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

时间:2019-05-15 08:1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

第一篇: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

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线条的变化,了解线的特性。

技能:在了解线的特性之后,正确的画出线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体积塑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显得两种最基本的控制方法。一种是通过手上用力的大小来控制线条的强弱另一种是通过线条的疏密来控制线条色调的强弱。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线条的强弱和疏密关系来控制线条的色调变化。

一、教学过程

通过白板课件上课题字“深浅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可有啥特点。得出字的颜色是由深变浅的。

再观察一组排线的色调,大体来看也是由深变浅和有浅变深。

通过这种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这种规律去观察范画《毕加索》身体每一个部位都有啥特点。可以看出每一个部位都是由深到浅有着颜色变化的。问学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画出这种深浅变化呢?在画这种线条之前,先请几位同学上黑板依次画出一种色块,要求第一位同学要用最大的力气画,画到自己认为最深为止,第二位同学要比第一位的钱,这样以此类推。最后呈现出一个由深到浅的变化色块。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这种变化,深浅变化。板书课题。

问刚才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同学,画他那块色块的时候自己手上用力的大小。就发现,第一位同学用的力气大,画的色调就深,第二位同学用的力气大,画的色调就浅。

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一组色块变化来。教师巡视辅导。在画的过程中有没有同学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将色调画重呢?提问.通过线条的疏密来画出颜色的深浅变化。第二种方法就是,线条疏的颜色浅,密的地方就颜色重。

看课件,区别记忆,力度大,颜色深,力度小,颜色浅。线条密,颜色深,线条疏,颜色浅。

学生练习,用这两种法方画一组色块,注意两种方法可以同时运用。教师辅导。看范画,长方体上的深浅变化。叫同学说出它上面深浅变化的方向,其余同学用箭头把它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四、课堂练习:

用这种方法,模仿老师范画,自己画出一个各个面有着深浅变化的长方体。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两种颜色变化的方法,提问。再总结出,一种是力度控制,另一种是疏密控制。

五、课后作业

练习画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组合的深浅变化。

第二篇:深浅变化美术教案(王嫦昭)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上课时间:第 八周 星期 本期第8课时(详)案 课型:“设计·应用”

课题:深浅变化

主编人:王嫦昭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物体形体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深浅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范例、2B3B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课件观赏:

1)学生讲讲生活中见到的光影变幻的情景。了解光线的变化使物体发生不同的明暗。引导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小结:明暗的产生: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2)欣赏画家作品,引导:我们可以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

师:画家作品《沙漠之鸽》正是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反衬表示出了物体强烈、清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二、新知探究: 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下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3、书上作品分析: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三、小组探究:

1、自学教材,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

2、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立体感或层次感。

3、教师随堂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4、看一看石膏立方体的光影变化,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三大面、五调子:亮面(直接受光面),灰面(侧面受光面),暗面(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四、课堂实践.

1、作业布置: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作业一:表现层次感 作业二:表现立体感 1)用遮挡法画一组几何图形 1)画形:注意透视近大远小 2)逐层沿边缘皴出阴影,表现出层次感 2)皴出一个面的明暗过渡

3)依次皴出第2个面第3个面的明暗

2、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注意把握以下问题:灰调过少;明暗过渡太突然;

五、反馈交流

排线问题——“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投影显示)

六、板书设计:

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

(五)年级(上)期(美术)学科备课本电子格式

绘画方法:

1、整体观察分析。

2、画形起稿。

3、画出一个面的明暗

4、依次画出第2、3个面的明暗。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虽然多数学生是初次学习此类绘画课业,但学生学习兴趣很浓,绘画很认真,但毕竟是初次涉及这类内容,有些学生的画面还是显得过于简单,学生排线还要加强训练。

第三篇:小学美术评课稿深浅变化

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线条的变化,了解线的特性。

技能:在了解线的特性之后,正确的画出线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体积塑造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显得两种最基本的控制方法。一种是通过手上用力的大小来控

制线条的强弱另一种是通过线条的疏密来控制线条色调的强弱。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线条的强弱和疏密关系来控制线条的色调变化。

一、教学过程

通过白板课件上课题字“深浅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可有啥特点。得出字的颜色是由深变浅的。

再观察一组排线的色调,大体来看也是由深变浅和有浅变深。

通过这种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的这种规律去观察范画《毕加索》身体每一个部位都有啥特点。可以看出每一个部位都是由深到浅有着颜色变化的。

问学生,那么我们怎么才能画出这种深浅变化呢?在画这种线条之前,先请几位同学上黑板依次画出一种色块,要求第一位同学要用最大的力气画,画到自己认为最深为止,第二位同学要比第一位的钱,这样以此类推。最后呈现出一个由深到浅的变化色块。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这种变化,深浅变化。板书课题。

问刚才的第一位和最后一位同学,画他那块色块的时候自己手上用力的大小。就发现,第一位同学用的力气大,画的色调就深,第二位同学用的力气大,画的色调就浅。

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一组色块变化来。教师巡视辅导。在画的过程中有没有同学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将色调画重呢?提问.通过线条的疏密来画出颜色的深浅变化。第二种方法就是,线条疏的颜色浅,密的地方就颜色重。

看课件,区别记忆,力度大,颜色深,力度小,颜色浅。线条密,颜色深,线条疏,颜色浅。

学生练习,用这两种法方画一组色块,注意两种方法可以同时运用。教师辅导。

看范画,长方体上的深浅变化。叫同学说出它上面深浅变化的方向,其余同学用箭头把它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表示出来。

四、课堂练习:

用这种方法,模仿老师范画,自己画出一个各个面有着深浅变化的长方体。

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两种颜色变化的方法,提问。再总结出,一种是力度控制,另一种是疏密控制。

五、课后作业

练习画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组合的深浅变化。篇二:深浅变化美术教案(王嫦昭)上课时间:第 八周 星期 本期第8课时(详)案课型:“设计·应用” 课题:深浅变化

主编人:王嫦昭 教学目标

1.掌握光影变幻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

2.感受光影下物体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物体形体美的审美体验。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发明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深浅皴线方法 教学难点 :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与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范例、2b3b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课件观赏:

1)学生讲讲生活中见到的光影变幻的情景。了解光线的变化使物体发生不同的明暗。

引导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小结:明暗的产生: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2)欣赏画家作品,引导:我们可以把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看成一个由各种微妙影调和各种形状组成的单色体,让学生自主发现——在平面上存在着的明显的明暗变化。

师:画家作品《沙漠之鸽》正是通过不同明暗的交替反衬表示出了物体强烈、清晰的立体感,给人以视觉上美的享受。

二、新知探究:

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下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1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

3、书上作品分析:通过在建筑物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进行涂画,能够使物体变得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

三、小组探究:

1、自学教材,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自由探究皴线的方法以和轻重变化。

2、学生个体自主创作表现立体感或层次感。

3、教师随堂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用笔的轻重、疏密会影响到物体的明暗变化。

4、看一看石膏立方体的光影变化,师生交流。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三大面、五调子:亮面(直接受光面),灰面(侧面受光面),暗面(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四、课堂实践.

1、作业布置: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2 作业一:表现层次感作业二:表现立体感

1)用遮挡法画一组几何图形 1)画形:注意透视近大远小

2)逐层沿边缘皴出阴影,表现出层次感2)皴出一个面的明暗过渡 3)依次皴出第2个面第3个面的明暗

2、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注意把握以下问题:灰调过少;明暗过渡太突然;

五、反馈交流

排线问题——“明暗线条表现法”主要是通过铅笔线条的力度、方向和层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黑、白、灰调子的变化。其规律是:用力越轻,颜色越浅;用力越重,颜色越深。排线形成的层数越少,颜色越浅;层数越多,颜色越深。(投影显示)

六、板书设计: 3 绘画方法:

1、整体观察分析。

2、画形起稿。

3、画出一个面的明暗

4、依次画出第2、3个面的明暗。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感受物体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虽然多数学生是初次学习此类绘画课业,但学生学习兴趣很浓,绘画很认真,但毕竟是初次涉及这类内容,有些学生的画面还是显得过于简单,学生排线还要加强训练。4 篇三:深浅变化 活动一 课件教案

课题:深浅变化活动一

教材分析:

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明度即色彩的深浅程度,或者说是明暗程度。能运用手中的笔的不同力度和皴线疏密产生不同的明暗色彩变化,是通过实践才能取得的经验。所以本课安排深浅明暗练习,用色彩渐变构成完成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素描明暗深浅的变化有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同时通过活动一对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线条深浅的交错表现激发调动学生对素描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的:

1、掌握事物色彩深浅层次感的皴线方法和表现方法。并在绘画创作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

行事物深浅变化的表现。

2、初步培养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感受色彩深浅的美妙变化。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色彩深浅变化的体会、深浅皴线方法的掌握和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用铅笔皴线,尝试通过用笔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组织变化来表示由强到弱、由淡到浓的明暗效果和立体层次感。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范例、2b、hb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目次导向(2分钟)

1、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事物的深浅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正因为我们的大自然存在着这么多的美,所以我们才能有美的艺术品的不断产生。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感受事物的深浅之美。学习表现物体的

2、引出课题——深浅变化。

二、尝试学习、多种方式

1、体验活动一:工具材料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2分钟)

了解材料,感受笔的不同。师:这是铅笔,对,材料的品名。

师:笔上的h和b分别代表什么呢?它有什么意义?

师小结:h和b代表这只笔的铅芯的软硬程度,h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硬,b的数值越高,笔的铅芯越软

师板书:h---铅硬 b-----铅软

师:你发现2b和hb的铅笔画出的线谁的颜色更深?谁的更浅?那老师用6b和2h在来试试,通过观察,你获得怎样的发现?师示范演示。

师小结:铅笔数值为h,铅芯越硬,画出的色越浅。铅笔数值为b,铅芯越软,画出的色越深。

师据生所说板书:h---铅硬------色浅 工具材料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b-----铅软------色深

2、体验活动二:同一支笔,不同的力度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3分钟)师:我们用一支笔能不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呢?有什么办法?

这个方法对不对,咱们试一试,验证一下,拿出袋中的小纸片,1分钟你能用同一支笔在手中的小纸片上产生多少不同的深浅?

生尝试练习,同一支笔画不同的深浅

师:同一支笔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吗?是怎么产生的?

师据生所说板书:力度-----重-----色重-----深同一支笔因为手上力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浅-----色浅-----浅

3、体验活动三:线条的排列疏密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

师:我们除了力度和工具材料的不同能产生不同的深浅变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体现,先观察。

师示范排线

师:通过观察,你们发现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产生色块的深浅变化的?

师据生所说板书:有序的排列线条

师:你们想试一下吗?请在纸上试着排一排,看看你又会有怎样的新发现。

生尝试练习,排线。

师小结。这种挥动你们灵活的手腕,让笔一组一组有序的在纸上留下排列的痕迹,就是咱们素描里面俗称的排线。通过排线你感受到了什么?空,距离远,在我们美术语言里称之为疏,跟着老师说疏。

师据生所说板书:线排列密------色深

线排列空(疏)-----色浅

4、体验活动四:三种方式的融合产生奇妙的色彩渐变

师:我们明白了事物产生深浅变化的这三种方法,现在咱们将这三种不同的方式融合在一起来感受奇妙的色彩变化吧。怎样变化的?来看一下老师。

师示范循序渐进的由重到轻由密到疏的皴线方法。生观察体会。

师:通过老师的示范,你感受到了什么?

师据生所说板书:循序渐进,由重到轻,由密到疏。

师小结:这样有序的由重到轻、由密到疏产生的色彩深浅变化是一种渐变色的运用。在我们的美术色彩语言里称之为明度变化,比如(幻灯展示),在咱们的美术素描语言里称之为明暗变化,比如(幻灯展示)

三、点拨提升、体验升华

1、欣赏感受:作品中的奇妙深浅运用

师:所以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种皴线方法是很重要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它会产生很多美的作品,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欣赏幻灯,感受线条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图片欣赏,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

师据生所说板书:

师小结:

师:针对这两幅作品,你觉得谁更好?为什么?

师小结:主体物要画大,构图才饱满,画面效果才醒目、突出。

2、自学教材,体会作业要求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18页下方,齐读一下学习活动一,任意画出-----你是怎么理解这第一句话的?大家觉得我们可以选择画哪些图形呢?

师据生所说板书:图形选择:几何图形

人物、动、植物形态

建筑房屋

生活用具

交通工具

师:第二句里面的交错是什么意思呢?

师据生所说板书:反衬,黑白交替

四、思考内化、领悟成长

1、体会创造,方法实践

师:还等什么呢?现在拿上手中的笔试着画出深浅渐变的色彩变化,看看一会我们将创造出怎样的奇妙作品吧,孩子们行动起来。

生创作表现。师巡回辅导,音乐播放。

2、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展示学生作品

师:请将目光调整到黑板,咱们请小作者自己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画的?针对他的作品你能提出怎样的改进意见?

师:看来咱们掌握了方法还不够,还要灵活运用这一方法才行。大家在生活中发现过类似这样的深浅变化吗?

生谈生活中的发现。

师小结:艺术源于生活,我们的大自然让艺术家感受体会了色彩的深浅变化之美,艺术家就将这种美的感受再现运用到了生活之中,艺术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美和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咱们一起去看一看

幻灯展示,再次感受深浅变化之美。

第四篇:湘教版小学美术五上《第5课深浅变化》word教案[范文]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 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课后反思: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搭建框架_湘美版(2014秋)

第四课 搭建框架

【教学目标】

1、搭建立体造型构架,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激发对多向度空间研究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悉框架搭建原则和原理。难点:分组合作搭建框架。【课前准备】

师:ppt课件、示范作品 生:橡皮泥、牙签、垫板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比赛导入

1、搓泥团比赛:同学们运用手中的橡皮泥来搓一搓泥团,1分钟之内,看哪个小组搓的泥团大小相当,形状圆。(教师出示橡皮泥团样品大小)

2、请学生上台介绍经验。

第 1 页3、4、欣赏建筑作品:出示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

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也一块来学习点、线搭建框架的方法。

二、观察分析,拓展思路

(一)、学生自主尝试搭建简单的立体造型

1、自主尝试:学生搭建简单的立体造型。

(1)、要求: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团和牙签搭一搭三角椎体体和立方体。看看谁搭建的作品既美观又稳固。时间为1分钟。

(2)、反馈小结:制作时不要将牙签伸出来了,注意作品的美观。

2、提问:为什么有的作品看上去插接得很好却松松垮垮,有的作品很牢固?

小结:泥团与牙签连接完成后再稍微捏紧以免松垮; 三角椎体比立方体更具稳定性。

(二)、教师示范由平面行到立体造型的搭建

1、出示四种不同的底面样式(1)、三角形

(2)、三角结构组成的四边形(3)、三角结构组成的六边形

第 2 页(4)、三角结构组成的八边形

2、学生选择一个教师示范搭建框架,学生观察:

(1)、在搭建立体造型之前先准备好统一的“点”和足够的“线”(2)、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发展添加成立体造型 教师小结:在制作过程中将框架底面搭建得大而稳固,多利用以三角形为主的立体造型来搭建框架能使框架结构更加稳固。

(三)、拓展思路

1、利用泥团的大小和牙签的长短不一来搭建具有变化的框架结构。

2、利用泥团和牙签的不同排列组合来搭建有创意的框架结构。(1)、橡皮泥团沿一定方向按层次有序排列而成。

(2)、牙签从这个橡皮泥团呈发射状排列,按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3)、框架由不同的几何体外形搭建而成。

三、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运用橡皮泥和牙签之类的材料,制作一件框架结构的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展示有创意的作品。

四、作业展评

第 3 页

1、将作品摆放展示台上。自由欣赏各组作品,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互相评价谁的作品最精致,谁的作品最有创意。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勤于动手动脑,就会创作出更优秀的框架作品。

2、课后拓展: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是建筑中榫卯结构的典范。【板书设计】

4、搭建框架

活动二 制作一件框架结构作品

步骤:

1、揉捏大小均匀的球形状。

2、固定插接。

3、成型。

第 4 页

下载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上美术教案-深浅变化湘美版(2014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湘版)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掌握立体造......

    湘版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1 家乡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风景画的表现方法。 2、学习图案的设计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组织安排版面的能力。 4......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家乡古建筑2-湘美版(2014秋)【小学学科网】

    家乡古建筑 xiaoxue.xuekeedu.com 信息概述:本课是湘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家乡古建 筑》中的活动一,古建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记录,它承载的人文价值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去......

    美术五年级上教案

    1、悠悠老街 一、教学目标 1.探访老街的历史与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对老街进行记录或描绘。 3.在感受和表现老街的传统风俗文化和历史建筑的艺术创作体验中,增进对地方......

    五年级美术教案上

    课题: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难点: 1、认......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

    八里辅导区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设计 第一课 《祖国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围绕旗帜图案设计、绘画或者黑板报的主题认真地构思,并用学到的技法和方法烘托主题,完成活动任务; 2......

    湘班版五年级上教案

    第6课勤俭小管家 一、欣赏 1.观看课件和实物,欣赏各种造型有趣的储钱罐。 2.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勤俭“小管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二、探究 1.每组分发一个不同立体造......

    王垸小学五年级上湘美版美术《木偶》教案

    王垸小学五年级上湘美版《木偶》教案 王垸小学五年级上湘美版美术《木偶》教案 王垸小学 覃运兵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方法制作小偶人; 2.了解舞台的构成要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