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栅景区—景点简介
草木本色染坊
手工环保印染晾晒大型工坊。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晒布场地以青砖铺就,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草木本色染坊除了以蓝草为原料浆染制作蓝印花布工艺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
蓝印花布源于汉晋,发展于宋元,到了明清两代则达鼎盛时期。明朝的时候皇家设有织染局,基本上垄断了织染业,直至清朝,民间染坊才开始涌现。随着蓝印花布历史的发展,品种不断增多,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变。民国以后,为了与“洋布”抗衡,当地工匠几经研究,发现不同的草木中所含的色素不一样,就尝试用其他植物来代替蓝草,像茶叶、桑树皮、乌桕树叶都是提取色彩的原料,所以这个染坊在当地叫做草木本色染坊。
昭明书院
得名于曾在乌镇筑馆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本诗歌散文选集。书院后侧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自第五届开始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这个展馆里陈列着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照片、介绍和获奖作品。
三寸金莲展馆
中国封建历史上存在千年的缠足现象,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在乌镇,就有这样一个主题展馆--《绝代金莲》,它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向您讲述乌镇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妇女一个畸形的追求美的历程,如此全面、系统的展示缠足文化,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金莲”名字的起由一说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的美妙景象。另一种说法是莲花作为一种美好、珍贵、吉祥的象征,有很高的地位。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銮殿”等。在以小脚崇拜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个“金”字而成为“金莲”,当然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
后来的小脚迷们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在三寸之内的为金莲,在四寸之内的为银莲,大于四寸的为铁莲。金莲就这样成了小脚的代名词。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
乌镇邮局
乌镇有着悠久的邮政历史。唐朝时候的乌镇就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镇,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由于乌镇与外界频繁的信息交流,使得乌镇与外界有更多的贸易往来,从而使乌镇的经济更加繁荣。元朝正式有了马驿和水驿之分,在乌镇镜内设置的大部分为水驿,就是用船运传递公文岂,驿站内设有固定船户,负责传递官方文书。乌镇西市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条支流,乌镇老邮局就位于西市河畔。
乌镇邮局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四月九日,当时只经营信函业务,后逐步兼营包裹,汇兑等业务。由于乌镇水路交通发达,所以乌镇的邮运方式更多是以船只代运的。
乌镇大戏院(评书场)
清末民初的时候,评弹在乌镇非常的流行,抗战前后更盛,至50年代达到高峰,许多著名的评弹演员大多都到过乌镇。乌镇最早的书场叫“万福园”,后来陆续开设的有东栅财神湾附近的龙园书场,常丰街南段的南苑书场,南花桥河西的唱春阁,北花桥河西的三益书场等。
恒益堂药店
恒益堂中药店原来是乌镇的费家厅,费家原本是开酱园和腊烛店的,曾与青镇的徐东号齐名,可以说是当时乌镇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了。民国18年,西栅的一场火烧毁了酱园和腊烛的店面。大火过后,店主重建店面,并改换行业,开起了“恒益堂”中药店。店铺建有一堵临街的风火墙,称之为萧墙,这是费家在重建时特别将原来的靠街店面改建的,用于防范大火再次殃及,同时因为店内存放有许多非常名贵的中药材,所以它又起到了防盗的作用。这也是乌镇保存最完好、历史最悠久的萧墙。
朱家厅(厅上厅)
是乌镇一个朱姓大户人家的宅院,乌镇人都喜欢称其
为“厅上厅”。朱家厅的正堂名肇庆堂,屋主弃官从商后做起了珠宝生意,并把珠宝行取名为“肇庆堂”。由于朱家的珠宝做工精细,质量可靠,当时在江南一带,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当地百姓筹备婚事,必购“肇庆堂”珠宝饰品。如今的朱家厅里,还展出有许多珍藏至今的金银饰品,其精美工艺与现代机械加工的饰物相比毫不逊色。
白莲塔(寺)
乌镇素有“一观二塔九寺十三庵”之说,一观是指东栅的修真观,二塔中的其中之一就是白莲塔寺。原有的白莲塔,高有七级,高十六丈,元朝末年毁于朱元璋与张士诚在乌镇的战争。明代嘉靖年间,有州判王济募捐重建。
2005年,白莲塔在西栅大运河畔环河岛得以原样易地复建。现在的白莲塔高有七级,塔高51.75米,为乌镇最高建筑,塔下有八角形的升莲广场,广场中有放生池,东侧河岸边有一条石舫。
关帝庙
关公是武财神之一,世人尤其是商贾们都敬佩关公的忠诚和信义,希望关公作为他们发财致富的守护神。关帝庙内供奉着关武大帝的青铜像,威风凛凛,在关公两侧供奉着是关公的大将周仓,关平。周仓是关帝爷的侍卫,日常为他持护青龙偃月刀,上马为将,下马为侍,忠心耿耿;关平是关羽在征战途中收的义子,随着关帝爷南征北战,战功显赫。
乌将军庙
关于“乌镇“镇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但乌镇的老百姓更多的认同“乌镇”是为了纪念唐代的一位乌赞将军而名。
传说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乌镇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唐宪宗就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赞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乌将军乘胜追击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乌将军就原地扎营,待机再战。当天深夜,叛军偷袭营地,乌将军匆忙迎战,李琦佯退至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过桥时一阵乱箭飞来,把乌将军及他的青龙驹射死。原来是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吴起率兵赶到,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乌镇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的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并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当地百姓说,这银杏就是乌将军的化身。
为纪念乌将军,当地百姓集资建造了乌将军庙,乌将军成了乌镇的地方保护神。将军庙占地3600平方米,分前后殿,两侧有耳房偏殿,园林假山。正殿正中供奉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乌将军,身后是将军的书童,而两边则分别是火神和水神。
桥里桥
西栅有一座通济桥和一座仁济桥,一呈南北方向,一呈东西方向,两桥成直角相邻,无论站在哪一座桥边,均可以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如同井中观月,因而博得“桥里桥”的美称。两桥都是拱形结构,高大雄伟,若站南河岸观看,两桥半圆形的桥孔倒映水面,似圆非圆,虚虚实实,是乌镇的一大景观。
灵水居
占地二万平方米,是西栅最大的一个园林建筑景点。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这一块充满灵气的地方,长眠着中国文坛上的一条蛟龙,那就是茅盾,先生的纪念堂和陵园就在灵水居东侧。其实乌镇哺育的不仅仅是茅盾,还有王会悟、孔令境、沈泽民等,他们的纪念馆也座落在灵水居内,四大名人纪念馆齐集灵水居,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充满了先辈为国为民奋斗的豪气,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旅游”圣地。
茅盾纪念堂(茅盾陵园)
2006年7月4日是茅盾先生诞辰110周年,家乡人民为了迎接茅盾及其夫人孔德沚的骨灰回归故乡,精心修建了茅盾纪念堂,以寄托对茅盾先生深深的缅怀之情。
矛盾陵园的造型布局采用“子”字型布局,“子”,取自于先生的代表作品《子夜》,笔划简洁、曲折流畅、经纬分明、四通八达,独辟蹊径的创意运用,于美感中见寓意。
通往陵园的道路上,建造了85级台阶,寓意先生85岁的生命历程,而这85级台阶又以三种不同的造型来设置,以展示先生一生中的三个不同阶段,阐释了茅盾先生平实而又辉煌的人生。
茅盾先生的陵墓前是茅盾先生的半身铜像,它的原型是茅盾任文化部长时的影像。铜像前面是一个用黑色花岗岩雕刻的墓碑,形状是一册打开的手稿,书页上刻有茅盾的代表著作《子夜》第一章《夕阳》的手迹;铜像后的墓穴内安放着茅盾和夫人孔德沚的骨灰。
亦昌冶坊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湖州的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乌镇开坊经营,在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所以生意兴旺,这也是乌镇冶业的开始。亦昌冶坊的建筑结构十分独特,所有立柱全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当地人称”石脚屋”,这是为了防止冶炼时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险。天井中安放有一口大锅,号称“天下第一锅”。
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二千多年历史,均以天然发酵、酿制。清咸丰九年(1859年),镇人陶叙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号的叙昌酱园,此为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的酱园。
叙昌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创立之初,主要经营豆瓣酱、酱油、酱菜等。酱品采用传统手工酿制法,每年春秋,酱园收购邻近村镇的优质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利用竹匾制曲,经过长达半年的自然晒露、发酵酿制。所产酱品行销嘉、湖等地区。
益大丝号作坊
乌镇素有“丝绸之乡”之称,物产富足,其地宜桑,乡民多以养蚕作绵为生,更兼河港纵横,舳舻相继,乌镇便成为了囊被全镇兼而辐射周边地区的丝绸业集散中心。益大丝号始创于光绪初年(1875年),创始人为沈学昌,几十年风风雨雨,丝号屡仆屡起,以优良服务立市,薄利多销取胜。逐渐发展成包括种桑民、养蚕、缫丝、制丝、造锦为一体的大作坊,闻名于苏、沪、杭。
水城门
乌镇地处太湖流域,水系发达,旧时太湖湖匪盛行,常在晚上乘船从水路进镇偷袭。为此,乌镇与外水系连通的主要河道口桥下都建有木栅栏,白天打开以通舟楫,晚上则关闭以抵御盗贼,这也是乌镇有“东栅”“南栅”“西栅”“北栅”四个区域名称的起因。现西栅南入口大门左侧就存有水城门一座,青石为基,厚砖叠砌,坚不可破。
月老庙
过去单身的青年男女到了怀春年龄总会悄悄的到这儿烧柱香,许个愿,祈求月老保佑他们找到如意的另一半,更有热恋中的恋人携手来到庙中,祈祷爱情长久,终成眷属。有趣的是,此庙四周的树木都是双枝并发,树亦有情,何况人乎!
徐昌酩画院
位于西栅老街的中段,紧邻乌镇邮局,是著名画家、上海美协副主席徐昌酩的旧宅。
水上集市
西栅的水上市场人称“水市口”,整个水域面积约3400平方米,被一条东西走向的木栈桥一分为二,木栈桥与景行桥隔西市河相望,水域东西两侧临河都建有水阁。
西栅景区总路线图
摆渡安渡坊码头——草本染色作坊——昭明书院——三寸金莲馆——徐昌酩画院——老邮局——乌镇大戏院(听评弹、欣赏地方戏曲)——恒益堂药店——朱家厅——升莲广场、白莲寺塔——月老庙——(大休息)——关帝庙——桥里桥(仁济桥、通济桥)——乌将军庙——(坐船)——灵水居——茅盾纪念堂等名人展馆——水上集市——亦昌冶坊——叙昌酱园——水城门
第二篇:乌镇西栅导游词
乌镇二期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草木本色染坊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铁锅的制作过程。这个屋子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特别,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因此有“石脚屋”之称,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冶炼过程中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灾。这面墙上描绘了冶炼铁锅的所有制作步骤,其中最耗时间,也最难的一步就是给炉子升温,因为要铁水熔化,温度一定要达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们身边这个就是给炉子鼓风的风箱,大家可以在这里绕一圈参观一下。乌镇●西栅●三寸金莲馆 解说词
过去有人说:三寸金莲是江南女人最美所在。也有人说:封建枷锁森严的地方比如传统文化丰韵,我们现在即将进入三寸金莲馆,就是感受千百年来缠足文化在中国封建历史的沿革。而我们乌镇设了这样的一个展馆,目的在于:客观展示这段裹小脚的历史,向您讲述乌镇的历史,裹脚的历史和民族的历史。
现代年轻人可能没办法想象,在1000多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最主要的不是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够不够小,够不够迷人。三寸的小脚,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三寸金莲”是最美的标准。可以说不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不看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小鞋子,也许咱们永远无法理解中国小脚女人们曾经经历过的酸甜苦辣。
先看这组非常逼真的蜡人像,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金莲”这个名字的由来。其中最多的说法是,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赤脚走在用金箔铺成的地毯上,在上面留下莲花状的脚印,产生了步步生莲花的故事。后来人们就根据小脚的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在第二进展厅,我们可以看到三个玻璃柜里分别陈列了宋、元、明、清、民国的裹小脚的珍贵实物。旁边的版面上向大家介绍了缠足的起源发展史,大家可以仔细观看。
据史料记载,最为规范化的“三寸金莲”应该出现在南唐时候。南唐后主李煜宫嫔窅娘用布帛缠脚,着素袜在金莲花上跳舞,舞姿曼妙,莲步轻巧,被李煜誉为“凌云之态”。因此,在皇宫始兴缠足之风。后随着缠足之风的蔓延,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中国人历来崇拜纤足,就连建立元朝的蒙古人缠足之风也远胜于南宋,最明显的是在元代的文学作品中,写人先写脚,写脚定要小,“三寸金莲”之称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出现的。过去文人雅客到妓院喝花酒“行酒令”,用的酒杯也是三寸金莲的陶瓷杯,甚至直接把女孩子的鞋子当作酒杯“伎鞋行酒”。在我们旁边就有一家以金莲为主题的金莲酒吧。
缠足到明代开始被赋予礼教色彩,女人的缠足不仅仅为了所谓的“有个好嫁”。更甚的是大脚者成了被耻笑的对象,传说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成亲当日,风吹轿帘动,马皇后的一双大脚无意间被人看到,好事者在元宵节那天在一个灯笼上画了一个大脚女子怀抱一个西瓜“怀(淮)西(瓜)女子好大脚”,有意讽刺朱元璋娶了个大脚老婆。从此就有了“露马脚“之说。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皇帝的老婆都敢拿来讽刺,可想而知在当时裹小脚有多风行!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由此便引出了并展馆的第二个内容,就是各种款型的金莲鞋。
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陈列的72双花纹各异、各有寓味的三寸金莲鞋。在这一双双秀美小巧的金莲鞋里面包含了小脚女人们的才情与向往。更是写就了古代女人的痛快和辛酸。但是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由此便诞生了横跨几个朝代的“三寸金莲鞋”文化。在这里我们看到几乎每一双鞋上,都有传统吉祥的花卉图案,除了赏心悦目外,很多图案都有含义在里面。像绣有荷花与盒子,寓意着和和美美;绣上蝙蝠、寿桃、钱币,寓意着多福多禄多寿;这边还有一只绣有英文字母的鞋,从这上面可以看出鞋子的主人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绣有花蝶的,其主人必是春意融融的未婚少女;绣有莲花、桂花的,其主人必是企愿“莲生桂子”的新婚少妇;绣有金鱼的为“金玉满堂”的富家女子。可以说一双三寸金莲鞋就是一个谜语,一段寓义。
除了绣花图案差异外,金莲鞋也像现代鞋一样有春夏秋冬鞋之分。一般春鞋的鞋面厚薄适中,布料颜色多以翠绿、粉红为主,而夏鞋当然是以透气为主,秋鞋较厚实饱暖,鞋面色彩也较深些。冬鞋通常是用棉花或丝绵填充鞋帮。
还有雨鞋,套鞋、订婚鞋寿鞋、丧鞋等各具形态和功能的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睡鞋,因为古代女子裸足是一个禁忌。所以女子睡觉也会穿上睡,然而有的睡鞋是“性的催化剂”,鲜艳香软的睡鞋具有床第间挑逗助兴的作用。最特别的要数新婚睡鞋,玻璃柜里的这双大红的就是,新婚睡鞋通常是母亲为出嫁女儿准备的洞房花烛夜所用,通常鞋内却藏有春宫画,鞋成了母亲教给女儿的最难启齿的知识载体。可以在洞房花烛夜,用睡鞋进行婚前性教育,是中国生育文化中的一大有趣发明。看过了不同功能不同地区的鞋,接下来介绍一下不同款型的鞋。
这里有按照鞋子鞋面的有无,产生了没脸鞋和合脸鞋;鞋面以丝线为网络,用两帮合成的网子鞋;平底弓鞋,前端作倒勾状翘起的古式晋鞋;下面的套鞋与上面饰裤(裤腿)相连而成的靴子;鞋底呈葫芦形的葫芦底鞋;清末明初北方妇女最常见的弓鞋形式尖口鞋;以及深脸圆口鞋、方口两截鞋等。
下面我们要看到平常所说的“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的裹脚布,孰不知裹脚布又臭又长并不仅仅是“老太婆”的专利,在主宰了我们千年的小脚文化历史上,那臭臭长长的裹脚布,虽然说是缠绕于每个女性的足间,不如说是是缠绕于女人们的心间。就连三四岁的孩子也不例外,八尺到十尺的裹脚布,白、蓝、红为主流色调,颜色的选择是有讲究的,蓝色可以收敛溃烂伤口,同时不必频洗,因此是初裹脚的幼女和下层妇女所用;红色历来是喜庆的专用色,是新娘或妇女游春时使用;用丝罗织成的裹脚布应该是“裹脚布世界”里的贵族了,它们边缘完整、坚固密实为裹脚布的上上之材。
还有裹脚之用的藕覆、腿带、裤腿、挂跟等,都是给女人带来无数痛苦的附属品。
那么古时裹脚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呢?一般来讲,缠足的年龄通常在五岁到八岁之间,年纪太小骨头太软,裹脚需要很用力,所以这时候开始很容易成残废;年纪太大的话足部骨头太硬,又不容易裹成形。旁边是缠足工具展示区,就有花样簿,绣花绷,鞋楦,线板,针盒,熨斗等缠足工具,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缠足的五个阶段。
一:“试缠”:用裹脚布轻轻拢着足趾头,使它略微向下弯些,不会感觉有太大的痛苦。二:“试紧”:再缠足时,力度略略加强,此时两足疼痛加剧。
三:“裹尖”:经过一番紧缠,将八个足趾全部踩在脚底下,此时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六至八个小时才能略微减轻,此阶段足趾节多生鸡眼,或红肿甚至溃烂,寸步难行。缠到最后,第三、四、五趾的蹠关节会严重扭伤,甚至脱臼,痛苦之极。
四:“裹瘦”:把四个足趾全部压在足下后,再把脚把骨(小趾蹠骨)缠到脚下去,此时脚成尖形,在此期间,每缠足时,要使足把骨向下无可再屈。
五:“裹弯”:将脚面骨折断,在脚掌心裹出一道深深的凹陷,脚的长度明显缩短,裹弯的时候,痛苦程度稍有缓和。
好,最后一进是休息区,我们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是女孩着喜鞋出嫁的场景。如果有兴趣的话在休息区里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着小鞋的感受。我们可以体验一下古时妇女的痛苦。
乌镇地处浙江北端,与江苏省相邻,曾经是两省三府七县交界之处。春秋时期,乌镇是吴疆越界,吴国曾驻兵于此以防越国,当时称乌戌。“乌镇”的称呼,首次出现是在唐咸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间,以市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河东为青镇,解放后,统称乌镇。
关于“乌镇”一词的由来,还有一个典故。据说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据称王,举兵叛乱,朝廷命乌赞将军率兵讨伐。乌将军武艺高强,英勇善战,打得叛军节节败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挂牌休战,正当乌将军就地扎营伺机再战时,李琦却于当日深夜偷袭营地。乌将军仓促应战,最后连人带马跌入李琦设下的陷阱,被叛军乱箭射死。虽说仗是打输了,但是乌赞将军那种正直、忠诚、爱国的表现,让老百姓十分钦佩。大家为了纪念他,就把镇名以他的姓氏为名,改称“乌镇”。
乌镇二期的西栅景区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河畔,占地三平方公里,由12个碧水环绕的岛屿和72座形态各异的古石桥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进入景区。相对一期东栅景区而言,二期的保护和开发更加完善彻底,人和环境、自然、建筑更为和谐。横贯景区东西的西栅老街长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有余,整个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真正成为了观光、休闲、度假、商务活动的最佳旅游目的地。
草木本色染坊
整个工坊占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砖铺就的,上面竖立着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阶梯式晒布架,规模相当庞大。这里除了制作蓝印花布外,还有独特的彩烤工艺流程,而且当时的彩烤色彩也十分丰富,都是从当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来的,像茶叶啊,桑树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红茶可以染成浅红色,绿茶可以染成浅绿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浅黄色,桑树皮可以染成浅褚色,因此,这个染坊在当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叙昌酱园
中国是酱油生产起源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而叙昌酱园是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酱园,它是镇人陶叙昌于清咸丰九年创立的。
酱园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它晒酱的地方。满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酱缸,我们从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叙昌酱园”的字样。大晴天的时候,工人们就把斗笠取下,露出盖着蚕丝棉的酱缸,让里面的豆瓣酱尽情的吸收阳光。或许大家要问,为什么要盖一层蚕丝棉呢?首先这是因为要防灰防蚊虫,另外一方面,蚕丝有很好透气性,让豆瓣酱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发酵。晒的时间大概要3—4个月,直到变成黑褐色为止。
这里是陶家的一个会客厅,旁边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酱的工艺流程。做酱的工艺比较复杂,要先浸泡黄豆、蚕豆、小麦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发酵,发酵好了加盐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时间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带的人家几乎都是自己做酱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后坊的性质,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口锅被称为“天下第一锅”。明代嘉靖年间,湖州铁匠沈济带着一身熟练的冶炼技术来到乌镇开了个小作坊,当时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铁作坊,因此生意兴隆,发展的很快。这口大铁锅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时候做出来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炼的高超技能,也展现了他家的经济实力。旁边墙上的照片有关于这口大铁锅的资料记载,我们面前的这一口铁锅,也是根据资料仿制的,并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楼是一个体验区,每个礼拜的二、四、六下午2点到4点,这里会有专门的师傅给大家展示铁锅的制作过程。这个屋子的建筑结构也非常特别,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凿而成,因此有“石脚屋”之称,其实这也是为了防止冶炼过程中四处飞溅的火花引燃木料,酿成火灾。这面墙上描绘了冶炼铁锅的所有制作步骤,其中最耗时间,也最难的一步就是给炉子升温,因为要铁水熔化,温度一定要达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们身边这个就是给炉子鼓风的风箱,大家可以在这里绕一圈参观一下。昭明书院
昭明书院得名于曾在此地读书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萧统编辑整理的《文选》是我国第一半诗歌散文选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选》和《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都是古代读书人案头必备的文学读本,影响深远。
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参天,正门入口有明朝万历年间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题“六朝遗胜”,龙凤板上有“梁昭明太子同沈尚书读书处”的字样,在文革期间,被有心人涂上了石灰,才得以幸存。
书院的后册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展览馆。乌镇是文学巨匠茅盾的故乡,自第五届开始乌镇已经成为茅盾文学奖的永久颁奖地,第五届是在乌镇一期东栅,第二期是在我们西栅。
三寸金莲馆
中国封建历史里的缠足现象存在了上千年,对于这段缠足历史,历来都是褒贬不一。这个三寸金莲馆用大量珍贵的实物和图片给大家讲述中国历史上的缠足文化,如此系统全面的介绍,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们现在进的是当初西栅大街大户人家的房子,这里很多景点包括客栈都是把几个大户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们现在第一进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卖一些工艺品。第二进是蜡像区,让游客了解一下当时裹小脚的场景。这边是我们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纪,长辈给她裹小脚的场景。裹脚一般都是在女孩5—8岁的时候,如果年龄太小,脚还很软,可能会裹的不到位,落下终身残疾,没办法走路,如果年龄太大,脚掌就定型了,裹起来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现在我们到里面的展览馆去看一下。
那个时候就已经有高跟鞋、坡跟鞋了,为的是让脚显的更小些。大家看他们的鞋子都是尖头鞋,那我们现在穿尖头鞋是为了漂亮,为了时髦,那时候他们的脚本来就被绑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头的。当时她们只有大脚趾是不动的,其他四个脚趾都被折断压在脚底板下面,同时还要把脚面骨折断,从而把脚裹成一个弯弓的形状。
大家过来看一下这边的两双鞋子。这是一双富贵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钱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话就要请专门的鞋匠来订做。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贵的意思。这边这双是专门给古时的歌舞妓跳舞时穿的,脚后跟这个抽屉是放花粉用的,下面还有个镂空的莲花形状图案。跳舞的时候,随着脚步的移动,会有一朵朵的莲花印在地板上,因此这被称为步步生莲鞋。
往里面进去,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头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进去就可以看见更多的鞋子,这里的鞋子有按种类分,按地区分的。像这几双鞋子普遍要偏大点,因为是民国初年的时候的鞋子,那时候缠脚不是很讲究,所以脚还是比较大的。现在我们看看这些小的,这几双单个的鞋子很有特色,它们都是单个的,叫做订婚鞋。因为当时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会把女孩子的绣花鞋其中一只拿到男方家给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着这鞋子来选媳妇。他们主要看两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为当时以小脚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绣花。因为女孩子裹了小脚之后,干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里做些家务活,女工方面当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妇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这两个方面。
这里还有一双睡鞋,顾名思义是睡觉时穿的鞋子。这鞋的底是软的,睡觉前套在脚上,出门的时候在这双鞋子外面再套一双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
这边有四个地区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区的,江南地区的。其中中原地区的脚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这一带,而且那里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长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做成坡跟后看上去明显更小些。中原地区的女孩有纤骨的称号,她们骨骼长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脚也相对小些。而缠脚是要按比例的,缠的过小了会影响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对的大一些。
这边是72双精品鞋,这些大一点的是民国时期的,这些有点少数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区的,都是从山区农户家收集回来的。
这边还有两双镇馆之宝—两双出土文物。这里是故意放着一大一小两双,做一个对比。这双是北宋年间的,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还没有广泛流行缠脚,当时没有缠过的脚是跟我们现在一样,自然生长的,那这个鞋子也是蛮大的,按现在的标准来说有39码的样子。那旁边这双就明显小很多,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从乌镇近郊出土的一双三寸金莲鞋。因为明朝是缠脚最鼎盛的时期,那个时候如果女孩子不缠脚是嫁不出去的。
刚开始流行缠脚是在南朝的时候,李后祖有个宫女叫媚娘,她本身脚比较小,经常在跳舞的时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脚绑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后祖就赞誉她是“凌云之态”。那时候开始就以小脚为美,到了宋代的时候开始有了三寸金莲的说法。它从宫廷传到一些富贵家庭,再传到妓院,慢慢的开始广泛流行。那时候民间老百姓还不怎么会缠,特别是在农村,农村里的女孩子是家里劳动力的一部分,缠脚后就意味着不能下地干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时候,如果说女孩子不缠脚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马皇后,因为上轿时一阵风吹来,把轿帘吹开,露出了马皇后的一双大脚而被人耻笑,于是就有了露马脚之说。
清朝的宫廷里面是不缠脚的,因为满人认为江山是从马背上打来的,缠了脚还怎么骑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年的时候下了一个禁缠令,就是说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准裹小脚,可是汉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缠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们还是在偷偷给自己家里的女孩子裹小脚。于是在康熙七年的时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这个禁缠令罢免了。真正没有裹小脚是在民国的时候。
这个脚是我们乌镇90多岁的老人家的脚,她这个脚已经不是三寸金莲的小脚了,而是有点畸形。因为这位老人家10的时候父母给她裹了一段时间的小脚,后来又不裹了,但是脚始终长不好,就变成这样畸形的了。
自2007年春节,西栅景区刚刚对外开放以来,这里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一个在所有古镇中惟一保存最为完整和展示面最为全面的“岛式古镇”。等会我们进入西栅,就会领略到一个集:京杭大运河、岛屿、石桥、民居、水榭、作坊、厅堂、老街及湿地、府第等为一体的、具有真正内涵和活灵活现的水乡泽国。
我们已经登上了摆渡船,算了进入了西栅景区的第一关,大家看我们这条摆渡线路的北侧,是一个大约200平方米见方、当地人称之谓“元宝漾”(湖)的人工湖泊,但是我们怎么看都不像一只元宝,而据当地老百姓的民间传说是这样介绍的,在明末清初开挖该“护镇湖”的时候,原定计划是开挖一条长形的溪流即可,谁知从地下挖掘出了许多唐宋时期的元宝,而这消息不径而走,引来了两省三府七县数以万计的地下掘宝人,有许多人安营扎寨地在这里挖地三尺,虽然元宝也并不多见,只是有许多古铜钱而已经,但是挖宝人的兴致不衰,硬是把一条“护镇河”挖出了一个“大漾潭”,改变和扩大了护镇河的原先模样,但谁知就这样歪打正着,这数万名掏宝人却把这个工程给完成了。但是,面对这个如此宽阔、挖掘的不伦不类、根本无法建桥的湖泊,只能采用免费摆渡小船,只要有人摆渡,自己拉扯着固定在对岸的绳索,把自己拉到对岸。由于这里曾经挖掘出元宝,而且是深浅不一,因此当地人们也就习惯地把这条河称为元宝漾。因为“漾”在当地百姓看来,是一个较深、较宽、而且可以让船掉头的“漾潭”
第三篇:内蒙古大草原著名景区和景点简介
内蒙古大草原著名景区和景点简介0点
内蒙古草原相当辽阔,总面积约占全国国土的1/10。它由六大草原组成,自东向西顺次是:世界上著名的呼伦保护最好的锡林郭勒草原、宽广的乌兰察布草原、以及鄂尔多斯半荒漠草原和阿拉善的荒漠草原。东西长度,约秋,也各有各的精华“热点”,玩起来起码有七、八种以上的花色。
内蒙古著名旅游景区和景点:
一、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是我国内 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如果乘超音速飞机也要花去两个多小时才可穿越全境。地域的辽阔,气候的差异,使内蒙古各大草原的风景、风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 市70公里。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 在西夏病死。元朝建立后,成吉思汗被追尊为元太祖。
成吉思汗是位伟奇性的历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寝对旅游者也有很强 的吸引力。
蒙古包式的宫殿他在统一蒙古诸 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 军事活动,版图扩展
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 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色的琉璃瓦在灿 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的头和身子,两个 侧殿则似在雄鹰展开的双翼。正殿高26米,双层屋檐;东西殿高23米,单层屋檐;后殿和走廊高 20米;从高处下望,整个大殿像一只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后殿为里还摆放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马鞍 等珍贵文物。
壁画绘成吉思汗一生重大事件黄缎罩着的灵包,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 供台,台上放置着香
在通连东西两个侧殿的走廊里,绘有壁画。西走廊绘成吉思汗一生 重大事件,东走廊绘成吉思汗孙子----忽在成吉思汗陵东南角,有金顶大帐、侧殿、选汗高台、草原市场、文物陈列馆、射击场、赛马场、摔跤场辆战车,车轮高2米,可供游人瞻仰 观赏。选汗高台高8米,是历史上牧民推选可汗时的仿古建筑。
二、呼和浩特昭君墓
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汉代名妃王昭君的墓地。帐高13米,直径 18米,是一座蒙古包式的行宫,再观1206年成吉思汗登基时的情景。殿 内有成吉思汗宝座和昭君墓,又称“青冢”,蒙语称特木尔乌尔琥,意为“铁垒”,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呼清公路9公里处的大
昭君墓,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昭君墓,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景色,历史上被文人誉为“青冢拥黛”,成为呼和浩特的八景之一。昭君墓,因被覆芳草,碧绿如茵,故有“青冢”之称。青冢兀立、巍峨壮观,远远望去,显出一幅黛色朦胧、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位献身于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在民间百姓中,昭君是美的化身。数千形成了千古流传的“昭君文化”。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自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咏唱昭君、抒发情感的诗文、歌词、绘画、戏曲
现代史学家翦伯赞赞美:“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仅有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还有鸟语花香的自然情趣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三、格根塔拉草原
自1979年向中外游人开放以来,共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4万多人,国内游客20多万人次。“琵琶一曲弹至今,昭君千古墓犹新”。今天的昭君墓,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格根塔拉位于乌兰察布草原深处,距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40公里,柏油路宛如一条黑色的丝带一直延伸到旅游
如今的格根塔拉草原更加美丽动人,水草肥美,丘陵起伏,海浪似的马群,金色霞云的驼群和白云似的羊群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避暑的极好时光。的摔跤,骑马,射箭等精彩竞赛。
四、希日塔拉草原骑马的牧人,手里拿者细细的套马竿,像矛头一样尖尖地指向天空。传统的蒙古包和现代的蒙古包相映成辉,为每年的8月份,是举办那达慕盛会的季节。格根塔拉旅游点每年8月15---8月25日,都要举办旅游那达慕这里每年定期举行一次隆重的大型庙会,每月一次小型庙会和一年一次的祭敖包活动,在祭敖包活动中,可
希日塔拉草原度假村位于锡盟锡林浩特东南15公里处,占地总面积9平方公里,这里地势宽敞平坦,牧草尝蒙古风味的手扒肉、烤全羊等,欣赏蒙古歌舞表演,坐勒勒车,骑马等。
五、呼伦贝尔草原目前已建成项目有:王爷包、中型蒙古包、微型蒙古包共14顶,可接待游客160人。还设有露天舞场、篝火台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因其旁边的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是内蒙古主要的畜牧区,出产著名的三河马,地势高而平坦。境内有上千个大小湖泊。在广阔平坦的蒙古高原上,没有黄土高原的深沟、墚、峁等地貌。除了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
三是盛产体格高大壮健的三河马和三河牛。山山脉之外,大部分是平缓的原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著名的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绿波呼伦贝尔草原之所以声名远扬,原因有三,一是草原曾出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二是草场质量极好,割下来
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无愧。
六、阿尔山温泉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在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可以骑马乘驼畅游草海,可以坐“勒勒车”环湖漫游,可以临湖垂钓,可以入林狩猎,中国最大的放射性氡群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部、大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分布在长米的地带上。共有大小温泉42个。各泉水温度不同,含氡量及其他化学成分不同,对于多种疾病有良好疗效。余米,空气清新,夏日阳光充足,凉爽宜人,是避暑胜地 ;冬季封雪期达7个月,可开展冬季运动和狩猎。温
苍松白桦掩盖峻岭,山珍药材遍地丛生。
七、嘎仙洞
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北约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峰东端。其地峰峦层叠,树木参天,松桦蔽日。高出平地约5米,洞口西南向,南北长90多米,东西宽27米许,高20余米,相传为仙人洞府。洞内西壁距洞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摩崖铭刻。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大武帝拓跋杰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五当召
盛大的召庙,即为五当召。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五当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的五当沟内。山峦重叠,苍松翠柏的大青山深处,座落着一处气势
五当召原名巴达嘎尔庙,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是第一世**罗布桑加拉错在此兴建的,逐步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显得十分雄浑壮观。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人们通称其名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它是一
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主体建筑由六殿、三府、一陵组成,两侧还建有一栋喇嘛舍房。全300余亩,殿宇和仓房2500余间,整个建筑采用西藏式建筑风格,平顶方形楼式结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显辉煌耀眼。其中最大的建筑为苏古沁独宫,里面供奉着最大的铜铸佛像,以及释迦牟尼喀巴及历代佛师,苏古沁宫的西边为讲授佛教教义的却依林独宫。苏古沁宫东侧上面即为五当召的中心建筑,洞的苏波勒盖陵,即塔陵。其后的为圪希德独宫,另外还有阿会独宫和日本伦独宫。除六殿外,三府为甘珠尔府、章嘉府、洞阔尔佛爷府,五当召有许多古老而美妙的传说,最吸引人的是这里的庙会。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蒙古族人民信仰藏式佛教、黄教,蒙古因此而建立了许多召庙,五当召是内蒙古四大寺庙之一。
价值。有着辉煌历史的五当召,今天成为内蒙古自冶区游览胜地,吸引着四面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内蒙古风情、风俗、节庆:
摔跤之乡锡林郭勒呢经”;傍晚喇嘛们手持经轮,吹着法号,敲着羊皮鼓绕寺庙而行,队伍颇为壮观。庙会活动五花八门,跳鬼是五当召是享有特权的政教合一寺院,设有监狱、法庭,并有武装。且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画和雕塑,体
锡林郭勒拥有多种植被类型,是中国第一个草地自然保护区。风情浓郁,且素有“摔跤之乡”之称。摔跤,蒙是蒙古族民间最普遍的运动。比赛者身穿铜钉银缀的特别摔跤服,足蹬马靴,腰系彩裙,头缠三色头巾,非常威分钟不分胜负。
驰在莽莽原野,白云似的羊群滚动,一座座蒙古包像珍珠般撒落在绿浪起伏的草原上,景色特别迷人。士的气派。比赛双方以鹰步跳跃出场,规则简单,只要将对方膝盖以上任何部位压倒着地即赢。高手相争,十分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的草甸草原,可说是内蒙古大草原的精华之至。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到处盛开着艳丽
游牧人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牧民喜庆丰收的日子,是分散游牧的蒙古族牧民一年一度的大聚会。那达慕的会场,像一阔草原上的大营寨。蒙古包、帐篷、勒勒车、汽车、拖拉机,层层围绕成一个偌大的圆圈,到处是彩旗招展、人几里。叫,喧闹异常。开幕式则像古代军队大阅兵,全副武装的摔跤手,骑射手和马队、驼队、摩托车队,浩浩荡荡出
赛马、摔跤、射箭是那达慕上的比赛项目,俗称“好汉三艺”,它们也是专为游客表演的必备节目。赛马分走种。前者的选手多为成年男子,人、马装扮一新,骑手和训练有素的骏马配合默契,奔跑起来姿势特别优美,有演。奔马赛是速度赛马,参赛者多为少年,少年英雄,雄姿英发,着彩衣贴伏在光溜的马背上,策马扬鞭,口中又是另一番情趣。
伦贝尔盟草原的最具纯正韵味。
而平日各大草原举办的小型那达慕专场表演,费用1000—3000元/场不等。
牧牛羊,搭穹庐,玩游牧急奔数十里,场面扣人心弦。摔跤和射箭是游客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有勇可恃者可上场一试蒙古摔跤手的威猛神那达慕也是民族服饰、歌舞和工艺品的大聚会。每年的七、八月间,各大草原均有那达慕大会举办,其中以
牧羊旅游是专为想体验蒙古族游牧生活乐趣者而设的活动,其实就是过几天与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草原游早起观草原日出,看牧女挤牛奶、制作奶茶、炸蒙古果子等准备蒙式早餐的过程。早餐后拎水、拾牛粪、骑马、观看小型那达慕专场,赶牛羊回圈,观摩宰杀绵羊、野外烹制,以及神奇的草原落日。晚餐享用新鲜肥嫩的手抓参加篝火晚会,听老艺人的马头琴弹唱,赏蒙古族歌舞。接下来便是搭建蒙古包,又称盖“穹庐”。先划地“为牢竖上围栅,吊起天窗,支上伞骨,然后蒙盖毛毡,勒上马鬓绳,一座偌大的圆型新屋便耸立在绿茵茵的草原上。常年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讲,实在是件值得逢人便夸耀的不凡经历,入住亲手搭建的新家,更别有一番享受。或十多辆或数十辆勒勒车首尾相连,前有牧羊狗开路,后有成百上千的牛羊马群尾随,日出而行,日落而宿,充溢活动还有骑马、骑骆驼、骑自行车、垂钓等。草原内湖泊鱼群稠密,垂钓用不了半小时便可满载而归,架火烧烤牧区特种服务费60元/人/天。
吃蒙古族风味餐,看民族歌舞以上活动各大草原均可安排。以呼盟、锡盟最好。时间3—5天为佳。蒙古包租用费70元/人/天,租马费
蒙古族风味餐素以红、白、茶最具特色。红食即肉食,大多与羊有关,有烤全羊、整羊背子、手扒羊肉、烤羊血汤、羊杂碎等。家常便饭是手扒羊肉,食用时满席“刀光剑影”,十分热闹。草原羊肉不腻不腥,如不敢品尝引起主家不悦。白食即饮食品,有鲜奶、酸奶、奶酒、奶皮子、奶酪等十几种。不但味道独特,营养也特别丰富婀娜身姿,以舞娱宾。美酒佳肴伴以歌山舞海,盛情之下,宾客焉能不醉而归。
300—650元/条,烤羊腿100—180元/条,涮羊肉20—50元/人,烤羊肉串3—5元/串。
其它四大草原制的红茶加牛羊鲜奶和盐拌成的奶茶。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常会在酒宴安排俊男美女手捧哈达银碗,各大草原均可品尝、观赏,尤以“歌舞之乡”的鄂尔多斯草原最盛。风味餐45元/人,烤全羊900—1500元
乌兰察布大草原地处首府呼和浩特四周,交通十分便利。有许多大型度假村和旅游中心,其中格根塔拉是内
草原旅游点。
草原均有独特的草原风情节目。
多斯歌舞者衣着装饰华丽,这里的祭祀活动礼仪隆重,元代宫廷“诈马宴”非常独特。
驼峰、烤全羊。
行程及交通安排科尔沁大草原风光和蒙古族风情比较出色,且接近北京及东北各大城市。察尔森度假村集湖泊、草原、森林鄂尔多斯大草原属半荒漠草原,响沙弯是游人滑沙、乘骆驼游沙漠的好地方。这里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阿拉善大草原为荒漠草原,中国最著名的“骆驼之乡”。可乘骆驼深入沙漠,探访额济纳胡杨绿洲和神秘的“
●呼伦贝尔:西安飞北京,由北京乘飞机或火车至海拉尔,参观鄂温克民俗村;前往距海拉尔61公里的呼和鱼类资源丰富,野生禽鸟众多。乘驼游牧,坐勒勒车,垂钓、狩猎。再乘火车至满洲里,参观中俄边城及贸易市场,往30公里处的内蒙最大湖
●锡林郭勒:飞北京再乘汽车至锡林浩特,车程10多个小时。希日塔拉草原旅游区距锡林浩特南15公里,75公里,宁静原始。
有诸多迎宾蒙古包,设施齐全。
拉穆仁、辉腾锡勒和哈素海等旅游区。
歌舞、婚礼表演。
●阿拉善草原:由西安飞银川,再乘汽车前往阿拉善。锡林河,是锡盟最大,功能最全的旅游点。可体验纯正游牧生活,观赏民族歌舞,参加篝火晚会等。白音锡勒草●科尔沁草原:西安至北京,再从北京乘飞机或火车往赤峰通辽,有游艺、登敖包山、放牧、垂钓、拾蘑菇●乌兰察布草原:由西安直飞呼和浩特,再转乘汽车往各旅游点。接待设施齐备,各项活动一应俱全。主要●鄂尔多斯草原:西安飞包头,再转乘汽车往50公里外的响沙弯和成吉思汗陵。最具特色的是可参加成陵的●礼节:到牧民家做客,接受敬茶时应微微欠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切忌用左手。主人敬酒时不要推让。接老人要问安,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
推荐线路:
●1.大环线:银川-阿左旗巴彦浩特-阿拉善右旗-东风航天城-额济纳旗-阿左旗-银川。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天、地、火神。不善饮者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主人情谊。蒙古族人
途中的主要游览景点有:阿拉善左旗广宗寺旅游区、福因寺旅游区、延福寺、阿拉善王府、月亮湖沙漠探险旅游区、哈布茨盖怪石园;阿拉善右旗大漠民俗度假村、曼德拉山岩画景区、红墩子峡谷景区、海森楚鲁怪石景●2.小环线一:银川-中卫-巴彦浩特-银川。
险旅游区。
●3.小环线二:银川-巴彦浩特-阿右旗-金昌。
拉山岩画景区、红墩子峡谷景区、海森楚鲁怪石景区、特布希庙景区、巴丹吉林沙漠景区。
●4.小环线三:银川-巴彦浩特-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酒泉送团。区、巴丹吉林沙漠景区;东风航天城、额济纳旗八道桥沙漠胡杨旅游区、怪树林、黑城子、红城、绿城、一二三途中主要游览的景点有西夏王陵、西夏影视城、通湖草原旅游区、沙坡头旅游区、阿拉善左旗广宗寺旅游区途中游览的主要景区有阿拉善左旗广宗寺旅游区、月亮湖沙漠探险旅游区、哈布茨盖怪石园、阿右旗大漠民
途中游览的主要景点有广宗寺旅游区、月亮湖沙漠探险旅游区、哈布茨盖怪石园、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八游区、怪树林、黑城子、红城、绿城、一二三塔。
第四篇:景点简介
行程所参观景点及简介: 郑州:少林寺、塔林 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北12公里的少室山麓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95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以其卓绝的少林武功名扬天下,且其寺内的僧众大多习武强身。少林寺保存有唐代以来的碑碣石刻共计300多块,其中的一块“太宗文皇帝御书碑”记载了少林寺十三僧人勇救唐王李世民的史迹,碑文为唐太宗亲笔书写。少林僧人练武、习拳的情景在寺内白衣殿的壁画之中均有描绘记载。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 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卢舍那佛像总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白马寺---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该僧院为白马寺。白马寺座北面南,总面积二百余亩,其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五层殿堂及中国第一释迦舍利塔。白马寺是一处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点)。
第五篇:千岛湖景点景区导游词
千岛湖景点景区导游词
天池是南宋建都杭州在此采石建宫殿而留下的采石遗址,现已改造成由百龙碑长廊、天池观鱼、四叠瀑、石文化展示区、石器制作坊、赏天下第一秀水等景观组成的具有较高品位的一处文化景点。
天池,又名宝石山,位于蜜山北一公里处。该岛顶端,有七个人工开凿的石池,是南宋王朝为在临安(杭州)建造宫殿、碑亭、牌坊而大量采取茶园石而留下的遗迹,后人称这七个石池为天池。
天池原名青石埠,以出产优质建筑石料“茶园青碧石”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南宋迁都临安时,宫廷所需石质构件大多取材于此,年复一年,便凿出了无数的石塘。千岛湖形成后,原有石塘大多淹没于水下,如今只剩下山顶的七口石塘,因而称作“天池”。该地所产石料,质地韧柔而均匀,采掘前石质较软,大小厚薄因需而取,采出后经风吹雨淋便逐渐变硬,且不宜风化,故有“天下美石出茶园”之说。
一上天池岛,远远就可以看见石壁上镌有“天下第一秀水”的石刻,这是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游览千岛湖时置身于青山碧水之间留下的赞语。在这里,只要是游客目光所及的,到处都能见龙字,究其原因,是附近有个村庄叫九龙源,又值龙年景点翻新,于是就萌发了百家书龙的念头。这个巨大的狂草“龙”字是我国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87岁高龄时所书,整个字体气势磅礴,融贯古今,集中体现了一代书法名家的风范。细心的游客还会发现,其他的地方的龙字都是金黄色的,而这个巨“龙”却极具创意,溶进了这绿色的千岛湖,里面的星星点点恰代表了湖中的1078个岛屿。旁边的台阶上,是一条龙字碑帖廊,展示各具风姿神韵的25个龙字,全部出自国内书法名家之手,如吕国璋,戴盟、刘江等。对书法有兴趣的同志,可以把它们拍摄下来,带回去细细揣摩,极富收藏价值。
天池区:
宽6.5米,高达2.4米的巨大石浮雕由两个内容组成,左边是天池由来的传说,右边是古代开采茶园青石的浩大工程场景。顶端老者俗称把作师,他手展图纸在讲解取材的尺度;身旁排列着开凿石板的一伙石工正在埋钉,横锤,直锤将石板张裂;左侧二位石工正在出细,再往下是二位石工师傅选材弹墨,最后经监官检验后,抬上船,经水路(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转往内河),运往杭州、苏州、上海、安徽、江苏等地。这块巨浮雕,就是用茶园石雕刻而成的,用手摸上去,感觉很细腻,并且很软,不像别的石头那么生硬。
石文化区:
路的两旁散置着各种石磨、石臼、步碓等古老的工具,游客可以亲自动手试一试,体验农家生活。这种拉的磨在南方比较多,一般用于磨豆腐,而这种推的磨在北方比较常见,用于磨稻谷、小麦等。不过拉磨的朋友要注意,光靠力气是不行的,要有诀窍,转弯的时候,要特别快,人也不能跟着跑。累了的话,可以要杯清茶,在斗笠亭下休息片刻,揣摩一番名人题咏千岛湖的诗句。
走过一点,便是极具东方神韵的北斗七星盘龙柱。他口吐龙珠,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里陈列着较为珍贵的碑坊,如六员祝寿碑,孝节碑,恩荣碑,无字碑。看到的巨型“石棋盘”是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论天下的传说为主题而建的,石雕描绘的便是他们下棋论战事的浩大场面,上联是“天作棋盘情作子,与日月争光”,下联为“雷为战鼓风为旗,共风云际会”。
古藤古木区:
古藤古木区有许多的攀附在大树上的藤蔓,其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紫藤,开紫红色的鲜花,即可观赏由可食用;另一种是葛藤,叶可制成饲料,藤是捆扎材料,它的根块捣碎沉淀可制成葛粉。葛粉是淳安县的主要的特产之一,是馈赠亲友的营养佳品,其所剩的葛毛又是制造木船的必须的添缝材料。
千岛湖天池,论规模和气势,比不上和东北的天池,但其独特的风光和“以石为主”的景观特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天池问石”景观吸引了众多的观光游客,且呈上升趋势。