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时间:2019-05-15 08:5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

摘要

自从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有了剩余,便有了收入分配问题。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之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始终坚持的原则。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深化,首先确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其次解决了其他要素是否参与分配的问题,提出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再次解决了生产要素如何参与分配的问题,提出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使我国的整体收入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收入差距的扩大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但与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因此,实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有必要的。

本文阐述了新时期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形式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新时期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轨迹

一、反对平均主义,落实按劳分配制度(1978-1987)

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87-1997)

三、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1997-2002)

四、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收入分配原则的确立(2002-至今)

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很多委员都提出中国收入分配领域已经出现了结构失衡,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如果能够把公共资源收益共享,将这部分收益投入到民生领域,不仅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还可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委员刘克崮指出,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首先需要改进完善财政税收制度。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个税起征点需根据具体情况动态调整。全国人大代表王霞建议应该研究居民收入、生活成本、地域差异和个人调节税起征点之间的联动机制,不能让收入增长的效应被抵消,还应该设立一个标准,人均家庭收入低于多少,缴纳的税可以按比例返回。许善达委员也提出,个税不必要规定具体的起征点,它应随着CPI的变化,动态调整,并且与CPI挂钩。总体上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加快实施结构性减税,使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向个人倾斜。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制度是以市场经济消亡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存在市场经济,而且必须发展市场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不能否认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又不能照抄照搬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必须以劳动力价值为尺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规定了按劳分配的“劳”的统一的内容

以前,没有明确统一按劳分配的“劳”的内容,由于不同的生产者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所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企业和行业的标准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按劳分配就难以执行。现在规定了按劳分配的“劳”是劳动力价值,这样就有了统一的标准。劳动力是置于市场之中,劳动力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它的客观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使按劳分配能成为现实。价值规律通过价格机制影响着劳动力价格和价值,一方面能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合理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二、按劳分配与公共积累有了明确的划分标准 以前,由于对按劳分配和公共积累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对劳动创造的价值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分配。主观臆断的结果常常使公共积累过高,不仅限制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且由于盲目投资,造成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以劳动力价值为划分标准,可以准确地划分用于消费和积累的部分。这样,一方面可以稳定劳动力的供求,另一方面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社会的积累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三、按劳分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

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职工的工资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直接的联系,无论企业经营状况如何,工资都是按规定发放的。不利于提高职工的积极性,-这样的按劳分配达不到促进生产发展的目的。而现在,按劳分配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尺度,只有劳动力价值和劳动的收益对等,才能进行分配,这样的按劳分配就成为了促使劳动者劳动的动力,为了符合市场的需求,劳动者不汉要注重劳动质量和数量的提高,而且其生产的产品也要达到市场的要求。因此按劳分配就直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四、按劳分配有了新的实现形式 对于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马克思设想的是通过劳动券来实现,劳动者凭劳动券从社会取得与他本人提供的劳动相当的个人消费品。但是现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实现的。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获得相当于他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工资。劳动者先以货币工资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再用货币工资到商品市场上购买个人消费品。因此,按劳分配的最终实现还要收到商品价格和商品供应量的影响。

第三节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一、新的分配方式的提出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不仅突破了传统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而且将最终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体制,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由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按照这些要素的价格(一般由生产要素对企业收益贡献的程度和稀缺程度来决定)向其所有者支付相应报酬。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这样一方面企业将根据产品的价格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变动来决定投资方向、投资规模,产品结构调整和各生产要素的选择,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占有所有权,因此也能根据这些变动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获得相应的报酬。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并能有效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必须允许和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从理论上讲,就是在物质资料或劳动产品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等,是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前提。既然这些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应获取相应的收入。例如,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和股票债券交易收入;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等资本要素收入;科技工作者提供高新技术取得的技术收入;出租土地、房屋取得的土地要素收入;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者所取得的劳动力价值收入等等,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果。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因而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收入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生产要素都可以参与收益分配。只有这样,才能既刺激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又会迫使厂商在决定是否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某种生产要素时精打细算,以寻求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并寻求把生产要素投入到效益最好的部门或行业,从而获取最大的效益;才能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效结合的条件

怎样才能有效地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呢?第一,必须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尤其是要着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由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决定的。要更好地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就必须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根据所有制性质不同,资本结合和要素结合的差别,有的可以以按劳分配为主,有的则是以要素分配为主,有的可以二者兼而有之,有的可以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一般来说,公有制企业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兼有其他分配方式,非公有制企业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这样便可以把二种分配方式结合起来。

第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实现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关键条件。只有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才能使各种生产要素平等地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由市场做出公正的评判。如果存在人为的壁全或障碍,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每个竞争者没有同等的地位和机会,对于竞争者不是一视同仁,那么按生产要素分配乃至按劳分配都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三,要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要贯彻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必须使这种分配市场化,在市场范围内实现,由市场机制来决定。为此,我们应根本改变人们凭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权力占有大量经济收入行政性收入分配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收入在价值、供求、竞争等规律的直接作用下全部通过市场途径获得,即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按劳分配并决定劳动收入;通过市场竞争及其风险机制来决定经营收入;通过资金供需矛盾运动决定的利率来决定利息收入;通过市场平均利润率规律来决定资本收入。

第四节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分配方式概括为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一新的概括,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关系的本质规定,是对按劳分配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仅仅是决定分配关系的一个法权因素决定消费品分配的内在因素,或者说是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各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各生产要素在财富创造中所作出的实际贡献。所有权本身并不创造收益,它不过把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收益从法权上确定转归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由于各种收入是按照各种要素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所以,要阐明各种收入量的规定,就必须说明各个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是如何确定的。在一定的技术条令下,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所生产的某种物品的数量是不同的,而当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时,连续的追加某一种生产要素,其增加的生产力在递增到一定点后,会发生递减的变化,我们把由增加投入某一生产要素而增加的产品价值定义为该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效益。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可以相对地表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实际贡献。社会主义的工资、利息、地租等收入的量取决于劳动、资本和土地的边际收益。

一般劳动者的分配,不论是实行按劳分配方式还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方式,都必须根据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及在创造价值和财富中所作出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需要说明的三点是:首先,按资分配不是剥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投资者必须实行按资分配,必须遵循按资分配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在我国现阶段,我们要大力鼓励投资者投资,鼓励按资分配,要特别注意鼓励以货币和金融资产形式大量存在的劳动者个人财产转化为资本,进行投资。劳动者个人财产转化为资本,有三种形式:储蓄;劳动者投资证券市场;劳动者自己投资办企业。后两种方式特别是第三种形式最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其次,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充分考虑科技因素在价值形成和国民财富创造中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新的科学技术可以创造市场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有效性能,从而实现产品创新、成本创新和市场需求创新。技术要素在创造国民财富中的贡献,决定了技术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需要引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科技骨干拥有股份等新的产权制度,以及相应的收入分配机制。再次,经营管理劳动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总体劳动的效率和产出,加快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同等的条件下,企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多少,往往直接取决于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大小和素质高低。为了充分调动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必须切实解决好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分配问题。市场经济下,国家公司制企业普遍实行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分配办法,主要包括股票期权、期股、出资购买持股、虚拟股权等具体形式。改革经营管理人员的收入分配办法必须同改革经营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结合起来,把市场选拔、竞争上岗、组织考核推荐结合起来。

第五节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优化结合

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首先必须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涵义。

一、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涵义

所谓公平就是公正、平等,一般包括每个社会成员的人身平等、地位平等、权力平等、机会均等、分配公平等等,但其基本含义就是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前者指人们应拥有平等的劳动就业的机会,拥有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获取劳动报酬的均等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都应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一始就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人应该拥有特权,除非是天赋差异以及后天自己努力程度的差距。在一个公平的社会,人们有平等利用机会的权利。后者则是指人们不管其自身条件如何,都应该具有起码的能够维持生存的物质生活待遇。社会如果对弱者连这点起码的平等都不给予,那么这个社会也不能称之为公平的社会。从本质上说,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人们在取得收入的机会和权力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生产状况和努力程度、获得相应的收入,排除任何剥削、特权、垄断等不平等的因素对收入分配的不良影响。

效率就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率,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因而效率的实质就是如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就是指劳动时间的减短,它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传统分配体制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过去,片面强调社会公平,忽视了经济效率的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效率,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所以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协调统一:提升效率,增进公平。尽管在不同的分配阶段,对效率与公平的侧重点不同,但整体来看,二者应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初次分配阶段注重效率时不能忽视公平,反之,再分配阶段解决公平问题时也应充分考虑效率问题。首先,我国长时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平均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无论劳动者生产多少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如何,都会得到相同的分配品,这不利于生产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显然,平均主义并不能使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也不可能达到同步富裕,应该允许收入存在差别。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达到公平是不合理的,只有提高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的财富,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必须注重效率的提高,这就要求劳动者提供更好的劳动,不仅要求质的提高,也要求量的提高,以此来分配劳动报酬,从而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不公。社会不公造成收入差距扩大。不同行业和地区都存在各种差距,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问题,这都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一个社会是否进步和社会公平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它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社会公平又是凝聚社会力量,促使劳动者努力工作的动力。所以,我们应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当然,重视社会公平并不是说要完全不谈效率,也不是说要绝对平等。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是允许差异存在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并不存在完全没有差异的公平,这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符的。市场经济必须在公平的环境里发展,但是市场经济又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反过来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二篇:按劳分配论文

按劳分配论文

摘要

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看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分配制度不无道理。因为两种分配制度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所依托的经济体制以及所使用的经济手段都不尽相同。虽然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之间存在差异,但细究两者,也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两种分配方式的差别,同时也应重视两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上的兼容和渗透。这样,才能深入理解在我国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才能深刻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不仅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实践上也是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模式。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我国生产关系的多层次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层次。现行主要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另外,还有个体生产经营者的自劳自得等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有其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分配内容。其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关键字

本质 原因 主体 对象

主要内容

1两种分配方式依据的理论不同,被分配的对象不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别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价值论。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因而应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决定个人所得收入的份额。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明确指出按劳分配的对象是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扣除后的剩余。即为了形成社会再生产和社会基本生活所必需的积累和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在按劳分配之前,需要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必要的扣除,扣除的项目包括:(1)补偿基金;(2)积累基金;(3)公共消费基金;(4)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5)与生产无关的一般管理费用;(6)救济金。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这些项目后,剩余部分就是个人消费基金,即按劳分配的对象。根据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其基本观点是各种生产要素都创造价值,都应得报酬,因此生产成果应在参与生产的所有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最初萨伊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土地、资本和劳动,后来,马歇尔把企业家才能从普通劳动者中独立出来,生产要素就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类,其相应的报酬分别为:雇佣劳动者(应包括职业经理)得工资,资本所有者得利息(或利息的转化形式),土地所有者(包括国家和集体)得地租,企业主获得利润(指企业主收入)。后来新古典主义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重点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以及要素报酬与要素贡献之间的关系,即各种要素的报酬应与其在生产中的贡献成正比。按要素分配的对象是总产品中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剩余。亚当·斯密指出:“一个大国全体居民的总收入,包含他们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在总收入中减去维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费用,其余留供居民自由使用的便是纯收入”①这里的纯收入即是按要素分配的对象。可见,按劳分配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

论,按要素分配是依据西方经济学的要素价值论;按劳分配所要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而非社会总产品,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国民收入总量,即国民生产净值进行间接税等项目的调整后的余额,两者确实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与实际指向。2两种分配方式背后的载体不同。分配方式以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为载体。从所有制来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分配关系和分配方式只是表明为生产要素的背面。”②生产要素占有的格局,决定生产成果分配的格局。正面是生产要素的贡献,背面就是对生产成果的分配。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主体凭借其要素所有权必然要求获得一份相应的产品索取权。在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理论中,个人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不能提供任河其他生产要素。社会的每个成员除了个人消费资料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财产。因而按劳分配以公有制为基础,按要素分配以私有制为基础。从经济体制来看,按劳分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生和进行,按要素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生和进行。相应地,按劳分配通过计划手段实现,而按生产要素分配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由国家计划决定,相应地,收入分配也采取高度集中、完全排斥市场作用的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各部门、各企业的工资水平,就业量以及个人工资的调整都由计划决定。企业不是收入分配的主体,没有任何收入分配的自由权。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量和居民收入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可以根据经营状况自主决定企业的收益分配,因而各种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贡献大小及要素供求关系决定其收入多少。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日益融合与渗透资源配置方式是决定收入分配方式的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资源配置方式由计划转变为市场,利益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发展。单一的按劳分配已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质量以及其配置的优化程度,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及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承认除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在经济运行中的贡献,并允许它们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因此,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必然伴随着收入分配方式的转变,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与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配模式。同时,宏观调控及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经营机制的转换等原因使得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之间的差别正在逐步消失。因此,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两种分配方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可以并正在实现着相互渗透和兼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分配制度。是分配个人劳动报酬的社会主义原则。

按劳分配原则的科学内涵可以概括为: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要以一定的方式为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社会和集体以劳动为尺度,在对产品做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根据每个成员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给劳动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按劳分配原则科学内涵释义

首先,按劳分配原则实行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它的适用范围是公有制单位,包括全民所有制单位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即社会成员向谁提供劳动?向社会和集体;谁来分配劳动报酬?社会和集体。因此,他的劳动必须是被社会和集体承认的有效劳动,那些不被社会和集体接受的劳动是无效的。无效的劳动或劳动成果不能参与分配。

其次,按劳分配原则强调以“劳动”作为分配劳动报酬的主要标准,既不是按资本分配也不是按政治表现分配,更不是按资格分配。

第三,按劳分配的“劳”,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力劳动大部分由机器来承担,作为“劳动者”的人,更多的是向社会和集体提供脑力劳动。

第四,“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告诉我们,按劳分配原则规范的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我们这个社会的成员中,有许多先天性的不具备劳动能力,或者后天因为某种原因部分或全部丧失了劳动能力;我们所有的社会成员在幼儿和少年时期都不具备劳动能力;而且终究有一天,我们都会进入老年时期,从而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按劳分配原则规范的只能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第五,“一定的方式”既指社会成员所从事的行业、职业,同时也是指社会成员向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的具体方式,不管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需要有一定的具体劳动方式。

第六,社会和集体为什么要做“各项必要的扣除”? 归纳起来,原因起码应该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用于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二是为了用于社会和集体管理服务的需要;三是为了用于各项社会和集体公益事业的需要;四是为了用于赡养不具备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的需要。

第七,“根据每个成员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给劳动报酬”,谈的是考核的标准问题。

既要考核社会成员向社会和集体提供的劳动的数量,更要考核社会成员向社会和集体提供的劳动的质量。数量的考核是建立在同等质量的平台上的,不同质量的劳动不能同等对待。劳动的质量高低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为了便于考核,各行各业都有必要制定既能够体现劳动的数量,又能够体现劳动的质量的,具有行业特色的具体工作职责。全面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分配给劳动报酬”的具体方式,在现阶段一般以货币的形式,采取发放工资、津贴、奖金等具体形式来进行。

第八,“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更多的是在谈一种分配的理念。鼓励全体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尽自己的最大能力为社会和集体提供劳动;这样,我们的社会就到处洋溢着生产劳动积极性,整个社会的发展速度就能够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能够早日实现。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如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经验作出了理论概括,要求全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进路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这一命题做出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对现阶段纲领的概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

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提供行动指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理论自信来自于实践检验。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和基础,是检验理论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基本制度。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是产生于亿万人民的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而又被中国三十多年来发展的举世公认的成就所证明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年,是我国发展又好又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的十年。总结十年的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体现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的思想逻辑,反映了党心民心所向。根植人民的道路自信引领前进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道路自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为本,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来源于历史和实践的根基。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90多年的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深深扎根于亿万人民群众实践中的富民之路。在当代中国,走老路没有前途,走邪路是死路一条,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强国富民的正确选择。由于各国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不同,在走向文明进步过程中,必然会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不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过程的多样性。没有哪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可以成为普世样板,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价值观念可以成为其他国家必须遵循的准则。正是这样一种深刻认识,强化着中国人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自信。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自信。当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总体上来讲,这套制度体系既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安排,又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存在根本区别。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就一直行进在这样的制度变迁路径上,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这一制度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回顾制度嬗变的历程,不难发现,这套制度体系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超越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苏联模式为代表,其显著特征是实行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权力过分集中于政府,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极大压抑,结果是缺乏经济活力,经济效率效益低下。但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打入冷宫,彻底抛弃,而是不断地扬弃和超越。在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乃至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了中国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本国情,并且保留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的所有制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其二,主动充分借鉴、积极吸收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的合理成分,并且把其作为参照系,微观放活,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能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与国际市场经济通行规则接轨的经济制度体系。如,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产权制度,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制度,反映国民经济循环全貌以及各环节间衔接情况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等。

三、如何增强理论自信与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首先,我们要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

只有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才能在原来的理论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的理论体系,才能坚持正确的道路,完善适应中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意义: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我国实际出发,首先要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 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次,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政策改革,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教育、民生、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健全。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必将拉开新的序幕。

总结为一句话:我们的发展和繁荣需要正确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支撑,我们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也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失业者能解困等目标,才能说明、证明我们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是正确的,我们才能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六个方面做出了部署: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六个方面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使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才能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民生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解决好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关注民生,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穿党86年历史的一根红线和优良传统,也是党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力量源泉。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为如此,我们党才取得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促进教育公平教育是民生之基。现在社会存在着很多孩子上学难的现象,上不起学,没有良好的教育环境。为了让所有孩子都上得起学、上好学,国家免除了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生的家庭普遍减轻了经济负担。完善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助学方式,每年救助了约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子。这些举措有利于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有利于确保未成年人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利于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利于推进科教兴国

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有利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所有学生都受到良好的、平等的教育。这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更好地保证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促进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一份收入,一个家庭生活就有了保障。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中央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问题的新政策,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消除零就业家庭,对大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给予了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更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就业问题,克服在就业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大学生在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下,我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最靠谱的措施为:第一,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二,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高校毕业生在这些地方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第三,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第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加强网上招聘,加强招聘进校园活动,每年暑期毕业时期,都要开展高校毕业生专门的就业服务月、服务周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诸多的解决大学生就业手段中,最受认可的是大学生村官制度和人才下基层。将现有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整合。统一政策,统一领导,集中组织实施,形成人才选拔的长效机制。

(三)促进医疗公平

医疗是民生之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服务市场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为补充的医疗卫生体制应运而生,打破了公有制为主体,医疗机构独家办的格局,同时公有制医疗机构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逐步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补偿水平,增强了微观活力,效益亦明显提高,缓解了多年积存的“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看病贵”、“看不起病”的问题在群众中引起很大反响。着眼于解决看病

难、看病贵问题,党和政府提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全国财政用于卫生投入的增幅年均在20%以上。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行医药分开等改革,构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长效机制。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参合农民达7.2亿。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开始试点,将用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我认为国家还应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第一,调整医院收入结构,规范常规用药,减轻患者负担医疗收入结构不合理的负效应,是现行医疗服务价值与价格相背离;第二,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避免乱检查,保护患者利益,卫生资源利用不足与利益过度,受经济基础制约;第三,加强对一次性卫生材料的管理,在符合业务要求的情况下,合理确定一次性卫生材料的使用范围,并对使用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购进,减少流通环节或统一零售价格,减少病人支出,减轻患者负担;第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抓好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行为,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于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看病难看病贵将直接影响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民族拥有强健的体魄是必须的。第二,如果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居民就不用为了防病治病有钱不敢花了,如此一来广大居民就会增加投资和消费,这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第三,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将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稳定社会秩序

房价高,住房难一直是中国百姓关注的话题,也是困扰党和政府的难题。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但房价上涨的势头始终没有得到遏制,老百姓购买住房带来的经济压力始终没有得到缓解。为了改善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好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问题,政府加快保障住房建设就有了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对相关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再次,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还为今后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都是改善城

乡居民消费环境和条件的有效举措,都将有利于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居民扩大消费。对于解决住房难问题,我提出如下建议措施:第一,进行全国居民住房情况普查,建立居民住房情况信息库。开展全国居民住房拥有情况普查,摸清全国现有住房所有者构成,建立全国联网的居民住房情况信息库是遏制房价非正常上涨,打击恶意炒房行为,解决老百姓住房难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住房普查的对象应包括全国所有的法人和自然人,在中国拥有住房的外国公民和法人。为保证普查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应将普查的结果输入全国联网信息库,作为今后继承房产,处理民事纠纷、刑事案件,征收赋税的法律佐证;第二,加大税收、差别利率、价格以及土地政策等杠杆对房市的宏观调控力度和反哺力度;第三,合理确定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比例,鼓励开发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建设。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建设经济适用房、廉住房,以部分解决居民的住房难问题。但这些做法,难以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购房需求。有些充其量只是“应急工程”,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措施。要在住房普查的基础上,根据居民的收入结构及该地区发展的趋势,借鉴新加坡等住房改革成功国家的经验,合理确立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的比重。要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厂商参与经济适用房和廉住房的建设。对规划中的商品房建设市场可以完全向开发商开放,对其开发的套型结构不加限制,但要特别注重商品房开发项目用地转让过程中的招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第四,有针对性地遏制和打击国际国内各类炒房行为。炒房是助推房价疯涨的主要内驱力之一。目前,全国究竟哪些人在炒房,这些人的构成,外国热钱究竟参与到什么程度,都是未知数。要在普查的基础上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以便查找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统筹开展工作。对于国内普通居民中的炒房者,要通过加大税赋力度遏制炒房行为;对于国内中小企业法人中的炒房者,要加大税赋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向它们开放垄断行业,制定各项政策鼓励其发展主营业务;对于国际炒房者,要密切注意热钱动向,中国人多地少,建筑用地更少,所以必须坚决阻止和打击其恶意炒房行为。第五,将居民住房改善情况列入官员考核内容。将居民住房改善情况列为对相关官员的考核内容,是有效解决住房难问题的重要保证。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考核事项应该包括所在地区有没有科学的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廉住房和商品房)建设近期和远期规划,有没有摸清该地区居民的住房拥有和需求情况,有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按规划实施,所在地卖地收入和从房地产收取的各项收费反哺新购房居民和住房困难户的比例,该地区居民对自己住房状况的满意度如何等。

(五)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措施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业是民生之本。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深刻领会这些重要论断,认真落实改善民生的实践要求,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因此,改善民生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改善民生有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其次,改善民生有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经济的意义很大,甚至不可替代。再次,改善民生可以确保国家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但是只要这个社会把问题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就可以确保这个社会的安全运行,但是如果一个社会民生问题得不到改善的话就会引发大面积的、种类繁多的社会问题。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必须惠及民生幸福。只有坚持发展的过程和发展的目的都始终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才能使科学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是否以人为本,是否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检验和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尺,进而把幸福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质精神享受,让全国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文明、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好日子,实现幸福建设的美好愿景。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幸福中国,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问计于民谋民生、问需于民保民生,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进一步深化和体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一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又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二是政府主导和社会

参与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又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加快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四是增加投入和深化改革的关系。既要努力增加投入,使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不断深化改革,使增加的投入有效发挥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受惠者,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们一定能够形成一个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政府的这些改善民生的举措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从社保、医保、养老保险等一批普惠、广覆盖保障制度的建立推行上,我们感受到民生变化的点点滴滴。尽管每个人感受到的程度可能不尽相同,但谁也无法否认民生改善的图景,正在我们身边每天发生,我们也期待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探

摘要:本文主要先介绍了中国梦的背景,在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阐述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民的心声。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式,分析中国梦符合当下、顺应时代。最后结合历史条件谈论如何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关键字: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老百姓热议中国梦,社会舆论聚焦中国梦,海外华人述说中国梦,国际社会关注中国梦,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为什么中国梦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其重要意义在哪里?人们都在思考、在探讨。我的体会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时代的召唤,是人民的期盼,是历史的必然,但是中国梦不能沦为抽象空洞的政治口号,我们要正确的理解中国梦的实质与内涵。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孙都更加懂得民族复兴的意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底,烙印在民族记忆的深处,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可以说,中国梦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道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渴望,最具凝聚力感召力,最具广泛性包容性,是最大公约数,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旗帜。

第三,中国梦顺应了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展示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的意愿。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中国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发展理念、发展走向,希望分享中国的发展机会、发展成果。中国梦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民族复兴之梦,也是同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同各国合作共赢之梦。中国人民素有珍爱和平、崇尚和谐、开放包容的传统,想发展、怕动荡、盼和平。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中国的发展、中国梦的实现,意味着世界和平与发展力量的增强,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既有利于中国赢得尊严和尊重,也有利于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我们要高度认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论断。我们必须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进程中,在解决中国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实现中国梦。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联系起来,将国家、民族、人民联系起来,将中国、世界、人类联系起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的深邃眼光,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天下为公、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自信和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对团结动员全体人民开辟党和国家事业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惟其重大,就需要我们放到战略层面来认识;惟其深远,就需要我们以不懈的奋斗精神来贯彻。

中国梦的视野是宽广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丰富的。总书记重要讲话围绕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以富有创见的思想观点,阐明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很好地加以领会。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推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在突出思想内涵、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工作上下功夫,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要积极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坚定人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完全统一的。要把这两个方面的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主题上贯通、基调上呼应、内容上衔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以宽广的历史视野开展宣传教育,紧密联系中国近代史,紧密联系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深入宣传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是探索和坚持正确发展道路的过程,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实现中国梦展示的光明前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寻梦圆梦的必由之路。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目标,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握好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贯彻好“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为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中国梦就是百姓梦,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终于探寻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自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一起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讲“中国梦”就必然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提到这个,那是空想,甚至还可能走向邪路。不能把”中国梦”赋予其他的解释,“中国梦”是目标与手段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是彼岸,达到彼岸的桥和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调动全球所有华侨华人在内的一切积极力量来实现“中国梦”,“中国梦”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和巩固发展。

结束语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生小论文

时下,关于中国梦的认识当中存在不少困惑与误解,这些都源自于对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模糊不清。正确理解和理清中国梦与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当前政治热点与自身近期中特的学习谈了对中国梦的了解和总结。并且通过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说明了中国梦产生的条件,结合自己对领会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与推行中国梦实践活动总结了中国梦与百姓心声的一致。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中国特社会主义为“中国梦”鸣锣开道,刘瑜,2013.[4]“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辨析,李群山,201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高层论坛综述,王建国,2013.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新中国的按劳分配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维护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诠释 摘 要:作为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对于祖国统一、国家安全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实现了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摘要:本文首先给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提出的背景,阐释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从六个方面介绍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性;从五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论文

    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为什么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一大亮点,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重点,一切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论文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思考论文姓名:张嘉骐 学校: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支部:土木工程系第二党支部 日期:2009年4月3日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思考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特色文化 姓名:××学号:×× ××大学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中国共产党探究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必然结果。当前,我们必须把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末论文

    政治制度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一.前言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政治制度创新、政治观念变革和政治行为调整等各个方面,而制度建设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