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高效和谐课堂 促进初中地理教学
构建高效和谐的地理课堂,优化教学过程
玉泉二中 张丽文
某教育家说过:“21世纪将是创新能力教育的春天。”其实,能不能有效地培养地理创新能力才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地理素质教育的灵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校时间的80%都是在学科课堂教学中度过的,因此,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课堂出现不和谐音符会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有两种表现方式:要么,课堂上死气沉沉,大家伏身于案,“漠”不做声(这里是“漠不关心”的“漠”而不仅仅是“沉默”的“默”),还有就是,课堂上乱作一团,远超自由市场,毫无市场规律可讲。教学任务能完成吗?——形式上可能会完成,但关系欠和谐的课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和谐的地理课堂表现为教师、学生、地理课程三个基本要素的彼此和谐,即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地理课程和谐。这是我们地理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一直为之努力的。
首先,分析目前地理课堂不和谐的原因。我国的教学改革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向素质教育迈进了。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是许多问题仍然存在。高考的指挥棒不改,谁敢拿学生的前途开玩笑?所以依然是“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见,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这是地理课堂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所在。由此,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学生常常觉得老师高高在上,感情上不能相互融合,而在老师看来学生达不到老师的期望值,对学生也不满意;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交流或很少交流;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师生和地理课程之间也很难和谐。试想,这种情况下能创建出和谐的地理课堂吗?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
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什么因素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呢?研究结果表明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只有增加有效教学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即通过教师有效地“教”实现学生有效地“学”。本人就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了以下尝试。
一、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我们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
我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中地理对于十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高中地理的学习对学生要求具有敏捷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严密的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在地理课上,要耐心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掌握的,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其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指导、讲解。学生如果一时犯错,不要激动,给予其犯错的机会,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改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学习地理当中慢慢成长。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做学生可以信赖的朋友。作为学生,理解老师,尊重老师,要虚心的学,取老师之长补己之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处在一种融洽和谐的气氛中,相信这样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率的。
二、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在地理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假如这种“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将影
响大部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如杜郎口中学的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统筹教与学的关系,完善和谐课堂
地理新课程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同时它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学习季风概念时,可以请学生仔细观察体验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风向的差异;学习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差异时,让学生分析江南民居和西北民居的建筑风格有何不同;学习矿产资源时,则举出大量学习、生活和生产中的用品,小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多种文具等,大到战斗武器、交通运输工具,它们最初都源于各种矿产资源等等,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有兴趣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而不厌
地理学科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又可以运用投影、幻灯、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带入到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说段趣闻讲个故事,朗诵诗词、俗语或解释典故等扩展学生思路。若多种手段适度穿插、交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能感到学习“易”“趣”“活”,使学科兴趣、动机转化为意志行动,逐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①.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
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
③.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在讲“中东”一节时,讲了有关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讲完后,我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本地气候炎热干燥,白色对强烈阳光有反射作用,这样吸热就少,人们穿着、风俗习惯等要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如在讲“印度”时,光靠文字表述,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光讲理论,让学生凭空想象,那样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印度独特文化图片,视频播放印度舞,此时学生无不被优美的印度舞蹈所倾倒、所震撼,情绪十分高昂,学生主体参与动机就会迅速被激发出来。多媒体教学还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形象、具体,寓教于乐,大大缩短认知过程,使学生从“厌学”、“怕学”到“乐学”、“愿学”从而增强地理教学的实效性。
3、改革作业形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教学改革要与改革地理学业评价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改革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有的地理教师甚将学生学好地理的期望放在“考试”上,实践证明这种想法过去、现在、将来都是行不通的。有效教学框架下,地理自主学习的作业应该是多样化、开放性的,除了传统的读图填图之类的作业以外,要根据
教学的需要,经常布置一些游戏类、制作类、调查类、展览类的作业。比如,学完中国的行政区划后,分组进行省级行政区的拼图游戏比赛;学完经纬度以后,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小地球仪,标出北京的位置;学习世界区域地理过程中,可结合世界环境日举行一次手抄报展览;学完中国的土地资源以后,布置一份调查作业,调查本乡土地利用和保护状况。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常常保持着新鲜感,也保持一份学习的动力。
学业评价的评定是:在教师采用百分制批改的基础上,以六十分为界对学生给出及格与不及格两种评定。地理结业评价试题的特点是:框架性,即公民必备的大的地理事实;地图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图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旅游的情境题中,有方位、距离、行车速度、气温等的查算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拉近师生情感,改变学生怕地理、背地理的心理;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习惯的更新;可以引导师生双方明确地理学习的方法和目标,强化了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的学习效果比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就必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地理课程这三个因素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营造高效地理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处理好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活用新教材,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的“导学案—多媒体课件”高效式教学的学习新模式。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地理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地理知识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认识地理”到“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的海阔天空。
高效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构建高效和谐的地理课堂,优化教学过程
作者:张丽文
单位:阿城区玉泉第二中学 时间:2012年12月15日
第二篇: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研修总结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研修总结
达仁初级中学 黄小霞
伴随着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不断改革,虽然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但由于学科内容主要是反映通俗易懂的生活实际,故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初中地理不被纳入中考范畴,受开课时数的限制,地理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时间不多,这就迫使教师想方设法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以最佳的策略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好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人在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粗浅的做法是:
一、注重教材的解读
初中地理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它内在的科学的联系,需要我们教师仔细去理解。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该科教学大纲,认真解读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材解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
在解读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解读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教材解读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1、正确识别教材的内容;
2、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
3、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
4、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注重学情的分析
本着课堂高效的原则,地理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上好地理课,课前教师应该了解的至少有班级学生资源、年级教师资源和社会新闻时事资源。
1、掌握学生的班级特点、区域特点
不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同,教学终端的目标不同,教育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所学校由于班科搭配的原因,班级学习风气,班级目标导向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班级特点决定着不同的授课方式。再则,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感受的社会知识储备也有所不同。主城区的学生、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农村中学的学生三者之间因家庭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城市区域地理和乡村地理的感受各有侧重。教师在授课前务必掌握这一地理信息。调查当地学生的主要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班级的群体有其主要的兴趣方向。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后充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扩展深化这些兴趣点,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教师有意识地以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地理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并建立一些兴趣点,这样,学生的稳固、长久的兴趣就上升为维系地理学习的长久动力。调查不同的学科知识安排进度
在初中文化学科体系中在知识内容上有关联。特别是语文、政治、英语、历史、生物、物理这些学科和地理的局部联系较多。如果教师在地理课堂有意识地拓展同期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这就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又能反映地理综合学科的部分特色。调查搜集当今的时事要闻
学生的学习积累中所得到的地理知识比例大体是这样的情况:地理课堂上的理性知识占80%,课外的感性知识占80%。而地理学习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作为支撑。我们这就需要让学生建立一个敏锐的大脑。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读报纸、看杂志等多种媒介了解社会时事要闻,扩充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进行点评。另外在课前三分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扩大影响,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关心生活中的地理,印证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的现象与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道理。这样建立起开放性的课堂学习系统后,师生教学相长的准备工作就初步完成。
三、课前扎实做好教学设计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上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教师运用最佳策略的智慧结晶。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注意突破三点:
1、目标性——教师授课目标应清晰。在每堂地理课堂上师生需要完成哪些教学目标,怎样完成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考虑好每段小结,在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之后能够给予学生一个简洁、精辟、深刻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教与学的稳定平衡。相反,如果教师事先不作认真的准备,对教学理解不深不透,讲述时则含混不清,层次不明,繁琐不切要害,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就会使教学过程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系统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导致教学的混乱和失败。
2、针对性——首先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教师应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对教学的这些关键点,教师应提前构思好教学方案,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渡过难关。当然这也是教师在学生以往反馈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什么一般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道理也就在这里。其次,教育全体学生,但要针对最大群体的学生,这样以牵前引后,扩大学生吸收面。在教学人数比例过多的前提下,课堂40分钟的分配应突出学生整群中的最大群体。从初步实践来看,这样的收效最大。
3、高效性——课堂40分钟时间里应高效地达到或接近目标。要达到高效性就意味着要最大化地利用好时间成本。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想学的前提下,潜意识里计算着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消化最多的知识;或者是在知识一定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最少的时间。这种时间利用的效用都体现着高效性。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安排,多出的时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消费。所以,教师教学要想体现出高效性,关键在于如何扩充知识容量或者如何扩展思维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这两者应相互协调为宜。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优化
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而课堂也是师生思维火花的交融之地。
要实现思维的交融,首先教师要修炼精湛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只有吸引了学生,知识流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思路才能打开。其次,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形式的信息交换平台,学生思路才能通畅。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式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要求学生回答或绘画地图,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再则,提醒或强化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知识过手。由于地理评价目前只是笔试成绩,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如正确的笔记记得正确。所以教师应培养学具备在最短的时间记好笔记的能力。另外,在记笔记的基础上,调动五官刺激大脑,该用眼睛定位置的注意观察与比较;该用嘴巴大声读的做到朗朗上口,该用耳朵听的做到声声如耳的地步。在这种高要求之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答疑,教师最后补充解答总结。特别是每堂课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行放大,鼓励学生参与自评与相互评价。比如说学生的提问好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受到同学的尊重与赞扬。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了除笔试能力外最易被忽略的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了地理能准确完整地说的出来,这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也是真正意义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快捷方式。
五、注重学生评价的多样化
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丰富准确的评价信息是评价的基础。
六、注重课后教学反思
在每节课后,我都坚持写好教学反思。通过写教学反思,让我获取本节课的得失,也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程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和谐发展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研讨会交流材料:构建高效课堂,促进
和谐发展
第十六中学数学组,在市、区教研室和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和关怀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提高全组数学教师群体素质,落实数学教学常规,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一系列教研活动,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学成绩在全区一直名列前茅。现就我校数学组前一阶段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绩给各位做以简单的回报:
一、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和谐发展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其本质是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的同时形成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是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高效课堂还原了教育的本质,真正突出了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和教了多少。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而课堂走到深处是文化!
高效课堂最终要通过教的方式、学的方式和评的方式的转变,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是对高效课堂真义的诗意概括。所谓“超市”即体现出知识的丰富和可选择性。也就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所谓“狂欢”即身动、心动、神动,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让学生的学习“乐在其中”。
二、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和谐发展的标准
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学生的参与度高。我们希望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尽可能减少游离于课堂的学生人数,把“精力流失”降到最低。
第二,动脑深度高。能够积极动脑,深层次动脑,完成从获取知识信息到形成意识观念和能力的过渡。
第三,全面发展达成度高。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体验了知识创立的心理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了知识形成的心理过程与方法,并形成了一定的意识观念,开发了相应的悟性。第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学生和教师是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课堂高效,不仅仅表现为学生发展的高效,还应表现为教师发展的高效。
第五,课堂的幸福指数高。课堂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是融洽的,课堂是安全、温暖、和谐的,是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
三、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和谐发展的途径
(一)优化课堂结构
积极开展先周集体备课,我们数学组把每周的周二下午定为集体备课时间,重点加强了对导学案的备课。导学案主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置,突出指导性,突出自学设计。导学案重点做到步骤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知识储存,小组任务,典型例题,时间安排,课堂检测、课前课堂预设等内容,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巩固练习设置选做题,“扶优扶强”。同时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教师要通过五次备课反思,提高课堂预设能力。即:独立备课——集体研讨——分头备课——创新使用——课后反思。根据个人备课的情况,进行集体研讨,共同完善,个人再做适当调整,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教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邀请学校分管领导深入带教研组,和广大教师一道,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教研效果。
同时我们突破了常规的上课方式,做到 “三讲”,“三不讲”,“三突出”,“三禁止”。“三讲”即讲疑点、难点,讲规律、方法,讲知识的迁移、思维的深化;“三不讲”即过易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讲;“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突出题目的针对性,突出题目的开放性;“三禁止”即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禁止出低水平重复的题目,禁止出难、偏的题目。上课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每堂课教学目标具体,一切教学活动为达成目标服务。注意分层要求、分层训练。
作业设置实行分层布置,实行家长签字的反馈单制度,周六、周日的作业分年级统一布置,统一打印分发给学生,目的是协调各科的作业量,保证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每学期我们进行一次作业展评。家庭作业的设计具有科学性、层次性、灵活性。将作业分成基础知识、拓展知识及创新知识三部分,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要求教师对家庭作业要精心设计、认真批改、及时订正收回、认真保存。教师批改作业提倡面批,若不能及时面批的,提倡写一些简单的评语。
数学辅导、帮扶工作确保落到实处,每周定点、定人进行辅导,辅导教师认真备课,每学期我们分年级、分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帮扶,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每学期我们都要写辅导、帮扶工作总结,以利于下学期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适应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从2008年开始,我校开展了以打造高效课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数学组在高效课堂策略的实践中,认真贯彻我市初中数学“三五四”教学策略,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发展出发,落实新课程理念,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形成了六步高效教学流程,初步形成了我校数学高效愉悦课堂“三五六”的教学特色。
具体做法如下:
1、准备工作:
⑴创建高效学习小组,打造高效学生团队。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分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和方向,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体会到自我价值和快乐。
⑵我们以同步探究为导学案或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导学案。导学案设计体现层次性,上课的前一天发导学案,让学生完成,教师抽查部分导学案,检查完成情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教学环节 ⑴目标定向、明确任务
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数,方向明确。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⑵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①课前明确提出细化的学习目标和自学内容或预习提纲(以学案的形式,借助多媒体投影或利用《同步学习与探究》)。
②组织学生或先预习或结合课前预习情况自助探究、合作学习(板演等),重点是“生教生”活动,教师巡回观察了解情况或指导个别学生。
③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④教师要巡视,搜集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小黑板)打出,供评讲时用。
⑤教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它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自学进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纠正、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学的更高一层次的深化和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是极为关键的。
⑥检查自学情况不得搞形式主义,让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际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学生课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组内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合作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并特别注意多让后进生发言,同时也要注意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向书本和老师的所谓权威观点质疑和发问。这样既能帮助后进生和中等生排除疑难,促进优秀生加深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与能力。
⑶展示交流,质疑释疑
组内先检查提问,然后组间学生展示、交流、讨论、质疑、释疑;最后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暴露出来的疑难问题,及时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积极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展开讨论,进行展示。鼓励和引导学生板演或口述或投影讲解,相互交流展示或质疑解答
①展示时的学生要求:(1)“展示”的学生要求站到讲台上,自然大方,迅速到位,不耽搁时间。(2)学生回答问题,讲解分析内容语速保持适中,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学生讲解分析是不仅要说普通话,还要声音洪亮,口语病尽量减少,把口语病列入小组评价。(3)学生展示思路清晰、流利,学生表现的很自信,能够做到不看老师,有丰富的肢体语言。
②展示时的老师要求:(1)展示过程中,教师站在学生看不到的地方,要认真倾听,随时记录,随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错误,学生表现好,及时表扬,学生表现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及时指出。(2)老师的点拨要及时,含金量要高,在学生无法达到的地方一语中地,引导学生到达本课能到达的最高境界。(3)老师要等学生点评后自己再点评,不要刻意让学生鼓掌,学生展示的精彩学生自然鼓掌效果更好。
⑷归纳总结,感悟提升
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回顾,总结方法、规律等。总结形式多样,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先个人总结,后小组归纳,然后以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小组间互相补充,最后由老师适当点拨不足之处,让学生在总结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感悟提升。
⑸当堂达标,循环学习
关于当堂达标,主要是安排一组达标测试或练习题。要求如下: ①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间。
②达标形式:①测试题或练习题。出题要求:根据年级、学科、班级之特点,按5:3:2的比例出题,即50%为基础题,要求90%以上的学生都会做,30%的为中等题,要求70%以上的同学能做,20%为提高题,要求30%同学能尝试做。出卷要加强课堂的针对性,注重教材的连贯性,确保题目的典型性;②教师出示纸条或小黑板;③课堂提问或使用探究相关内容。
学生结合预习和课堂学习,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学习自测题,提高目标达成度。
关于批改与讲评,一般课内完成,可采取组际间互批的办法,也可以由教师抽测一个组,讲评是50%基本不讲,30%重点讲,20%点拨讲。要求学生修改完善时要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学后想前,举一反三,实现循环学习,滚动提高。
⑹课外拓展、能力提升
①课外作业必须少而精,严禁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作业一定要分层布置,分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要鼓励那些有能力的学生积极做好选做题。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先做,并及时批改和评讲,也可进行板演。
②课外作业原则上要求独立完成,也可在帮教环境下完成,但必须人人过关,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③关于单元检测:为及时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单元检测及讲评,并根据检测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反思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
④关于课外时间的充分使用:对于课堂上一时过不了关的部分同学,通过结对帮扶,利用课余时间,由教师或本组组长负责(也可由组长安排其他同学)帮助过关。可以个别辅导,单独指导,课堂巡视,但绝不允许整班补课。要求师生不把今日事留到明天,保证日日清。
教师收学生同步探究,检查同步做题情况,要求有精力的学生完成同步的拓展性学习,用好错题本,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
(三)优化教学方法
1、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经常可以让学生写建议,如“老师该怎么给我们上课”,“我喜欢老师怎样的上课方式”等,听取学生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一定的教学方式。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氛围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2、阳光心态
每天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上课期间有幽默感,学生喜欢你,你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一半。如果我们每天板着面孔,严肃不已,千方百计地为了学生而付出,但他们还不理解,学生最容易从心理上拒绝。我们为什么不试着以一种快乐的心境去工作,去理解学生,发展学生呢?同时也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你何乐而不为?
3、轻松课堂教学
老师的辛苦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辛苦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地关心差生,过多的课后补差。最后,差还是差,80%的努力还是付之东流,这说明课后环节的低效。老师累,学生也累。老师得到的仅是心理上的安慰,而学生得到的确是更加地厌学。我们不要夸大自己的教育功能,要保持平常心,学生是有层次的。唯一的出路还是在课堂,轻松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以下是轻松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因素:不冷落学生,即把课堂交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及竞争意识,这是课堂气氛的基石;注重自己肢体语言的表达,课堂肢体语言带给学生的信息是我很激情,我很投入,学生的反映是你真神气,真有趣,上你的课是一种享受。
(四)优化学习方式
1、课堂要活而有序,学生投入度要高。要重视小组活动立体任务的分配,对组内成员做好角色分工。对每—个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包括组长的任务、三个层次的任务,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小组长、教师的检查措施等,都要要求明确具体。小组长要充分发挥支杆作用,要根据需要掌握小组学习进程。可以让学习一般的学生担任副组长。正组长带动副组长,然后两个组长再共同带动全组学生。
2、实行小组内帮扶,每个小组最优秀的学生承包一到二名学困生,进行帮扶,也可以在全班找,将帮扶对子一对一透明化,提升帮扶效果。
3、在教室一角留一个板块,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下挑战书,周一到周三评出三个优秀组,三个不优秀组:周四到周五三个优秀的小组再进行评比,三个不优秀的小组再进行评比;分别贴笑脸和哭脸。
(五)优化评价机制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满意与否,我们都要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除此之外,还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注重了学习伙伴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改精英式展示为全员参与:(1)给每个参与的学生按不同程度加分,站在自己位子上讲的,在讲台讲的,各小组全员参与的,分别加不同的分数;一节课结束要对小组内未参与的同学进行统计。(2)由正、副组长以外的同学负责讲解,即普通同学展示,优秀同学则进行总结、深化。改变以往课堂中展示机会被优秀学生主宰的局面,增加了中下游同学参与的机会。可以组长展示加2分,组员展示加 5分,潜能生展示加10分。(3)学生第—时间发现学生展演错误,给学生多加分.
加强自评和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家长评教活动、学生评教活动,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敬业精神、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一一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起到了极好的监督作用,又符合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四、主要收获
总结改革历程,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实用的高效愉悦教学模式,流程操作趋于熟练。我们在尝试中感受着探索带来的快乐,收获多多。
(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课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自信心的增强,带动了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因而学的更轻松,更愉悦,更高效。
课程改革的效果最终要通过提高成绩来体现。事实证明,在近几年的中考中,我校的数学学科成绩连创新高。这些都是通过课堂改革来实现的,我们已尝到了课改的甜头,我们还要继续坚定不移的沿着课改之路走下去。我们坚信,课堂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成绩的必由之路。
(二)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
课改实际上不仅仅提高了教学成绩,还解放了学生,使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因为高效的课堂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课余时间,使他们有了培养兴趣爱好的可能。学校为他们搭建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和展示。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角色得到更大的转变。
通过课改,我们认识到: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一言堂”,而是成为组织者、调控者、点拨者、鼓励者。
我校李宗玉校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幸福的学生。”是的,高效愉悦课堂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幸福源于坚持,坚持成就人生,继续完善高效课堂是我们十六中数学组全体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我们相信,在市、区教研室和学校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会有足够的热心、耐心、事业心和责任心,用心去对待学生,用心去研究教材,用心去上好每一节课,真正实现师生幸福和谐发展!
第四篇:浅析教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浅析教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黄州区路口中学 潘志旺
【摘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关键作用 有效性 自主学习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学生所学的课程越来越多,地理的学习时间逐渐被减少,然而,学生受到考试的压力越来越重。因此,摆在教师面前的现实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并创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评价一堂地理课是否高效,就要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一、高效课堂的定义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课堂高效的问题,研究及论述颇多。但有个基本的描述,即: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分析
从个人角度分析认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地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地理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地理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不少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学校接触地理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许多学生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地理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地理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地理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三、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方法 1.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2.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3.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4.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师,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老师;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最有效实现特定目标的课堂。地理教学改革是逐步累积的,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地理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地理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地理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及参考.[2].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2002.[4].吴国泉 新课改:如何实施课堂教学.[5].论投影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中华论文网-地理论文 2008-04-14.[6].陶行知.陶行知教育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7].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开明出版社
第五篇:浅谈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浅谈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转变观念,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合理整合教材,促进探究学习的开展
三、创设课堂情境,活化课堂教学 1.精彩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巧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 3.精设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4.安排小组合作,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四、建立合理评价机制,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成长
五、重视教学反思,提升高效课堂质量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个长期动态的、不断深化且探索永无止境的命题,地理教师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关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探究问题,让地理学习真正成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