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实践活动方案
课前透视:
影子是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对于影子,学生都有一定的体验,也很感兴趣。青岛版教材“变化的影子”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两个单元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进一步经历探索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初步体验用数学有观察世界,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课堂实践:
(一)活动目的:
l.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各种目标物影子长度的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长短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4.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创新精神。
(二)活动准备:
皮尺,记录有关数据的表格。(学生在课前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均在课前合作选择自己小组的测量地点,确定测量时刻,测量物体,制定测量计划)
(三)活动步骤: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讲故事《聪明的阿凡提——卖树荫》。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炎热的下午,长工们正和阿凡提在巴依大老爷家门外的一棵大树下乘凉。这时,巴依大老爷出现了,非常蛮横地要大家出100个钱买下树荫。聪明的阿凡提一下就看穿了巴依贪婪的用心,决定将计就计,教训他一下。于是大伙凑够了100个钱给了巴依,巴依心满意足地走了。到了晚上,圆圆的月亮升上了天空,皎洁的月光照在大树上,大树长长的影子正好落在巴依大老爷的院子里和屋顶上。长工们在阿凡提的带领下,涌进巴依的家里,有的还爬上了房顶。巴依吓坏了,急忙赶大伙出去。这时,阿凡提说:“树荫是我们花钱买下来的。树荫移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你要想让我们出去,就得给钱。”巴依大老爷只好认输求饶,不仅退还了100个钱,还答应再也不阻挠大伙在树荫下乘凉了。
故事看完后,同学们纷纷称赞阿凡提聪明机智,敢于同巴依大老爷作斗争,为穷人谋幸福。
师:原来影子与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那咱们同学想不想亲自测量一下影子,进一步探究其中的秘密。
2、亲自实践,仔细观察,总结汇报。
1、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表格。各小组开始活动,注意把测量数学仔细记录在表格里。而且注意讲一下自己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测量的,测量的结果是多少。下面,我们就要到操场上任选一个目标物,如旗杆、篮球架等,测量出它的影长。
2、学生开始活动(师巡视,指导)
(1)各组汇报本组的测量数据,可能各不相同。
(2)为什么同样长的木棒大家量得的影长不同呢?说明:因为各组测量的时间、地点可能不同,所以同样高度的直立木棒的影长也在发生变化。
(3)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师:同学们,你们在动手实践时肯定发现了许多影子的秘密,来交流一下:
学生1:老师,我们通过实践,发现物体实际高度越高,它的影子就越长。
学生2:老是,我们还发现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时刻有关。不同长度的物体,在同一时刻的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同一长度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长短也是不同的;正午时刻,同一地点所有物体的影子最短。
学生:…………
3、实际运用,拓展延伸
师:今天,大家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发现的影子的许多秘密。
活动发现:早晚时影子最长,日中时影子最短,太阳在东南边,影子在西北边,太阳在西南边,影子在东北边。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会随着太阳位置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太阳高度越大,阳光下直立物体的影子越短;太阳高度越小,阳光下直立物体的影子越长。(最好写自己的发现)
4.活动感悟:(自己的感悟)
第二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与世博同行》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三年级组
一、活动背景:
随着上海世博会的日益临近,每一个中国人都以极大的热情迎来八方游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也成为最时尚的语言。而作为无锡——一个与上海近距离接触的城市的孩子,该怎样了解世博,走进世博,参与世博,推广世博,成为我们年级本学期综合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世博会即将召开之际,我们年级准备结合无锡的地方特色,开展以“与世博同行”为内容,以班队为组织模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博知识和参展的世博产品,了解无锡与本届世博的关系,特别是大家都熟悉的无锡水蜜桃和惠山泥人作为本届世博的参展产品,更激发了我们研究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博的知识和世博产品,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视野。
2、通过上网搜寻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无锡与世博的关系,如无锡参展世博的产品,世博给无锡人思想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等。
3、通过亲手制作小报、泥塑作品、摄影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4、通过参观桃文化研究所或泥人研究所等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桃文化和泥人文化。
5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作为一个无锡人骄傲自豪之情。
三、活动过程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阵地,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开展“与世博同行”的综合实践活动。从研究“上海的世博”到“无锡与世博的关系”,再到研究“无锡的世博特色产品‘桃文化’和‘泥文化’”;最后到鼓励学生亲身去上海体验世博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让学生真正走进世博。
本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主题:走进世博
第二阶段 主题:无锡与世博
第三阶段 主题:参与世博
第四阶段 主题:体验世博
具体内容:
(一)开展以“走进世博”为主题系列活动。
虽然之前有电视、网络等媒体对世博的宣传,但学生对世博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 1
全面,因此,我们首先带领学生通过查询、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对世博的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活动中,我们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交流以下问题:
1、了解什么是世博?
2、上海世博会召开时间是什么时候?吉祥物是什么?口号是什么?
3、本届世博会有哪些国家参展?比较熟悉的参展产品?
4、搜集各个地区及国家的展馆介绍,交流并展示图片。
(二)开展以“无锡与世博”为主题系列活动。
无锡是上海的近邻,也是一个较为发达的城市,“世博在上海 旅游在无锡”的口号早已深入人心,作为一个无锡人,对家乡在本届世博中参展的产品,发挥的作用等更应该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一系列活动内容:
1、上网搜查:了解无锡与世博有哪些关系,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变化?如何去上海看世博会?无锡有哪些产品参展?如无锡泥人、宜兴紫砂、留青竹刻和精微绣等都入选展示。
2、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合作,出一份以“无锡与世博”为主题的小报。
3、以“世博在上海 旅游在无锡”为主题,学做小导游,学写、说导游词,介绍无锡的某一个景点,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多地了解无锡,爱上无锡。
4、组织学生出一期以“无锡与世博”为主题的黑板报
(三)开展以“参与世博”为主题系列活动。
在无锡参展世博的众多产品中,阳山水蜜桃和惠山泥人是最为学生所熟悉的,阳山素有“水蜜桃之乡”的美誉,而我们就地处惠山脚下,这都为我们研究家乡的特色文化提供了便利之处,由此,第三阶段我们的研究内容便确定为研究家乡的“桃文化”和“泥人文化”,以此推动学生参与世博的热情。
1、组织学生搜集“桃文化”和“泥文化”是如何参与世博的新闻资料,进行交流。
2、“海宝”是本届世博会的吉祥物,也是孩子们的好朋友。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巧手捏海宝泥人”比赛活动。
3、组织学生访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馆或泥人研究所,外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桃文化”和“泥人文化”。
4、在外出综合实践活动中,让感兴趣的学生代号相机拍摄桃花的美景,开展桃花摄影比赛,到活动总结阶段进行展示。
(四)开展以“体验世博”为主题系列活动。
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召开,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上海亲身体验世博,了解世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相机或文字记录下来,可以在本学期或下学期做一交流。
1、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或暑假前去上海参观世博。
2、请学生带上相机将自己出游世博的亲身经历化为照片或文字留作纪念,带来展出,交流体验世博的所见所闻,重点介绍亲眼所见的无锡参加世博展览的作品。
五、活动总结
1、组织学生交流本学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和收获。
2、整理物化资料:世博知识资料、照片、导游词、小报、海宝泥人、习作等。
五、具体安排
第一次:讨论并确定研究主题,布置学生搜集上海世博资料进行交流。
第二次:搜集、讨论并交流无锡与世博的资料。出一期以“无锡与世博”为主题的黑板报。
第三次:学写、说导游词,学做小导游。
第四次:制作“无锡与世博”小报。
第五次:参观中国阳山桃文化博览馆,摄影桃花。
第六次:巧手捏“海宝泥人”。
第七次:总结,整理物化资料。
链接:参与世博设计无锡
一句话 感知无锡1、4800里灵秀山水,3000年人文无锡
2、领秀长三角,魅力新无锡
3、太湖明珠,和谐之都
4、相约世博会,携手无锡行
5、走遍南北东西,难忘魅力无锡
6、千年泰伯故里,一品山水无锡
7、写满太湖风情的请柬
8、写满江南文化的请柬
9、太湖明珠美,惠山泥人爱,二泉映月明
10、无锡风流多,人杰地更灵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三年级)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设计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人自然社会、水的综合利用等指定领域,也包括班队活动、科技周、读书节、艺术节等非指定领域。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因而在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注意了结合学校特色、学生特点、教育资源、教师特长等方面,创造性地整合、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达到学科间内容间整合优化的效应。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九年一贯制学校课程整合与校本化实施研究 》主课题引领下,提出了“以整合的思想及方法来重新规划学校的综合实践课程,提高全体教师的课程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的设想。
二、主题的提出:
春天来了,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写春天”,音乐老师带领学生“唱春天”,美术老师则带领学生“画春天”,我从他们身上受到启发,决定带领学生开展以“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天的迷人和万物的蓬勃生命力。
三、课程目标设计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走进自然、研究自然的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热情,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生态意识、生态责任感的提高,更好地建立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
2、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初步认识植物的丰富与精彩。
3、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②通过制作植物标本、繁殖植物,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1、分组落实:教师按活动要求进行分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活动小组;
2、制订计划:各组长负责,小组讨论共同制订活动计划、调查提纲、活动记录表等;
3、物质准备:自制花盆等器具、放大镜、记录本、尺子、照相机等;
4、思想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调查访问及与家长、生活老师等的交流过程中注意文明礼貌,讲究方式方法,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获得真切的实践体验。
五、探究方法:
1、资料分析法:以个人独立研究为主,要求每个同学从图书馆、网络上查阅有关身边的植物的相关资料(图片),了解在身边的植物种类、生长特点等;
2、实地考察、实验观测法:在个人观察、动手移栽培植植物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研究;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校内外和居住地实地拓展观察,做好有关植物观察记录。
3、访问调查法:了解同学和家长对于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植物的建议,了解植物的培植及保护措施。
六、内容要点:
(一)、基本活动:初步认识植物
通过图书馆、网络查询、搜集植物的相关资料,通过观察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长规律。
(二)、延伸活动:尝试繁殖植物和艺术再现植物
1、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尝试不同品种的野草、花卉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工艺创作,艺术再现植物,以植物为材料的贺卡、纪念卡、书签、叶脉画及小工艺品的制作。特别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盆等,确立“变废为宝”的艺术观。
(三)、探究活动:我们的绿色行动
通过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规律,通过多样的活动加深“爱植物,保护植物”的生态意识。采用调查分析和采访有关技术部门、负责部门,对校园及身边的植物保护提出自己的“金点子”。
七、实践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步骤:走近春天、抚摸春天、走进春天、享受春天。
(一)走近春天。
1、参观校园。
通过参观,从老师的介绍中,了解校园中各种花木的名称、生长习性等相关知识。
2、调查校园花木。
布置同学们对校园里的花木进行调查、识别,做好相关记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我们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
(1)聘请老师讲解;
(2)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
3、制作校园植物名片。
指导学生每人精心制作校园植物名片2-3张,并选择其中优秀的名片封塑后给植物们挂上名片。
4、学生及时写下感悟。
(二)、抚摸春天。
为了增强孩子们关爱生命的意识,使它们深刻感受到生命孕育过程中的艰辛,我们紧接着开展种子发芽观察活动。
1、自制种子发芽观察盒。
鼓励学生在美术课上自己动手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种子发芽观察盒。
2、种子发芽观察。
指导学生在自制的观察盒里种上豌豆和黄豆种子,定期适量浇水、施肥,观察它们的发芽过程。
3、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等到大家的种子都发芽成功了,我们举办“种子发芽观察展”。
4、学生及时写下感悟。
(三)、走进春天。
1、自制花盆。
2、移栽野花野草。
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放假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去野外找一找、认一认各种野花野草,并选择1-2种移栽进花盆里带到学校。
(为了避免太多重复,鼓励他们选择那些比较特别、少见的进行移栽。)
3、调查认识花草。
⑴开展班级“移栽作品交流会”,同学们争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⑵提出了问题;
⑶上网或到阅览室查找有关野花野草的知识。
4、举办“移栽作品”展。
在班级布置展览,让老师和同学前来参观。
5、学生感悟展示。
(四)、享受春天。
1、开展种植园种植活动。
⑴在经验丰富的生活老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选种了青菜、黄瓜、蚕豆、苋菜、四季豆、玉米等多个品种,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课余时间翻地、下种、栽苗、浇水、锄草、下肥;
⑵成立了种植园跟踪观察记录研究小组,研究观察、记录情况。
2、开展丰富多彩的收获活动。
在蔬菜等成熟后,组织同学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实践体验。(如用自己种的绿色青菜下面条、包饺子,为老师送上一根鲜嫩的黄瓜,把蔬菜卖给食堂,用挣来的钱支援贫困学生„„)
3、学生记录感悟,教师撰写论文等。
八、活动反思研究。
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综合实践活动的系统建构,充分发挥它的课程张力?”等问题作专题研究。
第四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校园绿化情况调查
活动背景
根据三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不丰富,掌握、处理信息能力弱,但却好奇、乐学的特点,以三年级《语文》阅读中关于“校园绿化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格为依托,充分考虑相应的季节特征、活动的趣味性、可接受性、参与性及实践性等因素,特设计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能叫出它们的名称。
2.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并能说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3.能有目的地、具体地了解几种树木的生活习性、特征及用途。4.学习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请教、合作、收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的能力。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获得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保护花草树木的情感。
活动内容
1.认识学校里的树。2.收集有关资料。
3.收集树叶,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
4.当一次小导游:以“美丽的校园”为题,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大家。5.结合冬天,当一次“护绿小卫士”。6.学习写导游词、小短文。时间安排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大约用8——10节课。实施进程
(一)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请教、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2.交流调查结果。
3.核实、校对调查结果(以集体为单位,有序地进行,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认识的花草树木及在调查过程中遗漏或还没认识的花草树木)。
4、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
5、将调查结果作统计,并学习用表格的方式表达统计结果。
(二)当一次小导游
1.讨论:(1)导游的工作是怎样的?(2)导游在解说时应注意什么? 2.以“美丽的校园”为题,学习写导游词。3.评选优秀导游词。
4.模拟当导游:(1)请一、二年级的学生当游客,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当导游。(2)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家人、亲戚、朋友。
(三)制作树叶标本和树叶贴画 1.收集各种树叶,加工、压平。
2.制作标本:将加工好的树叶贴于纸上,并标明树叶的名称。
3.制作树叶贴画:根据所选树叶,设计图案,进行拼贴。(要求学生尽量用原叶拼贴,细小处也可用其他材料作装饰。)4.作品展示。
(四)争当“护绿小卫士”
1.讨论:(1)冬天到了,树木怎样过冬?
(2)为什么冬天要给树木刷石灰水或绑绳子?
(3)如何给树木刷石灰水?
2.学生活动:“护绿小卫士”——给树木刷石灰水。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用刷子沾石灰水,以1米为界,向下均匀地刷。
(2)根据学校树木的数量,合理安排,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进行。
(3)操作时,应提醒学生不要把石灰水弄得到处都是。
(4)活动结束,要求学生把工具洗净,收拾并归位。3.活动总结:
(1)学生交流汇报本组活动情况。
(2)交流活动中有趣的事。
(3)以本次活动为内容,让学生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题目自定。(4)选出部分作品进行交流。
第五篇: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案
一、评价方式
1、课堂评价
2、协商研究式评定
此评定法通常采用师生间讨论和同学间讨论两种形式。通过协商讨论,可以使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1)师生间讨论
在一项活动结束后,老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对学生的活动作出相应的评价,并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总结活动情况以及活动成果进行交流,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好的方法和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方式,共同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
2)生生间谈论
二、评价的基本的内容
1)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能否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设,在活动中是否有不怕困难和合作精神等。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3)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如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操作运用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的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三、评价指标的制定
根据评价的基本内容制定评价表。主要包括两个纬度的评价:一是活动过程要素,二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发展状况。在划分出评价的各种类别后,要根据评价的重点,赋予不同的评价项目不同的权重系数,综合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状况。
四、评价的操作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过程评价和自我反思性评价,因此,评价一般分为平时活动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的综合评价,并注重学生的自评。教师评价也应以定性描述评价为主。
平时形成性评价一般在一个系列活动结束后进行,主要是自评和互评(或小组评价),侧重于自我反思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一般在一个学期结束时进行,是对学生全期活动的表现情况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应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或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结合进行。教师评价应将近评语与评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