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教案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考试焦虑的表现、形成原因、考试焦虑的双重性以及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二)能力目标
1、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习压力、考试焦虑问题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以恰当的紧张程度对待每一次考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理智面对学习压力,克服考
2、试焦虑,保持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智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2、学会克服考试焦虑
三、教学方法
1、讲述与讨论
2、模拟情景
3、模拟辩论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我进入课室,手里拿着一叠试卷,严肃地跟同学们说:“同学们,我们这节课是考试,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立刻收拾好东西,考试过程中不能说话,交头接耳等。这次考试是突击考试,更能检查你们的真实水平,这次的成绩我会严格记录,同时通知家长,我在学生的一片哗然声中强调了本次考试,学生噪声不止,我播放了平时正式考试的“考试注意事项”的录音。大家显得很紧张。录音播完,大家已经准备好了,这时,我跟大家说:“好,刚刚跟大家开个小小的玩笑,同学们,现在开始我们有关考试焦虑的主题班会课。”学生好像突然都松了一口气。我紧接着问同学们刚刚我在说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一瞬间想到是什么,心理有什么变化,身体感觉有什么化吗,如心跳加快、担心等。
2、学生发表意见抒发自己心中对刚刚“即将到来”或者平时的考试的不同感受,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同学说每次考试前一天我就睡不着觉,有同学说每次快到考试我就超级紧张等等)
3、小结: 焦虑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人生课题之一。就像感冒一样的常见,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焦虑就随处可见:学生上学会有学习焦虑,运动员参加比赛会有竞赛焦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会面临不同类型的焦虑,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终身的项目,而且学习是一种艰苦探索的过程,难免经常有错误和失败的威胁相伴随,不论你聪明还是愚笨,都会不时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考试焦虑吧!
考试焦虑的概念和具体表现: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当考生意识到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体验。一个人如果长期被考试焦虑所笼罩、支配就会失去自信,影响自身潜在的才能和智慧的自我发挥,难以享受成功的快乐,常处于忧郁之中,并失去许多成功的机会。(每次快到考试时有很多同学就说自己很焦虑,甚至焦虑到走到考场整个大脑一片空白,那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焦虑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内部因素
(1)知识准备和应试经验不足
(2)认知偏差:学生对考试性质、考试利害关系的预测以及对自身应付能力的评价不当,易导致考试焦虑。如果学生在个人的前途、名誉问题的认识上发生偏颇,过分看重,对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评价过低,则在考试时便会造成高度神经紧张,情绪反应强烈,产生过度焦虑。
(3)个体的归因方式:个体如果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自身的、稳定的、普遍存在的因素,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特定情境的因索,则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反之则焦虑程度较低。如“我这次考试失利是因为我能力不足”和“我这次考试失利是因为试题太难了”,前者的归因方式更易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而后者将原因推诿到外界的不确定因素,则不会产生自责情绪。
(4)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缺乏自信,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5)遗传及身体健康状况不良:那些神经类型属于弱型的人对环
境刺激较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这类人的考试焦虑程度较高。身 体健康状况不好的人,对将要面临的考试尤其是重要考试,会产生较 强烈的焦虑反应。
(6)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二)外部因素
(1)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2)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3)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二)导入案例,分析情景 1.案例:
小雅,女,19岁。南安一中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补习后进步不大。村里有十多人同读高三,仅她一人为补习生。家境较好,家人很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上课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又想到比其他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考不上大学,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丢尽了家族的脸。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族争光,她整天都在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加班加点拼命学习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的灯熄了,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后来,睡眠渐渐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因为考前的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高考临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小雅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可是一上课,精力总集中不了,脑子里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在苦恼不堪的情形下,她找到了老师,诉说了一切。
2.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小雅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她这种属于考试焦虑吗?如果是,考试焦虑给她带来了什么苦恼,对她的复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3:学生自主回答,畅所欲言,道出自己心中的感受。4:小结:引出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
焦虑一方面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削弱和减低学习效果。可以说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境而有区别。焦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认知成分(如担心考试考不好、担心被同学看不起)它以担心为基本特征,是焦虑的核心部分。
2)生理成分(如考试前呼吸、心跳加快,出汗,晕倒)它是与自主神经系统相结合的。
3)行为成分(如考试时草草答题,考试前突然生病)。(那么焦虑到底对我们好不好呢?u同学说好有同学说不好,那么接下来说好的同学为一组,说不好的同学为一组)
(三)模拟辩论赛,在激烈争论中形成思维碰撞:
1.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两组同学持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考试焦虑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学生和生活
反方观点:适度考试焦虑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过度 考试焦虑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
2.双方在10min内轮流发言,可以引用事例或者自己亲身体验来阐诉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辩论赛中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火花。
3:老师小结:要正确认识考试焦虑的双重性。一定程度的紧张感或者适度的考试焦虑是属于正常现象的,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即在考试及其准备过程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有必要的。然而,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非都是呈正相关的。研究表明,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U形曲线”,即是焦虑水平过低、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焦虑的增器而提高,但过强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反而引起学习效率降低。让学生在模拟辩论赛中,用理性认识的方式,使学生对考试焦虑的双重性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
(四)分享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1、老师抛出问题:
既然考试焦虑普遍存在且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那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它呢?同学们可以联系一些事例或者已知的资料或者自己的一些亲身体验自由发言,与大家交流,分享,一起克服考试焦虑。
2、学生每人说出1-2条经验:分别就平时学习中,考试过程中和生活中如何克服考试焦虑,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要注重运用综合知识去解决问题,克服考试焦虑。
3、最后老师总结: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只要大家用正常的心态面对它,并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调整,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定能克服考试焦虑的。
总结:产生考试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适当的考试焦虑对学习和考试是有利的。那么,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考试焦虑呢?
一、学习中 1树立自信心 2正确对待考试 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 4正确对待外来压力
二、考试中 1积极的自我暗示 2忽视不良情绪 3深呼吸 4极限思维法 三生活中
1注意营养、合理膳食 2注意休息、科学用脑
第二篇: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教案
中学生考试焦虑心理辅导教案
教学重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以及调控措施。难点: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教学过程:
一、心理测试:
二、导入新课。
由谜语引入“虑”字,再引出课题。——“中学生考试焦虑” 谜语:有心的老虎没几只(虑)。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每年的中考,高考前夕,北京孔庙都有大量考生敬香,专家分析,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其对考试的焦虑。有一个考生在考试时就是因为没有焦虑,考了一会就交卷出来了,试卷上写了几个字“小子本无才,老子逼上来,卷子交上去,鸭蛋滚下来”。可见没有焦虑也是不行的。焦虑必须有,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
过度的考试焦虑,会有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出现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
三、讲授新课。
(一)关于考试焦虑的成因: 1.内部因素:
2.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3.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
4.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5.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6.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7.外部因素:a 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8.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9.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二)如何进行调控。
1.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2.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3.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
4.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5.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6.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
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系统脱敏:
7.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引出下次课题:如何进行正确归因。
四、总结:教给学生考试答题的基本要领:
“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的。”
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很多科都按步计分,做一步给一步分,中档题能做一步就做一步,舍去全不会是指难题,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要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
附件:心理检测资料
考试焦虑检测
下面的每一个句子是说你可能有的或曾出现过的一般感受与体验.请认真阅读每一个句子。这里的答案无正确、错误之分,回答每一个问题时不必用太多时间去思考,但回答必须是最符合你通常感受的情况。每一个问题都要回答.1=从不 2= 有时 3=经常 4=总是()1.在进行考试时,我有信心,并且感到轻松。()2.在考试时,我感到心烦意乱。
()3.考试时,老想到考试的分数,妨碍了我答题。()4.遇到重要的考试时,我会发呆、楞住。()5.考试时,我发觉自己老想着我能否学成毕业。()6.我越尽力想如何答题,我越是慌乱。
()7.怕考得不好的顾虑,使我不能把注意力集中于考试。
()8.当参加重要的考试时,我感到异常心神不定,神经过敏。
()9.即使对考试有了充分准备,我还是感到神经非常紧张。
()10.在临交考卷之前,我开始感到极为不安。()11.在考试中,我感到非常紧张。()12.我希望考试不要如此厉害地烦扰我。()13.在重要的考试中我紧张得连胃也不舒适了。()14.当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似乎被自己击倒了。()15.当我参加重要的考试时,感到非常恐慌。()16.在参加重要的考试之前,我非常担忧。()17.在考试中,我发觉自己总想着失败的结果。()18.在重要的考试中,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得特别快。()19.在考试之后,我试图不再担忧它,但我做不到。()20.在考试中,我是那样紧张,甚至把知道的内容也忘记了。
记 分 表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目 答 案 题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目 答 案 总 分 注:
考试焦虑高的人倾向于把评定情境认为是对个人的威胁,他们在考试情景中经常是紧张、忧虑、神经过敏和情绪冲动。甚至具有负向的自我中心忧虑认识。这些体验分散他们的注意,扰乱他们专注于考试。
考试焦虑测验的评分:
学生选用四项选择答案中的一项来报告他们在考试情境中感受的焦虑特定征兆是如何的程度。四项选择答案为:① 从不;②有时;③ 经常;④总是。例如,在第11题的反应“在考试中,我感到非常紧张”,学生选择的应是最能表示出在考试中他们通常感觉的怎样的答案.对第2-20题则根据测验表的每一题右边所印的符号数打分即1-4.“从不”表示考试焦虑低,打分为“1”;其余依次为“2,3,4”.但对第1题“在进行考试时,我有信心,并且感到轻松”.“从不”表示高焦虑,“总是”表示低焦虑,因此,这一题的打分与测验量表上的符号数①②③④正好相反,依次打分为4, 3,2,1.用所有20道题的得分之和来确定考试焦虑量表的总分(T).因为每一题的反应可以是1-4分,所以焦虑测验表总分的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80分.分值解释如下:
得分低于35分:代表考试焦虑程度偏低。说明你能以较轻松的态度对待考试。若分值很低,说明你对考试过分不在乎。
得分介于35分与50分之间:代表考试焦虑程度正常。说明你面临考试有点惶恐不安,但这种轻度焦虑有助于你发挥的更好。
得分介于50分与65分之间:代表考试焦虑程度偏高。说明你面临考试心情过于焦虑,难以考出实际水平,对身心健康有害,需要适度调整。
得分高于65分:代表考试焦虑程度严重。说明你有“考试焦虑症状”,每逢考试便会产生恐惧感,还常常怯场,严重影响你的正常发挥,对身心健康很不利。心理教师建议你尽快寻找心理解压的方式,也可选择到心语轩与心理教师谈聊,一起寻找克服考试焦虑的方式。
注:其实并没有这么复杂,10分钟就可以了,而且一定有效果。
第三篇:中学生焦虑心理辅导教案
中学生焦虑心理调适教案
大石岭初级中学 周先锋
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理智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是学偶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许多学生存在学习压力过大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及时解决,必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扭曲青少年的心灵,造成很多心理问题,所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理智地对待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内化,自己学会克服考试焦虑? 针对这个教学难点,本课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受,使其加深印象。
教学方法
1、讲述与讨论
2、模拟情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由谜语引入“虑”字,再引出课题。——“中学生焦虑心里调适” 谜语:有心的老虎没几只(虑)。
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焦虑是我们无法逃避的人生课题之一。就像感冒一样的常见,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焦虑就随处可见:学生上学会有学习焦虑,运动员参加比赛会有竞赛焦虑,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会面临不同类型的焦虑,学习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终身的项目,而且学习是一种艰苦探索的过程,难免经常有错误和失败的威胁相伴随,不论你聪明还是愚笨,都会不时体验到学习所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焦虑心里吧!
(二)、讲授新课。
1)关于焦虑心里的成因:
A、内部因素:
a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b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
c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d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e 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B、外部因素:a 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b 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c 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2)如何进行调控。
A、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
B、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C、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
D、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E、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F、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
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系统脱敏:
G、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引出下次课题:如何进行正确归因。
(三)、导入案例: 分析情景:小雅,女,19岁。南安一中高中补习生,数学基础较差,补习后进步不大。村里有十多人同读高三,仅她一人为补习生。家境较好,家人很关心她,经常到学校看望她,给她带一大堆补品,叮嘱她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为家族争光。这给她造成很大压力,思想包袱大,上课易开小差,注意力无法集中,经常担心“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又想到比其他同村同学多读了一年,如考不上大学,不仅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且丢尽了家族的脸。于是,为了考上大学,给家族争光,她整天都在考虑着该怎样学习才能考出好成绩,除了加班加点拼命学习外,下了晚自习,教室和宿舍的灯熄了,她还要躲在昏暗的路灯下看书。后来,睡眠渐渐不足,头昏沉沉的,书看不下去,又舍不得休息,认为休息会耽误了时间而比别人考得差。特别是考试时,“怕比其他人考得差”的念头总在头脑里不断闪现。因为考前的紧张感加剧,所以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并且逐渐下降,这令她更加焦虑。高考临近,“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害怕失败的阴影总困扰着她。小雅偶尔也会给自己鼓励:自己一定要考上大学。可是一上课,精力总集中不了,脑子里总想:“要是再次考不上怎么办?”越想越紧张,于是经常敲自己的头,掐自己的手。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好好地读书,但难以做到。在苦恼不堪的情形下,她找到了老师,诉说了一切。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小雅遇到了什么问题呢?她这种属于焦虑心里吗?如果是,焦虑心里给她带来了什么苦恼,对她的复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焦虑心里曾经给你的学习,生活带来什么困扰吗?
学生自主回答,畅所欲言,道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小结:引出过度焦虑的危害。
(四)模拟辩论赛,在激烈争论中形成思维碰撞:
1.将班上同学分为两组。两组同学持不同的观点(正方观点:考试焦虑完全不利于学生的学生和生活 反方观点:适度考试焦虑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过度考试焦虑则不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
2. 双方在10min内轮流发言,可以引用事例或者自己亲身体验来阐诉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辩论赛中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出火花。
老师总结:焦虑心里并不可怕,只要大家用正常的心态面对它,并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注意调整,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定能克服焦虑心里的。
(1)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考生成功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考试成功的自信心,就不太可能成功,所以,树立自信心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考试中或是平时的学习中,我们都要从勇敢的态度接受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完美,同时还要发现自身的优点。对待学习和考试结果同样要自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进行正确的归因,要学会将考试的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强的结果,将考试的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不够而造成的。正确的归因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和巩固。
(2)正确对待考试
对待考试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观念:考试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我们应该把考试看作是对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一次检验,认真对每次考试进行分析,以平常心对待每次考试,包括,避免绝对化观念,如“必须”“我必须考上大学”“我一定不能失败”等。
(3)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
临近升学考试,一些学生往往心情非常急躁,不知道怎样利用时间。有的坐在那里半天什么都没看进去,有的整天在学,都不见成绩提高。因此,制订合理复习计划是很重要的,这样能更有效的利用管理实际时间。制订复习计划时要注意:a、复习计划要注意劳逸结合。一些学生认为考试前复习是决定一生命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要玩命学,所以将计划时间安排得很紧,除了吃饭和睡觉,没有一丝空余时间,但实际上总是做不到,就使得计划失去了作用。在制订计划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并注意变换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这样才能防止大脑疲劳,使学习效率保持一定水平。b、复习计划要结合实际。制订复习计划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首先应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情况制订略高的学习计划。如:300个英语单词以前复习一遍需要两个小时,慢慢的应减少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了解自身最佳学习时间,科学研究认为一天之中有四个学习的高效期:①清晨起床后一小时。②上午8点至10点。③下午6点至8点。④入睡前一小时。这几个时间只是提供给考生借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习惯,了解自己的最佳学习期,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
(4)正确对待外来压力
家庭和社会对考生考试的过分关注,都会使考生产生心理压力。考生要能正确对待外来的压力,站在对方立场上分析压力来源的正确与否再接合自身实际来正确接受,没有必要将所有压力都强加于自己身上成为心理负担。
(5)考试中
①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暗示能增强人的信心,消极的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因此,无论是考试前或考试进行中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考生的心态的影响都很大,考生平时的复习中和考试中都该应用“我行”“我能学好”等积极的言语暗示自己,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考试。②忽视不良情绪
考生在考试中有些紧张、有点不安、有点着急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它对于考生是有宜的,但有的考生误认为只要有这些情绪就会对考试产生不利影响。一旦出现些现象,就会想“这样下去,我肯定考不好”,越这么想,就在意识层中加强了此情绪的暗示,这样就会越来越紧张、不安、着急,以致严重影响考试。因此,当考试中出现紧张、不安等情绪,要忽视这种情绪,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考试具体的题目上。
③深呼吸
深呼吸是调整情绪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考试中你觉得焦虑情绪影响了你的考试,你可以有节奏地吸气,停几秒钟后,再缓慢有节奏地呼气,效果不错。
④极限思维法
当考试中或平时复习中你发现焦虑影响考试和正常的复习生活时,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的最坏结果,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6)生活中
①注意营养、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对考生获取营养起着重要作用。早餐的量应占三餐中的30%,谷类、鸡蛋或瘦肉、奶或奶制品、水果、蔬菜五种食品最好都吃一点。午餐量应占三餐的40%,吃少量的粮食,鱼肉、鸡肉、蛋、大豆或豆制品对提高记忆力有益。晚饭时量上30%,不必吃得太饱,太饱会让人昏昏欲睡,而且,致使睡眠的质量不高,多吃海产品、蕃茄、黑木耳、核桃等很有益处。最好不要喝可乐,可乐中含有咖啡因,会使记忆力下降并影响身体发育,最好的饮料就是水。
②注意休息、科学用脑
累了、烦了的时候要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注意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往往很多学生想睡却睡不着,心里着急,着急就更睡不着。这个时候不妨试试这些方法:首先,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接着可以运用想象法,想象一些美好静止的景色,使大脑平静下来,慢慢进入睡眠状态,还可以运用随意数数字法,心理默念随机的简单数字,使大脑思维渐渐进行睡眠状态。
第四篇: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考试焦虑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面临考试,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但是一些同学会出现如下反应:情绪紧张,忧虑不安,头昏发晕,睡眠困难,注意力难于集中,思维混乱„„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症状。这种焦虑状态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降低自信心,影响复习的效率和考试的正常发挥。因此帮助和引导他们摆脱和缓解这种焦虑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团体目标:
1.协助成员调整不合理的认识,增强自信。2.协助成员基本掌握放松的方法。第一次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名称:我看考试 团体活动目标:
1.协助成员了解在备考阶段增强同学间关爱和支持的重要性。
2.协助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一些学生焦虑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存在许多不合理认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考试前后的想法”表;每人一支笔。活动程序:
一.“爱在指间”
1.活动要求:将团体成员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成员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成员站内圈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成员背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成员两两相视而站。成员在领导者口令的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当领导者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l~4个手指:(1)伸出1个手指表示“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2)伸出2个手指表示“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3)伸出3个手指表示“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4)伸出4个手指表示“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当领导者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么动作都不需要做;(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向对方点点头;(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地握住对方的双手;(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成员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成员相视而站,跟随领导者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的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刚才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了几个?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是把头转向一边或只是点点头的动作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样的?(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领导者点评
在备考这个阶段,大家会觉得同学间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了,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 己,喜欢自己。越是困难时期,越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鼓励、支持和肯定。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地位,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二. 我看考试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 考中 考后 我的想法 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
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3.小组总结
将小组成员的不合理认识全部归纳出来,下次活动时使用。4.领导者做小结
对考试的不合理认识是导致紧张、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之一,下次活动将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我们建立合理的认知。
第二次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名称:建立合理的认知 团体活动目标:
1.帮助成员初步掌握“合理情绪疗法”; 2.协助成员初步建立合理的认知。3.帮助成员建立信心;
4.成员之间互相鼓励,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用于写“合理认识”的纸张;每人一只笔;用于蒙住眼睛的丝巾。活动程序:
一.“心”中的障碍
1.活动的过程:在活动室的中间留有一个通道,通道上放有一些障碍物,然后请出一位成员,要求他(她)蒙着眼睛沿通道从活动室前面走到后面去。先请他(她)看好要走的通道,然后蒙上他(她)的眼睛。这时让其他成员悄悄搬开通道中的障碍物。这位成员会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向前走,因为他(她)害怕碰到障碍物。2.领导者引导成员进行经验分享
(1)被蒙眼睛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有什么想法?(2)其他成员的想法是什么? 3.领导者点评
以往考试失败的经验有时会成为我们“心”中的障碍物,削弱了我们的信心,阻碍了我们的行动。请把“心”中障碍物搬开,放松心情去努力和奋斗。二.“合理情绪疗法” 1.领导者做简单讲解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强调人的认知在情绪和行为中的主宰作用。他认为,人们往往不快乐,是因为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认知束缚了心灵,导致了情绪困扰。要想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用合理的认 识来取代不合理的认识。2.调整认识
按上次活动的小组进行。把每一种不合理的认识都换一个角度写出新的认识,比如: 不合理的认识:“考试一旦失败,我就没有前途了” 反驳:考试不理想,人生前途必定黑暗吗?
合理的认识:考试不是非胜即负。人生漫长,一次机会没抓住,怎能说以后没有第二次、第三次呢?
三.根据下面所给格式,把话写完整。(目的是通过形成合理的认识,调整自己的情绪)(1)考试越来越临近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因为„„
(2)备考这段时间有些紧张、烦躁的心情是很正常的,因为„„(3)虽然在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太理想,但是„„ 或者:模拟考试中我的成绩不错,我相信„„(4)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所以„„ 四.坦然面对考试
1.领导者引导:学习本来就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劳动,需要那种历经挫折、煎熬、仍不放弃的执著精神,才可以看到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在《明天,你好》的歌曲中结束我们的活动。
TAS考试焦虑问卷
姓名 性别 年龄 年级
[指导语]此量表用于测定初中以上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水平。下列37个句子描述人们对参加考试的感受,请你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感受),在每一题号后()内回答(是或否),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求按实际情况填写,尽可能快些作答,但切勿遗漏。
1()当一次重大考试就要来临时,我总是在想别人比我聪明得多。2()如果我将要做一次智能测试,在做之前我会非常焦虑。
3()如果我知道将会有一次智能测试,在此之前我感到很自信、很轻松。4()参加重大考试时,我会出很多汗。
5()考试期间,我发现自己总是在想一些和考试内容无关的事。6()当一次突然袭击式的考试来到时,我感到很怕。7()考试期间我经常想到会失败。
8()重大考试后我经常感到紧张,以至胃不舒服。9()我对智能考试和期末考试之类的事总感到发怵。
10()在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似乎并不能增加我在第二次考试中的信心。11()在重大考试期间我有时感到心跳很快。
12()考试结束后我总是觉得可以比实际上做得更好。13()考试完毕后我总是感到很抑郁。
14()每次期末考试之前,我总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15()考试时,我的情绪反应不会干扰我考试。
16()考试期间我经常很紧张,以至本来知道的东西也忘了。17()复习重要的考试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18()对某一门考试,我越努力复习越感到困惑。
19()某门考试一结束,我试图停止有关担忧,但做不到。20()考试期间我有时会想我是否能完成大学学业。21()我宁愿写一篇论文,而不是参加一次考试,作为某门课程的成绩。22()我真希望考试不要那么烦人。
23()我相信如果我单独参加考试而且没有时间限制的话,我会考得更好。24()想着我在考试中能得多少分,影响了我的复习和考试。25()如果考试能废除的话,我想我能学得更好。
26()我对考试抱这样的态度:虽然我现在不懂,但我并不担心。27()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对考试那么紧张。28()我很差劲的想法会干扰我在考试中的表现。29()我复习期末考试并不比复习近平时考试更卖力。
30()尽管我对某门考试复习很好,但我仍然感到焦虑。31()在重大考试前,我吃不香。
32()在重大考试前我发现我的手臂会颤抖。33()在考试前我很少有“临时抱佛脚”的需要。
34()校方应认识到有些学生对考试较为焦虑,而这会影响他们的考试成绩。35()我认为考试期间似乎不应该搞得那么紧张。36()一接触到发下的试卷,我就觉得很不自在。37()我讨厌老师喜欢搞“突然袭击”式考试的课程。
第五篇:10考试焦虑辅导教案
10考试焦虑辅导:考试焦虑辅导教案
教学重点:中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分析,以及调控措施。
难点:结合实际,从内部因素分析成因,并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调控。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谜语引入“虑”字,再引出课题。——“中学生考试焦虑”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猜个谜语。
谜语:有心的老虎没几只(虑)。
教师:请同学们看看视频(关于考试和考试焦虑·5分钟)
教师:考场上的竞争,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角逐,也是心理状况的较量。在考试中,总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取得辉煌成绩,同样,也有一些“尖子”“失手落马”。因为前者轻轻松松,没有压力,超水平的发挥,后者过度焦虑,显得惊慌,恐惧等,影响其正常发挥。而这种现象又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每年的中考,高考前夕,北京孔庙都有大量考生敬香,专家分析,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其对考试的焦虑。有一个考生在考试时就是因为没有焦虑,考了一会就交卷出来了,试卷上写了几个字“小子本无才,老子逼上来,卷子交上去,鸭蛋滚下来”。可见没有焦虑也是不行的。焦虑必须有,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
过度的考试焦虑,会有许多不良影响,比如:出现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失眠,震颤和运动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在行为上,表现得惶恐不安,多余动作增加,胡乱答卷,早早退出考场等。
3.讲授新课。
教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归因方法。今天我想请大家每4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先从内部因素分析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5分钟)
【选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1)关于考试焦虑的成因:
A、内部因素:
a 复习不充分:据调查80%的学生其考试焦虑是由于复习准备不充分引起的,因此考前进行充分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
b 自我期望值:从期望价值理论分析,行为取决于期望和价值,任何一个行为都取决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失败正确面对,避免产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挫折心态。
c 性格因素:外向的人,重视外在世界,爱社交,活泼,乐观,开朗,自信,勇于进去,对环境适应力强,易不安和兴奋。内向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孤僻,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脆弱,对自己过分苛刻,易出现负向情绪。外向的人比内向的人更易焦虑,应该多与朋友交往,养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d 身体健康因素:身体不健康的人在担心自己身体状况的同时,总想让自己在某一方面超过别人,比别人优秀,因此,他们更致力于学习方面的努力,加大自己的压力,增强了考试焦虑。
e 性别因素:女性本身的焦虑特质就比男性高,而且不良情绪的宣泄表现的没有男性明显,因此常常因为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调控,其焦虑程度比男性偏高。
教师:我想请大家每4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再从外部因素分析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考试焦虑。(3分钟)B、外部因素:
a 社会因素:现在相当的企事业单位过分追求高学历,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学历看得特别重,甚至出现连厕所清洁员也要求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员担任的荒谬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度浪费,在“一棒定终身”的现实社会中,这也就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压力,人为的加重了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期望值,造成考试焦虑。
b 家庭因素: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与管教过严,期望水平过高,或强迫式的学习,都会让孩子对学习反感,产生压力,形成考试焦虑。
c 学校因素:虽然国家进行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受到封建社会采育的教育制度的影响,现行的教育制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一现象仍普遍。
教师:刚刚大家分析得很好,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那么我想请大家再花5分钟的时间来思考一下怎样调控考试焦虑。
【选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 2)如何进行调控。
A、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准确了解自己,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建立合理的奋斗目标是解除心理顾虑第一步。高考中,大部分人是定高了目标,这个目标很难实现,在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感。另外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地定下目标,但总幻想有奇迹的出现,这就增加了思想负担。目标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应对自己的水平、在班级名次、各科的优劣作客观的分析,根据这个分析去定目标,就多了一份现实,少了一份幻想,考起试来塌实得多。
B、以心理状态积极,健康的人作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话有一定道理。
在心中暗暗的向自己的榜样学习,把他变成激励者,组织者,行为的评定者,也可以与他多多谈话,体会那种遇险不惊,沉着机智等良好心理状态。
C、有意克制不良心理活动,使之向良好心理活动转化。有些同学的心理状态是波浪式的,时好时坏,自己也深为苦恼。这是不良心理与良好心理进行冲突,进行斗争的结果,有时良性的占据主导地位,有时反之。当恐惧、烦躁等不良心理出现时,考生就应该克制,或通过转移注意力把它转化。———(应注意持之以恒)。
D、增加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寻找乐趣。学习的某些失败肯定存在,失意也很正常。在考试复习中,更是充满酸甜苦辣。考生不要把心思全放在分数上,应尽量增加生活情趣,让自己有更多的愉快情绪体验。只要认真发行,即使在“沉闷”的课堂也有很多新鲜事,“枯燥”的复习也有许多乐趣。放松紧绷的神经,体验生活学习的精彩。
E、表现不良心理。复习考试的种种烦闷,苦恼、痛苦,考生还可以把它表现出来。第一,请老师、家长和朋友帮助。考生大可不必认为倾诉不良心理状态不好意思。请他们帮助、疏导,大脑变得清醒,心灵也得到了慰籍;第二自我宣泄。放声大哭、剧烈体育运动等,都以证明事调节不良心理的好办法。
F、进考场前的自我调节:
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相信自己,一定考好”。
身体的放松是大脑放松,调节心态的最好办法。(右半脑的控制)
考前睡眠:7-8小时,晚上不得超过10点。方法“先睡心,后睡眼”。
G、给过去的失败归因。害怕担心是不必要的,要想消除,重要的方法是对过去失败正确归因。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过去的失败,丢掉模糊不清的担忧、摆脱失败阴影,把考生的心理活动与客观联系起来、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4.总结:教给学生考试答题的基本要领: “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的。”
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很多科都按步计分,做一步给一步分,中档题能做一步就做一步,舍去全不会是指难题,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要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
【延伸学习】自我暗示
1、暗示语言要精炼。暗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潜意识的力量。但是,不能用复杂的语言进行描述,因为潜意识不懂得逻辑。应采用“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我会学会的”、“我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等简单精练的语言进行暗示。
2、采用积极的暗示。在学习中,有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学会”,有的人则缺乏信心,怀疑自己“根本学不会”。两种不同的心态,学习效果就大相径庭。前者属于积极的暗示,即使遭遇失败,也不当一回事,只把学得好的印象深深印在脑子里,结果可能很快就会了。而后者则属于消极的暗示,往往把失败的印象留在脑海中,这样学起来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永远不要对自己说:我很笨;我根本学不会;我不可能成功;我麻烦了;我真糟糕;我绝对不行,我肯定会失败;我一定赢不了„„消极、负面的字眼会让你产生消极的暗示,导致消极的行为。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诸如“很快就能学会”、“我非常棒”、“我一定能赢”,这样会让你产生积极的思维和行为。
3、目标可行。你的暗示语要有“可行性”,令你心理不会产生矛盾与抗拒。也就是说,暗示语的选择,要考虑到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是否经过努力可以办到。经过努力办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去暗示。如果你觉得“我在期末考试的时候排到班级前20名”是不太可能的话,选择一个你心里认同能够接受的目标,例如:“我争取比期中考试进步10名。”
4、用肯定句。我们也许都有这样的经验,骑车时,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你不断告诫自己:“千万不要撞上去。”这时你可能就真得会撞上去。也就是说,你努力做到“千万不要撞上去”,反而会由于“相悖意象”的法则而使你遭到失败。正确的想法应该是:“我一定能够绕过去。”这样才能进入你的理想状态。因此,应把你的暗示性语言“我不会失败”、“我不能失败”、“我不能考砸了”、“我不能生病”、“我不能自卑”等改为“我一定会成功的”、“我一定能考好”、“我很健康”、“我很自信”等积极性的语言。
5、反复刺激。刺激潜意识往往不是一次成功的,需要不断重复,并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每天晚上临睡前或早晨醒来,可用激励性的言语给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也可把重复性的信念写下来贴在或放在你每天都能经常看得见的地方,每天早晚大声地说出来或在心里默默的说五到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