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

时间:2019-05-15 08: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

第一篇: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

第1课 哆来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认识色彩、形体渐变的规律,感受色彩、形体的秩序美;

3、学会恰当调配颜色和较均匀地着色的方法;

4、掌握立体造型的简单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对形体、色彩渐变韵律有感性认识,并能够调出渐变的色彩 教学准备:玻璃杯7个,颜料等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课件出示战国时的编钟欣赏并讲一讲它的历史。

2.学生闭上眼睛一起欣赏优美的编钟乐曲。教师出示渐变色的图片。3.想一想它为什么能发出不同的音高,形成美妙的旋律? 4.教师小结:因为青铜钟的大小渐次变化,所以敲击不同的音阶产生了优美的旋律。

二、分组制作

1.出示七个透明玻璃瓶、水,并在瓶中随意加入不等量的水,请学生敲一敲瓶子听听声音。

2.思考如何利用水和瓶子做出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讲解规则:七人为一组,小组讨论后,看哪组最快想出一个办法并做好。3.敲一敲、听一听、调一调,听听音准吗?

讲一讲为什么能敲出渐次变化的音高。

4.师生小结:瓶中的水量渐次变化就能产生音高的逐渐变化。相同的物体,空间越小音调越高,空间越大音调越低。

5.请学生在这七个水瓶中加入同等量的色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6.师生小结:因为每个瓶子里的水是渐次变化的,所以加入同等量的颜色后色彩就发生了渐次变化。

三、装饰美化

1.思考如何将这七个能敲出音高变化的水瓶,装饰成漂亮的打击乐器“水瓶琴”。

2.装饰要简单,装饰物过多会影响水瓶琴的发音。每个瓶子所贴的装饰物要一样多,以免影响水瓶琴音高的准确性。

四、即兴表演

小组同学用“水瓶琴”敲打一首简单的曲子,比一比哪组音最准、曲子最优美,哪组的“水瓶琴”最漂亮。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有渐变效果的绘画作品。

2.教师提问:这些画在色彩变化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 3.学生答,教师小结:它们的色彩发生了逐渐变化。

在优美的音乐旋律声中课件展示几张运用渐变色彩装饰的绘画作品。

二、认识现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渐变现象吗? 2.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图中哪些地方出现了色彩的渐变? 课件展示几张有渐变色摄影图片。

三、掌握规律

1.教师出示红一黄、黄一绿、绿一蓝、蓝一紫、紫一红五组色彩渐变系列的卡片,请四位同学整理色彩卡片按渐变的顺序摆出来贴在黑板上。2.讨论:能不能把这几种颜色串起来成为渐变色彩呢? 3.学生讨论后,教师调整摆出如彩虹般的色彩渐变。

4.出示红到暗红的渐变,让学生了解除了色相的渐变,还可以有色彩明度的渐变。

课件展示色彩明度的推移渐变。

四、尝试作业

看书上的小训练,学生自己发现调配渐变色的方法并完成小训练。

五、作业反馈

根据小训练完成的情况,反馈讲评调色训练中的问题。

第2课 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

2、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体验并掌握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流畅的线条表现作品的疏密关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家乡的古建筑图片和资料)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了解。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但也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共同分享知识,揭示课题

二、欣赏

展示家乡古建筑图片 师生共同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三、分析

1、教师引导: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是不是这样? 请两名学生上台对展示的古建筑图片用几何形概括并用粉笔表现出来。

2、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 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师生共同讨论。

四、教师示范

1.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

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 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 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 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

五、布置作业:

按古建筑照片线描一幅古建筑速写。

六、展示评价

1、你比较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3、这一部分你还可以怎样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范围、常见类型、一般特征和有关历史典故。2.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3.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家乡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能以泥为主要材料做一简约小亭。

教学难点:采用刻画、搓条、镂空、压板、手捏等制作方法捏造小亭。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展示建筑陶艺小工艺品)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件陶制小玩意,有小亭、小塔、小屋、小桥。这些小玩意一般用来制作假山盆景和园艺造型装饰用品 它可以单独摆放,也可以组合运用。同学们从前面往后面互相传递着摸摸看看。

二、引导分析

1.师:看完了的同学请思考黑板的连线题。陶艺作品上这些局部用了哪种我们学习过的制陶方法:

瓦纹搓条 亭柱刻画 塔窗手捏 桥面压板 屋顶镂空 2.指导答题:分组讨论后派一位代表上讲台对互相对应的两个词语进行连线。

教师揭示答案:瓦纹(刻画)亭柱(搓条)塔窗(镂空)桥面(压板)屋顶(捏)3.小结。同学们有了过去的学习基础,又经过小组讨论,几位同学顺利完成了答题,老师带来的这些建筑小玩意的制作方法就这么简单。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做?

三、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综合运用已有的陶艺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泥做小亭子”。板书课题:家乡古建筑

2.教师提问。俗话说“方法都一样,造型各不同”,请想想你将设计制作一个怎样新颖独特的亭子来呢? 同桌相互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创作思路,有圆顶亭,有四面、六面亭,还有双层亭„„好!老师期待着大家新作品的成功。

4.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陶泥及其他材料做小亭子,教师行间指导,解决有关学生的个别问题。

四、展示评价

1.请学生“一分钟简介作品”。2.分组观摩。

第3课 小记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美术小记者

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交际能力。美术小记者 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活动并制作采访结果。教学准备:相机、话筒、钢笔彩笔、纸、报纸等。美术小记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看的报纸、杂志,看来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关心社会的学生。哪位同学来介绍自己带来的图片新闻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你的理由。

2.同学们能不能将你带来的图片新闻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分享你带来的信息,共同分享你的快乐呢? 3.同学们带来的图片新闻很多来自你们订阅的儿童报及家人订阅的杂志,有的图片新闻报道反映了我们少年儿童关注的事,有的报道了我们生活中感动人的事,有的是社会上的新鲜事,还有的揭露了我们生活中的丑陋现象等等。由于这些新闻来源于生活,它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丰富我们的生活,很多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所以,好的新闻能吸引读者的眼光,震撼读者的心灵,这也正是图片新闻的魅力所在。

4、引导学生围绕每_张图片的主题展开讨论,老师讲解。

我们的记者是如何拍到这些好新闻的呢?有的同学也许对新闻工作、记者的工作很好奇,让我们走进一家报社,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吧!

二、情境设置,明确任务

1、我们学校的校报和宣传橱窗一直在收集和传播同学们关心的各方面的新闻信息。这节课让我们来做一做小记者,用我们敏锐的眼光去捕捉校园内外大家关注的事、感人的事、新鲜的事、不平的事,用我们美术这一特殊的语言——图片新闻的形式表现出来好吗?

三、策划采访活动

1、那么小记者的采访活动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呢?在采访活动中你们有哪些问题或困难需要解决呢?

2、学生提出问题(预见性的问题),教师归纳问题。

3、采访前制定好周密的采访计划书,能获得很好的采访效果。(1)采访人员的工作形式及合理分工(个人、双人、小组合作)。(2)采访的内容、对象的选择,校内或校外,人物或事件。(3)图片新闻的表现形式,摄影或绘画。(4)采访的程序。粉笔演示

四、自主表现,分工合作

1、学生策划采访计划书,交流采访计划书。

2、课后拓展

五、学习延伸

查阅报刊的图片新闻,上网查阅有关“小记者网站”的信息,建立信息交流。报刊、网络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带上相机、画笔,小记者们上路吧!

二、组织采访活动:

1、师强调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文明、团结。

2、各组按原计划进行采访活动。

三、指导学生整理采访结果:

1、用文字形式表达。

2、照片(待冲洗)。美术小记者

3、用绘画或综合方法。

四、引导欣赏报纸,简要指导编辑报纸。

五、展示采访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观摩交流做小记者的感受。

六、汇总编辑成一张大报纸。

第4课 搭建框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欲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棍、筷子、绳、502胶等

教学重点难点:用筷子,棍子等材料搭建架子和果篮

第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 欣赏架子1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个特别的展览会——架子博览会,展出的将是一些什么呢? 2.我们进入各个展厅看一看吧。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展厅先看。3.说说你看到了一些什么?有些什么感受呢? 4.导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架子,让我们把自己搭建的架子也拿来参加博览会吧!

二、分析方法

1.欣赏教材上提供的各种图片。

2.你能看出它们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用了什么方法?

三、教师小结:

图1主体由细竹枝搭建,周围有软性的藤萝缠绕,还插上了颜色鲜艳别致的干花干果,硬和软的材料相互对比,形状高低错落,色调和谐统一。图2,画架由树棍和绳子组成。用粗木棍搭建出架子以后。再用粗麻绳进行捆扎,正好适合麻质的画布。(用了粘贴、捆扎等方法。)图3,用筷子搭建出架子。

四、教师示范

来看老师用筷子搭建一个架子,一边搭,一边介绍捆扎、粘贴等制作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固定架子,也可以不固定,直接搭建起来就可以了。(教师在示范制作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制作中来,与教师一起来完成作品。)

五、自主制作

学生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自主制作。可以将搭好的架子放到教室中间的展示台上来。

六、布置展示台(博览会展厅)

七、评价交流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我们自己的“架子”展厅,先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的作品。

3.再说说你最喜欢的架子作品。谁的最美观,谁的最牢固,谁的最有创意?

八、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一、欣赏分析

1.欣赏教师制作的果篮实物,转动观看,想想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又用什么来连接的呢?(学生回答)2.教师小结:用筷子制作的,再用胶粘连。可以拆分果篮,让学生对制作材料和粘贴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

果篮实物或者多媒体课件 展示果篮图片。

二、分组制作比赛

1.引导思维:给你一些筷子,怎样把它搭建成三角形的篮子呢?

2、分组讨论,尝试拼一拼,摆一摆。找到最适合的方法。

3、小结:篮子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篮底,一个部分是篮身。篮身可以用3根筷子交叉搭建,篮底可以把筷子平行摆放,粘贴在篮身下。

4、教师对502胶的使用和切割筷子的方法进行示范:

(1)502胶黏性很强,如果不小心粘到手上或者不应该粘到的地方,就会带来麻烦。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地将胶水点到该进行粘贴的地方。

(2)切割筷子要用到小刀,一定要小心使用,先用刀刃切割筷 子四边,将四边切出缺口,再用手把筷子折断就可以了。5.比赛

分组(四人一组),比赛搭建三角形果篮,看哪组分工合作得愉快,完成得最快最好。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1.在3分钟之内制作一个三角形的小果篮。

2.制作得精致平稳的小组获胜。

3.课件出示快节奏的音乐,营造比赛气氛。

三、反馈评价

1.大家评选出最好的果篮,教师把精致的和粗糙的进行对比评价,引导学生制作的时候要注意美观。

2.说说刚才制作中有些什么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

用于比较的所有的果篮样本

四、深入欣赏

了解做法

1.欣赏其他形状、其他材料的果篮,分析制作的方法。如教材上放杂物的方形篮子,就是用四根吸管互相穿插组成正方形。十个这样的正方形交叉摆放,再做上底就可以了。如放苹果的大果篮每层由8根较长的筷子组成,两层形成16个角。筷子的摆放都采取了渐渐朝下收缩的做法,所以大果篮上大下小。放红枣的果篮以及红色的杂物篮将筷子进行了切割,造型别致,颜色漂亮。

2.巩固制作步骤。

四、课件出示制作步骤。

1.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放至展示台上。

2.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组制作的作品。介绍的时候要突出制作的特色。教师带领学生评一评各组制作的果篮。

布置展示台 总结 :我们今天做的果篮和杂物篮,可以放在家中,又实用又美观。这说明,只要有心,生活会通过我们的手变得更加美好。

第5课 深浅变化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光和影的现象并运用于简单的绘画作业

2、发展学生立体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光影现象的认识及其在绘画中的初步运用 教学难点:光源方向的区分和立体感的表现

教学准备:照明器、苹果实物、示范用纸,铅笔、范图等导入课题 教学过程:

一、玩一玩

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

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积木玩具、话筒。

二、看一看

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4.教师总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石膏立方体.课件板书成角透视、明暗变化。

三、画一画

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立方体、铅笔、纸。

四、说一说

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录音机、话筒。

五、想一想

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课件:用三维动画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

课件演示圆球在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明暗变化。

第6课 水墨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孩子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和渴笔的绘画技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让学生通过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水墨画的魅力。

4、在用水墨艺术语言表现喜爱的动物的同时,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尝试用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培养保护动物的意识。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墨工具、范作若干,多媒体课件,音乐《春江花月夜》等。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凋色盘、洗笔的工具,毛毡或报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用中国特有的绘画工具作画,在此过程中,要文明有序、卫生地使用工具。

2、小练笔、大感受。学生尝试用深浅不同,干湿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画一些随意的点、线、面,看谁的最丰富,让学生感受水墨的变化。3.导入课题。

请出动物明星,大自然的水墨杰作——熊猫、斑马、奶牛、喜鹊等。

二、欣赏大师作品,感受国画艺术。

欣赏齐白石、黄胄、徐悲鸿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笔墨的表现力。交流欣赏后的感受,说一说你看到的水墨画动物的共同特点。

三、铺墨添画,练笔成图。

1、让学生随意用自己喜欢的墨色自由地在宣纸上涂抹,然后开展想像,添画成动物。

2、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动物在做什么。

四、教师演示,讲解方法。

(1)用笔尖蘸墨,在纸上以淡墨铺色,让学生了解神奇变化的铺墨方法。(2)再用枯笔(渴笔)擦出动物的皮毛,让学生掌握方法。(3)完成一种动物造型。

五、学生练习,用概括的笔触、变化的笔墨完成动物造型。

六、互相评价,评选“今日之最”。

(1)学生作业展示交流,说—说自己画的小动物。(2)评选“最佳造型奖”、佳创意奖”、“最佳用墨奖”。

七、拓展。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第7课 布艺温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2、能运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能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个小挂袋

3、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教学准备:裁剪衣服时剩余的边角余料,旧衣服、袜子、手套、毛巾 等,针线,剪刀,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看一看,试 一试

1.欣赏作品,从材质、色彩、款式等方面感受布艺给生活带来的温馨感、舒适感、个性魅力。

2.以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发现美,感受美。(1)你看到了什么?(2)你觉得哪件布艺制品最特别?(3)它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做的呢?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材料试试!3.学生试做,自主探究。

二、玩一玩,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玩“奇思妙想”游戏,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发现制作方法及如何巧妙利用材料。

(1)“快乐转盘”:用同一件原材料变换不同方向,通过联想产生几种形象生动的新造型,来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及联想造型的思路。(2)“百变魔方”:效仿智力魔方的玩法,用原材料(半成品)局部造型的不断改变来引导学生发现如何巧妙利用材料和制作方法。

(3)“画面竞猜”:通过使用了几个不同制作方法的半成品实物或图片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2.评一评小组游戏活动情况。

3.小组讨论、合作使用材料,巧妙地运用材料和制作方法,自主或合作制作一件布艺小品。

三、评一评,说一说 1.学生作业观赏交流。

(1)展示作品。(2)自评、互评。2.学习引申:

(1)布艺制品有更多可用之材(旧布鞋、旧牛仔裤、袖套等),以及更多制作方法(编织、拼缝、折叠、粘贴、穿插等)。

(2)发现其宽广的实用功能(表演道具、发结子、小挂袋、布艺镶嵌画等)。(3)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布材和方法,尝试更多的变废为美的布艺小制作。

第二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问:你们在家时遇到过找不到东西的烦恼吗?比如橡皮擦、小玩具不见了等等。

2.隆重推介小挂袋。不要看它小,它可是个整理小能手。它能把物品有序地收纳好,随时都能准确找到。

3.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制作小挂袋。事先将布艺挂袋挂在黑板上显眼的位置。

二、探索

1.谁能给挂袋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一个能挂起来的口袋。

2.挂袋还可以做成这样!(欣赏手工挂袋图片,见书本)3 谁来根据挂袋的不同结构来给它进行分类 ? 基本 / 基本型 口袋/单袋型 外形 \ 异型 布局\多袋型 3.出示多袋型挂袋雏形(图)这是一个基本成形的挂袋,怎样才能赋予它更多的个性特色呢?你从刚才的欣赏中获得什么灵感?(重新展示图片)(将雏形的设计图纸附件分发到各组,组内交流,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设想。)4.。展示各组设计图,略评。欣赏教师根据雏形设计的多款变化。思考:可在哪些地方进行突破性设计? 如:挂法的设计处理,形的修剪,袋口、边缘的设计处理等。5.引导学生根据设想选材。

分析自己所带布材的特点(硬度、编织方法以及花纹特点、色彩)。根据设计选择适宜的布材。

三、两人合作完成一个挂袋设计。充分利用自己的工具和材料完善自己的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设计。

四、欣赏

展示自己的设计成品,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评出最佳创意和最佳合作组合。

五、学生作业

第8课 飞行梦工厂

教学目标:

1、收集飞机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飞机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飞机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飞机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飞机。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 一个直升飞机模型。

4、掌握用纸张折纸飞机的方法,折一架纸飞机。

5、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飞机的表现形式、方法及构想。教学难点:飞机的制作。

教学准备:各种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蔬菜、纸张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当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飘扬的一刻,“飞豹”的飞机的雄姿在祖国蓝天翱翔的时候,你心中涌现出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是啊,爱我中华,强我国防,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画一张想象的飞机。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各种的飞机的图片、照片、模型等。

2、讲解直升飞机的特点、性能等。

3、讲解直升飞机的画法与步骤。

4、指导学生在纸上构图,先画机身、再添画机翼等部分。

5、抽选好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学习,同时也指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装加以改正。

五、讲解纸飞机模型的折法与步骤。(1)说一说飞机的由哪些部分组成。(2)不同类型的飞机的造型有什么不同。

(3)按课文的步骤图进行,折出自己喜欢的纸飞机。

六、试折纸飞机。

七、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讲解直升飞机模型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1)可以采用切削、插接、雕刻等方法进行制作。(2)采用分工又合作的方法(3)把制作的各个部件进行组装。

三、巡回指导。

全班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

举办直升飞机模型的小展览,让全班同学学习、欣赏共同提高,同时也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加以改正

五、总结谈话。

第9课 快乐陶吧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

3、增强学生的想像表现能力和动手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1、通过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今陶文化的发展过程,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个人文化素养。

2、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教学难点:运用陶艺制作的多种方法,创作造型有特点、形象生动有趣的作品。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基本制作方法归纳:团块成形、泥条盘筑、泥片辅以点线面成形、泥板拼接成形······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小组间交流,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刮划法、粘贴法、压印······;(4)烧制。

三、欣赏陶艺作品

四、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合作完成一件陶艺作品。

五、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10课 水墨画风景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风景的画法。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石头的造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几张风景的照片。准备好笔、墨、宣纸等。教师准备几幅风景的 图片。教师准备范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二、欣赏

教师出示几幅风景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c.构图以及风景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示范探究

1.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风景的大形体。

2、讲述调墨、调色。

3、分步作画,讲解画风景的先后顺序。

4、修改调整完成。四.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风景——石头,树。老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造型。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能力。

五、课后拓展

收集李可染,石涛等画家的资料,了解各种关于风景的画法。

第11课 皮影

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学习皮影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实践能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弘扬中国的皮影艺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卡纸等坚实纸张模仿皮影的造型和制作特点,做一个人物。

难点:做一个能动的皮影人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很喜欢看电影动画片,那你有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欣赏教师准备的图片。皮影戏资料)导入本课——多姿多彩的皮影。

二、讲授新课

1、介绍什么是皮影:课本上这些多姿多彩的人物是用皮革作出来的,叫皮影。皮影俗称灯影戏成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2.简单介绍皮影戏的发展历史:

源于2000余年前的中国古代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堪称中国民间艺术一绝。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过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3、我国著名几个皮影戏产地:

河北皮影、陕西皮影、甘肃皮影、山东皮影、北京皮影。

二、欣赏。

1、欣赏

2、讲述。学生说说自己对皮影及皮影戏表演的整体印象。

三、制作。

1、学习方法:

(1)用对着的方法剪图形纹样(2)比较阴刻的脸 阳刻的脸(3)两种制作步骤

勾画外轮廓

镂刻 折剪 浸染 点染

2、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选择自己喜欢的神话故事人物进行创作;注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总结。

对学生的创作优缺点及努力的方向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

一、讲评。

讲述上节课作品的优缺点,本节课要改进的地方。

二、交流。

1、要求学生说说如何更好地表现皮影人物。

2、观察、探讨。

(1)传统皮影人物一般有哪些部件组成? 头部、上肢、上身、下身、下肢

(2)说说皮影中的人物、动物是怎样动起来的?哪些地方可以动起来?

裁剪、打孔、预留肢体连接部分、用细线或铁丝固定在操纵杆上(3)技巧: 阴刻、阳刻 绘画染色

三、制作

用硬卡纸或其他材料模拟皮影制作工艺设计一个人物造型 将分解图个部分连接后装上操纵杆

四、表演(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表演和观看)。

1、学生自由组合表演队,协商好角色分配、表演内容、台词安排等。

2、表演队上台表演。

五、评价。

(1)让观看表演的小观众评价哪支表演队最出色,讲明原因。

(2)评出“最佳表演队”。

六、拓展。

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有关皮影艺术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向同学、父母讲讲你所了解的皮影知识。

第12课 青花瓷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青花瓷,加深对青花瓷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青花瓷纹饰用笔用色技法,用中国画表现方法装饰一件青花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4、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青花瓷纹饰的用笔用色方法,加强中国水墨画表现技巧。教学难点:用笔用色的表现方法。

学习材料:中国画酞青兰颜料、生宣纸、毛笔、蘸水碟、水杯、画毡或 旧报纸、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放松:播放歌曲《青花瓷》,学生倾听。

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周杰伦歌中的青花瓷到底是什么样的?

3、介绍青花瓷:青花瓷是中国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最优秀品种之一。

青花瓷是用氧化钴做颜料,在陶瓷胚体上绘画,再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因钴料燃烧后呈蓝色,所以成品后的青花瓷白蓝相映,色彩恬静素雅,给人以清新明快的美感。

4、欣赏图片师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发展。

青花瓷开始于唐代,唐宋两代的青花瓷制作比较粗糙,图案也只以花卉为主。到了元代青花瓷工艺已经很成熟了,器型的设计和纹饰更加的丰富了,花鸟、动物、人物、山水纹都有运用;明清两代是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时期。特别以乾隆康熙年间的最为著名,如今,青花瓷的艺术魅力已经运用到了我们现代生活中的许多商品中,特别有名的是青花旗袍。2005年伦敦拍卖会上这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以人民币2.45亿元成交。创下了青花瓷拍卖历史最高价。中国青花瓷以其独特魅力,享誉海内外,成为世界陶瓷园中的奇葩。

二、欣赏青花瓷

1、学生直观感受中国青花瓷作品,2、日用青花瓷的器型:

罐、碗、瓶、壶、杯、盆、洗、盒

3、纹饰:

山水人物、龙凤花鸟、虫鱼走兽、诗文书画等

三、探究

1、以明代青花缠枝大罐为例,探究纹饰的布局

瓶口、瓶肩、瓶腹、瓶胫、瓶足 腹部主纹、边缘辅纹

2、不同瓶型

葫芦瓶、玉壶春瓶、凤尾瓶

四、制作

选择一种瓶型,在硬卡纸上剪裁,临摹图纹。

五、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要制作一件精美的青花瓷除了要有精美的器型以外,更重要的是青花瓷纹饰的绘制。

二、学习探究

1、观察纹样颜色:

单纯的钴蓝物质制成,有深浅变化

2、观察主图和辅图

主图:根据器物的类型或用途确定

辅图:边缘或主图上下,以二方连续图案为多 分析其关联、寓意

3、欣赏图片,问:你们能看出青花瓷上的纹饰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色的吗?

中锋 浓

用笔方法 用色方法

侧锋 淡

青花瓷的蓝色深浅分明、浓淡相间,笔路清晰,中锋侧锋的运用这不正是我们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的表现吗。

4、欣赏老师作品,问:你能说说老师的怎么用笔用色的吗?

生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用笔用色方法。并加以纠正出现的问题。

中锋侧锋用笔能表现事物的形态,浓淡变化能表现画面的层次。

观察老师作品,上台操作,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尝试临摹教师作品,更好的掌握用笔用色技法,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青花瓷纹饰的中国画表现方法。并纠正孩子的用笔用色中出现的问题。

三、创作

在白卡纸做成的盘子上,创作仿青花纹饰。

三、欣赏评价

第二篇:人教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学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 第二课时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第三篇: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人教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西部风情

第一、二课时(拉萨谣)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两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第三课时(欣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

一、教学内容: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2、复习唱好《拉萨谣》

3、聆听《东北秧歌》

4、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

二、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2、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3、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

四、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2、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4、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5、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完成听听想想问题。

7、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

8、引出“秧歌舞”。

9、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

10、动作分解教学……

11、结束。

第四、五课时(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课时:共两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

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 表扬。

二、引入新课:

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激情参与(视唱):

1、播放歌曲。

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 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

(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

(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

(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

四、学唱歌曲:、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 遍啊?

(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1)完整视唱旋律。

(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第一、二课时 梅花 教学目标:

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D2/4

222 55┃66 5┃02 56┃6?2 ┃5 —┃5—║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X?X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4、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1、“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2、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3、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4、分组唱 5、练习齐唱。

第三课时 静夜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2、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3、学习4/4拍节奏特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

4、看谱,并听琴音

5、找出旋律特点。

6、听琴音,学唱歌曲。

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11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

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9、练习齐唱歌曲。

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

11、学习4/4拍指挥式。

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

13、小结。

第四课时 古诗朗诵演唱会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读唐诗》。

2、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 1=C-F 2/4

▼▼▼▼ ▼▼▼▼ ╭——╮ 5555┃6531┃3 2┃1 —║ lalalala lalalala la

二、学唱新歌

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

2、再次欣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

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

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

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

6、小结。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53┃2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

()XXXX 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第二课时 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 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 ○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

第一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二课时

活动:稍息 立正 站好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 立正 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三课时

大家一起来 教学目标:

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

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6、各组表演。

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9、小结。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绿色的歌谣》。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4、听琴音,学唱歌曲。

5、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6、练习齐唱歌曲。

三、展示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题。

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

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

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

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

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

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

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

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

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

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三个音。

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唱好《绿色的歌谣》;演绎《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绿色的歌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

1、跟录音演唱。

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过渡聆听《绿色的歌谣》。”

三、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

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

五、教师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

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龙腾虎跃》。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二、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三、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

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

四、欣赏第一部分。

1、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五、欣赏第二、三部分。

六、完整欣赏全曲。

七、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八、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鼓歌》。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休止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3、熟练地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播放《木鼓歌》的录音。

2、简介歌曲表现的内容。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XX、XX┃X 0║XX、XX┃X 0┃

XX、XX┃XX X║XX、XX┃X 0┃

2、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

3、学习歌曲第9—12小节旋律。

三、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

四、分组练习。

五、小组汇报展示。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

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

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

一、教师谈话:

二、学习歌曲《木鼓歌》

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

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

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

2、2—

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

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

三、欣赏歌曲《木鼓歌》。

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

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

3、分组练习展示。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鼓声传情”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2、教师播放录像(汉族秧歌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象脚鼓舞)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4、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四、教师进行小结

第七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

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

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第八单元 美好的祝福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平安夜》。教学目标:

1、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宁静,祥和的气氛,了解歌曲的创作经历。

2、欣赏不同形式的《平安夜》。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设问:什么节日能听到这首歌?

2、与圣诞节有关的音乐你们还知道哪些?

二、学习歌曲。

1、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学习高声部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3、学习低声部的旋律,学习用口琴吹奏歌曲《平安夜》。

4、练习合奏

三、分组用各种形式演唱歌曲

四、各组汇报展示

五、欣赏吉他演奏《平安夜》和电子琴演奏《平安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花好月圆》。教学目标:

1、从音色、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等方面感受、体验音乐,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根据乐曲的情绪分段。

3、设计节奏型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出示民族乐器的课件,介绍乐曲主奏乐器的音色(笛子、二胡、扬琴)揭示课题。

二、欣赏乐曲

1、欣赏引子部分:这段音乐使人联想到了什么?伴奏乐器中出现了什么声音?

2、欣赏第一主题。

3、欣赏第二段音乐

(1)教师指导学生唱第二段主题。(2)指导学生体会第一乐段的不同。

4、欣赏最后一部分音乐。

5、完整欣赏乐曲。

三、指导学生分组设计节奏型为音乐伴奏

四、教师播放影音资料,学生再次欣赏音乐看画面。

五、各组汇报展示。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难忘今宵》。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激励学生加强学习,提高文化底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

二、学习歌曲旋律。

1、指导学生朗诵歌词。学生分组朗读歌词。

2、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故事,激发学生平时不断的学习

3、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

4、指导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三、分组学习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声、男声、领唱、齐唱)

四、汇报展示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新年音乐会” 教学目标:

1、用满怀深情的歌声表达祝福祖国的心愿,激发学生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以班级召开一次“迎新年音乐联欢会”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的美好祝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年快要到了大家想用怎样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呢?

二、分小组进行准备。

1、看音乐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节目及资料。

3、学生分成小组活动,把自己准备的节目表演给大家,让小组同学进行审议,评定。

4、学生进行合作排练,教师到各组指导

三、展示活动。

1、请各组同学把自己最好的节目与大家进行交流。

2、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迎新年音乐联欢会”。

四、教师进行小结

五、根据音乐会顺利进行的情况,评选“最佳组织奖”让学生很有自信的展示自己创作,编导的节目。

第四篇:五年级美术上册 飞天教案 人美版

飞天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表现手法,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情意: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增强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能力: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识。参考传统的飞天形象,临摹创造一幅飞天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教学准备:课件、飞天的相关资料、图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怎样画人在天上飞?或是你见到画人飞的作品是怎样表现的? 2.学生发言,请一名学生到黑板画一画。3.教师谈话导入,敦煌飞天作品。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兴趣,现代人画的飞人与古代飞天的表现方法作以比较。

二、欣赏感受飞天

1.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带学生去参观旅游,在地图册上找出甘肃省的敦煌、河南省的洛阳、巩县。

2.学生介绍收集飞天相关材料 3.教师介绍飞天:(课件展示)A.飞天的来历。B.不同时期飞天的风格。C.飞天的风格特征。

教学意图:了解不同地方石窟及飞天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及自主了解知 1

识的好习惯。

三、欣赏探究飞天

1.欣赏课本中的飞天壁画艺术: 思考问题: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可以提出问题。2.欣赏学生作品:分析怎样表现。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有关飞天的造型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欣赏评述能力。

四、实践表现:

1.作业要求: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2.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教师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表现,飞天的动态,线条的美感及动感。

五、展示小结:

课堂小结,评价。

第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提出要求本节课继续创作飞天作品,板书课题。2.欣赏上节课学生的飞天作业,找出造型等方面的不足。教学意图: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造型能力。

二、发展阶段:

1.启发谈话:比较范画和作品之间的差距,让学生谈谈感受。2.继续欣赏飞天的动势美感,理解怎样用线条去表现。

3.示范线条的表现方法。

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学会用曲线,尽量用优美的线条表现出飞天的动态美及动感。

三、创作表现: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

四、展示拓展:

1.展评学生作品。

2.拓展:展示刮画表现的飞天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尝试。教学意图: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第五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课时:一课时

准备:欣赏图片、绘画材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让你画一幅你爸爸(妈妈)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你想表现他(她)怎样的神态呢?

二、深入教学

(一)、欣赏中国画《张卿子像》

1、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中国画肖像画《张卿子像》,这幅作品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曾鲸的作品。画中的张卿子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

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

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同学们从欣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感受概括出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素吗?

(二)、欣赏版画《藏族少女》

1、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张卿子像》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

2、你觉得版画和中国画相比较,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 中国画:用线造型,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

版画:结构严谨,画面清晰,线条粗犷,色彩强烈、鲜明

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的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

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为什么?

(三)、欣赏雕塑《白求恩》

1、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任务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练习实践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油画《青年女歌手》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 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进一步感受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品的和谐统一。

3、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

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首先要抓住“神”,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貌特征。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 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

《蒙娜 丽萨》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凡 高自画像》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

4、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3课 认识抽象画

教学目标: 1.分辨具象及抽象的差异

2.欣赏、认识抽象化的创作原理

3.运用线条表现不同心情

4.认识及运用色彩表达内心感受

5.欣赏同学创作 教学重点:

1、欣赏抽象派艺术家-康丁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的作品。

2、引导孩子以线条及颜色表达内心的感受。

3、藉由欣赏同学作品,提升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及素养。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大家来找碴(从委拉斯奎兹及毕加索的「侍女」作品中,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

(二)发展活动:

一、抽象画飨宴

1.教师介绍抽象画家-康丁斯基、蒙德里安的作品

2.引导孩子说出对画作的感受及构图方式

3.分辨抽象画及随手涂鸦作品的不同之处

二、线条的表情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线条

2.引导学生对不同线条说出不同感受

三、线条情绪猜一猜

1.请孩子将八开图画纸折成四等分

2.引导孩子使用蜡笔将四种不同的心情(喜、怒、哀、乐)以四种不同的线条表现

3.请几位孩子上台将自己的心情线条展示给同学,并请同学试着猜出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四、颜色会说话

1.复习色相环,并说出正确的调色方式

2.引导孩子说出对色彩的感受,例如:开心、忧伤

3.将色彩填入刚才创作的情绪四格画中(三)创作活动

1.发表

2.实作 观察工具教学观察纪录表详版(可辅以轶事记录)

第4课 学画抽象画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2、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3、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教学重点:

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学具准备: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美国一则报道: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同学们听过抽象画吗?看过吗?你们怎么理解呢?引入课题——抽象画。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提问个别同学)

2、插入一则小笑话: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 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

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么?"

3、什么是抽象画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

4、大师作品欣赏,学习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引导同学们体会色彩、造型的节奏与旋律。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

(4)毕加索曾说过:“变化不是进化,在艺术中没有进化。”这句话似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使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沟通的大门。因此,当我们看到原始人简单概括的线条,关良的戏画,卢梭的原始主义作品、儿童的天真稚拙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惊喜。出示作品《格尔尼卡》简介背景。

5、学生作业欣赏(1)儿童画欣赏(2)抽象画欣赏

三、谈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抽象画的进一步认识

四、小结

布置下节课需带的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等

第二课时

一、欣赏音乐

听动听的音乐,感受旋律,渲染心情

二、学生实践创作抽象画

同学们用色彩表达情感,创作抽象画,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注意色调及点,线,面,色的巧妙运用

三、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

五、课堂小结

对同学们的课堂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快乐表现!

六、反思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特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7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

1、欣赏课文图片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8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 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10课 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第11课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 :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12课 唱起来 跳起来

教学目标 :

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3课 拼贴添画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张材料,进行有创意的拼贴与添画。创想,说起来容易表现起来却有些不易。通过对大师画的欣赏,教师画的欣赏,感受艺术就在自己的身边,触手可及。趣味画环节是打开学生奇异思维的钥匙。本课旨在为学生推开一扇可以任意遐想的空间之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多角度多手法的应用材料进行表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艺术创想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想欲望,学习创想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旧报纸或其它废弃物,经过奇特的创想和处理,创造一幅独特的艺术拼贴作品。有目的的添画,使拼贴后的添画能反映自己的创想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联想、创想活动的开发及运用,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一张报纸或各种图片为主,展开创想,使它成为一张有主题或无主题的作品。

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和筛选选定主要内容,在拼贴后对画面进行有创意的添画。

四、教学准备:废旧报纸、广告招贴、图片、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环节:

1、小游戏:记忆力测试--(课件)6幅拼贴画。师:你能看出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吗?用的是什么材料? 出示课题:(拼贴---画)

设计意图:通过小测试集中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及兴趣,直观地感受拼贴作品。

2、欣赏艺术家的作品

1)寻找刚才在测试题中的画面,有两位西方大画家的作品——(马蒂斯——王者之悲;毕加索——吉他)分别提问一下,对这些画家的了解。2)寻找欣赏教师的画。3)欣赏有趣的画(课件)

4)师总结:这些画最难就是艺术家的创想,他们的创想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创作的灵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的艺术拼贴,了解艺术家的拼贴风格,感受拼贴画的趣味性及创意的重要性!

3、启发交流创想,师演示

看看我们手中的材料,今天,你想怎样利用它们来拼贴?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启发„„

1)利用图形,拼贴,添画 2)利用色彩,拼贴,添画(师与生演示——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大胆创想,感受创想带来的乐趣。

4、分析添画的作用,添画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

比较添画前后

设计意图:说明适当添画的重要性,是创作艺术的点睛之笔!

5、欣赏学生作品——课件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引起更广泛的联想,富有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之中。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在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中进行塞选,两人合作完成富有新意的作品,同时锻 炼了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7、展评:学生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作品创想,鼓励敢于大胆创想的学生。设计意图:将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大家,加强了美术语言的表达,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8、拓展:在生活中,这样的变废为宝的例子还很多,欣赏更多作品。

第14课 中国龙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知识与技能:

a、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过程与方法

a、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b、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b、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三 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四 作业 要求

1、基本要求:小组合作绘画图案

2、较高要求:小组合作有细致纹样的龙图案

3、个性探索:小组合作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 五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新课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学习”中国龙”英语单词——chinese dragon

二、新授

1、“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原来龙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

2、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

3、“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第15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历史、制作材料等相关知识。

2.通过欣赏、教师的讲解等,学习椅子的设计方法,并设计出与绘制出众不用的椅子。

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和严谨地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椅子的结构、别致的造型。

教学难点:椅子的功能型、实用性及审美性。教具准备:水彩笔、范画、书、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

2.通过欣赏、教师的讲解等,学习椅子的设计方法,并设计椅子。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和严谨地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椅子的功能性。学习设计椅子。教学难点:

设计有特点的椅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出示一张造型独特的椅子的图片,引出本节课题:造型别致的椅子 引导学生理解“别致的涵义”——小巧精致,别有情趣。

二、新课

1.出示课件:展示一组不同年代、造型极具特色的椅子的图片。介绍:

①《红蓝椅》作者:里特维特,风格派的椅子。

引导学生分析椅子的结构:椅背、面、腿、扶手

②中国明式木椅: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③18世纪欧美风潮:设计重点在靠背的装饰,变化多,椅腿很少有装饰。④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

⑤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2.pp展示造型别致的椅子图片

(吉他变形的椅子、字母变形的椅子、衣领造型的椅子、剪纸式的椅子等)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椅子的造型设计?为什吗?

3.展示教师示范作品,请学生观察分析。问:椅子是以什么为原形设计的? ①水杯:

② 企鹅:

4.教师演示

以一本书的造型为例,进行椅子的造型设计。

三、学生实践

1.作业内容:根据你的创意,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且实用的椅子。2.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又实用的椅子。

四、教师辅导 1.注意事项:

(1)椅子要美观、实用且具有一定的创意。2.辅导重点:

①表扬勇于动笔创作的同学

②表扬造型准确、美术语言丰富、构图饱满的同学 ③鼓励胆子较小的同学进行艺术实践

五、作品展示 展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进行展示

六、作品讲评 1.评价形式:

(1)自评:学生进行自评(2)互评: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不同同学的能力特点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评价要点:(1)造型新颖。(2)功能独特

(3)耐心、细心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

七、课堂小结

1、你有哪些收获?

2、思考:你设计的椅子用于什么环境?使用什么材料?

第16课 立体贺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知识,通过对各种线材、面材、块材的制作实践体验,创造性的制作出形形色色的立体卡片如:仿生形、立体形、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等。

2、通过展示各种有趣味的卡片,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点:

在制作中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

把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富有创意性地做进自己的卡片中。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每当节日来临,或同学、朋友过生日,我们往往用赠送贺卡的方式来表达祝福,寄托情思,于是,在过去许多温馨的日子里,一张张美丽的贺卡,带来了一份份打开的喜悦。(板书打开的喜悦)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六课《打开的喜悦》——立体贺卡的制作

2、新授:

请把你们带来的贺卡展示出来。哪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地介绍一下你带来的贺卡有何特点? 既然我们在商店里买的贺卡这么漂亮,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制作贺卡呢?是否自找麻烦呢?现在同学们来探讨一下自制的卡片与商店销售的卡片有何不同?

赠送贺卡是我们传情达意的方法,自己做的贺卡更能体现你的情意。现在不是流行DIY吗?我们就来顺应时代潮流,DIY一下贺卡,并且是立体的。

了解一下立体卡片有哪些构成方法? 折叠、切割、组合。

3、尝试

制作一张立体卡片。

4、讨论,如何制作的。

两个同学一组,合作完成一张贺卡,送给你们的父母、朋友或者师长。

5、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评价:

做好的同学可以上前展示你的DIY作品,并说说你的创意,想要送给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7、总结:同学们制作的作品相当有创意,使我大开眼界。我希望同学们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使它成为我们传递友谊增进情感的桥梁。

第17课 校园合影

教学目标:

1.学习群像摄影的拍摄知识。

2.能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毕业留念照片。

3.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培养美好的生活情趣,能主动用摄影的形式记录生活。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群像摄影的拍摄知识。

(2).能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毕业留念照片。2.教学难点:

(1).学习群像摄影的拍摄知识。五.教学媒体: 他人的集体毕业照。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其他学校毕业照,一张小小的毕业照,寄托了多少回忆,即将毕业了,我们也该照张毕业照。

(二).复习:

人像摄影以前我们学过,毕业照也是人物摄影,想想拍摄应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要拍的人很多,又应该注意什么?(补充背景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板书:排列、背景等。

(三).学习技法:

打开课本24页,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 摄影家的照片在人物安排上有什么突出之处? 问题二 25页上边人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问题三 有时候光线不好,应怎样办? 小组研究,班上交流。

教师补充、讲解。讲解顺光、逆光。板书: 顺光、逆光。

(四).分组活动。

布置任务:以组为单位活动,选择地点、安排人物、动态、光线。小组活动,教师辅导。

(五).总结:

总结活动中的问题。

第18课 《防灾减灾》

【教学目标】

1、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3、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重点】 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三年前的5月12日天发生了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 你知道5.12被定为什么日子吗? 为什么要这么定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 损失。

3、防灾减灾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生吗?

答: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 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如何防护?

答: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弯腰 快步离险境,不乘电梯走楼梯,盲目跳楼会伤身。

问:洪水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问:我们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答:雷雨时,强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断电闸,避免雷火屋里窜。

问:暴雪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暴雪天,怒风吼,最好别往外面走,室外受冻无知觉,千万 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慢慢温暖才见好。

三、小结

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

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学习安全知识。

2、谈谈珍爱生命的理解。

下载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完整版)

    五年级上册任课: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 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 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人美版小学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人物动......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最后一分钟》教案.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2.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1.doc 《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

    (人教)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案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品读感悟,体会作者借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所表达的思乡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父亲所写的诗。 【教学重难点】 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色彩的和谐 1

    第一课件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色彩的和谐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 认识......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微观世界

    微观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省视、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2.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自由表达......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五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