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 新教材 一年级 认位置 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07:1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版 新教材 一年级 认位置 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版 新教材 一年级 认位置 教学设计》。

第一篇:2012版 新教材 一年级 认位置 教学设计

认位置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0~11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体会一个物体的位置是与另一个物体相对的。

[教学准备] 课件、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方位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谈话:同学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应该了解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右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就是——(左手)。请小朋友先互相说说哪个是右手,哪个是左手;再说说哪边是右边,哪边是左边。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哪边是右边?哪边是左边?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能帮助我们做好多事情。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自已的身身体说一说)还能说一说你左面坐的谁?右面坐的谁吗?

[设计说明:对于认识方位来说,部分学生分辨左、右有一定困难,而部分学生有这方面的初步认识,这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认识左手、右手之后,通过学生交流,互相说一说,逐步认识左边右边,并直接感知左和右的器官,有利于体会左与右的相对关系,初步形成左右的方位观念。] 2.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揭示课题。

左和右是不同的方向和位置,除了左右,还会有哪些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认位置。(板书课题)

4.教学例题。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多媒体出示例题的上课场景。

要求:找到练习本和数学书,互相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提问: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面和右面,说说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吗?(强调要说清谁在谁的左面或右面,反过来怎么说?)

追问:数学书的左面是什么?练习本的右面是什么?(初步认识不同的说法)提问:我们已认识了左面和右面。你们还能再从图中说说谁在谁的左面或右面吗?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小结:用左和右说明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反过来谁在谁的右边;或者谁的右面是谁。谁的左面是谁?

[设计说明:两个物体或人之间的左右关系要明确谁的左边或右边,学生一开始的时候还不习惯这样的表达。可以利用教材上学生上课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描述两者间的左右位置关系,初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2)认识上下、前后。

要求: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能用上、下说一说图里的哪些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一说。

提问:谁能把刚才的问题说一说?(强调要说清谁在谁的上面或下面,说着谁的上面或下面是谁)

提问:除了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两个物体还有什么位置关系?请你想一想,看图说一说。(启发学生说出前、后关系)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看图,用左、右上下或前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里物体的位置关系。

(3)小结。

要求: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用手指一直上面,指一指下面,再指一指前面和后面。

指出: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左右、上下和前后,就可以通过自己观察,用左右、前后或上下来说一说物体的所在位置。说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谁在谁的哪一面,或谁的哪一面是谁。

[设计说明: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左右,用左、右表述物体位置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交流,让他们联系图里的实际场景,在互相说的活动中逐步认识不同的方位,进一步学会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空间,主动感悟方位,以生活经验为依托认识并抽象出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二、联系实际,巩固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请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告诉大家。还能用上、下说说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冰箱里都有些什么? 提问:能用上、下说说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吗?和同桌讨论讨论。让学生交流。

看桌子图,谁来说一说这些物体的位置关系?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按要求涂色。

交流涂色结果,提问:你涂了几朵黄色? 要求:数一数,一共有几朵花?

从左往右数数看,原来的红花有几朵花?从右往左数数看,原来的红花又是第几朵?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按要求摆放。

提问: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说说这里百出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追问:摆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放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从左往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往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设计说明:通过操作,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使认识内化。同时注意渗透“第几”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三、总结点拨,应用拓展 1.课堂小结。

提问:小朋友们,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你能用手势指一指左右、上下和前后吗?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2.思考点拨。

出示思考题,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以使学生理解。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位置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认位置

教学内容:国标版第一册数学第9页、第10页

教材简析:

在学生认识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教学左右的位置关系。教材通过学生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想想做做”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对性,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敏锐地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我说,大家一起做。

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手摸后脑勺。

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那边是前,哪边是后?

(学生对于上下、前后已经有所认识,教学中首先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学习左右作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围绕身体的某些部分,让学生初步认识左、右方位。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画画的时候是用哪一只手画的,请把它举起来,好吗?你们知道举的这只手是什么手吗?(右手)举起你的另一只手,你知道这只手叫什么手吗?(左手

(2)认识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脚、右脚

我们的手有左右之分,耳朵、眼睛、脚也有左右之分,你能指一指你的左眼吗?右眼?摸一摸你的左耳、右耳。(请几名学生上台表演跺跺左脚、右脚)

2、出示情境图,进一步理解左右相对的位置关系。

(1)谈话:我们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右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看画面中的小刚和小芳(手指图)是同桌,你能说说小刚在小芳的哪面,小芳在小刚的哪面?

(2)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刚和小芳的位置关系。

(3)交流反馈(指名回答,要求把话说完整)

提问:小丽说“小刚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与右手教学左、右,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认识了左右手后,围绕学生身体的某些部位:如左眼、右眼,左耳、右耳,左脚、右脚等进行教学,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了左、右两个方位;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三、练习强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了小刚在小芳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那么你能说一说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各是谁吗?

(2)多请几位学生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让学生说完整话)

(3)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请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2、选三个小朋友上台站成一排(与其他小朋友同向,位置如:abc),请小朋友说一说b所处的位置。

讨论:为什么一会说b在左边,一会又说b在右边?

(说明:对于a来说,b在a的右边;对于c来说,b在c的左边。因此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情景图

提问:苹果的上面是什么?

(2)你还可以怎样说?(让学生多说说,不规定说的方式,要求说完整话)

4、“想想做做”第6题

看图数一数,红花的左边有几多花,右边有几朵?

5、摆一摆。(“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慢慢读题,学生跟着操作,摆好后同桌学生相互检查,帮助摆错位置的同学纠正。

6、说一说

说说你的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我们教室里的讲台在你的哪边?图书角在你的哪边?……

(通过说说教室里某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7、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你知道了哪些?

出示情景:行走在马路上,让学生说一说“谁走错了”。

说明: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在路上一定要靠右行走或行驶。

教学反思:

学生对上下、前后位置已有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左、右,并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学开始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开始认识左与右,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左右位置的相对关系,并灵活地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问题,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说完整话,让学生知道,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学习结束时,让学生观察画面(行走在马路上),判断“谁走错了”,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第三篇: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认位置

教学要求: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教具准备:粉笔盒、书本、尺子。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 到了什么(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2、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1)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2)组汇报。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如:在的前面在的后面在的上面在的下面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5游戏。(1)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2)拍手。上 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一题。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想想做做第2题。(1)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2)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3)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想想做做第3、4、5题。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投影演示动物图)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小组讨论后汇报。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 句话吗?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2、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教学后记:1 学生对于前后、上下的区分较易掌握,基本上没什么问题。2 学生对于左右就比较难掌握。五.认数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10以内的个数,理解10以内每个数的具体含义,会读、会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了解同样多以及多少的含义,认识符号 =、、的含义。(一)认识15教学过程: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出示数字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

2、动手操作,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说一说。

2、练习:想一想,做一做,14题。教后记:1 通过讲12345的数字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五个数字.2 对于每一个数字的具体含义学生也能够体会.3 对于12345的书写学生则比较难把握.

第四篇:认位置 小一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10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

体验物体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例题

1. 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光荣的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们会拿起笔写很多字了,对吗?现在,请大家举起我们平时写字的手来。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举起的这只手叫什么吗?那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

谁还有区分左、右手的好办法呢?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设计意图:在上、下,前、后,左、右这三对位置关系中,体会左、右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直观感知左和右,为进一步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充分感知左和右。]

2. 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设计意图:两个人的左右关系要明确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学生一开始学习的时候不习惯这样的表达。教师利用教材上学生上课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描述两个人的左右关系,初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由两个人的左右关系过渡到三个人的左右关系,是学生认识的难点,教师适时组织讨论,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自觉采用完整的表达。]

3.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巩固对左、右的认识,体会前、后的位置关系。]

二、巩固深化,解决问题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设计意图: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主动观察、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使学生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

3. 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三、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和掌握的知识,鼓励学生用已经学到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的世界,培养“数学的眼光”。]

第五篇:认位置教学反思

认位置教学反思(11篇)

认位置教学反思1

《认位置》这节课的内容是要认识及分辨上、下、左、右、前、后,其中辨析左、右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我们生活的空间,学会描述空间中物体相对位置的一种常用方法,从而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节内容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一年级小朋友极少认识汉字,存在书面语言障碍;其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尽管儿童在日常生活对它们有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判断,尤其是对左右的认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左右”认知有因难,当说到“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时还需多练,学生对于左右手能分清,但是说物体左右时,需要头脑中的左右手表象,这表象形成的快慢是较重要的。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通过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时,我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注意结合教室里的情境,让学生看看课桌上的物体或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或物体,用“上下、前后、左右”说说位置关系,同时让学生转换方向再说一说,这样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基础。围绕学生间座位关系的讨论,使学生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说清谁在谁的左边(右边)。再通过学生相对而立,伸出右手握一握,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对面的同学与自己的方向不一样。初步感知对面同学的左右方向和自己的左右相反。进一步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组织教学联系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充分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其次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前,我似乎觉得“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应该都懂了,但后来我想: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肯定只是表面的感知,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玩游戏,说一说,想一想,练一练等,在设计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认位置教学反思2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练习时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结论等,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把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舞台,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学习,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变的有趣。但是我发现,这样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受,有个别同学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过程与方法的探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所欠缺,这说明我这节课的设计还存在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认位置教学反思3

一年级的同学对于方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左右不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强调对左右的认识。

1)由教室引入本课学习内容,从学生身处的教室出发,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有些什么,再出示书本的主题图。让学生们说一说教室里的人或者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紧密结合同学们的教室环境,学生们会觉得十分的亲切熟悉,也易于接受。

2)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想想做做的游戏,并背对学生喊出口号,一起进行。学生完成后,要及时再进行强调左右手之分,设置游戏:“左手,右手,左手,左手,右手……”学生在游戏时发生错误,其他同学会及时的发现并进行纠正。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加深刻的认识左右方位。

3)完成思考题时,学生可以明确的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做题时,我高举右手,背对学生,再向后转,手不放下,学生可明显感觉到2次右边的不同。

4)习题练习时,要求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按照要求摆放好物体位置关系,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来描述位置关系,并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不足之处:没有发挥小组同学的协作学习作用,进行相互检查和评价!

认位置教学反思4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通过不停的强调“要发言的请举右手”,“写字的手是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加深学生对右边的印象。

在学生说的时候,一定让学生用“在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要求一定要说完整。之后再让另一个学生反过来说,加深学生的记忆。当然,说出图中的前后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为了能让学生加深记忆,我请班上的几位学生分别指出自己的左手边的同学是谁、右手边的同学是谁。这样不但加深了印象,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来。

“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

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

在课的结束时,我给学生画了一个图“左←?→右”,以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让学生新学会“左”、“右”两个字,进而加深印象。同时在练习中也可以认识并运用到这两个字。

最后,记住,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即可,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发挥,展示自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

认位置教学反思5

上《认位置》这一节课时,我先通过游戏导入: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伸,再摸后脑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上下,前后,并通过提问:刚刚回答的时候是举哪只手,引出右手,通过了解右手的功能,加深对右手的认识,然后引出左手,再通过找身体上其他的好朋友(右脚和左脚,右耳和左耳,右眼和左眼),进一步认识左和右,然后通过游戏二: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握右耳,右手握左耳,在加深学生对左和右的认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出示例题图,弄清图片的意思,让学生判断练习本和课本,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并让学生看图再说一说。接着讲解想想做做。

我教两个班,两节课是紧接着的,对于自己来说,明显感觉后上的那节课相对比较顺,这一点不仅仅限于《认位置》这节课,我想这个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能不能把前面的那节课上的和后面那节课一样比较顺,能不能在给孩子上课之前,自己就把课理顺弄清。不然,总感觉先上那个班的孩子比较吃亏。当然,在先上的那个班,会出现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在课前是想不到的,那样也是很好的,也可以有机会给后上的班新的引导,新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同一节课上两次的好处。

在《认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先上的那个班,发现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分清上下,前后,但是,要分清左右,对于一部分同学很困难,甚至有的孩子还没有学,就已经对自己有左右不分这样的观念,这对他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所以,在后上的那个班级,我只能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来解释,以及添加一些技巧的动作示范。比如说,在解释左右手的时候,说明右手是我们的好帮手,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举手,写字,画画,吃饭等等),是勤快的手,而相对于它,左手就是很懒的。在判断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时,先帮助学生找到“参照点”,当然不说明参照点这三个字,然后以参照点为中心,让学生说谁在谁(参照点)的哪边,先伸出手,是左边就伸左手,是右边就伸右手,伸出了手之后,再让学生根据伸出的是哪一只手,来判断左边还是右边。

本节课,本来打算上课时的,后来还是觉得来不及,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上了两课时。而且,我在上这两个班的课时,都没有做到让学生很好的用:谁在谁的哪边的句型来表达。这让我希望能在有第三次上这节课的机会,可是这一节课毕竟已经过去了。

认位置教学反思6

一、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之导出新知。

生活经验是小朋友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尊重并意识到“生活经验是小朋友数学数学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的选择自己的教学方式,正确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促进小朋友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其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果对小朋友已有的生活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分析、利用,也许就很难准确地把握信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又会回到“灌输”的老路上去。本节课,我利用的学生的已有资源,借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帮助他们认识“右”,列举生活中常用到右手的例子,唤起他们的回忆,调动已有经验,加深对方位右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顺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在“玩”中学。

认位置教学反思7

首次尝试一年级教学,心中多少有点忐忑。拿起一年级数学教科书,心中一阵狂喜:内容真的很简单!这有什么难教的,太容易了!

第一天,数一数,基本都会。

第二天,比一比,有点糊涂。

第三天,分一分,出现不会。

第四天,认位置,很难理解。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在课堂中,反复训练,还有个别学生不分左手和右手。为了辨别左右手,我先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但是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光这个游戏,就花了一节课。第二节课,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算强。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认位置足足用了三节课,从这里我认识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什么位置,今后我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到适合教学一年级学生的好方法,达到事半功倍。

认位置教学反思8

今天教学了认位置这一课,学生对于上、下、前、后已有所认识,所以重点应放在认识左、右上。

在课的开始,我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入教学,学生非常高兴。然后在教学了左、右之后又进行了一个游戏,这两个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寓学习于快乐之中,学生学习欲望很强烈,效果也不错,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左和右了。

可到了教学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时,就有不少同学有问题了。他们不会描述谁在谁的左面、谁在谁的右面。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是许多同学语言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差造成的。如:他们知道小红在右面,小明在左面,那小红在小明的右面,这些同学当成小明在小红的右面,不知道把谁看成标准来说。看来后面的学习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表述这些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教学想想做做时多问一个为什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第5题我多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前面有一个同学,后面有四个同学,那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呢?为什么?学生说得非常精彩:这一排有6个同学,因为还有他自己。说得多么好呀!看来我们的课堂有时适当拓展一下对学生的思维是大有裨益呀!

认位置教学反思9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在此基础上认识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用方位名词去形容物体的位置。一年级学生新课的设计情境很重要,可以很快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为了方便认识和实践操作,我选用了书本的教室情境图,结合实际教室一同用作材料,可以让学生边学边操作。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先教一个方位,学生跟着做、练习、说一说的方式进行。教师的教占小部分,学生的练、说占大部分。大部分学生能跟上节奏,一起说一说、练一练。少数学生对于左、右方位分辨存在困难。

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正措施:

1 六个方位中学生分辨困难的是“左、右”,教了方法:吃饭、写字的手是右手,听到“右”,就想到吃饭写字的手那边。但是有的学生反映还是有点慢,后面还需要再多问、多练。

2 学生能说出物体的位置关系,但是对于题目中要求全出正确的答案就有困难了,学生对于表示方位的这几个字,认识不到位,知道答案是“左“,但不知道哪个字是“左”。所以对于方位的词,之后还要加强认识一下。

3 对于两个物体的位置的相对性掌握不好,“谁在谁的哪边”,有学生分不清楚谁是主体,像这类题还需要多练习,对于个别学生要个别指导。

一年级学生有个别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的,就可以选用单独辅导,平时还是要多做练习,多说一说。

认位置教学反思10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前,我似乎觉得“上、下”的位置关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应该都懂了,但后来我想: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肯定只是表面的感知,一种比较浅显的理解。因此,我精心设计了教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谈一谈等,在设计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经过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学生对“上、下”的位置关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事实证明,教师对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持严谨的态度对待。

认位置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左右。在这块内容的教学上做了直观引导,“小朋友写字用哪只手?”(右手)将它举起来,抓筷子用哪只手?(右手)在举起你的右手。我们以后举手就要举右手。但是一到上课还是错误频出,时常要提醒他们左手代表左边,右手代表右边。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而言,他们能正确说出谁在左边,谁在右边。但是今天的教学需要科学完整地表达出“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对于挂图上的上下、前后、左右、学生能清晰地辨认。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有时他们搞不懂“谁在谁的位置”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问两个问题:1、这个问题是让我们确定谁的位置2、这个物体时在我们的左手边还是右手边。可以试着举起你的手来想一想,帮助学生思考。

在完成《补充习题》第4页的第1题时遇到了写字问题。这题能考察学生对上下左右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新知。但是学生不会写字,这时只能在黑板上写出“上、下、前、后、左、右”教他们跟着我多读几遍,只要能大概辨认出着几个字然后照葫芦画瓢把字写出来。看着他们写得歪七八钮、到笔画也很严重。我觉得题目应该出示六个字让他们圈一圈。或者可以尝试让学生认识这些字,并能联系写一写。

这是一个九宫格的题目,最糟糕的是他们分不清“前后跟左右”,应该这个题目里答案只有上下跟左右,但是部分学生会把左右用上下来表示。我让他们把自己放在哪个动物的位置去感知他们也很难理解。确实,我不能用我的思维去衡量建议他们。今天睡觉快醒来时突然梦到:在你的肚子(脸)前面的是前面,在你脑袋后面的是后面,在你肩膀两侧的是左右那么你看,拉几个同学上讲台摆成九宫格。让学生形象地说出前后、左右分别是谁。然后再把小动物等看做人让他们去辨别。可能会更形象易懂。

下载2012版 新教材 一年级 认位置 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版 新教材 一年级 认位置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位置》教学反思

    《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认位置这课,教学重难点都是:认识左右。可以开始就问小朋友喜欢上数学课的请举手,有的举左手,有的则是举得右手,让他们回想平时老师要求是举哪只手,孩......

    《认位置》教学实录(★)

    课堂实录 1、初步感知左和右。 师:小朋友,我们昨天认识了上、下,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你们喜欢吗?喜欢的小朋友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我看到大家都喜欢做游......

    《认位置》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认位置这一课,学生对于上、下、前、后已有所认识,所以重点应放在认识左、右上。在课的开始,我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入教学,学生非常高兴。然后在教学了左、右之后又进行......

    一年级认位置教案[合集5篇]

    四、认位置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 使学生......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单元 认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1

    认位置 1.在具体场景里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 2.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位置。 3.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1.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曾苑媚 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一册教科书第9页:认识位置——上、下、前、后 一、设计思想 数学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位置》教学设计 实小高建英 一、设计思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教学《位置》......

    《认位置》的教学反思

    上《认位置》这一节课时,我先通过游戏导入: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伸,再摸后脑勺,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上下,前后,并通过提问:刚刚回答的时候是举哪只手,引出右手,通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