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实验中学 孙肖肖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字里行间里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之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作者情感的流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他的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到他心脏的跳动声,感受到他热血的沸腾,如此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真的让人感到震撼!
公开课上完之后,我的心情是沉重的,觉得自己离一个真正教师的差距还很大,尤其是经过各位有经验老师的点评,带给我不少启发,也留给我很多关于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同时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了“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让这些画面直接感染学生。学生在听中体会到了歌词中表现的悲凉、愤恨、眷恋、思念之情。从他们的眼神可以看出,这些画面已经撞击到学生的心灵,心中便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我觉得这种方法很直观,能直接地让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这就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那种眷念乡土的深情。
我是通过读、品、悟、写四个环节来设计本节课的,评课中,各位老师对我的设计思路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通过反思,我也找到了问题所在:
首先在读的环节上,我应当将学生推到演员的位置上,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然后让学生从中来体会思想感情,但是我没有处理好这个环节,主要问题在:
1、缺少有针对性的朗读。缺读一:充满激情的语言和个别重要词语。我为了让学生领会作者对他家乡这片土地炽痛的热爱之情,只让学生匆匆默读课文后做到整体感知,没让学生找出能体现这种情感依据的句子多去读,没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这种情感。缺读二:描写家乡美景的语句。肤浅的感知后,我却急匆匆的把学生带到作者描写家乡美景的语段上,虽然让学生借助读理解了作者家乡的这片土地的美丽、丰饶。可我让学生缺少必了要性的朗读,同时在内容的分析、挖掘上也肤浅,应该让学生在细读中去品味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缺读三:作者发出誓言的语句。在展示“九一八”图片后,学生虽然明白了,理解了,有的学生甚至被图片感染了,失声痛哭了,可是我却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没能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反复读,去让学生在读中仔细体会、品味作者发出誓言时的情感,虽有读,也只是水过地皮湿。
其次在悟的环节上,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这节课虽然绝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从效果看,我认为还远远不够。课堂中我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多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去,多给他们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应让他们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可我却拘泥于形式,把学生的天性给扼杀了,没能针对学生的表现多用鼓励性语言,没能在学生回答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怎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
通过这堂公开课,让我深深的感觉到,在课堂上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缺少必要性的朗读,应该认识到研读是多么重要,在读中哪怕只解决一个问题,也是他们的思想与文本碰撞出来的火花,也比我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好。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决改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缺点,给学生上好每节课。同时,真心希望能够得到各位领导和老师的指导,让我这只“井底之蛙”早日跳出井口。
第二篇: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是作者借回忆自己的故乡的景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要收复故土的愿望。那些形式都只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已。我顿悟只要能感受了作者的喷薄情感,难道不是一种获得么?语文非得解析文章,咀嚼词句才行么?“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解法吧!于是,我以“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文动情、以情感文”为目标设计了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以伟人爱国名言导入爱国主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的镜头。
3、播放《松花江上》歌曲。
低沉悲壮的歌声,触目凄惨的画面,使学生处于一种悲愤的情感状态,为理解文章中国破家亡之痛做好了铺垫。
最后,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配乐朗读做一堂课的结尾,再次把情感推向高潮。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课文的诠释和补充。
一堂课下来,感受颇深。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课堂工作都是在分析分析再分析,不把一篇文章说出个所以然来好象亏欠了学生似的。其实,学生也有他独立的感悟能力,我们只要创设合适的氛围,帮助学生感悟就可以了。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的阅读更是如此。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用文字去打动心灵,少一点传输,多一点共鸣,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会更喜欢,也更有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吧。
课后,很多学生在日记里写到了听这堂课的感受。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今天学了《土地的誓言》,我一直很激动。开始的时候,看老师放的那些日本军队在东北烧杀的场面,我气愤极了,听着“九一八,九一八”的歌声,我几乎要流下眼泪„„我大声地朗读着‘土地,我的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一个字都如炽热的火在燃烧,我感觉到了热血在沸腾„„”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并没有我原来预想中的感觉乏味,感觉难懂。反而是充满了热情,或许他们并不完全理解文本中的很多生涩的语句,但是他们依旧能从中读出作者炽热的情感。
《木兰诗》教学反思
《木兰诗》是一首乐府民歌。为了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进入情境,感受木兰的形象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把课堂活动分成三个版块──我能读准、我能读好、我能读懂。意图从三个层次出发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读准字音、知道词语释义,其次是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最后是读懂木兰的形象,提高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种层次分明的教学设计在帮助学生认识这节课我们需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能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并最终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总之,诗歌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以“读”为本,熟读成诵的训练,但这些在这堂课上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我没有让学生沉浸在诗歌的氛围中,彻底领会木兰这一爱国女英雄的形象。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教学中,我采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同时,我还注重文言文拓展训练,因为课堂学习毕竟阅读的范围小,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言文的拓展训练《指鹿为马》、,《哀溺》等阅读练习,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浓墨大笔,抒写饱满的生命激情;以诗载情,使整个散文呈现出雄奇的诗意美;想象奇伟,意境雄浑。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在组织教学中,我的设计思路是: 1、了解腰鼓,看腰鼓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3、多元化理解文本主旨。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 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安塞腰鼓》是一篇闪现关人文之光的文章。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块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2、注重问题设计: 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 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这样的问题是主干性的。还有初读课文之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的安塞腰鼓”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在学生看完精彩的腰鼓表演后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我看见„„我听见„„我感受到„„”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进一步的感知。3、注重朗读: 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比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比赛读,或小型集体读,形式各样,单读雄深、酣畅,余味无穷;双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宛转低回,听者陶醉之际,戛然而止;集体朗读气势磅礴,抑扬顿挫,响彻耳鼓,这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
我也清楚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1、这节课不足的是教师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有待于挖掘和拓宽;学生在某些环节表现不够到位。2、教师的板书设计较凌乱,书写不够规范。3、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进。
《珍珠鸟》教学反思
《珍珠鸟》是根据作家冯骥才的散文改编的,描写了“我”为一种怕人的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使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说明“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课文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从以下四点入手设计和组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初读后似乎没有什么不懂,但作品借助语言、结构、手法等形式因素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却是极为复杂和微妙的,不易被读者真正把握到。阅读,就是要了解文章由形式到内容的真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开各种表面形态看到它们的精神实质,其方法便是“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这几种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赏,在欣赏中进行评价,会使阅读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斑羚飞渡》教学反思
本堂课设计思路是: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合作探究五个问题,从而使学生从斑羚飞渡中得到启示,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的品质,观察人性亮点的失落,理解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斑羚飞渡》一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换取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课堂教学中,只要抓住这根主线,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动物身上体现出的闪光点,作者将这个故事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是把动物的行为提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非常新颖和动人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作品的主旨,作为人类的一员,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这一教学设计,就是抓住了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达到学习本文的目的。在合作探究的问题设计上,重点让学生理解斑羚飞渡的现实意义和给人类的启示,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将课本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从而使他们得到情感上的升华。然后再让学生找出一些自然界的类似的感人事例或言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然界生物生存的依据及规律。问题4的设计,将动物与人类对照起来,找出可贵的精神品质,也是对学生一次人性化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人性的亮点和生命光彩应该是什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应该和动物和谐相处,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本课设计,更重要一点就是让学生便于理解:人与动物矛盾冲突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在原始部落时代,人们追杀猎物是为了生存,而时代发慌到今天,人们再肆意捕杀猎物,只能是为了金钱,为了欲望。动物的凶残,只是为了繁衍生存,这正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大的差异。“斑羚飞渡”的壮举正是这一矛盾的有力体现。这篇课文结构简单,学生便于理解,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淡化了结构分析,也淡化了作者写作思路上的分析。本设计,也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对一篇课文,只要让学生理解课文中心,抓住某一点,对课文中某一点有所感悟和启发,就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在设计中,让学生最后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斑羚飞渡的看法,首先这是贯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写”这个字上来,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听说读写。其实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读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动笔,使学生有感而发,便于提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其次,通过写看法,也是提高学生情感认识能力,让学生充分认识斑羚的精神所在,作者写作的意图,对学生无疑是一次思想教育。
从教学效果去看,学生能充分把握文章的主旨,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有的学生写出很精彩的启示:有的学生提出了斑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人类更应该和谐相处;有的的学生引申到人类的战争是一种自相残杀的行为,应该消灭人类的战争;有的学生认为,人类应该更加珍爱与我们相处的动物,我们应保护好动物生存的环境,这样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总之,这堂课的设计,既体现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操,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华南虎》教学反思
文章运用以虎写人的象征手法,讲述了诗人在特殊时代中的一段真实的感受,字里行间表达了一种真挚而强烈的情感,那便是在身心倍受束缚的困境之中,追求自由,勇于抗争,保持高傲不羁的个性情怀。为了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感受这种情感,体验文学的内涵。在教学设计上紧紧抓住华南虎的遭遇及面对厄运保持本色个性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对华南虎有一个深刻而鲜明的印象,为了达到预设初想,运用图片的对比反差和抓住关键词句的理解以及有感情的朗读等方式来感悟体会,在这种层层递进,由表象的画面到内在的感受之后,使孩子们达到情感的共鸣。
课后反思解读我的语文观通过施教《华南虎》这篇文章,我在深深的思忖一个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上每一堂课的时候,我们将运用怎样的教育理念,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实实在在的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既不能上成说教式的政治课,又不能上成单是知识传授的训练课。原先,在上课的理念上曾遵循16个字,也是平日上课与听课的心得之悟,我觉得一堂课语文课应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沉思默默,情意融融。”当上完这节课后我又有了新的感想给它充加了八个字,那便是“妙语连连,感受深深”我想这30个字将成为我今后施教的座右铭,也会让这样的语文教学观落实到今后的语文课堂之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变得更加兴味盎然、丰富多彩,充满文学的气息。多解剖自我,多汲取他人之长,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相信我身边的众多青年教师们也深有同感。在这里,我想提一个倡导,那便是:年轻的我们不惜汗水与泪水,愿用辛勤和不懈编织追求与梦想。那就让我们脚踏实地的在这条教之路上精心探索吧!正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坚信付出在路的尽头那便是一个新的起点!
《马》教学反思
魏书生老师的一句话对我的启发很大:“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如果读书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中学生,或者是世界、人类的大师和巨匠,那麽这样的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良好的兴趣领会、认同作者的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采用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教学容量;帮助学生走进作者、理解作者、感悟生活;并采用激发兴趣法来激活学习思维、启迪学生智慧。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创设情景,组织教学,把学生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这篇课文可以拓宽学习领域,开展“保护野生动物”的跨学科学习,这节课我要领学生到微机室去上,运用微机对关于 “马”的成语、俗语、谚语搜集和整理,语文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上网,进行资料的搜索。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并进行适当点拨。采用了激发兴趣、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小组讨论法及反馈
《狼》的教学反思
文言文的教学尤其要重视“因材施教”。我这里所说的“材”,不是只教学对象(学生),而是指教材,即文章本身,《狼》一文情节曲折动人,对这类叙事性特别强的文言文本,我们不能因为“基础”的需要,而一味的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情节吸引人的优势,赋以情节性,生动性,趣味性,正如新教材要求的“要让学生动起来”。但同样的,如果不是这么一篇情节生动的“狼”的文章,而是其他的以情感感人、或者是以事晓人的文章,我们也让学生一样频繁的、热闹的动起来,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一切都得从文本出发,新教材的课文对我们教师来说同样是陌生的。我们应该在学生之前先认识文本,和学生一起亲近文本,课后反思自己的文本的认识。
文言文的教学也好,其他教学也好,我们都要鼓励学生的个性阅读和独特体验。作品的主旨应由读者在阅读鉴赏中自行发现,自主建构。我启发学生从狼的角度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诸如“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让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的建构文本意义,交流自己对文本的认识,自然而然的进入了故事发展的情景当中。
适当的运用了一些教学机智,如学生在扮演两狼对白时,在表演狼一命呜呼的时候发出了声音,我就当堂评价好。要让学生动起来,必须做到民主、宽松的气氛。
第三篇:《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 对沦亡国土强烈的思念之情,是一篇难得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佳作。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的经历和体验,教学中应努力唤起其内心的情感,进入文本情景进行学习。我利用网络搜集了一些日军侵华图片和故土昔日美景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战争的罪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本节课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太拘谨了,完全放不开,课堂气氛非常沉闷,我分析有以下原因:第一,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还没有养成,预习工作不到位,对课文内容掌握不够熟练,再加上没有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所以课堂赶不上趟,没有自己的思维。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调度不够,课堂只关注了教学任务和进度,缺少对学生个体的指导和帮助。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教学中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第一,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更多地去关注学生,通过学生的反应,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让任何学生被“边缘化”。第二,对学生的课前结构化预习的指导应更具体,细化到由预习内容到方法步骤再到预习检测,每一步都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篇: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1
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还有萧红、萧军、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和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集体的姿态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思维和群体意识,给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开辟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杭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呈现出了苍凉悲壮的时代风格和强悍粗犷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他们还怀着淡淡的忧愁和哀伤回忆起那片魂牵梦绕的破碎家园,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进而对民族的命运和人生的遭际展开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因此怀乡的主题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不太可能有牧歌式的悠然和童话般的静谧。东北的长白山和黑土地,是作为国仇家恨的历史见证而存在的,它必然要承载起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土地的誓言》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韵味的怀乡作品,它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以全部的热情和思索吟唱的一曲大地之歌。
在中国现代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端木蕻良这样,将土地看成自己的命脉和根基。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宣称的那样:“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东北本来就是满族的发源和聚居之地,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端木对于养育了祖辈的土地,始终怀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感和宗教意识。在他看来,“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因此,我们阅读端木的小说或散文,常常感觉似乎直接触摸到了雄浑而广裹的东北大地,在聆听着昂扬而悲恰的呐喊,感受着每一个地之子心灵忧伤的悸动,因而往往能够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作家一起来到他生长的地方,回首那些悲喜交织的“关于土地的故事”。
在端木的笔下,故土的山水风光都以诗化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如数家珍地描绘着著名的兴安岭上“摇曳着银光的白桦”“性情刚烈的落叶松”“通体漆黑的棒棒鸡”和令人垂涎的山珍之首“飞龙肉”①。那里还有他念兹在兹的万里草原,“草原上野花随着星辰转换,室女座当令的时候,粉蒸玉琢的大朵的山芍药到处开;天琴星当令的时候,野婴粟花开了;狮子座当令的时候,金针花开了”②。我们还看见了冰雪初融的早春开河的盛况,“郁闷的河水,迸出砰然的碎响,像烧红的滚动着的玻璃熔液似的,翻花向前地滚去”。湿润的春风一下子把什么都招呼了出来,“初生的柳叶儿像刚剥开的豆瓣似的挂在梢枝上”,在墙头岩缝上窜出的草芽“娇嫩的像刚洗过澡的少女皮肤似的”。韭菜冒嘴了,小白菜分瓣了,“给春风爆干了的树枝,有时发出干裂的声音倒落下来,冰化成的涧水渐渐地从悬崖上流下来,冻裂的土崖子坍塌了,盘错的老树根子在半空电悬着。风从东方传来,树枝向西方摇晃,银色春天的声音在空中袅袅的互相磕碰”。在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旷野上,有着细嫩腰肢和温柔笑脸的金枝姐在愉快认真地摘着野菜。好一幅典型的东北初春图!不过,在这样让人醉然的景致中,作家也没有忘了加上了一句:“田里到处都是人,土匪不能活动了,这时我们怕给绑票绑去的阴影,在我母亲的眼前消散开去。”③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味深长,沉重的忧虑就随之迅速地弥漫开来,提醒着每一个阅读者,这是一片丰饶美丽然而饱经忧患的土地。
端木蕻良是一个强调文学创作要有“宽度、深度和强度”④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但有着对故土永恒的赞颂和眷恋,他还以土地为重要参照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充分展示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的社会状况和民风民俗的变动。在他的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中,他描写了关东大草原上的首富丁家二百年的兴衰史,并借以概括了自清朝中叶以来东北土地被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丁家的祖先不择手段地疯狂掠夺了大量的土地,自己的财富也迅速地膨胀,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但日俄战争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东北的渗透和扩张,丁家日渐势微,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直至陷于破产的境地。比这个故事本身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端木的笔下,无论是占有土地的富户,还是辛苦耕耘的农民,几乎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以土地为根基的生存态度和生命意识。他们所有的爱与恨、喜与悲、开拓与挣扎、幸福与失意都与这片土地密切相关。这里既是他们降生之地,也是他们埋骨之所。无论他们在何处漂泊,他们的血脉与精神都留在了这里,并且最终要回归到这里,与花草山川、寒冰冬雪融为一体。这种“落叶归根”的观念,其实正是端木自己的土地意识的折射。
早在南开中学期间,端木就发表了论文《力的文学宣言》,倡导“力的文学”,其中就包括“土地的力”。在他的观念中,这种“力”是美的张扬,是健全人性和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反映。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他在作品中对故乡纤细而精致的怀念,另一方面他又憧憬着用泪水洗去强加给故乡的“一切的污秽和屈辱”,大声疾呼“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对于端木作品中的“两副笔墨”,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粗、重、大”和“轻、细、小”两种迥异的创作风格,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来源于端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一方面,“大草原的空旷与寂寞、母亲的郁恺、走向没落的士大夫的大家族生活”熏陶了他“细腻与善感的本性”和“彻骨的忧郁”;另一方面,父辈传下来的“莽原子民的奔放、骠悍”又赋予了他堂
吉诃德式的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梦⑤。很长时间以来,东北由于地理的偏远和气候的寒冷,形成了豪放粗野的.民风。同是东北作家的萧军就曾说过,“我家乡那地方,民风是很闭塞、骠悍的。一般并不崇尚读书。当军官或‘红胡子’(土匪别称)是一般怀有野心的青年所向往的理想。”在几乎所有的东北作家的笔下,我们都能看见那些有着顽强求生意志和冒险精神的“土匪”,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被迫铤而走险,但依旧与土地保持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特殊的群体,作家们对他们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不过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以他们为主力的抗日联军成为了捍卫故土、保护家园最坚定、最无畏的力量,也就自然成为了作家们笔下肯定和赞扬的对象。在端木的小说《遥远的风砂》中的“煤黑子”,从烧杀抢掠的土匪变成了抗日的战士,成为了作家讴歌的力与美的化身。此外,在《科尔沁旗草原》中,端木还塑造了一个满身野性的女子水水,也可以作为这种狂放之美的另一种象征。这些不屈服于命运和自然、富于抗争和活力的健全生命,为我们理解东北的人物和文化提供了别样的参照。
端木曾经自称“性格的本质上有一种繁华的热情”,自己与故乡人民双重的奴隶地位“形成一种心灵的重压和性情的奔流”⑥。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表白的那样,“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他热爱那里参天的白桦和金黄的豆粒,他怀念那里高远的夜空和清亮的空气。这片土地养育了端木蕻良,他也永远属于这片土地,关于故乡的点滴记忆,也必然会横亘他的生命。即使在远离家园的异乡,相信在他的梦中,依旧会有萦绕不去的东北土壤的芳香。
【注释】
①端木蕻良:《在内兴安岭原好森林里》,见《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②端木蕻良:《在草原上》,文载同①。
③端木蕻良:《早春》,文载同①。
④端木蕻良:《文学的宽度、深度和强度》,文载同①。
⑤陈悦:《瑰伟的英雄梦幻与潜抑的生命低语─—端木蕻良小说世勇的精神透视》,见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⑥端木蕻良:《我的创作态度》,文载同①。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2
抓住要点,迅速切入。整体把握课文时从题目入手猜读文章,带着精选的问题去激情读文章,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情感。问题设置精当,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进入状态快,参与热情高。视频运用、语句赏析、分角色朗读,都直接服务于对作者情感的更深入理解。授课中,一条情感主线贯穿始终,抓住主要问题,不枝枝节节、牵牵绊绊,这是在整体设计上的成功之处。
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与人生经历的局限,导致学生难以深入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设计中,我预设了学生理解课文有难度的句子——“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涌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然后精心制作课件,将岩浆喷涌的场景以音画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能够迅速进入作者的写作情境中,可以很形象的体会到作者炽烈的情感。为了学生更深刻的感悟到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休戚相关这一真理,在学习课文时通过大屏幕展示相关图片,请学生倾听歌曲《松花江上》,带起了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其能更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达到了读者与作者的深入交流。我想这也是设计上的成功之处——多媒体的运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无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之嫌。
另外一点成功之处是能以教师自身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在授课中,我注意以自己充满深情的朗读和激情的讲解把学生带入了那个不太遥远但学生并不熟悉的年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但面面俱到难深入。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看,品味语言这一目标的完成度就不是很高。根据初一学生的理解水平我设 计了由 老师示范到小组合作的方式,但对于精彩段落的品评还是有流于形式。尤其是对文中描写段落的分析实在是浮光掠影。
下课的铃声响起,却是我反思的开始。我清醒的意识到教学这门艺术太深奥,我还在门外站立。跨越这道门槛是我一生的追求,决不敢马虎对待。
范例七教学这一课,我是很有顾虑的,课文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处理不好,将很沉闷,生气全无。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让文本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我用多媒体设计了四个环节,以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为纲,从培养学的基本能力入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这几个环节都有亮点,而且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如剥竹笋般达到教学的目标。第一环节,《松花江上》的旋律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引起共鸣。歌词内容简单明了,能让学生尽快感知内容。给学生一种学习这一课原来并不难的感觉。然后,用一组组图片直观的显示东北的丰饶美丽,再用百姓流亡的图片形成视觉反差。让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第二环节这是顺势而来,学生能发现,有发现。说的自然就很实在,对文本的把握就很准确。对联的展示就是一个亮点。学生兴趣大大提高。第三个环节则是趁热打铁,重视了读,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我要回家”的呐喊,成为这个环节的亮点。第四个环节,写誓言,在前面环节的铺排下就不在是空喊空号,而成为一种需求,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亮点,也是高潮。课后,学生意犹未尽,有个学生还把自己对课文的感知和自己的誓言写成了一副对联,给我看时,满脸都是没能有机会展示的遗憾。还有的学生说,我手都举酸了,老师都没叫我,是的,学生大面积的参与课堂,这是多媒体的参与激活了课堂,也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与思维。让学生能听,能看,能想,能说,能写。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3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近乎散文诗的文章,文中充溢的是众多的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写于特定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激荡着浓厚的爱国激情。我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设定为教学的重点。
这节课为了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我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并且出示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老百姓的图片,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悲凉的音乐声中,所有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我听见有学生小声的说“小日本鬼子真坏,真不是个东西!”。通过这画面、音乐,把学生们朴素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后,就能顺利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聆听作者的心声。我想我最初设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是让我没有预计到的是,这首歌比较长,占用了许多时间,如果我利用课前的时间就开始播放,也许就好些。趁学生还沉浸在悲愤的情感之中,我马上导入课文,走近作者,并播放了课文的录音,并且向学生提出要求:
1、注意听准字音。
2、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划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听读课文。
感情饱满的朗读使听者无不动情。教室一片沉寂,学生都沉浸在朗读所营造的氛围中。就在此时,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听读后的感受,或从中体会到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问题一提出有许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我知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心里暗暗高兴。有学生说:“本文作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答“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答“抒发了失去家园的悲愤之情”,有答“抒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对这些回答我都给予了一一肯定。如此看来,学生已经走入文本,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深情朗读。希望学生能在读中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遗憾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并不如意,多数同学朗读时语调平平,缺乏感情,需要重读的地方也没读出重音来。虽然我也适时进行了朗读评析指导,但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其实学生朗读能力差的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在平时自习或课堂上我也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可长进并不明显。我常在思考,我们的朗读教学要么就是齐读,要么个人读,顶多来个范读,方法简单,形式单调,不能不让人生厌。也许根据课文特点,来个分角色朗读、男女对读、接力朗读、挑战赛朗读等方法,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将是我今后应更多关注的地方。
由于学生的朗读并不到位,我想也许是因为学生对文章理解不深造成的,所以我让学生先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本文的主旨后再去品读赏析。再次要求学生深情地朗读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句子和词语,还要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提示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这个环节我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结果我发现只有部分小组在很认真的完成,有不少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进去,倒把合作学习当成了学习之余的休息,这让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难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以后要注意这种形式的运用。我想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用大事小事都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4
一、引入情境,营造气氛,感悟时情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写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来!我愿付出一切!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不难理解,因为他们运用身边的资源,已经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而课堂气氛很融洽,也很浓厚。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本单元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这个特殊要求,为此我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三、面临的问题及纠正措施
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没有问题,好像什么问题都会……
面对这样的尴尬,我思考了许多,分析了产生这样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担心问问题会被同学看不起,没有问问题的意识。
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让要让学生产生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
2、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5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无不蕴涵着奔腾的感情激流,无不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大都是不平则鸣,是情动而辞发,作家往往是在情感冲动下进行创作的,他们给笔下的情景、人物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因此,让学生去品味像《土地的誓言》这样的好文章,就得朗读,就得读出感情;要读出感情,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必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只有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学生才能进入朗读的状态。因此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以读为主线展开全文,采用小组内互读、指名读、点评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是,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恨,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所以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还比较肤浅。对部分句子的理解还不深刻,需要加强体会。
当然,在整节课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欠缺。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总有缺陷,也许只有缺陷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我觉得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下前进.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6
借着韩老师的课题组和刘**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平台,我有幸于3月29日在泉子头中学执教《土地的誓言》一课,收获满满!
这一节课上下来之后,我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界定。听了其他专家同仁的评课以及给我的建议之后,我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几个地方我认为处理得还不错。
一是成功的情境引入和视频播放既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家园”由“美丽丰饶”到“满目疮痍”的转变,渲染了氛围,强化了情感。
二是课堂的开放性、灵动性。教师的课堂引导,师生的追问、激励对学生而言是很有效的,因此学生的质疑才没有落空,才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品读。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畅达自然地发挥。教学设计也避免了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只是牢牢抓住学生的重点疑问以点带面,逐步解惑,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三是教学设计的即时生成性。一线教师都明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和因素都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因此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要像绘画一样既为自己的“教”更为学生的“学”“留白”,以便可以适时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我的这一节课就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及时调整,淡化了预设,注重了生成。如以我的泛读代替了录音泛读,虽然我的嗓音不如录音醇厚,语气、语调、节奏的处理也不如录音完美,但那种现场感和身边人的激情是无法比拟的。再如板书设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课前标题质疑的有选择罗列,二是三个解惑学习板块的成果展示,体现了学生问与学生答的统一,完全是学生的“原生态作品”。尽管不如原来设计的简明形象,但却是最真实的课堂。
课堂的遗憾在于我的课堂机智和临时应变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在:复习检查部分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调整教学方案。我本以为学生已学过这篇课文,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的朗读方面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可学生的表现却让我大吃一惊,我以ppt打出本课易错易混的9个词语,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逐一认读,但没想到,有6个词语学生都读错了。出于语文老师的习惯,我对这些问题一一纠正,并要求学生强化巩固,结果这一板块费时过多。韩勃老师在评课时建议我将这一板块灵活处理为在指导朗读时随文学词,以便为后边主体部分的展开节约时间。我觉得很合理,这样既能关注到基础知识的指导强化,也能弥补借班上课备学生不足的缺憾。
课堂机智的不足还表现在教学评价上。课堂上我有意识地注意了评价的多样性,比如让学生互相评价,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但若是学生的评价无效的话,教师还可以机智地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再评价,再引导。不要怕费时或伤学生自尊,因为这也是课堂交流的重要部分,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智慧的火花就是在这样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产生的。
叶澜教授说:“只要是真实的课就会有缺憾。”刘艳老师也告诉我,不要怕批评。我知道了,真实与不完美才是课堂的存在意义!
下课铃声的响起,却是我反思的开始。我清醒地意识到教学这门艺术太深奥,我还在门外站立。跨越这道门槛是我一生的追求,决不敢马虎对待。我思,故我在!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7
一、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整节课贯穿着一个“读”字,而且对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积累了知识,训练了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与本文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学生,既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感知。
3、“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简捷灵活实用的特点,给人而目一新之感。按照理解──积累──发现──创造这一步骤设计的四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
4、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5、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人民生活情况,其丰富的图版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的实现了爱国教育的情感目标。
6、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二、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课堂上学生虽然读的很多,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同时教学思路和框架的设计有些机械、呆板,影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的产生。
3、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4、教态过于随便,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应注意避免,这也是年轻教师不够严谨的表现之一。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8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感情,我在“引语”和结束语上是这样处理的。
“引语”,讲述“九·一八”事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边讲解边让学生看,而且我的语言是充满激情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无形中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激起学生心中充满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同时,我顺带又讲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的罪恶行径,这样更让学生在情感上激动不已,为文章的学习蓄好了势。
“结束语”,我又让学生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听中体会到了歌词中表现的悲凉、愤恨、眷恋、思念之情。学生在听完了歌曲后还对歌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特别上了解分析了“反复”这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如“流浪!流浪!”、“哪年,哪月”、“爹娘啊,爹娘啊”。结束语让学生听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是对学习的本文内容加深理解、加深印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生本教学的理念强调要“教少学多”,学生能够做的事情老师是绝对不能包办代替的。所以针对上述情况来分析,“引语”这个教学环节我还是做“多”了。其实我在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种种罪恶行为,了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如果这样处理了,让学生自己来讲,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讲述的内容一定是大于我所讲述的,是比较全面而丰富的。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9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整节课贯穿着一个“读”字,而且对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积累了知识,训练了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与本文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学生,既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感知。
3、“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简捷灵活实用的特点,给人而目一新之感。按照理解——积累——发现——创造这一步骤设计的四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
4: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5、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人民生活情况,其丰富的图版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的实现了爱国教育的情感目标。
6、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课堂上学生虽然读的很多,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同时教学思路和框架的设计有些机械、呆板,影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的产生。
3、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10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两年前初读时它就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让人震撼!
我急于想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这种感情,于是按照参考书上的建议,我把朗读当作主要的教学手段。第一节上课时,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学生散读、抽读等各种形式。几遍读下来,半节课过去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仍然停留在思乡之情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节课下来,我教给了学生什么,仅仅是朗读吗?即便是学生读出了感情,那也是我灌输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到的。
这时我又重新反思学校的“读、议、讲、练”模式,我是否真正把这种模式的精神吃透了?
因为初四的新课已上完,突然用初一的学生特别不放心,所以这种畏惧使我不敢放手,导致了第一节课的失败,好在我及时地作了补救,我让学生写出了上课的体会,以及对课文还存有的疑问之处。
纸条收上来一看,我不禁汗颜,我简直是扼杀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我整理了四页出来,有很多问题特别有深度,比如他们问:为什么以《土地的誓言》为题目,为什么不叫《誓言》,为什么不叫《故乡的誓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要用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他们又问:“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她”,为什么离开了,思念家乡为什么又不回去呢?他们还问,“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是什么意思?“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是什么意思?“草原的儿子”又指谁?“欢笑”怎会被“埋葬”?感情怎么会“泛滥”……
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撞击着我的心灵。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备课之初,校长让我多学学魏书生,让我敢于放手。其实就是让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我却一意孤行,走了许多弯路。
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研读,解决了哪怕是一个问题,那也是他们的思想与文本强烈碰撞出来的灿烂的火花,也比我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好。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堂课的设计,我想语文教学应该有学生对于教材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见解。
“读、议、讲、练”模式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学生不应仅仅是观众,也应走上“舞台”当“演员”。主体性的诠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感动“学生”这个“上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只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学到方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组织领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致力于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深入学习、认真反思的机会,我将沿着“读、议、讲、练”这条路子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深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七里中学的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11
《土地的誓言》一课从最初刚接到讲课任务到中间两次试讲到最终的能手送课活动结束,我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畏难到逐渐明晰以至最终释然上台的过程。说实话,这篇课文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都没能像这一次如此透彻地深入钻研,每每到这儿都犯愁,文章中的家园之痛,流亡之苦,学生没有体验,文章语言的激越,内涵的深厚对七年级学生而言都难于把握。所以,如何上出效果来,如何达到课标、教材对教学的要求,着实让人犯难。校长的指导、大家献计献策,自己的深入,使这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一节课的得失并不重要,关键是从这一节课的实践教学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指导以后的教学。
结合得失谈所悟:
1.实践证明,我们的六步教学法(即语文课内阅读课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就像李镇西老师的板块教学一样,较易把握。因此,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践行。但要注意,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课堂的现场随机调整(拓展的前调)或删减,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关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是文本特点、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学情。而课堂教学中“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环节中要解决突破的便是重难点。我们采用主问题牵引的方式,设计一两个主问题,通过老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交流。这里的交流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学生交流结合的文本力求少而精,分析得透而细,教师机智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力避多而泛,思维肤浅。二是体现浓厚的语文味。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不管是情感品味、人物分析,写法表达,修辞语气等等必须从语言入手,将这些丰富的语文知识融入其中,以《土地的誓言》为例,对第一段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的理解赏析品味,结合的语文知识有很多:形容词语、描写的表达方式、排比比喻的修辞运用、短句的运用……,因此,学生在交流中教师如若仅仅点拨到景物叠加表现东北原野美丽丰饶,表达赞美怀念之情,远远不够。我觉得,语文学科的特点应先是工具性,然后是人文性。如若在课堂上将赏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交流中教师能灵活应对,相机引导,并且引导得体到位,顺利地突破重、难点,备课中的深挖教材便是最重要的了。
3.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策略的巧妙运用有两点收获:
①设计预习卡片(自读提示),狠抓课前投入,遵循“避免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零起点进入”原则。
②字词教学的扎实。a将音、形、义的学习放在具体语境中 b词语的理解采用换词分析法
不要过多地抱怨教材的编排不当,文本的选择欠妥,从深挖教材起步,开动脑筋优化教学过程,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思维灵动的主体探究式课堂。
第五篇: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1
端木蕻良是东北流亡作家群的重要成员。这个创作群体包括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除了端木外,还有萧红、萧军、舒群、骆宾基、罗烽、白朗和李辉英等人。他们以集体的姿态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表现出了独特的群体思维和群体意识,给文坛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他们开辟了抗日文学的先河,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把作家的情感与东北的茂草和高粱交织在一起,将日寇的暴行、人民的屈辱和铁蹄下的杭争真实而具体地展示了出来,呈现出了苍凉悲壮的时代风格和强悍粗犷的艺术特色。除此之外,他们还怀着淡淡的忧愁和哀伤回忆起那片魂牵梦绕的破碎家园,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故乡山水和民众深切真挚的眷恋,并进而对民族的命运和人生的遭际展开了深入的内省和反思。因此怀乡的主题在东北作家群的笔下,不太可能有牧歌式的悠然和童话般的静谧。东北的长白山和黑土地,是作为国仇家恨的历史见证而存在的,它必然要承载起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土地的誓言》正是这样一个有着独特韵味的怀乡作品,它是远离故土的游子以全部的热情和思索吟唱的一曲大地之歌。
在中国现代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端木蕻良这样,将土地看成自己的命脉和根基。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宣称的那样:“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是土地的族系,我不能离开她。”东北本来就是满族的发源和聚居之地,作为一个满族作家,端木对于养育了祖辈的土地,始终怀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感和宗教意识。在他看来,“我活着好像是专门为了写出土地的历史而来的”。因此,我们阅读端木的小说或散文,常常感觉似乎直接触摸到了雄浑而广裹的东北大地,在聆听着昂扬而悲恰的呐喊,感受着每一个地之子心灵忧伤的悸动,因而往往能够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与作家一起来到他生长的地方,回首那些悲喜交织的“关于土地的故事”。
在端木的笔下,故土的山水风光都以诗化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如数家珍地描绘着著名的兴安岭上“摇曳着银光的白桦”“性情刚烈的落叶松”“通体漆黑的棒棒鸡”和令人垂涎的山珍之首“飞龙肉”①。那里还有他念兹在兹的万里草原,“草原上野花随着星辰转换,室女座当令的时候,粉蒸玉琢的大朵的山芍药到处开;天琴星当令的时候,野婴粟花开了;狮子座当令的时候,金针花开了”②。我们还看见了冰雪初融的早春开河的盛况,“郁闷的河水,迸出砰然的碎响,像烧红的滚动着的玻璃熔液似的,翻花向前地滚去”。湿润的春风一下子把什么都招呼了出来,“初生的柳叶儿像刚剥开的豆瓣似的挂在梢枝上”,在墙头岩缝上窜出的草芽“娇嫩的像刚洗过澡的少女皮肤似的”。韭菜冒嘴了,小白菜分瓣了,“给春风爆干了的树枝,有时发出干裂的声音倒落下来,冰化成的涧水渐渐地从悬崖上流下来,冻裂的土崖子坍塌了,盘错的老树根子在半空电悬着。风从东方传来,树枝向西方摇晃,银色春天的声音在空中袅袅的互相磕碰”。在洋溢着原始生命力的旷野上,有着细嫩腰肢和温柔笑脸的金枝姐在愉快认真地摘着野菜。好一幅典型的东北初春图!不过,在这样让人醉然的景致中,作家也没有忘了加上了一句:“田里到处都是人,土匪不能活动了,这时我们怕给绑票绑去的阴影,在我母亲的眼前消散开去。”③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意味深长,沉重的忧虑就随之迅速地弥漫开来,提醒着每一个阅读者,这是一片丰饶美丽然而饱经忧患的土地。
端木蕻良是一个强调文学创作要有“宽度、深度和强度”④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不但有着对故土永恒的赞颂和眷恋,他还以土地为重要参照物,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充分展示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的社会状况和民风民俗的变动。在他的代表作《科尔沁旗草原》中,他描写了关东大草原上的首富丁家二百年的兴衰史,并借以概括了自清朝中叶以来东北土地被开发和利用的情况。丁家的祖先不择手段地疯狂掠夺了大量的土地,自己的财富也迅速地膨胀,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但日俄战争之后,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东北的渗透和扩张,丁家日渐势微,失去了自己的土地,直至陷于破产的境地。比这个故事本身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端木的笔下,无论是占有土地的富户,还是辛苦耕耘的农民,几乎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以土地为根基的生存态度和生命意识。他们所有的爱与恨、喜与悲、开拓与挣扎、幸福与失意都与这片土地密切相关。这里既是他们降生之地,也是他们埋骨之所。无论他们在何处漂泊,他们的血脉与精神都留在了这里,并且最终要回归到这里,与花草山川、寒冰冬雪融为一体。这种“落叶归根”的观念,其实正是端木自己的土地意识的折射。
早在南开中学期间,端木就发表了论文《力的文学宣言》,倡导“力的文学”,其中就包括“土地的力”。在他的观念中,这种“力”是美的张扬,是健全人性和顽强生命力的真实反映。所以一方面我们看到他在作品中对故乡纤细而精致的怀念,另一方面他又憧憬着用泪水洗去强加给故乡的“一切的污秽和屈辱”,大声疾呼“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对于端木作品中的“两副笔墨”,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粗、重、大”和“轻、细、小”两种迥异的创作风格,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话题。这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来源于端木特殊的家庭背景:一方面,“大草原的空旷与寂寞、母亲的郁恺、走向没落的士大夫的大家族生活”熏陶了他“细腻与善感的本性”和“彻骨的忧郁”;另一方面,父辈传下来的“莽原子民的奔放、骠悍”又赋予了他堂
吉诃德式的拯救天下苍生的英雄梦⑤。很长时间以来,东北由于地理的偏远和气候的寒冷,形成了豪放粗野的民风。同是东北作家的萧军就曾说过,“我家乡那地方,民风是很闭塞、骠悍的。一般并不崇尚读书。当军官或‘红胡子’(土匪别称)是一般怀有野心的青年所向往的理想。”在几乎所有的东北作家的笔下,我们都能看见那些有着顽强求生意志和冒险精神的“土匪”,他们因为生活的压力被迫铤而走险,但依旧与土地保持着无法分割的联系。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特殊的群体,作家们对他们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不过在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以他们为主力的抗日联军成为了捍卫故土、保护家园最坚定、最无畏的力量,也就自然成为了作家们笔下肯定和赞扬的对象。在端木的小说《遥远的风砂》中的“煤黑子”,从烧杀抢掠的土匪变成了抗日的战士,成为了作家讴歌的力与美的化身。此外,在《科尔沁旗草原》中,端木还塑造了一个满身野性的女子水水,也可以作为这种狂放之美的另一种象征。这些不屈服于命运和自然、富于抗争和活力的健全生命,为我们理解东北的人物和文化提供了别样的参照。
端木曾经自称“性格的本质上有一种繁华的热情”,自己与故乡人民双重的奴隶地位“形成一种心灵的重压和性情的奔流”⑥。正如他在《土地的誓言》中表白的那样,“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他热爱那里参天的白桦和金黄的豆粒,他怀念那里高远的夜空和清亮的空气。这片土地养育了端木蕻良,他也永远属于这片土地,关于故乡的点滴记忆,也必然会横亘他的生命。即使在远离家园的异乡,相信在他的梦中,依旧会有萦绕不去的东北土壤的芳香。
【注释】
①端木蕻良:《在内兴安岭原好森林里》,见《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②端木蕻良:《在草原上》,文载同①。
③端木蕻良:《早春》,文载同①。
④端木蕻良:《文学的宽度、深度和强度》,文载同①。
⑤陈悦:《瑰伟的英雄梦幻与潜抑的生命低语─—端木蕻良小说世勇的精神透视》,见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⑥端木蕻良:《我的创作态度》,文载同①。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2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近乎散文诗的文章,文中充溢的是众多的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写于特定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激荡着浓厚的爱国激情。我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设定为教学的重点。
这节课为了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我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并且出示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老百姓的图片,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悲凉的音乐声中,所有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我听见有学生小声的说“小日本鬼子真坏,真不是个东西!”。通过这画面、音乐,把学生们朴素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后,就能顺利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聆听作者的心声。我想我最初设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是让我没有预计到的是,这首歌比较长,占用了许多时间,如果我利用课前的时间就开始播放,也许就好些。趁学生还沉浸在悲愤的情感之中,我马上导入课文,走近作者,并播放了课文的录音,并且向学生提出要求:
1、注意听准字音。
2、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划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听读课文。
感情饱满的朗读使听者无不动情。教室一片沉寂,学生都沉浸在朗读所营造的氛围中。就在此时,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听读后的感受,或从中体会到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问题一提出有许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我知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心里暗暗高兴。有学生说:“本文作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答“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答“抒发了失去家园的悲愤之情”,有答“抒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对这些回答我都给予了一一肯定。如此看来,学生已经走入文本,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深情朗读。希望学生能在读中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遗憾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并不如意,多数同学朗读时语调平平,缺乏感情,需要重读的地方也没读出重音来。虽然我也适时进行了朗读评析指导,但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其实学生朗读能力差的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在平时自习或课堂上我也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可长进并不明显。我常在思考,我们的朗读教学要么就是齐读,要么个人读,顶多来个范读,方法简单,形式单调,不能不让人生厌。也许根据课文特点,来个分角色朗读、男女对读、接力朗读、挑战赛朗读等方法,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将是我今后应更多关注的地方。
由于学生的朗读并不到位,我想也许是因为学生对文章理解不深造成的,所以我让学生先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本文的主旨后再去品读赏析。再次要求学生深情地朗读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句子和词语,还要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提示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这个环节我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结果我发现只有部分小组在很认真的完成,有不少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进去,倒把合作学习当成了学习之余的休息,这让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难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以后要注意这种形式的运用。我想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用大事小事都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3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整节课贯穿着一个“读”字,而且对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积累了知识,训练了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与本文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学生,既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感知。
3、“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简捷灵活实用的特点,给人而目一新之感。按照理解——积累——发现——创造这一步骤设计的四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
4: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5、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人民生活情况,其丰富的图版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的实现了爱国教育的情感目标。
6、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课堂上学生虽然读的很多,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同时教学思路和框架的设计有些机械、呆板,影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的产生。
3、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4
一、引入情境,营造气氛,感悟时情
《土地的誓言》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在1941年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十周年而抒写的。当时,“九·一八”事变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还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而作者作为其中的一员,再也难以遏制心中强烈的思乡之情,不由地向着黑土地,发下了自己的誓言:我要回来!我愿付出一切!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不难理解,因为他们运用身边的资源,已经了解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因而课堂气氛很融洽,也很浓厚。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我根据本单元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这个总的教学要求,以及这篇课文要求的有感情朗读,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品味精彩短语,学会使用呼告、对比、排比等修辞方法这个特殊要求,为此我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三、面临的问题及纠正措施
在课堂上,学生似乎没有问题,好像什么问题都会……
面对这样的尴尬,我思考了许多,分析了产生这样局面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担心问问题会被同学看不起,没有问问题的意识。
我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就是让要让学生产生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
1、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
2、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5
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篇文章,是因为两年前初读时它就深深打动了我。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全文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作者这种情绪的表露并不流于空泛,他把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情感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仿佛使人谛听得到心脏的跳动,感受得到热血的沸腾。这样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让人震撼!
我急于想让学生领会作者的这种感情,于是按照参考书上的建议,我把朗读当作主要的教学手段。第一节上课时,我采用了教师范读、学生散读、抽读等各种形式。几遍读下来,半节课过去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仍然停留在思乡之情上,他们根本没有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一节课下来,我教给了学生什么,仅仅是朗读吗?即便是学生读出了感情,那也是我灌输给他们的,而不是他们自己领悟到的。
这时我又重新反思学校的“读、议、讲、练”模式,我是否真正把这种模式的精神吃透了?
因为初四的新课已上完,突然用初一的学生特别不放心,所以这种畏惧使我不敢放手,导致了第一节课的失败,好在我及时地作了补救,我让学生写出了上课的体会,以及对课文还存有的疑问之处。
纸条收上来一看,我不禁汗颜,我简直是扼杀了学生的能力。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我整理了四页出来,有很多问题特别有深度,比如他们问:为什么以《土地的誓言》为题目,为什么不叫《誓言》,为什么不叫《故乡的誓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要用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他们又问:“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她”,为什么离开了,思念家乡为什么又不回去呢?他们还问,“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是什么意思?“红熟的浆液”,“燃烧的洪流”是什么意思?“草原的儿子”又指谁?“欢笑”怎会被“埋葬”?感情怎么会“泛滥”……
这许许多多的问题撞击着我的心灵。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备课之初,校长让我多学学魏书生,让我敢于放手。其实就是让我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我却一意孤行,走了许多弯路。
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在课堂上能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研读,解决了哪怕是一个问题,那也是他们的思想与文本强烈碰撞出来的灿烂的火花,也比我来牵着他们的鼻子走要好。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堂课的设计,我想语文教学应该有学生对于教材的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见解。
“读、议、讲、练”模式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学生不应仅仅是观众,也应走上“舞台”当“演员”。主体性的诠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
教语文归根结底必须让学生爱学语文,会学语文。其最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教和学的矛盾,感动“学生”这个“上帝”,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效,只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学到方法,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教师在组织领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致力于传授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掘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深入学习、认真反思的机会,我将沿着“读、议、讲、练”这条路子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深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为七里中学的语文教学增光添彩。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6
借着韩老师的课题组和刘**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平台,我有幸于3月29日在泉子头中学执教《土地的誓言》一课,收获满满!
这一节课上下来之后,我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界定。听了其他专家同仁的评课以及给我的建议之后,我也对自己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几个地方我认为处理得还不错。
一是成功的情境引入和视频播放既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家园”由“美丽丰饶”到“满目疮痍”的转变,渲染了氛围,强化了情感。
二是课堂的开放性、灵动性。教师的课堂引导,师生的追问、激励对学生而言是很有效的,因此学生的质疑才没有落空,才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品读。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畅达自然地发挥。教学设计也避免了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只是牢牢抓住学生的重点疑问以点带面,逐步解惑,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三是教学设计的即时生成性。一线教师都明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情况和因素都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因此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要像绘画一样既为自己的“教”更为学生的“学”“留白”,以便可以适时调整策略,满足新的情境和学生新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我的这一节课就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及时调整,淡化了预设,注重了生成。如以我的泛读代替了录音泛读,虽然我的嗓音不如录音醇厚,语气、语调、节奏的处理也不如录音完美,但那种现场感和身边人的激情是无法比拟的。再如板书设计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学生课前标题质疑的有选择罗列,二是三个解惑学习板块的成果展示,体现了学生问与学生答的统一,完全是学生的“原生态作品”。尽管不如原来设计的简明形象,但却是最真实的课堂。
课堂的遗憾在于我的课堂机智和临时应变能力不足!
具体表现在:复习检查部分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调整调整教学方案。我本以为学生已学过这篇课文,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的朗读方面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可学生的表现却让我大吃一惊,我以ppt打出本课易错易混的9个词语,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逐一认读,但没想到,有6个词语学生都读错了。出于语文老师的习惯,我对这些问题一一纠正,并要求学生强化巩固,结果这一板块费时过多。韩勃老师在评课时建议我将这一板块灵活处理为在指导朗读时随文学词,以便为后边主体部分的展开节约时间。我觉得很合理,这样既能关注到基础知识的指导强化,也能弥补借班上课备学生不足的缺憾。
课堂机智的不足还表现在教学评价上。课堂上我有意识地注意了评价的多样性,比如让学生互相评价,这种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但若是学生的评价无效的话,教师还可以机智地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再评价,再引导。不要怕费时或伤学生自尊,因为这也是课堂交流的重要部分,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智慧的火花就是在这样你来我往的交流中产生的。
叶澜教授说:“只要是真实的课就会有缺憾。”刘艳老师也告诉我,不要怕批评。我知道了,真实与不完美才是课堂的存在意义!
下课铃声的响起,却是我反思的开始。我清醒地意识到教学这门艺术太深奥,我还在门外站立。跨越这道门槛是我一生的追求,决不敢马虎对待。我思,故我在!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7
一、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
1、整节课贯穿着一个“读”字,而且对读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了课文,积累了知识,训练了思维。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的精神。与本文直接对话,而非越俎代庖,以教师的个人阅读经验影响学生,既教给学生如何阅读,又让学生进行了初步感知。
3、“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简捷灵活实用的特点,给人而目一新之感。按照理解──积累──发现──创造这一步骤设计的四个板块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做到了由浅入深。
4、教学设计避免面面俱到,处处分析,无微不至,而致使课文支离破碎。相反,牢牢抓住重点环节以点带面,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突出前半部分的探究思考,使教学思路清晰可感,起到管窥全豹的效果。
5、运用多媒体手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后的人民生活情况,其丰富的图版文字资料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留下了深刻的感性认识,事半功倍的实现了爱国教育的情感目标。
6、注重学生阅读、写作、思维想象能力的多重培养,锻炼了积极创造与合理想象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及时反馈了教学效果。
二、本课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
1、课堂的深度挖掘、细致品味仍未足够,虽然学生朗读课文及回答问题不乏闪光之处,但教师本人的“精讲”功力仍须深化提高。
2、课堂上学生虽然读的很多,但他们并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同时教学思路和框架的设计有些机械、呆板,影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的产生。
3、教师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点评学生答题还可更加简练而富于变化。
4、教态过于随便,不必要的肢体动作应注意避免,这也是年轻教师不够严谨的表现之一。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8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感情,我在“引语”和结束语上是这样处理的。
“引语”,讲述“九·一八”事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边讲解边让学生看,而且我的语言是充满激情的。这样的处理方式无形中已经在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学生,激起学生心中充满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同时,我顺带又讲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的罪恶行径,这样更让学生在情感上激动不已,为文章的学习蓄好了势。
“结束语”,我又让学生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学生在听中体会到了歌词中表现的悲凉、愤恨、眷恋、思念之情。学生在听完了歌曲后还对歌词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特别上了解分析了“反复”这中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如“流浪!流浪!”、“哪年,哪月”、“爹娘啊,爹娘啊”。结束语让学生听歌曲《松花江上》,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进行简单的分析,是对学习的本文内容加深理解、加深印象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生本教学的理念强调要“教少学多”,学生能够做的事情老师是绝对不能包办代替的。所以针对上述情况来分析,“引语”这个教学环节我还是做“多”了。其实我在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时,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种种罪恶行为,了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如果这样处理了,让学生自己来讲,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学生讲述的内容一定是大于我所讲述的,是比较全面而丰富的。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9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感情脉搏,无不蕴涵着奔腾的感情激流,无不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大都是不平则鸣,是情动而辞发,作家往往是在情感冲动下进行创作的,他们给笔下的情景、人物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因此,让学生去品味像《土地的誓言》这样的好文章,就得朗读,就得读出感情;要读出感情,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必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只有把学生的感情调动起来,学生才能进入朗读的状态。因此在教授这篇文章时,我以读为主线展开全文,采用小组内互读、指名读、点评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是,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恨,民族之恨这些经历和体验,所以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还比较肤浅。对部分句子的理解还不深刻,需要加强体会。
当然,在整节课中,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欠缺。
总之,要上好一节课总有缺陷,也许只有缺陷的课才是真实的课,我觉得应该在真实的环境下前进.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10
《土地的誓言》一课从最初刚接到讲课任务到中间两次试讲到最终的能手送课活动结束,我经历了一个从最初的畏难到逐渐明晰以至最终释然上台的过程。说实话,这篇课文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都没能像这一次如此透彻地深入钻研,每每到这儿都犯愁,文章中的家园之痛,流亡之苦,学生没有体验,文章语言的激越,内涵的深厚对七年级学生而言都难于把握。所以,如何上出效果来,如何达到课标、教材对教学的要求,着实让人犯难。校长的指导、大家献计献策,自己的深入,使这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一节课的得失并不重要,关键是从这一节课的实践教学中,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指导以后的教学。
结合得失谈所悟:
1.实践证明,我们的六步教学法(即语文课内阅读课课堂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它就像李镇西老师的板块教学一样,较易把握。因此,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践行。但要注意,模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课堂的现场随机调整(拓展的前调)或删减,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关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依据是文本特点、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学情。而课堂教学中“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环节中要解决突破的便是重难点。我们采用主问题牵引的方式,设计一两个主问题,通过老师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交流。这里的交流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学生交流结合的文本力求少而精,分析得透而细,教师机智引导点拨,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力避多而泛,思维肤浅。二是体现浓厚的语文味。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的,不管是情感品味、人物分析,写法表达,修辞语气等等必须从语言入手,将这些丰富的语文知识融入其中,以《土地的誓言》为例,对第一段中“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的理解赏析品味,结合的语文知识有很多:形容词语、描写的表达方式、排比比喻的修辞运用、短句的运用……,因此,学生在交流中教师如若仅仅点拨到景物叠加表现东北原野美丽丰饶,表达赞美怀念之情,远远不够。我觉得,语文学科的特点应先是工具性,然后是人文性。如若在课堂上将赏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生交流中教师能灵活应对,相机引导,并且引导得体到位,顺利地突破重、难点,备课中的深挖教材便是最重要的了。
3.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策略的巧妙运用有两点收获:
①设计预习卡片(自读提示),狠抓课前投入,遵循“避免语文课堂中学生的零起点进入”原则。
②字词教学的扎实。a将音、形、义的学习放在具体语境中 b词语的理解采用换词分析法
不要过多地抱怨教材的编排不当,文本的选择欠妥,从深挖教材起步,开动脑筋优化教学过程,我们的课堂一定是学生思维灵动的主体探究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