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性病和性病的预防教案
性病和性病的预防教案
高二(11)班
邹来龙
教学目标:
1、掌握性传播性疾病的概念及我国重点防治的几种性病。
2、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疹的分期、早期的临床表现。
3、知道如何预防性病。教学重点:如何预防性病
教学难点:掌握梅毒、淋病、尖锐湿疹的分期、早期的临床表现。教学方法: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性病的发生、流行与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性病的预防要从社会与个人以下方面考虑:
(1)社会预防:加强健康教育,使人们对性行为有正确的认识,固定性伴侣,尽量不与不相识的人发生性行为。卫生行政部门应严格把住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关,确保安全。
(2)个人预防:洁身自爱,不搞非婚性行为;采取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避孕套;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包皮过长者可做包皮环切,有助于预防感染。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必须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时,要确认所用的血液及血制品已经过严格检测;有溃疡、皮疹等可疑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不留后患;配偶得性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期间最好不过性生活,需要时使用避孕套;一般日常生活不会传染性病,但应做好家庭内部的清洁卫生,防止对衣物等生活用品的污染,如勤晒洗被褥,患者内衣裤不要和小孩的混在一起洗,大人、小孩分床睡、分开使用浴盆,马桶圈每天擦洗等;如果考虑结婚、怀孕,最好等性病完全治愈后,身体恢复一段时间较为理想。
(3)坚持使用安全套:避孕套可提供一种物理屏障,避免直接接触性伴的体液或血液,可有效降低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但不正确使用或不坚持使用避孕套可使其预防效果大大降低,临床上常有性病患者自述使用避孕套还得了性病,仔细追问,原来是有时用,有时不用,甚至发生过滑脱、破裂,也有的是在射精前才戴,这些不正确的做法都增加了感染性病及艾滋病的机会。
二、日常生活中的接触是否会染上性病。
与一个性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一般接触,如握手,共同进餐,使用同一个厕所及卫生设备,接触门把、扶手等是不会传染上性病的。原因是性病病原体离开了泌尿生殖道这一温暖又湿润的环境,大多很快死亡。尤其在干燥物体的表面,性病病原体是无法生存的。所以与性病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的日常接触是不会造成传染的。有的同志由于对性病缺乏了解,一听就“谈虎色变”,见了性病患者就躲得远远的,甚至拒绝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在同一食堂进餐,使性病、艾滋病患者感到十分孤独,似乎无处可容,以致少数患者更加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这既不利于患者本人,也不利于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相反,我们对各种原因染上性病的患者应从思想上、心理上予以关心、帮助、教育,而不应歧视,以使他(她)们能及时得到恰当的治疗,在人生的旅途上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过分密切的接触,如穿患者没有清洗的内裤,使用患者用以清洁下身的湿毛巾,则有可能被传染上。性病患者使用过的澡盆,洗下身用的水盆,只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认真刷洗、消毒冲洗干净后其他人是可以使用的。
课堂小结: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锻炼,注意个人卫生,观对待生活,切记有病乱投医,让疾病远离我们。作业设计:如何预防性病?
第二篇: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计划
2014年乌尊布拉克乡卫生院预防艾滋病
性病、丙肝工作计划
根据卫生厅《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实施方案》 的要求,结合喀拉苏乡艾滋病工作实际,并累计前两年的工作经验,制定2014年乌尊布拉克乡卫生院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计划:
一、建立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组织管理机构(一)按照《乌尊布拉克乡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建立本乡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技术指导小组,并结合本乡场实际做好当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
(二)乡卫生院要建立“关爱咨询室”,并设立咨询电话,安排掌握双语的咨询员开展咨询工作。提供优质的咨询、检测、药物阻断服务,实施逢孕必检、住院必检工作,努力提高HIV、梅毒和乙肝检测率、住院分娩率、孕期服药率,尽量减少母婴传播率。
二、工作目标(一)总目标
提高目标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工作重要 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适合我乡实际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为孕产妇 提供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二)具体目标
1.建立健全适合我乡实际情况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2.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90%以上。3.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病毒药物应用率达到90%以上。
4.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达到70%以上。5婚前保健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咨询率85%以上。
6、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人工喂养率达到85%以上
7、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80%以上
8、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12月龄及18月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我乡卫生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集中开展3-4 次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主题活动。利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12.1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种节日,广泛开展宣传工作,配合村卫生室,年内开展3-4次健康教育进村活动,开展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工作。
四、逐级开展专业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全乡医疗人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能力建设。
为提高乌尊布拉克乡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工作水平,保障各项干预措施落实到位,要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机构人员的服务能力,规范咨询、实验室检测和诊治技术,加强普遍性防护,减少医院感染及职业暴露。妇幼保健院要规范的、有计划的开展逐级培训。对所有承担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服务的相关人员、开展孕产妇保健及提供助产服务的人员通过短期培训、讲座、例会、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我乡医疗服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性病和丙肝传播防治知识及服务技能。
1.卫生院院长、妇幼专业及助产士、儿科、检验科、防疫科、护理等工作人员要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业务培训班。
2.我乡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加强对卫生院医护人员和村保健员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年内培训次数不少于4次。
(二)组织专家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我乡卫生院,组织本乡相关工作人员对村级保健工作的开展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三)开展督导预评估
我乡卫生院,每季度组织一次相关工作人员对村级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评估。
乌尊布拉克乡卫生院
2014年1月24日
第三篇:性病疫情报告
新洲区疾控中心性病疫情报告培训材料
一、性病疫情报告病种为:
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二、报告病例标准
1、为最新诊断的性病病例,即首诊病例,第一次诊断的病例。
2、符合卫生部颁布的最新性病诊断标准。
三、梅毒
梅毒分为Ⅰ梅毒、Ⅱ梅毒、Ⅲ梅毒、隐性梅毒、胎传梅毒
1、一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B、C、临床表现特征:硬下疳。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时间不足,仍未产生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阴性,应于1-3月后复查。
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如感染梅毒时间不足,仍未产生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抗体,该试验可阴性,应于1-3月后复查。一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诊断条件:A+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1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3.(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一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一期梅毒的诊断必须有硬下疳的表现。如果没有硬下疳的表现,不能诊断为一期梅毒
2、二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或输血史。
B、临床表现特征:病期在2年以内。出现多形性皮损,如暗红斑、斑疹、斑丘疹、脱屑性斑丘疹等;外阴及肛周扁平湿疣、湿丘疹;口腔黏膜斑,虫蚀性脱发等。可出现骨关节、眼、内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等。
C、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二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1或 ● 符合诊断条件:B+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B+C3.(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二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出现多形皮损的表现,病期在2年以内。如果无皮损或相关的表现,不能诊断为二期梅毒。
3、三期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B、临床表现特征:
B1、病期在2年以上。
B2、晚期良性梅毒:皮肤黏膜损害,如结节性梅毒疹、树胶肿,上颚、鼻中隔穿孔等损害;骨、眼损害,其它内脏损害。
B3、神经梅毒表现。B4、心血管梅毒表现。C、实验室检测:
C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C3、脑脊液检查:白细胞≧10×106/L,蛋白量﹥500mg/L,VDRL试验阳性(或RPR/TRUST试验阳性)或FTA-ABS试验阳性(或TPPA试验阳性)C4、组织病理检查;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改变。三期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B1+B2+B3+B4+C1+C2+C3+C4.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3+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4+C1+C2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2+C3+C4;或B1+B3+C2+C3+C4;或B1+B4+C2+C3+C4.或
● 符合诊断条件:A+B1+B2+C2;或A+B1+B3+C2;或A+B1+B4+C2。无条件开展脑脊液检查。或 ● 符合诊断条件:B1+B2+C4(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三期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三期梅毒的诊断必须有晚期良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或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或心血管梅毒的临床表现,且病期必须在2年以上。如果无上述临床表现,不能诊断为三期梅毒。病期在2年以内,不能诊断为三期梅毒。
4、隐性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
A1、性接触史,或性伴感染史。A2、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
B、临床表现特征:无任何临床症状与体征。C、实验室检测:
C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C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
C3、脑脊液检查:无异常
隐性梅毒的诊断
(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 符合诊断条件:A1+A2+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2+B+C1+C2+C3或
● 符合诊断条件:A2+B+C1+C2。无条件做脑脊液检查(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如果一定要报,必须负责病例追踪,待确认后订正。
隐性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无任何临床表现,既往无梅毒诊断与治疗史,梅毒血清学检查结果阳性
5、胎传梅毒的诊断条件
A、病史:生母为梅毒患者。B、临床表现特征:
B1、有症状的早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二期梅毒表现。
B2、有症状的晚期胎传梅毒:2岁以内发病,类似于三期梅毒表现。
B3、无症状胎传梅毒:无症状,无体征。C、实验室检测:
C1、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阳性
C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抗体滴度等于或高于母亲4倍及以上。但低于该值并不排除胎传梅毒。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C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
C4、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19S-IgM抗体检测:阳性。应取婴儿血进行检测,而不是脐带血。胎传梅毒的诊断(1)确诊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 符合诊断条件:A+B1+C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1+C1 ● 符合诊断条件:A+B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1+C4 ● 符合诊断条件:A+B1+C2+C4 ● 符合诊断条件:A+B2+C1+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2+C1 ● 符合诊断条件:A+B2+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3+C2+C3 ● 符合诊断条件:A+B3+C4 ● 符合诊断条件:A+B3+C2+C4(2)疑似病例:不建议报告疑似病例。
胎传梅毒的诊断的关键点:
胎传梅毒的诊断表必须结合生母梅毒感染情况、治疗情况、梅毒血清检测结果,婴儿的临床表现与梅毒血清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为了明确诊断,须进行随访,随访检测时间为0月、3月、6月、12月、18月。胎传梅毒不分期分类。不具备胎传梅毒诊断能力的产科、儿科医生遇到可疑胎传梅毒时,建议转诊或会诊。
资料来源:《性病病例报告工作指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第四篇: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工作总结
20xx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工作总结 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84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20xx年12月17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xx—20xx年)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有专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为了有目的、有教育意义、科学地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按照《中长期规划》及《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掌握率达100%。培训内容包括(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严重性(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学制作各色各样的宣传板报、宣传画、宣传艾滋病基本知识。(2)广播与电视:为了使大家有深刻的认识,组织放映有关录象、片子有《艾滋《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等。(3)做好娱乐场所基线调查和重点人群的干预工作(4)积极宣传艾滋病防治工作信息和防治知识,以突出科普知识教育为主。“12·1世界艾滋病日”前后,组织全院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常识学习与宣传。利用艾滋病日进行上街咨询,方法宣传资料。
总之,艾滋病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上无治愈艾滋病药物,且相当长的时间也难以有治疗的方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加强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是预防流行的主要途径。在近期无特殊治疗及预防疫苗情况下,开展以学校健康教育为中心的全民宣教,是预防艾滋病在我国蔓延的最有效手段,健康教育形式很多,其中采用参与性教法,生活技能培训,同伴教育等在青少年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中,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第五篇: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于1998年1月8日由卫生部、中宣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安部、司法部、文化部、广播影视部、国家计生委、新闻出版署联合印发(文号:卫疾控发1998第1号)。《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的主要内容是:强调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其他有关问题宣传原则。基本信息
卫生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教育委员会
公安部 司 法 部 文 化 部
广播影视部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新 闻 出 版 署
关于印发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的通知
卫疾控发[1998]第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委员会、教育厅(高教厅)、公安厅(局)、司法厅(局)、文化厅(局)、广播电视厅(局)、卫生厅(局)、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出版署,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成员单位:
目前,艾滋病在全世界的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也面临着艾滋病加速流行的严峻形势。各国防治经验表明,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科学而正确的宣传教育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宣传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根据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实际工作的需要,组织有关部委制订了《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卫生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 国家教育委员会
公安部 司 法 部 文 化 部
广播影视部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新 闻 出 版 署
一九九八年一月八日 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研究证明,艾滋病通过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与人的行为紧密相关,对家庭、社会生产力破坏极大。由于对该病和感染者的不正确认识而产生的歧视和处理不当引起的社会不安定事件也屡见不鲜。它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和广泛流行,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热点问题。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随着全球艾滋病流行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近两年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也呈倍增趋势。截至1997年9月,疫情已波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千多例,据国内有关单位专家以组分法和德尔菲法测算,我国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数应为15万-20万。加之卖淫、嫖娼、吸毒等易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存在,我国面临着艾滋病大面积加速流行的严峻局面。
缺乏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通过宣传教育把有关预防知识交给群众,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是目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国一直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措施,但是目前疫情迅速发展的形势,与艾滋病控制有效国家相比,我国宣传教育工作尚缺乏深度、广度和持久性,广大群众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宣传活动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每年年底的一段时间;在内容上,对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和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宣传不够,关于推广使用避孕套防病和正确开展性健康教育等敏感问题缺乏统一认识和政策;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组织工作主要在卫生部门,其他部门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总体上讲,全社会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大众媒介的充分参与亟待加强。1996年10月3日国务院召开了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10月16日-19日卫生部召开了全国艾滋病防治会议,两会强调指出,目前是遏制我国艾滋病快速增长势头的关键时刻,必须不失时机地落实各项预防和控制措施,要求加强宣传教育并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的要求,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强调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精神,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报道各级政府负责,各部门参与,全社会动员,协调配合、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减轻艾滋病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危害的工作情况和成功经验。
2.结合法制和道德教育,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及公民义务献血和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对有意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触犯有关法律、法规的重大案例要根据中央的宣传精神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适时予以报道。同时进行遵纪守法,严禁吸毒、贩毒、嫖娼、卖淫,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洁身自爱、保持童贞、忠于配偶、白头偕老等),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性观念的教育。
3.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是大众媒介、宣传教育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对广大群众的宣传,要以大众传媒为主,开展有计划、经常性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形式,如公益性广告、健康与生活话题等。各类院校、宣传教育部门要在现行健康教育课程(活动)或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中增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内容。营业性娱乐场所、流动人口聚集的场所和出国人员较多的单位要备有宣传资料,开展适宜的宣传教育活动。
对重点人群的宣传要在卫生、宣传和有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安排下开展活动。要采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如热线电话、医生咨询或通过制订乡规民约的家庭、社区教育,以及由非政府和社区组织开展心理咨询、同伴教育等进行宣传。选择性地报道这类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好典型,促进全社会,特别是社区对艾滋病预防工作的关心和参与。对妇女收教所、戒毒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的特殊人群的宣传,在依法加强思想、文化、技术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及其他宣传活动中增加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内容。
各部门要对负责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干部,特殊人群的管理人员和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热线电话、咨询机构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管理。
二、把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政策性
1995年11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订下发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提纲(试行)》介绍了艾滋病的病原、传播途径、预防手段等知识及开展宣传教育原则、内容、政策和技术等,为各地、各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导。经过一年的试行、修改后,可继续作为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参考文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宣传要点:
1.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其对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危害。报道卫生行政部门公布的数据和情况,可用国内外的具体实例教育人们,如针对目前赴泰国、马来西亚旅游、探亲和经商活动日益频繁,适当宣传东南亚地区的流行情况,以唤起人们的警觉。
2.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要科学地宣传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及主要高危行为,如共用注射器吸毒、不良性行为、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供输血液、注射、美容或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等;同时要告诉人们艾滋病不通过一般公共活动传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强调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在提法中不宜用“绝症”“超级癌症”之类词,应使用“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严重传染病”的提法。
3.防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宣传,要明确:(1)歧视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反而极易成为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因素;(2)每个人都必须懂得预防知识和措施,否则都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3)感染者是无知和疾病的受害者,与其他病人一样需要人们和社会给予人道主义的关心和帮助,即使是由于有过某种过失行为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是受害者。要适当报道关怀帮助感染者和病人的典型事例。(4)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人做起,全社会共同来防护艾滋病。
三、其他有关问题宣传原则
由于艾滋病的传播,在相当程度上涉及法律、伦理道德和个人隐私等社会问题,防治工作中正确处理治本与治标宣传的关系也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治本是结合法制和道德教育进行防病教育,治标是借鉴国外的某些成功经验,如宣传推广使用避孕套防病及吸毒者在戒毒前不共用注射器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等。因此,要实事求是地理解治本的长期性和防病的紧迫性,讲究宣传策略和方法,其宣传方式须与国情及其他相关政策协调一致。
1关于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宣传
根据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意见》中对推广使用避孕套的要求,结合防病话题告诉人们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能预防通过性途径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性病、艾滋病等。同时要让人们认识到避孕套的防病作用是建立在正确使用的基础上,理解避孕套预防艾滋病的效果并不是100%,但远比不使用避孕套要安全。由于避孕套具有避孕和防病的双重功能,因此即使已经采用了上环或结扎等避孕措施,为了防病仍需使用避孕套。
要避免将避孕套作为卖淫佐证的报道。
2.有关艾滋病疫情的报道
各地要随着疫情的发展,及时报道当地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帮助群众认识艾滋病,自觉预防艾滋病。在艾滋病疫情报道中,凡涉及感染者、病人的个人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公开泄露,电视影像的遮挡必须可靠。涉及艾滋病疫情的报道,数字要准确,发稿前应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核实。
3.关于通过不规范、不安全的供输血、注射、牙科检查治疗等侵入人体医疗操作传播艾滋病的案例以及其他有关违法案例的报道,为不影响正常的执法管理和医疗卫生工作秩序,发稿前应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及审理案件的公安、司法部门核实。
4.报道艾滋病治疗药物和防治成果时要特别慎重,必须经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核实。失实的报道,不但会误导群众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可能触犯国家有关药品法规,也有损国家形象。
相关信息:艾滋病发病原理
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是一种杀细胞性病毒,此病毒主要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内大量增殖使细胞破坏。而‘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人体中极其重要的免疫细胞,它的破坏,逐渐导致免疫功能衰竭。这样,即使一个对正常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感染,如小伤口或普通感冒,也可以致艾滋病人于死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