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备课

时间:2019-05-15 08:3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踏雪寻梅备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踏雪寻梅备课》。

第一篇:踏雪寻梅备课

《踏雪寻梅》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能准确而生动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②能用适当的人声、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这首歌曲表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少年学生在雪霁梅开的时候,骑驴踏雪寻梅的特有情趣。歌曲轻快活跃,学生喜欢。曲调中有两处弱起节奏,是唱歌的难点之一。歌曲内容距现在学生生活较远,但喜爱雪、梅的兴致是相通的。这首歌曲要表现出那种骑驴赏梅的特有意境,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美,那么,在歌曲的艺术处理上就要下功夫。

教学重点:准确而生动地演唱 教学难点:用适当的声音伴奏 达标方式:讲授 聆听 提问 实演 教 具:钢琴 课件 三角铁 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小学时我们学过一首王安石的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雪、梅,都是冬的骄子。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踏雪寻梅,感受冬之韵。听这首歌曲,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呢?

二、新歌教学

1、播放歌曲《踏雪寻梅》,学生回答。

①能准确而生动地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②能用适当的人声、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歌曲即兴伴奏

3、课件出示黄自生平及作品。(板书黄自 刘雪庵)

这首歌曲创作于上个世纪20年代。表达了当时的青少年学生在雪后初晴时,骑驴踏雪寻梅的别样情趣。

3、学唱歌曲。

师弹琴,带学生练声。

想着自己头上顶着一盏很漂亮的灯,照得我们心明眼亮。小三角符号:(板书:顿音记号)短促而轻巧。

(板书:2/4拍、E大调)跟琴唱词一遍。第二遍重点唱:“骑驴”和“好花”乐谱,先唱“空”,再把“空”换成吸气;四个“响叮当”唱唱乐谱再带词。第三遍完整唱。

谁还有哪儿不会唱?举手。男生唱一遍,女生唱一遍。

6、歌曲的演唱处理: 千方百计,唱美歌曲。

导入语:同学们煮熟一道菜并不难,关键是怎样煮才能更好吃,秘密就在调料中,而要唱会一首歌也不难,关键是如何唱得更好听,奥妙呀就在音乐要素的变化中。看,老师在歌曲中加入的第一种音乐“调料”——速度。

听老师的两种演唱方法?哪种好?为什么?

第一种调料:稍快速度(慢悠悠的---稍快)

学生回答,学生评价。

师:能唱出骑驴踏雪寻梅赏梅的兴奋心情。

第二种调料:咬字吐字短促有弹性:

师:请大家对比老师两种范唱,哪一种好?为什么?(学生回答,学生评价)。歌词咬字吐字短促有弹性,更能唱出那种轻巧活泼。注意“骑驴”“好花”处要唱得连贯圆滑。

第三种调料:力度变化

师: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演唱?从头到尾都弱?都强?---试一下都不好,而是要富有力度变化地来歌唱!看书上的力度记号:mf mp p(板书)师:1)骑驴(勒缰绳的手势)“骑驴灞桥过”的“骑”,前面的休止像勒住缰绳骑驴上桥,然后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要落在“驴”上仿佛很轻巧很兴奋地骑到了驴身上;试唱第一乐段。

2)“响叮当„..”生动地表现出了驴脖子上清脆活泼的铃铛声,短促跳跃。前面几句要弱一点,最后一句大跳处力度加强,唱出那种兴奋的心情。(学生试唱四个“响叮当”,和指挥配合。)

第十三小节第一拍上的半拍休止形成的弱起 0 1 3 5 | 好(闻花的姿态)师:“好花„..”连贯,弱起节奏,注意这里的呼吸,仿佛突然闻到花香一样。中音1---高音1的大跳,好像一个大山坡,我们大胆得跨过去,经过努力来到了山顶,享受收获的喜悦:啊!这么多美丽的“腊梅花”啊。

师:“共度好时光”抒发了赏梅后的喜悦和满足心情。(学生试唱后两乐句)

完整演唱单旋律,用轻巧短促有弹性的声音稍快的速度,富有力度变化地唱出踏雪寻梅的欢快心情,注意弱起节奏处的唤气,像突然闻到花香一样的感觉„(学生完整唱)

第四种调料:歌曲演唱形式元素

1)、情景创设:踏雪寻梅的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热闹,这时独唱好还是合唱好?欣赏童声合唱《踏雪寻梅》一小段。看书中二声部“叮当叮当”简化成“1315”(学生试唱二声部四小节)引入三角铁

2)、天渐渐暗了,踏雪寻梅的人渐渐远去了,结束句可加入(渐弱的铃铛的)声音进行情景模拟。(学生试唱,随老师指挥手势渐弱)3)、踏雪寻梅,除了人歌声和铃铛声之外,还可能有什么声音呢?(学生想怎么模拟)。

另外,贯穿演唱始终的是饱含感情,把骑驴去赏梅的兴奋心情以及赏梅后得到满足的喜悦之情有感情、有表情地表现出来。

7、完整呈现演唱效果:

导入语:我们在歌曲中加入了许多的音乐调料,那么韵味怎样呢?让我们来唱一唱„„分组合唱《踏雪寻梅》男生两组女生两组共四组声音。

另外,同学们可以用玻璃杯或啤酒瓶,瓷碗,盛高低不同的水,用小铁棍敲击,就可以敲出非常悦耳的高低不同的音,为歌曲伴奏。回家试试看?把这首《踏雪寻梅》唱给家人和朋友们听。

三、教学拓展:

同学们,其实赞美雪,梅的歌曲还有很多,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欣赏。另外,还有《我爱你塞北的雪》等歌曲。人们也常用梅花比喻英雄的气概。比如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另外,还有《梅花引》等歌曲。

四、小结:

我们说“雪映梅花是天景,踏雪寻梅是人趣”,自古以来,人们不畏高山险阻,去追寻踏访,为的就是寻找一种生活的情趣、生活的美,这节课你们用美妙的歌声表达了对美的追寻,相信你们都是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人,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找更多的美!

第二篇:《踏雪寻梅》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中心小学 周欣华

一、课题:《踏雪寻梅》

选自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

二、教材简介:

《踏雪寻梅》是一首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其中B段的第二乐句是A段第二乐句的变化再现,B段的动机也采用A段第一乐句的开头。因此,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也恰到好处,唱来十分流畅、亲切。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歌曲曲风轻快、活泼,既表现出人们踏雪赏梅的兴致,也赞美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的精神。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歌曲《踏雪寻梅》,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意境。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力度与速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演唱实践中加深体会。了解音乐家黄自、刘雪庵生平,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在多种音乐活动中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美。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对待自然、对待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有感情演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风格韵味。难点:运用力度、唱法的对比手法表现歌曲。

五、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若干打击乐器。

六、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体验与表现音乐为主线,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积极参与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通过寻梅、赏梅、品梅、唱梅、踏梅五个环节层层递进,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交流,多角度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以期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同时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态生成的新信息,灵活应对,及时修正预设方案,保证教学的流畅性,从而使音乐课堂更具真实性、生动性和创造性。

八、教学过程:

(一)寻梅。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老师带领学生随着音乐唱一唱、拍一拍、动一动。

导语:坐着雪橇滑雪快乐吗?(快乐!)堆雪人、打雪仗同学们喜欢吗?(喜欢)你看,现在有一位少年,穿着长衫,骑着毛驴,他又在做什么呢?

2.播放《踏雪寻梅》歌曲动画视频,学生欣赏。①说说歌曲描绘的情景和表达的情绪。

描绘了骑着毛驴,踏雪赏梅、采梅的生动情景。表达了愉快、兴奋,怡然自得的心情。

②说说“腊梅”。

纯洁、美丽、清香,傲立雪中,坚强品质。

【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营造课堂愉快学习气氛。以“寻梅”为主题,在活动中初步体验和感受音乐,了解梅花特点,顺势引入歌曲《踏雪寻梅》。】

导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对梅花的赞美声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歌曲《踏雪寻梅》,在歌声中来感受一下吧。

(二)赏梅。1.出示歌片,播放歌曲《踏雪寻梅》,学生听一听、动一动。老师引导学生用击拍、身势、表情等来表现,体会歌曲的节拍节奏感和情绪。

2.简介歌曲作者,了解歌曲创作年代和背景。

黄自(1904~1938)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教导培养出众多的中国杰出音乐人才,被誉为“中国近代作曲界第一位导师”。他的作品《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还有《花非花》、《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刘雪庵(1905~1985)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30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他的作品有《长城谣》、《枫桥夜泊》、《红豆词》等,作品典雅高洁,温柔敦厚,艺术韵味浓郁。

导语:两位音乐家创作的这首歌曲深深吸引了老师,老师也想用歌声和同学们一起再来体验一下“踏雪寻梅”。

3.教师范唱歌曲,并引导学生合作。

老师范唱,同学们协作表演,在歌曲四分休止符处及“响丁当”八分休止符处伴唱“海”。(教师可用手势提示)4.再听歌曲,模拟伴奏。

①在歌曲描绘的画面中,你能听到什么声音?(驴脖子上铃铛的声音;驴蹄声)

②运用碰铃、双响筒、木鱼、三角铁等打击乐器,创造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部分学生打击乐器,部分学生拍手、捻指等形式伴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赏梅”为主题,认识两位音乐家,了解歌曲创作时代与背景。在律动、师生合作、伴奏活动中,让学生对歌曲的节拍、节奏及情绪有一个真切地体验与感受,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强烈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和良好的合作能力。] 导语: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来细细地品味。

(三)品梅。1.简析歌曲。

师生交流分析:歌曲有A、B两个乐段构成。A乐段:1~8小节,两个乐句。B乐段:9~19小节,两个乐句。

2.词谱结合,唱读品味。

①学生自读歌词,提出疑问,教师帮助理解。“霁”:雪后放晴。“坝桥”:有扶手的石板桥。②有感情吟诵歌词。③跟琴唱谱,按节奏读歌词。

教师示范引领,视唱、听唱、模仿、手势指挥法结合运用,解决弱起、休止和附点节奏难点。

分组合作:一组学生唱谱,一组学生读词。3.再听歌曲,加深对歌曲表现意境的体会。

展现出“梅花傲雪绽放,主人公骑驴寻梅采梅”的画面。体会寻梅人的高雅情趣和怡然自得的心情,感悟梅花的坚强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品梅”为主题,从旋律、歌词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品,加深对歌曲表现意境的体会。唱谱、读词的实践活动也为歌曲的演唱打下扎实的基础。] 导语:让我们用歌声把这动人的情景表现出来吧。(四)唱梅。

1.跟随教师琴声,用“la”哼唱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旋律。2.跟随教师琴声,填词演唱。

针对出现的问题,运用示范、对比辨析、模仿、击拍、手势指挥等方法予以解决。

3.交流分析,演唱处理。

①第一乐段:描绘了怎样的情景(“骑驴赏梅”);抒发了怎样的心情(兴奋)。

指导与练习:“骑”字轻巧地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字上。②第二乐段:描绘了怎样的情景(“驴脖铃儿响丁当”);抒发了怎样的心情(喜悦、满足)。指导与练习:前句四个“响丁当”上方加了断音记号,演唱应短促跳,有弹性,把驴儿清脆活泼的铃声表现出来。后句强拍休止处,仿佛是在赞叹之前感受梅花香气的一个瞬间,然后感叹地唱出“好”字,用连贯舒展的声音,把赏梅后满足喜悦之情表达出来。

③力度处理。

认识、了解歌曲中出现的力度记号:中弱(mp)、渐强(<)、渐弱(>)、强(f),运用打击乐器敲击来加深感受。

根据歌曲标记的力度,作演唱的变化处理。歌曲第三乐句(四个响丁当处),作渐强处理,把驴儿由远到近的清脆铃声表现出来。

④合作演绎。

以“丁丁 当”为基本节奏型,用数板形式为歌曲伴唱,能根据歌曲演唱力度要求作相应的强弱变化。

学生分成演唱组和伴唱组演绎歌曲。(可作交换)⑤完整演唱。

第一遍:跟琴演唱。第二遍:跟伴奏带演唱。

用中速和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意境。表达出雪中赏梅采梅时兴奋、赞叹、享受、满足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唱梅”为主题,通过歌曲学唱、歌曲处理、歌曲演绎等活动,准确地表现歌曲的意境和情绪。同时,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旨在提高学生完整表现歌曲的能力。] 导语: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踏雪寻梅》,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五)踏梅。

1.播放与所学歌曲不同版本的《踏雪寻梅》,学生欣赏,谈感受。这首《踏雪寻梅》与刚才我们学唱的在演唱速度上不同。学唱版本:中速稍慢。听赏版本:速度较快。速度不同,塑造的音乐形象和表达的情绪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2.用较快的速度唱一唱,在对比中加深体会。

中速稍慢:平静、悠闲,喜悦兴奋之情较内敛,注重内心的感觉。速度较快:活泼、张扬,喜悦兴奋之情较奔放,有尽情抒发之感。3.小结。

《踏雪寻梅》这首歌曲表现出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表达出了歌曲主人公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无比热爱。生活中不乏美景,让我们用一颗纯真的心,去发现自然之美,去感受音乐之美吧。

4.在《踏雪寻梅》歌声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踏梅”为主题,通过拓展延伸,感受音乐要素在歌曲表现中的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踏着坚定的步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乐趣,感悟音乐的美妙。]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教学氛围,教学各个环节前后联系,层层递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注重音乐学科特点,运用多样灵活的教法和学法展开教学,能充分关注学生,使学生主动并快乐地学习。从本课教学反馈来看,学生体验、感悟、创造、表现音乐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本课教学中,也有一些需要思考、改进之处。如:打击乐伴奏活动的控制。乐器角色的分配,学生的选择和教师的指定要有机结合,努力做到合理、合情、有序。伴奏的要求应明确到位,强调相互的合作意识,提高成功率。细节要重视,课前的准备还需更加细致。又如:歌曲力度的处理。要理解力度的强弱是相对的,在一首歌中有一定的自然对比效果就行了,不能强调力度的绝对性,易造成表现的生硬、让听者感到突然,破坏了声音的美感。所以教学中要注意灵活性。

课要多磨,细磨出好课,让每一节课都精彩。

第三篇:《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欣赏冬天自然美景的歌曲。意境高雅,表达了梅花不畏冬雪,傲然绽放,千百年来人们赞美这样的雪梅精神。这首歌曲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教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歌曲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曲里的力度变化准确演唱出歌曲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歌曲意境,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歌曲里的力度变化准确演唱出歌曲的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二声部演唱。【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聆听法、提问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歌曲 1.组织教学,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老师今天带来了几种花,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什么。(多媒体放映)

师:大家猜猜老师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2.简单介绍词曲作者——刘雪庵、黄自

刘雪庵:原名廷玳,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学生时期写有歌曲《飘零的雪花》、《采莲谣》等。30年代创作了钢琴曲《中国组曲》和抗日歌曲《出发》、《前进曲》、《前线去》、《长城谣》、《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民族至上》等,并创作了《中华儿女》、《保家乡》等电影歌曲。流传久远。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4.聆听歌曲,思考: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 师:同学们,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你们喜欢这首小诗吗?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我们来欣赏一下。

二、感知旋律,新课教学 1.复听歌曲:

问题:深刻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模仿歌曲的节奏型,并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师:还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曲,比如彭丽媛、范晓萱、陈慧琳等等,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情绪情感来表达出对歌曲的喜爱。下面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2.跟琴学唱歌谱,用“lu”哼唱(引导学生用集中、圆润的声音哼唱歌谱,让声音美起来)

3.跟琴学唱歌词,引导学生感受和学习力度记号和顿音记号。

三、攻克难点,完善作品

1.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2.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

3.顿音记号: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4.二声部学唱,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两个声部合唱。5.情感表达

①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②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

四、展现自我,开拓视野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小组进行表演唱。2.欣赏不同版本的《踏雪寻梅》 【课后小记】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快乐。

第四篇:《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

篇一: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篇二:踏雪寻梅公开课教案

踏雪寻梅

教材分析:《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整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的描绘了驴儿脖颈上的铃铛声。歌曲简小精炼,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加入了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使学生在梅的熏陶感染中深刻的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明快的声音学会演唱《踏雪寻梅》。教学难点:

1、跳音记号的使用

2.休止符的使用 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两只老虎》

三.导入

师: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老师最喜欢冬天,因为寒冷的冬天有一种花不惧风雪、坚贞不屈、傲立雪中,你们知道是什么花吗?梅花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下雪的冬天是美丽的,我们看画中这一束束梅花,傲立雪中,幽香阵阵,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往今来很多的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画笔描绘冬天,踏雪寻梅,这一幅图告诉我们古人也非常喜爱冬天,更喜爱梅花,我们快看这位老者仿佛在叫我们陪他一起踏雪寻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一起来听一听踏雪寻梅这首歌吧!

四.新授

1.初听歌曲,听完你什么感受?(轻快。活泼)

2.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

3.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4.再听歌曲

提问:歌曲中哪一句表现了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四个“响叮当”)5.讲解四个“响叮当”,并用步伐展示跳音记号,请学生回答为什么要加跳音记号,出示答案,最后请学生示范

6.教唱歌曲

a老师范唱

b跟着电子琴学唱(老师逐句教唱)

c两句连在一起教唱(讲解休止符,休止符的地方说:停或拍桌子)

d跟着范唱小声唱(注意:停的地方说停或拍桌子)e大声跟着范唱演唱

f停的地方使用串铃演唱(清唱)

G最后学生起立,带着骑驴赏花的高兴心情再完整地演唱一遍

五.拓展

欣赏合唱曲《踏雪寻梅》 六小结

篇三: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设计者:阿城第三中学 张庆翔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2)

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3)

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

难点: 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二声部演唱为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导入新课《踏雪寻梅》(赏梅)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师:(看完短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

三 新课教学(听梅)

1.初听:

(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

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

2.复听歌曲:

问题:深刻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有利于歌曲的演唱。

3.又听歌曲:

问题:歌曲的伴奏模仿了什么样的节奏? 师:还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曲,比如彭丽媛、范晓萱、陈慧琳等等,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情绪情感来表达出对歌曲的喜爱。(选择欣赏其中的1—2首)下面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伴奏型,为演唱二声部做准备。

四 歌曲教学:(唱梅)

1教师范唱。

2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3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

4音乐知识

断音记号:表示音的间断的唱奏记号。断音记号是用实心或者空心的记号。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5二声部演唱

注意音型:1 3 1 5 叮当叮当

6情感表达: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

五 课堂小结(畅想)

(略)

六 课后小记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快乐。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设计者:阿城第三中学 张庆翔

第五篇:《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黄自生平,能感知其艺术歌曲的风格;

2、学会歌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歌曲美好的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韵味。

3、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主动参与音乐表现。

重点与难点:

1、为歌曲即兴创作陪衬声部;

2、体会歌曲情韵。

教学准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媒体播放音乐《送别》,引入堂

二、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送别》是《城南旧事》中的插曲,这首二、三十年代的老歌是用一首歌曲的曲调,由李叔同填词而成的。在这个时代,我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作曲家——黄自。

多媒体出示黄自照片及简介。他创作了大量的既古典又有西洋风格的音乐作品。

三、新授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踏雪寻梅》就是这种风格的歌曲。

1、媒体出示歌词,播放音乐,学生想象意境;

2、提问:听了这首词,你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情怎样呢?

3、(多媒体出示)叙情景,配合情景画面

4、学唱歌曲(解决难点)

四、激励表现:

1、歌曲处理:讨论、互评、集体评议

2、即兴创作

五、拓展、延伸

听赏黄自的作品《抗敌歌》,并由此延伸开,让学生搜集更多关于黄自的资料,为接下来的欣赏做准备。

在音乐声中结束堂。

下载踏雪寻梅备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踏雪寻梅备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踏雪寻梅说课稿

    《踏雪寻梅》说课稿 [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冬天的故事》中的《踏雪寻梅》一课。 [教材地位和作用] 《冬天的故事》是这学期......

    踏雪寻梅 教案

    踏雪寻梅 课题 :踏雪寻梅 教学类型:教唱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八年级 授课老师: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唱《踏雪寻梅》,领会歌曲的美好意境,品味歌曲的风格和......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 如何让学生通过《踏雪寻梅》的学习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踏雪寻梅教案》,仅供大......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1.感知中华母语文化,能用自己认为恰当的声音大胆、自信表达歌曲的意境。 2.能在实践中感受理解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 3.积极参与......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的时代风格和高雅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 2、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歌声再现歌曲的意境。......

    歌曲《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 五年级 执教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准确的演唱《踏雪寻梅》2、技能目标:理解歌曲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曲里的力度变化准确演唱出歌曲的意境。3、......

    踏雪寻梅合唱教案

    篇一:歌曲《踏雪寻梅》教案《踏雪寻梅》五年级 执教者:【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的演唱《踏雪寻梅》 2、技能目标:理解歌曲意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能根据歌曲里的力度变化......

    踏雪寻梅教学设计

    红叶电教杯成都市第十二届优秀现代教育技术成果的评选申报材料 《踏雪寻梅》教案 (唱歌课)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 曾苓莱 [教学内容] 赏析、演唱歌曲《踏雪寻梅》。 [教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