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

时间:2019-05-15 08:2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

第一篇: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

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

——家访感悟

我班虽然学生不多,但问题却不少。有五名学生的父母离异,有两名学生的父母因工作原因长期分居,孩子由母亲单亲教育。这样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心理和教育多少会有些影响。为了教育好孩子,我经常和孩子的家长进行联系。因为时间、距离等方面的原因,当孩子在学习上、心理上出现问题时,我与家长的联系多为电话,觉得这样既方便又快捷,家长也不会有多大的心理负担。

这段时间武汉市开展了“课后访万家”活动,我们响应号召,开始了课后家访。

这几天我们走访了几个家庭。每到一个家庭,我们都感受到了家长的热情,原本觉得麻烦的心理瞬间消失殆尽。我们与家长共同商量教育管理孩子的对策,与孩子促膝谈心。在交谈中,我们有了亲近感,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没有了电话交流时的那种公事公办的距离感,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也更透彻了。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家长脸上露着的感激的笑容,听到的是家长嘴里不断说出的感激的话语。每次离开,家长都热情地送到门外。有一位家长与我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我们竟然手挽手走了半个多小时,将我送到了家门口。是啊,正因为我们走近了家长与孩子,他们也走近了我们。

这些天的家访,我看到了我们平时在学校里看不到的,在电话里了解不到的东西。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家里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家人的情况,为我们了解学生、教育学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我班有一位学生特别文静,喜静不喜动,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感觉她生活在梦幻世界里。曾听家长说过她很喜欢看书,这次到她家里,我专门走进了孩子的卧室,发现这孩子的书果然多。一条长长的书桌上摞满了书,还有两箱已经看完的书,从童话故事,到名人名著,从漫画到各类知识性的书籍,真是应有尽有。孩子的妈妈拿出了一摞笔记本,上面写得密密麻麻,全是孩子自己编写的作品---《童话故事集》。这对一个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呀!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想我会因材施教,找出更好的办法来教育培养她,让她在充分发挥特长的同时,从家庭的书海中“移情”到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再让课堂与家庭书海构成互补关系,这孩子的将来,一定大有作为。

还有一位女生,聪明乖巧,有着一副好嗓子,很有艺术天赋。学习上也很努力,虽然在班上年龄最小,但是学习习惯很好,学习能力也不错。这孩子还在幼儿园时父母便离异了,刚上学时,母亲每天接送,对孩子是关爱有加。后来,外婆中风住院,孩子的妈妈每天奔波于医院和单位,无暇顾及孩子,于是孩子每天自己上学,自己放学回家。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孩子每天走四遍。看着每天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接送的同学,她总会自言自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地有些孤僻,不太爱和同学们玩,特别敏感。我对这位家长心存不满。这次家访,我们走进了孩子的家。这是大学里以前的招待所改建的宿舍。房子不大,却很有书香气息。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并排摆放的书桌,那是孩子和妈妈的书桌。身为大学老师的妈妈的书桌上摆满了书和备课本,孩子的桌上也摆放着书、字典、词典和作业本,孩子每天和妈妈一起学习。看到这里,我对这位妈妈有了敬佩之情,接下来真诚的沟通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达成了共识。

电子时代,有了电话、QQ、电邮,这些方便快捷的电子通讯方式,让老师与学生家庭十里咫尺,家访,渐渐远离我们。

高速发展的通讯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那只是人与人的对话,缺少了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通。请家长到学校,那只是公事公办的谈话,缺少了真诚与平等。

家访是一种教育方式的回归,不仅仅是方式,更是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回归。无论电子通讯多么发达的社会,人与人面对面真诚的交流,总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听到更多,触碰到更多,从而感悟到更多

家访,敞开了教师与家长的心扉;家访,带给了家长无限的希望;家访,会诊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毛病,家访,扬起了广大孩子理想的风帆。

我想,我们教师只要正确运用家访,我们的教育一定会更上层楼。2011.10.9

第二篇:时代变化与教育方式的转变心得体会

时代变化与教育方式的转变心得体会

当今信息时代,知识迅速更新,迫切要求对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此形势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多媒体教育网络便顺应时代的需求而诞生了。

多媒体教育网络具有直观、生动、理想的模拟性,丰富的资源共享性和方便快捷的交互性。它综合了课堂讲授、书本教学与电化教学的长处,把各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懂、理解快、记得住,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和生动活泼的教育效果。其特点是:

一、学生可以在他们认为最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接受教育和培训,而且不一定要有指导教师在场。在一个教室或一个系统中可允许有几十或几百个学生同时上机学习相同的或完全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随时中断学习,然后再从中断的地方重新开始。

二、多媒体教学软件大大地增强了教学魅力,能使学习的内容图文声像并茂,栩栩如生。特别是在演示和实验方面的仿真功能(例如,用计算机模拟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微观结构及其变化过程),能使许多抽象的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易懂、生动有趣,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由于网络上的教学工作是按最有效的、个人化的教学原则来进行的,并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因此能明显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学习效率。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时间缩短了50%,记忆力提高了80%,教学费用减少了一半。

四、可以有效地测量与跟踪教育培训的结果。在多媒体教育网络上,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将实物、教案、图表、幻灯、软件程序、动画、声像资料、课堂讲授以及在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提供到学生的面前;可以在瞬间完成各种媒体的转换;可以利用现成的软件将一些难以计算和描绘的结果形象地显示出来;可以立即组成一个系统,并随时修正参数,重新演示系统的功能和运行情况,从而提供了一个极其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环境,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开辟了一个空前广阔的舞台。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既可进行个别化的教学,也可以进行协作化教学(即开展集体讨论与分工协作),还可以将这两种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能利用智能化的教学软件与计算机对话交流。计算机按学生的要求提供知识与信息,并同时根据学生的反映调整与修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甚至指导教师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进行如下的运作:

1、快速查询和调用网上遍于全球的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资源和课件。

2、对选择出的教材重新进行排序、包装和组构。

3、把加工处理好的或利用过的教学资料存入某个文件,备以后随时使用。

4、与教师或同学共同操作某个软件或课件,共同讨论某个教学资料的内容。

5、学生既可以向学校里的教师学习知识,也可以向知识数据库与专家系统学习。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更加扩大,学生彼此是互教互学的对象。因此,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

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来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

一、设计课件要做到新、活、变

多媒体动画有利于优化学习过程,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等特点,造成他们上课时无法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我们在确定课件内容是就应考虑动画的特点,所选定的教学内容要新颖,最好能一出现就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所以在设计时,我们应该先构思好,在什么时候使用课件,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并写好脚本。好的脚本要反映课件设计的各项要求,有效地表示课件中的各种信息,给出课件制作的各种指示,并且有利于课件的使用。正确有效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并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二、制作课件模式要多样化,易于学生接受

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强、逻辑思维严密的学科。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一定要精细,力求完美,尽量不出现差错。通常我们制作课件的途径有:利用PowerPoint、FLASH等等。总之,都是为了更好地把教学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大多数教师设计出来的课件模式都是综合型,既有指导学习,也有练习解答,更有游戏参与。例如我看到过一个很好的课件,是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的课件,其中有一道游戏加练习题。该课件先出示了一种类似花心的图案,上面写有一些9加几的练习题,教师给学生讲明:算对一题,花瓣就开一片,当我们把这里的所有题目都算正确了,知识之花也就开放了。并问学生,想不想让知识之花开放?学生兴趣高涨,纷纷争取来算题,都想让知识之花开放。最后,学生把所有的题全算对了时,屏幕上的花便开了(教师设计了一朵非常美丽的花),学生们发出了欣喜的欢呼,出现了全课的高潮。像这样的课件在制作时就注意了美感和游戏性,而且模式也多样化,并不单一,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课件的使用要简单易学,利于操作

我们老师平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常规课的课件大部分都是由我们老师自己设计和制作。所以我们在使用课件时就要采用简单易学,利于操作的软件。目前我们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演示文稿来制作的。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非常易于学习,也易于操作。因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情况来进行教学,有时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地方或者是还没有听懂的地方,就需要重复演示。而有时对于学生已经弄懂的地方,就不用在演示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在画面上设计一些动作按纽,可以重复演示,也可以跳过某些画面,直接演示后面的画面。

最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 像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第三篇:舞蹈课堂实施生本教育的一种教学方式

舞蹈课堂实施生本教育的教学方法

——“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方式)

孙琳、孙艺诚

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依据生本教育中的四大特点和教学理念做为本文的理论观点,将这四个特点结合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是有效实施生本教育的一种教学思路。通过《百舸争流》、《牛角梳》、《哎!无奈》等三个作品的简述,可见舞蹈创编要想耳目一新是不可缺少生活素材,强调这一教学思路具有科学性,它将生本教育轻松运用于课堂,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学生懂得将生活、艺术和学习三者合一;培养他们创编舞蹈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关键词:生本教育 舞蹈教学 生活素材 艺术元素 教学方法 舞蹈创编 正文:

在舞蹈教学中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模式,随着模式的变化就会有对应的教学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不一样,教学效果自然也推陈出新。如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模式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即“口传身授”。老师怎么示范学生就怎么模仿,学生学习时处于被动状态。注入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包括动作示范法、动作讲解法、模仿练习法、自由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这种模式在舞蹈教学中比较适用于认知过程的阶段,让学生掌握舞蹈的风格、基本动作元素等。现代的教学模式则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常用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模式中的教学方法外还加入新的方法,即对比观察法、启发提问法、分组讨论法、创编游戏法、田野考察法等。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并大胆地寻找答案,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在课堂里活跃、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学生所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生本教育中有许多非常有效的教学原 则和方法,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有兴趣,学得更深入。”① 运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达到突出学生、突出探究、突出学习、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这种教学思路下,学生必须要有合作精神,学会合作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主要目的,同时也符合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的四大特点“突出学生、突出合作、突出学习、突出探究”。这一教学模式在舞蹈教学中适用于学以致用的阶段,如创编舞蹈等。“在教育界批评“注入式教学法”(填鸭式教学法),提倡“启发式教学法”。②可见在现代的教育界中推崇的是启发式的生本教育模式,提倡生本教育的思想和活动。“生本教育是相对于传统的师本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体系,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活动。”③

采用生本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笔者通过多年舞蹈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关键取决于教学方法。笔者对高广方教授提出的“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取决于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一观点有着同感。要想有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方法。笔者现在课堂上一般将注入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结合进行教学,文章前面提到它们的区别,教学法的应用有重侧点,注入式为辅,启发式为主。运用注入式先让学生储备有一定的知识,再运用启发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启发式教学方法中,启发提问法、分组讨论法、对比观察法、创编游戏法、田野考察法均是笔者深感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法。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又有很多形式可以开展教学,我们不管用怎么方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生本教育最初提出的教学理念的目标。

①引用《生本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高广方编著【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5期生本教育研究第54页②引用《舞蹈教学的重要方法》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③引用《解读生本教育中的个性教育》陈留明编著【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7期生本教育研究第71页

笔者认为有一种方式能立竿见影地达到教学效果,就是“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方式),这种教学思路我们可以通过田野考察教学法来运用,因此我们重点剖析田野考察教学法。在生活中进行田野考察其实就是一个收集生活素材运用到艺术中的演变过程,再具体来说就是在生活中找到典型的动作素材或故事素材,放入到舞蹈中作为艺术元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艺术采风,在教学法中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之为田野考察教学法。这是生本教育模式中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使得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学生必须主动探究才能有收获,学生愿意主动搜索信息,越早发现素材越在创作上有着崭新而与众不同的灵感,学生会假设自己是位出色的发掘者,靠努力获取资料让学生有着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根本不需要老师‘家长式’的督促学生学习。黄明珠老师曾在《田野考察教学法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提到“实施田野考察教学法,教师要转变‘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家长式’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田野考察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④ 当然要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出来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课堂上笔者常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捕捉素材,最开始运用这一教学法时并不顺利,因为学生的能力有限,所以老师要采用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能力,当然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始终作为辅助过程,通过笔者循行渐近地引导启发,最终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式为主。通过“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方式),灌输给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是可以运用到艺术中,引导学生生活素材无处不在,学习积累无处不在。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发掘题材如何运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累知识。通过“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轻轻松松地达到了我们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所预期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④引用《田野考察教学法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黄明珠编著【J】《舞蹈》2011年2月总第354期“教育栏目”第55页

笔者还认为“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具有它的科学性。近几年我们观看舞蹈大赛,有一些优秀的创编剧目就是从生活中收集的素材放进舞蹈中进行创作的。我们就拿全国第六届舞蹈大赛的几个作品来说明“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科学性。如群舞《百舸争流》厦门歌舞剧院编导杨嵘、丛明玲的作品,该剧目获得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群舞项目表演三等奖、优秀创作奖。听到“百舸争流”这四个字,笔者想像到上百条船在水上疾驰前进,它的寓意是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笔者认为该舞蹈的创意就此萌发,笔者欣赏这一作品,因为它有许多可取之处。编导利用了生活中人们奔跑的动作作为主题动作,基本贯穿了整个剧目(图一),编导还巧妙地将田径场上比赛的情景放进舞蹈中,运动员们百舸争流地奔向终点,有成功就有失败,然而失败者并未气馁,依然继续努力,剧目给予观众积极向上的激情(图二),这一剧目典型地说明其创作来源始于生活素材,反映生活中人们追寻的精神。

图一《百舸争流》 图二《百舸争流》⑤ 图三《哎„„无奈》 图四《哎„„无奈》⑥

图五《牛角梳》 图六《牛角梳》⑦

作品双人舞《哎„„无奈》北京舞蹈学院的创编并表演(易杰、纪家萱)的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双人舞项目表演二等奖、创作三等奖。笔者 ⑤ 图

一、图二引用《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完整版<群舞>(下)vcd碟》

⑥ 图

三、图四引用《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精华版:双人、三人舞(下)vcd碟》⑦

五、图六引用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k2ODc2NDQ=.html

观看这剧目的同时还看了一篇关于这剧目的观后感,黄海碧编写的《并非无奈的感叹——谈双人舞,《哎„„无奈》》。作品演绎的是生活中夫妻之间的矛盾,“一对夫妇五年之痒或七年之痛或新婚不久的无端猜疑,情感被猜疑受到危机。丈夫显然疲惫又无法逃离而妻子却乐此不疲的追问,对那空空的手提袋宣泄她对丈夫的疑心,最终把丈夫推向不能承受的境地。”⑧。这篇观后感笔者也有同感,剧目中笔者还观察到一些细节的肢体语言(图三)妻子伸出手向丈夫要着什么、丈夫在妻子步步逼人中不断退后。(图四)妻子纠缠不息地抢着丈夫的手提包,对丈夫的无端猜疑使得夫妻间的感情受到了危机„„他们创编的舞蹈动作都来自于现实生活。“编者丝丝入扣的形体语言就像一串叹息的动词穿梭在生活里,完成现代人内心情感的无奈。夫妻之间一次次形体缠绕和形体跌碰,一次次貌合神离的脚步同行和拖拉推搡,一次次反复无常坚挺的兀立与疲软的滑落”⑨。通过舞者所表现的故事情节,笔者认定该剧目的创作来源来自生活中的故事。

作品双人舞《牛角梳》云南省歌舞剧院编导陶春的作品,该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双人舞项目表演、创作三等奖。笔者在2007年05月25日云南日报网站中《红土奇葩 舞苑绽放》一文中有着相同的看法,“民族民间舞蹈同其他艺术一样,是反映该民族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及民族文化,《牛角梳》透过传统表现形式,从民族的精神、性格入手挖掘,准确地捕捉到该民族的当代形象,刻画出了他们的当代新面貌”⑩。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一把牛角梳是佤族民族的一种民俗文化的信物。笔者还认可文中的这段话“编者充分掌握阿佤人以梳传情、以发为舞的独特民俗文化,以双人舞蹈的形式为载体,去寻找新的舞蹈语汇。整个舞蹈围绕着梳头这一极富感情色彩的示爱动作,着力二人 ⑧ 参考《并非无奈的感叹——谈双人舞,《哎„„无奈》》黄海碧编写【J】《舞蹈》2004年第10期 特约舞评 ⑨ 参考《并非无奈的感叹——谈双人舞,《哎„„无奈》》黄海碧编写【J】《舞蹈》2004年第10期 特约舞评》 ⑩参考《红土奇葩 舞苑绽放》李开义 谭雅竹编写 2007年05月25日 云南日报网http://www.xiexiebang.com 5 内心世界的刻画,表现出佤族男女间朴实的情感和幸福的生活,为民间舞提升传统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经验11”。笔者认为剧目的创作来源是来自佤族民族的民俗文化,通过一件小小的信物(牛角梳)反映了阿佤人以梳传情、以发为舞的独特民俗文化(图

五、图六),这个作品和前文的剧目一样,说明了创作来源始于生活。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延伸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带着民族文化的底蕴作为创编的思路,不但剧目有着新颖之处还有理念深度。

通过上文对几个作品的分析,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说明它们的创作来源始于生活中的素材。有的作品来自于生活中一种场面反映了当代人们追求的一种精神、有的采用生活中人与人一些小事反映了当代人生活的压力,还有的剧目仅用了生活中一件小小的物品将作品表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可见舞蹈创编要想达到耳目一新的效果,积累生活素材是不可少的环节。在我们学校幼师班的舞蹈课也开设了舞蹈创编课程,要求学生出的作品尽可能耳目一新。但学生的能力实在有限,我们必须扩大学生的视野,学生们为了达到老师的要求,在实施这一教学方式时对学习的态度表现得积极主动。那具体应该如何实施这一教学方式呢?笔者认为其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有四种。

一、进行户外采风活动,针对课堂创编主题去捕捉生活素材,采用生活素材发展剧情的剧目,强调它的创造性;

二、进行艺术观摩活动,通过舞蹈欣赏、观看演出等各式途径收集艺术元素;

三、进行主题性或自主性的创编教学活动;

四、进行音乐收集活动,找到各种不同情绪的主题音乐。笔者将会多次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始终保持在课堂上。

综上所述,采用生本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笔者通过多年舞蹈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教学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关键取决于教学方法。有一种方式能立竿见影地达到教学效果,就是“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方式),11参考《红土奇葩 舞苑绽放》李开义 谭雅竹编写 2007年05月25日 云南日报网http://www.xiexiebang.com 6 这种教学思路我们可以通过田野考察教学法来运用。通过《百舸争流》、《牛角梳》、《哎!无奈》等三个作品的简述,可见舞蹈内容都来自生活,不管是物还是事、还是一种精神或文化,它们都从生活中来。别人没发掘而你发掘到了,将发掘到的素材运用舞蹈其中,使得舞蹈创编耳目一新。要想创编好的作品收集生活素材是不可缺少。这些都是强调“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这一教学思路具有科学性,它使得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学生必须主动探究才能有收获,学生愿意主动搜索信息,越早发现素材越在创作上有着崭新而与众不同的灵感,学生会假设自己是位出色的发掘者,靠努力获取资料让学生有着成就感。通过“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方式),灌输给学生生活中有很多素材是可以运用到艺术中,引导学生生活素材无处不在,学习积累无处不在。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发掘题材如何运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积累知识。通过“从生活素材到艺术元素”的教学思路,轻轻松松地达到了我们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所预期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生本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理念》高广方编著【J】《现代教育论丛》2008年第5期生本教育研究第54页

2、《解读生本教育中的个性教育》陈留明编著【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第7期生本教育研究第71页

3、《田野考察教学法在高校民间舞教学中的应用》黄明珠编著【J】《舞蹈》2011年2月总第354期“教育栏目”第55页

4、《并非无奈的感叹——谈双人舞,《哎„„无奈》》黄海碧编写【J】《舞蹈》2004年第10期 特约舞评》

5、《红土奇葩 舞苑绽放》李开义 谭雅竹编写 2007年05月25日 云南日报网http://www.xiexiebang.com

6、《舞蹈教学的重要方法》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

第四篇:论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模版)

Education Technology: a Special Understand Mode of Education 论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

杨开城1,张晓英2

(1.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京

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北

100875)

摘要:本文从技术的定义出发,提出来技术的内涵定义,并在确定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现有教育研究的各种理解方式以及它们的不足,提出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理解教育的方式。技术是人类规定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方式。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信息变换方式。教育技术是指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这种教育技术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理解教育的认知功能。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放弃直观的立场和简单的范式,而采用复杂系统的立场和开发取向来研究教育,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关注的是教育现象(问题)的设计根源,采用系统建模、信息流分析以及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来理解教育。这种理解方式放弃了使用命题系统或者公式方式来表征教育规律,而是站在进化论的立场上,利用教育模拟(仿真系统)来表征教育规律。关键词:教育技术;开发取向;系统建模

一、什么才是教育技术

早期人们认为,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应用的媒体技术。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备受诟病的唯媒体论。人们为了摆脱唯媒体论,便将教育技术的外延进行扩展,认为教育技术是指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的方法、工具和经验技巧的总和。然而“总和说”并不能解决教育技术自身的定位问题,因为“总和说”消除了上位概念“技术”和下位概念“教育技术”在外延上的边界。我们很难说哪一种技术注定不会应用在教育中,所以教育技术的外延在扩展的同时,内涵被压缩殆尽,教育技术几乎成为技术的同义语。这样“总和说”也就消解了教育技术这个概念,同时也消解了教育技术学这个学科。

本文所要讨论的教育技术不是指这种认识,当然也不是指AECT′94定义所规定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因为“理论与实践”言说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一个领域。那么到底什么是教育技术呢?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什么是技术”开始。

自从人们开始关注技术这个事物的时候,人们就一直试图给技术下一个定义。比如,⑴将技术定义为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或者手段;⑵将技术定义为“怎样做”的方法性知识[1][2];⑶将技术定义为特定的人类行为[3][4];⑷将技术定义为工具、方法、经验和手段的总和[5][6][7][8][9]。

然而,这些已知的定义都没有描述技术的内涵。并且,仅仅从语言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看到这些技术定义的局限了。比如,技术被当作工具,但是并非所有的工具都是技术;同样并非所有的“怎样做”的知识都是技术、并非所有的人类活动都可以被称为技术(活动)。如果工具、方法、行为都未能切中技术的内涵,那么它们的总和也同样无法准确描述技术。

笔者认为,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某种目的或者满足某种需要而人为规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的变换方式及其对象化的结果。技术规定了如何将一种物质(形态)变换为另一种物质(形态),将一种能量变换为另一种能量,将一种结构、形态的信息变换为另一种结构和形 态。这种变换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着,人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自己希望的新方式。这就是技术的核心内涵。

从这个内涵出发,我们认为教育技术是指一种独特的信息变换方式,这种技术所要处理的信息是教育领域中的特定信息,这些信息变换的结果是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的设计方案。教育技术体系中,相对成熟的是教学设计技术,正在起步的是课程开发技术,尚待研究的是教育工程管理技术。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就是教学系统、课程系统等教育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从教学设计的技术来看,教学设计是一个从教学目标、知识内容、学习者特征等出发构造教学系统的过程;从课程开发的技术来看,课程开发是一个从社会需求、人的发展需求以及学科知识出发构造课程系统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过程是一个技术过程,即每一步操作的输出结果都是后续操作的输入。这个过程又是一个将信息进行某种结构化以便于设计最终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为了降低开发和维护的成本,设计者和开发者试图寻找构建课程教学系统的组件集合,这些组件由于内在联系而形成课程系统和教学系统。

出于这种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我们认为教育技术不但具有教育实践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一种尚没有被人关注的教育理解功能。经过几百年的积累,活跃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理解方式已经非常丰富了。每一种理解方式都对教育研究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

二、理解教育的各种方式

理论思辨是人类理性思考教育的最早方式,因为人类理性思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教育目的问题,而不是教育手段,更不是教育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思辨适合于教育研究中的价值领域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教育思想领域。理论思辨的方法对待事实性研究(比如,教育手段的确定和效果验证)基本是不适合的,因为思辨话语的多义性和含混性,无法转化为可以实证研究的理论命题。对于教育事实领域的研究,人们依赖科学实证的思考方式。在现代社会,甚至教育目的的确定也已经从单纯的教育理想的价值分析发展到兼顾现实社会的具体需求,人们不再相信单纯的理论思辨能够完全确定恰当的教育目的。

科学实证的思考方式将教育研究看作是一种事实领域,极力排除任何立场的价值判断。然而由于文化历史的惯性,目前大多数教育实证研究通常出于实用的目的而不是解释和预测的目的,并且以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为前提来思考问题。实证研究所关注的变量大多具有直观特性,以方便给出操作性定义和进行控制。然而,直观的教育现象可重复性很差,所以实证研究的科学性也就大打折扣。实证研究的结论很难具有普遍意义。可以肯定,基于直观要素和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在其他领域的成功不可能在教育领域中重现。

科学主义只能看到教育实践中的事实性信息,却无法理解事实背后的意义。这给人文主义的研究预留了空间。人文主义的研究,通常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诸如个案分析、参与式观察、人种志的方法等,可以使人们看到教育实践中的细节信息,揭示出统计数据所掩盖的“真相”,并赋予个别教育事实以丰富的、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此类研究,研究者个人对教育的体验会越来越细腻,然而它对人类教育知识的贡献却是很有限的。类似的限于局部事实的研究还包括社会批判范式。教育的社会批判范式将研究焦点直指教育活动中的冲突,承认教育活动中冲突、矛盾和对立的事实,以社会冲突为基本线索来考察教育现象。[10]但是批判只是一种解构的力量,单纯的批判无法构建新的理解。“纯粹的批判或为批判而批判的研究生命力有限, 批判的最大意义在于校正极端。”[11]

为了摆脱既定理论的束缚,特别是政治话语的束缚,还有人提出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范式,试图利用现象学方法来解读教育。“现象学首先提示我们在进入现象场,认识和研究事物时,要抛弃自己原有的种种理论框架,不要以预先设定的观点(来自于自己或他人理论学说)来对事情做出判断,而是以一种对现象高度的敏感性来全身心地投入到现场中,使现象不断地 显现出自身之所是。”[12]然而这是很难做到的。现象学要求研究者从意义系统中退出来,即搁置各种理论预设,中止判断,回到没有意义的符号系统和表象系统中进行反思,以便重建意义系统。这种现象学的还原方法是一种建立哲学理论的方法,并不适合教育的研究。因为现象学的中止判断要求是一种普遍的中止判断,放弃对于一切存在的态度[13],这对于针对.......“世界”的哲学研究是可能的,但是对于针对局部现象的教育研究则是不可能的。对于教育研究来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退出以及重建意义系统。

对于教育而言,理论思辨、科学实证、社会批判、人文主义以及现象学的方法都代表不同的理解方式,每一种理解方式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信息。但是这些理解教育的努力都没有达到完整理解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以上各种教育研究的范式之间相互分离、互不融合,并没有反映出教育的复杂性和自为性这两个最根本特征。它们的失误基本上表现为两个方面。

⑴简化范式的立场

我们知道,理解本身受世界观制约。上述大多研究都是基于简化范式而展开的,隐含的世界观是所研究的对象是有序的、线性确定的、可精确控制的系统或现象。这种简化范式的根本问题就是“一是化简,二是割裂”[14]。然而,真实的情况是“教育系统具有非线性、不可还原性、自组织性、偶然性、开放性等复杂性特征。教育研究必须和复杂性研究相结合, 重建教育系统的分析原理, 树立非线性的思维, 整合多种研究模式。”[15]如果我们的教育实验设计仍以单向因果关系、简单线性关系等思想为基本框架,仍然将眼光局限在短时间段内的数据变化,那么我们便不可能揭示教育的本真面目。复杂性理论、系统演化理论要求我们考虑教育的双向因果、非线性关系、系统的演化特征等。

⑵直观的立场

所谓直观的立场,是指着眼于直观现象,从这些直观现象中选取直观要素(比如策略、方法、内容、媒体、交互、主客体等)进行教育研究。这种研究的潜在前提是将教育教学系统看作是人的活动系统或者行为系统。这种立场几乎让人丧失了理论的想象力,无法对教育教学系统按照系统论要求的那样进行系统建模。也就是说,基于直观的立场,人们陷于当下..的教育现象之中不能自拔,无法对教育教学系统从功能出发分析系统实际运行的结构,更无法对教育教学系统的社会性建构的历史演化做出研究。而且直观的立场很容易导致研究对象的无界线感,比如课程与教学的界线至今仍未有定论。

当然,直观的立场与简化范式是相适应的。然而,对于教育研究而言,仅仅从直观的立场出发,采用简化范式,是无法全面理解教育的。教育的复杂性和自为性,决定了教育研究离不开另一种理解方式——教育技术的理解方式,即通过构造教育教学系统来理解教育的方式,一种面向未来可能性空间的理解方式。

三、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

就其自然本质来说,技术是特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方式;就其社会本质而言,它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16]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采用特定的技术工具(比如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气雾室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技术原本就不是单纯的逻辑上可以替代的工具,而是研究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技术具有认知功能,它正在显式地成为人类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技术的这种认知功能,对于认识技术人造物来说,表现得更是明显。因为,技术原理是技术人造物的第一解释原理。

教育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知识技术,它的核心是教育教学系统的构造技术,它对应的 典型的技术人造物是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虽然不是教育实践的全部,但却位于教育实践的核心。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也就是我们理解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这两个系统都是典型的人为设计的信息系统,它们规定了文化信息如何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信息媒体之间流动和处理。教育者试图通过它们与学生自身成长的系统以及其它社会系统的耦合,来实现教育目的。正是因为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是一种技术人造物,对于这两个系统的理解,离开了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将是不完整的。当且仅当我们把教学系统、课程系统看成是技术系统时,我们才能看清楚它们与其它系统的耦合细节。文化传递与人的自我成长之间的矛盾才会清晰地以信息流动的方式表现出来。这里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知识更多地充当着理解这些系统的背景知识,而不直接充当认知工具。教学设计和课程开发技术才是理解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的认知工具。这种理解方式不再把教学系统简单看成“教”+“学”,也不再把课程系统简化成是教学内容,而是将它们理解为人工设计的信息系统。理性的系统设计不但越来越被看作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而且越来越成为教育研究的基本方式。

那么具体来说,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产生何种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呢? ⑴视角独特

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采用开发取向[17]来研究教育。基于这种研究取向,人们不再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而以教育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并且把这些系统看作是一种有着“生成-活动-消亡”过程的技术个体,把教育实践抽象成技术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转化和演化的系统。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逐渐放弃“方法”“策略”这些直观却含糊的术语,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系统内部信息流动及其整体的特征,关注信息流与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之所以要关注教育教学系统,并且对其进行信息流分析,是因为教育技术的视角将使人们看到教育现象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随着我们的设计变化而变化。教育现象是我们有意识选择的一部分。教育现象是通过特定选择而人为导致的。某些本着正当的目的、善良的愿望、带着科学的形式的设计是不良教育现象的本源。教育技术引导人们不再满足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还要探寻现象背后的设计根源。人们将思考的问题不是教育设计者的意图是如何达到的,而是类似下面的一些问题:

 教育是如何由于教育系统的内在设计因素而偏离原有初衷的?  教育教学系统为何有时局部合理而整体失当?  一种干扰是如何被设计地放大的? ... 为何有时不同的设计效果却趋同,而看似相同的设计效果却迥异?

可以说,只有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出发,人们才能探究教育现象背后的设计根源。这种探究不是心理学、社会学或者哲学理论规律在教育领域的再现,而是在特定设计背景下生成新的认识。对“设计根源”的兴趣必然引导人们对教育教学系统的信息流动进行分析。我们所提出的IIS分析法[18][19]就是这方面的尝试。这种分析要求我们不在将教育教学系统看作是直观的系统,而是一种信息流动的抽象系统。如此一来,我们便自觉地放弃了直观的立场。

⑵方法独特

教育实践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因为它是多种复杂系统的耦合。对于教育实践细节“教育学”刻画,离开了教育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划界和耦合关系的分析,是不可能的。因此,对教育教学系统进行系统建模是研究这个系统的基本操作。没有系统建模,就无法客观定位教育教学系统的真实功能,就容易陷入对教育教学系统功能的幻想当中。系统建模的方法也是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系统内部信息流动细节和理解其复杂性的基本前提。由于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人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功能对教育系统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建模。但是由于教育教学系统的自为性特征决定了,这种系统建模离开了教育技术及其运用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教学系统的建模不完全是针对教育的现实空间的建模,而是甚至可以说 根本上就是针对教育的可能性空间的建模。离开了教育技术,人们很难理解教育的可能性空间和现实性空间的内在联系。依据一两次偶然的局部失当或者失败而否定一个系统或者依据偶然的成功而肯定一个系统,人们很可能陷入教育有效性的逻辑实证主义陷阱。

此外,人们研究教育教学系统的目的并不再是为了证明这个技术系统的有效性,而是寻找这个系统存在的缺陷。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20]就是这样一种研究方法。缺陷分析是改进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的必要手段。由于教学实践和课程实践的不可逆性,教学问题和课程问题的解决最终都归结为教学系统和课程系统的缺陷消解和性能改进。这就不仅仅需要感知缺陷的症状,而且还需要对症状做技术系统层次的解释,而不仅仅是心理学、社会学层次上的解释。有了技术系统层次上的解释,才能针对技术系统的细节和技术系统的整体进行调整,而不是顾此失彼地盲目更换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课程方式等孤立的要素或特征。

⑶结果独特

真正的教育技术不是一种教育处方,教育技术学也不是一种研究教育处方的学问。教育技术学只是通过教育技术提供给人们开教育处方的方法。教育技术将引导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不同于其他教育学科。

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人永远处于未定型状态,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本质和规律判定都不适用于人。同样,教育教学系统由于以人为终极目的,所以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演化系统,同样不具有本质主义的形而上的本质和规律。从教育技术角度看,教育规律的描述方式必定不会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那样以公式和命题体系来表达。复杂性理论和技术开发取向要求我们用另一种方式,一种更加接近实践的方式描述教育规律——教育模拟(仿真系统)的方式。这种系统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学习的人工智能系统,它通过模拟真实的教育教学系统来表征教育教学规律。也就是说,技术开发取向不但引导人们构建真实的教育教学系统,而且也引导人们构建它的模拟仿真系统。成功的模拟仿真系统,是人们对教育进行系统建模的完成形态。一旦我们成功地建立了这个系统(通常需要大规模数据的训练),我们便掌握了教育教学规律。这个系统实际上表达了“目的-手段-结果”之间的偏离关系,表达的正是文化传递与人的自我成长之间的矛盾细节。在这种系统中,期望的教育结果和不良的教育结果都会表现为一定的概率。这个概率空间,也就是教育教学系统的生存空间。

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引导人们探究教育设计的可能性空间,也就是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所拥有的教育干预手段的选择空间。其实,教育教学规律更多的是教育实践的可能性空间的规律而不是现实空间的规律。这个可能性空间不是一种静态的可能性空间,而是一种动态演化的可能性空间。在相当普遍的条件下,教育实践的可能性空间中并没有最优解,教育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寻找相对不错的解。这个解可以通过教育模拟(仿真系统)在可能性空间中表征出来。也就是说,在未来,教育干预手段的设计,可以通过教育模拟(仿真系统)事先确定出现期望的教育效果的概率,再参照这个概率修改干预手段,直到概率不再增加为止,才投入真正的教育实践。正因为如此,这个系统的复杂性也就代表着我们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深刻性。当然,对这个系统的描述通常使用的是利用算法推算出来的抽象量,而不是直接测量出来的直观量。

四、小结

技术化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只要人存在,他就要追求自由,而人类追求自由离不开技术化。教育的技术化必然使得教育技术学成为显学,而教育技术的出现不仅仅改变了教育实践的面貌,而且也带来了理解教育的新方式——一种基于复杂性理论和开发取向的理解方式。参考文献:

[1]张弘政.从技术的二重性看技术异化的必然性与可控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5):63—65.[2][3]陈文化,沈健,胡桂香.关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再思考——从美国哲学界围绕技术问题的一场争论谈起[J].哲学研究,2001,(8):60—66.[4]倪钢.技术本质的隐喻理解及其微观解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6):75—78.[5]丁俊丽,赵国杰,李光泉.对技术本质认识的历史考察与新界定[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88—92.[6]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上海:复旦大学,2003.31.[7]管晓刚.关于技术本质的哲学释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18—22.[8]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9]陈昌曙.陈昌曙技术哲学文集[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10.[10]冯建军.西方教育研究范式的变革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1998,(1):26-31.[11]徐丹.从“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到“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研究范式与思维方式[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12]曹晶,刘丹.现象学研究范式对教育研究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9-11.[13]埃德蒙德·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0.[14]曾颖.“复杂范式”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重构[J].文教资料,2006,(10上):83-84.[15]周应中.教育系统复杂性特征的探析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论坛,2006,(8):8-10.[16]杨开城,王斌.从技术的本质看教育技术的本质[J].中国电化教育,2007,(9):1-4.[17]杨开城.教育技术学——“开发取向”的教育理论探究[J].教育研究,2004,(5):30-34.[18]杨开城.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5 [19]林凡.教学系统分析IIS图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9 [20]杨开城.一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技术人造物缺陷分析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5,(8):14-19 6

第五篇: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

枫岭头中学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

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开展家访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是教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家校和谐、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当前学生家庭情况及家长的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富裕家庭不同程度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展好家访活动,有利于密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家长理解、关心、支持教育,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有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关心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我校高度重视,正确认识开展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我校根据县教体局下发方案,结合本校实际,精心组织实施。经过两个周的周密安排,我校全体班主任与部分教师于12月1日—2日两天分成五个小组下到各个行政村及村民小组进行家访,并且取得圆满成功。

下载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时代,家访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种回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