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城镇建设辅导7
小城镇建设辅导7
第七章 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第一节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1.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薄弱
城镇是分散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非农经济成分膨胀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上的产物。
一些小城镇经济基础薄弱,湖南851个建制镇非农经济产值达到1000万元以上只有235个。一些地方的领导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不切实际地推进城镇化,只重视城镇的硬件建设不培育城镇的经济增长点,致使一些小城镇成为一座座“空壳城”,出现硬件设施浪费、土地闲置、楼宇关闭、“高楼大厦乞丐住”的现象,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对人力资源的吸引力缺乏
在一些地区,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门槛”很高,买房或建房的价格或成本很高,在小城镇落户要交纳各种费用,并且由于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的产权不清晰,使得农民不愿完全放弃土地进入城镇,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村劳动力进入小城镇的积极性。
3.乡镇企业支持力度下降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大批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市场
乡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环境与80年代前期相比已经大不相同。
乡镇企业出现增长速度放慢、吸收劳动力能力下降和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使乡镇企业在广大农村过度分散的问题难以克服。进而影响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难以促进有效公共需求的形成和扩展,使小城镇的发展失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产业推动力。
二、非农化与城市化未能实现同步发展
1.乡镇企业空间分散布局
据1992年对全国乡镇企业的统计,全国2079万个乡镇企业,办在县以上城市的只占1%,办在建制镇的只占7%,其余的92%都分散在各村庄之中。
乡镇企业的空间分散布局导致以下问题: 1)2)3)4)5)6)7)企业规模过小; 土地资源的浪费; 环境污染源增加;
不能形成集聚经济效益;
企业间缺乏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乡镇企业分散不利于中心城镇的建设,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强化了农村兼业化现象,制约了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结果是导致“非城市化的工业化”现象的发生,成为阻碍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
2.小城镇人口的非稳定性
突出特点: “兼业人口”众多,“家家务工、户户种田”
“离土不离乡”,小城镇居民兼业务农的状况一直没有根本改变。
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可以分为流动和稳定两阶段:
流动是农业劳动力离开农村和农业向小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稳定则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后“沉淀”于小城镇并稳定就业和居住生活。
我国小城镇人口发展仍处于这样的阶段:
非农化进程发展很快,城市化步伐依然滞后;
有形的物质形态的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城市化明显落后。
小城镇居民兼业务农现象的普遍存在,造成其迁移行为具有暂时性、不彻底性和非稳定性的特征。
三、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1.规模偏小
小城镇的发展只有达到最佳规模后才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从目前大部分地区农村小城镇规模还比较小,有的小城镇只是初步具备了雏形,与规模化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这就限制了小城镇的聚集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作用的发挥。
目前,我国建制镇规模主要是1~5万人之间,占80%。其中,1~2万人之间的城镇数居首位,占28.2%;2~3万人之间和3~5万人之间的城镇,各占25%左右。这里的城镇人口是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如果只考察城镇上的非农业人口,目前小城镇的平均规模,建制镇只有6 000多人,非农业人口仅3 300多人;集镇有1 700人,非农业人口不到400人。
城镇规模小的弊端:
(1)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难以吸引周边的资源,对镇域经济也无法起到辐射作用。
(2)行政人员相对多,加剧农民的负担。
(3)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经济区域的基础设施不能共享,造成资源浪费,各镇各自为政,在同一经济区域争市场、争资源,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其结果是都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他资源的进一步集聚。
2.规划管理不科学
规划管理是一项长周期和长效益的工作,由于领导干部任期一般为三年,导致短期行为严重,一些政府只顾眼前的经济指标,不重视为日后产生效益的规划管理。有的尽管有一个总体规划,但大都质量不高,缺乏科学性
小城镇的规划主要存在的弊端
①论证不充分,规划不科学。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从“长官意志”出发。造成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中不能反映当地的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自然历史风貌、人文景观等要素。不能合理确定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不能统筹安排工业、商业、居住、文化、市政等各项建设,规划不科学。
②规划起点低,缺乏战略眼光。把小城镇建设当作是区域性人口的简单集中,内在结构简单化,不是从农村现代化的高度去推进小城镇的建设,不能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生产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
③重点不突出,布局不合理,生产生活设施不配套。
④特色不突出,个性不明显。小城镇的发展本应有不同的类型,但当前的小城镇建设大多是“一锅煮”,“一条马路两排房”就取代了所有的“风格”。
⑤缺乏严肃性,随意更改规划。规划缺乏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换一个领导就改一次规划。由于规划不科学,执行不严格,当前许多小城镇的建筑物都是沿公路两边延伸,形成马路城镇和带状城镇,给城镇集中的供水、供电、通讯设施的改善以及排水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3.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小城镇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各镇各自为政,基础设施不能共享;
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4.城镇功能不完备
完备的小城镇功能,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发展中心,商业和服务业发展中心,交通运输中心,财政金融中心,通讯信息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的“交汇体”和“集合体”。小城镇只有具备这样七个“中心”作用,功能才算完备。
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小城镇还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合地,小城镇的工业、交通、通讯和科技等方面都还很落后。
5.城镇建设缺乏特色
一些小城镇镇区建设千篇一律,一个模式,都是新区加老区,新区街道一字长街,临街建筑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变化与特色,显得单调、呆板,缺少个性、活力和朝气。有的只是就小城镇建设抓小城镇建设,没有把小城镇建设同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缺少自己的特色。其结果必然导致小城镇缺乏支柱产业的支撑,发展后劲不足,有的甚至还没兴旺就出现了衰落的迹象。小城镇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就没有灵魂,难以发展。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一、户籍制度的缺陷
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导致了大量的“两栖”人群的产生。尽管各地为加快小城镇建设而出台的一系列户籍改革措施,但目前户籍制度仍然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僵化的户籍制度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进行限制:
1.形成了游离于城乡之间的“两栖人”。
2.严格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范围。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农村社会保证制度的不完善。
小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滞后。使得农民不愿意放弃作为基本生存基础的土地。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土地作为社会保障的替代物,为绝大多数的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也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同时也直接导致了农民进入城镇的不彻底,影响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缺陷
家庭承包经营制原有的制度设计是农户分户承包经营,集体组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事实上,农户变成了各自为政、分散化了的经济实体,给农业机械化的推行、现代农业科技和先进生产经验、先进耕作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带来很大困难。
四、财政体制的缺陷
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渠道。由于大量小城镇财政都是吃饭财政,个别乡镇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月发放,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依靠手中的行政权力来扩大资金来源。主要手段有:
“以地生财”
“集资建镇”。
五、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小城镇土地利用混乱无序,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操作行为;
镇政府可根据自身利益或谋求政绩的需要,在土地出让上采取短期行为而无视城镇的长远发展;
利用手中权力,与开发商进行“黑箱操作”,以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造成国有土地资产流失。
第三节 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第一阶段,放开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的户籍制度,凡是在小城镇有合法的固定住所和生活来源的,均可在小城镇落户,享受城镇居民待遇。
第二阶段,彻底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允许有合法住所、固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中国公民落户。
第三阶段是2010年后,放开大城市户籍,在全国范围内按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实行身份证管理。
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要逐步建立有利于农民成为永久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在现实条件下,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是降低农民进镇的门槛和风险,促使农民身份的彻底转化,保持小城镇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目标和原则指导下,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设定不同的保障方式:
1.对于新进镇的农民,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
2.对长期在城镇就业、收入和生活已经相对稳定,但尚无条件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乡镇企业职工及其他居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险项目。
3.对已经脱离土地、丧失工作机会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小城镇居民,建立小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4.对于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逐步建立规范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待条件成熟时,纳入当地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是:
基本建立起以养老、医疗保险为主体,并与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事业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覆盖范围广,资金来源渠道多,社会化程度高,待遇合理适当,管理体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社会保障事业新格局。
三、引导乡镇企业的集聚
可采取优惠政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
①取消以乡镇企业产值、发展速度作为评价政府领导人政绩的标准,降低企业集中的阻力;
②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政分割和社区限制,促进乡镇企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③严禁地方政府及各部门向乡镇企业乱摊派,降低企业在小城镇的经营成本;
④维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和管理
1.科学规划是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
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划要有超前眼光和区域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先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建设”。
小城镇与周边地区的农村、城镇,以及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不能着眼于单个小城镇的发展定位,而是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和思路来确定规划。只有将局部的、个别的小城镇放到区域经济的整体中来设计规划,才能形成区域内小城镇群体的合理、有序结构。否则,离开区域发展的整体,既使小城镇个体设计的再好,也会限制区域整体综合优势的形成和发挥。
2.加强小城镇社区建设与管理,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①强化生态环保意识,把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绿化工作要与城镇建设同步进行,真正把小城镇建设成“城在山中,房在绿中”的现代园艺式集镇。
②硬件建设要配套,交通、通讯、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水电等公用设施建设都应配套,保证居民生活方便。
③加强小城镇的管理和社区建设,培育居民的社区理念和社区的亲和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3.特别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
①因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办法,进行分散、分批地投资建设;
②但是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标准,可以采取先“土”后“洋”的办法逐步地发展和提高,不能把建设标准定得太高,以免产生欲速不达的后果。
五、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1.小城镇建设用地,要在节约用地、保持耕地的前提下,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
2.对城镇建设用地,可以仍然实行土地部门征为国有,由乡镇或开发单位建设后进行出售、转让或租赁。
也可以考虑由农民以土地入股,与企业合作建设新厂房;也可以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将土地租给企业使用。城镇的居民住房,既可以由拥有土地的农民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商品住房,出租或出售给迁入的居民,也可以将土地直接出售给迁入的居民,再由居民自主建房。
3.合理利用土地级差地租,对工业、商业、住宅等用地,采取不同地价政策。有偿出让集镇优良区位的土地使用权,把用地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功能区的建设结合起来。
4.为了协调小城镇用地与农村集体、农民的利益关系,改变以往一次性征地、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租用、入股等方式参与开发,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土地的长期收益。
5.挖掘土地资源,节约保护耕地。要严格按照城市和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保护耕地。
6.在完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制度的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六、改革财政体制
可以通过直接引资的方式来解决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就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共同参与小城镇建设,形成一个包括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社会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外资在内的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这是扩大投资渠道,增加投资来源的一项基本措施。
第二篇:小城镇建设辅导2
小城镇建设重难点辅导
(二)第二章 城镇化理论
一、聚集—扩散理论
该理论是对城乡动态关系,特别是小城镇形成机制的描述。
1、集聚与集聚效应
(1)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随后,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快速发展。
(2)聚集效应是由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所形成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聚集经济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提供了吸引力和推动力;聚集不经济则构成空间集聚的排斥力和约束力。
聚集效应的两个子概念: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
聚集经济又称聚集经济效益,意指由于一批厂商的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例如工业的聚集,可以共享电力、水源和交通运输等各种基础设施,避免污染的扩散。
聚集不经济是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空间集中所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效用的减少。
一座城市的兴衰,实际上由聚集效应的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的综合作用所决定。自觉运用聚集效应的原理指导小城镇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扩散效应与作用
(1)扩散效应的概念:是指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发展速度将放慢,原来已经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于是出现由增长点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2)扩散效应的作用:在扩散效应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使新的增长点得以形成。
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支撑体系的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从城市输入,而人口、产业等也无法在农村地域上聚集,农村城市化进程必然严重受阻。
二、三元结构理论
1、二元结构与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首次指出了二元结构的困境,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二元性”明确地刻画出来。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以概括为落后的农业部门与现代化的工业部门同时并存。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逐步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双重二元结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村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域上的城市传统工业区和城市新型经济区。由此构成了城乡双重二元矛盾,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
2、“三元结构”
比“二元结构”多出来的另一元,就是以中间技术为主导,以乡镇工商企业为主体的农村非农业部门及其载体——小城镇。
三、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1、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系统地建立起了中心地理论。
2、中心地理论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是怎样的规律。它的基本理论要点是把一个区域分为一个中心点和六边形上均匀分布的6个点,从行政管理、市场经济和交通3个方面对城镇等级、规模及分布进行研究。
3、中心地理论表明,城市服务功能的档次决定着中心城市的等级及其吸引范围。中心城市服务档次越高,便需要更大空间范围的消费者作为服务对象,才能够实现其最基本的收益。
4、中心地理论是一种综合的、宏观的、静态的、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论,为具体解决计划、规划问题的动态平衡打下了基础。但在60年代人们刚开始运用中心地理论的时候,却只注意了中心点的作用,集中力量发展中心城市,忽视了周边区域的建设。
四、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1、增长极与创建增长极的含义:
增长极一是指具有创新能力、规模大、增长迅速关联效应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 二是在地理含义上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地理空间。
创建增长极:根据增长极思想,佩鲁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如果一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缺少发展极,那就应该创建增长极。
创建增长极要区分两类增长极:一类是吸引中心。一类是弥散中心。前者的作用是把边沿地区的居民吸引到发展极来,减少边沿地区的人口压力,使农户的耕作面积扩大并改进生产技术,以提高边沿地区的人均福利水平,后者是投资的结果,将增加边沿地区的人口密度。
2、增长极理论的核心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总是在某些子区域呈现极快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契机只能出现在个别部门、个别地区,造成经济增长点实力膨胀,形成中心地。出现了带头产业与支柱产业,在其作用下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增长极核,同周围地区形成一种势差,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极化过程既可以是功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
3、增长极理论的应用与作用
(1)在发展中国家,增长极战略主要用于解决三个问题: ①落后地区经济开发和现代化问题;②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关的城市化问题;③首位城市过度膨胀的控制问题。
(2)增长极策略:把工业和投资集中于极,促使被视为增长极的城市迅速发展、增长和繁荣,然后再由增长极影响周边地区发展,以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3)该理论被广泛的用于小城镇的发展。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小城镇大多分布在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产要素富集的地区。小城镇迅速发展带来的产业集聚、生产要素集聚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使小城镇经济增长率迅速提高,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周围广大农村区域,成为农村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五、“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一)“广义小城镇学”理论提出的背景: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一是根据产业革命240多年来世界性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二是直接依据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积极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创新实践。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基础: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费孝通的《小城镇,大问题》和《论小城镇建设。》
(二)“广义小城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1、霍华德的“城乡磁铁”论
(1)提出的背景:
城乡分离曾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兴起,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无节制地追求物质财富,劳动者的一切都从属于大机器生产,城市环境越来越失去对人的尊重: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乡对立日益严重;人的心理状态日益被扭曲……这种城市病态在19世纪末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城乡磁铁论就是此时提出的。
霍华德敏锐地看到了这种繁荣和进步的昂贵代价:乡村的停滞、落后和城市生活脱离自然。这种代价抑制了乡村的发展,也抑制了城市的发展。他认为,“城市磁铁和乡村磁铁都不能全面反映大自然的用心和意图。人类社会和自然美景本应兼而有之……。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他于1898年出版了《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城市—乡村磁铁。
(2)田园城市设想
所谓田园城市,其主要特点是中心部分有花园,建成区用农田或绿地隔开,内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它既要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自身又有一定的模式,以确保田园城市真正达到城乡融合,进入一个各得其所的良性循环。
在对田园城市的规划提出设想之后,他进一步提出“社会城市”的观念。社会城市在规划方面,倡导一种类似“城市群”的概念。主张田园城市的发展出路在于“靠在其他乡村地带以外不远的地方建设另一座城市来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社会城市”。
(3)“城乡磁体”论
霍华德设想出三种磁力:城市、农村和城乡接合。他为此绘制了“三磁铁图”,认为可以把城市和乡村当作两块磁铁,它们各自力争把人民吸引过去。然而还有一个与之抗衡的劲敌,那就是部分吸取二者特色的代表新生活方式的第三块磁铁:城市—乡村磁铁这个磁铁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而尽可能地避免了二者的缺点。
他指出城市和乡村具有彼此依赖的优点和缺点:城市的有力因素是提供就业机会和享用各种市政设施的机会,但自然环境恶化;乡村有好的自然环境,是一切美好事物和财富的源泉,是智慧、艺术、诗歌、音乐灵感的沃土,阳光明媚,空气新鲜。但缺少城市的物质设施和就业机会,生活简朴。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霍华德的理想并不能真正实现,但它确实指明了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它向世人展示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城市观:即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应该注重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重视城市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2、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是对霍华德“城乡磁体论”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相同的历史背景。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过分强调了城市的中心地位,毫无节制地索取乡村的土地、水、空气、劳动力和农副产品;不及后果地向乡村排放各种污染。对乡村无情地剥削不仅伤害了乡村也伤害了城市。
(2)芒福德的城市观:
芒福德持一种动态的、社会学的城市观。他认为:乡村是大地的产物,它们反映了农民在支配大地时的技巧,乡村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影响着城市;城市始终是一个开放的大系统,一旦和外部环境脱离,就会逐步丧失活力。原始的农业区不论在生产上还是思想上发展都很缓慢,长期居住在矿区和林区的人知识难以更新,有些中小城市的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都是由于缺乏和外部交流、竞争。因而,城市无论大小,都应该力争把自己的经济、文化活动和全国的,甚至是世界的经济、文化活动联系在一起。
(3)芒福德的区域观:
芒福德把城市社区赖以生存的环境称为区域。他所谓的区域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是既定的,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则部分是人类深思熟虑的愿望和意图的体现。因而,芒福德所谓的区域,是地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综合体。
芒福德指出,要划分区域,不能仅着眼于寻求它周边范围,而是要研究它的中心。城市的引力范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因素、这个范围内的能量、人口和商品具有向该城市集中的趋势,这个范围就是区域。城市的活动有赖于区域的支持;区域的发展取决于城市的推动。
在城镇发展问题上,芒福德提出了地区城市理论设想,即在一个大城市地区范围内,设置许多小城市,再用各种交通工具把这些小城市连接起来。目的是在大城市周围通过设置这些小城市来构建一个区域,形成城市与区域的互动关系。
芒福德认为城市与区域的和谐发展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重构大城市必须改变其经济模式:制止人口增长,不再增加造成拥挤的机械设施,制止建成区的不断蔓延,制止难以控制的巨大和不合理的“宏伟”。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
3、费孝通的小城镇理论
费孝通最早注意到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他实地调查了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发展进程对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社会学的研究,研究了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的关系,研究了现代小城镇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1)小城镇道路理论
费孝通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在地方经济社会体系中的影响,作为他构思乡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基本构架。
小城镇道路理论提出了决定发展小城镇的因素:中国人口及其分布特点;避免“大城市病”,大城市模式不利于广大居民安居乐业,况且这种模式与我国国情也很难适应;小城镇为主,大中城市为辅,是费孝通主张的中国城市化的道路;
费孝通主张将“三大差别”和农民一起“消灭”在小城镇里。重视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
(2)关于小城镇发展动力:农村工业化是小城镇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发展农村特色工业。
(3)小城镇发展的人口流动论:
人口流动的两个阶段: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井”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一阶段的主要形式;离土又离乡”和“离乡又离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二阶段的主要形式。
费孝通主张“做活人口这盘棋”,两个棋眼:“一是发展内地的小城镇这种人口蓄水池,一是疏散人口到地广人稀的边区开发资源。
(4)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
1983年《小城镇·再探索》一文中,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即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发展的背景、条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特色。
“苏南模式”:由乡镇工业的兴起而进入工业化。
“温州模式”: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形成了家庭工业与专业市场。即“小商品,大市场”。
“珠江模式”:珠江三角洲借助香港的地缘优势普遍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与香港形成前店后厂格局。
此外,费孝通还提出了一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如 “民权模式”、“侨乡模式”等。
(5)费孝通的区域经济思想:费孝通指出,经济发展具有地理上的区域基础。不同地区因不同地形、资源、交通和所处方位等自然、人文和历史因素,因而在经济发展上有不同的特点。
费孝通提出港珠经济一体化的观点,建议推进以香港为中心的华南经济区的整体发展。提出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建议: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为脊梁,以南丝绸之路和西出阳关地欧亚大陆为尾闾地经济区域发展设想。
第三篇:小城镇建设辅导1
小城镇建设重难点辅导
(一)第一章 绪论
一、农村、城市与小城镇的含义与特点
1、城市的特点:
相当高的人口密度的人类群体;聚集了不同文化、职业、语言背景的居民,居民具有一定的匿名性;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中心;聚集各种组织,活动趋于专业化;
生活方式多样化,竞争激烈。
2、乡村的特点:
规模小、人口少;封闭型;面对面的口头交流;成员的同质性;分工简单,生产自给性强;传统和习俗在社会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农村社会是以家庭为基础组织起来的。
3、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4、小城镇的分类
(1)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
(2)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
(3)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二、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理解和应用
1、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
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2、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3、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小城镇;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
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
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重要的是考虑可能和可行
尽管就规模效率而言,大城市比小城镇要优越得多,但现有大中城市不仅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国有企业尚有1000多万下岗职工等待安置,加上城市每年新增的数百万劳动力需要就业,不可能大规模地吸纳农村人口。在这种现状下,选择小城镇是必要的。
三、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功能)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
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
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因此,发展建设小城镇,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必然进程。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促进乡镇工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小城镇完善了城市化建设网络;小城镇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水平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信息服务设施,可对农村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方面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科技知识向农村扩散,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
四、小城镇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1、我国近期小城镇建设的规划:
计划2010年达到2.5万至3万个。优先发展沿河、沿江、沿海、沿路、沿边境等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一定基础、农村批发和专业市场初具规模的小城镇。
2010年建成1.8万个人口规模1万以上,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具有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其中人口3万至5万的小城镇争取达5000个,部分突破10万人口。
2、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1)建立完善的城镇化体系。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2)推进城镇的经济发展。要注重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各种服务,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市场和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3)健全城镇的功能。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道路建设,还应包括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防灾减灾、环境改善与营建,以及健全城镇的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区服务功能等系统工程;强调以人为本。
(4)改善城镇的环境。要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
(5)加强城镇管理。加强城镇的规划管理;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加强城镇流动人口的管理;城镇的综合管理。
3、小城镇建设的原则:
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_7
小城镇建设典型案例分析辅导
案例1 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典型
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遵循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或两者并存?
自上而下就是东北模式和苏南模式,特点是由政府大规模兴办国有企业或引进外资企业推进工业化,通过征地将农民变为工人,农民没有城镇化主动权;粤、浙、闽则自下而上走农民自主建城,规划虽不太规范或基础设施配套短缺,但经济繁荣。两条城镇化道路结果不同。
中国乡镇之星———小榄
小榄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怡人。小榄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香港、深圳150kg,距澳门、珠海90公里,距广州60kg。到香港、深圳、广州、澳门、珠海五大国际机场仅需60~90分钟车程。建设和规划中的江中高速和广珠轻轨将贯穿小榄。
中山市小榄镇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km2。户籍人口 15.6 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15万人。
小榄镇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市北部著名的工业重镇,经济实力雄厚,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小榄人自古酷爱菊花,菊艺盛名,尤其是60年一届的菊花会规模盛大,饮誉海内外,被誉为“菊城”小榄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部地区,总面积71 km2,其中城区面积9.3 km2。户籍人口15万多人,还有流动人口10多万人。设有3个社区、13个行政村。
小榄镇被国家定为村镇建设示范镇,首先按高起点科学制订全镇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然后按高标准发展新城区和搞好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近年来,初步建起了占地 7 km2,设施较完善,功能基本配套的新城区和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对老城区的马路、设施、面貌进行了全面改造;加大投入完善水利设施;在全镇城乡加强环境保护,广泛开展创建卫生镇、卫生村(区)和生态示范镇(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已有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个村被评为市卫生村;镇内有两家二级甲等医院。
在总体规划改建住宅区的过程中,实行住宅区与工业区分离,将原设在住宅区内的工厂逐步搬迁。
为搞好村的环境卫生,10多年来,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了辖区内的自来水和居民生活用电设施,其达标率为100%。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修建辖区内道路和下水道,实现全面畅通和硬底化。
同时,为美化、绿化环境,几年来植树达1500多棵,建花基2400多米。组建城监分队和清洁卫生队共90多人,健全了卫生制度。
实行“门前三包”和定时上门收集垃圾。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140多人的治安队伍和工业小区治安队一批,并设有5个报警站,实行24小时值勤巡查,安全文明小区覆盖率达100%。
三大产业比例为1.2:65.1:33.7;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1万元。
小榄轻工业产品门类较为齐全,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到2004年底,全镇有工业企业5801家,其中规模企业555家,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食品饮料、服装制鞋、化工胶粘、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全面发展。
截至2004年底,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41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国家免检产品”5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8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2个。华帝、长青、建华三家企业荣获首届“广东省民营百强企业”称号。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小榄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完成了农业镇向工业镇的转变,逐渐发展成为中山市北部的工业重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累累硕果,为小榄镇赢得了各种荣誉。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和评为“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国家卫生镇”、“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示范点”、“全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花木之乡”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改革开放初期,小榄镇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的地利和其拥有的众多旅港澳、海外侨胞的人缘优势,引进了一批“三来一补”企业,以“借船出海”的方式,为经济发展积累了必需的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上世纪80年代末,利用国家对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迅速发展了一大批乡镇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随后又于90年代开始,面对大中型企业“猛虎下山”的激烈竞争,小榄人及时调整了发展策略,提出了“船大好冲浪”的口号,关、停、并、转了一批作坊式的小厂的效益不佳的“夕阳企业”,重点扶持乐百氏、固力、长青、永大等集团公司加速发展。
90年代末又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积极引导集体企业转制,实行集体资产“无风险”经营。引进国外有实力的财团和国内知名企业投资设厂,努力借助外资内资发展地方经济。现已开发333hm2的小榄工业园区,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益产出为目标,集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为一体,综合配套商业,饮食、银行、医疗卫生等设施,成为了全国企业科技园区。
过去,小榄镇是一个典型的岭南水乡,“五榕六路三丫水,一洞梅花十二桥”的自然景色曾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是,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小桥流水”形式的布局已无法满足工业和商住用地的需求。而不足3 km2的老城区因道路狭窄,工商企业和民居混集,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再发展。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他们按照既有超前意识又保留地方特色,还要有繁荣兴旺的原则。制定出以老区为依托,新区为中心的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投入二十多亿元建设了7 km2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还建成了吞吐量120万吨的港口码头和海关货柜查验车场、日供水量25万吨并被评为“全国农村百佳水厂”的自来水总厂、总装机容量4.8万kw的发电厂和省一级汽车站。由此,四通八达的道路网络,高档现代的宾馆酒店,连接全球的通讯系统,快捷高速的信息网络,整齐规范的商品房,错落别致的小别墅,繁华的购物商场,清幽的园林公园,美丽的绿化,清澈的河水,一个“蓝天、碧水、绿地、鸟语、花香”的现代城镇已取代了过去落后的小村庄。
1996年11月,参加国家建设部在小榄镇召开的全国村镇建设工作会议的全体代表,看到小榄的城镇建设后,一致同意授予小榄镇“村镇建设全国楷模”的荣誉。
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了小榄社会文明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完善了体育设施。兴建了有4800个座位的多功能体育馆,建有游泳场两个、篮球场278个。承办了’97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赛、第二十届世界杯男子乒乓球赛和全国“九运会”男子篮球赛。
———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现有二级甲等医院两所;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56所;投资二亿多元,按三级甲等标准配套的新的现代化医院正在兴建。“门前三包”和“三级保洁”的卫生管理制度日臻完善。1998年小榄镇成为全国首批卫生镇,11个村被评为省卫生村,2002年获得“广东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
———发展了教育事业。小榄镇已建立起幼教、特教、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中专到成人大专的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还办起日语、英语等外国语学校。近年投资2.3亿多元新建、扩建了多所中小学校,现有中学11所、小学23所。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常规教学仪器达到省一级标准。8所学校分别被评为广东省和中山市的一级学校,所有中小学被评为市“四优”达标学校。
———繁荣了社会文化。小榄镇自办有线电视台,并实现了全镇光纤联网,每天播出《小榄新闻》专辑和信息节目。文化中心和文联指导十多个文艺社团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和企业文化活动。
———促进了文明进步。小榄镇十分注重营造“爱民”的社会人文环境,以亲民、爱民、为民的实际行动,始终不渝地做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认真关注民生,想方设法帮助有困难的群众,建立了扶贫济困基金,每年均举办“慈善万人跑”活动,大力倡导团结互助,逐步形成“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扶”的良好社会风尚。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是个小城镇,城市小,并不等于功能的落后,城市建设质量的马虎,企业的弱小等等。相反,小榄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小而精当,只是小在城镇规模和人数上。在这个小地方,有许多知名大企业、有影响的品牌、完善的公众服务体系。比起许多所谓的大而空乏的城市,它有影响有内涵,毫不逊色。
首先就觉得小榄镇的规划建设很大气,并且建设的眼光和意识都十分超前。它的市政设施相当配套,可以看出他们的发展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经过了充分酝酿和规划了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不仅能保持固有特色,在功能的满足方面也不会落伍。
再就是从“小”中看到了一种巨大的产业支撑力量。这个小镇不是一些居民的简单的集合体,它呈现生活的状态,但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巨大空间。那么多的外商外企和富有生命活力的集体经济,昭示它必将有着大的发展。
小榄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活型城镇,它走的是一条以工业化推进的道路。当然,这是结合了它的实际的。我们的小城镇怎么发展和规划?答案是不确定的。但小榄镇给了我们一个如何“以小见大”的启示。
江南千年文化古镇-------梅李镇
江苏省常熟经济开发区通港工业园一区及通港工业园二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江苏省常熟市的东部沿江重镇梅李镇。
梅李镇位于常熟市东北部,东靠上海,南频苏州,西邻无锡,北依黄金水道长江,距常熟港10km。镇域面积78.6 km2,中心镇区面积10 km2,其中建成区面积5 km2,常住人口达3万多人。
梅李镇水陆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常浒河、盐铁塘在镇区交汇;苏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205省道、通港公路等交通主干道在境内穿过,连接苏嘉杭高速公路的苏通长江大桥位于镇区东侧,境内有两个高速公路互通(沿江高速常熟东互通、苏嘉杭高速董浜互通)。
梅李镇历史悠久,是江南千年文化古镇。教育设施完备,全镇有省级重点高中一所,初级中学3所,省级实验小学一所。位于镇区东部的农民公园--聚沙园,集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学习培训、休闲游览多功能于一体,是常熟新虞山十八景之一。园内聚沙百福宝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梅李三镇合并后,新的运行机制、集约化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城镇发展的新思路及规划调控措施。规划提出符合城镇密集地区的“镇—中心村”镇村二级结构。提出形成“一镇三片”的镇区规划结构,重点发展中心镇区,弱化及控制发展其它片区的策略、措施。规划对于发达地区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具有创新和借鉴意义。
梅李镇天字村 位于梅李镇北入口,常熟通港一级公路贯穿全村,是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先行村、常熟市文明村。全村设2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66人,耕地总面积173hm2。
梅李镇聚沙村 位于梅李镇东,全村设17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143hm2,总人口2841人。现已迈入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苏州市安全文明村。
近年来,村里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村民住宅区的老村改造,新建了现代住宅小区和休闲广场,村组道路实现硬化,环境优美,农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全村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入户率均达到100%。
梅李镇瞿巷村 位于梅李镇西北部,北依黄金水道——长江。全村设12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51hm2,总人口1461人,是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苏州市现代化建设示范村。
从1993年起,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着手实施老村改造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主要干线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厂区绿化和环境管理集镇化。2003年又投资150多万,兴建了占地1 hm2的瞿巷村农民公园,为村民休闲、娱乐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04年初,全镇拥有各类中、高、低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864名;全镇共有3所中学,其中省级重点中学一所,中心小学3所,其中省级实验小学一所。在职教师782名,其中省级特级教师1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常熟市级学科带头人24名,常熟市级教学能手37名。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先进镇;
建有各类医院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专业医务人员136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100%;养老保险、扶贫救灾、民政福利等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
去年以来,梅李镇紧扣城市化发展要求,按照国家卫生镇标准和集镇总体规划,切实加快老镇区改造步伐。
一是建设景观大道。对梅西路、梅北路进行拓宽改造,拆除旧房2万多m2,铺设路面、人行道近6万m2,新安装路灯130盏,改造后的道路宽畅漂亮,面貌焕然一新。位于镇西连接通港路、常浒路的寺泾路绿化景观带已全面形成。
二是加快镇区改造。位于集镇中心地段的集商贸、食宿、健身、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天地广场将于年底前竣工投运,届时,将成为梅李镇区一大亮点。荷花井部分民宅拆迁改造已全面启动。投入5000多万元新建设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即将竣工启用。
三是全面进行了白化、绿化。按照集镇白化、绿化、美化、亮化的要求,投入130多万元,已对镇区道路两侧店面、老街两侧民居和居民新村的墙体全面白化、美化。绿化采取拆墙造绿、见缝插绿、治理补绿的方法,今年已投入216万元,新增绿地12万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6 m2,镇区绿化覆盖率达30.2%,主要道路绿化率达100%。
四是全面更新店招店牌。针对店招店牌破旧杂乱的状况,投入200多万元对镇区各道路两侧、商业街所有店面的店牌店招统一规划设计制作,全面更新。
案例2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时髦的标签,可持续发展理论也不是一个没有具体内容的空中楼阁。
我们中国有38290个乡镇,72万个行政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些村镇已经被城市蔓延所吞没,没有了特性,甚至还染上了“城市病”,不过,大部分村镇仍处在十字路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十二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有效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怎样的城镇化是健康的呢?这还需要我们去认真详细地研究。当然,外国人的教训也许值得注意。
Davis
土地面积100 km2,62200人,是一个农业镇和大学城。它的特征是,若干邻里街坊由农业用地、湿地、小径和公园构成了绿色空间体系环绕;完备的邻里街坊服务设施;市中心的开放空间与市外的绿化带连在一起;尽可能在交通设施的设计上安排用步行和自行车取代汽车交通,全市有40000辆自行车,25%的居民出行是在自行车上的,号称“世界自行车之都”;Davis市有15个委员会与城市规划相关,每个委员会有20个成员,每个成员再联系100个居民,这样,把市民参与城市规划与决策联系在一起。
家园——当今可持续发展村庄的最佳设计
“家园”在美国加州的小镇迪维斯外,占地283 290m2。“家园”的设计布局: 1、32英亩住宅用地,约占总用地的47%,住宅分为八个由绿地隔开和道路相接的组团,建造225套单层住宅和20套公寓式单元,372m2的商业办公室空间; 2、12 英亩绿带和公共场所,12 英亩分享的农田,两个公园,两个葡萄园,两个果树园,两个公共园艺区,以至开放空间占总用地的40%,这里还不包括私人的庭院空间;
3、道路与停车场占总用地的13%;
4、每家住宅都是坐北朝南,没有围墙,以便最大程度的使用太阳能,节约能源和自然资源;实际太阳能利用率在家庭能耗的1/2-1/3;于是,这里家庭的能耗支出大大低于城市家庭;
5、所有的道路取东西向;每家住宅的背后与共有空间相通,一分钟可以到达;
6、街道宽度小于8米,一般不与人行道相连,并呈弯曲状,以便降低汽车在村庄内部街道上的速度;同时狭窄的街道减少了太阳的辐射热量;
7、与街道相关是一个步行和自行车道系统,它与农田、绿地、庭院、游乐场地等相通;大多数住宅面对农田和绿地,而不是面对街道;在住宅区内大家以步行和自行车而不是汽车为主;
8、在农田绿地等公共区域里建造自然排水系统和小沟网络,以便雨水自然渗透到地下,而不让雨水从下水道里排走;同时,不仅增加了那里的湿度,也提高了那里的景观效果。
“家园”是可持续发展村庄的最佳设计:
1.不同季节的30多种水果和干果类果树成为那里的主体景观,不仅供各家食用,还到市场上出售;同时,不同季节的各类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均在附近市场上销售出去;于是,这里家庭的食品支出大大低于城市家庭;
2.每个家庭距社区中心不到三分钟;在这个村庄里,平均每个人可以直接与47个邻居打交道,每周花3.5个小时与邻居在一起;
3.村庄紧靠加州大学迪维斯分校,在那去上班的人只需步行;那里的家庭汽车拥有量为1.8辆,低于2.1辆的全美平均数;汽车不再主导这个村庄;
4.村庄的全部建设和发展都是按最初的设计而展开;
5.这个村庄的整体开发费用为230万美元,而回报利润为每年30%。
公共中心是这个规划的核心,与之相连的主街和街头广场,主街两旁的不仅有住宅,也有各类商店和办公室,可以安全步行的人行道和街道两旁的树,这些构成了这个设计的特征。它不仅有城市式的街道,同时,又有城市中心不具有的自然景观。在4公顷的湖区,有步行道、公园和垂钓台。尽管仅有420户人,但是,却有各式各样档次的住宅,以致不同收入的人混合在一个街坊里。
Celadon
设计保证每家居民仅仅用五分钟就可以步行到村庄的中心,买张报纸,喝杯咖啡,寄封邮件或会会朋友;
街道曲曲弯弯,种满了树;街道和树为这个街坊划定了一个自然的边界; 那里大部分的住宅都有院落,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便宜住宅,以供不同收入的人居住;
学校设在这个街坊的入口处,而在它周围有社区的各类社会设施,并形成了一个广场,那里成为了居民的活动中心。
Seaside
Seaside 地处佛罗利达的海边,占地80hm2,设计尺度仅仅是一个街坊。但是,这个设计实现了让每家居民都能看到大海,都能步行到海边和市政中心;强调了从广场到人行道等公共场所规划设计;安排了从维多利亚式、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到新现代主义的建筑物,甚至于院落的围墙也是变化多样的;保证居民都可以在五分钟步行距离内到达学校、商店、邮电局;他们希望通过设计使居民能相互作用,产生社区意识。结果,Seaside包括了300个花园式住宅,300个其它形式的楼式住宅,人口2 000。这是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典型小镇规模。
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评价与启示
1、发达国家小城镇发展健康的标准
以上都是发达国家在讨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时常提及的案例。目前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一套判断小城镇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准: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标准:①功能混合与土地使用的多样性;②适合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多样性的工作机会;③适合于不同经济部门和经营规模进入的产业结构;④独立的地方经济。
(2)社区公共设施与服务标准:①道路系统:以公共交通为导向,适合于步行的道路设施;②公共设施:人人可以分享的医疗、教育、零售和娱乐设施;③建筑空间:适合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多样化的住宅;适合于不同商业和社会机构的用房;④开放空间:易于接近的街头公园,公园和休闲场所。
(3)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标准:①社区:不同社会群体混合居住;②卫生: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产农副产品,健康的精神生活;③社区安全:交通安全的街道,邻里和睦和相互关照;④平等和选择: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有适当的住所。
(4)社区环境标准:①美观:步行尺度的景观小品;②公共场所: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③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持地方文化特色;④社区意识:每个人视那里为他的家。
(5)自然资源标准:①空气:减少交通擁堵,减少私人机动车辆在居民区内的出现;②水:控制对地方水资源的使用,完整的污水处理和回用;③土地:比较高的容积率,以减少村镇建筑用地的使用;④土壤:垃圾特别是有机垃圾在当地的回收。
(6)生态状态标准:①交通能源:尽可能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同时,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方便安全的步行包括自行车的交通系统;②建筑能源:节能性建材,有效节约能源的建筑布局;尽可能在社区范围内公同使用可再生能源;③生物多样性:给野生动物和植物留下生存空间;④生态循环:尽可能把村庄与周围环境间的循环圈封闭起来,如水、能量、食品、资源。
2、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评价
就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证明,如节能、污水处理与利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有机农产品、生物多样性,等等;地方社区居民参与决策也是可行的。这些属于第一代持续发展设计的内容。相比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内容,还有很大的距离。
第一,因为对人的行为的考虑仍然不周全,许多村镇设计不能满足居民和经营者出行和接近社会设施的要求;理想的自给自足的社区几乎还没有出现。
第二,鸟语花香,绿茵环抱的村镇仍然是罕见的,尽管规划设计方案无懈可击,但是,它们常常与地方落后的法规相悖,或不为市场接受。
第三,把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从街区层次扩大到整个已有的城镇,仍然有设计上的问题,如交通的综合安排。
第四,许多新发展仍然在重复以往不健康的的模式,如为私人交通提供设施,而不考虑非私车使用者的利益;按需求安排基础设施,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而不去控制需求,提高地方自主性;服务设施的集中。
这六类二十四条标准并非封闭的,随着人们对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新的指标还会出现,这些指标的涵义还会变更。
3、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1)城市化的基本原则,各个国家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小的原则和基本原则的表现形式方面是有不同的。比如,在“化”法上,各有不同,有很多的不同。英国人从1947年以来,就基本上没有改变当时划定的用地功能,农田还是农田,宅地还是宅地,而美国人50年以来,就没有给城市扩展划一个界线,汽车到那,房子就盖在那。这两种形式都是世界上少有的。城市化的表现形式一定有许多样子。前几十年,美国人从城里往乡下跑,跑到九十年代,回头一看,糟糕,买一块面包还要开汽车,也不知城市在哪里;这二十年,中国人从乡下往大城市跑,今天一看,那里有时走路比坐车还快,虽是楼上楼下,却老死不相往来。
(2)多样化也包括接受外国的先进文化。我们要熟悉外国的东西,但是并不等于我们要完全照外国的葫芦画中国的瓢,并不等于我们必须亦步亦趋,更不等于进口外国的设计方案。我们学习外国的东西,是要用来研究中国的问题。先了解外国城市与乡村发展的经验,再来研究中国的村镇规划与设计,是可以快一点把我们的事情办好的。这是倒行的,却要快些。
(3)我们要学习外国的好东西,更要注意外国人批判了的东西,外国人不要了的东西。接受外国的教训,会使我们自己的村镇规划和设计思想有一个跃进。这叫前车之鉴,勿蹈覆辙。在与著名外国规划师进行交流时。这些外国规划师都给我们的留下了这样的忠告:你们应该更关注其它国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尽可能避免重犯其它国家已经犯过的错误。
(4)小城镇建设可以采取外国的合理规划原则,但是在设计上总要有中国的特色和风格。说中国的古镇小村布局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把它们都拆了,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虚无主义。
(5)村镇设计不仅是工程设计,也是艺术设计,人文设计、生态设计,因为,村镇设计离不开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建筑语言,割不断历史的文脉,又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6)中国有38290个乡镇,72万个行政村,别说设计成一个面孔,一百个面孔都是不行的。要想发展有个可持续性,必然是顺其自然,而顺其自然就必然是多样化的。
4、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目标
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整理中国的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经验;创造出一百年后的儿孙们还交口称赞的小城镇来。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考核说明
《小城镇建设》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课内学时90,学分5。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小城镇建设》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建设》(朱启臻、叶齐茂主编,2005年6月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占20%)、实习、调查(占20%)成绩,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占10%)情况等。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的,方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4次实习、调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划、管理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小城镇建设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
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终结性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开卷考试。
5.考试时间
终结性考试时间为第17、18周,19周前完成。
6.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听有关专家报告、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深入了解有关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小城镇建设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调查报告一律用统一的稿纸誉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3)时间安排:第17周前,结合形成性考核要求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取得数据,17、18周完成课程论文。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调查报告。
7.课程论文题目举例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小城镇建设评述
××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的含义、分类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广义和狭义的含义;城镇化的含义;
理解: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意义;小城镇建设的分类与功能。
第二章城镇发展理论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第三节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大问题”战略;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城乡磁铁”论;
刘易斯·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
F·佩鲁(Frans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考核内容:
第一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考核要求:
理解: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小城镇建设模式;
应用:小城镇建设模式。
第四章中国小城镇成长机制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
应用:小城镇成长机制选择。
第五章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建设规划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含义、原则;
理解: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新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章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考核内容:
第一节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战后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几点讨论
考核要求:
应用:在小城镇建设中,如何避免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所走过的弯路,实现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七章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第三节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考核要求:
理解:规划管理、城镇规模、产业布局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产业优势不明显等)。
应用: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八章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
考核内容:
第二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小城镇发展的策略。
第三部分课程论文评分标准(参考)
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分85~100分(优)、75~84(良)、60~74(中或及格)、59分以下(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85~100分(优):
独立、较好地完成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和调查等前期工作,课程论文在规定篇幅以上; 选题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有一定的见解;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75~84分(良):
能够较好地按基本要求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60~74分(中或及格):
能够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59分以下(不及格):
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选题无实用价值,或陈旧,或无可行性,或偏离本门课程内容; 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方法不正确,或问题分析有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