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师德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2013年3月5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训人:xxx 培训内容: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
第一节、疏远与冷漠:一朵盛开在师生间有毒的花 要避免对学生冷漠和疏远,我们就要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热爱学生。当教师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进发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由此可见,师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师爱呢?具体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l.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职责,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的倾向,并不是教师想怎么样学生就怎么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鲜明,学生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更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特别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无法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且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2.要关怀学生
关怀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人都是有感情的,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教师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人们常说“关心如日”,关心的确像太阳,它能给人光明,能给人温暖,能给人指点迷津。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反馈,对老师会更热爱更信赖。
3。要理解学生
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设法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己。学生自然把老师当成知己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密切。
欣赏、感悟
热忱,是取得成功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我欣赏对工作付出满腔热忱的人。热忱可以借由分享来复制,而不影响原有的程度,它是一项分给别人之后反而会增加的资产。你付出的热忱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生命中最巨大的奖励开非采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热忱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当你兴致勃勃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就会增加。在你的言行中加入热忱,热忱是一种神奇的要素,吸引具有影响力的人,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
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特征,对准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司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热忱——将奋斗、拼搏看做人生的快乐和荣耀。
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作家、英雄、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大企业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什么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那些引导着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的人们,无不是充满热忱的人。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如果做事马马虎虎,只有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如果是这样,你的人生结局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轻人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履行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年轻人以这种状态来工作时,他们一定犯了某种错误,或者错误地选择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天性所不适合的职业上艰难跋涉,白白地浪费着精力。
他们需要某种内在力量的觉醒,应当被告知,这个世界需要他们做最好的工作,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各自的才智发挥出来,根据各入的能力,使它增至原来的10倍、20倍、100倍。
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忱的年轻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世界让年轻人成为真与美的阐释者。
大自然的秘密,就要由那些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工作的人、那些热情洋溢地生活着的人来揭开。各种新兴的事物,等待着那些热忱而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热忱的工作者。
热忱是战胜所有困胜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
培训时间:2013年3月12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训人:xxx 培训内容: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
第二节、对立与冲突:师生之间可以融化的冰
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是必然的,我们只能说应该减少冲突的发生,这就要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与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冲突教师应如何化解呢?
首先要更新观念,消除代沟
师生冲突其实就是师生文化观念的冲突。因此,教师化解师生冲突的前提就是更新观念,积极调适自己的角色。树立与素质教育观教学观,民主、平等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代沟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心理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增进感情,消除代沟造成的心理距离,为化解师生冲突奠定基础。
其次师德修养,提高法制意识
教师只有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法制意识,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为化解师生冲突提供有力的保证。
最后要掌握化解师生冲突的具体方法
1、容忍和妥协
在发生师生冲突时,为了求取暂时的平息,从长计议,教师可以容忍——主动克制自己,以忍求安;或者妥协——作出一定的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求进。
2、冷却处理
师生冲突剧烈而又一时没有良好的化解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暂不予理睬,终止冲突升级,待过一段时间或者换一个环境、心境、双方冷静下来后再来化解。我们常说的“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就是这种方法。
3、第三者裁判
发生师生冲突时,教师针对实际情况,可争取校长、班主任或者家长出面当仲裁人,借助他们的威信有时也能化解师生冲突。
4、对话与理解
发生师生冲突时,教师应当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和他们进行平心静气、以心换心的真诚对话;对焦点、症结进行共同的探讨,存异求同,以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理解,各自改变敌对态度,重建和谐关系。
培训时间:2013年3月19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训人:xxx 培训内容: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
第三节、尊重与理解:学生心中的一轮红日
在传统文化的师生观中,我们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尊重学生呢?面对这样的疑问,有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1、尊重学生的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取得成绩时希望得到赞扬、肯定;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谅解。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要把学生看做一个完整的人,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事实也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2、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让孩子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对生命的尊重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尊重学生是美德,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教师尊重了学生,反过来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才能牢固。尊重学生也是一种恩泽,学生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及周围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
培训时间:2013年3月26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训人:xxx 培训内容: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
第五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师生间的隔阂成为历史.2013年4月2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训人:xxx 培训内容: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
第六节、构建创新性课堂:师生融洽的“指路灯”
培训时间:2013年4月9日 培训地点:xxxx办公室 培训人:xxx 培训内容: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同学生共同成长
第一节、热爱孩子:有效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让孩子快乐的举起手: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
三、架起心灵的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第二篇:2014年新师德校本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2014年9月13日 培训地点:打鱼民校多媒体教室 培训人:李友培校长
培训内容:教师的困惑——师生关系现状
第一节、疏远与冷漠:一朵盛开在师生间有毒的花 要避免对学生冷漠和疏远,我们就要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要热爱学生。当教师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学生得到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进发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心理学家称之为“动情效应”。由此可见,师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如何更好地体现师爱呢?具体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l.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职责,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的倾向,并不是教师想怎么样学生就怎么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鲜明,学生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更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特别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学生无法容忍那些损害他们自尊心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有伤学生尊严且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手段,只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2.要关怀学生
关怀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人都是有感情的,投之以李,报之以桃,这是合乎逻辑的推理。教师唯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人们常说“关心如日”,关心的确像太阳,它能给人光明,能给人温暖,能给人指点迷津。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积极的反馈,对老师会更热爱更信赖。
3。要理解学生
理解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设法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己。学生自然把老师当成知己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和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自然就会和谐密切。
欣赏、感悟
热忱,是取得成功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我欣赏对工作付出满腔热忱的人。热忱可以借由分享来复制,而不影响原有的程度,它是一项分给别人之后反而会增加的资产。你付出的热忱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生命中最巨大的奖励开非采自财富的积累,而是由热忱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当你兴致勃勃地工作,并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所获得的利益就会增加。在你的言行中加入热忱,热忱是一种神奇的要素,吸引具有影响力的人,同时也是成功的基石。
诚实,能干,友善,忠于职守,淳朴——所有这些特征,对准备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来说,都是不司缺少的,但是更不可或缺的是热忱——将奋斗、拼搏看做人生的快乐和荣耀。
发明家、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作家、英雄、人类文明的先行者、大企业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来自什么种族,什么地区,无论在什么时代——那些引导着人类从野蛮社会走向文明的人们,无不是充满热忱的人。
如果你不能使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可能沦为平庸之辈。如果做事马马虎虎,只有在平平淡淡中了却此生。如果是这样,你的人生结局将和千百万的平庸之辈一样。
热忱是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年轻人如果不能从每天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仅仅是因为要生存才不得不从事工作,仅仅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履行职责,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年轻人以这种状态来工作时,他们一定犯了某种错误,或者错误地选择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使他们在天性所不适合的职业上艰难跋涉,白白地浪费着精力。
他们需要某种内在力量的觉醒,应当被告知,这个世界需要他们做最好的工作,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把各自的才智发挥出来,根据各入的能力,使它增至原来的10倍、20倍、100倍。
从来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给满腔热忱的年轻人提供了如此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时代,世界让年轻人成为真与美的阐释者。
大自然的秘密,就要由那些准备把生命奉献给工作的人、那些热情洋溢地生活着的人来揭开。各种新兴的事物,等待着那些热忱而有耐心的人去开发。各行各业,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都在呼唤着满怀热忱的工作者。
热忱是战胜所有困胜的强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经都处于兴奋状态,它不能容忍任何有碍于实现既定目标的干扰。
第二节、对立与冲突:师生之间可以融化的冰
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是必然的,我们只能说应该减少冲突的发生,这就要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与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冲突教师应如何化解呢?
首先要更新观念,消除代沟
师生冲突其实就是师生文化观念的冲突。因此,教师化解师生冲突的前提就是更新观念,积极调适自己的角色。树立与素质教育观教学观,民主、平等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代沟是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心理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增进感情,消除代沟造成的心理距离,为化解师生冲突奠定基础。
其次师德修养,提高法制意识
教师只有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法制意识,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为化解师生冲突提供有力的保证。
最后要掌握化解师生冲突的具体方法
1、容忍和妥协
在发生师生冲突时,为了求取暂时的平息,从长计议,教师可以容忍——主动克制自己,以忍求安;或者妥协——作出一定的让步,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求进。
2、冷却处理
师生冲突剧烈而又一时没有良好的化解办法时,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暂不予理睬,终止冲突升级,待过一段时间或者换一个环境、心境、双方冷静下来后再来化解。我们常说的“你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就是这种方法。
3、第三者裁判
发生师生冲突时,教师针对实际情况,可争取校长、班主任或者家长出面当仲裁人,借助他们的威信有时也能化解师生冲突。
4、对话与理解
发生师生冲突时,教师应当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和他们进行平心静气、以心换心的真诚对话;对焦点、症结进行共同的探讨,存异求同,以促进师生双方的相互理解,各自改变敌对态度,重建和谐关系。第三节、尊重与理解:学生心中的一轮红日
在传统文化的师生观中,我们往往将尊重视为单向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而忽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尊重学生呢?面对这样的疑问,有学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1、尊重学生的人格
俗话说:“自尊之心,人皆有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尊心都比较强,他们总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尊重和鼓励——取得成绩时希望得到赞扬、肯定;出现错误时,在内疚的同时更希望得到谅解。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要把学生看做一个完整的人,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事实也告诉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是我们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
2、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形成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力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尊重不是方法也不是态度,而是一种教育理念,让孩子从他人的尊重中获得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自我教育的源泉,而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对生命的尊重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作为教师,尊重学生是美德,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教师尊重了学生,反过来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才能牢固。尊重学生也是一种恩泽,学生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及周围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
培训时间:2014年9月14日
培训地点:打鱼民校多媒体教室
培训人:李友培
培训内容: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同学生共同成长
第一节
热爱孩子:有效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让孩子快乐的举起手: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
三、架起心灵的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第三篇:新师德培训心得
师德培训心得
作为新教师,参加师德培训是我进入教育行列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本次师德培训,我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这一职业。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责任重大。教师要以“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为座右铭来要求自己,致力于教育事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听从组织、领导的安排,干好本职工作。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操守,是教师在履行职责时所应遵守的思想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影响师生关系的诸因素中,学生求德的需要能否得到应有的满足是很关键的。学生不从心底敬佩的老师,是很难博得学生爱戴的。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是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德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德在育人崇高使命中的重要地位,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风范影响学生。师德水平直接影响育人质量,教师队伍整体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因此,我认为作为处在教育改革时期,为当今社会服务的教师,应遵守以下职业道德规范:
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
“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是人民教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会主义祖国的高尚道德境界的具体表现,它是履行其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首先具备这一道德感情的信念,才能做到自觉地履行其他师德规范,为人民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爱,是学生的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俗话说,“爱”能使“冰雪融化”。特别是对后进生,只要我们对他们倾注真心的爱,并把握好教育时机,掌握恰当的方法,我们相信,再顽皮的学生也是可以转化的。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育。”因为有了爱,教书育人才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因为有了爱,我们看差生时才不会有“看不顺眼”的现象,我们才会很乐意地去想办法去改变他们。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最可贵的是身体力行。儿童、少年学生,除了向书本上学习之外,主要是向教师学习。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的话就是真理,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教师是智慧的象征、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好教师应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由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
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四、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让学生学到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掌握教学规律,是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关键。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五、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教师的工作既表现为个人的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种集体活动。这就要求每个教师既要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既是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只有具有高标准的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第四篇:四新培训教案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培训教案
乳化车间制药工组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培训教案
胶质车间制药工组
第五篇:师德培训教案
培训时间:2012.4.11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课时教师的敬业精神 课时数:第1课时 敬业精神的内涵
一、敬业的理念
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只有将自己的职业视为自己的生命信仰,才真正掌握了敬业的本质。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把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正当地获取财富,实现自我职业发展的人,才称得上掌握了敬业理念的人。敬业精神既有实际行为的一面,表现为积极投入事业、勤奋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地服务理念,同时又体现为一种人生价值观。它是行为和价值的统一或者说是生活世界与意义世界的统一。第2课时
二、敬业精神的具体内容(1)服务意识
(2)竞争与协作意识(3)创新意识(4)奉献意识
三、敬业精神的社会价值
(1)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落脚点(2)敬业精神是社会协调发展的纽带桥梁,是整合社会资源的关节点(3)敬业精神是巩固文化成果的现实支撑,是社会风气改善的切入点 第3课时:
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
一、敬业精神的特征:时代性、主体性、公众示范性、社会交往性,(1)、时代性:提倡敬业精神适应了社会生活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2)、主体特征:既为从敬业精神中生长出社会需要的文化价值观提供了主体的认同,也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外在引导提供了切入点。(3)、公众性:突破了职业的局限性,成为一种公共道德,本身就具有了规范性。
二、敬业精神的时代发展意义:提倡敬业精神,有利于社会结构的有序化协调发展;提倡敬业精神,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
三、敬业精神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4课时
敬业精神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师的客观要求
教师的敬业精神就是对自己所从事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体认和崇敬。(1)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教师的敬业精神
(2)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新世纪合格的教师(3)敬业精神永恒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第一,受教育者的心理的现状迫切需要教师们的无私奉献,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第二,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求索和创新,完全地把知识奉献给学生。受教育者的心理的现状
1、渴求知识与厌学情绪的矛盾
2、择业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传统的道德伦理观与现代的道德伦理观的矛盾
4、享受与创业之间的矛盾
培训时间:2012.4.18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课时数:5课时 第1课时: 职业责任,就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职业责任的特点: 具有明确的规定性;
1.具有明确的规定性;2.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3。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职业道德责任,主要是从职业责任中引申出来的,因为职业责任明确规定了人们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职业活动中,当涉及到人们以什么态度并如何对待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时,职业责任成为职业道德责任。第2课时
教师责任与责任意识
(一)教师责任
第一,教师必须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要把学生培训成为社会主义新人,要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健康成长。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希望教师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因此,教师对家长也要负责。第三,对教师集体负责
对教师集体负责,也就是对学生负责。第四,对社会负责
教师对社会负责的关键,就在于努力为社会培训合格的、高质量的人才。第3课时 教师责任意识
(1)教师责任意识,指教师对于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及其要求的觉察与认识,诸如对责任的内容、范围、意义的理解,对自己履行责任情况的觉察、反思等等。
(2)教师责任意识便是教师主体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所应当具有的精神培训,具有主观性。(3)教师责任意识是激发责任行为、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育理想的中介环节,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培训时间:2012.4.25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第4课时:
二、责任意识的心理机制
(一)教师责任意识的构成:责任认知、履行责任的自我评价、责任行为的调节,责任认知包括对责任的内容、意义、价值、社会期望及要求的认识和掌握,这是教师责任意识的基础部分。
(二)教师责任意识的层次:自控层、他控层、无控层。(1)、自控层——责任意识的最高境界。(2)、他控层——责任意识的中级水平。(3)、无控层——责任意识的低级水平。
(三)教师责任意识形成的心理过程
教师责任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部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需要的过程,是一个社会期望与教师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初级阶段——感知阶段 中级阶段——理解阶段 高级阶段——接受阶段 第5课时
教师树立责任意识的意义
一、良好的责任意识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巨大鞭策力量 作为一名教师,若能以极端负责的态度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自觉地把教育工作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联系在一起,他就会以满腔热情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就会做到无私奉献,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良好的责任意识可以调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冲突。只有当教师支持用责任感来调节自己的行为,并从各方面正确履行教育职责时,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良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高尚道德品质。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教师的责任意识密不可分,任何教师都必须完成社会对他所提出的任务,在教育活动中使自己的行为尽量符合一定社会提出的教育责任和要求。培训时间:2012.5.9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进
培训内容:教师的职业理想
课时数:3课时 第1课时
职业理想及特征
(一)职业理想的含义 职业理想,就是体现着一定社会的职业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职业劳动者个体意识及社会意识中的集中反映。职业理想分三个层次: 初级――目的是为了过日子;
中级――目的是为了施展个人才智;
高级――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义务。
对于同一个人,其工作目的完全可以是谋求生存、发展个性和承担社会义务三者共存。第2课时
职业理想及特征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领域中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职业理想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连。职业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第二,职业理想具有客观性和积极性。职业理想是从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并在职业道德实践中得到实现。
第三,职业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阶级性。职业理想是在职业道德实践中产生的,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3课时
二、职业理想的作用
1、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目标。
2、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重要的精神支柱。
3、职业理想是职业劳动者成就事业的强大推动力。
4、职业理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教师的职业理想与实现
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职业理想表现为教师的:事业心、职业责任感、工作积极性。在教师职业的选择问题上,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把个人志愿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2、正确对待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3、正确看待教师工作的苦与乐
培训时间:2012.5.16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进
培训内容: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课时数:3课时 第1课时 师爱的内涵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也是人民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非血缘关系的爱;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职业情感,它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源于对教育对象的深切理解和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是师德的灵魂。
师爱除了是教师的一种道德素质外,还是一种能力: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第2课时 师爱的意义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创造爱的环境的能力;把握爱的分寸的能力;指导家长走出爱的误区的能力,严防急功近利;引导学生敏于感受、正确理解、善于表达爱的能力等。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第3课时
师爱的表达——尊重学生
一是尊重学生的需要,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性。
1、尊重学生的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人的需要将其排列为7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人性
尊重学生的人性要关注学生的:
自然属性,就是要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本能需要。我们在考虑自我本能需求时,要兼顾人之为人的意义。
理性:理性是思维着的知性;人高贵于其他万物之处就在于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有理性作引导,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的意志,能“根据理性原则而具有理性的生活”。
培训时间:2012.5.16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第4课时
师爱的表达——信任学生
渴望得到另人的信任,是人的重要需求。只有信任,才有坦诚。信任能增生爱,能培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一、信任学生的能力
相信学生的能力,放开学生的手脑,有利于张扬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充分挖掘其多方面的潜能。
二、信任学生的人品
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既是师爱的表现,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内心的坦诚和对美好前途的追求,促进学生在爱和宽容中朝积极方向转变和发展。第5学时
师爱的表达——宽容学生
一、是理解学生是对学生宽容的认知基础。
1、理解学生要求教师蹲下来与学生平等交往
2、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善待学生的选择。
二、同情学生是宽容学生的情感基础。
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狡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教师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就是让自己的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和珍视个性,尽可能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地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
培训时间:2012.5.23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 第6学时
师爱的表达——关心学生
关心学生,既要重视儿童的精神信仰与实践理性,又要让儿童活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关注他们的生命态。
一、从内心深处关心学生,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使其勇敢、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老师的天职是给孩子希望,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不爱学生、不懂得如何施爱于学生的教师没有资格做教师。
二是引导学生制定克服困难的具体策略并实施它,实实在在帮助学生。培训时间:2012.6.30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平等意识 课时数:1
一、师生平等的内涵
平等的师生关系超越了单向度的输入与输出关系,走向师生相互学习和知识意义的共同创生,走向了师生教育交往,师生之间由主—客关系变为主—主关系
二、师生平等的意义
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相互尊重和信任,学生每天生活于其中,会感到做人的尊严,从而充满自信,乐于施展自己的才能,愿意参与教育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平等意识的实践
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对学生平等意识的实践。实现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平等意识的实践。培训时间:2012.9.12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公正意识 课时数:2 第1课时
公正的内涵及意义
一、公正的内涵
作为一种道德意识概念,公正是指人的一种高尚道德境界,即为人处事公平正直,没有偏私。
二、公正的意义
教师作为人之模范,对于具有向师性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模仿和导向价值,从公正教师身上学会学到公正的品质。教师公正能使学生体验到公正对自己、对他人、对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益处,有益于他们公正品格的形成,并能激发学生为公正而奋斗。第2课时
教师公正意识的践行
1、客观地、合情合理地对待学生
2、准确理解学生的需要是公正对待学生的前提
3、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利于公正评价
4、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育教学中,碰到的是各种各样的学生,男的、女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俊的、丑的,成绩好的、差的,然而这些学生在有些老师的眼中是不一样的,往往是成绩好的,“一俊遮百丑”。成绩差的往往是一无是处。这是教育中的不平等,或称之为教育歧视。
培训时间:2012.9.17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 教师对待同事的职业道德 课时数:2 第1课时
一、怎样理解与同事的团结合作
1、共同目标
2、共同的兴趣和利益
3、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二、合作是师德的基本素养,同事间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2、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3、社会的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同事合作的道德素养 第2课时
三、教师与同事需要怎样的合作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2、团结协作;3、共同发展。要学会与各种类型的同事打交道: ——应对过于傲慢的同事 ——应对过于死板的同事 ——应对好胜的同事 ——应对城府较深的同事 ——应对口蜜腹剑的同事 ——应对急性子的同事 ——应对刻薄的同事 培训时间:2012.9.23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 教师对待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课时数:1 教师对待学生家长的职业道德
一、与学生家长合作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1、社会发展需要教师具备与学生家长合作的道德素养 2、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具备与学生家长合作的道德素养
二、教师与学生家长合作中的误区
1、利用家长;2、排斥家长;3、教师一言堂;4、向家长推卸责任。
三、与学生家长合作过程中需要的道德素养
1、相互尊重;2、合作意识;3、紧密配合;4、互相促进。
培训时间:2012.10.30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璐
培训内容:教师对待自身的道德 课时数:1 教师对待自身的道德 一教师的教育理想
1、教育要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
2、教育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比较充分的全面发展;
3、要使每个学生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教师的教育价值
1、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
2、以大众教育为本:强调教育公平,强高让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教师的教育境界
1、教师的教育境界体现在人生追求上;
2、教师的教育境界体现在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上;
3、教师的教育境界最终要落实在教育活动中 培训时间:2010.11.7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进
培训内容:学高为师追求卓越 课时数:1 学高为师追求卓越
一、勤学进取好学深思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三、脚踏实地发展能力
1、教育能力,2、教学能力。第1课时
培训内容:德高为范为人师表 课时数:2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气、深厚的学养为基础升华而成的具有感召性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
1、教师的人格魅力最主要的两点: 一是认真严肃,敬业爱生的教育精神;二是宽广厚实,多才多艺的学养才能。
2、教师风貌的魅力表现: 一是庄重严肃的工作作风;二是亲切和蔼的态度。第2课时
3、教师风貌的作用: 一是树立威信;二是示范作用。
德高为范、为人师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2、衣着整洁,语言规范健康。语言要规范;要用标准化语言;语调、语气要柔和亲切。
3、礼貌待人,作风正派。
4、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培训时间:2012.11.13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进
培训内容:改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基本策略 课时数:5 第1课时
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有必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一、教师劳动的目的(对青少年一代的培养)、二、教师劳动对象的特点(成长中的青少年)、三、教师劳动过程的特点(协作性和集体性)、四、教师劳动成果的特点(滞后性)。
2、提升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及方法 ⑴勤于学习⑵培养情感 ⑶磨练意志:
⑷积极投身教育实践。⑸克己内省。第2课时
营造师德修养的宽松氛围
1、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的规章制度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本地校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章制度。
2、实行人性化的学校管理体制,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生存空间
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尊重的管理理念;改善教师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大力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品位。第3课时
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1、教师道德评价的标准
⑴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理想层面:忠诚并献身于教育事业;原则层面:忠于职守,依法执教,为人师表,积极进取;规则层面:每个教师都必须遵守的伦理要求;
⑵对待受教育者的道德。理想层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原则层面: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规则层面: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学生,不准以任何借口索要财物,不准超额增加学生负担,不准以个人好恶,取消、取代、操纵学生正常的自由团体活动。⑶对待教师和教师群体的道德。理想层面: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利益和需要高于处人利益和需要;原则层面: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规则层面⑷对待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员的道德。理想层面:真诚相待,主动参与;原则层面主动沟通,平等相待;规则层面
培训时间:2012.11.13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陈进 第4课时
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式 ⑴社会性评价。是指社会有机体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所作出的善恶判断的方式,主要包括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⑵教师自我道德评价。教师本人依据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身已经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教育行为所进行的道德反思,以及对其行为进行善恶的一种判断,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客观性、社会性等特征。内心信念是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核心手段。第5课时
基本技能及运用
1、积极参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和师德教育活动,有活动记载。
2、运用新时期师德修养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自己的实际教育行为,自觉开展师德反思教育,每学年写1篇师德修养的案例分析或体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