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家庭第三、四、五课教案

时间:2019-05-15 07:4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华大家庭第三、四、五课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华大家庭第三、四、五课教案》。

第一篇:中华大家庭第三、四、五课教案

1、汉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汉族分布情况和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汉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汉族各分布地区的建筑形式及其特点,汉服的特点;了解汉族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和文字的演变,汉服的产生与演变。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汉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和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汉族各分布地区的建筑形式及其特点。难点:理解汉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汉服的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进程: 课前三分钟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引出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是主体。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以“我”为“导游”,学生为“游客”。老师通过带领学生游览“汉族文化馆”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汉族相关知识。

景点一:人口和分布

1.讲授汉族人口及分布情况——人口最多、地域分布最广。2.提问学生: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拓宽学生知识面。

3.介绍我国各民族居住的状况——大杂居、小聚居,以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

4.展示图片“中华民族分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景点二:起源与发展

1.展示图片“黄帝”与“炎帝”,介绍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产生。2.展示汉武帝的图片,介绍汉族因汉朝而得名。

景点三:汉语和汉字

1.以网络流行语“神马”、“给力”导入汉族的语言——汉语。2.展示图片“汉语方言区示意图”,介绍汉藏语系和汉语七大方言、古汉语(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普通话)。以湖州人使用吴方言为例。3.展示图片“马字的演变”,以“马”字为例,讲授汉字的演变过程。介绍手写体(楷书)与印刷体(宋体),补充课外知识。

景点四: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1.以“清明节祭祖”、避父母讳引出汉族的文化传统之尊敬祖先,以50岁的别称“知天命”引出“乐天知命”。2.提问学生:20岁别称弱冠,30岁别称而立,补充课外知识。3.展示孔子和孟子的图片,引出儒家学说,讲授儒学以仁为核心、重视伦理教育,以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为例。儒学对汉族产生了深刻影响,因而有“儒教”之称。

4.由佛寺、道观、基督教堂导出部分汉族人的宗教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景点五:建筑形式

1.以远古传说人物有巢氏“构木为巢”引出汉族各分布地区的建筑形式,讲授居住在华北(东北)、黄土高原和南方的汉族建筑形式及其特点,配以图片展示。

2.展示图片“黄土与红土对比”,使学生了解黄土及红土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何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以木建房为主。

3.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常识,帮助学生理解汉族传统民居的特点。(1)受阴阳学说及太阳直射影响:坐北朝南,便于室内采光;(2)防火、防盗:以木梁承重,砖、土、石砌护墙;(3)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以堂屋为中心,雕梁画栋装饰屋顶、檐口。

景点六:汉服1.以中国校服(运动服)导入汉族民族服饰——汉服。

2.介绍汉服的起源及演变历程(1)黄帝时代出现,汉朝完善并普及,沿袭至明朝;(2)清朝剃发易服,近现代被中山装、西服等取代,汉服销声匿迹;(3)目前鲜为人知——大多数人对汉服知之甚少,汉服爱好者活跃在百度汉服吧、QQ汉服群等。3.展示汉服的相关图片,介绍汉服的组成部分。

4.展示图片“左祍与右衽”、“汉武帝”,帮助学生理解汉服的特点——交领、右衽、系带、宽袖。

5.展示图片“汉服与和服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汉服对周边国家服饰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展示长衫和马褂、中山装与旗袍以及西式礼服的相关图片,介绍汉服的演变及我国服饰的“东服西渐”,拓宽学生知识面。

三、练习巩固 板书设计:

1、汉族

景点一:人口和分布 景点二:起源与发展 景点三:汉语和汉字 景点四: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景点五:建筑形式 景点六:汉服

布置作业:请学生收集湖州汉族著名人物的事迹,古代或现代皆可,下次课选取2-3个学生上台讲解。

教学后记:

2、回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回族的主要风俗习惯。过程与方法:学会回族的问候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校园和谐。重难点:重点:学会回族的问候语。难点:通俗易懂地介绍回族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风俗习惯的由来。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一、谈话导入

1、我们这个班里有几种民族,你知道回族,为什么这样叫吗?

2、关于回族,你了解哪些知识?大家互相交流

二、新授

1、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就来“了解回族”。

2、初识回族:我们首先看一下回族漂亮的服饰。(出示照片)欣赏图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回族由来:一说到回族,就要提到伊斯兰教。回族这个民族的形成和伊斯兰教密切相关。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回族才慢慢形成。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另外两个宗教是什么?(佛教和基督 教)

4、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什么?(穆斯林)目前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达到了15.7亿。这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是只有回族,还包括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塔塔尔、保安、撒拉、东乡等少数民族,一共十个。所以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回族的知识很有用。因为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一些习俗是相通的。更何况世界上10多亿的穆斯林,我们通过这样一节课,对他们也会有所了解。

5、问候语:(屏幕出示)我们在和回族的接触过程中,发现了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本来两个回族人不认识,其中一个人说了一句什么话,另外一个人也说了一句什么话,然后两个人就非常亲热,旁边的人都会感到莫名其妙。有人开玩笑说:“你们回族是不是有什么接头暗号?”其实不是,你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吗?他们相互说的是:塞俩目。(屏幕出示)

6、见到回族(或者是穆斯林),如果你向他们说塞俩目,他们会非常高兴。事例:我们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外演讲时就用塞俩目向那里的穆斯林问候,受到了热烈的欢迎,我们看一下。(视频)

7、为什么听到这句话,回族人就特别高兴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平安。因为在回族人看来没有什么比平安更重要的事了,所以他们听到这句话就特别高兴,他们会马上祝福你,把你当成朋友。如果你遇到国外的穆斯林和他说塞俩目,他也会非常 高兴。

事例:今年暑假,去上海世博会参观,在阿尔及利亚场馆我和讲解员说了塞俩目,他就非常高兴的与我合影留念,大家看一下。

8、所以说,塞俩目是一句非常有用的问候语,你愿意学吗?现在我就交给大家。先问候的人说:按塞俩目阿来一库目。大家跟我一起练习。如果别人向你问候,你应该怎么办?你也要向别人问候,你的回答是:我阿来一库目塞俩目。回答其实挺简单,把前面的顺序颠倒一下。

9、关于说塞俩目,我们书上还介绍了这样一些常识,通常晚辈要向长辈先说塞俩目,客人向主人先说塞俩目,男的向女的先说塞俩目。当然有一些场合不适合说塞俩目,比如说厕所。同学们也应该注意,在厕所见到老师,不用说:老师好。这应该是常识。

10、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回族的节日,回族的节日:(屏幕出示)回族有几个重大节日,你知道是什么吗?(提示:9月2日刚刚过去一个节日)回族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其中最隆重的就是开斋节,关于开斋节,你了解哪些知识?(很多人去清真寺做礼拜,炸油香)下面我们看一下今年开斋节的盛况。(视频)在这段视频当中提到了两种回族特色食品,你注意一下分别是什么?(油香、馓子)开斋节时,回族人会把油香送给周围的邻居,让大家共同分享节日的喜悦。

三、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回族有了一些了解,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回族

服饰 由来 节日

布置作业: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回族还有那些风俗习惯。教学后记:8

3、维吾尔族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维吾尔族分布情况和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分布地区的建筑形式及其特点,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了解维吾尔族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和文字的演变。

过程与方法:学会通过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和提高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分布地区的建筑形式及其特点。难点: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服饰的特点。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进程: 课前三分钟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新疆,大家知道新疆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哪个民族吗? 请学生来回答。

二、新授

(一)维吾尔族分布情况

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 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

(二)文化传统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维吾尔族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如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俗习惯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完食具,客人才能离席。吃饭时,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饭毕,如有长者领作“都瓦”,客人不能东张西望或立起。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男女青年要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玛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烤包子、拌面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葡萄干、哈密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四)建筑形式及其特点

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房,经济条件好的住房讲究,设有廊房,并雕花纹或绘制图案。

(五)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

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总: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色彩鲜艳,图案古朴,工艺精湛。

(六)宗教信仰

1、维吾尔族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祆教和佛教。2、10世纪中叶喀喇汗朝萨图克·布格拉汗归信伊斯兰教后,喀什噶尔、叶尔羌、和阗地区改奉伊斯兰教。3、13世纪初阿克苏、库车、焉耆地区维吾尔人改奉伊斯兰教。4、14世纪时,天山北路伊犁、塔城等地区维吾尔人改奉伊斯兰教。

5、公元10世纪末至16世纪初,吐鲁番、哈密等东疆地区维吾尔人改奉伊斯兰教。

6、当前,维吾尔族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多属于逊尼派。

(七)维吾尔族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和文字的演变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维吾尔族同各族人民一起,为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民族分裂,进行了长期斗争,进一步加强了抵御侵略和反分裂的力量。历史上维吾尔族的政治家、学者、翻译家如廉希宪、阿礼海涯、桑哥、安藏、贯云石、鲁明善等,都对祖国作过很多有益贡献。

三、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和同桌交流。板书设计

3、维吾尔族

(一)维吾尔族分布情况

(二)文化传统

(三)民俗习惯

(四)建筑形式及其特点

(五)维吾尔族服饰的特点

(六)宗教信仰

(七)维吾尔族的起源与发展,语言和文字的演变 布置作业:回家观察维吾尔族建筑有什么特色? 教学后记:

第二篇:四、五课教案 Word 文档

备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4、早

(主备人:陈存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有顺序、有条理介绍建筑房舍内陈设的方法,体会作者叙述描绘的精巧细腻。

2、引导学生体味课文蜡梅花的清香纯净与“早”字的来历,鲁迅“时时早,事事早”人格品质的精妙之处。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预习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早

2、这是吴伯萧爷爷写的一篇散文。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课题“早”指什么?课文主要写什么?)

二、预习反馈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课件)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诗云、子曰:云、曰,表示说的意思。“诗”是古代“六经”之一,“子”是对孔子等人的尊称,“诗云”、“子曰”是“四书”、“五经”中常见的话。二十四番花信风: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风应花期,其来有信,故称花信风。有小寒到谷雨有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梅花风最早。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1)同座讨论。(2)集体交流。

①课文分几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每段写什么?按访问三味书屋的顺序,分段。(课件)

第一段(第1自然段):深冬,我们在绍兴访问三味书屋。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

第三段(第5~8自然段):有腊梅花开得早,想到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②课文主要写什么?(“我们”访问三味书屋,看到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并由后花园)的腊梅花想到了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

4、分段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强调“蔬菜”、“曰”的写法,“蔬”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点,“曰”字笔画少,不能写得太瘦小,要适当向两边伸展:“琥”、“珀”是左右结构,写时要左窄右宽)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1、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早的精神。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课文语言材料,体会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预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教学流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作者介绍了三味书屋,重点交代了书桌上“早”字的来历。教育人们“珍惜清晨,珍惜春天”,学习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精读第二段:

1、出示:三味书屋的挂图

这就是鲁迅小时侯就读的书塾三味书屋。请仔细看图,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2、指名说图中的陈设,师评价:

(是否按一定的顺序说,语句是否通顺、简洁。)

3、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呢?默读第2段,画出有关句子。(1)指名读。

(2)讨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介绍了哪些陈设?(方位顺序: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前——东北角上)(匾、画、先生座位、学生书桌)找一找鲁迅的书桌

(3)教师引读:(书屋朝西„„东北角上„„用过的一张。)(4)生看图练说三味书屋的陈设。(5)指名说。

(体会作者叙述有条理,语言简洁)

4、自由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作者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还写了哪些内容?

(还写了闻到的清香和想到的)

过渡:这股令作者无限欣喜的纯净疏淡的清香是不是腊梅的香味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个究竟。

精读第三段:

1、默读课文第5--8自然段:

2、思考讨论: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书桌上的早字是怎样来的?

4、理解: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1)“从那以后”中“那”指什么?(上学迟到,被老师批评。)(2)鲁迅为什么会迟到?

(父亲生病,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3)体会:鲁迅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是不得已才迟到的,但他还是牢记老师的教导,树立了时时早,事事早的信念,并为此奋斗了一生。

5、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

(1)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含义。在书上写写体会。(2)交流:

① 找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说说体会(颜色美、形态美、品格美),读出赞美喜爱之情。② 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腊梅花开得最早,作者把腊梅花的清香、颜色、花瓣写得那么美,以花喻人。鲁迅先生一生的品德正像梅花一样。)

6、理解:

要珍惜清晨,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作“东风第一枝”。(1)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生命中最美好的光阴)(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三、总结拓展:

1、说说课文为什么以“早”为题目?

2、还可以用什么作为课题?(访问三味书屋、东风第一枝)

3、推荐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

四、精读课文,品悟“早”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1)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2)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3)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4)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5)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学生汇报第六节:

(1)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2)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4)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5)交流、讨论。

(6)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五、联系实际,深化“早”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六、图文对照,联系“早”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七、总结课文,升华“早”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八、布置作业:

1、《补充习题》部分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备课时间: 月 日 总第 课时

5、古诗两首(主备人:陈存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并能说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景色。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感情,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感受诗文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游园不值》,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能够背诵。

2、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

1、学习《游园不值》,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能够背诵。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预习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熟读古诗,弄清节奏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谁能背诵有关春的古诗?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尽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二、预习反馈

1、白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问语。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篷”、“杖”后鼻音,“怜”前鼻音。(2)指名画出停顿。

游园不值 宿新市徐公店

应怜|屐齿||印苍苔,篱落疏疏||一|径深,小扣|柴扉||久不开。树头花落||未|成阴。春色|满园||关不住,儿童急走||追|黄蝶,一枝| 红杏||出墙来。飞入菜花||无处|寻。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四、学习《游园不值》

1、用“四步法”自学。

2、课堂交流。(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3)明诗意:

①交流难理解的词。

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②朗读诗句。

“开火车”朗读。

女生读,男生想象诗意;齐读。③逐行朗读,逐行理解。④指名试说诗意: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上,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①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㈠十么? ②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指名表演背诵。③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诗人正是采用丁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情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游园不值》。

2、填空

《游园不值》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这诗前两行中“应怜”的意思是 ;“小扣”的意思是。这句诗的意思是:。

第二课时(施教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能够背诵。

2、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1、学习《宿新市徐公店》,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能够背诵。

2、培养学生对乡野景色和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课件 预习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意境。

2、自学第二首古诗 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

1、指名感情朗读诗文

2、《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二、学习《绝句》

1、出示《宿新市徐公店》。指名读。自主学习

要求用“四步法”学习。

2、知诗人:简介杨万里。

3、明诗意:

(1)白读绝句,画出难理解的词语。(2)交流。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树头:枝头 未:没有 阴:树阴 急走:快跑(3)朗诵。

“开火车”朗读。

男生读,女生想象诗意。齐读。

逐行朗读,逐行理解。(4)指名试说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树枝上的花落了,叶子还没长密,不能成阴。儿童快跑着追赶捕捉黄色的蝴蝶,这黄色的蝴蝶飞入菜花之中就无处可寻了。

4、悟诗情:

(1)你能感受诗人此情此景的喜悦心情吗?(2)配乐朗涌。

(3)指名看图背诵。齐背。

(4)创设情境,听音乐,看画面,想象。

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连起来说一说,就是《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试着用自己的话 写下来。5,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布置作业

1、《补充习题》部分

2、背诵两首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第三篇:中华大家庭教案

第一课 中华大家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知道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

教学重点:

我国是团结友爱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与共。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教学材料:

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初步了解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观察了解身边同学中民族同胞情况,调查各班中民族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各民族是怎样享有民族权利当家做主人的。新华字典,一元人民币。

教学过程

活动一:歌曲导入

(教学意图 初步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

教师活动

1揭示、板书课题: 1 中华民族大家庭

2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

《爱我中华》这首歌你会唱吗?播放歌曲。3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板书:56个民族 学生活动 书写课题。

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

欣赏并学唱歌曲,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活动二 :56个民族是一家

(知道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教师活动 1 民族构成。

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 2 认识少数民族含义,出示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 人口

汉族

92% 少数民族

8% 3 民族分布

投影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总结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大杂居:汉族遍全国;没有单一民族的县或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引导阅读,做游戏。

自己所在区域有哪些少数族?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总结

小聚居:汉 集中 东、中部;少~ 东北、西北、西南 4 小结,引导看书画知识点。学生活动 说一说

回答:因为人数比较少。

汇报调查情况每班学生民族构成——汉族人数多 竞赛:看谁记住的民族多。说一说,写一写。

讨论民族分布特点。观察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总结民族分布状况特点。

联系实际说说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

看中国行政区划和字典民族分布,找到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区域。

游戏:找家乡。

走到自己代表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的地区。互相看一看是哪些民族。笔记。

活动三: 民族平等做主人

(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开创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教师活动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各民族人民是怎样享有民族权利当家做主人的? 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巡视。2交流平等做主人事例。

出示政治上参与国家事务 ——人大代表图片 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出示《宪法》规定 补充人民币文字常识。

经济上——西部大开发帮扶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平等受教育——民族学校

补充有关内容:潞河中学新疆班;本地区民族小学、中学等。

互动:请听课校长介绍,本地区少数民族学校及师生教育学习、生活情况;回民主任现身介绍平等做主人的情况。3 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

4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 你知道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出示《中国政区图》 指名做贴图练习。

你还听说过哪些自治州、自治乡? 课件出示有关数据。

学生活动

自学课文,探究。

讨论。

各民族当选人大代表 看图片,谈体会。

文化——发展民族文字;

看人民币,了解有关知识。西部大开发,少数民族得到帮扶;

接受同样的教育——民族大学;

互动:采访校长、主任;

本班少数民族同学讲和同学在一起快乐生活、学习等。

说说:党制定了具体的民族政策,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平等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说一说。

看图,找到自治区。

贴图,介绍五个自治区。

活动四总结提升(巩固拓展延伸)教师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对中华民族的构成、分布等有了初步的了解,灿烂的民族文化绽放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团结的民族而自豪!出一期《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小报,表达爱国之情。3 我们要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可以怎么办?

——登录民族文化网,还可以参观中华民族博物馆„„ 活动五唱歌曲 升华感情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齐唱歌曲,体会含义。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大家庭

56个民族

汉 壮 回 土家 苗 满 维吾尔蒙古 藏 彝布侗„„

人口

汉族

92%-

少数民族(55)

8%

分布

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

遍全国 集中东、中部

少数民族 分布东北 西北与西南

平等做主人

平等

团结

互助

民族区域自治(64%)

第二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版图的基础知识。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中国文化。

3、激发学生对中国版图、中国文化的求知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

二、活动过程:

男:老师们!

女:同学们!男、女:大家下午好!女:三年级联合中队“中华大家庭”主题班会活动 男、女:现在开始!

男: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

女:“中国”,两个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的字眼,它凝聚着全人类所有深挚的爱。男:在圆圆的地球仪上,我找到了雄鸡似的中国版图,她光彩闪烁,温暖了我的心窝。

女:在中国的版图上,江河湖海碧波荡漾,汇聚了我们对祖国无限的爱。男:在中国的版图上,三山五岳峰峦耸峙,凝聚成中国前进发展的动力。

女:在中国的版图上,五十六个民族紧密团结,打拼着中国地图、中国文化的灿烂。男: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13亿中华儿女健康成长,我们可爱的家乡——浙江就在其中。

女: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这次活动的东道主——浙江省!

浙江省: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家乡——浙江省。“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首诗吗?我就是“江南”地区的其中之一。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举行“中华大家庭”联欢会,听说我的不少兄弟姐妹也应邀来参加,他们就坐在我们中间,待会儿请同学们仔细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猜猜他们的名字,猜对的同学还能得到他们从家乡带来的礼物呢!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第一位特邀佳宾!

江苏省: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邻居,我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发达,是山水园林、名胜古迹和旅游城市高度集中的地区,历史名城南京市、风景秀丽的扬州瘦西湖可都在我们家呢!你能猜出我是谁吗?

山东省:同学们,你们爱吃大枣、苹果吗?那可是我家的特产呢!我家不光盛产水果,还“盛产”历史名人呢,孔子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至今,他的谆谆教诲还在我们耳边回响!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福建省:在中国的东南沿海,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被誉为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的“东海仙境”,那就是我。我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毗邻港澳,南承珠江三角洲,北接长江三角洲,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和大洋洲海上距离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你能叫出我的名字吗?

新疆:同学们,从我的衣着上你能猜出我是谁吗?我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我们的老乡不仅热情好客,而且能歌擅舞,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礼物是一段新疆舞蹈——《青春舞曲》,请大家欣赏!

新疆舞蹈:《青春舞曲》

内蒙古:嗨,大家好!说到我的辽阔,也许你难以置信,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我的西端还沉睡在梦乡中,大约两小时后才初露晨曦;当南端已是春风送暖的季节时,北端还是一片白雪皑皑的世界。你能猜出我是谁吗?

西藏:同学们好,我地处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上,全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与南极、北极并称为“地球三级”。我有独一无二的雪域风光,古老的传统文化——藏传佛教,这一切使我成为了极具神秘感和诱惑力的地方。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

云南省: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谁吗?那就是我。我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和美丽,众多的民族和绚丽的民族风情是我的一大特色,滇池、苍山洱海、大理风花雪月、丽江古城、梅里雪山、石林、泸沽湖、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都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你能猜出我的名字吗?

天津市:大家好!我是中国四大中央直辖城市之一。我景色优美、物产丰富、文化荟萃,同时具有浓厚的地方民风民俗,丰富生动的近代历史遗迹,是座颇富旅游价值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也是座充满现代活力的国际港口都市。你知道我是谁吗?(天津)我们天津有一种闻名中外的曲艺种类,知道是什么吗?对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礼物就是天津快板——《腾飞吧,祖国》,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小演员上场!

天津快板:《腾飞吧,祖国》

广西: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样一篇文章吗?——《桂林山水甲天下》,美丽的桂林就在我家,在这片南疆的土地上,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的美景,这里的树四季常青,这里的海湛蓝澄清,这里的少数民族风情独具„„你能猜到我是谁吗?

广东省:嗨!大家好!我是中国的南大门,与香港、澳门接壤,临近东南亚诸国。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我很自然地成为一个“窗口”。中国透过这个“窗口”看世界,而世界也通过这个“窗口”看中国。我有个小名叫做“粤”,现在你知道我是谁了吗?海南省:在祖国浩淼的南海上,浮着一个风光旖旎的热带岛屿,那里有辽阔广袤的天空、澄清透明的海域、平坦柔软的沙滩,树影婆娑的椰林,还有着长达1580多公里的海岸线。你能猜到我是谁吗?

台湾省: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就是与祖国失散多年的游子——台湾。多少年来,我与大陆只能隔海相望,有多少游子,飘零无根,含恨离世!由于历史的原因,我至今还未回归祖国的怀抱,我是多么期待能像香港、澳门同胞一样早日回家呀!请大家一起听听我们台湾游子的心声吧!

诗朗诵:《乡愁》

香港: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我就是香港呀!1997年7月1日是我最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我终于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流浪生活,回到了祖国妈妈的怀抱。我坚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妹妹一定能像我和澳门一样早日回家!我们希望这低沉的乡愁声是最后的绝唱。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美丽而可爱的祖国吧!

齐唱:《大中国》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泱泱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岂是短短40分钟能够看得遍、说得完。今天的主题班会,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版图、中国文化的大门,希望今后你们能努力学习,长大后共同打造中国版图、中国文化的灿烂明天!

第三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与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有关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教师准备相关民族风情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歌中唱得多么好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大家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五个成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板书课题:中华大家庭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二、讲授新课

1.汉族、蒙古族

师:这两个民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同学们对这两个民族了解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活动:学生从服饰、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来介绍蒙古族。教师活动:

(1)学生介绍服饰时可用实物展示的方式。

(2)学生介绍饮食时,可挑1~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介绍其做法。(3)介绍歌舞及民族体育活动时,可采用现场表演的形式。

(4)介绍建筑时,要强调毡房的特点。

2、回族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回族。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3、藏族、.维吾尔族

(1)学生观看视频《维吾尔风情》。

(2)学生回答问题:视频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维吾尔族?

师:(小结)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民都朴实、勤劳,能歌善舞,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伊斯兰教,有许多禁忌,以后咱们与民族小朋友交往时,一定要记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三、学生活动设计一条广告语,向人们介绍一下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活动说明: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简明易懂的广告语来介绍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2.广告语的内容要体现出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特点。

3.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评、互评。

4.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大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总结

师:通过同学们设计的广告语,老师感受到了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

第四课、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重点学习运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3、对,今天我们学习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出示课题)

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1、佤族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7万,主要从事农业

2、畲族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约为71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3、高山族

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等省,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山族人约为4461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4、拉祜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45.4万,主要从事农业

5、水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40.7万,主要从事农业等。总结资料的形式: 各名族 的 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

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有关各民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

四、总结谈话,激励学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中华大家庭。

1、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2、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下节阅读指导课我们继续交流。

第四篇:中华大家庭教案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

3、了解少数民族的集聚地。

4、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

教学重点:少数民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学生聆听。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

那么你了解我们的国家吗?好,这几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指导阅读,了解祖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她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其中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加拿大)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11.6亿),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1亿多),由于这些民族相对于汉族来说,人口较少,所以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汉族占全国总数的91.59%,少数民族占全国总数的8.41%)

2、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其他省份也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居住。

3、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为主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和汉文。

三、教师展示图片

引导观察人民币:图案

领会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民族间的平等。

四、学生自学

第4页 测一测 第5页 查一查

五、教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为了更好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下一节我们就分民族的了解一下。

六、作业

2、回家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父母亲属听。

第二课 汉族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比较熟悉的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民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2、在生活中调查、收集、整理主要少数民族风俗图片等资料,提高识图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民族间和睦共处,互相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

在生活中了解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的特有风俗。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中华大家庭的每个成员。本课介绍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

二、走进民族花园

1、汉族;

你对汉族有多少了解?

(学生讨论)

汉族广泛的分布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人口约为11.6亿。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语言文字、习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你能说出几个节日的风俗吗?

2、蒙古族:

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甘肃省到呢个等地。(581.4万人),传统产业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语言文字、习俗: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传统节日有春节(白节)、“那达慕”大会、马奶节等。

3、回族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自治区。并散居在全国各地。过去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语言文字、习俗:

回族通用汉语和汉文。

回族女性普遍戴盖头,盖头颜色有绿、黑、白三种颜色 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是回族的三大节日

4、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省、人口约为541.6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语言文字、习俗: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象征想对方表达自己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藏历年是藏族民间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5、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湖南省也有少量的分布,人口数量约为839.9万人。善于种植粮、棉和瓜果。

语言文字、习俗:

维吾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诺若孜节(类似汉族的春节)。

6、其他介绍:

这几个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舞蹈表演方面,维吾尔族的手鼓舞、蒙古族的马头琴演奏、藏族的卓舞都各具特色。

三、学生阅读课文

回族的号帽

四、思考:

1、回族男子通常会戴什么颜色的号帽?

2、蒙古族的“马头琴”的名称的由来,是否与马的头部有关?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节日?

五、小结:

这几课我们了解了汉族及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课后我们调查一下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少数民族。

第三课 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和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2、在生活中调查、收集、整理主要少数民族风俗图片等资料,提高识图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民族间和睦共处,互相尊重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在生活中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等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中华大家庭中的汉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成员。本课介绍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二、走进民族花园

1、苗族;

你对苗族有多少了解?(学生讨论)

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自治区,人口数量约为894万,主要从事农业。语言文字、习俗: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苗文。苗年是苗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彝族:

彝族分布在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776.2万,主要从事农业。语言文字、习俗: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族舞蹈和音乐独具特色。火把节、彝族年是彝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壮族

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广东、贵州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617.9万,以农耕为主,是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习俗: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壮文。“壮锦”享誉海内外。春节是壮族最隆重的节日

4、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省、人口约为297.1万人。主要从事农业。语言文字、习俗: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文字。布依族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春节是不一族最盛大的节日。

5、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等省,人口数量约为192.4万人。主要从事农业,以擅种水稻而闻名。语言文字、习俗:

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朝鲜族喜欢穿素白服装,能歌善舞。

朝鲜族主要传统节日:元日、燃灯节、秋夕等。

三、学生阅读课文

苗族传统

四、思考:

1、苗族人民居住的吊脚楼一般分为几层?

2、他们主要住在哪一层?

3、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传统?

五、小结:

这几课我们又了解了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这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第四课 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

教学目标:

1、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

2、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热爱祖国,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在生活中了解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等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中华大家庭中的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成员。本课介绍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

二、走进民族花园

1、满族;

你对满族有多少了解?(学生讨论)

满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等地,人口数量约为1068.2万,过去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渔牧业。语言文字、习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满族的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侗族:

侗族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296万,主要从事农业。

语言文字、习俗: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春节、祭牛节、吃新节是侗族的传统节日。

3、同样的方法学习瑶族、白族、土家族。

三、学生阅读课文

朝鲜族传统

四、思考:

1、第22页想一想。

2、第23页数一数。

3、第23页看一看。

五、实践园地: 25页我来品茶。

六、小结:这几课我们又了解了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这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第五课 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

教学目标:

1、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

2、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热爱祖国,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在生活中了解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等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中华大家庭中的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个新成员。本课介绍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

二、走进民族花园

1、哈尼族;

你对哈尼族有多少了解?(学生讨论)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144万,主要从事农业,善于开垦梯田。

语言文字、习俗:

哈尼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新创哈尼文。

哈尼族的节日有十月节、六月节、尝新节等。

2、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等地。人口数量约125万,主要从事畜牧业,善刺绣。

语言文字、习俗: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传统节日除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外,辞旧迎新的诺肉孜节也十分隆重。

3、同样的方法学习傣族、黎族、僳僳族。

三、学生阅读课文

僳僳族传统

四、思考:

1、第29页想一想。

2、第30页连一连。第30页猜一猜。3、31页认一认。

五、实践园地: 31页我来找找。

六、小结:这几课我们又了解了几个少数民族,领略了这些少数民族的风采。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第六课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2、增强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3、对,今天我们学习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出示课题)

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1、佤族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7万,主要从事农业

2、畲族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约为71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3、高山族

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等省,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山族人约为4461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4、拉祜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45.4万,主要从事农业

5、水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40.7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总结资料的形式: 各名族 的 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

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有关各民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

四、总结谈话,激励学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中华大家庭。

1、同学们!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2、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下节阅读指导课我们继续交流。

第五篇:《中华大家庭》教案

小《中华大家庭》教案

《中华大家庭》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中华大家庭》按照《刚要》关于民族知识启蒙教育的内容标准编写,适用于小学阶段三、四年级学生。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即前言、目录、和课目。课程内容包括两个模块,模块一(第1课)主要从整体上介绍56个民族的情况,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模块二(第2~12课)具体介绍我国56个民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初步了解56各民族的基本特征,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其中,第2~11课每课介绍5个民族,第12课介绍6个民族,共56个民族。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学生除了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外,鼓励引导学生要多书报、多听新闻报道,试着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

2、要注重资料的搜集和收集,加强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辅助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情怀。

3、课堂上贯穿“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少数民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少数民族,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在乐中学,做中学,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4、有些内容距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陌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兴趣、接受能力来组织教材内容,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学习内容上,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呈现方式上,注重文图结合、灵活展现,在活动内容上,注重可操作性。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

3、了解少数民族的集聚地。

4、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教学重、难点:

少数民族人民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的作用。教具准备:

录音机、政区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学生聆听。歌中唱到了什么?你知道些什么?

(爱我中华)那么你了解我们的国家吗?好,这几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指导阅读,了解祖国。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西岸,她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其中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加拿大)

1、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11.6亿),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1亿多),由于这些民族相对于汉族来说,人口较少,所以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汉族占全国总数的91.59%,少数民族占全国总数的8.41%)

2、少数民族人口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其他省份也有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居住。

3、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语言、多为主的国家、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和汉文。

三、教师展示图片

引导观察人民币:图案

领会祖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民族间的平等。

四、学生自学

五、教师: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为了更好的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十分必要的。下一节我们就分民族的了解一下。

1、填空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我国世居民族数量最多的是()省(自治区、市),有()个民族。

2、回家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父母亲属听。第二课 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与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有关的资料(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教师准备相关民族风情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师:歌中唱得多么好啊!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我们中华大家庭中有五十六族兄弟姐妹,大家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大家庭中的五个成员,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板书课题:中华大家庭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二、讲授新课

1.汉族、蒙古族

师:这两个民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同学们对这两个民族了解吗?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蒙古族,对于蒙古族你们都有哪些了解?

学生活动:学生从服饰、饮食、风俗习惯等各方面来介绍蒙古族。教师活动:

(1)学生介绍服饰时可用实物展示的方式。

(2)学生介绍饮食时,可挑1~2个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介绍其做法。(3)介绍歌舞及民族体育活动时,可采用现场表演的形式。(4)介绍建筑时,要强调毡房的特点。

2、回族

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中国最早的回民是公元七世纪时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来华经商者的后裔。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形成了回族。

回族人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驴肉和骡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的和自死的畜禽肉,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用食物开玩笑,也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不得形容辣椒的颜色像血一样红等;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澡或洗衣服。回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各方面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3、藏族、维吾尔族

(1)学生观看视频《维吾尔风情》。

(2)学生回答问题:视频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维吾尔族? 师:(小结)藏族和维吾尔族人民都朴实、勤劳,能歌善舞,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信仰伊斯兰教,有许多禁忌,以后咱们与民族小朋友交往时,一定要记得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

三、学生活动设计一条广告语,向人们介绍一下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活动说明: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条简明易懂的广告语来介绍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

2、广告语的内容要体现出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的特点。

3、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自评、互评。

4、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中华大家庭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总结 师:通过同学们设计的广告语,老师感受到了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人民的热情。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民族,他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为社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各民族同胞的共同努力!第三课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难点:

学生从服饰 建筑 风俗习惯就知道是哪个民族。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 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图片:漂亮的苗族银饰品。猜一猜:这是哪个 民族呢?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解答。

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人口数量约为894万,主要从事农业。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服饰特点: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喜欢喝酒,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敬意”的传统。

彝族有一套社交礼仪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

“姑娘房”--彝族男女的婚恋:“姑娘房”是楚雄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他们在一起吹响蔑,对调子,互诉爱恋之情。即使同时有几对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并无拘束。一旦爱情成熟,男女双方只要征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结婚,双方父母一般不会干涉儿女们的选择。

壮族: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省区。

今天,整个华南无论哪个民族,都以大米为贵,餐桌上的主食主要是大米饭,以大米为原料的食品系列有米饭系列、米粉系列、粽粑系列、糍粑系列、米粥系列、汤圆系列、米糕系列、米饼系列、米花系列、饮料系列、米肉系列、灌肠系列等12个系列,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副食的猪鸡鸭鹅,也是大米的转化物。从旱地农业地区移居岭南的汉族等民族,也都放弃了麦类的种植,和壮人一起在餐桌上享受壮族祖先创造的稻作文化。骆越人的这一大贡献,与日月齐光。创造和打破了多项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衣着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岩(古代壮族苍梧部活动区域),发现了人类在15000年前用来作陶器“垫布”的植物纤维编织纹,不管这植物纤维编织纹是如何地简陋粗糙和幼稚,它却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件手工纺织品,是全世界纺织工业的萌芽。

饮食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区的道县玉蟾岩遗址中,发现了15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尽管它还只具备了人工驯化的一些痕迹,它却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人类自己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农作物品种,是全世界耕作农业的萌芽。而陶器的出现,又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进入“熟食烹饪”的文明时代的第一个标志。

住房方面的世界之最 在古黔中地区的临澧竹马村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18000年)中,发现了带甬道的“丅”字形“高台式土木建筑”,它不仅是中国“高台式宫殿建筑”的源头,而且是全世界第一座“高台式土木建筑”。

朝鲜族:朝鲜族(조선족)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朝鲜族,英文名:the Korean nationality;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属音位文字类型,有40个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纸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认识了5个民族,和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等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感受各个民族的特点和风情。第四课 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重难点:能从服饰 建筑等方面去充分了解苗族 壮族等民族。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课我们一起来认识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这五个民族。

二、新授

满族:满族,全称满洲族,辛亥革命后被称为满人、满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

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保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传统节日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

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侗族:侗族(侗语作 Gaem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区主要在贵州、湖南和广西的交界处,湖北恩施也有部分侗族。侗族人口总数为296万人(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侗族在老挝也有一个分支,叫“康族”。侗族(The Kam People)主要分布在贵州省、湖南省及广西省交汇处。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侗族人口数为2960293。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侗族使用侗语,属壮侗语系,分南、北部两个方言。原无文字,沿用汉文,1958年设立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现在大部分通用汉文。

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以生产鱼粳稻为主,选育栽培有本民族独特优质的水稻品系——“香禾糯”(Kam Sweet Rice);善用稻田养鱼,创造和传承了以“稻鱼鸭共生”为特点的侗乡有机农业文化遗产。有自己的民间戏曲——侗戏。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瑶族: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7421人。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瑶族居住地区多为亚热带,海拔一般多在1000至2000米之间,村寨坐落周围,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因其生产方式、居住,服饰 和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又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蓝靛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山区。瑶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支系比较复杂,各地差别很大,有的甚至互相不能通话。通用汉语或壮语。历史上没有本民族文字,一般通用汉文,1982年中央民族学院语言研究所苗瑶语教研室盘承乾、邓方贵、刘保元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并根据1957年12月,国务院讨论通过的《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设计字母的五项原则》,设计了一套瑶族勉语的文字方案(草案)。

白族: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碧江、保山、南华、元江、昆明、安宁等地和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湖南桑植县等地亦有分布。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白族人口数1858063。使用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还有说法主张白语(白族的语言)、土家语也属于汉语族。绝大部分操本族语,通用汉语文。元明时使用过“僰文”(白文),即“汉字白读”。使用汉字书写,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善经营农业、盐渍杜鹃花。三道茶是云南白族招待贵宾时的传统饮茶方式。

白族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5大民族。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和湖北五省是现代白族世居地。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大陆有白族人口1,861,89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7%,其中云南有1,505,644人,占白族人口的80.87%;贵州有187,362人,占10.06%;湖南有125,597人,占6.75%;湖北有7,173人,占0.39%。除世居地外,因工作、婚姻迁徙,32个省市区及现役军人中均有白族人口分布。

白族自称“白和”(白语:Baipho,白族)、“白子”(剑川,大理,白族男人)、“白尼”(剑川,大理,白族女人),或者说白语的人(剑川,大理),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少数民族,史书上称为“僰人”、“白人”,明代以后称为“民家”。历史上白族曾经是云南最大的民族。

白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也有人主张属彝语支)。许多白族人通晓汉语,白族在历史上曾经仿造汉字创制过方块白文,并用方块白文编撰过大量的书籍。

土家族: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现。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意思是“本地人”。中共建政后,通过民族识别,长期不被承认的土家族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并且在1957年成立了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后还成立了酉阳、秀山、石柱、长阳、五峰、印江、沿河等民族自治县。土家族人今天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北支土家族(湖南省湘西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吉首、古丈,张家界市以及湖

土家族舞蹈 北省恩施州、湖北省宜昌市的五峰、长阳,渝东南,黔东北)自称“毕兹卡、密兹卡或毕基卡等等”,土家语消失的地区随汉族称呼自己为“土人”“人家(nin ga)”等。南支土家族(泸溪一带)自称未明,南支土家语与北部土家语差别极大,完全不能通话,不是什么土汉混合语,现只有泸溪的九百余人使用。苗族称凤凰及麻阳一带的土家族为“ka ga”,当地另有一支自称禀卡的人也被归为土家族,但两者之间的文化等各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与矛盾的地方,且禀卡人已经被基本汉化,因此禀卡究竟是被汉化的毕兹卡还是另一个民族有待争议。

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有人认为其也可归入缅彝语群,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绝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三、总结。

本节课同学们认识了5个民族,和他们各自的风俗、习惯等等。希望同学们回去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感受各个民族的特点和风情。第五课 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服饰、建筑、风俗习惯等方面去了解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2、使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这五个民族。

哈尼族: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自称。哈尼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53195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

哈尼族认为万物皆有灵,人死魂不灭,于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民间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携带巴乌、笛子等乐器。以农历十月为岁首,传统节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节)。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等。乐器有俄比、扎比、三弦、四弦、把乌、响篾、稻杆、叶号、竹脚铃、牛皮鼓、铓锣等。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是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人口160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人口125万(2000年)。使用哈萨克语,本民族的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语,1959年设计了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1982年这一方案废为音标,并恢复原先的阿拉伯字母。在哈萨克斯坦,使用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2010年,文字拉丁化也慢慢展开。

民族概况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阿勒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2003年普查 新疆哈萨克族人口为135.21万人。主要从事畜牧业。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伊斯兰教传入后,接受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至今。1959年又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但推广条件不成熟,1982年恢复使用原有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傣族:傣族,在民族识别以前又被称作摆夷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傣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欢聚居在大河流域、坝区和热带地区。

根据2006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傣族人口有126万。傣族历史悠久,与属壮洞语族的壮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都是“百越”民族的后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区域、经济生活、文化习俗和民族特点,语言方面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的同源词和相同的语法结构。

黎族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 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方,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新词汇就更多了。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建国后逐渐通用汉文。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州、定安等市县。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伴”、“岐”、“杞”、“美孚”、“本地”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系,不同地区方言不同。也有不少群众兼通汉语。1957年曾创制拉丁字母形式的黎文方案。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海南岛的黎族先民也包括在这些泛称之内。“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傈僳族:

傈僳族(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傈僳族主要从事农业。其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傈僳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妇女穿绣花上衣,麻布裙,喜欢戴红白料珠、珊瑚、贝壳等饰物;男子穿短衣,外着麻布大褂,左腰佩刀,右腰挂箭包,傈僳族能歌善舞,每到收获,结婚。出猎和盖房等时节,他们都要尽情地歌舞。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光。传统节日有阔什节(过年)、刀杆节、收获节等。傈僳族邮票人物。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民歌朴素感人,曲调丰富,传统舞蹈多为集体舞,有模仿动物动物的,也有表现生产生活的。传统乐器有琵琶、口弦、四弦和芦笙等。

傈僳族以从事农业为主,种植玉米、水稻、荞麦等。傈僳族信奉原始宗教,崇拜自然。有的也信 仰基督教、天主教。第六课 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重点学习运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一些常见的民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活习惯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各民族之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感受到民族之间的平等,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它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歌吗?(视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听完这首歌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说)

3、对,今天我们学习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出示课题)

二、学习民族花园,了解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

1、佤族

佤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39。7万,主要从事农业

2、畲族

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等省,人口约为71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3、高山族

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等省,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山族人约为4461人主要从事农业和渔猎业。

4、拉祜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人口数量约为45.4万,主要从事农业

5、水族

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人口数量约为40.7万,主要从事农业等。

总结资料的形式:

各名族 的 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和非文字(图片、实物、歌舞„„)

6、学生尝试在图书馆里运用网络查找资料的方法。

三、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民族知识。

1、看着你们个个笑逐颜开的笑脸,听着你们热烈的讨论,老师就知道你们的收获不小,想和大家交流吗?(想)那么老师先考考你们吧。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有关各民族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并说一说所知道的该民族的知识。)

2、除了这些民族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的知识。(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展示)

四、总结谈话,激励学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中华大家庭。

1、同学们!不管我们身穿哪种颜色哪种款式的衣服,不管我们居住在祖国的哪个角落,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祖国永远都是我们共同的家!让我们共同祝愿:祖国万岁!中华大家庭永远和谐、幸福。

2、课后同学们自由结组,自己动手创作一期以中华大家庭为主题的手抄报,下节阅读指导课我们继续交流。

下载中华大家庭第三、四、五课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华大家庭第三、四、五课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大家庭教案

    《中华大家庭》教学设计 玉皇山小学梁艳艳 伟大的中华民族 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华民族 伟大的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2、了解......

    三年级中华大家庭教案

    中华大家庭教案 三年级上册 龙山屯小学 2014.9.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一、教学目标: 通过参加本次活动,让孩子体会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是我国不可缺少的......

    第十课中华大家庭教案

    第十课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鄂温克族 教学要求 了解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 教学难点 这......

    第七课中华大家庭教案

    第七课、东乡族、纳西族、景颇族、柯尔克孜族、土族 教学目标 知道这五个民族所在地理位置。 了解这五个民族的民居建筑、利益习俗、服饰、饮食、歌舞、节日等。 能说出这......

    第九课中华大家庭教案

    第九课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 教学要求 本课主要了解毛南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普米族几个民族名称,主要分布地,人口数量,主要经济活动,以及语言文字,民......

    中华大家庭教案(5篇模版)

    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 四(1)班 章明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和饮食、服饰等方面特有风俗。 2.在生活中调查、......

    中华大家庭教案 前两课

    第一课 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祖国的全称,知道祖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过程与方法:了解祖国面积和人口及在世界的位置。 了解少数民族的......

    中华大家庭10-12课教案

    第十课 塔吉克族 怒族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重点学习运用网络搜集资料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