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教案——旅游建筑(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8:01: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美学教案——旅游建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美学教案——旅游建筑》。

第一篇:旅游美学教案——旅游建筑

【教学课题】旅游建筑文化

(一)【教学目的】本章内容主要介绍作为重要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史以及中国民间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熟悉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并掌握基本构成及代表性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成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并能在具体的导游讲解中熟练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色,以传承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蕴含的博大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学课型】授新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45'×2 【教学过程】

案例导入:

皇家有故宫,民宅有乔家

小李一次接待了一个专家学者旅游团到山西乔家大院参观。小李本想为了接待好该学者团,提前做些准备,特别是对中国民间建筑知识方面的准备,但是由于前一个团耽误了时间,他只是把乔家大院的导游词背的十分熟练。在为旅游团讲解过程中他说道:“乔家大院充分体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合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人称‘皇家有故宫,民宅有乔家’。”这时有个游客问道:“小李,你能给我们说说我国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合特点吗?你刚才说的皇家有故宫,民宅有乔家怎么讲?”

辩证性思考:作为小李,你认为事先应该准备哪些建筑知识?又该如何去回答客人的问题?

这两节课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了解——旅游建筑。学习相关内容之后,我们再请同学们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授新:

旅游是一种以游览、观赏为主的审美活动。旅游者除了游览、观赏自然风景之外,历史古迹也是其游览、观赏的重要内容,所以,旅游合古建筑有着不解之缘。许多旅游者到某地旅游,往往是为了寻古探奇,渴望能从所览历史遗迹中了解人类文明的创造和发展,以提高自己的修养,陶冶性情。这就要求我们的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正确的知识,来引导客人游览。作为中国人文景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建筑成为现代旅游业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

一、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从殷商时期初步形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古建筑以其宏伟的规模,惊人的数量屹立于世界建筑艺术之林。它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3个历史时期,其中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主要阶段。

原始社会建筑发展极为缓慢,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华祖先从洞穴、巢居开始,逐步发展到建造地面房屋,创造了伟大的木架建筑,满足了最基本的居住要求。

奴隶社会,青铜器的使用加上大量的奴隶劳动,使得建筑有了巨大的发展,以夯土筑墙和木构架结构为主的建筑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奴隶社会前期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技术和艺术上仍然没有脱离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到了后期才出现了许多帝王、诸侯等的都城、宫殿、宗庙和陵墓等房瓦彩绘建筑。

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成熟的建筑体系,这个时候不论是在城市规划、建筑族群、园林、宗教和民间建筑等方面,还是在建筑技术手法、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水平的顶峰。

直到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许多建筑技法和艺术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二、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以前学过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外民俗》中同学们就发现我国各区域都具有自己地方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这些古代遗存中造型各异、结构独特的建筑深受国内外旅游者喜爱。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引导客人观赏时,应把握住我国古代建筑的以下几个特征。1.完整和谐的土木结构体系

前导课程(中国历史文化)中,我们学习过原始社会中后期,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半穴居式旧建筑和地面住房建筑时就已经运用了梁柱式结构,之后在我国的建筑中这种结构一直都是主流。所谓梁柱式结构,就是在地面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安檩,各构件之间以榫卯相连,构成了完整而富有弹性的木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土坯、砖石等材料构成墙壁来分隔空间。这种土木结构体系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主要有三种形式:

井干式:这是一种原始而简单的结构,以木头四边重叠结构如“井字形”,现在已很少见到。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云南南华井干式结构民居是井干式结构房屋的实例。

穿斗式:用穿枋、柱子相穿通接斗而成,结构简易,便于施工,但是较难建成大型殿阁楼台。因此,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各省,保留了大量明清时代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民居。

抬梁式:也称叠梁式,是一种在柱上抬梁,梁上安短柱,短柱上又抬梁的结构。它可以扩大室内空间、增加房间的纵深感,是宫殿、坛庙、寺观等豪华建筑物的主要结构方式。

提问:根据图片和已有知识,分析梁柱式结构有什么优点? 优点:1.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结构来承担,外墙起到了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分割室内空间,墙体不承重(与现代建筑中的框架式有异曲同工之妙)。2.有利于防震、抗震,斗拱和榫卯的伸缩余地,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的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我国地震区有很多木材的梁柱式结构的建筑,经历多次强地震,至今仍完好无损。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摧毁了武术现代大型建筑,而附近的蓟县高达23米的辽代独乐寺观音阁却安然无恙,充分证明了梁柱式木结构的抗震性能。

山西应县木塔是国内外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佛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塔的底层直径30米,高67.13米,五层六檐,平面为八边形。整个木塔共用了54种不同形式的斗拱,成为中国古建筑中斗拱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楼阁式佛塔。由于它牢固的结构,历经900多年,经历多次地震袭击,至今巍然挺立。

独乐寺俗称大佛寺,位于天津蓟县城西,始建于隋唐年间,占地165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大的阁式木结构建筑之一。独乐寺主体建筑是山门和观音阁。山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古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吻翻转向内,张口吞脊,状如雉鸟飞翔,气势威武,生动逼真,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鸱吻造型实物。

观音阁高23米,是我国现存双层楼阁建筑中最高的一座,也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木结构楼阁。阁内各层藻井的形状不一,错落有致,不仅显示了建筑的多样性、艺术性,而且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2.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建筑作品一般都有两重性:首先是功能性,即实用性,能够充分的为人服务; 其次是艺术价值,供人观赏,二者缺一不可。

中国古建筑的外观造型一般可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台基是建筑物的下部基础,承托着建筑物的重量。台基同时也昭示着身份和权力。建筑物所使用的台基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物的台基可以分为四类: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更高级台基(也称须弥座一般用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线脚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最高级台基。只有最高级别的建筑物,才能使用三层的须弥座,即最高级的台基。(PPT图片观察分析总结)我国古建筑的台基都比较高大,可以起到不使水浸,加固基础、让建筑物防潮去湿的作用。从审美的角度看,高大的台基可以抬高建筑物的主体,在人们的视觉中行程仰视,这些都使建筑物显得华丽壮观。

屋身是建筑体的主体部分。古代的工匠们更讲究实用与美观的结合,比如在主要部分柱子的处理上,一般采用“侧脚”和“生起”的做法。“侧脚”就是排列的柱子上端做成柱子内倾,下端做成柱脚稍外侧。“生起”就是把排列的柱子的高度从中间向外逐渐加高,呈现出柱头外高内低的曲线形式。“侧脚生起”的做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增强了大型建筑物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同时又使得建筑物外观呈现出一种优美流畅的曲线,增添了造型美。中国古建筑屋顶采用的大出檐和屋角反翘的结构方式也是处于实用和美观的考虑。大出檐和屋角反翘,有利于遮蔽风雨,保护柱和墙体,增加室内采光,同时也使得庞大厚重的屋顶,呈现一种轻巧灵活的形象。据说老北京的大出檐使屋顶还具有纳光与遮阳的功能。北京地区的太阳高度角,夏季为76°,冬季为27°。据此设计檐的尺度,“柱高一丈,出檐三尺”;或采用柱高的1/3的惯用做法,把屋顶脊步做成42°的陡坡,而把飞檐做成19°20ˊ的缓坡,形成圜和的曲线,恰好使北房在冬至前后阳光满室,夏至前后屋檐遮荫。此外,墙壁和屋顶很厚,导热系数低,使得房间冬暖夏凉。(PPT图片)

3.整齐对称而又不乏灵活的空间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视平面布局,明显的特点就是遵循中轴对称原则,主要的建筑物都布置在中轴线上,中轴线两旁布置次要建筑,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主要建筑物在陪衬中显得庄严雄伟。这种庄严雄伟、整齐对称、以陪衬为主的方式体现着封建社会的尊卑等级观念,满足了统治者和神佛教义对于皇权、神权顶礼膜拜的需要。同时,中轴线上的建筑群的组成也很有层次。古建筑一般以庭院为单元,沿着中轴线,一个接一个的展开。每个庭院的形状和大小有所不同,庭院的门、殿组合形状不同,再加上地面逐渐升高,整组建筑物就在不断变化中通向最后的主体建筑——正殿,形成高潮,后面的若干庭院作为尾声。整个平面布局,就像一首交响乐,充满了韵律感。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有着音乐所具有的节奏、韵律、对比、和谐之美,如建筑群的高低起伏、逶迤错落、虚实结合、疏密交织、对应幻变,均可产生节奏、韵律、对比、和谐的美感。

(PPT图示)如故宫从原先的大清门进入,通过长长的通道,到达天安门,过午门、进太和门,到达太和殿的广庭,太和殿高高建筑在三重台基之上,成为整个故宫的高潮。而有些建在山上的寺观也是通过山门,过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步步登高,最后到达大殿,反映了由人间进入了神仙境界的宗教理念。4.丰富的色彩和雕塑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十分注意建筑的装饰,而装饰的花纹图案都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喻意,表达对吉祥、安康等理念的追求,也反映建筑的等级与地位。如建筑色彩,宫殿、坛庙、寺观一般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而一些园林建筑、民居往往使用朴素淡雅的色调,以追求与山林环境的和谐。古代建筑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色彩的使用上古代有着明确的规定,比如明清时期规定黄色为至尊至贵之色。

外部空间常用石狮、照壁、华表以及花卉等加以点缀装饰,体现了使用功能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内部常用雕梁画栋、图案花纹、匾额楹联及壁画等进行装饰,以增加绚丽华美的风格和主人的精神追求。5.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们居住、工作、社交等活动的环境,因此不仅内部组成要素要考虑配合与协调,外部还要注意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对周围的山川形式、地理特点、气候条件等都要考虑到,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老思想。

三、旅游活动中如何引导旅游者欣赏建筑类旅游资源

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后,我们在日常的旅游活动中,要学会引导客人欣赏此类旅游资源。但是在带团过程中,由于观赏角度、距离、游览人数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我们很难像老师讲课一样的将所有特征逐条的进行讲解,这里我就教给大家一些实地快捷讲解的小窍门,在我们的实地讲解中抓住这些讲解要素就可以让游客了解到我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1.讲功能:

⑴古代建筑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功能

建筑是文化遗传的载体,虽然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清晰的文化传承脉络,但不同时代的建筑从材质、审美风格等多方面均展现其所处历史时期的历史进程,并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因而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价值。例如,秦汉时期的道家思想与儒家文化,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文化,盛唐时期的文化交融,宋代文化的精致且富于变化,中国的风水文化等都在各个时代的建筑中体现出来。每个时期的建筑特点是与当时统治者奉行的文化有关,通过我们的讲解,旅游者可以透过古代建筑去感受和体验古代文化,满足旅游者仿古、求奇的需求。

⑵古代建筑旅游资源的科学技术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类的建筑从远古时期的天然山洞、筑木为巢,到土、木、石的应用,再到秦砖汉瓦等建筑材料的发明和广泛使用,无论是斗拱结构的精巧复杂还是建筑的选址与建造工艺,都一次次地展现了古代中国工匠的非凡创造力与精湛的技艺。很多精美绝伦、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保存至今,成为历史的标志和见证。如:万里长城的修建刚好是沿着农、牧业分界的400mm等雨量线;隋代的安济桥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天坛的声学特性也是非常神奇。通过讲解,旅游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高超的科技水平,增加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⑶古代建筑旅游资源的艺术美学功能

人类的建筑从诞生之初就反映了审美观点而与艺术紧密相关。建筑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与人类的精神追求、时尚审美、等级地位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古代建筑优美的曲线造型、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使建筑本身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另外,建筑也成为艺术品的最佳载体之一。古代建筑的艺术美学功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可以满足旅游者对美的追求,激活建筑所蕴含的艺术美学功能,达到对古代建筑更高层次的理解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⑷古代建筑旅游资源的科普教育功能

在我国漫长的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建筑类型,这本身就构成一部实物建筑的百科全书。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功能。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民居、府第、文庙、学宫、佛寺、石窟寺、塔、宫观、清真寺、城垣、桥梁、堤坝、古观象台、楼台亭阁、华表、牌坊、门阙等。在园林中的建筑中又有亭、台、楼、阁、斋、堂、轩、馆、屋、榭、庐、舍、塔、幢、坊、表、堤、堰、闸等单体建筑类型,另外还有一些外来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产生的如塔、幢等等也成了中国建筑中的类型。这一切为开展科普教育旅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讲特点

借助门票和导游图讲建筑结构布局(前面授课内容的特点)——边走边讲,行进中的讲解。

内容包括①对称与均衡②序列与节奏③对比与变化④比例与尺度 人们的旅游活动在观赏过程中会受到视角、地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很难看全建筑,门票和导游图上更多的是展示鸟瞰的图片或布局平面图,配合这些进行讲解,更直观一些。

3.讲等级——定点讲细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制度是从古代建筑的构成要素中体现出来的。包括:台基、柱、开间、大梁、斗拱、屋顶、山墙、藻井彩画、铺地。

4.讲不同——对比讲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的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建筑类型中,这需要围绕着宫殿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陵墓建筑、工程建筑、居住建筑、城市建筑等具体类型对比讲解。

四、视频欣赏——故宫、乔家大院宣传片

五、分析案例:对比视频中的介绍,回答课前导入的案例。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知识,在今后的实际旅游活动中,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在引导游客观赏古代建筑类的旅游资源时,要通过正确的、科学的讲解,在有效的时间内让游客更多的了解蕴含其中的中国文化。教学板书:多媒体 教学后记:

第二篇:旅游美学体会

旅游美学学习心得

在大一上学期旅游学课程中,我明白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旅游业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朝阳产业之一。而中国的旅游业,虽然形成产业只是近20年的事情,但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衍生成一个旅游大国。

这学期的旅游美学课,更是让我明白了,旅游业之所以兴旺发展,就是因为旅游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换句话说,旅游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审美活动,没有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就没有人们对旅游景观的向往。在旅游活动中,无论旅游对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都是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呈现在旅游者面前,而旅游者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只有真正了解旅游审美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去领会旅游景观的美。幸运的是,这学期我通过对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已基本了解旅游美学的各类知识,这为我以后能更好的参与旅游,发现旅游景观之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我旅游美学的学习心得。

我认为,在旅游美学的各类知识中,“旅游审美的心理过程”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学习这章知识,不仅可以使自己了解并掌握旅游审美的过程,还能使自己在编写导游词时,能多发掘出一些美的事物,充分掌握游客的旅游审美心理变化,使自己的导游工作得到一定的好评。

早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外许多哲学家、思想家都在探讨美、美感和艺术现象,试图揭示人类审美活动及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旅游审美过程,是旅行者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伴随着复杂微妙的审美现象,是一个可以由刺激到能动创造的过程。在旅游审美的心理过程中的第一个部分就是旅游审美的认识过程,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理解,这是审美主体对事物审美特性的感知过程和结果,它不仅可以使游客感受到什么是美,而且还能让游客理解到它为什么美;第二个部分是旅游审美的情感过程,在欣赏审美对象时,实际上都会引起审美主体各种不同的情绪,并贯穿于整个旅游审美的过程,可以体现出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以及自身进行内省所形成的主观体验和态度;第三个部分是旅游审美的意志过程,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大家在对旅游景点进行审美时,不仅会产生和形成情感体验,还有意识地去支配自己的行动;第四个部分就是心理学美学的主要学说,这些学说都是心理学与美学相结合得出的,对分析旅游观赏的心理特征和确立有效的旅游观赏方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我看来,当我们了解旅游审美的心理过程后,还要积极的去掌握它,这样才能为旅游景点研究出更好的旅游观赏办法,以此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在第一部分旅游审美的认识过程中,我们知道这可以让游客感受到什么是美,而且还能让游客理解到它为什么美,那么我们在选取旅游景观,就应该关注那些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对象,让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阅历背景的人,都对该景点产生美的共鸣;在第二部分旅游审美的情感过程中,实际上都会引起审美主体各种不同的情绪,并贯穿于整个旅游审美的过程,我们可以深入市场调研,研究出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并以此去开发旅游景点旅游线路,让游客感觉到感受到审美对象的价值,产生喜、爱、敬的情感,并对游客感到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改造,以吸引游客;在第三部分旅游审美的意志过程中,人们会在审美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去支配自己的行动,我们可以加大对旅游地以及旅游线路的宣传,让游客在旅行前就充分了解此审美对象的需求,这样可以让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认识和形成情感体验,更能让游客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旅游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使游客在审美过程中不会因准备不及时和不充分,而没有浏览到景点之美;在第四部分心里美学的主要学说中,了解西方心理学理论的要点。从心理学入手,积极开发新的,更为有效的观赏办法,使游客真正热爱旅游,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旅游业在20世纪末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点之一,我们作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的学生,不仅要认真学好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学会活学活用,从学到的知识中,领悟到真谛,为自己将来的从业打下基础,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在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懂得了很多审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还让我对今后的旅游业发展充满了期望,我们可以把旅游美学中的各种审美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景点开发和导游词的创作中,让游客真正能观赏到美。这样才能让旅游业的发展经久不衰。

第三篇:旅游美学学习心得

旅游美学学习感想

班级:12旅本1班

姓名:赖嫦熙 学号:1241501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纷纷投入了旅游的大潮中。很显然,旅游业正在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新兴产业。作为一名旅游专业的学生,学习旅游认识旅游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

在那如何认识旅游呢?在这学期我接触了旅游美学这门课程,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这门课程的主要形式是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同时比照西方国家的审美文化,可以让内容变得更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

梁金兰老师讲解时,运用案例以及现实生活中会出现的情况引出主题,对于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会加入一些视频片段辅助理解。上课时与我们学生的互动也比较多。我认为这样的方法很好,可以学到知识也不会感到太枯燥。

通过这学期的旅游美学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其实旅游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的审美。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无论我们参观的一条河还是一座房子,它都是作为一个审美对象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只有真正了解旅游审美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领略旅游景观的美。比如说我们去参观苏州园林,如果你不懂它的园林构造以及布局思想,那么在你的眼中它就跟一般的园林无异,不过就是有很多的石头,还有很多的树以及水池、走廊等等。但是如果你有去了解它,了解过它的历史,那么你如果回头再来欣赏的话,那么完全就是一种不同的审美感受了。通过对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我已基本了解旅游美学的各类知识,这为我以后能更好的参与旅游,发现旅游景观之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谈谈我旅游美学的学习心得。

在旅游美学中,涵盖了大约十章的内容,分别介绍了旅游审美心理与观赏原理、旅游服务者的审美需求以及旅游景区的审美设计;自然景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和雕塑景观的审美鉴赏;中国绘画艺术、饮食文化的审美鉴赏。我认为在里面的各方面知识中,旅游审美心理这块内容是最重要的。旅游审美心理是指旅游者在现实而具体的观光游览活动中伴随着的复杂微妙但愉悦自由的心理活动。与其他形式的审美活动一样,旅游审美活动也涉及审美心理的四大要素: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学习完这章的知识。我们不仅可以使自己了解并且掌握旅游审美的过程,还能在和客人讲解时,揣摩客人的心理,令自己的讲解体现更多的美感,让游客感兴趣。在带领游客游玩观赏时,最好宜动宜静,根据景观的特征和个体的需要灵活运用。假如我们带的是青年团,全队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停留观赏的时间可以相对缩小;如果是老年团的话,讲解要详细,景点最好精少。总而言之,在旅游活动中,要针对不同的审美对象,选择合理的审美方法,也可以提升在工作中的引导能力。

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集体,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因此,学习旅游美学和充分了解旅游美不仅仅是为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和阅历,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美学我们才能收获真正的旅游美,体验真正的旅游美感。

作为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的学生,不仅要认真学好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学会活学活用,从学到的知识中,领悟到真谛,为自己将来的从业打下基础,也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出一份力。在旅游美学课程的学习中,不仅提高了我的审美能力,懂得了很多审美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把旅游美学中的各种审美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景点开发和导游词的创作中,让游客真正能观赏到美。

第四篇:旅游美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理解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掌握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的界定

关于美的定义的三种流派:

1、客观派:认为美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美与和谐、对称、色彩、比例等客观形式因素有联系;

2、主观派:这种理论偏重于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认为美在于心而不在于物,是人的审美情感和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审美判断的结果,具有相对性和易变性,依赖于审美者的愉快经验和个人素质,是随着审美主题和时代审美趣味而变化;

3、关系论派:这种理论从审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美不在于客观对象,也不在于主观意识,而在于两者结合或统一的关系中,美是客体作为一种美的“潜能”与主体审美知觉相结合的结果。西方人眼中的美

侠义之美:凡经由感官而能引起感觉和精神的快感者。

广义之美:则不限于此,还包含崇高、悲壮、滑稽等其他各种美的范畴,这种美不仅提供形式上的快意,还包括美感对象的內在性质。中国人眼中的美

一是指感官的快适。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

二是用于伦理评价,是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美的种类

自然美:自然美指大自然中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中存在的美。社会美:社会美指存在于社会活动中的美。

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进行艺术创造,把审美意象物化出来而形成的美。

一、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审美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体。旅游美学是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旅游美学是美学与旅游学等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也是一门边缘学科。

案例:对于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

有三个人到公园里一同看到一棵古松。这三个人中一个是木商,一个是植物学家,一个是画家。他们同时“知觉”到了这颗松树,但每个人在知觉中都脱离不了他们的习性。在木商的眼里,古松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个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的眼里,古松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在画家的眼里,古松只是美的,它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试通过此案例分析真、善、美的不同。

二、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

1.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 无论是优美的旅游景观和温馨的旅游环境都是旅游者审美的对象。从广义角度看,旅游从业人员的形态、仪表、气质、举止、语言、情感和服务技艺等也是旅游者审美的对象。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是本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2.研究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旅游美学研究旅游者的审美心理运动规律,提高旅游者的审美心理素质和修养,使他们更加自觉地、有意识地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在旅游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美感享受。

3.研究旅游者与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 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旅游者与旅游景观和旅游环境的审美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另一个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

4.研究旅游审美的方法与技巧 如何使旅游者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旅游 4 者的审美技巧、审美能力和美育创造力是旅游美学研究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旅游美学研究的意义

一、净化旅游者的情感

旅游者在平静而愉快的旅游观赏活动中,使自己忘记世俗的烦恼,进入超功利的审美境界。达到放松心情、调节情绪、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塑造完美人格

旅游美学也是一门美育教育课程。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人的审美情感,从而树立高尚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可以促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

三、提高审美能力

通过旅游美学等美育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准,不断提高审美的品位。逐渐提高美感的层次,从悦耳悦目的初级层次,提高到悦心悦意的中级层次,再提高到悦志悦神的最高层次。

四、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

旅游规划设计人员必须系统学习旅游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旅游资源开发时遵循美学原则,开发出美的旅游产品。必须开展全民的旅游美学和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活动,提高全民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五、更好地建设实用美观的旅游设施

旅游设施的设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审美素养,熟练地应用美学原理和技术,使旅游设施各具特有的美感。使旅游设施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可以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要和审美享受。

六、提高旅游信息的审美效应

旅游信息载体的美化,能够促使游客对其形式和内蕴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感受,从而加强了旅游信息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旅游广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信息既要体现形式美,又要体现信息内涵的文化品位。

七、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艺术水平

旅游服务人员认真学习旅游美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服务过程中灵活运用,使旅游者感到赏心悦目,给旅游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八、提高旅游管理水平

旅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最大程度地调动旅游企事业单位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团结一致去完成规定的工作目标。旅游管理的核心是“协调”,旅游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审美理论,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以提高管理水平。

思考题:

1、一家农庄要开发农业观光旅游,从旅游美学角度看,应该研究哪些问题?

2、一位导游说:游客喜不喜欢风景是他自己的事,与我无关。请分析对错。

第三节

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

审美的界定

审美是人通过感性活动(感觉、知觉、表象)对美进行的感知活动。这种感知既包括对外在形式因素,如声音、颜色、形态等等的感知,也包括对内在的要素如情感和象征意义的感知。审美的作用

1、促进生理心理健康,引领人们进入精神家园。

2、完善人格影响行为,扬美抑丑形成和谐社会。

3、促进人们审美创造,积极贡献人类生产生活。审美种类

1、自发性审美。自发性审美指的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觉地受到常住地的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会不自觉地进行对日常审美对象的关注、观赏和评价。

2、自觉性审美。自觉性审美指的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种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进行有目的、有方法的理性观赏和评价。自觉性审美包括日常生活用品的审美、日常工作环境的审美、日常娱乐活动的审美、日常艺术鉴赏活动的审美和旅游审美等类型。

3、创造性审美。人类对美的认识从自发阶段的不关注美,到自觉阶段的关注美、发现美和认识美,必将走向创造美的阶段。创造性的审美指的是在人类在进行一系列的创造活动中,采用审美的方式去创造生活、创造社会。这种创造活动不仅是一种创造活动,更是一种最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创造性审美包括:艺术家的创作审美、企业家的企业形象塑造审美、规划者的创意策划规划审美、教师的审美教育的创新审美等等。旅游审美的分类

1、观光性旅游审美。观光性审美指在选择审美对象时,旅游者侧重于形象美较为突出的景观;在审美方式上,习惯利用有限的时间,审美尽可能多的景观,不追求深入了解和长久驻足,往往流于“走马观花”。观光性审美一般和大众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

2、休闲性旅游审美。休闲性审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观光性的旅游审美类型中生发出来的。它强调在进行旅游审美的过程中,要求审美对象具备强烈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并追求新奇、怪异和特别,习惯利用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审美。

3、度假性旅游审美。度假性审美是一种最理想、最优美的旅游审美类型。度假性的旅 7 游者往往强调审美对象的高品位和高层次,习惯利用较长的时间,进行最为悠闲、最为细致的审美活动。度假性审美类型的出现有赖于社会中高收入人群的出现,有赖于休闲度假地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思考题:

一位游客说,在海边旅游只是吹海风晒阳光,没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什么审美倾向?

参考答案:这句话表明了该旅游者强烈的参与性的审美倾向。“在海边旅游只是吹海风晒阳光”的说法是观光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活动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性的参与性的旅游倾向逐渐的从观光性的旅游审美类型中生发出来的。它强调在进行旅游审美的过程中,要求审美对象具备强烈的娱乐性和参与性,并追求新奇、怪异和特别,习惯利用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较为细致和深入的审美。休闲性旅游审美包括:运动性休闲审美、娱乐性休闲审美、保健性休闲审美等类型。休闲性旅游审美是较之于观光性旅游审美更深入的一种审美类型,不仅要观审美对象的形,还要品其意,同时还要进行各种新奇和独特的体验。

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

一、审美意识产生时期

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物还未取得“美”所具备的社会属性。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已形成了一定的审美意识。可见,原始人的审美意识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狩猎为生转入原始农耕以后,逐渐形成了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意识。

二、自然崇拜时期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先民逐渐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现象。人类初始的审美感尚未上升到自觉的审美意识阶段。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审美需要与人的生存需要、认识需要乃至自然崇拜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因此,这时期旅游景物与人之间的审美关系仍处于非独立的审美阶段。

三、古典审美时期

公元前6世纪左右,我国的美学思想体系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和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美学思想等最具代表性。儒家美学思想体系以“仁”为核心,以“中和”为美,强调人与物之间的和谐关系。当时的人们主要是以“君子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大自然的。孟子认为“美”集“善”和“信”于一身,既包括内在美,又包括外表美。道家美学以“道”为核心,以“自然”为美,强调精神自由,倡导返璞归真,首次把审美和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密切联系起来,从而把握了审美活动的 根本特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与美学思想的基石,具体反映在与道同体、逍遥自在的道家审美观。

四、崇尚山水时期

东汉末年豪强争雄、社会**,许多社会名流、文人墨客隐逸于山林。另外,当时道教盛行,佛教传入中国,在名山大川中修建了大量的寺庙道观。宗教无疑对自然景观的“人化”、“神化”和美化作出了很大贡献。佛教中的禅宗美学以“佛性”为核心,以“空灵”意境为美,崇尚万物皆空和超凡脱俗的境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自然山水的欣赏也摆脱了“比德论”的束缚,追求纵情于山水的“畅神”境界,开创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新纪元,首次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

五、旅游审美发展时期

隋唐时期,首开我国旅游审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重人”思想。隋唐时期把我国古代旅游活动推向了高潮。唐代广大文人雅士喜欢游览山水名胜,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山水诗。唐代宗教旅游之风相当盛行,名僧玄奘、义净前往印度取经,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和《南海学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鉴真法师东渡日本,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创始人。宋代的许多士人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山水画和散文游记。宋代崇尚理学,欣赏景物时,喜欢探索人生与自然的各种道理,如沈括撰写了《梦溪笔谈》。元代一些旅游者提出我国古代景观“重人“和”重文”的特征。明代李时珍野外考察10余年,撰写了《本草纲目》。明末徐宏祖,著有《徐霞客游记》。明清时期,造园之风盛行。

六、大众旅游审美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群众积极参加旅游活动 的人数与日俱增,推动了现代大众旅游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参加旅游热情的不断高涨,旅游者审美意识逐渐加强,促进了现代旅游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四节 提高旅游审美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深层次的旅游应该是知识上的充实、精神的愉悦和美的陶冶三者有机的结合。文化素养的提高,能使我们比较宏观地看待事物,开阔视野和心胸,帮助我们吸收不同的文化观念。

二、开展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形式,它以情感教育、人格素质教育为特色,以促进审美发展,推动理性和感性的审美感受的全面协调发展。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旅 9 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艺术素质,可以启迪和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可以提高感性认识,对于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审美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三、加强旅游审美的鉴赏体验

审美鉴赏体验是特殊的生活经验,它是指对于具体审美对象的深入而又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态。要积极参加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鉴赏体验。通过欣赏艺术的活动,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直觉体验,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而亲身投入一些艺术创造活动,则会直接在创造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发展他们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能力。

四、提高旅游业美学管理水平

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窗口,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美学素养。旅游行业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引导旅游业内人士自觉提高自身的美学素养。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对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的美学层次。

第二章 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审美需要、审美动机、审美意识、审美个性等旅游审美心理的基本概念;理解旅游审美感受的心理要素;掌握旅游审美感受的形态;理解旅游审美的过程。

第一节 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

一、旅游景观的基本类型

通常我们把旅游景观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前者主要表现自然美,而后者主要表现社会美和艺术美。其实,大多数的旅游景观都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体,两者 是相互交融,互相衬托的。

二、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

1.形态美

(1)雄壮之美。自然景观的雄壮之美一般是由庞大的体积和巨大的力量以及狂放不羁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刚健、雄伟、壮阔、恢弘、深厚、豪放、浓烈等突出景观的美学特性。给人一种势不可挡、所向披靡之感。从而使旅游者产生仰慕、自豪、惊叹、崇敬、振奋的激情,催人奋进。如素有 “天下雄”之称的泰山,奔腾澎湃的钱塘江涌潮,势无匹敌的贵州镇宁黄果树瀑布,都会让旅游者感到惊讶,赞美其不可阻挡的阳刚、雄伟之势。

11(2)奇特之美。奇特之美让人感觉大自然物态构造的神奇,给人带来神秘、惊奇、非同一般、出人意料、不可思议的审美感受。黄山素有“天下奇”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有“童话世寨沟宛如仙境。山东蓬莱阁是有名的楼”的地方。峨眉山宝光景形象奇特。南”的武夷山,“天下奇秀”的雁荡山,桂林山水,“天下奇观”的张家界等都有奇特的景观。

界”美誉的九观 赏“海市蜃还有“奇秀东“奇丽岭南”的,它们各自

(3)秀丽之美。自然景观的秀美是一种优雅、和谐之美,以展示景观和谐统一、协调一致的特性。12 以清新、秀丽、精巧、柔媚、纤细、淡雅等的形态表现出来,给人柔和、淡雅、清新、愉悦的感觉,是一种柔和的适情顺性的情趣,最能动人魂魄的一种美态。秀丽之美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之美。西湖的湖光山色 真是美不胜收。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誉。江南景观多表现为秀丽之美。

(4)险峻之美。景观的险峻给人惊心动魄、不寒而栗、胆战心惊之感,惊险刺激,能

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挑战心理。游览过后,给人一种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用独特的美感磨练着人的意志。如华山之险峻,长江三峡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四川的剑门关、黄山的天都峰、庐山的龙首崖等。

(5)幽静之美。景观的幽静之美一般表现为光线不充分,空气清新,宁静无扰,目视景域狭小,景观处在山谷、丛林深处,深藏不露,要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才能到达。“幽必曲、必静、必深、必暗”,如青城山有“青城天下幽”之称。武陵山、北京门头沟山区的潭柘寺、雁荡山的灵岩寺、崂山的夏清宫、广东肇星的七星岩、桂林的芦笛岩、普陀山的栖霞洞等都是以幽静为美的典型景观。

(6)旷野之美。旷野的景观视野开阔,极目远眺,一望无际,富有野趣,自然古朴,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不加雕琢和修饰。如广袤的大平原,浩瀚的戈壁滩,辽阔的大草原,空旷的大沙漠,宽广的水面等等,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无以言表的美感。如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连片的湖北神农架原始林区。

2、色彩美

色彩之美给人产生直接的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变化无穷的自然色彩给旅游者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令人愉悦。五彩缤纷的各种色彩,给人的感受往往也是不相同的,有热情奔放的、有淡雅宁静的、有稳重安适的、有安逸吉祥的、有谨慎端庄的、有雍容华贵的,等等。如草木花卉美,天象美,山水美等。

3、动态美

与静态的形态美相比,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动态美具有更强的旅游吸引力,动态美是自然景观美态的重要组成部份,如流云飘烟,潺潺的流水,摇曳的杨柳,飞扬的落花,飘荡的落叶……使得群山顿时具有了灵性,彰显着个性。

4.感官美

自然景观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美感,同时,还通过诸多途径让旅游者感受到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全方位的美感体验。旅游者在欣赏美景时,所有感官都是综合运作的,是一种立体的审美体验过程。

5.喻意美

很多自然景观,由于其自身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情感相吻合,成为人类追求的审美理想。人们把“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通过自然景观中特定的“物”来喻示人们的某些精神寄托、气质、情感等。参天古松,不畏风霜雨雪。悬崖瀑布,给人以无穷的力量。“五岳独尊”的泰山,积淀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因此“泰山是我中国之山,民族之山”。

三、人文景观的美学特征

1.造型美

人文景观的造型美是指用一定的自然物质材料塑造出可视的二维或三维空间艺术,也称为造型艺术美。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厅、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桥、墙等建筑。人工堆叠的山,其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能体现出人文景观的造型艺术美。安徽南部的徽州古民居,形成特有的徽派建筑风格。云南昆明筇竹寺里的五百罗汉像,形态各异,神态逼真。

2.布局美

人文景观的布局美主要体现在整体的风格特征上,各种景观在系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和风格形式等诸多方面,均体现出调和、整齐、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的布局美。在我国古代的宫殿、庙宇、寺院、陵墓、园林建筑上表现尤为突出。它们在布局上,大多以群体式组合建筑为特征,显示出建筑群的宏伟壮观。一般建筑群讲究中轴对称、均衡、整齐一致等,有很强的秩序感、条理感与节奏感。同时,还有差异和变化,显得错落有致,给人一种稳重而变化、沉静而流动的美感,如北京故宫中的三大殿。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是写意的自然山水园林,各种景物自由分布,充分体现出诗情画意的情趣。3.装饰美

人文景观的装饰艺术美往往要达到整体布局合理有序、彼此呼应、疏朗风韵的美感 效果。如山西大同的九龙壁,使得古板的墙壁有了灵气,有了生命。中国古代建筑的斗拱、彩画、雕刻、格纹、门钉、瓦当、字画和色彩等,同样起着很强的装饰作用。

4.风情美

风情美是民风民俗、生活方式与社会人文环境彼此协调而成的一种综合美。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不同,产生了区别于其它民族的民俗风情,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如云南丽江宁蒗县泸沽湖畔的纳西族人的民俗。

第二节 旅游审美的基本原理

一、动态观赏

动态观赏是指观赏者在游览过程中,沿着一定的旅游路线步行、乘车、乘船……

于移动中观赏风景的一种方法。在观赏者和观赏对象的相对移动中,观赏者置身于风景之中,人与景相互交融,人随景移,景随人变,使观赏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风景的立体之美。旅游者可以感受到视觉、知觉强烈的运动感,获得一种生机盎然、气势浩荡的审美感受。

二、静态观赏

静态观赏,主要是旅游者相对于欣赏的景观之间是相对静止的,或者是相对移动速度相当缓慢的,游客能够静心屏气地仔细玩味、体验景观中所蕴涵的美感。动态是寻求天趣与动美,静态是注重情趣与静美。动与静相互结合,才能感受到风景美的全貌,获得整体的美感享受。

三、移情观赏

所谓“移情”,就是情感的挪移或换位。审美移情,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达到的一种物我同一的审美状态,使原本无生命的自然物仿佛像人一样具有思想、情感、意志和心理活动,达到“自然的人化”。同时,客体对象也作用于人的感官,使审美主体受到感染,引起共鸣,唤起美感。审美移情就是由我及物、由物及我或由物及物,达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

四、观赏时间

观赏风景有一定的时间性,时间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审美效果,难以体味到其独特的审美内涵。所谓朝暮阴晴,各不相同,说明了不同的时间、天气和季节,景观展现出不同的美态,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体验。例如观赏北京香山红叶的最佳季节

是深秋。峨眉佛光、海市蜃

楼、武当叠影、日出日落、朝晖夕照都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的前提下才会出现。

五、观赏距离

观赏风景时,选择适当的距离是很重要的。观赏距离大致可分为空间距离,心理距离和时间距离三种。空间距离是指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鉴赏时应选择一个同鉴赏客体保持不远不

近、不高不低的最佳位置,以取得最理想的审美效果。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在审美时,应当同审美对象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不即不离的态度,维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取得最佳的审美效果。时间距离是指审美鉴赏应当选择最恰当的时间间隔,不可过于密集。

六、观赏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强调景观从不同的角度观赏所得到的不同的审美效果。事实上,许多惟妙惟肖、发人遐想的景观,都只有在特定的景点,恰当的角度才能看到。如雁荡山的双乳峰、夫妻峰,庐山的五老峰、漓江江畔各种各样的峰林景观,只有站在特定的位置,从特定的角度才能真正看出景观的形态美感效果。

七、观赏节奏

所谓节奏就是指进行某一活动、动作过程的快慢。而观赏节奏则是指旅游活动中观赏事物的快慢速度。只有掌握好观赏节奏,才能保持最佳的情绪和游兴,才能使旅游者更好地领略景观的美,才能更好的体验旅游的乐趣。

八、重点观赏

旅游美景数不胜数,旅游者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踏遍每一处景致,欣赏所有景物之美。所谓重点观赏就是旅游者有选择性地参观游览风景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个性特色、最具美感体验的景物。

众多的观赏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观赏方法,并加以综合运用,才能使旅游者更好、更完整地感受旅游带来的乐趣,更深的体味旅游所包涵的美的魅力。

第三章 自然景观审美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自然景观的美学特征,了解自然景观的主要类型,掌握不同自然景观的审美方法。

自然美的审美对象是自然景观,根据自然景观和人类的相互关系,表现出三种比较典型的存在形态:一是未经人类触动的纯天然的原始景物;二是直接作为人类劳动生产场所的田园风光;三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自然景观。

第一节 地文景观审美

地文景观是指地球内、外应力综合作用于地球的岩石圈而形成的各种现象与事物的总称。

一、地质景观美

地质景观是指由于地质作用所形成的遗迹,又称地质构造形迹。地表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是在内外应力相互作用下共同塑造而成的。

1.褶皱景观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这叫做褶皱。世界许多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等都是褶皱山脉。褶皱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褶皱出现在岩层剖面上,有奇特的观赏价值,有的呈波浪形,有的呈锯齿形。如我国嵩山的褶皱构造。

2. 断层景观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这叫做断层。大的断层带常常形成巨大的裂谷或高耸的陡崖,如东非大裂谷、非洲陡峭的断层海岸,我国华山北坡的大断崖、庐山的龙首崖、台湾东部的清水断崖等。断层上升一侧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高地或“飞来峰”等,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断层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东非大裂谷等;在断层构造带,常常发育断层沟谷、河流,如长江石鼓河段的“长江第一弯”;断层下陷还可形成断层湖,如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等。

3.节理景观

节理是没有使岩块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表现为岩石上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的裂隙,节理是在石质山地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迹。如黄山、太行山、贺兰山一些地区悬崖上的节理,尤如巨幅山水素描。如庐山的锦绣谷,黄山的奇峰怪石,张家界的砂岩峰林等。节理构造还可形成一些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南京六合方山和福建澄海牛首山等地的玄武岩石柱群。

4.地层剖面景观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许多地层剖面上,岩层层面清 晰,排列有序,化石保存良好,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也是普及地质知识的理想场所。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最著名的地层“博物馆”,俨然是一部“地质史教科书”。我国陕西省洛川黑木沟内,现存有第四纪黄土典型地层剖面。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是反映全球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限的剖面。

5.火山景观

火山景观是岩浆喷出或溢出地表后形成的各种地貌。火山地貌景观以其独特的外形、熔岩的喷发流动、气体的喷发而引人入胜。世界火山主要有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大西洋海底隆起火山带和东非大裂谷火山带以及太平洋广大地区的一些星罗棋布的火山岛。火山遗迹景观如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庞贝古城及赫柯拉纽镇。我国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素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6.化石景观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化石可分为古植物化石、古动物化石和古生物遗迹三大类。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化石这一特殊的载体来解读地层的年龄,探究地球的历史,破解地球生命诞生、演变、发展的进程和奥秘。四川自贡大山铺北场口的恐龙化石点,建立了恐龙博物馆。

二、山岳景观美

按山地的旅游功能,可将山地分为登山山地、观赏和休(疗)养山地。登山山地主要是指为登山活动而开放的高山,海拔高,有许多是终年积雪、适宜于人们进行登山探险和冰雪运动。如日本的富士山、俄罗斯的高加索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喀尔巴阡山、美洲的安第斯山。我国峰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以及天山、喀拉昆仑山、贡嘎山、四姑娘山等。观光型山地大部分以中、低海拔高度的风景名山为主。保留了许多自然奇景,又分布着众多的人文景观。我国的中、东部的山体多成为旅游“名山”。名山应该有以下特点:

(1)名山是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实体。

(2)名山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3)名山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

(4)名山是自然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体。

在我国有雄伟秀丽的“五岳”名山;佛教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崂山、齐云山为道教名山。“人间仙境”的黄山,雄伟险秀的庐山,以悬空寺著名的恒山,“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等。这些名山融通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历史文脉之美,包含了雄、奇、险、秀等审美特质。

三、岩溶地貌景观美

1.地表岩溶景观

峰丛、峰林是石灰岩遭受强烈溶蚀后形成的山峰集合体。我国桂林——阳朔是典型的峰林、峰丛发育的地区。石林是地表水沿可溶性岩石的裂隙进行溶蚀、侵蚀,使岩石表面形成沟槽称为溶沟,沟间突起部分为石芽。我国石林最典型的是云南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天生桥是指洞顶岩壁石体由于溶蚀、重力崩塌而形成的桥状地形。贵州黎平县天生桥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

2.地下岩溶景观

溶洞是地下沿可溶岩层的层面、节理或裂隙进行溶蚀扩大而成的洞穴。溶洞美主要表现为:一是多变空间美。二是洞壁造型美。三是水石交融美。四是洞天音乐美。湖南张家界的黄龙洞是我国也是世界溶洞的“全能冠军”。落水洞是地表水流入地下河的主要通道,由流水沿裂隙溶蚀、侵蚀而成。落水洞进一步发展,形成坡度较大的井状管道,称为竖井。落水洞可形成地下暗瀑奇观,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四、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景观美

丹霞地貌是指红色砂、砾岩在垂直节理控制下,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发育而成的各种奇峰怪石的总称。以中国广东省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典型的丹霞地貌有“顶平,身陡,麓缓”地貌景观特征。丹霞地貌区往往会成为宗教名山,比如麦积山、月霞山、冠豸山是佛教名山,龙虎山、青城山、齐云山是道教名山。

雅丹地貌是指风蚀垄槽地貌景观,通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尽是些形状奇异、大小不等、排列有序的土阜、土丘。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地区、乌尔河与将军崖最为典型。

五、峡谷景观美

峡谷是指谷地狭窄,谷坡陡峻的景观类型。峡谷的横剖面多呈“V”型,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上游地区,其形成主要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所致。大河上游一般发育有较大规模的峡谷,具有高峡阔水的特点,让人感觉气势磅礴,雄伟壮丽。而小规模的峡谷,更多的是给人以深邃、幽静的体验。我国的峡谷多分布在长江与黄河流域。

长江三峡,是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2公里,被誉为山水画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深和最长的峡谷。具有高、壮、深、润、长、险、低、奇、秀等审美特点。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是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峡谷的颜色各有不同,在阳光照射下,大地像一块巨大的五色斑斓的调色板,美不胜收。

六、海滨景观美

阳光、沙滩、海水,构成一幅最美的海滨图画。我国著名海滨有大连、北戴河,烟台、青岛,威海、连云港、普陀山、鼓浪屿,深圳、中山,北海和三亚等。

1.海蚀地貌景观

海水的侵蚀作用形成了“海蚀地貌”。常见的地貌形态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平台等。如台湾东岸的清水断崖,是台湾八大景之一。海南高7米的“南天一柱”就是一根典型的海蚀柱。

2.海积地貌景观

在海滨,还有许多堆积作用所造成的沙滩、沙嘴、岬角和陆连岛等。沙滩宽阔、低矮、平缓、柔软,是开展“3S”旅游的基本条件。我国著名的陆连岛有山东芝罘岛和江苏连云港的东西连岛。芝罘岛是中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

七、沙漠景观美

1.沙漠景观

沙漠,或称沙质沙漠,地面上覆盖着波状起伏的沙丘。戈壁,或称戈壁荒漠,硬土层上覆盖着大小不一的砾石。两者可合称为荒漠。沙质沙漠中广泛分布着沙丘,沙丘是由风沙堆积而成的。按照流动程度,可以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三种。新月

形的沙丘链,像瀚海中的一座座小山。沙漠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一种壮美、一种凄美。

2.绿洲景观

绿洲,是沙漠中水源丰富可供灌溉农作物的地方。大都分布在大河附近,地下水出露的“洪积扇”边缘地区、泉井附近出及高山冰雪融水灌注的山麓地带。那儿是庄稼、植物和居民们的乐园,也是沙漠旅游者的休憩地。我国著名的绿洲有河西走廊的武威、山丹、张掖、高台、酒泉,玉门、安西、敦煌等,新疆的和田、叶城、喀什、库尔勒、于田、库车、伊宁、吐鲁蕃,哈密等处。

3.风蚀地貌景观

在陡峭的岩壁上,经风蚀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洞穴和凹坑,使岩壁呈蜂窝状外貌,这就是风蚀壁龛景观。孤立突起的岩石,受到长期风蚀,易形成形似蘑菇的“风蚀蘑菇”。吹蚀沟槽与不规则的垄岗相间组成的崎岖起伏、支离破碎的“风蚀垄槽”。它们常发育在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上。

“风蚀城堡”又称“风城”,是指水平岩层经风蚀作用和暂时性流水冲蚀后形成的断垣残壁状的城堡式山丘,具有绰约多姿、形状奇特的地貌景观,以准噶尔盆地的乌尔禾“风城”和将军戈壁滩上的“魔鬼城”最为著名。

八、岛礁景观美

岛屿是海洋、江河或湖泊中被水包围的小片陆地。岛屿按成因通常分为基岩岛、冲积岛和珊瑚岛。在海洋中散布着5万多个岛屿。岛屿往往具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令长期居住在陆地上的人们十分向往。

台湾岛、海南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两座基岩岛。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属于典型的冲积岛,也是我国第三大岛。而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数目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一组珊瑚岛。台湾岛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岛屿,是我国惟一拥有热带和亚热带风光的海岛。是我国最大的大陆岛。它以美丽多姿的阿里山、日月潭等胜景闻名天下。海南岛是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是冬泳和避寒的胜地,被誉为“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未受污染的长寿岛,人类真正的天堂。”

第二节 水域景观审美

一、江河景观美

河流是指陆地表面接纳汇集、输送水流的路径和通道,即河槽(河床)及在河槽中流动的水流。有些河流本身就是景观,或与其他景观相结合构成了重要河段景观旅游资源。

1.自然景色迷人的河流或河段。

不同河流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景致;同一条河流由于流经地区的地貌、气候的差异,上、中、下游各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同一条河流的同一河段也因季节变换,表现出不同的景观。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全长6397公里,为世界第三长河。沿岸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我国著名的“黄金水道”和“黄金旅游线”,最精彩的景观资源集中在三峡地区。三峡之美,在于雄、险、奇、幽,山、水、林、洞,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河段,犹如一幅百里画卷,是桂林风光的精华。2.人文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河流或河段

这类河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附近分布着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如我国的长江、黄河、京杭大运河、钱塘江、湘江、赣江、漓江、松花江等。

长江两岸分布着110座大中城市,其中著名古城、工商城和风景名城有上海、南通、扬州、镇江、南京、芜湖、泸州、宜宾、重庆等。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及其支流沿岸的咸阳、西安、洛阳、开封等都是显赫一时的历史古都。京杭大运河于隋代全线贯通。沿河分布着许多古城、工商业城市和风景名城。

3.漂流探险的河流或河段

漂流探险以全程参与、有惊无险、快乐刺激、野趣无穷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适合漂流探险的河段,沿岸自然风光优美,而且水流速度快,但安全系数要大,水温适宜,使游人乐于参与活动。

二、湖泊景观美

湖泊是地面上洼地积水而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湖泊根据湖盆的成因,可分为构造湖、火山口湖、溶湖、冰川湖、河迹湖、海迹湖、人工湖等。湖泊不仅通过其自身的形、影、声、色、奇等构景因素,给游而且许多湖泊与山、林、花、草以及建筑物等人文景观相结合,形成优美的风景名胜区。西湖是柔美湖泊景西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 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

31。

三、瀑布景观美

瀑布是流水从悬崖或陡坡上倾泻而下形成的水体景观,或从河床跌水处飞泻而下的水流。瀑布美是一种它融形、色、声为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表现力。瀑布美有两种类型,一是壮美型。这类瀑布因瀑面宽阔、磅礴之势,给人以恢宏壮丽的美感。二是优美型。这类瀑布因水量小、落差大,水流轻细、飘忽,给人以感。瀑布美的本质特征是富于变化的动态美。其具体表现为:

一是形态多变。有单级独流的,还有多 级瀑布,如庐山三叠泉、黄果树大瀑布。另一种是分流瀑布,如九寨沟诺日朗瀑布。同一瀑布随季节更替、天气变幻、水量差异,形态也发生变化,如雁荡山的大龙湫。

二是色彩多样。一般的瀑布水色白如素练,但在岩石色彩丰富的风景区,瀑水也会显出各种艳丽的颜色。如江西三清山的工桥墩红色瀑布,川桥红白相映的双色瀑布。瀑布上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如江西井冈山的彩虹瀑布。

按照瀑布的成因及本质特征,可将瀑布分为:

(1)构造型瀑布

(2)堰塞瀑布

(3)袭夺瀑布

(4)差异侵蚀瀑布

(5)喀斯特瀑布

(6)悬谷瀑布

2.瀑布景观审美

(1)瀑布的自然景观。首先产生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形、声、色、动等景观特色。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夏秋之际,气势最为雄壮。在南美委内瑞拉高山密林之中,有一座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安赫尔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之一,最宽处达1690米。一条瀑布与瀑布相伴的环境则起到烘托作用,如九寨沟的诺为“南国瀑布之乡”的花坪瀑布群。

(2)瀑布的人文景观。一条瀑布的人文旅游景观,是指与瀑布有关的文化景观,诸如观瀑诗文、写瀑画卷、吟瀑楹联及有关瀑布的神话传说等。如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西登香炉峰》,使瀑布更增添了文人的优雅和灵性。

四、泉水景观美

泉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是地下水涌出地表的自然景观。它可以造景、育景、美化大地,有重要的旅泉的总数有10万之多。因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不同,形成了温泉、冷泉、潜水泉、喷泉、间歇泉、药泉、瀵奇古怪的水火泉,甘苦泉,鸳鸯泉等等。按泉水的奇异特征与功能,可分为间歇泉、喷泉、喊泉、笑泉、泉、药泉、矿泉等。其旅游意义主要表现在: 1.独具魅力的涌泉胜景

如陕西华清池、山西太原的晋祠、甘肃酒泉公园和敦煌的月牙泉、云南大理的蝴蝶泉等。以“泉城”济南的趵突泉被誉为“天下第一泉”。西湖的虎跑泉和龙井泉一起并誉为“天下第三泉”。

2.奇特神秘的自然现象

如安徽寿县的喊泉,四川广元龙门山上的含羞泉,云南省西部苍山下的蝴蝶泉,河南省雎县城南的香香味等。

3.引人入胜的名泉佳酿

镇江金山的中泠泉,唐刘伯刍将其评为“天下第一泉”。无锡惠山的惠山泉,唐陆羽、刘伯刍、张又新均将其品定为“天下第二泉”。杭州的龙井泉,可与虎跑泉水媲美,誉为“天下第三泉”。北京玉泉山的玉泉,清乾隆帝定为“天下第一泉”。

五、冰川景观美

冰雪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冰川、冰盖、积雪地三种主要类型。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冰盖指覆盖于广大地区的极厚冰层。在极地或高纬度降雪量大的地区,分布度往往超过千米。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分布最为典型。

积雪地指被降雪覆盖的地面。积雪时间较长的地区,为开展冰雪旅游提供了条件,还可以开展刺激有趣的体育运动和娱乐等冰雪旅游活动。目前,阿尔卑斯山区是世界上冰雪运动开展最好的地区,加拿大、美国、日本、阿根廷、俄罗斯以及北欧国家等都开展了冰雪运动,哈尔滨的冰灯和冰雕活动等都成为独特的冰雪旅游项目。

六、海洋景观美

海洋美的主要特点是浩瀚、深沉而多变。在不同的条件下,景观截然不同。

1.海面风光。辽阔的海面,水天一色,浩瀚无际,使人心胸开阔。海面时而狂涛滚滚、巨浪如山;时波荡漾。在海上也可以开展各种活动。

2.海滨风光

蓝天、白云、碧海、金沙、细浪、椰林构成了迷人的海滨风光,也成为传统“3S”旅游的主要内容。地威夷、加勒比海、东南亚、我国海南等地区,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疗养、度假和水上活动胜地。

3.海底风光

海水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洋生物,这些资源对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如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我国的海南岛都是潜水旅游者最向往的地方。

第三节 气候与天象景观美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特征。天气是指一定的区域内某一瞬间或短时间内,所观测到的各种气象要素所综合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人们把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和过程统称为气象。

一、云雾、雨景观美

云雾都是由空气中的水气凝结形成的。由于空气的流动性强,使得云雾浓淡和形态多变,配以山水林泉,形成优美的景色。我国的重庆是有名的雾都。“庐山之奇莫若云”,雨后初晴创造出奇绝的朦胧美。云海为黄山四绝之一,云海造化出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人间仙境。

二、雾凇、雨凇景观美

1.雾凇

又名“树挂”,是在有雾的寒冷天气里,雾滴冻结附着在草木和其他物体迎风面,呈针状、颗粒状的乳白色凝结物。我国雾凇景观以吉林松花江畔最为著名,松花江雾凇景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

2.雨凇

初冬或冬末,从空中掉下来的液态雨滴落在树枝、电线或其他物体上时,会突然冻成一层外表光滑晶莹剔透的冰层,这就是“雨凇”。庐山的“雨凇”很有名,被称为“玻璃世界”。雾凇和雨凇也是泰山奇特的自然景观。

三、佛光、蜃景美

1.佛光

又称为宝光。观赏者对面的天空,有五彩光环出现,光环中央有人或物形影像,仿佛佛祖降临人世。佛光实际上是太阳光通过空气中悬浮的细小水滴发生衍射而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我国黄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名山都可观赏到佛光佳景,尤其是峨眉山金顶观察佛光最为著名,称为“金顶佛光”。

2.蜃景

又叫海市蜃楼,这种自然景象是由大气的折射和反射作用造成的,一般出现在中、高纬度地区的海面、沙漠等地势开阔的地方。不同密度空气间可形成界面,临界面对光线有折射和反射作用,这样就会使远处的冰山、岛屿、城廓或船只出现于空中。在我国山东蓬莱一带,每当春夏之交或夏末初秋,平静的海面上有时会出现“海市蜃楼”。蜃景的种类也很多。

四、旭日、夕阳、霞光、极光景观美

1.旭日

“旭日东升”是泰山最迷人的奇观。在岱顶观海上日出更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峨眉山金顶也是最佳观赏日出的胜地之一。

2.晚霞夕阳

当雨过天晴,夕阳西下的泰山极顶,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五彩缤纷,奇异莫测。待到夕阳沉入云底时,霞光变成了一片火红,闪着瑰丽的光彩。

3.极光

极光是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叫做极光。产生极光的原因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撞击高层大气中原子的作用,常发生在地球磁极周围区域。产生出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在加拿大的丘吉尔 41 城,一年中在有300个夜晚能见到极光。我国最北端的漠河,也是观看极光的好地方。

五、天体景观美

天体美是指具有美的形态,给人以审美愉悦的太空中日、月、星辰之美。天体中最为人们普遍欣赏的是太阳,在自然景观中最为壮美。圆月如盘、新月如钩、月色如水,月亮在自然景观中以优美著称,具有朦胧和使人迷醉的特性,给人以细腻、悠长之感。月亮以其美妙多变的形式,赢得丰富的社会内容。关于月的神话传说,从远古流传到今天。星具有神秘美,更能引起人丰富的想象。此外,天体的运动变化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天象,日食和月食是最著名的天象景观,还有流星、火流星、流星雨也很美丽壮观。

第四节 生物景观审美

生物是地球表面有生命物体的总称,按其性质可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物景观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们进行科研、医疗健身、环境美化等多种活动。植物美有以下审美特征:一是形态美,二是色彩美,三是动态美,五是象征美,六是奇异美。

一、植物景观美

1.名花、古树名木景观美

花因其具有花色、花姿、花香和花韵四大美学特征而成为植物中最美、最具观赏价值的器官,也成为人对象。

(1)名贵花卉。世界名贵花卉资源极为丰富,如朝鲜的金达莱花、坦桑尼亚的丁香花、奥地利的白百合花等。有些花卉极具观赏价值,如日本的樱花、荷兰的郁金香和我国的十大名花等。1987年选出了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牡丹、月季、梅花、菊花、杜鹃、兰花、山茶、荷花、桂花、君子兰等。

(2)古树名木。有些树木,以树龄长、规模大、形姿美、社会环境特殊等为特色,称为古树名木。古树名木史遗产,同时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历史。如天目山“大树王”,黄帝陵的轩辕柏,曲阜"孔子手山玉屏楼前“迎客松”。

古树名木的审美价值:

第一,树龄高;如曲阜“孔子手植”柏树距今有2500多年,黄帝陵轩辕柏已有5000年历史。

第二,珍贵稀有;如银杏,远在2.7亿年前就开始出现,银杏独存于我国,成为著名的“植物活化石”。

第三,生理结构奇特或形态特异;如苏州光福镇司徒庙中有4株古柏,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形态,清乾隆帝南巡时命名为“清、奇、古、怪”树。

第四,为名人所植,或有传奇故事,这使古树名木充满历史意蕴,给我们深重的历史美感。

2.森林景观美

森林景观是一种动态变化的美:一是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森林植被,二是在同一地区森林景观会随季节变显的改变,从而显示出不同的景观美。

(1)热带雨林景观。热带雨林常年高温多雨,植被是由耐阴、喜湿、喜高温的常绿树种组成,并具有物和木质的藤本植物,种类丰富、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热带雨林中也养育了各种动物。亚马孙平原的热界上规模最大的热带雨林景观.(2)红树林景观。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部分亚热带的滨海潮间带,是受周期性海水浸淹的淤泥海滩上的一种耐盐的常绿乔灌木植物群落。红树林发育着密集的支柱根是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外貌景观特征。红树林另一特殊现象,就是所谓“胎生”。我国红树林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浙江等地。

44(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发育在亚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森林绿阔叶林外貌终年常绿,一般呈暗绿色,树冠浑圆,林冠呈微波状起伏。我国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亚热带型代表。

(4)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又称为夏绿阔叶林,是指夏季长叶、冬季落叶的乔木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这一地区植物的生长状态与外貌也随着季节而发生明显变化(季相变化),是夏绿阔叶林的显著特征。

3.草原景观美

人们在草原上可以骑马、骑骆驼、乘勒勒车,在观赏草原风光的同时,还可在牧民家中做客,体验少数享受独特的草原风情。

(1)热带稀树草原景观。是一种以旱生、适高温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并散生一些耐旱的乔灌木的非洲热带稀树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为典型的热带草原。全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最主要的动物有非洲象、长颈鹿、河马、犀牛、非洲狮、斑马、羚羊、猎豹等。

(2)温带草原景观。温带草原是指由低温、旱生、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组成的生态系统。开阔的温带草原适合善于竞走的大型食草动物生活,如野驴、黄羊、野牛、骆驼等。温带草原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我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典型的温带草原。温带草原景观季相变化也很明显。

二、动物景观美

一、动物景观的审美特征:

1、形象美。许多动物的生理结构、形体姿态都符合对称、比例、均衡等形式美的法则,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2、色彩美。有些动物的色彩单一,纯正。有些动物的皮、毛、羽色彩缤纷,显现出或对比、或调和,或规图案美。

3、鸣声美。动物鸣叫声多种多样。有的婉转悦耳,有的高亢洪亮,有的奇特有趣。

4、动态美。动物是活动的景物。它们以其灵巧、轻捷、雄健、怪异等神采各异的动作、姿态,增添了人们

5、象征美。动物比起其它事物,与人在各方面最为接近。所以动物的美最能唤起人的联想,拥有更丰富的 46

6、奇异美。动物界异趣良多、奥妙无穷。如形似植物的海鞘,能离开水在滩涂上爬行、跳跃的弹涂鱼,用眼睛喷血来抵御敌人的角蟾等等。

二、动物景观的类型:

(1)观赏动物。根据观赏动物的主要美学特征,可将其划分为观形动物、观色动物、观态动物、听声动

(2)珍稀动物。珍稀动物指野生动物中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现存数量又极为稀少的珍贵稀有动物。这些的稀少,而深受世界人民所喜爱,具有极高的科考和观赏价值。其中,有的被视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有的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白鳍豚、白唇鹿、藏羚羊、朱鹮、野骆驼等。其中,大熊猫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新西兰作为国鸟的几维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人称“化石鸟”,双翅已退化,也没有 尾巴,不能飞翔。在兽类中澳大利亚树袋熊

也是世界珍稀动物。47

第五篇:旅游美学课程作业

题 目

我眼中的屏风四美

学院班级

机控学院机械09-3班

3099990673

黄林炼

指导教师

秦彬老师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中国是旅游古国。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美好的人物景物都是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感情。只要善于发现,其实美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咱们美丽的桂工校园也到处充满着美丽„„

屏风四美之一

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在美丽的桂工校园,巍巍屏风犹如一位智慧老人,咱们的九教,图书馆就像两个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两个相互依偎的孩子坐落在这位圣者的怀抱,汲取智慧的精华。山和建筑以及一代代桂工人与大地天空形成一幅相互辉映之美。

屏风四美之二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美国)

在我们美丽的第九教学楼的中央有着这么一座塑像,前面的“探索”二字诠释着一代代桂工人凝结出来的桂工精神“艰苦奋斗、砺志进取,和衷共济、克己笃行,求真务实、敬业奉献”。象征一种文化与智慧之美。

屏风四美之三

位于屏风小区内的“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四个大字以其飘逸的行笔,犹如生动活泼的我们,每次路过我们都会欣赏着心里默念这四个大字,给人以青春,活泼的美感。

屏风四美之四

座落在足球场旁边的体育馆,是学校师生课余时间运动休闲的好地方,整个体育馆的设计灵巧优美却又不失宏伟大气之风,外观以灰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朴实、大气的感觉,设计者把屋顶外形设计成弧线形,像一条舞动的飘带,体现了体育运动的韵律感。给人一种力量的象征。

下载旅游美学教案——旅游建筑(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美学教案——旅游建筑(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旅游美学(推荐)

    浅谈旅游美学 历史101杨 欢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旅游美学,感觉真的学到了一些东西,如从《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知道了我们有旅游权,神圣不可侵犯;旅游美学还是一门沉寂的学科;旅游美......

    旅游美学实训总结

    旅游美学作业文化事业管理(景区策划与管理)姓名:……旅游美学实训总结这学期,也就是大二第二学期,我们班的专业课之一是《旅游美学》,由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都......

    旅游交通建设的美学思考

    旅游交通建设的美学思考摘要:打造“美”的旅游交通设施,需要具有“旅游意识”,充分保证旅游交通的基本功能,对旅游交通设施进行美化,并使其具有文化内涵,同时,着力提升交通服务人员......

    旅游美学的认识和建议

    我对旅游美学的认识和建议 旅游审美是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生活美和人的美于一体的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这半年学习的旅游美学中,它是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可以研究旅游......

    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旅游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旅游美学研究以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为主要对象,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旅游者与山水风光、社会风情以及艺术化的人文胜景......

    旅游教案

    口语课教案 年级:中级班 课时:2个课时 教材:《中级汉语课本》第十三课第二小节 一、课文分析 (一)本课应教授的内容 1、汉字2个:惯、甭 2、生词:总算、特点、信仰、尊重、新疆、哈......

    旅游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授课教师——刘丽萍 第二章:旅游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旅游者与地理环境 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旅游者、能够阐述旅游者的特点、产生的背景 2、通过对旅......

    旅游美学理论和旅游美学感想[精选5篇]

    旅游美学期末作业 旅游美学理论和旅游美学感想 学院:人文学院姓名:石应江学号:1005010068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进,人的生活的节奏的快步话,因此导致了人的守时性的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