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运用诗歌鉴赏方法鉴赏诗歌,理解诗歌语言和内涵。2.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正确的朗读节奏,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并能背诵前三段。3. 了解诗人食指及其诗歌创作,这首诗创作的相关背景资料。过程与方法:
1.阅读鉴赏诗句,把握诗歌代表性意象,能够以自己的语言体会诗歌所蕴藏的内涵。2.把握诗歌整体思想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 对《相信未来》这首诗歌所用的朦胧意象的理解与把握。2.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诗歌蕴含的深沉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
1.朗诵法。让学生边朗诵边寻找诗中的意象,并展开联想,理解和把握意象的意义。2.朗诵法结合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分析相对的意象,从中把握作者的感情,以朗诵的方式表现出来。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播放《相信未来》歌曲。问学生歌词内容来自哪里,引出今天的主题,食指《相信未来》。
(二)课文研习:
1.知人论世: 食指简介:
对于食指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其原名,可能大家就有些陌生,教师解释郭路生原名的由来——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再看这首诗写于1968年,而食指笔名诞生在1978年,为什么编教材的人在教材上署名食指而非郭路生?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1.食指名气更大。2.食指更具有意蕴。取笔名为“食指”的寓意是——母亲名叫时维元(时食谐音),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失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诗人在写作或生活中都会有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对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诗是否展示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形象呢? 写作背景:
我们说要知人论世,不管是食指本人还是这首诗的创作年代,对于我们而言都有些久远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1968年)。让我们首先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所处的那个年代,走进食指的生活。那么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什么时期呢?学生提到文化大革命,教师对诗歌创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
在中国的历史上,1966年至1976年正处于文革时期,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令人绝望的年代。有人说,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往事何须重提;而有的人,为了掩饰罪恶的丑陋,大量的销毁事实证据,掩盖众人口目。这首诗的创作时间——1968年.正是“文革”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学校停课、高考取消、全国大串联、红卫兵们毁坏文物.抄家整人.甚至于私设公堂,把一螳所谓“反革命分子”打残、打死,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层出不穷的批斗会;国家主席、国家元帅.都成了批斗会的对象„„
这首《相信未来》是诗人在20岁时候写下的,当时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听他朗诵诗歌,食指的诗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而受有关部门审查,但是食指依旧不放弃诗歌创作,在他居住的百万庄一带楼群里,有一百多个学生,因为学校停课都休学在家,就经常聚集起来听食指朗诵新作,分享诗歌,因而被扣上了“裴多菲俱乐部”黑头目的罪名(教师口述简介裴多菲俱乐部:五十年代匈牙利,一批爱国的有识之士因为不满苏联对自己国家的干预和统治,就以其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人裴多菲为名成立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的沙龙,即裴多菲俱乐部)。食指在学校里被划为“右派学生”,也多次被批斗审查监视。除了诗人,很多青年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磨难。他与郭世英等人成立的“X”小组,被强制解散,郭世英经过三天三夜的严刑拷打后跳楼自杀,张郎郎等人的“太阳纵队”被取缔,逃离北京时在王东白的本子上写了四个字:“相信未来”。因为这四个字,后来食指在痛苦中写下了相信未来,在痛苦和压抑中抒发自己的不满,但仍然对国家对未来充满信心,渴单和僮憬着光明,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除了食指被迫害的遭遇,更有遭受惨绝人寰的迫害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张志新烈士在文革期间的悲惨境遇。
革命烈士张志新在文革期间,坚持真理,公开揭露林彪、江青一伙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被“四人帮”一伙定为“现行反革命”,于1969年9月被捕入狱。狱中受尽非人的折磨。背18斤的背铐,拖脚铐,头发被拔光,用铁丝勒舌头、嘴,往嘴里塞拖布,蹲小号蹲了一年零七个月,为了不受强暴,张志新甚至将粪便抹在自己身上,直至被逼疯、枪决。而在枪决前,为了防止她喊口号,更是被残忍地按在地上割开喉管,痛苦到咬舌自尽。
还有行刑前的一张照片:她跪在地上,五花大绑,面容扭曲,脖子上挂着一块“现行反革命犯张志新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牌子。她的喉管当时已经被割断,脸扭曲得根本没了人形。
强调:那是一个荒唐的年代,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那是一个血腥的年代,那是一个公理、正义被歪曲被践踏的年代。在第一节中,诗人用一组沉重凄凉的意象,揭示了这场大劫难的真相,展示了一个黑暗的“现实”。
2、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自由地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提醒学生重点朗读第三小节。
注意读音:笔杆(第三声),旗杆(第一声)
我听到同学们在读第3小节时有两种不同的停顿。(1)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能说说这样停顿的理由吗? 句子要有一个动词.“指”是动词;“掌”也是动词.掌握的意思。从语法角度去理解的(2)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找出第三节的意象? 明确:两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实质上反映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问题的关键最终应落实到对意象的理解。
第一种读法:意象是:“手”、“排浪”、“曙光”、“笔杆”。第二种读法:意象是:“手指”、“排浪”、“手掌”、“曙光”、“笔杆”。请学生想象“排浪”的特点,“手”与“手指”哪个更符合“排浪”的特点?(同样“手”与“手掌”哪个更符合“大海”的特点?)明确:“排浪”一道一道向天边涌去,浪线看起来更像“手指”,它是一个比喻句!手指像排浪一高一低,一个接一个,像一排排巨浪涌向天空!;“大海”具有面积感与体积感,所以“手掌”更加形象,很宽阔。
“曙光”与“笔杆”有没有相似点?
明确:感受阳光射入窗户的感觉,看起来就像一根根,长长的笔直的“笔杆”。教师范读第三小节
教师总结:这是3个相关联的比喻句:选择在“手指”、“手掌”后停顿,是从修辞的角度整体把握这一小节,而且,这样停顿还能造成一种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什么是陌生化写法?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打破形式逻辑却又合乎情感逻辑,使读者不但不觉得别扭,反而感到新颖别致,于不经意中把人引入一个奇美的艺术之境,通俗地说,“陌生化”即推陈出新、化腐朽为神奇。
其实,无论哪一种停顿,我们都能读到一种豪气冲天的气势,仿佛看见一副雄浑壮阔的嘶面,诗人面朝大海,张开双臂,拥抱着早上的太阳„„ 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3、品读诗歌,找出意象,体验情感
我们学习诗歌,仅仅读准字音和停顿是不够的,我们要深入诗歌,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齐读诗歌,读出自己的想象和领悟。
这首诗出现最多的一个短语是什么?(相信未来)出现了几次(7次)什么是“未来”?(未知的、后来的一段时间)
既然未来是未知的还没有到来的,那么有未来,就有现在,现在是已知的。
(1)诗歌所描绘的诗人那个时候的“现在”是怎样的?仔细阅读1、2两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描绘现实的诗歌意象,结合当时的背景体会这些意象所代表的含义。第1节:
蜘蛛网——残酷的现实 炉台——希望的源头
灰烬的余烟——微弱的希望
这一节中的“贫困的悲哀”如何去理解?贫困指的是什么? 指物质上的贫困。当时中国刚经历50年代末的大炼钢,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经济落后,物质匮乏,人民生活贫困。
指精神上的贫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几乎就停顿于文学了,文学的价值只在于为政治服务,这一时期文学活动机械性地配合政治运转。自由的知识分子都饱受迫害。早在文化大革命爆发前,从1957年,知识分子不是被带上“右派”的帽子,就是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白专道路”、“臭老九”,知识分子都只能老老实实接受贫下中农、工人阶级改造,不允许乱说乱动,更不允许乱写文章,大搞“文字狱”,捕风捉影地对知识分子进行迫害,残酷至极。这期间,食指的父亲也被审查、揪斗,食指也因写诗被划分为右派。食指的母亲为了减少麻烦,免受更多迫害,甚至极端地将家中的藏书销毁,只有一套《约翰·克里斯朵夫》因为藏在床下存留下来。这样对藏书、对文化的摧残,让诗人痛不欲生。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收获的果实,知识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语录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上山下乡运动在文革之前就已经产生,上世纪五十年代,以60多名北京青年志愿队为代表,二十多个省市组成多支青年远征垦荒队,到北大荒垦荒。但是在文革期间,上山下乡运动却改了性质,从自愿变成了强迫性,目的也变成了知青接受再教育,运动达到高潮,一共持续了12年,一共大约有1660万知识青年下乡。
“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我们,赤胆忠心为人民。”(语录歌《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上山下乡打着让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名号浩浩汤汤地展开,但实际上贫下中农并不能给他们再教育,他们闭塞而落后,其觉悟比知青低很多。有的知青提出来了:“咱真在这儿呆一辈子呀?那咱在这儿结婚生孩子吗?”上山下乡的知青正值人生的大好时光,却被耗在了物质贫困、精神贫瘠的落后地区,无法去追求真正想要的人生。
鲜花——收获的果实,成功,美好的爱情
一个与诗人热恋的维族姑娘因父亲反对维汉通婚而离开诗人。凝露的枯藤——无收获但孕育着希望
(2)这些现实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尽管现实黑暗,但是我又是如何去面对的?再次自由诵读前3小节,找找看我是如何面对现实的? 明确: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师:“我”三次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地方写下“相信未来”。那如果说让你用美丽的雪花、凝露的枯藤、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写下呢?是全部一样?还是会有不同,比如可以用楷书、草书、幼圆、宋体之类的?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思考下,作者三个“相信未来”,情感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自由发言: 1.我觉得,雪花么,会化掉的,露水呢,比雪花留存的时间稍微长点,笔杆么,可以写下后,就保存的时间更长了。这个时间越来越长,其实也就代表信念越来越坚定。教师引导关注: 1.文本的第一段“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美丽”这个词说明作者还带着怎样的情感?(希望)2.第二段是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茫茫的大地上,拿着枯藤—— 学生自由发言:
1.我觉得第一个美丽的雪花的话,让人感觉很漂亮,我觉得用字体的话应该用宋体或者仿宋,第二段的话我觉得应该是用行楷,应该是用比较强劲的草书或者是楷书,第三段的话我觉得是用幼圆那种比较可爱的字体。
2.我觉得雪花是在雪地上的,在雪地上写字给我的感觉是比较容易的。然后我觉得,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那我觉得这个难度是有点大的。然后用孩子的笔体写“相信未来”,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后我觉得困难是越来越大,但是作者在这种现实的压迫下,信念却是越来越坚定的。
3.这三段前面讲的都是比较黑暗的东西,尽管那么黑暗,他却依然相信未来。需要有童年的那种天真的心情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如果是我,我觉得三种我都想用孩子的笔体写下,为什么我这样的理解就是不对的,为什么第一种要用宋,第二种用行楷怎么样的这种理解呢? 教师总结引导:她觉得外界那么黑暗,但作者依旧保存了天真浪漫的信念,所以她觉得三种都可以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用比较幼稚的童真的笔体写下,你们觉得可以吗?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从书写的力度、信念的坚定程度、信念的源头(浪漫天真的心)、笔迹维持的时间长短等多角度分析。虽然书写力度的轻重、书写的工具、笔法不一,但是这三小节都写了“我”在绝望中仍不失希望,作者带着强烈的个人体验寄希望于“未来”,不因苦难放弃向往与追求。
(3)诗歌前三节创造了一个密集的意象群,以丰富而意蕴深刻的意象来描绘了现实的黑暗以及“怎样相信未来”,如果说前三节的语言是华丽的含蓄的朦胧的,那么接下来诗歌的第4、5、6、7小节的语言我们可以怎么形容?(平实,浅白,直接)
诗歌前三节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怎样相信未来)
那么诗歌后半首,诗人用这么直截了当的语言写了什么?大家看第四节:“我之所以„„”(为什么相信未来)学生齐读第4节 第4节
为什么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为什么诗人相信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什么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不相信当时的人们,当时社会太黑暗,人都看不清现实,精神愚昧麻木,未来可以明辨是非,看清历史(从未来看现在,现在即历史)作品由“我”转向“她”。
食指本人也是一名红卫兵,但是当有一天他的老师被一群红卫兵围攻的时候,他遍不惜一切地冲进人群去救老师。大家可以想象,食指也因此也遭到毒打,正是这种迫害,才使他冷静下来,认识到了红卫兵运动的荒唐与危害。认识到当时的人缺乏是非美丑真诚与虚伪的判断。于是将自己眼前的不幸与现实的黑暗放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加以考察认识。第5、6节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5、6两节,找找看,未来终将对现实做出怎样的评价?(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请大家注意一下,这两节出现的两个意象“腐烂的皮肉”、“脊骨”,这两个意象表达的是什么呢?(联系起来考虑,启发二者关系)
腐烂的皮肉——表层的创伤,暂时的苦难与黑暗 脊骨——能够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脊骨 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未来一定光明。第7节
前面六节写了怎样相信未来,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一节诗写了什么?这一段的形式特点是?(呼吁人们相信未来,句式整齐,短促有力)学生齐读第7节
4、分节朗读,指导诵读
(1)指导学生朗读1—3节诗。
问:现实是压抑的残酷的,而这些诗行和意象又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澎湃的激情,该如何去朗诵它们呢?
[明确:要用一种深情的、带着执著的情感,仔细体会压抑下的激情](2)指导学生朗读4—6节诗。
问⑴:对于未来,对于未来的人们,诗人除了相信外还有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①对未来还有彷徨的不确定,如第5节诗。
②对未来的人们还有一种等待着他们的公正评定的焦急心情,如第6节诗。问⑵:这两节诗又该怎样来朗诵呢?
明确:要带着彷徨和焦急的心情来朗诵。其实诗人特别“焦急”,“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师示范)。因为诗人特别地相信未来,而且相信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并非在很远的地方,就在前方了。所以他特别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3)指导学生朗读第7节诗。
问:最后诗人找到可以寄托信念的事物了吗?他发出了怎样的呼喊? 明确:①找到了——未来、战胜死亡的年轻生命、不屈不挠的努力。
②他大声疾呼“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最后这一节诗,诗人坚定地抛却一切现实的压抑和失望,寄希望于未来,相信未来,高声疾呼。另外也可见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助,现实的残酷、冷漠,在无望的现实里,唯有寄希望于虚妄的未来,也许在虚妄的不可知的未来里有着希望的光。学生集体来朗诵这一节诗,共同来发出这一声呐喊。
引导学生在这个时候随着对意象的分析和有感情地朗诵渐渐地深入到食指的内心,与食指一同痛苦一同坚强,一同渴望着光明的未来。学生通过深入的研习,进一步体会到食指除了坚定地相信未来外,内心还有着另一种的孤独与彷徨的情感。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内涵,理解那个时代的先驱者在呐喊中的无助,同时又在无助中坚定地呐喊,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与难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点评)
5、聆听朗诵音频,升华情感体验
播放朗诵音频,学生闭眼聆听,全身心投入整体感受诗歌,探讨诗歌的主旨。在食指写完《相信未来》的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一个灰色的诗人。”同学们觉得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言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总结:《相信未来》是食指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终极表现。而并不是像江青所说的属于“灰色”。诗人是以热爱生命作为思想内核,所以他坚定地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最终获得一个“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诗歌主旨,教师应从精神价值层面上加以引导。
(四)课堂小结:
相信,今天诗人食指的诗歌给予大家很多的精神鼓舞,青春时代写下的诗篇有可能照亮你的一生。诗人食指“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在凄凉的大地上写:相信未来”,“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你准备用什么方式写“相信未来”呢?请写’一首小诗,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学生思考,课后写作)
第二篇: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
教学大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2.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
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二、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揣摩语言:
.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七、学生质疑,师生交流
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
八、板书由诗而歌,走进诗人
相信未来个性高尚
九、补充内容
食指诗二首:
.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2.《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第三篇: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 教学大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2.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
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二、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揣摩语言:
1.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明确: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七、学生质疑,师生交流
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
八、板书 由诗而歌,走进诗人 相信未来 个性高尚
九、补充内容
食指诗二首: 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第四篇:相信未来 教案
灌云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编制:李志宏
审核:潘龙美
2012-9-11
《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诵读,通过诵读领会诗歌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2.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并能背诵前三段。3.了解诗人食指及作品。
4.学习诗人食指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挫折,永怀对未来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领会诗歌意象所营造的意境,培养新诗鉴赏能力。教学内容:
一、导入
二、作者及背景 1.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11月出生于河北,自幼爱好文学,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长诗《海洋三部曲》第一节写于1964年,那一年,食指16岁。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潮,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紧接着,在那年的冬天他又写下了那首有关冰层下求索阳光与真理的鱼的长诗《鱼儿三部曲》。可以说食指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定向的基石。他被人们称为“新诗第一人”。无疑食指是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2.背景链接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l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三、字词积累
(1)强记字音 灰烬(jìn)依偎(wēi)摇曳(yâ)睫(jiã)毛 瞳(tóng)孔 .... 惆怅(chóu chàng)轻蔑(miâ)脊(jǐ)骨 给(jǐ)予 不屈不挠(náo)......(2)辨音辨形
摇曳(yâ)——拽(zhuài)拉 睫(jiã)毛——捷(jiã)报 给(jǐ)予——给(gěi)以 瞳(tóng)孔——潼(tóng)关 撞(zhuàng)击——经幢(chuáng)
惆(chóu)怅——稠(chóu)密——未雨绸(chóu)缪——鸟声啁啾(zhōujiū)
四、交流自学中发现的疑难问题
五、合作探究 灌云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编制:李志宏
审核:潘龙美
2012-9-11
1.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明确每节主要内容。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2.中国诗词一向借用具体物象来传达心中块垒,这些客观物象一旦带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就构成了意象,也就是说作者通过诗词把客观物象主观化的过程就是意象形成的过程,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含义(客观涵义)和意象所具有的作者的主观感情(主观涵义)合而为一就构成了意境。读者看到这些意象时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这些物象的具体含义上,而要更深入的思考它所浸染的作者的主观感情,思考达到一定深度往往就忘记了客观物象本身,这种过程就是欣赏意境的过程。
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第1节: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第5节: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总结:意象使感情的表达形象而含蓄,意蕴更丰富,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诗歌不独用意象来表达他的深切含义,而且在选词组句上还要有他自己的独特语言,不同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诗人感情是不一样的,这种语言就是诗化的语言。
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明确: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4.前面三小节中,作者几次讲到“相信未来”?这里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歌的整齐美,音韵美,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5.阅读第4-6小节,试分析作者相信未来的依据是什么?她是谁?诗人对她有何期待? 明确作者期待的是“她”(未来)能去掉“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看到我们的“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脊梁),从而能“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以上边交流边赏析边诵读,尤其突出诵读的指导。
六、小结本节课
第五篇: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大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赏析当代诗歌的能力
具体的目标:
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法
注意问题:让学生参与活动与体验。教学过程设计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二、课题导入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失意,理想破灭,人生最困顿的时候写下了千古名篇:《行路难》,其中有两句话体现了作者相信未来,誓为理想而奋争的雄心壮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隔1200年后,又一位天才的诗人用同样的激情,写下了《相信未来》的醒世之作。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痛斥现实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表明信念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相信未来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决心战斗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一)揣摩语言: 1.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明确:
第1节: 蜘蛛网——黑暗势力 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 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第2节: 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鲜花——收获的果实
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有孕育着新的希望
第4节: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困难是暂时的
第5节: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的中国的脊梁 2.比喻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上面三个句子中,“手指”与“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与“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曙光”与“温暖漂亮的笔杆”都是同谓关系。将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将笔杆比作曙光,即:手指是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手掌是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漂亮的笔杆是曙光。
全节的意思是:我要用手指拨动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二)表现形式
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
明确:本诗的前三节,都用大致相同的语言形式表示作者相信未来不变的信念,增强了诗文的感染力,突出了诗歌主旨。
五、讨论交流,自由欣赏
注意:积极引导学生,使其掌握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透过形式体悟内容。
六、组织朗读,加深体验
在理解诗文主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诗文,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七、学生提疑,师生交流
组织学生质难问疑,师生共同交流,以加强对本文的体验与感悟。
八、补充内容 食指诗二首:
1.世纪末的中国诗人
添加些我们无用的尸骨做干柴 经寒冬的狂风一吹便吹大火熊熊 在物欲漫天的冬夜,火焰被吹得 像民族精神的旗帜迎风抖动 化苦难的生活为艺术的神奇 净化被金钱异化了的灵魂 如此我便没有虚度 自幼追求艺术的一生。
2.《热爱生命》(1979)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的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到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法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多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恶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缕经挫折,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生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