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学情分析

时间:2019-05-15 07:43: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政治学情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政治学情分析》。

第一篇:初中政治学情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 下面我就初中思想品德课作学情分析,敬请各位老师斧正。

在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认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思品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许多老师对学情的把握全凭自己经验的进行臆测和判断,没有一套有效的方法去切实把握学生的实情。事实上,因学生属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校、不同地区,学情就会不同。曾听过同一个执教者关于‚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的两堂课,第一个 班上得很成功。在第二班上时,该教师忽略了学情有了较大的变化,仍然套用了第一个班的教法,以致预设的情境问题、分组讨论等环节无法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学实效可想而知。这表明,学生现有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显得很重要。

一、学生的热点问题要善于剖析

我们捕捉到的来自学生中间的信息,可能非常凌乱,成因也可能会很复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联系或许未必紧密,不可能把捕捉到的所有信息简单地堆砌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教师学会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方法,耐心分析、遴选出与思想品德课堂结合最紧密、最有代表性的学生热点。

1.弄清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

所谓热点问题的来龙,就是问题的成因。‚存在决定意识‛,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或来自家庭,或来自社会,或者是由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原因。这就需要深入分析研究,以便针对‚成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所谓热点问题的‚去脉‛,就是我们所捕捉到的热点问题在学生中间影响有多大。实际情况启示我们,由于青少年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当一个热点形成后,在群体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会吸引很多学生参与;但也具有明显的‚散热性‛,有时会很快冷却下来,并有可能转移到另一个热点上去。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费神分析的。

2.分清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 学生涉及的热点问题,有的出自国家、民族、社会及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其中包含着积极向上、催人奋进、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有的则来自道听途说,或是社会上错误论调、错误思潮影响的反映。对前者应热情鼓励、积极引导,使之沿着正确轨道发展;对后者则应正确疏导,使之‚降温‛、转向。对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哪些是积极因素?哪些是消极因素?教师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真研究。

3.注意群体与个体的差异

我们说热点是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关注点和倾向性。这是从总体上把握的,无论从理论上讲或从实际情况看,群体与个体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某个热点问题,可能在男生中间‚热度‛很高,而女生对之却反应冷漠;可能在这部分学生中称得上热点,而对另一部分学生却称不上热点。所以,我们不能一提到热点,就一概而论地看作是所有学生都关注的问题,而应具体分析群体中间的个体差异性,以便我们的教育、教学能真正有的放矢。

二、用心捕捉学生热点问题

学生在为人处事的生活实践中,常常会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倾向,这种关注点和倾向性构成了学生的热点,成为把脉学情的捷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准确把握学生生活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有助于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也可以加强和巩固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学生的热点有时会明显地流露于学生中公开的议论中,有时则似乎热点不热,较少外显。这就需要教师做把握学生思想脉搏的有心人,捕捉学生热点可通过以下的一些途径。

1.座谈了解

当社会上出现某种思潮或足以影响学生思想的问题时,不妨邀请5个以上不同层次代表的学生,围绕某个专题进行座谈,在较短的时间里基本能达到目的。例如,上述第二堂关于‚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的观摩课,若在课前组织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就能了解到学生面对学习压力时的各种心态及他们的一些应对方法,为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提供客观依据,观摩课的课堂实效或许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诚然,开座谈会仅仅是一种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要使这种手段达到预期目的,还必须使座谈会有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座谈会这种手段与了解学生的心态的目的实现最佳的统一。

2.随时抓‚苗头‛

在课堂激疑中,在与学生日常的交谈中,在与学生一起参观、郊游等活动中,从学生的作业、周记和所写的黑板报稿件中,在处理学生的偶发事件及家访中,有时也能发现某种反映学生心态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方法固然重要,应该十分讲究,但要真正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把握他们中间的热点问题,关键还在于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3.问卷调查

围绕教学的重点编拟几个单项选择题,在课前印发给学生,要求在上课前一天完卷后交还给教师,从中可以了解与教学重点有关的思想、知识基础,捕捉到有关的热点问题。如有关‚正确对待理想与现 实‛的课前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在理想问题上较普遍地存在着重职业轻事业的倾向,捕捉到了学生‚理想是空的,有个好工作、好家庭才是实在‛的热点问题,为后面的课堂教学中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使学生能在问卷调查中反映真思想,应采取不具名、不留笔迹的方式。事实证明,用选择题的方式是可取的

三、有机化解学生热点问题

学生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剖析,如孟祥斌事迹既可以从生命健康权的角度剖析,也可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剖析,还可能从民族精神的角度剖析。思想品德课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编排来组织的,教师对筛选出来的学生‚热点‛问题,须找准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结合点,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既能服务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思想性、实效性;又能服务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实践性和人文性。只有让这些遴选出来的‚热点‛问题设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呈现出来,才能让课堂更富有生命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才能让课本知识更成功地指导学生的课后行为实践。1.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集思广益,统一认识

课堂教学中所筛选出来的学生热点问题,应该在该班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否则,就无法让学生与课本知识实现共鸣,达到升华思想和内化品德的目的,以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因此,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应该设法让更多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情进行积极的思考。比如,围绕‚孟祥斌的死是否值得‛的话题,引导学生反思:作 为一名青少年,应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自己的生命可不可以舍弃?从而使学生对生命健康权有更深刻的理解。

2.启发学生到课本中去寻求解决热点问题的答案

思想品德知识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源于生活,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和,课本中的思想品德知识对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困惑、问题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例如,许多学生对共产主义存在着普遍的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只要自己现在的日子过得好,管它什么‚共产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为此,我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未来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在肯定学生的美好展望后,再告诉学生人类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许多同学的想法正好印证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最后,引导学生到课本中找一找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3.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帮助他们逐渐培养起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历经的实践,证明是一门实践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有利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现‚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结合‛。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人人都有向善心理,即使是所谓的‚十恶不赦‛之徒,内心深处也曾有闪过‚做个好人‛的期盼,只不过缺少了科学的思想方法作指引,才最终滑向了深渊。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理智面对学习压力‛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中面对学习压力普遍无所适从的热点问题,可以设计一个‚人生压力锅‛的自主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针对自己实际,以学习压力大小划分若干个小组,结合课本知识,谈谈怎样给自己学习生活增压和减压。可以把适当的增压方法写在火焰形状的纸上,贴到黑板上高压锅相应的位置;把减压的方法写到蒸汽形纸上,贴到减压阀周围。从而调动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践中体验所学内容,在活动中学习新的知识,达成知、情、意、行的真正统一。

四、政治教学要以情激学

作为一名多年的思品教师,‚一定要把思品课教好‛的意识支配着我。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我首先运用了‚以情激学法‛。

1.真情实话,以情诱学

我给学生上第一节课,首先在黑板上写出‚四有‛两个大字,微笑着问其含义。当学生们说出它的内容时,我亲切地说:‚同学们都应当把自己培养成‘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你们知道吗?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逐渐确立,而这恰恰是我们将要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接着,我介绍了一些革命老前辈,努力学习马列主义,赴汤蹈火投身革命的事迹。讲了雷锋努力读毛主席的书,终于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 故事。我又举了个反面的例子:有个大学生,由于不关心政治,最后堕落成了一个偷书贼并杀了新华书店的营业员,而被判处死刑。我提高声音说:‚毛主席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你们看,学习思想政治课重要不重要哇?‛同学们异口同声:‚重──要──‛这堂课,激发了学生们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不断‚升温‛,使同学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学习热情。

2.情感投资,以爱结情

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像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地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出去,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们看书,自己便跟了去,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我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并据理训斥那人,直到学校保卫人员来把他拉走。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

就目前来讲,我的确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学情分析要与时俱进;二是学情分析要因地制宜;三是学情分析要结合学生实际;四是学情分析要与学生的家庭社会背景紧密结合;五是要与本班授课教师素质紧密结合;六是要与学校实际结合。

第二篇:政治学情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学情分析

1、学生知识错误分析(1)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

学生知识理解浅层次,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没能从思想政治学科上的意思来理解,学生对知识没真正从学科意义上来理解,或理解不到位。(2)能力方面的问题

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欠缺能力。有些学生对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知识,或由模块内知识延伸的知识就没有清楚的认识。审题能力不强,语文素养不够。学生的语文功底差,影响到具体的审题情况,造成失分。(3)情感方面的问题

缺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没能体会到思想政治学科就是培养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说明潜意识里,学生的国家意识不强,爱国主义情绪不浓。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态度也认真,但也有部分学生有学习意识,没学习行动,学习的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佳,所以造成了发生不该发生的错误的情况。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班级学习氛围不强,所以整体成绩不高。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反馈过来前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效果较好,知识点能较好地掌握,练习的时间充分,答题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提高,所以还需加强对学困生学法的指导和监督的力度。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于知识点的网络结构搭建的不够科学、深刻

知识点的网络结构搭建的不够科学、深刻,会造成部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化。

2、练习精炼度不够

平时课堂中知识点练习延伸度太广,练习不够精炼,容易造成学生疲劳,从而不重视课堂的练习。

3、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法指导不到位。

复习课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是讲授-练习式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失去学习新鲜感,从而对学习失去耐心,降低了学习动力。对部分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到位,使学困生学习失去目标和方向,这些学生跟不上整体的学习进度,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四、反思与对策

1、针对学生不重视知识点的积累,不愿意去识记基础知识的现状,把需要识记的知识简化才关键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记住关键词,课后可以减轻负担识记全部内容。如识记“先进文化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内容的关键词记住即一个指导、两个特征(民族的、科学的)、三个面向、四有目标,这样在课堂上记住部分内容,课后学生不需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记住学习的内容。

2、针对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学科的态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考试任务,认识到考试对学生学业证书的重要性,提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分析前几年的考试实情,让学生增加本学科学习的信心;展示考试复习的教学步骤,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度。

3、针对课堂练习精炼度不高的情况,教师课前备课要更准确、更科学地对试题进行筛选,试题增加变式,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针对课堂学法指导不到位的情况,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练习布置可以实施分层要求。在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要更关注学困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指;关注优秀生,引导他们自学的方向;面向中间大部分,实现课堂和谐教学。

5、强化对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1)情感上增加关注。课堂或课后增加对后20%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产生亲师性,从而亲其师而信其教。课堂上可以经常性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关注他们课堂上的状态;课后可以检查这些学生在家的复习情况,增加对他们课后复习的指导;

(2)学法上进行辅导。后20%学生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课堂上要对他们进行学法上的深入指导;作业也应该进行指导,降低做题的难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3)学习能力上要进行照顾。后20%学生学习的能力比较弱,不能跟大多数学生一样能及时或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对这些学生提出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要求,要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课后作业有针对性地布置些基础的内容,让这些学生能容易完成作业,减少对学习的恐惧

第三篇:高一政治学情分析

高一政治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习态度方面:

1、初中政治为副科,开卷考试,到高中之后孩子们仍然没有从初中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对政治不能引起重视。

2、政治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多,比较枯燥,学生惰性比较强,懒得背,老师管的紧就背点,老师管的适当松一些就一点也不看。

3、有些学生认为高二报文班,高一背政治也没用,所以干脆就不背。

二、试卷难易程度方面

试卷整体难度不大,因为第一次考完以后成绩一塌糊涂,所以第二次又把难度下降了一大块,第二次考的比第一次好,从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能力不容乐观,稍微难一点点就不会了。

三、考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1、技巧性问题:用铅笔答题;答题卡涂错位;答题卡铅笔不过关不能识别。

2、审题能力差:如31题设问:分析上述四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可是有很多同学答,网友一观点错误、网友二观点正确、网友三观点错误;分一下子就丢了。再如:请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很明显此题答生产与消费的知识,但学生答什么的都有。

3、考试中暴露的最明显问题还是很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到位导致特别基础的题丢分。在试卷分析过程中,我一边分析一边检查题中知识点,对于基础知识得问到很多同学才有答上来的,而这个答上来的也不排除上课找的可能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4、部分学生对答题方法的掌握不到位:在选择题上,不会应用比较法、排误法;在主观题上,没有掌握解题方法步骤,不会合理审题,缺少思路,而仅仅是课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使答案显得僵化、教条。又不会将自己的观点用理论性的观点表达出来。主观题的得分较低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这与我们平时的理论分析、基础训练不到位有关,也与我们的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有关,需要花大力气纠正。

5、个别学生答卷态度不端正,大题一个字也不写,只是把选择题好歹涂涂就完成任务。

6、个别同学书写太乱,字根本不认不清。

三、对策及教学反思

1.端正学生态度。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学生之所以成绩差,主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习政治消极,临阵磨枪。因此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引导。

2.重“双基”、提能力。新课程的教学仍然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引导学生在记忆、领会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巩固基础知识。试卷的命题往往遵循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无论是材料新颖的选择题,还是关注现实生活的富有创意的主观题,稍加分析,其答案绝大部分就在教材中,就在学生所学过的基础知识中。因此,一方面要促使学生熟记重要知识、结论,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和利用能力。

3.规范过程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规范审题、规范解题、规范答题、规范表述、规范书写。在平时课堂回答、做作业、检测的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做到思路清晰,语言规范、有章可循。

4.锤炼个人内功。作为高一政治,受到课时紧、内容多、要求高、压力大的影响,指望学生能在课后花更多工夫,本身不现实。为此,作为教师,要锤炼教学内功,提升整体形象,从自身做起,为学生的不断提高提供“活动力”。同时,要科学合理制定教学和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复习,克服平时宽松、考前仓促的不良现象,不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第四篇:高二政治学情分析

高二政治学情分析

一、班级成绩分析

高二(1)、高二(2)是文科的平行班,高二(3)是文科重点班。期中考试总体情况较好,但及格人数偏少,平均分比预期要低。

二、学生典型错误及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典型错误分析

(1)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

学生知识理解浅层次,对知识点的理解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没能从思想政治学科上的意思来理解,学生对知识没真正从学科意义上来理解,或理解不到位。

(2)能力方面的问题

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欠缺能力。有些学生对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知识,或由模块内知识延伸的知识就没有清楚的认识。审题能力不强,语文素养不够。学生的语文功底差,影响到具体的审题情况,造成失分。

(3)情感方面的问题

缺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没能体会到思想政治学科就是培养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问答题36题材料展示美国、法国、德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第一个问题问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答出了各国的文化竞争力的世界情况,但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上,造成答题失分,说明潜意识里,学生的国家意识不强,爱国主义情绪不浓。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二(3)是文科重点班,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态度也认真,但也有部分学生有学习意识,没学习行动,学习的状态还没有达到最佳,所以造成试题中不该失分的却失分的情况。思维比较活跃,因此选择题的得分率稍高,但主观题得分率较低,因平时没有识记基本知识点的习惯,造成主观题失分严重的情况。

高二(1)、(2),高二艺术是文科平行班,学生的思维不活跃,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班级学习氛围不强,所以整体平均分不高,但文科学生有识记的意识,因此主观题得分稍高。

三、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从考试情况反馈过来前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效果较好,知识点能较好地掌握,练习的时间充分,答题能力有所提高。但部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提高,所以还需加强对学困生学法的指导和监督的力度。

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1、在于知识点的网络结构搭建的不够科学、深刻

知识点的网络结构搭建的不够科学、深刻,会造成部分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化。

2、练习精炼度不够

平时课堂中知识点练习延伸度太广,练习不够精炼,容易造成学生疲劳,从而不重视课堂的练习。

3、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法指导不到位。

复习课教学方法单一,基本上是讲授-练习式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失去学习新鲜感,从而对学习失去耐心,降低了学习动力。对部分学生的学法指导不到位,使学困生学习失去目标和方向,这些学生跟不上整体的学习进度,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四、反思与对策

1、针对学生不重视知识点的积累,不愿意去识记基础知识的现状,把需要识记的知识简化才关键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迅速记住关键词,课后可以减轻负担识记全部内容。如识记“先进文化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把内容的关键词记住即一个指导、两个特征(民族的、科学的)、三个面向、四有目标,这样在课堂上记住部分内容,课后学生不需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记住学习的内容。

2、针对学生不重视思想政治学科的态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会考任务,认识到会考对学生学业证书的重要性,提高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分析前几年的会考实情,让学生增加本学科学习的信心;展示会考复习的教学步骤,使学生增加对教师的信任度。

3、针对课堂练习精炼度不高的情况,教师课前备课要更准确、更科学地对试题进行筛选,试题增加变式,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4、针对课堂学法指导不到位的情况,课堂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练习布置可以实施分层要求。在对具体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时,要更关注学困生,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指;关注优秀生,引导他们自学的方向;面向中间大部分,实现课堂和谐教学。

5、强化对后进生的转化措施

(1)情感上增加关注。课堂或课后增加对后20%学生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产生亲师性,从而亲其师而信其教。课堂上可以经常性对这些学生进行提问,关注他们课堂上的状态;课后可以检查这些学生在家的复习情况,增加对他们课后复习的指导;

(2)学法上进行辅导。后20%学生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所以课堂上要对他们进行学法上的深入指导;作业也应该进行指导,降低做题的难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3)学习能力上要进行照顾。后20%学生学习的能力比较弱,不能跟大多数学生一样能及时或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对这些学生提出超过他们能力范围的要求,要适当降低学习要求,课后作业有针对性地布置些基础的内容,让这些学生能容易完成作业,减少对学习的恐惧

第五篇:10届高三政治学情分析

章丘七中2009级政治学科学情分析报告

一、2009年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主要特点

纵观今年全国高考文综思想政治试题,其共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立足于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主要围绕主干知识出题,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道理,主张用教材主干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引用、变通、整合与创新的掌握和运用程度,重点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

2、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试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方向,试题在根植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能力的考查。

3、关注现实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试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现实热点的选取,既注重了具有全局性、长效性的重大现实问题,又突出了本土化和区域性的重大现实问题。

4、体现开放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试题的创新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有所增强,符合考试说明所体现的精神。

5、凸显人文性,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并重。试题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正确处理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关系。考查考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对考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二、2010年高考政治备考建议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几年来课程改革实践的经验作了修改,有的改动比较大。2010年的考试必将继续贯彻十七大精神,对原教材的不足和缺陷也将进行修正,这对本届学生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加强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根据新教材的变化,适时、适量地为学生进行一些归纳、总结,保证学科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确定合理的复习进度

第一轮: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基础知识复习阶段

主要目的:牢固掌握考试范围内的每个考点,做到考点问题化、系统化、清晰化。一轮复习可按照《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顺序进行,这与学生新课学习的顺序相同,也符合教师的教学习惯。

《经济生活》是高一第一学期学习的内容,时间间隔已经较长,内容多、要求高,是历年考试的重点,需要用更多的精力打牢基础,必须保证充分的复习时间。

《生活与哲学》灵活度高、学生掌握难度大,在考试中所占比例也较大,应放在一轮复习的突出位置。

《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考试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知识点较为散乱、要求学生记忆的内容多,复习中应着重理清结构、突出重点。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为选修内容。

具体做法

在这一阶段,2010届高考考试说明尚未完全明确,我们应该借用2009届考试说明,按照考点要求:

读——细读教材

通过细读,在全面了解教材知识框架的同时,不遗漏一个知识点。细读教材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不能存在某个知识点可能不考的想法。同时,细读要贯穿于复习过程的始终。1

记——熟记知识点

在细读教材的基础上,认真记忆知识点。记忆知识点要遵循先宏观后微观,也即先体系后要点的逻辑顺序。如单元题(明白本单元要讲知识点的总体范围)→课题(进一步明确该课题下分几个框题来讲解,弄清框之间的内在联系)→框题(明确本框讲述的主要内容)→目题→具体知识点。

这样从整体上构建了一单元的知识网络,便于从整体把握知识体系。简单地说,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可以很便捷地从体系中提取所需的知识,可以有效的避免“想到什么答什么”的状况,从而提高答题准确率。

讲——点,线,面结合,构架知识网络

通过细读和记忆,学生对某个考点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尚不准确,对知识的外延和内涵的理解也欠深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出现偏差,因此,需要教师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在生活与社会问题的情镜中正确把握考点的具体要求,归纳考点中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板块,继而构筑知识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第二轮:2010年2、3月,专题复习阶段

主要目的:提高应用能力。

具体做法

与第一阶段把基础知识作为重点的复习不同,二轮复习更加重视知识网络的梳理,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

如果说一轮复习更加强调重点中的两点,那么,二轮复习则是更加强调两点之中的重点;如果说一轮复习的做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那么二轮复习的主要做法则是实际联系理论。通过对当年热点、重点和具有长效性意义问题的分析、梳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进一步做好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工作,切实掌握主干知识和重难点知识,从而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解题技巧,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

第三轮:2010年4、5月,规范、综合训练与查漏补缺阶段

主要目的:巩固提高,全面提升答题能力。

具体做法

这一阶段其实又可分为前半段与后半段。前半段,侧重强化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精选各地模拟试卷、精挑各种经典试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规范答题,提高应试能力。后半段,侧重查漏补缺,不仅要查补教材知识,也要查补热点专题,还要查补不同题型的答题规范。做到准确审题,答题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书写规范,重点突出,切中要点,准确使用政治术语。

(三)2010年高考学科应对策略

1、加强研究,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深入研究《考试说明》以及2008、2009年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准确把握2010年新高考的特点、趋势。揣摩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目标与要求,吃透考试范围。只有明确这些,并揣摩透其意图,才能从容应对,减少复习的盲目性。特别是要认真研究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新增题型,变化点和可考点等。

同时,要研究《考试说明》提供的样题和近2年高考试题和答案,突出对规律的总结,对试题的感悟,对试题价值的挖掘和利用。

2、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和网络

高三一轮复习的基本任务就是“夯实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学科能力”。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必须扎扎实实得掌握好基础知识,对教材知识做到全面扎实地复习,切实打好“双基”。同时通过训练,在应用中加深对基本知识、观点、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绝不能认为哪个考点一定考,哪个考点一定不考。

3、关注社会热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作为国家级考试,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材料和新问题必然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要走出书本和课堂,去融入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对时政知识的积累,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和手段获取大量的社会信息。在第一轮复习中要及时地把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拉入课堂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

4、分析错因,培养方法

考情分析

(1)审题不明确,分析不透彻是很多考生暴露出的突出问题。不少考生不能审清试题设问的限制性和规定性,抓不住问题的中心、主旨,导致离题、“撒大网”和生搬硬套。

(2)答题不到位,考点和材料错位,原理与背景材料脱节,泛泛而谈,是考生暴露出的另一个突出问题。

(3)答题主次不分,层次不明,眉毛胡子一把抓,是考生存在的第三个典型的问题。建议

(1)了解非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和内容构成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题,政治学科非选择题一般是以“一单一综”的形式出现。单独成题的政治学科内综合题,通常设置三小问,分别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三部分入题;综合题的出题方式是结合历史、地理,围绕一个相关的主题,各设置若干小问,政治学科一般出现在整道题的后面,通常设置两问,要求用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相关知识回答。

非选择题在内容构成上,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情境、设问与立意。情境,一般选择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给出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新问题;设问,一般由层层递进的几个小设问组成;立意,即考查考生运用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某个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掌握解题方法

①“三看三定”法

第一,初看设问定范围。材料式论述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个问答题的组合,考生要想正确解答,就必须、首先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要用什么方面的知识回答,以做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答题。

第二,细看材料定方向。即要弄清楚所要回答的问题要求的是“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么办”。“是什么”属于浅层次的提问,即要求回答题目或材料中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为什么”属于中等层次的提问,即要求回答题目或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或现象;“怎么办”属于较深层次的提问,即要求考生就题目或者是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或现象,回答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如果考生能够准确把握这三个方向,就会做到有的放矢,而不会迷失方向。

第三,精看材料定中心。考生在明确了范围、方向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精看材料,找出并抓住所要回答问题的中心句、关键词,据此细化和归纳材料观点,寻找材料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并对所归纳出的观点做初步的判断,形成简单的思维轮廓。这样回答问题才能紧扣题目,不至于跑题、偏题。

②“肢解问题、以分定点”法

A、肢解问题,化整为零

以题目的问题和材料的观点为线索,尽量将一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问题,以便于从小处入手各个击破,使答案更具体、更明确。

B、以分定点,编写提纲

论述题特别注重逻辑思维的清晰和要点的全面精要,所以针对问题编写一个清晰的提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构建答题知识框架时,通常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在具体的要点上,还要看问题所对应的分值,以确定回答的大致要点数。除了要按照拟订的提纲及相应的提示语组织答案,考生还必须注意要书写规范,语言精练且有学科特点,忌文学性描述。

③做图表式论述题:“两比”、“三审”、“四结合”

图表式论述题因其具备文字量少、阅读量小、信息量大、内涵丰富、能全面体现考纲要求等特点,在近年高考中一直作为压轴题出现。此类试题通过把整理后的数据资料编排在一定的表格里,揭示或反映客观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某种内在规律性或关联性。

一般而言,图表题的结构特点为:围绕所要考查的内容在表中设置横标目和纵标目(横标目表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几个项目数据;纵标目表示一个具体项目数据的变化情况),通过横向比较来了解不同现象或不同事物之间的异同;通过纵向比较来了解同一现象或同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把握其发展趋势。该类论述题的设问,一般要求学生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第二部分:我的体会

这次外出学习没有什么更新的经验和消息,甚至这两位老师的一些信息还没有我们在大连教研时候得到的信息新。主要原因还是有地区间的差距,由于山东地区是自主命题,所以他们在高考复习中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而我们辽宁的09年高考方案还没有出台,所以就需要以国家级的要求为准。

通过这次外出学习最大的收获是省实验徐老师的备考经验介绍,名校之所以能成为名校,师资力量是很重要的,教师对于高考具有前瞻性的把握,能够深入细致的研究高考,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考的备考复习,最终也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在政治复习中尤其需要教师对热点问题的敏感和把握,关键是如何选准对热点问题的切入。

其实,关于热点专题的复习我们也是年年都搞,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例如08年试卷中所考查到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复习中都注意到了,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公平、航天精神、外贸、雪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都作为重要“热点”给学生反复讲解和练习。但学生考完后都反映试题似曾相识,没有没见过的题目,但也没有真正见过的题目。时政材料都是熟悉的,但提问的角度却不同。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重视了热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复习还不到位,特别是我们对热点问题的研究角度还比较狭窄、单一。有的热点问题复习的角度太多,就显得很粗。我感觉,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另外还需要教师多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通过这次的外出学习就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对热点专题的复习有一种更新的意识,要有超前的敏感度,只有教师走在了前面,才能带领学生走得更好。

下载初中政治学情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政治学情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政治学情分析(推荐五篇)

    高一政治学情分析 刘斌 进入高一之后,学习内容与初中有很大差别,无论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所以高一各科的学习既是打基础的阶段,更是整个高中学习的关键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所......

    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初中物理学情分析 一、 学情及教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物理学习,应该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识, 学习了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可能不如上学年,学生也开始出现分化......

    初中体育学情分析

    初中体育学情分析 翟江波本学期巳完成50﹪教学任务,对所代班级的体育教育过程作一个学情总结,为以后教学中提高更好教学质量,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课堂......

    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

    一般特征, 在之前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会声会影的基本操作,学生能够正确打开、关闭会声会影软件,能够熟练地新建项目,并且能够导入视频、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素材。学生已经掌......

    分析初中物理情智课堂

    分析初中物理情智课堂之“勤知”的方法 笔者也是一位情智课堂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并结合自己的物理教学,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再次发现理想中的情智课堂是一个目标,我......

    初中美术学情分析 文档 2

    初中美术学情分析 2011年毕业后我和同学们一同通过区里的特岗教师招聘成为一名盐池特岗美术教师,虽然当时是有就业压力方面的因素,而能够站在讲台上将自己学专业的东西教给学......

    政治学课程案例分析范文

    《政治学原理》案例分析 一、从孙志刚案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7岁大学生毕业生孙志刚,2003年受聘到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工作。3月18日,孙因未带身份证外出,被广州警方作为“三无人员”......

    农村初中学生的学情分析1

    黔江区人民中学八年级学生学情分析 黔江区人民中学 秦红英 黔江区人民中学处于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学生的生源流失比较严重,片区内成绩好的学生进入了城内更好的中学学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