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钢琴第一课
第一课
教学目标:1.让学生首先了解认识钢琴的黑键和白键并找到中央c的位置
2.认识五线谱,要能够区分线与间的位置
3.谱号的认识,高音谱号(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教学重点:找到钢琴上所有c音,可以分为好多组让学生感受,如何正确的认识五线谱,且能够区别线与间的位置
教具: 钢琴
黑板
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听一段钢琴音乐(儿歌,小星星),以音乐的优美旋律来提高学生对钢琴琴声的喜爱,带领小朋友们走进音乐的王国
二、认识五线谱
1.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最基本的五条线组成的,那么线与线又组成一个小房子,五条线就组成了四个小房子,所以五线谱是由五条线四个间组成的,我们该怎样数线与间呢?应该从下往上
2.认识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并且和五线谱在一起称为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让学生明白线与间的关系 三、五线谱小常识
五线谱的由来?
它是法国人圭多设计的,音符头可以在线上也可以在间上。我们还可以通过上加间上加线或下加间下加线来记谱。总结: 作业:
第二篇:钢琴教案第一课
钢琴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正确的找到中央C、认识音符的时值。教学目的:
1、让孩子们了解钢琴,对钢琴产生兴趣。
2、通过正确的坐姿了解钢琴的简单弹奏方法。
3、根据音符的长短,让孩子们动手动脚,使孩子们在玩中了解音符。教学重点、难点:坐姿与手臂的放松、音符时值、身体的协调性。教学方法:举例、示范、讲解 教学过程:
一、钢琴的坐姿: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演奏坐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准确的掌握住演奏的姿势,可以用老师跟学生对比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坐在钢琴的正中间)让孩子记住顺口溜:
头儿正,脖儿直,双肩放松向前看;
腰不弯,背要直,坐在钢琴最中间。
二、熟练手指:(利用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孩子的兴趣)
游戏规则:伸出左手,老师下口令,利用自己的右手去抓左手的手指,要求迅速的反映,并要抓准
三、找到中央C:(老师用诱导的方式介绍钢琴,让孩子发现琴键上的特征,老师来解释)
钢琴师友88个琴键组成的,有黑的、有白的,那么那个是do呢,两个黑键旁边的那个白键,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do”,用do来称呼它
四、认识音符:(利用鸡蛋来诱导孩子,让孩子知道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家族,介绍全音符,比喻成鸡蛋,用拍手的形式让孩子知道4拍的概念,并记住。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一一介绍,并做肢体的动作,让孩子在兴趣中掌握音符
五、扩展练习:(让孩子亲自动手,弹奏一首曲子,老师辅助)
我们用我们刚才玩过游戏的二指,迅速放在琴键上,我们先数一下钢琴键,在脑海里分别把他们编出序号来,(do)是一号,一次向右排除序号,老师用说序号的方法,让学生有节奏的演奏钢琴,(歌曲:两只老虎前两句)
六、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钢琴的坐姿,怎么坐来着:
头儿正,脖儿直,双肩放松向前看; 腰不弯,背要直,坐在钢琴最中间。
中央C在那:两个黑键的旁边
我们都学了什么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都用什么来代表来着:拍手、拍腿
我们用二指演奏什么歌了:两只老虎(演奏一次)
八、作业:
1、背诵坐姿顺口溜
2、练习音符肢体动作
3、P12页练习题第一题
4、熟练演奏两只老虎
第三篇:幼儿钢琴启蒙第一课
幼儿钢琴启蒙第一课教案
杨
杨
教学内容:
1、音阶;
2、《两只老虎》。
教学对象:
4岁左右,零基础,启蒙阶段的幼儿。
教学目的:
1、熟悉音阶唱名的顺序;
2、认识、熟悉键盘位置小字组和小字一组的音;
3、体会指尖触键的弹奏感觉,训练指力;
4、熟记《两只老虎》的旋律,并能初步独立完成单指非连奏。
教学要求:
1、正确的坐姿;
2、指尖触键,单指非连奏;
3、正确的手形(架子);
4、唱,击拍;
5、注意弱指的指尖站立。
教学重难点:
1、二分音符的唱拍、打拍与弹奏;
2、《两只老虎》每个乐句都要反复两遍,句与句之间要连贯紧凑。
教学准备:
事先了解幼儿基本情况,如是否接触过钢琴、是否喜欢钢琴,以及幼儿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导: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示范弹奏《两只老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二)、认识键盘:
1、让幼儿观察键盘,认识钢琴由黑键和白键组成,知道黑键与白键的分布特点,并能迅速找出键盘里所有C调的“do”;
2、让幼儿找出中央C“do”在键盘上的位置,并知道中音“do”、高音“do”和低音“do”的键盘位置关系;
(三)、音阶:
1、教师慢速示范小熊爬楼梯和下楼梯(中音区右手音阶),一边示范弹奏一边唱谱;
2、教师带幼儿右手爬楼梯和下楼梯,要求弹唱,并告诉幼儿要“用指甲抠着弹”;
3、幼儿边唱边弹独立完成右手音阶(单指非连奏),单指顺序“2、3、4、1、5”;
4、教师慢速示范大熊爬楼梯和下楼梯(低音区左手音阶),一边示范弹奏一边唱谱;
5、教师带幼儿左手爬楼梯和下楼梯,要求幼儿“用指甲抠着”弹唱;
6、幼儿边唱边弹独立完成左手音阶(单指非连奏),单指顺序“2、3、4、1、5”;
7、教师先示范大熊小熊接力爬楼梯、下楼梯(小字组、小字一组两组音阶),再让幼儿模仿独立完成弹唱(单指非连奏)。
(四)、《两只老虎》:
1、击拍唱谱:①先以一小节为一句,一小节一小节教唱,在唱二分音符的时候要求幼儿击拍唱“2”,教师可出示两根指头作提示;②以两小节为一句教唱,提示幼儿两只老虎每句要唱两遍;③以四小节为一句教唱,注意每小节之间的连贯;
2、单指非连奏a段:①引导幼儿用右手在键盘上找到中音区的“do、re、mi”三个音(音阶);②教师示范弹唱,幼儿模仿弹唱,最后一句注意双手的配合;③弹唱顺序同唱谱顺序一样,先以一小节为一句,再两小节、四小节连起来弹唱;④单指非连奏顺序“2、3、4、1、5”指,注意每小节之间的连贯;
3、单指非连奏b段:①前三句同a段,用左手单指弹奏;②最后一句,教师示范教会幼儿“搭小桥”;③单指非连奏顺序“2、3、4、1、5”指,注意每小节之间的连贯。
在音阶和《两只老虎》的进行当中,应特别注意:1指弹奏的时候特别提醒幼儿不要睡下去用关节弹奏,要把一指关节顶出来;5指弹奏前与幼儿做拉钩钩的小游戏,让幼儿体会弱指指尖站立的正确方法;提醒幼儿手腕不得低于白键平行位置,以及正确的坐姿;《两只老虎》二分音符第二拍唱“2”的时候要求指头按住不放。
(五)、宣布下课:
给予幼儿适当的肯定和奖励,并要求幼儿课后按照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练习。
第四篇:钢琴教育法
钢琴教育学习的感想
0750019民乐表演欧阳铭桥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西方音乐文化在西学东渐中传人 中国,作为西方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钢琴音乐也随之而来。钢琴进入中国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 中国钢琴音乐 的创作活动则 是 20世 纪上半 叶才真 正开始的,直至此时,才有 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音乐。中西合璧的钢琴音乐文化不仅展现出中国钢琴音乐的独 特魅力。更印证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历史成果。它的巩固、继承、推广、弘扬都需要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对中国钢琴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正可以理顺 中国钢琴教育的发展脉络,为 中国钢琴音乐的更好更快发展、为中国的钢琴教育民族化提供可靠依据。
中国钢琴音乐按照作品的成熟程度、创作技法、风格特点划分,可分四个时期 :萌芽时期(20世纪初一1933年)、繁荣时期(1934年一 1965年)、徘徊时期(1966年一 1979年)、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学习钢琴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
首先,要培养正确的弹奏姿势。常言道:苗栽地正,树大才长得直。从小就用科学的弹奏姿势弹琴,日后才能渐渐体会到正确地运用身体的重量和力量来触键和发声,提高弹奏的准确性。
那么,什么样的弹奏姿势是正确的呢?
其一,身体要与键盘的中央对正,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倾,前倾的目的是为了弹奏时把全身的力量都能转移到两只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弯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懈。
其二,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与键盘一致。
其三,坐的距离以上身略向前倾、双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松并稍向身体外侧展开;下身则注意大腿根到膝盖应略呈坡状倾斜,膝盖的位臵在琴边下,双脚略向前伸。
其四,手型应放松,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键。掌关节自然拱起,像是虚握着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大指第一关节仅以指侧端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臵,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以上的正确的弹奏知识我们一看就会明白,但是对于初学的学生该如何启发他们呢?经过近期的实习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认为教学生用正确的姿势弹奏主要是用示范法,让学生模仿,并用一些简单的比喻来启发。例如学弹奏前要先学会把手臂、手腕全部放松,不要紧张,不能僵硬,就好像手里攥着一支笔,一放它就掉下去了,如果没有桌子阻隔,它就掉到地上了,没有掉在半空的,那么手臂放松也一样,就好像东西掉在地上,手臂要自然下垂,切不可拿着劲在半空悬着,如果悬在半空中就不是完全的放松了。紧接的就是怎样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手型,我让他们想象手中握着一个鸡蛋,让他仔细地观察手腕和手臂是否一样高,把凸起来的手背比作屋顶,把手指比作支撑屋顶的柱子,如果没有把柱子站正站稳的话,房子就会倒塌了,所以手指的第一关节不能凹下去,掌关节也不能塌,手腕不能上浮和下压要和手臂保持一致,整只手形形成半圆形,双手合起来就像是抱着个大苹果一样。这样就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钢琴学习不单单是技术训练这么简单,还包括音乐修养等很多方面。学习钢琴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技能表现情感。如果学生仅仅是单一地进行钢琴技能的训练,就偏离了学习钢琴的主要方向。这样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音乐表现的问题就会很突出,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真正感受到音乐的人才会对音乐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如果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很强,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学琴的一个主要目的,这是学生做人的一个基础,我们做老师的应该要格外重视。所以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去欣赏古典音乐,这些学生往往经过几个月的训练之后就已经表现出对古典音乐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听交响音乐会,喜欢看芭蕾舞,喜欢看歌剧,甚至喜欢看“东方红”,欣赏京剧。这些孩子往往会将自己对音乐的喜欢和感受融汇到自己的演奏当中去。
第五篇:钢琴说课稿
钢琴说课稿
说课人:田玲 说课题目:《钢琴》
说课内容;
1、钢琴课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2、课程介绍与分析
3、教学改进
4、教学效果评估
一、钢琴课的任务、地位和作用
1、任务:培养具有弹奏能力、音乐表演能力与歌曲伴奏编配与弹奏能力的艺术实用性人才。
2、地位:高职音乐专业中,《钢琴课》核心课程,是每个学生必修的一门技能课。
3、作用:钢琴不仅能够在舞台上独立进行演奏,而且还常为歌曲进行伴奏,另外,它还是一些音乐基础课程的有力辅助工具,如乐理、和声、作曲等。
二、课程介绍与分析 大纲规定:
1、《钢琴课》的设置:贯穿三个学年的五个学期,每生每周一节,总学时共达88个。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钢琴演奏,另一个是歌曲伴奏的编配与弹奏。
2、钢琴课的特点: 1)、钢琴课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即需要口传心授,又需要面对面、手把手才能做好做成的教学,因此在教学安排中,是要求每个学生单独进行教学的。
2)、钢琴课是用来传授钢琴弹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3)钢琴课的授课主要经过四个环节来完成:讲解示范、实践练习、熟练巩固、检查辅导。
4)钢琴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手指机能、键盘操作、乐谱阅读、弹奏协调。
3、钢琴课实训目标:
1)认知——操作原理、动作分析、声音效果的处理、音乐作品的认识能力。
2)能力——视谱能力、键盘控制能力、手指机能、协调能力、音乐作品的审美和表达能力。3)情感——激发热情,唤起热爱音乐、热爱钢琴、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良好健康的审美情趣。
4、钢琴课实训内容与要求
1、内容:钢琴弹奏的入门、协调、基础、技巧
及应用能力。
2、要求:1)树立一定的思想意识,如指法意识、弹法意识、准确意识、动作意识、声音意识
音乐表达意识等
2)建立一定的标准体系,如准确、完
整、流畅和有表现。
5、钢琴课的实训过程:
1)入门——集中在乐器性能与操作、乐谱的学习与
运用、动作的正确与规范等
2)协调——集中训练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双手的协
调、人琴的协调。
3)基础——全面建立弹奏技术基础、奠定音乐演奏
基础。
4)技巧——集中在手指的快速跑动和流畅自如。5)应用——集中在音乐作品表演弹奏和歌曲的即
兴伴奏。
三、教学改进
1、音乐表演专业特点
1)需要相对扎实的钢琴演奏功底和较强组织能力 2)教学安排,即需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
也需要有大量的舞台实践的经历和经验。
2、教学改进
1)教学中,注意安排阶段性的教学汇报,以锻炼学生实践表演能力
2)引导学生多听多看,通过观摩与学习,感受音乐表 演的方法与手段
3)督促学生,经常参加各种音乐表演活动,以丰富和积累音乐表演能力和舞台表演经验
四、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能力一起抓,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以致用的做法,有力的保证了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附:教案一则
钢琴教案 班级:06级音乐表演
一、教学内容:
1、599练习曲
2、歌曲伴奏《闪烁的小星》
二、课时:两个学时(四个学生)
三、教学要求:
1、明确练习曲的弹奏要点
2、学习和掌握一首歌曲的简易伴奏编配和弹奏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独立视谱弹奏练习曲599之84
2、用三种织体准确完整流畅地弹奏歌曲《闪烁的小星》
五、重点难点:
1、节奏、音准及速度
2、指法、和弦选择、和声连接及双手配合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集中讲解
2、分头实践、练习和辅导
(二)导入语
本学期,根据大纲及教学的安排,我们的钢琴学习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1、继续进行钢琴弹奏技能技巧学习;
2、补充学习歌曲的简易伴奏编排和弹奏练习。
(三)进行新课 1、599练习曲的学习
本期我们将要学习的练习曲有:599之84、87、92、96,另外还有
一首849练习曲(849之12)。总的看来,它们集中解决的主要是钢琴 弹奏流畅方面的技术课题。
对于练习曲的学习,我们将有别于前面的学习。因为通过两年的学习与积累,我们其实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一首新乐曲的能力。因此,对 于这几首练习的学习,我们将一改原来课堂上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我们 将采用的是独立的视谱和弹奏与老师的检查辅导相结合的方法。
1)读谱——视奏——回课——巩固 2)听旋律打节奏,初步感受作品。
2、学习歌曲伴奏《闪烁的小星》
1)讲解:歌曲伴奏是我们钢琴弹奏中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项目,它不仅有助于音乐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时也是我们进行音乐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
正如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一样,即兴伴奏也有两项技术:一是硬技 术,即在弹奏方面应具备的技术;一是软技术,即针对歌曲进行编配时要运用到的技术。这两项技术同时围绕的是四个核心来进行:
a)调式及音阶琶音 b)和弦及和声连接 c)伴奏类型及织体 d)变调技术及应用
2)练习与实践
硬技术:弹奏:C、G、F三个大调的音阶琶音、三和弦及原位转位、正三
和弦属七和弦原位及转位
进行:和声功能连接练习(基本功能进行和旋律功能连接)
检验:13个和弦的熟练程度(10秒优秀、15秒良好、20秒及格)
软技术:以《闪烁小星》为例
首先,判断调式,弹奏音阶琶音及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原位转位 其次,编排指法、选配和弦
接着,用三种织体弹奏,并根据音乐表情与风格确定一种
最后,进行变调练习
(四)小结
本节重点明确了几首599练习曲的学习方法和练习要点,接着又学习了歌曲简易伴奏的一般编排方法和弹奏步骤。对于练习曲注意把握:读谱分析——视奏练习——回课辅导——巩固提高这四个环节。歌曲伴奏需要在明确编配弹奏技术的基础上,坚持进行硬技术及大量歌曲的练习,才能通过逐步的学习和积累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五)作业:
1、599之84
2、《闪烁的小星》
3、自选补充练习:建议从儿童歌曲入手。如:
《找朋友》、《丢手娟》《卖报歌》等
2008-9-2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