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应急处置原则》教案
《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应急处置原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校园的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应急处置原则。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讨论和探究中体验校园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应急处置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
传染病流行的应急处置原则。
三、教学难点
传染病应急处置原则。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探究法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请看下面传染病流行的应急处置:(大屏幕简单呈现内容)
学生进行讨论
具体措施和步骤
对传染病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平时密切观察;一旦出现疫情,实施“日查、日报”制度。由政教处主任组织各年级组长和各班班主任对各班学生进行晨检,及时将晨检情况报告给校医,校医汇总情况后及时报告给马校长。
2.建立报告制度:
(1)各班学生,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发现疑似情况都应随时报告给校政教处或医务室,并适时通知家长。
(2)发现住校学生有疑似情况,由值班老师报告政教处,由政教处根据情况决定采取的相应措施。夜间学生高烧不退,值班老师除为学生量体温,报告有关人员外,情况严重的可立即联系有关医院做好相关工作。
(3)由政教处或医务室负责向校领导和上级有关领导报告。
(4)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性较大的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5)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任何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6)报告内容应包括:疫情和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原因、发展趋势和涉及范围、人员伤亡与危害程度等情况;有关人员在调查后要形成初步书面报告、事故结案后5日内上报书面总结。
3.早隔离,杜绝传染。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隔离的方法,加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隔离控制,防止疫情扩大。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在家中一旦出现伤寒、腮腺炎、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排除传染病后需经医院诊断并凭医院出具的化验证明,经校医室同意并签署意见后方可上班上课。
(2)在学校发现学生有传染病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检查,住校生要住进隔离室,并报告学生家长。并交由学生家长陪护。
(3)建立隔离室。学生宿舍要长设隔离室。平时不准安排学生住宿。一旦疫情发生,教学楼可根据情况临时设置隔离室。
(4)必要时,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病人以及陪护人员都要戴口罩、手套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地区教育局以及政府,是否(1)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
4.及时消毒,切断传染源。
(1)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学生寝室、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2)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消毒由校医负责,或在校医指导下进行。
5.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了解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6.宣传教育。校园发现传染病人,且人数较多,有扩大的趋势时,学校领导要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7.档案建设。对传染病流行情况,包括发病的时间、姓名、班级、症状、病程以及所采取的各项防治措施,校医室和有关部门都要有详细记录,并归类存档。
8.学生进行自由结合讨论
第二篇: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我校在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市、区卫生局、教育局的有关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二、部门职责:
1、加强领导,落实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建立校长责任制。保证传染病防治的必要经费,按照卫生部门和教委要求,组织校内各项传染病防治措施落实。
2、学校设立专职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定专人(校医)具体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收集、报告、学校健康晨检或巡查、学生健康教育、饮水卫生检查、免疫预防等传染病防治工作。
3、学校主动与卫生防疫部门加强沟通,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技术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
4、发生疫情后应协助与配合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病后救治、控制措施落实等工作。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一)报告病种
1、法定报告的甲类和按照甲类控制的乙类传染病。学校内发现甲类(霍乱、鼠疫)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的散发病例,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疑似或确诊散发病例。
2、法定报告的乙、丙类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丙类传染病中流行感冒、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2)肠道传染病。学校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痢疾及丙类肠道传染病。
(3)其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的乙类、丙类传染病。
3、非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学校班级内出现集聚性水痘、手口足病等非法定传染病病人以及集聚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4、发热事件。
同一班级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3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或同一学校内在近3天内突然出现有5例以上的体温大于38度,并伴有痛、咽痛、肌肉酸痛等类似流感症状的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5、食源性疾病。学校在短期内发生因食品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有发热症状的病人10例以上,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报告要求
1、学校校长、老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为传染病信息报告的责任人。
2、学校师生中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的,学校校医应做好学校传染病病人登记,在第一时间内以电话报区教育局安全科,同时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发现学校内上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集体性发热事件和水痘、手足口病等非法定传染病暴发疫情应立即电话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做好新续发病人的动态报告。
四、传染病预防:
1、学校应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做好对新生的预防接种凭证入学,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相关疫苗免疫接种、传染病监测等工作。
2、学校每年应拨出一定比例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经费,用于学校肠道、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预防控制,包括应急药物储备、疫苗储备、消毒药械以及现场疫情控制等。
3、每年组织对校内从事饮食、饮水人员定期体检,发现属于法律规定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及时调离岗位。
4、加强对学校内食堂卫生工作管理,建立规范工作制度,防止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做好师生饮水卫生、确保提供师生安全、卫生、合格的食品与饮用水。做好校内粪便管理和苍蝇、蚊虫等媒介昆虫消杀灭工作。
5、做好对学生健康查检和巡查,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的健康教育。
五、传染病预防操作程序及责任人:
1、日晨检:班主任每天应密切关心学生的健康状况,统计学生的出勤人数。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2、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有传染病症状的疑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知卫生老师和学校领导,学校应按规定报教育局业务科室,同时报区疾控中心。责任人:班主任、校医、校长。
3、劝说:发现学生身体不舒服或有摄氏38度以上高热学生必须迅速隔离,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其去医院看病,并在家休养。责任人:校医、班主任、年级组长、安全主任、分管校长、校长。
4、记录:校医应及时统计好患病学生的具体情况(班级、人数、症状、就医情况、上课情况、目前康复情况)并记录在册。责任人:校医。
5、跟踪:每天关心患病学生的身体状况,并主动对学生进行补课。责任人:班主任、校医。
6、家访:积极做好患病学生的上门家访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经常保持联系。责任人:班主任。
7、消毒:学校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的指导下,严格按规定做好消毒探制工作(包括发病及相干关班级、食堂、厕所、公共场所、共用教室等)消毒工作。责任人:校医。
8、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防范,确保稳定,每天加强巡视,对痊愈后的学生必须经校医认可后方可进教室,对班级其他同学加强观察了解。责任人:校医、班主任。
9、新生报到,学校必须要求其监护人如实填写《在校学生健康状况登记表》。校医应当分类建立在校学生健康档案。
六、传染病疫情调查处理:
1、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应做好登记;配合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病人的流行病调查;根据疾控专业人员划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每天医学观察,做好宣传教育、饮食、饮水卫生等控制措施。
2、发现传染病暴发疫情、重大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及时护送病人就医治疗;对现场予以保护;如认为属共同食用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引起的,应暂停供应,并保留污染食品或水;同时积极配合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调查、样品采集、消毒等工作;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密切接触者协助做好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及应急接种;做好学校内卫生宣教、饮水饮食卫生和学生健康状况的晨检或巡查;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和疾控机构提出的暂停集体活动、停课、停学等紧急措施,经主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魏寨中学
2012.2
传染病爆发流行应急预案
魏寨中学
2012.2
第三篇: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学校传染病流行及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及群体性食物中毒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胶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处理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发生校园内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高效运转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一)学校职责
学校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市教育体育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部门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学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学生喝上卫生、安全的饮用水,吃上热饭菜,住上安心宿舍。
7、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学校经常对食堂、校内小卖部、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重视并加强学校卫生室建设,按规定配备校医,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学校集体食堂、自备水等必须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领卫生许可证。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完全调离。
2、采购食品和原材料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食品(饮料);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做到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5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实验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7各镇处教育办公室、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齐上足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证照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中毒事件(食物中毒及急性化学物品中毒)、污染事故、免疫接种事故、严重异常反应,以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考勤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与市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明确学校卫生室负责人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职报告人。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及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卫生室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向市教体局报告,同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或个人)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六、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胶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②组织专门人员指导与督促疫情发生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
③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④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②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⑤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住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②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所在部门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③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市教体局和学校将不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会活动;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暂停成人教育和业余培训等教学活动。
④对教室、实验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厕所等场所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⑤学校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4、校内疫情
校内若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①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本镇(处)政府及上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等有关内容。需全校停课的,报教体局批准。
②立即停止学校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局部流行的一切集体活动。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网上授课、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
③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前,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传染病的学生或教师隔离。
④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学生。
⑤协助市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学生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⑥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生、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生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市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组派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
3、尽快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危害,制止事态的发展。
4、总结经验教训,查漏补缺,杜绝隐患。必要时对事故和造成损害的责任人追究责任。
(四)其他:
1、为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学校还应注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学校内的自备水源必须经城市建设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农村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生活饮用水的管理。
②学校食堂及为学生供应集体餐的单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
③城市学校的建设必须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标准修建。农村学校应当建设符合卫生标准的厕所。2由于工作管理不利,造成传染病传播、群体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主管人员的责任,违反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
②突发事件发生后,对上级有关部门的调查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其它方式阻碍、干涉调查的;
③在突发事件调查、控制、医疗救治工作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的;
④拒不履行应急处理职责的;
⑤对社会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保障
学校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要求设立学校卫生室,具体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二)人力资源保障
各学校应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学校卫生技术人员应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熟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具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三)财力和物资保障
学校要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
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胶州市特教中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学校 时间……
附件:
……学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成 员:*** *** *** *** *** *** *** *** *** *** *** *** ***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总务处,办公室电话:*** ***
二○*** 年一月
第四篇: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1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卫生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消除疾病带来的威胁,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店坪小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特制订出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在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学校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学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学校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学校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学校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学生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学生的每日一次的晨检记录,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讲突发事件的登记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结合学生特点和实际,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所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相应,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与,加强疫情的通报,二是加强学校各个办公室以及部门的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检疫工作,积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学校的安全。三是加大对校园进出入人员的检查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二)所在地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首先在校园内开展大规模的印发疾病突发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对学校的学生开展定时测量检查身体状况,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和及时救治,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三是加大对校园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级医疗部门做好隔离工作,最后及时通告疫情防控情况。
(三)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首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二是全面掌握流动进出校园人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学校加大对力度对学校各公共设施的消毒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四是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并做好疫情的防控情况公布。
(四)校内出现疫情学校出现疫情后要启动应急预案,针对感染的学生或者老师要及时进行隔离,同时要向上级有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另外加大力度排查校园的感染人数,有关部门到来后,通过排查对学校师生进行检测,对学校进行隔离,杜绝感染者离校,根据疫情的发展的状况制定出解决方案,最大限度控制和消灭疫情的扩散,维护校园的健康。
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2
为提高本园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流行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传染病事件的危害,保障全园师幼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依照上级的指示与精神,结合本园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目的意义: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园教职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明确传染病流行时应急领导小组的成员及其职责,使应急工作紧张有序。
3、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将传染病流行所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增强意识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范知识,提高全园师幼的防护意识,清理幼儿园环境卫生死角,协助防疫部门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工作,做好缺勤幼儿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幼儿园预防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园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一把手总负责,各层级人员逐级向上级负责。
4、快速反应、及时处理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按照“四早”要求(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准确处置,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三)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副园长
组员:
(四)应急小组成员职责:
1、园长负责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的全面指挥工作,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或异类传染病爆发,幼儿园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内向主管部门卫生队报告。
2、园长负责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监督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
3、副园长负责督促班上保教人员落实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做好缺勤登记,做好家长联系工作。
4、保健员负责疫情报告,及时把疫情报告各主管园长,采取有效防病措施及急救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切实执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5、保健员负责联络协调,信息发布等。
6、后勤主管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五)应急程序:
1、一般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措施。
(1)各班启动报告或零报告制度。
(2)幼儿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幼儿园如无疫情发生,听从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
(4)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的工作。
(5)严格执行幼儿园门口出入的管理制度。
2、重大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措施。除对接触者实施隔离检疫外,全园保持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2)全园师生每日定时检查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工作。
3、特大疫情: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突发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措施。在二、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1)班上教师对缺勤幼儿逐一登记,并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及时上报。
(2)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
(3)活动室、食堂、厕所等使用场地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幼儿园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疫情,应在卫生队的领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①在场老师马上通知幼儿园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组长。
②园长、主管副园长、保健员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迅速联系急救中心,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卫生队,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③在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幼儿的及时处理,联系幼儿家长,协助治疗,安抚家长和幼儿的情绪,取得家长合作。
④各个班级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⑤后勤负责提供及时完善的后勤保障。
⑥园长对教职工和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幼儿园的稳定。
⑦幼儿园领导和教职员工(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家长联系。
⑧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要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第五篇: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
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1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传染病的信息报告程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把突发传染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周围公共卫生水平,加强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及时处理、上报、协调与落实学校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校长总负责,逐级签订工作责任状。
4.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1.樊永昌同事任组长,负责学校传染病流行应急小组的全面指挥,出现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学校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魏宝江同事任副组长,具体负责学校卫生安全工作。
3.学校负责预防接种、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督促班主任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检查制度。
4.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配合校医做好学生缺课登记及传染病防治宣传。
5.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6.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校长亲自指挥。
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2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
组长:
组员:
2、职责分工: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水痘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6、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8、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9、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每天在儿童离开班级午睡期间,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
环节操作方法责任人
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
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
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各班教师
有无水痘症状出现
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水痘的疑———各班老师
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保健教师
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保园领导
健教师报街道医院、妇幼所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健教师
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保育员
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保健教师
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各班老师
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保育员
方可进班,21天医学观察期家长
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
附:
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成充满透明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病人身上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控制措施:1-6岁易感儿童给予水痘疫苗接种,发现水痘病人及早隔离治疗,也可回家隔离,室内加强通风,唤气、玩具用具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或爆晒等方法,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
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3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水痘传染病管理小组
(一)传染病应急工作
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组长各班保育员
2、职责分工:
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水痘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6、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8、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9、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每天在儿童离开班级午睡期间,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增加一次空气消毒。
五、操作流程环节
操作方法:
责任人:
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幼儿有无水痘症状出现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各班教师有无水痘症状出现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水痘的疑---各班老师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告保健教师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保健园领导教师报镇医院、妇幼所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健教师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保育员措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保健教师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各班老师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保育员方可进班,21天医学观察期家长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
隔离附件:水痘小知识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成充满透明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病人身上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控制措施:1-6岁易感儿童给予水痘疫苗接种,发现水痘病人及早隔离治疗,也可回家隔离,室内加强通风,唤气、玩具用具采用消毒药液浸泡或爆晒等方法,不让易感儿与患儿接触。
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4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我校积极做好传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以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一、落实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预防与控制疾病工作
1、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根据县教育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决定成立“防病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职责:统筹组织领导校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工作,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工作预案,指导师生开展预防和控制疾病工作,发现病情及时与卫生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病情处理和控制工作。
2、建立“群防群控、盖边沉底”的工作网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把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适时开设健康教育课和讲座。
2、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3、教育学生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喝酒抽烟、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4、学校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适时开展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学校卫生制度,依法治校常抓不懈
学校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无漏洞、无死角
1、早发现。坚持晨检制度,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对可疑者应由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认。传染病疫情由医院医生在学生就诊时予以排查,及时发现。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以年级、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校内若发现传染者,学校的'负责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县疾病控制中心和市教育局,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要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学校卫生条件
1、学校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学用房、宿舍、餐厅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为学生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确保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若发生传染的疫情,具体的应急措施如下:
(1)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习报告病情(市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电话:8xxxx57)。
(2)立即组织人员将患病学生送镇卫生院诊治,校负责人在第一时间内向县教育局汇报病情。
(3)通知患病家长到位。密切关注与患病学生有过接触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受感染者马上送医院诊治。
(4)组织人员对教室、宿舍等校内相应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5)根据患病学生的病情,做好患病学生隔离休息工作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患病学生至完全康复后方可回校上课。
(6)进一步做好学生预防传染病的常识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5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园腮腺炎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儿童,特制定此预案,规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儿健康。确保幼儿园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腮腺炎蔓延。
三、组织管理
1、成立本园预防腮腺炎传染病管理小组
2、职责分工:园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园内腮腺炎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腮腺炎后,管理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2、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3、对患儿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腹泻,时间为7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4、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腮腺炎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晨检由保健教师承担、午检由各班教师承担。)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儿童饭前便后洗手,擦手巾改用手纸,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6、加强缺席儿童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患儿返园时,应具有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
8、幼儿园要保证消毒药品的充足。
9、在观察期间加强空气及手的消毒,发病班每天在儿童离开班级午睡期间,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增加。
五、操作流程
环节操作方法责任人
晨检————保健老师每天密切观察————保健教师
幼儿有无腮腺炎症状出现
午检————各班教师午睡后检查幼儿————各班教师
有无腮腺炎症状出现
报告————一旦发现幼儿中有腮腺炎的疑———各班老师
似病人,有关人员应立即保健教师
告知保健教师和园领导,保园领导
健教师报街道医院、妇幼所
消毒————根据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保健教师
消毒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保育员
施,停止一切集体性活动。
观察————加强宣传,正确认识,做好———保健教师
防范,确保稳定,对痊愈后各班老师
幼儿必须经保健教师认可后保育员
方可进班,7天医学观察期家长
内无新病例出现方可解除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