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硬件组装与维修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计算机的分类,以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讲解了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1.1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
典型的微型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子系统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三者由系统总线连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集成于一块半导体芯片上。中央处理器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其基本功能是进行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暂存数据、控制和指挥其它部件协调一致的工作。
§1.2微型计算机系统发展历程简介
微机的主要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CPU,因此微机均以CPU来划分档次。个人计算机采用美国Intel公司的“x86”系列微处理器或其他公司生产的兼容微处理器作为CPU。从第一代个人微机问世到今天,微处理器已经发展到第七代产品,产生了相应的7代个人微机系列产品。
第二节 微型计算机系统组成
微机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箱、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组成。整个硬件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各部件之间通过接口互相连接,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用户使用输入设备将外界的数据信息送入主机,主机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给用户。
§2.1主机箱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由主机箱、电源、主板、显示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和软驱等设备组成。主机外部有大量的接口可与其它设备相连,主机内部由各种板卡、设备紧密相连而成。
(1)主机箱外观
主机外观主要为机箱外观,机箱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基本相同,仅机箱内部各部件的安放位置不同。机箱面板位于主机前部,包括驱动器仓、开关和指示灯,用于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和显示计算机运行状态: 驱动器仓:5.25寸用于安装光盘驱动器等设备;3.5寸用于安装软磁盘驱动器。
电源开关:用于接通或关闭计算机的电源。
硬盘指示灯:用于显示硬盘运行状态,指示灯亮表示硬盘正在进行读写操作。
电源指示灯:用于显示计算机运行状态,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
Reset开关:用于重新启动计算机,相当于关机后重新开机的效果。一般仅在计算机死机的情况下使用。
机箱背板由各种接口组成,用于主机和外部设备的连接,接口种类不同,其颜色不同: PS/2 接口:用于连接鼠标或键盘。键盘接口:用于连接键盘,多在 AT 结构主板。
USB 接口:用于连接 USB 接口的设备,如键盘、鼠标。
并行接口:用于连接打印机等并行设备。
串行接口:用于连接鼠标或调制解调器等串行设备。
视频接口:用于连接显示器信号电缆。
电源插座:位于电源上,用于连接电源线。
适配器窗口:用于插接各种功能板卡。
其它接口: RJ45 网卡接口、MIDI 接口、音频接口等。
(2)主机箱内部: 主机内部含有主板、内存条、CPU、显示卡、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CDROM 驱动器、电源和各种功能卡。
§2.2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可将用户需要处理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处理的数据。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和数码设备(摄像机、相机)等。
§2.3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可将计算机运算处理的数据信息输出供用户使用。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音箱、打印机等。
微型计算机硬件由于用途不同,组成也略有变化、区别,一般在基本组成部件基础上,再增加针对应用的其他部件。微型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部件有: CPU、内存(条)、主板、硬盘、光驱、软驱、显示卡、显示器、声卡、音箱、键盘、鼠标、网卡和机箱电源共十四件。
§2.4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
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运行维护软件及应用软件等。
§2.41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外面加载的第一道软件系统,专门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和其它软件 , 响应用户对硬件和软件的操作,它是运行在计算机上的最重要的核心程序,是每一台计算机必须有的、运行其它程序的基础。操作系统执行最基本的作业任务,例如:从接收键盘输入的指令,发送到显示器去输出等。常用的操作系统有 DOS、Windows98、Windows 2000 和 Windows XP 等。
§2.42 驱动程序
设备控制程序,每个设备都有驱动程序,如键盘、打印机、磁盘驱动器等;许多驱动程序被集成到操作系统内部,像键盘驱动程序;对于驱动程序未被集成到操作系统的其它设备,在其连接到计算机上使用时要装载相应的设备驱动程序。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独特的控制命令,相反,程序则使用通用的控制命令,驱动程序就在设备和程序之间进行命令的翻译——接收程序的通用控制命令转换成设备专用命令。常用的驱动程序有主板芯片组驱动程序、显示卡驱动程序、声卡驱动程序、网卡驱动程序和显示器驱动程序等。
§2.43 应用软件
为最终用户设计的一个或一组软件,运行于操作系统之上,包括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等。如 Office 等。
§2.44 常用工具软件
常用工具软件是应用软件的一类,为更好管理和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编制的程序。如,PCTools、WINRAR 等。
§2.45 调试维护软件 调试维护软件系统软件的一类,专为调试和维护计算机而编制的程序。如,Debug 程序、Ghost 程序等。第三节 微型计算机使用常识
§3.1按规范步骤操作
在使用计算机时,按照一定的步骤正确进行操作,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机的故障率,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计算机设备使用步骤:
①开机时,应先开外部设备再开主机。②关机时,应先关主机再关外部设备。
③若有外部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时,可考虑打开主机后再开外部设备。
§3.2运行时的保养和维护
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一些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当发生故障时应采用有效的措施,防止故障扩大。计算机由各种设备连接组成,应避免设备间的冲突和接触不良等故障。
防护方法:
①开机时,不要移动主机和显示器。必须移动时首先关机并把电源插头拔下。
②发现系统有火星、异味、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系统电源,故障排除后方可启动计算机。③发现计算机有异常响声、过热等现象时,应设法找到原因,排除后方可使用。
§3.3其它维护注意事项
除计算机基本硬件外,通常还会用到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Modem等其他与计算机相连的外设,这些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注意事项:
①计算机的外设不应接得太多,否则将影响计算机运行的速度。
②打印机、扫描仪、Modem等计算机外设不使用时,不要将其电源打开。③注意各种外设的连接路线,避免插错而引起故障。④注意防尘,不使用时最好用专用的遮罩将其盖好。
第 二 章、主 机
第一节、主 板
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主板的结构和基本参数,学会鉴别和选购主板,同时介绍了使用软件的方法对主板进行测试。
学习目标:1.了解主板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2.学会鉴别、选购主板的方法。
3.了解主板不同芯片组对主板的影响。
§1.1认识主板
1、主板的结构: 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分为四层板和六层板。
2、芯片部分:(1)BIOS芯片 :BIOS芯片是一块方块状的存储器,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程序。
(2)主板芯片组: 横跨AGP插槽左右两边的两块芯片就是南北桥芯片。南桥多位于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边,被散热片盖住的就是北桥芯片。
(3)网络芯片: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多数主板都集成网络接口,为用户提供10M/100M网卡。(4)声卡控制芯片: 声卡控制芯片由于信号干扰的原因无法集成到南桥芯片,主板通过板载声卡控制芯片来提供音频的支持;均符合AC’97规范。
3、CPU插座:CPU插座是主板上最显眼的插座,其颜色一般为白色。
4、插拔部分:所谓插拔是指这部分的配件可以用“插”来安装,用“拔”来反安装。(1)内存插槽:内存插槽是用来插放内存条的。
(2)AGP插槽:为了能够满足显卡的大数据量传输,AGP插槽已经成为主板上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
(3)PCI插槽: 最常见、最常用的主板插槽,白色,用于连接PCI设备。
第二节 选购主板
本节概述: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主板时要对主板进行详细的检查、测试主板的基本方法和常见的主板测试软件的使用等。
主板质量鉴别方法: 选购主板时,要看主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布局是否合理,安装显示卡和内存时是否存在相互干扰,也就是主板的设计工艺是否合理。在这方面,要考虑以下几点。
1.CPU插槽的周围是否有足够空间,如果周围的电容太密,会影响CPU的拆装、CPU的散热。2.CPU风扇是否对主板主芯片的散热有积极影响 3.主芯片组与CPU,内存和AGP部分的走线安排是否合适。4.各种插槽的位置是否合理5.检查电容质量 6.检查插槽与接口
第三节 中央处理器 CPU 本节概述: 当今主流的中央处理器CPU主要是由Intel和AMD 两家公司生产的CPU。本章主要介绍CPU的基本知识,及CPU的主要性能参数,识别CPU的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 CPU 的基本知识和性能参数。2.掌握奔腾 4 和赛扬 4 的区别。3.掌握 CPU 的识别方法。
§3.1认识CPU 1.CPU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英语缩写,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器”,简称为 “微处理器”。它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算、控制中心。
2.CPU的工作原理 :CPU的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逻辑、存储三大部分。
CPU的分类 :CPU主要有Intel、AMD、VIA、全美达、IBM 这几个著名的CPU 生产厂商,其中市场上又以Intel 和AMD 的CPU 为主流。
3.CPU的参数: 1.体现 CPU 工作能力的主频、外频、倍频
4.CPU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是指 CPU 核心正常工作所需的电压。
5.缓存: CPU 内部的缓存如同高速周转仓库。缓存又分为几个级别: L1 Cache(一级缓存)、L2 Cache(二级缓存)。CPU 在读取数据时,寻找顺序依次是 L1→L2→ 内存 → 外存储器。L2 Cache 的容量十分灵活,容量越大,CPU 档次越高。L3 Cache(三级缓存):还可以在主板上或者 CPU 上再外置的大容量缓存,被称为三级缓存。
6.CPU 的制造工艺、封装方式 7.CPU 散热的过程及原理
第四节、选购CPU
CPU选购实战(Intel盒装CPU辨别): 正品盒装Intel CPU具有Intel提供的三年保修,而且附带一个经过Intel认证的高品质原装风扇。假的盒装产品只有一年保修,且附带的风扇较原装风扇散热性能差很多。散包CPU,只有一年保修,需自己购买散热风扇。
第三章、内存储器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介绍了内存的概念和发展,了解内存的性能指标和结构,学会识别区分各种内存,掌握内存条的选购和测试。
学习目标 1.了解内存的基本知识和性能指标。
2.掌握内存的安装和基本设置。
第一节、认识内存储器
本节主要介绍了内存的工作原理、内存条的结构、常见内存的种类、当前封装方式以及主要的技术指标。1.内存的工作原理:当CPU 在工作时,需要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上读取数据,但由于硬盘这个“仓库”太大,加上离CPU 也很“远”,运输“原料”数据的速度就比较慢,会使CPU 的生产效率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CPU 与外部存储器之间,建了一个“小仓库”:内存。内存虽然容量不大,一般只有几十MB 到几百MB,但中转速度非常快,当CPU 需要数据时,事先可以将部分数据存放在内存中,以解CPU 的燃眉之急。由于内存只是一个“中转仓库”,因此它并不能用来长时间存储数据,当突然掉电时,内存中的所有数据都会丢失。
2.内存的组成 : 内存条主要由印刷电路板、内存颗粒、SPD芯片、金手指等组成。3.内存条的分类
目前计算机中常用的内存条主要有SDRAM、DDR SDRAM、RDRAM 等三种类型。
第二节、内存储器的选购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内存条时要掌握一些识别内存型号的方法和内存条质量优劣的鉴别方法。
内存识别: 如何从内存颗粒了解内存条的性能是识别内存质量好坏的关键。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内存厂商
2.内存颗粒型号识别及内存条容量的计算
内存条质量的鉴别方法: 内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计算机系统地稳定性,因此应该掌握一些内存的辨别方法。
第三节、内存的技术参数 .内存品牌:内存品牌也就是生产该内存条的厂商的名字,例如三星、KingMAX、威刚等等,通过标签上的商标可以看出来。.容量:内存条是由一片片内存芯片构成的,一片内存芯片的容量一般只有几MB,而由若干片芯片就能构成一根具备几十或几百MB 的内存条了。.类型:一般用“DDR”来表示该内存的身份是“DDR SDRAM "。4 .频率:标示当前内存的工作能力 .延迟时间:标签中的“CL3”表示的是该内存的“延迟时间”。
小知识:在主板BIOS 设置中,可以设置内存的延迟时间:如果把各项内存延迟时间的值手动设置为比较小的数值,那么可以提高内存性能,从而间接提升系统性能。
第四章、外部存储器
内容简介:本章介绍的外部存储器主要包括硬盘、软盘和光盘驱动器等,光盘驱动器又可以分为 CD-ROM、DVD-ROM、CD-R/RW 和 DVD-RW 四种。
学习目标:1.了解硬盘、光驱和软驱的基本结构。2.掌握硬盘、光驱主从跳线的设置。
第一节、硬盘存储器
本节主要介绍了硬盘的内部结构和 IDE、SCSI、SATA 三种接口的硬盘的区别;硬盘的一些主要技术指标;选购硬盘要考虑硬盘的需求;购买硬盘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常见型号硬盘的识别;硬盘日常维护以及一些常见的移动存储设备。
一、硬盘的结构
二、硬盘接口类型主要有IDE、SCSI、SATA三种
三、硬盘技术指标 1.主轴转速 2.平均寻道时间 3.数据传输率 4.接口方式 5.高速缓存6.容量 7.柱面数 8.磁头数 9.着陆区 10.扇区数
11.耐用性
四、选购硬盘:1.游戏爱好者 2.视频工作者 3.商用软件用户 4.大型软件用户
5.普通用户
五、硬盘的保养
1.正确设置硬盘的登陆区保护零磁道。2.注意保持硬盘使用环境的清洁。
3.在硬盘拆装时要注意防止静电。4.要尽量减少和避免意外的震动与冲击。
5.注意保持合理的使用温度(1~40℃)。6.及时回收丢失的簇。7.尽量不要对硬盘进行低级格式化。
第二节、光盘存储器
本节概述 :主要介绍了 光盘驱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刻录机的种类、光驱的主要技术指标和选购前后的注意事项。
§2.1光驱又叫光盘驱动器,按照所用光盘不同可分为CD-ROM驱动器、CDRW-ROM驱动器、DVD-ROM驱动器以及DVD刻录机。
1、光驱的外部结构
2、光驱的后部接口
3、光驱的内部结构
4、光驱的工作原理
5、光驱的传输速度
§2.2光盘 CD-ROM是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的光盘,它的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保存时间长。CD-ROM只有一面有数据,在它的表面有一层保护膜,但它还是很容易被划伤,所以一定要注意。CD-ROM的印刷面不含数据,数据刻录在光滑的一面。在CD-ROM上,数据的读取靠激光来实现,表面的灰尘和划痕都会影响到读盘质量。通常可存储650M字节的数据或74分钟的VCD节目。
第五章、显示卡
本章主要介绍显示卡的结构、原理、分类、显示卡的分类和接口技术,以及如何选购等。学习目标 1.了解显示卡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接口的分类。
2.熟练掌握区分各种不同AGP插槽。
第一节 认识显示卡
本节主要介绍了独立显示卡、集成显示卡的结构和显示卡的主要技术指标等。
§5.1.1认识显示卡
CPU在运行程序过程中将所需显示的各种图形数据传送给显示卡并协助显示芯片完成各种图形的显示数据处理,最终传送到显示器或其它显示设备进行实际画面显示。显示卡又称为显示适配器,现在主要分为采用扩展卡式的普通显示卡和主板集成式显示卡两种。
§5.1.2扩展卡式普通显示卡结构:显示卡上的主要部件包括:显示芯片、显示内存、VGA BIOS、VGA特性插针、VGA插头、总线接口、数/模转换器等组成。
§5.1.3主板集成式显示卡
随着主板芯片组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同时也为了降低成本,现在很多的主板将显示芯片集成在主板芯片组中,并且将相关的元器件及电路都集成到主板上。
§5.1.4显存介绍
1.显存容量2.显存类型3.显存速度4.显存位宽5.封装方式 6.显存厂商 §5.1.5显示卡的主要技术指标
显示卡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显存的大小、分辨率、色深、刷新率等。
第二节 选购显示卡前的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显示卡要考虑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介绍了两种显示芯片 Nvidia 和 ATI 的区别。§5.21选购前的分析
根据需求选购显示卡: 1.只是文字编辑或者简单图片处理的一般用户 2.对于以家庭娱乐为主的用户 3.对于3D性能要求极高又不太在乎价格的用户
第三节 选购显示卡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显示卡时要考虑的一些因素,如显存容量的大小、印刷电路板的质量、显存参数对显示卡性能的影响等。
选购显示卡一般从显卡的显存、PCB、电容和集成块三个方面,从外观上辨识出使用同种芯片显卡的优劣,以便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好显卡。
显 存:测试证明,目前流行的大多数显卡,显存的工作频率越高,则显卡的性能越好。印刷电路板PCB:一般来说质量越好的PCB板越有一种晶莹、温润的感觉,显卡使用的PCB从2层到8层不等,性能和价格随PCB厚度的增加而上升。
电容和集成块
除了显示芯片和显存外,PCB上最显眼的就是星罗棋布,大小形状颜色不一的电容了。多数显卡上的集成块只有一颗,位于显示芯片左边,主要给显示芯片提供所需电压,也叫变压集成块。
第六章、显示器
本章主要介绍 CRT 显示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性能指标和构造,以及 CRT 显示器的相关技术、工作原理等。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显示器可以分为 CRT 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
学习目标:1.了解显示卡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接口的分类。
2.熟练掌握区分各种不同AGP插槽。
第一节 认识显示器
本节主要介绍了 CRT 显示器和 LCD 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特别详细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 CRT 显像管对显示性能的影响,以及显示器主要的技术指标等。
§6.1认识显示器
显示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配件之一,显示器的好坏关系到用户视力和视觉感受。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显示器可以分为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
6.11、CRT显示器: 1.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2.CRT显示器的分类 3.显像管种类 6.12、LCD液晶显示器
1.液晶显示器简介 2.液晶显示器的和传统显示器的比较 3.液晶显示器近期发展趋势 6.13、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包括显示尺寸与可视面积、分辨率、刷新率、点距和带宽等。
第二节 选购显示器前的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决定采用 CRT 显示器或 LCD 显示器,及选购显示器要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
1、LCD的优势主要体现于非显示性能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其机身小巧、便携,厚度,体积不到传统CRT的三分之一。
第二,具有完全的纯平面,尽管传统CRT显示器已经全面向纯平方向发展,但显像管的厚度比较大,折射的问题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其观看效果并不是一个平面,特别是物理纯平的显示器,视觉上会明显产生内凹现象。
第三,节约能源、环保,现在17寸CRT显示器功耗都在100W以上,LCD连35W都不到;在降低辐射和减少污染方面,LCD也具有非常明显优势。
第四,利于健康,LCD无辐射、无闪烁的特点,会使使用者眼睛感觉非常舒适,这对长期以来因CRT显示器而受到健康影响的人员来讲无疑是最大的福音。
2、购买液晶显示器,该如何选择:首要考虑响应时间 2.视角可不能小视 3.面板的质量要注意 4.图像要清晰才好 5.注意功率和“3C”认证
第三节 选购显示器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显示器时鉴别显示器质量优劣的一些简单方法,及测试软件的使用。6.31.CRT显示器质量的鉴别:
1.开箱时注意包装 2.新显示器开箱以后的检查3.测试显示器的聚焦能力 4.检查显示器的会聚能力 5.观察显示器是否有呼吸效应 6.显示器的色彩是否均匀 7.显示器是否有磁化现象 8.显示器的失真现象的程度 9.显示器的调节系统
6.32液晶显示器质量的鉴别:
1.检查LCD显示屏坏点 2.检查LCD可视范围 3.电性能检查 4.用测试软件Nokia Monitor Test进行测试。
第四节、显示器的维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显示器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的事项和维护方法。
6.4 1.CRT显示器的维护: 1.环境的湿度问题 2.注意防强光 3.注意防尘 4.注意防电磁干扰
6.42液晶显示器的维护:
1、避免连续、长时间工作
2、注意保持湿度
3、正确清洁屏幕
4、避免冲击
第七章、声卡和音箱
本章介绍了声卡的基本结构、技术规格、以及音箱的外观、性能参数等;另外还介绍了一些选购声卡和音箱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显示卡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接口的分类。
2.熟练掌握区分各种不同AGP插槽。
第一节 认识声卡
本节主要介绍了独立声卡、集成声卡的基本结构及声卡主要的技术指标等。
§7.1认识声卡 声卡技术指标:1.信噪比 2.频率响应 3.总谐波失真 4.复音数量 5.采样位数 6.采样频率 7.波表合成方式及波表库容量 8.多声道输出
第二节 认识音箱
本节主要介绍了音箱的基本结构、种类和摆放方法,及音箱的主要技术指标等。
认识音箱:音箱实际上分为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有源音箱就是音箱和放大器是组装在一起的,也就是在市场上看到的计算机多媒体音箱,而无源音箱的放大器是独立与音箱外的。
7.21音箱的结构 1.扬声器2.功率放大器(功放)3.分频器
4.箱体
7.22音箱的指标 1.功率:它决定了音箱所能发出的最大声音强度。2.失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越小越好。它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的还原程度。3.频率范围:它是指音箱最低有效回放频率与最高有效回放频率之间的范围,单位是赫兹(Hz)。4.频率响应:它是指音箱产生的声压和相位与频率的相关联系变化,单位是分贝(dB)。5.信噪比:信噪比过低噪音严重,会严重影响音质。6.阻抗: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7.灵敏度:指能产生全功率输出时的输入信号 8.特殊的音效技术
第三节、选购声卡前的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声卡时的注意事项。
1.根据产品类型选购声卡
当前可以选择的声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主板内置AC97软声卡;主板内置硬声卡和PCI声卡。通过分析它们的特点,并据此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2.根据用户不同需要来匹配声卡 第四节、选购音箱前的准备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音箱时的注意事项。7.41选购音箱要和声卡配套,7.42正确挑选音箱,以下技巧供参考: 1.注意观察音箱的外观品质 2.扬声器单元口径 3.音箱的外观造型选购和测试声卡
第五节、选购和测试声卡
本节介绍了选购和测试声卡的软件。
实战选购:购买声卡时,要注意声卡的做工是否工整,附件、说明书是否齐全。买回后可以利用声卡测试软件 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5.2对已选购的声卡进行测试。RightMark Audio Analyzer 是一个操作简单的、可以对声卡或任何连接到电脑的音频接口进行评测的软件。
第六节、选购和测试音箱
本节介绍了测试音箱的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
选购和测试音箱比较简单,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到现场去听 2.用手去摸
第七节 音箱的维护
本节介绍了在使用音箱时的一些方法。
音箱的维护 1.正确设置声卡输出方式。2.保证计算机各接插件的接触良好,以免产生打火,防止瞬间大电流烧坏音箱电路或喇叭。3.在开机、关机、重启等操作时,应将音箱音量关至最小或将电源关闭,防止大电流对音箱造成损害。4.注意音箱功率。5.注意音箱的摆放。
第八章、网卡
本章主要介绍了网卡的基本知识,及安装这些硬件,并且连接到网络中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显示卡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接口的分类。
2.熟练掌握区分各种不同AGP插槽。
第一节 认识网卡
本节主要介绍了网卡的基本知识、网卡的分类、网卡的安装方法、软件设置等内容。网卡,也称网络适配器,是计算机与局域网、宽带相互连接的桥梁。
8.1功能与分类: 1.网卡的功能 2.网卡的分类 3.网卡结构
8.2网卡的安装
1.网卡的物理安装
2.网卡驱动的安装
3.连接网线 8.3网卡的设置
1.安装网络组件 2.设置网络标识 3.指定IP地址
第二节、选购网卡前的分析
本节介绍了不同价位的网卡的特点。
现在很多主板都有集成网卡,网卡接口也放置在主板接口中。集成网卡的优点是降低成本,避免了外置网卡与其他设备的冲突,从而提高稳定性与兼容性。网卡根据网卡的品牌、性能以及价格分为三个层次。
第三节、选购网卡
本节介绍了选购网卡的注意事项等。
质量好的网卡应具备以下特点: 1.选购的网卡应是名牌而且采用的是大号电路板,这样保证了网卡布局的合理性和使用的稳定性。2.选购的网卡应该采用正规主流芯片厂家供应的主IC。3.选购的网卡的金手指应该是镀钛金,保证了反复插拔时的可靠接触,增大了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了对其他设备的干扰。4.选购的网卡应该采用了四颗磁珠,对交流信号进行过滤,有效消除信号干扰,而低价网卡则没有磁珠,这样就容易造成信号干扰和信号的不稳定。5.好网卡在电路板和机箱连接处的挡板强度很大、很有光泽,并且在标准的机箱上的安装尺寸配合精确。6.小型低价网卡因板卡面积小,同时为节省成本,节省了部分元器件,甚至有的关键元器件也被减省,从而大大影响了产品的性能。而名牌的大板网卡则无此缺陷。7.为了取得理想的数据传输效果,减少数据传输的不安全因素名牌网卡在布线方面作了充分的优化,大大减小了信号之间串扰的可能性。8.名牌网卡的电路板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焊点大小均匀,焊脚干净,焊接质量良好。
小知识:
网卡的卡号(也称为ID号)在网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它负责与用户名的直接连接,进行网上用户识别。网卡卡号是由全球唯一的固定组织来分配,未经认证或授权的厂家无权生产网卡。每块网卡都有一个固定的卡号,并且任何一块网卡的卡号都不相同。所以,在购买网卡时,一定要注意卡号。正规厂家生产的网卡上都直接标明了该网卡所拥有的卡号,一般为一组12位的16进制数。其中前6位代表网卡的生产厂商,后6位是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给网卡的唯一号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网卡物理地址的唯一性,避免了网卡之间的地址冲突。卡号还可以通过网卡自带的驱动程序测得,要保证测得的卡号应和网卡上所标的卡号统一。
第九章、电源和机箱
本章介绍了电源的原理和选购的方法 , 虽然这些设备比较简单 , 但是质量和价格的差别很大 , 而且直接影响计算机整机性能的稳定性及其它配件的使用寿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显示卡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和接口的分类。2.熟练掌握区分各种不同AGP插槽。
第一节 认识电源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源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原理,及各种输出接口的使用。
9.11认识电源:1.电源的外观 2.电源的分类(1)AT电源(2)ATX电源(3)Micro ATX电源 9.12电源的结构及原理:PC使用的开关电源主要包括输入电网滤波器、输入整流滤波器、变换器、输出整流滤波器、控制电路、保护电路。
9.13电源的技术指标:1.输入指标 2.功率 3.输出指标 4.电源的安全与质量认证 9.14电源的输出插头:1.主板电源插头 2.大4芯插头 3.小4芯插头 4.P4专用插头
第二节 选购电源前的分析
本节介绍了在选购电源之前要考虑的问题。选购电源前的分析
1.为计算机配一个多大功率的电源,是购买电源必然要考虑的。2.要看驱动器的数量 3.单根内存条的功耗大约是 10W ;显示卡的功耗大约是 20 ~ 40W 之间;主板的功耗不超过 25W ;单个 PCI 声卡、网卡功耗大约在 5W 以内,另外就是软驱、USB 设备,这类设备的功耗也在 5W 以内。最后是风扇,CPU 风扇是必不可少的,其功耗在 5W 以内,机箱风扇的功耗也差不多。
第三节选购电源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电源时一些鉴别方法和 3C 认证的验证方法等。
电源质量好坏的检测: 电源可称得上是计算机生命的根源,电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稳定和硬件的使用寿命。在选购电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源重量
2.电源外壳
3.线材和散热孔 4.变压器 5.电源风扇 6.安全规格 7.P4专用电源插头
8.3C认证
第四节 电源的日常维护方法
本节主要介绍了电源常见的维护技巧等。
电源的维护可以说就是除尘和给风扇加润滑油。具体的维护方法分成3步进行:
1.拆开电源盒除尘
2.给风扇除尘
3.给风扇轴承加润滑油
第五节 认识机箱
本节主要介绍了机箱的种类、机箱的结构等。1.机箱的种类
按机箱的外观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按尺寸又分为超薄式、半高式、3/4高式和全高式。按机箱的结构可分为AT式,ATX式,Micro ATX式,NLX式,Flex-ATX式。
2.机箱的部件分布
(1)主板固定槽。用来安装主板。
(2)支撑架孔和螺钉架孔。用来安装支撑架和主板固定螺钉。要把主板固定在机箱内,需要一些支撑架和螺钉。支撑架把主板支撑起来,使主板不与机箱的底部接触。
(3)电源槽。用来安装电源。市场上的机箱一般都带电源,不用另外购买。
(4)插卡槽。用来固定各种插卡(如显示卡),可以用螺钉固定在插卡槽上。
(5)输入/输出孔。对AT式机箱,键盘与主板通过这个圆孔相连。对于ATX式机箱,有一个长方形孔,随机箱配有多块适合不同主板的挡板。
(6)驱动器槽。用来安装软驱、硬盘、CD-ROM驱动器等。
(7)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有电源开关(Power switch)、电源指示灯(Power)、复位按钮(Reset)、硬盘工作状态指示灯(HDD)等。
(8)控制面板接脚。包括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接脚、复位按钮接脚等。
(9)喇叭。机箱内有一个8欧姆的固定小喇叭,喇叭上的接线脚插在主板上。
(10)电源开关孔。用于安装电源开关。
按钮、开关和指示灯:机箱上常见的按钮、开关和指示灯有: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复位按钮、硬盘工作状态指示灯等。
第六节、选购机箱前的分析
本节介绍了选购机箱前要考虑的因素等。
选购机箱要考虑的问题: ATX机箱是目前最常见的机箱,支持现在绝大部分类型的主板。Micro ATX机箱是在ATX机箱的基础之上建立的,为了进一步的节省桌面空间,因而比ATX机箱体积要小一些。各个类型的机箱只能安装其支持的类型的主板,一般是不能混用的,而且电源也有所差别。所以在选购时一定要考虑。
另外,机箱还有超薄、半高、3/4高、全高和立式、卧式机箱之分。3/4高和全高机箱拥有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5.25英寸驱动器安装槽和二个3.5寸软驱槽。超薄机箱主要是一些AT机箱,只有一个3.5寸软驱槽和2个5.25寸驱动器槽。半高机箱主要是Micro ATX机箱,它有2-3个5.25寸驱动器槽。在选择时最好以标准立式ATX机箱为准,因为它空间大,安装槽多,扩展性好,通风条件也不错,不论是标准的ATX主板还是Micro ATX主板都适用。完全能适应大多数用户的需要。
第七节、选购机箱
本节介绍了选购机箱时鉴别机箱质量好坏的方法。
购买机箱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要美观耐用 2.要选材优良 3. 须工艺精湛
4. 须使用安全
第十章、鼠标和键盘
本章主要介绍了鼠标和键盘的种类,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选购方法和维护方法。
学习目标:1.了解鼠标和键盘的种类,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鼠标和键盘的选购方法和维护方法。
第一节 认识鼠标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不断普及和升级,鼠标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键盘更重要,鼠标的点击与滑动,使复杂的计算机操作简单化,对计算机的普及至关重要。
鼠标的分类:
1、按键数分类,鼠标可以分为传统双键鼠标、三键鼠标和新型的多键鼠标。
2、按接口分类,鼠标可以分为COM、PS/
2、USB三类。
3、按内部构造分类,这是鼠标分类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分为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的指标:
1.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每移动一英寸能检测出的点数,分辨率越高鼠标质量也就越好。2.采样率:鼠标采样速率可以视为Windows操作系统确认鼠标位置的速率;一般情况下采用USB接口的鼠标采样率固定为120次/s,而PS2接口的鼠标默认接口采样率比较低,只有60次/s。
3.扫描次数
扫描次数是光学鼠标特有的指标。注意,扫描次数和分辨率并非一个概念,它是指每秒钟鼠标的光眼(光学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反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次数,次数越高,鼠标在高速移动的时候屏幕指针就不会由于无法判别光反射信号而乱飘。
第二节 选购鼠标前的分析
本节介绍了 选购鼠标前要考虑的因素。
选购鼠标的注意事项: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鼠标的接口形式,如果主板支持PS/2接口,应该尽可能选购PS/2接口的鼠标。光电鼠标由于使用了光模转化技术,其定位准确度和反应速度都大大提高机械鼠标,因此,现在应该选择光电鼠标。
1、根据用途选:其次考虑鼠标的功能。
2、根据价格和品牌;
3、根据鼠标质量
鼠标的质保问题
最后考虑的是售后服务。此外,鼠标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只设计糟糕的鼠标,长时间使用下会导致手指和手腕肌肉酸痛。因此,在购买鼠标时一定要注意挑选适合自己手型和握拿习惯的产品。
第三节、选购鼠标
本节介绍了 选购鼠标时测试鼠标的方法。
检查鼠标好坏的方法是,在任何分辨率下,握住你的鼠标,在屏幕上找几个字,例如“我的电脑”“回收站”,然后让你的鼠标指针尖描字,一笔一笔的描,看看撇点是否能使你的鼠标指针尖不偏离文字的笔画行走。“横”“竖”比较好画,难画是“丿”“丶”,如果鼠标能匀速的、不偏离笔画的话,说明你的鼠标质量比较过硬。这项检查,测试的是鼠标的精确度、采样率、缓冲区长度。
这项测试特别适合2D平面设计的美工、网页页面设计师,因为这些人依靠鼠标工作,精确度高的鼠标可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使他们的作品更贴近他们的创意。另外还适合游戏爱好者,特别是第一人称视角的游戏,对鼠标的要求都比较高。
第四节、鼠标的维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鼠标的日常维护方法等。机械鼠标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橡胶球带入的粘性灰尘附着在传动轴上,需要将鼠标翻过来,摘下塑料圆盖,取出橡胶球,用沾有无水酒精的棉球清洗一下然后晾干,再重新装好,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光电鼠标的维护 光电鼠标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感光板的清洁和感光状态良好,避免污垢附着在发光二极管或光电三极管上,遮挡光线的接收。无论是在任何紧急情况,都要注意千万不要对鼠标进行热插拔。这样做极易把鼠标和接口烧坏。
第五节 认识键盘
本节主要介绍了键盘的外观、结构和工作原理等。键盘的外观
键盘是计算机的重要输入设备,担负着信息输入任务。键盘经历了一系列发展过程,键盘按键的数目从最早的83键发展到后来的101、102、104键、Windows 95标准自然键盘,随着Windows版本的不断升级,市面上出现了107键Windows键盘。
键盘分为机械式和电容式两种,现在普遍都是电容式。键盘的接口也可分为,AT键盘、PS/2键盘两种和USB键盘。还有一种无线键盘,可以实现远程操作计算机。
键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键盘的外形大致呈长方形,在它的上端连着一根中段带螺旋形的电缆,电缆的另一头是一个DIN接头,通过它可与主板的键盘插座相连。键盘的工作主要由其内置的单片微处理器负责控制,微处理器控制着键盘的加电自检、扫描码的解释和缓冲以及键盘与主机的通讯等。当键盘的键被按下时,微处理器就根据按下的位置,解释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传送给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若中央处理器正忙,而不能马上处理您的输入,微处理器会先将您键入的内容送到键盘的缓冲区中,等待CPU的处理,直到CPU空闲时为止。
键盘的连接: 首先在主机后部找出五芯插座,插接的时候应注意方向,只有方向正确了插头才能插进插座。留意插座上有一凹位,再看一下键盘的插头也有一个凹位,只要对着把插头插到插座上,键盘就与主机连接上了。
第六节 选购键盘前的分析
本节介绍了选购键盘前要考虑的因素。
选购键盘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键盘外型
2、根据使用环境或桌面空间来选购
3、根据工作特点来选购
第七节 选购键盘
本节介绍了 选购键盘时测试键盘的方法。
实战:选购键盘: 购买键盘时,特别要注意键盘的质量。一定要挑选做工精细、手感好,并且要逐一按下每个按键,看看是否有毛病。在选购键盘时可以选择以质量和性能取胜的品牌。还可以利用键盘测试软件Keyboard Test来测试张键盘 测试时,当敲下键盘上的某个键,软件测试图上的对应键位上,就会出现“绿色斜纹”,这表示该键位已经通过测试,没有问题。如果某键击下,而测试图中的对应键位没有反应时,那么,你手中的键盘就有问题了。
第八节 键盘的维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键盘在使用中一些维护方法。键盘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故障。使用和维护在这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安装非USB接口键盘时,应该切断电源。带电插拔键盘,是很危险的,容易烧坏主板电路。所以大家插拔键盘时一定要先关机。
2、操作键盘时不可用力过大。
3、定期对键盘进行清洁工作。
4、不要让液体溅到键盘上。
5、解决按键接触不良的方法。
第十章、计算机硬件组装
本章主要介绍了选购计算机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如何合理地配置一台计算机。详细讲解了计算机组装的方法和技巧。学习目标:1.了解选购配件时的注意事项和装配计算机整机前的准备工作。
2.熟练掌握计算机组装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节 计算机的配置
本节主要介绍了品牌机和组装机的一些区别等。
计算机一般分为品牌机和兼容机。品牌机指由那些具有雄厚实力、占市场一定销售份额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如HP、IBM、DELL、宏基、方正、联想等。兼容机则是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购买计算机的配件组装的计算机。兼容机和品牌机相比,有以下特点:
1.质量:品牌机是计算机生产厂商对各种配件进行组合测试的基础上,优选、精选配件,在工厂流水线上组装而成的。因而其产品的质量相对较好。
2.价格:由于品牌机采用大规模的工厂式生产,需要在场地、资金、人员等方面进行基础投入;销售产品需要建立销售渠道、广告宣传等一系列额外开销。这些费用最终都必然汇合到计算机成本中,并直接转嫁给消费者。兼容机的成本则远远低于品牌机。
3.售后服务:品牌机厂商一般可以提供12-24小时的上门维修服务。而经销计算机配件的商家本小利微,加之人员有限,故一般不能提供及时的上门服务。
4.性能:在配件质量、性能都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品牌机的性能优于兼容机。
确定计算机的配置:在购买配件组装计算机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用途将确定计算机配置。原则上以实用为主。
确定计算机配置的技术性原则(PC配件的搭配问题):在装机之前,要逐一采购各种配件,而且这些配件必须有机地配合才能使用。具体来说,必须注意五点:1.CPU与芯片组的配合 2.内存与主板配合 3.电源与主板配合 4.显示卡与主板配合5.CPU风扇与CPU配合:
第二节 按配置选购配件
本节主要介绍了选购配件时的一些要考虑的因素等。
选购配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行情,确定最佳购买时机 2.选择配件要集中 3.防止购买假货和水货
第三节 组装计算机前的准备工作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装配计算机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了解市场情况等。
准备工作:1.准备一些组装计算机的工具,如一把螺丝刀、一个镊子、一把尖嘴钳子就可以完成组装,但有时某些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例如:万用表、硅脂、小器皿、网络集成工具。
2.学习一些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要组装计算机,应该了解一些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此外,还应了解Config.sys和Autoexec.bat这两个配置文件的作用,学会EDIT或Copy con来创建这两个文件。
3.对照配置清单,核实实物: 在列出详细硬件配置清单后,对照配置清单,一件一件核实,并检查其完好性及接口标准的一致性,接着才开始进行组装。
4.消除身体和周围环境的静电: 微型计算机配件多数都有精密的电子元器件,易受静电击穿损坏。
第四节、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及方法
本节详细介绍了组装计算机的步骤(分两步)。
组装最小系统:在正式组装计算机之前,有必要使用“最小系统”验证一下主要配件的品质以及兼容性。如果此时“最小系统”能够顺利“点亮”,那么就意味着整个装机过程成功了大半。所谓“最小系统”就是只把CPU(包含风扇)、主板、内存、显示卡、显示器、电源这五项配件进行连接安装,其余的如硬盘、光驱、软驱、声卡和音箱等配件先不安装,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反复装卸。
一、组装最小系统,“点亮”计算机:
第一步,详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主板跳线的使用
第二步,安装CPU及其散热风扇 第三步,安装内存条
第四步,安装机箱底板
第五步,在机箱中固定主板 第六步,连接机箱前置面板与信号灯、电源线 第七步,安装显示卡
二、安装其它硬件:
第一步,硬盘、软驱及光驱的安装: 1.安装硬盘
2.安装软驱 3.安装光驱
第二步,安装网卡; 第三步,硬盘、软驱及光驱数据线和电源线的安装
1.安装硬盘和光驱数据线
2.安装软驱数据线
3.连接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
第四步,整理机箱内部信号线和电源线 第五步,连接常用外部设备
1.安装音箱接头
2.安装键盘和鼠标
3.连接电源线
第六步,开机检测
在开机之前,再一次仔细检查一遍各种连接线的安装,确保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再通电。其它维护注意事项: 除计算机基本硬件外,通常还会用到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Modem等其他与计算机相连的外设,这些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注意事项:
①计算机的外设不应接得太多,否则将影响计算机运行的速度。
②打印机、扫描仪、Modem等计算机外设不使用时,不要将其电源打开。③注意各种外设的连接路线,避免插错而引起故障。④注意防尘,不使用时最好用专用的遮罩将其盖好。
第十一章、系统参数的设置和维护
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开机信息和BIOS设置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使用和维护好计算机的基础。
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启动过程。2.熟练掌握利用开机信息分析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3.掌握利用开机信息分析计算机硬件出现的一些故障。4.理解为什么要进行BIOS设置。5.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如何进行BIOS设置。
第一节 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本节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启动过程和每一过程中的反应等。认识BIOS、冷启动和热启动
1.什么是BIOS: BIOS的英文全称是“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是直接与硬件打交道的底层代码,它为操作系统提供了控制硬件设备的基本功能。因为计算机的启动过程是在它的控制下进行的,所以,BIOS一般被存放在ROM(只读存储芯片)之中,即使在关机或掉电以后,这些代码也不会消失。
2.冷启动和热启动
计算机的启动分为冷启动和热启动,冷启动是加电后的启动,热启动是按复位键启动。启动过程实际上是计算机自检、初始化,并将操作系统从外存调入内存的过程。热启动与冷启动的区别是热启动取消了对内存的测试。
3.开机阶段计算机正常的反应
计算机启动首先是接通电源,系统在主板BIOS的控制下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果电源工作正常,应该听到电源风扇转动的声音,机箱上的电源指示灯长亮;硬盘和键盘上的“Num Lock”等三个指示灯则是亮一下,然后再熄灭;显示器也要发出轻微的“唰”声(比消磁发出的声音小得多),这是显示卡信号送到显示器的标志。计算机的启动过程:第一步,计算机加电后,主机电源立即产生一个“Power Good”低电位信号,该信号通过时钟产生(驱动)器输出有效的RESET信号,使CPU进入复位状态,并强制系统进入ROM-BIOS程序区。系统BIOS区的第一条指令是跳转到硬件自检程序。为了方便地实现BIOS的功能,BIOS运行时要用到一些RAM,因此BIOS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测系统内存中的低端RAM。如果检测失败,那么BIOS将无法调入RAM中,开机后无任何反应,显示器没有显示。
第二步,接下来系统BIOS将查找显示卡的BIOS,找到显示卡BIOS之后就调用它的初始化代码,通过显示卡的BIOS来初始化显示卡,此时,显示卡会在屏幕上显示出一些初始化信息,介绍生产厂商、图形芯片类型等内容,不过这个画面几乎是一闪而过。系统BIOS接着会查找其它设备的BIOS程序,找到之后同样要调用这些BIOS内部的初始化代码来初始化相关的设备。所以,开机引导时,在检测键盘和其它驱动器以前,首先看到的是屏幕上显示的有关显示卡的信息。
第三步,查找完所有其它设备的BIOS之后,系统BIOS将显示出它自己的启动画面,其中包括有系统BIOS的类型、序列号和版本号等内容。
第四步,接着系统BIOS将检测和显示CPU的类型和工作频率,然后开始测试所有的RAM,并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内存测试的进度,可以在BIOS设置中自行决定使用简单耗时少,或者是详细但耗时多的测试方式。
第五步,内存测试通过之后,系统BIOS将开始检测系统中安装的一些标准硬件设备,包括硬盘、CD-ROM、串口、并口、软驱等设备,另外绝大多数较新版本的系统BIOS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自动检测和设置内存的定时参数、硬盘参数和访问模式等。
第六步,标准设备检测完毕后,系统BIOS内部的支持即插即用的代码将开始检测和配置系统中安装的即插即用设备,每找到一个设备之后,系统BIOS都会在屏幕上显示出设备的名称和型号等信息,同时为该设备分配中断、DMA通道和I/O端口等资源。
第七步,至此,所有硬件都已经检测配置完毕了,系统BIOS会重新清除屏幕,并在屏幕上方显示出一个表格,表格列出了系统中安装的各种标准硬件设备,以及它们使用的资源和一些相关工作参数。
第八步,ROM-BIOS完成自检和初始化,也就完成了系统的生成,然后开始从硬盘引导操作系统。那么在开机时CPU是从哪里找到第一段读硬盘程序的呢?那就是ROM-BIOS,第一段读硬盘的程序就存在ROM-BIOS中,就是这些程序通知CPU如何与硬盘通信并将操作系统引导程序调进内存来引导操作系统。
BIOS和CMOS的区别:BIOS是一组固化到主板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或者说BIOS是连接软件程序与硬件设备的“桥梁”,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CMOS则是指主板上一种用电池供电的可读写RAM芯片。BIOS和CMOS RAM的关系常常被混淆,其实正确的解释方法是:当进入BIOS对硬盘参数或者其他BIOS进行设置,并保存它们,这些设置会被存储到CMOS RAM芯片的存储器区域中,每次系统引导的时候,系统都会从CMOS RAM芯片中读出所存的参数来决定如何配置系统,BIOS和CMOS RAM之间存在联系,但它们是系统中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
第二节 开机信息分析
本节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开机过程中,每一画面中信息的含义,通过该信息可以全面了解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等。
显示卡BIOS信息:当开机以后,第一幅画面会一闪而过,显示时间非常短暂(通常在2秒左右),开机时,显示的第一幅画面的内容是关于显示卡的信息。其中第一行表示目前显示卡所用的芯片情况,它由厂商名称、芯片型号两部分组成。第二行表示显示卡BIOS的版本号。显示卡BIOS的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当显示卡出现了不兼容问题(如驱动程序安装不上、运行过程中频繁死机等),那么升级显示卡BIOS有时可以解决问题,升级BIOS一般都会提高显示卡的性能。第三、四行表示显示卡芯片的授权日期和显存的大小。
主板BIOS及硬件配置信息:接着进入第二幅画面,也就是主板BIOS和硬件配置信息,这里的信息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主板BIOS的信息和其他硬件的信息,下部分是主板的一些生产信息。同样,这个画面显示的时间也很短,为了看的清楚,可以按一下键盘上“Pause Break”键,让它暂停。
主板BIOS及硬件配置信息:1.主要硬件信息:首先看到的是主板BIOS的类型和版本号。
2.主板生产信息:最下面一行显示的内容是关于主板BIOS的详细信息,它主要包括主板BIOS的日期、BIOS的版本、主板生产商及主板所采用的芯片组等信息(也就是常说的BIOS ID)。
第三节 BIOS参数的设置
本节主要介绍了 BIOS 的基本知识,BIOS 参数的设置方法等。
1.BIOS的种类: 目前常见的BIOS主要有Award、AMI、Phoenix等几种。使用最多的台式计算机的主板主要是Award BIOS。
2.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BIOS设置?
(1)主板上的电池没电了;(2)要改变驱动器启动计算机的顺序;(3)设置或更改开机密码;(4)加一个或换一个硬盘,或者改变软驱的设置;(5)调节高级参数设置,让计算机运行的效率更高;(6)安装了其它的硬件设备,可能有些设置需要改变。
3.进入BIOS设置界面的方法
对于AMI和Award的BIOS计算机而言,在开机时,根据提示“Press DEL to Enter Setup”,按键盘上的“Delete”键,就可进入BIOS设置主界面;而Phoenix BIOS的进入方法是启动时按键盘上的“Ctrl”+“Alt”+“S”键。
下面以Award的BIOS V6.00PG为例讲解。Award BIOS程序主菜单界面窗口的最底部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方式:其中,Esc:Quit 为退到上一级菜单;↑↓← →:Select Item 为选择不同项目;F10:Save & Exit Setup 为存盘并退出设置。另外,在Award BIOS的设置过程中,见到最多的是“Enabled”和“Disabled”两个选项,前者是开启或加载某项功能,后者则是关闭或禁用某项功能。现将Award BIOS程序的主要设置项目介绍如下:共包含14项设置。
Standard BIOS Feature(标准CMOS设定):用来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工作类型以及显示器类型。
Advanced BIOS Feature(BIOS功能设定):用来设定BIOS的特殊功能例如病毒警告、开机磁盘优先程序等等。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芯片组特性设定):用来设定CPU工作相关参数。Integrated Peripherals(内建整合设备):该选项可以设置主板上内建的外围设备,如内建的显示芯片或音效设备、IDE/FDD设备、USB设备等。
Power Management Setup(省电功能设定):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等设备的省电功能。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设备与PCI组态设定):用来设置ISA以及其它即插即用设备的中断以及其它差数。
PC Health Status(计算机健康状态)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与电压控制)Load Fail-Safe Defaults(载入BIOS预设值):此选项用来载入BIOS初始设置值。Load Optimized Defaults(最佳设定值设置):用来调用最佳设定值。Set Supervisor Password(管理者密码):计算机管理员设置进入BIOS修改设置的密码。Set User Password(用户密码):设置开机的密码。Save & Exit Setup(储存并退出设置):保存已经更改的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Exit Without Saving(沿用原有设置并退出BIOS设置):不保存已经修改的设置,并退出设置。大部分的BIOS设置项目在主板出厂前已经设置好了。而且很多选项对计算机运行影响不大,只要掌握设置项目中几个关键项目的设置就基本掌握了BIOS的设置。
除计算机基本硬件外,通常还会用到打印机、扫描仪、传真机、Modem等其他与计算机相连的外设,这些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注意事项:
①计算机的外设不应接得太多,否则将影响计算机运行的速度。
②打印机、扫描仪、Modem等计算机外设不使用时,不要将其电源打开。③注意各种外设的连接路线,避免插错而引起故障。④注意防尘,不使用时最好用专用的遮罩将其盖好。
第四节、CMOS的维护
本节主要介绍了通过 BIOS 参数来解决计算机在使用当中的一些故障等。开机阶段常见故障:计算机启动的第一步当然是接通电源,系统在主板BIOS的控制下进行自检和初始化。如果开机状态不正常(包括:电源指示灯、键盘、风扇等),表示有故障产生,这一阶段的常见故障有:
设备运转表现不正常的有: 风扇不转动,同时看不到电源指示灯亮。可以肯定是电源问题,应该检查机箱后面的电源插头是否插紧。当然,电源插座、UPS保险丝等部位也应当仔细检查。
电源指示灯亮,屏幕无反应,无报警声。应该着重检查主板和CPU。因为此时系统是由主板BIOS控制的,在基础自检结束前,计算机不会发出报警声响,屏幕也不会显示任何错误提示。此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检查:
(1)检查主板上的Flash ROM芯片,在关闭电源后重新将它按紧,使其接触良好;(2)检查主板BIOS芯片,有可能受CIH病毒攻击或BIOS升级不成功;(3)检查CPU,可用替换法确定;
(4)检查内存条,在关闭电源后将它重新插紧使其接触良好或用替换法进一步证实其好坏;(5)检查是否使用了非标准外频。如果使用了75MHz、83MHz等非标准外频,质量较差的显示卡就可能通不过,应使用66MHz、100MHz等标准外频;
(6)机箱制作粗糙,复位(RESET)键按下后弹不起来或内部卡死,使复位键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以用万用表检查或者将主板上的RESET跳线拔下再试;
(7)检查主板电源。电源指示灯亮,且硬盘指示灯也长亮。说明硬盘有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硬盘的数据线插反了;二是硬盘本身存在物理故障,应予更换。
致命性的硬件故障测试(通过计算机发出的声音判断故障)
检测CPU、内部总线、基本内存、中断、显示存储器和ROM等核心部件。此时可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嘟”声长短和次数来确定故障部位。常见的有:
以常见的两种BIOS(AMI BIOS和Award BIOS)为例,介绍开机自检响铃代码的具体含义。
(1)Award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说明主机没有任何问题。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换一条内存试试,若还是不行,只好更换主板。
1长2短:显示器或显示卡错误。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检查主板。
1长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换块Flash RAM试试。
不断地响:内存条未插紧或损坏。重插内存条,若还是不行,只有更换一条内存。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未和显示卡连接好。检查一下所有的插头。
重复短响:电源有问题。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有问题。
(2)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更换内存条。
2短:内存ECC校验错误。在CMOS Setup中将内存关于ECC校验的选项设为Disabled就可以解决,不过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更换一条内存。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B)检查失败,更换内存。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有问题,更换显示卡试试。
9短:ROM BIOS检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更换即可。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没插好或显示卡没插牢。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测试(通过显示的错误信息判断故障)
系统发出“嘟”的一声说明开机阶段正常且无致命性硬件故障,进入非致命性的硬件故障测试阶段。这时,屏幕显示显示卡型号、主板BIOS信息、内存检测信息等等。如果这时自检中断,可根据屏幕提示确定故障部位。检查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检查:①硬盘电源是否有电或接触不良; ②硬盘接口线有没有接反、松动;③CMOS设置有无错误,进入CMOS检查“Primary Master”、“Primary Slave”、“Secondary Master”三项的参数有无与所接硬盘不符的情况,最可靠的办法是将这三项的“TYPE”都设置成“Auto”; ④硬盘本身物理故障。
在IDE接口设备检测信息下面显示“Floppy disk(s)fail(40)”出错信息,表示CMOS所指定的软盘驱动器有问题。可能的问题有:
①软驱电源有问题,电源线无电或与软驱接口接触不良; ②软驱数据线接反、松动; ③CMOS设置错误,进入CMOS检查“Drive A:”的类型,如与所接软驱的类型不符应重新设置,目前一般都是“1.44M, 3.5 in”;
④软驱本身物理故障。
第十二章、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硬盘的数据结构、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的基本步骤。以及分区和格式化的一些常用软件和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硬盘的数据结构及各种不同分区格式。2.熟练掌握FDISK命令和DISKGEN工具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使用方法。
第一节 硬盘的数据结构
通过前面的章节的学习知道硬盘是计算机中主要的硬件设备,是人们存储大量数据信息的外存之一。而同时,如果使用不当,硬盘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通过了解硬盘的基本数据结构有助于使用好硬盘。
1.硬盘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磁头-盘片组件(Head Disk Assembly),简称头盘组件(HDA);
第二部分是印刷电路板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简称PCBA。
在HDA的腔体内,是硬盘的磁盘片,磁盘片的数据结构,按照磁道从低到高,由下列五部分组成:
(1)MBR:主引导区记录(2)DBR:DOS启动记录(3)FAT: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4)DIR区:根目录区
(5)DATA区:数据区
2.硬盘的工作模式
目前,增强型IDE(EIDE)硬盘的工作模式分为三种:NORMAL、LBA和LARGE模式。3.硬盘的启动过程如下:第一步 BIOS测试硬盘。第二步 加载硬盘启动程序,确认硬盘分配表。第三步 加载DOS启动程序,确认BIOS参数区。第四步 加载IO.SYS、MSDOS.SYS启动文件。第五步 加载CONFIG.SYS文件。
第六步 加载COMMAND.COM系统文件。
第七步 加载AUTOEXEC.BAT批处理文件。
硬盘的格式化有两种类型:一种叫低级格式化(Low Level Format),称为物理格式化(Physical Disk Format);另一种是高级格式化(High Level Format),又称为逻辑格式化。—般对硬盘的处理顺序是:低级格式化→分区→高级格式化。
第二节 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本节主要介绍了硬盘的分区格式、及几种常见的简单实用的硬盘分区格式化的方法。1.常用的分区格式有三种,分别是FAT16、FAT32、NTFS格式。
FAT16:这是MS-DOS和最早期的Windows 95操作系统中使用的磁盘分区格式。
FAT32:这种格式采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对磁盘的管理能力大大增强,突破了FAT16下每一个分区的容量只有2GB的限制。
NTFS: 它的优点是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非常出色,在使用中不易产生文件碎片。Windows 2000、Windows NT、以及Windows XP都支持这种分区格式。
2.什么情况下进行分区
(1)新买的硬盘,必须先分区然后进行高级格式化。(2)更换操作系统软件或在硬盘中增加新的操作系统。(3)改变现行的分区方式,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改变分区的数量和每个分区容量。(4)因某种原因(如病毒)或误操作使硬盘分区信息被破坏时需重新分区。(5)现在的硬盘容量比较大,因此,需要把一个大的硬盘分成几个逻辑硬盘。
3.怎样进行分区
一般把硬盘分成主DOS分区和扩展DOS分区,然后再把扩展DOS分区分成几个逻辑DOS分区。通常主DOS分区就是常说的C盘,而D,E,F,G···等是扩展DOS分区中的几个逻辑DOS分区。可对硬盘进行分区的工具软件有:DM,DISKGEN,PQ Magic和FDISK等等,但使用最常见的是FDISK。
分区命令FDISK的使用
项目1:新购买的一块40GB硬盘,准备安装Windows XP。安装操作系统之前用FDISK为硬盘分区(C盘为8GB,D盘为10GB,剩余的空间分配给E盘)。
1.硬盘分区前的准备工作: ⑴将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然后安装到机箱上,连接好数据线和电源线。
⑵准备一张系统启动软盘。
⑶在BIOS设置中将启动顺序中第一启动设备设置为从A盘启动。
2.开始对硬盘进行分区:
⑴将启动软盘插入到A驱动器并引导后,在A:>盘符下执行FDISK命令,在启动盘根目录(如A:)下键入FDISK,按回车键确认后,系统会询问是采用FAT16还是FAT32分区格式?采用FAT32分区格式。
按“Y”键进入FDISK界面。
⑵ 创建分区 选择 “1.Crea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选择“1.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随后FDISK会询问“你希望用最大容量创建一个主分区且把它激活吗?”
⑶创建主分区按“N”键。在这里输入8000后,按回车键即创建了主分区,这时FDISK会提示:“Primary Dos Partition Created(主分区创建完毕)”,接着按“Esc”键返回上级菜单。
⑷激活主DOS分区
选择 “2.Set Active Partition”一项,将主DOS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接着按“Esc”键,返上级菜单。如果不将主DOS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硬盘无法启动。
⑸创建扩展DOS分区
选择 “2.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创建扩展DOS分区
直接按回车键即可把剩余空间划分为扩展DOS分区,随后得到如下提示:“Extended Dos Partition already exists(扩展DOS分区创建完成)。”
⑹创建逻辑DOS驱动器: 按“Esc”继续,系统提示总计扩展DOS分区的空间为32985MB,键入逻辑驱动器所占空间的大小。按要求赋予D区10000MB,在创建好D区后,系统会提示输入下一个逻辑驱动器的空间,此时将剩余空间全部输入即分配给E盘。
⑺按Esc键退出FDISK 按下“Ctrl”+“Alt”+“Del”键,重新启动计算机,分区工作全部完成。提醒:由于FDISK最大只能支持64GB的硬盘,如果硬盘超过这一容量,FDISK就无法正确识别了。解决方法是采用其他的分区软件,如DISKGEN等。
格式化命令FORMAT的使用
项目2:将前一个项目中已经完成分区任务的硬盘中的C盘,进行高级格式化并且能够启动。
1.认识高级格式化:对于一个刚完成分区任务的硬盘来说,计算机是无法存储文件的,必须事先在其上设置目录区、文件分配表区等,这种处理叫格式化。也就是说,格式化是在一张磁盘上写上系统规定的信息和格式。这样,当在磁盘上存放数据时,系统将首先读取这些规定的信息进行校对,然后才将用户的数据存放到指定的地方。磁盘格式化的命令是FORMAT,通常使用方法如下:
FORMAT drive∶[/Q][/U][/S]
其中: drive:软盘驱动器名称为A:或B:,硬盘驱动器名称为C:,D:,/Q 执行快速格式化,只清除文件分配表和根目录,释放所有空间
/U 指明对软盘或硬盘进行无条件格式化
/S 把DOS的系统文件放在新格式化的磁盘上,使该盘能启动DOS 2.格式化C∶使之能启动系统,将启动软盘插入到A驱动器并引导后,在A:>盘符下 执行A∶>FORMAT C:/S 按回车后,屏幕提示硬盘C:上的所有数据将丢失,问是否进行格式化处理,按Y键,提示格式化进行中,表示正在进行格式化。
分区格式化软件DISKGEN的使用:项目3:新购买的一块20GB硬盘,利用DISKGEN对硬盘分区(C盘5G,D盘为5G,E盘为5G,剩余的空间分配给F盘)和格式化。
1.认识DISKGEN Disk Genius具有分区、备份恢复硬盘分区表、重写主引导记录、格式化硬盘、修复损坏的分区表等很多功能,而分区是其最主要的功能。Disk Genius是一个在纯DOS下运行的软件,一张软盘就可以存放。进入DOS系统后运行DISKGEN。
以图表的形式显示硬盘分区情况。左侧的柱状图显示了各分区的位置及大小,以及未分区(自由)空间的状况。最底部的分区为第一个分区,位于硬盘的最前端。柱状图中不带网格的分区是主分区(如:C),带网格的分区是逻辑分区(如:D、E、F)。屏幕右侧用表格的形式显示了各分区的类型及其具体参数。在柱状图与参数表格之间,有一个动态连线指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您可以通过鼠标在柱状图或表格中点击来选择一个分区,也可以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来选择当前分区。用“Tab”或“Shift-Tab”键可在柱状图和表格之间选择。当选择了一个FAT或FAT32分区后,表格下部的窗口中将会显示关于这个分区的一些信息。您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选择一个自由空间。为了防止失误,对分区表进行的简单操作(包括建立、删除、隐藏、激活等),并不立即对其进行存盘,而只是在内存中做修改,等您全部修改完毕,确认无误按“F8”键后,将修改一次性地写入硬盘。
2.利用DISKGEN对硬盘分区
⑴将启动软盘插入到A驱动器并引导后,在A:>盘符下执行DISKGEN命令后,进入对硬盘分区和格式化前的界面; ⑵选择硬盘 从“硬盘”菜单中选择要分区的硬盘。界面左侧灰色柱状图表示该硬盘还未进行分区。⑶建立主DOS分区
建立DOS主分区的方法是选择柱形图的灰色区域(没有分区前呈灰色),打开“分区新建分区”菜单,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主DOS分区的大小:5000,按“确定”。弹出“要建立DOS FAT分区吗?”对话框,如果不是,单击“否”。选择“否”后,在图中的下方列出了常用的硬盘分区格式类型,在系统标志处填入相应的类型代码。如果C盘要安装Windows 98操作系统,那分区格式选择FAT32,所以在系统标志处填入“0b”;如果要安装Windows XP,那分区格式可以选择NTFS,则在系统标志处添入“07”。选好后,按“确定”完成。建好后的主分区部分呈蓝色。如果需要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可按同样的方法多建几个主分区。⑷建立扩展DOS分区
主分区建立后,用“Tab”键将动态连接线对准左侧灰色区域,按“F5”键,在分区大小对话框中输入扩展分区的容量,这儿把剩余的空间全部作为扩展分区,按“确定”完成,扩展分区部分呈绿色。⑸建立逻辑DOS分区
扩展分区建好后,再在扩展分区上建立逻辑分区即D、E、F区。用“Tab”键将动态连接线对准左侧绿色区域,其余步骤同建立主分区相同。建好后的逻辑DOS分区部分呈现为带网格蓝色。⑹删除分区
如果在分区的过程中,感觉分区不合理,可以删除分区,再重建分区。具体操作:选择要删除的分区,按“F6”键。⑺激活主DOS分区
要想使一个分区成为系统启动分区,必须先激活该分区。用“Tab”键将动态连接线对准左侧的该分区,然后按键盘上的“F7”键,此分区的系统名称变为红色。
⑻格式化分区
从“工具” 菜单中选择格式化一项,分别对C、D、E、F进行格式化。
WINDOWS XP中的磁盘管理工具的使用:
项目4:用WINDOWS XP对一块20 G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C盘5GB,分区格式为NTFS;D盘5GB,分区格式为FAT32;剩余的空间分配给E盘,分区格式也为FAT32)。
现在很多的用户都已经使用WINDOWS XP了,利用操作系统Windows XP也可以实现对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1.准备工作:
将要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硬盘连接到有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的计算机的第二个IDE接口(第一个IDE接口接有带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硬盘)。
2.对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
⑴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 XP操作系统。
⑵开机后,打开“开始”中“设置”里的“控制面板”,双击“管理工具”,再双击“计算机管理”,打开右侧“磁盘管理”,磁盘0和磁盘1表示有两块硬盘。磁盘0是含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硬盘;磁盘1就是要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的硬盘。“未指派”表示没有进行过分区和格式化。⑶建立主DOS分区
打开“操作”菜单中“所有任务”中的“新建磁盘分区”,选择“主磁盘分区”,点击“下一步”。在“分区大小”中输入主分区的大小值5000,回车两次。选择然后根据需要选择文件系统的格式NTFS后回车两次。主分区完成后将自动进行对主分区格式化。
⑷建立扩展DOS分区
用鼠标选中磁盘1的剩余空间,打开“操作”菜单中“所有任务”里的“新建磁盘分区”,回车后选择“扩展磁盘分区”继续回车,不改变“分区大小”的值,回车。⑸建立逻辑DOS分区
打开“操作”菜单中“所有任务”里的“新建磁盘分区”,根据要求输入建立逻辑分区D盘、E盘空间的大小,然后再选择文件系统的格式。即可建立相应逻辑分区。⑹激活主DOS分区
用鼠标选中磁盘1,点击右键。选择“将磁盘分区标为活动的”,将主DOS分区激活。
这样这块硬盘从分区到格式化全部完成。
GDISK的使用:项目5:用GDISK对一块80 G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主分区为5GB,扩展分区依次划为4个逻辑盘:10GB、10GB、20GB、35GB)。
1.硬盘分区前的准备工作:
⑴将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然后安装到机箱上,连接好数据线和电源线。
⑵准备一张系统启动软盘。将GDISK软件,EDIT命令拷贝到启动盘上。
⑶在BIOS设置中将启动顺序中第一启动设备设置为从A盘启动。
⑷用EDIT在A盘建一个批处理文件FD.bat,内容如下:
gdisk 1 /del /all
gdisk 1 /cre /pri /sz:5000 /for /q
gdisk 1 /cre /ext
gdisk 1 /cre /log /sz:10000 /for /q
gdisk 1 /cre /log /sz:10000 /for /q
gdisk 1 /cre /log /sz:20000 /for /q
gdisk 1 /cre /log /for /q
注意:硬盘一定要连接在主板第一个IDE接口上,因为指定的硬盘号为1,否则就需要修改批处理文件。
参数说明:
1——指的是第一块硬盘。如果挂有多块硬盘,就要相应的指明其硬盘号1、2„„
/del ——删除硬盘分区
/all ——全部
/cre——当前工作模式为创建分区
/pri——创建主分区
/sz:5000——创建分区大小为5000MB即5GB。
/for——格式化磁盘
/q——快速格式化磁盘
/ext——创建扩展分区
2.开始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插入刚做好的工具盘,启动,执行批处理文件FD.bat。
第十三章、安装操作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几种安装方式、Windows 98和Windows XP基本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1.了解操作系统的几种常用的安装方式。
2.熟练掌握Windows 98基本安装方法。
第一节、系统的安装方式和步骤
本节介绍了操作系统常见的安装方式、安装步骤等。
系统的安装方式介绍:一般安装操作系统时,经常会涉及到全新安装、升级安装、Windows下安装、DOS下安装等安装方式。
系统的安装步骤:1.运行安装程序 :
即运行Setup.exe或者Install.exe,这个过程中安装程序将为安装过程的后续阶段准备磁盘空间,同时为运行安装向导复制必要的文件并在内存中创建一个Windows的最小版本。
2.运行安装向导 : 在图形化的安装向导中,要求填入姓名公司等各种相关信息(Windows 9x/Me系列还会提示你做启动盘)。然后开始设置Windows的安装路径以及要安装的组件。3.开始安装 收集完基本的相关信息后,安装向导就会开始安装文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4.完成安装
完成基本的安装后,安装程序将进行一系列扫尾工作,主要是安装开始菜单项目及注册组件还有驱动程序等。
第二节、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本节详细介绍了 安装 Windows XP 操作系统的步骤等。Windows XP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安装环境分析 官方最低配置要求:CPU Intel MMX 233MHz,内存:64MB,硬盘空间:1.5GB,显卡:4MB显存以上的PCI、AGP显卡,声卡:最新的PCI声卡,CD-ROM:8x以上CD-ROM。
实际使用最低配置要求:CPU:Intel PⅡ 450MHz,内存:128MB,硬盘空间:4GB,显卡:8MB以上的PCI或AGP显卡,声卡:最新的PCI声卡,CD-ROM:8x以上CD-ROM或DVD-ROM。
理想配置要求:CPU:Intel PⅢ 1GHz 或者 P4,内存:256MB以上,硬盘:20GB以上。
项目2的计算机的配置高于理想配置要求。安装Windows XP系统,硬件配置上不存在问题。
2.安装Windows XP前的准备工作
Windows XP的安装是一般至少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而且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1)准备一张Windows XP Professional(专业版本)的安装光盘。
(2)在BIOS中有一项“AntiVirus Protection By”,如果设置成为“Enable”,和安装Windows 98类似,很容易造成安装过程中的死机。在安装Windows XP之前,要把这项改为“Disable”。
(3)虽然“全新安装”的安全性相当高,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建议在安装之前先将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备份。
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安装的过程如下:
1.启动安装程序:
将Windows XP安装光盘放进光驱,自动运行后出现欢迎使用Windows XP的界面,选择“安装Microsoft Windows XP”即可启动安装程序开始进行安装。
2.确定安装类型为“全新安装”:安装程序会首先询问执行哪一类型的安装:升级(推荐),全新安装(高级)。这里选择“全新安装”。接下来需要接受许可协议、键入产品密钥,也就是安装序列号。
在接下来的的窗口中必须特别注意,因为前面选择了“全新安装”方式,因此这里一定要点击“高级选项”按钮。进入窗口选中“我想在安装过程中选择安装驱动器号和磁盘分区(W)”项,否则Windows XP就会默认安装在C盘的Windows文件夹下,而且安装程序在毫无警告的情况下会对C盘进行格式化,然后才会继续文件的拷贝和安装,C盘中的数据都会丢失。
3.复制安装文件:接下来,安装程序将开始向硬盘上复制安装文件。复制安装文件的过程会比较长,这时可看一看安装向导提供的关于Windows XP的介绍资料。
4.选择安装分区 复制过程结束后,安装程序将进行第一次重新启动,然后由用户决定选择安装Windows XP所在的分区。由于C盘中已有Windows 98操作系统,因此,为了系统的稳定,就把Windows XP安装到D盘。
5.选择分区格式
虽然微软极力建议用户使用更富效率、更具安全性的NTFS分区格式,但为了使用的方便性和兼容性,D盘还保持原来的FAT32为好,6.检查磁盘,接下来,安装程序会对磁盘进行检查,1分钟左右即可结束。
7.复制安装文件 安装程序将第二次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就可以正式开始安装Windows XP了,不过在复制文件时并不会像Windows 9x/Me安装那样在底部出现一个进度条,而且所需时间也比较长,注意不要认为它已死机而手工重启系统,8.安装设备 在安装设备时,可以很直观看到安装完成情况。
9.一般设置
安装Windows XP时,只要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尽量使用默认设置,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时候都只要点击“下一步”按钮就可以了。
●设置语言和区域选项:默认设置; ●输入个人信息:以后还可以修改,这里就先随便输入一些即可;
●设置管理员密码:不可跳过,而且一定要记住这个密码; ●日期和时间设置:看一看是否正确即可;
●安装网络:不用管;
●设置网络:使用典型设置即可。
10.完成安装
当看到完成安装窗口,还需要再等待一下,因为安装程序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要做,如保存设置、删除用过的临时文件等,然后才完成安装。
11.注册Windows XP 第一次启动Windows XP时,系统会要求选择是否立即联机注册。
12.激活Windows XP
Windows XP采用了WPA(Windows Product Activation即Windows产品激活保护技术)来防范盗版,如果不马上激活,30天后系统就会被锁定。激活Windows XP的方法有Internet激活、电话激活两种方式。一般都是选择前者,当然它需要事先连接到Internet上。如果安装ID正确无误,很快就可以自动激活Windows XP,这个过程一般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到此Windows XP安装大功告成。重新启动,就能看到双启动菜单。
第十四章、安装驱动程序
本章主要介绍的内容包括驱动程序的安装及其基本知识;及一些经常用到的安装驱动程序的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安装驱动程序的意义。
2.掌握查找、选择驱动程序的方法及安装驱动程序的顺序。
3.掌握利用随产品或配件附送的安装盘安装驱动程序。
第一节 认识驱动程序
本节主要介绍了驱动程序的基本知识,驱动程序安装顺序等。
认识驱动程序:
1.什么是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是指对BIOS不能支持的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解释,使计算机能识别这些硬件设备,从而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以便充分发挥硬件设备性能的特殊程序。简单地说就是用来驱动硬件工作的特殊程序。
2.为什么安装驱动程序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硬件设备都需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否则便无法正常工作。但是,鼠标、光驱也不需要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原因并不是它们不需要驱动程序的支持,而是在安装Windows时会自动安装很多系统搜索到的硬件的驱动程序,已经不用你再去手工安装了。
3.驱动程序的分类:
驱动程序的分类比较复杂,经常可以看到的有:
(1)硬件厂商提供的专用驱动程序(2)系统内置的通用驱动程序(3)公版驱动程序
(4)其他驱动程序
第二节 驱动程序的查找、选择和安装顺序
本节通过两个实例来介绍驱动程序的自动和手动安装方法等。驱动程序的查找:鼠标右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命令,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设备管理器”标签,打开的窗口中可以看到这里显示了系统中所有安装的硬件设备。选择某个硬件设备,可以看到驱动程序提供商、驱动程序日期、驱动程序版本、数字签名程序等信息,点击“驱动程序详细信息”按钮后还可以看到驱动程序文件的确切位置。如果看到某个设备下显示黄色的惊叹号或问号,说明该设备的驱动程序还未安装或驱动程序安装有误。
驱动程序的安装要有一定的顺序,如果不按照正常的安装顺序进行,会造成系统程序不稳定,系统会经常出现错误现象。驱动程序的安装顺序一般是:
(1)启动计算机,进入BIOS进行初始设置(2)首先安装操作系统(3)将主板所附带的驱动程序CD放入光驱中,系统自动弹出驱动程序安装窗口,然后按顺序安装主板的驱动程序。(4)安装最新的 DirectX(5)安装最新的显示卡驱动程序(6)安装声卡的驱动程序。
(7)如果主板带有RAID芯片,则安装RAID芯片的驱动程序。(8)安装其它设备的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安装完毕之后,就可以安装应用软件了。当系统已经稳定运行后再次进入BIOS设定具体参数,以使其能够更好地,更稳定地工作。
第十五章、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本章介绍一些计算机日常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维修计算机的常用方法。通过学习对计算机日常使用及维护的基本知识和总的原则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学习目标
1.了解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计算机故障查找和解决方法。
第一节 计算机出现故障的种类及原因 本节详细讲解了计算机各种故障出现的原因,及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等。计算机故障的种类:从整体上来说可以分为软故障和硬故障两类。
1.软故障: 软故障一般是指由于操作不当、使用计算机软件而引起的故障,以及因系统或系统参数的设置不当而出现的故障。软故障一般是可以恢复的,但一定要注意,某些情况下有的软故障也可以转化为硬故障。常见的软故障有如下一些表现:(1)当软件的版本与运行环境的配置不兼容时,造成软件不能运行、系统死机、文件丢失或被改动。(2)两种或多种软件程序的运行环境、存取区域或内存地址等发生冲突,造成系统工作混乱等。(3)由于误操作而运行了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不正确或不兼容的程序、磁盘操作程序、性能测试程序等造成文件丢失和磁盘格式化等。(4)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5)基本的COMS芯片设置、系统引导过程配置和系统命令配置的参数设置不正确或者没有设置,计算机也会产生操作故障。
2.硬故障
硬故障是由计算机硬件引起的故障,涉及计算机主机内的各种板卡、存储器、显示器、电源等。常见的硬故障有如下一些表现:(1)电源故障,导致系统和部件没有供电或只有部分供电,以及供电不正常。(2)部件工作故障,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如显示器、键盘、磁盘驱动器、鼠标等硬件产生的故障,造成系统工作不正常。(3)元器件与芯片松动、接触不良、脱落,或者因温度过热而不能正常运行。(4)计算机外部和计算机内部的各部件间的连接电缆或接插头(座)松动,甚至松脱或者错误连接。(5)板卡上的跳线连接脱落、连接错误,或开关设置错误,而构成非正常的系统配置。
引起故障的因素可以归纳为:1)电源性故障:如电压不稳、电源冲击及干扰等。(2)电磁性故障:如外界电磁场干扰。(3)维护不当:如温度过高、湿度太大、腐蚀作用、带电维护等。
因为这些因素并不会立即引起计算机故障,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速元器件的老化,缩短元器件的使用寿命。所以应该正确了解计算机故障的形成原因,定期检查并及时消除可能引起微机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
1.正常使用故障
2.来自电源的故障 3.电磁辐射引起的故障
4.病毒引起的故障
5.静电放电导致的故障 6.人为原因引起的故障
以上仅列出一些常见的引起计算机故障的原因。对于环境(如高温、灰尘大等)造成计算机故障以及计算机日常维护将在下面介绍。
计算机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即计算机周围的环境应保持清洁、温度不能太高、湿度不能太大。1.保持环境清洁 2.保持合适的温度 3.保持合适的湿度 4.保持稳定的电压
第二节 计算机故障的诊断及常用的查找方法
本节详细介绍了计算机故障的诊断方法等。
计算机故障的诊断步骤: “先软后硬,先外后内”。1.先判断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
2.进一步确定软件引起故障的原因
3.硬件故障的诊断步骤 :(1)由表及里(2)先电源后负载(3)先外设再主机(4)先静态后动态
(5)先共性后局部
计算机中的某些部件如果出现故障,会影响其他部分的工作,而且涉及面很广。下面针对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给出一般的常用查找方法。
1.软件故障 处理软件故障需要先找到故障的原因,这需要观察程序运行时的现象、系统所给出的提示,然后根据故障现象和错误信息来分析并确定故障出现的原因。
(1)程序故障(2)系统软件故障(3)病毒 2.硬件故障的常用查找方法:(1)清洁法(2)直观法(3)插拔法(4)替换法
5)比较法(6)振动敲击法(7)升温/降温法(8)软件测试法(9)测量法
第二篇: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案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教案(总学时:30学时)
第1章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3)计算机维修的原则。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对环境的要求。(2)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3)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4)计算机维修的原则。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对环境的要求。(2)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3)掌握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4)掌握计算机维修的原则。
教学方法: 讲解→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对环境的要求。(1).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 a)b)c)d)e)f)g)中央处理器(CPU)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总线 主板 机箱
(2).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组成
a)b)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3).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a)计算机由输入,存储,控制,运算和输出五大功能部件 组成 b)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
c)将程序(却指挥计算机工作的命令集合)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图
中央处理器(CPU)
主机
内存储器
硬件系统 外存储器
外设
计算机系统
输出设备
操作系统
系统软件 控制器
RAM ROM
运算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语言处理程序
工具软件
软件系统 应用软件包
应用软件
面向问题的程序
2.内容讲解:(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电脑使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系统维护和管理问题,如系统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病毒防范、系统升级等,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将会给正常工作、生活带来影响。为此,提供全面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服务,使您以较低的成本换来较为稳定的系统性能。一台电脑是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只有这些零部件组合在一起协调的工作,才能称之为电脑。但其工作原理却没有变,其中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等。
(2).计算机故障的分类方法和维修方法
软件故障:
软件故障是指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或者软件发生错误而引起的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操作系统中的文件损坏引起的故障
计算机是在操作系统的平台下运行的,如果把操作系统的某个文件删除或者修改,会引起计算机运行不正常甚至无法运行。
(b)驱动程序不正确引起的故障
硬件能正常运行要有相应的驱动程序与之配合,如果没有安装驱动程序或没有安装正确会引起一系列的故障,例如声卡不能发声,显示卡不能正常显示色彩等等,这些都与驱动程序有关。
(c)误操作引起的故障
误操作分为执行命令误操作和软件程序误操作。执行命令误操作是指执行了不该使用的命令,例如,系统运行时必须用到的文件(如后缀为ini或 dll的文件),如果删除了这些文件,将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对磁盘执行了格式化操作导致磁盘内的数据丢失。执行了卸载软件的操作使系统内的软件消失等等。软件误操作是指运行了某些具有破坏性的程序、不正确或不兼容的诊断程序等导致的系统工作不正常。
(d)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
计算机病毒会在很大程度上干扰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染上病毒的计算机其运行速度会变慢,计算机存储的数据和信息可能会遭受破坏,甚至全部丢失。
(e)不正确的系统设置引起的故障
系统设置故障分为3种类型,即系统启动时的CMOS设置、系统引导实时配置程序的设置和注册表的设置。如果这些设置不正确,或者没有设置,计算机可能会不工作和产生操作故障。
硬件故障:
硬件类故障是指计算机的某个部件不能正常工作所引起的计算机故障。硬件类的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电源故障
计算机电源损坏或者主板、硬盘等设备的供电线路损坏使之不能加电,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启动。
(b)芯片故障
芯片的针脚损坏、接触不良、或者因温度过热而使计算机无法正常工作。(c)连线故障
连线故障是指各设备之间的数据线连接错误,或者没有连接到正确位置而引发的故障。
(d)部件故障
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如CPU、主板、显示器或磁盘驱动器等硬件产生的故障,会造成系统工作不正常甚至无法工作。
(e)兼容性故障
计算机各硬件部件之间是否能相互配合,在工作速度、频率、温度等方面能否具有一致性,是否相互兼容,如果不兼容就会引起故障。(3).维修思路
一,进行维修判别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即先简单后繁杂)二,依据察看到的现象,要“先想后做”;(即先想后做)三,在大多数地电脑维修中,要“先软后硬”;(即先软后硬)四,在电脑维修中要分清主次,即“抓首要矛盾”。(即先主后次)
先简后繁:先想后做,先软后硬,先主后次,先外后里,先简后难,先问后查。(4).维修方法
一,察见地;(即察看电脑地内部与四周环境,电脑地软硬件环境,用户操作电脑地使用习惯。)
二,最小系统法;(即从维修判别地角度能使电脑正常开机或运行地最根本地软件和硬件环境。)
三,逐步贴加去除法;(逐步贴加法:以最小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贴加一个部件/设备或软件,来检 查毛病现象能否消失或发生改变,以此来判别并定位毛病部位。逐步去除法:以整个系统为基础,每次只向系统减少一个不见/设备或软件,老检查毛病现象能否消失或发生改变,以此来判别并定位毛病部位。)
四,隔离法;(行将能够妨碍毛病判别地硬件或软件屏蔽起来地一种判别方法。它也能够将疑心有互相冲突地硬件或软件隔分开以判别毛病现象能否改变地一种方法。)
五,替换法;(即用好地部件去替代能够有毛病地部件,以判别毛病现象能否消失地一种方法。)
六,比较法;(即用好地部件与疑心有毛病地部件进行外观,配置,运行现象方面地比较。也可在两台电脑之间进行比较,判别毛病电脑在环境设置,硬件配置方面地不同,从而找出毛病部位。)七,升降温法;(升温法:设法降低电脑地通风才能,靠电脑本身地发热来升高温度,检查电脑能否温度升高而产生毛病。降温法:选择环境温度较低地时间段,停机12-24小时以上或用电风扇对着毛病机吹加快降低温度,检查能否温度降低而使毛病消失或发生改变。)八,敲打法;(即在疑心电脑中某部件有接触不良时,通过振动,恰当地歪曲,或用橡胶锤敲打特定地部位或设备以使毛病复现,从而判别毛病部位地一种维修方法。)九,干净法;(即疑心毛病电脑是因为灰尘缘由惹起地,就用除尘工具进行干净。)十,综合法;(即用看,闻,问,听,摸地方式对毛病电脑进行维修诊断)(5).计算机维修的原则。i.进行维修判断须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简单的事情,一方面指观察,另一方面是指简捷的环境。
简单的事情就是观察,它包括:
第一是: 电脑周围的环境情况--位置、电源、连接、其它设备、温度与湿度等; 第二是:电脑所表现的现象、显示的内容,及它们与正常情况下的异同;
第三是: 电脑内部的环境情况--灰尘、连接、器件的颜色、采诵宁的形状、指示灯的状态等;
第四是: 电脑的软硬件配置--安装了何种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使用的是使种操作系统,其上又安装了何种应用软件;硬件的设置驱动程序版本等。
简捷的环境包括:
第一是: 后续将提到的最小系统;
第二是: 在判断的环境中,仅包括基本的运行采诵宁/软件,和被怀疑有故障的软件;
第三是: 在一个干净的系统中,添加用户的应用(硬件、软件)来进行分析判断
从简单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精力的集中,有利于进行故障的判断与定位。一定要注意,必须通过认真的观察后,才可进行判断与维修 ii.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要先想后做 先想后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先想好怎样做、从何处入手,再实际动手。也可以说是先分析判断,再进行维修。
其次是,对于所观察到的现象,尽可能地先查阅相关的资料,看有无相应的技术要求、使用特点等,然后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结合下面要谈到的内容,再着手维修。最后是,在分析判断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进行判断,对于自己不太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一定要先向有经验的同事或你的技术支持工程师咨询,寻求帮助。iii.在大多数的电脑维修判断中,必须先软后硬:
即从整个维修判断的过程看,总是先判断是否为软件故障,先检查软件问题,当可判软件环境是正常时,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从硬件方面着手检查。iv.在维修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
在复现故障现象时,有时可能会看到一台故障机不止有一个故障现象,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故障现象(如:启动过程中无显,但机器也在启动,同时启动完后,有死机的现象等),为时,应该先判断、维修主要的故障现象,当修复后,再维修次要故障现象,有时可能次要故障现象已不需要维修了。3.小结。
4.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2章 主板的使用与维修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常用主板的型号、结构及其参数。(2)主板的选购技巧。
(3)主板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常用主板的型号、结构及其参数。(2)主板的设置方法。(3)主板的选购技巧。
(4)主板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常用主板的型号、结构及其参数。(2)掌握主板的设置方法。(3)掌握主板的选购技巧。
(4)掌握主板的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的主板(根据实际情况,种类尽可能的多)。2.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常用主板的型号、结构及其参数。2.内容讲解:主板的设置方法、选购技巧、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
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第3章 主板芯片组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市场上常见的芯片组及其特征。(2)主板外围芯片组的作用和分类情况。(3)常见芯片组的命名规则。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主板外围芯片组的发展状况。(2)市场上常见的芯片组及其特征。(3)主板外围芯片组的作用和分类情况。(4)常见芯片组的命名规则。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主板外围芯片组的发展状况。(2)了解市场上常见的芯片组及其特征。(3)掌握主板外围芯片组的作用和分类情况。(4)掌握常见芯片组的命名规则。
教学准备: 1.市场上常见的芯片组(根据实际情况,种类尽可能的多)。2.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主板外围芯片组的发展状况。
2.内容讲解:常见芯片组的命名规则、市场上常见的芯片组及其特征、主板外围芯片组的作用和分类情况。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
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4章 CPU的使用与维修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CPU的主要性能指标。(2)CPU的选购方法。(3)CPU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CPU的结构及其封装技术。
(2)目前流行的各类型CPU的性能和特点。(3)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4)CPU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CPU的结构封装技术。
(2)了解目前流行的各类型CPU的性能和特点。(3)掌握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4)掌握CPU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教学准备: 1.用于展示的CPU实物(类型尽可能的多)。
2.安装CPU测试软件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和WCPUID。3.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目前流行的各类CPU的性能和特点。
2.内容讲解:CPU的结构及其封装技术、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选购方法、及其维修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
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的常见故障 CPU第5章 存储器 教学设想: 1.学时:3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存储器的类型和作用。(2)内存的识别方法。
(3)内存、硬盘、光驱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存储器的类型和作用。
(2)内存、硬盘、光驱、优盘及移动硬盘的选购方法。(3)内存的识别方法。
(4)内存、硬盘、光驱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5)硬盘的结构及常用技术。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存储器的类型和作用。
(2)了解内存、硬盘、光驱、优盘及移动硬盘的选购方法。(3)了解硬盘的结构及常用技术。(4)掌握内存的识别方法。
(5)掌握内存、硬盘、光驱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 1.用于展示的内存、硬盘、光驱、优盘及移动硬盘实物(类型尽可能的多)。2.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存储器的类型和作用。
2.内容讲解:内存、硬盘、光驱、优盘及移动硬盘的选购方法,内存的识别方法,内存、硬盘、光驱的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显示系统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显卡的作用和结构。
(2)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3)显卡和显示器的选购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显卡的作用和结构。
(2)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3)显卡和显示器的选购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显卡的作用和结构。
(2)了解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3)掌握显卡和显示器的选购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
教学准备: 1.不同类型的显卡(根据实际情况,种类尽可能的多)。2.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
2.内容讲解:显卡的作用和结构、显示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显卡和显示器的选购方法及常见故障维修。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7章 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技术指标和分类方法。(2)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作用及选购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技术指标和分类方法。(2)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作用及选购方法。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技术指标和分类方法。(2)掌握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作用及选购方法。
教学准备: 1.鼠标和键盘(根据实际情况,种类尽可能的多)。2.拆开的机箱和电源。3.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
2.内容讲解:机箱、电源、键盘和鼠标等外设的技术指标、分类方法、作用及选购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
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8章 系统功能扩展卡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基本原理。
(2)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一般安装方法和故障处理。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基本原理。
(2)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一般安装方法和故障处理。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基本原理。
(2)掌握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一般安装方法和故障处理。
教学准备: 1.独立声卡和板载声卡。
2.外置Modem、内置Modem和网卡。3.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
2.内容讲解:声卡、Modem、网卡和视频采集卡等的基本原理和一般安装方法以及故障处理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
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9章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安装与BIOS设置 教学设想: 1.学时:3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品牌机和兼容机的安装方法。(2)BIOS的基本知识。
(3)BIOS的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品牌机和兼容机的安装方法。(2)BIOS的基本知识、升级和备份方法。(3)BIOS的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2.能力训练要求:(1)了解BIOS的基本知识、升级和备份方法。(2)品牌机和兼容机的安装方法。(3)BIOS的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安装计算机所需的一套完整配件以及驱动程序。2.安装计算机所需的各类工具。
3.安装系列测试软件,如Nokia Display Test、CPU-Z、Intel Processor Frequency ID Utility、SPDInfo、Nero CD-DVD Speed、Sandra 等。4.未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硬盘。5.DOS驱动盘和Windows 系统盘。6.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
2.内容讲解:品牌机和兼容机的安装方法,BIOS的基本知识、升级和备份方法、参数设置方法及注意事项。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安装与维护 教学设想: 1.学时:5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2)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安装步骤。(3)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安装步骤。(3)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掌握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
(3)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 1.操作系统安装盘。2.各硬件的驱动程序。3.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计算机的启动过程。
2.内容讲解: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安装步骤、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常用工具软件 教学设想: 1.学时:3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2)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安装及注意事项。(2)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安装及注意事项。
(2)掌握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1.安装 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2.需要安装的软件。3.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2.内容讲解:PartitionMagic、Norton Ghost、WinBench、Windows优化大师等工具软件的安装、注意事项与使用方法。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12章 计算机外设 教学设想: 1.学时:2学时 2.课型:新授课 3.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外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计算机外设的维修方法和典型故障的处理。
教学目标: 1.教学知识点:
(1)计算机外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计算机外设的维修方法和典型故障的处理。2.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计算机外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2)掌握计算机外设的维修方法和典型故障的处理。
教学准备: 1.常用的计算机外设。2.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讲解→范例操作与分析→课堂练习→答疑→作业
教学过程: 1.引言。
2.内容讲解:计算机外设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维修方法和典型故障的处理。在讲解新内容的同时进行硬件实物的展示。
3.课堂练习及答疑:指导学生进行全部实训的 操作,解决突发问题。4.小结。
5.作业与练习:参见复习思考题。
第三篇:组装与维修的教案资料
第一讲 计算机认识
计算机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埃尼阿克”宣告研制成功。ENIAC的成功,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达到的一个新的起点。
1、定义:能够进行自动处理、存储电子信息的电子设备
2、名称:国际:PC
日本:微机
中国:电脑
专业:计算机
3、组成:1》五个基本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
硬件 外部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内部设备(CPU、主板、内存、硬盘)
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dows2000)
软件
应用软件(办公软件、聊天软件、下载软件)
硬件决定软件动行速度,软件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
4、发展:
阶段 时间
逻辑器件
应用范围
第一代 1946——1958 真空电子管 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第二代 1959——1964 晶体管
数据处理、事物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集成电路
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第四代 1971——
大规模集成电路
应用到了各个领域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数值计算:弹道轨迹、天气预报、高能物理等等
2、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物资管理、电算化等
3、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卫星飞行方向控制
4、辅助工程:CAD、CAM、CAT、CAI等
6、计算机分类:
1、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2、按用途分:品牌机、组装机、服务器、笔记本、掌上电脑
7、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为位(BIT)
2、主频(频率):指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钟内发出的脉冲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3、内存容量:是标志计算机处理信息能力强弱的一向技术指标。单位为字节(BYTE)。
8bit=1BYTE 1024B=1KB 1024KB=1MB
4、外存容量:一般指软盘、硬盘、光盘。
5、缓存:高级设备向低级设备进行传输时用到的一种技术。
8、计算机的特点:
1》微型化 2》运算速度高 3》存储容量大 4》体积小 5》具有逻辑运算能力
6》网络化 7》智能化
第二讲 主板的认识
1、概念:
主板(Mainboard),又叫母板(Mother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是一块用于承载各种设备,负责数据在各设备间进行传输的印刷电路板。
2、作用:
A:承载各种设备
B:控制、协调数据传输
C:连接各种设备
3、主板的类别(种类)。1>根据使用的电源不用分(1)AT主板(标准工业型)
使用AT电源,电源接口为单排12针,后部主有一个键盘接口,不支持自动关机。(2)ATX主板(智能型)
使用ATX电源,电源接口为双排20针,P4主板还增加一个双排4针电源接口,后部集成许多接口,支持自动关机。
(3)BTX电源,电源接口为双排 24针,是ATX电源的升级版 2>根据CPU分
(1)长槽型:CPU是板卡型的,由板卡放到主板上
(2)针脚型:CPU上有很多针的那种,P45主板上都有(现分校里常见的)
(3)触角式:CPU上没有针,有一些触点,那些针都是在主板上的,通过和主板上的针接触从而使CPU运行
(4)双CPU:在特殊主板上有(看图)(5)多个CPU:服务器上一般采用的 3>根据是否集成:
(1)集成主板:如声卡/网卡/显卡,三种一部分是集成在主板上的(2)独立的(非集成主板):声卡/网卡/显卡有独立的,是板卡式的插在主板上使用的
4、主板的组成:
1、北桥芯片:CPU、内存、AGP插槽之间,进行CPU、内存、显卡之间的数据传输
2、南桥芯片:PCI插槽、IDE、控制总线之间,进行PCI板卡、硬盘之间的数据传输
芯片的品牌:INTEL(因特公司)、SIS(矽统)、VIA(威盛)
3、CPU插槽:
4、内存插槽:2------4个
5、AGP插槽:专用来接显卡的,绿色,中等,1个(位于北桥芯片下面)
6、PCI插槽:用来接网卡、显卡、声卡,白色,中等,2----6个(位于AGP插槽下面)
7、ISA插槽:用来接网卡、显卡、声卡,黑色,大的,1个(位于主板最下面/PCI下面)
8、PCI-E插槽:用来接网卡、显卡、声卡,白色,小的,(位于PCI左右)
9、IDE接口:用来接光驱、硬盘,(1个IDE主板最多接4个硬盘)
10、软驱接口:用来软驱的,比IDE接口小一些
11、电源接口:AT/ATX/BTX,白色
12、控制总线:喇叭、电源按钮、电源提示灯(绿)、硬盘提示灯(红)、重启按钮
13、电池
14、PS/2接口:鼠标(绿)、键盘(紫)接口
15、USB接口:接U盘、MP3、移动硬盘,(6----12)
16、COM口:接老式鼠标、键盘、游戏手柄、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双排9针)
17、LPT口:接打印机
18、声卡接口:绿色(接耳机和音箱)/红色(话筒)
19、显卡接口:3排蓝色的,接显示器
20、网卡接口:接网线,用来上网的
5、主板选够及参数:
6、主板的品牌。
1>高档:技嘉(Gigabyte),华硕(ASUA)、微星(MSI)。2>中档:升技(Abit)、硕泰克(SOLTEK)、磐英(Epox)3>普通:联想、升技(Abit),精英(ECS),、美达(MIDA)4>低档:杂牌。
第三讲 CPU
1、定义:计算机对数据处理和发出控制信息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
2、作用:1》运算 2》逻辑判断
3》发出控制指令
3、组成:1》运算器:用于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
2》控制器:控制指令
3》寄存器:存放指令、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 4》高速缓存:cache(M)
4、分类:1》按接口分:
a.DIP:双列直插式
b.SECC:长槽型
c.PGA:正方形针脚式 d.LGA:正方形触点式
2》按厂商分:
a.Intel公司:1968年,酷睿2,奔腾,赛扬
b.AMD公司:1969年,速龙、闪龙、皓龙
简单说一下简称
AMD低端的CPU一般叫闪龙(Sempron),中端以上的叫速龙(Athlon),高端的是皓龙(Opteron),服务器用的CPU不记得了!
AMD AM2 Sempron 3200+ 简化后叫SP 3200+ AMD AM2 Athlon64 3000+ 简化后叫A64 3200+ AMD AM2 Athlon64 X2 3600+ 简化后叫X2 3600+ AMD Opteron 144 简化后叫Opteron 144 或OT144
INTEL低端的CPU一般叫赛扬(Celeron),中端的叫奔腾(Pentium),高端的是Core 2 Duo,服务器级别的是至强(Xeon)
Intel Celeron D 331(64位/盒)简称CD 331 盒或赛扬D 331 盒
Intel Pentium D 920(散装)简称PD 920 散
Intel Core 2 Duo E6300 简称E6300或扣肉E6300 Xeon 3000 简称不变
5、参数:
1》适用类型: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
2》系列:类型
3》核心数量:双核心
双核: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
4》纳米技术:微米/纳米(90纳米/65纳米/45纳米/30纳米),功能:减小功耗,提高集成度,越小越好
5》二级缓存:缓存(速度)+内存(容量)
90%左右从缓存提取
6》封装技术:指接口包装CPU的内核
7》指令集:MMX指令集:多媒体扩展指令集(一次处理多个数据)
SSE指令集: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提高3D图形处理:浮点运算/视频处理)
SSE2指令集:扩展2/数据流扩展(财务/工程/增强性能)
SSE3指令集:扩展3/数据流扩展(视频编码)
3D头Now!指令集:AMD专用三维建模
8》主频:CPU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
外频*倍频=主频
外频: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进行的速度
倍频: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
9》前端总线:数据传输
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10》针脚数:越多越好
5、购买CPU时注意事项:
6、品牌:Intel/AMD
第四讲 硬盘
1、定义:进行存储数据的设备
2、分类:按接口分:1》IDE接口:39/40针的数据线连接
2》SATA接口:7针的红色数据线
3》SCSI接口:服务器专用硬盘接口
4》USB接口:接移动硬盘 按转速分:4500转/分
5400转/分(笔记本)
7200转/分(台式机)
10000转/分
15000转/分(服务器)
3、组成:
1》外部组成:a.数据线接口:有IDE/SATA的
b.电源接口:给硬盘供电 c.跳线接口:设置主/从盘的 d.外壳:起保护作用 e.电路板:数据通信
2》内部组成:a.盘片:一般有(1---4)
b.马达:(电机)影响硬盘的转速
c.机械手臂:上面有磁头用来控制读写 d.磁头:1---8个,读取数据 e.控制板:控制数据用的
4、参数:
1》 适用类型: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 2》 容量:80G/160G/250G/320G 3》 单碟容量:一张盘片的容量 4》 盘片数:
5》 缓存:越大越好,可提高硬盘的传输速度 6》 转速: 7》 磁头:
8》平均寻道时间:从开始读取数据到结束的时间 9》 内部传输速率:硬盘磁头与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率 10》 外部传输速率:硬盘缓存和电脑系统之间的数据传
输率 11》 S·M·A·R·T技术:自动检测分析报告技术(最
新技术:如硬盘出现故障,硬盘本身可自动修复)
5、品牌:希捷
第五讲
内 存
1、定义:又叫主存,是用于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所用数据的存储器(内存条)。
2、作用:
(1)用于存放正在执行的程序
(2)作为CPU与外存的数据缓冲区。
3、特点:
(1)断电后信息全部丢失(2)可随机读写
(3)速度比外存快,比CACHE慢(4)容量比外存小,比CACHE大
4、分类:
1>ROM: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
A:固化ROM:内容由厂商一次性写入,不可更改。
B:PROM:内容由用户一次性写入,不可更改。
C:EPROM:通过专用设备可以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更改。
D:EEPROM:可以通过软件进行改写其中的内容。
2>RAM: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时存储器
A:DRAM:DYNAMIC动态RAM,由单稳态电路组成,需要定时刷新,体积小,速度慢,所有内存条都是DRAM。
B:SRAM:STATIC,静态RAM,由双稳态电路组成,不需要定时刷新,体积大,速度快,CACHE都采用SRAM。
3>按线数分:
a、30线:每边有30个金手指,为8位的内存。
b、72线:每边有72个金手指,为32位的内存,中间有1个间隔。c、168线:每边有84个金手指,为64位的内存。中间有2个间隔 d、184线:每边有92个金手指,为64位的内存。中间有1个间隔 e、200线,220线,240线: 4>重点类型:
A、DDR :184线
2.5V B、DDRII:240线
1.8V C、DDRIII:240线 1.5V
5、内存的参数
a、位宽:每次能够读写内存的数据量。单位为:位。
b、带宽:每秒钟可以存取内存的最大数据量。单位为MB/S。=频率X位宽/8 c、容量:可以存放的数据量。单位为MB。d、颗粒:越多越好
e、双面/单面:单面的好 DDR内存和DDR2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频率,但是由于DDR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两倍;而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四倍于工作频率的速度读/写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四倍。例如DDR 200/266/333/400的工作频率分别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频率分别是200/266/333/400MHz;DDR2 400/533/667/800的工作频率分别是100/133/166/200MHz,而等效频率分别是400/533/667/800MHz。
6、品牌:宇瞻、金士顿
第六讲
显示设备
一、显示器
1、定义:将计算机中模拟信号转化为人们能够识别的信息显示出来,以方便人们对计算机进行操作的一最重要的输出设备。
2、分类:
A: CRT:纯平显示器
B: LCD:液晶显示器
(1)CRT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纯平显示器。利用显像管内部的电子枪发出高速电子束轰击涂满荧光粉的屏幕而产生图像。
优点:价格低,可视角度大、无坏点、色彩还原度高、色度均匀、可调节的多分辨率模式、响应时间极短等LCD显示器难以超过的优点
缺点:体积大,功耗大,有辐射,眼睛易疲劳。
(2)LCD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扭向产生不同的阻隔光线的透明度成像。
其优缺点正好与CRT相反
3、CRT的参数
(1)显示尺寸:显示尺寸指显像管的可见部分的对角线尺寸。15英寸显示器的可视范围在13.8英寸左右,17英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英寸之间,19英寸显示器可视区域达到18英寸左右。
CRT:
17、19 LCD:19、22、24、26
(2)点距:指屏幕上相邻两个同色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即两个红色(或绿、蓝)像素单元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3)场频(刷新频率):指单位时间(以秒计)之内电子枪对整个屏幕进行扫描的次数。
A:行周期:从第一行开始扫描到第二行开始扫描所用的时间。单位:NS
B:行频:每秒钟扫描过的行数。单位:HZ。
(4)分辨率:水平线上像素点的个数X垂直线上像素点的个数
1024*768(5)带宽:指电子枪每秒钟发射的总的像素数,以MHz(兆赫兹)为单位。=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场频×1.344
4、LCD的参数(1)、亮度:指画面的明亮程度,单位是堪德拉(流明)每平米(cd/m2),也就是每平方公尺分之烛光(2)、对比度:是屏幕上同一点最亮时(白色)与最暗时(黑色)的亮度的比值,亮度越高所呈现的颜色就越艳丽
(3)响应时间:像素由暗转亮或由亮转暗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S(4)坏点:指屏幕上不发光或只能发一种颜色的光的像素点。(5)可视角度:能看到屏幕上所有内容并且不发生色彩和形状变化的最大角度。
5、品牌:
CRT:三星、LG、飞利普、长城
LCD:三星、优派、冠捷、长城
二、显示卡
1、概念:又叫显示适配器,用于连接主机与显示器,并将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对图形处理进行加速并在显示器上成形。
2、分类:
按插槽分:ISA显卡,PCI显卡,集成显卡,AGP显卡,PCI-E显卡
按接口分:VGA接口、S-V接口、DVI接口、HDMI接口
3、参数:
(1)显示芯片: SIS 矽统(台湾)
VIA 威盛(台湾)ATI 冶天(加拿大)Radeon
集成 nVidia 恩帝来/辉达(美国)GF 独立
512M GF 9600 GS
256M GF 9600 GSO
384M GF 9600 GT
512M
(2)制造工艺:越小越好
0.08微米
(3)核心频率:指显示核心的工作频率
(4)显存频率:和内存有关,内存的频率如:200/266/333(5)显存容量:128M/256M/512M/1G(6)显存位宽: 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
决定因素:显示芯片/显存位宽/显存容量
4、品牌:昂达、小影霸、七彩虹、影驰
第七讲
其它设备
一、机箱:
二、电源:350W功率
爱国者、大水牛、金河田、优派
长城
三、光驱
CD:700M
DVD:4.7G
软盘:1.44M CD-ROM
DVD-ROM 刻录机:CD-RW
DVD-RW 康宝、先锋 三星、索尼
四、鼠标、键盘:40
五、音箱:木质
漫步者、轻骑兵、优派、冲击波
六、声卡:AC’97标准
七、网卡
台式机选购:
1、CPU
2、显卡
3、主板
4、硬盘、内存
5、机箱、电源
6、显示器
7、鼠标、键盘
笔记本选购:
1、品牌:
高端:IBM\苹果
中端:华硕\惠普\戴尔DELL\联想\索尼\东芝\宏基ACER 低端:神舟、方正、海尔
2、上市时间:生产日期(半年之内)
3、使用类型:家用、商用
4、CPU:Inter Core 2 双核
T4系列以上
T1600
T2350
T3200
T4200
T6400 T8100 E8400
E8600
5、主频:2.0GHz以上
6、前端总线(总线频率):800MHz以上
7、内存大小:2G以上
8、硬盘:160G
250G
320G
9、光驱:DVD
刻录机
10、显卡:中低端独立显卡
GF
11、显存容量/位宽:512/128位12、13、14、15、16、17、18、附加功能:无线、千兆网卡、蓝牙、指纹、红外 电池:2---3小时
附加软件:系统盘、驱动盘、杀毒软件盘 出现硬件问题(不要更换系统):7天之内包退、15天之内包换新的 100元的意外保险
尺寸大小:12英寸以上的 上网本:不介意使用
第八、九讲
拆装机过程
1、前提准备工作
2、拆装注意过程
3、组织学员动手拆装
第十、十一讲
安装操作系统(主要讲
XP)
安装系统过程:
1、准备一张系统盘、计算机还要求有光驱!
2、设置从光驱启动(因为要把系统盘里的内容调用出来),过程:开机按DELETE进入BIOS——》二项高级BIOS设置——》第一启动项First Boot DEVICE设置成光驱(CDROM)——》第二启动项Second Boot DEVICE设置成硬盘(HDD-0/Hard Disk)——》按F10保存并退出!
3、(注意:在开机启动后的第二屏时)出现Boot from CD:在这里按两次回车键!
4、首先看提示:第一项是不是要求安装Windows XP,如果是按ENTER键(回车键)按回车就可以——》是否同意协议按F8键——》如果有未划分的空间就创建分区,否则选择C盘(C分区)在上面按回车键进行安装——》问你确认是否在C盘进行安装:如果在C盘进行全新安装请按ESC键——》FAT/NTFS系统格式:选择NTFS(快)进行格式化——》按F键确认进行格式化——》计算机开始进行格式化再复制系统文件到C盘然后重新启动
5、重新启动之后不用再进入光盘启动,而是进入硬盘!(注意:在开机启动后的第二屏时)出现Boot from CD:不做任何操作,让计算机自己运行!!
6、会出现Windows XP安装过程:要求设置计算机的区域/语言——》输入姓名/单位——》要求输入序列号:
XP:V7KYW-8CG8G-YM8JR-JMVCY-2JY4G
XPSP2:DG8FV-B9TKY-FRT9J-6CRCC-XPQ4G SERVER 2003:JCGMJ-TC669-KCBG7-HB8X2-FXG7M ——》输入计算机名和设置系统管理员密码——》设置计算机的时期/时间——》以后下一步就可以!!安装完成后重启
7、重启后进入大家经常见到的系统!!然后设置桌面:右击桌面属性——》桌面——》自定义桌面——》把“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网上邻居/Internet Explorer”选上后确定就行。
8、右击任务栏属性——》“开始”菜单——》选择“经典开始菜单”——》确定
9、安装驱动程序:如主板驱动(CHIPSET)、显卡驱动(VGA)、声卡驱动(SOUND)、网卡驱动(LAN)
10、右击“我的电脑”——》管理——》设备管理器——》在里面找如果有(黄色?)没有安装驱动;如果有(黄色!)驱动安装错误;如果有(红色X)没有检测出硬件——》在有(?/!)的设备上右击“更新驱动程序”——》选择“是,仅这一次” ——》选择“自动安装驱动”——》完成 主板驱动/显卡驱动/网卡驱动/声卡驱动(AC‘97)都是这样安装!
11、右击桌面“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调节屏幕的刷新频率(一般调为70—80之间)
12、如果系统是盗版的,那么还要设置计算机的自动更新:“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安全中心——》在下面的三个里面找到“自动更新”双击——》选择“关闭自动更新”——》确定。
13、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远程——》把两项上的勾全部去掉后确定!
第十二讲
应用程序的安装
应用程序安装:
1、要有安装包/安装程序(你可以到别的计算机中去拷,也可以在网上下载)
2、打开那个程序包:在里面找到setup.exe文件。(.exe应用程序/.bmp是图片文件)右击文件属性。
3、如果出现关于安装协议的时候,一定要同意这个协议,否则不让安装。
4、输入姓名/公司名,一定要输入,随便写也可以!
5、在程序包中找到文本文档或者是找到sn.txt文本文档。在里面找到序列号(一般是由数字、字母组成)
6、文件安装路径/位置,不要存放在C盘(系统所在盘)*:计算机系统启动时会很慢的。
7、需要你选择安装模式:典型/完全/自定义
8、完成后运行程序,看是不是能正常使用,如果不能使用看是否需要注册。
9、如果需要注册,在程序包中找到注册机进行注册。注意:有的程序安装后才进行注册!
卸载程序过程:“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选择自己想删除的程序后面的“删除”按钮,就可以删除这个程序啦!
第十三讲
故障
一、维修的类别:
1、软件维修:针对软件故障,根据故障现象先进行分析、判断,得出引起故障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排除,当不能确定是何原因维修不成功时,可采用最麻烦、最根本的成能的方法:重新分区、重新安装所有软件
2、硬件维修:针对硬件故障,对比较简单的、可以维修的(如脱焊、接触不良、生锈等),可进行维修,但对于比较复杂的(如CPU烧坏、内存坏等)在定位后,只能进行更换
二、故障主生的原因:
1、正常使用的故障:机械摩损,使用寿命已到,元件老化
2、硬件故障:电路板、集成电路、元件故障、接触不良、短路。一般由材料缺陷和制造工艺不良引起、不由不良的条件(受潮、过压、高温)
3、来自电源的影响:电压或电流过高或过低忽高忽低,有条件用稳压器
4、不正常的温度:发热量过大
5、灰尘:1》影响散热 2》降低绝缘性 3》加速磨损
6、静电:可引起电路故障
7、病毒:引起软件或硬件故障
8、人为原因:不按操作步骤、不遵守操作规程、CMOS设置等
三、故障分类:
1、软件故障:系统软件故障、应用软件故障、驱动程序故障、软件部突
2、硬件故障:局部性/全局性故障;暂时性/永久性故障
四、故障诊断的步骤和原则:
1、根据故障表现——》区分软、硬件故障《原则:先软件后硬件》
2、确定为软件故障时——》区分是系统软件故障、应用软件还是驱动程序故障
3、确定为硬件故障时——》区分是主机故障还是外设故障《原则:先外设后主机、先电源后负载》
4、先考虑:故障发生率高的,再考虑故障发生率低的,先一般后特殊,先简单后复杂的
五、故障定位的方法:
1、看
提示灯:1》显示器提示灯:绿——》红 主机故障
开机不变:显示器没有接好
一直绿 显示器坏/亮度及对比度调节器的太低
2》硬盘的提示灯:开机一直亮:数据线接反了或硬盘坏
开机过N次不亮了:系统或硬盘损坏
开机不变:没有电/硬盘损坏
2、听
1)BIOS声音提示总汇
1.AMI BIOS
1短——内存刷新失败
2短——内存ECC校验错误
3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
4短——系统时钟出错
5短——中央处理器(CPU)错误
6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7短——系统实模式错误,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8短——显示内存错误(显示内存可能有所损坏)
9短——ROM BIOS检验和错误
1长3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请更换)
1长8短——显示测试错误(显示器数据线松动或显示卡没插稳)
2.Award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
2短——常规错误,请进入CMOS SETUP重新设置不正确的选项
1长1短——RAM或主板出错
1长2短——显示错误(显示器或显示卡)
1长3短——键盘控制器错误
1长9短——主板FlashRAM或EPROM错误(BIOS损坏)
不断地响(长声)——内存没插稳或损坏
不停地响——电源、显示器和显示卡没有连接好
重复短响——电源故障
无声音无显示——电源故障
3.Phoenix BIOS
1短——系统正常启动
3短——系统加电自检初始化(POST)失败
1短1短2短——主板错误(主板损坏,请更换)
1短1短3短——主板电池没电或CMOS损坏
1短1短4短——ROM BIOS校验出错
1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有问题
1短2短2短——DMA通道初始化失败
1短2短3短——DMA通道页寄存器出错
1短3短1短——内存通道刷新错误(问题范围为所有的内存)
1短3短2短——基本内存出错(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1短3短3短——基本内存出错(很可能是DIMM槽上的内存损坏)
1短4短1短——基本内存某一地址出错
1短4短2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有奇偶校验错误
1短4短3短——EISA总线时序器错误
1短4短4短——EISA NMI口错误
2短1短1短——系统基本内存(第1个64K)检查失败
3短1短1短——第1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3短1短2短——第2个DMA控制器或寄存器出错
3短1短3短——主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1短4短——副中断处理寄存器错误
3短2短4短——键盘时钟有问题,在CMOS中重新设置成Not installed来跳过POST
3短3短4短——显示卡RAM出错或无RAM,不属于致命错误
3短4短2短——显示器数据线松了或显示卡没插稳或显示卡损坏
3短4短3短——未发现显示卡的ROM BIOS
4短2短1短——系统实时时钟错误
4短2短3短——键盘控制器(8042)中的Gate A20开关有错,BIOS不能切换到保护模式
4短2短4短——保护模式中断错误
4短3短1短——内存错误(内存损坏或RAS设置错误)
4短3短3短——系统第二时钟错误
4短3短4短——实时时钟错误
4短4短1短——串行口(COM口、鼠标口)故障
4短4短2短——并行口(LPT口、打印口)错误
4短4短3短——数学协处理器(8087、80287、80387、80487)出错
3、问:闻
4、触摸
5、交换法
6、开漫降温法
7、最小系统法
第四篇:组装与维修教案
组装与维修概述
本课程分20讲
第一讲 到
第四讲
计算机硬件组成 第五讲、第六讲 主机部件装卸要点 第七讲 常用的维修工具及工具软件 第八讲 系统cmos设置
第九讲 计算机硬件维修原则、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第十讲-----第二十讲 常见故障诊断、处理的方法、步骤
实验
实验一 如何安装虚拟机virtual pc、vmware workstation 实验二 如何进行正确的cmos设置(AMI
AWARD PHONICS)实验三 学会利用fdisk命令进行分区 重点掌握:新建分区和删除后重建分区 实验四 学会使用format命令进行高级格式化
实验五 学会使用dm分区工具进行快速分区和高级格式化 实验六 学会安装Windows 98/ME 操作系统(并学会如何安装驱动)
实验七 学会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并进行系统优化(巩固驱动的安装和驱动人生、精灵等工具软件)实验八 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实验九 学会使用ghost进行系统备份和还原 重点掌握硬盘对拷、创建镜像文件 实验十 学会初装ghost系统
实验十一 熟悉16个DOS命令(掌握利用DOS命令来对autorun病毒手动查杀)
实验十二 学会使用partion magic程序进行无损数据分区和对大硬盘的分区
实验十三 学会使用酒精120来对系统盘进行镜像刻录自制系统盘
实验十四 自制可启动优盘或移动硬盘即grub盘的制作
第五篇:硬件组装大赛策划书
计 算 机 系 学习部
关于硬件组装大赛计划
1.活动目的新的学期,让我们总结过去所学到的东西,的确收获了不小,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导论使同学们对计算机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让同学们认识计算机内部硬件构造,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元件,学习一些基本的硬件与软件维护技巧,特此举办“硬件组装大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2.活动方式
①初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知识培训,为少部分同学们提供计算机,教他们如何组装计算机,并学习相关的维护知识,讲述如何安装操作系统及一些基本的软件。
②开展硬件组装表演,组织前期培训的同学在户外进行计算机组装演示,让全系的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及如何组装与维护。对有兴趣的同学可现场参与组装,由本系专业人员进行指导。
③开展硬件组装大赛,准备相应数量的计算机,以大一新生为主参加比赛,对于优胜者予以适当奖励。
④散发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传单和当今主流硬件的资料,让同学们了解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前沿信息,方便同学们将来为自己选购计算机。
3.活动内容
①初期计算机硬件知识培训:以学习部全部干事为主,各班挑选5名同学进行培训,一他们为中心向全班进行宣传。具体讲授如何组装计算机,认识各个硬件,安装时候应注意的问题,由学习部干事进行指导。并现场安装系统及相关的应用软件,让同学们体验“电子城”装机全过程。
②硬件组装表演:组织前期培训的同学在户外进行计算机组装演示,将计算机分解放在桌子上供同学们参观,并由他们做具体的讲解,讲述各个部件的作用以及工作方式。
③硬件组装大赛:主要以大一新生为主,以个人名义参加,对优胜者给与奖励,组织优秀的班可以给与班级奖励。
④散发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传单和当今主流硬件的资料:从网上搜集目前最新的资料汇编成宣传册,衡量各个硬件的指标及目前主流的配置的参数如何识别,以宿舍为单位分发。
4.组织人员
以计算机科学系学生分会学习部为主负责技术问题,劳动部体育部干事负责现场组织及维护纪律。
5.最终目的让大一新生了解到计算机的内部构造,让他们对计算机有个更清楚的了解,同时激发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对于表现出色的吸收进兴趣小组。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宣传等其它问题待定。
计算机科学系学习部
2008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