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九九重阳活动方案
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
三年级 2018年10月8日
根据张校长的要求和德育处部署,三年级组在下周(第7周10月15日—10月19)在小舞台进行“九九重阳,尊老主题教育” 活动。特拟定此方案,望班主任和家委们做好准备,如期举行队会活动。谢谢!
一、指导思想: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古人把“九九相重”叫重阳节;“九”是数学当中最大,“九九”与“久久”同音,包含着长久长寿的含意。1989年,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平日,许多年轻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把照顾孩子的重要大事全权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老人们冒着寒风酷暑,不管风吹雨打接送宝宝孙子,为孩子的冷热饥饱操劳,他们无怨无悔,乐于奉献。而孩子们一直熟视无睹,觉得理所当然,有的还向老人家发脾气。本活动旨在为丰富孩子的社会知识,培养孩子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孩子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传说、习俗风情,丰富孩子的社会知识。
2、让孩子走进情感世界,感受长辈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三、活动内容:
1、举行一次“九九重阳,尊老主题教育”活动;(活动安排见下面)
2、教会学生自制贺卡一件送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美术老师课堂完成)
3、开展一次九九重阳节手抄报绘制活动;(利用周末完成,下一次布置教室用)
四、主题班会活动安排
301,302 周二第7节
303/304周三第7节、305/306周四第7节、307周五第7节。(如有影响可以拖延放学时间,通知家长到小舞台观看节目,接孩子放学)
五、活动过程:
1、活动第一项:各中队整队,报告人数,出队旗,敬礼,礼毕;
2、活动第二项:全体起立,唱队歌,指挥:XX
3、活动第三项:主题教育内容:
小品、快板表演、朗诵,等文艺表演(要紧扣主题)
4、活动第四项:活动小结
5、活动第五项:呼号
6、活动第六项:退队旗,宣布活动结束
第二篇:九九重阳情活动方案(初稿)
九 九 重 阳 情
——油田一小三一班“重阳节慰问敬老院”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1、关爱老人温暖社会
2、“九九重阳日浓浓敬老情”
3、九九重阳情深意长
活动时间:九月初九重阳节下午
活动地点:中原油田敬老院
活动目的: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为了培养同学们敬老、爱老的思想,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尊敬老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特在重阳节举行慰问敬老院老人的活动。
活动口号:
1、关爱老人奉献爱心
2、关心老人 关爱老人 关怀老人
3、敬老传统 代代相传
4、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
活动人员:油田一小三年级一班全体学生
活动流程:
一:准备工作:
1、联系敬老院:李睿轩妈妈
2、去敬老院洽谈:阮君老师、李睿轩妈妈、李佳琪妈妈、张紫轩妈妈
3、物品准备:
(1)制作横幅(油田一小三年级一班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重阳快乐!)
(2)购买礼物:手绢、红领巾(60条)
(3)每位同学给老人做一张贺卡,或画一幅画。
4、节目排练:
(1)、广场演出节目:
总负责:阮君老师
节目负责人:
1、沙包舞——张紫轩的妈妈
2、快板——张泰然妈妈
3、葫芦丝演奏——卢绎迪的妈妈
4、炫酷男孩——高一楠的妈妈
5、双簧——李睿轩、马可欣的妈妈
6、二胡独奏——彭浩轩的妈妈
7、诗朗诵——史欲彤的妈妈
8、小合唱《左手右手》——刘艾伟、周可欣的妈妈
(2)、到房间个人节目表演:讲故事、唱歌、诗歌表演等
5、摄像照相:摄像——张泰然爸爸
照相——刘艾伟爸爸
二、活动过程:
节目演出:
1、九月初九下午2:30,学生穿秋季校服,戴好红领巾,带上小塑料凳,家长把孩子送到任丘路昆吾园门口集合;
2、老师整好队,按四个大组站好带入会场;
3、2:45,全班按8小组坐到演出场地;
4、主持人上台献词,学生代表给全体老人敬献红领巾;给老人赠送礼物。
5、节目演出;
6、演出结束,合影留念。
走近老人:
1、搀扶老人回到老人的房间;
2、帮老人整理房间;
3、给老人捶背;
4、给老人表演自己准备的小节目。
5、跟老人聊天,听老人讲过去的事情,给老人讲自己的所见所闻,让老
人感受快乐与温暖。
活动结束:
四点三十分,家长在敬老院门口接走孩子。
三、注意事项:
1、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2、进入敬老院要保持肃静,行动有素;
3、见到敬老院的老人、领导及工作人员要微笑、主动地问好,体现良好的个人素养;
4、清理房间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坏老人的东西,不能改变房间原有的布局;
5、除了自制的手工作品,慰问时不用自带其他任何礼物,活动中统一赠送礼物;
6、活动结束时要和老人握手告别,说再见!
7、每个小组配一位家委会成员,负责本组孩子的纪律和照相,其他家长如果有时间也可参加此次活动,帮助管理学生。
第三篇:九九重阳方案(本站推荐)
九九重阳敬老人,真情流露暖人心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年的重阳节在家长的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孩子受到了一次非常好的道德教育——孝心教育。
在今年九九重阳节(10月7日 星期二)来临之际,让我们的孩子再次为身边的老人送去真诚的祝福与问候。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我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过节”,使我们的孩子在活动中学会关爱、懂得感恩,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具体要求如下:
1、请爸爸妈妈指导孩子策划今年重阳节的活动方案,为身边的老人过一个难忘的重阳节。
2、让孩子将亲身的经历与感受化成动人的文字,参加学校组织的“又是一个重阳节”学生征文活动,优秀征文将刊登于侯镇二中校园网。
3、孩子有孩子的感受,家长也有家长的体会,对于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您有些什么想法,或者您对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有些怎样的建议和意见,学校同时举办“又是一个重阳节”家庭教育征文活动,优秀征文同样刊登于侯镇二中校园网。欢迎我们的家长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孩子的道德教育问题。
希望我们的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重视孩子良好品德的养成,家校协作,形成合力,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备注:
1、请家长帮助孩子填写好活动反馈表,并对孩子在活动中表现进行评价。
2、征文要求用文稿纸誊写或16k纸打印。
3、反馈表与征文均于下周一(10月25日)上交给班主任老师。
第四篇:九九重阳
九九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在那时就已经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了。
延续到了汉代,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由此可见,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是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魏晋时期,“重阳节”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古人在重阳节里一般有如下活动;出游赏景、登高赋诗、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第五篇:九九重阳
九九重阳登高赏菊 【摘要】: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关键词】:重阳节;秋游赏景;老人节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粘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
一、现代社会的几大民间节日
传统的民间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腊八节等等。现代的民间节日: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等。
二、民间节日的作用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它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承传统文明的功用。首先,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传统。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传统有时隐藏在生活的背后、隐藏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人们要选择具体特殊的时间将它表现出来,人们通过各种节俗活动,在耳濡目染中自觉理解、接受传统,从而实现传统的传递与继承。
其次,节日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复现,传统节日周期性的复现就为我们强固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有力保证,传统节日保守与强化着传统。民俗节日的周期性出现,人们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对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
第三,传统节日给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传统依赖家庭与社会传承,其中节日是重要的时间载体。对于传统的认识与理解各时代都有不同的侧重,人们在传承文化传统的时候,不断地赋予传统以新的解释,这种新解释往往构成新的传统内涵。比如我们中华文化传统的核心是和谐,它在古代偏重于人与神、人与家族的和谐。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节日活动中不断地创造出普通人与具有高尚情操的历史人物之间的精神联系,创造出人们与村落街区邻里之间的情感联系。
三、关于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一)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
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二)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三)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四)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四、现代人过洋节之我见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之文化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尤其是外交事业的发展。过洋节也随之流行起来。其中为大众所知晓的,就我比较熟悉的有:情人节、狂欢节、国际妇女节、国际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
(一)人们对待洋节日的不同态度
现代人过洋节,说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洋节日在“年轻之中国”越来越流行,中国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情在递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势不可挡。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节日文化的交流融合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商家、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青年人之间人际交往特别是异性之间交往的需要亟待满足,全球化的发展,不同的文化之间交融。
人们对待洋节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应该全盘抵制洋节日,因为这与中国传统节日有着很大的差别,不适合中国人;还有的人认为外国的都是好的,追求时髦新鲜不管好坏统统接受。对于这两种偏激的想法,现阶段,经济、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发展,外来文化、节日大量涌入国内,人们开始接受,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盲目的“接受”,为了追求时髦新鲜不管好坏统统接受,并且与我们传统的节日形成对立,感觉中国的节日没什么意思,过洋节才有意思。这两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二)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洋节
1、“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西方节日受历史宗教文化的影响,大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尽管宗教大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毕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崇尚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就不
好对这些节日做出什么硬性规定。对于那些带有一定的西方生活情趣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等,则完全可以随兴所至,“悉听尊便”,毕竟它可以给我们紧张、枯燥的生活带来一定的生活情趣,注入一丝活力。而对于那些既带有西方浓郁的浪漫情调又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等,我们则要大力提倡,努力推广,以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加快社会文明进程!
2、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
对外来节日不要排斥。而对于我们传统的节日我们更应该坚持、发扬和保留。随着我们国家在世界地位的提高,现在我们国家的节日也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现在很多国家在春节这一段也放假和庆祝。
综上所述:在过洋节这个问题上,还要避免陷入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不管哪一种文明都蕴含着人类的智慧,都值得去关注,去学习,要充分了解和借鉴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提倡弘扬自豪的东西,不一定要把基础建立在否定人家的优点上。中国文化的进步,需要外来文化的注入和砥砺。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就是“兼容并包,有容乃大”。中国文化应该在保持自己的特征的前提下,积极借鉴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更加完善。正所谓:山不辞石,故其成为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参考文献】
杜尚侠.中国民俗文化丛书.重阳节;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