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人(共五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08:29: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人》。

第一篇: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

信心技术与电子:

1.王恩东

人物小传

王恩东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科学家。1966年6 月生,山东济南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

提名理由

王恩东是长期在中国服务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凭借超乎常人的技术敏感和把控力,推动了中国服务器产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主持研制的相关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6.4亿元,实现利税3.1亿元,浪潮服务器连续十年取得国产品牌销量第一。他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容错计算机——浪潮天梭K1系统,不仅让中国的关键数据可以跑在自主平台上,也让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3个有能力研制32路高端计算机的国家,该项目获得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提出的“双翼可扩展紧耦合大型服务器体系架构”,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只需1级跳步的64路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累计完成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7项,国家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专项4项,信息产业电子发展基金2项,省科技攻关计划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5项、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

2.廖湘科

人物小传

廖湘科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项目总指挥、常务副总设计师,“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项目总指挥、总设计师。1963年出生,湖南涟源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毕业。

提名理由

廖湘科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和操作系统的科学研究工作,参加我国基础软件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研组织工作,是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国产基础软件的主要开拓者和重要的领军人物。他创新地提出了页复制、页分布、页迁移的综合数据局部化技术,基于端点映射和内存映射的通信协议,“任务-逻辑CPU-物理CPU”的两级调度算法等;研制了国内安全等级最高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提出受控互连的主从式安全服务器体系结构,研制成功我国从硬件、软件全面进行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安全服务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2、第4和第14),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荣立二等功2次。

3.吴嗣亮

人物小传

吴嗣亮 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首席教授。1964年8月生,安徽省绩溪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博士。

提名理由

吴嗣亮长期从事雷达、航天测控与卫星导航定位等无线电动态定位测量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解决了被国际同行认为“It is like finding a needle in a haystack”的高速交会条件下大范围、高精度相对定位难题。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海/陆/空系列靶场特种测量装备、我国第一部星载空间目标测量雷达和第一部星载告警雷达、神舟八号—十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微波应答机信号处理机、某高轨飞行器测控应答机等。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发表SCI/EI检索期刊论文150余篇;授权国防发明专利48项;入选2014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4.郭华东

人物小传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1950年10月生,江苏徐州人,澳大利亚Curtin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提名理由

郭华东是国际知名的雷达遥感学科学家,30年来从事遥感科学与应用研究,在雷达遥感信息机理、多模式遥感信息地物识别方法、空间信息前沿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成就。他主持研制完成“数字地球原型系统”,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具“里程碑意义的贡献”。他系统揭示雷达电磁波与典型地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无植被沙丘几何散射模型,证实了长波段雷达对干沙的穿透性,揭示了熔岩的去极化机理与植被的多极化响应现象;推动发展了我国新型对地观测系统;研究提出多波段多平台遥感信息处理与识别方法,为自然灾害和矿产资源宏观环境监测与探测等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数字地球理论框架和概念模型。合作创建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创刊《国际数字地球学报》,推动了全球性数字地球的发展。获Boon亚洲遥感金奖、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含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院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特、一、二等奖4项;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863计划15周年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科技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等称号;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著作15部。

5.马林

人物小传

马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电子学会无线电定位技术分会委员。1965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南京电子工程研究中心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毕业。

提名理由

马林,我国空间探测雷达技术的学术带头人,使我国对空间目标的雷达探测能力跃居世界前列,实现了一定的目标属性观测能力,摆脱了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封锁。一直致力于大型空间目标雷达技术的研究工作,并先后担任了多项新体制大型雷达项目总设计师,在大型宽带相控阵雷达系统新体制研究设计技术、大型雷达系统总体性能优化技术、目标探测与高分辨测量成像等多任务系统资源综合技术、多目标工作方式与系统时序自适应调度设计技术、大型相控阵雷达系统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技术成果。推动了空间探测雷达的持续研究,促进了我国微波功率器件等相关领域技术发展,为我国航天活动及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次(排名均第一)。

6.崔刚

人物小传

崔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容错/嵌入/汽车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台州路桥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哈工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主任。1947年12月生,山东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

提名理由

崔刚主持负责承担研究完成了多项国家863、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及各种基金。致力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空间计算技术、可信性计算技术、容错计算技术、嵌入计算技术、移动计算技术、(云)泛在计算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典型如“神舟号”载人宇宙飞船容错计算机样机研制,863哈工大微TS—1小卫星容错计算机样机研制,多项多型号多种工作环境军民任务要求的容错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容错服务器系统研制,导弹武器红外仿真系统研制,工业控制容错系统研制,汽车网络控制系统,车载移动Ad Hoc网络,VANET系统,GPS/GSM/GIS移动定位系统,高倍率动力电池管理控制系统,声音识别系统,磁盘测试系统,穿戴SoC计算机系统,嵌入在线仿真系统等。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7.云峰

人物小传

云峰 教授,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电子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固态照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新光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1966年7月生,陕西西安人。

提名理由

他是国际上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研究的知名专家,享有国际声誉。在美国和日本大学期间,承担多项关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重大项目,创新地突破了深紫外激光剥离技术等新型芯片工艺技术,成为国际上掩埋式氮化铝镓层辅助的激光蓝宝石剥离技术的唯一发明人。2008 年获得美国信息显示协会年度最佳照明器件金奖,2009年荣获美国纽约国际照明博览会最佳创新产品金奖等。2010年回国后,他开展学术前沿的基础应用研究,承担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3项,申报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2011年凭借其掌握的核心技术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采用协同创新模式,成功领导新光源创业项目实现大功率垂直结构LED芯片国内首次产业化,对提升陕西省乃至全国半导体照明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工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为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示范模式做出了突出贡献。2012年获得陕西省政府“三秦友谊奖”,2013年他领导的创业团队获得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华侨华人创业团队”称号。

8.方勇

人物小传

方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1979年7月生,江西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博士。

提名理由

多年来,方勇围绕数字通信领域中的算术码性能分析与优化、非平稳信道参数盲估计等重要课题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他提出了码谱概念,为算术码性能分析与改进提供了理论工具,该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好评,被认为“对研究团体极其重要”;提出了解码端本地编码器的构架,实现了平稳信道参数的盲估计;提出了滑窗置信传播算法,实现了非平稳信道参数的盲估计。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在IEEE TCOM、IEEE TCSVT、IEEE CL、IEEE SPL和《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发表论文13篇,累计SCI他引30次,主编中文著作1部、参编英文著作1部,申请受理发明专利5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曾获陕西高校科技奖二等奖。

9.王世伟

人物小传

王世伟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副教授,国家移动超生技术研究中心生命探测事业部总监。1979年2月生,南洋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我国新世纪优秀人才,他长期致力于射频与微波电路前端无源电路设计研究,主要的工作贡献在宽带多模谐振器方面,把多模谐振器概念应用到宽带滤波器、宽带功分器、宽带天线,介质腔体滤波器、双工器,金属腔体滤波器,最近在金属腔体滤波器方面设计了宽带单腔三模,单腔四模和单腔5模宽带滤波器都已经申请了国家专利,特别是单腔5模滤波器最早由我国林为干院士提出,因其设计难度高,之后国际上就极少单腔五模的腔体滤波器的工作报导。以上的工作使多模谐振器在宽带器件的应用居先进水平,具备了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他在介质集成波导上设计的新型的电场耦合结构,在140GHz的毫米波频率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带通滤波器让毫米波滤波器更经济实用。获省部级奖励1次,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超过24个,授权发明专利2个,受理发明专利20个。王教授作为香港人在国内高校任职,可以是一个促进港澳和内地交流的宣传例子,鼓励香港人到内地工作,减小香港和国内的隔阂和摩擦。

10.段纯刚

人物小传

段纯刚 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计算材料学分会委员。1972年9月生,四川人,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凝聚态理论博士。

提名理由

段纯刚博士在磁电效应机制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未来解决存储器自身的体积与信息容量之间的矛盾、实现新一代信息存储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他主要研究材料的磁性、铁电和光学性质,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程序发展,在国际上电控磁性领域里形成了一定影响。深入开展了电荷极化和自旋极化体系中的自发极化产生机制、表面与界面特性对极化行为的影响等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电控磁性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发现铁电/铁磁界面磁电效应、铁磁金属表面磁电效应,提出多铁性隧道结概念,提出多种电控磁性机制等,这些基础研究对降低未来信息处理器件的功耗具有重要意义。

11.陈恩红

人物小传

陈恩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1968年7月生,安徽合肥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

提名理由

他在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取得了创新型的成果,并在新华通讯社、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平台进行了实际转化,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凭借“对大规模互联网搜索日志挖掘,实现情境感知的查询推荐”的成果,他成为中国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获得ACM KDD(2008)最佳应用论文奖的学者。因为在个性化推荐方面的工作,他再一次为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首次赢得ICDM 2011最佳研究论文奖。他与地震学家合作,利用搜索技术解决同时快速确定地震位置、震级和震源机制的问题,在地震预警与速报领域实现了重要的突破,在41个国家申请了技术发明专利,也在2014年被《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曾获201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

12.谢维波

人物小传

谢维波 华侨大学嵌入式技术及其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华侨大学厦门软件园嵌入式技术开放实验室负责人、教授。1964年10月生,福建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工程本科、通信工程硕士,华侨大学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博士。

提名理由

谢维波长期从事现代信号处理理论研究与实践,解决1795年提出的Prony模型非线性严格最优求解问题,得到满足充要条件的代数表达、几何结构认识、基于几何结构认识的子空间迭代算法、Prony模型的应用研究,发表系列论文8篇,获得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务院侨办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一系列课题的资助。作为Fourier级数的一种拓展,Prony模型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广泛适用于雷达、水声、地震、语音等领域的信号处理。然而,Prony模型是高度病态、高度非线性的,非严格最优的算法对于噪声的影响十分敏感,极大地限制了Prony模型的应用。Prony模型的最优化求解是一个困难的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是一个经典的信号处理问题。

2007年以来,主持华侨大学厦门软件园嵌入式技术开放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开展产学研合作。尤其是与厦门求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智能小区音视频流媒体技术及其嵌入式实现”项目赢得了成功,自2009年首次将产品“基于IP的可视对讲系统”应用于山东全运会运动员村以来,在全国市场稳步推广。目前该公司已成长为上市集团公司,智能家居的技术与产品日趋深入完善。

13.黄志明

人物小传

黄志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主任助理,上海市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1971年7月生,湖南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光探测物理研究和太赫兹产生与探测技术研究,取得多项重要的原创性突破。他在单色椭偏技术创新及应用上居国际领先地位,发明的单色红外椭圆偏振光谱仪原创实验手段,解决了材料红外光学常数性质准确测量难题;解决高性能锰钴镍过渡金属氧化物探测材料和器件问题,为我国航天器件应用解决了核心科学问题;实现高功率太赫兹源和发现新机理太赫兹探测器,实现太赫兹成像演示,发展了面向未来航天遥感应用需求的太赫兹前沿科学基础研究。先后获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奖励2项,发表论文140篇,会议论文31篇;授权和受理中国专利33件;成果被写入5本专著。

14.熊永忠

人物小传

熊永忠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中心半导体器件研究室主任、教授,四川省和成都市特聘专家。1963年12月生,湖北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微电子博士。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硅基微波毫米波太赫兹集成电路芯片研究领域的典型代表。在新加坡微电子研究所,所领导的团队在2010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硅基超高速10Gbps 135GHz的收发芯片,及400GHz 收发芯片,和世界上最小片载135GHz和400GHz高效高增益介质天线和衬底集成波导天线等。2011年回国后,所领导的半导体器件研究室研制了一系列太赫兹(工作频率大于100GHz)收发芯片,高速调制器和片载天线等,其中不乏国际首创,整体水平国际领先,填补了我国高性能集成电路的空白。其中完成了我国首款低成本硅基X波段和Ka波段多功能芯片和94GHz收发芯片,有望大幅度降低我国相控阵雷达成本,为国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5.王宏志

人物小传

王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10月生,辽宁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

提名理由

王宏志,他是我国海量数据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青年专家,长期致力于海量数据计算技术研究和应用。他设计的基于图模式分解海量数据子图匹配算法,应用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大图管理系统Trinity,成为国际上将子图匹配操作运用于10亿级别图上的先行者;他应用自创的大数据实体识别、缺失值填充、真值发现和不一致检测修复算法为哈尔滨乐辰科技公司解决了大医疗数据分析困难,提高了数据分析的精度,并解决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视频网平台”项目中信息重复和冲突的问题,为国土资源执法过程中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他在中国慕课网开设的“大数据算法“课程,成为国内首门在线大数据算法课程,累计受教育人数超过2万人。获省部级科学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学术专著2本。

16.赵生捷

人物小传

赵生捷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5月生,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世界知名的美国阿尔卡特朗讯技术学院院士,他是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产品系统专家,他在大数据、无线通信领域、智能视频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以及无线视频通信领域有20多年丰富的国际国内行业经验,领导和参加过多项计算机、电子和通信领域的研究和开发项目。他在国家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网TD-LTE-Advanced课题中实现了宽带功放、高速数据接口和传输技术等多项关键创新技术研发,整合了多天线技术增强、载波聚合技术、小区间干扰控制增强技术等多项研究成果,为我国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4G/5G的商业应用打下坚实的工程基础。结合大数据特征特点,他以“基础理论+关键方法+应用验证”为思路,对大数据的特征模型、内容建模、语义理解和主题演化与预测四个方面展开创新研究,准确把握了大数据的内容及演变规律。发表论文30多篇,申请或持有20余项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

17.马于涛

人物小传

马于涛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国际服务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1980年2月生,湖北江陵人,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毕业。

提名理由

马于涛是一名“80后”的青年学者,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合作提出的面向按需服务的相关创新软件方法与技术,被ISO和国际TOG组织采纳并标准化,如IT业界云计算参考架构标准TOG CCRA;在国内较早开展软件工程与网络科学的交叉研究,受到国内外物理和信息领域同行的正面评价。曾获第六届IEEE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国际会议(CIT 2006)最佳论文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和200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18.李强

人物小传

李强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副院长,首批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IEEE固态电路学会、电路与系统学会成都联合分会主席。1979年7月生,河南人,南洋理工大学集成电路设计博士。

提名理由

李强在模拟集成电路研究方面获得了诸多成果。他解决了射频开关的CMOS集成瓶颈;研究了穿戴场景的超宽带射频前端电路与系统设计,提出并实现了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无电感结构,建立了射频电路与无线系统交互设计的评估流程;针对国家需求,承担了高性能ADC及其数字校准技术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在国家重大装备中,解决了重点工程的配套急需;探索基于反相器结构的亚阈值模拟电路设计技术,提出了超低电压运算放大器结构并相继创造0.15V模拟电压最低记录和亚阈值电压下最高精度指标,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

19.夏善红

人物小传

夏善红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研究员、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58年10月生,江苏人,英国剑桥大学电子工程博士。

提名理由

夏善红作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带领科研团队实现了多传感器网络化实时在线监测应用示范多年从事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研究。发明了旋叶式空中三维电场传感器以及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微型电场传感器系列创新产品,在卫星发射基地、国家电网等多个领域应用,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在电场传感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微型电场传感器实际应用,空中三维电场传感器为国际首创,微型电场传感器和空中三维电场传感器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出新型生物微传感集成芯片系统,在国内率先研制出基于标准CMOS工艺的生物微传感器与电路单芯片集成系统,获得高灵敏响应特性。

20.金崇君

人物小传

金崇君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教授。1969年9月生,浙江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博士。

提名理由

金崇君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谐振传感器研究上,将品质因子(Fagure of Merit)推升了一个量级,使得基于局域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的折射率传感器的性能可和基于表面等离激子折射率传感器相比拟。他还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准晶光子晶体存在带隙,并提出非晶光子材料的概念。共在SCI杂志上发表了60余篇论文,被SCI论文引用750余次,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好评。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1.张霞昌

人物小传

张霞昌,常州印刷电子研究院院长,宁波博能印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62年3月生,博士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大学。

提名理由

张霞昌开发出了具有时代创新性的薄型柔性纸电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薄膜印刷纸电池的生产线。软电池是印刷电子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器件,对印刷电子走向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软电池,又称“纸电池”的第一个应用产品——RFID温度传感器标签已经进入市场,信用卡大小的标签能记录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温度信息,记录的信息在事后可以查询、实时信息上传或在大数据云计算平台下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可实现对中国药品和食品冷链物流的管理。拥有3项有关生物燃料电池的专利和40多项有关薄型柔性纸电池的专利。

22.高飞飞

人物小传

高飞飞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息处理研究所副教授。1980年3月生,陕西人,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

提名理由

作为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的创新人才,他长期从事通信信号处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他率先提出无线中继传输框架下的参数估计理念,设计了多种信道估计和频偏估计方案;解决了传统盲信道估计算法不兼容多天线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难题;他率先提出一套完整的基于空间谱检测的认知无线电传输方案,设计了两级波束成形的认知收发技术;解决了半校准分布式天线阵列中方向角检测的难题,设计了广义ESPRIT算法。发表论文17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出版专著1部,学术成果被引用3000余次,其中SCI他引500余次。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2013年获IEEE通信协会亚太地区杰出青年学者称号,2012年获SCOPUS中国青年科学之星称号。担任多个国内外著名SCI期刊的编委。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23.郝张成人物小传

郝张成 东南大学信息学院教授。1975年7月生,安徽人,东南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

提名理由

郝张成是国际上最早从事基片集成波导(SIW)技术和微小型液态晶体聚合物(MLCP)微波毫米波电路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他对SIW的基本特性、器件、电路和集成系统做了全面的创新性研究,形成了完整的SIW研究体系,首次提出了多个高性能SIW器件、电路及系统的结构和设计方法;首次提出了多种微小型液态晶体聚合物超宽带微波毫米波电路的结构和设计方法。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获正面他引1380多次。入选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计划。

24.王卓然

人物小传

王卓然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国际期刊《ISRN Electronics》/IEEE会员。1977年10月生,山西太原人,天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

提名理由

他在微纳光子器件的工艺设计、制作、测试及实验应用等各环节研究上均有很深的造诣,开创性地研发了一系列首创的微纳光电子器件,并将之运用于实际光通信系统。基于半导体微环激光器(SRL)首次实现了速率为10Gbps的无插损的高速全光交换、波长变换、逻辑开关等功能,研制出目前已知的能工作在实际系统应用中的响应速度最快的SRL,特别是实现了包含波长域在内多比特光信号存储,以及可实际应用在光网络节点中的基于目前已知的纳秒级响应最快的Crosspoint电光开关等。他的成果和技术,被欧盟项目IOLOS评审专家组认为创新性世界一流,集中代表了目前国际上SRL领域的最高水平。

25.韩张华

人物小传

韩张华 1981年2月生,山东莒南人,南丹麦大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1月起任职中国计量学院太赫兹研究所,担任研究员,2014年聘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提名理由

在表面等离子体波导及其器件研究上,他是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后起之秀。从2003年在浙江大学攻读博士起,他逐渐在光学领域著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4篇入选全球Top1%“ESI”高被引论文),被引用超过1100多次。他还受邀在光学领域各大著名学术期刊担任审稿专家,2012 年被评为“OSA 全球最活跃前200名审稿人”,收到OSA特别勋章;2014年获得美国光学学会“杰出审稿人奖”,成为去年获得该奖项的全球13名获奖人员之一。

26.杨炳儒

人物小传

杨炳儒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历任北京市政协委员、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是国际注册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被评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提名理由

长期从事现代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知识工程;主要贡献是分别用近20年时间,在科研与教学领域构建与完善了被广泛评价为原创性的两个理论体系-----“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理论体系KDTICM”与“KM教学法(亦称KM教学方法论)体系”。

在知识发现(KD)领域当前国际进展中的重大问题上有所突破:首次发现KD内在认知机理涵盖的4个机制(原理);首次提出基于知识库的知识发现(KDK);首次构造基于KD的4类新型智能系统;近来又首次提出大数据挖掘的机理与过程模型。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23篇; 出版著作17部;通过国家与省部级正式鉴定或验收的科研课题近40项;独获国际重要科技奖励3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奖”1项,获位于第一名的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2项; 以唯一发明人获10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待发)、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和1项软件产品证书。先后培养与指导青年教师2名、博士后2名、博士生79名、硕士生87名、外国留学生10名;总计180名。

27.贺昱曜

人物小传

贺昱曜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11月生,陕西富平人,西北工业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电气工程学专家,提出串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电路拓扑,设计完成串并联谐振IGBT变频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提出了混沌优化理论与算法,该算法极大地提高了搜索到全局最小的能力,且可调参数少,计算量小,是一新型的智能优化算法。他的“XX自导、控制与惯导一体化技术研究”获国防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水下航行器导航与惯导一体化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并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近年来,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65篇,《ISTP》收录30篇,论文被引用200余次。

28.王笑京

人物小传

王笑京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1957年1月生,浙江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计算系毕业。

提名理由

他是我国智能交通系统(ITS)的开拓者和践行者,长期致力于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交叉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研发。他于1995年率先组织开展了中国ITS研究,领衔研究并制定了中国ITS理论技术体系,率领团队攻克了交通信息提取计算、交通专用短程通信、交通系统信息互操作等共性关键技术,使我国ITS技术跻身国际前列,并与国际前沿保持同步。组织开发和实施了国家高速公路运行监管系统和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指导多个城市ITS系统建设。他的开创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2项,交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北京市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他的贡献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在2012年19届ITS世界大会上,他荣获“世界智能交通杰出成就奖”,成为我国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29.马小计

人物小传

马小计,北京中色测绘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测绘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56年11月生,河北辛集人,北京林业大学3S技术与应用博士。

提名理由

马小计在三位地理信息系统、变形观测、动态遥感监测、遥感卫星02B、高分辨率SAR等多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型测绘工程应用研究、“3S”技术与应用研究、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方面的应用研究、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承担的GF-

1、GF-2卫星土地应用在轨测试评价、国产资源一号卫星02C卫星应用试点研究、资源一号卫星02B星数据库应用潜力评价等项目,创新性地采用目视判读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其原始R数据与PMS数据的质量进行了全面分析,将HR数据与PMS多光谱数据进行配准、融合,为后续信息提取研究分析奠定了基础。国产卫星在轨测试数据应用研究应用于典型重大工程用地监测,为国土资源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0.刘成林

人物小传

刘成林,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67年10月生,湖南人,博士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提名理由

刘成林一直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成果突出。其中在手写字符识别的图像归一化、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手写字符串的切分与识别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方法。近年来在联机和脱机自由书写文字与文档识别及检索、场景图像和视频中的文本定位与识别、基于图的机器学习、基于判别学习的分类器设计与自适应、视频目标检测跟踪与行为分析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刘教授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在文字识别和相关的模式识别理论与方法上开展研究,提出的方法和算法既有学术影响,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在多种信息产品上获得成功应用。2014年刘成林因在手写文档分析领域的杰出成就而荣膺IEEE Fellow(会士)称号。

第二篇: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获奖人公示

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获奖人公示

6月26日,由《科学中国人》杂志主办的“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人物评选组委会面向全国,从基础研究、医药卫生、信息技术与电子、土木水利与建筑、机械运载、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矿业、工程管理、农业、环境与轻纺十个领域评选出146位获奖者。

终身成就奖

曾庆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杰出大学校长奖

许智宏 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杰出贡献奖

丁晓青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基础研究领域

陈翰馥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

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 宁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王 晗 苏州大学生物钟研究中心教授

王学路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

黄来强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

赖绍聪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系主任

师 蕾 暨南大学药学院研究员

赵 鹏 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

陈厚早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 红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

于晓方 吉林大学艾滋病与病毒研究所所长

张学记 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杨必成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

尹大川 西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杨文力 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

钟 涛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医药卫生领域

吴天一 青海高原医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乔 杰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

蔡志明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萧 伟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丽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糖尿病研

究所副所长

夏昭林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职业卫生与毒理学教研室

副主任

静 进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卫生系主任

李先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

李平亚 吉林大学药学院国家发改委“人参创新药物开发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陈国强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党委副书记

孟元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

陈卫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系系主任

蒋忠民 吉林大学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朱献军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唐仕波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院长

吴传斌 中山大学药学院副院长

魏启明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

周永宁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中国科

学院院士

廖湘科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马 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常务

副主任

赵生捷 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刘成林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

室主任

王笑京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王卓然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教授

韩张华 中国计量学院太赫兹技术与应用研究所研究员

高飞飞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

方 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王宏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王世伟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移动超生技术研究中心生命探

测事业部总监

段纯刚 华东师范大学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主任

陈恩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黄志明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马于涛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贺昱曜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

土木水利与建筑领域

王 浩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仲建华 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单 炜 东北林业大学寒区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孟庆林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

主任

罗 隽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总建筑师

谢春庆 成都军区空军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

符锌砂 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系主任

聂树明 广东省地震局地震应急与信息中心总工程师

林姚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

院副教授

张建民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

龚 剑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刘 航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机械运载领域

李鹤林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

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黄江川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研究员/嫦娥二号

卫星总设计师

邓伟文 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李仁府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研究院常务

副院长

兰红波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苏 建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汽车运输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张 涛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系主任

杨炽夫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液伺服仿真与试验系统研究所

副所长

王 洋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徐国卿 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

所所长

化工冶金材料领域

万立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永君 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际平浙江理工大学材料与纺织学院“先进纺织材料与

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党智敏 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

江 南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表面工程

事业部副主任

张中武 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工

程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

陈 清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王 强 东北大学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黄立民 南方科技大学树仁书院副院长

麦立强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试点学院执行院长

王 政 宁夏大学宁夏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教授

徐时清 中国计量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贺军辉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能源矿业领域

裴荣富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姜 伟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文昌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局长

姜在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教授

池汝安 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助理兼科技处处长

汪宁渤 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

张刘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李美成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副院长

工程管理领域

曹耀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晓瑛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王世鑫 天津市西青医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

肖条军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教授

王伟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环境与儿童健

康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农业领域

方智远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

茹振钢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

邓华凤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陈启和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

沈新春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红印 江苏大学农产品病害生物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游艾青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

程科军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药材所副所长

吴清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刘君良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

环境与轻纺领域

陈联寿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严小军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

王军成 山东省科学院研究员

刘新旗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魏 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博士

何 理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新能源与城市环境

研究中心主任

李成江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何 洪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化学化工系副

主任

周启星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欧阳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

科技型企业家

姜 淼 江门铂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陆培仁 东莞市科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严月根 博瑞德(南京)净化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俞水泉 苏州市宇城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俊松 武汉绿素高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佩芳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凤鸣 常州博闻迪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旭辉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

执行官

陈 宁 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杨旭清 北京索普兴大医药研究有限公司总裁

毛思宁 宁波希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科技型企业

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吴 松 深圳大学附属罗湖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副院长

王海黎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

黄攀峰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江 伟 南京大学现代工学院教授

邵振峰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教授

宋晓艳 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齐 崴 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杜震洪 浙江省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GIS)重点实验室副

主任

张志飞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教授

赵亚平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

何松青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常务副院长

陈宏伟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特别研究员

第三篇:电子科学与技术

天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结业论文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工(工)一班 姓名:滕欣余 学号:3010207403

生活的使者

----------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电子科学 通信 生活便捷 发展史 纳米技术

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感觉到,电子器械与电子产品已经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自信息革命以来,电子科学产业迅速崛起,在二十世纪后期至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尤为猛烈。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子产品和电子科学了。

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便捷的生活离不开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也分很多的方向,有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磁兼容与电磁环境等。主要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两个分支。

微电子技术一般是指以集成电路技术为代表,制造和使用微小型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实现电子系统功能新型技术学科,主要涉及研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封装相关的技术与工艺。由于实现信息化的网络、计算机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基础是集成电路,因此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微电子技术相关行业主要是集成电路行业和半导体制造行业,它们既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投资密集型产业,是电子工业中的重工业。

光电子技术涉及以下内容:作为光子产生、控制的激光技术及其相关应用技术;作为光子传输的波导技术;作为光子探测和分析的光子检测技术;光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光子存储信息的光存储技术;光子显示技术;利用光子加工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光子加工与光子生物技术。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中存在一个分支及通信与信息工程对我们的生活来说也是十分重要。所谓的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是国家国民经济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本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及信心空竹等为主体的各种通信与信息系统,塔索设计的范围很广,包括电信,广播,电视,雷达,声纳,导航,遥控和遥测,遥感,电子对抗,测量,控制等领域,以及军事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各种信息系统,本学科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以及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关系,并派生出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信息产业,包括信息交流所用的媒介(如通信、广播电视、报刊图书以及信息服务)、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所需用的器件设备和原材料的制造和销售,以至计算机、光纤、卫星、激光、自动控制等由于其技术新、产值高、范围广而已成为或正在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的支柱产业。电子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新技术革命带来根本性和普遍性的影响,电子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出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又促成了现代通信的实现。电子技术正在向光子技术演进,微电子集成正在引伸至光子集成。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推动通信向全光化方向通信的快速发展,而通信与计算机越来越紧密的结合与发展,正在构建崭新的网络社会和数字时代。通信工程与信息系统对电子器件及半导体器件有很高的要求,从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开始,通信工程的发展可以说是基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猛发展起来的,其过程坎坷而辉煌,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级通信阶段(以1838年电报发明为标志)年 代 历 史 事 件

1838年 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 1843年 亚历山大•本取得电传打字电报的专利

1864年 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并被当时的赫兹证明,促使了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

1876年 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 1879年 第一个专用人工电话交换系统投入运行 1880年 第一个付费电话系统运营 1892年 加拿大政府开始规定电话频率 1896年 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2)近代通信阶段(以1948年香农提出信息论为标志)年 代 历 史 事 件 1948年 香农提出了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1950年 时分多路通信应用于电话系统 1951年 直拨长途电话开通 1956年 铺设越洋通信电缆 1957年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8年 发射第一颗通信卫星

1962年 发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开通国际卫星电话;脉冲编码调制进入实用阶段

20世纪60年代 彩色电视问世;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数字传输理论与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开始出现

1969年 电视电话业务开通

20世纪70年代 商用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光纤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一些公司制定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现代通信阶段(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光纤通信应用、综合业务数字网崛起为标志)

年 代 历 史 事 件

20世纪80年代 开通数字网络的公用业务;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局域网出现;网络体系结构国际标准陆续制定

20世纪90年代 蜂窝电话系统开通,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涌现;光纤通信得到迅速普遍的应用;国际互联网得到极大发展

1997年 68个国家签定国际协定,互相开放电信市场

相应的,通信文化也经历了三波浪潮,即模拟通信文化浪潮、数字通信文化浪潮和宽带通信文化浪潮三个阶段。在通信方面,从传输、交换到终端设备,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正在全面走向数字化,促进了通信技术从低速向高速、从单一语音通信向多媒体数据通信转变;在广播电视和新闻媒体领域,节目制作、传送和接收及印刷出版等均已开始实现数字化分布式处理。网络技术大趋势是试图将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发展都架构在信息网络上,发展网络经济、网络社会。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结构和功能将向着微型化、超强功能、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人机界面将更为友好。通信技术能有如此的发展是离不开电子科学的发展和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广泛应用,为通信设备的微型化、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通信技术正在向着融合、宽带、高速的方向发展。代表性的通信技术主要有:光纤通信;数据通信;移动通信;智能网(IN)技术。

以光纤通信和移动通信为例。

光纤通信:现在的光纤技术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主流,上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总有一天光通信会取代有线和微波通信而成为通信主流”。该观点反映出光纤通信技术在未来通信中已显示出其重要性。今天,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很成熟,光纤通信已是各种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纤通信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把光纤通信放在了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现在光纤的使用已不只限于陆地,光缆已广泛铺设到了大西洋、太平洋海底,这些海底光缆使得全球通信变得非常简单快捷。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又把光缆铺设到住宅前,实现了光纤到办公室(FTTO)、光纤到家庭(FTTH)。光纤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这样迅速,除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传输和交换需要外,主要是由光纤通信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决定的。

移动通信:自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面世以来,移动通信产业一直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高科技产业之一,并对人类生活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以其容量大、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强、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

从其对比关系来看,通俗点讲,电信学的是如何把一个个电路集成板做出来,通信学的是如何将一个个电路板功能连接并达到数据的转换与传输。以电子器件及其系统应用为核心,重视器件与系统的交叉与融合,面向微电子、光电子、光通信、高清晰度显示产业等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在通信、电子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电子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具有宽广的适应能力、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并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这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及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而电子科学与技术是世界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电子工业发展的作用,工程技术人员将围绕着小,薄,轻,微,集成化,数字化,高速,低功耗,廉价,可靠,长寿命这个总目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发展趋势比较明朗

可见,只有电子科技的发展为通信系统和通信技术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是其发展的基石。

现在电子科技正在从微点子学向纳米电子学发展,纳米技术是今年来新崛起的一个科研方向,在社会上各种领域都在研究和试运用阶段,可以毫不迟疑的预见到纳米材料作为一个新兴技术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主流产品,无论如何,纳米电子学时代的到来已经初见端倪,原来电子学是向微电子学发展的,将微电子学与真空电子学相比,其革命性的变化有:①基本电子器件由真空电子改变为半导体晶体管;②电子电路和系统由分立元器件为基础组合改变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系统;③导致了电子系统性能价格比大大下降,在此基础上推动了一次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革命;④电子学的处理对象由

电子信号的放大、振荡等简单处理发展为高速数字信息处理,等等。同样,从今日推测,纳电子学将带来的革命性改变可能包括:①基础电子器件为纳电子器件,器件很可能多样化,包括电子器件与光子器件相结合;②改集成电路为主导为以集成系统为主导,特别是基于新工作机理的纳系统,纳系统的基本形式也可能不如今日单一;③芯片的性能价格比、处理能力/功耗优值比比之微电子芯片进一步有数个量级的提升;④智能信息处理和人类知识处理将轻而易举。

可以想象一下,当我们所用的电子产品均是高性能高质量的纳米材料,当我们享受着纳米通信技术所带来的福音时,我们会深深的感谢科学所带给我们的惊喜,深深的被它的魅力所折服。

电子科学与技术是造福人类的一门科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更是具体的服务了我们的生活,它联系起了全世界,使世界真正的成为了地球村,对我们的经济,文化,贸易,交流,合作等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愿这门科学的前景越来越广阔,也愿这个世界在这门科学的覆盖下会越来越好。

第四篇: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针对光电信息技术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技术为专业特色。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光电信息处理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能在光电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和通信与计算机等研究领域从事光电子器件、光电系统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处理和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和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光电子和微电子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光电成像探测、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图像处理等基本知识;

2.掌握光电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存储、显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3.掌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等基本知识及相关系统和器件的分析研究、开发设计和制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4.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适应学科交叉和光电子和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趋势;

5.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四、主干学科、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交叉学科:光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五、主要课程

光电技术方向: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学、软件技术基础、光学、光电信号处理、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光电成像技术、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

微电子技术方向:

电路、模拟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应用、半导体物理学、软件技术基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光辐射测量、光电子器件、电视原理、数字图像处理等。

六、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电子线路实验、光电子与微电子技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第五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电子线路、计算机语言、微型计算机原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理论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物理电子与电子学、微电子学等。

专业实验:物理电子技术实验、光电子技术实验、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实验等.学制: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相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就业方向:主要到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就业形势: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70%左右,重点名牌高校就业率在90%左右.根据对国内外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已经步入上升轨道。中国随着市场开放和外资的不断涌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开始焕发活力。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书将信息产业列入重点扶植产业之一,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必然带动电子科学与技术行业的发展和内需。中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将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高科技含量的自主研发的产品将进入市场,形成自主研发和来料加工共存的局面;中国大、中、小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出口产品将稳步增加;高技术含量产品将向民用化发展,必然促进产品的内需和产量。随着社会需求会逐步扩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总体就业前景看好。

毕业生面临“再学习”过程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微电子领域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王志华教授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工科学科研究的重要目的是解决工业界期望解决而没有解决(至少是没有解决好)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这就是工科领域的创新。因此,大学中工科学科的研究水平一定与所在国家相关工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国家相关工业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相关工程学科的研究水平整体上不可能领先世界,即便能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果,也一定是凤毛麟角。与此相关的是,高水平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与受教育者在大学中研究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在工业落后的情况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整体水平不可能领先世界。我国微电子产业与教育的现状和趋势恰好印证了王教授的这个观点。

在看清楚差距之后,加大对高校微电子专业科研的投入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高素质的人才一定是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出来的。“这必须是国家行为。”王志华教授强调说,“高校的科研不应该是与企业竞争,大学从事的创新性研究可能会面对失败,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常常要面临各种形式的失败,但这种失败所付出的社会成本比在企业中失败要小得多,这是对全社会都有利的;当然,高等院校在国家支持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由全社会分享。”

在王志华教授看来,高等院校在工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至少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是基础学科的教育,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和工程知识等;第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工程训练。对于研究型大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客观地讲,要完全达到上述目标难度非常大。”王教授略带遗憾地说。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已经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27万人扩大到2008年的近600万人,对于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精英教育,高校所培养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他们在大学里掌握的是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继续学习所需要基础知识及思维方法。王教授认为,作为教学机构,高等院校不可能为各家企业量身定制他们所需的人才,因此,即便是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硕士毕业生,在其进入企业以后也将经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个任务,客观上需要企业自己完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现代化电子信息系统方面的科学研究训练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置: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信息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业,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工程设计和管理工作。

学习这个专业的基本要求:

1.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

2.掌握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

3.具有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应用等方面从事理论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6.具有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较强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进行沟通和交流;

7.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较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通信电子线路、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原理、可编程器件原理、DSP技术与应用、数字语音处理、数字图象处理等。

主要专业实验:

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等。

就业单位:

国有企业、民营及私营企业,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等工作。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专业就业前景:这一行业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将来的分工也会越来越细,未来中国需要大量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目前不仅没有饱和,而且需求会越来越大。不过要有真本事,将来的竞争肯定也会越来越激烈。

主要到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深入地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以及全球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教育、科研、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需要越来越多的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将迈向更深入和更广泛的领域。可以预计,信息科学与技术在今后较长时间里仍然是极具生命力的领域。毕业生就业面宽,适应能力强,适宜到科技、教育、经济和管理部门从事科研、开发、管理及教学工作,特别是与数学、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相关的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数学、计算机科学、经济管理和一些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三、基本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理论基础,具备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内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运用外语的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电子技术信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进行信息处理,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4.掌握必要的相关学科和相关专业的知识,包括智能信息处理、文字语音视觉图象处理、光电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基本知识;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从事科研的初步能力。

预言半导体产业四大趋势

第一大趋势:30年河“西”,30年河“东”。

回望晶体管诞生这60年,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半导体产业明显向东方迁移的趋势,特别是从80年代末开始。1987年台积电这个纯晶圆代工厂的成立,宣告着半导体制造业开始从西方向东方迁移;90年代初,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DRAM厂商,随后,再成为全球闪存的最大厂商;90年代中,台湾智原、联发科、联咏等一批IC公司从联电分离出来,吹响了东方IC公司挑战西方IC公司的号角;进入21世纪,中芯国际带动中国大陆代工业成长起来,成为另一个制造中心,并且也带动了中国IC设计业的成长;最后,德州仪器、飞思卡尔、英飞凌、LSI以及ADI等众多传统的IDM厂商转向轻资产模式,放弃独自建造45nm工厂,而分别与台积电、特许和联电等合作研制,2008年,在集成电路诞生50周年的这一年,这些传统IDM公司的45nm产品都将亮相,但是,不是在这些IDM自己的工厂生产,而是在以上亚洲的代工厂里生产。

90nm是一个转折点,当台积电等代工厂突破了这个节点后,它们已将先进工艺的大旗从IDM手中接了过来,未来,台湾晶圆代工厂在半导体工艺技术上将领先全球,并且成为全球IC产量最大的基地。虽然英特尔仍主宰着PC产业,并继续IDM模式和领导最先进的工艺,但是,半导体产业的推动力已由PC转向消费电子。展望未来,不论是在应用推动还是在技术创新上东方都将取代西方成为产业的领导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将演义30年河“西”,30年河“东”的历史大戏。

第二大趋势:有更多的私募基金加入半导体行业,且IC公司之间的整合加速。

半导体行业将会越来越遵循大者恒大的定律。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区域执行官叶昱良指出:“私募基金加入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趋势,这个趋势源起于IC公司会有愈来愈多的整合需求,基于大者恒大的定论,在IC产业通常也只有前5强才能生存。” 在大者恒大定律的驱动下,会有更多半导体公司的整合。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中国台湾与大陆半导体公司之间的整合。义隆电子董事长叶仪晧指出:“因台湾没有具经济规模的市场,故不易培养出可以主导新应用的产品规格的大型OEM,而没有这些有品牌的系统厂商配合时,台湾IC设计公司新产品开发的策略,很自然地大多以跟随者为主。但中国大陆拥有广大的市场及具规模的系统厂商,所以台湾IC设计公司与大陆市场及系统公司合作是未来的趋势。” 促成更多半导体公司整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IP需求,随着半导体产业向高端SoC发展,对IP的需求巨增。但是,对于IP的获得却会越来越难。一些拥有丰富IP的半导体厂商并不希望将IP授权出去,正如NXP的叶昱良表示:“事实上,一个公司光靠授权IP是很难长期发展的,所以我们的策略是如何加快我们自己的SoC研发,并且更加灵活的和partner合作。我们拥有大量优秀的IP,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将这些IP最快地转化为IC。”(对于ARM来说可能是例外,ARM是只靠授权获取利润获得很好发展的公司)

因此,中小欧美半导体厂商之间整合也会越来越频繁。希图视鼎总裁兼CEO刘锦湘分析道:“和10年前相比,硅谷的公司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公司相互合并,或者大公司把小公司吃掉,很多公司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但公司数量越来越少,每一个市场最终生存下来不会超过三个公司。”

第三大趋势:欧美厂商不再轻易放弃低利润市场。

未来10年,半导体产业会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一个微利的产业。半导体产业年增长率会从两位数降到单位数,IC总产量和总销售额会继续增加,但利润率会下降。

在利润率逐渐下降的趋势下,欧美半导体厂商不再轻易放弃低利润的市场。义隆电子董事长叶仪晧说道:“以前欧美日大厂IC的毛利率如果低45%时,他们通常会放弃而渐由台湾IC设计公司取代,他们会转移到更高毛利的新兴应用市场上。但这几年杀手级的产品并不多,那些大厂不再轻易放弃,且会进行各种Cost Down规划,以维持市占率及产品的毛利率,让台湾IC设计公司的竞争愈来愈辛苦。

未来,随着亚洲成为全球的应用创新与消费中心,欧美厂商在该市场将与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众多IC公司争夺一些关键领域,而利润会越来越低。最典型的将是移动多媒体处理器,也称为应用处理器。此外,模拟IC的利润也会越来越低。圣邦微电子总裁张世龙表示:“在模拟IC领域,相对技术门槛正在逐年降低。越来越多的台湾和大陆公司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随着模拟器件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欧美公司在模拟器件市场上越来越难以维持其竞争力,只能向更高的系统集成度发展。”

第四大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2000年前后,众多的半导体厂商从母公司剥离,包括英飞凌、科胜迅、杰尔、NEC、飞思卡尔以及NXP等。但是剥离出来后的独立半导体公司活得并不如预期的好,其中不少是连续多年亏损。最典型的是杰尔,不断出售产品线,最后被被LSI收购。虽然他们有着令人羡慕的技术积累与IP积累,但分离出来后,他们仍严重依赖每公司,在开拓新的大牌OEM客户方面做得并不好。其实,最重要的是,由于SoC向高系统集成发展,在开发大规模的LSI时,仍需要IC公司与OEM的紧密合作。

瑞萨半导体管理(中国)有限公司CEO山村雅宏表示:“在开发大规模LSI方面,我们认为与大型OEM和服务商合作是一个方向。”瑞萨在开发3G手机芯片时就是与六家公司联合开发的,包括日本最大的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和几家手机制造商。很明显,联合开发将带来IP、开发成本以及开发时间的优势。“目前半导体制造商难以独自开发领先的技术。我们必须利用过去的研发资本包括IP、与OEM合作伙伴以及第三方的关系。”

因此,展望未来,大型半导体厂商与OEM会再度整合,但可能是一种松散的组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一远古的名言,用于半导体产业再合适不过。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大好时机,2010年10月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把新一代新意技术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明确指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核心电子器件等集成电路细分领域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而且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基础地位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行业同仁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回首新旧世纪之交,国务院18号文的颁布,开辟了产业发展的新历程,迎来了产业历史上最好的十年的发展时期,这期间所取得的成就为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难能可贵的基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业销售收入从2000年仅仅186亿元到2005年为700亿元,到2010年现在根据预估有望实现同比增长28%以上,销售收入超过1400亿元。同时,技术创新取得进展,产业结构改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迅速成长,以集成电路企业为例,2009年大家知道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由此深度下滑,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设计业实现了近15%的正增长,09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设计企业有40家,最高的达到41亿元。刚过去的2010年,设计业又实现大幅度增长,过亿元的企业数量和整个设计业的销售额还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各种迹象表明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在经历了成功与挫折,磨难与考验之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所积累聚集的能量正在迸发出来,我们完全有信心期待更好的发展前景,我们也完全有信息期待更多的公司在众多产品的工艺技术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下载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人(共五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学中国人2014人物信息技术与电子领域候选人科学中国人(共五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秋季) 一、课程名称:半导体照明技术及其应用Semiconductor Light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二、课程编码: 三、学时与学分:32/2......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 试题一:PLC内容 1. 教材: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第二版 主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2. 内容: PLC控制电动机......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题报告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题 报告学院: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电科专题报告 在网上查到被长安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的时候,我真是一脸茫然啊!甚至不知......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学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科学教学 信息技术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生简历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生简历工作经验:5年 政治面貌:群众 教育背景:2000/09 -- 2004/07:南京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全职 期望从事职业:高级管理 期望从......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导论论文 学号:13213048 姓名:王海琦 不知不觉,进入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记得刚入学时,对于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个专业我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知道是与物理密切相关的......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 你好,我们是的学生,耽误你几分钟,做一份关于我们专业的调查报告,在此承诺对于你的答案我们会做好保密工作,谢谢你的配合。 1. 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 您现在是?() A.已毕......

    电子科学与技术(推荐5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子学、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等方面的宽厚理论基础和基本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跟踪本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