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时间:2019-05-15 02:13: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一篇: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

执笔人:周文宇 执笔时间:2012、9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一是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用10以内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是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三是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学习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它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熟练程度,为以后的学习切实打好基础。

3、得数在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材中采取的是:以学习熟悉的实际问题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合起来”的感性经验建立加法的初步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去掉一些”的感性经验建立减法的初步概念。教材有计划地安排从“一图一式”到“一图两式”,再到“一图四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散性思维。4、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各有大量例题,让学生通过学习例题,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主动探索其他算式的计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动手实践、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使学习方法发生较大变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式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课时安排:

5以内的加法 1课时

5以内的减法 1课时 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 练习5 1课时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得数是6、7的加法 1课时 6、7减几 1课时 练习6 1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1课时 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1课时 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1课时 练习七 1课时 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1课时 求未知加数 1课时 练习八 1课时 连加、连减 1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1课时 练习9 1课时 复习2课时 丰收的果园 1课时

第一课时: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44-4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1和3合成()()可以分成()和2

1和()合成2 3可以分成()和2

4和1合成()

二、知识探索

谈话:开学了,校园里开了很多的花,一群小朋友为了能使这些花开的更鲜艳,拿着水壶前来浇花。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来了哪些小朋友?(出示挂图)

1、看图,先让学生表述题意:3个同学在浇水,又走来2人,一共有5人。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上。

2、告诉学生,把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

3、教学加号、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3+2=5 教读:3加2等于5 谈话:“+”的名字叫做“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

4、教学例2,让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体验计算方法.例题是两幅内容连续的图,要让学生明白图意,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2+1表示什么意思? 体会1位小朋友和2位小朋友走到一起是3位小朋友,要用1+2计算

.三、知识巩固 “想想做做”

要让学生自己看图,讨论、交流,或者通过学具操作,学习其余的一些加法算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对于实际问题,要重视让学生说一说图意,相互交流,并列出算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图1(鸡妈妈一家),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可以用多种方法)

说说3+1=4这个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图2(小兔一家)、图3(青蛙一家),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同桌学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在书上填得数。集体订正。纠正错误,对学生加以鼓励。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4+1=,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2)出示:2+1=,1+2=。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四、拓展应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题。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和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1)出示图1。学生列加法算式,说含义。(2)根据图

2、图3的意思,学生在书上完成。(3)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算一算再连一连。要求学生按照顺序连,不要跳着连

小结: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五、练习与测试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页的例题、“试一试”,第4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开火车”比赛的形式。

1、老师手拿千纸鹤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么好,禁不住把美丽的千纸鹤都吸引来了,这边飞来了2只,那边又飞来一只,(师出示2只千纸鹤,再出示1只千纸鹤,然后合在一起。)请问一共有几只千纸鹤?生:3只。师:求总数或一共有多少用什么方法?生:加法。

2、(老师再手拿3只千纸鹤,慢慢移走1只)师:原来有3只纸鹤,飞走了1只,请问还剩下几只?那么现在还能不能用加法计算?生:不能。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一下这样的问题应用什么方法解决。3只鹤飞走1只,就是从3里面去掉1只,要用减法计算,用“-”号表示去掉,去掉后剩下是几就用数字几表示,也就是得数是几。(教师边说明边板书等式:3-1=2)

3、学生试读算式,并说出老师演示的过程。

4、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其它能用3-1=2表示的事例,学生举例说出其它能用减法表示的事例。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同,“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接力赛”游戏。从第一组开始每组派一名代表,前面一组同学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后一组同学马上解答。看哪组小朋友对今天的知识掌握得好,合作得好。

4、“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小猫钓鱼”:教师把每张卡片上算式得数贴在黑板上,面小朋友手持卡片上的算式当钓竿,到黑板上找得数。看哪个小朋友能钓中,钓中了的小朋友,这条鱼就属于他。

5、拓展练习:()-()=1,()-()=2

四、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再跟老师说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48-4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有关0的加减法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他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上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你们猜,晚上它们各吃几个呢?

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1、操作学具。

谈话: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代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教学例1。呈现情境图。

提问:谁能说说图的意思。

原来有3个人在浇花,走了3个人,怎样用算式表示?(3-3=0)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教学例2 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白菜老师的问题: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谁会列式?(5+0=5)

4、教学“想一想”

谈话: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你能自己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吗?把得数填在课本上。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等于3?

5、动手摆一摆。

根据算式来摆一摆:3-0

2-2

0+5

6、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1、想想做做1 谈话: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了。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的书上,看想想做做第一题。树爷爷对小猴说:“只要你能算出一共有几个桃,我就把这些桃送给你。”你们愿意帮助小猴算一算吗?完成书上左边的一道题。

谈话:右边还有一道题,谁能说说这道题的意思?你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在小组内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2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学具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看书,谈话:你从每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填出算式中方框里的数。学生填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4(口答)

口答后,引导学生比较:横着看发现了什么?竖着看呢?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回答。

四、总结评价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么算?

安排学生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第四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进一不认识加、减法。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5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的合作,交流的意识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题:请学生用三句话说说图上 所表示的意思

如 :本来有四个西瓜,后来又抱来一个,现在一共有几个?(1)指名几个学生说一说,再请学生写算式。

(2)写完后请学生自己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后面两道减法题特别 要请学生多说)(3)集体校对。出示正确答案,学生自己批改。第二题:

(1)出示题目,静看30秒

师:你能帮每只小鸡找到自己的家吗?(2)自己连一连。(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先算一算,再说说怎样连的。)第三题:

(1)先请学生独立计算。

(2)再请学生每组比一比,找找异同(多几个学生说一说)第四题:

(1)出示图,请学生看图说说,再请学生写算式,比比谁写得多(2)出示第二副图,先请学生写算式,再请学生交流。第五题:(1)(2)出示题目,谁来说说要求。独立完成。

第六题:描一描,算一算。第七题:思考题:

1、读算式。

2、根据第一道算式可以算出什么?

3、圆可以怎么算?

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觉得你哪题做得最好?哪里还要提高?请你对自己说句话。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五课时 和是6、7的加法

教材简析:本节课在学生了解加法的含义和学习了6、7的分与合的基础上教学得数是6、7的加法。教材在这里从原来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让学生通过生活情境和直观图,认识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合理性。“试一试”是得数是7的加法计算。教材呈现并排摆着的两种不同颜色的辣椒,使学生体会由于观察顺序的不同,可列成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并自主算出得数。“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得数是6、7的加法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页的例题,第52-53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

教学重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的思想。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数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两个数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说:“不对,不对,两个数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较多。”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是6、7的加法。(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操作学具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请小朋友拿出学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法算式,比一比,到底谁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学例题。

(1)出示学生植树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画的意思。思考:要算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2)师引导学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1+5=6,5+1=6)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数却相同?

(3)交流: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两道加法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4)小结:如果一幅图中告诉我们两部分各是多少,求一共是多少,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计算的结果是相同的。

3、教学试一试。

出示图: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学生观察后,独立完成填空。请学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教师板书:3+4=7,4+3=7

4、“想想做做”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让同桌学生用学具合作操作,然后把算式写在书上。

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交流: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整理后再让学生对开始的故事作出评判。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想想做做”第3题---青蛙跳伞。

(出示青蛙跳伞图)叙述:青蛙王国正在进行跳伞表演,可下面有两个湖,小青蛙不知道该往哪个湖里跳,聪明的小朋友,请你帮帮它们。学生弄清题意后用线连一连。

连完后学生说答案,人演示青蛙跳进湖里的图画。

2、“想想做做”第四题。

学生独立口算,限定时间,反馈学生的口算情况,个别辅导。

3、同位合作完成第5题。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4、指导学生有序完成第6题,培养思考习惯。

5、指导学生书写第7题。个别辅导。

四、小结与质疑: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吗?

第六课时:

6、7减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出6、7减几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巩固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看一幅图列两道减法算式。

3、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学会从一道减法算式推想相应的另一道减法算式及得数,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教学过程:

一、口算:

1、3+2=

3+3=

3-3=

4+3=

2+5=

4-2=

5-3=

5+1=

4-3=

1+6=

3-1=

3-2=

2、看图写算式:

○○○

●●●● □+□=□

□+□=□

导入:星期天到了,智慧爷爷要带同学们到课外去学习一些知识。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处处都能学到数学知识。

二、自主探索

1、出示例1情境图

上节课在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时,我们看到了小朋友去植树的画面,现在这些小朋友已经到达了植树地点,正在植树。(出示例题情境图)

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有几人在植树,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如果让你列加法算式,你会怎样列式?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不过我们今天不再是解决这样的问题。听老师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看看你们会不会列式计算。

第一个问题:一共有6人在植树,男生有4个人,女生有几个人?谁会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第二个问题:一共有6人在植树,女生有2人,男生有几人?谁会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从总人数里面减去男生的人数就得到女生的人数,减去女生的人数就得到男生的人数,这两个算式别看得数不一样却联系的很紧。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胡萝卜图,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分成了几部分?左边有几个?右边有几个? 提问:7-2表示什么意思?(从7个萝卜里去掉右边的2个萝卜)得数是几? 下面应该是7减几?7-5表示什么意思?得数是几?

如果不看图,计算7-

2、7-5,你会怎样想?(引导学生从7能分成2和5去想)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看图列式。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提问:谁能看图说说7-

4、7-3 各表示什么意思?

2、想想做做2。学生独立完成。

根据算式很快地说出7-

1、7-

3、7-

4、5-

2、5-

3、6-

4、6-2的得数。

3、想想做做3。

让学生说出题目的意思和和要求,再自己画线连一连。

4、想想做做4,夺红旗比赛

每面红旗上写有三个 算式,看哪位小朋友最先拿到。

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地方是怎样变化的,从而初步体会蕴含其中的规律。

5、想想做做5。

三个小动物在做数学游戏,你能看出谁在出题,谁在计算?你们三人一组,分别扮演3个小动物,做游戏。一会再交换角色活动。看哪个小组做的题目又多又对。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学生用数字卡片组算式做游戏,教师巡逻指导。

6、想想做做6

谈话:你能看着图说出几道减法算式吗?怎样说才能不遗漏,不重复?

学生回答后共同做题,集体订正。

7、想想做做7

布置学生练习写算式,看谁写的好。

四、全课小结:

说说今天你从智慧爷爷那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第七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56、57页练习六。教学目的:

1、巩固5、6、7以内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数学的体验更深一些,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养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练习六1、2题

让学生准备数字卡片,同桌互相说一说。

加法:每两张卡片为一组,说出相应的得数是6或7的加法算式。

减法:可以任意取两张卡片,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并说一说相应的另一道减法算式。

2、第3题。

口算比赛。学生用2-3分钟完成。

3、第4题。

(1)观察题目的意思,说说是怎样连线的。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2)学生独立完成。(3)校对。

二、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1、第5题。(1)(2)(3)小组内说说图意。独立填写算式。交流。

2、第6题。

(1)观察场景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2)学生填写算式。

3、第7题。指导学生读题。独立填写。校对。

4、第8题。

(1)观察第一行图,找出规律。(2)说说1-3号盒子里放的是什么。(3)尝试解决第二行。(4)校对。

5、第9题。描一描、算一算。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你认为自己哪些知识掌握的不错?有哪里不懂的吗?

第八课时: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59页。教学目标: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体验成功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游泳馆场景的挂图)

二、探究新知,落实目标

1.引导学生直观地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或男生、女生)两部分。随即提出数学问题: 池里有5个小朋友,池边有3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先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题意,直观地理解加法含义。学生列式后,再板书: 5+3=8、3+5=8。

2.引导: 刚才我们应用加法计算出一共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有8个小朋友在游泳,池里有5个,池边有几个?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8-5=3,同时要求学生再次用手势表示题意,巩固减法含义。

3.提问: 刚才同学们把小朋友分成池边和池里两部分,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互相讨论、交流。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各自的想法。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分类方法,提出不同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算式。5.小结过渡: 刚才同学们思考问题很认真,明白了在求一共有多少时,是把两部分小朋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求其中一部分时,就用总人数去掉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现在,老师带你们去森林里的聪明屋做客,那里有一位智慧爷爷,他的口袋里有很多的智慧星。如果想得到他的智慧星,就得回答智慧爷爷提出的问题。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出示小兔拔萝卜的画面。

筐里2个萝卜,地上6个萝卜,要求看图列出四道算式。(板书: 2+6=8、6+2=8、8-2=6、8-6=2)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2.课间休息: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非常不错,我们休息一下。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美丽的图画和一曲美妙的音乐吧!3.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四、有序整理,深化思维

1.每组准备0~8这九张数字卡片,要求用这些卡片摆出得数是8的加法算式。比一比: 哪个小组摆出的算式最多,速度最快? 摆好后,引导学生按顺序整理这些算式。

2.出示8-

1、8-

2、8-3,先要求算出上述各题的得数,再要求按规律接着往下编题。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让学生尝试在括号里填数,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之后,引导学生有序地整理这些算式。

第九课时: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60-61页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号和用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结构,初步培养符号感。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所以数学这门学科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1)出示苹果图

(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 了什么?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板书:盘里有(5)个苹果,盘外有(3)个苹果,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谈话:我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写下来,板书: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我现在用符号表示,看:

板书:括线,用手表示合起来,画问好。用这两个符号就可以表示:一共有多少个?

(4)问:谁会列式计算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2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

(2)问题: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号下面的“8个”表示什么? 板书:一共有8个苹果,还知道什么?板书:篮子外有(1)个,?表示什么?板书:篮子里有

个? 谁能说出这道题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问题?(3)问:你会列式计算吗?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一题

问:有哪两个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齐读并完成填写。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 指名说算式,订正 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学生说说图意,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齐读并填写。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3、“想做”第3题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问? 学生独立计算。

4、“想做”第4题。

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问? 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你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5、“想做”第5题

问:你能 看出蜜蜂和蝴蝶哪个多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在书上填空。指名说出填写的数,共同订正

四、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学习了用括线和问好表示的实际问题,大家不仅明白了题目中括线和问好表示的意思,还进一步认识了实际问题的 结构,即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

第十课时: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能正确地进行。

2、学生能根据一副图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

3、学生能在计算过程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我们不但要向他们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还要利用这副图学习数学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谈话:从画面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两部分?

你能根据这副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写一写,再在小组 里交流。(学生思考、交流)

问:你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吗?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略)

提问:谁能指着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谁能指着情景图说一说9-1=8表示什么意思,9-8=1表示什么意思?

2、教学试一试

谈话:拿出9个花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不过不要再分成1和8了,再写出4个算式 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

问:谁能把自己的分法和写法的算式说给学生听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呢?(都是9减几)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看到大家学得很好,小蜜蜂来了,他想考一考同学们 请同桌同学左边的人先摆给右边的看,右边的人再摆给左边的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问:谁来说一说摆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计算9-6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你能有次序地一个不漏地把加法算式写出来吗? 请学生思考,写算式、减法算式呢? 请学生汇报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仔细看图,根据图意应该提什么问题? 为什么这么问?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自己列式计算。集体校对。

6、做“想想做做”第6题。仔细读题。完成填空。问题是什么?

应该怎样计算?自己列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

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

第十一课时:练习七

教学内容:第64-65页练习七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加强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学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图文应用题。

3、学生能在计算过程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过程:

1、练习七第1题

(1)口算卡片练习9以内的加减法。(2)根据加法算式说出另一个加法算式。(3)根据减法算式说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2、第2题。

(1)规定2分钟内完成。

(2)校对答案。(3)统计正确率。

3、第3题。

(1)出示第三题的图,请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门上的数是几,拉出的加减法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算式的得数就是几。

(2)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说说每只蜜蜂还可能拉出哪些算式。(3)同桌可以比一比谁说的算式多。

4、第4题。算一算,比一比。先做第一组第一题2+4=?

上下比较“什么不变,什么变了?” 得数会发生什么变化? 总结规律。同法完成其它2组。

5、第5题。不计算,在得数比8大的算式后面的□里画√。(1)看30秒题目。(2)说说题目要求是什么?

(3)师:根据第一题的计算结果,你直接进行下面两题的判断。(4)独立完成。(5)集体交流。

6、第6题

(1)出示题,齐读题目。填写括号。(2)找找这一题的问题是什么?(3)学生独立列式。

(4)集体交流,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5)错的学生说一说,然后订正。

7、第7题

(1)出示图,让学生弄清题意。

(2)观察图形,让学生数一数,看看哪两堆积木的个数合起来是8个,有没有可能拼成上面的图形。(3)让学生自己连一连。(4)校对。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十二课时: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例题,第67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悟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规律

4、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看一幅图进而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逐步培养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及相应的教学卡片、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教师准备一部分口算教学卡片,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展开竞赛,完成口算题。(老师边出示口算卡片边发口令:“火车向前开,向右拐„„”,学生看算式直接说得数。)2+7=

6+3=

9-2=

4+3=

8-8=

6-5=

8-3=

9-5=

2、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出亚洲,进入“世界杯“。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三、复习辅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讲评:XX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四、自主探究

1、通过“看看想想”,探讨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2、提问:球场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学生可能会答:分成左边3个小朋友和右边7个小朋友;分成穿黄衣服的个小朋友和穿蓝衣服的个小朋友;分成戴帽子和不戴帽子的„„)

讲述: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学生口答:6+4= 10-6= 4+6= 10-4=)

提问: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第七5页,试着填一填。(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讲述: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回答:1。从图上数一数,共有10个小朋友,所以6+4=10;

2、因为10可以分成6和4,所以6+4=10;

3、因为6+4=10,所以4+6也等于10;

4、因为6+4=10,所以10-6=4;

5、因为10-6=4,所以10-4=6)

总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这类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2、通过“玩玩想想”,探索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1)独立操作,写算式。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花片的情况,逐步得到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的计算。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最佳学习“球”。(4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及时记忆。)

五、轻松一该(课间操)

讲述: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六、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哪两张卡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师生同做。

例如:教师出“8”,学生出“2”,接着教师说“8+2=10”,学生说“2+8=10”。

(2)同桌互做

2、想想做做第2题。10减几。

讲述: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也要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看图说说圆是怎么分的。把10个圆分成了几和几。根据分成来写算式。集体校对。

4、想想做做第4题。2分钟口算比赛。

5、想想做做第5题。

比赛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和10减几的算式。看谁说得多? 写一写。

6、想想做做第6题。

圈一圈,每班分2个,可以怎么圈? 学生独立圈。数一数,填一填。

七、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十三课时:求未知加数

教学内容:教材P68例题,69页“想想做做”习题。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反站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能力、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对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兴趣愿意互助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透发参与

1. 小猴子聪聪想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瞧!他已经装好一些了,盒子没有装满。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你愿意帮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几个桃吗?

2. 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出含未知加数的算式:8+()=10

二、自主探索,体验合作

1. 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一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桃子,你们一定有自己的好方法,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说说你的想法

3. 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1)观察,发现有两个空格,就知道再放2个桃子进去就满10个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该再采2个桃子了。

(3)前面学习的加法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

(4)联系减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4、小结:

从大家的汇报中,可以看出,求未知数的方法有很多,你们真聪明,办法真多,老师真佩服你们。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想想做做第1题。看图写算式。引导学生说图意。完成算式。

2、想想做做第2题。让同桌的学生相互说说怎样得到括号里的数,然后在班内交流。通过这道题,使多数学生掌握想的方法。

3、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来解决,你们想自己出几道这样的题吗?请每个小组合作出两道这样的题。我们来个小组比赛号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出题,然后个组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各组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价。

4、想想做做第3题

信鸽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想请小朋友们帮忙,用自己的办法把信送到邮局。独立连线。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填写算式。集体校对。

6、想想做做第5题。

想想做做的第5题(小兔拔萝卜)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地上剩的萝卜和放在篮子里的萝卜,想每次是几加几得10。使学生初步体会:()+()=10也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

7、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四、知识总结及检测 练习与测试。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第十四课时:练习八

教学内容:练习八的第1~9题

教学目标:

1、再现”一图四式”,加深对加、减法联系的体会。

2、会比较式与数的大小。

3、通过练习促进学生初步掌握解决简单加减实际问题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八第1题。

1、谈话情景导入,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2、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集体交流:说说每道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以及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完成第2题

1、指名说说题目要求。2、学生独自连一连。3、集体订正。

三、完成第3题

1、让学生用2-3分钟的时间独立完成。

2、检查了解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四、完成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纠正。

五、完成第5题

这一题是难点,要指导学生先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根据得数完成右边算式。让学生明白左右两边算式的得数相同。

六、完成第6题 1、学生独立填一填

2、结合场景图,指名解释每道减法算式的含义。3、说说算式中蕴含的规律。

七、完成第7题。

1、让学生看懂图意,弄懂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2、指名回答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3、学生独立完列式计算。

4、集体订正:指名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让有错误的学生说说错误原因。

八、完成第8题。学生读题完成填空。独立列式。集体校对。

九、完成第9题。

这道题是第5题的加深版。

先让学生说说从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探索规律。再统一算式的得数,完成每道算式。

十、思考题。

小红和小组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合照一次像,一共照了9次。小组里一共有()人。先组织学生画图。如小红用一个圆圈代替。其他同学用三角代替。用连线的方法依次连出每次照相情况。连9次。最后统计一共有几人。

十一、全课总结

今天你们练到了什么本领?有哪些收获?

第十五课时:练习八的练习册

练习目标:学生能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 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练习过程:

一、看图填算式:

1、玉米图

① 请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填完后,请学生分别说说每一个算式在图中所表示的意思。

提醒学生列减法算式的时候,一定要先数数一共是多少个,把总数写在减号的前面。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②请学生独立填写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学生独立填写

②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小结:填括号的时候,可以用数的“分”来想,也可以用减法来想

三、填一填:

①先请学生独立填写第一组,并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竖着看,加号前面都是双数,加号后面也都是双数。

生:可以想10的分与合来做

②请学生独立填写第二组题,也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看图列算式:

1、想请学生说说图意,再请学生列算式

小结:问号跟着大括号走,就要想合起来,用加法来做。

问号和大括号分开,就要想去掉,用减法来做。

五、你能送小松鼠回家吗?连一连

想请学生看懂题意,在请学生连一连

六、看谁都能算对

要求学生要认真书写,力求算对,同时加快速度。

第十六课时:连加和连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2-73页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境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丙:7+2=9;丁:9+1=10。或甲:10-2=8;乙:8-3=5;丙:5-1=4;丁:4-4=0。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进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头的这个数,第三题开头的数正好是延缓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进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南瓜呢?怎样计算? 故事听完了,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听的仔细吗!问题:(1)奶奶摘的是什么呀?(2)是谁帮奶奶运南瓜的?(3)小红第一次运了几个?(4)第二次呢?(5)第三次运了几个?(6)小红一共运了多少个? 最后一题小组讨论,列出算式。

学生口答:4+2+1=7老师板书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1”呢? 谁能完整地说一遍,这样的算式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书上第67页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图,看!你搜集了哪些信息?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树上原来有4只小鸟,第一次飞来了3只,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只呢?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4+3+3=10”)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教学例二

电脑出示例二图学生交流说出图意学生: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了3根,第二次又摘下了1根,还剩几根?

学生汇报算式“8-3-1=4”师:“8”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呢? 这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书上第67页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图,看!你搜集了哪些信息? 自己说一说

学生:池塘里原来有9只小鸭,第一次游走了2只,第二次游走了4只,池塘里还剩下几只?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9-2-4=3” 师:这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学的都非常认真,现在老师要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真的学会了。

1、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你准备怎样列式。

2、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说一说算式,算式中的数字个表示什么意思。

3、想想做做第5题

师:看小猴和松鼠在干什么呢!他们好象遇到问题了,我们帮帮他们吧!学生独立解决,3+4+3或10-3-4 请学生解释

4、想想做做第6题 规范书写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三、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

第十七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的例题,第74~7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知道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演示两个情境。

(1)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不能确定)

(2)乘客上车、下车井然有序(2人下车,3人上车),让学生说一说,并想一想车上数增减多少?猜一猜车上人数大约有多少?

2、讲述:同学们,要弄清没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要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动画短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

提问:(1)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活动后讲述)

(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吧?(学生摆完后, 上台演示)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的意思吗? 学生列式:7—2+3=口。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讲述:连加、连减的算式里,要么都是加号,要么都是减号,而我们今天 学习的算式里既有加号,又有减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混合运算“。

3、探究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2+3=8 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一起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多媒体出示一幅美丽的森林动画。

讲述: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接下来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大森林玩一玩。我们还邀请了两位向导,你们看,他们来了!(屏幕上出现了大脸猫)大脸猫说:“欢迎小朋友光临我们的大森林!大森林里不光有许多动物,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屏幕出现“想想做做”第1题。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在小组内描述,然后完成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然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一起说。

2、多媒体继续淙:大脸猫高兴地带领大家往前走,穿过田野,前面是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假山、亭子,引出“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图意,填空。

做完后,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做对的人数,做错的改正。

小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有数学知识。我们可要留心观察哟!

3、多媒体继续演示:穿过草地,绕过池塘,大家来到了大森林,出现“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熊猫,还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小组里填空。填好后,在小组里先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板书:8—3—1=4 2+2+3=7 3+1+4=8 4+3+2=9 9—4—3=2 9—3—2=4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四、课堂总结

多媒体继续演示:大脸猫说:“小朋友今天的表现不错,其实,不只是森林里有数学知识,只要小朋友留心观察,你的周围处处都有数学知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森林里做客。小朋友,再见!”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第十八课时:加、减混合的练习册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境渗透加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小学数学强化、拓展、每课练 数学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1、教学

1、看图填算式(1)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复习“连加”、“连减”的含义。连加能解决连续两次“合起来”的实际问题。连减能解决连续两次“去掉一些”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和运算顺序,要充利用习题插图。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4)结合加、减法含义独立列出算式。

(5)让学生说说在计算连加、连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连一连

独立做题目,体会连加、连减的含义,加深理解运算顺序。

3、看谁都能算对。

(1)给2-3分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纠正,说说错误原因。

4、给得数大于5的苹果涂上颜色(!)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谁先图完。(2)集体交流。

5、填数

(1)让学生看清题目意思(2)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总结做题后的感受:做加减混合运算首先要看清运算符号,再认真计算。

6、补充习题第32页

4、在○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得9。(1)让学生交流、讨论,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2)集体交流

四、知识总结 说说今天你的收获。

第十九课时:练习九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语言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青蛙跳荷叶:、请学生看懂题意,让学生计算要力求正确。学生独立计算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问:老师只要知道每题最后一张荷叶算出的得数,就知道整个一大题你算的对不对,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么做这种题目的时候,你应该注意什么呢?

二、加减混合运算:

要求学生把第一步的得数写下来,减少错误的发生。学生独立计算

汇报,统计计算正确的人数,进行表扬。

三、在○里填上“>”“<”或“=”

提醒学生先把算式的得数写下来,再比大小。

请学生汇报结果。

并请做错的学生说说错在哪里呢

四、把横行、竖行上的数分别相加

出示图,让学生明确:

横行3个数相加的得数,填在该行右边的括号里;竖行3个数相加的得数,填在该行下面的括号里。请学生填写 集体校对

五、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6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完整说出图中的意思。原来有6只小鸡在吃虫,走了3只,又来了2只,现在有几只小鸡? 独立完成算式。

六、课后作业:完成第6题及练习册

七、全课总结。

第二十课时:复习(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第1-5题。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

3、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做第1题。

电脑出示图,学生看图,写出一图四式。并请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做第2题

请学生看图,说出图意(用三句话说一说)再请学生列式解答

3、做第3题

(出示加法表)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加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提问: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每行1、2、3、4„„都是加上相同的数?)提问: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同一行里每道题得数都是相同的)提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做第4题

(出示减法表)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减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提问: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减数每次多一)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提问: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竖排的减数都一样)提问: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得数一样)

5、口算游戏

师出示两表的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还可指名学生根据一道算式,说出另外三个有联系的算式

三、总结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那些知识?

第二十一课时:复习(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第6-11题,思考题。教学目标:

1、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方法,并形成一定的技能。

2、根据场景中的事物,能写出不同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

一、复习。

练习数学口算卡片,指名读或开小火车。

二、第6题。

先口算出得数,交流:你是怎样算出括号内的数的?可以从数的分与合出发思考,也可以用减法来做加法。

三、第7题,独立计算,交流结果和算法,我先算„„,结果是„„,再算„„,结果是„„。

四、第8题。

你能看懂题意吗?是什么和什么相比?独立计算,交流结果,让学生结合计算进一步掌握式和数比较的方法。

五、第9题。

1、根据图意完成填空。

2、说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列式。

3、独立列式计算。

4、集体校对。

六、第10题。

你知道这是哪个童话故事中的情景吗?学生认真观察、弄清图意,让学生看清场景中都有些什么,各有多少。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你能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吗?如:一共有多少人?拿篮的小矮人有几个?左边或右边树的棵数各是多少?

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合理选择信息加以解决,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进一步掌握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六、第11题。

理解题意。自己列出算式,和同桌交流算式所表示的实际含义。

七、思考题。

在圆圈里填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连加都等于10。指导学生读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才能让每条线上得数都等于1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八、全课总结。

第二十二课时: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80~81页“丰收的果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着数学问题。2.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培养学生初步提问题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趣:秋天到了,“丰收的果园”里可好玩了,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吗?(想)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去的时候一定要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人人都来当环保小卫士好吗?那我们就出发吧!学生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 :走走走走走,一同去果园„„

(二)初步交流,学习新知 创设“动态情境”揭题,获取新知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①(播放课件:丰收的果园主题图,并揭题)小朋友们好,欢迎你们光临“丰收的果园”。你们瞧,迎面向我们走来了一队运水果的车队,它们都是谁呀?(课件依次播放小动物车队)请学生回答。

②小朋友们观察地仔细,回答扁豆博士提出的问题:①小猫的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学生回答)

②运苹果的车有〔〕辆,是哪几辆?苹果一共有〔〕筐?请小朋友上台数一数,并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3+3=9 ③运梨子的车有〔〕辆?是哪几辆?梨子一共有〔〕筐?请学生上台数给大家看,并列式:2+2+2+2=8

三、讨论交流,自主探索

1、看一看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咱们一起到果园四周走一走,看一看吧!学生观察,交流

2、说一说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用自己的火眼金睛看到了什么?(请学生上台充分地说一说,并奖励他一颗“观察星”)

3、议一议

小朋友们的小眼睛真亮,你能根据看到的提出问题来考考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吗?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参与,适时指导

4、提一提

教师:请小朋友把在“丰收的果园”里看到的、想到的提出问题来考考大家,比一比哪一组获得的红花最多?(出示动物评比表)

① 各组派代表戴着头饰上台提问题 a小兔组,你想请那一组回答? b熊猫组,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c小狗组你的问题提得真是与众不同„„

d哪一组能回答小猴组提出的问题?他的回答你满意吗?„„ ② 谁还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为自己的小组获得更多的红花? ③结束讨论

苏教版第一册数学教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表扬一下自己:(one two three four very very good!)

(四)巩固应用,深化拓展

①游戏“摘果子”(学生在模拟的“丰收的果园”的情境场景中进行游戏)教师:刚才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现了果园里的许多数学问题。瞧,果园里的水果真多呀!小动物们忙都忙不过来,扁豆博士想请小朋友帮忙,愿意吗?(愿意)不过摘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先看看你的小组水果篮上要摘得数是几的水果,那么你就摘得数是几的水果,可不能乱摘哟!比一比哪一组摘的水果又对又多,开始,出发吧!(播放“摘果子”的音乐)

②小组商量、交流、摘果子 ③畅谈收获,组织评价

(五)全课总结,回归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在这“丰收的果园”里玩得开心吗?总结一下,自己有那些出色的表现,还有那些遗憾?(请学生谈一谈)

2.老师小结及课外延伸

教师: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就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有趣的问题„„

课外延伸:外面“丰收的果园”更美,老师想请小朋友的家人带小朋友们去玩玩,看看谁能用数学的眼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第二篇:二上数学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数学广角——搭配

(一)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

数学广角

(一)教学内容: 课本P97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教学难点:

培养有序排列的思想。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红、黄、蓝三种彩色纸,三本不同的故事书,小红花。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去游戏,好吗?我们到数学广角去玩一种叫搭配的游戏(板书:数学广角

搭配),在去之前让同学们看几组数字:(1)1(2)1(3)1 比较上面三组数字,第二组有重复现象,第三组有遗漏现象。(理解重复和遗漏。)告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注意不要重复和遗漏

二、新授。

1、出示例1:

用1和2两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1)学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两位数,将摆出的两位数写在题单上。

(2)抽学生汇报结果,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可摆出12和21两个两位数。

2、出示例2:

用1、2、3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1)学生小组合作,用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两位数,将摆出的两位数写在题单上。

(2)抽学生汇报结果,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可摆出12、21、13、31、23和32六个两位数。

(3)我们可不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来摆?

讲解定位法: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摆1,个位上可以摆2和3,就可以摆出12、13,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摆,2,个位上可以摆1和3,就可以摆出21、23,如果我们在十位上摆,3,个位上可以摆1和2,就可以摆出31、32。这样摆出的数就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4)学生尝试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抽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3、小结:我们在进行排列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顺序才会不重复、不遗漏。

4、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做,抽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用三种不同的卡片演示。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2)完成题单第四题。

学生猜一猜中奖号码,猜中的学生说一说理由。老师在评讲。

三、课堂练习。

1、课后练习第1题。

抽三个学生到讲台上,排成一排,老师给他们照一张相片。然后让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通过学生演示得出3名同学坐成一排合影,有6种坐法.2、课后练习第2题。

老师拿出三本书,分给三个同学,请同学帮忙想办法,可以有哪些分法。

3、数学思考:

用数字卡片0、2和3可以组成哪些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小结,0不能写在十位上,所以只能写出四个两位数:20、23、30、32.四、课后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课有意思吗,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希望你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搭配

(不重复、不遗漏)

十个

2

2 1

3 1 3

1 2

第二课时

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

课本P98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和组合的不同。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人民币。教学过程:

一、复习。

有3张数字卡片,5、7、9,用它们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

如果用着3张数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两张求它们的和,得数有多少种可能呢?

2、解决问题

请学生小组探究后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1)用填表的方法。(2)用连线的方法。(3)随便写写。

3、思考只有3种结果,为什么摆两位数却有6种结果呢?

摆两位数跟卡片的位置有关,加法算式的结果和卡片的位置无关。

4、观察

上面的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随便写,容易漏掉或重复。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1)请3个小朋友做游戏,想一想后回答。(2)各小组3个同学互相握手,亲身体验。

小结:3个同学互相握手时,可以先确定一个人和另外两个人分别握手一次,剩下的两个人再互相握手一次,一共3次。

2、完成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几个物体摆在一起,有时要讲究排列的位置,如摆数,位置不同,数的大小就不同。有时却不讲究排列的位置,只要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如握手、搭配事物等。希望同学们遇到问题要认真思考,做出准确判断。

第三课时

数学广角 教学内容:

教材P99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对简单事物的排列和组合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有序排列、巧妙组合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难点:

怎样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地排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想不想去呢?

二、1、自主探索。

既然参加活动,就要穿漂亮些,衣柜里有这样几件衣服,小朋友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呢?(教材P99页)(1)观察并与同桌讨论。(2)小组合作,动手实践。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案,每人选一种试试看。搭配的时候应该 注意些什么呢?(不重复不遗漏)

2、归纳演示。

搭配方案一:用学具摆一摆。搭配方案二:连线。搭配方案三:列式。搭配方案四:编号。

3、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想出这么多的办法。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三、课后小结:

这次数学广角你们玩得开心吗?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从这里你学到了什么?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方案的时候,是不是所有的方案都要选择呢?怎么办?

四、课堂练习。

第三篇: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数学第十册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来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同时通过邮政编码在信件传递中的功能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实践活动来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让学生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数字和编码的生活实例 教学重点: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的结构和含义 教学难点:编码时要注意简洁明了和科学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老师点名时的情境,小精灵引出问题:如果不叫姓名,还能怎样区分班上的同学呢?

2、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给每个同学都编一个号。

3、谈话:那么原来数字还有这样的用途啊。生活中的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老师出示)信封上的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电话号码、车牌号、学号……等图片!师:原来这些地方都用了数字。数字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些我们都称为数学编码。

引出课题:数字与编码

二、教学例题之一:探究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

1、感知邮政编码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寄信、寄对象、汇款都要写上邮政编码,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1)邮政编码可以告诉我们这封信要寄到哪里。(2)邮政局的分信人员根据邮政编码分拣信件。(3)自动分拣机按照邮政编码自动分拣。

2、了解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出示邮政编码)

提问:(521031)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 这就是枫溪区的邮政编码。小结: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六位数,不同的数字代表不同的地区。提问:你能猜想一下邮政编码是根据什么编排的吗?(省、市、县)

提问: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521031这个邮政编码。(1)这是哪个地方的邮政编码?(2)出示521000这个邮政编码。讨论你又发现什么?

(3)小结:前两位代表的都是广东省,第三位和第四位表示不同的市、县。(4)观察广东省的邮政编码。广东 邮政编码 地区 邮政编码 广州市 510000 清远市 511500 东莞市 511700 韶关市 512000 梅州市 514000 汕头市 515000 潮州市 515600 惠州市 516000 汕尾市 516600 河源市 517000 深圳市 518000 湛江市 524000 茂名市 525000 肇庆市 526000 佛山市 528000 中山市 528400 江门市 529000 阳江市 529500

①广东省怎么又有51开头,又有52开头呢?(小结:因为第三位数字表示市,最多只能表示10个市,如果一个省超过10个市,譬如湖南省有13个地级市,超过了10个,第三位不能增加,就开头两位给多一个。

51、52都表示广东。

②你还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直辖市的邮政编码后五位都是0,前面第一位是按1、2、3、4编排的:北京100000、上海200000、天津300000、重庆400000。

提问:那么,邮政编码为什么用六位数字?

总结:我国有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有两位就够了,一个省一般不超过10个市,一位就够了,一个市(地区)不超过10个县,一位就够了,乡镇有两位也够了,因此六位正好。另外,如果一个省超过了10个市,就像广东省一样,给两个就行了。

教学例题之二:探究身份证的编排规律

1、先请同学位分组交流了解到的身份证的知识,对不知道的数字可以进行猜测。

小结:身份证的前两位表示省,三、四位表示市,五、六位表示区县,七、八、九、十位表示出生年,十一、十二表示生日,十五、十六、十七表示编号,最后一位是验证码。

2、身份证升位的原因是什么?

3、想一想,身份证有什么作用?

说明:居民身份证是我国唯一法定个人身份证件,其作用是:证明居民身份,便于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借给他人。

三、学以致用——编身份证号、学号 想想:编号应涉及到哪些内容?

试着给自己编身份证号和学号,并交流讨论编排顺序。

四、新课总结

数字编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用数字编码既科学又简洁方便。生活处处有数学,相信数学知识会更好地为我们生活服务。请同学们继续利用业余时间,调查数字编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潮州:521000 湘桥 515600潮安 515700饶平

第四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优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题:沏茶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用“一边„„一边„„”造句。2.师:说的很好,这两件事情都是同时进行的(板书同时进行)3.师:大家都说的不错,但不知道做的好不好,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师:星期天,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教材104页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

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教材104页工序图课件){请学生说} 4.师:如果这六件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要多少时间?14分钟(学生回答)这个时间有点长了,万一李阿姨在家里做客的时间不长怎么办?看,小明在想什么?出示课件 5.师:同学们能帮小明这个忙吗?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信封中的小卡片,通过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7.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1)学生动手摆出方案,师巡视

(2)学生展示,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预设:

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

B: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 ↓同时 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1+1+8+1=11(分钟)师:对于这两个方案,那个更好呢? 师:请同学们点评。

8.师:A种更好,接水的同时去找茶叶,时间一样,会非常的匆忙。请同学用卡片摆在黑板上,并用幻灯片显示出来(同步进行)9.师生画流程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这些事情的先后顺序,我们用箭头来连接(课件显示)计算出时间是:1+1+8+1=11(分钟)10.师小结:刚才我们一件一件地做,需要14分钟,现在这样做只要11分钟,时间缩短了,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情来使时间缩短的。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感冒了,要吃药休息,需要做:找杯子倒开水(一分钟)等开水变温(6分钟)找感冒药(1分钟)量体温(5分钟)

2.小明帮妈妈做家务,需要做:用洗衣机洗衣服(20分钟)扫地(10分钟)整理书桌(10分钟)晾衣服(5分钟)帮小明想一想,怎样合理安排,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3.小刘肚子饿了想吃饭,需要做:洗电饭锅(1分钟)放米和水(20分钟)煮饭(20分钟)烧青菜(3分钟)烧鱼(6分钟)烧肉(6分钟)烧汤(6分钟)

4.小结:我们刚才做的这些,都是采用同时做几件事的方法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从而来合理安排时间(板书)

5.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块做就都好呢? 出示课件(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读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丽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很合理啊,你有何想法?)6.师小结:在合理安排时间的同时,还要讲究科学(板书)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数学广角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科学地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同时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1+1+8+1=11(分钟)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烙饼

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体会优化思想,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预设情景: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李阿姨来到小明家做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星期天,小明、爸爸和妈妈在家,妈妈准备烙饼来吃。1、(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

(4)学生回答后师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出示表格)

(5)那小明、爸爸和妈妈每人1张,怎样才能尽快吃到饼?

2、自主设计方案

(1)如果妈妈、爸爸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

(2)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最快的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4)学生比较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

(5)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点击课件

(6)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同时把表格填完整。

7、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生活运用: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家人能尽快的吃上饭。(洗电饭锅2分钟,洗米2分钟,煮饭35分钟,洗切菜20分钟,炒菜15 分钟

3、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的最棒?你要学习他的什么表现?你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呢?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三课时 课题:田忌赛马 教学内容:教材第106页例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教学准备:表格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查找“田忌赛马”的故事,课堂上进行讲述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齐王 田忌 获胜方 第一场 上等马 第二场 中等马 第三场 下等马

(一)田忌输()场,赢()场,齐王和田忌()获胜。田忌是用了什么样的策略赢了齐王呢?

(二)讨论填写下表第一场第二场第三场获胜方 齐王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田忌1 田忌2 田忌3 田忌4 田忌5 田忌6 田忌7 我们发现田忌一共有()种赛马策略,但是获胜的策略只有()个。

1、田忌所用的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呢?

2、齐王有点不服气,想再和田忌赛一次,田忌要想获胜,必须让()先出。

3、在比赛中,田忌要想获胜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让()先出。

2)田忌用最弱的马牵住齐王()的马,才能换取后两场的胜利。

4、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呢?

三、课堂检测 1、108页数学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所报的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有15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根或2根,谁取到最后一根火柴谁就赢。想一想,如果是你,为了确保获胜,是先取火柴还是后取火柴?怎样取?

四、拓展练习

一堆棋子共24颗。甲乙两人轮流从中取走棋子,每次可取1-4颗,取到最后一颗棋子则获胜。如果让你先取,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取几颗?接下来应该怎样取?

五、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篇: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

为方便教学,数学网小编整理了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学习,希望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接下来一起来学习下吧!第八单元 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

5第 1 页 等于13,13减5等于8.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3)列式解答。

第 2 页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以上内容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由查字典数学网提供,希望能够帮助得到同学们的学习,如想了解更多数学知识,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数学网。

第 3 页

下载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苏教版数学第八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人教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排列教案

    数学广角《排列问题》 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P97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

    第八单元教案

    25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

    第八单元教案

    30《开天辟地》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单元目标: 1、阅读时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

    第八单元教案

    29、掌声 教学目标 一、 词语 1.积累(49左右) 愿愿意 自愿 心愿 不愿 愿望 姿姿势 英姿 姿态 姿色 势姿势 气势 势力 势头 投投入 投降 投放 投球 投资 况情况 战况 实况 况......

    第八单元教案

    31、.女娲补天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第八单元教案及反思 课题:组织比赛(教材85页)五、 自学导航 、 课前,请学生了解爸爸、妈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2、 课前,请学生了解好朋友喜欢的运动。 快“六一”了,这......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八单元教案

    一、复习因数和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138页1、2题,第141页1、2题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 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