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研修
喜悦伴着汗水,成功伴着艰辛。本学期我继续努力工作.为了使自己在培训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己。在学习中,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要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组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另外,为业余时间多学习信息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2、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课堂上会静下心来思考的能力。有些同学的特点是比较浮躁,在问题面前不知从哪儿下手回答,甚至没有读清问题的要求,就开始回答。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4、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5、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6、在课改中,多和同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商量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课堂中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怎样培养学生探究性的阅读能力,最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7、勤于动笔,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反思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8、善于将自己积累总结的一些做法写成论文,多向刊物杂志上投稿,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研修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最新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二:
从事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会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2、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3、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三)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网络研修,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博友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四)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重点学习。加强通识研修,做到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理念如何渗透、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课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信任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这最光辉的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最新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三:
经过三天的培训,使我受益非浅。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使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虽然感觉很累,还但是很值得的。
专家的出发点和高度就是比我们老师高。从他们的见解中我体会出三点:
第一,细节显出教学的智慧。一句无心的话、一次不经意的行为、一种惯常的态度„„课堂教学中微不足道的细末之处,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表达着教师的教学风格,体现出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自我;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第二,方法是思想的生长点。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们的教育并不缺乏实践者,我们缺乏的是向更高境界“加速”的追求者。教学活动永无止境,怎样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呢?其实,并没有捷径。“熟生巧,巧生华”,在教学过程中,或许我们会有成功,或许我们会有失败,但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热爱学生,苦心寻求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教学的趣味自然会生发出来,就能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第三,反思是前进的车轮。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尽快成长焉起来,只有不断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或教学随笔,这样就更能使我们逐渐向专家型教师靠拢。
以上三点是我在培训期间的一点小感悟。总之,在这次素质教育培训中,我感觉是成功的,有效的。专家就象手电筒,辐射出精华,照亮更多的教师,影响更多的学子,这使我们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吸取专家的精华,更加努力的向他们学习,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最新校本研修心得体会范文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缺乏专业指导的矛盾日益突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仅靠专家的指导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大规模送教师外出学习也不现实。因此,学校必须探索出与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相适应的校本研修模式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有体会,现小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达成度概述
(一)领导非常重视校本研修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把校本研修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研修,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研修过程的管理,做到了研修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建立激励机制,推动校本教研进程。为了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校本研修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购置了大量的有关新课改的光盘与书籍,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岗位考核奖励办法》《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奖惩、教师评优等挂钩,促进教师不断进取,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从而推动以校为本研修活动。
(三)采取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各学科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主题,我们确立的研究主题基于这样几个思考:
一、问题直接来自于教师的课堂,是具有代表性的,亟待解决的;
二、围绕课题研究目标能提升教师教育改革适应能力的;
三、在前期实践中骨干教师已对这方面有一定实践研究的基础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做法的主题,因为引领的力量与能力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校本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建设,夯实立教之基
教书育人,师德为本,缺乏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无从谈好的教学质量。本学年学校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精神,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规章为依据,以县教育局师德建设活动为契机,把师德教育和学校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教育引导,注重内化,扎实有效的开展师德建设活动,促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学习和宣传师德教育理论,展开师德大讨论、宣传师德典型等多种形式,结合荣辱观学习,提高教师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认识,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拓展新的载体。不断完善师德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并以此为辐射点,常抓不懈,使每位教师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抓。重点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一书,加强通识研修,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研修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课改打实基础。二是确保研修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研修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通过校内各科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研修,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派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返校后及时向教研组其他成员传达先进思想、理念,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教研组集体备课研修。教研组定期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教研组每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与最新校本研修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 上一篇:校长研修心得体会
下一篇:教师读书心得1000字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关于感恩的句子关于帮助别人的作文日记大全100字小学二年级日记大全快乐的星期天作文三年级数学日记伤感的一段话我的理想作文500字回忆的句子伤感的英文句子关于友情的唯美句子描写心情的词语关于青春的句子形容人品质好的成语搞笑三句半台词大全日记300字日记400字qq个人说明超拽骂人不带脏字的句子感慨人生的句子qq空间名字超拽人气排行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党的群众路线学习笔记十八大报告学习笔记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2013年党课学习心得走群众路线心得体会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论群众路线学习心得最近更新参观九一八纪念馆的体会军训心得体会300字大学军训心得体会700字军训心得体会600字高中军训心得体会500字初中军训心得体会450字大学军训心得200字推荐内容参观九一八纪念馆的体会军训心得体会300字大学军训心得体会700字军训心得体会600字高中军训心得体会500字初中军训心得体会450字大学军训心得200字
本文来自: 好词好句网(/2013724/29458.htm
第二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总结报告
校本研修题目: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策略的研究 研修主持人:张乔
研修参与人:刘翠欣、杜翠霞、刘玉玲等无极中学北校区数学组教师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校本教研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本人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的活动中来。在这一学期的校本教研工作以来,本人成长了不少,不论是实际的教学工作,还是理论上的提升都有进一步的提高。较圆满的完成了校本教研阶段性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的背景、意义和理论依据。
(一)校本研修的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中主要由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知识”。那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机会,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如今,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建构获得的。而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于是逢课必是从情境引入,不考虑创设情境的目的及有效性,本末倒置,导致情境创设不能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甚至干扰和弱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本研修旨在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各种各样有效的教学情境之中,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动机,引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从而服务于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二)校本研修的意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他主编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到:“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也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在享用佳肴时,就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溶于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小学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校本研修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受刺激、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这种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建构适当的问题情境,注重现有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效教育理论
有效教育理论认为,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资源,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开发,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目标、内容、创新之处。
1、研修目标: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实现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生活经验、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分析、归纳、总结大量的案例,明确不同的教学情境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其有效标准也是不同的。找寻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因素,探究达成有效教学的策略,促使教师能更理性地思考课堂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2、研修内容:
(1)通过对学生认知结构层次及现状的调查,制定出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模式;
(2)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统一;(3)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课堂时间中的合理分配(4)研究有效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类型与形式(5)影响课堂情境创设效果的因素。
(6)创造性地使用课本中的情境。如现行教材中的情境设计的合理情的分析及改良课本中的情境设计的研究,使之更有效地切合我们学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
3、创新之处:
(1)、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的研究报告
(2)、探索和形成“有效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的课堂优化组合模式。
(3)、依据实验研究的经验或困惑,撰写课堂教学实录、做好案例分析、完成研究论文等。
三、校本研修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难点)
1、研修措施:
(1)、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并对各种不同的情境达成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创设情境的不同策略。
(2)、尊重学生的认识起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3)、记录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语言、形态,分析这些因素对情境创设效果的影响。(4)、研究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间的分配问题,总结创设情境在一堂课中所花费的时间,总结挖掘时间效益,追求教学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2、研修保障
校本研修成员均为数学组优秀教师,有多名高级教师和青年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曾参与过课题研究,分别有多篇文章发表或获奖。研修主持人制订科研制度,负责定时定点召集成员,交流在平时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四、校本研修的方法、进程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通过典型课例研究,检测所运用的对策与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加强或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内容。
2、观察法。在数学课堂里意识地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表现,并做相应记录。
3、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一步明确本研修的研究方向。
4、经验总结法。根据收集的各种资料与研究得出的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出小学课堂创设有效情境的策略。
(二)研究进程:
一年,即2014 年4 月至2015 年4月。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2)召开课题开题大会。
(3)组织学习相关理论,明确校本研修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6月—2015年1月)
(1)按方案制订实验工作计划,发现问题和典型,开展研究。
(2)定期开展校本研修研讨活动,比如观摩实验课、公开课和论文、教学研讨,以及其它研究交流活动等。注意实验课后的调查测试,定期进行检测和阶段性小结。
(3)定期进行阶段总结,在此基础上调查、规划下阶段的研究工作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2月——2015年4月)
主要工作内容:整理校本研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总结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成果的汇总,并进行反思,以备以后继续深入研究。
(三)校本研修成果(含阶段性成果)。本课题的阶段成果:
1、教学典型案例。
2、公开课、教案、课件等。完成时间:2015.4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本校本研修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充分保障,我们研修组全体成员已完成校本研修报告。谢谢!
第三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
在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发展中,学生的发展是最终目标,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立足校本,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为教师发展奠基,成为21世纪学校最艰巨、最辉煌的任务。下面就从对校本研修的认识、校本研修的途径、方法、校本研修的管理与评价和我们对学习共同体的一些粗浅认识,以及校本研修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来谈一谈我校校本研修的策略与方法。
一、校本研修的认识
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既应该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应该是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然而以往教师的在职培训内容往往外在于教师的个人需求,与教师当前的、现实的工作、生活情境与需要没有直接关联,缺少教师自身心理体验的融入和个人需求的渗透,它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内需。校本研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以教师自主参与,自我提高为基础的一种高效率的培训方式。
校本研修是一种专业发展需要的氛围;是一种专业发展需要的文化;是一种专业发展需要的制度。因为教师的工作过程,不仅是一个研究教育对象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研究自己的过程。教师只有瞄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理论提升,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校本研修”正是要把教师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教师的生命感、价值感从沉睡的自我意识和心灵中“唤醒”。
基于这种认识学校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校本研修管理指导中心”。统筹学校的教师研修、继续教育、教育科研、经验总结、考核评价。实行校本研修中心、教务处、教研组的“三级研修”管理制度,并实行工作量化考核。学校分别制定了“校本研修管理指导中心”的工作思路、职责,中心工作的保障制度、学习制度、考核管理制度、档案管理等制度。中心常务副秘书长主要负责:学时、学分登记;新教师上岗校本研修、新课标校本研修及继续教育教师的档案管理等。学校除了成立校本研修中心外,还成立了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科研室等机构。目的是帮助每一位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计划,进行个案研究,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同时制定了学校新课程培训三年规划,研修工作做到每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安排到月,每个教师每学期也确定了自己的研修计划。
二、校本研修的途径
以人为本,校本研修的途径应是多元化的。包括: 1.向书本学习
在三年多的新课程师资校本研修过程中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资源包中的8本书,通过反思,大家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书写得真好!崭新的校本研修方法、富有理性的分析、生动的文笔、感人的案例吸引着教师如饥似渴的阅读。读书中教师感受到久违的读书乐趣,体会到读好书就像与许多伟人谈话,从中受到了多方面启迪。但是读这8本书还远远不够,我们要求教师要多读书,更多地与伟人交流,如孔子、陶行知、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向教师推荐了如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朱幕菊的“走进新课程”;《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班主任兵法》、《不跪着教书》《课堂管理与沟通》等书目。学校还为教师购进近万元图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借阅制度,要求这些数目在教师中流动起来。要读万卷书,要学会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取得成功,使课堂更生动,让人生更精彩。
一位哲人说:教师本身就应是一本书,教师唯有让读书成为习惯,才能书写好教师这本书。
2.向同行、专家和学生学习①向同行学习。
一位哲人说过:你给我一个苹果,我再给你一个苹果,结果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我学到你的一个长处,你又学到我一个长处,那么,我们两个人都有了两个长处。三年中我们在教师中开展了十三场“走进新课程”的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中数学学科的专题研讨“生活中的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小故事,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研讨后教师明确了在“知识源于生活,知识用于生活”的互动中完成数学教学的策略。低年级语文学科以“快乐识字”为主题的研讨会更是从新教材入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北师大教材识字量大,学生年龄小,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她们设计了几十种游戏识字的方法,使识字教学不仅变得容易,而且充满趣味;使学生在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学的轨道上顺利发展。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每个教师在实践中都有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我们教师队伍的宝贵财富。通过学习交流,教师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善于概括、吸收同行实践中的有益经验,成为教师充实自己的有效手段。
②向专家学习。
学校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聘请校外的专家、学者来我校进行讲学、作专题报告。全校教师观看了国家级名师晋家燕老师、刘德武老师、窦慧梅老师、曹咏鸣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况;请省小语教研室秦锡纯教授到校向教师做课改情况报告,结合目前语文教学的难点提出改革和解决的意见;原市教研院小教部主任赵启泰为教师进行听评课能力的专项培训;请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宋春生校长到校做“在新课程实施中学习、成长”的学术报告;请区进修校的曲新、刘军两位教研员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专题报告;学校多次派领导、教师外出学习带回了好经验、好方法并向全校教师作了传达。一次次报告、一次次学习,为我校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专业化发展——构建学习化校园奠定了基础。
③向学生学习
在信息社会里,“闻道在先”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我们已经进入了“后喻时代”,在某些方面,学生已远远超过了教师,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民主、虚心、宽容的教师才能肯不耻下问。我们鼓励教师向学生学习,英语可以向学生学习;计算机操作方法可以向学生学习;很多网络知识可以向学生学习。在这高度发达的信息年代,我们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3.在实践中学习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要做实践的有心人,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思考新问题,探索新路子。要养成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常小结反思的习惯。对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想到的问题,获得的启发进行分析,留心积累,成为一名反思性的教师。学校要求教师每天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节课上成公开课,教师每月完成2篇案例分析,并从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总结,做实践的有心人。
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研究如何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五个“如何做”的讨论:在教学中如何明确教学目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恰当地切入课题;如何设计感知,理解,抽象,归纳,概括的过程;如何选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发展能力。这五个讨论,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讨论,教师明确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的设计模式,把学生有效地组织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来。因此,在设计教学的各环节时肯下功夫,花气力,课堂教学水平得以较快的提高。
加强教学研究,使课堂既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是自身提高发展的主渠道。围绕校本校本研修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开展“说、讲、评”系列教研活动,即:每学期每位教师在教研组活动时,针对教材内容和要求,结合自己的立项课题做阐述。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每次一人主讲,其他组员进行评析,最后经过反复修改,写出教案。“讲”是指在“说”的基础上,由主说者写出教案,全组教师听课。“评”是指听完课后,集体评价这节课。“说、讲、评”活动突出了四个特征:基础性:坚持教师教学基础知识要务实,教授基本知识要切实;广泛性:每一次教研,教学活动做到学年全员参加,学科全员参加;先进性:活动中体现在三方面,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培养目标的先进性;典型性:学校的市、区骨干教师均是在此项活动中成长起来的。每一的“说、讲、评”活动我们都安排了具体的主题:
2003年我们重点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实效性进行了研讨!2004年我们对如何提高教师听评课能力进行了研讨!2005年我们主要对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听证与论证!今年我们研修的主题是:打造铁岭名师队伍!4.向网络学习
为了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作用,我校一直把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校本研修工作当成是教师综合校本研修工作的重点来抓。以计算机应用能力校本研修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师全员校本研修的重点。为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我校采用了集中送训与校本校本研修相结合的灵活方式。集中送训:学校全体教师在参加计算机初级校本研修合格之后,学校主动与市教育学院电教部联系特为铁岭小学举办了两期教师计算机中级校本研修班,学校七十余位教师参加了培训,这样充分发挥校本研修基地设备和师资的优势;校本校本研修:学校利用校内师资和设备,共举办了六期“CAI初级校本研修班”、两期“CAI中级校本研修班”,2002年我校利用寒假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网页制作校本研修班全校教师参加了校本研修,并利用假期制作了个人网页。在学习前全校教师还观摩了从网上下载的一些优秀网页课例。在学习观摩的基础上学校现已有四十余位教师拥有了个人网页。通过集中送训、校本集体校本研修以及其它形式的计算机校本研修,学校受训人员达450多人次。通过校本研修,教师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能自制教学课件,能顺利上网查询信息,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和教育教学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在网上自学,进行高水准的校本研修,为教师学习、进修提供了极大方便。全校教师现已全部通过了计算机初级水平的考试,并有117位教师获得中级资格证书,6位教师获得计算机高级资格证书。2000年以来,我校参加的各级各类课件比赛,有1人获国家级奖励,4人获省级奖励,10余人获市、区级奖励。
学校利用QQ,构建了学校教师的“铁岭家园”的群组。群组在日常工作和教师的业余时间里起到了沟通、互助的作用,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很多老师在群里的bbs中发帖子表见解,形成了一种热烈的学术交流局面。本学期又利用现有条件,搭建了学校论坛,bbs为教师搭建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三、校本研修的方法
以人为本,校本研修方法应是多样化的。我们主要采用了: “校本研修”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强调的是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借助于观察、反思、行动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不断的循环来实现自身行为的改善。
我们主要采用:例会引领式研修;读书考核式研修;案例解读式研修;听课反馈式研修;对话引领式研修;诊断式研修;集体叙事研修;课题“带动”研修;个人反思性研修。在各种研修形式中我们注重:
1、反思与研讨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反思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我们将常规备课转化为问题解决式的教研活动。教师结合下一周的教学内容,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使教研活动尽可能贴近教师实际工作,将问题解决与课堂教学之外,解决教师的困惑,力争让教师们“解渴”。同时强调课后反思纪录,要求教师要把自己遇到的教育问题或困惑,教后及时记载,把问题发生之后,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记录下来。在自我记录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回过头来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改变以往的教案检查工作,加大预案的应用价值,特别要求教师将教后记变成教师反思教学的重要过程。要求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
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与体会,采用互动式的学习方式组成“教改沙龙”,为教师创造交流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的机会。全校共分五个小组进行活动,活动的时间相同,内容是:教师自身教学反思的交流;本周教研(听课)后的议、评;有目的、目标的专项学习。各“教改沙龙”既要独立完成研究任务又要形成组与组之间的合力,对于教学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协作攻关,同时对其它组的成果负责宣传,找到与本学科的切入点,达到资源共享。
2、问题与研究
问题是重要的研修资源。通过调查论证我们发现我校骨干教师所占的比例小,学校缺乏领跑人。同时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三少一慢:教师经常主动阅读教学教研材料的少;教师自愿撰写论文、学习心得、体会进行日常积累的少;教师主动进行研究、学习的少。缺乏理论支撑的教师,必然缺乏发现问题的敏锐能力,缺乏具有深度和实效的教学反思,必然导致教师的成长缓慢。根据对学校师资队伍现状的调查分析及相关理论的学习学校从2004年至今连续三年采用“以教师听、评课为切入点,为教师创造学习、探讨、碰撞的机会,帮助教师逐步形成个性化、稳定的教学风格,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学校攻关的课题。促进教师不断形成适合新课程发展需要的教学风格,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学习、研究、借鉴的平台,使教师教育教学更加成熟、稳定,张显活力。经过认真思考、反复研究,我们确立了从细化管理制度、深化教师理论水平、强化教师业务水平三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从而帮助教师形成自己个性化、重实效、独创的教学风格。
(1)细化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保障,为了更好的解决学校提出的问题,使工作落在实处,真正使听评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学校重建了五个制度:
1、教学领导听评课汇报制度。
2、跟进听评课制度。
3、示范听评课制度。
4、学科同步研讨听评课制度。
5、课后反思制度,加强教师日常反思的管理,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与行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初教科常规工作检查中对我校张继周老师教案中的教后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深化教师理论水平
原市教育学院小教部主任、数学研究员赵启泰老师来校为全校教师进行了“教师如何备课、如何评课”的讲座。赵老师在教师如何备课上提出了这样几点要求:a.把教材中知识转化成学生探求的素材;b.把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活动的归宿;c.把技能训练、智力发展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又从怎样认识评课、评课的原则、评课的着眼点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专家引领教师初步理解了听评课的意义,掌握了一定的听评课方法,可谓受益匪浅。
(3)强化教师业务水平
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我们认为业务水平的提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生成、发展。因此我们将学校教师听评课活动作为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重要载体。学校向广大教师明确听评课的要求:听、评课是一种探讨和研究,要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听、评课中要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我校已经连续四年开展的“星火杯”教学大奖赛,这一赛事共分三个层次进行了赛课:新教师的新秀赛课10节、非骨干教师的创新课57 节和骨干教师的综合实践课24节。104位任课教师共听课808节,平均每人听课7.7节。全校每位老师都按照学校的规定完成了评课一次的要求。在评课中大部分教师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但由于自身理论学习不够,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待教师的优缺点,只能是就问题谈问题。
同时我们我们还利用“跟进课”尝试提高。由于学年教师相互协作,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教师评课情况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评课中教师们以互助、提高为核心,共同研讨。大家采用平等、交流、对话的形式,摆正心态,共同商量,体现出研讨的气氛。刘冰老师跟进过程中,音乐组教师共同解决了学科整合,教学目标达成方法的研讨。五年级数学学科在评课中教师们对学生合作的实效性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了研讨,认识到分工、倾听、质疑、组织在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与提升策略
校本研修不仅要关注青年教师,还要立足于骨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形成的,是教师的个性特征在教学方法上的全面反映。帮助骨干教师形成教学风格,我们主要采用教师制定“改进教学计划书”的方式,具体分三个阶段
(1)听证阶段。即听证“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计划书”中的优势和不足是否合适。我们首先要求教师自查问题、寻求互助,教师个人先学习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优势和不足。然后由研修管理指导中心委派指导教师并在同学年组中寻求同伴互助,使每位教师找准定位点,提出整改意见。最后管理指导中心召开“碰头会”,把自己所负责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就当时多数教师找不准自己的不足,不会写计划书的情况,选出王睿和陈妍两位老师给全校教师做示范性的讲解。教师进行评论,教师们在听、评的过程中学到了经验。
听证后每位教师都很激动,从教多年,第一次深刻地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与众不同的优势,弄清了自己下一步要改进的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所有提出的问题都来自教师本身,又回到每位教师的课堂中去。我们把教师经过听证以后的材料进行了汇编成册,电子版本在校园网上公布,达到资源的共享。
(2)论证阶段。即教师通过说课,讲清自己在教学流程中如何改进自己不足的,完善方案。教师根据自己的改进计划进行说课,改变以往惯有的说课方式,在整个的说课环节中重点说明自己是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的,也就是教师要说清楚我们原来是采用什么方法的,根据这次找到的问题我现在是怎么改变的。教师由于有针对性的研究,预设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出现了一个环节多种方法的设计。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自然就也就有了。(3)验证阶段。即通过上跟进课,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不足。由说课老师根据自己的预案上跟进课,如音乐组的魏林娜老师她的问题是“教师的引导过于强制,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设计新颖,方法多样,时刻抓住学生的心,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始终高昂,收到的效果非常的好,达到了预期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介绍蒙古族风土人情的时间所占比例较大,没能较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在歌曲的风格特点上,忽略了文字的介绍,使学生在歌曲风格特点这一问题上概念不清。对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我们预料之中的,魏琳娜老师根据自己的问题又上了一节跟进课。在多次跟进之后他已经基本上改变了“引导强制的问题”,目前课堂教学流畅自然。
四、校本研修的评价与管理
学校构建了教师新课程师资校本研修工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和落实了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各项条件及保障措施。工作中严格执行校本研修登记制度,加大了对教师的校本研修的过程性管理与过程评价,对每位教师继续教育状况、业务能力进行了动态管理。
我校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是:
(一)学校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册,通过发展档案袋来反映教师成长和发展情况,为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二)自我评价、学生和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相结合。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采取多种方法。(1)教师按照评价内容通过写自我反思的形式来评价。(2)学校根据评价内容设计有利于教师全面发展的有关表格、数据让教师自我评价;(3)通过写教学日记、阶段性工作总结等方式进行评价。总之在自我评价中,学校从多方面给予指导和鼓励,并加强自我评价工作的管理,防止自我评价过程中因过高或过低评价影响工作情绪的不良现象发生。
2、学生和家长评价。
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是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的方式来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学的评价意见。
3、同事评价
由于教师与教师之间在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因此,学校从同事的评价中获取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经验,采取的方法一是按照学校的统一安排开展相互间交流工作得失,彼此之间得到了解,从中得出评价结果。二是根据学校确立的评价内容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的形式教师之间开展评价。三是制发评价表进行评价,然后分析汇总得出评价结果。同事评价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但要把握一个原则,评价必须是以调动积极性促进专业发展为目的,切忌在评价中相互闹矛盾。为了真正做出客观、合理、有价值的评价,评价结果不应直接与教师的各种利益和名誉挂钩,避免教师间的摩擦或矛盾。
4、学校或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1)评价目的。使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强化成就,改进不足,激励教师更好地发展。
(2)评价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多元科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体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承接性。
五、校本研修中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获得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才能实现。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用学到的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学校成立了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每周坚持活动一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为: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对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作研讨,观摩国家级赛课的现场录像进行评议。学校还开展了“携手走进新时代”教师协作活动,由学校的区、市骨干做师傅召开了三十五岁以下教师的拜师会。活动中既有师傅的引路教学观摩课,也有徒弟的“希望杯”教学展示课。青年教师校本研修对于促进他们尽快适应教师工作岗位、合格履行教师职责和夯实本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2.学与思的关系
在学习方法方面,要学思并重,以学为基础,以反思促提高,因为反思是一块“磨石”它能使我们的思维磨出智慧的火花,反思是一条“纽带”,它能使我们的实践与理论“联姻”。学校要求每周每位教师都要把教学中的教学成功或失败之处记录下来以便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北师大版第一册语文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与之以往的教材做了较大的变更,先识字后学拼音。通过校本研修,教师们对教材已有所认识,但是“学拼音前,如何才能上好识字课呢?”教师心里没底儿。为此,在周二集体备课中,教师在备第一单元的《字与画》第一课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一种认为学生刚入学,教师应该讲得细一些:一幅图一幅图的指导学生看、学字并反复认读,告诉学生生字与画的联系,一节课的识字量仅限于课本上的8个;另一种设计方案则根据学情摸底调查情况,认为大多数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量,课本上的字大多数学生已基本认识。教学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八幅图同时出示,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图与字的联系,谈后让认识这些字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认识生字。教师们各持己见,最后决定到课堂之中进行实践试一试哪种方法好,教学后学年教师专门就此节课教学效果加以教学反思。结果采用第二种方法教学的老师认为:第二种方法省去了教师繁琐的讲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安排拓展练习,让学生说一说你知道有什么水吗?和水有关的东西还有什么呢?用水还能组成什么词?其他的字也可以这样穿插处理,为学生创设渗透识字的氛围,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经过讨论,教师们认识到,后者的设计,看似教师“教”的少了,实际上是把“学”的权利留给了学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学习的能力和信心,而由此激发起来的学习热情,更会促使学生走出课堂主动学习。教师们在反思中解决了困惑,带来了信心,认可了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为后面的教学打开了突破口。
3.勤与巧的关系
学习须勤奋,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贵在坚持,没有埋头苦学,甘于寂寞、甘于困苦的精神是学不长久。不仅如此,还要讲究学习方法,把勤学和巧学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乐学境界。
学校向全体教师印发了课堂用语英语100句,在高年级提倡双语教学,使教师、学生共同掌握新世纪对世界人的要求。一些35岁的中年教师(很多上学时学的是俄语),怎么背也背不下来,几位老师找到了窍门,也带动了大家。原来以前班级的英语课,他们到办公室批改作业;送子女英语补习他们逛商场,现在好,这些教师跟着学生,跟着子女,倒也耳闻目染,有腔有调。
通过全校教师的积极努力,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总结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如形式上的两结合:校本研修采用专题讲座与分散自学自练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的模式。再如校本研修成效体现了三个结合,即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体现前瞻性;与参训教师的需求相结合,体现实效性;与教师工作相结合,体现操作性。
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认同“学校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的观点,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学校发展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开展的走向合作的教育行动研究,让教师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能够尽快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校本研修不仅使教师走上不断改进教育实践的良性循环,而且也使教师体验到从教的乐趣,从而使教师的职业达至因创造而获得内在尊严与欢乐的水平。
第四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心得体会
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深深体会到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在传递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上的引导和培养,推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动作和技巧,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几点心得体会:
1、要善于采用各种手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着手,结合实际情况,就能完成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播放视频,歌曲等,从视觉、听觉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模型或实验展示出来,变得生动丰满,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营造美术教学的氛围。
2、教师要善于引导,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点到即止”的思想,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高中物理更是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首先,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观察生活,把物理学习回归到生活中,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物理现象,拓展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4、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古往今来,所有的物理定理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才得出的,因此,向学生阐述物理定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实验演示。在实验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做这个实验的目标、具体操作过程、实验工具和注意事项等。在操作时,学生应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一边看一边做好记录,有时实验本身变化较快,这就需要让学生能够仔细观察,将每个变化细节记录在案。在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找出实验结论,特别是在产生误差后,学生应当认真讨论,分析误差的来源,这样才不致于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5、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才能对物理概念和原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接触到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时,首先应当联系生活,看它和生活中已形成的观念思想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教师就需要学生及时改正以前的错误观点。其次,将与这个新概念有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进行比较,思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将与之有联系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看一看是否能够得到新的知识。
6、积极向其它老师请教、学习。
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交流。每听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总之,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长。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受益匪浅,感受成长。
第五篇: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报告
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负责人:赵春苗
所在单位: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研修时间:2013年6月—2015年7月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赵春苗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课程标准值得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把新课标的理念与精神准确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课堂教学是学校的核心领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优化课堂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评价,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及思维创造性的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探索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总是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思考,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此背景下,“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更显重要性,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革除陈腐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规律,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进行全新的变革,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之间多维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师方面:
通过教学过程优化的研究,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逐步建构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和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学习的平台。
2、学生方面:
①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借助已知的东西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真正成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逐步转向“我要学”,由“我学会”逐步转向“我会学”。
②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学习中,学会交际,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三、课题研究机构
课题名称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 负责人 赵春苗 面貌 群众
性别 女 年龄 40 行政职务 教师 职称 二级教师 学科 语文 学历 专科 起止时间 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 主要参与者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学科 学历 职务 张民用 男 49 一级教师 语文
大专 校长 尹彬 男 36 一级教师 语文 大专 副校长
安翠然
女 梁凤 彭丽娜 女 女 39 一级教师 语文 36 一级教师 语文 44 一级教师 语文
本科 本科
教研室主任 大队辅导员
大专 教师
四、课题研究时间 2013年6月---2015年7月
五、课题研究对象
东卓宿镇屯里学校全体语文教师及学生
六、课题研究过程和方法
(一)前期工作(2013年6月)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2、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
3、修改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请进修学校小研室领导、中心校领导及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提出了修改方案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
本阶段主要采用了借鉴文献资料法和讨论法。
(二)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
确定五年级4班作为学校的实验班,将之前确定的实施方案在实验班付之实施,课题负责人组织课研组成员以听课、检查、交往、访谈等形式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本阶段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
第二阶段:(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
1、继续开展“人人上一堂公开课” 及“同课异构”的研讨课的活动。
2、实验班的教师及校内推选出来的优质课教师上观摩课,要求课前做好反思,集体备课的工作,课后组织评议课,让课题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3、在中、高年段语数各推两节“同课异构”的研讨课,邀请全县各中心校教导主任、骨干教师、教育局及进修学校专家听课指导,让课题研究工作更深化。第三阶段(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总结阶段)
1、将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教学反思,教学心得汇集成册并进行评奖。
2、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结题工作。
3、课题负责人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成果
(一)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包括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这方面的成果可以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
1、课始激趣,引生入胜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伊始,趣即生”,才能让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乐之”,继而“好之”,最后“知之”。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为了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课堂学习中,引学生渐入佳境,老师们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谢晓勤老师在上《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上课开始,先课件播放北方下雪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那美丽有趣的画面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一片白茫茫的北国之中,再结合生动的画外音:“下雪啦!下雪啦!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好一个美丽的白雪世界,雪地里的小动物们正在玩耍,还有一群小画家正在画画呢?小朋友们你知道小画家画的是什么?用什么画的吗?”这样的开头,让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五年级的绍玲老师采用的方法既简单又别出心裁,她在教《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上课铃响后,老师就极严肃认真地板书课题——“鱼画到了纸上”,她故意把课题中的“游”字写成“画”字,孩子们一看,马上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争先恐后地想帮老师纠正错误,此时,老师才故作诧异地反问:“老师没错呀!纸上的鱼不是画的吗?怎么能是„游‟的?鱼在水里才是„游‟的嘛!”于是,孩子们就“自鸣得意”地把老师引入文本中,孰不知,是老师巧设“机关”,把孩子们快乐地引入文本中。
老师们有的用儿歌引入课题,有的用谜语揭示课题,如教《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老师用谜语“大头娃娃,像个逗号,身穿黑衣,水中游游,长大以后,保护庄稼,消灭害虫。”让孩子们猜,当孩子们为自己猜出谜底“小蝌蚪”而兴奋不已时,老师又说:“对了,你们真聪明,可你们知道吗?小蝌蚪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我们陪它一起上路找妈妈吧!”这样富有童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开头,孩子们的学习积极当然高了。
2、创设情境,激生乐学。
一篇课文或一次习作练习,对学生而言识是枯燥的文本或习作要求,如果不创设情景,也许学生学起来会兴味索然。为此,借此课题研究的东风,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老师们在“创设情景”这方面的许多妙招。如孩子们有一段时间迷上了“吹泡泡”,这种简单的游戏一时竟风糜全校,沈冰清老师看到这种情景,灵机一动,干脆“慷慨大方”地给了孩子们一堂“吹泡泡”课,让孩子们尽情地、自由地吹泡泡玩,她带了个数码相机左转悠右转悠,不停地给孩子们拍照,孩子们为了在老师的相机里留个最好的“特写”,展示自己最好的本领,吹得可欢了。“吹泡泡”课结束后,冰清老师让孩子们回去想想写写:哪个孩子吹得最好?哪个场面最有趣最热闹?你自己本领如何?吹出的泡泡美丽吗?你能用哪些优美词句形容泡泡?看到泡泡你想到什么?冰清老师连夜将孩子们的照片、录像筛选后制成课件,第二天上课,利用这课件给孩子们指导了一堂生动成功的作文课,当孩子们亲眼从课件展示中看到自己和同学们吹泡泡的各种情景,都兴奋不已,又因为有前天晚上老师布置的“想想写写”“垫底”,所以,“说作文”这一环节说得非常好,冰清老师又不失时机地加以穿针引线或作文技巧性指导(如什么是“点”,什么是“面”,怎样做到“点面结合”等等),孩子们是“口吐珠玑”,冰清老师则将这些闪光的“珠玑”连成了一串串晶莹美丽的“珍珠项链”。冰清老师巧妙地利用孩子们的游戏,又利用数码相机、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创设了绝妙的情境,将枯燥的作文指导课上得生动、活泼、成功。
同样,一般而言,“识字教学”这一块也是较为枯燥、刻板,但许建芳老师在教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文的生字时,也是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乐学”,上课后,许老师在课件中展示了这样一幅动漫画面:一只可爱的青蛙,正要过河呢!河中间有一片片碧绿的荷叶,荷叶上是这一课正要认识的生字。学生们正被课件画面所吸引时,老师适时地说:“这只小青蛙想过河,可是遇到了困难,同学们愿意帮帮它吗?”“愿意!”孩子们的回答清脆响亮,看来,他们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许老师“趁热打铁”:“好,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青蛙吧!只要你用最好的方法记住荷叶上的字,青蛙就能跳过河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识记的方法很多样,看着因为自己的帮助小青蛙一步一步地跳过河,学生脸上的喜悦与自豪感不言而喻。当许老师代替小青蛙感谢同学们的帮忙时,班级沸腾了,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识字教学,不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理念吗?
3、质疑求异,发散思维。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毫无疑问,优化课堂教学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自辟蹊径,克服思维定势,调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创造能力,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头脑中经常闪现出创造的火花。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疑则进也”,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在此次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老师们能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吴秀梅老师在教授《蝙蝠和雷达》一文时,最后留了一些时间,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学生们的兴致特别高,提出了一大堆问题,如“什么叫超声波?”“为什么蝙蝠有超声波,我们人都没有?”“如果给盲人装上一个微型雷达,那么盲人是不是也可以像蝙蝠一样遇到障碍物就能避开?”在儿童的大脑中,装满了数不清的“问号”,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孩子们对课文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也学到了更多。同样,六年级的孩子们学完《宇宙生命之谜》一文后,在诸多质疑中也弄懂了有关宇宙的诸多知识,如“黑洞”“白洞”等。
“求异”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于一般的原则和方法,不满足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新见解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求异”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老师们在教《司马光》《乌鸦喝水》《跳水》等课文时,设计了这样启发性问题:如果你也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方法吗?除了船长以“开枪逼孩子跳水”来救孩子这种办法,你还能想出其他好办法吗?这样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大家都能各抒己见,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对所有不同意见老师们都给予鼓励,再对合理的给予表扬。“求异”的方式除此之外,有的老师还能正确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引导学生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学生的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发散新思维,如教“狐假虎威”这一成语时,首先告诉学生这是一个贬义词,让生理解其喻义,再让学生暂时抛开这个思维定势,让学生突破前人的框架想象:“假如你是狐狸,你认为这种办法对付老虎好不好?”同样,像《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也让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续写,既发散了学生的新思维,又进行了习作练笔。
以上所举各例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因课题研究而得到更新,教师的业务水平因课题研究而得到提高。课前课后的反思,公开课后的集体评议,平时的集体备课,则让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因课题研究而得以提升。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展开了一系列的课研活动,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不再是过去那“痛苦又无奈的受填的鸭子”。因为老师们精心营造了一个个开放而充满活力、多维立体的课堂,学生能自主地学习,合作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鱼”,更是“渔”,因为随着老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以改变,他们一改传统教学中的“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在语文丛林中,教师只是一位好向导,正确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发现、去研究、去探寻,从而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方法——“渔”的技巧,获得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三)课研成果结晶:
1、课堂教学评比活动获奖情况 教 者 课 题 等 级 彭丽
《春天》 晋州市最佳名师风采奖 王佩佳 《晏子使楚》 晋州市三等奖 吕运凤 《游子吟》 晋州市二等奖
2、其他奖项:
赵春苗因12-13毕业班汇考综合汇率第一名被评为“教学标兵”,因历年教学成绩均第一名被评为“优秀教师”;张静霄被评为13-14“教学标兵”;彭丽娜、王爱欣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王佩佳被评为“师德标兵”。
九、今后研究动向
在此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收获匪浅,但从一些公开课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如在落实课改理念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追求形式的问题,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我们冷静地看到,个别课堂教学由于教学的内容“胖”了,教学环节“碎”了,基础训练“浮”了,学生的能力反而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冷落了教科书;太多的非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个别老师的上课师生之间犹如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表演看着很热闹,你方唱罢我登场,可一看热闹与“完美”的“表演”过后,让人感动的少,学生真正学到的也不多。鉴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把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提出的“一节好课应是:一是有意义的课,即充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扎实的课;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这一教学观点作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动向。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阶段性小结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赵春苗
实验的成功经验:
1、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我校实验教师在进行“一案三单”教学模式尝试中,对问题导读精心设计,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模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与教学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对于课前老师布置的“问题导读单”产生了敷衍和抵触的情绪。几位实验教师积极研讨,摸索出把课前导读任务分化到各个小组,由小组长提前预习,给全组布置导读问题,各个小组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补充,达到对课文内容最大限度的自己学习和理解。这样的问题导读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反过来促进了老师的教学设计,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有的放矢,增强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长掌握了方法,继而在全组推广,在小组中形成了人人争着发现问题,比比谁的问题更能把握课文核心,抓住学习重点的良好氛围。
2、把生成问题的自由留给学生。一提到问题生成,最让老师头疼地莫过于很多学生总是“敲边鼓”,说不到点子上,抓不住重点,因而对于问题生成老师总是心有余悸,怕学生耽误时间,久而久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了一句空话。问题生成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质疑能力需要老师逐步培养。我校实验教师在学生自主质疑,课堂问题生成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结合具体课型教给学生生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比如叙事文,可以从理清事情发展顺序,抓住细节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找准切入点分析课文的写作目的等;说明文重点从说明那几个方面的内容和说明方法来分析等等。在教学中,我们总结出一套快速生成问题、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的好方法:课前预习抓题眼生成问题;初读文章抓重难点字词生成问题;感悟课文抓重点句子生成问题;课后总结抓重点句段生成问题。二是针对学生提问的不足,采取适当补充和追问的方法,让学生从这追问和补充中“恍然大悟”,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和成功感。教师绝不为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粗暴地代替学生,甚至直接否定学生生成问题。
3、把展示的舞台交给学生。首先建立组内良好的合作机制。在组内学习讨论学习中,组长的组织很关键,实验班用组与组之间比赛的方式,两周的时间改变小组内七嘴八舌的习气;用比赛的方式培养孩子们耐心听别人意见的习惯;用树立典型的方式消除小组内“以个人为中心”的不良习气。小组内的风气正了,学风浓了,各组都在讨论,但又互不干扰。组内成员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让学习差一点的学生感觉到自由,获得了自信,让学优生在帮助别人过程中获得了快乐。
其次课堂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因为分组合作学习,原有的教室一个大舞台,分成了八个小舞台。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每一个组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简介。组内分工的不同,也使每个人在完成自己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收获。课堂的交流反馈,组内学生学会了推荐,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我推荐某某同学发言„„”、“我代表某某小组发言„„”,小组给了大家展示的舞台,大家学会了把表现的机会给每个人,让每个组员都有在全班展示的机会。因为每个人的表现都是为小组争光。
三、实验阶段性成果
有效教学的实施如静水投石,激荡起阵阵涟漪。有效教学为把课堂变为学堂、把教学变为导学,修了渠,引来水,润泽了课堂教学之根,课堂教学改革之树已绽放出万千绿叶。我校实施有效教学虽时间短,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1、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
传统教学教师以讲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勤老师”、“懒学生”随处可见,教学效果很难保证。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学的单位由学生个体变成了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各小组确定的诸如“在合作中学习,再难的问题除以7也会变得简单如一,再小的见解乘以7也会展现我们卓越的知识水平”、“ 学习是灯,努力是油,要想灯亮,必须加油 ”、“我们不怕目标遥远,只怕没有追逐的勇气”等组训、小组呼号激励组内全体成员勤学善思、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变为现实。课前的小组的交流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完成预习评价单;课堂上的大量的时间都是小组内的探讨、交流,使原来开小差的、学习消极者也能参与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唯恐影响小组利益也不停的询问;小组展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即使以前不交作业的同学怕受到同伴的谴责,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这样,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证。
2、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低,一本书、一本教案、一支粉笔就可以上完一堂课,而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就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在学习、探索、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实验教师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撰写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带动了全校教师学习和教学科研的热情。
四、实验中的问题和困惑
1、有效教学的模式与学校评价模式的矛盾问题。有效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敢于表演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是有效教学的真谛所在。而我们的学生从小就习惯的老师一言堂,学生一听到底的习惯不是短时期就可以克服的。所以,要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还需要在学生评价模式上做大的改变,需要真正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转换。
2、优生更优,差生更差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在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主动学习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大部分学生得到了锻炼,自信满满,取得了可喜得进步。但是个别差生因为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在讨论与自主探索中显得无所适从,因而更显得落后于大多数同学。怎样解决这一问题,仍然是实验教师面临的困惑。
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再思考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课堂革命的浪潮,“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如何构建一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我们教学行为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我校在强化巩固教学常规的落实,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的基础上,按照市、县教研室活动的要求,利用三年时间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
一、推进“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认识。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一个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课堂。要想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理想,就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我们“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考提出并启动的。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举措。更深一层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培育提升,是我县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我们在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基础上的又一重大教改项目,是我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
二、“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策略和方法。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的推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课标教材教法研修活动为抓手,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目标,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建立完善的校本研修机制。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通过学习、展示、交流、合作、拓展等策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能力的持续提高,努力探索常态教学条件下,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形成灵活多样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具体实施是过程中,采取“点、线、面”相结合即:抓“点”、连“线”、扩“面”的策略,使每所学校都能形成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策略体系,努力实现“一年起好步,两年有变化,三年见初效,逐步成体系”的推进目标。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真正有效高效,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工作,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面临的新课题,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我们要认真总结十多年实施新课程的得失,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探索完善,又提倡百花齐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探新路,创一流,创造出具有吴忠本土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验课堂教师评价语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学生质疑时的评价语
表扬类
1、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课前预习得很扎实,继续努力!
2、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3、你针对课本提出的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想到,真不简单。
4、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问的,我们想到一块了。
5、这么有创新的问题,你是怎么发现的?
6、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共同来思考。
7、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简直就是大家的老师!
8、××同学的问题差点把全班同学都难倒,希望今后能多听到这样高水平的问题。
9、你能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说明你光明磊落、虚怀若谷、善于思考,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孩子!
10、你提的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你提得很准。
11、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今天你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鼓励类
12、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会提问问题的同学就是爱动脑子的同学。
13、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已经进步了。
14、再想想,怎样回答才更恰当?
15、再试试看,你一定能提出比刚才更有价值的问题。
16、你很爱动脑筋,可是你提的问题还应再琢磨一下。
17、你的猜想真了不起,假如能把猜想和探索与实践紧密结合,那就更棒了。
18、今天你敢提问,相信今后你一定也会敢于质疑、善于提问。
19、能大胆地提出问题,其实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研修成果: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目前,我校管理正向高标准、高层次迈进,良好的教学大环境已初步形成。全体教师在“和为贵,干为高,目标至上”的学校精神鼓舞下,特别能吃苦,特别肯奉献,工作热情异常高涨,工作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有句话叫做“校风是脸,质量是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就此话题,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进一步坚定信心,提高认识,增强教改紧迫感和责任感。
学生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在课堂上度过,课堂教学是学生成人、成才和享受成功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真正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我们部分年轻教师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理想的课堂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我们要坚持摒弃“繁难偏旧”、“满堂填鸭式灌输”、“用学科成绩简单地评价学生”的课堂;二是高效课堂,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建设“自觉主动、活泼生动、师生互动”的课堂。三是魅力的课堂,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倾情营造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验着“乐”的课堂,最终形成“今天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终身难忘”的课堂。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且有魅力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效魅力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
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魅力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我们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投身到我校“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魅力课堂”教改项目中去。
二、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要求,为课堂模式的发展找参照和依托。
(一)变讲堂为学堂。教学过程一定要体现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让学生先尝试,可以集学生的智慧,让学生自己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不要包办代替,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上要认真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做到“三讲三不讲”,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要讲清、讲透,要讲在当讲处,讲在当讲时,讲在点子上,要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步步引导,环环相扣。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当早考虑,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进行启发、引导,讲解、点拨,对解决的问题,要注重总结规律,形成一定的条目,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不讲”就是学生会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教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严禁满堂灌,严禁不经学生思考直接给结论。还时间给学生,还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给学生,教师讲课时间总量不超过35分钟,要给学生留下练习、巩固、反馈、消化和吸收的时间。
(三)课堂教学中基本知识要夯实,解题方法、步骤要教会,思维能力训练要落实到位,每节课的目标要当堂落实,做到堂堂清,不能不加选择向学生压作业,造成课后作业负担过重。
三、克服困难,积极创新,打造外中课堂教学特色。
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究一般有三种路径:一是照搬别人已有的经验;二是创新一种模式,全校推广进行实践论证;三是先实践,后提升理论,再实践。我认为我们应该在平时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照课堂教学新要求,不断改进,不断思考,总结概括出具有本学科特色的思路,在实践中完善、提高,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
我们所说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对以往课堂教学的彻底变革,而是“扬弃”;不是对一些先进经验的照搬照抄,而是要打造我们自己特色品牌。我们探索实施的教学模式以学科特色为中心,力争在汲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有更新的突破和发展。因此,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探索实践,在今后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炼特色,不断拓展延伸工作思路,创新操作方法和操作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扎实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晋州市东卓宿镇屯里学校 赵春苗 两年多的课题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开展对“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提高课堂效率带来了实效,给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以减轻,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完善与研究。, 1.教师缺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动力
尽管我们一再要求要做研究性的教师,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任务过重,教师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很少,积极性不高,这方面我们制订了专门的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不佳。在实际教学研究中,我们迫切地感到缺乏有力教育体制和良好教育科研现状的支撑,这给课题研究带来很大的难度。
2.全体师生的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计算机要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信息素养。而从目前的研究看,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于提升、课件制作效果有待完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最佳支撑点需要寻找等。
3.对资料的整理与提炼存在一定的难度
我们目前只是浅层次的研究水平不高,对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也只是经过简单的分类和整理,有的还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同时如何从网上快速寻找有用而又实效的资源,也是经常困惑我们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4.在课题研究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将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因此,要求教育主管部门从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改革学校课程设置、增加人员经费投入、有效构建活动平台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及时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有力保障。
5.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脱离现象
由于当今的升学率压力,学校教师编制的不足,很多教师教学任务过重,加之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往往有脱离现象,如何能使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活动,使之成为人人的自觉行动,真正付诸于实践,并取得最佳效益,还有待于解决。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教育技术、教学方法也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用先进的教育技术造就优秀的新世纪人才,是刻不容缓的事。宽带的接通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并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有利的平台,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我们只有不断奋进,努力进取,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才能跟上时代潮流,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