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小麦的来历》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小麦的来历
教学内容
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第2—6页。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访问家人或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出探究主题
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 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吟诵着这首诗,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顶着炎炎烈日在田地里干活的情景。生2: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伯伯的汗水滴到了禾苗上。
生3:我由此想到了我们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4.师: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于唐朝,那时的农业生产落后,农作物的种植靠的是肩挑背扛、牛拉犁耕,农民非常辛苦。那么现在,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农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吃的每一粒稻谷、每一颗小麦,其中是不是也饱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呢?今天,就让我们由一包方便面说起,去了解小麦的来历,了解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了解在我们的“盘中餐”、我们所吃的食物中,都有哪些人付出了怎样的劳动。
5.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食品(方便面、饼干、面包),一定是你们平时爱吃 的吧?谁知道这些食品的主要制作原料是什么?(生:面粉)师:对呀,那么面粉又是由什么磨制面来的呢?(生:小麦)师:出示小麦麦穗及麦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了解小麦的来历。
师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二、感受体验 激发情绪(25分钟)
1.老师引导:那么,孩子们,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昨天老师提前给同学们下发了导学案,并布臵同学们采访家人或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小组内先交流。
2.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小麦的生长过程。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让其他学生作补充。生1:一入秋,农民就将土地深耕,整平,耘细,并施足底肥,做好播种前的准备。然后,选出产量高、颗粒饱满、抗病强的优良麦种,均匀地拌上农药,到“秋分”前后就开始播种了。
生2补充:不久,田里长出了绿油油的小麦苗。农民就开始忙着为麦苗松土、施肥、浇水,像呵护小宝宝一样精心照料着麦苗。入冬前后要给小麦浇一次水,听爷爷说,叫“上冻水”为的是保持地温、杀死害虫,使小麦顺利过冬。开春后,天气转暖了,要再次对小麦进行施肥、浇水,以使小麦迅速返青。在农民伯伯的辛勤管理下,小麦迅速生长,返青、起身、拔节、孕穗、开花并灌浆。
生3补充:入夏后,小麦颗粒逐渐饱满、成熟,由绿色变成了金黄色。农民顶着烈日,开始了紧张的收割、脱粒工作。这时节天气善变多雨,所以麦收就得争分夺秒,故称“抢收”。脱粒后,农民紧接着将麦粒晒干,除去杂质后储存进粮仓。
师: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看来课前都做了充分的调查。那么,孩子们,谁能用几个简单的词来大致说一下小麦的生长生产过程呢?
生:老师,我觉得大致有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这样四个过程。师:孩子:你真善于总结。
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师板书)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师强调:农村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合适。(二十四节气)
3.幻灯片出示:小麦的生长过程 教师结合图片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种植过程。4.师:现在正是小麦收割的季节,昨天老师的家乡孙镇正在大面积地收割小麦,当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召开了雷沃打捆机现场演示会,省电视台的同志们还来录像呢,老师昨天在 现场也采集到了这样的画面。请大家跟我一块亲临现场欣赏小麦机收及晾晒的过程。
5.教师启发:小麦的生长过程也浸透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过程。在小麦生长的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可以抓住小麦生长的某个环节来说说农民的劳动。
学生自由发言。
生1:有一次跟妈妈去麦田里拔草,天气很炎热,但妈妈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把麦田里的杂草都清除掉了,满脸的汗水。
生2:有一次,夜里突然下起了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慌忙起床赶紧收麦子。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非常难受。
(补充:在农业生产中,虽然我国很多地区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但驾驶这些翻耕机、收割机等在田地里劳动远不如开着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般惬意。驾驶员不仅要承受着巨大的颠簸和噪音,还要耗费相当多的体力;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无论日晒雨淋都要劳动。在那些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地区,往往靠牛拉犁耕,农民则更加辛苦。至于这个过程中的施肥浇水也是一件苦差事,农民往往要背着重物,不停地弯腰起身,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2.我国北方的小麦从播种到收割一般需要230天到270天,加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和收割后的晾晒、储存和出售等工作,农民基本上是一年忙到头的。)
6.一分钟体验活动:孩子们,你们有没有体验过田间劳动?(师:如果有的话,让他说说感受。)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松土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播放音乐:锄禾)
7.师:“做”了这些农活,你们感受怎样?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生1:很累
生2:我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8.师:通过咱们交流小麦的生长过程,也让老师勾起了儿时麦收时的一些场景:曾想起儿时帮爷爷奶奶看麦场、拾麦穗,亲眼目睹用镰刀收割麦子、碾麦子的很多回忆……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去追寻那段儿时的回忆吧。(播放视频:儿时麦收——现代化麦收)
看了这两组不同的照片后,你又有何感受呢?静心思考一分钟。(师: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化机械服务于农业后,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9.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 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三、探究交流 情感升华(5分钟)
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汇报交流。(教师可作提示:1.农业科学家为研制小麦的优良品种冒酷暑下农田;2.农技指导员,他们直接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指导;3.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厂家的工人,他们生产出的产品为农作物的丰收和农业生产的高效提供了保障等。)
3.总结: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
四、课外延伸 激励导行(5分钟)
我们平时吃着这些食物时是否想过这些食物的来历?是否品尝到了在美味背后众多劳动者辛勤的汗水?孩子们,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你有何感受呢?不过,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面对盘中餐,都会有一颗虔诚、感恩的心。这感激不对给予我们衣食的父母,还有这些食物的最终提供者,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你们说是吗,同学们?(米饭白白味道香,馒头圆圆面条长,萝卜白菜营养好,吃的多来长的壮,我们吃饭不挑食,爸爸妈妈都夸奖。做个“光盘”小宝贝。)
五、知识检测(2分钟)板书设计 小麦的来历
耕地——播种——管理——收获 粒粒皆辛苦
修改说明:
本课以一句古诗“粒粒皆辛苦”为活动主题,安排了两个活动板块,分别是“小麦的来历”和“身边的农业”。我执教的是第一板块的内容“小麦的来历”。为了更加激发孩子们探究小麦来历的兴趣,就从古诗《锄禾》谈起,引导学生关注“盘中餐”,让孩子们在吟诵古诗的过程中,联想脑中浮现出的画面,联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里包含的农民的辛苦劳动。
第二篇: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小麦的来历》教学设计
《小麦的来历》
教学内容
五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第2—6页。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与智慧。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爱惜粮食。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调查访问,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小麦,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了解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
访问家人或身边的农民,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都从事哪些劳动,是怎样劳动的。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出探究主题
1.教师谈话: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在语文课上学过一首古诗《锄禾》吗? 2.师生一起来背诵。
3.师:吟诵着这首诗,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 许多名学生描述自己联想到的情景。
4.师:是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于唐朝,那时的农业生产落后,农作
物的种植靠的是肩挑背扛、牛拉犁耕,农民非常辛苦。那么现在,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农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吃的每一粒稻谷、每一颗小麦,其中是不是也饱含着农民辛勤的汗水呢?今天,就让我们由一包方便面说起,去了解小麦的来历,了解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了解在我们的“盘中餐”、我们所吃的食物中,都有哪些人付出了怎样的劳动。
5.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食品(方便面、饼干、面包),一定是你们平时爱吃的吧?谁知道这些食品的主要制作原料是什么?(生:面粉)师:对呀,那么面粉又是由什么磨制面来的呢?(生:小麦)师:出示小麦麦穗及麦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了解小麦的来历。
师板书课题:小麦的来历
二、感受体验
激发情绪(25分钟)
1.老师引导:那么,孩子们,小麦是怎样种出来的呢?昨天老师提前给同学们下发了导学案,并布置同学们采访家人或身边的农民,肯定收获很大。把你们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小组内先交流。
2.师:哪位同学先来说说小麦的生长过程。学生自由发言,可以让其他学生作补充。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确小麦种植要经过翻地、播种、管理、收获的过程。(师板书)在播种之前,农民还要选种,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师强调:农村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合适。(二十四节气)
3.幻灯片出示:小麦的生长过程 教师结合图片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小麦的种植过程。4.师:现在正是小麦收割的季节,昨天老师的家乡孙镇正在大面积地收割小麦,当地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召开了雷沃打捆机现场演示会,省电视台的同志们还来录像呢,老师昨天在现场也采集到了这样的画面。请大家跟我一块亲临现场欣赏小麦机收及晾晒的过程。
5.教师启发:小麦的生长过程也浸透了农民的辛勤劳动过程。在小麦生长的这个过程中,农民是怎样劳动的呢?谁能说给大家听?可以抓住小麦生长的某个环节来说说农民的劳动。
学生自由发言。
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例如:浇水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农民最常做的工作。在农田里给小麦浇水,走路非常艰难,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弄得满身泥水,还要保护好每一棵小麦苗。特别是入冬前的浇水,天气寒冷,井水冰凉;在小麦抽穗、开花、灌浆的时候,农民们顶着烈日,在齐腰的麦田间浇水,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麦穗上的刺儿扎在脸上,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服,非常难受。
(补充:在农业生产中,虽然我国很多地区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但驾驶这些翻耕机、收割机等在田地里劳动远不如开着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般惬意。驾驶员不仅要承受着巨大的颠簸和噪音,还要耗费相当多的体力;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无论日晒雨淋都要劳动。在那些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地区,往往靠牛拉犁耕,农民则更加辛苦。至于这个过程中的施肥浇水也是一件苦差事,农民往往要背着重物,不停地弯腰起身,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2.我国北方的小麦从播种到收割一般需要230天到270天,加上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和收割后的晾晒、储存和出售等工作,农民基本上是一年忙到头的。)
6.一分钟体验活动:孩子们,你们有没有体验过田间劳动?(师:如果有的话,让他说说感受。)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农民弯腰给小麦松土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农民背着沉重的药水桶给小麦喷药,或者体验收割小麦时在麦田里拾麦穗。(播放音乐:锄禾)
7.师:“做”了这些农活,你们感受怎样?说说体验活动后的感受和感想。
8.师:通过咱们交流小麦的生长过程,也让老师勾起了儿时麦收时的一些场景:曾想起儿时帮爷爷奶奶看麦场、拾麦穗,亲眼目睹用镰刀收割麦子、碾麦子的很多回忆……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去追寻那段儿时的回忆吧。(播放视频:儿时麦收——现代化麦收)
看了这两组不同的照片后,你又有何感受呢?静心思考一分钟。(师: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化机械服务于农业后,也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9.总结: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农民确实付出了辛苦的劳动,遇到干旱和大风等自然灾
害,农民的劳动更辛苦。单靠农民的劳动,小麦就能收获吗?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呢?
三、探究交流
情感升华(5分钟)
1.小组讨论。(还有哪些人为小麦的生产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2.汇报交流。(教师可作提示:1.农业科学家为研制小麦的优良品种冒酷暑下农田;2.农技指导员,他们直接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知识的宣传和指导;3.农药、肥料、农业机械等生产厂家的工人,他们生产出的产品为农作物的丰收和农业生产的高效提供了保障等。)
3.总结:光有农民伯伯的辛苦劳动也不会让小麦获得丰收,看来,不管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一粒米,包含了这么多人的辛苦劳动,来得真不容易呀。
四、课外延伸
激励导行(5分钟)
我们平时吃着这些食物时是否想过这些食物的来历?是否品尝到了在美味背后众多劳动者辛勤的汗水?孩子们,学习完今天这节课后,你有何感受呢?不过,老师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今后面对盘中餐,都会有一颗虔诚、感恩的心。这感激不对给予我们衣食的父母,还有这些食物的最终提供者,那些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你们说是吗,同学们?(米饭白白味道香,馒头圆圆面条长,萝卜白菜营养好,吃的多来长的壮,我们吃饭不挑食,爸爸妈妈都夸奖。做个“光盘”小宝贝。)
五、知识检测(2分钟)板书设计
小麦的来历
耕地——播种——管理——收获
粒粒皆辛苦
修改说明:
本课以一句古诗“粒粒皆辛苦”为活动主题,安排了两个活动板块,分别是“小麦的来历”和“身边的农业”。我执教的是第一板块的内容“小麦的来历”。为了更加激发孩子们探究小麦来历的兴趣,就从古诗《锄禾》谈起,引导学生关注“盘中餐”,让孩子们在吟诵古诗的过程中,联想脑中浮现出的画面,联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里包含的农民的辛苦劳动。
第三篇: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实录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祖国有多大》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领土面积,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方位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我们祖国的广大。教学难点:由温差和时差来感受祖国的广大。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温差与时差方面的资料,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
教学过程:
一、歌曲欣赏,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播放《祖国有多大》歌曲,画面上同时出现南方的小朋友穿着彩裙跳舞,北方的雪花,东海的太阳,西方的星辰。
2、师:听到这,你们想到了什么?(祖国真大!)。是呀,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了解了解吧。(板书课题:祖国有多大)
二、面积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1、课件展示世界地图,看中国的位置,并用红色显示中国版图。师:(指着中国地区)你们看,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她就像一只雄鸡傲立与世界的东方。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真大呀!
2、课件出示祖国地图,再指导学生看书。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从书上看,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学生回答,师板书:960万平方千米)
3、课件出示中国和欧洲的地图让学生比较。
师:欧洲有43个国家,面积和中国的面积差不多。(相比之下,祖国的面积太大了。)
4、课件展示我国的海域:指导学生观察四海海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资料了,我国还有辽阔海域,从北向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构成了我国广大的海域!我国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板书:300多万平方千米)在这蓝色的海域里有六千多个岛屿,期中最大的岛屿就是我国的宝岛台湾。
三、计算比较,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师:祖国到底有多大呢?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吧,咱们今天来做个模拟徒步旅行的游戏,好不好?我们将沿着祖国大陆的边界来走一走,从数字上来感受一下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指导学生看书上的图例,认识国界线,再用课件展示国界线。师:祖国的边界有陆上边界和海上边界,边界也是国界。
2、课件显示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
师:这就是我们的国界线,它是相邻国家领土之间的分界线。在祖国的东边是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叫大陆海岸线。
3、开始旅行 课件展示:
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旅行了!就从我们的大城市上海出发吧,沿着海岸线往南走,到达海南岛(课件展示海南岛风光)他是不是我国的最南端呢?(不是)我国的最南端是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同学们找一找曾母暗沙在什么地方?
师:好,我们继续旅行,来到了广西、这时候我们走到了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祖国的哪边?(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课件展示新疆的风光)
师: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我们现在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同学们看着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课件展示黑龙江的风光。)
师:继续走,我们来到了祖国的最东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再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走到这里呀,大家猜一猜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呢?(板书:国界线20000多千米!)接着,我们又要沿着大陆海岸线走了,那你们知道我们走的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吗?(板书:大陆海岸线有18000多千米。)加上陆地上的国界线20000多千米,我们刚才一共走了多少千米?(38000多千米)计算: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4千米,我们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这一圈,我们至少要用多少天?大家计算一下看看?(11875天)
师:我们至少要用11875天!一年有365天,要多少年走完这一圈呢?(三年多)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呢?(祖国大真的呀),对!我们的祖国真大啊!(师再用粗粉笔在原“大”上板书:大)
四:通过温差和时差的比较,感受祖国真大
1、师:刚才我们听的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大家看看课本48页上的一段歌谣“大家猜一猜,祖国有多大?南方穿彩裙,北方飘雪花。西边的星辰还在天上挂,东边的朝霞已经满地撒„„。”这歌谣告诉我们什么呢?
2、课前啊,老师已经让同学们收看天气预报,看一看海南和哈尔滨的每天气温相差多少,谁来说说看。(学生的回答)
师:同在一个国家,在相同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异的的景象呢?(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
3、同学们对“西边的星辰还在天上挂,东边的朝霞已经满地撒”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科学课上,你们了解到新疆的时间和北京相比怎样?(新疆天亮时间比北京晚了2个小时)我们早上7点钟上学的时候,那里的天还没有亮呢,相当于我们这里的5点钟,小朋友还在睡觉呢。也就是说当东海之滨的太阳升起的时候,西域新疆依然夜色深沉。为什么?(东西相距5200千米)。
4、师:正因为我国面积广大,才会有如此奇特的景象。书上这首儿歌就是告诉了我们这样的现象,大家再读一读,感受一下吧。
五、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师:如果把我们的祖国看成一个大家庭,那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小小家庭了。在这个小家庭里,我们又分出了不同的年级、班级,祖国这个大家庭也和我们学校一样,为了便于管理,分成了这样一块一块的区域,为省市自治区,这就是我们的行政区划(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一找每个行政区域所在位置。)
2、师:谁能告诉大家:我国现在设置了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34个:其中包括23个省、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祖国的这个家太大了,要分成区域进行管理。
六.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对距离的计算、温差、时差、领土面积的对比和区域的划分充分了解了我们祖国的疆域和海域的辽阔。
作为中国人,大家都会因为祖国的辽阔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你们作为祖国的未来,又该怎么做呢?
2、拓展训练,让学生畅谈,进行情感升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结束语:看来同学们个个雄心壮志,简朴的话语中透着真诚。老师相信你们肯定会努力去做的。就让我们一起,为了我们辽阔的祖国、我们的大中国而努力拼搏,共同祝福伟大的祖国吧!(播放歌曲《大中国》,让学生跟着唱起来,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第四篇: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走向文明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由《科技带给我们什么》《社会文明大家谈》《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学会拒绝》四个主题构成。本单元编排的基本思路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社会走向文明;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生活;追求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自觉抵制黄赌毒和不良的生活嗜好。从这四个主题之间的内在关系,本单元着重让学生明确这样两点认识:第一,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变化,让人们的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着为人类造福的积极方面,也有着违背人性、违背科技伦理等消极、甚至是恶性的方面;第二,科学技术不仅从很多方面“解放”了我们,让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建设自己的生活和精神文明,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我们该怎样过文明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建设文明的社会,确立文明行为、选择健康而文明的生活方式。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前人劳动发明给我们今天带来的美好生活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 1 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 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单元总课时:
8课时 第一课: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科学思想认识、分析事物,树立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的意识,培养自觉抵制封建迷信、伪科学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重点: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科技是把双刃剑,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的方法。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资料)
⒉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开展“科技在我家”采访调查活动,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⒊小组交流。首先,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如:小组的每个同学应举例说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小组长要在大家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大家进行小结,并引导大家选择好方式在全班汇报。其次,教师可提供一些汇报方式供学生参考。如:
表格展示式。将“科技成果名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对生活的影响程度”“我们的理由”等栏目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然后在每个栏目中填写内容。
图文并茂式。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拟人表演式。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⒋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⒌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在学生提出自己观点的基础上交流: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如: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等等。
⒊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内容,讨论: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教材中以克隆技术为例,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怎样借鉴?
⒋全班交流、⒌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办一期手抄报。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具体的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组织学生阅读手抄报,并做一份手抄报,展示评价。评价的主要方面是:表述是否清楚有理;呈现方式是否美观有创意。板书设计: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活动一: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二:从“双刃剑”说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三:崇尚科学不迷信
1.师:什么是迷信?在我们生活有哪些迷信现象?
⒉对一些迷信活动、练习“****”的事例展开讨论:你认为迷信的做法能战胜病魔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对刘思颖的悲惨结局你的感想是什么?
⒊专题声讨:封建迷信、邪教害人。
⒋你还知道哪些迷信、邪教以及伪科学欺骗人、愚弄人、害人的把戏?
(师生列举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有关事例,进一步揭穿。如:算命、伪科学宣传的“特异功能”、“气功大师”等。)
⒌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认清迷信、邪教以及伪科学真实的丑恶的面目,为牢固树立相信科学不迷信的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6、探究活动。
(1)师:怎样破除迷信?怎样抵制邪教、伪科学? ⑵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寻找多种方法。如:科学实验法;事 实破除法等。
⑶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⑷师:是呀,科学是破除迷信反对邪教的有力武器。我们应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我们破除迷信,抵抗污染的能力。
7、实践活动。崇尚科学,抵制迷信。
作业布置:课后学生分组或结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宣传的形式可以是演讲,可以是小品表演,可以是诗歌朗诵,可以是板报等;宣传的内容可以是歌颂科学的,可以是破除迷信的,可以是揭露伪科学的;可以是批判邪教的等。)板书设计: 科技带给我们什么
崇尚科学,抵制迷信
第二课:社会文明大家谈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出示图文资料(教材的第8、9页)
师:“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要求: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师: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师: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师: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 感到气愤;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3、师:“……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谈体会)
4、总结: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作业布置:课后再做一次调查,看看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存在?在小组间相互交流一下。板书设计: 社会文明大家谈
活动一: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活动二:文明素养面面观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感受并体会到科学技术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数不清的好处,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学难点: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文明形象。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三:“一米线”告诉我 ⒈师:你知道“一米线”吗?有什么作用?
⒉模拟体验。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⒊学生表演。
⒋讨论交流。“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⒌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⒍探讨反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⒎活动:“给自己提个醒”。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瞭望台。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作业布置:课后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板书设计: 社会文明大家谈
活动三:“一米线”告诉我 活动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后记:
第三课: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过程与方法: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教学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看休闲活动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现在请在小组里交流。" 交流: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2、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注意: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1)讨论: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为什么? ⑵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如: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讨论小结。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活动二:休闲活动树新风
1、出示图文资料: 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⑴师: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⑵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⑶体验讨论。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⑵小组讨论。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课后与你的伙伴分享 板书设计: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活动一:我看休闲活动 活动二:休闲活动树新风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 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过程与方法: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教学重点: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教学难点: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三:走进流行文化
1、师: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我们经历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如:不参加;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9、交流创编成果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课后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板书设计: 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走进流行文化(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教学后记:
第四课:学会拒绝
知识与技能: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教学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教学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师: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出示图片)
在生活中都有哪些陷阱?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指明回答(举例说明)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师: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有哪些?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小组讨论)
⑴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⑵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一是严重摧残身体;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⑶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⑷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认真阅读教材21页的小资料,和同学之间交流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学会拒绝
活动一:生活中的陷阱
活动二: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教学重点:拒绝毒品、烟酒。
教学难点:网络的诱惑。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三:不和烟酒交朋友
1.师: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⒉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⒊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结合材料,思考:
1)好玩、好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活动四:小心网络陷阱
1.师: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我们应如何面对它?(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⒊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
⒋小事例:
事例一: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
事例二: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 网吧里度过的。
事例三:据调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里的生意火暴让人惊讶,而中小学生则是网吧里的常客。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
请你思考: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玩电子游戏,开发了我的智力。因此,应提倡学生玩电子游戏;也有的同学认为玩电子游戏对我们有害无益。因此,应该禁止玩电子游戏。对此,你持什么观点?(学生讨论)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业布置: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板书设计: 学会拒绝
活动三:不和烟酒交朋友 活动四:小心网络陷阱 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否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教学后记:第二单元 不屈的中国人
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由《不能忘记的屈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这三个主题,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无人道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及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阐述自己的感受——产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本单元设计主要反映了我国近代遭受列强侵略,特别是日本帝国注意侵略的屈辱史,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以及为祖国强盛所走的探索历程,其中重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爱国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所以,按照“遭受欺侮——奋起反抗——寻求救国之路”这样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爱国教育的基础,本单元承接小学其他年级,从一个新的角度、一个较高的起点切入,把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五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以及一定的辨别客观事实的能力。这一单元承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残酷、悲惨与现实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过程与方法: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单元总课时:6课时
第一课:不能忘记的屈辱
知识与技能: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过程与方法: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你发现了什么?
2、都是特别行政区。
3、是的。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4、学生互相讨论: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 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6、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1、师: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交流意见后师小结
作业布置: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板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
活动一:破碎的山河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活动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过程与方法: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教学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师: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出示图片资料(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 实意义。
板书设计: 不能忘记的屈辱
活动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爱国意识与情感)
教学后记:
第二课: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教学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1、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近百年来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辱的历史,谁能来谈一谈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2、师: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是什么态度,有没有反抗呢?又 做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起来,不做奴隶的人们》让我们从1800年开始来回顾历史。(出示林则徐虎门硝烟的图片资料)
3、师:(出示1800-1840年的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请同学们通过这张数量图,思考思考急剧增长的鸦片数量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4、小组交流:
图文并茂式:通过在鸦片馆吸鸦片的图,证明鸦片极大的摧残着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表格展示:通过对鸦片输入中国数量图下小字说明外国列强利用鸦片每年大量地掠夺的钱财,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
在小组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6、让学生阅读39页的故事,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如果中国的国民吸食鸦片成风,会是什么情景?
7、谈一谈你对林则徐的看法? 活动二:英雄故事会
1、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看看三元里抗英和黄海海战的故事。现在谁能来讲一讲这两的故事。
2、师:听了同学们的讲述,我们知道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意义,值得后人纪念,激励后人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黄海海战体现了邓世昌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将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斗争精神。
3、分小组讨论:你从邓世昌的话和歌颂他的诗文中你读懂了什么?
开展想象当邓世昌指挥军舰冲向敌人,要与敌人同归于尽时他想到的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全班交流)
4、爱国故事交流会,请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收集到的英雄故事给家讲一讲。通过倾听不同的英雄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中国 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课后把你收集到的英雄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板书设计: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一、林则徐与虎门硝烟
二、英雄故事会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教学难点: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三:寻找抗日的足迹
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抗争精神,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书中学习到的,那你们还通过什么方式了解中国有那些有名的抗日英雄?(学生汇报)
2、同学们都花了心思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的抗日资料。老师这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的故事。(出示资料)如:有关纲纪日本侵略者的人和事、抗日战争的一些遗址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图片和故事。
3、中国受到外国侵略者侵略的一幕幕到还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中国人民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应该追寻着抗日英雄的足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活动四: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1、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书中42-43页的抗日故事。
2、思考:当祖国面临危亡的时候,中国人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汇报)
3、结合教材内容讲述的故事,假如自己生活在那个时代,听到胜利的捷报和抗日官兵不屈不饶、奋勇作战的英雄事迹是什么心情?(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观看抗日影片,了解国歌的来历,理解体会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体验当时人民的心情。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观看或是阅读一篇抗日影视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并写一篇观后感或读后感。
板书设计: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寻找抗日的足迹 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教学后记:
第三课: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救国之路
1、结合前两课的学习,分析思考,为什么近代以来,我们的祖国总是被践踏和侵略?
2、分小组研讨: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提出什么样的救国方案?并说明理由。
3、结合45页和资料库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归纳改革方案和措施,并与自己“方案”相比较异同。
4、这些改革措施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哪些积极作用?但为什么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活动二:革命先驱故事会
1、用讲故事、表演、图片介绍等多种形式了解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再现当年历史。
2、读一读,议一议秋瑾等革命先烈的诗文,感受与祖国共存亡的革命气概。
3、把感受写在日记中。活动三: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1、知道5月4日是什么节日吗?
2、读47页的介绍和资料库中相关资料,了解五四爱国运动。
3、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在哪年,为什么要游行,提出了什么口号,都有哪些人参加?
4、比较三元里抗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在参加人员上有什么不同?
活动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听歌曲。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边听边想:歌词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2、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如果家人有党员,向同学介绍他们是哪年入党的? 师小结本课内容
作业布置:读48页和资料库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共产党诞生的过程。
板书设计: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活动一:救国之路 活动二:革命先驱故事会 活动三:五四青年节的来历 活动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一些影响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激发对英雄的敬佩之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培养热爱共产党的情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体会中国的爱国志士为了拯救中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付出的代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奋斗的民族责任感。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五:战斗在井冈山
1、师生一起找反映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斗争的歌曲。
2、想象当年革命者的生活情况,并演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3、以故事会的形式讲讲当年朱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的生活和斗争情况。
活动六:寻找红军长征足迹
1、收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图片等。
2、看图片,讲故事,听长征组歌,了解和感受红军在长征中的故事及革命精神。
3、观看红军长征的有关影片。
4、查看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数数红军经历了哪些省,并标出来?
5、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斗争?
活动七:革命英烈故事会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读碑文,思考:为什么要在天安门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你知道哪些牺牲的英雄?
2、讲江姐、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英雄的故事,他们共有什么样的信念,具备什么样的精神?
3、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经出现了哪些英雄或英雄的故事。活动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总结:回顾本单元,谈感受。
作业布置:课后办一个以“我们心中的领袖”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墙报,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板书设计: 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教学后记: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四课,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第三课《告别贫困奔小康》,第四课《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在第一课中,通过历届奥运会上中国的不同情况,鲜明地展示出我们伟大祖国振奋人心的腾飞,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现在成为奥运会的主办国家,引导学生们体味这其中的艰辛和飞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第二课,要求学生通过餐桌上的变化让学生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成就,知道改革开放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第三课,让学生认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特有的计划经济产物—票证的种类、用途、产生的原因以及各种票证背后的一个个故事,了解改观,新老照片比较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人们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变化,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第四课主要是以中国的对外发展、国际交流为基本出发点,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展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在对外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做的努力。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生活经验,他们已经拥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和对真、善、美的向往,他们开始更加广泛地关注社会,这时候,只要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本单元从祖国的未来和变化入手,使学生对伟大祖国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民族的自豪感初步形成。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
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
单元总课时:8课时
第一课: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师:今天我很高兴来和同学们一起上一节品德与社会课。首先给大家播放一首好听的歌如果会唱就大声唱出来。(播放歌曲)师:谁能说出这首歌的名字? 生:《北京欢迎你》
师:你知道北京在欢迎谁吗?(北京在欢迎世界各国的来宾;北京在欢迎世界各国的运动员)
师:是的。世界各国的人们为什么都聚集到北京呢?(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
师:你们知道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历史时刻吗?书中为我们再现了
当时的情景,请同学们把书轻轻翻到58页,认真看这两幅图,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吗?谁先试试? 生:这是人们在庆祝北京申奥成功。
生:还有很多小学生也在表达着自己的喜悦心情。
师:相信此时大家的心情也是无比的激动,那就让我们怀着这种喜悦激动的心情读第一自然段好吗?(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是啊,当申奥成功这一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请大家想一想全世界有那么多的国家申办奥运会,为什么世界会选择北京呢?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了我们的祖国强大了。生:说明中国的经济发展了。生:说明我国的体育事业进步了。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北京申奥成功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骄傲、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今天的中国强大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板书课题: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二、信息共享,体验感知 1.小组交流:艰辛的奥运历程。
师: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但也蒙受了许多屈辱。你们知道吗?从1896年到194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偌大的中国仅参加了3次,结果怎样呢? 师:老师了解到我们班的同学已经会用多种方式收集和整理资料了,请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师:听了几位同学的汇报,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生:我们的国家太贫穷了,太落后了。
生:旧中国我们国家的体育太落后了,运动员太少了·····
师:是啊,每位运动员,每一个中国人是多么盼望我们的祖国富强起来,在世人面前也能一展我们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啊。52年后,这
一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呢? 2.文本对话:强盛的中国国力。
师:请同学们再次看书,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59页第二幅图的内容。
师:是谁实现了中国金牌零的突破?让我们一起喊出他的名字。(许海峰)
师:这是哪一年的奥运会?(这是在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
师: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84年。(师板书:新中国。)师: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位居第几?(中国运动员共获得15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四位)
师:在新中国,我国运动员终于站在了最高的领奖台上,赛场上第一次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第一次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是什么让我们祖国的体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祖国强大了,地位提高了,在国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师:奥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凝结了几代人的梦想与自豪,只有新中国,才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站起来!3.数据对比:中国的日益强大。
师:日渐富强的祖国在奥运赛场上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印记。你还记得中国运动员夺冠的场景吗?你都记住了哪些奥运健儿的名字?(大屏幕出示邓亚萍、刘翔、姚明等运动员比赛图片。请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和比赛项目。)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都参加了哪届奥运会?每一届的结果怎样呢?刚刚闭幕的北京奥运会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你能说出我国这一次共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吗?位于世界第几位?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仔细阅读。小组合作,完成教材60页的统计表。(生填写统计表并汇报填写情况)师:从这张统计表的一组组数据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中国越来越强大了;中国越来越有实力了;世人看到了一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民族······
三、课堂延伸,寓情于行
师:今天我们从体育方面看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国力,也让世人看到了一个已经崛起的民族。中国用自己的实力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出示:五星红旗。)此时此刻,面对庄严的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你对我们的祖国有哪些美好的祝福呢? 师小结:面对五星红旗,我也由衷地祝福祖**亲,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会更好!作业布置:课后再想一想,找一找,还有哪些标志性的活动或事件,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风采?
板书设计: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
屈辱→自尊→光荣 落后→发展→富强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
自豪和骄傲。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百年反差,感受强大。
⒈体育的兴旺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祖国的强盛,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无能衰弱(出示签定《辛丑条约》图)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列强在北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赔偿白银4亿5千万两,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等12个重要地区,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⒉(出示2001年亚太会议图)百年后我们祖国又迎来了各国首脑,而这次却是在我们祖国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这么重要的会议在中国举办,这么多重要的国家首脑聚集上海,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二、鲜活事例,体验强大。
⒈逐幅出示62页四幅图,并配上讲解。师生共同感受。最后四幅图定格在画面上。
⒉大家还从哪些渠道知道有关祖国参与各种国际活动的报道,赶快来向大家说说吧。
三、走进生活,领略强大。⒈介绍世博会
自从1851年举办第一次世博会起,世博会就一直在发达国家轮流举办,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获得成功,改写了世博会从未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历史,全面展示了中国的实力和影响。
⒉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地位日益提高,大家还知道哪些这样的事
例呢?
四、回顾总结,升华感情。
从解放前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一天天强大起来。从“东亚病夫”到“世界的雄鹰”,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各个方面都大大提高了。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让我们不尽要大声欢呼“中国人站起来了!”那么日益强大的祖国,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经济得到了哪些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哪些改善呢?让我们到下一节课去探讨吧。
作业布置:每人出一期《我爱中华》的手抄报,反映祖国的强盛。板书设计: 站起来的中国人
奥运强国 经济富强 国际大国 地位提高
骄傲 自豪
第三课:告别贫困奔小康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过程与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
教学重点: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教学难点: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
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
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
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华拓展交流
1.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2.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作业布置:课后写一篇畅想未来的作文 板书设计: 告别贫困奔小康
第四课: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
2、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举例说明)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4、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5、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
6、讨论:看图文资料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出口方式是怎样的?)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
(在小组交流和讨论汇报中,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确实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预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从小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
2、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想法吧!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 作业布置:搜集世界离不开中国的理由是什么? 搜集中国离不开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和平发展 国际化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到周边去看看》《环球旅行去》《文化采风》三个主题构成。当代少年儿童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也较多。世界上不同国家由于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不同,在民族风情、生活习俗、传统礼仪上都有所不同,帮助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到这些不同,并能以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很有必要。世界上有许多反映了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它们表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本部分的内容是将看似距学生遥远,实际上已与学生的生活不可分割的今日世界,通过地理环境.文化遗产、节日风俗、民族习惯、科学技术.战争与和平等不同侧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并引导学生走近世界,关心并初步了解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国家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增进对世界的亲近感,愿意成为一个自立于世界的中国人。本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进入中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学情分析:
让学生从小认识和知晓这些人类共同的文明遗产,激发学生对世界古文明的探究兴趣,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打下基础十分必要。本单元通过呈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古代文化遗址和特色城市,引导学生对世界著名文化遗址和特色城市的探究和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单元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我们周边的国家,能够在比较、探究中发现亚洲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懂得我们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着历史渊源及文化交融的关系,应当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参与、讨论、比较等,了解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人类文化的多彩与奇妙,产生对
人类多样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认识世界多样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并建立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能以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和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单元总课时:6课时
第一课:到周边去看看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能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异同,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
3、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地球村里的邻居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 45 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
活动二: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预习下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到周边去看看
一、地球村里的邻居
二、去邻居家瞧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能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的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异同,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
3、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三:与邻居的交往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活动四:古往今来话邻国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
(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47(2)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
(4)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
8、练习设计: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绘图、制表、读后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作业布置: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板书设计: 到周边去看看
活动三:与邻居的交往
活动四:古往今来话邻国
第二课:环球旅行去
课型:新授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神奇探秘之旅 活动一:神秘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我向往的特色城市”世界之旅吧!去感受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魅力。(出示相关图文资料)
全班交流:深入探讨
探讨题: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金字塔的难解之谜?
师:除了神秘的金字塔和谜一样的玛雅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来探寻古遗迹中的人类之谜,也许,将来揭开谜底的,就会是我们中的一个。
活动二: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师:你知道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和奥运会的来历吗?它们都来自古希腊,一提起希腊,西方人就会有一种家园之感,希腊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介绍: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赛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置,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由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做雅典。)
师:同学们,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呢。(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96面的内容)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古希腊的历史名人? 作业设计:故事续编:密林深处的秘密
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玛雅人的消失作为一个 49 开放的结尾,思考失踪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将故事续写完成。板书设计: 环球旅行去
一、神秘的世界
二、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
教学难点: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教法:讲授
学法:交流、合作学习教具: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感受现代文明之美与现代艺术之精髓
一、游览艺术之都----巴黎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拥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和宏伟壮丽的现代建筑。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艺术之都的魅力。
(组织学生阅读97页内容)
二、到维也纳听音乐
师: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是全世界公认的一流歌剧院。从落成那
第五篇: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
主题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知道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2、知道三次技术革命,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3、认识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本主题活动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三次技术革命”和“科技的今天和明天”三部分内容组成。难点是“科技的今天和明天” 课前准备:
师生课前利用各种手段(杂志、书籍、网络等)共同搜集一些四大发明的图片、文字资料 第一课时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一、谈话导入,分组研究
1、师:科技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师: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通过调查你知道我国古代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吗?(学生简单说一说)
3.我们的先人真是了不起!下面咱们就详细地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吧!(板书: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研究,自由组合成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板书: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个小组,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展示研究情况,并对个人的研究进行综合,确定班内介绍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共同提高
(各小组课分别按下列程序进行交流)
1、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2、请各小组推选两名代表上台介绍本组的研究结果。
(如:该发明的历史背景,为人类发展带来哪些作用等。)
3、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5、设想一下:如果生活中没有该项发明,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说出自己的感受。
三、活动总结,升华体验 小结:四大发明为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如此大的进步,加快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当为此而自豪。希望同学们也能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技造福人类。
四、课后延伸
行动起来用我们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做生活的有心人,进行创造与发明,争取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写下精彩的一页!第二课时 三次技术革命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2.知道三次技术革命,了解科学家的事迹,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3.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感受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搜集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的资料,科学家的故事等。2.学生每人制作一张名人名言卡片。3.教师准备三次技术革命的竞赛题目。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课前大家都预习了教材,并分头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今天我们就采取小组竞争的形式来加强学习,看哪个小组表现得最优秀,现在我宣布竞赛开始。
二、过程角逐:
(主要项目及环节如下)1.必答题
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回答三道问题,答对加十分,答错不扣分。(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关问题。如: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时间是什么?第二次技术革命又称什么革命?等等)2.抢答题。
本环节共八道题,分八轮抢答。每组每轮换一人抢答,答对者每队加十分。答错不扣分继续再抢答。3.考考你。
每队出两道题(自己搜集的有关三次技术革命知识)考抽中的一队,答对者加分,答错减五分。
4.科学家的故事。
师: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而三次技术革命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劳动创造,每一项发明都包含着他们的百折不挠、饱尝艰辛的历程,咱们比比看,哪队讲的故事最能打动我们。
各队派代表上台讲述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其他的参赛队当好评委,互相评议,排出名次,并按照名次进行加分。
听了这些科学家们的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评比颁奖,互赠名言
(综合各小队分数,进行颁奖。)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都对三次技术革命有了深入的了解,也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希望同学们能够从科学家们的故事中受到一些启示,用科技知识来武装自己,最后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名言卡片相互赠送,愿同学们能伴着这些智慧的话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共同挑战我们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第三课时 科技的今天和明天 教学目标:
认识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科技将进一步推进社会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最近几年的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及图片资料。2.教师搜集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的信息及录像资料。活动过程
一、录像导入,小组交流。1.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卫星云图、电视卫星频道、神舟六号飞船等课件资料 2.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3.你还搜集了哪些尖端的科学技术资料。请同学们分类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4.各小组推选出几名同学分别从航天、交通、通讯、生物工程等方面进行介绍。其他小组可进行补充。
5.说一说这些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二、畅想未来
我们的生活在高科技的推动下日新月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及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请根据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设计一下你的未来生活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绘,展示自己想象的未来世界。(其余小组可以适当补充)
三、综合自身、激励教育 刚才我们描绘、展示的未来世界真是太奇妙了,我们要想早日进入这奇妙、美好的未来世界,需要我们去做些什么呢?
四、课外延伸
请将你们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举办一次科普展览,向你身边的人介绍我们的最新科技动态,做一名出色的科普宣传员。第三课:锋利的双刃剑 主题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信念,趋利避害。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地看待事物。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通过辩论会学习一些辩论技巧。本主题包括两部分:
一是科技的双刃;二是趋利避害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人类在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为人类服务。第一课时:科技的双刃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科技双刃的事例。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含义,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2.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的道德观,懂得科学技术必须为人类造福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4.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活动重点
1.让学生明白人类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情导入。
出示核电与普通电厂的效能对照表,说一下核能的优点 出示广岛核爆历史图片及资料,让学生说一下核弹的危害。
除此之外,你还知道那些最前沿的科技发明?(提前让学生广泛搜集克隆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是如何为人类造福的,学生结合资料说。)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刻的感受的科技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所带来的好处,对社会进步发展发挥的推动作用。
2.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哪些最新的科技发明?(小组内交流所搜集的其他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事例。)
活动二:交流资料,初步感知。1.学生讲述克隆羊多利的故事。
2.分小组交流搜集的其他一些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3.播放光盘《什么是克隆》。
活动三:感受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好处。1.谈一谈克隆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2.说说自己的见解。
3.教师启发:同学们,你希望克隆什么东西?为什么? 4.播放光盘《人体器官是怎样克隆出来的》、资料《克隆的益处》等,让学生感受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益处。
活动四:了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坏处。
师:科技进步不停的推动我们的生活质量向高层次迈进,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在扮演着另一个角色。大家说说看,它还在扮演什么角色? 1.小组内交流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害处。
2.播放关于美国一名医生决定开始克隆人试验的新闻。3.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
4.把知道的“科技双刃”的事例填写在“我的记录”中。活动五:拓展延伸。
1.教师展示图片《白色垃圾》、《废气排放》、《原油泄漏》等。2.阅读小资料《不该颁发的诺贝尔奖》。3.学生谈感受。4.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在严重的破坏环境,危害人们的生命。它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既可用来开山劈路,又可伤及人类自己。我们必须正确的使用它,才能使其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第二课时
趋利避害 活动目标
1.知道科学技术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树立科技为人类造福的信念,使其趋利避害。2.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辩证的看待事物。3.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4.开好辩论会,学会一些辩论技巧。活动重点
让学生明白人类在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欢欣鼓舞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明白现实生活中如何趋利避害,使高科技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服务。活动准备
1.搜集有关核武器的有关历史事件或图片。2.搜集有关新科技产品的资料。3.了解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新科技产品的利与弊。活动过程
活动一:展示资料,引发思考。
1.教师谈话: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的资料,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2.学生交流。
3.教师引导:同学们搜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通过刚才的交流,那你认为核能的开发是利大于弊,还是避大于利? 4.学生举手表决。
活动二:阐明观点,据理力争。
1.根据学生的观点,分成正反两组,准备辩论。2.进行辩论。(课件出示辩论注意事项:(1)确定自己的论点。(2)围绕自己的论点,收集丰富的有说服力的资料,作为辩论时的论据。(3)在辩论中,要注意听,做到攻守兼备;语言要简练、准确、清晰。(4)辩论时,只能针对对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攻击,要注意文明礼貌,不能进行人身攻击。)
3.教师补充资料《原子弹与核电站》。
4.教师启发引导:通过辩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学生自由交流。
活动三:深入思考,趋利避害。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
3.教师质疑:同学们列举的这些新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害,我们应怎样趋利避害,让科学技术更好的造福人类呢?
4.学生自由发言,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1)小组长把解决的办法整理在一起。(2)班长把各小组的办法装订成册。5.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善恶的,问题的出现是因为人们滥用科学技术。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它,就能为人类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