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与沉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浮与沉》的教学反思
滦平一小
程丙军
在本节课准备过程中和在实施课堂教学后,授课教师对科学课的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本组对科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就本课谈一下我的听课感悟。
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在本节课当中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学初教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注重自主学习。学生对物体的浮沉现象有一定的经验,但由于个人经验有差距,对同一物体的浮沉判断有所不同。为此,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团结、合作、互相学习的科学精神。在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报,于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生成。
虽然,教师在本节课当中很想把我的理解以及我的很多想法运用到教学当中,但是教师能力有限,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对材料的选择考虑不周到,致使学生很难发现影响物体浮沉的因素。还有,评价方面有待加强。
如果让我再上这一课,我会对材料再选择。我会选择同样大小的塑料瓶,一个空,一个装满沙;另外还选一组同样重的物体,一块是木块,一块是石头。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亲身参与,收集“证据”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注重学生亲历研究的过程。在活动中,经过研究性学习的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表达交流等阶段,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制定计划,收集整理信息资料、进行表达与交流,实施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研究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进行着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结论或结果,开展探索性的学习,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体验到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到“证据”,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掌握浅显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在《浮与沉》一课的教学中,我就将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个小组,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各种物体,首先提出问题----玻璃瓶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根据观察和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及课前了解到有关信息进行猜测:会沉,会浮。制定出验证猜测结果的实验计划。教师设计探究情景: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 1:把里面灌满水 2:用沙子填满。
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如何将这些物体放入水里去验证?然后将小组
制定的计划付诸行动进行自己去进行物体沉浮的实验,进行探索,并作出研究记录,收集与物体沉浮相关的信息,思考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进行全班交流,讨论物体沉浮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们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进行着科学探究,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物体沉浮的问题更加关心和愿意了解了,并掌握了进行物体沉浮实验的简单方法。要让学生先作出预测,还要把预测写出来,用预测推动学生发现,再启发学生观察,进一步收集“证据”加以验证。
二、利用“证据”,发现秘密。利用生活中的 “玻璃瓶子”的沉和浮现象进行研究。先请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是瓶子沉下去,接着启发学生对猜想进行验证,从而引出了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的问题上,自然而然的进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通过教学导发现问题,并要解决问题的能发现《浮与沉》秘密。
并提示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让学生把他们列举的共同点记录下来;认识实验变化,获得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就是“证据”,再让学生经历从观察收集“证据”到整理、分析事实材料、作出结论的过程,对照记录进行比较、反思,反复经历这样的过程,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发现科学现象。放入水中它是会出现什么现象?捞出来再倒,这个小玻璃瓶就会浮了。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小玻璃瓶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玻璃瓶变轻了。)小玻璃瓶变轻它就浮了。所以我们说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以通过改变什么实现?改变玻璃瓶的重量。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发现证据,发现事实、发现数据,并用证据、事实、数据来说话,还启发学生发现减轻物体的重量,物体就会由浮变沉来并能加以解释。
三、分析“证据”,寻找规律。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求他们作好科学探究的记录,并查找相关的资料,作为解决本小组问题的信息资料。根据所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分析,看能否运用在小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作为进行交流与讨论的有力证据,让同学和老师的进行讨论,提高他们正确处理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
在《浮与沉》的教学中,在研究物体沉浮的原因时,学生领取材料,学习记录单,分小组进行实验,并按“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的实验记录单”记录,许多学生他们还举出了玻璃瓶、浮标、铁石头钉、泡沫塑料、泡沫等物就认为重的物体会沉,轻的物体会沉,体比较轻,在水中就会浮的例子。但经过同学的反驳,他们便发现他们原来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引用的实例是不全面的,所以结论也是不正确的。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有全面充分和正确的信息资料来证明,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针对学生提出的设想教师启发学生在课后进行验证实验,启发学生学会评估,评估是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探究究竟得到了那些启示,为什么探究的结果与事先的预测不一样,探究的设计和计划的进行过程是否有缺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学生去反思,只有通过这样的反思和评估,共同去研究本小组确定的探究问题,并由专人负责记录,大家提供相关的知识点,思考与讨论问题的答案,然后由组长或组长指定的学生向全班表达本组探究的结果或结论,将本组的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你要让学生先作出预测,还要把预测写出来,用预测推动学生发现,再启发学生观察,并提示学生做好观察记录。让学生把他们列举的共同点记录下来;认识实验变化获得科学事实和科学数据就是“证据”,再让学生经历从观察收集“证据”到整理、分析事实材料、作出结论的过程,对照记录进行比较、反思,反复经历这样的过程,逐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从不同层面发现科学规律。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能较好地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学学习中促进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大目标的有机整合。
科学组
程丙军
2014年12月1日星期一
第二篇:教学反思浮与沉
《浮与沉》课后反思
《浮与沉》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个教学内容,这一课共安排了三个逐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今天在这里讲的是前两个教学内容。活动一是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猜想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通过实验验证猜想。活动二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初步尝试用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想象和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方法或多种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知道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2、能力目标:有选择的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3、情感目标: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教学重点:学生独立设计实验,科学、实事求是的描述实验想象。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改变物体的沉浮,并归纳方法。
在《浮与沉》这一课的教学中,有三点发挥的比较好:
1、教学开始通过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从故事中想到球浮在水面上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步入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在活动的教学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在认识了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不同物体可能会产生的沉浮现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在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猜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个 环节后,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怎样让浮着的瓶子沉下去,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研究的问题,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也可以是两个问题,这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在学生充分进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汇报,把自己的智慧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同时分享同学的智慧,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又可以促进小组的相互学习,共同分享成就。
3、在本节课的最后,又通过游戏让学生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以便加深印象。并布置了制作小潜水艇模型的作业,将科学探究延伸到课外,激发孩子们探究科学奥妙的兴趣。
不足之处: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调控好学生做实验的气氛和纪律,汇报时声音应该宏亮。深入挖掘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
上公开课后的自我介绍
我这堂课采用了以学生实验为主与老师演示实验相结合的一堂实验课。其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在水中是有沉有浮的现象。浮、沉都受到了水浮力的作用。难点是创造性活动:怎样让小瓶沉下去?怎样让橡皮泥浮起来。其教学设计我是这样安排的。
教学开始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用两个量筒依次放进一个乒乓球,一个铁球。让学生思考,谁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把它取出来吗?当学生看到球浮在水面上的情境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由然而生,为步入新课的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活动的教学环节,首先是让学生在认识了实验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猜想不同物体可能会产生的沉浮现象,在猜想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猜想,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在这个环节后,我让学生探究水的浮力作用,通过学生体验和老师演示验证使学生明白了浮、沉的物体都受到了水的浮力。然后是探究提升,引导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怎样让浮着的瓶子沉下去,下沉的橡皮泥又能浮起来,这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探究机会,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再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汇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探究,轻松地达到学习目标,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我认为这堂课还有许多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提出意见。谢谢大家!
2017年11月29日
第三篇:沉与浮教学反思
改变物体的沉与浮教学反思
宁源小学 和谐之家 刘晓晓
在本节课准备过程中和在实施课堂教学后,让我对科学课的新课标的理解以及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科学课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就本节课谈一些我的教学感悟。
我始终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是学生的需要,而落脚点则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而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教学,必然是将学生放在优先的位置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谈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实验中设计实验方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材料的选择权下放到学生的手中,评价最优秀的团队的决定权也是在学生手中。而这些做法,就是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然而学生真正的用好这手中的权利,从探究中获得成功则要以学生间的充分合作为前提。因此,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合作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教师看清了这一点,我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中,将各个探究实验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形成了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评价的合作氛围。于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生成。
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在本节课当中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能够引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是这节课成功的几率已经大大的提高。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有的时候,教学内容是固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时间把握不够精确;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第四篇:《浮与沉》教学设计与反思
《浮与沉》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安排了“判断物体的浮与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两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浮沉现象,感知浮力的存在。本课教师把大部分课堂教给学生,重点在于让学生初步尝试用一些科学的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有选择的研究问题,根据已有认识提出预测,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常见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浮沉,并根据浮沉状态将物体分类。•能找到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2、科学知识
知道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意识到把大家的意见综合在一起往往是最好的结果。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木块、石头、瓶盖。
分组实验材料:塑料尺子、钥匙、螺丝钉、树叶、泡沫、铅笔、矿泉水瓶、苹果、木板、橡皮泥、小石头、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谈话:孩子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木头、石头、瓶盖)如果把他们放到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这节我们要研究的主题就是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板书课题)
指导方法: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你认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猜测,教师演示)是这样吗?把它们放到水中来验证一下,(木块浮上来了,石头沉下去,瓶盖也沉下去)我再放一次,同学们认真看,结果一样吗?(瓶盖浮上来)为什么?是因为实验的方法不同,一种方法是放在水底,另一种方法是放在水面。因而出现了不同的现象,所以在我们的实验过程中,也要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
二、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1、学生预测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
谈话:老师又为孩子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请组长打开实验材料,我们一起看看都有什么?同学们一起说,(有:矿泉水瓶、苹果、木板、橡皮泥、塑料尺子、钥匙、螺丝钉、树叶、铅笔、小石头)你们准备选择什么方法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先来猜测一下,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根据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操作,分类)
分类操作:猜测浮的物体放在右面,沉的物体放在左面,不能确定是沉是浮的、有争议的放在中间,好吧?
2、实验前的要求及具体分工:这些物体究竟哪些是沉在水里,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板书:沉入水里,浮在水面)我们怎样来验证呢?对,实验。首先我们一起来读读实验要求,(出示实验要求)①由组长分工,依次进行,每人至少操作一种物品的实验,其余的人仔细观察。②实验时要注意,物体放入水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水贱出。③记录员及时记录结果,物体是沉或是浮就在表格对应的地方打“√”,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发现要如实记录下来。明白了吗?开始吧!
学生实验:观察物体的沉浮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3、组织整理:孩子们,实验结束,我发现好多孩子都意犹未尽,赶快停下吧,呆会还有更多更有趣的实验等待着你们呢,请赶快整理好实验材料,看哪个小组收拾的又干净又快,倒计时。
4、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发现。
提问:实验结果如何?哪些物体是沉在水里,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的?请孩子们来说一说。请带上你们的实验记录表,到展台上展示一下,和大家交流交流,分享分享你们的实验成果。
谈话:结果与我们原来的预测是否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演示)看来搞科学不是想当然,所以然,一定要亲自去实践,用事实来说话,实践出真知嘛。
提问:根据现在的实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可能:
①体积大的容易浮起。②体积小的容易沉下去。③轻的容易浮起。
④重的容易沉入水中。„„
5、小结:孩子们真聪明,真的动脑筋思考了,说的很好。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在水中有的物体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那我们能不能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呢?
三、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谈话:同学们,书中的小鼠标给我们提供了两个问题,要示同学们选其中的一个来研究,大家请看。投影出示问题。
小组同学之间商量一下,你们来研究哪个问题。学生汇报自己的设计方案。
1、学生实验。
2、交流。
指导学生说清楚实验步骤和看到的现象。启发学生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3总结。
谁能用简单的话来概括一下你这一节课的学习体会?
板书设计:
浮与沉
判断物体的浮沉
沉入水里:小石子、钥匙„„
浮在水面:木板、泡沫„„
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改变物体的轻重
改变物体的体积
借助别的物体
教学反思:
把课堂给学生
教学《浮与沉》我发现,孩子们有很大的天赋,具有创造性。学生在改变物体的沉浮活动时时,主动思考,小组合作,有很多的奇思妙想,有些情况课前教师都没有想到。教师最大限量的把时间给学生,把主动权给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有些时候教师就应该放开手来,真正的把课堂教给学生,给学生一个真只属于自己的课堂。
第五篇:9、浮与沉教学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
9、《浮与沉》教学反思
东关小学
葛舒琴
本周的教学内容为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浮与沉》,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现象。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
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浮与沉”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事实对比,到判断物体在水中浮沉与自身大小的关系。学生经历一个猜测及验证,矛盾与思考、疑问到探究、意识到概念的不断更新和提升的过程。
本课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实验比较简单,但学生对“体积”概念不清,从学生思维情况来看,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较困难。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各种生活经验。他们试图让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沉在水底的浮上来。然后将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个小组,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各种物体,首先提出问题----玻璃瓶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根据观察和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及课前了解到有关信息进行猜测:会沉,会浮。制定出验证猜测结果的实验计划。教师设计探究情景: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
1:把里面灌满水 2:用沙子填满。
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如何将这些物体放入水里去验证?然后将小组制定的计划付诸行动进行自己去进行物体沉浮的实验,进行探索,并作出研究记录,收集与物体沉浮相关的信息,思考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进行全班交流,讨论物体沉浮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动手做实验时,学生能积极动手,学生都想出了办法改变了物体的浮和沉。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单,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利用实验得出科学结论。
由此出现了三个探索的精彩画面:用手往下压小瓶,手一松,小瓶又浮了上来。拧下瓶盖,再下压,小瓶“咕嘟咕嘟”灌满了水,本想可以了,小瓶却悬浮在水中,又把水换成了橡皮泥,结果同样,问题一时搁浅。再把木块往下压,失败。把橡皮泥粘在木板上,使橡皮泥就浮起来了。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实验中设计实验方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材料的选择权下放到学生的手中,评价最优秀的团队的决定权也是在学生手中。而这些做法,就是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然而学生真正的用好这手中的权利,从探究中获得成功则要以学生间的充分合作为前提。因此,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合作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教师看清了这一点,我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中,将各个探究实验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形成了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评价的合作氛围。于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生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在本节课当中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能够引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是这节课成功的几率已经大大的提高。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就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有的时候,教学内容是固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时间把握不够精确;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