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动机的激发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学习动机的激发于课堂教学的优化
内容摘要:
重视在教学活动的激活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培养学习动机,是教育一贯的追求,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需要,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需要,是完善学习心理机构、促进学习心理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而课堂教学是主梁道,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激活学生相关的原有知识;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正确评价学习行为,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关键词:激情、自信、意识、探索、进取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那种潜在的学习愿望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的行为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想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简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存在着两类学习者,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由于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追求成功的学习者,因此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到达成功。如前所述,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学生都不会感兴趣。只有在学习那些“半生不熟”、“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因此,能否成为问题情境,主要看学习任务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适合度如何。如果完全适合(太易)或完全不适合(太难),均不能构成问题情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那么,教师应怎样去创设难度适宜的问题情境呢?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例如,在讲解“蒸汽变水”时,教师问:“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在室外说话,空气里会出现什么东西?”学生答:“一团团的哈气。”教师又问:“那么,我们冬天在室内说话,为什么没有哈气呢?”学生一般答不上来,从而构成了问题。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以教师设问方式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又如,在讲授“乘法运算”时,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些加法题,如“两个5是几?”“三个5是几?”“10个5是几?”等,然后提出“100个5是几?”“1000个5是几?”等。这时,学生可能试图写出一百个或一千个“5”的连加算式。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这样列式会很长,并且算起来相当麻烦,有没有简便算法呢?学生一般找不到。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简便算法是有的,它叫乘法运算。从现在开始,就来学习这种简便运算。”这是从新旧教材的联系引进,以作业方式来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以上所举的实例,都是讲在教学开始时问题情境的创设。其实,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实验课上,教师先演示实验或学生先按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针对实验中学生看到的现象,要学生说明现象变化的原因。这是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又如,数学课上,教师在讲解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后,提出一个异分母加法的题目,以激起学生学习新材料的愿望。这是在教学结束时创设的一种问题情境。
总之,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且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布克(W.F.Book)和诺维尔(L.Norvell)的一项研究中,让学生又快又准确地练习减法,每次练习30秒,共练习75次。在前50次练习中,让甲组学生知道每次练习的结果,不断鼓励和督促他们继续努力,并对所犯错误进行分析,而对乙组学生不进行反馈,结果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生好。在后25次练习中,给予乙组充分的反馈信息,而甲组学生不知道学生结果,结果乙组学生成绩优于甲组学生。这一实验说明,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对学习动机具有激发作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美国心理学家佩奇(E.B.Page)曾对74个班的2000多名学生的作文进行过研究。他把每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给予三种作文记分方式。第一组的作文只给甲、乙、丙、丁一类的等级,既无评语也不指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组给予特殊评语,即不仅给予等级,而且给评语,但获得同一等级的作文的评语是一样的,不同等级的评语不一样。例如,对甲等成绩,评语为“好,坚持下去”;对乙等成绩,评语为“良好,继续前进”等。第三组除评定等级外,还给予顺应性评语,即按照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加以个别矫正。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评语对学生后来的成绩有不同的影响。在开学时,学生作文水平差不多。但到期末时,发现作文水平的提高程度不一致。
可以看出,顺应性评语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效果最好;特殊评语虽有激励作用,但由于未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所以效果不如顺应性评语;而无评语的成绩则明显低于前两者。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评定是必要的,关键在于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定。通过评定等级可以表明学生进步的大小,即评定的分数或等级并非表明个体的能力而是其进步快慢的指标。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相结合,就会有良好的结果。
四、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一)奖励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rlook)曾于1925年做过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四个等组,各组内的能力相当,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共练习5天。控制组单独练习,不给任何评定,而且与其他三个组学生隔离。受表扬组、受训斥组和静听组在一起练习,每次练习之后,不管成绩如何,受表扬组始终受到表扬和鼓励,受训斥组都受到批评和指责,静听组则不给予任何评定,只让他们静听其他两组受到表扬或批评。然后探讨不同的奖惩后果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从练习的平均成绩来看,三个实验组的成绩都优于控制组,这是因为控制组未受到任何信息作用。静听组虽然未受到直接的评定,但它与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在一起,受到间接的评定,所以对动机的唤醒程度较低,平均成绩劣于受训斥组。受表扬组的成绩优于其他组,而且一直不断地上升。这表明,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二)有效地进行表扬和奖励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但班都拉(1982)认为,如果任务能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或自我价值感,则外在奖励不会影响内部动机。外部强化物究竟是提高还是降低内部动机,这取决于个体的感受与看法。摩根(Morgan1984)认为个体如何看待奖励非常重要,当个体把奖励视为目标,而任务仅是达到目标的手段时,内部动机就会受损;而当奖励被看作是提供有关成功或自我效能的信息时,内部动机则会提高。
布洛菲(Brophy,1983,1986)总结了有关表扬的文献,提出了怎样使表扬具有最佳效果的建议。他认为有效的表扬应具备下列关键特征:①表扬应针对学生的良性行为;②教师应明确学生的何种行为值得表扬,应强调导致表扬的那种行为;③表扬应真诚,体现教师对学生成就的关心;④表扬应具有这样的意义,即如果学生投入适当的努力,则将来还有可能成功;⑤表扬应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学生努力并受到表扬,是因为他们喜欢这项任务,并想形成有关的能力。
但事实上,有效地进行表扬也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课堂中有大量的表扬没有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而经常给予了那些不值得表扬的行为,或者当学生有进步、值得表扬时,却未能得到表扬。有时,在竞争情境中,某些学生似乎永远得不到表扬,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另外,表扬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即是否为学生所期望、所看重,这都影响着表扬的效用。因此,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化,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同时,对于那些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个体而言,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鼓励,设置情境使其有成功的体验,以免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五、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无疑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我们在成就目标理论中谈到,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受到掌握目标、表现目标和社会目标的支配。至于个体具体选择哪一种成就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内隐能力观念,另一方面就取决于外在的课堂环境。
(一)竞争型课堂结构激发以表现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竞争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他们自己能够完成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指向“怎样”完成目前的学习。所获得的成绩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同别人进行相互比较后才变得可以解释,从中鉴别出自己能力的高低(Nicholls,1979)。竞争情境的最大特点是能力归因,学生认为获胜的机会与个人的能力直接相关。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有竞争能力时,就会积极活动,争取成功。当认为自己无竞争能力时,自尊就会受到威胁,因而会逃避竞争情境。
竞争激发了学生用社会标准进行比较,而社会标准充分地提供了关于一个人的能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唯独最有能力、最自信的学生的学生动机得到了激发,而能力较低的学生明显感到,将会在竞争中失败,他们通常回避这种情境。一般来说,他们所采取的回避竞争和社会比较的方式是,选择极为简单或极为困难的学习任务,而回避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情境中,中等难度的学习(即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是最恰当的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上提高更快。
埃姆斯(Ames,1983)研究了竞争对自我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突出了个体对能力的感知。竞争获胜者夸大他们的能力,认为自己比竞争对手更聪明,更优越;而竞争失败者则认为自己天生无能。也就是说,能力的自我感知很容易随着成功的出现而被夸大,随着失败的出现而被贬低。
(二)合作型课堂结构激发以社会目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
合作情境涉及到为共同目标而工作,因此,在合作情境中常常出现帮助行为。帮助既是援助他人,也是承担合作学习中的工作,帮助和合作是不可分的。研究发现,取得成功的合作小组成员,都认为同伴的帮助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合作情境的另一明显特点是共同努力。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他们共同努力,共享成功的奖励。在合作情境中,每个成员都尽全力为集体的成功而工作,积极承担集体义务。
当要求儿童在合作性集体中学习时,即使儿童之间的成绩具有显著差异,儿童也认为他们的水平、能力是相近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会引起一种平等的自我评价,强调了“我们共同”的感受。尤其在能力的自我感知上,合作情境下学生注意力的中心放在个体特征之外的集体成就上。
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集体目标或集体成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不仅仅是自我的因素。在成功与失败的集体结果下,即使是成就相近的个体,他们的自我评价也具有差异性。也就是说,个体在成功的集体与在失败的集体中,对自己的成就会有不同的评价。
(三)正确认识并妥善组织竞赛
虽然大量研究表明,竞争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完全取消竞争也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如何正确使用竞争手段。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满足学生的附属和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影响其学习效果。当然,学习竞赛对于不同水平的学习者的影响不同。对于成绩中上的学生影响最大,因为这种人通过努力可以不断提高名次。而对成绩极优或极差者,学习竞赛的影响甚微。因为优等生每次都取得好名次,从而认为自己无须努力也能成功,故激励作用不大;而差等生从来没取得过好名次,认为自己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故竞赛对他们也没有什么作用。并且,学习竞赛往往是对不合作的一种无形的鼓励,不利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建立。
总之,学习竞赛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我们既不能简单的全盘肯定,也不能简单的全盘否定。如果在竞赛中不注意思想教育,把竞赛仅作为激励学生个人自尊心与荣誉感的措施,势必会产生消极影响;相反,如果能在竞赛中结合思想教育,使竞赛成为激励学生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的手段,则是可取的。当然,要想发挥其积极作用,在竞赛标准上应体现出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尽量多用集体或小组竞赛,而少用个人竞赛,并鼓励学生开展“自我竞赛”。这样,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团结友爱向前进;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骄傲情绪和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六、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在本章第二节,我们已介绍了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模型。在这一理论模式的指导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而且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一)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当学生成功时会感到高兴,但只有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时,个体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如果认为成功是源于他人或外部力量,则学生的情感反应是感激而不是自豪。相反,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不努力或无能,则会感到自责、内疚或羞愧。如果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感到生气或愤怒。
(2)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学生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时,对未来的结果的期待是与目前的结果一致的,也就是说,成功者预期着以后的成功,失败者预期着以后的失败。例如,把失败的原因看作是自己能力差,那么个体就会担心下一次还会失败,因为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相反,若将成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则对以后成败的预期影响较小。
(3)所投入的努力。若学生认为失败是由于不努力造成的,即如果自己努力学习,确实有能力取得成功,则他们在以后有可能更加努力,遇到困难也能坚持。若将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努力也不能成功,则他们很容易放弃,尽管有些任务是他们以前成功地完成过的。研究表明,后一类学生很容易产生习得无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4)自我概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坚信能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心理特性。如果不断地成功,则他们的自我概念中就会包含着较高的自我效能,否则自我效能感就会较低。
(二)积极归因训练
既然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这对于学校教育工作是有实际意义的。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积极归因训练对于差生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差生往往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导致产生习得无助感,造成学习积极性降低。因此,有必要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使他们学会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在对差生进行归因训练时,往往是使学生多次体验学习的成败,同时引导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如维纳归因模式所述,努力这一内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有意增加或减少的。因此,只要相信努力会带来成功,那么人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并极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功。德韦克(1973)曾对一些数学成绩差又缺乏自信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在训练中,让他们解答一些数学题。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而当他们失败时,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经过一段训练后,学生不仅形成了努力归因,而且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成绩。再如,香克(D.Schunk,1984)的研究表明,在归因训练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因素;另一方面也应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了相应的结果,使他们不断感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效的。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从无助感中解脱出来,从而坚持努力去取得成就。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只要教师们有效地利用上述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就有可能学得积极主动,并学有成效。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数学课程标准》200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选进》P247
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P96-97、《小学数学教学研究》P20
第二篇: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论文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英语的动机,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作为老师,应有正确的学生观,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用爱在认知情感、学习目标和社会信息等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学习英语的能力,为实际运用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并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文化素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优化课堂教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动机 英语教学 学生观 终生学习
课堂教学的心里结构包括智力与非智力两种因素。前者承担对各种知识的加工处理,后者是以动机作用为核心,调节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效果。笔者试图从强化学习动机方面谈谈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为了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去强化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认识及积极性。具体地说,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认知情感的强化。我们要把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情感高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价值认识与热爱祖国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从而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如学习有关人口问题一文时,可结合国情,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学习地震一文时,可结合汶川大地震,让学生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让学生充满爱心并学会坚强;讲到环境有关文章,让学生自觉养成卫生习惯,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这种认知情感的强化,需持之以恒方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他们的认知情感不可能一以贯之。
二、学习目标的强化。当学生准备学习时,常怀有一种期待心理,期待实现预期目标。教师除了在宏观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外,还要强化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把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转变并强化为学生内在的动机。笔者听过一节初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摩课,印象较深,感触很大。一上课,教师就向学生宣布本课学习目标:To let students know something about festival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而后,这堂课的教学就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按精心设计的诸环节进行。
1.Introduction.Ask students to write down the festivals they know in English.students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which team can write the most.2.Pairwork students work in group of four.They talk about six festivals i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eg.What time is the festival ? What do people do ?What do they eat ? 3.Presentation:The teacher introduces the festivals again using computer with a lot of pictures.4.Talking about Which i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Students practice in pairs.5.Summarize What did you learn in this class ? 各个教学环节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要求,并依靠自己的思考与讨论去处理问题。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从最后一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三 社会信息的强化。加强英语课与社会生活的信息交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学习英语有许多现实意义。不是简单地记忆单词语法,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的,是能为现实生活服务的。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学习英语,增强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为了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作为教师,需对以下两方面有正确的认识。
1.做一名爱的使者。教师的爱能促进师生心理相容。教师的真诚之爱投射到学生身上,会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学生便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喜欢听他的课,积极回答问题,努力完成他所布置作业。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因为人有一种交往动机,这种动机在学习上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学习,而不乐意或拒绝为他所不喜欢的老师而学习。可以说,教师的爱是教学成功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我们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教师决不能把它们视为被动的接受者。只有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积极的探究者和合作者,学习才会成为一种乐趣,动机的激发才会长盛不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主体教育思想;在组织教学时,应摈弃一言堂,鼓励大家说;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维护其主体形象,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教师自身定位为一个引导着,一个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配角。
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指导下,教师只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让心中充满爱,去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枯燥的英语课堂教学,变“要我学英语”为“我要学英语”,使英语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广州市教育委员会教学教研室 编《课堂教学优化的原理与方法》.2002,5。
4.胡芳《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5期。
第三篇: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1.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情境,诱发学生质疑,猜想。例如:利用进影院(教室)找座位的方法创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数学情境;通过猜数游戏、找日历上数字的规律等活动创设函数与方程的问题情境;从剪刀剪开布片的实际操作创设两直线相交所成角的问题情境;通过讲买布的故事和希腊数学家丢番图生平的故事创设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问题情境。
2.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注重数学知识结论的教学,学生学到的是一些现成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及一些枯燥的数学符号,而对这些概念、公式、法则等的形成过程却很少过问。数学课程改革既要求注重知识结论的教学,又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所以,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观察、猜想、讨论、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是如何应用的。在学习习近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章时,我作了如下处理:首先从建国50周年庆典中的背景图案,确定电影院中的座位以及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等实际问题出发,引出有序数对,进而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对坐标系的研究,认识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建立坐标系的方法,然后再利用坐标系解决生活中确定地理位置的问题(如确定同学家的位置),让学生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问题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3.构建互动交流的学习的平台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我讲解利用圆来画五角星(图1)时,学生接受了我的方法以外,又补充了以下内容:
① 五角星还有其他画法:图2和图3。
② 可以用纸折出一个五角星
③ 一笔可以画出一个五角星
4.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现代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开创了一个实验的平台,为学生“做”数学提供了必要的工具与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及动态感方面的不足。比如: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以前都是用剪纸、拼接和度量的方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但由于实际操作会出现误差,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现在利用“几何画板”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度量出它的三个内角并求和,然后拖动三角形的顶点任意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现无论三角形怎么变,三个内角的和总是180度。又如,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以前教学中这个结论是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而计算器进入课堂后,学生就能利用计算器通过不足近似和剩余近似的方法估计的大小,得到越来越精确的的近似值,进而指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的事实,为后面学习无理数打下基础。
三、转变学生
数学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1.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阅读对于数学的学习同样必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忽视了学生“阅读”。现代教育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身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学会阅读自学。
首先要学会阅读教材。新教材的每一章节内容为学生阅读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初,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再回答问题,掌握知识点。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可先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教材中的问题,然后总结归纳出重点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接下来,结合教材特点及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数学史料,数学名人传、数学杂志、数学名题趣题及数学思想方法等课外读物,供学生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近年来,各式各样的阅读理解题已经成为中考热点。适当地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的训练,既能打消学生对“数学阅读无用”的想法,又为中考打下基础。
2.质疑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
首先教师要创设一个民主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机会。其次,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诱导学生通过观察、类比、猜想,提出概括性、置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大胆解决。第三,教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不要打消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比如,在求证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时,我提供了一种证法(图1),即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出(n-3)条对角线,它们将n边形分为(n-2)个三角形,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学生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如下问题:把一个多边形分成几个三角形,还有其他分法吗?由新的分法能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吗?于是,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学生很快得出另外两种证法(图
2、图3)。接着又有同学提出问题:让点O动起来,在其它位置能否把多边形也分割成三角形呢? 能否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呢?我肯定了这些想法,鼓励学生课下进行讨论。
3.探究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研讨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探究的方法,体验探究的乐趣。比如,在学习“平面镶嵌”这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地面砖的铺设情况,总结出平面镶嵌的概念,在探究平面镶嵌的条件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剪正三角形、
第四篇:浅谈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
浅谈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南通大学政治学院 政教101 石亚坤
摘 要: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哪一个人天生愿意或不愿意学习,学习动机需要有意识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去培养和激发。本文试从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利用各种诱因等方面论述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 学习动机 学习目的 目标激励 诱因
一、学习动机的内涵(把这一部分的定义论述等补充完整)
动机是指激发、引导、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它可用来解释个体行为的原因。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和诱因两大因素。需要是„„。诱因是„„。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的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从而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措施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仅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形成学生良好地品德和心理品质也具有重要意义,学校是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的主要源泉,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以身作则,使学生认同,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认识过程起制约、调节作用。人的智力潜力的开发也必须通过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实现,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的发挥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主要是由于对思想政治学习活动内容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明确造成的。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伟大的力量来自于伟大的目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活动目的性教育十分必要。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参与该学习活动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的远景动机,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前,应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学习思想政治活动的具体目的、任务要求,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教学活动或学习的目的性及其价值所在,才能把学习活动的目标视为自身发展的需要,从而转化为思想政治学习活动的动机。相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在学习中就易认为读书是为了应付父母、老师的“差使”,上课只是在混日子,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学习被动、落后。
教师在利用学习的目的教育激励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的学习动机时,应注意避免陷入将社会的需要与个人目的绝对分离的误区。教学不能总被“小目的”困扰着,必须同学生的大奋斗目标、未来的生存、社会的需要等联系起来,这样的教育才会持久深入,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始终不变,才会产生更大、更有效的激励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得到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不一致的新颖的、奇特的信息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激起解决认知不确定性的动机。制造认知上的不协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策略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不确定性——探索——问题解决——满足”的模式,先创设激“疑”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背景和素材;采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学科知识及规律;模拟场景,提供课题学习中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去感受、体验等。
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上新课之前,提出一些与将要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抛出“先行组织者”,以引起学生好奇心,这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
(三)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学习动机
利用诱因是指通过外部的各种刺激物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个体真正产生动机,进而导致行为。研究表明,奖励、惩罚、竞赛、反馈等因素都起到了激发学生动机的诱因作用。但在运用这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定要做到科学有效,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反馈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所了解。利用作业、考试、课堂问答、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了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及时的纠正、克服缺点和不足。在表扬和批评中要更多的选择表扬,因为表扬更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批评的不当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2.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在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就会被激发,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就大大增加。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一些合理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兴趣等。合理开展符合学生的自尊、获取成就和自我表现心理需要的竞争,就能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由耶克斯和多德逊定律可知,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是不同的,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更有利。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这一定律,教会学生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恰当的控制自己的动机水平。对于简单的作业,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类题目谁都可以完成,而且都可以做对并完成的很出色。对于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类题目需要认真坚持才能完成。4.正确引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可以在这里把归因、归因理论做一个阐述,书上有相关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引导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从而增强自信。通过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归因,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努力,或者是缺少正确的方法,3 而不是能力不够,告诫他们只要选准目标,并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找准方法就一定会成功。
参考文献: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第五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激趣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激趣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岔路口中学
镇 亮
[摘要]: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场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如何在一堂课上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灌输”为“乐学”,兴趣的激发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激趣
对于语文课,许多学生往往提不起多大兴趣,说它犹如一潭死水。究其原因,除了教材的不灵活外,还和和教师的教法有很大关系。激趣,顾名思义,即是激动兴趣。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学得就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教师要从教材入手,从学生入手,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出的一些尝试。
一、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悬念,能使人们产生心理追踪,诱导人们兴致勃勃地猜测,去期待,乃至欲罢不能,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用提问来处理说理性较强的文章,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心声》时,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写谁的心声?他的心声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必然认真阅读原文,寻找答案。在学生阅读完后教师稍微加以点拨,全文的主旨及结构就已经迎刃而解了。不单开始讲解课文时要给学生提问题,设悬念,在讲课过程中,更要注意以小悬念来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教师讲课过程中这样巧妙的启发、诱导,不仅通过思考活动维持着学生的兴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精彩活动 激发兴趣
语文课不应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形式,还必须想出许多有益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描写方法时,可让四组同学选出各自的代表,分别上台表演四个假想的片断,然后看哪个组表演得较好,再让学生将这个场面描写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想像力、观察力。除此之外,语文课堂上还可搞辩论赛、演讲赛、书法比赛、朗诵比赛等,这些活动,都有效地刺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的水平。
三、优美歌曲 激发兴趣
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符号,汉字具有音乐美。在语文课堂上,音乐不仅体现在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的朗诵上,也体现在诗中的韵律上。许多诗词本就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我在教诗词过程中往往播放或示唱诗词的歌曲,使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中学语文的诗词中有许多已配了乐,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白居易的《花非花》,王维的《阳关三叠》,岳飞的《满江红》等。
四、老师范读 激发兴趣
好的范读胜过讲解,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备课时,反复阅读课文,领会作者意图,理解中心意思,然后大声朗读,自我鉴定,努力做到使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教学时就可以在适当时机,用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感情,唤起思想共鸣。如教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时,一位老师以沉痛心情、深情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全班同学沉浸在苍松衔哀,白梅含泪,朔风呜咽,红旗半垂,泪涔涔声凄凄的悲痛气氛中。不少学生流下热泪,还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哭出声来,起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由于我重视范读,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鼓励学生 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为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由于这种情感障碍,还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撤擅于把握设计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给予他们,并给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你挺棒的!”“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的进步真不小!”„„心理学认为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体会到一种快乐,从而产生了兴趣。
六、灵活教法 激发其趣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淡化的原因之一是感到语文学习方法呆板,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法。如在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类的说明文时,笔者就利用电脑搜集说明对象的图片,结合课文的内容把它们做成一个多媒体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学生对比较枯燥的说明文也产生一定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课之前,笔者就利用学校门前的小溪,带领学生到小溪游玩观察,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简单的学习问题:小溪的水怎样?小溪周围景物怎样?小溪水源怎样?这些学生都能用以前学到的知识来回答,但都不能用到《小石潭记》中的句子,然后再返回到课堂上学习,与课文一对比,不仅体悟到课文中所描述的小石潭的石奇、水清、源幽的特点,而且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也大大增强。
教学手段的多样灵活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的引领下去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
七、精心设问,激发兴趣;模仿学习,巩固趣味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课堂提问或讨论应当避免随意性,应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或展开讨论。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既要使优等生有“想头”,又要使中下等生有“答头”这样的问题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分析《石壕吏》这首诗时,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问他的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问题一提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表示同意,有的不同意,于是大家纷纷从诗里去找根据,展开了颇为激烈的争论。后来统一了认识——杜甫在这首诗里是通过人物的刻画和情景的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是同情谁、憎恨谁,态度是明确的,说《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语文教学中,质疑问难是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有疑而思,有思而悟,有悟而乐。课堂上,教师设置一些有创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如《愚公移山》一课,要使学生了解愚公的精神,讲课文时可故意设疑:有人说愚公真是愚蠢,移山不如移屋,说说这种见解正确吗?同学们通过讨论就会得到结论指出根据这种说法并不能说明愚公愚蠢,因为本文是为了通过叙述愚公移山的故事来说明愚公精神,并不是从移山与移屋这个角度来说明愚公的,而是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比来突出愚公的人物形象。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也都有所提高。又如在教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单元的说明文后,及时要求模仿这一单元的文章,写一篇介绍自己学校的说明文,同学们通过一单元的学习,很是跃跃欲试,教师一布置,大部分都很乐意写,并且都能写出较好的文章。
总之,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退居“第二线”让学生唱主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反还会学得更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还很多,只要我们思想更解放一些,胆子更大一些,方法也就不难找到了。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应该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把课教活教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之”、“乐之”的热情,使之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从而大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1]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6.[3]语文天地.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