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论》教案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7: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经济法概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经济法概论》教案》。

第一篇:《经济法概论》教案

《经济法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一词最早于1775年由摩莱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出。但其“经济法”一词的含义与今天自有很大的区别。

经济法在西方的产生时间: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经济法在西方的产生原因:市场调节手段固有的矛盾及其失灵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爆发。

于是,资本主义国家从“守夜人”转变为“经济警察”,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经济法由此而开始产生、发展、兴盛。

二、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是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性质,要求国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这从中国经济法的诞生、成长的历程可以观之。(它随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

这显然与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不同。西方是先有了市场的充分发展,而后出现市场失灵,才有了国家的介入和干预,经济法产生;而中国是先有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对经济生活、甚至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控制,在此基础上的经济法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对此问题还得存疑。然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才开始得以起步。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计划”或“控制”的色彩。由此而形成的经济法是否也有着一定的问题呢?看看中国的足球市场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二。

第二节 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产生源于国家对经济运行管理和协调的必要性,它通过确立国家管理、协调经济运行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为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空的有机结合,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1、国民经济管理关系。指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经济组织、公民之间在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2、经济协作关系。指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公民相互之间在经济往来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3、市场经济主体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内部机构相互之间的组织管理关系,另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内部贯彻实行经济责任制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关系。

4、涉外经济关系。包括涉外经济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协作关系。

三、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1、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主要有: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等。

2、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固定资产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法律制度等。

3、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和房地产法律制度等。

4、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要有: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优抚安置法律制度和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等。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协作和经济组织内部活动,并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基本分类为:自然人(公民、侨民等)、法人、国家及其政府机关。在市场经济中的法律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国家经济管理机关

(二)法人

1、企业法人

2、非企业法人

(三)自然人

1、个人

2、个人独资企业

3、合伙企业

1、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民所有制财产(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惟一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宏观调控、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经济管理机关是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

3、企业等法人。机关法人和企业法人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主体。

4、非法人经济组织。指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非法人组织。主要包括:合伙企业、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5、个体工商户。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雇工在8人以下。包括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

6、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城镇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

7、公民。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

8、外国经营者。指与我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往来的外国公司、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权利——可以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义务——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1、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的,自己从事或要求他人从事一定经济行为和不为一定经济行为的资格,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活动中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

(1)经济职权。是国家机关进行管理时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决策权、资源配置权、指挥权、调节权、监督权和其他经济职权。经济职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2)财产权。

财产?

1. 财产即权利。----英美法系 2. 财产即物(有形物)。----大陆法系

3、财产(资产),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中国2001企业会计制度

财产,是有经济价值的、并可被人控制的客观事物。

财产分类

(一)按财产的生成原因分: 1.自然资源

2.社会资源

3.其他资源

(二)按财产的受益范围分:

公有财产、共有财产、私有财产

(三)按财产的存在形态分

1.有形财产

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2.无形财产 3.其他财产

财产权极其分类

Ⅰ财产权? 一个法律概念,是指财产价值的归属主体在法律上的确认形式。

(一)、英美法的划分

1、财产权

占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消费权、用尽权、赠与权、销售权等

2、无形财产权

主要指股权。

3、知识产权

专利权、商标权等

(二)、罗马法的划分:

1、物权

自物权

完全物权,所有权。

他物权

部分物权,用益权。2、债权(物权的派生权利)

3、无形财产权

---包含英美法系的无形财产权和知识产权

(三)、我国当代的立法现状

1、财产所有权1986《民法通则》

2、经营管理权1988 企业法

3、法人财产权1993 《公司法》

4、知识产权:

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Ⅱ 财产所有权

一、财产所有权的定义与内容 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占有权

2、使用权

3、收益权

4、处分权

二、共有财产权 共有财产权是两个以上的主体对同一财产权客体共同享有的财产权。

1、按份共有

2、共同共有

三、财产所有权的取得、转移、消灭

1、财产所有权的取得 原始取得(初次取得)—— 先占、劳动等 继受取得(传来取得)—— 交易、继承、受赠等

2、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一般规则:交付时转移(伴随着责任)

3、财产所有权的消灭 绝对消灭——所有权客体消灭 相对消灭——所有权转移、放弃等 Ⅲ 法人财产权、经营管理权、管理监督权 法人财产权 经营管理权 管理监督权(3)工业产权。法律赋予的对无形的智力创造性成果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企业名称专用权等。

(4)债权。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债权是一种请求权,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要求债务人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债务人有义务满足债权人的要求。(5)其他权利。

2、经济义务。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经济行为和不为一定经济行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无形资产等。又称为载体、标的等。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

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是通过法律手段确保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实现,确保经济义务得到履行,以保护主体的合法权益。主要手段有:

1、奖励。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单位依法对贯彻执行经济法、履行经济义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采取的鼓励措施。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制裁。是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管理义务、经济协作义务和其他违反经济法的行为给予惩治和处罚。

(1)经济制裁。赔偿经济损失;偿付违约金;罚款;强制收购;没收非法所得。(2)行政制裁。是由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对违反经济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的行政性措施。(3)刑事制裁。是对违反经济法并已触犯了国家刑律的经济犯罪分子,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3、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监督管理机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第四节

中国经济法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法有利于培育真正合格的、活跃的市场主体,从而奠定发展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二、经济法有助于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三、经济法有助于保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四、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

五、经济法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六、经济法保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第五节

中国经济法的未来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二、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1、中国经济法应将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作为重要任务。

2、中国经济法应研究解决知识经济带来的新问题。

三、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

1、加入WTO对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2、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

第二章

公司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与种类

(一)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1、公司的概念。公司是指全部资本有股东出资构成,股东

第二篇:《经济法概论》教案

《经济法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一词最早于1775年由摩莱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出。但其“经济法”一词的含义与今天自有很大的区别。

经济法在西方的产生时间: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经济法在西方的产生原因:市场调节手段固有的矛盾及其失灵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爆发。

于是,资本主义国家从“守夜人”转变为“经济警察”,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经济法由此而开始产生、发展、兴盛。

二、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是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性质,要求国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这从中国经济法的诞生、成长的历程可以观之。(它随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

这显然与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不同。西方是先有了市场的充分发展,而后出现市场失灵,才有了国家的介入和干预,经济法产生;而中国是先有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对经济生活、甚至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控制,在此基础上的经济法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对此问题还得存疑。然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才开始得以起步。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计划”或“控制”的色彩。由此而形成的经济法是否也有着一定的问题呢?看看中国的足球市场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二。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产生源于国家对经济运行管理和协调的必要性,它通过确立国家管理、协调经济运行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为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空的有机结合,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1、国民经济管理关系。指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经济组织、公民之间在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2、经济协作关系。指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公民相互之间在经济往来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3、市场经济主体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内部机构相互之间的组织管理关系,另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内部贯彻实行经济责任制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关系。

4、涉外经济关系。包括涉外经济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协作关系。

三、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1、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主要有: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等。

2、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固定资产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法律制度等。

3、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和房地产法律制度等。

4、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要有: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优抚安置法律制度和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等。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协作和经济组织内部活动,并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1、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民所有制财产(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惟一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宏观调控、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经济管理机关是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

3、企业等法人。机关法人和企业法人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主体。

4、非法人经济组织。指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非法人组织。主要包括:合伙企业、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5、个体工商户。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雇工在8人以下。包括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

6、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城镇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

7、公民。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

8、外国经营者。指与我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往来的外国公司、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权利——可以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义务——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1、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的,自己从事或要求他人从事一定经济行为和不为一定经济行为的资格,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活动中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

(1)经济职权。是国家机关进行管理时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决策权、资源配置权、指挥权、调节权、监督权和其他经济职权。经济职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2)财产权。

(3)工业产权。法律赋予的对无形的智力创造性成果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企业名称专用权等。

(4)债权。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债权是一种请求权,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要求债务人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债务人有义务满足债权人的要求。(5)其他权利。

2、经济义务。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经济行为和不为一定经济行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无形资产等。又称为载体、标的等。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

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是通过法律手段确保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实现,确保经济义务得到履行,以保护主体的合法权益。主要手段有:

1、奖励。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单位依法对贯彻执行经济法、履行经济义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采取的鼓励措施。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制裁。是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管理义务、经济协作义务和其他违反经济法的行为给予惩治和处罚。

(1)经济制裁。赔偿经济损失;偿付违约金;罚款;强制收购;没收非法所得。

(2)行政制裁。是由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对违反经济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的行政性措施。

(3)刑事制裁。是对违反经济法并已触犯了国家刑律的经济犯罪分子,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3、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监督管理机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中国经济法的重要作用

1经济法有利于培育真正合格的、活跃的市场主体,从而奠定发展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经济法有助于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经济法有助于保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

5、经济法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6、经济法保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中国经济法的未来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2、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1)、中国经济法应将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作为重要任务。2)、中国经济法应研究解决知识经济带来的新问题。

3、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

1)、加入WTO对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影响。2)、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

第三篇: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单选

1、抵押人将已出租的财产抵押的,应当书面告之承租人,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2、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必须经过(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3、经济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是(法律事实)

4、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由一个自然人投资,投资人对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企业。(错误)

5、根据票据法律制度的规定,支票的下列记载事项中,可由出票人授权补记的是(收款人名称)

6、在我国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7、根据证券法律制度的规定,在上市公司收购中,要约收购的收购期限为(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8、申请人如不服人民法院驳回破产申请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的时间为(10日内)

9、(专利权)是专利的基本含义,也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

10、根据公司法律制度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的一定期间以前置备于公司,供股东查阅,该期间为(20日)

11、保证法律的实施,首先要保证(宪法)的实施。

12、负责向企业原登记机关办理该企业注销登记,终结破产程序的部门是(管理人)

13、注册商标所有人不得连续3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

14、注册商标续展注册的有效期限为10年

15、世界上第一个以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法规是(1919年德国《煤炭经济法》)

16、依据担保法的规定,股票出质后,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可以转让该股票

17、两权分离原则是指: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18、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内提示付款,异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国人民银行另行规定。19、1804年法国颁布的民法典,即《拿破仑民法典》,集中地反映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

20、当合伙人企业有新的合伙人入伙时,应当在作出接纳决定之日起一定时间内,向企业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时间是:15日内

21、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22、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还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二、经济法概论多选题

1、效力待定的合同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

2、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由人民法院召集,以后的债权人会议的召开,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下列各项中,应当召开债权人会议的是: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管理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占债权总额三分之一以上的债权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占债权总额四分之一以上的债权人向债权人会议主席提议时

3、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实用性、创造性

4、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债权人会议职权的是:选任和更换债权人委员会成员、决定继续或者停止债务人的营业

5、合同解除后,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赔偿损失、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6、在公司的设立过程中,股东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土地使用权出资

7、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可以作为抵押物的有:房屋、机器设备

8、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有:A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B行政争议C劳动争议D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9、专利权人的义务有:缴纳年费、实施专利、接受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

10、(科学发现,胎儿性别识别仪,土豆新品种)不授予专利权

11、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有价证券、货物、某项发明创造

12、设立合伙企业必须具有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劳务。

13、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董事、经理、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14、根据企业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A破产案件的诉讼费用B管理、变价和分配债务人财产的费用C管理人执行职务的费用、报酬 都属于破产费用。

15、要约失效的情形有:A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B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C要约人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承诺

16、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定商标侵权行为成立的,有权采取以下措施:A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B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C罚款

17、汇票、本票、支票是我国标据法上所称的票据

18、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外双方均可采用的出资方式包括:现金、实物、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出资、场地使用权

19、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条件包括:A投资人决定解散B投资人S亡,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C投资人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D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20、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是权力机构,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

21、申请设立合营企业时,合营者应共同向审批机构报送的文件包括:

A设立合营企业的申请书

B合营各方共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C由合营各方授权代表签署的合营企业协议、合同、章程

D由合营各方委派的合营企业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人选名单

22、在合伙企业名称中不能含有限或者有限责任的字样

23、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公司 字样

三、经济法概论判断

1、担保合同既可能由于主合同无效而无效,也可能在主合同有效的情况下因自身缺乏有效要件而无效。(正确)

2、合同履行费用的负担约定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正确)

3、发明专利申请经实质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作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正确)

4、在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受损害方不能既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又要求对方承担侵权责任。(正确)

5、留置担保不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而是由当事人直接决定的。(错误)

6、只要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就可以申请或补申请破产。(错误)

7、只要有法律规范,就能产生具体珠经济法律关系。(错误)

8、变价出售破产财产应当通过拍卖方式进行。破产企业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变价出售,企业变价出售时,可以将其中的无形资产和其他财产单独变价出售。(正确)

9、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并且盖章时合同成立。(错误)

10、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出票日起1个月,持票人超过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代理付款银行不予受理(正确)

第四篇:《经济法概论》

考试地点: 10404时间:6月13日

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

一、1、法的概念和特点

2、法律规范的构成3、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4、法律解释的种类

5、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6、法律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几种原则>

7、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二、1、“经济法”一次的词源,现代意义的经济法(时间、地点、国家)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经济法律关系的特点

4、公司的分类(标准、类型)

5、公司章程的概念和效力

6、公司资本3原则

7、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以及组织设置的特殊之处

8、有限责任公司的机构设置

9、一人邮箱责任公司的概念和特别规定

10、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个人独资

企业的区别

11、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和方式

12、独立董事的概念

13、累积投票制的概念

14、董事的资格和义务(书P49页“2.董事长”的上面两段)

15、股东诉讼的对比

16、股东诉讼的提起

17、公司人格否认的概念

18、公司的合并与分立

三、1、商业贿赂的概念

2、商业秘密的特征

3、不当低价销售行为的除外情形

4、第一部反垄断法1890年《谢尔曼法》等反垄断法的历史(书P187)

5、核心卡特尔(书P188)

6、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6点)

四、1、消费者权利(选择权是核心权利)

2、消协的职能

3、消费者争议的解决方式

五、1、产品的概念

2、产品缺陷的概念及其种类

3、产品召回制度的概念

4、生产者的免责事由(P206)

第五篇: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学习心得

在学习经济法之前,我对经济法的了解是模糊的,哪些经济行为或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哪些行为或者事情符合规定,哪些行为或者事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都不了解。通过本学期对经济法概论的学习,我对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度有了初步了解。

在我国,经济法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性质,要求国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对于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中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需要有一个从全局出发,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总量平衡为基础,直接作用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法律制度来调整,这种法律制度就是经济法。我国经济法的蓬勃发展,直接源于改革开放,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法将发挥更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我感觉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定经济关系法 律规范的总称。它是一门独立而重要的法律部门,有特定的调整对象和范畴。

通过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的经验,在讲解中穿插引用了许多生动的关于经济法

不同方面的案例,让我们在听的同时,看到了许多的真实纠纷实况。经济法包括企业法、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票据法、企业破产法 而三资企业法是重点等的内容。我们学得津津有味,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经济法对维护社会的正常稳定所起到的贡献,也了解并体会了法律究竟是如何最大限度的维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在听过老师授课以后,我明确了曾经模糊不清的经济法的印象,经济法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是研究经济法所立足的社会基础关系,在当下,这个基础关系就是市场经济关系。所以,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应从分析市场经济的属性开始。重新建立了经济法的概念,全面认识了经济法的功能。

我说一下我对经济法的了解: 首先是为什么实行经济法,要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体系,充分发 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求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坚决打破条条块块的分割、封锁和垄断。这就需要国家介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在国家进行市场监督管理 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就是市场监管关系。市场监管关系应该由经济法调 整。这有助于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合 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实现市场功能。其次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社会地位。

我国经济法律的调解范围已经涉及社会、管理、经济协调、环境保护、资源 节约以及权利制约、国际经济纠纷仲裁等十分广阔的领域,并与社会道德标准相辅相成,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调解器。但人类的经济行为是复杂多变的,经济法律

由于在制定时需要严谨的思考和斟酌。这种差别造成了我国经济法律制度的相对不太完善,被投机份子有机可乘,对一些损害国家人们利益的行为无法可依。但只要努力做好普法工作,树立以及强化公民的相关经济法律意识,让人们在经济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都寻求经济法律的保护,才能有助于经济法律的完善,才能真正的做到知经济法,守经济法,不犯经济法。再次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经济法的重要意义。经济法律知识是大学生必备素质 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用它来促进和规范市场经 济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确的处理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公平交易,合法赚钱。而我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更应该在生活过程中,遵守经济的相关法 律,享受个人权利,履行义务。

经济法是国家利用其公权力对市场经济主体以及运行的调控、管理、监督、引导,所以经

济法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即一方为国家相关主管机关,另一方为经营者。它们之间是调控和被调控、监督和被监督、管理和被管理、引导和被引导的关系,是双方法律地位不平等的关系。

经济法作为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立性、优越性和特定性等。他有其自身的独立特点,与其他法律不同;但是,经济法与其他法律有着密切联系,离开了其他法律,他是无法独立生存下去的。他作为独立的一个法律部门,虽然他只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但是经济法在社会中的地位却越来越重,在社会中通过其作用而完善其不完备的地方,使得其越来越完善。

学习经济法有很大的社会现实意义,首先是因为我国颁布和施行了大量的重要的经济法法律。这些法律是适应国家经济调节的需要而颁行的,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部位,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总体结构和运行,而且同其他部门法性质的法律规范相分离,独立组合为性质较纯一的法律规范性文件。其次我国经济法之所以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是因为,当我们遇到了经济纠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拿法律来保护自己,在签合同的时候有这个法律我就知道什么地方应该是有规定的,什么地方规定是违法的,意义很大,要不然学校怎么会有专门的一个课程是让我们学习这个的。我通过学习了半学期的经济法。知道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调节市场的法律原则和理论基础;经济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法律有机联系、整合统一的纽带,学习经济法更有助于我们运用法律武器规避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健康稳步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们以后的经济行为提供可行的模本。

仅仅通过一个学期的经济法的学习想获得足够的法律知识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我还是可以发自内心的大声说:我收获很多,因为它让我收获了一种意识,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

浅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作者

马飞

浅谈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一、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计划经济的经济秩序是和行政秩序是同一的。可以说,计划经济实质上是行政 经济。而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宅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制形式和维持的,或者说,是一种法律秩序。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而是一个有序化,制度化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市场只有具备合理而完备的法律前提,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新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或者说,法制是市场经济的法律特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政府行为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全面规范,即一切经济活动法制化。

(一)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1、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法律规范。

市场主体是经营的企业,它有两个广大,两个方面需要法律规范:一方面企业的产权问题,企业能够行使全部法人财产权而不受侵犯地自主经营需要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在自主经营中,必然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一旦企业对利益关系采取非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自主经营的企业或国家的利益时,这也需要法律规范。没有上述法律规范,市场经济就

难以正常运行。

2、市场运行的规则需要靠法律来构筑维系。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运行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转,而市场运行的各次规则要靠法律来构筑。市场运行有众

多的规则,如生产资料市场规则、金融市场规则、劳动力市场规则、技术市场规则,等等。这些规则都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规定。因为法律手段具有严密性、规范性、公开性,以及国家的法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规范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行。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3、市场竞争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就是自由、等价交换。没有自由交换,商品就很难流通;生产再多的产品,不能实现等价交换,就不能实现其内在价值和获得利润,生产者就没有生产和再生产的积极性。商品生产者要求平等、自主、自由地等价交换,进行公平竞争,就要求法律保障。同样,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求法律保护。没有这种法律保障,市场经济同样不可能有效运转。

4、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需要法律来强制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表现为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一旦为人们所认识,就将在理性的度上用法律来规范,使遵循经济规律成为具有法律得来的行为,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反映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的要求,它不仅表现在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用法律确立起来。

5、市场经济的自主性需要法律来确认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这就要求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明确产权,充分尊重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及其意志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如果没有法制,市场主体的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6、市场经济的契约性需要法律来确认保护。市场经济的基地在于市场,而市场交换或市场经济的具体动作,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新订立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型,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立经济关系和实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最本质的区别,而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而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对契约原则、方式和法律的确认与保护为前提。

7、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需要法律来保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命脉,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经济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因为在竞争过程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冒最大的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如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资取别人商业秘密等,这就必然妨碍市场竞争的正常运行。如同球赛一样,球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没有规则,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必要的法律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

8、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平等原则需要法律来确认和维护。

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通过契约发生关系的,这就是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此,必须通过法律确认所有人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如果没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9、市场经济开放性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以适应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它一方面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国际化。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必须有统一的调整手段和相应的规则。要使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

轨,就必须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二)、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形态的反映。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法律反映不同市场经济形态的特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垄断阶段的市场经济两种发展形态,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前提,即在“剑与火”的文明中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劳动者,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经济法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英国最为典型。从17世纪开始,英国就推行了“圈地运动”,把广大农民从耕地上赶走,土地改作“牧场”。为此,英国国会于1700—1760年颁布了208个圈地法规,1761—1801年又通过了2000个土地法令。这些法律反映了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资本主义所有制,使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与此同时,为了转化和积累资本,开展自由贸易与自由竞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制定和实施了《氏

法》和《商法》,以保证让“看不完的手”调节市场的运行。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金融机构与工商业相结合,以金融为主的垄断资本形成以后,美国国会于1899年制定了《谢尔曼法》,1914年又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委员会贸易法》,统称为反托拉斯法。它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托拉斯进行了若干限制,以调节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一般垄断阶段转变为国家垄断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促使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减弱经济危机对经济的实现调控。因此,经济法得到全面的发展,深入经济生活的主要手段。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日益扩大和提高,自由市场经济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波动,表明自由市场经济无法有效地完成资源配置任务。因此,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论资本主义市场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无不通过法律来反映不同发展形态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调控形式。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逐步加强对市场经济实现调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治的过程。法律制度同市场经济发展安密不可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在质的方面,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有着根本的区别。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在法律上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主要不在于它有更多的法律,而在于这些法律体现了不同的原则,精神和程序。例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要求经济主体合法经营,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意味着它对行政权力的绝对无条件地服从。法律的任务就在于用强制力将经济主体限制于行政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因此,计划经济的法律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命令法体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首先在于经济主体具有法定的、任何行政权力都不得侵犯的独立权利。法律为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留下了广阔的、可以选择的自由空间。因此,市场经济的法律是以经济发主体的权力为核心的选择法体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和政治的分离,这就更要求对行政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方式进行限制。市场经济造就了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处的经济力量—市场主体,它可以对抗行政权力的不合理、不正当行使,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权力不受约束的状况。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援引法律来实施控制和干预,但政府的权力本身已经受到了

法律的严格限定。市场经济对行政权力的经济限制构成了对权力法律约束的基本条件。总之,法制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制度和特征都是在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法律再多、再完备,也不可能实行法制。市场经济需要以权力为核心,具有极大权威和独立运行机制的法律制度,这正是法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动因。可是,并不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法制才能成为市场经济提供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形式。

从法制史来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所以不存在法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无法提供法制生长的土壤。法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法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国家的产生而建立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否定市场经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结果导致法律长期以来不仅得不到重视和发展,反而屡屡遭到削弱和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从此,我国社会开始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但当时还没有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提示出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动因,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目前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已经建成的现实。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经济法制则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为了适应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意义上的运用经济立法手段调整经济关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主要参战国出现的。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国家干预经济已成为垄断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战时经济中出现的物资供应困难,有关国家采取经济立法手段,进一步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控制。为什么经济法首先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呢?有以下原因:

(一)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原有氏法虽然还是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已远远不能适应调节更方形态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于是经济法便逐步从民法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体系,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

下载《经济法概论》教案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经济法概论》教案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经济法概论总结

    经济法概论总结一.名词解释1. 经济法: 是调整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是指能够体现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适用于所有经......

    经济法概论学习心得

    经济法概论学习心得 在学习经济法之前,我对经济法的了解是模糊的,哪些经济行为或事情可为或不可为,哪些行为或者事情符合规定,哪些行为或者事情会受到法律法规的制裁,都不了解。......

    经济法概论多选题

    经济法多选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答: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有以下特征: (1)主体的......

    经济法概论(五)

    第一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有限合伙企业在经营期间吸收甲为有限合伙人。关于甲入伙前有限合伙企业的债 务,下列表述中,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的是 A.甲不承担责任B 甲承担......

    经济法概论——判断题

    经济法概论(学习指导) ——判断题 第五章 1、证券法本质上是投资者权益保护法。√ 2、证券法是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 3、金融债券是由政府依法发行的债券。× 4、溢价发......

    经济法概论试题

    安徽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经济法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债的最广泛......

    经济法概论试卷

    《经济法》模拟试卷 A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问题与选择(24分) 1、 诉讼时效包括____短期时效_____、___长期诉讼时效_____、____最长诉讼时效______; 2、 专利法......

    经济法概论试题

    1(1分) 1 下列人员可以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的是( )。 A) 国家公务员 B) 法官 C) 年满18周岁的中国人 D) 年满20岁的美国人 参考答案: C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1分) 1 中外合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