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 《平均数》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教材把“平均数”编排在统计中进行教学,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从统计的角度去正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四年级学生的统计意识比较薄弱,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而用统计的思想去理解“平均数”需要有一定的统计意识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而正是由于受到这两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 学 过 程 :
(一)情境导入 ,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听广播吗?昨天老师回家就听到了这样一则广播:由于人们的不爱护环境,随意的捕杀小动物等行为全世界每天平均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平均有3个物种灭绝。同学们注意看,这里反复提到了一个新词语,“平均”。(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我们学校更好地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为了更好的让同学们参与保护环境,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有环保小组、体育小组还有美术小组等。这是我们学校环保小分队的队员们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饮料瓶,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他们在上周的表现怎么样?(课件出示照片)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和他们提出的问题,借助刚才的视频和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信息和问题)
师:那么你能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预设:两种方法。)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1)“移多补少”的方法。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
(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
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练习巩固:小明的身高1.5米,他要到平均水深是1.3米的游泳池游泳,请问他是否安全?【巩固平均数只是一个中间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师问: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前两个人的说法:让学生思考哪一种比较合理。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出示课件并)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18+17)÷5
(18+20+19+19)÷4
=85÷5
=76÷4
=17(个)
=19(个)
17<19
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3.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2.思考题(课件出示)
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学生板书并说理由。3.想一想(课件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师;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强对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1.可以利用移多补少法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
2.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知道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七、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同学们回家调查家人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八、板书设计: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总数÷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第2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一试。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 每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 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
板书:图例 PPT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
3.PPT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 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法制渗透:
结合该例题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由于及时、准确的统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实施,让我们认识到统计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我国唯一的一部统计法律,于1983年12月8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6年5月15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九次会议修正,2009年6月27日再次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通过,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4.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哪年最少?(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哪年最少?(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说明: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6.小结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第二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2.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3.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教材104页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教材104页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 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9.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10.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3.小刘肚子饿了想吃饭,需要做:洗电饭锅(1分钟)放米和水(20分钟)煮饭(20分钟)烧青菜(3分钟)烧鱼(6分钟)烧肉(6分钟)烧汤(6分钟)
4.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 出示课件(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6.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烙饼
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预设情景: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星期天,小明、爸爸和妈妈在家,妈妈准备烙饼来吃。1、(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出示表格)
(5)那小明、爸爸和妈妈每人1张,怎样才能尽快吃到饼?
2、自主设计方案
(1)如果妈妈、爸爸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2)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点击课件
(6)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7、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生活运用: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家人能尽快的吃上饭。(洗电饭锅2分钟,洗米2分钟,煮饭35分钟,洗切菜20分钟,炒菜15 分钟
3、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你要学习他的什么表现?你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三课时 课题: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教学准备:表格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查找“田忌赛马”的故事,课堂上进行讲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齐王 田忌 获胜方 第一场 上等马 第二场 中等马 第三场 下等马
(一)田忌输()场,赢()场,齐王和田忌()获胜。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了齐王呢?
(二)讨论填写下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田忌7 我们发现田忌一共有()种赛马策略,但是获胜的策略只有()个。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
2、齐王有点不服气,想再和田忌赛一次,田忌要想获胜,必须让()先出。
3、在比赛中,田忌要想获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让()先出。
2)田忌用最弱的马牵住齐王()的马,才能换取后两场的胜利。
4、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
三、课堂检测 1、108页数学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所报的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有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火柴谁就赢。想一想,如果是你,为了确保获胜,是先取火柴还是后取火柴?怎样取?
四、拓展练习
一堆棋子共24颗。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棋子,每次可取1-4颗,取到最后一颗棋子则获胜。如果让你先取,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取几颗?接下来应该怎样取?
五、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重在引导孩子们研究、探究的欲望和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识字8 教材分析:本课由8个词语组成,既让学生识字,又让学生了解古老的神话故事和当代的科学成就,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理解课文。
3、使学生有主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了解当今科技成果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教学方法:观察、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要弄懂这些为什么,就要爱科学,学科学。
二、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小组互相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4、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出示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的图片:介绍有关知识并认读词语。
2、听四个神话故事。
3、小组为单位讲述四个神话故事。
3、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讲故事、认读词语。
4、将神话故事与现代科技对比:说说感受,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5、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读出韵律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识字写字
一、复习导入
认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二、识字写字:启发引导,自主学习。
1、复习熟字。
2、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组成新字。
3、教师重点讲解“宇宙”的词义。
4、写字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卫、宇宙”
三、读课后的“我会读”。作业设计:抄写词语 教学反思:我是什么
教材分析:这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的不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4、激起小学生爱水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教学难点:了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教具准备:课件、白纸、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赞美水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2)动动脑
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漂浮”、“碰到”、“雹子” 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指名回答。(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重点指导朗读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我的脾气、背诵课文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三、我自信,我能背
1、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2、“展示我自己”(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板书设计: 30 我是什么
我会变: 云
雨
雹子
雪(冰 霜……)
我的家: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我的活动:睡觉 散步 奔跑 唱歌 跳舞 开大会(飞舞 慢跑……)我的脾气:温和 暴躁(……)作业设计: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抄写课后词语。教学反思:
回声
教材分析: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2、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谈话揭题:你们有没有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这时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2、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
2、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3、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4、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三、识字写字
1、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3、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4、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5、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6、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一、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二、精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2、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4、教师运用图片,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5、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1)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2)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三、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板书设计: 32 回
声
碰
声波)))))))))))石壁(障碍物)
返回来
教学反思: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材分析:太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宇航员,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文题目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巧妙地交待了造成“奇特”的原因。全文共分六个自然节,从“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四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鲜为人知的太空趣事,条理清楚。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
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仰望夜空,你会想到什么?在那遥远的太空,有许许多多神秘而有趣的事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课件激趣
播放课件外国人太空旅行的画面。播放范读动画。
二、自读课文
1、师:请大家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吧。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办法解决,再不会可以画下来,我们一起解决。
2、生读书,师巡视指导。
学生通过自己查拼音、问同桌、问老师等各种方式尝试解决识字读音。
3、指名六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师:现在,请大家再自由的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5、读后交流在太空生活的有趣。
三、识字写字
1、小黑板出示:
舒服
必须
绑住 通过 水杯 塑料 咳嗽
钩住
一件事
喷头 设计 淋浴 指名读,齐读。
2、师:同学们,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出来了,你会拼读吗?能组几个词呢?请大家先练练,不会的可以向你的同桌请教。
利用课件中的认一认部分,教学生字。(1)请学生自己选字拼读、组词。(2)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3、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一下田字格中的这8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利用课件中的写一写部分,指导书写。(2)学生先描红,再临写。师生评议。
四、巩固识字
利用课件中的选一选部分,巩固识字。
五、朗读
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
一、导入
出示生字卡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
二、朗读
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
2、全班比赛。
三、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课文,然后再小组讨论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
3、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
4、师: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
5、指名说:“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6、师:这就叫“失重”,那么到底什么是失重呢?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四、扩展
(1)师: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还有哪些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
引导学生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热
情。
(2)以“我要向杨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
板书设计:
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
喝水
失重
走路
洗澡
作业设计: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教学反思:
活化石
教材分析: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银杏树、国宝------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中华鲟……这些古生物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生存到今天的生物,被人们称为“活化石”。这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课文洋溢着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贴近儿童的生活,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爱读,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了解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一、导入新课
板书:化石,问:你知道什么是化石吗?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化石”前面加上“活”字,齐读。)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活化石”这课,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边读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边读边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3、指名读。
4、领读,教师有重点地领读重点句子,正音。
5、轮读,每人读一自然段。
6、选读,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7、指读,组内指定读,互听互评。
三、识字写字
1、看课件、自主识字。
2、交流识字经验。
3、开火车读,连词读,齐读。(注意“珍、肉、史”翘舌音。)
4、出示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 代 孙 植”,认读,交流识记方法。问: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么样写?(先书空,再引导发现写字规律:左窄右宽。)
5、观察“化、代”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加强对单立人写法的认识和运用,写好单立人的关键是:撇不能太弯;竖一定要垂直。)
6、学生描红,临写。
7、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质疑、读文
一、导入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读检查,小组给生字找朋友。
二、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2、熟读
象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这样的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许多人还不了解他们,大家想不想把这些古生物介绍给别人听,并让大家都来保护他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读课文,看谁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内互相检查。
3、全班整体检查。
四、拓展
假如你是“活化石”,请你任选一种生物,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先组内交流,再班内交流。)
伴教锦囊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叫化石。板书设计:
33活化石
银杏树——古生物
珍贵
生长慢
叶子像小扇子
大熊猫——古生物
爱吃竹子
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
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大
重
怪
少
我感到 ……
作业设计:完成课后“读读写写”
教学反思: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材分析:本课采用连环画的编排形式,向学生介绍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农、技”等14个生字,会写“厂、产”等8个生字。
2、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农业在科技上取得哪些成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识字教学朗读文章,了解身边科学知识。
教学方法:观察法、朗读 教具准备:课件、字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课件大棚及彩棉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
3、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范读动画,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师生评议。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利用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字词。
3、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吧!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2、课堂讨论交流,师板书:杂交水稻、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上画了些什么?(2)“兴致勃勃”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语境理解)(3)谁能把“我”当时的心情读出来?(4)谁能用“兴致勃勃”说一句完整的话?
4、出示袁隆平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师:同学们,这位爷爷你们认识吗?他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他培育出来的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是“引人注目”的?
学生读文,指名回答。
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平爷爷的科技成果?
学生扮演讲解员介绍。
5、学生自学第3~5段
(1)师: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3~5段,想一想,假如你是讲解员,会怎样向参观的人介绍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的技术?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彩色棉花: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2)小组交流,评选组内最佳讲解员。(3)班级交流展示。
五、指导书写,展示交流
1、利用课件中的写一写部分,指导书写。
2、范写“纺”“织”,指导写好“绞丝旁”,写好两个“撇折”。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六、拓展延伸,鼓励想象
1、师:小朋友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假如你是农业科学家,你将会怎样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先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8 教材分析:这项练习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孩子的构字特点,二是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由途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事物可以构成许多反义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把词语填在适当的句子中。
4、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5、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观察、调查或查
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朗读词语、通过读记积累词语。引导学生产生写话的欲望,鼓励学生写真心话
教学准备: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一)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反复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小泡中的话,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交流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5、让学生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如:第一组的四个字可以这样记,“呀!”乌鸦说“小芽上长蚜虫呢!”
(二)看看说说
学生自己观察,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单——双。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自己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读准字音)
2、各自选择词语造句,全班交流。
(二)我会选
1、引导学生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
2、自己选词填空,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3、交流检查
(三)我会写
1、激趣谈话:
(1)你有什么高兴的事,想告诉大家吗?(2)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吃的食物吗?
(3)你能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游戏吗?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4)你最喜欢去的是什么地方,你看见了什么?(5)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长得什么样?……
2、指名说话,老师相机指导。
3、同座同学互相说自己想说的话。
4、把自己所说的话写下来。
5、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同学完成写话。
(四)我会读
1、学生小声读故事。
2、同座互读,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
3、全班交流。
4、你认为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展示台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分头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学生自由准备讲稿。
二、有趣的动物、植物、激趣谈话:课余时间大家通过观察、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今天就请大家介绍有趣的动物、植物。
2、示范引导: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中华鲟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一家保护中华鲟的专业科研机构,有许多同学到那里参观过。今天我们就请中华鲟做一个自我介绍。
我叫中华鲟,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我是江海洄游性鱼类,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一般可以活30余年。我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酷似披甲武士,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一张大嘴又尖又长,身上有五行银白色的菱形骨板,背部一行,身体两侧和腹部两行。
3、学生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练习讲解,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4、各组推选最佳解说员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台
(一)日记
将自己的日记本,或打印成册的日记在班级、年级进行展示。选择自己最满意的一篇读给大家听一听。
(二)中华鲟等资料
收集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的照片及其他资料、图片进行展示。
(三)到市内鸟语林、爬行动物展览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地参观,并收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第四篇:四年级第八单元的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两课时
前置作业: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学习生字新词。
3、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三、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三、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四、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五、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六、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30﹡ 电脑住宅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继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1课时
前置作业:
1、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2、读课文,思考:电脑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如果由你来设计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板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时间:2课时
前置作业:
1、搜集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
2、读课文,把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一读,并说说感受。
3、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
3、初步释疑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3、展示汇报交流。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展示汇报交流。
六、作业: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1、小组合作学习: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
2、展示汇报,全班交流。
3、、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了解在太空中旅行过的植物种子的神奇及其原因,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1课时
前置作业
1、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2、自学生字新词。
3、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和读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和大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二、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三、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四、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教学“我的发现”)
一、学生自由读词语。
二、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三、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四、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广告乱改成语。
五、搜集生活中看到的被滥用的成语。
第三、四课时
(习作指导 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三、习作方法指导:
1、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2、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3、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四、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学生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全班交流。
六、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七、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5、小结:注意区分同音字。
四、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五、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教案
第3课时 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课本P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 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二、探索发现
1、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齐王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王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王的呢?
2、同桌两人合作研究。(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
(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巩固发散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 同学的牌:10、7、5 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P106——做一做 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
上等——中等 赢 中等——下等 败 下等——上等 赢
六、教学反思:
第4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107——P108页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会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合理安排时间。
2、通过练习,会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找到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合理安排时间。难点: 会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能找到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P107——3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先交流,再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此题为“田忌赛马”。用好——中,中——差,差——好的思路解决。
因此:宋圆圆(220)——陶欣然(205),肖刚(210)——杜小雯(180),何文龙(190)——程刚(155),刘佳佳(165)——陆莎(230),朱曼(150)——赵天骁(220)
二、指导练习
1、P107——1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教师指导:爸爸和妈妈一起开车到街心花园(10分钟),妈妈步行至商场购物,同时爸爸开车去办公楼取资料,而后开车返回至商场,此时正好接妈妈(42分钟),两人一起开车返回至街心花园(2分钟),最后到家(10分钟)。10+42+2+10=64(分钟)
2、P108——4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此题为“烙饼问题”。三人为甲乙丙,两厨师现炒甲和乙的第一个菜,再炒甲的第二个菜和丙的第一个菜,最后炒乙和丙的第二个菜。
三、检测评价
1、P107——2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教师指导:烙饼问题,每个项目不能有空闲,即东东检查身高,晶晶查视力;东东查视力,红红检查身高;晶晶查身高,红红查视力。那么3×3=9(分钟)
2、P108——数学游戏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想法,再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10÷(1+2)=3……1 因此第一个人报1,而后要和第二个人报的数凑3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