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近三年反思 Microsoft Word 文档
近三年初中物理教学反思
刘宗汉
本人自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初中物理课教学,在近三年来头两年担任八年级物理,今年担任九年级物理。在上课之余,也常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困惑进行反思,物理这门学科是老师觉得不好教,学生觉得不好学的学科,很多同行都这样认为,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这门学科使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呢,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
一、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我们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我们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课本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二、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我们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创新事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设计要体现创新教育思想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状况的基础上,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创新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入点可以是教学重点、难点或演示实验,也可以是教材上的小实验、思考题、阅读材料等,还可以是物理学家的创新经历和体验,或者是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中,牛顿未发现定律之前,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由两位学生分别代表伽利略、笛卡儿介绍的各自观点,最后再由教师代表牛顿在前两者的观点和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用创新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重视其发展过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方法,使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演示和学生实验中,要引导学生探索方法,设计步骤,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2、对讨论启发的内容,要设法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力求引起学生思考和争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和“标新立异”。
3、物理计算题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的思维训练。
4、对像“科普讲座”、“物理学史”等自学的“阅读材料”内容,要提高趣味性,指导学生阅读,并加以总结。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相互辩论,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如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某同学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简单地否定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和创新的自信心,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如在中考备考复习中,复习“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摩擦力不计),其机械效率是否相同?”时,为了方便记忆,我把结论说为: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摩擦力不计),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反之,机械效率越小。不少同学进行质疑:认为物越重,应该越麻烦,机械效率应越小,老师说的不对。为此我首先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然后组织有质疑的学生进行实验,用数据证明这种结论是正确的,从而较好地完成了复习任务。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和质疑,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能使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能使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实施创新行为提供机会
在教法上采用“自学辅导法”、“分组实验法”、“探究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疑难点,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获取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习惯。如在解答习题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直接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由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根据看到的现象和获得的信息,由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亲自得出研究性结论”的创新机会,在实施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习题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果我们经常在授课过程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式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创新示范作用将会给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也会有跃跃欲试的创新想法,这就是学生创新欲望的体现。习题课教学要跳出“题海战术”的误区,能使学生尽量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分析解决同一问题,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使学生从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发散思维或集中思维用自己的科学创新方式来解答问题。如:“关于电功率的计算”这节教学时,利用自学辅导法,首先让学生认真审清两道例题,寻找推理计算方法有哪几种?是怎样推导的?通过例题分析能否得出一些子结论?(如额定电压相同的两个灯泡,额定功率大的,电阻小;P实=(U实/ U额)2•P额;把灯泡接在实际电路中,如U实=1/2 U额,那么 P实=1/4•P额等)。让学生感受到获取知识、探索科学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
总之,许多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希望我的这点反思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第二篇:近三年河北中考物理分析
近三年河北中考物理分析
张敏
2018年中考物理命题遵循课标及考试说明,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建立模型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试卷特点:
1、立足基础,考查基础知识;
较多的习题停留在布鲁姆目标分类的初级认知即记忆、理解、应用层面,为增强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究能力提供指导。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要求:认识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等内容;认识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内容,了解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等内容。这些内容2018年中考题都有体现。
2、贴近生活,倡导学以致用;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试题让学生知道物理学不仅含有物理知识,而且还含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通过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3、稳中求变,创新命题思路;
通过对比,2018年的中考物理与2017年题型、题量、分值分布、知识排布都很平稳,突显科学方法、加强能力培养始终如一。题的难度略有下降。注重知识的延展、综合,明确分析方法、突出逻辑思维严谨性,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计算应用题有突破,需要不仅学知识,还要多问为什么,在实验及实践中获得真知。
4、数形结合,突显数学知识;
依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间的关系式及识别函数图像,在多选题22题C选项、实验题33题拓展、34题图像判断、37、38题均有体现,这些题又是体现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拔高点,能体现思维的差异。
5、实验探究,突出科学方法;
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依据课标知识与技能要求: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简单的实验仪器,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识,知道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会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2018年中考中充分体现。考题也符合课标过程与方法要求: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从审题到答题都有体现。
例如,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中具体要求: ◇经历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的过程。◇明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尝试选择科学探究方法及所需要的器材。
◇了解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转换成考题实验每题都有明确的问题。
二、2018年中考物理题目分析
(一)、15至22题,选择题。
15题,估测题,主要考察学生生活常识的积累和基础知识的记忆。20题C选项考察了科学家,也属于此类问题。可以推测的题目选项容易做,需要记忆的选项,记不住或记不清就只能靠猜。
16题,声与电磁波。主要考察学生声和电磁波的区分及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17题,物态变化。主要考察六种物态变化和相应的吸放热情况,涉及晶体和非晶体概念,需要记忆准确。
18题,力学基础知识。主要考察力学基本概念,能量转化,惯性易错。
19题,凸透镜成像规律。主要考察凸透镜成像规律。把握准规律,多选也能准确选项。理解+ 记忆
20题3分,电与磁。主要考察磁现象的应用。电磁那一章知识的记忆。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21题3分,浮力综合题,浮力结合压强,有难度,需要学生有很扎实的逻辑和计算基础功底。初二时学生提高不到综合的高度,初三复习段得拿出时间和心境。
22题3分,电路图分析与计算题,选择题中最花时间的一个题,考察电路图相对实物图较简单,但综合性比较强。
选择题存在的问题:
1、知识理解不全面,2、概念记忆不精准。解决的办法是依靠专题复习,同类知识集中训练,做到清楚明确。
(二)、23至27题,填空题。
23题,电能表、电能、电功率。注意单位。理解记忆。24题,光现象分类考察,常规题型难度低。理解记忆。
25题,功和机械效率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功率的公式考察,机械效率的计算也很基础。理解记忆。
26题,内能常见题型,精准概念类问题。专题练习。
27题,考察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精准概念类问题。
(三)、32至34题,实验题。
32题,大气压问题,常考题,或易或难,专题组织搞透。精准概念类问题。
33题,杠杆实验题,基础知识题,拓展应用性比较强,需要平时训练到位。理解记忆。34题,焦耳定律实验题,综合性强,文字填空,需要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理解记忆。
(四)、37、38题,综合计算题,力学、电学。
37题,纯压强综合题,不结合浮力计算。前两问考察基本公式计算,很简单,第三问计算量比较大,需在有逻辑和方程能力,容易错,包括问题思维的技巧。理解记忆。
38题,电学综合计算题,虽然是常见的分类讨论但作为压轴题难度依然是比较大的,需要学生很强的分析能力。理解记忆。
综上所述,失分原因有两点,精准概念记忆类和逻辑理解记忆类。解决办法就是专题复习全面并明确。如何做到事半功倍,专题练习的选题很重要,题目精练、知识点和技能全面,学生要学透。
三、所考查知识的覆盖面:
2018年中考物理知识点覆盖面综合来看:A层级的覆盖面小,主要集中在声、光、磁、部分热的现象,联系生活注重实际,进行判断、记忆的内容;B层级的内容集中在力与电的理解与应用;C层级的内容集中在电和力,几乎全覆盖,重在解决问题;还有一些技能的掌握,比如识别表盘,画图等。突出主干知识,引导在完整的知识系统中体会严谨科学的思维过程及方法。
2016年试题中20题(多选)考查的是电与磁的知识,2017年电与磁的知识点考查放在了16题改成了单选,改成了利用图片考查电与磁知识,难度不大,但是需要认真审题。2017年在20题(多选)的位置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知识。
2016年试题中21题(多选)考查的知识载体是用手按压在弹簧上的木块,主要考查平衡力,弹性势能及对木块的受力分析。2017年的21题是以滑轮组为载体考查功率、机械效率等相关知识。
整体来说选择题保持了稳定,但是从以上对多选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按照以往规律进行按题号押题是没有意义的,按部就班将所有基础知识复习到位才是制胜法宝。
总之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进行了大胆创新,这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思想,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三篇:物理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李月香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突出了以下几点:
1、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初二学生探究基础和知识储备实际情况,教材直接给出了定位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和大小特点。并且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了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特点的任务,把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本课主要围绕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引导,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拔,最后还是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第四篇:近三年物理高考考点分析
选择题
1.12年考牛顿第一定律,13年考牛顿第二定律,14年考磁生电的几种情况。
2.12年考平抛运动,13年考受力平衡和临界情况,14年考左手定则。
3.12年考动态平衡问题,13年考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安培力计算公式,14年考带电粒
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12年考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13年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14年考胡克定律受力分
析。
5.12年考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受力分析,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之间的关系。13年考库
仑定律及平行四边形定则。14年考电磁感应定律。6.12年考转动切割感应电动势公式E=1/2BL2ω和法拉第定律,13年考物理学史,14年
考万有引力与航天,开普勒三定律。
7.12年考楞次定律、安培定则。13年考万有引力与航天,14年考运动学临界问题。
8.12年考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13年考运动学临界问题,14年考点电
荷的电场分布和等势面。
12年考牛顿第一定律,平抛运动,动态平衡问题,变压器,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法拉第定律,楞次定律,安培定则,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牛顿三定律一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两题,相互作用一题,交变电流传感器一题,电磁感应两题,静电场一题。)
13年考牛顿第二定律,受力平衡和临界情况,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和安培力计算公式,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库仑定律及平行四边形定则,物理学史,万有引力与航天,运动学临界问题。(牛顿三定律一题,相互作用两题,恒定电流一题,静电场两题,物理学史一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一题。)
14年考磁生电的几种情况,左手定则,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胡克定律,电磁感应定律,万有引力与航天和开普勒三定律,运动学临界问题,电荷的电场分布和等势面。(电磁感应一题,磁场两题,相互作用两题,电磁感应一题,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和航天一题,静电场一题)
实验题
9.12年考螺旋测微器(估读),13年考平抛运动(相互作用),14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10.12年考磁感应强度(电磁感应),13年考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恒定电流),14年考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恒定电流)。
大题
11.12年考共点力平衡(相互作用),13年考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应用(静电场),14年考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12.12年考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磁场),13年考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牛顿运动定律),14年考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机械能及其守恒)。
13(选修3-5).12年考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动量守恒定律,13年考原子核的结合能和动量守恒定律,14考天然放射性和动量守恒定律。
第五篇:物理考试反思
【篇一:初三物理月考反思】 初三十月份进行了第二次月考,初三物理考的内容是了解电路,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的连接,及电路故障的判断。共29个小题,分值是100分,时间50分钟。题型紧扣中考题型,难度适中,有梯度。从成绩来看,总体成绩比老师预计的要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1)、电路图的连接不注重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2)、电路故障的分析,(3)、物理量后面不带单位,如0、22A写成0、22等。针对以上问题,初三物理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后,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此次成绩比预计的好,主要是(1)、备课组老师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在每章开始时我们都在集体备课时间讨论本章的重点难点以及重难点的突破,然后再每人负责一节的导学稿。(2)、对重点题型反复练习,典型例题利用上课时间(10分钟)考试后讲解。(3)、对部分待进生个别辅导。
(二)、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们准备采取如下措施:(1)、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检查及时,落实要到位,一定要查实查严。(2)、以学生为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从研究学法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一切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上要精讲、精练、精评,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探究、归纳、感悟、反思的时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让物理成绩更进一步。【篇二: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反思】
一、试题评价: 试题紧扣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知识点全、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取舍合理;试题的设计数量合理,阅读量适中,呈现形式新,具有开放性,联系实际、日常生活、技术与社会,注重原题变式和改变;注重对双基和实验教学的考查,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注重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分析计算能力、物理的学科素养的考查;但这份题过于注重基础,试题的区分度不大。
二、试题主要特点:(1)面向全体,注重能力考查 此次测试,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我市的教学实际,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获得较理想的成绩。采取低起点、小坡度、广覆盖的命题原则,(如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适当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基本概念的考察)突出其水平测试功能,采用活用教材、注重探究、关注过程、开放创新的方式创设新题,(如11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体现其选拔功能。(2)对教学的导向作用 考试的改革促进教学的改革,考试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此次测试,做到扣紧范围、活用教材、体现课改,联系实际、开放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对我校后期教学具有很好的向导作用。(3)体现新课改精神 此次测试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难度相对稳定。考查内容尊重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今后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卷中第25题;试题的素材、内容方面体现考查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第10小题等;加强对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0、21、22、23题等。(4)探究创新,突出学科特色,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此次试题中,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的有第1、2、3、5题,体现了物理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的真谛。这些紧密联系社会、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的物理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学习过程,引导学法。注重学习过程,寻求学习规律,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不只是停留于单纯的知识的记忆,而是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建构,并通过不断反思学习过程,悟出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如第25题通过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归纳,引导学生回味物理学习过程,悟法开窍。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物理语言表述不清;对物理公式不能正确理解;对物理概念混淆不清,如21题、24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6、25题;不会分析物理图像如6题等等。2.实验基本技能差。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物理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如21、22、23题。4.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13题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物理现象;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如17、21、22题。6.计算能力薄弱。
四、我的感受:
1、中考命题科学严谨规范,使得任何猜题押题的行为纯属徒劳。但我们如果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集中精力研究考试说明并梳理其中的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是肯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2、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逐步实现由以考察知识为主向以考查能力为主,在继续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考查;考试内容加强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问题的真实性和情景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开放性、探究性题目出现并逐渐增多,考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考试的难度逐步降低(一般控制在0.7左右),考查面越来越广,引导我们教学面向全体。
3、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学起点不要过高,不可只注重能力拔高,忽视基础,忽视物理的双基教学;不可只注重资料,忽视教材研究,挖掘教材到位;不可只注重题海战术,着眼点放在做题选题上,忽视原题研究、变式和改变,忽视规律总结和学法总结;不可只注重复习的时间长短,忽视新授课中基础掌握和能力培养;忽视对考试说明、课标学习、研究和落实,平常的教学不可只注重知识的结果,忽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规范训练(物理用语规范、书写认真、语言科学规范、逻辑严密、答题条理、计算题解题步骤规范等)。【篇三:八年级物理月考后的反思】 上周七、八年级进行了月考,月考卷阅完后,我认真分析了八(1)班的卷面情况,总结了如下几点问题:
一、内容的抽象性,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初二力学七、八章是力的基础部分,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认识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内容抽象,且与生活现象不易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常识往往与理论知识相抵触。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推导,实验是不能呈现结论的,而是在实验基础上经想象推导出来的,与生活脱节,学生单靠想象难以理解。再如惯性问题、力与运动的关系。都存在着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相抵触的情况,学生在这些题目上丢分严重。
二、内容的互扰,造成学生知识的混淆 这一部分内容涉及到重力、摩擦力、惯性等概念,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现象随处可见,讲解时有一种模式:如力的三要素,举生活中的现象,想象假如没有这些力或惯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等,学生在单独讲授时举例情况很好,但混在一起现象就混淆了。
三、认识问题的片面性,问题的不集中体现 八(1)班从卷面上表现出来的问题突出集中在共性问题极少,个性问题较多,卷面上的题目在授课过程中基本都涉及过,所以共性问题较少,而每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片面性就体现出来了。八(1)班学生在平时学习方式上爱讨论、爱交流,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讨论中认为自己掌握得挺好,但实际对知识的饿理解并不深入,考试中问题就显现出来了。针对以上问题,我采用的方式就是单独辅导,逐一攻破。尤其对前几名的学生问题逐一面对面的找寻他们的问题症结所在,并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卷面考试力度,减少课下讨论机会,要求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篇四:物理考试没达标检讨书】 尊敬的物理老师: 非常遗憾地递交这篇检讨书给您,这次我物理没达到标准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我的错误给班级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咎由自取。事实上,早在三个月以前您就悉心提醒我要好好做好物理学习。可是当时的我没有听进去,把您的话当中耳边风。现在时隔三个月以后,物理期末考试出来了,我的心情也惨痛了。纵观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物理成绩是70分以下,我一个人严重地拉了班级后腿,将班级平均分数降低了3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我没有脸面再见您了,我感到非常的愧疚与懊恼。这个错误发生以后,我觉得特别需要检讨与认错,再不检讨,我真的无可救药了。现在,我认真向您保证,今后我再也不懈怠学习了。此致!【篇五: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反思作文500字整理】 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舞台上没有纯粹的喜剧.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得以乐观.——题记 这两句话我很喜欢,正和我这次考试一样,这次考试不是完美的,但现实中没有全是完美的,正如第一句现实生活中没有完美的人生,这次的失利不代表失败,一次的失败不代表永久的失败,这次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这次的失败不是给下次的成功有了经验吗,有了失败才有成功,失败乃是成功之母嘛.而返回到前面说,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哪能不经历点风风雨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说的不也就是吗.这次考试考完了就过去了,不要再去想,只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是最好的,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知道了哪里错还要去填补这快空缺,补得严严实实,缝不可透.第二句名句也是说不经历点挫折失败,哪能有成功胜利.虽然刚才一直都在安慰自己,可是我还是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豆大的眼珠总是在眼圈晃动,这回考试辜负了太多人的期望,就不用一一再提,我真的自己也很不甘心,很伤心,辜负了你们,对不起,真的对不起,辜负了你们的一片苦苦期望,爸爸妈妈.我的全家人.好友.y友.老师....都对我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可是我却....虽然老师对我的成绩十分满意,可就是让我数学再努努力,而我的其他家人好友们都对我的成绩难以置信,怎么才考这么点,怎么别的时候不失礼,非要在这个时候失礼,这是多么重要的一次考试,但是我还是希望过去就过去了,不要再提了,提也只能让我更伤心。这次考试是普遍的没考好,可大姨对我说,不要把普遍当作理由,我会记住的,深深地记住。爸爸也对我说,第一名只有一个。难道不是吗,虽然是普遍没考好,但也有考好的呀,我还是要象他们奋进,需要的则还是努力,假期里好好弥补自己的不足,再一步地提高提高,我相信,只要有我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我的成功,只要我努力了,我能行.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我到下次考试时一定不会再辜负你们了,争取升学考试时一鸣惊人.你们相信我吗.你们还会一如既往地鼓励我支持我吗.我在你们眼里还是个优等生吗.我希望还能象以前一样,你们还能鼓励我支持我相信我,好吗.在升学考试时我一定要给你们一个惊喜.不再想了,过去就过去了,笑对人生,人生路上坎坎坷坷,这算什么.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抬起头扬起胸,以后的路还很长....【篇六:物理考试反思】 要想取得一个好的成绩,首先应该有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我们明白学习对自己的意义。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不是被老师和家长所逼。人生的路有很多条,每一个人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路,走好每一条都可以通往成功的彼岸,但是学习是一条捷径。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明确一个目标至关重要。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最容易迷失方向,最容易被眼前的风景和短暂的美好迷惑,中断了前进的脚步。而一旦有了目标,目光变得长远,就不会再注意眼前的琐碎的小事,一直朝着目标前进。其次才是方法的问题。物理是必考科目之一,故从初二开始就要认真地学习物理。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新知识的接受,物理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要想学好物理,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由此可见,要把物理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物理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物理的广阔天地中去。【篇七:高一物理月考的反思】 刚刚结束的月考,不仅给学生一个大跟斗,也给老师好好的敲了一下警钟。对于这次月考,作为老师好好的反思一下: 老师: 试卷难度较前面几次考试来说,难度比较大,所以造成高分不多,低分不少,平均分就比较不好看。从侧面页反映出来,学生学习物理还没有掌握好方法,还没有从初中的科学的状态中出来,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所以,作为老师,我觉得不仅要在知识上让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学习的知识可以灵活运用。学生: 1.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不能正确地熟记物理概念、理解物理规律,更无法用概念规律来解决问题。2.对于图表、图像给出的信息,难以理解,得不到想要的信息。对物理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差,不会学以致用。3.综合能力太差,不会结合以前学习的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薄弱,当多个知识点综合考查且结合生产生活中的物理情景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能为力。4.理科班的学生答题不规范,表述不太清楚,有的地方模棱两可,没有解题规范。所以要加强 1.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掌握理解。2.答题规范:平时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审题、作图、计算、实验操作、文字表达等方面的练习。【篇八:物理AB试卷反思】 这次期中考试我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学校在物理这一科实行了A.B卷。以往让不同的学生去考同样一张试卷,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是一种打击。这部分学生害怕考试,通过AB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试卷,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成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开发学习的潜能,避免厌学情绪的产生,并且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也避免了教师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就试卷难易程度而言,A卷重在基础,B卷考察能力,从学生选择试卷的情况来看,A卷选择的多(3/5),B卷选择的少(2/5)。这反映了一个现象:学生受传统排名的影响,希望打高分,迎接家长会。特别是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也选择了A卷,目的想获得一个好的排名,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觉得选择AB卷都一样,还不如选择B卷,成绩差也算有点借口,结果成绩更差,事与愿违!在学生的心里,普遍存在B卷七十分强于A卷九十分的思想,针对这一问题,希望能够引导学生合理评价AB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