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技巧

时间:2019-05-15 08: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歌鉴赏——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歌鉴赏——技巧》。

第一篇: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鉴赏——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

一、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反复、对比、反问、设问、互文等。

1.比喻: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

【比喻的种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如:他(本体)动也不动,仿佛(喻词)石像(喻体)。

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如:母亲啊!你(本体)是荷叶(喻体),我(本体)是红莲(喻体)。

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如:天上张著灰色的幔(喻体)。(「灰色的幔」是喻体。本体是「黑云」,但不写出来。)【比喻的作用】用比喻描写事物,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比喻的条件】

(1)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借代

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

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多数为名词。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种类】

(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

例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体

【借代的作用】引起读者的联想,达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增强 语言的形象性,使语言简炼、富于变化和幽默感。

【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1)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2)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答题模式】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什么代什么,简练而形象地突出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使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形象。

积累:唐诗中常以“汉”代“唐”,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古诗中常用烽火、狼烟、干戈等代指战争;用鸿雁、青鸾、尺素、青鸟等代书信;用扁舟、帆、棹等代船;用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玉盘、清辉等代代月亮。

3.通感:移觉

通感是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使冷暖有重量,从而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

例如:波心荡,冷月无声。

4.拟人

拟人是指把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当作人来写,使其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拟人的作用】能够把物写得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便于与所写之物展开情感交流。

【答题模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什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事物有了人的特征(有血有肉有灵魂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夸张的种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鲜明突出地表现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引起读者的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

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例(1):力拔山兮气盖世。《垓下歌》项羽

例(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例(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李白 例(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例(5):敌人处处挨打,寸步难行。

例(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七律·长征》毛泽东 例(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对偶

使句式增强表现力,增加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7.对比: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比的作用】使所描写的事物的某种特点或作品的主题(主旨)更加突出。

【答题模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出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点,深刻地作者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感情。

8.设问:强调问题,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设问的作用】开篇设问,引人思考,带动全篇,领起下文,点明主旨;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例如:“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9.反问:加强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答题关键词:强调了„.10.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双关的作用】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双关的种类】

(1)意义双关: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例】《红楼梦》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

(2)谐音双关: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老虎拉车——谁赶(敢)?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11.互文

“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的一种修辞手法,即在连贯的语言里使本应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上下各出现一个而省去另一个。它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互文的作用】这种方法,能收到“诗句精炼,意蕴仍在”的表达效果。

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二、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和白描等方式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一)描写

诗歌中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侧面描写(衬托)

概念: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月。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反衬也叫反映,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人孤寂的心情。

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

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析】本诗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2.虚实结合 :

A、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B、概念: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

a、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b、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c、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再看看诗歌中的“实”。

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中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C、关系:“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一: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江 城 子 苏 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这首诗是诗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问:这首诗上下片各分两层,请概括各层的内容。

苏词分上下两片,各分两层。上片先写入梦前的思念,属于实写,接着写设想相逢的情景,属虚写。下片先写梦中相见的悲喜,属虚写,后写,梦醒后的感慨,属实写。这样由实而虚,由虚而实,充分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后三句从字面来看是写 亡妻;“年年断肠”,实际上是词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3.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不可截然分开。

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以动衬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例:简析下面诗歌的写作技巧。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技巧指要]

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4.点面结合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5、细节描写:使描写真实准确传神

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如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再如元稹的小诗《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诗人只是选取了白头宫女“闲坐说玄宗”的细节组成全篇。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其罪,非玄宗而谁?她们应该怨玄宗、怒玄宗、恨玄宗,然而,诗人抛开了许多激烈的事情不用,只是让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谈资 以消磨时光。如今,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甚至谈起自己的过去,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心如死水,无怨无恨。“闲坐说玄宗”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厚积薄发,蕴含了诗人多少不胜今昔之感慨!所以,沈德潜赞曰:“只说玄宗,不说玄宗长短,佳绝!”

下列小诗,都是以细节描写为中心组织全篇,显得摇曳多姿,昭畅述情,各显其妙:

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李端《听筝》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燕窝。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张祐《咏内人》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李端的《听筝》,以“时时误拂弦”的细节,传达出人物微妙的心理情态;张祐的《咏内人》,以“剔开红焰救飞蛾”的细节,表现了宫女幽居深宫的哀怨;刘禹锡的《乌衣巷》,通过“燕子”的细节,抒发了古今盛衰的感慨;陆游的两首小诗,运用细节使诗篇洋溢着生动、活泼的气息,大有奇趣;特别是张籍的《秋思》,运用细节描写,更是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秋思》表现的是行客思念故乡的常情,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眼看此诗在平庸的叙述中失掉了艺术的光辉,然而,最后结出“行人临发又开封”,使境界突现,形神逼露,骤然振起了全篇的精神。

6色彩的渲染

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的之情。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通过红日映花衬水增加了色彩的明亮度,追忆江南美景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红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

7.多角度描写:(1)多感官描写:多感官描写景物是经常用到的手法,这种手法是运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或触觉,写出所见、所闻和所感,由于感官的主体是人,因此所得出的对事情的印象也就形象逼真,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令读者全面认识事物。

(2)多观察角度描写: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 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

例1:诗的前两句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答:诗的第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从仰视的角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如眉弯月挂柳梢的景象,写出了兰溪月朗柳柔的景色;第二句也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兰溪比作镜,从俯视的角度写出了兰溪水清山美的特点。

8.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例: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商 山 早 行

温 庭 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问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脍灸人口的名句。它的语言结构有什么特点?它集中地表现了什么内容?怎样表现的?

[技巧指要] 这句诗的语言结构特点是纯用名词组合,没有(动词)形容词的修饰点缀。即所谓白描手法。

(二)抒情

抒情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一种是间接抒情。

1.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其作用是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的效果。

如: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借助景、物、事、史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即事感怀、借古讽今,它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三、文艺表现手法

1.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感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的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兰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卜算子·咏梅》)等等。

2.联想和想象

联想想象 想象犹如天马行空, 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

3.用典: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02年高考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点化前人语句,如《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为杜甫点化,在《咏怀五百字》中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②引用神话故事,如李贺的《李凭弹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还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都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③运用历史故事,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讽刺汉文帝不能真正重用贾谊,这是对汉文帝接见贾谊的反用。通过反用,实则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

4.使用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突出强调作用。

答题模式:运用叠词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枝词>其一》刘禹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抑扬关系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例: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四、结构特点

中国古典诗歌的结构形式通常是先写景叙事后议论抒情,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常用的诗歌结构模式有:

(一)层层渲染、铺垫

渲染是用各种表现手法着重描写,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深化主题,是描写技法之一。

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

江上看山

苏辙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伏笔、照应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戏剧、曲艺创作称为“抖包袱”。

伏笔,是文章峰回路转、达到情节高潮的精彩揭示。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逆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等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1)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2)照应的种类。

1)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应。

3)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三)情景分写

情与景分别写,贵在层次分明,层层递进。如杜甫的《登高》。两层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有层层递进、曲达其意之妙。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以景结情,倍觉有情。沉郁含蓄,意境淡远。例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五)以小见大

通过描写一件小事物,写出大境界,表现大主题。如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春深锁二乔”意味着“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下东吴的彻底覆灭。这两句诗以小见大,富有形象性,显示了诗人在艺术处理上的匠心。

(六)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

在文章关键处加上一两句精辟的话,点明主旨,使自己的心志或情怀都显现出来。点睛之笔用在结尾又叫卒章显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第二篇:诗歌鉴赏技巧

如何解答现代诗歌鉴赏题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是新《考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的热点考题是关于诗歌的鉴赏,而现代诗歌的鉴赏倍受人们的关注。那么,如何来解答现代诗歌的鉴赏题呢?

从高考的命题实际来看,现代诗歌的测试多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对艾青诗《我爱这土地》的赏析等。在具体的应试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一些解题技法。

一、借技巧,抓关键,透过现象看本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技巧,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从而顺利解答关于主旨一类的考题。例如:

对诗人臧克家在1932年写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任意蹂躏的命运。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D.揭示旧中国人民正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深重的苦难。

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但作者决不会是在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显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A、B两项都是错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C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懂得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它横竖不说一句话”、“它把头沉重地垂下”、“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描绘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D。

二、按需要、看搭配,注意表达合语境。

与古典诗歌一样,现代诗歌也十分讲究语言的锤炼。有一类考题是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的。做这类题,一要看词语的搭配,二要看表现方法的需要,三要看是否合乎句意,符合诗境,从而达到排误存正。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蛙不要号,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a你的眼帘,/不许清风b上你的眉。/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c松阴庇护你睡。/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比那咒骂的人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我就让你睡,我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第二节abc三处各有一个词,依次填入后,恰当的一项是()A、照 飘 树 B、弄 吹 片 C、拨 刷 伞 D、射 掠 团

细品全诗,可知:a处,主语是“阳光”,宾语是“眼帘”,“弄”字显然不当,据下文“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可知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照”和“射”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a处应选“拨”。“飘、吹、掠”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所以b处应选“刷”。c处,“团”字与“松阴”搭配不当,“树”和“片”与“撑”字搭配不当。只有“伞”字,既能与“撑”搭配,又能与“庇护”搭配。比较四个选项,答案当为C。

三、读原诗,据题干,综合思考防片面。

有些对思想内容与写作手法的理解的考题,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惑项,干扰考生。应试时,应把原诗、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才能解答。仍以闻一多先生的《也许(葬歌)》为例(原诗见上):

①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咒骂的人声”强烈的不满。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②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这样写的目的是()A.通过具体形象,象征社会的环境。B.通过具体形象,进行生动的比拟。C.通过具体形象,烘托真实的意境。D.通过具体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

第①小题考查的是对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有些考生知道闻一多是个民主主义战士,知道他的诗集《死水》内容多抨击黑暗现实,因而在做题时不加考虑地选择B项。这是不正确的。本题题干已经提示: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天折而作。即是为亡女而作,抒发的就一定是哀痛之情。所以答案应为A。

第②小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方法的理解。依据上面对诗歌的分析,B项不正确。诗中有比拟,但不是这些事物都用于比拟了,A项以偏概全,也不正确。D项“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表现主旨偏离太远。只有C项与悼念亡女紧相联系,是正确的。

四、找矛盾,扣诗题,把握意象辩真伪。

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往会采用肯定或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试时宜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的形象特点,辨出真伪来。例如(1999年高考语文第10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爱这土地》一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其中C、D两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一说“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入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的特点是“爱这土地”,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是对“我”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D项为不恰当的了。

总之,在应试中,只要我们因题制宜,灵活运用上述技法、现代诗歌的赏析题就会自如应付了。

[巩固训练]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囱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1920年1、2月问作

选自1920年2月3日《时事新报:学灯》

A.作者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心爱的人儿”,一句“啊,我年青的女郎!”喊出了蓄积已久的眷恋祖国的热烈感情。

B.这首诗,诗人把自己比作在炉中燃烧的煤,旨在比喻自己思念祖国的炽烈的感情。C.“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是指诗人长期被黑暗社会压抑,到现在(写此诗时)才获得自由。

D.全诗风格豪放、明朗,音调和谐流畅。在一系列的比喻中寄托了诗人的深情和热望,极富美感,令人感动。

2.下面对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从不青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合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1923.8.27.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3.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喝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1941年12月8日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诗人通过对“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等对象的歌唱,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使之与全诗起句的“歌唱”两相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4.对下列短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坚壁

田间 狗强盗,来,我告诉你:

你要问我么: “枪,弹药,埋在哪儿?” “枪,弹药,统统埋在我的心里!” 1943年6月作

注:“坚壁清野”是抗战时期,我军民对付日军“三光”政策的方法之一。指把粮食、枪弹等埋藏起来,不让敌人得到。

A.开头直呼“狗强盗”,三个字把“我”烈火般的愤怒和仇恨倾泄无遗。

B.“你要问我么:/枪,弹药,/埋在哪儿”这个设问表示“我”已把敌人看透了,突出了“我”的自信,敌人的气急败坏。

C.“来,我告诉你”几句,是“我”面对敌人搜查时的嘲弄斥责之词,也是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

D.全诗采用虚拟手法塑造了“我”的形象,而对敌人却有意冷落,不费笔墨,表现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蔑视和仇恨。

5.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诗人借新月之船,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6.阅读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乡愁》一诗,完成后面赏析题(1)一(2)。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甲/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乙/我在这头,她在那头。

(1)诗中甲、乙两处是诗句的位置,下面选填甲、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B.甲、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乙、乡愁是一条浅浅的海峡 C.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乙、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D.甲、乡愁是一条漫长的小路 乙、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2)下面对《乡愁》一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祖国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殷切的期望。

B.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祖国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深切愿望。

C.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故乡的爱熔铸在对母亲、妻子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深切愿望。

D、作品以时间为序,以感情为线索,把对母亲、妻子的爱熔铸在对故乡的爱中,表达了作者渴求回到祖国怀抱的殷切期望。

[附:参考答案〕

1、C(诗人以煤的形成历史作比,主要隐喻自己长久积蓄心中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2.B(“直接点明”之说有误,作者在此并未明白说出,而是设置了悬念。)3.A(主要是“叙事诗”一说有误,应为“抒情诗”)

4.1)(未句分析有误。一是这里的敌人指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国民党反动派;二是作者这样剪裁的目的,主要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天地,强化诗作的表现力。)5.C(正面的角度应指嗅觉和触觉,无有视觉。)

6、(1)B(甲处应填“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这是因为诗人成人后在大陆娶了新娘,是船票情系夫妻二人,而不是一条小路。乙处应填“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而不应填“深深的”。因为“浅浅”比“深深”一句更具感情色彩。那么浅浅的一湾海峡竟分裂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共同的爱。)(2)A(“小”爱应熔铸在“大”爱之中,且“故乡”一词内涵太窄)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五大热点解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学科的人文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重,与此相关,高考试题的文学色彩进一步加浓,现代文阅读中呈现出散文一枝独秀的局面,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提出“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共三项九条具体的测试要求。但纵观近年高考试题,散文阅读命题的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下结合本册选修课文略作说明。

热点一: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散文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或情景?

散文是以写情为指归的,但情感总是附着在某个客观对象上,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散文的作者像画家和摄影师那样,具有捕捉鲜明形象的能力。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例如张承志的《汉家寨》,一开始“走近汉家寨”,见到的是“铁色戈壁”“红石焦土”,听到的是“单调的马蹄声”,这些,就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广袤苍凉的画面。“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寥寥几句,就勾勒出了汉家寨荒凉、寂寞、古意横生的环境特点,从这荒凉的景中,我们

能体会到作者抒写的寂寥的情。

高考命题,注重对形象画面或情景描写的考查,例如2007年安徽卷阅读许俊文的《乡村的风》,第14题就从形象角度设题:文中画线句子所说的“诗意”是通过哪几幅画面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我们能感受到有这样几幅鲜明的图画:“风拂炊烟图”、“风吹莲荡图”、“风摇树木图”。

热点二:含不尽之意现于言外──散文的形象中包含着怎样的寓意或情感?

抒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但是散文的抒情比起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来,情意更浓郁。无论是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还是议论散文,都是作者饱蘸着淋漓酣畅的情感写出来的。林语堂的《动人的北平》着力表现北平的“动人”。北平的性格是古老而宽容的,她既具有都市的繁华喧嚣,也有着乡村的寂静与疏朗;既活动着圣贤、画师、哲学家,也容纳着和尚、舞女、电影迷。

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对情感或是主旨的考查,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必考点。例如2007辽宁卷阅读臧克家的《炉火》,第21题是这样设计的,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文章有怀旧情绪,但并非全文主旨。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炉火”带给入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明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热点三: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散文有怎样的行文思路或是结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散文的作者有时连贯式地组织材料,比如汪曾祺的《葡萄月令》,将葡萄这颗小小生命一月一月写来,看似一本豆腐账.其实是裁剪得极有章法,将葡萄

写成了一个生命的宁馨儿!

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晾络。高考试题常常把考点设置在作品的思路上,例如2007年四川试卷阅读赵丽宏的《焰火的变奏》,第16题“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通读全文我们就可以知道布局谋篇的特点: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从时间上,现

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

热点四: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关键词句在散文中有何作用?

阅读优美的散文,常会感到如饮陈酿,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产生这种美感的原因,一是思想情趣的美,二是语言文字的美。散文篇幅短小,语言美表现在:精炼与传神,具有造型美;自然与深沉,具有含蓄美;畅达与和谐,具有节奏美„„

这些关键词句,能开拓意旨,成为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因此,自然就成为散文阅读中命题的热点。例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阅读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5题要求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结合全文,这两句话的含义分别是:(1)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2)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粗犷坚韧。

热点五:情欲信而辞欲巧──散文中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情”指散文的内容,“辞”指散文的形式:“信”是情真意诚,“巧”是通畅美巧。散文的内容应该充实雅正,形式应该华美巧丽。散文的手法不拘一格,不循一路。它可以融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于一炉;可以通过回忆、对比,将穿插、倒叙、勾连、呼应等结构手段交互使用,造成文章波澜层递的气势;还可以大量使用象征、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组成情深意挚色彩纷呈的艺术画面。例如张抗抗的《埃菲尔铁塔沉思》,为了突出铁塔之高,作者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在印象的底版中,它只是比一座电视塔略高些的大铁架”,而来到眼前,“竟会如此之高”,登塔俯视,“小轿车变成了玩具,房屋变成了模型”。为了突出铁塔的伟大与神奇,作者采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描写了登塔过程中的幻觉,“我忽然发现了自己在上升,那钢缆挣断了,那黑手垂落了,那云朵变得浓亮了„„我以为自己像火箭一样被发射出去了呢„„”为了表现铁塔的精神气质,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这在工业革命的辉煌中屹立的巨人,似乎雄心勃勃要同那天边席卷而来的新浪潮作一番耐力的较量”,它曾是一个标新立异的怪物,也正是巴黎精神永恒的象征。

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等。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的阅读品位。例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杨闻宇的《日月行色》,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本文在构思上具有先抑后扬的特点,请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作用。参考答案为:(1)女主人公的两次回答最能体现先抑后扬的特点,前面“你是个鳖熊”,激起“我”的“无名火”;结尾“灵性人是鳖熊的奴”表明真心,让“我”突生喜悦之情。(2)①突出了人物的可爱性格(灵性),加强了女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效果;②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第三篇:诗歌鉴赏技巧

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XX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XX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回答诗歌鉴赏题要特别注意答题策略,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对“综述题”一般采用“总——分——总”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同时,考生应关注所答题目所含的分值,因为高考评分时一般有明确的采分点,如所给题目为4分,答案一般从两个方面作答,如是3分,答案可能是用三句话,从三个角度解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代诗歌的鉴赏虽然是难点,但只要树立信心,掌握技巧,再加上训练和积累,就一定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四篇:诗歌鉴赏技巧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题

审题策略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满 江 红①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问题答案示例:

上片通过暮雨、征帆、岛屿、苇风、短艇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寂寞凄凉的晚景图,营造了凄清的氛围,抒发了作者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参考示例: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静景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等等;(1分)动景是江上渔船飞、灯火闪烁等等,(1分)这些动景更加衬托环境的静寂。(1分)

如何理解文中的“飞”?

表现出鱼人们的喜悦心情,更加反衬出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学习目标

掌握古诗词鉴赏表达 技巧题审题策略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 景物描写的技巧与角度

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声光色态、粗笔勾勒、工笔细描; 比喻、比拟、夸张、通感,对比、衬托、烘托、渲染,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第二联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景的。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字。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09安徽】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手法:对比。

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答“反衬”,且简析合理也可)

【解析】本题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对比或衬托应该说是准确的,但题目说的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法”,那么。“用典”算不算呢? 本人认为应该可以。

【示例】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2010年高考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 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凤凰的悲剧命运,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感。

“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句中“泄露”二字将梅花拟人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梅花南枝早绽、隐秘报春的势态。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运用对偶,对仗工整(使用叠字,从侧面以景衬梅),写出了梅的神秘朦胧之美和晶莹玉洁之秀。.其二:芳心对人妖欲说,不忍轻轻折。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包藏几多春意也。

从“南枝夜来先破蕊,泄露春消息”和“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这两句中任选一句,就手法和效果做一简明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州。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州。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思念家乡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诗词鉴赏表达技巧 审题策略:

审题目类型:明、暗

审答题步骤:简单、完整

审题干要求:显、隐 审设问区间:整体、局部

审答案数量:

一、多、主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预报

[金]王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答案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

【答案】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配练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拟人(1分)。将垂杨和春人格化,(1分)表现了垂柳对春的依恋不舍。(1分)

第五篇: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一)一、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能力层级是E。

二、考查方式

诗歌鉴赏采用主观题的方式,选择古代诗歌作为考查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

由此可知,诗歌鉴赏的命题应该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

诗歌题目的设置,一般会涉及以下方面:

①在重点字词上设置考点,要求能够读懂关键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精妙。

②在理解形象(意象)上设置考点,要求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③在理解意境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④在体会风格上设置考点,要求把握诗人的创作风格。

⑤在表达技巧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表达技巧的作用,了解典故的含义。

⑥在内容上设置考点,要求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应考方略

解答诗歌试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鉴赏古诗大致要经过的阶段: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

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

“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想像)--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理解诗情--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目中的新的形象,才是鉴赏诗歌的正确步骤。

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了什么,再弄清怎样写法,最后读懂为何而写。通过诵读(默读),深入体察作品,鉴赏古诗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反之,就可能步入误区。

2.鉴赏古诗应具备的条件

为了读懂古诗,我们还要“知人论诗”,应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了解掌握诗人的经历和风格;要充分利用联想、想像,还原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把握诗的主要特色,以便抓住诗的主旨;推敲诗歌题目,以便明白诗的意旨;利用古诗的体裁,求得鉴赏的中肯;对古典诗歌的寄托(托物寓意、托物言志、言在此而意在彼)手法和细密的结构模式(起承转合)也要特别关注,等等。

回答诗歌鉴赏试题要特别重视答题策略。主要包括:

(1)知人论世,评出特点。

(2)依据题目,突出文体特点。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答题时一定要根据要求,抓住诗歌本身特点,把握其艺术技巧。

(3)分点答题,点后例证。

(4)就诗论诗,不枝不蔓。高考诗歌鉴赏,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或引用其他作品比较。

(5)适当运用文学评论语言。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等常见的文学评论语言,运用恰当,可以使答案显得技高一筹。

(6)回答古诗鉴赏试题,应该“因题而异”。

对“问答型”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

对“综述型”试题,一般可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来回答问题。具体说来,就是:①概括诗歌特色(用一个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审美观点)。②依据试题要求,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审美特点。③揭示诗作这样写的好处。

对“对比型”的试题,应该这么做:①通过研读两首诗,比照之间的异同点。②根据题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

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常常可用到这样的表述程式:这首诗采用了(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或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回答“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试题,离不开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

回答“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题,要马上联想到以下内容:比兴、象征、衬托、渲染、对照、联想、想像、照应、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3.各类试题答题要领

第一、形象类

(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意;(3)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第二、意境类

(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可用两个双音节的词,如雄壮开阔、高阔深远,情韵浓郁、生机勃勃、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等;(4)分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第三、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类

(1)先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2)抒发了什么感情,暗寓了什么。

第四、语言炼字类

(1)首先表明自己的看法;(2)用一二句话准确表明该字在诗句中的准确含义;(3)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4)适当展开联想、想像,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等。

第五、“诗眼”类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3)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诗句中描摹景象;(4)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第六、句意类

(1)阐明诗句的语表义,有时还要发掘它的深层(语里)义;(2)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第七、表达技巧类

(1)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怎样的旨趣。

第八、关键词类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第1课时

一、高考原题详析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全国卷Ⅱ)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网”字进行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

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1)题侧重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2)题重点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

李弥逊的这首《春日即事》是因反对和议,触怒秦桧,被贬斥回家后所写。通篇写景叙事,抑郁不平之情蕴藉其中。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自己的处境。淅淅沥沥的小雨好像细丝一样,想要将春网住,无奈落花满地,又是在这黄昏时节,令人好不伤悲。哎,车马的踪迹再也不会延伸到这穷乡僻壤之地,门前冷落可以捕鸟了。鸟儿已经快睡了,他们的声音也渐渐地稀疏起来了,自己还是掩好了门,回家吧。前两句写景,抒发了作者惜春与伤春之感。后两句写作者的处境,点出了作者冷落之境,而“自掩门”写出了作者坦然傲岸的胸怀。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2007年山东卷)

出关①

徐兰

任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中精妙诗句的运用之涒,第一个问题涉及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形象的塑造,第二个问题涉及表达技巧的运用。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辽宁卷)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貌。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答:

答案:(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言之成理即可)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鉴赏时应注意诗下注释的文字中透出的信息。第一句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成为诗人情感抒发的诱因。景物描写的作用常常为:描绘图景、渲染气氛、烘托心理、奠定基调、交代天气和季节。结合诗意,摄取有关信息,整合便可得到答案。

(2)“铿然”是象声词,摹拟手杖和石头相撞后所发出的声音,与诗人居所的夜静形成反差,以声衬静。根据注释部分透出来的信息和诗的最后两句,可联想到诗人身处逆境和在宁静的环境中的精神状态。

二、高考热点体验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2006年山东卷)

晓上空泠峡①

王闿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闿运(1832-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挫折,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答:

(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全国卷Ⅰ)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06天津)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娟,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7全国Ⅱ)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

答: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篱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注:①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苏卷)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答: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7广东)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答: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9.阅读下面的宋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07湖南)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仕宗嘉祐五年(1060年)出使辽国前所作。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

诗中表现了“怆情”之感,请就中间两联逐联赏析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感。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08江西)

初入淮河四绝句

(三)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诗歌鉴赏答案

第一课时

1.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1)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

(2)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表面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流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在意”之意,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解析:第(1)问侧重怎样的情景,实质上是让考生说一说写了什么景物,翻译出诗句即可。

第(2)句则是要求具体表现的“傲岸”在何处。答案要表达完整:①情感的环境:溯流而上,五更即行,顶风逆上。②分析第三句“惯于奔波,不愁风水,傲视溯流风雨”。③“卧听滩雷”,视险境无畏惧;视平常,从容自信。

3.答案:(1)第三联“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这两句中的“拳”和“退”两字用得极妙。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4.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解析:(1)对画面内容作想象、解说即可。

(2)要分析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两种艺术手法,同时要结合诗句作分析。

5.答案:(1)分别是“明”和出。

诗人在这里用了“明”和“出”,充分显现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

解析:最精炼传神的字往往是体现所写事物特征的。看准题中要求,找出三联上下句的“明”和“出”较为容易,注意简析的时候要围绕所写事物,“明”是“明亮夺目”突出雨后田外白水的特征,“出”字更富神韵,碧峰经雨水冲洗,更易显见。雨晴之后阳光明媚,碧峰突现,给人以动态美,富有层次感。

(2)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解析:尾联两句叙事:农忙时节,全家人到田里忙于耕作,照应前面“新晴”句,正是刚刚放晴农人便去田里干活,这样前面写景,后面交代农人忙于在田里耕作两相结合,相得益彰,增添画面的情趣。

6.答案:(1)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解析:杨万里是南宋著名诗人,结合诗人的写作风格能更方便地理解诗歌主旨。杨万里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细腻地描写出来,并善于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领悟与体验,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7.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解答这类题,要仔细品味诗歌的意境,联系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体会其思想内容,然后借鉴其写作技巧。本诗为天宝年间,李白被排挤出长安,南游金陵(今南京市)时所作。首联写象征王朝兴盛的金陵凤凰台,如今已凤去台空,繁华不再,只有滔滔长江枉自奔流,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颔、颈两联写建都于金陵的东吴与东晋,宫廷荒芜,风流人物埋入坟墓,唯有山川依旧,景色照样宜人,告诉我们世事沧桑,人生短暂,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尾联一转对历史的凭吊,回到现实。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比喻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作品音节流转明快,语言流畅自然,运用比喻、象征手法,把历史典故、眼前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历史的感慨和忧国伤时的怀抱,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8.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是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9.答案: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解析:文体是小说,阅读时应把握住小说的三要素。本文尤其要注意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就一般而言,环境的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景,渲染一种氛围,烘托人物心情。考生围绕这三个方面作答就可以了。至于环境描写的特点,从时间、地点、所写景物的特征概括也可得出。如“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突出宁静柔合的美。

10.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裂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渴望。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实”就是诗中实际写到的内容,“虚”就是这些内容所暗含的寓意或象征意义。解答此题应该首先仔细阅读诗作,看看它实写了哪些内容,然后仔细阅读试题的“注”,了解此诗的写作背景,再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认识诗句的寓意即可。

考语文专题复习学案:古代诗歌鉴赏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这是诗词考核鉴赏的重点,再次强调答题要领:内容(写什么)、方法(怎么写,也就是表达技巧)、效果(怎么样)。(注意:这三者的顺序可以按需要倒换,但答题时不可缺漏。)

诗歌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集要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如:“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具体的抒情手法有:

①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②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比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比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另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以上两种抒情方式均属间接抒情。

③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贫寒的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④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比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四句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四句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何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

⑤托物寓理。一般是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用典抒情达意。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谦颇。这些典故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⑦叙事抒情。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琵琶行》等。

⑧借古讽今。如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唐代自安史乱后,朝政混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倍受祸害。因此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以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1.用典:(1)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例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例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3.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例如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像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4.衬托或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例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例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象征: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例如李德裕《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抒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7.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例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8.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之分。例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地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9.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例如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10.动静: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例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11.正侧: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例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写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写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2.直抒胸臆:即景抒情,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13.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江水犹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14.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例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出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三)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虚实结合

第3课时

一、高考原题详析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6年高考福建卷)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或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古人重“炼”字。“僧敲月下门”的“敲”,以动衬静,更加表现了山的幽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顿时让满园充满了生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表现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同样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的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仔细品味,方觉韵味无穷。

(2)艺术手法即诗歌的表现技巧,可以从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从修辞运用方面,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互文手法。

三、四句中的“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自不妨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景象。这样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虚景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的通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广东卷)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案:(1)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的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本题第一个问题是对诗歌意象的考查,属于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考查,第二个问题是对诗歌精妙词语的考查。

解析:做这类试题,要关注古典诗歌“意象”与作者情感存在着的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宫殿楼台、鹧鸪、烟柳雾堤

历史变迁,今昔盛衰、物是人非

折柳、柳絮

送别、愁绪、飘零

明月、春光、梅花落、大雁、归帆

对月怀远、思家怀亲、羁旅愁思

菊花、梅花、荷花

高洁、傲视、洁身自好

暮春、流水

年华易逝、美人迟暮、报国无门

落叶、落花

伤春、悲秋

捣衣、玉关

思念征夫

香草、美人

忠臣贤相、治平盛世

梧桐、细雨、寒蝉

凄楚、悲凉

青鸟、鸿雁、驿路

信使、音信

因此,对此类问题的解答,从意象与感情的对应关系入手是捷径。

下载诗歌鉴赏——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歌鉴赏——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一、下面是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读后回答问题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1、1、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

    语文诗歌鉴赏技巧

    古诗看到题之后一定先分类,分成唐诗﹑宋诗﹑豪放词﹑婉约词。不同的类型回答时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唐诗是以情入诗,宋诗是以理入诗。 比方我们正常生活中表达思乡,成天把思乡挂在嘴......

    初中生诗歌鉴赏技巧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们辈出,在上一阶段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大量古诗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诗经的现实,楚辞的浪漫,乐府的叙事,汉魏的风骨,并初步领略了唐诗、宋词的高远和深邃......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教案 【教材分析】《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训练

    高考语文专项训练 1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训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楚相......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015、12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熟练掌握常见的表达技巧术语; 2、能够准确识别诗歌运用的表达技巧,并能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