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等待的姿态1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等待——以安静的姿态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
谭凤娟 电话:***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校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语文
摘要:在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多年的今天,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教师为追求完美而匆匆前进使教学的民主成为了课改的美丽外衣,课堂的精彩只是教师和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因而,想通过我们的课堂,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学会等待——以安静的姿态等待,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掌握等待的艺术,就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与文本亲切对话,学生就可以展开思维的双翅,在知识的时空里自由放飞,在课堂教学中铸就精彩,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 课堂教学 等待 民主 思考
曾几何时,我们的课堂:老师,连续不断地发问,喋喋不休地讲述。学生,琅琅不息地读书,叽叽喳喳地交流。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却鲜有了学生凝神静默的时刻,鲜有了学生沉思冥想的时刻,真可谓“灵动”有余,而“沉静”不足。其实:有些课堂发问是有深度和难度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有些课文朗读讨论费时无效的,需要学生静下心来默读冥想。不等学生看书,不待学生思考,就让他们读书、回答、讨论,无异于让无本之木长成参天大树,使无源之水汇成浩荡江河,其结果可想而知。教育名家窦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按照语文新课标的理念进行反思,课堂上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去尊重他、关注他,也就是不敢课堂等待,不善于课堂等待。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上,需要我们多一些等待。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自主探索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问题的深思和熟虑;多一些等待,学生就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升„„学会等待,你的心中就装下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学会等待,你的课堂就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只要这样等待,就能等出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等出学生学习的乐趣,也必将等出课堂姗姗来迟的精彩。
一、以安静的姿态等待学生亲历阅读。
有人说:“好学生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是靠学生学出来的”。我认为不无道理。面对一篇美文,要让学生静心阅读时,我们需要等待。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把一篇文章真正读懂,读出自己个性的见解,靠的不是老师重复啰嗦的讲解,而是靠学生自己的读、理解和品味。所以面对一篇优美的文章,此时的我们只需要提供一定的文本背景,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助资料,让学生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品味,让我们在静静的等待中期待学生们在潜心阅读、静心品味之后最美最炫的生命之花耀眼开放。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老师让学生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读课文,时间一到,一些学生还没读完,老师就匆匆收场,没有耐心去等这些学生读完,冠冕堂皇的归之于课堂太紧,时间太短,没有时间让他们去多读。这样的课堂看似环节紧凑,高效实在,细细一想,其实没多大趣味。学生都没读完,能弄懂课文的内容吗?能品味课文的内涵吗?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吗?就更谈不上收获与成长了。没有等待就没有阅读,没有阅读就没有提高,没有提高何谈语文素养?
对事物的感知是一个从陌生走向熟悉的过程,面对崭新的教学文本,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比较大,感知文本的过程,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在学生感知文本“卡壳”处学会等待,遇到“卡壳”的文本,我们要分析透视教学的定位与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存在偏差,遇到“卡壳”的学生,我们要给他们机会,给予他们反复尝试的充足时间。在 “卡壳”处学会等待,给予学生一个不断尝试的空间,学生能够发挥好,在不断尝试中会体验成功,对语文会更添一份喜爱,对老师会增加一份喜欢。此时的等待不仅是一种教学机智,也是一种教学民主,因为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我们的课不是仅仅完成一项教学的任务,不是为进度而教。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让所有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树立学习信心,喜欢学习。
我在上课文《永不凋谢的玫瑰》的时候就给学生以充分的阅读时间。这是一篇讲前苏联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含义深刻、触动心灵的小故事。要让学生读懂这一篇文章,枯燥的讲解肯定不行,只有让学生静心阅读,字字品味,才能悟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和情感,感受字里行间所闪现的人性光辉。于是开课前我就让学生交流与作者有关的资料,感受这位教育大家的人格魅力。剩下的时间我就让学生围绕我设计的几个问题潜心阅读,给他们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静静去感悟。所有学生都全神贯注,就连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曾洁在这一课中让我有了意外的惊喜。在后来的交流中,他竟然第一个举手起来说了自己的感受: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永不凋谢,还有校长的爱和宽容永不凋谢。多么富有个性的回答!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因为有了等待,他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为有了等待,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自信和收获。
二、以安静的姿态等待学生亲历思考。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学生来说,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重要,否则,将摆脱不了对老师、同学、家长的依赖,将不会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以安静的姿态等待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维的习惯,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也要静静等待,让学生自己领悟。曾看到这样的课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时,整体感知后,教师归纳出课文所描述的几个故事情节,而后教师提出了阅读要求:胡适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请概括出她的性格特征?
也许是这篇文章篇幅较长,也许是阅读时间过短。当学生还在埋头阅读时,教师在等待片刻后有些沉不住气了,催促着一位学生回答问题,学生便答道:这是个执拗,爱较劲的母亲。显然,这个答案不符合教师的预设,于是,教师便抛出答案:“是不是维护自尊,正直的人呀?是不是追求完美的呢?”其余的同学跟着一起回答:“是呀!”教师连忙补充发问:是不是又很有责任感,很善良啊?学生跟着迎合。
这样的课堂,学生已然成为傀儡,何来“学习的主人”可言?
美国学者罗威做了一个等待时间延长的实验,发现教师等待学生时间延长1—5秒,会发现以下可喜的变化:当学生回答问题的平均时间延长,回答问题的正确程度提高了,不能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减少了,通过事实推论得出的结论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增加了。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增加课堂教学容量绝不能牺牲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教师一分钟的等待常能换回丰硕的果实。
等待有时又是一种痛苦的抉择过程,尤其是在“公开课”上,安静地等待是许多教师害怕的事情。为了教学容量,教学环节的完整,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所谓的教学“精彩”。我们不敢等待,更不敢“安静地等待”!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谈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教师常常唯恐课上不完,书没教完,就急不可待启发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刚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又担心学生偏离了主题,就匆忙把教案里的答案教给学生。也因我们的“不等待”,在课堂中,学生许多生机勃勃的体验过程被搁浅在预设的“目标”前,我们盲目浇灭了那些还未点亮的思想火花,没有给学生证明自己价值的时间,扼杀了他们展示才华的机会。日复一日,学生变得懒惰,麻木了,失却了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长此以往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又如何让学生真正发展?其实,教师如果能把握等待的时机,掌握等待的艺术,就可以激励学生展开思维的双翅,在知识的时空里自由放飞,在课堂教学中铸就精彩。
三、以安静的姿态等待学生亲历等待。
“老师,我来!我来!她说得不对!”教室内,学生们争相举手抢着回答问题。他们无视于正回答问题的同伴此时的慌乱,都想表现自己的能干„„
语文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看到学生面对教师的提问慌乱站起来,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时我们需要等待,更需要让学生以“安静的姿态”等待。此时,我们不要投以学生急切的目光,更不要用失望乃至责备的眼神来增加学生心中的恐慌和失败感,我们应该抚之以鼓励的目光和亲切的话语:“别着急,好好想想,我们等你!”这样,我们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静的氛围,没有周围孩子们的吵闹,没有了老师急切表情的“催促”,学生的紧张感会完全消除,学生的思维空间会拓宽变广,学生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他们有可能给教师一个极富个性的回答,让你百般惊喜。如果我们放任其他孩子“吵闹”不停:或说出答案,或发现鄙夷的声音„„这些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一些表现,对回答问题者是多么大的伤害,所以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要学会等待。学生学会等待就会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就会拥用一颗宽以待人的心,就会善待他人的缺点和错误,从而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比较完善的人。当然,等待是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尊重和理解,也是教育的耐心与宽容,同时也是对育人规律的遵循。人的成熟和成长是个过程,过程的快慢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个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自然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无视这个规律急于求成,容易拔苗助长、欲速不达。
其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我们静静地去等,耐心地去等,欣赏地去等。学生在言不达意时,在静静思索时,在高兴亢奋时,在疑难焦虑时,在合作探究时,在言语欢畅时,在自卑胆怯时„„学生们真正需要我们老师给予他们最真切的等待,用耐心、期许、鼓励去等待,因为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静的学习,静的沉思,静的遐想,静的驰骋,静的品味,静的感悟显得那么重要。课堂需要等待,学生需要等待。在安静的等待中尊重学生的生命律动,张扬学生的独特个性,让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更需要这种安静的等待,让学生在静的思考中寻求问题的答案,组织表达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绪,品味文本的韵味,感悟人生的真谛,收获自己的成长。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精神财富的生命历程,教学会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新境界!
第二篇:青春的姿态
青春的姿态
我们都迷失在我们清澈的年岁里,以倔强的姿态成长着。
我们都是一群叛逆的孩子,在我们独有的青春里掘强成长着。穿越一片时间海,我们挥霍着我们的似水流年。大人们总说,一群叛逆的孩子。可是他们也都是从那样单薄的年华里过来的,在我们的年轻的岁月放肆歌唱。而连接青春的下一个词语是:衰老。
回过头去,发现自己身后一片荒芜。才明白自己和父母一样正在某一天慢慢老去。然后追悔我们似水的青春,可是追悔怎追的回,于是便有了连接衰老的下一个词语:遗憾。那些遗憾在我们清澈的年岁里萌发,然后一点一点吞噬到我们。那是我们的年华里的遗憾,注定的。
有些事,有些人。不光是单单靠追悔就能追的回的。我们张望着我们一个又一个与青春有关的日子,无处安放。
于是我们渐渐成长着,明白了很多很多,我们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坚强的孩子,坚强到不会掉泪。
我们在我们透澈的青春里,挥霍着,成长着,遗憾着,美丽着……
在某一天某一年我们渐渐老去,回过头去一片废墟荒芜,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勇气,坚强微笑着面对那些失败,那些成功,那些与青春的日子,我们都已经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了,然后我们开始着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旅行。我们在我们不后悔的年岁里倔强微笑,已最骄傲的姿态成长……
第三篇:优秀作文-姿态
姿态
——121123 陈惠颖
奔流不止,一路东行,那是江河的姿态;随风摇曳,茂然生长,那是小草的姿态。世界如此多娇,姿态万千,即便是那相同的姿态,给不同的人、物,也能绽放出别样的风采。在我心中,安稳与宁静便是我所追逐的一种姿态。
从历史长河的那头看向如今,五千年的光阳,掩盖了许多人的印迹,但在那汉掩盖的部分中,有那么一群人,用一生去追寻宁静。从田园诗派开创者陶潜到王维,到孟浩然,到苏子,再到如今的我们,所要呈现的,都是同样一种名为安然的姿态。
同一姿态,被他们表现得如此丰富。陶潜隐居山林,日子过得贫苦却充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别有一番乐趣。王维晚年也在南山定居,信了佛教,便也保持了一颗从佛纯净的心。他的生活要比陶潜更闲适一些,不用为生计奔波,便将更多的时光用在了山水与思想之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何等的安然与静谧。苏子则是不同于上两人,选择了用积极奋进的方式,用豪放的心灵寻求宁静的风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能让生活中的豪放与宁静、洒脱与自然相处得如此融洽,苏轼当仁不让的第一。
其实无论是豪放不羁的外表,还是宁静悠然的内心,都只为了去追寻那一抹快要散去的安稳的姿态。
有一个名叫三郎的人,一辈子只做过一件事,就是做寿司。从清早去集市挑选食材,加工,洗碗,煮饭,全都亲力亲为。他一天只做20份,想吃的人需提前一年预订。这样的店子在中国是活不下去的,他的生活节奏与城市是如此格格不入,在中国,如此浪费时间的事,没什么人愿意做了。
是时代在变化,世界在发展,所以我们不得以加快自己的步伐,去跟上时代的潮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反而忽视了周边的美好。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的句子“凌晨三点,看见海棠花未眠”之所以能触动许多人,只是因为他在心中始终坚守的那份宁静。他宁愿用一个夜上的不眠去守候一束花的绽放。
若用云来比喻宁静的姿态,我便只想成为天边那一片浮云,行起缓慢而悠然,能避开影响美好的事物,活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姿态
——121038 何岳寰
耸立,在一马平川之上亦或是汹流激浪之中,这是山一贯的沉稳和中流砥柱般的威严;守望,在孤烟独直大漠旁也是在黎明前漆黑里看守心灵底线,这是树不变的坚忍和白杨般的责任„„水的蜿蜒,花的绽放,风的洒脱,这些都是大自然绽繁的姿态,也是大自然智慧所在。回望人生,不同的姿态实则是不同的人生态度。
仰望星空,激流勇进,不屈前行,这是积极创造的人生态度。
嗦契冬奥会上短道双板速滑的运动健将们,在冰雪严寒里纯白无暇滑道上,不断地调整背部及大腿用力以适应滑雪板刃在不同雪地条件下多样的平衡,却又不断地保持着重心前倾的加速姿态。是她们用自己的姿态诠释着速度与梦想,对人类运动极限发起不断的挑战。为了个人理想和国家荣誉,她们选择了加速前行的姿态。为了民族未来和国家发展,五千年华夏历史上镌刻着许多有这种姿态的人物。林则徐,在虎门留下了他那座一直昂首凝视远方的雕像,正是他面对列强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样的姿态,此般的态度使他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其行为,著作,推动了古老中国,乃至东亚的觉醒和发展。
达则兼济天下,不只是人生姿态,更是人生态度。
静待花开,欣听细雨,寄情山水,这是出世沉淀的人生态度。“归去来兮”,莫非是陶潜对千年间失意文人心灵的呼唤?桃花源和瓦尔登湖也绝非是逃避现实的好去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可以更加现实。沉思录里对人与自然的探讨,“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确切地说,出世沉淀自我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个人内心归宿。与其说是一种消极逃避,不如说是心灵小憩和精神沉淀。
穷则独善其身的姿态,亦或也是在精神层面的前行态度。
姿态,正是一种态度。选择什么样的姿态,就会有相应的方法论和处世方式。决定我们姿态的不只是时代环境,更是我们内心的呼唤和人生的目标。
人生姿态者,态度也。在当下,我们应找准自己的姿态,才能走向无尽可能的未来。
姿态
——121038 张旺奇
人生如一场折子戏,几分淡抹浓妆,数声浅吟低唱,朱唇轻启泪盘罗,歌尽淡花扇低风。戏中的姿态或娇媚万千,或大义凛然,或清丽脱俗,或粗犷豪迈。天地大舞台中,每个人的性格反映了每个人面对生命的姿态。
依稀感到易木之寒,依稀耳闻悲凉筑声。秦王宫殿里烛光点点,帘幕密遮,却挡不住他心中的毅然与决绝。他迈着坚定的步伐,步履从容,目光坚定的姿态,在空中猎猎生风,锵锵作响。他迈过密戈相拨的甲士,迈过尸位素餐的臣民,迈向暴戾的秦王。在与自己的对话中,他只道出铿锵二字:“天下!”秦王绕柱而走,荆轲血溅七尺,臣子之恨犹未灭,吾得归,天下何归?他的无所畏惧,他的为国报身,永远定格在那如一座丰碑的姿态上。
放弃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秀丽景色,放弃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曼妙风景,放弃了“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城市生活。他活于孤山,也死于孤山。他在自己的山间小屋里,值梅放鹤,哪管繁华都市的奢靡绮丽,哪管污浊世人的世风日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水清幽幽,亦知我心;月影重重,亦照我心。林和靖那充满清正之气、自然之气的姿态,深刻阐释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那梅一样清高、鹤一般飘逸的性格,永远凝固在他那固执离世、淡然守山的姿态上。
面对两位士大夫的赤诚相邀,他仍岿然不动,只轻吐一句:“吾将曳尾于涂中。”面对世人的抨击诽谤,面对权势媒聘的诱惑,他冷眼看穿。世间越污浊不堪,他便越无所顾忌,越赤条条遨游于天地之间,越破罐子破摔。他的姿态,就如一颗树,一轮孤月下看守月亮的树,执着地守候心灵的那片净土。庄子的洒脱不羁,庄子的荒诞之极却又纯洁如玉,永远镌刻在他悠然天地的姿态上。
也许,人生的姿态决定于你自己。我愿做一棵深深扎入地层的树,触着流云和微风,敏感的神经末梢,以守望的姿态去面对金钻阳光,去面对枯枝阴霾,去看朝晖夕月,去听细水长流。
姿态
——131940 刘乐瑶
什么是姿态?
安静地读书品茗是一种姿态,“任尔东西南北风”也是一种姿态,甚至不文明的怒骂吵闹也是一种姿态,不同的姿态,也蕴含着不一样的意义。
有时候,姿态,代表着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与勇气。你还记得吗?大冶市全城寻找的“托举哥”,他只是一个平凡地,在风雨中起早贪黑跑摩的的人。但这个平凡的40岁男人,在炎热的七十米高空中,用一根并不牢固的绳子绑住自己,伸出他的手,托起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生命!这个黝黑的乡下男人面对镜头笑得仓皇与无措,却无法阻止我们微红了眼眶。我们永 2 远记得,他站在松动的防护窗上的背影与姿态,那种无畏的勇气和精神,曾深刻地感动了我们。
有时候,姿态,代表的是一种坚持与守护,代表的人性与道德的光辉。你还记得吗?李白长叹“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陶渊明“归去来兮” 的潇洒才情,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叹息,他们穿越风雨依旧青竹般傲然姿态。你还记得吗?那个最美的妈妈,伸出双手接下六楼坠落的孩子;最美的公车司机,心脏病突发时记挂全车乘客的安危,最终阖然长逝„„从古至今,无论是千古流芳的文人,或者如今平凡城市里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坚持与守护的姿态,他们身上散发的温暖的人性的光芒。永远是所有人心里,最美的风景。
当然,有的时候,无理的姿态,也会让人心生厌烦。新闻报导:一位六十岁大妈上公车后见车上无一空座,情急之下竟一屁股坐在了一位四岁小男孩腿上,被指责时还振振有词丝毫没有悔过之心。美国歌手贾斯汀演唱会时竟肆意踩踏他国国旗,自此之后又因涉嫌吸食大麻而被拘留„„有时候,姿态代表着一个人的思想与品格,规范自己的姿态与举止,才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你、尊重你。优美的姿态不仅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品格的魅力与光辉,学会规范自己,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让你的姿态,如图陈年的老酒,越品,就越是香醇。
第四篇:读书的姿态
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
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
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
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
其实,所谓的“经典”,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谈“经典”,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
第五篇:生活姿态美文
世事真伪,人间百态。
舞蹈家,当音乐如天籁般响起,抬头,挺胸,收腹,回眸……仿若一只蝴蝶翩翩而来,一笑一颦之中透出一股子典雅,超凡脱俗,高贵之态尽显。
教育者,面对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俯首,点头,含笑,扬眉……恰似一位胸怀慈爱的园丁,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着一身对知识的敬畏,对成才者的包容,虚怀若谷,谦谨之势无饰。
律师,站在威严森然的法庭上,据理,力争,严词,不让,与自己的当事人手拉手肩并肩,同心同志,平等之气昭然。
农民,行走在泥土芬芳的田头,躬行,耕作,呵护,祈望,和一片片庄稼一起沐雨露迎烈日,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朴实之色尽染。
舞蹈家的高贵、教育者的谦谨、律师的平等、农民的朴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孕育着什么样的心态,展现出来的自然是什么样的姿态,这就是生活常态。
常态的,即是真实的。
可实际上,一旦我们以高低论姿态,却常常看不到一个人的真面目。
比如,那些遇事就摆出一种高姿态的人,恰恰说明了这个人的内心促狭。而生活中姿态真正高大的人,往往看上去没有什么姿态。就好像一株花草,人们大多时候看到的是它的枝和叶,即使有一天它鲜花绽放,我们在赞美它妩媚多姿的同时,更在乎它枝的力量和叶的健康。而具有力量的枝和富有健康的叶,才是恒美的。
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欣赏舞蹈家的高贵之态、教育者的谦谨之势、律师的平等之气和农民的朴实之色,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在常态中形成的,而不是一时之秀媚。有时候在大是大非面前,一个默默长期在田头劳作的农民所表现出来的镇定、大气、慷慨、包容……并不逊于那些喜欢喊口号、摆架子的人。
所以,在大街上我们不难遇到,两辆车因为一点小摩擦,两个人大打出手;一个温文尔雅的人为了几毛钱,去和小商小贩恶言相伤。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发生,一个孱弱的孩子却能为苦难的家撑起一片天空;一个看上去坚强的成年人,反而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挫折所击倒。
心态决定着姿态,姿态能改变事态。
我们要想正确看待一个人的姿态,并拥有一个端正的姿态,就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此,我们才会真正地去和善待人,慈善做事,向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