个课时上的,感觉挺轻松的。后来在备课组讨论时,他们建议我用一课时把课上完,我也在犹豫:一节课认12个生字,会写6字,会写的字也不容易,例如:最、量、谁和跟字,笔画多,而且的是《识字5》的第三则谜语比较难猜,我和几个老师都觉得有点不可能的。后来我们研读教材,因为是识字教学,所以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上,作者安排这则谜语做为识字5的初衷是以朗朗上口的谜语做为载体,引出我们要认识的12个生字,教学的重点是这12个生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记忆和运用上;谜语只是作为一个呈现这些生字的载体。如果用两个课时课显得有点稀拉,经过商量我们决定采用一个课时完成。
二、课的设计:
通过读使学生多认;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能有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的意识。为了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我把教学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活动上在朗读中总结猜谜窍门,在游戏中巩固新词,启发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安排这样的环节:由“困难”一此引出本组课文的主题。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师生引出本导语。明确导读任务后,开始读第一则谜语,在各种方式通读读懂后,猜出谜语是“众”,并重点说是怎么猜出来的。引出这则谜语的生字:团和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猜谜语的方式说说这两个字是怎样记住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猜谜语的方式说说这两个字是怎样记住的。
2、引出第二则谜语后,读了两次后就说出了怎样猜出是“秋”后,然后用了充足的时间学习了这则谜语中出现的生字,复习了以前学习的认字方法,例如:加一加,减一减,组词、讲故事等。在过渡的时候用了通过小组合作的体会,“互相尊重”引出了第三则谜语,先学习了生字,再进行猜谜语。最后是一个整体的巩固识字和写字!
三、课后的反思
(一)比较满意的地方: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
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由于一年级学生辨认字形不够精细,有些字比较难学,我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如“凉”是后鼻音,“凉”和“量”声调的差别,“今”和“令”字形和语义的`区别等,“纯”联系生活来记等,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取得较好的效果。
2、指导写字,笔笔到位。
人教版教材字每课都安排了描红及写字,可见非常重视汉字的书写过程。因此,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如在教学生字“量、最”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都是日字头)归纳出来后让学生看字词手册上的笔顺表,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然后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写。写前先唱写字歌,摆好写字姿势。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最后让学生对作业进行点评,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二)不足之处:
几次试教中出现的问题,时间不够,后来一次一次的减少环节,把不必要的环节去掉。由于课的设计容量较大,时间比较紧。本次是时间刚刚好,但感觉个别环节有“点到为止”的感觉,特别是没有照顾到个别学生的需要也值得我深入反思。
最后想商榷的问题:识字课应该分两课时,还是一课时合适呢?本次写字只是挑选了三个难字来范写,其他的在课外写行不行呢?通过认读,不写是否也可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