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娱乐建筑设计教案
文化娱乐建筑设计
前言
文化娱乐建筑通称文娱建筑,按其性质功能可划分为综合性,群众性文娱建筑和专业性文娱建筑。综合性,群众性文娱建筑,有文化馆,工人文化馆,青少年宫,文化中心等;专业性文娱建筑,有电影院,剧场,音乐厅等。
本书论述内容以综合性,群众性文娱建筑为主,本着理论联系实际,洋为中用的原则,就有关文娱建筑理论和设计手法,结合国内外设计实例予以阐述分析,并介绍我国在文化娱乐建设事业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化娱乐与文化娱乐建筑„„„„„„„„„ 第二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内容组成„„„„„„„„„ 第三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建设规模„„„„„„„„„ 第四节 文化娱乐建筑设计的原则要求„„„„„„„ 第二章 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 选址„„„„„„„„„„„„„„„„„„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 第三章 文化娱乐建筑的房间组成与空间结合„„„„„
第一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房间组成与功能关系„„„„ 第二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组合原则„„„„„„„„„ 第三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人流特点及人流组织„„„„ 第四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组合形式„„„„„„„„„ 第四章 群众活动部分„„„„„„„„„„„„„„„
第一节 群众活动部分的特殊性与灵活可变空间形式的运
用„„„„„„„„„„„„„„„„„„„
第二节 观演用房„„„„„„„„„„„„„„„„ 第三节 游艺体育用房„„„„„„„„„„„„„„ 第四节 友谊用房„„„„„„„„„„„„„„„„ 第五节 展览用房„„„„„„„„„„„„„„„„ 第六节 阅览用房„„„„„„„„„„„„„„„„ 第七节 综合活动用房„„„„„„„„„„„„„„ 第五章 学习辅导部分„„„„„„„„„„„„„„„
第一节 普通学习室„„„„„„„„„„„„„„„ 第二节 音乐学习室„„„„„„„„„„„„„„„ 第三节 美术学习室„„„„„„„„„„„„„„„ 第四节 书法(国画)学习室„„„„„„„„„„„ 第五节 排练室的设计„„„„„„„„„„„„„„ 第六节 计算机学习室„„„„„„„„„„„„„„ 第七节 语言学习室„„„„„„„„„„„„„„„ 第六章 专业工作部分„„„„„„„„„„„„„„„
第一节 一般工作室„„„„„„„„„„„„„„„ 第二节 美术工作室„„„„„„„„„„„„„„„ 第三节 书法及国画工作室„„„„„„„„„„„„ 第四节 摄影工作室„„„„„„„„„„„„„„„ 第五节 录音录像工作室„„„„„„„„„„„„„ 第七章 管理经营及辅助用房部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管理经营用房„„„„„„„„„„„„„„ 辅助用房„„„„„„„„„„„„„„„„ 休息大厅与休息室„„„„„„„„„„„„ 建筑物内交通系统„„„„„„„„„„„„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文化娱乐与文化娱乐建筑
文化娱乐是人民群众通过参与生动有趣的文化形式,得到快乐消遣,赏心悦目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娱乐的基本情况,一是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游艺等,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步入了繁荣的轨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娱乐形式。其次,以服务于文化娱乐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先后诞生成长。
文化娱乐的功能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娱乐信息作用
文化娱乐有相当数量的活动基本上是纯娱乐性的,如棋牌类,莫术杂技等,都是以满足参与者的娱乐消遣为目的。其他文化娱乐也因受情绪的感染,在精神上都能得到满足,娱乐休息作用是明显的。
2.“寓教于乐”的作用
文化娱乐的教育作用,同样是它的一种功能。“寓教于乐” 不同于学校教育,而是在娱乐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它有助于塑造高尚人格和培育新人。
3.“寓智于乐”的作用
文化娱乐不仅具有娱乐性,思想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如群众参与绘画,雕塑,阅览,收藏等活动,即可通过艺术给人以愉悦身心的美的享受,又可通过其知识内容,获得效益。
所以,为文化娱乐提供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虽然规模大小不同,内容繁简各异,但它们都是文化娱乐的物质基础和载体,统称之为文化娱乐建筑。这就是其广义而然。但本书所讨论的文化娱乐建筑是狭 义的,系指外观形象和空间组织能反映其性质和满足其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基本上有下列几个体系:
1.文化馆建筑
文化馆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站,即使文化娱乐的综合活动场所,又是文化宣传,扶到群众的文化艺术的阵地。它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不分民族,性别,年龄,职业,都是文化馆的服务对象。为适应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的需要,文化馆建筑须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力求完善的设施,设备。即不仅应有供群众进行文艺演出和欣赏的场所;供群中娱乐的交易,游艺用房;供群众举办展览,阅读书报的场所;还要有群众接受文化艺术辅导的课堂。既要提供戏剧,音乐,舞蹈的排练场所,还要有供美术,摄影活动使用的设施,文化馆建筑内容,不妨说是集其他文化娱乐建筑内容的大成。
2.工人文化宫建筑
工人文化宫包括市,县文化宫,厂矿基层文化宫和俱乐部,面向职工及其家属和一般群众。建设规模是由它的任务,服务人口和现有条件所决定的,不能强求一律。但已建成的市工人文化宫多设有1000座以上的观演厅或露天剧场,并有设置游泳馆者。通常,文化娱乐活动室都比较安全,有职工娱乐室,退休职工娱乐室,少年儿童和家属活动室,以及室外活动场地。
3.青少年宫建筑
青少年宫包括青年宫,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乡镇青年文化中心等,是面向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课堂,市开展文体活动的综合场所。它侧重于青少年的爱好兴趣,设置各项文娱设施和室外文地活动场地。
4.文化中心建筑
文化中心建筑包括省,市文化活动中心,老干 部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集镇文化中心等,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将宣传教育,文化艺术,科学普及,群众文体活动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乐园”。
值得指出:供文化娱乐使用的空间,在上述各项建筑物中都是最突出,最生动,最活跃部分,处于统率全局的重要地位。而且占有总使用面积的最大比重,是整个建筑或群体的综合设计的主题。其他如文化宣传,辅导群中所占用的房间很少,这是因为宣传教育主要也是通过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的,是通过娱乐性而起作用的缘故。
分析以上四个体系的建筑,虽然性质,特点不尽相同,但却都具有共同的建筑特征;
1.综合性
综合性特征是文化娱乐建筑的最基本特征。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多种多样,文化娱乐建筑必然要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从各方面开展项目多,质量高的娱乐活动,以满足其艺术欣赏和自我表现的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自娱自乐的综合文娱活动场所。
2.群众性
群众性是文化娱乐建筑的又一鲜明特征。文化娱乐及是一种面向社会具有广泛普及性的群众基础深厚的活动,则提供的娱乐场所必须是突破了服务对象的制约性和时间制约性的全开放的活动空间,人民群众可以尽情地,无拘无束的参与活动。
3.地域性
文化娱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地的民族,人口构成,群众兴趣爱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千差万别,乡土气息浓郁。因而,文化娱乐建筑 无不烙上特有的印记,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民俗和民间文化艺术乡土性越鲜明,文化娱乐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也越独特。
4.多用性
文化娱乐建筑空间活动内容虽可大致区分门类,但各门类活动形式各异,项目种类繁多。为适应各门类活动空间的多种使用要求,并以较少的建筑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建筑空间组织和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以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综合利用,充分提高建筑空间和设施的利用率。
显然易见,专业的文化娱乐场所,如音乐厅,电影院,剧场,以及社会上的夜总会,娱乐城等,因其均不具备上述的建筑特征,都不属于本书所讨论的狭义的文化娱乐建筑的范畴。
第二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内容组成
文化娱乐建筑的内容,要以保证文化娱乐功能的充分发挥为前提,取决于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这些具体内容和形式,其范围之广几乎涉及了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群众娱乐休息活动
按内容和形式尚可分为:文艺性娱乐活动如文艺团队的演出,影视放映等;群众交易活动如舞会,茶座;游艺健身活动如棋牌,球类;文艺鉴赏参观活动如绘画,书法,摄影,展览;文化休息活动如书刊阅览,文物收藏等。
2.群众文艺辅导活动
有文艺知识辅导活动和艺术技能培训活动,如群众文学,音乐,歌舞,雕塑等的辅导和培训。
3.群众文艺创作与评论活动
有文艺创作,音乐练习与创作,美 术评论等。
4.群众文化宣传与情报活动
有文化宣传鼓动,信息交流等。
文化娱乐建筑概括为四大部分是适宜的。一是完全对外开放的群众文化娱乐场所,称为群众活动部分;其次是辅导培训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半开放空间,称为学习辅导部分;三是为辅导培训进行准备工作,各种专业人员和研修人员使用的空间,称为专业工作部分;四是管理经营及其辅助用房部分。其中,群众活动部分又可分为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展览用房,阅览用房等。
从表1-1可以看出群众活动部分的使用面积占全部使用面积的60%以上,韩学习辅导部分在内的可供群众活动使用的面积约为80%,如包括专业工作用房则约达90%以上,根据许多文化馆的反映,认为这个比例关系是接近实际需要的。
第三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建设规模
文化娱乐建筑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它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总人口数,具体活动内容,以及现有物质条件如场地,资金,材料,设备等而决定。
这些内容空间,通常按照某项活动同时参与人数,活动形式,设施设备的种类,可估计其空间的规模大小。当预测同一时间参与活动人数时,应了解有关设施的利用情况,服务范围和群众层次,如观演用房,游艺用房,交谊用房等,在节假日,双休日高度集中使用的情况较为普遍。
文化娱乐建筑的规模,如一建筑面积划分标准,《文化馆建筑设计 规范》(JGJ141—89)无相应规定,只有1992年文化部发布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对文化馆建筑作了规定,“文化馆业务用房面积标准要求:直辖市市辖区文化馆最低限4000㎡;县,市辖区文化馆最低限2000㎡文化馆分馆最低限1000㎡。《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文化馆章节中县城为2000㎡以上,城市为3500㎡以上,可资参考。
新建议所文化娱乐建筑究竟需要多大的建筑面积,可按前述表1-3所示的基础资料,逐一考察当地的人口,经济,文娱设施和文化传统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方能确定其建筑面积。如似兴建一所青少年宫,一般应了解掌握地域特点及其他有关情况:
当地的人口情况,当地的文化传统情况,当地已建成的文娱设施情况。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中文体设施的配建指标控制。既应按居住区100~200㎡/千人,小区20~30㎡/千人,组团18~24㎡千人控制其建筑面积。
第四节
文化娱乐建筑设计的原则要求 如前所述,文化娱乐建筑出外馆形象和空间组织上,反映其性质和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必须体现综合性,群众性,地域性和多用性,等建筑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个性特点。文化娱乐建筑设计,只有突出这些特点,方能形成鲜明的个性,产生独特的魅力,把文化娱乐建筑真正建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文娱活动中心。
为搞好文化娱乐建筑设计,创造相适应的建筑空间环境,应当掌握,体现上述特点,并符合如下的设计原则要求: 1.乐建筑的建设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不仅无法进行有效的引导,而且会后患无穷。
2.文化娱乐建筑设计应特别重视建筑艺术处理。建筑艺术是一个地区文化艺术表现中,最宏大,最壮观的体现。它有历史上的连续性和未来的限定性,又直接对人民的心理,生理施加影响,起着能动的传播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
3.建筑设计应合理利用基地,要十分重视环境艺术。搞好环境绿化,美化和雕塑小品,形成独特的造型风格和艺术品位,以突出文化娱乐建筑的优美环境。总平面布局应方便群众,庭院内交通要便捷通畅,有利于安全疏散。
4.文化娱乐机构的性质和任务,市建筑设计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设计指导思想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服务人口数,文化娱乐建筑应有不同的建筑规模,具备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室外活动场地。
5.建筑内容要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人民群众的需求,包括残疾人都能得到合理使用,并尽可能提高使用功能和空间组织的质量。空间组织应按功能要求,动静活动形态,人流密度等适当分区,主次宜明确,以便与群众参与活动,但分区不宜过死,要考虑区或局部具有延伸和调剂使用的可能性。
6.建筑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组织和空间形式的处理,应着重创造灵活多用空间和提高空间综合使用程度。7.建筑设计要为管理经营,创造方便条件。特别是要为夜间管理,创造安全可靠的条件。
8.文化娱乐建筑及其环境不是静态的固定存在,而是具有动态的发展变化。要把握时空概念,在设计上创造一个能适应未来发展变化的建筑空间主空间环境。
9.改扩建设计应考虑扩大规模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并着重探索适应文化娱乐活动不断发展的需求,提高设施利用率,使之能充分发挥作用。
10.设计应考虑节约投资,能源和建筑物的维修费用,要以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前,文化娱乐机构在体制上突破了国家,社会团体办文化娱乐的方针,已实行“国家,社会团体,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做法,包括引进外资合资经营,文娱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这就给文化娱乐建筑设计提出新的前景和新的课题。
第二章
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第一节
选址
文化娱乐建筑的选址是否得当,影响到该建筑能否负起国家和社会赋与该设施的任务,能否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因此在选择和确定文娱建筑基地时,有关领导部门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及支持。
文娱建筑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选址不当而造成效益差的实例甚多,但由于种种原因,新建文娱建筑选在不理想的位置仍不乏其例。文娱建筑的选址应区别该文娱建筑的性质,内容和地域特征等实 际情况,提出不同的选址基本要求。
一、文化娱乐建筑基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1.文化建筑的分布网,必须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对市区或县镇的文化建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之分布均匀,便于群众利用。2.文娱建筑应位于或靠近人群稠密区,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场所,应最大限度的接近服务对象的地段,从而能最大限地满足群众文化娱乐的要求。
3.大型文娱建筑可构成城市的科技,文化类或其它类公共建筑组成的公共建筑中心,尤其在新的失去或县镇规划中,在一些主要地段上可形成极具特色的建筑组群。
4.目前我国文娱建筑是一群众性文娱活动为主的一类公共性建筑,且其活动时间不只限于业余的晚间或节假日。如文娱建筑建在居住区内时,应位于小区的周边或位于中心区的公共建筑区域内,以保证活动的开展和不影响居民的休息为原则。
5.馆址的选择应有足够的用地面积,面积过小则难以组织室外休息和活动,从而会增加建筑物层数,这将给群众参与文化娱乐活动带来不便。
6.选址时应注意其与周围同类建筑的关系,如文化馆,青年馆,俱乐部,文化中心等。如两者活动内容相同,应分散布量,应利于群众活动,即应有一合理的分布网,如文化馆选在邻近少年宫时,则应缩小儿童游艺和阅览部分的比重,使之互为补充。
7.对特大型,大型的全市性文娱建筑的选址应以优越的地理环境 和交通便利为首选条件,即使是青少年活动中心也应以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为主。中小型少年文化中心有明显的区域性,应考虑与铁路,干道,河川等自然环境的关系,选在青少年,儿童就近参与活动方便的地段。至于厂矿文化宫选址,显然应在厂前区或生活区附近。二,文化娱乐建筑馆址的分析
(一)设于商业繁华区或邻近的城市干道社与商业区的文娱设施多系建馆经营多年,已具有较好的效益。
(二)设于旅游,购物区
文娱建筑选址于名胜古迹,纪念地,知名的商业街等。该地区是理想的地段,文娱建筑不仅可为本地区的群众服务,也可为来此地参观,游览人员提供文化休息及娱乐活动场所。
在这些地区的文娱建筑在用地上应较为宽松,能有一室外休息活动空间,具有雅致,优美的庭院空间,南京夫子庙的秦准文化馆选址属于此种情况。但也存在用地面积偏小,建筑面积不足的缺陷。
(三)设于开发区
设在经济开发区的文娱建筑其馆址应选在公共活动的中心区内,和商业街,生活服务区,公建中心等地段范围内。
(四)设于公园绿地之中或公园一侧
中小型文娱建筑选址于公园绿地或公园的一侧有人即可到公园休息,游览又可参加文娱设施的各种活动,起到互相补充和互相发展作用。选这种馆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五)设于居住小区中心绿地或公建之间 这一种选址同样也是较为理想的决择。此种位置是极其密切地为居住区或小区的群众服务,且其服务半径极小,构成当地居民的不可缺少的交往,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
当用地面积偏小,而建筑覆盖率又较高时,往往是在用地内集中布置建筑物。因此建筑的组合形式与定位,基本构成了该建筑的总体设计。而当用地面积较为宽敞,设施规模又较大时,则建筑常组成一个组群,除考虑建筑组合外,尚需研究各建筑物之间的布局,建筑与活动场地,建筑与室外空间的关系。用地的地形地势有较大变化,或有水面时,更应充分而合理的做好总平面设计,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创造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
一、总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文娱建筑总平面设计应遵守国家有关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以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法规,规定等。
(二)总平面设计应为来馆参与活动的群众创造良好的宣传教育,文化艺术,交谊娱乐及文化休息的场地。
(三)总平面设计应根据功能关系,对建筑各组成部分进行合理的布局:
1.合理的组织闹与静,多动与稳定,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的来馆参与活动的人流;
2.根据人流组织,厅室活动的特征,妥善安排各种活动空间; 3.在功能分区上既要保证其独立活动的条件,也许考虑在特殊情 况下对于多种使用要求的适应性。
(四)根据需要,基地内应设两个外部出入口,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交通转角处时,应按有关规定,确定出入口的具体位置,对于人流量大且集散较为集中的各类活动用房,应设置独立出入口,或设直接对外出入口。
(五)在基地内应设置停放机动车及自行车场地,并应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六)当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设施较近时,文娱建筑产生噪声较大的厅室,应与上述设施保持较远的距离,并采取必要的防噪措施。
(七)基地应远离有害的生产地区或与之隔离,避免有害物质或气体污染基地。
(八)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文化活动中心,必须设置足够的室外活动场地,以组织室外游艺体育活动。
(九)文娱建筑为便于残疾人使用,总平面设计必须考虑无障碍通行环境。
二、文娱建筑的人员流线组织
(一)文娱设施的活动时间
(二)影响文娱设施总平面设计的人员流线主要有: 1.开馆期间来访者及参与各项文娱活动的人流;
2.闭馆期间内部工作人员上,下班和培训研修人员的人流,以及参与观演和交谊各项活动的人流。人流活动关系;(三)来馆人流的流量
目前文娱设施在管理体制上均采用各厅室独立管理形式,有些厅室是无偿服务,多数系有偿服务。在有偿服务地厅室中如游艺厅,只有参与活动者收费,即来馆人数多于参与活动者的人数。
三、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形式
总平面的布置形式,多受建筑容积率的制约。当建筑容积率大 而用地面较小时,一般馆舍多采用集中式的组合形式,在总平面布置上也要尽量集中,紧凑;而当用地面积较大且容积率较低时,则总平面又可能采用分散式布局形式,或馆舍采用集中组合形式,另设置较大面积的室外活动空间及绿地。
(一)影响文娱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因素:有人口设计的位置,有大量人流集中集散的厅室在平面中的位置及一般活动用房与场地的布置的位置等。
(二)文娱建筑总平面布置形式
主要根据文化娱乐建筑馆之所处位置,规模,周边建筑情况的制约,在布置形式上可有以下诸种类型。
1.文娱建筑面向广场或街道,与其他建筑相毗邻沿红线建馆,在观舍后面或有效面积的活动场地,几乎没有庭院。
2.党用地面积稍有缓和的情况下,宿舍正面沿街处设一缓冲性前庭;
3.用地面积较为宽裕,可以考虑将馆舍仍采用紧凑的布局形式,即馆舍组合密集,在文娱建筑设置前庭或小的广场,这样便可结合用 地形状留出相当面积的,成块的地段作为室外活动空间,在此较大的空间里可布置成绿地庭园或活动场地等,这种总平面的组合形式,颇受群众的青睐。
4.用地面积较为宽裕,如上海鞍山小区文化馆,在入口处设一较小的广场,前庭,在总平面布置上或者说从建筑组合上分别划出若干室外空间,使之成为室内活动厅室的延伸部分,共同构成某一活动场所如儿童活动室及室外儿童活动场的儿童活动区。
总平面的布置应考虑具有独立使用及管理的区域,同时也为某一厅室的开放与关闭带来机动灵活性。这种总平面的组合形式,也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5.分散式布局形式。将各种活动用房基本组合成围合状,中部则形成较大面积的中部庭院。
6.馆舍中的各种用房,按一定秩序或流线布置,中部庭院或形成一规整形或不规整形,各栋用房以廊,水面,花架等交错组合,形成活泼,富有变化的组合形式,通过廊,桥等建筑小品的组合,增加空间层次与景观渗透效果,美化了馆内庭院及 室外空间,构成优美的,群众喜爱的花园式建筑。
7.各种活动用房是由外观造型相似的单元组合体组成。
(三)常采用的总平面布置实例
1.位于城市干道或广场之侧的文化娱乐建筑。
2.在建筑用地较宽裕的情况下,文娱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及建筑组合多采用较为舒展的布局,创造较为舒适的室外空间环境。
3.在建筑用地较为紧张且地形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建筑物的平面组合要紧凑,还应尽量利用边角面积设置室外绿地及停车场地。
四、文娱建筑的建筑覆盖率,容积率
文化馆,文化宫,青少年宫等的建筑覆盖率,容积率的高低,对于基地是否符合节约土地的原则;是否有条件创造良好的街区景观和优美的室外空间环境;是否能提供必要的休息活动场地;是否绿化美化,以突出文娱建筑的环境特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地规划部门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文化馆建筑覆盖率30%~50%,容积率1~2;
(二)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建筑覆盖率30%~40%,容积率1~2。
第三章
文化娱乐建筑的房间组成与空间组合
影响文娱建筑的建筑空间组合的因素有:基地的用地面积,地形地貌,基地所处的位置及文娱建筑的规模,组成内容,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要求及相互关系以及各活动区的人流活动规律,同时也受到建设单位的经营构想及设计者对该项任务的认识及理解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文娱建筑的空间组合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集中式组合与分散式组合。从文化娱乐建筑的性质与任务分析,以后者为理想的组合形式。
第一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房间组成与功能关系
一、文化娱乐建筑的房间组成
文娱建筑根据文娱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其建筑的组成内容基本由 群众文娱活动部分,学习辅导部分,专业工作部分,管理经营及辅助用房部分等组成。
由于建筑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与地方特点,以及各文娱建筑的性质,使用要求不尽相同,房间设置应各有所侧重,而不要强求一致。
二、文化娱乐建筑的功能关系
研究文娱建筑的功能关系,应从各种用房的功能使用特点;人流活动的规律及热流组织;各有关用房之间的联系与分隔关系;馆内某些用房多用途的可能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干扰和给管理上带来的诸多问题等方面着手,以此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
(1)整个文娱建筑按人的活动情况,可分为群众参与部分即内部工作人员活动部分。在文娱建筑的各组成部分中,根据其活动特性可分为闹区,静区,动区;根据群众参与活动的相对稳定状态,可分为稳态,相对稳态及不稳态。
(2)为便于群众参与活动及方便管理,文娱建筑的观演,交谊及展览用房的组成,基本是由若干辅助房间环绕或连接观演厅,交谊厅,及展厅的组合关系,因此该活动厅的独立性较强。
(3)老年人活动室及儿童活动室,是专供老年人及儿童来馆参与适于它们活动的场所,当条件允许时,尚应设置附属于老年人或儿童使用的室外活动空间或场地,创造更为优越的活动场所。
(4)学习培训用的各种用房,其活动状态是稳定的,基本是按时参加活动的一组用房。因此,除排练厅可位于观演厅附近或其他适宜地段外,其余各种学习室可考虑设置一独栋建筑或主体的一个体部,较安静无往来人流穿行干扰的位置,尽量不和参与其他各种活动厅室相混布置,而确保其良好的学习环境。
(5)各种专业研究用房,其分类和数量都比较多,都是为文娱机构—开展各种专业活动及工作用的房间,它们也要求有一安静的环境和不受来往活动人流所干扰的区域,在位置上可尽量靠近其所服务的厅室,其余各种活动室应集中一个区域或以便于相互联系。
第二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组合原则
(一)根据文娱建筑所开展的活动内容及人流活动的特点,应将各种活动厅室,场地按其功能关系进行合理的组织与布局。
(1)对于人流量大,噪声干扰大,可单独使用的,可延长活动时间地厅室,如观演用房,交谊用房,应设置独立出入口,群众进出本厅不应穿行其它活动部分且可直接到各出入口,其部位应选在不影响或少影响其它活动用房的位置。
(2)对于人流量大,活动频繁,无秩序无规律,且在活动中易产生喧闹噪声的组成部分,如游艺用房。该组用房宜布置在邻近出入口的底层或直接与出入口连通的独立体部,以避免影响其它部分,否则已造成文娱设施活动人流的交叉。
(3)对于要求密切接触群众,吸引群众参与的活动部分如展览用房,宜布置在入馆后主要行动路线的一侧或两侧,以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的作用。
(4)对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如图书阅览室,学习辅导用房等,应设置在馆内较为安静的部位;不与群众活动用方相混。
(二)各种用房的设计应有较大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变形,以适应群众文化活动兴趣的转换及文化活动内容的不断开发。因此应慎重确定文娱建筑各主要厅室的柱网尺寸,结构形式,空间高度及各厅室的连接关系,交通线路的组织。
(三)各活动厅室的房间组成,必须设置有利于开展其活动所需的辅助配套用房,以满足该厅的正常活动。当该厅在功能使用上有变更时,其所配备的辅助用房同样亦应满足该厅变化后的功能需要。
(四)文娱建筑中的群众活动用房,由于变化大,发展快而难以预测,因此房间的设计及体部组合,应尽量设计成较大的空间,需要时在进行灵活分隔;各厅室亦应尽量组合成独立的区或体部,以利于开展活动及避免相互造成干扰及管理的不便。
(五)各厅室在使用上的独立性及使用内容变化的可能性以及厅室联合使用的适应性等,是文化馆建筑的特点之一,这三个方面是相互矛盾和相互制约的,因此在房间组合时,必需予以综合考虑。
(六)文娱建筑各组成部分,在进行组合时,必须考虑其功能使用的合理性而便于利用,但同时必须考虑便于组织活动及管理。
(七)各种文化娱乐建筑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组成内容上,面积,质量标准上均应结合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有些内容可以扩大或增设,有些内容可缩减或合并,以适应当地开展文化活动的需求。
(八)文娱建筑除设置必要的出入口,前庭及停车场地外,在馆内尚应设置若干活动场地,休息庭院等。在建筑布局,体型组合时,既要考虑各种活动用房的组合,也须同时考虑室外活动空间的面积及其 完整性;为了获得不同大小,形状及用途的室外空间而创造优美的文化休息活动环境,需精心组织室外空间,并应以建筑手段,绿化美化,建筑小品等丰富和美化室外活动及休息空间。
(九)除新建的文娱设施外,尚有大量文娱建筑处于改造和扩建的范畴。以文化馆为例,在馆的用地范围内,应按《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及地方具体条件合理的确定其规模,进行合理规划,根据经济条件一次或分期建造。对旧馆改造或扩建应认真进行研究及鉴定。对旧有建筑尽量加以利用,属于危房性质且影响规划新馆时,坚决予以拆除建设新馆舍。
第三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人流特点及人流组织
文娱建筑的人流活动,表面上看去似乎较为紊乱,但经过具体分析及观察,仍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现对其中几股人流量大的活动厅室分别加以分析,便可理出文化娱乐建筑的流线,设计时应重点处理好这种流线关系,现对若干活动厅室的人流关系及特点予以分析。
一、参与娱乐活动的人员流线
1.到游艺活动用房的人流流线
2.到观演用房及交谊用房的人流流线
3.到展厅参观展览的群众流线
4.到图书馆阅览室的人流流线
从以上参与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人流分析,能促使馆内人流紊乱,拥挤的基本由三组人流,即参与游艺活动,到舞会和观看演出活动的人流。故在设计时,合理地组织这三组人流,按其活动规律安排 这三个厅室的位置,出入口及活动区,便可消除馆内人流的紊乱,形成有秩序的,正常的进场与疏散。至于参观展览的人流,有时某项展出会吸引大量人流,出现拥挤等候的现象,若这种展出安排整日开放,这样既争取更多的群众来参观,又可缓解某一特定时间所形成的高峰。
二、参与学习和培训活动的人员流线
三、内部人流与车流流线
文娱机构内部工作人员有行政管理人员,各专业辅导人员,各活动室雇佣的临时工作人员等。应设置专为工作人员使用的内部出入口。此出入口同时也作为机动车辆通行的出入口。
第四节
文化娱乐建筑的组合形式
文化娱乐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有:来馆参与活动的群众年龄,层次差异大,人流活动规律较为复杂,各厅室使用功能多样,厅室的空间大小不一,并在外观上应具有时代的文化气息,因而在空间组合上是考虑因素多,灵活性大的一种建筑类型。
在文娱机构经营管理上可分为独建式(即在其所属的独立地段上建造的建筑物)几合建式两种类型。
一、独建式文化娱乐建筑组合
独建式文娱建筑在组合形式上可有独栋式组合及院落式组合两种,但不论是前者或后者在设计时均应紧凑,集中,以便留出较大空地作为室外休息及活动空间以及预留待发展用地。
(一)独栋式组合 独栋式组合,可以少占用地,房间之间的联系方便,有利于使用及管理,但在平面组合时必须注意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它主要受用地条件,大空间的规模与体量,各种用房的数量与用途即用地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根据馆演厅的位置在组合上可分:
1.将大体量的观演厅作为馆舍的主要体部,将其设置在整栋建筑的一侧
2.以大体量的观演厅为主体,其他各种用房围绕大厅布置 3.以观演厅为主体其它各种用房与主体垂直布置得组合形式
4.主题为高层的组合形式是在用地面积不足而建筑面积又较为庞大的情况下常采用的一种组合形式。
(二)院落式建筑空间组合
这种组合形式是与独栋式组合相对应的一种组合形式。它既有较为松散组合的建筑,又有以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庭院空间的组合形式。对于文化娱乐建筑而言,这种组合形式是最为理想的。
1.院落式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
(1)文娱建筑所开展的活动,既有适于在室内开展的活动项目,也有宜于在室外开展的活动项目,因而在建筑上除有若干活动厅室外,尚应设有室外活动场地,院落式组合是能够适应这种要求的最佳形式。
(2)采用这种组合形式,要根据用地的具体条件及馆址的周边环境,统筹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在规划中既要考虑建筑的空间组合及 由此而形成的室外空间,也要从功能使用要求出发探讨建筑与室外空间整体环境的艺术效果。
(3)馆舍的某些活动厅室,可以和室外空间密切结合,使彼此互为补充,互为延伸而构成一个充分发挥用地效益的有机整体,从而灵活地扩大群众活动空间。
(4)由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室外空间——庭院,除其一部分作为活动场所之外,其中较大面积还是作为绿化,美化的空间。
(5)这种组合形式有利于解决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防噪声及人流干扰等问题;各厅室可按其活动内容独立地,无牵制地开展活动。
(6)当馆内某一活动内容的厅,室因故暂不能开放时,也不会影响参与其它活动的人群正常通行及活动。
(7)在建馆期间,可根据资金的筹措情况分期建设,没建成一栋便可立即投入使用,从而可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8)易于改善各厅式的物理环境,如日照,良好的采光与通风,各庭院也可为各活动厅室创造良好的视野。
(9)易于处理建筑的改,扩建,重新装修,而不影响其它栋(或体部)的正常活动。
(10)各种用房可根据功能要求独自组成一栋或一个体部,这样建筑的结构更为简单合理,不受其它用房的制约。
(11)有利于建筑安全防火,以及组织人流及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12)这种组合形式也存有一定的缺陷:如由于各栋或个体部间的独立性强,必将导致增加大量管理人员,同时对全馆各厅室的馆里有一 定的不便。
2.院落的组织
(1)前庭—— 一般系指建筑物出入口与城市街道之间属于建筑用地范围的过渡空间,作为庭院式建筑空间组合的前庭,在处理上应具有文化气息。
(2)内庭中的主庭院——它基本上是以建筑物围合或半围合所形成的主庭院。
(3)侧庭院——对于预留较大面积的侧庭院则宜栽植较大的树木作为浓密的绿荫环境,也可以设置亭,桥建筑小品。
二、合建式文化娱乐建筑组合 合建的组合方式是合理的利用土地,创造良好的完整的街区景观,将建筑面积较小的若干栋建筑组合在一起,建造成一栋造型完整,符合城市设计要求的合建式文娱建筑。它除在建设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外,对该建筑的利用也互为补充共同受益。
(一)垂直拼接式组合
此种组合是最简单的一种合建式组合形式。它是按垂直方向进行体部组合的拼接,这种组合形式可尽量保持整个建筑柱网的一致性,其他如设备管网,交通系统,房间划分等可以独自构成体系。
(二)分层设置式组合
这种组合型式是水平方向的平面组合。其缺陷较多。文娱建筑为了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及安全疏散,它必须具有自己的交通系统,此外设备管线,卫生间,楼梯间等均将受到其它各层的制约;有些空间由于 使用功能的不同,净高也不同,采用这种组合型式则不易得到合理的解决。
(三)相嵌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取上述两者优点避其缺点的一种组合型式。两个不同机构各自划分一定的体量满足其基本使用要求,并照顾各自管理的必要条件,如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室外空间,底层有单独的出入口及各自的交通系统。
如文化馆与青少年宫合建,文化馆与老干部活动中心合建,群众艺术馆与文化馆合建属于前者:文化局与文化馆合建,总工会与工人文化馆合建,文化馆与图书馆合建属于后者。
复合性建筑共用入口,门厅和收发住宿等房间,以及调剂使用某些用房,更好的发挥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作用,可采用分层是或相嵌式组合方式。对于群众利用休息庭院和室外活动场地较多的建筑应布置在首层或底层。
第四章
群众活动部分
第一节 群众活动部分的特殊性与灵活可变空间形式的运用
文化娱乐的特征,不仅表现在群众活动部分的空间组合和空间形式上,还表现在空间综合使用程度上。从而,群众活动空间设计基于多样性,多边形和灵活性等特征,设计着重考虑运用,发展灵活可变空间,显得非常必要。
当前,许多文化娱乐建筑设计对空间的灵活可变性重视不够,特别式对本应广泛采用灵活可便空间的群众活动部分,却忽视灵活可变空 间的运用和发展。设施功能单一,空间使用不灵活,以致难以满足多种多样活动和发展变化的需要。为改善这些状况,在群众活动部分的空间设计上,应着重运用,发展以下若干灵活性强的空间表现形式和手法:
一、流动式空间
室内空间除改封闭的以外,可由若干不到顶,不交接的“自由独立的墙”分隔成需要的空间,这些墙并不承重,仅起分隔和练习空间的作用。从空间来看,封闭的为数较少,极自然地吸引人们从这一空间到邻接的另一空间,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展览用房最适合采用这种方式。将来根据变化的新需求。
二、幕隔式空间
群众活动部分的室内空间采用幕隔式的手法,是简而易行的一种形式。如活动室作成适度的大开间,大进深的空间,按使用要求利用帘幕,活动隔断,折叠隔墙,推拉隔墙等灵活分隔,空间富于变化,可分可合。
三、大空间灵活分隔
全部敞通的较大通用空间,按使用要求灵活分隔。分隔手法多种多样,较幕隔空间更为灵活,即可用隔墙,隔断,又可利用各种加剧如书柜,屏风等分隔。
四、综合活动厅室形式
综合活动厅形式,在群众活动部分空间设计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显然是由于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决定的。
五、空间灵活单元
这种空间形式的特征是,把“单元”和灵活可变的特点结合起来,形成有规则性和灵活性的系列空间形式。
六、辅助空间和主体空间分离的形式
这种空间形式的特征是把服务性辅助空间或附属空间从主体空间中分离出去,而形成毗 邻或邻近的主,辅空间组合体。
特别是由于主,辅空间分离,可创造一个宽敞,完整的主体空间,给室内布置和调整,变化带来的较为灵活的使用条件。
第二节
观演用房
一、观演用房的规模及房间组成
一般观演用房由前厅,观演厅,休息廊,后台,放映室,贮存间,厕所等组成。
二、观演用房布局
从观演用房在文化娱乐建筑中的相对位置分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布局方式:
(一)独立式—— 独立式系指独立建造或虽与其它部分毗邻,但互不相通的邻接式而言。这种形式,人流组织比较均衡。
(二)前接室——观演用房集中布置在建筑主体部分,与门厅正面或侧面相接,观众由门厅经前厅或直接进入观众厅。
(三)侧接式——观演用房的侧面与建筑主体部分相接,单独设有前厅或休息廊,观众进前庭或休息廊进入观演厅,人流虽不够均衡,但布局较紧凑。后台部分便于灵活使用,还可利用邻接部分的房间兼 作准备室,化妆室等。
(四)启接式——观演厅舞台部分与建筑主体邻接,前庭布置在观演厅一侧,设有存衣,小卖,厕所等。进退场观众均经过前厅,人流组织尚属合理,观众有馆舍门厅也可达前厅,既有分隔又有一定的联系。
三、观演厅设计
观演厅是观演用房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实现适合于室内使用功能的良好环境,设计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观众看得清,听得好;(2)合理组织人流,保证安全疏散;(3)室内空气清新,并有舒适的温湿度;
(4)环境朴素明朗,具有亲切,宁静的氛围,艺术处理宜电压柔和。
为此,应进行观众厅的平剖面设计,视线设计,室内音质设计,安全疏散和座位排列设计。
(一)观演厅的平面基本形式——观演厅的平面基本形式是在考虑适用,经济,施工条件和室内装修效果的同时,主要从室内音质和视线方面来确定。一般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矩形观演厅的平面形状规整,结构系统较简单。除长宽比过大的观演厅以外,矩形房间音质缺陷少。
2.钟形观演厅平面保留了矩形观演厅结构系统简单,声场分布比较均匀,平面布置规整的一些优点,同时将两侧非承重墙逐渐向舞台 口收窄,而形成平缓的钟形平面。
3.扇形观演厅平面既不过多地增加视距,又能扩大观众容量,是一种较好的形式。但扇形观演厅后部的宽度比矩形的宽度大,且前后宽度不同,结构系统和施工比较复杂。
4.方形,六角形,八角形观演厅。从视线和几何声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种平面形式均比其它类型视听条件较为有利。但是,后二者与扇形平面具有结构系统和施工复杂的缺点。
5.马蹄形,椭圆形及圆形观演厅的平面形式的共同缺点是平面组合,结构系统和施工均比较复杂;室内声场分布也不均匀,容易产生沿墙反射及声聚焦等缺陷。
(二)观演厅的剖面形式
观演厅的剖面形式与其容量,视线,音质和演出灯光有密切的关系,还有其他建筑条件如顶棚,后墙,耳光形式,平,破地面和楼座的有无也是确定观演厅的剖面形式的主要因素。
1.地面
为避免观演厅后排观众的视线不被前排观众所遮挡,当地应具有一定的坡度。
2.楼座
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无挑出式楼座可提高后部观众的视觉质量和音质条件,简化结构系统和施工,加高后部地面,其下部用作附属房间。
(2)部分挑出式楼座由池座后墙向前挑出,另一部分从池座后墙向后延伸,楼座后墙鱼池座后墙不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形成部分挑处的楼座形式。
31(3)全挑出式楼座后墙与池座后墙在同一个垂直面上,楼座全部挑处。这种楼座的结构形式,一般采用横跨观演厅的大梁作为主要承重构件,厅的跨度不宜太大。
(4)两侧有迭落式边座的楼座形式虽然增加观众容量不多,且视线片,结构复杂,但如处理得当,有利于声音的反射和扩散。
3.墙及顶棚—— 一般观演厅的墙及顶棚主要应组织好吸声面和反射面,特别式靠近舞台口的墙及顶棚面,要向池座前区提供一次反射声。一般平顶棚,平直墙面的观演厅,只要平顶棚面层选用合适的吸声材料,就可满足音质要求,而不必做成锯齿形墙面或船底形顶棚。但靠近舞台口的顶棚除上述要求外,还需适应面光的需要,作成斜坡或凸弧形,它的位置,高度和形状,都会影响观演厅的剖面形式。
(三)观演厅的视线设计——观演厅的视线设计主要为利用地面升起,以避免观众视线的遮挡,控制最远视距,视线的水平角和俯角,以改善观众的视觉质量,保证视线能直接看到视点。
当观演厅规模超过300座时,视线设计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88)的有关规定。就此简要说明如下:
1。设计视点的选择——视线设计质量与视线升高由很大的关系,一般将设计视点定在舞台大幕投影线的中心,就能保证观众看清大幕线以内舞台面上的表演。近年来,文化艺术发展要求突破台口,兴起突出式舞台或设升降乐池加盖板延伸舞台,在台口线以外表演,设计视点可按实际需要外移。但应结合工程全面考虑,因为设计视点外移,会引起视线升高曲线变陡,提高工程造价。反之,设计视点后移和提
高视点,则可以使视线升高曲线变缓地面总升高降低。《剧场建筑设计》规定:设计视点提高不应超过舞台面0.30m,向大幕投影线后移不应大于1m。
2.视线升高差C值的确定——视线设计无遮挡,要求后一排观众视线经过正前面紧邻观众的头顶(即视线高于前面观众眼睛的距离),看到舞台上的设计视点。规范还规定视线升高差C值取0.12m,实际上若C值取0.12m,往往升高曲线变陡,地面总升高相当大。
(四)座席排列与走道,出口
1.座席每座面积的参考标志——观演厅座席每座面积是衡量设计的一个指标,它根据座位类型及其排列方式,以及走道宽度面积等因素而变化。调查表明,观演厅座席每座面积在0.55~0.60㎡之间,超过0.60㎡者极少。但设开敞式舞台或可移动式舞台的观演厅,包括舞台面积在内,每座面积达0.60~0.70㎡。
2.座席的横排排列——为便于观众面向表演区中心观众看演出,座位横列常有一定的弧度,但500座以下的观演厅可值线排列。排列方式有长排法和短排法两种:一般观演厅虽然采用长排法方式的不多,但500座以下的观演厅,采用长排法方式比较经济合适。
3.残疾人轮椅席——在观演厅须充分注意残疾人的方便和安全,将轮椅席设在第一排两侧距出入口,休息廊及厕所最近的部分。残疾人座席按400座设1个轮椅席。
4.平地面的座席布置——300座以下的观演厅,宜做成平地面的综合活动厅,这在规范中已有明文规定。旨在当观众厅无文艺团队或群
众文艺演出时,可作为舞厅,卡拉OK厅或其他游艺联欢使用。300座以上的观演厅,考虑其多种用途,前部地面也可不升起,设置活动座椅以便开展其它活动。
5.走道,出口——走道与疏散出口的不置与联系,应便捷通畅,避免迂回交叉。《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88)规定走道设计除应符合规范中第四章防火与疏散外,尚应符合《剧场建筑设计》(JGJ 57—88)的有关规定。
(五)观演厅的音质设计—— 观演厅的室内音质设计是以创造优良的室内音质效果为目的,以求实现适合使用功能的声学环境。主要可分为观演厅的体型设计及观演厅的混响时间设计。
1.体型设计——观演厅的几何形状,尺寸,轮廊以及室内装修材料的选择,均应保证室内对语言,音乐具有兼顾多种用途的最佳音质条件:
(1)有适量的响度——声音响度影响到声音的清晰和听闻效果。适量的响度,如讲演宜达70dB,音乐演奏宜达80dB,既可满足听闻要求;
(2)有较高的清晰度——观演厅的清晰与混响时间长短有直接影响,而混响时间的长短与观演厅的容积有关。容积大混响时间长,容积小混响时间短。观众容量不太多的观演厅,混响时间1s左右清晰度最高。加强早期反射声可提高清晰度;
(3)具有适度的音质优美程度——欣赏音乐的主要要求是音质优美。音乐音质的评价,依靠人们的听感。其评价标准,目前有丰满度,34 亲切感,空间感,扩散度等。适当延长混响时间可提高丰满度;亲切感,空间感则以侧向声能为主要因素,(4)无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声学缺陷——回声主要是前几排观众最容易听到两个以上同一个声音的干扰,反射声与直达声的声程差大于17m。颤动回声是声音在特定墙面之间存在往复多重反射,有着特殊声的一系列回声。二者均干扰正常停稳,感到语言,音乐不够清晰,甚至给观众听闻带来困难。
当声音达到凹曲界面,除可能集中成回声外,并在凹曲面的焦点附近,其反射声形成声聚焦现象,致使声场很不均匀。
容积大的观演厅,回声,声聚焦的防止是音质设计的重要课题;较小的观演厅,颤动回声的产生与防止则不容忽视。
2.混响设计——混响时间是指声源连续发声,声场达到稳态时,由声源停止发声开始,平均声能密度衰减到稳态值的1%,或声压衰减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单位为秒。观演厅满场混响时间的选择,根据一般规模,使用要求和体积大小的不同,在500~1000Hz范围内宜采用0.9~1.4s。
(六)舞台 ——
舞台是演出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观演厅的舞台形式,可分为箱形舞台和开敞式舞台(含半开敞式)舞台两类:
(1)箱形舞台——箱形舞台观演厅,舞台与观众厅同处于既相通又相对独立的空间,有舞台台框相隔。
(2)开敞式舞台——开敞式舞台在观演环境,使用功能和经济性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很适于观演厅使用。所谓开敞式舞台就是将舞台引
入大厅空间,演员与观众舞台口相隔,从而密切了观演关系,在环境气氛上也给人以亲切,朴实的感觉。开敞式舞台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1。突出式舞台——舞台表演区冲破镜框台口,突向观众厅,从而形成半岛式舞台。这种舞台演出适应性强,能建立亲切的观演关系。
2.中心式舞台——突出式舞台的特点是观众同三面围绕舞台,而中心式舞台则是,观众从四周围绕舞台,使演员最大限度地接近观众,演出的立体感强。演出只使用小道具及悬挂物,不使用绘制的平面布景。
3.延伸式舞台,周边式舞台——延伸式舞台为舞台沿观众席向两侧延伸,如日本岩国市民会馆观演大厅,观演关系较密切。4.开敞尽端式舞台——观众与演员同处于一个空间,舞台或活动舞台全部开敞,舞台位于空间尽端,后部为后台及椅子
存间,有利于综合使用。这种舞台形式造价低,简而易行,在国外文化馆,文化中心观演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侧台兼作观众席的舞台——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侧台兼作观众席使用活动座椅,或在主台后部也设置若干座位。
6.可变式舞台——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提高,并探索多种演出形式,国外文娱中心,市民中心观演厅采用了可变式舞台。7.位置不定式舞台——对于对文娱建筑观演厅的使用有灵活性有日益提高的要求
(3)舞台形式和尺寸的确定——舞台形式和尺寸的确定与观演厅平面空间形式及观众容量有关,而演出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要求则是主
要的因素。
箱形舞台可分主台,侧台,也可不设侧台。主台进深,宽度根据演出剧种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
舞台口的常用尺寸为:高5.5~6.5m×宽11.0~12.5m但台口宽度宜为观众厅宽度的1/2~2/3。
(七)后台——后台式观演厅的演出准备部分,一般观演厅均设置化妆室,候场室,服装道具间和卫生间。规模小的观演厅可只设置准备室,共化妆更衣用。为缩短演员上,下场的距离,后台应布置在邻接舞台的后部或两侧,侯场室,服装道具间宜尽量靠近出场口。但因条件所限,也可将后台设置在台仓上或上,下层以楼梯垂直联系。
第三节
游艺体育用房
一、游艺体育用房的房间组成
我国传统游艺繁多,人民群众在娱乐中又不断发展,引进新的娱乐内容和形式。游艺活动有雅有俗,高层次,高格调的需求是主流,但一般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应忽视。
文化娱乐建筑的规模,服务对象不同,游艺体育用房的房间组成也有所差异。一般包括综合,棋牌,游泳馆和高尔夫球练习馆等。
二、综合游艺室
游艺体育用房经常开放,参与活动的群众多是休闲消遣,综合游艺室可布置在离入口稍远处。但老年人,残疾人活动不便,游艺活动目的单一,有关游艺室宜布置在离入口较进之处。
(一)电子游艺室——
电子游戏机类型可分立式,台式,卧式和
幸运球等4种。生产厂家不同,规格各异。立式,台式电子游戏机,在中,小游艺室宜沿墙布置;在大室可成排布置。机与机的净距一般为300~900㎜。幸运球游戏机,卧式电子游戏机,激光打靶机等应根据集体大小适宜布置。但激光打靶如成排布置时,机与机左右净距不宜小于300㎜。
(二)台球室 —— 一般台球桌的纵厂为横宽的2倍,不过近年来有少许改变,厂宽比不像以前那样严格。英式台球台尺寸较美式台球台大。英式台为3600㎜×1800㎜,高850㎜。标准克朗球台尺寸为2286㎜×1143㎜,高760~800㎜。
(三)乒乓球室——乒乓球游艺活动可随时随地进行,求台规格为2740㎜×1525㎜,竞技场第总尺寸为12000㎜×6000㎜。但在非正规比赛时,场地可小于上述尺寸,并可在风速不大于0.2m/s的室外开展活动。
(四)棋牌室——棋牌项目主要有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桥牌,麻将等。棋牌类游艺多组布置时,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桌可成排布置,每排距离即椅背与背椅的间距不宜小于600㎜。每排台组与台组的间距为500~600㎜,在适宜的位置留出不小于900㎜的过道。
三、儿童游艺室和青少年游戏运动场地
儿童游戏场地主要设施宜有砂坪,戏水池和其它游戏设施。
(一)砂坪——对于5岁以内幼儿用砂坪,周围应设有供家长看管孩子玩耍的不行空间,一般砂坪面积约4㎡;
(二)戏水池——儿童戏水池面积约15㎡以上,身350㎜以内,池
壁材料应平整光华坚固耐久。池底坡度以5%~10%为宜,并应设有防火措施。
(三)游戏设施——游戏设施以具有趣味性并能发挥儿童创造性为宜,材料及质量须保障安全,还应牢固地安装在基座上。
四、老年人游艺室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现实的社会问题,文化馆文化中心等应当将聚集在街头巷尾打扑克,闲聊天的离退休职工吸引到老年人游艺室来,让他们安详自在,舒适愉快地休息或参与各项棋牌游艺活动。
五、健身健美活动室
健身健美活动室为游艺体育用房的又一新的阵地,是专门为了体育锻炼,健康优美而建造装备的空间。
六、保龄球馆
保龄球设备可分两种:一为返球以人工抛回;另一位净回收地道自动返球复位。文化娱乐建筑游艺用房设有保龄球房的,采用返球由人工抛会的已不多,设施较简易。球道场约20000~25000㎜
七、壁球房
壁球为类似网球用距的一种球类体育活动。
八、游泳馆
一般游泳池形状规格不限,水深0.5~1.5m,设1m跳板的调搬迁水深围2.6~3.6m。由于管理上的原因,一般不设3m跳板和调台。
九、高尔夫馆,高尔夫球练习馆
高尔夫球是从欧美国家传来的一种有雅的户外体育活动,14~15
设计起源于苏格兰,逐渐推广到全世界。
正式球场面积一般约占100 ha左右,主要分18洞和36洞两种,36洞占地当然多些,约比18洞大一倍。18洞又可分为69杆,70杆,71杆,72杆和73杆等。
十、游艺使,保龄球馆及高尔夫球场的各项参考指标
(一)游艺式的各项面积指标
从棋牌类每台组桌椅布置方式及其具体尺寸分析,综合游艺室内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每台组所占面积约3.6~4.7㎡,既每人占0.9~1.2㎡。
第四节
交谊用房
一、交谊用房的房间组成及布局
根据文娱建筑的不同规模,交谊用房一般由舞厅,茶座,管理间,冷饮部及卫生间等组成。舞厅,茶座应具备舒适,卫生的环境条件,室参与活动的群浸沉在情调高雅的氛围之中,体味到一种美的熏陶和享受。
(一)舞厅,茶座同层相邻或分开布置—— 这种布局方式,舞厅,茶座可共用前厅及其它附属房间。
(二)舞厅,茶座在上,下层对应部位或分开布置——这种布局方式,也易于做到共用门厅或其它附属房间,二、舞厅,歌舞厅
较大的舞厅也能容纳100~150对,一般舞厅也能容纳50~80对男女为宜。如活动面积2㎡/人计算,舞厅使用面积包括舞池,座席占用面积,一般舞厅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00㎡。
对于其它基本要求,还应考虑以下内容:
1.具有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等安全标准的固定专用场所; 2.设有吸烟室,存衣室,冷饮部等其它服务设施,并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和防火疏散等安全标准;
3.舞厅面积在100㎡以上,做席占定员数的80%以上;特大城市有的规定舞厅面积在150㎡以上;
(二)舞厅的房间组成——舞厅可由门厅,售票处,存衣处,管理间,乐对休息室,声光控制间,冷饮部,吸烟室,卫生间,化妆间,贮藏间等组成。
(三)舞厅的平面与内部空间形式——
舞厅因由其功能上和技术上的特殊要求,选择确定其平面形式应结合视线,音质,灯光照明等问题考虑。
舞厅可分以下几种平面形式:
1.存衣处设于舞厅入口附近,附属房间及乐台布置在入口对面,座席在舞池两侧沿长边布置。
2.入口和附属房间与舞厅长边侧接,乐台设有舞厅短边一侧,座席在舞池三面沿墙布置,3.附属房间设与舞厅短边入口的对面,乐台布置在里侧一隅,座席在舞池两边沿墙布置。
4.附属房间分别设于舞厅短边两侧,乐台布置在舞厅一隅或长边一侧,座席则在舞池周边沿墙布置。
三、茶座
(一)茶座的类型及其设计的基本要求
1.普通茶座——
普通茶座在分类上讲,可称为“纯饮茶”,以品茗,消闲为主。
2.曲艺茶座——
曲艺茶座具有茶馆的性质和民族习俗的特色,集品茗,叙怀,赏艺于一堂,是我国一种古老传统的休息场所。3.音乐茶座—— 音乐茶座备有古典,流行音乐歌曲和世界名曲等录音带,由声,光控制间播放,或乐队演奏音乐,时有歌手或群众伴唱,群众可伴随音乐旋律进行自娱性舞蹈。
4.歌舞茶座——歌舞茶座为群众随音乐伴奏进行歌唱和舞蹈活动的有一种茶座,时有歌手登场表演舞蹈艺术,或群众及歌手演唱流行歌曲,其他群众和之,情景交融打成一片,感染力很强。
5.卡拉OK厅——卡拉OK厅是继音乐茶座,歌舞茶座之后,兴起的一种新型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利用大功率激光立体声唱机,大屏幕录像播放设备和声音赋色装置,为群众消费者点歌演唱而伴奏的娱乐形式。
文化馆,文化中心等的音乐茶座,歌厅的平面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矩形平面——设舞池和乐台,服务房间沿外墙布置在主厅的三面,座席均沿舞池周边排列。另一类型服务房间布置在主厅的一侧和两侧,座席沿舞池周边排列,并设酒吧。
2.多角形平面——设舞池和乐台,服务房间设在主厅入口处及乐台一侧,座席围绕舞池排列。
3.正方形或圆形平面——不设舞池和乐台,小厨房布置在主厅中部,座席沿外墙布置,卫生间设于毗邻部位。
四、舞厅,茶座的音质设计
音乐,舞蹈和曲艺均以其内容和形式的美,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和娱乐情趣。如室内音质听闻不良,无疑将严重影响其环境气氛。
第五节
展览用房
一、展览用房的房间组成及布局
展览厅布局应按照陈列内容性质,满足参观路线的组织,展品陈列,管理工作等的使用功能要求。
(一)参观路线的组织——参观路线的组织应有明确的方向性,一般均自左向右,短捷通畅,不迂回逆行,不交叉干扰。还应防止漏看,重看,要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
根据展出内容和展出规模,展览厅的参观路线组织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单线参观路线——当全部展出内容为一个完整系统时,其各部分之间和每部分内的展品,都要求先后衔接连续地展出。
2.多县参观路线——当展出内容由个独立部分组成,各部分由展品不论先后顺序,可以平行展出,采用多线式参观路线并不要求严格的路线和出入口。
(二)展览厅布局——当展览用房设置若干个展览厅时,更应组织好参观路线的连贯性和展出的顺序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展出效果。
展览厅布局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串联式——根据展品内容和分类的需要划分空间,各展览厅互相串联,观众按顺序参观,路线连贯方式单一。
2.放射式——各展览厅环绕门厅,休息大厅布置成放射状,观众参观一个展览厅以后,回到门厅或休息大厅,在参观其它展览厅。3.走廊式——各展览厅通过走廊相关系,参观路线灵活,有利于选择参观某一个展览厅,若组合恰当,交通面积也较经济。4.大厅式——大空间陈列布置灵活,参观路线便捷,但要求人工照明。这种形式适于连续式或不连续式展出。
5.单元式——为便于展览厅灵活使用,并使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结合协调起来,展览用房可由若干个展览单元组成。
(三)展览厅陈列布置形式——展览厅供参观的展品有规格不同的模型,图板,中小型实物,其陈列布置也不尽相同。
二、展览厅空间的确定
展览厅空间应根据展出内容与功能要求来确定,即参观路线的组织,展览厅布局类型,展品陈列形式和天然采光方式等是决定展览厅空间的主要依据。
(一)展览厅跨度——展览厅跨度主要根据展品陈列和采光方式决定。观赏高大展品,视距宜稍远。当展品高度为h时,其视距D应为2h左右,显然展览厅跨度宜大些。
(二)展览厅长度——根据厅内空间比例,展览厅长度可控制在厅宽的1.5~2.0倍。
(三)展览厅净高——确定展览厅净高必须考虑窗高和空间比例等因素。当采用高侧窗时,窗下缘不应低于地面以上2.2
;低侧窗下缘不应低于地面以上0.9
但侧窗时净高不宜低于跨度的1/2;双侧窗式不宜低于跨度的1/4。
三、展览厅的天然采光及照明
(一)天然采光的一般要求:
1.日照充足
2.避免阳光直射
3.照度均匀稳定
4.展品亮度须大于背景亮度,展品与其背景的亮度对比以1:1/3~1/5为宜。
5.防止眩光。
6.采光窗不占或少占展出墙面。
第六节
阅 览 用 房
一、阅览用房的房间组成及布局
一般规模的阅览用房由普通阅览室,儿童阅览室,资料时,书报贮存间等组成。
(一)一室式——平面多位矩形,周边靠墙处摆放书架,报架,房间中央设阅览桌。
(二)分室式——阅览室和书报贮存间分别设置,阅览室也存放图书,或仅沿墙摆放近期报纸,杂志。
(三)凹室式——这种平面形式有利于防止往来噪声,互相干扰小,45 给人以宁静,稳定的感觉。
其次,对于阅览用房的平面布局,当组成房间较多时,尚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读者出入要便捷,不交叉干扰,内部管理方便,资料室居中布置;
2.普通阅览室,报刊阅览室,儿童阅览室适当分隔。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接近出入口;
3.考虑将来的发展,预留水平或垂直扩建的可能性。
二、阅览室
阅览室是阅览用房的主要房间,要求光线充足,照度均匀,尽量避免直射阳光和眩光,它的朝向从要求照度均匀的观点出发,以一日中照度变化小的朝向,既窗的朝向以北,北东,北西的顺序为宜。
(一)普通阅览室及报刊阅览室——普通阅览室的空间组合,不仅要求布局紧凑,还应保持每个阅览室的独立使用,作到互不干扰。1.阅览室尺寸的确定。普通阅览室多使用4~6人桌,每座平均占使用面积约1.80~2.10㎡;设有儿童阅览区者,每座平均占使用面积约1.30~1.70㎡。
2.家具设备的排列。阅览桌的设置在读者均面向同一方向的单面桌,应考虑左侧采光。
(二)儿童阅览室——儿童阅览室宜适当布置一些为儿童所喜爱的轻巧桌椅和别致的低书架,打破千篇一律的呆板布局。如儿童围座一起的组合圆阅览桌和组合书架,可根据不同的书刊规格,选用大小不
同的书架,其格数也不宜强求统一。
三、资料室
资料室是阅览用房书刊,报纸,资料管理的机构。资料人员每人占办公面积6㎡,如只一人应另加4㎡,即使用面积不宜小于10㎡。
四、书报贮存间(书库)
如前所述,阅览用房藏书形式已由书报贮存间藏书扩大至阅览室藏书,书报贮存间仅具有辅助书库的性质。
第七节
综合活动用房
综合活动用房包括综合活动大厅,综合活动室及其配套使用的房间。
一、综合活动大厅
(一)设计基本要求——一般综合活动大厅观众容量不宜大于300座,净高不应低于3.5米。
(二)活动大厅于贮存间的面积关系——管理间,卫生间,声光控制间,后台化妆室等面积,按使用功能要求及活动参与人数,工作人员数也比较容易确定。
二、综合活动室
综合活动是室具有一定的基本使用功能,可兼怍它用,并能合用,分用的房间。
第五章
学习辅导部分
学习辅导用房有:普通学习室,不同用途的专业学习室,如美术学习室,书法学习室,健美体操等使用的排练室等。
第一节
普通学习室
普通学习室是各类,各种规模的文化娱乐机构所必须设置的学习活动场所。
一、普通学习室的规模与尺寸
普通学习室的规模——学习室的规模以不超过40人为宜。学习室配备的可桌椅可以选用中学生的课桌以规格,为了便于多种需要,一般可采用单人用课桌,单人用课桌规格为400~420㎜×600㎜,双人用课桌为400~420㎜×1200㎜。
学习室的使用面积指标根据《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修订本(送审稿)的规定,其最低值不宜小于1.4/人。
第二节
音乐学习室 一、一般音乐室的规模
一般应按20人~40人的规模设计,其建筑面积指标可按2~4㎡/人计算(声乐可按40人的规模,人均面积用抵值;器乐学习室可按20人的规模,人均面积用高值)。
二、琴房设计
当文化馆或艺术馆规模较大,且馆内又有造诣较高的音乐辅导人员,宜设置数间琴房用为培养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及业余钢琴爱好者。
琴房一般可按艺术院琴房指标设计,一般每一琴房使用面积可按6㎡计算。
三、音乐学习区在平面组合中的位置
在音乐学习室进行教学过程中,有弹琴,歌唱,练琴,音乐欣赏,乐器练习或合奏等内容或环节,这些环节都将产生较大的噪声而影响周围房间及邻馆建筑物,如音乐欣赏则又要求音乐教室有及为安静的环境。唯恐其他房间或建筑对音乐学习室有干扰,因此,合理的安排音乐学习区的位置极端重要。
第三节
美术学习室
一、美室学习室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因需围着模型台作画,又需选择良好的绘画角度,故室内应有较为宽裕的面积;
(二)绘画时需有恒定的光线投射在模型上,因而学习室的采光应以北向为宜。
(三)美术学习室应具有适于学习的工作环境,如设置水池,电源,冬季保持一定室温等。
二、面积指标及布置
美术学习室的规模考虑到辅导及管理等要求,一般以不超过30人为宜,其面积指标按《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为2.8㎡/人。
第四节
书法(国画)学习室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及省市文化活动中心,可根据设施和师资力量,以及馆区内文化水平等条件,设置书法兼国画学习室,也可与美术学习室互相调剂使用。
一、书法学习室的规模
一般不应超过30人,其面积指标最低为2.8㎡/人。书法室所用的
家具应每人一桌一椅,桌的尺寸900~1000㎜×700㎜为宜,每座均应直接就座而不得跨座就位。
二、学习室的环境及设施
本室应有较好的采光及照明,采光的玻地比不能低于1:6照明的标准一般应为150~300Ix.本室的朝向,南向或北向均可,但需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因此应设窗帘以遮挡直射阳光。
第五节
排练室的设计
排练室是馆内可进行多种用途的,中兴的顺练和排练活动场所。如进行各种舞蹈,练功活动,戏剧,曲艺的排练,武术,健美的培训等。排练室的面积指标人均面积不应小于6㎡,排练室的规模一般应以容纳20~30人为宜。
一、室内设施
室内净高也应高些,一般不应低于4.5m。
二、排练室的综合使用
在馆舍的平面组合时,便需考虑排练室的综合使用问题。由于本室面积较大,靠近某厅室便可和相临厅室联合开展活动,从而增大厅室的利用率和使用的灵活性。
1.室靠近馆演厅的舞台布置 —— 可作为观演厅演出室的化妆室。
2.排练厅靠近交谊用房布置——
可作为第二舞厅,第二舞厅是与交易用房活动内容相通但档次可不同或作为培训等用途使用。
3.排练厅靠近观演厅布置 ——
可作为录像厅使用,如安排播放
第二篇:建筑设计教案
闽 江 学 院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
建筑设计基础 课 程 代 码 : 32140530 授课专业班级 : 08环艺戊班 授 课 教 师 : 肖丹 系 别 : 美术学院
****年**月**日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设计思维和正确的建筑观:帮助学生了解初步的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中外建筑发展的背景知识等;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对设计过程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一般了解: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3、能运用所有的基本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对中外建筑名作及自己的设计进行初步的理性评价;
4、加强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了解初步的建筑概念、理论和基础知识——建筑空间、环境、功能,组成一般建筑的元素。
2、加强基于建筑设计的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建筑设计表达:徒手及工具的铅笔与墨线效果表现,工作模型的制作,口头及文字表达与交流。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授课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课堂教学中是互动,既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授,也重视学生在课程作业中对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让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为主。首先讲解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学生作业的过程继续补充建筑知识。
五、教学内容:(第1讲)讲课要点:
1、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2、建筑设计的发展概况;
3、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依据;
4、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5、建筑使用构成和功能组织;
6、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1、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1)、建筑的分类
一、建筑是按照功能来分类,建筑还可以按照时间、规模、民族文化特征、材料技术特征等分类:
(1)按照建筑功能分类,可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农业建筑、工业建筑。(2)按照建筑时间分类,可分为方代建筑、近代建筑、现代建筑、当代建筑、未来建筑。
(3):按照规模分类,可分为小型建筑、中型建筑、大型建筑、巨大型建筑等。(4)按照民族文化特征分类,可分为中国传统文化建筑 伊斯兰建筑、欧洲文化建筑、希腊古典文化建筑等。
(5)按照材料技术特征分类,可分为砖石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建筑、拱券建筑等。
二、建筑的基本构成 建筑局部构件有以下几个部分:
(1)结构性部件:基础、桂子、梁、承重墙、楼板等;(2)功能性构件:散水、楼梯、檐口、维护墙、阳台等;(3)装饰性构件:天花板、线脚等;
(4)环墙部件:直路、道路、场地、绿化等。
2)、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设计的基本类型
两个最基本的类型,一是创造型设计,二是优化型设计。创造型设计是通过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形态、新模式等的创新运用,来达到更加完美地解决实际建筑问题或创造完美的建筑体验的目的。优化型设计者是利用通用的材来料技术及常见的形态解决一般性的设计要求,在一个普通的设计中,大部分设计内容都属于优化设计
二、思维模式的分类
人类思维的模式按照方向性的角度看,分为两种,一种是向内的内敛性思维,另一种是向外的发散性思维。,收敛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基础夫没有归纳、分析、想象,就不会有创造。
按照空间的广度来看则可以分为整体式思维、线性思维、跳跃式思维等。整体式思维可以帮助设计者把握住整体,注意到整体的要求与目的,线性思维可以帮助设计者增强对于局部的逻辑连贯性,跳跃式思维可以帮助设计者增强对于各部分的联系能力以及想象力的发挥。
从思维所运用的器官来看,可分为逻辑思维和视觉思维。
三、建筑设计的目的
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建筑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目的性都很强的工作,若没有专业且系统的训练,很难肩负建筑设计领域的工作。
2、建筑设计的发展概况
从历史上看,建筑发展经历了古典、近现代以及当代三个大的阶段。从空间范围上看,在古典时期,世界上产生了中国传统建筑、古埃及建筑、西亚建筑、古印度建筑、爱琴海域建筑、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等,近现代时期产生了现代主义建筑等,到了当代,建筑出现了.“百家争鸣”多种风格流派共存的状态。
一、从关注自身到关注环境
二、从受限制到自由表达
三、从小规模到大规模
四、从关注建筑自身到关注使用者
五、从缓慢发展到快速发展
六、从风格迥异到风格趋同
七、从使用传统天然或粗加工建筑材料为主到以现代工业化合成材料为主
八、从单纯注重形式到空间形式并重
3、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依据
一、建筑设计的一般要求。首先,要处理好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关系,以及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其次,要考虑建筑的功能、建筑造型的选择、建筑结构的选择、建筑安全的保障,以及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设计等:再次,需要注重的是空间、技术、施工等细节的推敲与优化设计,最后是经济和投资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要注意建筑的经济性。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1.社会文化 2.地理环境 3.政治与经济 4.人的使用要求 5.细节的要求
6.法律法规的要求和依据
4、建筑设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1.建筑设计的内容。一是建筑单体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处理;二是建筑的功能设计;三是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
2.建筑设计图式表达的内容:(1)构思草图(2)分析图(3)总平面图(4)平面图(5)立面图(6)剖面图⑺轴测图⑻剖轴测图(9)透视图(10)剖透视图 建筑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1.建筑设计的程序(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设计方案阶段。(3)扩初阶段。(4)施工图设计阶段。
2.建筑设计的步骤 分析条件----构思-----形成方案----深化调整-----调整-----深入----调整----再细化一再调整----再深入------成果 建筑设计的分析:
设计分析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深人探索、认知。设计分析主要包括有关自然关系的分析、有关社会关系的分析以及有关入的分析。所有的这些分析都是建立在与建筑空间形态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能力就是将已有的分析成果通过设计进行合理的组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最终把所有设计条件及内容整合到一个建筑中。
四、建筑设计的方法 1.图解分析法2.模型分析法 建筑总平面与平面设计:
1.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内容:(1)总体分析。⑵竖向设计,针对复杂的地形,尤其是地形高度有变化时,以解决基地的道路、场地、建筑在竖向上的连接关系以及场地排水等具体功能要求。(3)环境设计。
2.建筑总平面设计的步骤:(1)先从总体入手,根据外界条件,探索可行的布局方案。(2)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各种单体空间组织,同时不断与总体相协调。(3)在单体设计趋于成熟时,最后调整并确定总体布局(最终解决方案)。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的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5、建筑使用空间构成与功能组织
一、建筑使用空间构成
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着关键作用。
二、建筑空间功能组织。1.建筑功能与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2.建筑空间序列与人的活动的对应关系3.功能空间的组合形式,(1)走道式组合。⑵套间式组合。(3)大厅式。(4)单元式。
6、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与设计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设计
1.原始建筑材料及简单加工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木材、天然石材、传统工艺砖、夯土、传统工艺玻璃等。2.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材料主要包括钢材、现代工艺玻璃、铝板、现代工艺砖、混凝土、各种合成材料等。
二、建筑结构的种类与选择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墙体承重体系、框架结构体系、大跨度结构体系、膜结构等。
(第2讲)讲课要点:
1、建筑的设计手法和空间形态;
2、建筑造型的视觉美学原理;
3、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4、建筑造型设计的内容
5、建筑设计表达的内容与形式;
6、绘图的常用工具;
7、建筑设计草图的作用和类型
8、建筑模型的表达
建筑空间的认知内容:
1.空间的虚空性2.空间的容纳3.空间与光影
建筑空间的认知层次:
(1)第一层次指的是对建筑空间物理属性的认知,是对由遮蔽围护物所包围空间的简单和直接的基础认知,即认知空间的容积特征。(2)第二层次的空间认知是对通过设计组织的艺术空间的认知
(3)第三层次的空间认知是综合考虑空间和与空间关联的诸多因素的深层认知。
建筑空间的形态与联系:
一、建筑空间的形态
1、围合实体在空间里外露的形状姿态
2、空间自身的表现形态
二、建筑空间形态与功能的联系
1、功能对单一建筑空间形态的要求 2.、功能对复合建筑空间形态的要求
三、建筑空间形态的结构支持
1、结构的竖向支撑和水平张拉
2、建筑结构所创造的空间形态
1、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
一、空间的限定
1.水平要素限定的空间(1)基面(2)基面抬升(3)基面下沉⑷顶面
2.垂直要素限定的空间(1)垂直线式要素(2)独立的垂直面(3)L形面(4)平行面(5)U形平面⑹四个面闭合
二、空间的组合
1.空间关系(1)空间内的空间(2)穿插式空间(3)邻接式空间(4)由公共空间连起的空间
2.空间组合(1)集中式组合(2)线式组合(3)放射式组合(4)组团式组合(5)网格式组合
三、室内外空间的联系
1.运动轨迹的连续性2.视线的延伸3.室内外空间感觉的互换
2、建筑造型的视觉美学原理
一、视觉生理与建筑造型设计 1.明度视觉现象与建筑造型设计 2.色彩视觉现象与建筑造型设计 3.空间视觉现象与建筑造型设计 4.错幻视觉现象与建筑造型设计
二、视觉心理与建筑造型设计。这一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感觉阶段;第二是组织阶段;第三是辨认和识别阶段。
1.视觉注意与建筑造型设计 2.视觉理解与建筑造型设计 3.视觉思维理论与建筑造型设计
3、建筑造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建筑造型设计中心的比例与尺度
二、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对称与均衡
三、建筑造型设计中的虚实与疏密
四、建筑造型设计中的重复与渐变
五、建筑造型没计中的节奏与韵律
六、建筑造型设计中的对比与统一
4、建筑造型设计的内容
一、建筑的造型设计与功能
二、建筑的造型设计与色彩 1.色彩具有对建筑形象的调节作用 2.色彩具有区分和识别建筑功能的作用
三、建筑的造型没计与尺度
四、建筑的造型设计与材料
5、建筑设计表达的内容与形式
1)、建筑设计表达的作用和类型:
建筑设计表达就是将设计师的设计构思通过一定的媒介以视觉化的形式描绘出来并形成方案的过程。
建筑表现图广义上说是表现建筑室外或室内设计的图纸,通常多指透视表现图。建筑表现图的作用是表现建筑师得设计效果,是建筑师的表现语言:(1)表达构思。(2)推敲方案。(3)表现建筑真实效果。
建筑表现图的种类(1)单色表现图(2)彩色表现图 2)、绘制建筑表现图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绘制建筑表现图的基本技能(1)透视图基础(2)绘画基础 3)、透视的基本原理:平时透视、成角透视、三点透视
6、绘图常用工具及特点(如教材第五章P50-60)
钢笔、铅笔的表现;钢笔淡彩的表现;马克笔的表现;彩色铅笔的表现
7、建筑设计草图的作用和类型
正式建筑图
一、制图基本知识
二、绘图工具的选择(1)铅笔。(2)针管笔。(3)一字尺或丁字尺。(4)三角板。(5)比例尺。(6)圆规。⑺曲线板。⑻擦图板。
8、建筑模型的制作程序
1、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2.模型基座的制作 3.基座放样 4.建筑场地 5.点景制作 6.模型组件制作 7.模型组件拼装 8.环境氛围调整 小结: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面临的矛盾有:内容和形式之间的矛盾;需要和可能之间的矛盾;投资者、使用者、施工制作、城市规划等方面和设计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由于对建筑物考虑角度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建筑物单体和群体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矛盾各个技术工种之间在技术要求上的矛盾;建筑的适用、经济、坚固、美观这几个基本要素本身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内部各种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矛盾;建筑物局部和整体、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构成非常错综复杂的局面。而且每个工程中各种矛盾的构成又各有其特殊性。
所以说,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通过长期的实践,建筑设计者创造、积累了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用图纸、建筑模型或其他手段将设计意图确切地表达出来,才能充分暴露隐藏的矛盾,从而发现问题,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交换意见,使矛盾得到解决。此外,为了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还需要提出多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比较,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方法。从整体到每一个细节,对待每一个问题,设计者一般都要设想好几个解决方案,进行一连串的反复推敲和比较。即或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也还要不断设想有无更好的解决方式,使设计方案臻于完善。
总之。建筑设计是一种需要有预见性的工作,要预见到拟建建筑物存在的和可能发生的各种问题。这种预见,往往是随着设计过程的进展而逐步清晰、逐步深化的。
为了使建筑设计顺利进行,少走弯路,少出差错,取得良好的成果,在众多矛盾和问题中,先考虑什么,后考虑什么,大体上要有个程序。根据长期实践得出的经验,设计工作的着重点、常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细节、从功能体型到具体构造、步步深入的。
为此,设计工作的全过程分为几个工作阶段:搜集资料、初步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和详图等,循序进行,这就是基本的设计程序。它因工程的难易而有增减。
设计者在动手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地质、自然环境等;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要求,包括用地范围的建筑红线、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控制等,城市的人为环境,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燃气、通信等各种条件和情况;使用者对拟建建筑物的要求,特别是对建筑物所应具备的各项使用内容的要求;对工程经济估算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这个阶段,通常称为搜集资料阶段。
在搜集资料阶段,设计者也常协助建设者做一些应由咨询单位做的工作,诸如确定计划任务书,进行一些可行性研究,提出地形测量和工程勘察的要求,以及落实某些建设条件等。
(第3讲)讲课重点:
1、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节能建筑的理论与发展;
2、布置作业1。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尤其是近代以来,生产力迅猛发展,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儿大的成就,使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我们眼前,大片的森林草原被破坏、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全球,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物种灭绝过程之迅速如同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些大城市现在几乎很难出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当自然失去生态平衡、物种濒临灭绝时,大自然也会对人类进行报复。这一切的一切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逐渐认识到大自然是一个不可任意改造的客体,而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整体。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进行沟通,而不是同自然展开争夺战,抢点地皮及其他有限资源。人类为了自己的明天,必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由于科学、技术、社会、审美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在20世纪初出现了一大批大师和他们的作品。建筑师在当时真正把握住了推动建筑设计向前发展的契机,把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思潮与学派更是纷涌而起。所有的建筑入都在思索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都在寻找能够再次推动建筑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一、生态学对建筑学的影响。概念、基本特征、设计原则(p70-71)
二、绿色建筑的概念。国外关于“绿色”的理论与实践,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p72)
三、智能建筑的理论与发展(p75)
四、节能建筑的理论与发展(p77)
第三篇:文化娱乐管理制度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1
为了更好地履行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安全,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才开始经营,并按时办理年审及复核或换证手续。
二、设置专职或兼职卫生管理人员,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体检证明、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
三、要在明显处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卫生信誉度等级牌。
四、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污垢和垃圾。
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按时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六、场所内禁止吸烟,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和禁烟管理措施。
七、要求工作人员注重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要着装整齐清洁。
八、设置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卫生管理工作,设有卫生专用消毒设施,供顾客使用的餐饮具,应做到一客一换,用后及时清洗消毒,并做好餐饮具的保洁工作。
九、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卫生用品做到按规定索证,确保符合国家卫生要求。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2
一、多功能室管理制度
1、严禁青少年及儿童进入活动室。
2、要爱护室内各种设施,正确操作音像设备,不能无故损坏音像器材。
3、所有音像制品,不得擅自借出或带走。
4、管理和组织活动人员,要做好周密安排,保持良好的活动秩序。
5、不准随地吐痰,果皮、烟头、纸屑等废物要放入脏物容器内,保持室内清洁。
6、经常检查电源、电路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活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消防器械放在显眼处,严防火灾事故。
二、乒乓球室管理制度
1、本室面向居民服务,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活动室。
2、要爱护活动室公物,不乱涂乱画。
3、要爱护球桌、球拍、乒乓球、使用完毕放置妥当。
4、乒乓球运动量大,跑步多,要谨防滑倒、摔伤。
5、不准高声喧哗,保持良好秩序。
6、不准随地吐痰,果皮、纸屑等废物要放入脏物容器内,保持室内清洁。
7、讲文明,讲礼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秩序,对无理取闹者将交有关部门处理。
三、健身室活动制度
1、凡来参加健身活动的人员,要服从工作人员的指导,弄懂所用器材的功能,学会使用后再进行操作,以防损坏身体器官,损坏器械设备。
2、要爱护健身器械,所有器械不准带出或外借,造成器械设备损坏,必须查清原因,酌情处理。
3、用电源为动力的健身器械要特别注意电源短路和漏电现象,其他设备要注意零部件松动,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使用,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进入健身室时要换拖鞋,禁止在室内抽烟。
5、工作人员对参加健身活动的会员使用器材、治疗部位及效果等,进行详细登记,积累资料以便更好的为广大居民群众服务。
6、下班前要检查电源是否切断,清点物品,存放妥当。
四、棋牌室管理制度
1、棋牌室是面向居民群众开放的业余活动场所,非居民群众未经许可请勿入内。
2、要保持室内卫生清洁,不能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
3、活动室禁止吸烟。
4、爱护活动室内一切设备及用品,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5、讲文明、讲礼貌,活动时请勿大声喧哗吵闹,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赌博,如有违法乱纪行为,将视情节轻重交有关部门处理。
五、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
1、图书阅览室是景和社区与街道办事处共同创办的文化活动场所,面向广大辖区居民开放,以丰富群众文化、提高居民文化素质为宗旨。
2、阅览室免费提供报纸、杂志、小说、科技书刊等供广大居民阅读。
3、入室阅读者须爱护室内报纸、杂志、书籍,不准撕毁、折叠及其他损坏行为。
4、注意保持室内安静、卫生。严禁吸烟,防止火灾。不能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
5、社区图书阅览室每周一至周五(8点30分至11点30分,13点30分至16点30分)对外开放。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3
1.目的:
为丰富公司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和谐中大文化、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员工文明素质,从而建立员工工作之余,减乏、休闲小憩的去处,交流沟通的空间,相互服务的'平台,内设有卡拉OK室、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棋牌室,网吧等.为规范管理,特制订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大之(职)员工.
3.使用规定:
①凡中大之(职)员工均可使用,但需要进行详细登记,以便更好的为广大(职)员工服务.②凡参加娱乐室活动人员,必须服从行政部人员管理.
③娱乐室开放时间为每天18:00 — 23:00(周日不开),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或延长.④要爱护娱乐室公物,不得擅自拿出、搬动或更换活动室内器具、物品等.
⑤不准在墙上乱写乱画,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脏物等,保持室内清洁.⑥室内放置的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移动损坏.
⑦使用电器时,严格按照行政部管理规范使用,不明白的地方及时与管理人员沟通.⑧经常检查电源、电路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活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消防器械放在显眼处,严防火灾事故.
⑨对于不听劝阻扰乱活动秩序的行为,人人有权制止,必要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⑩在娱乐室蓄意捣乱或严重违反国家及公司管理制度,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最终解释权归B厂行政部。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4
一、使用文化娱乐场所的业主、住户、个人,应遵守纪律,服从管理人员安排。
二、在文化娱乐场所内,不得高声喧哗,抢占场地,大家要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三、爱护文化娱乐场所内的各种设施,遵守设施的使用、操作规则,如因使用不当而造成损坏应照价赔偿。
四、允许外借的刊物、器具,须经管理人员同意并登记,支付一定押金后方可外借,否则以盗窃论处。
五、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得乱丢、乱吐、乱涂,违者需负责清理、恢复原状。
六、在文化娱乐场所不得进行赌博等违法活动,否则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七、节约用水、用电。
八、娱乐场所分有偿和无偿两类,使用有偿场所时,应按价交费。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5
一、使用娱乐设施必须遵守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的安排。
二、爱护文化娱乐场所内部的各种设施,切实遵守设施的使用、操作规程,不得损坏。人为原因造成损坏的应照价赔偿。
三、在文化娱乐场所内,互相尊重、理解、和睦共处,不得抢场、占场,更不得高声喧哗、打架斗殴、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者交由公安部门处理。
四、共同维护公共娱乐场所卫生,不准乱丢、乱吐、乱涂画、乱张贴,违者马上纠正。
五、允许外借之物必须经管理人员允许并登记,同时交一定押金后方能带走,不得私自带出。
六、节约用水、用电,严防火灾隐患,共同维护公共环境安全。
七、在文化娱乐场所中不得进行非法的活动。
八、使用有偿娱乐场所应按价交费。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6
1、周围环境整洁,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2、通风良好无异味,新风口过滤网每半个月清洗一次,室内风口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
3、每天清洁走廊、楼梯,平时见脏即予以清洁,做到天花板无蛛网、挂尘,地面无纸屑、无垃圾。
4、娱乐场所内每天清洁,保持整洁、卫生,无蚊蝇,无蟑螂,天花板无蛛网、挂尘;窗台、灯具、台凳无积尘;地面无纸屑、垃圾。
5、座位套清洁无污迹,每周一换一清洗消毒,平时见脏即换。
6、茶具做到一客一消毒。
7、公共卫生间每天清洁、消毒,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8、个人卫生良好,工作服整洁,做到“四勤”:勤洗手,勤修剪指甲,勤换工作服,勤洗澡。每年健康检查一次。
文化娱乐管理制度7
1、凡参加文体活动人员,必须服从中心服务人员管理。
2、要爱护中心公物,不得擅自拿出、搬动或更换活动室内器具、物品。
3、不准在墙上乱写乱画,不准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脏物等,保持室内清洁。
4、严禁携带幼儿入内玩耍打闹,不得高声喧哗,保持楼内安静。
5、禁止在楼内存放自行车。
6、楼内放置的消防器材要妥善保管,不得移动损坏。
7、对于不听劝阻的流窜人员扰乱活动秩序的行为,人人有权制止,必要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8、活动室开放时间:
上午:8:30—11:30下午13:30—4:30
第四篇:《建筑设计原理》教案
教 师 教 案
(2008 — 2009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 程 名 称:建筑设计原理 授 课 学 时:30 专业、年级、班级:城市规划专业
二年级 074651/2班
主 讲 教 师:蔡家伟 教 师 职 称:讲师 教师所在系(院):建筑系
教师所在教研室:建筑设计教研室
南阳理工学院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原理
(二)学时学分:周2学时,3学分
(三)预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设计基础
后继课程:建筑设计
(四)使用教材
张文中主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五)教学参考书(3本以上)
1.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刘云月著:《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尹 青编:《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张伶伶编:《场地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ABBS建筑论坛http://www.xiexiebang.com/ 6.网易土木在线 http://co.163.com/ 7.其他相关建筑理论书籍,杂志
(六)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研究性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设计,师生互动。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黑板讲授,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课余辅导学生,回答问题)。
(八)考核方式:实训作业,课堂讨论。
(九)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该课程的学习主要教授学生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中以实际的方案为例进行讲解和讨论,突出学习的实用性。实训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内容对建筑方案进行分析,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十)成绩评定方法及要求:课程总成绩评定按百分制计算,平时成绩占10%,可根据平时考勤、课堂提问等综合评定,各随堂作业和大作业按百分制记分,并按比例计入总成绩。(改变仅由期终考试决定学生该门课程成绩的状态)。
作业一:建筑构思分析—— 占10%; 作业二:建筑功能、流线分析—— 占10%; 作业三:建筑造型分析—— 占10% 作业四:建筑总平面分析—— 占10% 作业五: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占10% 大作业:建筑方案综合分析—— 占40%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第一章 概论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的本质和意义,了解课程学习的方法及要求,了解建筑的分类和发展史。
教学重点:建筑设计原理的概念和意义,建筑设计的特点。教学难点:建筑设计的特点。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1.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刘云月著:《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尹 青编:《建筑设计构思与创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一节
建筑设计原理的概念
一、建筑:什么是建筑?
建筑就是房子,还是其他?
【什么是建筑?这对一般人来说,也许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建筑就是房子。但当我们接触建筑,并把它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的时候,就会怀疑这个貌似确切的答案。房子是建筑物,但建筑物不仅仅是房子,它还包括不是房子的一些其他对象。
那么什么是建筑呢?关于这一问题学术界仍然在争论着,这里将有关建筑是什么的一些相关提法分别总结如下,当然这并不能说已经涵盖了建筑的全部。】
1.1、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
【第一,建筑的原始含义是“庇护所”。建筑首先包含人类生活需要的成分,即功能成分,如我国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原始社会遗址(图1.1)。】
图1.1 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原始社会方形住房
1.2、建筑是空间
【第二,建筑从组成角度分析,是由有形的实体与无形的虚空形成的空间。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建筑是空间”这种提法并不排除类似纪念碑式的建筑,纪念碑作为空间来说,是与房子相对存在的。】
1.3、建筑是时空的统一体
【第三,建筑从时空角度分析,是由三维的空间实体与时间组成的统一体。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建筑作为空间实体,不是一个与时间无关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91页)建筑的时间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的存在是有时间性的。二是对建筑的使用具有时间性。三是建筑的使用功能具有时间性。四是对建筑的审美具有时间性。】
2、关于什么是建筑,还有一些其他提法。建筑是什么?
建筑是房子;
建筑是空间的组合;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是首哲理诗;.......建筑就是建筑。
【第四,关于什么是建筑,还有一些其他提法。
18世纪德国哲学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无疑是把建筑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 意大利建筑师奈维认为,建筑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 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建筑是“住人的机器”;
还有一些建筑史学家提出“建筑是一部石头的史书”(针对西方建筑),当然,针对中国建筑也可以提出“建筑是一部木头的史书”,这些提法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建筑的不同特征。】
3、建筑的根本属性: 实用性 技术性 艺术性 时空性 民族和地域性 社会性
二、设计:(见课件)
1、设计概念:
(广义)其本质是人类有目的的意识活动。
(狭义)是人们有目的的寻求尚不存在的事物,或称之为发明、创造,包括创造物质的产品和环境与创造精神的产品和环境,有时两者兼而有之。(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2、研究对象:
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物理、生理、心理、美学、数学、材料、工艺、人体工程、价值工程、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宣传等)
3、分类
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4、任务:
创造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产品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5、着眼点和依据:现代的科学、技术、材料水平;
现代人的消费、审美水平。
6、设计的目的和核心:是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的人。
三、原理:
普遍的或基本的规律;指导行为或帮助理解和判断的规则或法则。
四、建筑设计原理:
指导建造设计过程的某些普遍的规则或法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
1、建筑观:套用哲学的话语,就是人们对世界建筑和建筑世界总的看法。
看法从何而来?真实建筑--“形象”建筑(摄影、方案、模型)--“意象”建筑(文学作品)
建筑设计的主要领域
2、所谓建筑设计原理,在“真实”和“意象”的建筑基础上,进行“形象”的建筑设计的方法体系。
3、当代建筑设计的研究范围
建筑设计所需的知识:
建筑设计是既有自然科学的特征同时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专业学科; 建筑设计的终极目标:功能性---审美性
下层:设计理论/关于“形态”------上层:设计中的理论/关于“意义”
学生学习中对设计理论认识的误区:
“由技入道”-----汇集、模仿建筑的样式、局部构图、图案风格等----解决问题;
“由理入道”-----醉心于哲学或美学理论中的片言只语;--------------解释问题。
建筑中的平衡意识
建筑设计原理本质上就是研究设计中各要素特点和解决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论体系。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第二节
建筑设计的特征(见课件)
一、建筑设计是图示思维与解决矛盾的过程:
1、图示思维
2、矛盾与处理
二、建筑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空间环境建构过程: 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建筑空间论》、意大利赛维(Bruno Zevi),三、建筑设计是一种创造生活的过程: 空间秩序--生活秩序,相互影响
第三节
建筑设计的内容(见课件)
一、建筑设计基本原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二、建筑物的分类及等级划分:
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过程:
1、提出项目建议书;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进行项目评估;
4、编制设计文件;
5、施工前准备工作;
6、组织施工;
7、施工验收,交付生产使用。
四、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图纸深度见《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五、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链中的第一环,它的任务是:依据设计条件提出试探性的图面解,包括协调设计目的与环境的关系,提出空间组织的建构设想,确定结构方式、形式表现的初步解决方法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提供建筑设计以后几个阶段工作的依据。】
一个有价值的方案应满足以下条件:
1、考虑了建筑的环境条件。使建筑成为这一特定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了建筑------环境的对话关系。
2、把握了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这是设计追求的目标之一,即方案初步确立了人-----建筑的协调关系。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3、提出了令人愉悦的空间形式,建筑最终总是以直观的形象展示在人们面前,它的内外空间形式美感是人们关心的目标之一。
4、回答了方案实施的必要前提,如遵守法规,结构合理,技术可行,施工便利,造价经济等。
第四节
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一、基本知识:
1、两大分类:
⑴东亚建筑(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⑵西方建筑(以地中海沿岸国家为代表)
2、四大体系:
⑴古代美洲建筑(指古代拉丁美洲建筑); ⑵古代中国建筑; ⑶古代非洲建筑; ⑷欧洲建筑。
3、六大组成及其特点:
⑴古代拉丁美洲建筑——高台建筑; ⑵古代中国建筑——木构架体系建筑; ⑶古代西亚建筑——伊斯兰教建筑; ⑷古代印度建筑——佛教建筑; ⑸古代非洲建筑——陵墓建筑;
⑹古代希腊与罗马建筑——石构体系建筑。
二、产生和发展简介: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2、外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3、外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史: 【详见《×××建筑历史》课本】
本章教学后记(课程内容,教学组织,学生课堂反映):
《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专业
任课教师:蔡家伟
学生主要问题:
第五篇:住宅建筑设计教案
住宅建筑设计概述
主要讲述现代住宅的概念、类型和设计要点;各种住宅类型及住宅群体的组合方式。重点要求能结合民用建筑设计原理进行多层住宅施工图设计。
衣、食、住、行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四大问题,其中住与房屋建筑密切相关,建造房屋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可以想象,早期的住宅内容十分单一,所谓现代住宅是供家庭日常居住使用的建筑物,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同时在美学法则支配下创造的居住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住宅的内容在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现代住宅的内容通常有:客厅、起居室、活动室(包括健身室、娱乐室等)、餐厅、卧室、厨房、化妆间、卫生间、浴室、书房及储藏室,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等。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利用因特网(Internet)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家庭电脑化,现代人可以足不出户,在家里通过操作计算机便可“上班”、“购物”、“旅游”等等,住宅的内容似乎在不断地延伸。
人们在设计住宅建筑时,应首先研究家庭结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地方特点,然后通过多种多样的空间组合方式设计出满足不同功能要求的住宅。住宅建筑的功能分析
住宅的功能分析要从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分析人手,住宅的组成规律主要是由行为单元组成室,由室组成户。根据家庭生活行为单元的不同,可以将户分为居住、辅助、交通、其它四大部分。按空间使用功能来分,一套住宅可包括居室(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门厅或过道、贮藏间、阳台等(图1)。套型就是按不同使用面积、居室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图1 住宅主要功能的空间组合关系
(1)居室
居室为户内最主要的房间,一户可以有一居室或多居室。居室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以下两类行为需求:一是集中的活动,如团聚、娱乐、会客等活动的空间,称为起居室;二是分散的活动,如睡眠、休息的空间称为卧室。为此,居室又分为起居室、卧室(主、次卧室)、书房、卧室兼起居室、卧室兼书房等(表1)。
居室的一般规模(单位:mm)
表1
①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面积及其要求。如双人卧室不宜小于gm,,单人卧室不宜小于5m2;兼起居的卧室不小于12m'。起居室面积不宜小于l omZ。卧室与起居室均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等。
②住宅层高和净高的规定。住宅层高不应高于2.8m;卧室、起居室内的净高不应低于2.4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③直接采光房间的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卧室、起居室、厨房的窗地一比为1:7;厕所、卫生间、过厅的窗地比为1:10;楼梯间、走道的窗地比为1:14。
(2)厨房、餐室
厨房是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向。家务劳动很大部分是在厨房中进行的,对厨房的设计应满足现代生活的要求。厨房面积应视燃料不同采用不同的指标。厨房在住宅中一般独 2 立设置,使用面积不宜小于4m2,厨房中除考虑案灶、洗涤槽和食物柜的位置及烹饪活动的空间外,还需考虑冰箱、抽油烟机安放的位置,并设置冰箱、消毒碗柜、电烤箱和微波炉等电器的电源插座。餐室在面积宽裕时最好能独立设置,但由于进餐时间与户内其它活动时间错开,故餐室可考虑与厨房或起居室合设(表2)。厨房和餐室的一般尺寸(单位:mm)表2
(3)卫生间(含厕所、浴室和盗洗室)
卫生间是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盗洗等活动的空间。在普通标准的住宅内,浴厕往往合设,一种是有大便器和简易裕盆两件卫生设备的浴厕,也有设置大便器、洗脸盆和简易浴盆(或简易淋浴)三件卫生设备的浴厕(三件简易卫生设备一般占1.7m X 2.0m净空间)。在居住水平较高的住宅内,卫生间大都采用大便器、脸盆、浴盆三件卫生设备,更完善的还设有净身器等。为避免使用上的矛盾,可采用大便器占独立小间,而脸盆、浴盆合用一间或脸盆占独立小间,而大便器、浴盆合用一间等不同的组合方式。大便器、脸盆和浴盆各有不同的形状和尺寸,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除三件大卫生设备外,浴厕中还禽考虑放置洗衣机的位置并安排好进水龙头和下水口,还应安排肥皂盒、手纸盒、浴盆起身扶手、毛巾架、挂衣架、镜箱等配件,并为洗衣机、电动剃须刀、电吹风等留出电源插座。
厕所要有良好的通风设计,最好采用外窗直接通风,如条件限制不能直接通风,亦应设计拔风口或用排风扇组织排风(表3)。住宅标准、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等不同,卫生间的功能、大小、数量和布局相应地也会不同。
卫生间的一般尺寸及布局形式
表3
(4)门厅和过道
门厅和过道是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起联系各起居室和卧室、避免房间的穿套,调整室内小气候和隔绝噪声的作用,其隐蔽部位可挂衣、存放鞋具、雨具,并可利用上部空间设吊柜等。户外走廊和户内过道的尺寸见图2。
(5)贮藏间
住户的各种物品贮藏量会相当大,住宅必须有足够的贮藏空间,否则其它空间会被占用,既不利于正常使用,也未充分利用空间。贮藏间有壁柜、吊柜和独立小间等形式,住宅套内与墙壁结合而成的落地贮藏空间称为壁柜;住宅套内上部的贮藏空间称为吊柜。
(6)阳台或平台
阳台是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阳台有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之分。生活阳台一般与起居室相连,供生活起居用;服务阳台一般与厨房相连。从形式上分有凸阳台、凹阳台、半凸半凹阳台、转角阳台、封闭阳台等。阳台设计的规定:低层、多层住宅的
图2
户外走弃和户内过道
(a)户内过道的府惮位mm).(i)户外走脚的尺寸(单位:mm)4 阳台栏杆净高度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度不应低于1.10m;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区住宅的阳台宣采用实体栏板,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_在阳台放‘置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平台是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的上人屋面或由住宅底层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住宅建筑的类型
(1)住宅按层数可划分为四类: ①低层住宅:1~3层; ②多层住宅:4~6层; ③中高层住宅:7~9层;
④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30层以上称为超高层住宅,一般较少建造。
(2)按住宅区位的不同可分为:严寒地区住宅、炎热地区住宅和坡地住宅等。(3)按住宅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单一住宅和底层公建式住宅。
(4)按住宅建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一般住宅和工业化住宅等。
下面重点介绍经常采用的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和住宅建筑首层类型.
低层住宅
3.1低层住宅的基本特点
(1)适应性强,既能适应面积较大、标准较高的住宅,也能适应面积较小、标准较低的住宅。(2)平面布置紧凑,上下交通联系方便。
(3)一般组织有院落,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流通,扩大了生活空间,便于绿化,能创造更好的居住环境。
(4)对基地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住户可自己动手建造。(5)不足之处是占地面积大,道路、管网以及其它市政设施投资较高。3.2低层住宅的平面组合形式及其特点(1)独院式(独立式)
建筑四面临空,平面组合灵活,采光通风好,干扰少,院落组织和使用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建筑墙体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2)双联式(毗连式)
将两个独院式住宅拼联在一起。每户三面临空,平面组合较灵活,采光通风好,比独立式住宅节约一面山墙和一侧院子,减少了市政设施投资(图3)。
图3 双联式住宅
(3)联排式
将独院式住宅拼联至三户以上。一般拼联不宜过多,否则交通迁回,干扰较大,通风也受到影响。拼联也不宜过少,否则对节约用地不利,联排长度以30m左右为宜。多层住宅
4.1 多层住宅的基本特点
(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而非电梯)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须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2)与低层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一般的居住生活水平,是我国历年来大量建造的住宅类型。
(3)多层住宅与室外联系不及低层住宅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但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感不便。
4.2单元式多层住宅的设计要点(1)设计原则
①套型恰当:应具有组成不同户型的灵活性,满足居住者的实际需要。可组成单一户型和多户型的单元,单一户型的单元,其户型比一般在组合体或居住小区内平衡;多户型的单元则增加了在单元内平衡户室比的可能性。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必须是独门独户,做到户门一关,各户互不干扰。每套内应有良好功能组合,设有卧室、厨房、卫生间及贮藏空间等,具有居住的必要条件(图4)。
②使用方便:平面功能合理,并能满足各户的日照、采光、通风、隔声、隔热、防寒等要求。保证每户至少有一间居室布置在良好朝向。
寒冷地区住宅朝向应争取南向,尽可能避免北向。加大建筑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则有利于保温和节能。
炎热地区必须注意减少东西向阳光对建筑物的照射,并能有夏季主导风入室。故朝向的选择十分重要。炎热地区住宅建筑选择朝向应依次为南向、南偏东300或南偏西150以内为佳,其次为东向、北向;西向一般最差,应尽量避免。
图4 单元式住宅的面积与户型
(注:图中各例所标面积均不含公共交通面积.尺寸单位:mm)(a)一室甲1m2);(b)一室一厅(42m2);(c)一室一厅(50m2);(d)一室两厅(51m2);(e)两室一厅(52m2);(f)两室一厅(54m2);(g)三室一厅(84 m2);(h)三室一厅(68 m2);(i)三室一厅(74 m2);(j)三室两厅(93 m2).(k)两室两厅(90 m2);(l)三室两厅两卫(125 m2);(m)四室两厅两卫(128 m2)(n)单元组合方式:1一平直组合;2一错位组合;③交通便捷:避免公共交通对住户的干扰。进户门的位置便于组织户内平面。④经济合理:提高面积的使用率,充分利用空间;结构与构造方案合理;管线布置尽量集中,采取各种措施节约土地。
⑤造型美观:能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立面新颖美观,造型丰富多彩。(2)单元划分与组合
多层住宅常以一种或若干种单元—标准段拼接成长短不一,体型多样的组合体。单元划分可大可小,一般以数户围绕一个楼梯间来划分单元。将单元拼接成单元组合体要注意满足建筑规模及规划要求,适应基地特点。单元组合方式有:平直组合、错位组合、转角组合、多向组合等(图12-6(n))。炎热地区应注意组织好建筑群的通风,同时应以减少室外热源对室内的影响和室内热源本身的影响为原则。(3)交通组织
以垂直交通的楼梯间为枢纽,必要时结合水平的公共走廊来组织各户。一般有三种交通组织方式:围绕楼梯间组织各户人门;以廊组织各户人门;以梯廊间层(即隔层设廊,再由小梯通
至另一层)组织各户入门。由于进入各户的方式不同,则可以形成不同平面类型的住宅。楼梯服务户数的多少对适用、经济均有一定影响,应合理确定。(4)采光与通风
一般一户能有相对或相邻的两个朝向时,则有利于争取日照和组织通风,一户只有一个朝向则通风较难组织,利用平面形状的变化或设天井,可增加户外临空面,有利于采光和通 8 风。
(5)辅助设施
厨房、卫生间最好能直接采光和通风,可将其布置于朝向和采光较差的部位。套与套之间的厨房、卫生间应尽量相邻布置,有利于设备管线集中,管道共用比较经济。
炎热地区在夏季温度高、相对湿度较大,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为使居民有较适宜的感受,设计时应尽量减少阳光辐射及厨房炉灶对室内增温的影响,组织自然通风,获得较为开敞与通透的平面组合体型。
4.3 多层住宅的基本平面类型及其特点
(1)梯间式住宅:是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一般每梯可安排二至四户。
①一梯二户:每套有两个朝向,便于组织穿堂通风,套门干扰少,较宜组织户内交通,单元面宽较窄,拼接灵活,目前我国采用较广泛。
②一梯三户:每套均能有好朝向,但中间一套常是单朝向,通风较难组织。
③一梯四户:楼梯使用率高,每套有可能争取到好朝向,一般将少室户布置在中间,多室户布置在两侧(图5)。
户数愈少,由公共楼梯间所引起的对住户的影响就愈小。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住户的私密性和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2)走廊式住宅:是以楼梯通向各层廊道,由廊道进入各户。每层住户依公共走廊长度的增加而增多,此类住宅楼梯利用率高,户间联系方便,但相互之间有些干扰(图6)。
走廊式住宅以其公共走廊的位置和长短分有长外廊、长内廊和短内廊住宅之分。若廊道居中,两侧均设置住房的称内廊式(图7)。廊道一侧直接采光,另一侧设住房的称外廊式(图8)。内廊式布局比外廊式布局面积紧凑,外墙面积少,内部联系线路短,节省交通面积,对保温隔热较为有利,但部分房间朝向不好,通风不够直接。在同一建筑中根据实际要求也可同时采用内廊式和外廊式两种空间组合方式,因而兼有两者的优点并避免了其缺点。
图5 梯间式住宅平面示意图
(a)一梯一户;(b)一梯两户;(c)一梯两户;(d)一梯三户;(e)一梯三户;(f)一梯三户;(g)一梯四户;
(h)一梯四户;(i)一梯四户;(j)一梯五户
图6 走廊式住宅平面
图7 内廊式住宅示意图
①内廊式
内廊式住宅走廊光线较暗,对住户私密性的影响亦较大,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也不良。采用这种形式住户的朝向不是向西和向东,就是朝南和朝北。在我国的气候条件下,不能使所有的住户都得到良好的居住条件。但如采用跃层式,就可避免上述的不利因素。②外廊式
外廊式每层联系的户数一般在4户以上,且每户都能得到均等的居住条件。由于公共外廊对住户的私密性有一定影响,故居室的位置宜远离外廊安排,靠外廊一侧宜安排辅助用房,图8 外廊式住宅示意图(a)一般外廊式;(b)跃层外廊式
如厕所、厨房、贮藏室等。高层建筑中的公共外廊应考虑对步行有安全感的设计,如设置窗封闭外廊。
(3)跃层式:由通廊进人各户后,再由户内小楼梯进人另一层(图9)。节省交通面积,增加户数又减少干扰,每户可争取两个朝向,采光、通风较好。一般在每户面积大、居室多时较适宜。
(4)集中式(点式):数户围绕一个楼梯布置(图10),四面临空,皆可采光、通风,分户灵活,每户有可能获得两个朝向而有转角通风,外形处理也较为自由,可丰富建筑群的艺术效果,建筑占地少,便于在小块用地上插建。但节能、经济性比条式住宅差(图11)。每层联系的户型可多可少,一般在高层住宅中采用较多。
除以上基本平面类型外,平面布局的变化还有两种情况:
图9 跃层式(一梯两户、两室两厅、一室一厅)住宅平面实例
(a)底层平面;(b)二层平面;(c)夹层平面
图10集中式住宅平面示意图
(a)一梯两户;(b)一梯三户;(c)一梯四户;(d)一梯四户;(e)一梯五户;
(f)一梯五户;g)一梯六户;(h)一梯六户;(i)一梯六户
图11点式住宅平面实例
(a)工字形点式住宅平面;(b)Y形点式住宅平面
①楼梯形式:除一般的双跑、单跑和三跑楼梯外,还有外凸楼梯、内楼梯、单跑横向楼梯和 11 直跑楼梯等。
②平面形式:包括平面形状的局部变化,增设天井、平面体形变化等。当进深较大时,其中房间的采光、通风采用内天井解决,则称为内天井式住宅。
5高层住宅
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千姿百态的高楼大厦分为高层住宅建筑、高层办公建筑、高层旅馆建筑和高层综合体建筑等多种类型。高层住宅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大城市中大量地建造。据统计,我国高层建筑中数量最多的也是高层住宅,若按幢数计,高层住宅占高层建筑总数的80%以上。
目前,我国将10层及l0层以上的住宅定为高层住宅。高层住宅作为住宅的一种类型,除
了具备各类住宅的许多特性外,还具有其本身的特性。由于建筑高度的增加,就不能用步行来作为楼层间的联系,要以电梯作为主要的垂直交通工具。
20世纪30年代,我国在上海等大城市就已建成了一些高层住宅。到70年代,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在一些大城市开始普遍兴建高层住宅。1975~1976年间,北京建成了前三门高层住宅一条街,在8公里长的一条街上布置了40余幢高层住宅。自80年代起,兴建高层住宅变得更加普遍,一些中等城市已经出现了高层住宅。90年代,量大面广、觅待兴建的住宅建筑越来越高层化。目前,北京的高层住宅的层数已发展到16~20层,天津为12~16层,上海为16~20层,深圳为20^-30层。有人预计,未来的年代里我国高层住宅还会继续发展。
美国和西欧是发展高层住宅最早的地区,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城市居民纷纷外迁,使城市中心许多高层住宅无人居住,从而使高层住宅的发展受到了限制。长期以来,前苏联和东欧一直着力发展高层住宅。香港高层住宅的发展一直稳步向前,多采用高层塔式住宅的形式,30~40层,每层6~8个单元,建筑造型丰富多彩。新加坡多建12~14层的板式高层住宅,底层架空,种植绿化和布置公共活动场地,供老人休息和儿童游戏,非常注意环境的质量。
5.1商层住宅的基本特点(1)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住宅容积率系指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值),节约城市土地。(2)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
(3)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4)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5)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6)设计原则与多层住宅相似。5.2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
常见的高层住宅平面分为四种类型,即外廊式、内廊式、楼梯间式和核心式。
(1)外廊式。是以一条公共走廊串联各户,住户布置在公共走廊的一侧,电梯、楼梯与各户之间采用走廊联系。其优点是各户的居住条件基本一致,可以有良好的朝向和通风,因而在炎热地区多采用这种形式(图12(a))。
(2)内廊式。是由一条公共走廊从两侧串联各住户的。由于各住户布置在走廊两侧,住户在走廊一侧不能开窗,使通风受到阻碍。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里,由于有良好的空调设备条件,因而多采用这种形式(图12(b))。
(3)楼梯间式。是以设有走道的电梯、楼梯厅为公共交通中心,串联各住户。它的特点是电 梯服务的户数较少,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均较好。常见的形式有矩形、T形、十字形、Y形等(图12(c))。(4)核心式。是以楼梯,电梯组成的交通中心为一个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布置在核心的四周。这种类型布置紧凑,体形丰富多变,但各住户居住条件不一致,有些具有良好的朝向,而另一些则不利(图12(d))。
此外,还有跃层式、跃廊式等。由于高层住宅外部体型的不同,高层住宅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两种类型。在高层塔式住宅的高度、长度和宽度三个尺寸中,高度最大,体型挺拔而活泼,形如一座高耸的“塔”,故称“塔式”。在高层板式住宅的进深、长度和高度三个尺寸中,进深远远小于长和高,而长与高之间又较为接近,因而体形较薄,像一块盛立在地面上的板,故称“板式”(图13)。
图12 高层住宅平面类型(a)外廊式住宅平面;(b)内廊式住宅平面;(c)楼梯间式住宅平面;(d)核心式住宅平面 5.3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设计要求:
(1)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表4),以楼梯为辅进行组织。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2台。9层及9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电梯。
电梯及电梯间的尺寸
表4
注:①这类电梯只允许运送人;②这类电梯还允许运送残疾人乘坐轮椅及童车,为服务于残疾人乘坐轮掩、13 其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1.60m;③这类电梯还能运送手把可拆卸的担架和家具。
(2)楼梯应布置在电梯附近,但楼梯又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可设在远离电梯的尽端。
(3)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不应紧靠卧室。必须考虑对电梯井的隔声处理。
图13 北京九龙花园高层板式住宅平面
5.4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
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设计要求:(1)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
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我国目前高层住宅的高度即是参考这一情况决定的。高层住宅与周围建筑的间距是根据其高度和耐火等级而定的。(2)防火措施
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分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3)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
长廊式高层住宅一般应有两部以上的电梯用以解决居民的疏散。有关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以及安全疏散等问题应遵照“高规”有关规定执行。
6住宅建筑首层类型
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大,用地“寸土寸金”。所以在大城市某些中心城区或城市干道两旁,住宅建筑首层多为骑楼式商铺、银行、酒家或其它类公共用房。而在新建成的一些居住区,住宅建筑首层类型从工程实例看主要有住宅、贮物、车库、架空支柱层、商店等。6.1住宅
在南方地区住宅建筑首层的设计实践中,因为与2层及2层以上的住宅相比较,首层住宅易受雨后水浸及潮湿气候的不利影响。若首层低矮,易受相邻建筑的遮挡,日照采光、通风散热也差,故常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使水浸、潮湿等不利影响减小或降至较低程度。
(1)适当提高住宅首层士0.000的标高,即将室内地面与室外地坪的高差适当增大,以防止室外雨水倒灌入屋引起水浸;
(2)在建筑构造方面,首层地面设计(当无地下室时)采用防潮层;
(3)适当加大首层层高,按国家规范住宅层高不应高于2.80m,而南方城市居住建筑首层层高大多数在3.0m及以上;
(4)适当控制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目前多将新建居住区内的居住建筑之间间距按南北向控 制,在通过控制建筑密度的同时,增加绿地率以及设置内院(内天井)等等。
这些方法可使位于首层的住宅增加空气流通或形成穿堂风,加快散热,增加了日照采光量,降低潮湿程度。6.2 贮物
将住宅首层划分为若干个单间,提供给上部每家住户作为分户的储藏空间。此种做法常用于多层或中高层住宅即4-9层住宅。当住宅楼首层作为贮物用途时,通常将首层层高设计在2.20米以下,以不计入总建筑面积。这样既可方便楼上住户存放自行车、摩托车或其它杂物,又可在不增加建筑面积及容积率的情况下增加使用价值,以避免居室设在首层易受潮湿的影响。因此,首层贮物也曾盛行一时,在南方地区的一些城市住宅中比较多见。6.3 车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衣食住行方面,一经解决“衣与食”的温饱,人们开始注重“住与行”的舒适了。其实,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久居喧闹尘嚣的都市居民,因大城市城区空气质量较差,污染指数偏高,均渴望在偏离市中心的城郊甚至更远一些的小城镇,拥有一套商品住宅或乡村度假式别墅,以利在周末或节假日携妻带子或邀亲朋好友去小住消遣,领略与饱赏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及田园风光。
小汽车作为人们普通的代步工具和消费商品已逐渐成为现实,房地产业的开发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反之亦然,汽车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业的繁荣。
为了解决停车问题,住宅建筑首层作为车库的例子也不少见,当然汽车噪音、尾气排放等污染会对居住区环境及生活质量有所影响。所以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注意如下两点:①宜将首层建车库的居住建筑尽可能地设于居住区的外围或人口附近,不要放在居住区的中心或纵深地段,以减少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及避免人车互行之间的干扰。②当住宅建筑首层作为车库停放汽车时,还须满足消防、疏散等要求。小汽车停放空间的容量指标应根据住宅所处的城市地段综合考虑,一般约每5户一个车位,每个车位停车面积按普通车型计算。
住宅建筑方便居民出行,住、行结合是当今我国大多数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现行停车的场所有:地上停车楼(包含住宅建筑首层车库类)、地下停车库、室外停车场。而室外停车场所占用的场地本可以作为公共建筑、绿化或其它用途的,所以我们认为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室外停车场仅为权宜之计,不宜滥建。6.4架空支柱层
住宅建筑首层作为支柱层架空,用于公共休闲和绿化空间,不仅颇受楼上居民的欢迎,而且也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所接受。尽管这样做会损失首层的可销售建筑面积,但却能使建筑内外空间延伸及绿化渗透,增加绿地率(可按楼层面积的30%左右计入绿化面积),美化居住环境及改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该楼盘热销。6.5商店
住宅建筑首层作为商店时,主要是食杂百货或超市类,服务于该地段居住区,属于居住区公共建筑服务配套设施。一般商店门前都有几步台阶,以防潮湿与水浸(图12-23)。有时也会占据二、三楼或高层住宅的裙楼部分,甚至全部作为商业用途,人称商住综合楼。当商住综合楼的高层主体为住宅,而低层裙楼为商店时,应保持住宅楼主体出人口的独立性,其垂直交通系统、消防安全疏散系统以及管理系统均应独立设置,不能与商店的功能空间相混合,即住宅与商店在首层应有各自独立、互不干扰的出入口。
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除商业服务外,还有教育、医疗卫生、文体、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共计8大类。这些居住区配建设施有些附设于住宅楼的底层或裙楼,也有些与住宅建筑各成一区或独立设置。
此外,住宅建筑首层常设保安、值班、管理用房,兰表(电表、水表、煤气表)房,高层住宅建筑首层还设有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控制室)、闭路电视监控室等。
南方地区住宅在使用上应特别注意隔热、遮阳、通风、避雷、挡雨、防潮等,而住宅首层尤以防潮为最。
近来,有的地方不仅将底层设计为半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还将每层设置晾衣兼休闲的 跳台,利用20m“的房屋面积与跳台结合,成为“半含式空中花园”。优化了通风采光条件,可以栽种花卉、晾衣休闲,不仅为住户提供了生活便利,而且增添了一道靓丽的空中风景线。
由以上分述知底层公共建筑住宅的特点是:
(1)底层公共建筑的性质和规模在城市规划中决定,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2)底层公共建筑与楼层住宅的进深有相同的,也有的是底层公共建筑为后凹、前凸和底层前后都凸出,故在使用上彼此会有一定的干扰。(3)这种综合性建筑在结构和设备处理上比较复杂。小康住宅设计
7.1住宅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应遵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和各省、市自订的标准进行。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30层及3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设计。
7.2 一般原则
为适应21世纪初期国家经济发展和居住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创建21世纪初时居住生活水准的文明居住小区,住宅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住宅设计应满足居住生活行为需求,一切从人的生活需要出发,实现居民小型文明生活。(2)住宅设计应建立在当地居住水平的实态调查、目标预测的基础上,并以不低于城市住宅建设标准规定的多元、多层次的面积标准、设备标准、性能标准为基准。
(3)住宅设计应采用新结构、新构造和新材料,实现住宅设计灵活性、多样性、适应性和可改性。
(4)住宅设计应合理安排各功能行为空间,实现公私分离、食寝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5)住宅设计采用地方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产品,促进地方住宅产业的发展。(6)住宅设计应采用统一协调模数,促进住宅产品标准化、系列化。
(7)小区工程的各类住宅产品,应首先选用已通过专门指定的机构进行审核和认定的产品。也可选用质量达到标准及经过审查许可应用的优良产品以及结合国内实际需要引进的符合标准的产品。
(8)小区住宅建筑宜适当考虑老年住宅类型,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趋势。(9)住宅设计应做到节地、节能、节材,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10)小区建成后,住宅工程应按规定项目和标准进行居住性能测试,开展专家评价和验收。7.3 套型设计
(1)应体现以起居厅为全家活动中心的原则,合理安排起居厅的位置,限制并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厅的门的数量。
(2)根据家庭生活行为特征,应合理组织各功能空间的平面关系,合理安排设备、设施和家具,并保证具有稳定的活动空间。
(3)应明确各行为空间的专用性,使各种居住行为各得其所,减少相互干扰,以满足不同功 能的要求。
(4)各功能空间应有良好的空间尺度和视觉效果,避免相邻住户的视线干扰,起居厅应有充足的光照和良好的视野,应不少于一间居室具有良好的朝向。
16(5)套型设计应以组织良好的自然通风为前提,合理开设门窗洞口。限制使用普通钢木窗。窗料宜选择热工性能和密闭性能较好的塑钢复合材料等。
(6)应扩大贮藏面积,保证各功能区具有相应独立的贮藏空间。(7)宜设置套内外过渡空间(门斗),用来换鞋、换衣、放置雨具等。
(8)应合理设置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适当扩大阳台进深(阳台面积可按每套建筑面积的800~10%考虑),发挥阳台的多功能作用。7.4 楼梯和电梯的设计
(1)楼梯间应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使用和防火疏散要求。当受平面布置限制而不能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则应采取人工照明和通风排烟措施,并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根据使用要求、模数制和防火规范的规定等综合因素规定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lomo在6层及6层以下单元式住宅中,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应不小于1.00m,能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
(3)为了节省交通面积,增加户内使用面积,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可以调整。但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8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5m.(4)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为了符合防火疏散规定和搬运家具的要求,楼梯平台净宽不得小于1.l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过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5)楼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儿童攀滑。
(6)7层及7层以上的住宅,或最高住户人口层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的高度在16m以上的住宅,应设置电梯。综合消防、使用和管理几个方面的需要考虑,12层及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2部,其中1部应为消防电梯(或兼用)。7.5 厨卫设计
(1)厨房、卫生间设计应达到小康居住水平目标,满足现代使用功能要求。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Zm。
(2)厨房、卫生间应采用整合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操作顺序、设备安装、管线布置以及通风的要求。
(3)厨房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直接采光。
(4)厨房、卫生间应有充足的面积和尺度,保证设备、设施、家具合理配置和备餐操作的需要。
(5)厨房、卫生间应配置配套化的设备、设施和配件,冰箱人厨。
(6)厨房与用餐空间应有便捷的联系。在没有条件设置独立餐厅时,应保证有相对完整的用餐空间。
(7)厨房、卫生间均应配置性能良好的通风机械和风道。应配置安装排油烟机和风机的设施和条件。风道应满足不串气、不传声、通畅无阻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直排风道。(8)卫生间内便溺、洗浴、洗漱、洗衣等各功能应适当分离与组合,以减少使用干扰。大套型住宅宜设双卫生间,占有二层以上的套型住宅应分层设置卫生间。
(9)有条件的套型,可设家务房或设备间,提供安装供热、热水、管道、洗衣等设备和家务活动的空间。7.6 管线设计
(1)套型内供水、排水、供电、嫩气、电讯、供暖(北方地区)所斋管线应采用综合设计,一次敷设。
(2)各类管线系统应相对集中布置。设立集中管井和水平管线区。各种管线系统应隐蔽和方便维修。推广应用户外计量(含水、暖、电、然气表)技术。
(3)应采取有效措施综合解决管道系统的漏、臭、噪声问题。各住户的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 界,不影响邻居。
(4)应合理配置电源装置,设置足够数t的电器插座和电话、电视等接口,安装位置应合理。应预留热水、空调设备等位置并为安装提供方便条件。7.7 住栋设计
由几个相同或不同的套型、配合楼梯、走廊等交通设施组合成单元,再由几个相同或不同的单元组成一幢住宅,称为住栋设计。
(l)应设计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丰富住栋形式和创造良好的艺术效果。
(2)住栋设计应注意住宅群体规划的要求和建筑特征,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明显的识别性。
(3)应设计有不同方位人口的住栋类型,以利于组织交通和室外空间环境。
(4)充分利用、发挥底层、顶层和尽端、转角等特殊部位的特点,以丰富住栋的内、外空间形式和增加使用功能内容。
(5)注意屋顶形式的功能和景观效果,当采用坡顶时要充分利用顶部空间。
(6)住栋设计应安排好自行车的存放空间。底层设车库时,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此外,认真考虑细部处理,如人口信箱、电表、垃圾道位置,阳台晒衣、花盆放置、厨房设施安排及空间利用等,以满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要。7.8 结构设计
(1)结构体系设计应满足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和施工简便的规定与要求。(2)应采用新型结构体系。推广大开间结构体系,鼓励采用框架轻板墙等技术。
(3)应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限制使用或不用实心粘土砖。采暖地区应采用新型节能墙体,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节能50%要求。炎热地区应增加隔热、保温墙体构造,以改善热环境。7.9 室内装修
(1)应实行建筑主体初装修与家居装修两个阶段的营建方式,组织专业队伍实施成套供应和施工。
(2)应实行“菜单式”住宅二次装修设计方法,建造样板间,供住户选择。
(3)室内二次装修不,得损伤承重结构和建筑外形,必须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整体性。7.10 技术经济指标
(1)必须以使用面积和建筑面积并重的指标作为设计、定价和统计的主要参数。(2)应以总套数替代总户数作为统计指标,增加总套数作为建设统计量。(3)住宅设计应标注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各用房使用面积;套使用面积;套建筑面积;使用面积系数;套均面宽;总套数;总建筑面积。
①居住面积系数(K)K=标准层的居住面积÷建筑面积×100% 居住面积系数反映居住面积与建筑面积的比例,K>50%为佳,K<50%为差。②辅助面积系数(K1)
K1=标准层的辅助面积÷使用面积×100% 使用面积也称作有效面积,等于居住面积与辅助面积之和。辅助面积系数K1一般在20%~7%之间。
③结构面积系数(K2)K2=墙体等结构所占面积÷建筑面积× 100% 结构面积系数,反映结构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K2一般在20%左右。建筑面积系指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乘以层数计算。④每户面宽
每户面宽=建筑物总长÷总户数(m/户)⑤平均每人居住面积
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居住总面积÷总人数(m2/人)⑥平均每户居室数及户型比- 户型比=某户型的户数÷总户型
我国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建议标准详见表5,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建议标准
表5
我国疆域辽阔,横跨寒带、温带、亚热带地区,各地地理气候、人文风俗习惯有明显差异,因此,住宅建筑风格各异、南北不尽相同。如我国北方地区住宅多以保温防寒冷为主,而南方地区则以隔热防潮湿为主。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些地区住宅类型的分析,从而对住宅的内容及功能有所了解。图14为单元式住宅平面示例,供设计住宅时参考。
图14 单元式住宅平面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