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与反思(定稿)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培养数感。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具准备:
黄豆若干,计数器22个,塑料盆、小桶、纸盒子若干,实物投影仪。
重点难点:
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过程 :
一、活动一(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数数,初步体会估数)
谈话: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上数学课拿豆子是干什么用的呢?(可让学生说一说)豆子是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的。今天我们看谁会思考、会观察、会从玩豆子中发现数学问题,请大家听清要求: 玩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会合作,互相谦让。
玩豆子的时候要注意,别让豆子掉到地上。
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看谁猜得最接近。
活动结束时,我就站在这儿,你就马上停止了。
(教师要走近学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合作中的问题)
二、活动二(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读、写数)师生互动活动。
你们玩得真开心,我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抓一把豆子)猜一猜我一把抓多少粒豆子?
(1)学生猜,教师不做评价。
(2)怎么知道有多少粒豆子呢?
(3)交流数的方法。
我每组都给你们抓一把豆子(教师边说边抓),数一数到底有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数豆子。
(2)小组汇报有多少粒豆子。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
怎么写这个数,请你试着写一写。
(1)每组派代表到黑板前写数,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写。
(2)老师根据学生写的数,进行适时指导。(例如62: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3)同桌交流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现在回过头来,说一说我(指教师)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引导学生找一个中间值)
三、活动三(在估数的活动中,进一步理解读、写数的方法)
(一)同桌两人玩豆子。其中一人抓一把豆子,一起猜有多少粒,猜后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你一把大约抓多少粒豆子?
(1)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
(二)指定物体量豆。(体会估计需要有依据)
一小桶豆子有多少粒呢?让学生自由地猜,猜的结果反差太大,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想方
法估计。两人一组,装满一小桶豆子,想办法估计,看谁估计得比较准确。
交流你是怎样估计的。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并写出这个数。
四、活动四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读、写数的兴趣)(一)拨数游戏 一个拨数,两个同时读并写出这个数。
全班交流。(教师注意抓住对特别的数的处理,例如90,66等数)
认识百位。可以介绍一下三位数和两位数。
(二)猜数游戏
1全班一起做猜数游戏。(1)在你的纸上悄悄写一个两位数。
(2)指名猜一名学生写的数。(其他学生猜,该生做提示)(3)教师试猜一个数。(用区间套的方法)
同桌两人玩,一人在心中想一个两位数并写下来,另一个人猜这个数。
五、活动五
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反思:
本节课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估计的知识。本节课我是按照“估——数——再估——再数——认读——运用”的过程进行教学的。学生的兴趣浓,热情高,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豆类一把。课上,我先组织学生抓了一小把豆子,猜一猜有多少粒,之
后让学生汇报,汇报的数目千差万别,我不温不火地说:“孩子们,把你手中的豆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上,认真地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多少粒?”学生专心致志地数着,我在巡视过程中,了解到个别学生估数与数数的差距。然后,有代表性地选择一些学生来汇报,从而引出:“为什么会差的这么多?有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减少差距呢?”学生无语。我又一次组织学生操作,“请同学们数出10 粒豆子放在手中,攥住,体会一下10粒的感觉。”“再抓一大把估一估有多少粒?”“最后数一数究竟有多少粒?”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操作着,每个学生都是那样认真地进行着,这一回再汇报时估和数的差距小多了。
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估豆子、数豆子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教师的角色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从这节课中,我再一次真正体会到在生活中收集信息,在操作中整理信息,在实践中运用信息是那么的重要,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
第二篇:2014春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买铅笔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理解多种不同的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
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描述图中所给予的信息:“图上有一只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山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他对大家说:“我买9支铅笔。””
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十五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课件出示图片。
1.猜一猜怎样列出算式,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
列出算式:
15-9
2.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①10-9=1
1+5=6
②15-5=10
10-4=6
③9+6=15
15-9=6
三、第一关,口算比赛。
四、第二关,看谁填的快,填的准。
五、“做一做”、“说一说”
六、课堂巩固练习
1、教材第3页⑴⑵⑶⑷
2、学习“17-9”的口算方法.
⑴、教师谈话
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4-9=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7-9吗?
⑵、小组交流
17-9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
⑶、教师巡视指导.
⑷、学生反馈
⑸、揭示课题 买铅笔
14-
9、17-9这两道题大家已经学会,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十几减9的方法了.
教师板书:十几减9
⑹、编题练习
①教材第3页⑸
②除了14-
9、17-9这两道题,你还能再编出几道十几减9的题吗?
七、教师小结:
本课通过“买铅笔”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的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探求出各种算法,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难算的方法。
八、板书:
买铅笔
① 15-9=6
②15-9=6
③15-9=6
10-9=1
15-5=10
因为9+6=15
1+5=6
10-4=6
所以15-9=6
捉迷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理解多种不同的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
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描述图中所给予的信息:“周末有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他们一共有13个,已经有8个在空地上。”
这时候,小明提出了个问题:“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二、课件出示图片。
1.猜一猜怎样列出算式,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列出算式:
13-8 =
2.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①10-8=2
2+3=5
②13-3=10
10-5=5
③8+5=13
13-8=5
三、第一关,口算比赛。
四、第二关,看谁填的快,填的准。
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
六、课堂巩固练习
1、学习“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
⑴、教师谈话
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3-8=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1-
8、14-8吗?
⑵、小组交流
11-
8、14-8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
⑶、教师巡视指导.
⑷、学生反馈
⑸、揭示课题 买铅笔
11-
8、14-8这两道题大家已经学会,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十几减8的方法了.
教师板书:十几减8
⑹、编题练习
①教材第5页⑴⑵⑶⑷⑸
②除了13-
8、11-
8、14-8这三道题,你还能再编出几道十几减9的题吗?
七、教师小结:
本课通过“捉迷藏”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的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探求出各种算法,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难算的方法。
八、板书:
捉迷藏
① 13-8=5
②13-8=5
③13-8=5
10-8=2
13-3=10
因为8+5=13
3+2=5
10-5=5
所以13-8=5
快乐的小鸭
教学目标
1、有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探索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6的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描述图中所给予的信息:“有12只小鸭子,7只到河里游泳了。”
这时候,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个问题:“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二、课件出示图片。
1.猜一猜怎样列出算式,想一想,猜一猜,藏起来的小朋友有多少个?
列出算式:
12-7 =
2.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①10-7=2
3+2=5
②12-2=10
10-5=5
③7+5=12
12-7=5
三、第一关,口算比赛。
四、第二关,看谁填的快,填的准。
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
六、课堂巩固练习
1、学习“十几减7、6”的口算方法.
⑴、教师谈话
你们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2-7=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5-
7、14-6等等吗?
⑵、小组交流
15-
7、14-6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
⑶、教师巡视指导.
⑷、学生反馈
⑸、揭示课题 买铅笔
15-
7、14-6这两道题大家已经学会,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十几减7、6的方法了.
教师板书:十几减7、6
⑹、编题练习
①教材第7页
相关练习
②除了12-
7、15-
7、14-6这三道题,你还能再编出几道十几减7、6的题目吗?
七、教师小结:
本课通过“快乐的小鸭”的教学,让学生学习的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探求出各种算法,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难算的方法。
八、板书:
快乐的小鸭(十几减7、6)
① 12-7=5
②12-7=5
③12-7=5
10-7=3
12-2=10
因为7+5=12
3+2=5
10-5=5
所以12-7=5
开会啦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巩固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巩固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描述图中所给予的信息:“有个班级的小朋友们准备开会,他们有11个人,只有7把椅子。”
这时候,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个问题:“11个人,只有7把椅子,每人1把,够吗?”
二、课件出示图片。
1.每人坐一把,够吗?
说一说“11个人,只有7把椅子,每人1把,够吗?”想一想,为什么?并进行表述。
(图)○ ○ ○ ○ ○ ○ ○ ○ ○ ○ ○
△ △ △ △ △ △ △
所以,不够。
2.还缺几把椅子?
“你能列示解决问题吗?”
11-7=4(把)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用书本上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第一关,口算比赛。
四、第二关,看谁填的快,填的准。
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
六、课堂巩固练习
1、巩固“十几减7、6”的口算方法.
⑴、教师谈话
我们已经能用这么多方法算出12-7=5,想的真好.能用这些方法算算11-7等等吗?
⑵、小组交流
11-7可以怎么想呢?把你们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看哪个小组想的又好,说的又清楚!
⑶、教师巡视指导。
⑷、学生反馈
⑸、揭示课题 买铅笔
12-
7、11-6这些题大家已经学会,这实际上已经研究了十几减7、6的方法了.
教师板书:巩固十几减7、6
⑹、编题练习
①教材第9页
相关练习
②除了12-
7、15-
7、11-7这三道题,你还能再编出几道十几减7、6的题目吗?
七、教师小结:
本课通过“开会啦”的教学,让学生巩固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巩固各种算法,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难算的方法。
八、板书:
开会啦(十几减7、6)
11个人,只有7把椅子,每人1把,够吗?
11-7=4(把)
10-7=3
3+1=4
跳伞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巩固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巩固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描述图中所给予的信息:“有一天,小蜗牛们举行跳伞比赛,他们争气的跳了下来,有黄的、蓝的、红的。”
这时候,有个小朋友提出了个问题:“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二、课件出示图片。
1.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①用圆圈○表示红伞,三角形△表示黄伞,并比较。
(图)○ ○ ○ ○ ○ ○ ○ ○ ○ ○ ○ ○ ○ ○
△ △ △ △ △ △
14-6=8(个)
答:红伞比黄伞多8个。2.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①用圆圈○表示红伞,正方形□表示蓝伞,并比较。(图)○ ○ ○ ○ ○ ○ ○ ○ ○ ○ ○ ○ ○ ○
□ □ □ □ □ □ □
14-7=7(个)
蓝伞比红伞少7个。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能用书本上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比一比,算一算。(第十页)
四、独立完成,试一试。
①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只生了5个蛋。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个)
答:今天比昨天少生了
个蛋。
②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1—2=□
12—3=□
13—4=□
五、课堂巩固练习
第11页
第1、2题
第12页
第3、4、5、6、7题
六、教师小结:
本课通过“跳伞表演”的教学,让学生巩固十几减7、6、5、4、3、2的退位减法,巩固各种算法,来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独特性,使学生能够掌握比较难算的方法。
八、板书:
跳伞表演
1.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14-6=8(个)
2.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14-7=7(个)
3.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只生了5个蛋。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4.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美丽的田园
教学目标
1、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
3、初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4、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初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上台进行描述图中所给予的信息:“在一片美丽的田园里,有许多的小动物们在玩耍,有小鸟、小鸭和小白羊、小灰羊。”
这时候,老师提出了个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呢?”
二、课件出示图片。
1.说一说有哪些数学信息?
空中有□只小鸟,树上有□只小鸟。
岸上有□只小鸭,河里有□只小鸭。
地上有□只小白羊,□只小灰羊。
2.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只)
答: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
只。
3.淘气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8+6=
()
(找出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4.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巩固练习
第14页
第1、2题。
四、教师小结:
本课通过“美丽的田园”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技巧,并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板书:
美丽的田园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做个减法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教学重难点
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教具准备 卡片、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练习
二、整理退位减法的卡片
1、小组内同学把减法卡片分类整理。教师强调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别排列。
2、指名汇报自己的小组怎样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1)可以找的数相同的。
(2)可以找被减数相同的。
(3)可以找减数相同的。
3、做个减法表。
(1)认真观察减法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交流。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减法表。
2、把下面的减法表填写完整。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呢?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 做个减法表(略)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看一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新课了,《观察物体》,看到这个题目,有很多同学会说老师这个我们已经会了,那么是真的掌握了吗?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瞧瞧。
二、教授新知
1、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1)正面
(2)背面
(3)侧面
3、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第19页
第1、2、3、4题。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呢?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 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1、从不同方向看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
3、分组和同伴一起看一看,说一说。
看一看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他们体验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并不完全相同,领悟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会用数学的眼光和方法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有关物体。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主题图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和大家继续来学习新课了,《观察物体》,看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什么新知识呢?
二、教授新知
1、从不同方向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明:我看到了警灯。小华:……
小亮:……
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副图?连一连。
后面
侧面
上面
小明
小华
小亮
3、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副图?
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副图?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第21页
第1、2、3题。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新知识呢?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
看一看
(二)1、从不同方向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下面哪副图?连一连。
3、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副图?
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副图?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
1、体会平面图形与简单几何体的关系,会辨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分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课件、平面图形、积木、水彩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二、初步感知,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六、活动延伸
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诉我。
动手做(一)学习目标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时一步认识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2.通过操作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准备: 3幅简笔画、彩色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学生所学老师画的画,再请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并找出其中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是由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一
(1)请学生拿出手中的正方形纸,并把这张正方形纸折成一样的两部分。(2)学生交流各自的折法。
(3)动手剪一剪、比一比、看一看,自己折的两部分是不是一样大。(二)动手操作二
(1)让学生独立把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折成同样的两部分。(2)展示、交流和汇报。
请学生演示三角形的折法以,并提问:任何一个三角形都能折成同样大小的两部分吗? 请学生演示圆形纸的折法,并提问:还能从别的地方对折吗? 请学生演示长方形纸的折法。(三)动手做三
请学生照书上的样子拼一拼,再说一说:这些图形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成的?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四)动手做四
(五)请学生动手拼出自己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拼好后,粘在大白纸上,并说学生说说像什么,再请作者介绍。
三、练一练。
让学生完成练一练的第1、2、3、4题。
学生如果有困难的,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合理的,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全课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能继续折出美丽的图案。
动手做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教学难点
发展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一套七巧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个小秘密,想不想知道呢?首先来看第一个小秘密,猜一猜这节课谁将和我们共同学习,它们是谁呢?(课件依次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动物图案:美丽的热带鱼、勤劳的大公鸡、漂亮的天鹅、可爱的鸭子以及小山羊,同时点击每个小动物图案会出现真实动物的图片和声音加以对比。)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图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学生:七巧板)让我们仔细的来看一看(课件演示动物图案小山羊慢慢转化成一副七巧板的过程),其实刚才这些小动物都是由这样一副七巧板拼成的,揭示课题:七巧板。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有七块)这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它能拼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
2.介绍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是由我们祖先创造的,后来流传到西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被称为“东方魔板”。这就是老师带给大家的第二个秘密,你们现在想不想马上认识这位朋友?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它的奥秘吧!
3.认识七巧板(1)认一认:
你能叫出七巧板中每个图形的名字吗?1号是,2号是,5号,4号、6号和7号是,3号呢?(出示课件分别点击七巧板中的每个图形依次出现各图形的名称: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个图形比较陌生,它叫平行四边形。
(2)看一看:(拿出七巧板模具)
①请同学们从七巧板中拿出平行四边形,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再拿出正方形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学生仔细观察七巧板模具,自由回答它们的不同。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贴出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图片并板书: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同学们真了不起,要想和它成为朋友,就必须更进一步的了解它。
②请仔细观察自己桌面上七巧板中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同学们的发现真不少,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和七巧板成为好朋友的。(3)说一说:
我要出几道题考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课件出示下列题目,第一小题可以填入数字,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各图形的个数和大小,可拖动课件左上方七巧板中的每个图形。同时在右侧又有判断填写正确与否的按钮。)
①七巧板中由几种图形组成?其中正方形有个,三角形有 个。②哪些图形比较大?哪些图形比较小 ③哪两个图形一样大? 学生集体回答。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1.拼平面图形。
①那为什么七巧板中有个“巧”字呢?这就是第三个秘密。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七巧板就会不停的“变”,想不想试试?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一场“魔术比赛”,请同学们从七巧板中拿出2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看看用它们能拼出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拼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师巡回指导。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②刚才我们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就可以变出这么多“魔术”,拼出了大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教师贴出三角形图片并板书:三角形)现在请你用七巧板中任意的几个图形再来拼拼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集体操作,同时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所拼的平面图形,师巡回指导。
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边演示边介绍自己是用七巧板中的哪几个图形来拼的。③欣赏
我也想给大家变个魔术,一起来看一下。(课件依次展示:由七巧板中的七块拼成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的转化过程)
2.拼有趣的图案。
①小朋友的表现真的很精彩,通过动手、动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七巧板除了能拼出我们所学过的平面图形,还能拼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来进行第二场“拼图大赛”,以小组为单位,请发挥你们的想象力用七巧板合作设计一幅作品,并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
②小组合作设计作品。
③作品展示,小组派代表边展示边汇报:本组所设计作品的名称,分别用了七巧板中的哪几个图形拼成的?为什么想拼这个图案呢?
3.作品欣赏:
现在我要公布第四个秘密了,这个秘密在一幅作品中,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用多幅七巧板拼成的古诗内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分别用七巧板拼成了黄鹂、白鹭、山、船,同时配有音乐伴奏)我们可以用七巧板拼出许多精美的图案还可以用它来拼故事呢?
4.开放性习题:
请同学们课下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分工合作用一副或多副七巧板拼出故事作品。
四、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七巧板有趣吗?(接着教师在原有“七巧板”三个字的前面板书:有趣的)你喜欢七巧板吗?你想对七巧板说些什么?七巧板千变万化,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思考,就会拼摆出更多更美的图案,都能和七巧板成为最好的朋友。
动手做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并初步认识六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能从图案中找出图形,培养辨认图形的能力。
3.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价值观。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教学难点
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用具
各种图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谁能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智慧老人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课件出示
(学生认真看屏幕,欣赏美丽的图案。)看了这四幅图,你有什么感受?它们都像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请你选出一幅最喜欢的图案,说说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用我们学过的这几个图形就可以拼出这么多美丽的图案,那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个新的图形朋友,可以制作出更多更美丽的图案。
课件出示
谁知道这几个图形的名字?(教师贴出图形,板书名字。)(指名学生回答,全班交流。)
二、建立模型
课件出示
这几个图形想和大家玩捉迷藏游戏,你能从上面这幅图中找到它们吗?(学生独立思考,让个别学生上台,指出所找的图形,全班交流。)课件出示
淘气在这幅图中找出了三角形并涂了喜欢的颜色,漂亮吗?那么,请你在答题卡上找出所要求的图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找得又快、涂得又漂亮!
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找图形并涂色,展示个别学生的作品,全班展览。
三、解释与应用
1.摆一摆
用三根小棒可以摆1个三角形,摆2个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摆三个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生展示作品)
用十根小棒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学生展示作品)2.数学万花筒 同学们用小棒摆出了我们所学的图形,这些图形组合在一起编织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美丽的图案,可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图形。)
3.拼图形
老师将这些美丽的图形放在信封里,请你取出所喜欢的图形介绍给大家。
(学生独自从信封中取出喜欢的图形,并介绍给大家。)
用这些图形可以编织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装饰了我们的生活,现在请你们也用信封里的图形在白纸上拼出美丽的图案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好吗?
四、小结
你们有哪些收获?最喜欢这节课的哪部分?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的进行整十数的加减计算,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并能正确的进行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2、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整十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请客》(板书:小兔请客)
(二)、探究与体验
师:有一天,天气非常的好,小白兔到森林里摘了好多的果子,它想,这些果子我不能自己吃,我要和我的好朋友一起来分享。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把好朋友请到家里来做客。小白兔非常的热情,早早就把果子准备好了。这时,好朋友小猴、小刺猬、小松鼠接二连三的都到了,小白兔一看来了好几位朋友,担心果子不够吃,就又端来了一些果子,它边走边说:“朋友们,尽情的吃吧!”(出示第一幅画面)故事讲到这,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谁听的最认真,看的最仔细。
1、从这幅图画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
2、谁能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
(小白兔一共端来多少个果子?)
3、这个问题怎么解答呢?
汇报:(30+20=)
4、现在请小组内交流,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并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学生汇报:
师: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每个数字除了有它表示的意义以外,还有自己的名称。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 + 两边的数字叫做加数,把算出的得数叫做和。在30+20=50中,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
师:你们非常聪明!老师要接着给你们讲故事,听好了,在这些朋友中,小刺猥是最顽皮的一个,为了让大家高兴,它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说着就来了一个前滚翻,没想到把一盘子的果子都扎在身上带走了,逗的大家哈哈大笑。(出示第二幅画面)通过这段故事和这幅画,谁能说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草地上原来有50个果子,被小刺猥带走了10个)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草地上还剩下了多少个果子?)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5、现在就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剩下多少个果子呢?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会要小组请代表来汇报。
(1)学生讨论,互相交流。
(2)汇报:(我们小组是用50-10=40,用口算方法计算的,5个十减去1个十就是4个十,也就是40)
(我们小组是用50-()=10呢?拿来5捆小棒,每捆是10个,拿走了4捆,还剩10个,拿走的4捆就是40个)
(我们小组是看草地上还剩下几盘?还剩下4盘,每盘是10个果子,就是还剩下了40个果子)
师:同学们,你们回答的都非常好,在50-10=40中,50表示一共有50 个果子,10表示小刺猬扎走了10个,40表示还剩下40个果子。在减法算式中,每个数字也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 — 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后面的数叫做减数,计算的结果叫做差。谁来说说50-10=40每个数字的名称呢?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故事“小兔请客”,学会了整十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知道了在加法算式中有加数、加数、和,在减法算式中有被减数、减数、差。而且还懂得了如果有好吃的,好玩的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多动脑,勤于思考,做个聪明、快乐、懂事的好孩子!
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优美的动画,请你认真看,然后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播放多媒体动画,最后定格为教材主题图画面。)
师:这么好听的故事,听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讨论探究 1.提出问题
师:大家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2.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咱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知道如何列出算式呢? 生:25+4=?(学生大部分已经能够说出结果。)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暂时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数器等,也可以请求同组的同学来帮忙。(学生动手探究,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引导。)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生1:我是拨计数器算出来的。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生2:我摆小棒。我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生3:我是口算出来的。5+4=9,再加上20就是29。
生4:我也是口算出来的。看着25然后把4直接加到个位的5上,就是29了。
生5:我是列竖式计算出来的,是我妈妈教我的。(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竖式。)
生6:我是口算出来的。反正我一看就知道25加4等于29。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够想出这么多的算法。那么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生1:要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
生2:要个位加个位,不要加到十位上。
生3:大家要认真计算,不要粗心。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数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3.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他小组的活动。)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第1题(出示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读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生:19-9=10(颗)。
2.第2题(出示情境图)。
师:比一比看谁最先算出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生:25-2=23(米)。
3.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4.第4题:想一想,填一填。
师: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能发现其中存在的规律。那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表现如何?
青蛙吃虫子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对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学前准备(1)填一填
75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0里面有()个十,30里面有()个十,合起来是()个十(2)小竞赛
32+5
70-60
78-6
39-4 26+3
88-5
30+20
83+6
2、猜谜语,揭示课题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打一动物----青蛙)
师:青蛙现在在什么地方?它们在田里做什么呢?(吃害虫)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青蛙吃害虫”(出示课题)
师: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农民就不用把农药喷撒在庄稼上,这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净化的作用,我们就能吃上绿色食品。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不能捉它,要保护它)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师:有一只小青蛙知道同学保护它们的决心后,给我们班发来了一封邀请信,邀请我们去参加青蛙王国举行的捉虫比赛。你们去不去呀?
师:比赛的现场可真热闹呀!看,有两只青蛙正抢着吃害虫呢!它们都说什么话呢?
生1:小青蛙说:“我吃了30只害虫”。生2:大青蛙说:“我吃了56只害虫”。
2、青蛙很细心,随时收集身边的数学信息,我们能不能根据它们收集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算式呢?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3、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过程)
4、汇报交流。
5、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6、解决第二、三个问题。
(1)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害虫?(2)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害虫?(3)怎样列式?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计算56—30=?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4)比较56—30与56—3有什么不同。
56—30=26
56—3=53
三、实践应用
1、同学们,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是怎么回事?大家瞧!(课件出示第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2、小青蛙游啊游,看到了38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你们听:(课件出示第二题)师 :仔细观察,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在唱歌。
师:青蛙唱完了,有的已经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回去了多少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
3、小青蛙说:小朋友们,你们真聪明,现在我再给你们出一些计算题,比比谁第一。(课件出示第三题)
四、总结评价,知识延伸
我们在动物王国的时间不短了,你们觉得开心吗?想一想都有什么收获?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同学回家查一查资料: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多少只害虫呢?
拔萝卜
教学目标
①继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②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的计算方法。③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难点: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算式。
2、谈话导入:
师:今天,小黑兔和小白兔一起在山坡上拔萝卜,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好吗?(出示“小兔拔萝卜”挂图)。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理解图意。
2、学生表演,提出问题。
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计算加法问题:出示: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生齐读: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一生上台列算式:板书 36+23=
3、讨论、交流、探索算法。
①小组交流(交代交流内容,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各组代表上台演示)
生1:我是用计数器来计算的。(生用计数器拔珠计算)
生2:我是用摆小棒计算的。(生摆小棒计算)
生3:我是用口算的。(生口算)
③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些不同的算法的计算结果都一样,都算得很好。今天,老师告诉同学们另一种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4、教师板演,介绍竖式。
①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 3 6的前面,横线代表等号写在第二个加数和加号 + 2 3的下面。
②计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5 9从个位加起。
5、巩固练习:
① 计算:5 6+ 2 3
5—2 4
② 列式计算:23+45=
54—23=
6、出示“试一试”中“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全班齐读:小黑兔拔了36个萝卜,小白兔拔了23个萝卜。小白兔比小黑兔少拔了多少个萝卜?
① 生独立完成:你觉得哪种计算方法好就用哪种方法来计算。
② 全班交流(吊板)36—23=13(个)
三、巩固新知:
1、P29练一练。
2、口算或竖式。
收玉米
教学目标
①继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②掌握竖式的书写格式及数位要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的计算方法。③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体现算法的多样化。难点:竖式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开火车口算算式。
2、谈话导入:
师:今天,笑笑和淘气一起到田里去比赛收玉米,忙了一天,最后笑笑和淘气聚在一起来比较,我们一起去看看结果到底如何吧。(出示“小兔拔萝卜”挂图)。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理解图意。
2、提出问题。
笑笑收了42个玉米,淘气收了57个玉米。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图意,提出什么问题?
生自由发言:学生可能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计算加法问题:出示: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一生上台列算式:板书 57—42=
3、讨论、交流、探索算法。
①小组交流(交代交流内容,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②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各组代表上台演示)
生1:我是用计数器来计算的。(生用计数器拔珠计算)
生2:我是用摆小棒计算的。(生摆小棒计算)
生3:我是用口算的。(生口算)
③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这些不同的算法的计算结果都一样,都算得很好。今天,老师告诉同学们另一种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4、教师板演,介绍竖式。
①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减号写在减数42的前面,横线代表等号写在减数和减号(—42)的下面。
②计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57从个位减起。
5、巩固练习:(说一说,错在哪里?)
书本第57页
三、巩固新知:
1、P58练一练1、2、3、4、5。
2、口算或竖式。
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是“废品”。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①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②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小组合作交流。④学生代表结合数学信息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学生汇报:13+3= 师:原来要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师:你能摆出小青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吗? 学生动手摆,然后展示 师:那你会列式计算吗? 生:13-4= 师:你告诉大家为什么用减法呢? 生:……
师:哦,小红比小林多,我们就在13的基础上加,现在小青比小林少,我们也就在13的基础上减。
师:通过他们三人的努力,公园漂亮许多,而且环境也得到了保护。他们可真了不起。师:可是这些塑料怎样处理呢? 学生自由汇报。
(小结:要把这些塑料瓶集中起来,统一放在回收站,然后进行二次处理,最后回收利用,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三:巩固练习:
P60“练一练”
第1、2、3、4题。
四、评价总结
师:
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知道美丽的生活要靠大家共同来创造,希望你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收获运用到生活中,并转告你周围的人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六单元
加与减(三)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开火车”口算)。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同学们喜欢看的书真不少,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好学的孩子。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T)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很好,那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在黑板上贴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2.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板书:28+4)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大概是多少?比30多,多一些)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
算法一: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先从4根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了,把它捆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32了。
师:请你上台演示一下。还有用小棒摆的吗?你是怎么摆的? 算法二:先从8根拿6根放到4根里就是10根(一捆)。
师:请你上台演示计算过程。
师: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板书:计算方法:①、摆小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算法三:我是用看算式直接口算出来的,我是这样算的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板书:②、8+4=12 20+12=32)算法四: 先算28+2=30,再算 30+2=32。(板书:③28+2=30,30+2=32)算法五:我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
师:8+4=12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多指名回答)
板书:④竖式(满十进一)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
师: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3)小结。
师: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有口算、摆小棒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说)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接下来,在刚开始贴出的问题中,选择其中一题,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算一算。
师:做完后,同桌小声交流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找生来说算法。
选择1名列竖式的同学上台板演。请你们也试一试列竖式的方法,好吗?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摘小花儿
(1)机灵狗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学习认真,现在大家轻松一下,玩个“摘小花儿”的游戏吧?(出示图)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小花儿,你们想摘吗?给你们1分钟思考时间。(选人计算)
(2)摘一个评价一个,最后评价左边一竖列与右边的题有什么秘密?
2、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师: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琢木鸟图)它可不高兴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快去看看吧!原来呀这里有3棵大树生病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吧!确诊一下大树的病因好吗?(指名说错因)
3、课堂练习巩固:P69
第1、2、3、4、5、7、题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加法。
1.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要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摘苹果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开火车”口算)。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谁来说说你喜欢吃什么水果?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他们也很喜欢吃水果,尤其是苹果。有一天他们两一起到果园摘苹果,最后淘气摘了17个,笑笑摘了38个,然后他们拿来了个箱子,准备把苹果带回家去。(出示课题:摘苹果)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很好,那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在黑板上贴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了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淘气和笑笑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2.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板书:17+38)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大概是多少?比50多,多一些)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
算法一: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17根小棒,再摆38根,先从38根拿3根放到7根里就是10根了,把它捆一捆就得到5捆零5根,就得55了。
师:请你上台演示一下。还有用小棒摆的吗?你是怎么摆的? 算法二:先从8根拿3根放到7根里就是10根(一捆)。
师:请你上台演示计算过程。
师: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板书:计算方法:①、摆小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算法三:我是用看算式直接口算出来的,我是这样算的先算8+7=15,再算10+30+15=55。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板书:②、8+7=15
10+30+15=55)算法四: 先算38+2=40,再算 40+15=55。(板书:③38+2=40,40+15=55)算法五:我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
师:8+7=15满十应该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多指名回答)
板书:④竖式(满十进一)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
师: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3)小结。
师: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有口算、摆小棒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说)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算一算,说一说。
P71
2、课堂练习巩固:P72
第1、2、3、4、5题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加法。
1.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要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阅览室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件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减不足要十位退一的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减不足要十位退一的道理。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什么课外书?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他们也很喜欢看课外书。有一天他们两一起到阅览数看课外书,发现阅览室里面有他们喜欢的儿童画报、故事书和连环画。(出示课题:阅览室)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和表格,说一说你从上面看到了什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很好,那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在黑板上贴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儿童画报原有30本,借走了7本,还剩下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
2.初探退位减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板书:30—7)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大概是多少?比20多,多一些)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
算法一: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30根小棒,再把一捆拆开从10根拿走7根就是3根了,把它合起来就得到2捆零3根,就得23了。
师:请你上台演示一下。还有用小棒摆的吗?你是怎么摆的? 算法二:我是用看算式直接口算出来的,我是这样算的先算10—7=3,再算20+3=23。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板书:②、10—7=3
20+3=23)算法三:我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
师:0—7=15不够应该怎么办?(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减不足怎么办?(多指名回答)
板书:④竖式(个位不够减,十位要退一)
师:出示计数器演示“不足退一”
师: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
(3)现在你能不能自己算一算:
①故事书有25本,被借走了8本,还剩下多少本?
②连环画有46本,被借走了9本,还剩下多少本? 3.小结。
师: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有口算、摆小棒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说)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退位减法
1、试一试。
P76
2、课堂练习巩固:P76 1、2、3题
P77页4、5、6、7、8题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减法。
1.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要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跳绳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小组互相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 计数器、挂图、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你能说说你的跳绳成绩吗?跳绳不但是一项很好的体育活动,它里面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们发现了吗?
活动二:利用跳绳的情境,讨论计算方法.出示主题图及统计图表,提出数学问题.师:这是三名同学跳绳情况的统计表,说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些什么?
师: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A:小东、小红共跳多少下?三人一共跳多少下?
B: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小东比小红少跳几下?
……
师:要想知道“小红比小亮多跳几下?”你会解答吗?
板书:小红比小东多跳几下?
40—28= 2.根据算式,合理进行估算.师:请你估计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探索算法,合作交流.(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40—28=()
(2)将全班分4人小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在全班评选想出算法最多的小组.(3)全班学生交流算法.算法一:40-20=20
算法三:40-8=32
20-8=1
232-20=12
算法二:40-30=10
10+2=12
师:好多同学都能口算出算式的结果,除了口算你还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吗?
算法五:用竖式计算.我发现同学们笔算时有两种结果,大家看:一种是40减28等于12;另一种是40减28等于22。到底哪一个结果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摆小棒验证一下。
4.试一试.①小亮比小东少跳几下? □○□=□(下)
②小红比小东多跳几下? □○□=□(下)
看图列出算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5、练习巩固
1、试一试
P79
2、练一练
P79-80
第三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书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图书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3.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第一次接触到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了解“满十进一”的计算规律,对于学生以后学习笔算加法非常重要。对竖式的写法,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
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买新书了,我们先来看一下都有哪几种书呢?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1)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据图上的条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问,只要有价值教师就给予鼓励,集体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3)提出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
(4)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交流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2)组内交流算法,对每种算法进行评价。
(3)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28根,再摆4根,然后把4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8根上,一边加,一边数,数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28+2=30,再算30+2=32。
算法三:先算8+4=12,再算20+12=32。
算法四:列竖式8
+4
_1___2
(学生已经学会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有的学生已经有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知识储备,所以当学生提出可以列竖式计算时,教师就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算法五:……
(4)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
(三)练习“试一试”
1.《汪汪乐园》和《淘气历险记》共有多少本?
(先请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和计算结果。)
2.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你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学了本节课后,请你试着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存入“问题银行”以后再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出发,精心设计“图书馆”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2.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真心交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平等的态度,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把握、分析学生的内心感触与想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针对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并没有简单地放过去,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细细揣摩学生的心理及错误的原因,趁热打铁,有的放矢,就势带领学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纠正学生的不良做题习惯。
3.注意学生的练习反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练习时,没有就题讲题,而是引导学生回顾 “满十进一”的法则,注意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反思——对于自己做出的题目,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自己做题的错误之处,并想一想错误是怎样产生的,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对于他人所做的题目,也能给予适当的评价,并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较,发现优劣,从而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调整。
4.在交流算法时学生出现了“算法复杂化”的情况,没有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继续发言,然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评价,“你认为你的方法怎么样”,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力。对于学生正确的答案先是不置可否,尽量用不带倾向性的语言要求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评价的权力和机会交给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公正的互相评价,在争辩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错误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议,选择合理算法。
第四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图书馆》
《图书馆》教学设计
李国娣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会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知道“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3.通过自主探索、交流,培养综合学习能力。
4.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
3、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要进位的道理。教学准备:PPT、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同学们喜欢看的书真不少,可以看出大家都是好学的孩子。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T)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二、提出问题,初探进位加法。1.提数学问题。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说的很好,那你们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师在黑板上贴问题)(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拿出练习本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2.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大家都同意这样列式吗?(板书:28+4)你们会算吗?我们先来估一估,大概是多少?比30多,多一些)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现在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一下。
算法一: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来的,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先从4根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了,把它捆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32了。
师:请你上台演示一下。还有用小棒摆的吗?你是怎么摆的? 算法二:先从8根拿6根放到4根里就是10根(一捆)。师:请你上台演示计算过程。师:试着用小棒摆一摆。板书:计算方法:①、摆小棒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算法三:我是用看算式直接口算出来的,我是这样算的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板书:②、8+4=12 20+12=32)
算法四: 先算28+2=30,再算 30+2=32。(板书:③28+2=30,30+2=32)
算法五:我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说用竖式计算,写得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又是怎么算的?)算法四:列竖式
8
+
_1___
2
师:8+4=12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生讲师板书进位一)谁还会说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多指名回答)板书:④竖式(满十进一)师:出示计数器演示“满十进一” 师: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列竖式。(3)小结。
通过大家的思考,我们有口算、摆小棒和列竖式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几种方法中,你更喜欢用哪种方法?(让几个同学说说)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接下来,在刚开始贴出的问题中,选择其中一题,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算一算。
师:做完后,同桌小声交流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找生来说算法。
选择1名列竖式的同学上台板演。请你们也试一试列竖式的方法,好吗?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竞赛场
(1)机灵狗说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学习认真,现在大家轻松一下,玩个游戏吧?(选人计算)
2、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琢木鸟图)它可不高兴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快去看看吧!原来呀这里有3棵大树生病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吧!确诊一下大树的病因好吗?(指名说错因)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加法。1.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要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第五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学生自由发言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统计,制成统计图
(3)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
做一次统计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巩固
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练习七第1题)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47+2与47+20,怎么比呢?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交流结果
2、练习七第5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完成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比较,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已经学习了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老师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敢不敢接受老师的考验:
(1)、6是x位数,100是x位数,82是x位数。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个x;2在x位上,表示x个x。
(3)、36是由x个十和x个一组成的;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x;99里有x个十和x个一,它后面是x。
(4)、按照数据的顺序填数:
34、35、x、3769、70、x、72
2、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下面再来看看这两道题。
(1)、在○里填入“>”、“<”、“=”。
15○20xx○98○8
(2)在66、25、9、89、75、100这些数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后,问:“你怎么能这么快就知道哪个数最小,哪个数?”引导学生说出一位数比两位数小,两位数比三位数小,最终得出:位数多的数较大。
3、即时练习。
4、如果都是两位数,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两位数,我们请两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抽取卡片,看看哪组抽取的卡片上的数更大。
开始游戏。
在游戏中使学生明白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2、小结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更大;如果都是两位数,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个位。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2页的“做一做”,再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比的。
2、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四、拓展题:
1、连线。(课件)
2、填上合适的数。
26<2□47=“”>□7100>3□58<5□78<□2
3、你知道我是谁吗?(课件)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图画式应用题
教学目的:
1、学会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
一、引入
今天咱们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蝴蝶正飞来飞去呢。
课件出示左边5只,数一数有几只蝴蝶?再出示2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美丽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是来捉蝴蝶标本的呢!课件分步出示:1、左边4人2、右边2人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分组说图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谁来说说图意,你知道怎样算吗?
三、课中操
四、减法图式
那边的小朋友玩的开心,这边的农民伯伯正忙着呢?出示葵花,看,这是什么?
先出示颗葵花,再演示农民摘了3颗,再出示大括号和7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农民伯伯摘完了葵花还要摘石榴。课件分步出示石榴图,自己说出图意后想一想怎样列式。
五、练习可自己适当调配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十几减9教案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
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18-9=
2.看图写算式
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3、力气大作战
师:同学们吃饱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们比力气呢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于号
4+3 〇17-9 15-9 〇5+9 7+8 〇9+6
4-9 〇15-5 16-9 〇13-9 12-9 〇9+4
4、地雷大作战想加算减
师:同学们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 =12 9+ =18 9+ =15 9+ =11
12-9 = 18-9 = 15-9 = 11-9 =
5.看图讲故事
师:我们安全的走过了雷区,现在休息一下来讲故事吧
三活动
师:同学们,在你们聪明才智的帮助下,喜羊羊他们顺利的夺回了宝藏,看,他们来向我们表示感谢了呢!为了庆祝一下,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大家准备好了吗?音乐:找朋友
四
师:喜羊羊他们完成了任务,要回羊村去复命了,他们想买一些礼品带给大家,现在请大家一起去自选商场帮他们挑选礼物吧!
1妈妈给了你16元钱,你最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2如果可以买两样,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五
学习了十几减九的几种计算方法,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说说15-8和13-7怎样计算?
六
谈收获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大家这节课学会了讲故事,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等很多东西,还利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计算十几减八和十几减七这些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七
师:你喜欢灰太狼吗?
生:不喜欢,他老做坏事
师:对,灰太狼总喜欢搞破坏,但是老师觉得灰太狼有一个优点,他虽然每次都失败,但是却从未放弃,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那这节课靠我们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们一次次战胜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败,我们胜利了,我们就是喜羊羊!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老师今天第一次给一年五班的小朋友上课,先给大家来个自我介绍吧!我姓吴,今年34岁,身高155厘米,体重46千克,家住东山大道138号,每天上下班乘坐11路公共汽车。我平时喜欢听歌,这不刚买了个MP3,花了我398元。
小朋友们能象老师这样说一句带有数字的话吗?(指名说一说)
看来生活中的数字可真多,你们会数数吗?谁能从1数到20?(指名数)
谁能接着往下数?(数字接龙数到100)
除了一个一个地数到100,谁还有其它的数法?(指名2个2个地、5个5个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二、数100以内的数
课件演示主题图:春天来了,草原上来了许多的羊在玩耍,猜一猜一共有多少只?(学生自由猜)
究竟猜得对不对呢,我们还是来数数看吧!(学生翻看书上的主题图数一数)
汇报一下你们数得结果吧!(100只)100可比我们以前学的数多得多呢,你们是怎么数的呢?(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10只羊圈在一起是一个十。教师边演示学生边数:1个十、2个十、3个十……9个十、10个十)
10个十是多少呢?(学生齐答100)
教师板书:10个十是100
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在书上画圈再数一遍。
三、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物品,数出100个来,要求使人一看就知道是100个,比一比谁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并展示自己的物品。
四、数的组成
老师在黑板上摆小棒,学生观察,并说说一共摆了多少根。
师:谁能说说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先摆了2个十根,再1根1根地摆了9根)那么2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师:你们能照老师的样摆一摆吗?
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摆出来,并说说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相应的习题。
六、游戏
数字接龙:老师报一个数字,学生接着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或前面的5个数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经典教案汇总四:《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b、6+40=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摆出
再摆拿走
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能根据提供的素材,估计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4、通过认识100以内的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数数方法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是多少。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展示台、给每位学生准备数量为100的物品。
教学设计理念:
向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通过充分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数是数出来的,并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我们以前认识过哪些数?(0—20),谁能从0数到20?(一生数,其他拍手),谁能接着往下数?(2—3名接着数,到70过后师示意全班齐数并齐拍手)
2、师:大家能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要用到数数,你能说一说吗?(略)
〔设计意图:复习20以内的数,了解学生已有的数数知识。〕
3、师:我们班共有多少位同学?(65位),自己亲自数一数。(学生站起来数班级人数。)
师:谁能说说你数的结果是多少位同学?(学生汇报,肯定有不一样的)
师: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数?(请一名学生边点边数,其他同学跟着一齐数,结果是65位同学。)
师:在刚才数人的时候,39的后面是多少?49的后面是多少?59的后面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师总结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数班级人数,体现数数的方法:边点边数,点的和数的一样快。同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
二、实践操作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数。数什么呢?数的东西就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快拿出来看看吧。看看自己都拿到了什么物品?喜欢吗?
2、师:现在听清要求,请很快的数出10个物品放在桌子上,放成一堆,仔细观察,10个呀,就这么多。
师:请你再数10个出来。
师:现在是多少了?
师:再仔细观察20个这一堆,20个就这么多。
师:请你把袋子里的物品都倒出来,想想,刚才10个一堆,20个一堆是那么多,再观察一下你面前这一大堆,猜猜这一堆大约有多少?
生猜(略)
师:那么到底有多少呢?请你仔细数一数。(学生开始数桌上的物品,有糖、枣、沙枣、棋子、小棒、铅笔、玉米粒等。)
3、学生汇报数的结果
师:你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一个一个数的,有两个两个数的,有五个五个数的,还有十个十个数的?)
师:刚才谁都数的是100?请举起手。其实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每个袋里的物品都是100,你们数对了。(学生高兴地欢呼。)
师:有的小朋友没有数对,我们给他找一找数错的原因好吗?
学生寻找出错的原因:
1、点的和数的`不一样快
2、数的物品太多,有时稍不专心会忘。
3、转整十数时不知道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估数和数数的活动过程中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学会用多种方法数数,渗透估数的方法,体会准确数出物体个数的方法,体现数是数出来的。〕
4、师出示100粒大米。谁来猜猜这些大米是多少粒?(生猜)
师:看着这100粒大米,再看看周围同学桌上的100个物品,老师有些不明白,都是100,为什么有的堆大?有的堆小?
生:因为有的物品大,有的物品小。
师:刚才的100颗糖,100枝铅笔,100粒大米……我们都可以用数100来表示。(板书:100)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提高估数的能力。〕
三、探索活动
1、接数,数的组成
师:请你数出35个物品,怎样摆放让人一眼看出来。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给你的小袋和皮筋。(师事先在物品袋里装了小袋和皮筋)
生数并摆出35个物品来。(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一名摆铅笔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再请一名装小袋的学生到展示台前展示,并说出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同桌相互检查,改正摆放错误。
师:看着你们的35个物品,同桌相互说说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35里面有3个十和5个一
师:请你从35开始继续数物品,一直数到42个。
师请一名数小棒的学生展示42根小棒的摆放方法。说一说4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板书:42里面有4个十和2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的组成〕
师:从45数到63,6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师:请一学生说一个数,大家接着数。同桌再互相考一考。
师:从88数到100,能行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并会从任意一个数接着往下数〕
师:同学们数数越来越好了,老师这儿有几幅图,一起来看看。课件分别出示汤圆图和钢笔图。
⑴说出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共有多少个汤圆?(课件出示答案)
⑵表示的是几个十和几个一,说说想法,一共有多少枝钢笔?(课件出示答案)
2、估数、数数、100数的组成
课件出示动态的百羊图
师:猜一猜大约有多少只羊?(生猜)
师:到底有多少只呢?你来数数吧!(动态的羊不好数,羊多不好数)
师:谁能想个办法,能让我们比较容易地数出一共有多少只羊?(生想办法)
师:出示把动态的羊10个10个圈起来,用栅栏围住,现在我们再来数一数。(生很快数出是100个)
师:怎么这么快数出来了,生说出数的方法:10个10个数,数了10个十
师:10个10是多少?板书:10个10是100
板书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进一步渗透估数的意识,体会10个10个数的优越性,并认识10个10是100,理数100的意义,突破知识的难点。〕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正确填写统计图.
3.培养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能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重点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学难点
分析统计图,对可能性做出判断和决策.
教学准备
每人一张条形统计图和正方形纸片.教师准备一张大张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课.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开展庆“六·一”的活动,要作什么准备?我们的教室呢?
2.你用什么来布置我们的教室?
3.老师买回了一些气球,你们认为挂什么颜色的气球教室才最漂亮,为什么?
4.气球很漂亮,但是小朋友只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颜色的.气球,把它举起来.
5.大家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颜色,但老师还是不能很准确知道哪种颜色的气球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
二、新授.
活动一:讨论解决办法.
1.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之间说)
2.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说说你们的解决办法.(指名说)
3.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待会就请用你们用询问的方法进行统计.
活动二.认识统计图.
1.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统计图,谁是小老师说一说统计图上有什么?每种颜色的气球用什么表示?每个格子代表什么意思?统计图该怎么填?
2.统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统计开始.
活动三:分析统计图.
1.请观察你的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说给你的组员听.(小组成员之间)
2.请各小组派代表上来向全班汇报.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小组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3.你想把你从统计图中知道的告诉大家吗?请你拿着你的统计图,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听.
活动四:统计全班情况.
1.刚才我们统计了各小组的情况,下面让我们来统计全班的情况.
2.请拿出小红纸,下面请同学分组上来贴.
3.观察这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谁勇敢,上来做小老师说给同学们听.
(1)从统计图中知道我调查了______人.
(2)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多,喜欢______颜色的人数最少.我们班最喜欢______颜色的气球.
(3)喜欢红色的有______人,喜欢黄色的有______人,喜欢蓝色的有______人,喜欢绿色的有______人.
(4)喜欢______颜色的比喜欢______颜色的多(少)______人.
4.通过刚才的统计,你知道我们班买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吗?
5.你能根据统计图猜猜班主任老师最喜欢哪种颜色的气球吗?为什么?
6.寻求答案.
三.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布置家庭作业.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9
预习要求:
看一看教材第3页的“拼一拼”内容,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向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给大家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听歌中唱的到底是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少儿节目《大风车》的主题歌,播放完时适时提问:你们喜欢风车吗?)其实,风车是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折成的。不仅这样,生活中还有很多由平面图形组成的干变万化的图案呢。你们想当那个把图形变得很神奇的魔术师吗?好,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下课之后,大家就都会成为魔术师了。(板书课题)
二、折一折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首先,我们来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请看幻灯)同学们按照要求把你手中的长方形折一折,折完后,你发现长方形的对边怎么样?(对了,对边重合,即对边相等)那么,邻边是否也相等呢?(对角折一折,试一下)我们一起来看屏幕演示。再来看看,正方形的边怎么样呢?(幻灯出示)大家把正方形沿着虚线向对角折,再对边折,你们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怎么样?(都相等)好,我们再来看屏幕。
归纳:同学们有的用观察法,有的用比较的`方法,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对边相等;长方形邻边不相等,正方形邻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问:你能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吗?这样折一折、剪一剪就变成正方形了,能说明理由吗?
(2)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
我们在课前说过,纸风车是由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之后才完成的。你们会做风车吗?(幻灯出示风车图案)接下来,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请注意看(播放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按如下步骤做:先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根据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我们将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再裁下,(幻灯片演示制作步骤)然后我们将正方形的对角各折一下,沿折痕剪向中心,但中心部分要留有余地,之后我们将出现的八个角每隔一个向中心折一次,再用铁丝串好并固定,纸风车就可以在风中转动了。
问:风车的制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图形?怎样让一张纸变成风车呢?动手做一做,再玩一玩自己的风车。
小组互评,展示学生作品。
好了,我们先把纸风车放一边,看看还有哪些平面造型可以拼摆出来。请看这辆小汽车(幻灯出示),它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三、拼一拼
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那你们想玩拼图吗?
(1)下面,就请用你手中的2个长方形拼一拼,看看你们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完成后幻灯展示答案)
(2)再来用4个同样的正方形拼一下,又能拼出什么呢7
问:至少用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3)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你们能摆出六边形吗?
(4)好,接下来就请大家用手中的9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开始!(幻灯展示答案)
(5)现在,老师也难不倒大家了,那么,我就想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请注意看(幻灯出示用小棒拼成的平面图形)。
①最少用几根小棒能拼成两个三角形?
②用12根小棒能拼出什么图形?
③你能用老师给的4个三角形拼出正方形吗?
(教师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四、拼图大比赛
(1)教师指导学生拿出学具袋,让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所有材料去发挥想象拼图,可以自己拼,也可以和组员合作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好又快,且有创意。
(2)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己评价或者互相评价。
(3)组织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题,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拼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当了一回小魔术师哦!希望同学们回家后,能够继续发挥你神奇的魔力,拼出更多美丽的图案来。
板书设计
平面图形的拼组
边
长方形对边相等
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
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
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高兴的事说出来听一听?
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
(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
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
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
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
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
(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
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
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
人数2316156
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如果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
(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
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
(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
(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
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
23+16 23-16 23+16+15 23-16-4 23+16-15 23-(16+4)
16+15 23-4 16+15+4 23-15-4 23+15-16 23-(15+4)
16+4 15-4 23+16+4 23+16-4
(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
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
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
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
(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
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
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 …
2、数的大小比较:
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
33○49 98○62 54○45 87○90 43○46-2 77○50+27
3、数的计算:
(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
第一组:35+24 42+36 56+43 57-45 98-56 84-53
第二组:38+25 46+59 36+57 54-37 42-19 51-27
(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
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认读钟表时间的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
2、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在探究时刻之间变化的
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认读时间的表象,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
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
3、经历认读钟表时刻探究问题的过程,体会时刻(时间)与人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每个同学准备一个玩具钟表(或模型),教师准备演示用钟表。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
(1)玩电瓶车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2)坐飞天轮的同学是4时开始的,结束时是 。
(3)坐龙船的同学是 开始的,结束时是 。
(4)跳蹦蹦床的同学是3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
(5)买票的小朋友4时进“儿童乐园”, 离开“儿童乐园”。
(6)“儿童乐园”每天下午向社会开放的时间为2时——6时。
二、自主探究:
1、以6个问题为框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以问题(1)为例:
(1)能不能把小朋友开始玩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在钟表上拨出来?
(2)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进行操作。
(3)指名几名同学演示。
(4)教师引领探究——利用教具(钟表),师生共同完成从到一直到的拨针操作活动。
2、画出整时:
A:能不能把问题中的4时、3时、2时、6时画出来?请同学们利用钟面图,画上表针。(每个同学发一张钟面图)
B:能不能把你是怎么画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几位同学上台展示。
C:让画错的同学进行改正。
三、梳理概括:
1、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能发现:跳蹦蹦床的同学是最早开始玩的,坐飞天轮的同学结束的最晚,跳蹦蹦床的同学玩的时间最长……
2、在认读钟表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把认读钟表要注意的事项说出来:辩认时针与分针,看清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重点难点重点: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
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知识点落实):
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
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
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
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
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
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
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
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
指定三名学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出示口算卡片,请两名同学起立进行抢答,谁先答对给谁加1分,最后看哪位同学累计分高.
8+3 11-9 10-89+6 14-8 15-8 8+5 18-9
9+7 17-9 14-98+89+2 9+812-816-9
三、教学补充题。
1、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1。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筐里的苹果和筐外面的苹果一共有10个,筐外面有3个苹果,筐里面有几个苹果)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筐里有多少个苹果,该怎样想?(想:几加3是10,7加3是10.从10个里去掉3个,也就是筐里有几个苹果)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3=7.
2、教师出示图文应用题2。
师: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盒里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里面的有几支)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略)
师:要求盒里面有多少支小棒,该怎样想?(想:几加4是14,10加4是14.从14支里去掉4支,就是盒里面有几支)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14-4=10
4、猜一猜.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16-810-6 11-9 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四、课终评价、小结。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
P56、P57页8和9的加减法
教学目的:
1、会熟练口算10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
2、能用10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计数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心算计数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孙悟空,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到花果山去观光好吗?
二、探究知识
1、8的加减法
A、独立思考
你们看,咱们的山上景色不错吧,看小猴子们都下山来欢迎呢,出示课件图
出示课件
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吗?
说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写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说出加法的意思,树上有6只猴,树下有2只,一共有几只?
B、评价,你认为谁写的好?理由呢?
C、小结:同样一幅图,我们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减法,只要能正确地说清图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减法
小朋友们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树,结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课件出示:两棵桃树,一棵树上有7个桃子,一棵树上有2个桃子
请你们用学具代替桃子来摆一摆,然后独立写出算式。
谁愿意向大家说出你的算式,评价:你认为哪个组写的好?
三、练习
1、动画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为踢进2个,网外7个,看图,你能写出几个算式?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2、学生分组拿出数字卡片,同组两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两个数。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苹果的游戏来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第二册88页例题(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⑵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13-4-562-209+5+716-8-4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二、导入新课,学习新知。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我国运动员们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情况让全国人民也非常满意,你们想知道他们得奖的情况吗?
1、出示表格
金牌银牌铜牌
321714
2、根据表格编一道两步试题。
3、指名列式。32+17+14
4、小组内讨论该怎样计算?
5、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指名说师板书。
32+17+14=63
32
+17
49
+14
63
师: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说出自己的方法,你们喜欢用这种方法?好!现在你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比试一下,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6、完成
35+26+24
师: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师板书
35+26+24=85
35
+26
61
+24
85
师:真棒!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7、试一试:
(1)对学生提出要求:先叙说题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2)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62-15-17=30
62
-15
47
-17
30
3、做一做
98-28-35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师板书课题。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具准备:
计数器、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数位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对!
“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1?”(指名回答,说一说数位表示的意思)
(二)导入:
“刚才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4这样用计数器表示?”
说一说数的组成。
(学生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写作:24读作:二十四)
(三)新课:
1、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所以在十位上拨4,在个位上拨2。
写作:42读作:四十二
2、(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个位3颗
“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书:写作:43
全班齐读“十位是4,个位是3,所以读作四十三”
读作:四十三
3、练习巩固:
(1)接拨珠子,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过九的数:39,49,59,69,79,89,99、
(2)教师读数,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再全班对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说数,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
(4)巩固练习
1、个位是7,十位是4,这个数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两位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这个数是()。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5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手比一比。
1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伸开两臂比一比。
(学生站起来比划,教师拿着米尺到学生中巡视,发现误差大的进行纠正。)
二、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1、想不想知道我们每天使用的课桌有多高?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你们的桌子大约有多长?把估计的结果告诉同桌,然后你们俩一起量一量,看谁估得准?(学生活动)
2、活动结束后,请学生汇报估计和测量的结果。
3、请估计准确的同学把估计的方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汇报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估计的方法进行评价)
4、你们测量的课桌的高度是多少?
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5、活动后集体汇报。
(对于测量同样物体长度的小组进行比较,检验测量是否准确。)
三、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上也有很多尺子,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吗?
1、请同学们测量一下自己的身高。
(1)身高是指什么?(从脚底到头顶的高度)
(2)先估计,再测量。可以自己测量,也可以同桌合作。
(3)说说测量的方法。
2、测量自己的步长。
(1)步长是指什么?(脚尖到脚尖或脚后跟到脚后跟的距离。)
强调:步长是平时走一步的长度,不要刻意迈大步。
(2)先估计一步有多长,再测量。可以小组合作。
(3)谁估计的最准,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方法。
(4)你是怎样测量的?
3、测量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
4、利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估计活动。
刚才同学们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其实这都是很好的尺子。下面老师要检验一下你的尺子管不管用。
(1)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请同学估计他的身高,并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2)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
①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②请估计一下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是多少,你是怎样估计的?
③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位同学的腰围和头围的准确长度,要怎么测量呢?谁有比较好的方法?
(3)利用步长进行估计活动。
①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②再来走一走,看这10米你大约需要多少步?看着这么长的距离,请你估计一下,需要多少个同学手拉手才够10米?谁想来试一试?
③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5、介绍人体各部分长度关系小常识。
四、练习。
1、P18第2题。
(1)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估计一下小明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3)引导学生注意记录的方法。
2、P19第3题。
(1)看图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