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了,司徒雷登 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何快速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中解读事件的真相,感悟生活的内涵成为语文教学的又一重大任务。本单元四篇作品不仅传递着新鲜、真实的信息,同时更彰显人文性的厚度,他们以饱满的情感、纵横的历史经验,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是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完美结合的典范。基于以上特点将《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积累新闻文体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新闻事实,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感悟借助细节、对比等手法展现出的作者的骄傲与自豪。阅读文本,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完成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目标。
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即学习新闻类作品的特点和本文的写作特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让这种能力的生成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实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含蓄地表达情感的手法。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他们对新闻类作品比较熟悉,学习此类作品容易让他们获得心灵共鸣,产生获取知识的满足感。为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化、肤浅化,教学过程由浅人深,由已知过渡到未知成为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达到水到渠自成的教学效果。2.教法指导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①阅读法:先速读,后精读。新大纲要求
学生的速读应达到每分钟600字。本文约1000字,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读完,并概述本则新闻的要点。这可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并提高概括能力。②提问法: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适时的点拨,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文本的真意。同时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个性化解读方式。③情景创设法:用视频、图片、课堂语言等构建情景,创设氛围,将学生紧紧包围在其中,让学生体会我们不仅在阅读一篇作品,更是在阅读华夏民族的自强史,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更拿到了打开知识世界的钥匙,从而通向终身学习之路,走向成功,这是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在本节课中,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必须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方法: ①讨论法:在解决教学难点的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集体的智慧,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②圈点阅读法:教师应该适当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圈点画线的良好阅读习惯,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③课外阅读材料辅助法:以教材为基础,延伸阅读与之相关的资料,学生在这样的阅读实践中,拓宽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同时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阅读。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有效、清晰,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人。
情景导人法。
先利用多媒体展示 1982年撒切尔夫人访华期间不慎摔倒的3张图片,学生会很惊讶地看到外国领导人的尴尬时刻,也会立刻想追问她摔倒的原因,于是趁势导入说“其实曾经摔倒的是中国人,而且我们用了 150年的时间才爬起”。我相信学生们的爱国心会迅速地被唤醒,由此全情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接着教师简单叙述香港历史,最后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的经典名言:“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我想任何一个学生看到这段话都会涌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鼓掌。设置这样的导语目的在干,让导语不只具有导人文本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作用,将历史和现实对接,彰显华夏民族弓虽大的生命力。第二环节:新闻知识介绍与积累。
这个环节分别向学生介绍新闻特写的定义和特点、新闻类作品的结构。新闻作品学生接触得很多,但大多源于兴趣,随意性很强,没有建立对此类文体的系统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本环节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帮助学生梳理已有知识,健全自己的学习系统。
第三环节:速读文本,筛选信息。
本环节由三个问题构建基本框架。
问题一,速读全文,找出行文线索,并用自己的语言转述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答案预设: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香港回归的过程,重点记录了末任港督离港的情形。
问题二,根据香港布政司办公室交接仪式统筹螺充计,全球有778家媒体,8423人登记采访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6月30日23时59分到7月l日0时l分的两分钟时间聚焦了世界的目光,本文哪段记录了这一时刻?为什么没有重笔描绘这一场面?
第一个小问题仍然是考查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浏览课文后会很快找出答案。而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对学生来说,解决它有一定难度,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展示一张著名的照片(一张黑白照片,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我要读书》,作者:解海龙),然后提示学生,以此种类比思考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答案预设:以英方的角度来作为描述的重点,能够凸显对比的作用,显示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在展示新闻的过程中,独特的新闻视角可以更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深思,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问题三,回归的仪式只需要几分钟,可是我们分明听到“我离开你已经太久了,母亲”的歌声回荡在耳边,文中的哪些语句让我们看到了这分别的长久? 答案主要涉及到本文的新闻背景,旨在培养学生分类别筛选信息,品味语言的能力。引入相关历史资料,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更具历史的厚度。答案预设: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干 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任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代表英国女皇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第四环节:精读文本,涵咏情感。以提问带动学生思考探究。
问题四,“零度写作”是新闻人的基本职业准则,这并不是说新闻中不可以带有个人情感色彩,那么本文是怎样含蓄地表达作者的自豪与激动的? 这个问题涉及全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答案,同时教师要适时点拨与追问。答案预设: ①副词的魅力。
学生对副词的品味有困难,教师可以用初中已学习过的知识来点拨学生。事例: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矫锰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尚”“只”强化了情感,凸显了作者的愁苦。以上的提示,让学生迅速体味到了文中“最后”“永远”等副词的作用,感受到面对屈辱的结束,国人的自豪。
②数字的力量。
本文数字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一、时间的精确性。以时间为线索,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体现了庄严感和严肃性。
二、150的变化。
教师点拨,第l段“ 150多年”,第7段“ 156年前”,最后一段“ 156年5个月零4天”,以上数字上有什么变化?答案显而易见,越来越精确的表述,体现了自豪感和爱国心也在逐渐地增加。③对比的妙处。
对比是最好的凸显情感的手法,教师点拨,诗歌中的对比手法,“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谈笑间,桔槽灰飞烟灭。”(举例可以让学生完成,教师提示和帮助)以上铺垫,学生可以很快找到答案。“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第七段等等。这些对比,采用一扬一抑的方法,将华夏民族的崛起全方位地展现在世人面前。④细节的作用。
新华网北京2007年7月l日电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香港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劝。!O年来,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国际社会对此予以高度评价。
问题五,阅读上面的一则新闻,思考本文运用了大量细节的好处? 关于细节的作用,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品味本文环境描写、神态描写等细节的作用。它们虽然所占文墨不多,但是却蕴藏了丰富的情感。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将其挖掘出来,将会加深他们的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另外,“本文题目的妙处?”“作者为什么将交接仪式称为‘日落仪式’?”等问题,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在追问和提示的过程中巧妙地提出,帮助学生深入地品味文本,挖掘其思想内涵。
五、说作业
原则是学以致用。“值此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写一篇关于天安门国庆庆典的新闻特写,500字左右。”练习写作,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将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和新闻评价贯穿在文章中,让所学知识最终回归于实践。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左右两个版面,左面书写新闻类文章的特点和结构要点,目的是重点强调,突出基础。右面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随着教师提问的深入,逐渐在黑板上完善答案。帮助学生写作,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法可循。
第二篇:《别了,司徒雷登》高中语文教案
1.联系时代背景,把握全文主旨,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2.学习文中运用的正反对比论证、引证法和例证法,体会语言的严密性、讽刺性与形象性。
【课文解析】
1.注音释义
①业已(已经)
②如意算盘(比喻只从好的一方面着想的打算。)
③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 不韪:过头;不对。冒犯世界上最大的错误。)
④茕茕孑立,形影相吊(qióng 茕茕:形容孤孤单单,无依无靠。吊:慰问。孤单无靠,只有自己和身体和自己的影子相伴相慰。)
⑤民不畏死,奈何以死俱之(民众不怕死,怎么用死使他们害怕呢。)
2.内容主旨
题目“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题面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目揭示的是一种现象,题底蕴含的是它的本质。全文的论述,就是由题面到题底,逐层深入,逐层生发,逐层体现的。语意双关使题目生动、形象、醒目,主谓倒装,更增强其表达效果,它尖锐地嘲讽了司徒雷登的滚出中国和美国对华侵略政策的彻底失败,也洋溢着对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自豪和欢欣。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南京国民党政府南逃广州,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的垮台。当时美国及西方的一些外交使团仍然留在南京,持观望姿态,为的是摸中国共产党的底,为美国寻找机会。7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离开南京回国。7月30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给杜鲁门总统写了一封信。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与艾奇逊的信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这已从反面教育了人们进一步认请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可是,当时一些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仍对美国抱有幻想,这对于革命的事业是极其有害的。
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这篇评论。就是为了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实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同时也批评了当时那些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全文共18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指出司徒雷登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其人的特点是:“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其实质是借“爱”中国之名,行侵略中国之实。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实质。又分为两个层次。
第②~⑤段,正面揭露其侵略政策的实质。
第②段,指出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的实质是“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接着通过对美国侵略政策的三个主要部分的分析,指出美国对华的侵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第③段,分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论述美国为何不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
第④段,用大量事实论证美国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作战”,但已经“直接参战”,并采用了“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侵略方式。
第⑤段,对第②~④段作一小结,进一步指出美帝国主义采取这种侵略方式的原因;即“是被中国和全世界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揭示了美帝国主义所处的孤立地位。
第⑥~⑩段,从反面驳斥艾奇逊的论调。
第⑥段,摆出艾奇逊提出的“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
第⑦段,论述美国“为什么不采取第一个政策”。
第⑧段,论述美国“为什么不采取第二个政策”,只能采取第三个政策。
第⑨、⑩段,模拟艾奇逊的语言,暴露美帝国主义“不得已而求其次”的心态后无可奈何的困境。
第三部分(第 11— 17 段),教育我国部分知识分子。
第 11 段,直呼让那些认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的中国人听着。第 12 段,直呼让“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指出他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了。教育他们应丢掉幻想。
第 13 段,揭露美国政府的阶级本性和对中国的态度。“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有很多钱”,但都掌握在资本家手里,“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
第 14 段,颂扬了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的英雄气概。
第 15 段,激励全国人民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难,要树立建国的勇气。
第 16 17 段,再次把锋芒指向司徒雷登和白皮书,再次表达了团结教育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愿望。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呼应题目,表达了对胜利的欢欣和对敌人的蔑视。
3.写作特点
①严密的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揭露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实质,另一方面是教育国内一部分知识分子丢掉幻想、准备斗争。这两方面紧密联系,揭露实质为说服教育提供了依据,而说服教育又是揭露实质的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量。
②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有正反对比的方法:如第14段中,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有例证法:如举出大量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接”侵略。有引证法:有正面的引用,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有反面引用,文章里多处引用艾奇逊的言论,让他来作反面教员。
③语言具有严密性、讽刺性与形象性。
a.语言的严密性。如“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句中“业已”“快到”“尚未到”几个词语对“日子”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突出了美国政府在发表白皮书的时间上是作了精心选择的,从而揭露了美国政府想掩盖其彻底失败面目的用心。
c.语言的形象性。如第13段,写“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这“洒”字把美国侵略者的险恶用心刻画了出来。又如第16段,写“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着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却总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着皮包走路”几句,把司徒雷登不甘心失败,但最终又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悻悻之态很形象地刻画出来,并有几分幽默。
【重点语段研读】
第14自然段“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一段中,所谓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是指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和美国侵华野心的暴露,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如闻一多、朱自清,他们“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但“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的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下面写到“伯夷”,伯夷在武王灭殷后,宁肯饿死不食周粟,从形式上看,伯夷也是个“有骨气”的人。但他维护的是昏庸腐败的殷王朝,他不能对周武王的进步行为给予支持,是“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他的行为是不值得称颂的。
第18自然段,“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在“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时,司徒雷登并没有马上走,他曾“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的,意思是说司徒雷登所代表的美国政府并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他们曾寄希望于中国共产党也会象国民党政府一样听他们的话,但是他们的最终下场是“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所以说,司徒雷登的“走”象征着美国对华政策的彻底失败,宣告了美国“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彻底破产。因此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很好,很好”的令人欢欣鼓舞的事。
再说“白皮书”来了,在第1段中已明确指出白皮书是“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的美国国务院公开发表的文件。当时美国的执政党是以杜鲁门为总统的民主党,杜鲁门的在华惨败遭到了在野的共和党的指责,民主党为了脱卸责任,在文件中作出许多辩解,虽然不乏对事实的歪曲,对中国人民的污蔑,但客观上暴露了美国在华侵略的目的与手段,成了一份不打自招的侵华罪行的自供状,因此这个时候白皮书“来了”,对全世界面前暴露了其侵华,反华的真相,无论是从揭露美帝国主义狼子野心方面,还是从教育全中国人民,特别是教育那些“自由主义者”方面,当然都是“很好,很好”的事。
这篇文章以一“走”,一“来”结束,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并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说“很好,很好”,指出这是两件“值得庆祝的”事,其欢欣之情已谥于言表。
【解题指导】
一、见【课文解析】1 内容主旨。第3自然段。
二、见【课文解析】1 内容主旨。第1自然段。
三、见【课文解析】3 写作特点②多种论证方法的结合运用。
四、见【课文解析】3 写作特点③语言的形象性。
五、这篇文章写于1949年8月18日,当时正是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毛泽东指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就是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1949年时美国曾彻底失败了。但是,今天的美国又在鼓吹美国的“民主”与“人权”,企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进行颠覆,使一部分善良的人们受到迷惑。今天重温这篇文章,让我们
第三篇:上册 别了,司徒雷登·教学示例之三高中二年级教案
教案示例之三 别了,司徒雷登 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了解当年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弄清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
二、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和方法的写作特点;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讽刺性和形象性。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章中对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二、教学难点:两个中心论点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议论文,在高中第一、第二册里,已学习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内容,对本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应采用自学的方法,对论证结构和语言等,都应以讨论加精讲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导入课文
一、简介本单元、本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
议论文在高中第三册中有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个单元里的第一篇文章,除了以上的学习重点之外,还应了解美帝当年对华侵略的实质。
二、介绍写作背景。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这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垮台。7月,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进行反对中国人民的各种阴谋政治活动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悄然离开南京归国。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中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当时,由于美国反动阵营内部关于对华政策的争吵,迫使杜鲁门、艾奇逊等帝国主义分子不得不采取白皮书的形式公开暴露若干反革命的真相,企图以此说服对手。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一篇美帝侵华罪恶的供状。为了揭露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教育当时那些对美国怀有各种幻想的人们,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了这篇评论。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篇评论,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三、释题。
提问:本文题目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双关──题目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面揭示的只是一种现象,而题底蕴含的却是它的本质。语意双关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在句式上,主谓倒装,强调了“别了”一语,突出了司徒雷登“挟起皮包走路”的无可奈何之状和中国人民欢庆喜悦之情。指导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一、画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词典有侧重地掌握如下词语:
业(yè)已──已经(多用于公文)。
脱(tuō)卸(xiè)──同“推卸”。其义是摆脱(责任)。
诲(huì)人不倦──诲:教导。倦:厌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冒:冒犯。不韪:过错,不是。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以死惧之──惧:恐惧;这里是吓唬。
如鸟兽散──像聚集的鸟兽受到惊吓四处飞奔逃散。比喻崩溃逃散的情景。
茕茕孑立,形影相弔──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孑(jié):孤单。弔(diào):同“吊”,安慰,怜悯。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出自李密的《陈情表》。补充注释
民主个人主义者──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和美国政府幻想的迅即破灭,除少数人外,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
二、总结课文层次,并写出主要意思。研习新课
一、学生阅读课文的首段和末段。讨论: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的开头:“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一个普普遍遍的驻外大使,为何能够象征一个国家某种政策的成败呢?这,发人深思,令人寻味。如此开篇,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引人入胜。议论文开篇,采用记叙文的手法,可谓新颖、别致。
结尾为:“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贺的。”文章收篇,不以议论作结,却以抒情告终,实为别出心裁,独具一格。作者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首尾照应,艺术地再现了美帝侵华政策的彻底失败,抒发了中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无比喜悦之情。
二、讨论:课文除首尾两段外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10段):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政策的实质。
第二部分(11─17段):对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其中,第一部分可分为二层。第一层(2─5段):论述美帝侵华战争的实质,即要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第二层(6─10段):剖析白皮书,批驳艾奇逊的谬论。
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1─13段):揭露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实质和它对中国人民的敌对态度,纠正自由主义者的错误认识;第二层(14─15段):奉劝自由主义者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第三层(16、17段):交代写作目的,说服教育某些知识分子,使其站到人民方面来。在文章第一部分第二层中,第6、7、8段对艾奇逊的言论已有大量详细的引用,为什么在9、10两段还要“重复”摘引?
明确:在9、10两段中,对艾奇逊言论的再次摘引并不是6、7、8段的简单重复。
因为,在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叙述和分析相结合的写法是很重要的。没有叙述就没有分析;反过来说,如果仅有叙述,但没有分析,那么,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读者何以看出?文章的第6、7、8段,作者摆出艾奇逊提出的“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这是叙述;第9、10两段,作者以模拟人物语言和旁述、评点的方式,有意提出艾奇逊之流的强盗逻辑、心曲神思和无奈窘境,这是分析。在第9、10两段中,作者对第6、7、8段的引文加以提炼、集中,抓住艾奇逊们最险恶、最虚伪、最隐痛的地方,给以讽刺和暴露,因而,该两段的揭露就显得尤为深刻。
第四篇:教案: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新闻的特点
⑵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分析特写场景
⑶
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快速阅读能力。(《新大纲》要求:一分钟阅读600个字。)
⑵
学习新闻写作。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欣赏特写新闻的语言,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2、学习特写新闻的表达技巧,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媒体选用】多媒体展示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有一首歌这样唱: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大家知道这歌里唱的“东方之珠”是什么 地方吗?(“东方之珠”——香港!)
二.分析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旧题新用
意味深长。
活用毛泽东 《别了 , 司徒雷登》 的题目。
本文活用此标题,以英国皇家游轮 “不
列颠尼亚”
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别了”
委婉的口气中略带一丝嘲讽,借以表达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主谓倒装,更能表达情感。、寓虚境于实境,匠心独运;
虚实结合“实”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离开香港。“虚”指英国结束在香港 的殖民统治。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 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
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
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标题
一语双关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
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2015年研究生考试大纲解读 备考攻略
2015考研政治 2015考研英语 2015考研数学 2015考研专业 考研报名指导
三、回顾历史
在学习文章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香港是如何被英国侵占的原因、经过以及回归 的历程。让学生根据根据历史知识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来介绍一下。(同
学介绍后,教师视情况作一总结
。)
.
历史反思、不忘国耻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秦代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 使主权。
从18世纪末起,英国把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1840年,由于清政府
下令查禁鸦片,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英国未经
中国政府同意,即派军武装占领了香港岛。1842年同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 《南
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3
月,英军以“找寻住宿地”为借口,进驻九龙半岛尖沙咀一带。同年10月,英 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趁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借口说俄国的
势力要南下,以抵制俄国势力南下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来统称为新界),租
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自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
但在旧中国,国力衰微,无力解决香港问题。.
《七子之歌·香港》
香港被占领后,很多有识之士感到痛心,其中还有一些人写下了纪念的诗篇,例
如闻一多于 925年写的《七子之歌·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
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
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是一组诗,“七子”指当时被外国侵占的澳门、香
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香港回归谈判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经过:
1979年,香港总督麦里浩访问北京,商谈1997年7月1日以后的香
港问题,邓小平没有明确表态,只说到时候会提出解决办法。此后,经过研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思路。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主要还是商谈香港问题。撒切 尔夫人首先提出延长99年的租借期,邓小平坚决地说,主权问题不能讨论,1
997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还包括香港岛和九龙。撒切尔夫人又提出主 权归还中国,但由英国继续管理香港,小平同志又说,收回香港不是讨论的问题,现在要讨论的是用什么方式收回香港; 如果谈判,必须在1984年9月之前完 成。并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1984年9月,中英草签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同年12
月正式签署,确定了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案。从此,香港进入了回归的过渡期。
在香港回归局势明朗之后,开始组织起草 《香港基本法》,1990年4月,正式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5年12月,组织了香港特别行政 区筹备委员会,1996年1月筹备委员会开始工作。1996年12月,董建
华被推选和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
4.写作背景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由此写了这篇 《别
了,不列颠尼亚》,报道了查尔斯王子代表英国参加中英交接仪式并与末代港督 彭定康离开香港的具体情况。
这篇新闻特写,通过对告别仪式的现场描述和 156 年的沧桑回顾,体现出香港
回归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复习新闻知识.什么是特写新闻?
明确: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特写新闻,也称新闻
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 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
息文体。特写新闻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 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 现在读者面前。
.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
⑴
when :何时。⑵
where :何地。⑶
who :何人。
⑷
what :何事。⑸
why :何因。⑹
how :何果。.新闻的特点:针对性、及时性和真实性
.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标
题
可分为引题、主题和副题。
导
语
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 辟议论组成。
主
体
是新闻的主干、核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
背
景
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结
语
用来小结、展望、评价、激励等。
五.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特征,理清思路: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一)分析课文结构.导语:(第 段)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英国对香港统治的结束。
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这标志着长达15 6年的英国统治的结束。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
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
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 “不列颠尼亚” 号
以象征意义;
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
三是导语突出时间概念,为新闻主体部分按时序顺序组织材料奠 定了基础。.主体:(第 2 - 11 段)
:以时间为序,具体记叙告别仪式。.背景:港督府变迁。7段、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 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
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用不再来的意味。.结尾: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小结:
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的 场景的描述,这篇新闻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
场景中着重描述了3次降旗与1次升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
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
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主体部分共有10个自然段,其中有8个自
然段,都是作者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的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但都有着历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
景材料,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代有关港督府 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 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二)构思创意 :
描述现实场景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借鉴价值:极强的实录性
清晰的可视性
第一层(第2~3段):
场景一港督降旗
彭定康离开港都府
下午 4 ∶ 分,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 4 ∶ 30 分,降旗。4 ∶
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4~7段):
场景二添马舰东面的告别仪式
晚6时15分,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时
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第三层(第8~9段):
场景三“威尔士军营”降旗,交接仪式上的易 帜
子夜时分,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
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
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 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第四层(第10~11段):
场景四“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 号离港。
象征意义
: 英国殖民主义者结束在香港的
统治权,中国恢复香港主权
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
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
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的: “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 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 25 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 在
„日落余音‟ 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 „不列颠尼亚‟
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
„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 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
„不列颠尼亚‟ 号
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
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
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生动的可听性(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旗落
雨声
讲话声
乐曲声
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
第五篇:别了语文课(二)教案
《别了,语文课
(二)》教学设计
滨海实验学校 朱丹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与文本、作者展开对话,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琢磨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结合资料,深入文本体会作品所表达的爱国之情。教学准备:查找海外华侨学习国语的事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孩子们,我们每天都上语文课,每天都学语文,每天都在说语文,用语文,因为汉语是我们的母语。那么,语文究竟代表着什么,它究竟有多么重要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一个将要离开祖国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的心灵故事,去感受他的语文情结。、2、齐读并板书课题:《别了,语文课
(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
1、陈小允对语文课前后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陈小允起初非常讨厌语文课,后来在出国前又有点喜欢语文课。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移民到中美洲无法再学习语文了。)(板书:讨厌
喜欢)
三、边读边悟,感受陈小允对语文课喜爱和眷恋,明确描写“心理活动”的几种方法。
1、自读自悟,找出表现陈小允对语文课喜爱和眷恋的语句。
师:同样是陈小允,同样是对待语文课,态度怎么能说变就变呢?看来陈小允这孩子很值得研究。下面,咱们出声读课文第一部分(1——9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对语文课喜爱和眷恋。
2、师生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明确指出描写“心理活动”方法,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陈小允对语文课喜爱和眷恋?谁先说?
(:“奇怪,以前我上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今天翻开语文书,却另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忽然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的听张先生讲课。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见了下课钟声。
“他全神贯注地听课,可以看出他喜欢语文课。
师:’全神贯注”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全神贯注”来说一句话。
“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见了下课钟声。”这句话写“我” 的感受,其实时间并没有那么快,只是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所以才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下子”说明我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表现了我不想下课的心情,反应出了我对语文态度的转变。
师:这一段直接地、明明白白地写出了陈小允的想法。此时,他的心里正在想„(课件3)生:我还没听够呢,怎么就下课了啊!
张老师,你再多讲点吧!
师:你们简直就是陈小允了,谁能把这段话生动地读出来。(指一人读后),让我们带着又期待又无奈的语气齐读。
3、品读放学后一幕,体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找到直接写感受的语句,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谁还找到了陈小允喜爱和眷恋语文课的语句,说说你的体会(课件5)。生:“这天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 师:你从“一口气读完”中读出了什么?
“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知道中国语文是如此丰富多彩”
师:从这里我们读出陈小允对语文课实在喜欢得不得了。这也是直接写他心里的想法。
5、找出通过对话来表现心理活动的语句。(分角色朗读)(1)分角色朗读爸爸和我的对话,(课件6)
师:听了爸爸说的话,我是怎么想的,有事怎么做的?
(我听了吓一跳。
“我惶然地拿出语文书….写新学的生字。)(指导“急急”重读)
师:对,这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来表现他对语文课喜爱和眷恋。
6、通过他的努力,最近一次默写,他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了100分!
四、细读品味第二部分(10——最后),感悟陈小允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
1、默读10、15自然段,体会陈小允的“懊悔”
师:作为一名老师,我很理解陈小允,在他深深喜爱上语文的时候,却要离开他 了。此时此刻他的心里有何感受?请同学们默读10、18自然段,划出描写他的 心理活动的语句。如果你能体会出他的心情,就用一两个词写在这句话旁边。师:你划了哪句话,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生:他很懊悔,因为他再也没有机会学习中国语文了。
生:他很痛苦,因为在他深深喜爱上语文的时候,却要离开他了。师:你能读出他的懊悔和痛苦吗? 指名读,2、轻声读16——19自然段,感受张先生的教育,明白张先生的可敬。(1)默读自悟。
师: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请同学们默读16、17、18自然段,想:张先生做了什么,同学们做了什么?陈小允想了什么?(2)师生交流,加深感悟,读出感情。师:同学们做了什么?张先生做了什么? 生:用自己的话讲述
(3)角色体验,感恩师爱。
师:如果你是陈小允,你能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实实在在的爱与期待吗?你想对这样一群可爱的老师和同学们说点什么? 出示:“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国语文,我要把我的作业本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它。我一定会激励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作业本上的成绩那样。” 过渡:那一声声“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分别的时刻,是多么不忍心离去呀!我们再也找不到陈小允讨厌语文的影子了。年少无知的陈小允“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感到可贵”语文是什么?中国字是什么?祖国是什么?让我们追随陈小允的生活,去他离开祖国的那一瞬间去寻找答案。
(课件15)师:一天后,陈小允跟家人乘上了去危地马拉的飞机,他手捧同学们送他的中文字典、故事书;他眼望和蔼的张先生和志聪这一班同学;他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他回首熟悉的校园和城市;他热泪盈眶,他在心里深情地说:(别了,敬爱的张先生!别了,亲爱的同学!别了我的祖国!别了,我的朋友!)他还在说:(别了语文课。)
五 结束语:孩子们,“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感到可贵”(板书)这句话多值得我们深思啊!陈小允的千种思绪,万种语言,都化作对祖国、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和眷恋!什么是语文?语文不是枯燥的字和词,而是纯洁美好的师生情感,而是难以忘却的祖国文化,更是每个中国人心里永远也离不开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