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7:2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

第一篇: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

——试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研究与实践

粉店小学:罗霞

【摘要】 如今所处的这个时代,知识正以几何级数飞速递增且不断更新。大量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已呈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了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落实、推进素质教育。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进行阐述。【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信息社会已经到来,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冲击。大量基于计算机的技术确实已经叩响了我们的门扉,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呈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了社会、学校、家庭,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媒体技术方面大量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已进入教育教学之中。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和实践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化组合,使文字材料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并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训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借此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作用,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一、电脑备课,资源共享: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师怎样的教学设计才适合学生的“学”呢,首先就要求教师有一套高效、可行的备课方式。

电脑备课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 设计课堂教学教案模式。(备课模式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

小学第()册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课时安排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互动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课后拓展训练设计 教学反思

●填写教学内容。

●选编多媒体资料,注意资料的积累。

●反馈、修改和保存。

在备课中,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设计采用相关的图片,也可以用电脑把相关的图片做成连续的图像,还可以配上适当的声音(如音乐、解说等),在上课时播放。把枯燥的理论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对知识的了解。同时对每一节课的内容要点用电脑呈现出来,并进行加工,比如有彩色背景,字以百叶窗显示方式来显示,在配上图片和声音。这样一改平常的黑板的静止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审美能力。轻轻松松掌握知识,寓教于乐,同时也到达很好思想教育。把一节课的内容整理起来,就是一个课件。

二、超越传统,优化教学:

语文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教学应是没有强制的活动,禁锢的要解放,潜在的要诱发,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学生创造的天赋,让每个学生都在没有过多负担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要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开窍,使教学过程收放自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有效率。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光、电、声、像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入目入耳。现代教育技术以声、行、色等表现形式刺激视听感官,使学生眼见其形、耳听其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

1、课前延伸的工具。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计算机像笔、纸、书本一样,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工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局限。而且现在传统的纸质书本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同学们纷纷把眼光投向了因特网,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教学领域,是电化教学变革的历史性飞跃。因特网是知识的汪洋大海,在网上搜寻、检索知识变得十分有效和容易,每一个上网的学生都可以方便的进入这一知识的海洋,随时获得各种各样最新的信息和数据,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都能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这样现代教育技术,就向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实施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拓展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进行搜索、查找有关学习的资料,比如: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指导学生从多媒体网络上查找有关邓小平爷爷的事迹,并将找到的资料整理出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生搜索的时候,找到了许多邓小平爷爷的事迹,我就将这些资料的网页链接起来,学生在浏览之后,很自然地对邓爷爷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学习课文的时候,一年级的小朋友都学得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利用网络资源的拓展,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

2、课堂领域的帮手。

⑴、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与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具有组织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们进行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上课开始时,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兴奋中,新的学习动机处于低谷状态,这时若能巧妙地导入课堂教学,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要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在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形象,使声音、图象和文字融为一体,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第一桥梁。紧扣教材合理利用电教设备,创造逼真的影视氛围,并加以恰当的质疑,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开展思维。这样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自觉地把注意力转向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我用flash制作了一片一片的小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雪花上面就是本课的生字,我又创设了一个“雪娃娃在空中飞舞”的一个情境,我制作了flash动画,画面上一朵朵的小雪花在空中飞舞,要复习巩固的生字就在小雪花上,于是我又设计了导语:“雪娃娃顽皮地在空中飞舞,它带来了我们上节课已经认识的生字宝宝”。我创设了这个情境,就使原本枯燥的复习引入,变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一上课,就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而把“睡”“蛙”两个字的偏旁用红色醒目地表示,更是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给孩子很强的视觉刺激。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想说,而且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⑵、教学过程,捕捉学生思维火花。

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地创设与教学内容想吻合的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整堂课的教学作好铺垫。“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现代教育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在教学《四个太阳》时,小作者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给孩子创设两种不同的情境: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给夏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将两种情境进行比较,学生就能深刻感受到给炎热的夏天画个绿色的太阳,是多么美好的心愿。又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学生在试读:“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时,我更是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了一个动画场景,“雪纷纷扬扬地从天上飘落下来,落在山上,屋顶上,地上。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在学生看得入迷,发出惊叹时,我马上问孩子:“这时候,你最想干什么呀?”学生都特别开心地讲打雪仗,堆雪人,这时候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就读好了这句话。

在教学《“红领巾”真好》《风娃娃》《四个太阳》《称赞》《纸船和风筝》等等的课文,都可以运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多彩的画面,再配上声音就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深深地吸引住了。这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更好地学习课文。

⑶、练习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设计新颖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可使训练的形式更丰富、更新颖、更能吸引学生,提高训练效果。

●猜字谜。如:门里一个人(闪);门外一个人(们);云上一个人(会)

●看图猜字。如:一张孔雀图,就可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鸟)

●配乐朗读。在学习《找春天》这篇课文时,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读起课文也朗朗上口。于是我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配乐朗读,学生情绪更加高昂,情感被调动了起来,这样就读悟结合,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大大地提高了阅读教学效率。

●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

⑷、课外延伸,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能力的学习。这种能力的学习,不能只凭课堂里的学习,还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那么在课外延伸这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书,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一些资料、知识。如在教学《比尾巴》这篇课文的时候,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搭建一座与课外知识连通的桥梁,学生能够在网络这个知识海洋里,尽情冲浪,了解更多动物的尾巴的作用。

三、口语交际,创设情境:

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直观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逛玩具城”时,我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虚拟的由许多玩具组成的城市,学生兴趣马上被点燃。

一年级口语交际教材内容一般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我们的画》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根据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激发说话的情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展示图画时,我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集中了,效果很好。

这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境创设,步步引人入胜,使学生如临其境,学习积极性高涨,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此外,采用分组讨论续编故事,表演对话,使得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续编的故事各不相同,有黄莺唱歌,小白兔送南瓜,小狐狸送帽子等,而且训练面广,人人都有机会得以提高。

四、课外作业,提高兴趣:

语文课外作业要有层次性,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改变作业的命令性、强制性,让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有收获。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该考虑的形式的多样性。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要为学生设计各种不同形式的作业,还要帮助学生课外识字,课外阅读,获取更多的课外知识。吕叔湘先生曾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那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可以上网浏览书籍,可以利用电子读物饱览群书。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为课外阅读开辟一片新天地,使学生读得轻松,读得方便。

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和自主学习,为其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也不断地在思考。

反思之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方法,确实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多越好。一节课应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适时、适度,以便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更高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反思之二:开发学习资源,深入实施探究。

现在传统的纸质书本教学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同学们纷纷把眼光投向了因特网,计算机网络运用于教学领域,是电化教学变革的历史性飞跃。因特网是知识的汪洋大海,在网上搜寻、检索知识变得十分有效和容易,每一个上网的学生都可以方便的进入这一知识的海洋,随时获得各种各样最新的信息和数据,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都能为自己的学习服务。这样就向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全面实施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所以接下来,在语文教学中,还要把这一点发扬光大:积极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深入探究的环境。

反思之三:拓展课堂领域,全面实施探究。

多媒体技术具有两面性,它可以被用来进行机械重复操作练习,让学生背上沉重的负担;也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成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发展创新精神的有利武器,关键看我们用怎样的教育观念去运用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实现语文学科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而不依赖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不放弃其它手段,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学习语文知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找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点,摸索出新的学习方法,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且是实实在在有用的服务,这样才能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第二篇:让信息技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让信息技术推进小学语文教学

甘肃省永昌县第二小学

余兴龙

【内容摘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前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击破”语文教学的难点,“驱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构建课堂与生活的链接。因此,在全面推进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实验教学的有效整合中,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整合新世纪,人类社会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就我国的教育而言,课程整合走进了课程研究的中心视野。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正在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必将引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使得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更为生动、形象、直观;帮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随着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互相整合,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浩瀚而又绚丽的前景。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的相互作用实际上促发了教学环境的变化,不仅使得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还使得学习者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同时也使得课程的内容及其提供的方式发生了转变。

一、利用信息技术上小学语文课的优势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于一体,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教师在课堂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更加直观地将想要展现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秋天的雨》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课文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的串连在一起,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从文字上理解秋天的景物美、色彩美、动态美是比较单调、片面的。于是,在教学伊始,我先利用课文的全文动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轻柔扇动的杏叶,空中飞舞的枫叶,五彩缤纷的菊花,活泼可爱的动物,款款走来的小朋友„„生动的画面将学生带进如梦如幻的境界,再配上优美的抒情音乐和文字,怎不使他们沉醉其中?有了这些形象、直观的感受,学生体验到了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神奇变化,接下来的学习自然而然变得轻松而愉悦。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以下优点:1.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扩大微观、缩小宏观,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3.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节省课时,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视听教育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其智能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极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的学、看、听真正达到完美结合。正因为如此,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具有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积极效果,信息技术教学以它独有的特性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二)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

1、创设“情境”。语文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语文教学创设各种“情境”,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带来了探究性教学的发展空间,教师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平台和互联网的有效应用,可以有效而迅速地进行相关情境链接,这样,“情境教学”就更加有效,进一步开阔视野和进行探究共享。恰当地创设一种和谐、充满趣味和逼真的课堂教学情境,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主建构有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时,获得情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秦始皇陵兵马俑》时,鉴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缺乏,感受不了兵马俑的浩瀚壮阔,规模宏大。因此,上课伊始,先让学生自我预习,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但由于学生对于空洞的文字缺乏真实感,只有视觉上的冲击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兵马俑的气势浩大。因此,上课的导入,我将引入一段关于秦兵马俑的介绍视频,运用昂扬的背景音乐,逼真的画面,历史资料的补充,让学生在一阵阵的惊叹声中看到这些享誉世界的历史珍贵文物。使学生在导入的过程当中就能够了解的文章的中心思想——“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样的“情境”不仅让学生们在一场视觉盛宴上对课文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且更能够激发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

2、解“疑”释“难”。在很多的阅读性文章中,不时会遇到很多难以用言语就能够阐述清楚的情景。因此有效的运用多媒体直观的展现给学生,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以此突破学生学习理解上的难点。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对于文章中“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一年级的小朋友仍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因此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之间的关系成了本节课的难点之处。所以在课件的设计中,以动画的方式,让一只小鸡在洁白的雪地上跑过去,当小鸡消失之后,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一长排脚印。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还能够引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老师问“同学们,这是谁留下的脚印呀?”在同学对此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动画上将缓缓飘落下来一片竹叶,刚好落在小鸡的脚印之中,然后将小鸡的脚印跟竹叶相比,同学在对比之中将一目了然。之后将用同样动画的方式讲解“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解决了教学的难点更使课堂显得活泼生动。又如在《一枚金币》一课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一般会在开课时让孩子质疑,孩子们质疑的内容也大多是根据阅读课文后的第一印象。孩子们会问“这一枚金币怎么了?”“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课题叫做《一枚金币》?”“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文里父亲怎么就知道前面两个金币不是儿子自己挣来的?”„„仅仅是每个孩子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都可以占据课堂非常长的时间了,更不要说老师还要想办法把这样的问题记录下来,并且分类了。如果放弃一些孩子的回答,一方面会打击孩子质疑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老师也有可能错过很精彩的回答。所以老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前就收集、分类孩子们的质疑(老师可以利用预习作业,也可以利用BBS之类的网络平台),在开课之时只是利用很短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确定本课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到每个孩子的质疑情况,也可以方便全班交流,老师还可以适时的对质疑的方法给予指导。信息技术与质疑教学的整合将让老师在课堂内对学生的回答更快的进行分析和指导,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将有更系统的记录和更快捷方便的与同学共同学习。

3、促进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明确提到: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是符合这一教学目标的,是符合学生以后的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就是将现代化的教学硬件、软件与科学方法和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使不同个体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从而产生新的教学效果,以达到课堂中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口口相传,并且有些教师本身普通话水平欠缺,因此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将弥补传统教学所带来的弊端。比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中,文中提到小兴安岭是巨大的宝库,当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小兴安岭的特产是我们的学生所很少见到的,但是通过动画的补充,学生一下就可以理解到课文中提到的各种各样的特产是什么样的,以及它们的珍贵之处。相比较与老师的讲解和文字资料的呆板,动画一下就可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知,让课文中的一个个词语跳跃到了学生的面前,让书本走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动画辅助教学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它既有图像的刺激,还有声音的刺激,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感官越多,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就越牢固。

《课标》还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并能从中感知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警句。背诵优秀诗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的阶段目标。因此,我们要大胆地放开思路,指导学生边识字边阅读,让他们学以致用。以往我们所提到的阅读大部分都是文本阅读,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超文本阅读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习之中。它可以运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给予人们直观、立体的感受,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速读、略读水平的发展。如:我在教学名人故事这一单元时,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作业,让他们上网收集和“名人故事”有关的故事,并且开展了读书展示活动,让同学们互相交换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丰富和扩展了自己的阅读量和词汇积累。只有将课内、阅读相结合,文本、超文本相结合才能真正领略读书的乐趣,从而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朗读是锻炼语文感悟力的金钥匙。教材中很多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有声语言、文字、音乐、图像有机结合的感性材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和谐的音乐、生动活泼的画面,把学生带到美妙的艺境中去。如教学《雷雨》时,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播放带有电闪雷鸣的声音,并适时配乐朗读示范,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背景音乐和抑扬顿挫的朗读中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课文体现的美妙的境界里。在生效的渲染声中,每位学生都读出了自己对文章的感悟。从而迅速而准确地感悟出文章的精要所在。

4、利于拓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只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更应向学生展示课本以外的知识,开放语文课堂教学,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观察,去思考,去创造。让学生养成动脑、动手、动口的良好习性。也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例

如在教学《周庄水韵》时,我将让学生提前搜集和周庄有关的视频、资料。也让学生提前对周庄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有更多的情感体验。在文章的教学中侧重对课文的朗读,让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很多学生被文章优美的自然风景所陶醉。之后,通过课件对搜集的一些自然风光的展示,让学生自由探究周庄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再在多媒体上展示我们周边的环境,通过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地区可以跟周庄相媲美。又由多媒体展现我们周边环境的变化,听过意境的渲染,倡导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适应当前小学新课改的需要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单靠在课堂上获得的有限知识已不能满足小学生们求知的欲望,运用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结合成为交互、快速、多媒介的综合教学系统是一种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和变革。从微观上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和教学目的、任务的达成是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实现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议程上来。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再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本身就是教学方法的革命性进步,将会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引发教学观念与形式的更新,并且通过其引发的教学模式的改变, 达到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再认识,从而促进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更新。信息技术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体迅速运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成为促进教育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 要充分认识信息教学的特点,利用其功能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其特点,信息技术教学也符合当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形成了新型的教育关系, 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 能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关系,使以往封闭式教育变为开放式教育,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这也符合当前小学新课改的要求。现代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以单纯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设计教学为主,从讲授者变为启发帮助者,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要求学生从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我学习、自我发现。

二、如何使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促使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更广泛的使用信息技术。但要使信息技术发挥最佳教学效果,必须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运作中的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的使用信息技术,使其在教学中

发挥重要作用。面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克服——

(一)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积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才是正确的定位。基于此,课件设计者不应盲目的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造成内容繁多从而忽略掉主体。这样的课件虽然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但仅仅是短暂的眼部刺激。实习期间,在上四年级一册语文《秦兵马俑》时,由于是公开课,我把课件做的很花哨。既有流光溢彩的图片,还有精彩的影像。虽较好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却完全令学生沉浸在这种图像以及影像中,忘记了本课的重点。包括我自己都有点被这样的课件给带偏了。所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着眼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为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状态,应当化繁为简。帮助小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只是辅助形式,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因为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还因怎样做、怎样学取决于教师。因此,如何用好多媒体关键在教师。要避免被课件所左右,忽视其他教学手段的作用,忽视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很明显的,我们作为任课老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动态及状况。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有些教师,以为信息技术是万能的,忽略掉了其他一些能较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使得整堂课形式单一,小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最怕的就是教学手段单一,这样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只保留了很短的时间就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应坚持以学生地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坚持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结合和灵活运用,以求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意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准备上课的时间不足,课件往往都是从网上直接下载。生搬硬套,导致课件固化,缺乏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曾经有一次,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就随便在网上找了一个课件,自己也没有很用心的去看这个课件,导致上课的时候像流水账一样跟着课件走,也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反馈。整节课下来我自己也觉得累。后来,课间的时候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这节课,你上的好快哦,我们什么都没听懂,你可不可以再重新上一遍。”对此,我很惭愧。所以,我们在准备课件的时候即使准备时间不足也要对课件加以修改。在上课的过程中,用其他的手段来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的与之交流并及时的修改课件,让这些交流的结果体现在课件上。要始终坚持,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不要让多媒体称为课堂的主宰。我们不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应当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教授。

三、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几点思考

(一)教师不能流于形式,要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课堂教学必须从教学的目标和技术的特点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保证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有选择地适时采用,讲求必要性、适度性、实效性,不能追求形式,为了整合而整合。

(二)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不能喧宾夺主

信息技术虽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但它终归只是一种提高语文能力的辅助性教学手段,只是为学科课程服务。多媒体信息宜精不宜多,不能因为在教学中应用了各种信息技术而抹杀了语文教学的特点,而且,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让多媒体信息凌驾于语文学科之上,不能喧宾夺主。还应该恰当把握使用信息技术的时机,找到关键的使用切入点。使用恰当,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简言之,就是要把信息技术真正有效的应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使二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三)扩充教师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不断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手段,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培养提升综合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来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其设备软件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全面贯彻和落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也就是把信息技术渗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包括与课程各要素(课程目标、课

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与学习活动方式等)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整个整合过程中除了学科间知识整合、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外,还包括各种教育技术之间的整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必须在多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习得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基础上,从学生本位出发,运用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包括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和优化,形成适合于实际情况的整合教学。最后,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方法,推进小学语文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促进和实现学生、教师和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三维一体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余胜泉、吴娟

上海教育出版社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顾明远

《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及对策》李湘莲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弊端及其对策》朱敬鹏

第三篇: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江西省信丰县第二小学罗岚

摘要: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小学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丰富小学语文课堂创造了契机。在国家对教育硬件投入日益加大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强大的工具辅助开展小学语文教育,已在很多地方成为了现实。信息技术拥有传统教育媒介无法比似的诸多优点,必将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信息技术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种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促进

一、信息技术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师的职业技能化。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和工具,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时代对教师职业素质的基础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并主动运用这一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其次,信息技术能有效巩固和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知识的获取渠道,以多媒体等形式呈现的海量知识可以多方位刺激人的认知感官,使学习者更容易将新的知识接收并消化。互联网强大的交互性以

及方便的检索能力,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宝库。利用网络,教师可以足不出户,随时依据自己的专业和爱好检索所需的知识,达到实时更新和完善知识的目的。

(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果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多媒体信息技术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表现形式于一体,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教师在课堂中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更加直观地将想要展现的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教师如果首先通过计算机和投影向学生展示杨梅的诱人图片及视频资料,可以马上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要了解、探究杨梅树、杨梅果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2.突破教学难点,锻炼学生思维

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有限,所以对有些较为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在教授相关的重难点时,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将静止的语文课本变“活”,借助多媒体,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要讲授给学生的知识全面展现出来,既可以化抽象为具体,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效率,又可以化繁为简,促进思维由模糊快速变得清晰。从而达到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和目的。

3.扩大阅读范围,增进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的范围不应只限制在课堂和课本内,引导学生在每一篇课文的学习以外进行相关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字积累,开阔视野,巩固语文写作的根基。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搜索查找到海量的文章和信息,为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对课文以外的相关的文章进行赏析阅读,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而且能够拓展知识积累,巩固语文功底。

4.增强探索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具备了大批量搜索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计算机这种学习工具,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使学生通过探索问题进而发现问题,再想办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品质,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加主动并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可行性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加大,学校里面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在信息技术硬件配置、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使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于教学成为现实。一是随着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很多学校都建起了电教室,配置了相关多媒体设备,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的硬件条件已趋于成熟;二是很多教师通过学习,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提供了人员准备;三是校园网络的建设,资源的共享,使教师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更加便捷,解决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应中的资源“颈瓶”问题。

(二)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扬长避短,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固然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也不能完全替代其他常规媒体,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所以教师应根据自身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让多种媒体有机配合起来,共同为教学服务;二是要注意兴利除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信息网络也是如此,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时,应由教师联合家长做必要的引导,以免学生接触不良的信息受到这把“双刃剑”的负面影响;三是要注意不能弱化教师的作用,教学媒体只是一种工具,能否使教学取得好的成果,关键还是在教师,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在教学中富有情趣的讲解,以及师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感染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教学媒体不能替代的;四是要注意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处理好提高课堂教学的内容、进度和学生消化知识能力间的关系。信息技术能够大容量地展现知识,但是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知识量的庞大,要留给学生思考、探究和交流的时间,要提高教学的效果,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切忌造成贪多而嚼不烂;五是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但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多媒体形式展现的信息感兴趣并容易接受。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兼顾到这部分学生。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种策略

(一)利用信息网络的共享性扩充教师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不断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手段,扩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培养提升综合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来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网络的可检索性全面把握教材,充分有效备课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方便的信息获取平台,在教学开始前就从整体上把握和分析教材。在理解和读懂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查阅与教材有关的资料,掌握教材中包含的知识体系、设计意图等等,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分布情况,确定号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制作出新授课程的课件和学习型网页,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专题资料放在其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备课目标应侧重于实效。教师的备课的目标应体现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发挥,同时还应体现出学科特点和教师特色,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教师的提高;二是备课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做备课设计。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点、已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三是备课的内容要结合实际。备课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要因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而不同。尤其应注意利用网络扩大备课信息来源,多扩充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的信息。

(三)利用信息网络的多媒体和交互性特点活跃课堂气氛,优化学习环境。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造出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应更新观念,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与课外学习环境,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应调整自身角色。将自己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在课堂教学中要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往,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动态,平等地对待学生和尊重学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同见解要充分尊重,对有创意的解答要肯定赞赏,鼓励学生质疑求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外利用信息网络和学生保持交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四)利用信息网络中知识和信息的广泛性鼓励学生括大阅读,提升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以外,应不断地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拓展阅读,一方面提高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加知识积累。同时,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空间、微博等,鼓励学生经常在网络上练笔和发表文章,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表现欲,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兴趣。

综上所述,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为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知识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让我们运用好这一有力工具,努力促进语文教学改革,不断丰富语文课堂,把小学语文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现代信息技术

一、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有效运用的核心理念

观念是行劝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会直接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师展开的,将学生视为从属的课堂参与者、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整个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如果依旧以教师为中心,那么,教学只能是从传统教学的满堂人灌变为现代教学的满堂电灌,只是披上了现代化教学的外衣,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这样的教学势必是失败的。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只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师生共同参与与探究的平台,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一)素材选择要贴近学生学情,提高本身实效 在制作课件或收集信息时,要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要从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选择最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素材,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这样才能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学情,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思考的独立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否则只是按教师的主观意愿来选择素材,就会脱离学生这个中心,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与动力,不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运用时要处理好突发事件,促进课堂生成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有着不同于成人的思考方式,即使在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并不能预料到课堂所发生的情况,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只是机械地照搬预案,同样会脱离学生这个中心,不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因此,要实现对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不要将学生的思路强行拉到预定的教学方案中来,而是要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对预设的学案进行合理调整,当堂创作,真正做到张弛有度,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灵活掌握下围绕着学生有效展开,使得课堂处于不断的动态生成之中,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这样的课堂才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自主发展与自我展现的舞台。

二、适当放慢教学节奏,在师生、生生之间展开互动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解脱出来,可以让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展开思考与探究。但许多教师片面追求大容量,教学节奏加快,学生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独立思考与探究,这也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有深入地思考与思维,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自主交流与互动探究,才能让教学成为学生的学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放慢教学的步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当学生存在不同见解时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实现师生的共同参与与互动探究,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让学生由学会到学会,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与思维,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要能够从学生的眼神与表情中读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知半解,还是完全不懂,还是彻底明白。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来调整教学节奏,学生明白的地方一代而过,而不懂的地方则要重点讲解,这样才能在全体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容量与密度的增大,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为教学服务 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深奥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展开主动探究,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到乐学,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广大教师也正是看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而狂热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无论是新知的讲授还是旧知的复习或是优质课的准备,清一色的现代信息技术,没有现代信息技术就无法上课,甚至是不用现代信息技术而采用传统教学手段的教学与优质课与新课改没有任何联系。这是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将传统教学手段推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对立面。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真的是势如水火,只能两者选其一的关系吗?教学手段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就在于运用,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只有独具匠心的运用,才能使之成为推动学生认知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都是平等的,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缺点,如果只是盲目地排斥与肯定,并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只有理性认识,科学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比翼双飞”,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的强大联盟,才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活力与魅力的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四、结语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这是新课改下小学教学的必然趋势与重要方面,是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步伐,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探索,这样才能摸索出一条有效运用的途径,探索出全新的教学模式,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之成为展现学生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最佳平台,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乐趣。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二、三(1)、四、六年级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特做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

2、学困生情况分析(含学困生名单、现状和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开学的第一周内完成。)

任教年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现有差生情况如下: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

针对本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平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质量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Word2000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00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

2、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

3、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

4、掌握文章段落的复制、移动及删除;

5、掌握文章的查找和替换

6、掌握文字的字型、字体、字号及颜色设置等修饰的基本方法;

7、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能作相应的调整

8、学会对文章段落的对齐、缩进等操作;掌握行距和字距的调整

9、了解图片工具栏的组件和使用方法;学会插入剪贴画、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图文混排的方法

10、学会用打印预览查看文章编排效果;掌握纸张大小的设定、页边距的设置方法

11、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12、掌握插入剪贴画、图片文件

13、浏览幻灯片、放映幻灯片

二、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化意识。

三、质量目标:

期末成绩争取学区A级。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学期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析和技能训练要求。

初步了解Word2000窗口结构及其功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2000的方法;初步了解文件保存方法,掌握智能拼音输入文字;学会输入单字和词组;学会切换输入法状态,学会打开文档;学会用光标移动的方法修改文章,了解PowerPoint2000;学会启动PowerPoint2000、选择版式的方法;掌握在幻灯片上文字输入、格式设置。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绘图工具箱掌握画线的工具,让学生能运用画线工具作简单的图形;学会选择及改变线宽。初步学会用椭圆、矩形、圆角矩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运用画图工具作简单的规则的图形。

四、改进教学的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贯彻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工作,认真学好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认重点、难点,坚持做到教学有计划,课课有准备,堂堂都上好。加强学生操作训练,改革课堂教学,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着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内与课外合理安排,辅导点拨,做好防差工作。加强直观和实际操作,加强学生能力培养,让学生动手动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提优: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以赛促教。

补差:加强辅导。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目标:

本学期教研工作着重研究在新课程标准框架内用好原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与积极主动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新课标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促进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计划:

1、加强理论学习,发展多向思维,用创新思想指导教学工作。

2、课堂教学中明确目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辅助教学。

3、及时做好经验总结,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撰写教学论文,写好心得体

4、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使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情境,以电脑为意义建构的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学科整合”及探索式教学法,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探索等环节,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培养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运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作用不断加强,它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成了人们必备的生活素质,得到了国家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而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深入小学,如何进行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也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难题。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结合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学习,谈谈自己进行课堂教学的一些见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好的情境导入能够最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从实际需要出发,教师可根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年级教学画图中有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图形进行缩放、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操作,我精心准备了一个教学课件和几幅图片:哪吒和风火轮、乾坤圈以及哪吒闹海等图片,通过看动画片等揭示课题内容:让我们跟着哪吒一起“动作”,一起“闹海”;而在四年级“在幻灯片中插入影片和声音”教学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组介绍本校面貌的电子幻灯片,图文并茂,配上解说,展示的又是大家熟悉的内容,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然后再教给他们插入影片和声音的方法。这一片段设计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到自由上机都被老师吸引着,对一些操作技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不小的求知欲。或许对于整堂课而言,这不是重点却会花上学生不少时间,但我觉得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课堂的活跃性,激发学习动力,并能使教与学双方都感到愉快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设计精彩的交流和合作,能够起到理清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和增进友谊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其以后学习工作会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常常不同,各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要指导学生养成阅读教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所有的知识点逐一讲解,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做简单的讲授后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会、去掌握;有些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以“任务”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浏览教学光盘、上网查询等方式自主去探究,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到“建立个人博客”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首先仔细阅读课文,搞清楚什么是博客、注册博客的方法是怎样的、如何发表日志等。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

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上述内容,为“建立个人博客”的实际操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其他很多教学内容中,都可以多次采取这样的自学学习方式。

以实践操作为主,教师讲授为辅。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基础工具课程,课程实施应突出实践,以学生操作为主,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为适应信息社会打下必要的基础。作为以学习技能为主信息技术课程,应坚持精讲多练。教师把新知识、难点、操作要点作为主要内容讲,把课堂的多数时间尽量留给学生操作,学生在操作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在操作中提的问题比在讲理论中多得多。教师最好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主要操作步骤、要领,学生才会很快掌握,然后个别辅导答疑。操作中作好辅导;课堂应多设计练习内容,保证学生课堂上机操作时间。课的内容以操作为主,因此就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小组协作的活动方式进行教学,设置好相应的教学任务,突出体现重难点。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看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以更科学更有有效的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游戏入门,学习指法。

 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 例如对于最基础的学习内容——学习指法。这个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枯燥的,如果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利用课余时间安装《金山打字》软件。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就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

二、绘画教学,激发兴趣

 比如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刚刚接触电脑,对电脑有很大的新鲜感和兴趣。正因为他们对于键盘上的字母认识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先从画图开始教学,毕竟小学生对于画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通过绘画,学生在不断练习中,不仅知道了各个工具的简单使用,同时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鼠标的单击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我并不要求学生将图画画得有多漂亮,只要他们能够去画,我都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是经过一

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绘画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 教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能够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在下次的教学中改正。只有不断地反思,才有不断地进步。半个学期以来,我觉得今后自己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努力。 1.由于条件的限制,学校不能做到一人一机,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我应该控制好课堂纪律,分配好每个学生的操作练习时间。比如四年级的人数比较多,我就应该合理安排好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

 2.学生对游戏存在着太大的兴趣,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时,我应该努力控制学生玩游戏的时间和游戏的类型。

 3.自己还必须加强该方面知识的学习。如电脑的维修知识等,发现电脑有毛病得及时修理„„

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今后的教学需要我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学困生帮教总结

总结本学期学困生的帮教工作的经验教训,回想起自己的工作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消除学困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现在总结分析如下:

在班上有不少的学困生,学习成绩上不去,在学习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奈,痛苦。是不是说这些学生一定就是头脑不行,天生比别人笨呢,我觉得不完全是这样,事实上,有不少的学习学困生,他们的反应是相当快的,只是学习总是上不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也有心理上的问题。不少学生在学习中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就会形成烦闷、恐惧和自卑等消极的心理,再加上家长、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不正确态度,使他们长期处在不良的学习氛围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过低的、错误的自我评价,误认为自己不是块学习的料子,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或畏惧,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越学成绩越糟,越学越没劲头,形成心理上的“失败定势”。学生一旦受到“失败定势”的影响,就会丧失自信心,缺乏意志力,失去学习的动力,更无法振作起来,迎头赶上。

如何防止和有效地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呢?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首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和水平上的差异,对学习后进的学生不能一味地埋怨、讽刺、挖苦,甚至歧视,而应耐心地予以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并尽可能地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教学中应注意进行分层教学,如在课堂提问和课外作业中,布置一些适合他们能力和水平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挑选一些学习任务,使他们在学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同时,还应鼓

励同学们互帮互学,采取“结对子”等方式,让学习先进的学生帮助他们,形成团结友爱、蒸蒸日上的学习风气,营造一种轻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智力测验等方式,启发诱导学困生找出最初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次失败,分析其疑点和问题的症结,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推翻原始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找到“失败定势”的形成原因,重新认识自我。

认知的改变仅仅是开始,长期的心理定势一时很难改变,还必须通过行为的矫正,进行强化训练。教师每次分配给学困生学习任务时,都要有意识地指导他们进行自我暗示:以前我认为自己笨,是错误的,现在已经证明我不笨了,只要认真去做,肯定会完成任务的。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乐意接受新的学习任务,不断消除“失败定势”的影响,树立起信心,从而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自我意识教育、人际适应教育、抗挫折心理教育以及青春期心理教育等。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力图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科学性、重要性,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以分题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某一方面的深入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形成对心理问题的正确认识,自我调适心理的某些定势。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了解学生的内心深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和把握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背景和表现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正确指导学生的行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影响学生学习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心理上的失败定势则是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而又非常重要的因素。有效地防止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失败定势,是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下载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息技术“刷新”小学语文教学(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苏仕杰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学习心得 这几天,我有幸参加了由永实实验学校举办的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并观摩了周源老师的案例课《小松鼠找花生》和王玉合主任的案例课《苏州......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心得体会

    语文信息技术运用心得体会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五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摘 要: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文化环境,能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红叶电教杯”成都市第十二届优秀现代教学技术成果评选活动获奖作品 摘要: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增强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_5(5篇)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得到广泛应用,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成果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成果 通过此次2018国培学习,结合我日常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成果: 一、开拓思维,激发灵感。让信息技术手段......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优化语文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小学语文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 第一章 小语教材中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特点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