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雎》教学反思
《关雎》教学反思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引导学生了解《诗经》、识记重点词句之后,我还重点讲解了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做到了讲解全面,重点突出。
不足之处:本诗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诵读欣赏既要诵读更要欣赏,学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但是,由于只有一个课时的时间,我没有给学生朗读的机会和时间,这对于学生更好更快地了解课文不利,以后一定会注意这一块。
第二篇:《关雎》教学反思
《关雎》教学反思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运用“比兴”和反复咏叹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诗还注重音韵和谐,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诵读欣赏既要诵读更要欣赏,学生应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得到美的享受,在诵读中形成良好的欣赏品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需要注意的是,诵读与欣赏不能割裂开来,两者是交融的。诵读欣赏很讲究诵读,但这种诵读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朗读,它要求融入感情,要读出诗、文的韵律节奏之美,要读出诗、文中字里行间蕴藏的真挚感情。
全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他所喜欢的女子的不懈追求和爱情幻想。共分四章。首章四句,以雌雄鸠鸟和鸣求偶连类起兴,写青年男子(君子)对“窈窕淑女”一见倾心,被她的娴静漂亮所打动,想和她结成配偶。次章八句,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和热恋到了“寤寐求之”的程度。第三章、第四章,写男子以琴瑟、钟鼓追求意中人,仿佛那位窈窕淑女在钟鼓声中与他真的结成了美满姻缘,诗篇反反复复吟唱男子对女子的思恋、追求过程,诗意层层递进,感情奔放炽热,体现了民歌朴实清新的风格特色。
这是一首典型的爱情诗。对于初三的学生来学,他们(她们)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她们)对爱情有着一种渴望了解的心理,同时他们(她们)往往又体现出一种非常害羞的心理。
所以我们面对这首诗绝对不能“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一古老而神圣的话题,尤其是通过这首描写君子对淑女思念得辗转反侧并进而以琴瑟和钟鼓追求的爱情诗。但是在探讨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文章不能上得肤浅了,否则就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基于这点考虑,这堂课一定要上出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中产生正确的爱情观。在解析《关雎》的基础上,通过诗中的“君子”和“淑女”二词过渡到对真正的爱情阐释中。我先让学生回归中国古代社会的爱情故事。学生在搜集讨论的基础上主要搜集到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梁山泊和朱英台的爱情故事……然后我让学生思索是什么让这些爱情能够永恒。然后我进行总结:千年的岁月没有抹去这些爱情的荣耀,空间的转换也没有褪去这些爱情的光环,风雨的历练反而增添了它的厚重与质感。每年的七夕我们都来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虽然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是悲剧性的,然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依然昭示后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梁山泊和朱英台的爱情化为了蝴蝶,穿越时空的隧道依旧飞舞于今天的生活中。所以说真正的爱情应该能够经受住时空的考验。最后学生自然而然将周围同学所做的及自己所想同真正的爱情爱情进行比较,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三篇:《关雎》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学习《关雎》基础上进一步熟悉相应文学常识,有利于学生识记古代文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上创设优美意境,引导学生感受美的氛围,特别是情景赏析中,对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将学生带到优美的诗境中。所选的图画音乐一定要轻柔欢快,让人充满憧憬。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的情景尤为重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陶冶学生的情操。
第四篇:关雎 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导入:
一、美之序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诗经》中的《关雎》,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寻美、赏美、创造美。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我们朗诵一首自创诗歌,大家在倾听的同时,找出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好吗?
屏显:(师朗诵)
你是一条旺盛的河流,2600多年来边唱边走,多少人翘首追随你们神秘的源头。
哦,到春秋,再到西周。
“风”—土风民谣,纯朴自然,“雅”—诸侯朝会,贵族欢宴,“颂”—宗庙祭祀,乐舞翩翩。
直陈比喻,托物抒情。
你的语言是赋
因为你,“风骚”成为文学的雅称。
你就是《诗三百》
人们还恭敬地称呼你《诗经》 师:准备好的同学,请发言!
(生发言:①《诗经》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②《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③《诗经》的表现手法是:“赋”.“比”.“
”
④《诗经》大概有3篇,也称诗300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刚才的发现连缀成一段说明性的文学,好吗?
师:可见大家比较善于归纳总结,《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学之瑰宝,我们一定要能够精准介,来大家请看大屏幕,请大家自由朗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首,故又称“诗三百”。《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个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国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直陈其事叫赋,;譬如对比;无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已四言为文,兼有杂言。
师:看,老师的诗与这段文字内容大致相同,语言风格都不一样,比较之下,各有千秋。来,大家说说你的看法吧!
(生:诗读起来好听,这段文字言简意赅。)
师:一语中的!说明性文字语言准确,简洁,目的在于传达知识!而将具有独特的形象美,音韵美,情感美。
二、诵读,感受诗歌之美。
师:《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这一首古老的序曲,下面我们通过桑拿部朗诵,感受它的魅力。(屏显,生齐读)
① 初读正音,把握节奏,要读得字
腔调 ② 再读解意,把握形式,要读的韵味深
③ 吟唱诗歌,品赏诗情,要唱的情深意切。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你觉得文中那个字容易读错?那个字容易写错?请你标出来,(钟鼓“乐”之? 好()逑,而不是“hao” ?)
师:这个“好”字从字义入手确定读音,是一种正确的方法,大家想一想,这个字的字音还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民俗文化、如果是好(hao)逑就是“喜欢追求”的意思,那诗中的君子不就是成了一个偏爱好追求美女的浪荡公子了吗?见一个爱一个,还能称得上是君子吗?
师:来,看老师总结的易误读的词,齐读三遍!
雎鸠()
窈窕()芼之()好逑()荇菜()寤寐()
2、再读解意,把握形象
师:浅层次的朗读给我们雾里看花的美感,深入解读文
,希望同学们能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次的朗读。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个任务,请我们同学选择一个来完成!屏显
请从以下活动中任选一个完成
一、自主完成,用现代汉语通顺地翻译全诗
二、小组合作,把这首诗译为现代诗,语言流畅,能托韵更好!
三、交流活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作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生独自学习,师巡回指导)
师总结:同学们,大家能准确地理解诗意,很好,任务一、二、的在于“直译”,“意译” “直译”不以帮助我们牢固诗意;意译可以让我们品尝到诗歌丰富的内涵、下面,请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诗歌,想象诗作展现的画面美,体会诗歌的情感美(生自由朗读
3、吟唱诗歌,品赏诗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好,一次美丽的邂逅,引出一份美好的情感,一份美好的情感,诞生了一首美妙的诗歌。田园美好,诗歌动人,可惜古老的去掉已经失传,现在,我们放松一下,欣赏网络上歌手唱的《关雎》
(播放《关雎》)师:唱的怎样?(生答)
师:下面我来个即兴演唱,依据你对诗歌的理解,套用或自创合适的曲调,也来吟唱一下,好吗?(生唱)
四、追寻美的脚步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我投影的诗,只看右半部分(君子好逑、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君子好逑”是说小伙子看上了这个姑娘了,认准了她可以给“我”当媳妇。看上了怎么办? 生:追!
师:对,看上了就追呗。“寤寐求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不仅要追求,而且日夜追求。追到了没有? 生:没有
师:没追到,小伙子“辗转反侧”睡不着,或者在想办法。往下看,“琴瑟友之”,就像现代社会年轻人谈恋爱一样,坐在河边,弹着吉他,唱着歌。最后“钟鼓乐之”敲钟打鼓,这是很热闹的场面,意味着什么? 生:好像是结婚的场面。
师:对,就是敲钟打鼓,热热闹闹把那姑娘娶回来了。
这时候我们的思路就很清楚了。先是看上了,“君子好逑’看上了就追,“寤寐求之”;没追到睡不着“辗转反侧”;经过努力追上了,开始谈恋爱,“琴瑟友之”终于把她娶回家了,“钟鼓乐之”。这首诗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诗经》里叫做“赋”,现代汉语里叫“记叙”。
师:我们单看后面几句,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君子好逑”,“寤寐之求”,“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之后再看之前这几句:“窈窕淑女”,“窈窕淑女”,“窈窕淑女”,“窈窕淑女”,着四句一样的,就中间加了句“优哉游哉”,还需要几码?看一眼就记住了。也就是说,这首诗,这首诗的右半部分我们已经很清楚地记住了。
先记住了后半部分我们再来看前半部分。窈窕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和“关关之雎,在河之洲”有什么关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和它后面的“窈窕淑女”等有什么关系?(生沉默)师:我再举个例子,“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东方红,太阳升”和“毛泽东”有什么关系? 生1好像是比喻„„
师:我再举个例子,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咱们班有个海正卿(本班学生),这时什么关系? 生:(大笑):就是比喻,把海正卿比作星星了。(师板书:“比”、“比喻”)
师:对,首先就是比的关系。比就是比喻,就像我刚才把毛泽东比喻为红太阳了。在这首诗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说雎鸠鸟成双成对在河边鸣叫,用来比喻君子和淑女是很好的一对。这一层关系大家都可以理解,但它还有另外一层关系。(师板书:“兴”、“引发”
师:兴,就是引出或引发的意思。就是引出下文。刚才我们说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咱们班有个海正卿,可以理解为“比”,也可以说海正卿,可以理解为“比”,也可以说海正卿和星星根本沾不上边,纯粹是为了引出海正卿。这就是“兴”。看,我们今天又学了三个字:赋,比,兴。师:(指屏幕)左面的就是为了比,为了兴,第一句“关关之雎,在河之洲“我们已经记住了。后面的三句基本一样,”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只有三个字不同,“流”、“采”、“芼”。中间这一句不一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左右两半都是中间一句句式不同。其余句式都一样,这叫什么呢?(生沉默)
师:初一的时候学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不闻爷娘唤女声„„”这时什么手法?
生2:反复。
师:用两个字说,这种手法叫复沓。
(师板书:“复沓”。)
师:用四个字说,这叫重章叠句。明白了这些写作的手法,这首诗也就印在你脑子里了。想想这个故事,想想结构特点,很容易背的。开始——
(生齐背诵)
师:不错。为了大家背得好,我说诗中的小伙子看上了淑女,看上了追,追不到就睡不着,后来追上了,再后来娶回家了。这些其实是我的个人理解。诗里面并没有明确地说,也许那个淑女压根就不上这个小伙子,那个小伙子睡不着,想啊,想啊,最后幻想和这个姑娘好上了,幻想把他娶回家。有没有这种可能? 生:(齐)有。
师:所以,对这样的诗老师不作固定的理解,完全鼓励大家有自己的理解。你们有自己的理解,开发自己的思维,比记住老师的一个答案更重要。也许有的同学要问,到底该怎样理解?历代有好多的人在亚久,也没有人给它下一个定论,到底是追上了还是没追上?如果是追上了,那固然是“乐”(师板书:“乐”)
师:如果没追上,那就有点“哀”
(师板书:“哀”)
师:孔子评价这首诗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师板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师:可能孔子也在揣摩,如果追上了,值得了,但一切都有节制,在礼法范围之内,这就是
乐而不淫,如果没追上,也没有寻死觅活,这就是哀而不伤。也许孔子就在借这首诗而教化大家,所有人都应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师:这首诗里的主人公是谁? 生1:君子和淑女。
师:孔子把写爱情的《关雎》放在第一篇,告诉大家,男人都要做君子,女子都要做淑女,在这首诗中,写君子的感情,只限于睡不着觉,限于弹琴,敲钟打鼓,没有其他亲你的动作和语言,这个淑女呢,从头到尾没说一句话,也没有什么过分的举动,这正符合君子和淑女的标准,也就是说,爱要符合礼仪,爱要有所节制,要守规矩。这正是孔子要教育大家的内容。
四、唤醒积累
师:同学们,爱情是个大话题,爱情是个小天地,走出这个小天地,我们可以发现:亲情、友情、师生情、故土请、爱国情醉人心田,抒写这些情感的诗句比比皆是,诗歌之美,言说不尽;真情之美,言说不尽、针织美好的情感一旦与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诞生的都是语言精品。让我们真诚地生活,用我们字字珠玑的母语去尽情表达我们对生活的感恩吧!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第五篇:《关雎》教学设计
《关雎》教学设计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实验学校 种灵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能力目标:
1、深入理解这首诗,赏析品味诗歌的细腻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韵味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理解人之性情,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材分析:
考点要求:赏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教学重点:学习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品析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渲染爱的氛围
多媒体展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子之于归,宜其室家。”
教师:玫瑰的花语是什么?(爱情)其实在我们中国代表爱情的是桃花。千年前华夏的劳动人民就以桃花歌唱爱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蕴含着数千年情缘诗韵的《关雎》,走进古人的爱情世界吧!
二、简介《诗经》
多媒体展示: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 ——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兼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师:《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它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
三、美读美讲爱的故事
1、读美句
配乐听读《关雎》——指导自读《关雎》——配乐美读《关雎》
教师要求以下几个步骤:①教师播放配乐朗诵课文《关雎》,学会听读。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订正读音。③学生跟读配乐朗读课文。④指导学生饱含情感朗读《关雎》。
(可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
诵读指导要点:
第一章,宜舒缓平正,重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
第二、三章,“求”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优思,声调亦迫促
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应独处兴奋快乐之情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
二、二”节拍。
2、讲美事
教师:美丽的诗歌演绎出美丽的故事。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并根据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美丽动人的语言讲述这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给学生几分钟准备时间,然后找代表发言。
预见学生讲述的内容大意:
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沙洲,沙洲之上成双成对的鸠鸟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边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有一位文静美丽的姑娘在左右采摘荇菜。这时,一位青年男子来到河边,他听到鸠鸟的和鸣,看见美丽的姑娘,不由得向往这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的配偶,爱慕之情油然而生。想尽办法去接近她,日思夜想想要得到她的爱情,可美丽的姑娘却拒绝了他的追求。但姑娘美好的形象还是在他脑海中反复出现,使他茶饭不思,寝食难安,长夜漫漫难以入睡。情到极处必生幻,朦胧中男子和自己的心上人终于相会了,他弹琴鼓瑟,和姑娘亲密相爱,结为永世之好,过上了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
3.品美文
教师:孔老夫子每次听到《关雎》这个尾章,满耳都是音乐声,真是好听极了!他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诗歌表现的情感很热烈,但并不放荡;他情思悠悠,但并不低沉悲伤。不愧为《诗经》之始,肯定了人们对爱情的美的向往。下面我们就展开寻美之旅,品味一下《关雎》中有那些美。教师提示:
人物美,景物美,意境美,主题美,语言美,音韵美,手法美…… 诗歌中的美无处不在,你细细品读去发现更多的美吧!
人物美:
女子:文静美好,勤劳
男子:真挚、坦率、自然、执着…
景物美:
碧水悠悠
芳草萋萋
参差荇菜 意境美:
情景交融
意境优美 主题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正确的爱情观 语言美:
重章叠句
双声叠韵 手法美:
托物起兴
四、课外延伸感受诗意
多媒体展示:
《桃夭》、《采葛》、《木瓜》
五、作业
课下再读《诗经》,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的辉煌 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的吟唱
板书:
《诗经.关雎》
读美句
讲美事
品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